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共7篇)
1.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 篇一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建设文化品牌名校
淮安外国语学校 汤余颖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庄子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载体,从庄子的话中不难看出文化与一个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文化建设,是衡量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形象、寻求特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淮安外国语学校是翔宇教育集团的发祥地,集现代化、花园式、书院气于一体。校园内周恩来广场庄严典雅,紫藤廊曲径通幽,未央湖碧波倒影,学子桥静卧水上,风景墙古朴别致。主教学楼临水而建,楼影一体,别具匠心。校园举目所及、举足所进既是知识的殿堂,更得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学校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核心工作,进行课程改革,积极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发地方文化校本课程、校本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实践,形成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校园文化特质。
历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中国书法教育的最高荣誉“兰亭中学”、“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模范民办学校”、“江苏省科研园地育人摇篮”、“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单位”、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取得这样的成绩始终与校园文化建设分不开的。
一、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打造人文艺术校园
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包括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等。学校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校园里有标志性建筑----周恩来铜像广场,概貌学校一切工作;有精致的语录牌----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彰显着学校“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理念;校园里有师生的成果展示台;校园里随处能听到彬彬有礼地问候语 “老师好!”校园里任何地方都是排着队列有序行走,看不到追逐打闹,听不到说脏话;校园一尘不染、规范有序„„校园处处有浓浓的课改气息,有特有的书香气息,人文气息。在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中,学校时刻保持与时代同步,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微机室、多媒体语音室、综合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学校不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教室全部建为多媒体网络教室,任课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初步建成了数字化校园。
高雅、优美的校园艺术文化,对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淮安外国语学校一贯重视通过多彩的活动,构建“艺术校园”。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陶冶学生情操,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淮安外国语学校系统有计划地举行文化艺术节文艺会演。经过精心筛选出来的合唱、独唱、乐器演奏、舞蹈等20多个精彩节目表达了学生对青春的畅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淮安外国语学校举行了学生书画作品展。淮安外国语学校教学楼的画廊内,陈列着学生的绘画、书法、剪纸和摄影等作品,其中书法有楷书、行书等;绘画作品有国画、水粉画、素描、蜡笔画等。这些作品,常常吸引广大师生驻足流连。
二、建设行为文化,打造活力校园
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组建了文学社、棋艺社、摄影社、歌咏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春季踏青节、风筝节,夏季龙舟节、艺术节,秋季体育节、科技节,冬季英语节、读书节”组成的“四季八节”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发挥了主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踏青节”-----放飞心灵、亲近自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亲近自然,放飞心灵一直是淮外一年一度踏青节所秉持的宗旨。每年春天该校都会带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花果山揽胜,西湖漫步,太湖三国城怀古,天目湖泛舟,瑶林仙境寻幽,苏州乐园探险„„笑容荡漾在同学们的脸上,激动写在同学们的眼里,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春天的活力让同学们尽收怀中。
(二)“风筝节”-----放飞梦想、彩绘蓝天
赏风筝、制风筝、放风筝,文化熏陶,理念引领,激发学生成为“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分寸,脚下有土地”的放飞者。学生们在参与中亲近传统,在参与中放飞梦想,在参与中收获快乐并积淀智慧。风筝节使学生在快乐中重温童年的梦想,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打造了活力四射的魅力校园。
(三)“龙舟节”-----逐波追浪、敢争一流
每年在该校的龙舟文化节中,都有来自楚州、清河、清浦、淮阴、涟水、金湖、洪泽、盱眙、连云港等县市区的学生代表组成龙舟校友代表队参加。在比赛现场,激越的龙舟号子声中,擂鼓竞渡,众桨齐飞,龙舟竞渡别开生面,充分展示了淮外学生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争一流的精神风貌。学校举办龙舟文化节的目的,就是要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当代中学生积极进取、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团队风采。
(四)“体育节”-----参与快乐、合作进取
在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开幕式上,各班级各具特色的锣鼓声、口哨声、助威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整个运动场成了花的海洋、欢乐的世界。大型团体表演:三十二步集体舞、中华武术、“青春的旋律”团体操,以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冲天的声威,充分展示翔宇淮外一派生龙活虎,蒸蒸日上的宏伟气势。体育节围绕“参与快乐、合作进取”的主旨,还增设了“同舟共济”、“赶猪”、“袋鼠跳”等趣味比赛项目。
(五)“英语节”-----圣诞晚会、欢乐开怀
每年12月24日晚,该校“英语节”系列活动中的重头戏、一年一度的圣诞英语晚会如期开幕,整台晚会分为四大篇章:第一乐章,欢乐颂;第二乐章,祝你平安;第三乐章,明天会更好;第四乐章,难忘今宵。精心绘制的大型圣诞彩色背景图,五颜六色的灯光,把淮外的舞台映照得绚丽唯美,同学们流畅的英语,课本剧、小品、舞蹈、器乐、独唱、合唱、武术等精彩的表演令在场的所有嘉宾们交口称赞。台上精彩不断,台下掌声如雷,师生同台献技其乐融融,灯谜竞猜、书画穿插其中,尽展风采。特别是外教老师登台表演与全场互动,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在晚会进行中,各班民主产生的“圣诞老人”到晚会现场及各班级向所有同学派送圣诞礼品。整台晚会欢乐祥和,精彩纷呈。圣诞英语晚会,学生学英语、说英语、悟英语,英语真正成了自己的第二语言。
三、建设“成功论坛”,引入校外教育资源 淮外为深层次提高办学品味,把校外的优质教育生态资源整合到学校的生态建设中来,使名人名家成为该校生态系统中的独特的风景,为学生打开一条走近名人大师的绿色通道。他们和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同台主持,他们和“童话大王”郑渊洁、北大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少儿作家秦文君、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黄蓓佳等一起讨论文学、人生、理想;他们和“南京零距离”节目主持人孟非、外交家范承祚大使、“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洪战辉等公众人物交流互动;他们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赵忠贤、加拿大研究院博士杨起、科幻作家星河、“动物小说大王”著名作家沈石溪、被誉为“中国当代徐霞客”的李存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郦波等一同讨论人生;他们和中国著名军事科普专家、空军大校焦国力一起感受新武器、我国日益壮大的国防力量带来的震撼„„已先后有四十五位院士、作家、外交家和各领域的名家大师走进“淮外成功论坛”。淮外的孩子眼中的人物很多,心中的世界很大。
