读伤逝有感1500字

2024-06-27

读伤逝有感1500字(10篇)

1.读伤逝有感1500字 篇一

读《三体》有感1500字

《三体》系列小说在近期也算是火热了一把,其中第一部译后的英文版获得了2015年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小说内容涉及天体物理学,悬疑,推理等,虽然也担心会看不懂,但还是跟风买了一套;虽然文章中有无数看过了也看不懂的专业术语,但是并不影响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节和思想,这是作为非物理学专业的读者比较欣慰的一件事,与此同时,这部小说非常适合作为科普读物阅读,小说的情节紧凑,行文节奏也很好,引人不自主一页一页的看下去。

阅读开始的时候感叹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说最开始于2006年5月开始在杂志上连载发行,文章中对虚拟现实游戏的描写,直到今天才小范围的被开发和应用,而作者已经在数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概念。

书中对于宇宙中另外一个文明--三体文明的描写,完全颠覆了我对宇宙的认识:三体星球有三个无规则运行的太阳,导致三体人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三体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脱水休眠的能力,可以将水份排除,把身体卷起来放进仓库里储存,待到环境适合生存时在浸泡复苏;三体人不能说谎,他们的思想会被听见,没有欺骗和隐瞒,所以他们非常直接和诚实;三体拥有远超地球的先进科学技术,为后来三体文明攻击地球做出了铺垫。

霍金之前曾经有一句话:“如果有外星人,他们对地球也是恶意的。” 在《三体》小说中,定义了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一旦被发现,总有一方被消灭!小说中人物叶文洁向宇宙发送信息探索外星文明被三体人接到,后来因为叶对人性的绝望,不顾三体人“不要回复”的警告,向三体星人发送信息,暴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标;三体星人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在寻找合适的迁徙星球,向地球发起了攻击,因为预测人类的科技进步会在他们到达地球前超越三体科技,派出了“智子”锁死了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地球在得知三体人的意图后展开了种种应对措施,他们选拔了几个“面壁者”,由于人类的思想三体星人无法读到,但是人类却可以完全知悉三体人的想法,“面壁者”就可以调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来抵御三体攻击;情况并不是很乐观,由于科技发展受限,所有增强地球防御的方法都失败了;最终,地球人类的飞船在宇宙中广播了三体星球的坐标,宇宙中存在的更高级的文明将三体星球毁灭了,自此,三体文明只有千分之一的人口幸存,在宇宙中流浪,但这并不是结局,极高的文明像太阳系发动了战争,地球最终也被毁灭,宇宙被归零。

读完这部小说,引发了我种种的思考,在书中描述的宇宙是零道德的,不用了解对方是否善意,就直接消灭;地球的宇宙战队保护地球在宇宙流浪,回到地球后却受到制裁;这一切反映的并不是对与错,而让人发觉人类那么渺小,他们的悲欢离合那么微不足道,当高级文明漠然的毁灭地球时,人类还是地球、宇宙的中心吗?我们把高级文明可以换成其他任意强大的不可抗力量,如此看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还有就是小说中的各种创新的想法,书中的建筑都像树一样,地址都是XX树XX叶,人们可以用飞行器穿梭在空中;广告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还自带受体选择功能,广告中的人物识别了你的身份还会你进行实时的对话;人们可以因为某种原因选择冰冻,在未来的某一天醒来,跨越时间的局限;衣服可以根据你的想法变换款式和颜色,不用担心今天是否穿错了衣服…这些东西都会是我们将来会慢慢实现的吧?现在的科技也在飞速的发展,当然,如果没有“智子”锁死我们的科学(会有“智子”吗?),如果我们想得到,就一定就能做到!

分享到了最后,给大家的大脑做个小体操吧,这是《三体》中的一条猜疑链法则,有一点长,但是要动脑筋哦!两个个体在没交流前对对方会有猜疑,比如,你会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会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我的,你还是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的,你仍然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这样的猜疑在没有进行交流前会一直循环下去,形成一条链。好啦,以上,就是我对《三体》这本书浅显的介绍和想法,希望看了我的介绍大家也会有兴趣想来读一读,然后有更好的分享!谢谢大家!

