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共11篇)
1.疾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篇一
xx疾控中心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切实履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中的职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
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xxx科,办公室主任由xxx兼任。主要职责:承担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培训、应急演练;指导开展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置措施提出建议;负责中心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工作档案管理。
(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队
队长:xxx
成员:……………………………….主要职责:承担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及危险因素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事件进展上报;并对辖区内的食物中毒事故进行网络直报和审核。
二、适用范围及启动条件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突然发生的、群体性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二)启动条件:发生食物中毒,中毒人数超过30人时或者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地区性或者重要活动期间的中毒人数20人以上的,启动本预案。
三、食物中毒事件分级
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达到30人及以上时,或造成严重影响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具体分级如下:
(一)特别重大食物中毒事件(I级):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Ⅱ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三)较大食物中毒事件(Ⅲ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中毒人员在100人以内,死亡1-9例。
(四)一般食物中毒事件(Ⅳ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四、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一)报告范围及内容
1、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应在初步核实情况后立即向市卫生局和省疾控中心报告。信息报告按照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分首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2、首次报告应说明信息来源、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可能原因、波及范围、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及通讯方式等。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进行。
(二)报告方式和时限
1、接到重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信息报告后,应急处理队15分钟内集结出发,到达现场后以最快、最短的时间完成事件性质的初步核实、确认,并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做初步调查电话报告。
2、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级别的公共卫生事件,报经市卫生局批准后,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同时进行报告。
五、现场调查处置
(一)现场调查处置程序
1、接到食物中毒报告时要认真询问记录,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详细记录和核实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泄物。组织人员核实后,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
2、在得到市卫生局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命令后,立即派出应急处理小分队,携带有关调查表格和采样工具等赶赴食物中毒事发现场进行调查处置。
3、开启检验快速通道对采集样品进行检验,由于技术原因需省疾控中心或其他检验机构协助检验的,由我中心直接提交采集的样品进行检验。情况特殊需延长出具检验报告时限的,应向市卫生局报告。
4、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束后,撰写技术分析报告,一周内报送市卫生局。
(二)现场调查处置工作内容
1、流行病学调查
(1)了解72小时的食谱,特别是共同饮食食谱,有无续发病例,对与中毒病人有共同饮食史而未发病的人,人群中有对照意义的健康人同样也要做好个案调查。
(2)向病人和接诊医生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以及事件相关的情况,病人的症状、体征,发病人数、经过,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特别是首发病例的情况。
(3)调查内容一般应由患者自述,病重或无力表达者,可由其监护人代述。
(4)对所有中毒患者进行个案调查。中毒人数不足100人时,至少应调查80%以上人数;超过100人时,至少应调查60%以上人数。两名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分别签字。
2、样本采集与送检
(1)采集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中毒病人发病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选择发病者中未用药或较晚用药的病人采集肛拭样品。观察病人临床表现。
(2)对剩余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分别取样,对熟食间操作台面,存放熟食品冰柜、熟食,常用工具、刀具、容器,熟食操作人员的手、肛拭、使用的抹布、可疑昆虫等视情况采样检测。所采集的样品在冷藏条件下,2小时内送达化验室;无冷藏条件的,于采样后1小时内送达化验室。化验室在检样送达后必须立即进行化验。
(3)对疑似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应尽可能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无快速检测设备,实验室应以最快时间做出结果。
六、资料收集整理
由公共卫生科将食物中毒事件的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食物中毒事件档案。事件终结7天内,撰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报至市卫生局,专题调查报告内容至少要包括:
1、事件主要经过;
2、临床资料分析;
3、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4、实验室检验结果;
5、结论;
6、控制和预防措施;
7、工作建议及改进措施等。
七、奖惩与后勤
1、奖励
在处置食物中毒事件中信息准确、预警及时、处置有力、措施得当、成绩显著的个人,当月绩效工资给予适当的奖励。
2、责任追究
对在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推诿扯皮、玩忽职守、措施不当、工作不力行为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根据情况,对直接负责的人员和其他相关责任人员,适当扣除当月奖励性绩效工资。情节严重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后勤
对所有参加食物中毒处理的工作人员,单位解决交通费包括打的费,并按规定当月绩效工资给予适当的奖励。
八、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疾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篇二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高校突发事件也就是发生在或涉及高等学校校园内部的突发事件。根据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社会关注程度、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发生频率,综合考虑,高校突发事件可以从宏观上分为: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突发群体性事件,突发人身伤害、死亡事件以及突发治安、刑事案件。