四、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彰显文化育人理念
我们依托学校发展背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成立文化建设领导机构,落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同时还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依据现有课程资源,围绕“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全面发展”教育主旨,结合教师和学生自身特长,创建学校兴趣英语课、经典美文阅读课等特色课程,开发《淮外三宝》、《母语积累》、《相约星期一》、《常常感动》、《公民视界》、《连心桥》、《且行且思》等几十种校本课程,在全国中学引起较大反响。《淮外三宝》——囊括了制度、心态、礼仪、习惯等几大块内容,要求学生按照《弟子规》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永远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遵守与人交往、集会、活动等各种礼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学校每学年把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稿编成《相约星期一》作为德育的又一资源印发给所有学生。《常常感动》精选美文、充满真情的文章,它带给学生的是一份一份的感动,熏陶学生的真性情,让学生在感悟人间真情中成长。《公民视界》让全体师生身居淮外、胸怀寰宇,心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淮外编辑了《连心桥》刊物。《连心桥》架设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让学生懂得父母殷切的期望。这是淮外开辟出的家长、学校、孩子沟通的独特平台。《且行且思》是实践的思考,是思考的实践。他是淮外教师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结晶。这些校刊的编印充分显示了淮外浓厚的人文和学术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凸显了翔宇文化育人的独特理念。
五、建设开放系统课程,打造和谐智慧课堂
为了给素质教育打造精品载体,作为教学体系改革的一大举措,淮外打造的课程超市有效整合校内教师、高校专家教授、社会知名专家学者这三重资源,设计出了“幸福人生”为主题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为孩子可持续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征询全体学生需求意向的基础上,由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学校向全体学生公布课程“菜单”,学生根据自我意愿选择课程。课程体系突出选择性和层次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发挥个性的空间。《西游记》、《红楼梦》研究名家刘怀玉、孔凡成、市电视台主持人周坤、楚州电视台主持人马东桢、淮阴区、楚州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吴大华、张筱宁、知名谜家淮海晚报社朱墨兮、淮阴工学院法语教师吴永利等社会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均被淮外聘为选修课教师。如此多的名师造就了该校的品牌课程。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课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拓宽学生选课空间,满足综合人才的培养要求。
淮外“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特色,在家长和学生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淮外的学生,没有沉重的书包,没有繁重的课业,没有受迫式的学习,他们在自由的、民主的、幸福的教育环境下汲取知识,张扬个性,发展人格。通过放足够的假期,学校给学生留出了大量的发展时空,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学生有较大的思维时空,用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以及深化拓展。
素质教育是否真正得以实施,关键点和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课堂。淮外的课堂营造民主、激情、理性的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室充盈快乐的气息;淮外的课堂追求知识、生活、生命的共鸣,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让课堂成为心灵成长的家园;淮外的理想课堂追求高效和生态的和谐统一。走进淮外课堂,第一道风景就让你眼睛一亮。上课铃声起学生齐诵每日积累——每日成语4个,每日格言一则。隽永的的格言,精辟的成语,既丰盈了学生的储备,也激活了课堂的氛围。淮外的学子都深知“好口才是人生必备的绿卡”。淮外以课堂为阵地,开辟口才训练场,去打造学生语言表达素养。母语是美丽的,每一堂语文课前5分钟,孩子们激情飞扬,比试口才,论长道短。英语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每一堂英语课都有“今日播报”、“英语角”,孩子们进入情境,大胆表现,张扬个性。政治课是社会的触角,每一堂课的“时事速递”引领孩子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淮安外国语学校的孩子都喜欢上课,因为课堂是“动的”、“活的”、“会飞的”。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点拨者、参与者。师生是平等的,展示、质疑、探究、交流、创新是课堂的主旋律。淮外的课堂最抢你的眼的首先是学生的座位,他们一改其他学校“插秧式”的排座位模式,以小组沙龙的方式排布。上课时,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研究团队,他们之间既互相竞争,又合作学习。走进课堂,你会发现淮外的孩子不是那么“安分”,总喜欢和别人“叫板”。
淮外的课首先是从源头上变革,由老师“教的精彩”的讲堂转向学生“学的充实”的学堂。其次是“7-2-1”课堂时间的优化和重构,课堂70%时间是学生展示,20%时间是教师精讲点化,10%时间是当堂检测,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在运动中前进,在螺旋中上升。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业方式的变革,淮外实行导学案、训练案双案并举,导学案在课前,是自主学习的指向标,训练案在课堂,是学习效果的测试仪。课后老师不留任何形式的作业,把学生从沉重的作业“十字架”下解放出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良好自学品质。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尊重为基础,以问题为纽带,以发展为宗旨,点燃了学生智慧和火把,充满着人文关照,洋溢着智慧的光芒。淮外课堂是生态化的、焕发生命活力的、充满思维风暴的磁场。淮外的课堂营造民主、激情、理性的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室充盈快乐的气息,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
每年3月,该校举办一年一度的面向全省的公开课展示活动。来自南京、南通、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盐城、宿迁、连云港、淮安等全省各地区的教研员及数百所中学的领导、老师云集淮外观摩理想课堂。从前来听课的老师数量和地域分布来看,该校的理想课堂已初步在全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我们将在未来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一路拼搏、一路进取、一路风雨、一路彩虹、一路收获、一路凯歌,将我们淮安外国语学校的点点滴滴组合成美丽的艺术品,让我们的师生享受美丽的生活,诗意的栖居在教育生命的旅途中!
2.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 篇二
——尚义初中文化品牌效应初步体现
尚义初中是一所寄宿制的公办学校,创办于1969年,从事面向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目前,学校有17个班级,828名学生,其中绝大多数同学住校,共有70名教职工。它创办至今已经四十年的历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东坡区名学校、市校风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示范奖”、“一等奖”等殊荣。创新的理念,让这所公办学校在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造就了独特的品牌效应,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尚义初中的校园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办学理念的创新。尚义初中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学校邹登祥校长介绍说:“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生成才为基本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的路径,那就是学生的特长,而艺体建设就是大多数学生的特长所在。而特色建设的成败的核心,要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合作教学就尤为重要”。