(青岛科技园行政人事部—吕晶)

2.读《沉静领导》有感1500字 篇二

作者 | 毕清泉

班级 | 清华大学-中铁四局集团领导力高研班第三期

自古以来,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对如何做人、如何做领导有了很多经典的论述和经典人物。但如今,当代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更多是急功近利,不能冷静、脚踏实地地做事或处理问题。在认真阅读《沉静领导》一书后,我对做领导的方式方法又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自己与书中主人公相比,差距甚远,深感惭愧。

一名优秀的领导,一定像书中主人公一样,要拥有克制、谦逊、执着三个优秀品质。

首先,沉静领导,他们处事不是英雄式的强硬态度,而是始终坚持原则和保持自我克制。正是坚持原则和自我克制,他们才能争取更多的时间思考、分析,对事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坚持原则和自我克制,不是软弱、更不是纵容,而是坚持真理、谨慎、智慧和耐心的体现。

其次,沉静领导第二个不平凡的优秀品质是谦逊。一名谦逊的领导,在团队中,备受尊重,更有亲和力。事业成功之时,他会说是团队的力量,总认为自己的功劳如沙滩里的一粒沙;事业有挫折,他一定会勇于担当。正是秉承着谦逊的心态,他们更能忍受挫折,更能发现、挖掘团队成员的优点和才能。

第三,沉静领导一定是执着的领导。执着是理性的坚持,而不是盲目的固执。正如总书记所说,“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这需要多么坚定的执着力。

当然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领导,如何领导众人朝一个方向前进,用自身行为影响他人,带领团队走向成功,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不断修炼自己、挖掘潜力。除了像书中主人公那样,做一名沉静领导必备的“克制、谦逊、执着”之外,我个人认为,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

1、加强学习。在读完此书后,我深信,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如果不坚持学习,那么领导力水平将永远停滞不前、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因此,必须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保持政治先进性;必须学习行业前沿的专业知识,提升核心业务能力。

2、善于思考和创新。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如果始终保持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态度,那么只能等待失败和灭亡。我们必须要做到做任何事,总要思考:“怎样改进才能比过去更好?”我坚信,21世纪,成功不仅需要努力和勤奋,更需要冷静思考和创新。

3、加强执行力建设。当前,我局的管理办法齐全、先进,但在执行过程中,各单位、各项目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概括来说,就是执行力不到位。结合此书的内容,我个人觉得要提升执行力,必须要注重两个维度:一是执行要快。也就是说,落实上级要求、规定等要立即执行,()要有政治敏感性,杜绝拖延、杜绝教条,要有思路、有想法。二是执行要彻底。很多单位和个人在执行上级决定时,贯彻不到位、不彻底,它反映出执行者的决心、态度不坚定。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执行力建设,是做一名优秀领导的关键。

4、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尤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忽略一个小小细节,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来源于警惕,事故出自于麻痹。”一些项目,由于前期工作做的不细致、不深入,导致后期连连出错。一些领导干部在个人生活方面,不在细节上严格要求自己,任由发展,从量变逐渐到质变,一步一步走向腐化堕落的道路。因此我们今后工作中,目标要细致、措施要得当、要求要严格、责任要明晰。在个人生活中,要始终把握细节,不能忽视小节,要有“小事”早晚要变成“大事”的危机感。

3.读《战略节奏》有感1500字 篇三

作者 | 徐晓

班级 | 清华大学—广汽集团2018年度中高层管理干部研修班第二期

初得《战略节奏》这本书,是在“清华大学—广汽集团2018年度中高层管理干部研修班”上,细读品味一遍,顿觉此书思路独特、脉络清晰,与之前读过的类似愿景、战略之类的管理书籍完全不同。作者从用户特质、市场规模、成长速度和需求多样性四个维度出发,定义了四个市场的不同特点,实事求是地结合当今中国市场需求和变化的实际,在“求”与“变”的思考中重新定义企业的战略追求。这本书以当代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功的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和中国市场数据为研究背景,书中的研究基础来源于中国的商业实践,精准地体现了中国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是一部对当今市场变化做出科学总结的管理佳著。

当今中国用改革、开放和创新的四十年时间,走过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百年的发展历程,是值得做出管理总结和经验分享的。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为其它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国富民强的重要保障,而企业战略则为企业发展引领了方向,是企业实现利润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从本书中深悟出:一个百年企业的存续和长青,必然需要企业战略的随时陪伴,并适时调整好自身的资源和节奏。

正如书中所述,中国经济已有的高速增长,无法用过去国外经济学的模型加以解释和分析。企业必然要面对客户当前和纷杂的潜在需求,在市场裂变之前预测市场的需求,提前布局企业战略,将掌握的资源适时合理地配置到市场,在供不应求的时间点及时填充到结构洞,进而达成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节奏的契合。企业如能将这种战略节奏在每个时期的节点都能较好地把握,就会形成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