一、不同类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研究思路
对于不同类型高校稳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的研究,技术性方法很多,我们着重从“程序”合理、合法性和“实体内容”适用、可操作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因为“程序”的合理、合法是对“实体内容”适用、可操作性的重要保证。所以对于每一类型的突发事件,我们将依据特定的程序,充实丰富实体内容,从而保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影响范围广,处置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问题
1.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主要包括水污染事件、有毒有害气泄漏事件、实验室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事件
由于该类事件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强,危害后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处置的技术性要求比较高。所以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启动、响应问题,除做到以上谈及的六点要求外,还要做到:控制污染继续发展是前提,救治伤者是重点,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是根本。所以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即报告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发生区域,封锁污染区域,紧急疏散无关人员,禁止人员靠近。目的是控制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在划定“封锁区域时”要以初步认定的“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二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并将接触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救治。救治“密切接触人员”时,要按照“120”急救人员的要求,全力做好协助工作。三是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勘察现场,确认或重新划定突发事件发生区域。保证突发事件控制、处置的有效性。四是向国家主管机关或职能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
2.突发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群体性卫生事件,群体性政治事件,群体性伤亡事件
由于该类事件具有人员多、规模大,集中爆发的特点。常伴有人员伤、亡和财物受损的情况发生。所以处置该类突发事件,要遵循“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激”“宜分散不宜聚集”的处置原则。一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拨打报警电话“110”。救治受伤人员,做好聚集人员劝导和现场警戒工作,目的是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新的伤亡发生。二是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事件组织形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并向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和公安机关报告。三是依据高校突发事件社会影响由发生区域或核心向周边跳跃性、不连续性发展的特点,掐断其与外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具体为掐断其与社会人员的联系;掐断其与周边高校的联系、呼应;掐断高校内部院系之间的联系、呼应。目的是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将事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四是掌握突发事件发生的核心问题、核心人物,以所属学院为单位,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主力队伍,突出抓好对不明真相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可视情况配合公安机关对带头闹事的违法人员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五是在处置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类信息和证据,为事件的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六是查清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进行专业评估。
3.高校突发自然灾害事故,主要包括由自然现象引起的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事故
由于该类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所以处理该类事件要遵循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及时救助伤者,寻求专业技术救援和做好伤者的心理辅助治疗的原则。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或火警电话“119”。报告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受灾概略范围(面积)、灾害程度等。二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害的基本情况。初步划定灾害范围和区域,对灾害进展情况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实施动态的监测,对灾害区域实施警戒。三是协助医疗机构救治伤者,并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行政机关报告。四是正确评估灾害影响的程度和救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三、需要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介入处置的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问题
这一大类的事件包括突发人身伤害、死亡事件;突发治安、刑事案件。这类事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意外事件,不具有行政违法性或刑事犯罪性,不需要追究行政、民事、刑事责任的事件。比如说意外死亡事件(猝死等)、疾病死亡事件等。另一部分属于具有行政违法性或刑事犯罪性的案件,需要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立案侦查,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案件。无论是以上哪一部分事件(案件),其处置程序都应该是一样的。在处置以上两类事件时,重点关注程序的合理、合法性问题。尤其是第一部分“意外事件”的处置,程序的合法性至关重要。高校的许多“信访”或“缠访”事件大多数是由于程序的合理、合法性被忽略导致的。一是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积极协助医护人员救助伤者。二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或案件的基本情况,保护好事件或案件现场,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由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对事件或案件现场进行勘查;对当事人或知情人展开调查。三是及时通知相关学生家属或近亲属,讲明事件或案件的基本情况。四是协助公安机关勘查现场,展开外围调查工作;五是由公安机关认定事件性质,并由公安机关向相关学生家属通报事件性质,家属若有疑问可直接向公安机关问明情况。六是事件一旦被公安机关认定为案件,即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参考文献:
[1]王强.试论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
[2]黄嫆.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2.
