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汉乐府读后感

2024-07-05

长歌行汉乐府读后感(精选8篇)

1.长歌行汉乐府读后感 篇一

《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长歌行①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②,朝露③待日晞⑨。

阳春④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⑤至,焜黄⑥华叶衰。

百川⑦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⑩不努力,老大徒⑧伤悲。

注释

2.《长歌行》读后感 篇二

今天读了汉乐府《长歌行》,深有感触,特别是读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段。这里把时间比做了百川一去不回头。这使我想到了另一句描写时间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很宝贵,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一分一秒,小学生作文《长歌行》读后感》。

我们处于小学阶段,在读书生涯中刚刚起步,如果不打好基础,以后怎样面对社会各方面的考验啊。只要我们刻苦学习,就会过得很充实,虽然不免有些紧张,但会有很大的收获。很多年之后,当你回忆往事时,就会感到很愉快,不会感到遗憾。相反,如果此时的你不努力学习,得过且过。若干年以后,你或许会后悔:我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如果以前用功的话,现在就不会是这个样了。如果……可后悔归后悔,世界上什么药都有,惟独没有后悔药。那只有感慨罢了。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啊!

同学们,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吧。让我们的青春不留一丝遗憾,让我们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3.〈管理长歌行〉读后感 篇三

〈管理长歌行〉读后感

不久前朋友家看到《管理长歌行》这本书,当初只是一瞥,没有仔细看,最近有空,借来看了一下,觉得倒还不错.里面有一段讲刚入职场时要注意的事情,从一则小寓言讲起,语言很生动,对我们以后在职场生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刚进入职场时,力量还很薄弱,正处于潜伏中,应韬光养晦,隐忍待机,避开锋芒,切勿妄动,应做到低调、谦虚、随和、隐忍,注意观察环境,以退为进,积聚力量。而且职场暗流涌动,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也要仔细分析他们的.赞美或刁难,不可意气用事..“网上下载的不全,只是一小部分,还得要看实体书”.

4.长歌行汉乐府读后感 篇四

怨歌行

作者:汉无名氏朝代:汉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注释】 这一篇旧以为班婕妤诗,或以为颜延年作,都是错误的。今据《文选》李善注引《歌录》作无名氏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楚调曲》。

裂:截断。“新裂”,是说刚从织机上扯下来。

素:生绢,精细的素叫做纨。齐地所产的纨素最著名。

鲜:一作“皎”。

团团:一作“团圆”。

飙:急风。

箧笥:箱子。【译文】 这诗用扇来比喻女子。扇在被人需要的时候就“出入怀袖”,不需要的时候就“弃捐箧笥”。旧时代有许多女子处于被玩弄的地位,她们的命运决定于男子的好恶,随时可被抛弃,正和扇子差不多。

本篇《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均收?,并题班婕妤作。但因《汉书》本传未载其曾作怨诗,而《文选》李善注又引《歌录》云:“《怨歌行》,古辞。”故近人多据此疑非班作,然亦乏确证。而魏晋六朝人,如陆机、钟嵘、萧统、徐陵等皆以为班作,且诗的内容又与《汉书》本传所载斑婕妤的身世、怨情无一不合,故属之班作,当是信而有据。

班婕妤是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祖姑,左曹越校尉班况之女。汉成帝时选入宫,始为少使,未几大得宠幸,封为婕妤(嫔妃称号)。后为宫人赵飞燕夺宠,居长信宫,作有《自悼赋》、《捣素赋》等,皆抒发其失宠后幽居深宫的郁闷和哀怨,此诗当亦是她失宠后所作。本诗又题为《团扇》(钟嵘《诗品》),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通首比体,借秋扇见捐喻嫔妃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纨和素,皆精美柔细的丝绢,本来就皎洁无暇,更加是“新”织成,又是以盛产丝绢著称的齐国的名产,当然就更加精美绝伦,“鲜洁如霜雪”了。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团?的月亮。清人吴淇评道:“裁成句,既有此内美,又重之以修能也。”(《选诗定论》)意谓首二句写其内在本质之美,此二句则写其经过精工制作,更具有外表的容态之美。“合欢”,是一种对称图案的花纹,像征男女和合欢乐之意,如《古诗》中“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羽林郎》中“广袖合欢襦”皆属此类。故这里的“合欢”,不仅突出了团扇的精致美观,以喻女子的外貌出众,而且也寄托了少女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明月”不仅比喻女子的光彩照人,同时出象征着她对永远团圆的热望。“出入”二句,因古人衣服宽大,故扇子可置于怀袖之中;天气炎热时则取出摇动,顿生微风,使人爽快。李善注云:“此谓蒙恩幸之时也。”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这二句更深的含义是:嫔妃即使受宠,亦不过是侍侯君侧,供其欢娱惬意的玩物而已。