面对全球市场,仅依靠产品的竞争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拥有自己的战略节奏,并将自身的战略节奏在纷纭变幻的复杂商业环境保持协调。只有摸清市场发展变化的节奏,随时保持与市场的节奏相协调,适时作出是否成为“农耕者”、“狩猎者”和 “圈地者”的判断,才能使企业在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此书,学习了全视角考察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股权市场的PRE—M模型,对市场要素有了一定了解。通过识别机会,发现产业结构洞、寻找估值洼地,可以较好地帮助企业在各个时期做好战略节奏的调整,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当今的全球经济,面临着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巨大挑战。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霸主,独霸世界大多数战略资源、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等领域,处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的最顶端,把控着世界经济走向的节奏。当前,特朗普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透析和总结此次中美贸易战背后的“中兴事件”,更加清楚地看到企业具有战略节奏是多么重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经贸战争中,发现要素市场的结构洞,自主创新并绝对拥有才是企业取胜的王道。

通过对此书的通读和企业经营的思考,感到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1、洞察时代气息,把握商业节奏,转型战略高地

寻求创新、开创未来,是企业要开辟一个新的领域、一个新的商机。这就需要以创新的思考,前瞻一项新的技术,而不是简单地对原有技术的升级,也不是盲目对标和模仿行业的现有技术,是站在高地洞察市场,是站在风口寻找方向,必须根据所处时期做出战略变革和组织变革,做出原创的技术方向和路径的选择。

2、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前瞻布局市场

拥有基于市场的原创技术和集成技术始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支撑,这需要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和人才投入,是一个需要积累和等待的过程。挺得住,也许一片光明,否则前功尽弃。

3、缕清市场脉搏,丰腴自身优势,填补市场空白

企业必须将优势资源投入市场的前瞻分析和预测,找到哪里是我的市场、未来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什么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只有了解了这些课题,自主创新才有方向。

在广汽集团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创新转型中,创新驱动是实现集团战略发展的坚强保证。集团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不动摇、三个转变”的发展主线中,明确提出了“合资合作不动摇和自主创新不动摇”,这正是集团基于未来发展的战略节奏。

徐晓

4.读《浮生六记》有感1500字 篇四

郭卓然

沈复的《浮生六记》较以前看的文章不同,写出的是他的小世界,写出了之前文人不写的闺房燕妮之乐,柴米油盐之琐碎,这六记令我印象深刻,沈复和陈芸的伉俪情深、自得其乐的生活让我心生羡慕。《浮生六记》给我带来的是人性的三美。

1、夫妻情之美

《浮生六记》的家庭婚恋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很少见,是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闺房乐记》写的是温馨愉悦的夫妻二人生活,《坎坷记愁》写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不幸,欢愉和愁苦相对比,才写出了人生的百态。文中的陈芸难得可贵的是,哪怕生活困苦,她清雅脱俗,并不以珠玉为贵,却极珍惜破书残画。她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称李白为“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由此可见陈芸性格乐观开朗。《浮生六记》中,有一处让我印象深刻,“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曰:“今生不能,期以来世。”余曰:“来世卿当做男,我为女子相从。”这里沈复和陈芸在交流出游的事情,因为是女子,有一些地方陈芸不能陪着沈复一起游玩,于是两人约定或者在二人年老时一起前往,或者来世一起前往。他们之间的感情让我很感动但有一些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一些事不能今生去完成,要留到虚无缥缈的来世。或许是价值观不同吧。

2、童趣之美

童趣之美来自于中学课本里面学的《童趣》,这来自于《闲情记趣》的节选。小时候的沈复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会把叮人咬人扰人的蚊子关进自己的蚊帐里面,然后对着它们吞云吐雾,此时蚊子变成了“群鹤舞飞”,“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极富有想象能力。他小时候也是一个富有创造能力的人,“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他把从草当作树林,把虫蚊当作动物,把土堆当作小山丘,凹处当作峡谷,自己造成了一个小世界,十分有趣。他观察两个虫子在打斗时候,突然有一个癞蛤蟆吞了两虫,癞蛤蟆是“拔山倒树而来”,让他吓了一跳,最后是“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小时候的这段回忆和长大以后醉心于园艺的艺术创造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个他创造的小世界里面,他怡然自得。

3、山水之美

沈复在《浪游记快》中描述了许多地方的山水景色,就如书中所说的“吾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沈复或沉醉于自然风光,或者人文雕琢之美,让沈复真正流连忘返的不是那些名山大川,而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比如幽僻的上沙村、精雅的西山小静室、荒废的无隐庵、新生的东海永泰沙、人工之奇绝的王氏园等等。

《浮生六记》出自江南文士之手,是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记录。可以说,沈复的一生始于欢乐,终于忧患。他不是走在“学而优则仕”道路上的正统士大夫文人,而是处于当时主流社会边缘的士子。身为一个寒门士子,在思想上追求的是与友人品诗论画,但是也不得不屈服于柴米油盐的烦恼,沈复和陈芸,衣则讲究淡雅素朴,食则要求清淡有酒,住则喜欢简洁舒适,行则追求山水乐趣。这样的寒士可谓是艺术的,虽然没有经济上的挥金如土,然而正是这种拮据中的高雅追求才使得这群寒士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5.读《丝绸之路》有感1500字 篇五