我校体现这一办学思想的合作类型有三种:一是教师合作,它是对学生实施“合作教育”的示范;二是师生合作,它是合作教育情感与技能的教学传播;三是学生合作,它是对“合作教育”教学成果的检验。
我校的“合作”理念,体现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达到了让学生插上现代文化与科技翅膀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增强学生放眼世界,把握未来开展合作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协调与管理的能力。
第二,德育形式的创新。尚义初中为抓好德育教育,重点解决形式上的创新,使思想政治活动教育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让学生融入社区。学校出面联系开展“服务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帮助孤老排忧解难和低龄儿童等教育工作,新型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说出了肺腑之言:“学校给我们提供的是发挥个性特长的大舞台,我们感受的是锻炼人格的大熔炉”。
第三,校园文化特色的创新。主要的特色是开展尚义初中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体育活动。(I)、体育活动
1、加强体育课堂教学,探索体育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根据体育教育大纲制定体育课上课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组负责具体实施。
2、针对初
一、初
二、初三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生理特点,分段教学,提高科学性、有效性。体育组负责实施。
3、提高课间广播体操质量,编订新型有针对性的广播体操,从每期第二周起实行。
4、加强业余训练队训练,(组建学校男女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增强训练实效,突出成绩,形成学校特色。体育组刘火山、周毅、肖全义、周桂江四位老师负责实施。
5、制定学校课外活动方案,下午5:00到6:00,时间为一小时。以班为单位,分班组织,形式多样。要有活动记载和方案,开学就进行,各班主任负责。
6、认真组织学校男女生篮球、乒乓球等比赛。时间:课外活动时间。成乐刚负责组织,各班积极支持,配合。
7、认真组织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在比赛中提高竞技水平。全校老师积极参与。时间:2013年11月上旬。
8、建立并发展学校老师中的篮球、乒乓球和舞蹈协会,以此来提高艺体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II)、艺术活动
1、美化校园环境,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2、要利用美术、音乐微机、语文等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鉴赏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3、每月进行一次班级板报的交流、评比活动,提高同学设计制作艺术作品的能力。
4、举办一次“迎春书画展”。时间:2013年12月。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5、举办一次“迎国庆、展风采”合唱比赛。时间:2013年9月底。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6、每学年举办一次“激情尚中 歌舞青春”大型文艺晚会(现已成功举办了六期)。时间在2013年11月上旬。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校园文化的创新,让学生体会到校园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使学生们在校园中,感受到校园精神的滋润,校园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受到感染、启发、鼓舞、更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因此,我校校风正、学风浓,成为东坡区名学校、市校风示范学校等称号,我校参加东坡区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等比赛都名列前茅。在今年暑假中我校组队参加眉山市学生乒乓球赛男女均获得第二名的佳绩。
第四,管理制度的创新。围绕“攀登精神”,尚义初中制定了一系列育人管理制度。如“校园一日常规”、“行为习惯我先行”制定了“十六字校训”、“校歌”,还制定了“学生集体活动规则”、“学生社区活动规则”、“学生出操规则”等24条规章制度以及优秀班级的评比制度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优化制度规范,发挥制度育人的作用。实践证明:管理的创新、制度育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的态度,而且以群体特有的观念,态度和行为规范,对学生品德形成和言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教研思维的创新。尚义初中十分重视学科的理论调研工作,注重探索教育方法的创新,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政治课为例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尤其强调政治教师的政治素质,要求政治课教师要自觉做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传播者,把向中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作为一项神圣的职责,这种“传播”不是强行灌输,而是通过氛围,“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一流的学校必须重视校园氛围的营造,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教师就要因地制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启发人,鼓舞人,培育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引导、创新教学技能,探索教学新模型。
总之,尚义初中的文化品牌建设在这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化品牌,特别是以艺体建设为特色的品牌已经显现,在西山片区,乃至东坡区都小有名气。
3.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 篇三
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
推进生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近年来,蓬莱市以“五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行“生态立市”战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新跨越,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镇村同治,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是推进村庄建设改造,对城中村、城郊村、镇驻地村、园区村等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意愿强的村居,采取异地重建、拆旧建新的形式,进行整体改造。2008年以来,累计启动村庄建设改造项目14个,完成改造面积75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启动村庄建设改造项目12个,完成村庄建设改造8000户,危房改造1500户,争取到2020年,将全市578个村居改造建设成151个新型农村社区。二是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对尚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村,按照“四有”村庄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村庄发展支撑能力。“十一五”期间,通过“三百工程”助力、村庄整治奖补政策推动以及星级示范村创建带动,全市90%以上村居开展了以“文明一条街创建”和“四化一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资 金2.3亿元,完成道路硬化105万平方米,安装维修路灯4300盏,整修活动场所4.5万平方米,建设户用沼气池3200个,带动卫生改厕4.8万座。