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秋节”隐含韶华已衰,“凉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爱恋炽热;“箧笥”,喻冷宫幽闭,也都是语义双关。封建帝王充陈后宫的佳丽常是成千上万,皇帝对他们只是以貌取人,满足淫乐,对谁都不可能有专一持久的爱情;所以,即使最受宠幸的嫔妃,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悲剧命运。嫔妃制度又使后宫必然争宠相妒,互相倾轧,阴谋谗陷,斑婕妤不就为赵飞燕所谗而失宠了吗?“常恐”,正说明光中伏悲,居安思危;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乃是封建嫔妃的普通心理状态。此诗本是女诗人失宠后之作,而这里说“常恐”、用失宠前语气,更显得她早知此事已属必然之势,正不待夺宠之后,方始恍然醒悟。诗人用语之隐微、怨怨之幽深, 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千载之下,犹不得不令人惊叹其才情而感慨其不幸!

前人谈咏物之妙,贵在“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沈谦《填词杂说》)强调要“不即不离”,(刘熙载《艺概》)既不停留在物上,但又要切合咏物。此诗完全符合这两条美学要求: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正因为如此,其形象就大于思想,超越了宫怨范围而具有更典型更普遍的意义,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被玩弄被遗弃的普遍悲剧命运。这正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所在。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就是明证。

其次,诗中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也是值得欣赏的。前六句写纨扇之盛,何等于光彩旖旎!后四句写恐扇之衰,何等哀感顽艳!在两相照映之下,女主人公美好的人生价值和这价值的毁灭,又对比等何等鲜明!短短十句,却写出盛衰变化的一生,而怨情又写得 如此抑扬顿挫,跌宕多姿,蔚为大观。故钟嵘评曰:“《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这决不是过甚其辞。

5.出自 陌上桑 汉乐府 篇五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汉乐府上邪原文解析 篇六

上邪

shàng yé !wǒ yù yǔ jūn xiàng zhī,cháng mìng wú jué shuāi。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shān wú líng,jiāng shuǐ wéi jié 。dōng léi zhèn zhèn,xià yù xuě。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

tiān dì hé,nǎi gǎn yǔ jūn jué!

7.长歌行汉乐府读后感 篇七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

【小题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答案】

【小题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写出两个得1分,写出三和四个得2分)。

【小题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解析:要求学生仔细揣摩诗歌语言,注意诗歌语言表现出的气氛,把握关于景物的词语。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揣摩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赏析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1——3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出猎时的 的场面。(2分)【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2分)A.这首词起句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

B.词人在词中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答案】 【小题1】.雄壮 【小题2】.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小题注意句子中的“千骑”和“卷”字,就知道苏轼此次出猎场面的“雄壮”。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词中词人不是以孙权、冯唐自比,而是以冯唐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选B。此题主要注意课文下面的注释,对此题解释的很清楚。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高适的《别董大》一诗,完成小题。(6 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呈现出暗黄色的乌云。曛(xūn):昏暗无光。③君:你,这里指董大。

【小题1】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___________、北风吹扬的大雪、_________等景色,渲染了互相间的浓厚的离别之情。(2分)

【小题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小题3】最后两句是千古绝句,请你作适当赏析。(2分)