承妈

从小爱学历史的我,灿烂的中华文明呀,让我自豪让我沉醉,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近现代史是我不爱学的,然后记得课本上有简单的世界史,还有比较多欧洲史。欧洲的兴起,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欺压,当然不可缺少两次世界大战的介绍。美洲史基本不在课本范围内,非洲似乎也没有。对于美洲和非洲的了解更多的从影视文学作品中,出于自己的喜好,看过《美洲史》,留下谜一样的玛雅印象。特别强烈的想要看这本《丝绸之路》源于去年夏天的新疆游,去西域啊,莫名的就激动。闭上眼睛想想,对那里似乎一无所知呢。想了想就这么一无所知的去吧!回来以后遇到《穿越绝境》,书中提到的地方,有去过的就莫名的有种亲切。接下来就惦记这本书《丝绸之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购买。2018年依旧惦记,先看了几页电子版,然后开年购书第一单买了此书。

超级喜欢这个封面,手感特别好。看着像中国的青花瓷,像伊斯兰教堂的房顶,似乎有中式的蝴蝶结又仿佛有欧式的烛台。由中间一个蓝色的点出发,层层金光旋转绽放喷薄而出。

第一次是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下购书的感受。

这真的是一本不能舍、不能借、必须买的书!

我知道它会一直在我的书架上,我也会再看,再看……

打开书跃入眼帘的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这些诗一样的名字,梦一般的符号。抱着地球仪找寻他们的位置,曾经学过的历史,听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啊!

原来被黑海、里海、地中海和波斯湾环绕的这一块地方,竟然就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部分。突然发现,对于中亚所知甚少啊。用作者的话,她是地球的心脏所在。她连接着东西方,互通有无,开创了一条悠悠几千年的商路,且传播文化,传扬宗教。那里的人们积聚了财富,创造了神奇,也被西方所觊觎和掠夺。这里就是波斯帝国之所在,这是就是伊斯兰世界之所在。

从小历史课本就告诉我们,张骞出使西域,走出玉门关就踏上一条艰险之路。驼铃响起,带着丝绸走进沙漠,穿过一个个绿洲……确原来,处在东方的中国既不是丝路的起点也不是丝路的终点。换一个角度看历史,看世界,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更不是唯一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大国之外更非蛮夷之地。

多少个世纪以来,从压力山大大帝、罗马帝国、蒙古大军等等各个强大起来的国家都在争抢这块地方。几千年丝路上从来就不平静,特别是西方列强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给这一地区带来无情无尽的灾难。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当这些字冲击着我内心,一度充满着愤怒。曾经最不爱听新闻联播里提到这些地方,一度恨恨的想:打来打去干什么呀,不会好好过日子吗?!特别是看了卡勒德。胡塞尼的三部曲,阿富汗的苦难与绝望,实在让我心痛。《灿烂千阳》是在邮轮旅行的时候看的,阿富汗女人的悲惨人生啊,一度让我觉得自己所享受的简直到了罪恶的地步。《丝绸之路》让我明白,所有的苦难,都是帝国主义的罪恶所至。为了掠夺,为了占有地球的资源,称霸世界,西方列强不惜灭了美洲的土著人,把黑人贩卖为奴,把鸦片卖给东方人……而今,为了控制中东,他们打着自由的旗号,帮扶的面孔,把枪支弹药甚至核武器卖给恐怖分子……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各种矿产,本应该富足安康。能想象吗,阿富汗的坎大哈,在胡塞尼的书中知道的地名,这个地方已经存在几千年,曾经她是压力山大大帝的阿拉霍西亚压力山大城。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战乱的现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为了争夺中东而战,灭绝犹太人,奥斯维辛集中营、波兰……暮然《安妮日记》浮现眼前,那个聪慧的小女孩,最终没有躲过纳粹的毒手。

噢,“丝绸之路”这四个字,一直以来都带给我无数美好的想象,驼铃悠扬、绿洲茵茵、异域风情……然而历史竟然是如此沉痛。这真不是我打开这本书以为会看到的。直到最后一章新丝绸之路,作者带我们看到再度繁荣的丝路,输油管和输气管将那里的能源输送给欧洲、印度和中国等地,那里的机会多多,那里依旧是连接东西方,连接世界的地方。从中国一直到德国的铁路,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只需要16天。中国政府精心打造着城市、港口和海洋连接在一起的资源网络。中国正在该地区掀起一场电信革命……我们看到中国的身影,听到习总书记的话:2000多年来,生活在这片连接着东西方的土地上的人们,不论其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可以合作共存、共同发展。现在正是加强经济联系、道路连通、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的良机,同时也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时机——换句话说,即打造一条新的丝绸之路!