二、突出关键部位,全面推进“大绿化”工程。把“大绿化”作为推进生态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按照“北部生态控制,中部生态建设,南部生态旅游”的思路,坚持专业造林、连片造林,高层次、多渠道、立体化推进,着力打造绿色蓬莱。北部沿海地带,重点以防护林为骨干,以道路植树为框架,构建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中部丘陵地带,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防护经济林;南部山区地带,以封为主,封造结合,重点营造以艾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生态旅游林业体系。2008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荒山造林8.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20个,烟台市级绿化示范镇3个、绿化示范村48个。今年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水系绿化工程,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重点抓好沿海生态防护林绿化、河流汇水流域水土保持林绿化、水库集水区域水源涵养林绿化、干流河岸绿化等“四大工程”,计划到2013年完成水系造林补植2.43万亩,使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
三、完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水系清洁整治工程。一是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安全高效”原则,实施以污染预防为主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科学 规划、设定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备用水源地)保护区,发挥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作用,对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饮水源头安全。二是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加快组织实施。近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解决了77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5万多人。目前,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2%。三是推进河流池塘清洁整治工程,以农村河流、池塘为重点,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综合采取减少污水排放,杜绝垃圾倾倒,清理杂物,筑堰蓄水,护堤绿化等措施,努力营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水生态环境。近年来,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完成农村河流池塘清洁整治工程115处,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平方公里。
四、强化典型带动,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程。按照“抓创建、重推广”的思路,通过开展文明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推动全市生态建设提档增效。根据《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每年筛选1个重点镇街和20个左右村居,扎实开展文明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一方面,严格执行“环保准入、规划先行”、“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和“三同时”制度,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资源浪费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及生态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切实加大行政执 法力度,开展矿山秩序、河道秩序、海砂治理及岸线保护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镇6个,省级环境优美镇7个;建成烟台市级生态示范村53个。
4.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 篇四
摘 要: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既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的主体精神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如何实现多样化和展现个性特色,建工学院的做法如下:依任专业建设特色校园文化;重点发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建设校园文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学院;品牌校园文化;成果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241-02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学院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既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的主体精神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如何实现多样化和展现个性特色,其内容、途径、形式和侧重点都应该结合自己院系的专业特色,各显其能,各展其优势。建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依托专业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87年,前身为呼盟城建职工中专,2000年并入呼伦贝尔学院,合并后在院党委、行政领导下,伴随学院二次创业大好机遇,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年来,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秉承“一实、二高、三强、四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工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合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基础。学院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时特别注重突出专业特色,把学科专业特点与校园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注重考核并展示学生专业技能,在历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院系风采活动中,分别举办过“建筑艺术作品展”暨锡盟牧区住宅设计、“测量仪器展示暨专业技能大赛”、“校园规划设计大赛”、“系标系徽设计大赛”、“建筑设计综合大楼”设计大赛、《美丽的呼伦贝尔》师生建筑摄影展等,每一次活动都荣获“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最具专业特色奖”。这些活动让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空间,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了专业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努力实现建筑专业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对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一以贯之的举措。
除了与专业结合的院系风采活动以外,为了以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一种专业意识,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多次举办专业主题教育,如2009年成功举办了《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历时三个月,听专家讲座、到西山生态园和城市建设工地实地考察等分三个阶段组织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形成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字报告和有关城市建设的绘图设计作品,该活动受到学院的表彰,荣获一等奖。
二、重点发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建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在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凸显精神文化魅力,在立德树人上求实效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点睛之处。学院本着“建设有文化的校园,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素质的学生,办成有特色的院系”这一目标扎实地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1.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每学期,每个班级都要求有计划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卫生、感恩立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讲和谐”,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了“学党史建优秀党支部”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典型引领,利用节点。结合学雷锋活动,我们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处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做雷锋式的好青年。结合清明祭扫活动,对学生适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乡土革命英雄,忆艰苦革命岁月,在学生心里埋下报国宏愿。