【答案】

【小题1】昏暗的阳光南飞的大雁(每个1分,2分)

【小题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分)

【小题3】这两句写得豪放而积极,既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只要能作出言之有理的赏析即可,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依次看准诗句,找出中心事物,依照例句填写,抓住“白日”“雁”两事物,描写其形象。考点:诗中景物描写 ②

③①点评:本题不难,有例句可依,诗中的文字信息明确。古诗描写景物是很精彩的,往往一字一词描绘出极其丰富的景象,欣赏古诗,就是仔细的品析诗字词描写的妙处,学习其精妙的描写方法。【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知已”一词联想,自然会想到一句名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考点:古诗识记

点评:本题不难,王勃的名诗学生们熟悉,易于联想。多读古诗,多记名诗,不仅是积累写作的材料,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学习汉文化的方式之一。【小题3】

试题分析:赏析,选出诗中关键的字词,指出其语言上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分析其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考点:赏析诗句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赏析不得其法,只能作一般的“大意”分析。赏析,要抓住三点,一是写了什么,说出内容,二是怎么写的,说出写作方法,抓住关键字词分析,三是为了什么而写,指出诗中的思想情感。

4.文学常识(2分)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 篇。

【答案】 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

点评:对文学常识的认知,关键在于平时学习的积累。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背诵积累,阶段总结等。

5.下列对名著中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中,孙悟空本来就是一个来历不凡的石猴,本领高强,机智勇敢,他率先发现在瀑布的后面别有洞天,于是众猴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好去处,一致推举他作为领袖。B.《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C.《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叙述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的种种冒险经历。

D.我们是听着《水浒传》的故事长大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杨志智取生辰纲……一个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D中“杨志智取生辰纲”说法不合理。

6.品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尾联作者多次(表现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了 的情感。(2分)【小题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4分)

【答案】

【小题1】用典 尽忠报国

【小题1】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开” 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7.(一)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 一诗,完成第7 题。(8 分)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2分)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欧阳修的形象。(2 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⑴绿树、山鸟、晴风、落花(2分)明媚(2分)(2)诗中借太守在鸟语花香中游春形象的塑造,侧重写醉春之态,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缠绵酣畅。(2分)(3)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留恋与怜惜之情。(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8.(一)古诗赏析(6分)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 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5][5]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的押韵以及韵脚次序与章质夫的《水龙吟》相同。B.这首词借杨花自开自罗的寂寞抒写了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C.这首词借歌咏杨花,抒写了思妇难以耐受的别绪离愁。D.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写杨花抒写作者豪迈的情怀。【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暮春之际杨花“抛家傍路”,花无人惜即喻人无人惜,暗示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事实,情思幽怨缠绵而又空灵蕴藉。

B.“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柳絮离开树枝落在路旁,看上去仿佛无情,其实有着深厚情意与愁思。无情有思,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苏轼也用其意,说杨花虽然飘离枝头,看似无情,实则也有愁思。

C.“春色”三句,想象奇妙,手法夸诞,巧妙的用三个数字传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无所归宿与词人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D.“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明写柳絮飘飞时起起落落、进退回旋的状态,暗写思妇在梦中追寻夫君,却又被黄莺的鸣叫声惊醒。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E.“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困酣娇眼,愁思扰人,令人慵懒得不愿睁眼。此句说,因柳絮而想到细长的柳叶仿佛思妇娇眼。此处用拟人手法,把初生的柳叶比喻成美人娇眼。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6]

[7]

[2]

[3]

[4]

[1]9.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这是何人所说?在何时说过这段话?经过怎样?请简述。【答案】

关云长,(1分)退守麦城时,(1分)诸葛瑾奉孙权之命,前来劝降。(1分)关羽拒绝了,并表示要与孙权决一死战。(1分)关平欲斩诸葛瑾,关羽怕伤了孔明的兄弟情意,阻止了关平,而令左右把诸葛瑾逐出。(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A.下棋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锻链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考点:古代六艺

点评:要熟知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B.种花 C.武术 D.驾车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望江南》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