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给世界带来什么?前景会不可限量吧!这条路会越来越平坦安宁吧!

6.读《读书的力量》有感1500字 篇六

李生玲

《读书的力量》中序言说到:不少人因为某本书或某次书缘影响人生甚至改变命运的记忆。这记忆,不会随岁月的流逝淡忘,会成为领悟和提升人生价值的火种,成为向前进的动力,成为生命中珍贵的一部分。正如我们学校图书馆正门前横挂的横幅写道“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读书是现代青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这本书,我也认识到读书的力量确实不可小觑。

本书从文明根脉、精神底色、历史之轮、书写人生和全民阅读这五个部分分别叙述读书的“力量”.一切文明的开始都是从文字开始的,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三个伟大成果产生后,现代意义上的书籍便出现了。它既是文明累积和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又肩负着传承文明的巨大使命。千百年来,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承续着“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有的城镇还有专门用于焚烧字纸的“惜字塔”.费孝通与文化的初识就来自于他不识字的却“敬惜字纸”的祖母。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八十多岁的祖母总会带着他在屋前的巷弄里捡拾书有字符的纸片,然后再恭敬地置于炉火中烧掉。这些书有字符的纸张,不但记录着历史、传播着文化,还印刻着人类文明的密码,蕴藏着改天换地的力量。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文字就不会有人类文明。

经世界公认的三个巨人––孔子、苏格拉底和耶稣。他们虽然没有留下自己的亲笔著作,但他们的学生和门徒记录了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并分别记下《论语》、《对话论》和《福音书》。如果说没有他们以书籍的形式及时传承,恐怕孔子他们伟大的思想和人格就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文明的火种可能就被熄灭于漫漫的历史长夜中了。牛顿总结了三大运动定律,并著了《自然科学之数学原理》等理论知识,对以后的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他曾说“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没有先人们的积淀,很难想象现代社会会是什么样子。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去,而我们都只是其中的一粒尘,而书籍就像一粒种子,每到一地便生根发芽;书籍有一种力量,是我们数十亿地球人灵魂深处的动力。我们青少年要养成精读名著的习惯。花了时间去读,一定会有好处的,因为学到的知识和你未来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成正比的。读的书越多,学到的知识越多,产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强。董卿曾在一个节目中说过:“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特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快乐的,它更能给人快乐”.她每天睡前都会看一个小时的书,通过长期的阅读而获得沉淀,董卿从一个普普通通缺乏亮点的主持人,()成为一个一举一动都充满底蕴和魅力的女人。我们的世界因为以书籍为核心媒介的传播影响中,我们的世界在充满戏剧性的变幻中演进。

回首千年历史,那些活跃于乡间,或教书育人,或救死扶伤,无形之中影响着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其中不乏李渔、顾炎武、金圣叹、吴敬梓这样自成一派的大家。他们用读书人的视野和胸怀构建起中华文明宽厚深广的底盘,成为这个文明虽历经风雨却绵延不断的坚强支撑。

国际阅读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来说,当“牛角挂书”的动人情景再也找不到栖身之所时,我们必须正视实际上已经存在的“阅读危机”.有些国家,像莫斯科,一个人一年读十几二十本书。在莫斯科的地铁上男女老少大部分都在那里读书。而在我们国家,原来上个世纪末,尤其是八十年代,到车站、码头、航空港,哪怕地铁、公交,往往看到很多人手不释卷,拿着一本书或者一张报纸。但现在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很多人“手不释机”,几乎没有人在这些场合读书。好在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

7.读《伤逝》有感 篇七

11化艺1班 刘旭

这是一篇写在“五四运动”后,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为主题的小说。

“五四”退潮后,社会依然封建而黑暗,而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就在于自身个性解放并未与社会整体解放相结合。作为爱情双方,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太过狭隘,以至于结婚后并未享受到爱情的美好,即完全束缚在爱情的局限之中。正因如此,才有了涓生“只有一个虚空,我用真实去换来的虚空存在”的感慨,也正是这种虚空,才真正反衬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

盲目的爱,只会失去人生的要义。文中的细节描写亦很精彩,就经济方面,小说中写的很有意思。那四只小油鸡和那只叫“阿随”的叭儿狗直接反映了主人公不断面临的经济压力。子君甚至会将“连自己也轻易不吃的羊肉拿去喂阿随”,以抵挡房东太太对阿随瘦得可怜的奚落。可见,他们的生活已不是为了爱情,竟全然是为了别人的评价了。于是,涓生才会发现自己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后来,迫于经济的压力,油鸡们也逐渐成为肴馔。渐渐地,便是阿随,涓生不得不将它带到西郊放掉了,由此可见,子君与涓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已使他们不堪。