3.大力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学院每学期都会向师生发出“让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书,并能在书香中成长成才”的倡议,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结合“主题读书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汇报活动,好书传看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征文活动等,使学生浸润在书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养成学生爱读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树立不读书是最可怜、可悲的价值观念。
塑造文化品格,培养人文精神,注重文化熏陶。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将“真善美”、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社会公德付诸于实践育人之中。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灾区奉献爱心活动中,2005级工程监理班栗雪斌同学在参加集体捐助之后,又把自己当时刚刚获得的1 000元助学金全部捐出来,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
(二)发挥环境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浸润中成长
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教育中无声的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应注重文化品位和内涵,增强育人功能。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网络等校园文化媒体、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及时反映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2006我们创办了自己的系刊《建工人》,每月发行一期,每期分四个版面,分别有时事要闻、系内活动简讯、建筑专业趣闻以及学生发表的诗歌散文等内容。我们努力做到正面宣传及时到位,负面事件适时报道,发挥载体重要作用,着力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激励大学生成人成才
发挥《论语》、《庄子》等孔孟哲学讲堂作用,使学生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学院每年都集中组织学生学习孔孟之道,并广泛开展讨论,切实体会“仁义礼智信”的文化精髓。利用专家学者学识,为学生开展相关讲座。我们邀请校友,现在呼伦贝尔市建设委员会工作的敖主任给同学们做《专业择业事业――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等报告,对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社团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才智文化的建设,促进了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学生勤奋刻苦、立志成才蔚然成风。近些年来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不断提高,英语四级过级率达到74.4%,计算机过级率达到60.4%。学院积极鼓励、支持学生考研,成立考研自习室和辅导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2010年考研率8.2%,2011年考研率达到10.14%,考研率逐年提升。在学校组织的“高等数学”竞赛中,学院学生成绩优异,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多人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三等奖。2009年张洪涛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作为自治区唯一学生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不仅是建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的光荣,也是自治区高校的荣耀。学院学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这些成绩与学院注重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向社会实践延伸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了解国情、民情,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结合,促进知识内化为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院坚持不懈地开展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炼能力、做贡献。
1.在每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序安排、精心组织,带领志愿者深入到周边农村牧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览、报告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为农牧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同时,志愿者们还与有关农牧区结成对子,力所能及予以帮助。他们为农牧区的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具、资料,耐心的为孩子们讲解文化知识。
2.服务社区活动。我们每学年定期到结对社区服务,走访社区内孤寡老人家,送去爱心衣物、帮助打扫室内外环境、陪老人谈心、表演节目等,用爱心与责任带给孤寡老人以抚慰和温暖。志愿者们冒着酷暑严寒帮助社区清理垃圾、积雪等,给居民的出行带去方便,为社区的环境打扫出一片洁净天地。
3.学院大学生爱心志愿者每学期都会不定期到儿童福利院,开展“大手牵小手”慰问活动。志愿者们及时将学院师生捐赠的衣物与学习用品发放给小朋友,帮助指导学习或给孩子们表演节目、一起做游戏等进行良好的互动,抚慰心灵、奉献关爱。学院青协还特别组织了爱心家教团,坚持在每周末到福利院给孩子们指导功课、聊天玩耍,陪孩子们渡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周末。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了大学生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反映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助人为乐、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
(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每年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几年来,我们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2009年的全区“挑战杯”活动中,佟雅茹同学荣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等奖。
三、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始终坚持“重于践行,受益于学生”的原则,采取“以活动带活动,以活动促活动”的方式,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开展的每一个文化活动都深入到学生心中。我们根据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等特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各类球赛、演讲、知识竞赛、歌手大赛、广场舞比赛、礼仪大赛、宿舍文化节、迎新晚会、送毕业生晚会等。这些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想象力,文化领悟性。通过开展这些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文明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促使每一位同学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物、讲文明懂礼貌、讲公德重安全。同时,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并热心于公益事业。
