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扶贫汇报(11篇)
1.卫生局扶贫汇报 篇一
___________卫生院关于健康扶贫
工作汇报材料
为更好地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帮扶,卫生院专门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医疗扶贫工作队对辖区内的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走访调查摸底,确保健康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一、目标任务
到2018年底前,完成健康扶贫任务,全县农村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患病得到有效救治,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贫困地区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得病、不得病”的期望基本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工作运行情况
1、健康扶贫的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通过入户走访进一步掌握帮扶对象的身体健康实际情况,结合公卫下村给精准扶贫的对象进行各项免费体检,并针对扶贫对象身体的实际情况,需要住院治疗的动员到医院住院治疗,给住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一站式”住院报销结算,做到贫困人口住院押金零费用,使贫困人口提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送群众一个健康的身体,及早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不因病返贫。
3、截至2018年5月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全镇贫困总人口共 人,签约人数 人,签约率 %。(建档立卡对象随时在变化、外出打工、死亡)
三、村卫生室运行情况
1、乡村定点医疗机构修缮情况:标准的 卫生室其余的房屋具体情况已上报县卫生局。
2、新增乡村医生情况:2018年,全乡镇共有 名乡村医生。
四、健康扶贫中存在困难
4、下乡人员不足。因各科室继续开展科室工作难以派出多余工作人员下乡。
付营子镇卫生院 2018年5月2日
2018年滦平县付营子镇卫生院
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政策合力,有效缓解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根据承德市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承德市农村贫困患者县(区)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实施方案的通知》(承市卫办〔2017〕47号)精神,及县卫计局联合县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制定了《滦平县农村贫困患者县(区)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我院积极成立了以牛保清院长为组长的健康扶贫领导小组,依据全国健康扶贫数据统计了付营子镇基本情况,基本掌握情况如下:付营子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51户6235人,其中已脱贫1470户4132人,未脱贫881户2103人,因病致贫279户787人。我院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农村贫困患者(以下简称“参保农村贫困患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低收入家庭的重病患者、60岁以上老年人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父母,因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导致家庭无力承担的患者(因患者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困难且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家庭前12个月总收入50%以上的),县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等贫困群体实施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
一、我院实施政策情况如下:
1、我院召开了健康扶贫工作专题会议
2、我院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制定了符合我院实际的 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方案。
3、及时掌握付营子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统计工作,要做到不漏下一人,存在问题要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
4、不断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对“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认识并要求积极落实,组织大家不断学习相关政策及精神,还要做好宣传工作。
5、在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优惠政策过程中不断完善我院相应管理制度及贫困患者就诊流程。
二、我院实施政策中存在问题
1、因HIS系统更新及医保系统延迟导致人员识别出现错误,所以开展具体工作上仍存在个别贫困患者缴纳住院押金现象。
2、贫困人口对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知晓率低。
三、措施
1、及时甄别贫困人口退还其住院押金,必须杜绝贫困患者缴纳住院押金现象。
2、进一步加强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宣传。
2018年5月5日 滦平县付营子镇卫生院
2.卫生局扶贫汇报 篇二
1免费医学生教育与医疗卫生扶贫工作简述
医疗卫生领域的扶贫, 是为推动我国扶贫公益事业发展, 落实中共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 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多发易发病种人群作为服务对象, 从政策的精准化、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医疗的特定化等方面, 改善基层和农村的就医环境, 降低医疗成本, 充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 目的在于进一步缓解看病贵、看病难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免费医学生教育, 是指面向基层和农村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 免费医学生享受在校期间“两免一补”政策, 在入学前与定向就业地的卫计委以及培养院校签署三方协议, 承诺毕业后到基层服务一定年限。免费医学生教育着眼于基层缺医少药的现实难题, 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 以定向就业和免费教育的方式规范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供给, 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扶贫工作的切实之举。
2在深化免费医学生教育中助推医疗卫生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2.1积极开展免费医学生医疗卫生扶贫社会实践活动, 强化免费医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