经济压力,社会压力,最终导致二人爱情的破裂,子君的离去,涓生的悔恨,印证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主题。

文章饱含着涓生的悔恨与检讨,从相恋到同居到最后的破裂,不断叙述,展现了爱情双方当事人为爱情在经济和精神方面付出的惨痛代价。

8.读《褚时健传》有感1500字 篇八

雷李子

这一周加紧时间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从褚时健小的时候一直看到至今近90岁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

1他从小出生在一个算是当地比较有钱的家庭,家里有酿酒的作坊,父亲在外面做生意常年不在家,平时是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家里的几个孩子。他以后的成就与他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父亲做生意对他的影响以及家里母亲酿酒去集市上卖酒给他带来的经商思维。

还有一个对他影响比较深远的就是他的堂哥,当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在昆明就读,他堂哥的执着让他进入昆明读中学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思想潮流进而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才有以后的进入企业搞经营并因此成名。

这一连串的事情当然没有我写的这么简单,主要脉络大概就是这样。

从这一系列的事情上来看,从小生活的环境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父亲做生意的经验时不时的会传授给他一些,家里酿酒去集上卖也会带给他一些做生意的经验。怎么样才能多酿酒卖钱?怎么卖才能卖的更快还要多赚钱?这些问题从小就酝酿在他的思维里面。如果从未接触这些那么他就不会对这些东西及其周围的东西有这么多的敏感。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也无法很好的抓住。

去昆明读书接触到最新的思想对他的影响也很重要,可见人不光要埋头苦干研究技术、做产品,还要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跟随时代更新变化的潮流才能顺风而行做的更好!

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他善于思考,认真做事情、务实的精神状态在企业搞经营的时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想想在那样一个全国忙着搞斗争的时期,他能静下心来搞生产,一心一意想办法多挣钱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这是多么的难得啊!

还有他内心对于伟大目标的执着,一个人心中要先有伟大的理想、伟大的目标,然后处心积虑的去追求,最后一定能做成很伟大的事情。

这是他人生奋斗一直到最高点之前的事情。

2之后入狱、爱女冤死才是对他最大的打击,四年的牢狱生活真的让他一直高歌猛进的势头戛然而止,然而他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触底反弹,以74岁高龄二次创业之后历经18年做出亿元企业令我们大跌眼镜,十分的敬佩。人们很是惊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才能有如此触底反弹的能量呢?也许没有人连他自己也未必能说清楚真正的原因,我想至少跟他曾经面对亲人死亡,遭受政治迫害下放农场这些大痛苦有关吧。一个人的成长肯定会承受很多东西,承受的多了面对再一次的打击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响了。反观如今的很多人从小没有遭受过什么事情,一路顺风顺水,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一时觉得受不了就自杀这种行为真是太愚蠢了。就如最近新闻上自杀死亡的软件公司老板、中兴被裁员工、某高校博士等等,这些人遭受的事情和褚时健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如果每一次遭受变故就要死一次,褚时健岂不要死几十次了。

褚时健的事例的确给了现世的人带去了很多鼓舞,尤其是那些创业失败的人在他的身上找到了翻身再战的精神信念。

我从中读出的东西是做事和做人一样需要认真务实的精神,做一件事情不一定老想着会有什么回报,只要操心把事情做好那么好的结果自然会到来。

做事认真,认定目标就要追求到底。

对得起做过的事情,对得起相处过的人。

一个人做工作、过日子都要认认真真,做产品也要认真,(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天自己的一生就是认真的一生,马马虎虎的对待每一天自己的一生就是马马虎虎的一生。)后面括号里面是我自己加上去的。

人当然要努力,要全心全力的做事情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走两步,停下来想一想,以后的路才不会走错。

做领导,一定要懂业务,不懂你怎么去说出话怎么能让别人信服?

无论以什么形式去卖,产品品质都是第一位的,形式无足轻重,内容至关重要。

人哪,做事情能做好肯定是有原因的,现在的收获一定是因为以前的某些积累。当下做事情一定要认真对待,现在的某些积累在以后某一天一定能大放异彩!