近年来,在学院党总支、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育人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践行“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才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视野得到开拓,知识得到延伸,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从实践、理论、艺术等方面传承校园文化精神,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广大学生打造一个素质拓展的文化舞台,为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5.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 篇五
彰显特色
全力打造海关廉政文化品牌
——镇江海关创建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工作汇报
多年来,我关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勤政的富有镇江海关特色的廉政文化氛围,使党风廉政建设在广大关员心中由被动的管理转为自觉的行为。我关多次被评为“南京关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南京关区基层建设达标先进单位”和“镇江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今年3月,我关荣获镇江市“争创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镇江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作交流发言。
一、党组率先垂范,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火车头”
我关历届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工作,坚持以过硬的班子自身建设引领全关主动落实“一岗双责”、投身廉政文化建设。关党组定期向全关征集意见和建议,扩大群众的参与权,定期向全关公布重大事项和建设过程,增强群众的监督权,定期召开“关员代表大会”,提升群众的决策权。党组书记亲自担任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直接过问廉政文化建设情况,主动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事项。党组成员坚持“每旬一点评”深入一线科室,检查分管部门落实情况和建设成效。在关党组的表率引导和示范引领下,我关廉政文化建设已经形成全员建言献策、全力参与建设、全心推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基层建设,连好廉政文化建设的“动车组”
我关多年来坚持立足基层、强化基础,连续四年获得“南京
关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我们坚持每年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廉政文化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制定廉政文化建设和科室建设两个10项制度,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责任型、创新型、廉洁型”的“五型科室”和“把好国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的“四好科室”,通关科获得“全国海关2012基层科室先进单位”称号。全关各科室学先进、赶先进,不断推动整体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大力提升。我们连续三年开展“作风纪律年”、“规范管理年”和“素质提升年”活动,从全关发起、从基层抓起、从科室建起、从自己做起,持续增强规范管理意识,着力提升全员整体素质,不断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水平稳步提高。
三、创新载体内涵,造好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动机”
我关一直将廉政文化建设列入海关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点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专题研究制定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创新载体,创设环境,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一是结贫思廉,提高廉政文化的互动力。我们将“扶贫帮困”活动作为党员干部的“民心工程”和“廉政工程”,寓“思廉”于“结贫”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营造“帮贫扶困、思廉思进”的文化氛围。去年以来,我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社会捐赠活动合计57700元,无偿献血3000毫升。
二是教育倡廉,提高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我们相继开展“四季廉风”、“清风京江,祥和新春”、“弘扬海关精神、建设管理强关”
等主题教育,以“氛围崇廉、教育育廉、载体倡廉和考核促廉”贯穿全年始终。我们每周发送关员原创廉政短信“醒廉”,重大节日配发廉政书籍“赠廉”,逐级谈心谈话“告廉”,印发家属倡议书“助廉”,专题座谈研讨“话廉”,展示自创作品“展廉”。我们通过领导上党课、观看警示片、参观图片展、“走进军营”学军、举行升旗仪式等活动,进一步浓厚全关“崇廉、尚廉、竞廉”的良好氛围。
三是典型导廉,提高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开展“勤廉之星”“文明标兵”评选和“海关精神在我心中”大讨论,树立身边典型,强化激励引导,形成争当典型、崇尚典型、学习典型的良好氛围。组织收听收看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形成弘扬正气、尚廉倡廉的社会风尚。
四是活动兴廉,提高廉政文化的渗透力。积极举办“永葆勤廉本色,服务跨越发展”的廉政主题书画笔会,邀请书画界艺术家到我关交流献艺。组织开展“荷花”摄影展、党纪政纪知识竞赛和廉政灯谜竞猜等活动,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五是网络助廉,提高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利用海关内网资源搭建廉政平台,建设网络课堂,打造网教阵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线学习、网上评议、廉政论坛、心理疏导的网络助廉功能。
六是环境养廉,提高廉政文化的攻心力。我们举办海关精神风貌摄影展和书画展,弘扬“忠诚公正,兴国强关”的海关精神,提升关员价值理念、道德风尚、执法水平等海关文化修养。通过报关大厅政务公开宣传栏、触摸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楼层文化”、开辟“廉政书架”、制作电脑屏保、发放廉政鼠标垫等
方式,营造时时见格言,处处有警句,人人受教育的警句常读、警钟长鸣文化环境。以此不断增强抵制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四、全面服务发展,用好廉政文化建设的“鼓风机”
6.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 篇六
企业文化建设既为企业工会带来了工作的活力,也为企业工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企业工会既可以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又可以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作出工会的新贡献。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工会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煤炭企业探索与实践的角度,笔者认为,工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五大优势,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展示作为。
充分发挥工会的阵地优势,是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软环境,文化阵地是硬环境,要想让企业文化的软环境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有文化阵地的硬环境来支撑。实践证明,企业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阵地这一硬件建设。多年来,煤矿工会经过自身的努力,已经建立和拥有了众多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文化阵地,矿厂和车间一级都建有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藏书量丰富的职工文化书屋、刊物和报纸众多的阅览室以及荣誉教育室、议政室、心理疏导室、多功能媒体室等。工会组织要依托这些阵地优势,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还可以组织主题鲜明突出的文化活动,让员工在寓教于乐中理解企业理念,培育团队精神。因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让全体员工能够从思想上理解、接受、认同其理念,进而在实际操作中高度自觉的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特别是组织开展弘扬企业凝聚力和员工艺术素养的活动,诸如鼓士气保安全拔河比赛、安全杯篮球升级赛、员工风采摄影展等等,把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与企业文化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把文化娱乐融化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的普及和渗透。