B.《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

C.《渔家傲》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景,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D.《破阵子》是北宋词人辛弃疾特意作的“壮词”。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对于文学常识一定要多看多积累,才会运用自如。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C.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展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广大军民奋起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宏大场面。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名著和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日常学习中文化常识要根据所学内容加强记忆,名著一定要认真阅读。本题中D项是错误的,首先这部小说不是展现的苏联卫国战争,其次“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也不正确,应该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对下列作家作品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时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论断,不仅对个人的成才具有启示作用,而且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B.《小石潭记》一文不仅描写了清幽的自然景色,还抒发了作家柳宗元非常复杂的思想情感。

C.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具有很高水平,我们学过的有《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江城子·密州出猎》。[来源:Z&xx&k.Com]

D.《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是作者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D中应是“《孔乙己》、《故乡》”中的“我”不是作者鲁迅。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下题。

①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这个故事是

(2)、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 的性格特征。(3)、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成语: 故事:

(4)、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 下联:()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

【答案】(1)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粗中有细(3)略(4)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读下边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小题2】诗中“觅封侯”用了___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__修辞手法。

【答案】 【小题1】A 【小题2】班超排比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理解不正确。“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说法不当。应是“建功立业,杀敌报国”。

8.汉乐府教案 篇八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汉乐府的知识;

2.欣赏并理解古代女子的爱情观;

3.欣赏并理解这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学习一些修辞手法

重、难点:

1.汉乐府的知识

2.“邪”“雨”“饮”的读音、意义

3.学习这两首诗的修辞手法

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个星期刚学了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其中刘兰芝被遣回家那几段,刘兰芝雨焦仲卿夫妻话别,两人互相盟誓,永远忠于爱情。刘兰芝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刘兰芝的爱情宣言。在这里她把自己比喻成了蒲苇,把焦仲卿比喻成了磐石,他们的感情一个是“纫如丝”,一个是“无转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另一个古代女子的爱情宣言――《上邪》,看看她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讲解:

1. 文学常识积累

汉乐府简介:“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这些采集得来的歌辞,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乐府“,属于古体诗的一种。

2. 文言知识积累:

邪: 通 “耶” ,感叹词 “啊”

雨:名词作动词 降下,落下 (yu)

雷:名词作动词 打雷

乃:副词,才

相知:互相结为知己

命:使,令

陵:山峰

竭:枯竭

3.划分层次:两层

第一层:“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正面:誓言――与君相知,长命无绝

第二层:“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反面:假设――条件:山河、四季、天地

4.讨论分析

A.女子为了表明心迹,她发了哪些誓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女主人公列举了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的决心,从反面证实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艺术手法:排比、夸张手法

B.试概括抒情女主公的性格特征

勇敢追求爱情,大胆表白,直率

导入:《上邪》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热情、大胆地发出了爱的宣言,在爱情的道路上做自己的主人,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直率的女性,也是一位十分幸福的女性。这是古代女子的一种类型。是不是所有古代的女子都是如此呢?我们现在来学习一下《饮马长城窟行》,看看这个女主人公是否也如此幸福,大胆?

文学常识积累: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文学知识积累:饮(yin)动词 给牲畜喝水(王 wang 为王 雨yu降落 雷 打雷)

相:互相(你、我)

言:古今异义

双鲤鱼:借代

烹鲤鱼:比喻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运用了什么手法?

起兴。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分层:三层

第一层:(“青青河边草……不可见”)妇人昼思梦想的殷切和悲伤(运用了顶针的手法)

第二层:(“枯桑知天风……谁肯相为言”)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运用了什么手法?

比兴

这一层讲了妇人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

第三层:(“客从远方来,……相忆”)喜获夫信

《饮马》写了一个妻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独居的苦闷和收到丈夫的书信后的喜悦之情;《上邪》则写了一个女子的爱情誓言,她要自己的爱情哪怕海枯石烂,也不改变。她们一个是烈女,一个是思妇。诗人都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上一篇:听风起我也在等你杂文随笔下一篇:情人节送玫瑰多少朵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