一个人的人生乐趣一定是从家里找到的。

人做事情就是发挥自身的优势,让优势发扬光大就是成功。

当领导的最多的不是去想着去研究技术和产品而是去当好服务人员去协调、申请、周旋、权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做有用的人,说有用的话,做事情踏实、肯钻研、认真的人。

做过了你才知道原来可以做到,不做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进步。

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小事料理的好,大事才有本事料理。

9.读莫泊桑《老人》有感1500字 篇九

文/姚五芳 编辑晓杨

短篇小说《老人》,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讲述的是一对夫妻对待临终的老人的那种冷漠和可笑的一些事。当老人奄奄一息时,他们估计老人明天会死去,按当地习俗放三天才可以丧埋。为了不耽误明天的农活,于是夫妻二人商量,当天下午就去通知亲戚们,就说已经去世了。

结果晚上睡觉时去看老人,还活着;第二天他们满以为老人死了,那知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呼噜呼噜的痰喘声。丈夫就感到不安,对妻子说:“喂,费米,他还不肯咽气呢,你看该怎么办?”他知道她的主意多。妻子说:“他肯定活不过今天白天的,用不着担心,还是明天把他埋了,村长是不会反对的,因为正在播种的时候,雷纳尔老爹也是第二天就下葬。”可六点钟收工了,老人还没死;等他们晚上睡了一觉醒来看老人还是那样;待第三天醒来老人还活着。这一回他们可是走投无路了,客人们马上就到了,他们只有当面解释了。他们唉声叹气的地哭诉着给一拨儿一拨儿的客人解释着,在客人要走时,他们慌忙拦住让大家吃事先准备好送葬吃的烤苹果,喝着一罐一罐的苹果酒,客人们才没说什么。

突然一位在屋里一直守在老人身旁的乡下老太太出现在窗口,她没心思吃苹果,只因自己害怕不久这样的事就要轮到自己头上,她尖着嗓子喊道:“他咽气啦!他咽气啦!”男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嘴里的烤苹果还没有嚼完,这个混账东西,死都不挑个好时候!夫妻二人也不再哭了,他们心里踏实了。并一再说:“我们早知道他不能再拖下去了,不过,如果昨天晚上他肯下决心的话,就没有这一番周折了。”客人们走散后,妻子说:“还得再做四打烤苹果。他要是昨儿夜里就下了决心,那就好了!”

莫泊桑在文章最后没加任何评论,只用了妻子和丈夫的对话结尾:客人们走散后,妻子说:“还得再做四打烤苹果。他要是昨儿夜里就下了决心,那就好了!”丈夫比她能逆来顺受,就回答说:“好在不是每天要来上一回。”想的全是他们的损失,没有为老人的去世而悲伤;更没有为老人在生命垂危时与死神抗争的痛苦当儿而守候、安抚。这样的结尾反倒极有力的讽刺了夫妻二人对老人不孝的卑劣行为。在老人病情垂危之时,他们没有一句问候,连口水也懒得让喝。从老人那像泥土一样的脸色、像木头做的一样的干瘪身子上可以看出他们对老人是何等的不孝!尤其老人的女儿,不仅不孝,甚至坏主意都是出自她之口。而且她一直都在嫌弃她的父亲不死。就连最后老人死了,还在抱怨老人死的晚了,给她们造成了损失。

这不禁使我想起最近一个电视台播放的一段视频,一位瘦骨嶙峋的下肢不能动弹的老人被女儿安放在猪圈里生活的凄惨境况。而他的女儿、女婿却住在新盖的楼房里。老人下面没有褥子,被子也是又破又薄,而且猪圈的顶棚仅靠一根细细的柱子支撑,老人随时都有被砸死的可能。老人说,他已经在这呆了一年了。看后让人心里惊颤、愤恨!这样的女儿,社会真的该给她一定的刑法,若不然,让他(她)们处在我们这个极度文明进步的社会未免太不和谐了。

去年在北戴河国家森林公园门口,我看到从一辆豪车下来了一对长相极像的母子。儿子微胖的身材蛮有大老板的气质,母亲却是个依附别人才能勉强行走的脑血栓患者。儿子始终搀扶着自己的母亲看花儿、看草、看公园里的各种动物。在猴子山那儿,儿子用手指着跳跃的猴子对母亲说着什么,母亲也笑得非常灿烂。在孔雀园的长凳处,人们都抢着给这对魅力母子让座;并且他们每到一处,大家投来敬慕的眼神。这样的儿子才真正受人敬佩,才配做母亲的儿子!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我们是万类当中最高级的人呢!没有阳光就没有世间万物;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况且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度过,不管是雨天、雪天,父母都为我们撑起一把温情的伞。所以父母的爱是任何爱都不能替代的高贵而深沉的爱!面对这样不顾一切爱你的人,你有什么理由不敬重父母、不孝敬父母、不顺从父母呢?儿时父母紧紧握着你的小手,父母老了太需要你紧紧握着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走。

10.读《爱和自由》有感1500字 篇十

薇薇

过去,相较友好地对待周围的朋友亲人,对待曾经的爱人却是相当苛刻。比如,恋爱的时候会拿一些小事儿去衡量是不是真的爱我?有没有足够爱我?若干年后会不会一直这么爱我的?为这些傻问题去自我纠结或纠结他人。