[3]朱维林.浅议高校突发事件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2011.
作者简介:任恩岐,男,1979年生,汉族,陕西渭南人。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法律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高校稳定安全。
3.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篇三
为提高驻地办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处置突发事故,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运转良好的应急救援体系,检验各应急部门的实战效果,组织开展好项目部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驻地办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反应及时、科学决策、处置有序的应急系统,全面提升驻地办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检验我驻地办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抢险救灾实战能力,不断提高我驻地办应急救援工作总体水平,切实保障驻地办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尽可能把各项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和成员 组长:姜树栋
组员:王茂新
薛建东
陈燕飞
张燕群
高红博
袁亚琴 鲁统军
三、演练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1、演练时间
拟定于2012年月 6 日。
2、演练地点 驻地办食堂
3、演练参加人员
驻地办食堂、餐厅和就餐人员
4、应急值班车辆:两台
四、应急演练
2012年2月6日中午12:40,事故演练现场应急小组组 长接到电话驻地办个别人员疑似有中毒现象,应急小组组长接 到汇报后立刻对现场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评估,随即启动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
(一)1、应急救援小组 任务:(1)救助中毒成员;
(2)保护现场和维护现场秩序;(3)管理各类应急物资;
(4)与其他应急人员协同处理中毒事件。
2、重点事项: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事故信息后,及时赶驻地办应急救援指 挥中心,进行应急决策和指挥。
(二)、参加演练人员的分组及任务
1、食堂:食堂就餐人员出现群体发病 工作人员2人;就餐人数10人以上。(1)食堂人员按常规为成员开餐;(2)十数人在食堂就餐;
(3)就餐人员中体质较差的1—2人首先出现发病,接着 连续发生,发生集体中毒;(4)现场人员甲、现场人员乙,及时向食堂管理负责人 报告。
2、食堂管理负责人 职责:
(1)接到信息后,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2)立即参与现场救援工作;(3)执行分管领导指示;(4)保护好现场。
3、联络协调组 职责:
(1)接到指令后,负责迅速通知指挥部各成员;
(2)准确、快速、高效的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应急车辆调度、应急物资调配、相关人员的组织;
(3)各组之间工作协调。
4、现场救援、控制组 职责:
(1)负责实施现场抢救工作;(2)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3)维持好演练现场秩序。
5、后勤保障组 职责:
(1)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好交通工具;
(2)负责应急处置器材设施、物资购置、管理、调用和发放。
6、医疗救护组
医疗救护车1台,单位护送救护车辆2台。职责:
(1)及时组织现场救治中毒人员;(2)负责衔接救助事宜;(3)配合医疗急救人员工作。
五、演练要求
1、召开预案演练联席会,发放演练方案,讨论修改,并确定。
2、召开预案演练指挥部成员会议,进行分工,明确职责。
3、召开演练人员大会,进行分组、分工,明确职责,发放资料,并提出要求:
(1)演练人员必须按时到位,不得请假、迟到、早退或中途放弃;
(2)要求参与人员思想和精力必须高度集中,听从指挥和调度;(3)要熟知自己所演练的角色及职责
(4)演练中要认真对待,尽心尽力,力求真实,达到预案演练的目的。
(5)搞好协调配合,做好演练工作。
六、演习结束后,整理现场,应急小组根据演练情况写出演练 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优化、补充完善,由组长 作简单的演练总结。
七、食物中毒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时 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病害程度。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四
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二、应急小组成员
学校成立应急小组,由校分管领导任组长,后勤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食堂从业人员、门卫、寄宿管理教师组成。
三、前期工作
1、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学校饮食服务中心采供组要严格把关,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采供组仓库、各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仓库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仓库。定期对仓库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严把餐具消毒关。学校各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四、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1、发现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向领导报告,并积极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和妥善安置中毒病人,同时,保护中毒现场,及时向市分管^领`导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
2、根据与学校卫生所签订的卫生监督制度,对发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共同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可疑中毒食品进行消毒处理,根据中毒原因,作出现场消毒预防措施。
5.疾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篇五
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标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严重危害,指导和规范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确保XX片区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重庆市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X县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XX片区实际,制订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XX片区内突发食品污染造成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突发饮水污染事件参照本预案进行处置。
四、工作原则
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按照快速控制事态扩大、积极救治伤员、减少人员死亡、尽快查明中毒物品和原因的原则进行处置。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组织与职责
(一)XX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指令对片区内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进行统一指挥和决定预案的启动,应急办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专业组根据各自的职责各司其职,互相协调,上下联动,共同进行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1、医疗救护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住院部内、外科主任、护士长为副组长,住院部全体医护人员为成员。负责突发重大食物中毒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工作。
2、卫生监督组:由卫生监督分管副院长任组长,防保科主任为副组长,卫生监督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对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控制、处理以及食物中毒检测样本采集。协助主管部门对学校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等进行监督检查和食品安全防控措施的落实。