充分发挥工会的宣教优势,是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煤矿员工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企业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认同也有明显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工作、生活各种活动中去。宣传教育职能是工会四项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工会的优势所在。从工会工作的角度来说,一是要搞好形势任务的宣传。要结合企业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变化,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二是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工会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组织能力,较其他部门有明显优势。三是开展规范行为大比武活动。目前各煤矿企业都在推行全员准军事化管理和安全制度管理的时候,工会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要在引导员工思想上达到共识、行为上达到一致上下功夫。工会可以发挥优势,牵头组织全员参加的理念背诵、队列演练、歌曲演唱等综合性大比武活动,通过人员多、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的比武活动,起到工会搭台,文化唱戏的作用,促进企业理念的灌输和企业管理的创新。
充分发挥工会的人才优势,是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源泉 有人断言,21世纪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谁拥有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占领了企业竞争的制高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说到底,是人创造的。而企业文化的提炼、传播、渗透和实践也要靠人。因此,也可以说企业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和人才的竞争。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矿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会可以组织书法、美术、摄影方面的优势力量,紧密结合 本企业安全工作实际,策划建立安全教育展览中心或安全教育室,将本企业发生的工伤事故和发生事故后给家庭造成的伤害以及对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用绘画形式图文并茂的展示出来,作为开展全员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能够有效的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除了理念的引领,很重要的工作是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养成按标准操作的习惯。由于煤矿是井下作业单位,在加上近几年国家用工制度的改革,员工80%以上的是来自农村,相对文化水平较低,还有煤矿多年沿袭下来的一些不规范陋习的影响,规范操作行为的难度很大。为此,工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人才创作编印如:《员工正规操作与错误操作图解》,《员工行为养成要诀》等画册,生动、直观、形象的诠释操作规范,作为员工学习的必读本,为培育员工正规的操作行为提供条件,也发挥了工会的人才优势。还可以发挥音乐人才的作用,将企业价值观、安全理念等,改编成歌曲,并组织全员学唱这些原汁原味的原创歌曲,在优美的旋律中感悟企业文化的精髓。
充分发挥工会的榜样优势,是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 具有鲜明煤炭行业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闪耀着以人为本的文化魅力,这也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努力营造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的氛围,尽可能把众多员工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而建功立业的合力。在这方面,对工会来说,要发挥好榜样优势,做好引领工作。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工会培育和选树了一大批各级劳动模范以及五一奖章获得者和三八红旗手等先进人物,他们是企业的典范、员工的楷模,在他
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煤矿员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对员工具有真实可信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工会从政治上关心劳模,生活上照顾劳模,举办劳模事迹展,召开劳模与员工参加的座谈会,在生产现场安排劳模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大型文化演出活动请劳模坐在最好的位置。要充分发挥劳模的导向作用,让劳模要用自己孜孜以求、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格力量,影响、带动身边的员工,使员工们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自觉的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劳模的这种亲合力作用,是工会组织宝贵的财富和特有的优势。
7.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 篇七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
大唐湖南分公司成立 于2003年9月,下辖7家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575.59万千瓦时,现有员工8045人,班组405个,班组长774人。近年来,大唐湖南分公司按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班组标准化管理办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求真务实,力求实效”的班组建设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班组标准化管理,班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定位,加强领导,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没有优秀的班组作为基石,企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为确保企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年来,我们通过突出“一把手”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安全、效益、发展等中心工作,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创建和谐班组为目标,以班组长队伍建设为关键,把加强班组建设工作作为夯实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常抓不懈。
2006年初,分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以分公司总经理魏远为组长,副总经理刘建龙、纪检组长、工会主席钟伍叁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随后,分公司系统各单位也相继成立了由行政一把手挂帅的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实行分公司、各发电企业、各发电企业二级单位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班组建设工作形成了由工会牵头,党、政、工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格局。
分公司总经理魏远、副总经理刘建龙等领导对班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指示:班组管理看似微观小事,实则事关公司生存,维系公司发展。党组书记陈学军等领导多次参加班组长座谈讨论会,对班组长工作给予了充分理解和肯定,对班组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陈书记还公布了两个热线电话号码,欢迎各位班组长随时向他反映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各基层单位积极落实班组建设“一把手”工程,明确班组建设专责,设立班组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班组建设的投入,形成推进班组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保证了班组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努力夯实“基础工程”