免费医学生医疗卫生扶贫社会实践是开展医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也是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医学教育非常重视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作为培养单位的医学院校, 要积极拓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此外, 教育部和卫计委也一直倡导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计划。因此, 开展免费医学生医疗卫生扶贫社会实践活动, 既是医学教育开展第二课堂的应有之义, 同时也是对接医疗卫生扶贫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具体操作方面, 开展的活动或者载体可以包括社区义诊、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调研、假期见习和临床实习。
2.2推动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 促进免费医学生教育培养水平迈上新台阶。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免费医学生教育要根据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 深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强学生服务基层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因此, 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着手。继续完善免费医学生实习和见习, 强化免费医学生动手能力, 可以以临床技能操作大赛为抓手, 推动免费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计划的实施, 促进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清晰化、课程体系临床化和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训练的常态化, 切实为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和医疗卫生扶贫工作提供长期和有效地保证
2.3协调政府相关监管部门, 推动免费医学生相关政策和制度真正落地。
免费医学生下到基层, 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以及职业发展涉及政府的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编制、人社局、医保等相关部门, 对免费医学生的关心和管理不能仅限于卫计委。据相关调研发现, 免费医学生最关心以后的职称晋升和发展空间问题, 然而我们依然发现, 目前在岗的部分定向医学生, 依然没有落实相关待遇和编制以及工资高定一级的规定。地方政府尤其是作为免费医学生的主管部门县级政府对免费医学生的诉求很多时候是有心无力。因此, 对于定向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免费医学生来说, 是一项民心工程, 政府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鼎力支持。
2.4研究完善免费医学生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进退机制, 真正激发免费医学生教育政策的活力和生命力。
免费医学生教育政策采取招录即签订定向就业的方式, 采取类似“一刀切”的方式明确规定了免费医学生的权利和相关的义务, 在五年或三年的在校教育以及之后的规定服务期限内都不允许出现调整和变革, 虽然在服务期限内允许县城和乡镇以及单位内部流动, 但是考虑到基层人员有限、职责和责任分工都非常明确的情况下, 免费医学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位调整并不现实。因此, 为了充分激发免费医学生教育政策的活力, 切实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帮助免费医学生树立基层工作的信心, 免费医学生教育政策的在执行过程中, 招生录取、教育培养以及毕业安置等环节, 可以参考免费师范生以及某些地方医学院校相对灵活的订单生的培养模式, 对免费医学生教育政策进行适当地优化, 从而让更多愿意服务基层百姓健康的白衣天使为医疗卫生扶贫添砖加瓦。
免费医学生教育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和基层的医疗卫生扶贫工作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深化完善免费医学生教育改革, 完善免费医学生教育的政策和模式, 是在真正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扶贫工作, 维护和守护一方百姓。
摘要:看病难、看病贵是很多地区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定程度上造成因病致贫、因病情返贫现象。国家提出精准扶贫, 尤其是医疗扶贫是推动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其中免费医学生教育工作的推动大大加快了医疗扶贫的进程。
关键词:免费医学教育,医疗卫生扶贫,措施
参考文献
3.卫生扶贫捐赠致辞 篇三
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出台了“两免一补”、“圆梦行动”等政策措施,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爱心企业家,多次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捐资助学,真正做到了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困,营造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关注未来”的浓厚氛围。
读书改变命运,教育开创未来。帮助一个学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支持教育事业,就是关心祖国未来。黄陂这片热土,是许多企业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时冲天腾飞的高台宝地,也希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用自己的良知和爱心,让那些寒门学子插上隐形的翅膀,在徘徊贫困中坚强,永不再有受伤的泪光。为此,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积极参与到捐资助学活动中来,继续播撒爱的阳光,传承文明的希望,奉献爱心,回馈社会,展示当代企业家的良好精神品格。
4.乡精准扶贫汇报 篇四
穆棱市XX乡政府 2016年5月3日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等上级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项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责任落到实处,举全乡之力,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确保全市率先实现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上级扶贫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回头看等多种形式的调研,结合实际制定了《XX乡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深化扶贫干部对扶贫攻坚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精细化帮扶、加快我乡精准扶贫攻坚进程,现就我乡开展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11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有1761户共7962人。耕地面积15万亩,全乡贫困屯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164人,其中:国标37户、83人,省标39户81人。40-60岁人群占70%,按主要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38户、占50%,因残致贫12户、占15.79%,缺劳力9户、占11.84%,缺资金11户、占14.47,缺土地4户、占5.26,其他2户、占2.64%。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1、贫困村屯建档立卡,“五个到屯”分类推进。