3、综合信息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办公室、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等为成员。负责突发重大食
1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收集、处理,汇总报告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由后勤分管副院长任组长,后勤部主任为副组长,医院后勤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的物质供应、病人运送、医院秩序的维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应急联动
片区各医疗机构和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小组,应按照本预案要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和上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部门联动、区域联动、上下联动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救援力量管理调度、事件监测、报警反应灵敏,应急处置快速高效,有效控制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造成的危害。
第三章预防、监测、报告与预警
一、预防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防止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对公众健康、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
二、监测
监测内容:各种导致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储存、销售及使用情况,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情况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开展的其他监测。
监测网络:在XX片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的构架下,建立和完善乡镇监测网络和村卫生站乡村医生报告制度。
三、报告
积极创导和鼓励公民、法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和举报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隐患及有关线索,并对有功人员给以奖励。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政府部门报告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
(一)责任报告单位
本片区各级各类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和单位。
(二)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工作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发生事件单位的责任人。
(三)义务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除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四)报告时限和程序
责任报告人发现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向XX中心卫生院应急办报告。XX中心卫生院应急办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查明中毒物品及危害程度,并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可越级上报。
(五)报告内容
1、事件内容: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事件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
2、事件发生、发展和控制过程
①首次报告
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时间、地点、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症状、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迅方式等
②、进程报告
包括事件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中毒病人的诊断和事件原因、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重大、特大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每日进行进程报告。
③、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报告。在确认事件结束后2周内,对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六)实行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网络直报。在收到信息报告后,及时审核信息的准确性,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确认无误后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预警
(一)预警级别
根据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进行预警。
(二)预警发布与解除
一般和较重预警由县人民政府或县卫生行政部门发布与解除;严重和特别严重预警信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应急办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发布和解除。
第四章应急响应和终止
一、应急响应原则
接到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或上级政府部门发出的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预警时,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如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本区域,应采取边调查、边核实、边处理、边抢救、边报告的方式,确保迅速有效地控制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二、响应程序
(一)基本响应
XX中心卫生院应急办接到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并尽快组织人员对中毒事件性质、级别进行调查,同时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二)扩大响应
当事态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在做好前期基本响应的基础上提高应急级别进行处置。
三、响应措施
XX片区内一旦发生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启动应急预案
XX中心卫生院应急办接到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应立即以最快速度和方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专业组按照预案职责分工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先期应急处理,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二)查明中毒原因,封存可疑物品
组织疾控和卫生监督人员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和分析,查明食物中毒发生的经过、发病人员和死亡情况,对已扩散的中毒源进行跟踪监测,初步判定事件的性质和级别,提出有效处置措施。对可疑食品进行控制。
(三)组织医疗救治,减少人员死亡。
组织医疗救治组人员对病人、疑似病人进行医疗救治,做好病员的转运和抢救工作,成立诊治专业组,负责病人诊治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卫生宣传,消除社会恐慌
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使群众正确认识事件,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防止造成社会恐慌。
(五)开展执法监督,确保措施落实
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开展饮食业、学校食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执法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六)规范情况报告,保证信息畅通
应急办负责应急处置信息的收集,每日向县卫生局和当地政府报告事件处置进展情况,保障信息报告的畅通。
四、应急结束
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由县卫生局做出应急结束指令。