用老公自己的原话说:“不堪回首,那段身心俱疲的日子。”我会把他气得不知所措,而被气走的他,最终又不得不捧回一束花来哄我。他问我:“告诉我怎么做你才会开心呢?”而现实状况是“有时真不知该怎么办好,不照你说的做不对,照你说的做还是不对。”而这种状态在婚后一直持续了近两年,当然纠结的问题不再是具体的字面上讨论的爱与不爱,是衍化到生活中爱的行动多和寡,爱的觉悟高与低。

过去,我甚至都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无形中对身边亲密的人施加过太多压力和不愉快,在此说声抱歉。后来,意识到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我曾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陷,或是情商不足或是脾气不佳。直到现在,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我隐约从这本书中找到可能导致以上情形的原因。小时候,2-5岁间我是在外婆那养,后面是和奶奶一起长大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导致既便是成年后的自己,也会有缺少爱、安全感相对匮乏的感觉。所以在恋爱期间以及婚姻的头两年,我就像一个“老孩子”,在丈夫这里弥补着已逝去的“金色童年”。好在我丈夫的心理状态发展的很好,面对过去我的无理取闹,他都无条件的顺从,回馈地是满满的爱和包容。作者的观点是,一个人会因意识上的问题造成一生的不幸。如果女孩在童年没有得到父亲的肯定和夸赞,长大后可能在婚姻上比较失败,原因是她会依恋一个男性,是依恋不是爱,她会想方设法地得到这个人的肯定,没完没了的纠缠爱和不爱她的问题,此时她需要的不是爱,还没有上升到爱,而仅仅是一个肯定。

我想说的是,那些在幼年童年时的某些特殊经历,是会对成年后的自己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幸运地有机会得到释放或弥补还好,如果一直压抑着得不到释放,是会影响一生的幸福感的。而曾经发生过的压抑,只有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以释放,即便是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弥补期或发泄期。如今的我很快乐,也很感恩,感恩有机会全程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极了。

我们成人以玩水会把衣服弄湿弄脏的理由限制孩子,却忽略了玩水是他此刻的发展需要,也想不到玩水玩沙的孩子也在动脑也在创造。我们教孩子玩具应该这样玩不是那样玩,对他说了无数个“不是”“不对”,却不知自己可能限制了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大大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自以为耐心地纠正孩子树叶是绿色,不能涂红色的,却没想到其实孩子有自己观察发现事物的能力。

一个月前,我拿桃花和树叶给墨墨涂色时,她抓起一支笔,就把桃花和树叶都涂成同一种颜色(当时没去纠正)。可令人惊奇的是,就在上周,我拿出同样的桃花和树叶给她涂色,她从24支彩笔中挑出粉和绿,说:“妈妈,树叶是绿色的,桃花是粉色的。”并给涂上了正确的颜色。所以说,不要低估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能力,教会灌输给孩子与孩子自己思考总结发现是有区别的。孙瑞雪说:“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就是自由。”“就算我们说的都对,又能怎样?儿童认识世界的经验成人不能替代。”

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是爱孩子的,就像母鸡爱小鸡,狮子爱它的宝宝一样,尤其当孩子刚刚降临这个世间,那么小,那么无助,吃喝拉撒睡玩儿无一不需要依赖大人,小小的他无论如何哭闹我们都对他充满爱意充满耐心。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独立思考建立后,这种“爱”恐怕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的。你想东,他向西;你挖坑,他填土。想不发脾气都难。可是,你却不知道在大声对孩子吼叫时,他是有多恐惧多无助。

前两天,正要给墨墨读《大嗓门妈妈》的绘本,墨墨忽然神情慌张,直对我说:“妈妈,这本书讲过了,这本书讲过了。”(其实我没讲过,也不知道书的内容)把它放一边,墨墨貌似很惧怕这书,又赶紧把它塞进被子里去了。当时我纳闷,平时一个故事要讲好多遍才肯罢休的呀!爸爸说他曾讲过一遍,我翻了翻,讲地是一位大嗓门企鹅妈妈冲着小企鹅大声吼叫,那声音把小企鹅震得四分五裂,脑袋身体翅膀嘴巴屁股双脚眼睛都震掉到宇宙海里热带雨林等不同各处,企鹅妈妈找到所有碎片,把它们缝到一起,并向宝宝道歉的故事。当然不是每个孩子看到这绘本都会像墨墨这般恐惧。但故事中孩子的无助,就像书中企鹅宝宝自诉的那样:“只有双脚依然站在那里,然后开始不停地奔跑……我想寻找,但眼睛却在宇宙里……想大喊,但嘴巴却在山顶上……想飞翔,但翅膀却在雨林里……"虽然是幼儿绘本,但更像是写给大人看的。你觉得呢?

上一篇:学习十八大之体会下一篇: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分析(选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