科学严谨的制度是搞好班组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对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班组标准化管理办法》,结合自身特点,逐步构建起具有大唐湘军特色的班组管理、考核、评估体系,班组建设真正做到了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分公司就班组建设工作多次到基层单位调研,2006年4月出台了《班组建设达标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一大步”的班组建设工作目标。为了使班组建设达标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采取“自下而上,分头参与、集中评审”的方式,先后对9个专业的标杆班组考证标准进行了充分酝酿和认真研究,制定了《汽机检修专业标杆班组评定标准》等9项制度,从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和综合管理三个方面对班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标准。每年初,分公司都会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和班组建设实际情况,制订年度《班组建设行动计划》,作为班组建设工作的具体行动指南。各基层单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了本企业班组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使班组建设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达到了“以制度要求,以制度约束,以制度激励”的管理效果。
三、强化学习,全面培训,持续推进“素质工程”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充分说明了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的巨大作用,班组长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班组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开展班组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班组长的能力提升作为重点,采取对班组长进行轮训的方式,着力提升班组长的业务指导、组织协调、控制沟通和开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班组长的整体素质与工作水平。2006年5月开始,我们利用两年的时间举办了14期班组长培训班,分公司系统743名班组长参加了学习,圆满完成了第一轮班组长培训计划。在培训班的形式和内容上,力求生动活泼、学以致用,为班组长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培训课程,包括班组管理概论、班组长修炼、安全生产和现场管理、同心文化与班组文化建设、拓展训练等。每次培训期间,我们还召开班组长座谈讨论会,加强了系统各单位的交流。近年来,我公司的班组建设得到了省总工会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每一期培训班,我们都邀请了省总工会通用管理能力培训师开办专题讲座,同时,选送部分班组长参加了省总工会举办的通用管理培训班,着力提高班组长的管理能力。石门发电公司电气检修二班班长李华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通过举办班组长培训班,全方位实施“素质工程”,分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均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培训,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班组面貌焕然一新,班组建设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四、评标树标,动态管理,不断深化“达标工程”
在班组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标杆班组考评标准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标杆班组评定工作,通过达标管理、动态稽查的方式,确保了分公司系统班组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班容班貌持续改善,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
2007年至2008年,我们通过“单位自查申报、专家考评审定”的方式,每年定期组织检查组到基层单位和班组,按照标杆班组评定标准对基层单位推荐的班组进行检查评审。两年来,共评选出“标杆班组”12个、“先进班组”4个,“优秀班组长”14人。另外,分公司系统各单位参照标杆班组评定标准,评出2006年度一流班组41个、达标班级49人,2007年度一流班组61个,达标班组361个。在进行标杆班组的评定时,我们本着围绕中心工作、指导安全生产、减轻班组负担的原则,在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的基础上,突出强调“讲特色”、“重指标”,要求标杆班组既要有自己独特的班组文化和班组管理特色,还要有较高的安全经济技术指标,做到同行业可比、同行业最优,使标杆班组达到应有的“高度”。对于评定的标杆班组,我们坚持实施动态管理,定期稽查,不搞“终身制”,确保标杆班组永葆先进性。
在大力开展班组达标工作的过程中,分公司系统各基层单位班组严格对照标准,积极查找差距,不断改善工作,在安全管理、文明生产、节能降耗、技术革新等各个方面主动想办法、挖潜力、寻突破,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不断发展。
五、推优推先,培育典型,大力打造“形象工程”
在班组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达标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打造班组建设的“形象工程”,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确保了班组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们定期召开班组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对荣获“标杆班组”、“先进班组”、“优秀班组长”称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高规格的表彰和丰厚的奖励。同时,我们还通过公司局域网、《大唐湘军》报纸和杂志、宣传橱窗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分公司系统上下掀起了“树标杆、学标杆、赶标杆”的热潮。金竹山发电公司专门召开了班组达标动员会,湘潭发电公司制定了选树标杆班组的长远规划。各基层单位均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内部班组交流和兄弟单位互访活动,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了许多班组建设的的特色经验先进典型。耒阳发电厂班组绩效管理试验田、石门发电公司班组长协会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株洲发电公司班组“家文化”建设正蓬勃兴起,势态良好。湘潭发电公司注重典型培育,控制三班、煤化验班先后荣获全国“学习型红旗班组”、“巾帼建功标兵岗”和省“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在打造班组建设“形象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注重加强标杆班组的“保先教育”,进一步激发先进典型的后续动力。去年,我们组织6位优秀班组长到全国一流火电厂山东胜利电厂学习考察,通过先进班组事迹报告会、现场参观和对口交流等活动,各位班长感受颇深,收获很大。他们把组织给予的关怀和荣誉化作无穷的工作动力,班组工作出现了持续进步的良好势头,先后有4位优秀班长被提职重用,株洲发电公司电焊班副班长赵永军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今年9月,我们又将2007年度公司标杆班组的6位班组长送到清华大学,参加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优秀班组长的培训。通过重点培育和积极引导,一大批标杆班组和优秀班组长工作持续进步,榜样作用日益彰显。
【河北拟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10】推荐阅读:
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 打造特色活动品牌07-06
五大方面打造企业文化10-06
创新社会管理举措 打造社区特色品牌09-14
创建特色学校,打造品牌基地Microsoft Word 文档07-18
再造特色文化打造精品银行08-08
挖掘湖湘风情文化 打造特色旅游小镇10-1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打造“书香校园”( 修改)综述06-30
打造德育品牌06-09
诚信打造品牌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