第五章后期评估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XX中心卫生院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处置过程中的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患者救治、处置措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等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报县卫生局。
二、根据评估结果,对在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按照应急管理要求,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等信息快速传递,确保信息畅通。
二、交通运输与物资装备保障
配备必须的后勤保障、通讯、办公、交通工具和设备器材等装备,确保应急处置的需要。
第七章宣传、培训与演练
一、宣传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专栏和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对社会公众开展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教育,指导群众科学对待突发重大食物中毒。
二、培训
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组织医务人员开展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知识培训,使卫生应急救治人员掌握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处置规范和标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演练
每年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开展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综合演练,提高组织指挥、现场控制、部门协调、紧急救援等综合应对能力。
第八章附则
一、本预案由XX中心卫生院应急办编制,在演练或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
二、应急报告、举报电话
应急办:XX防保办:XX
附件:
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分级标准
1、一般食物中毒事件(Ⅳ级)
一次食物中毒事件人数未超过100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2、较重食物中毒事件(Ⅲ级)
一次食物中毒事件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1—9人死亡病例。
3、严重食物中毒事件(Ⅱ级)
一次食物中毒事件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4、特别严重食物中毒事件(Ⅰ级)
6.疾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篇六
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加强学 校食品卫生,不断提升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水平,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我校食物中毒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控制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责任生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条例》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学校制订食物中毒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食源性疾患是指因进食食品引起的疾患。)
本预案所称食物中毒突发事件,是指因进食食品而引起的、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重大安全事件。
学校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二、成立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
(一)学校成立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事务、食源性疾患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班主任、及其他骨干教师等力量,由校长担任组长,安排好分工,各司其职。
组
长:闫君侠
副组长:韦正峰 高夏民 鱼树奇
成员:呼延李梅
马志芳
郭辉
高琪
张建强
范美娟
各班主任
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负责总体的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工作安排;
(2)立即电话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话:5200207 519659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3)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调查统计或者实施救助工作,及时准确掌握事态变化和施救过程;
(4)根据调查处置资源的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完成组长布置的相关控制和救治措施,提供一线的情况,查明原因,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
(3)安排收集教师开展相关的调查统计或者实施救助工作的情况并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4)负责做好安抚师生及家长的工作和解释工作,负责并协助教育、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急救等部门工作;
(5)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并组织力量送医院及时救治。
(6)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教育局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二)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发生后,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或协助。
三、食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
1、及时逐级报告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班主任或食堂管理人员应及时向校领导或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学校则向食品卫生监督所和市教育局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3、如实反映情况
学校负责人与本次中毒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食堂主管人员、老师及病人等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4、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中毒食物,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进行处理。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溶液消毒。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的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
四、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使劲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置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送向就近医院救治,并造册登记。
(三)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后,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应急措施。
(五)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食物中毒学生的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五、应急控制措施
(一)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
1、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使用可疑中毒食品;
(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学校要安排好必要的车辆,以备运送患病学生至医院及时救治,以免延误救治时机。组织卫生医疗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学校应安排教师及时将患病学生送到就近医院,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通知家长;
(5)学校应安排教师做好排查工作,建立家校联系(派专人接听家长咨询电话)。
2、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1)保护现场,对造成可疑中毒食物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对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实行取样和封存。留样的食物和现场取到的样品交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鉴定;
(2)为控制和防止食物中毒事故或食源性疾患继续扩散,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出售的有证据证明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
(3)协助和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取样。
3、及时报告。
(1)条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
(2)程序:校园内短时间内发现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应在事件发生30分钟内电话上报教育厅及辖区卫生监督部门,请求派遣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及协助学校处理事件。并在事件发生90分钟内向教育行政部门呈书面报告。处理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应随时报告。
(3)内容:
①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②学校的校名、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③供餐单位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④目前状况、事情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
⑤报告事件和报告人。
4、学校应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至所有患病学生全部康复到校上 课。
5、控制事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二)后期处置措施
1、原因调查与分析
(1)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2)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2、情况汇报
根据事故的大小情况,及时报上级有关单位,由校办公室统一上报。内容包括事发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亡人数、直接损失;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结果评估。需要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等。
3、善后处理
(1)保险公司介入: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2)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涉及人为破坏或投毒时,应报告公安部门及时立案侦查,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责任追究,实施奖惩:在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报告和处置过程中,根据现场调查掌握的证据,对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疏于管理或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报请教育局给予通报批评或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参加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尽快找出事故原因,并对中毒事件进行总结,及时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
对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学校食堂,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整改并依法给予卫生行政处罚。
(4)学校对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相关资料整理归案,建立学校食物中毒突发事件档案。
(5)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尽快使学校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尽量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4、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7.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篇七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等为主要特征。麻疹容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并且年龄越大,危害越严重。为了控制麻疹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发生麻疹病例或爆发疫情时,我中心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三、组织管理
为做好我市的麻疹防控工作,加强麻疹监测管理和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应急措施,控制麻疹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心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xx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疾控科,xxx兼任办公室主任
职责:组织领导中心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监督检查及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组
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小组依据我中心下发的《xxx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x发〔2012〕59号)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1)流调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
(2)消杀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
(3)检验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
(4)保障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
(5)网络报告:王爱龙
四、监测与报告
1、监测
(1)实验室监测:中心检验科应对送检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及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疾控科,以便采取及早的防控措施。
(2)流行病学监测:流调组对所有报告的发热、出疹性病例或麻疹病例和中心检测的阳性病例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3)主动监测:疾控科要定期到全市各综合医疗机构,对发热、出疹性病例进行主动搜索,督促各综合医疗机构对可疑就诊者进行样本采集,以早期发现疫情,及时开展控制措施。
2、麻疹相关定义
(1)麻疹定义:发热、出疹或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
症状之一者,或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
(2)麻疹疑似病例暴发:麻疹疑似病例暴发是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中,在短时间内(一般指麻疹的最长潜伏期)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其强度超过一般流行年的平均发病水平。暴发的定义是相对的,随麻疹控制各阶段目标的不同可随之改变,只要麻疹发病超过期望水平即可认为是暴发。具体定义如下:村(街道居委会)或一个集体单位10内发生2例或2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10内发生5例或5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即为暴发。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屯、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的麻疹病例。
3、疫情报告
(1)中心疫情管理人员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对信息进行审核,及时通报疾控科进行核实,确认是麻疹病例或麻疹疫情后,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中心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进行现场调查处置。疫情网络管理人员在24小时内通过麻疹/风疹疫情专报系统进行专门报告。
(2)在麻疹疫情发生后,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可建立临时的疫情报告制度,如实行疑似病例日报或零报告等疫情动态报告等。
五、现场疫情控制
1、隔离病人
(1)检查指导全市医疗机构对发现发热、出疹性病例时及时诊断。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居家或安排在单独房间进行治疗,并详细登记报告我中心。
(2)病人出疹5天内要隔离,28天内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
2、调查密切接触者
(1)对散在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调查随访,对发病者要及时督促就医。
(2)检查指导学校或托幼机构对密切接触者要实行每天晨午检制度,对发现异常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就医并了解详细情况,必要时上报疾控中心。
3、指导各学校、单位等公共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环境。
4、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病的实际情况提出停止集体活动范围,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为了有利控制疫情发展为原则,根据疫情规模,必要时报请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教育公众打喷嚏、咳嗽用纸巾掩着口鼻,用过的纸巾妥善处理勿乱扔,在打喷嚏、咳嗽或擦鼻子后要洗手;保持居家教室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病人,接触病人及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看护患者时戴口罩;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通过良好的饮食规则的锻炼和充足的休息,建立良好的机体免疫;
6、应急免疫
中心应该指导麻疹暴发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密切配合,根据发病情况确定应急免疫的目标人群,及时对未发病人群进行疫苗应急免疫,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六、应急终止与处理
经疫情应急处理专家组对疫情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疫区内最后一例确诊病人恢复后7天内无新发病例出现,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请市卫生局和市政府批准,可终止疫情应急响应,转入常规监测和防控工作。
七、后期评估
麻疹疫情结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防控工作进行评估,总结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8.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八
为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确保全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吴文平、黎燕
若发生食物中毒时,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指挥,吴文平不在时有黎燕进行现场指挥。
联络员:马荣、曾雯雯
马荣负责向县疾控中心、镇安全部门、教育局、急救中心等相关部门联系知幼儿园具体地址、显著标志及具体情况),曾雯雯通知各班级。秩序维护:马荣(保健医生),曾雯雯
马荣协助班长及保教人员维持现场幼儿秩序。曾雯雯通知食堂人员立即立即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原料,封存可能被污染的食品用具。
二、预防措施:
1、幼儿园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幼儿园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告 20页
第3、加强对食品采购及烹饪的管理与监督,以及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指导。
4、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食品采购规章制度执行,食堂人员应严格按照食堂卫生标准对食品进行烹饪加工。
三、应急措施:
1、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现场知情人必须马上向园内领导报告,并直拨120向急救中心求救。
2由保健医生(马荣)在第一时间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同时将发生事故情况报镇安全部门及教育局。若有证据或理由怀疑有人投毒,应当立即报警。
3发现师生饭后疑似食物中毒,如有较度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将患者送园医务室或就近医院进行初步诊断、治疗。
4、唐小敏(食堂人员)立即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原料,封存可能被污染的食品用具。
5、食堂人员保护好现场及食品留样、进货单,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
6、曾雯雯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或教师家属,并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师生情绪,避免由于信息失真导致慌乱。
7、在食品卫生部门指导下,对中毒现场、食品加工场地、食品用具、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并销毁或监督销毁经检验属于污染的食品。
9.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九
食品中毒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是“加强监测、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坚持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
学校骆胜明校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林启文主任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群体性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协调开展工作。
1、领导小组:
组长:骆胜明
副组长:林启文
成员:李士庆、周清桥、习道旗、范清华、李达仁、陈云发
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对食堂食品卫生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考核。统一指挥食品中毒事件处理工作。
2、食物中毒处置小组:
组长:林启文
成员:学校中层干部及全体教职员工
职责:全部参与食品中毒事件处理工作,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前期工作:
1、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学校要广泛深入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网站等渠道,普及有关食品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2、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1)严格把好食物、食品原料进货关。
学校食物、食品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原料进货关,要定点采购,确保采购的食物、食品原料符合食品卫生条件,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原料进货关。
(2)严格把好食物、食品贮存仓库、食堂关。
学校食物、食品贮存仓库、食堂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专门保管人,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物、食品贮存仓库和食堂,定期对食物、食品贮存仓库的原料进行检查,对发现霉烂、变质、过期的,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好炊具、装盛食物的器具的消毒和食物留样关。
对学校食堂、厨房的炊具、装盛食物的器具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食堂、厨房的炊具、装盛食物器具的清洁卫生,防止因交叉感染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食物留样,取每餐的饭菜100克,放在已经过消毒好的器具内,密封好后放在食物留样专柜内保存24小时。
3、做好消毒及保洁工作。
(1)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厨房的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再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污染。食堂、厨房的工作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堂食品、厨房的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及时调换其工作。
(2)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采取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霉烂、变质。
(3)杀灭病原菌。采取高温杀灭病原菌的措施,各餐的熟食品和剩饭,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在销售或使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四、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立即启动学校食物中毒应急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1、积极组织抢救治疗病人,尽可能按照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处理。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配合医院妥善处理病人,并派人到医院守护病人,学生有什么情况也便于及时解决。
2、立即向具有管辖权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学生中毒情况、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主要症状、中毒的学生人数等,如果怀疑与投毒有关,还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3、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学校应注意保持学校的稳定,食物中毒应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部门确认,要严格控制信息发布渠道,注意工作方式,避免师生、家长不必要的恐慌,安抚好中毒学生,稳定学生情绪,做好与学生家长沟通,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品,维持原有的生产状况。对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原料及留样食品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柜)交调查人员。禁止继续食用和擅自销毁。对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可能的中毒现场予以控制。
5、在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到达后,配合专业人员收集可疑食品和中毒学生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等。同时介绍中毒的情况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潲桶内的食物也应暂时封存。待现场调查结束后,按照卫生专业人员要求进行现场消毒清洁处理。
6、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7、学校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食品安全的监督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8、一旦发生食品中毒事故,所有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中毒人员的救助工作,并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对救护工作推诿、延误、不服从指挥、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校将实行责任追究,如违反法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五、食品中毒事件的总结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应对事件的发生经过后果,自觉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与完善、强化管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六、事故报告、处理联系电话:
10.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十
一、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z生活指导师各班班主任
二、事故的判断
2人以上的教师或学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相同的呕吐、腹痛、痉挛和其它中毒现象,一般判断可先报告谢宏钧,然后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三、应急流程:
送诊——保护——报告——检查
送诊:发现集体中毒事故迹象后,在场教师和事故发现第一人应在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领导,在第一时间(可拨打急救电话或自行组织车辆)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抢救。具体负责人为当日行政值日教师,并将抢救实情每隔15分钟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
保护:发生集体中毒事故后,应在协助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和隔离的同时,要及时保护好事故现场。领导小组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实情,取得帮助。后勤要做好消毒准备和临时隔离网的设置。并立即停止食堂和商店的食品供应,由专人负责进行封闭,以备检查。具体负责人为陈振权。
报告:领导小组负责将事故真实情况向上报告,应报告的单位有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县公安局。组织人员协助专业人员进行各项工作,并进行问卷调查、写好调查报告。班主任进行认真的学生人数调查后,及时通知中毒学生家长到校协助抢救和调查。具体负责人为钱起建、许仙平。
检查:立即提取24小时的留样并进行检查。同时在事故原因未完全调查清楚前,就初步判断中毒的面积和影响,对没有中毒现象的学生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观察,预防中毒后果的恶化。绝不能遗漏一个学生,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护稳定,消除不良影响。
四、其他事宜
1、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封锁食堂,所有外来人员和闲杂人员进入,认真登记以备调查。
2、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把抢救学生放在首位。
3、事故发生后,不提倡自我做无根据的判断和非专业的抢救。
4、联系电话:医警:120学校:6758587867xxxxxx
★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 师生食物中毒的应急预案
★ 台风应急预案
★ 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 信访工作应急预案
★ 车辆应急预案
★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文
★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11.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篇十一
进入冬季取暖期以来,由于气压低、封闭严、取暖设施设备使用不当等原因,特别是用煤做燃料,如果燃烧不充分,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为防止我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动力车间要加强对锅炉房的巡检,检查排烟状况,保证燃煤充分,定期检查通风设施,保障锅炉房的室内通风,预防煤气中毒。
若闻到异常气味,即有煤气产生,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严禁明火,预防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发生。二、一氧化碳中毒现象识别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健康情况有关。早期表现主要是: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三、现场急救措施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
2、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疾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疾控中心地震应急预案11-24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2-21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11-03
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2-09
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10-27
食堂食物中毒预案06-18
食物中毒现场应急演练12-02
医院食物中毒应急演练12-18
防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07-08
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处理预案制度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