XX乡五个贫困屯分别为靠山村永胜屯、立新村立新屯、碱场村碱场屯、牛心村五合屯、六峰村六峰屯。贫困屯整体推进一是交通帮扶到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向贫困屯倾斜,2016年新增屯内道路硬化6公里,2017年4公里,累计10公里;二是水利扶贫到屯,解决贫困屯饮水安全问题,维护和延长自来水管网18.2公里,2016年力争完成16.2公里;三是卫生扶贫到屯,对于因病因残致贫家庭全部纳入合作医疗救助和重特大医疗保险救助体系,目前五个贫困屯涉及贫困人口28 户56人,其中仅四户6人因资金问题未缴纳农村合作医疗,缴纳率达到90%以上,力争在2017贫困屯贫困户100%参保;四是文化扶贫到屯,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做到贫困村有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等体育健身设施;五是信息扶贫到屯,将科技扶贫和技术讲座优先贫困屯,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加快提升农村贫困劳动力综合素质,尤其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平贫困户加快脱贫。
2、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按照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筛查,公开选贫,准确定贫,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监测和调整,截至到目前已为76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填写《扶贫手册》,并将信息卡塑封上墙,以便贫困户与包村工作队随时沟通了解情况,同时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到人。
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市(县)有档,达到致贫原因清、收入来源清、扶贫对策清、脱贫目标清、帮扶责任清。完成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XX乡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录入工作,认真开展“回头看”自查工作,发放贫困户和非贫困“五个是否知道”明白纸500多份,各村均有脱贫任务宣传板悬挂在村委会,通过广泛宣传,细化要求,严格程序确保贫困人口“精准识别”。
3、积极推进结对帮扶到户工作。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健全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组织机关干部、乡直单位领导,村干部、致富能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对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扶责任落实到人。一是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均结对帮扶贫困户;二是利用市群众服务站资源、十一个村与包扶单位结对共建,“第一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结对帮扶贫困户,春季审计局等包扶单位为贫困户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提供资金帮助,解决春耕生产难题;三是贫困户与致富能人结对,倡导亲帮亲、邻帮邻,结对帮带贫困户。四是社会爱心组织结对帮扶,牡丹江爱心组织丹江馨之家为XX乡贫困家庭子女解决校服20套,并提供5000件四季衣物用于帮助贫困户。
4、科技雨露进村入户,产业扶贫目标精准。扶贫工作要从资金扶持向智力扶持、技术扶持、项目扶持等方面转变,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加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综合素
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以项目为支撑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针对食用菌、白瓜子等重点项目在太平、立新、牛心等村屯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其购买优良品种,解决贷款难问题并在生产环节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就业扶持工作有序开展,推荐贫困户任职村环境监督员;统计贫困户中身体无残疾、无疾病人员,有劳动能力者。为其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及电商、保姆等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向我市携程网等用工单位推荐用工人员争取本地就业,对外就业已成功推荐XX村一名贫困户到韩国外出打工。在金峪口、东升、东光等村扶持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和山产品采集产业,大森林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有意向为懂得养蜂的农户提供蜂箱和蜜蜂并提供技术支持,签订收购合同帮助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在立新、太平等村鼓励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优质白瓜子。在六峰、靠山等村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农产品购销。包扶方案因村而异、因人而异,做到产业扶贫目标精准。
5、宣传引导提升自主脱贫内生动力,政策兜底保障脱贫。一是落实扶贫政策宣传,加大扶贫工作宣传力度,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社)扶贫工作会、发放扶贫工作手册和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政策,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不依赖,自主寻找脱贫途径、增添脱贫措施;二是着重致富理念引导,加强村民责任心和感恩教育,积极灌输“自
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脱贫理念,呼吁各村率先致富的村民回乡投资创业,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村民共同致富;三是贫困户进行意外伤害保险单登记,种植地块统一纳入政策性种植保险,对于丧失劳动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又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臵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建卡贫困户,根据其致贫原因纳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低保等政策性救助,政策兜底保障其脱贫。
三、2016年末脱贫任务
5.扶贫汇报材料 篇五
汇报材料
按照区政府安排,就我乡评指正。
一、基本现状
我乡位于麦积区西北部,是全区唯一的干旱纯山区乡镇,由于立地条件差,以致贫困人口多。全乡区域总面积71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1800之间,全乡辖28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127个村民小组,5700户,总人口25742人,耕地面积46368亩,经济收入以劳务收入为主,全乡人均纯收入3569元。2012年我乡共有贫困村24个,其中已实施了整村推进的村有5个(陈家山村2004年实施,张强村、中庄村、汪家山村、王家咀村均在2012年实施),贫困户2570户(11118人)。2013年我乡共有贫困村21个,贫困户2065户(9295人),共脱贫3个行政村,506户(1823人)。
二、工作进展
(一)扶贫项目进展情况
1.2014年我乡实施的扶贫项目为3000亩土地整理项
万元;组建扶贫互助社1个,投资20.00万元;整合道路建设项目2.2公里110.00万元;整合亮化项目150盏64.50万元;整合新修排水渠3000米45万元;整合饮水工程1处50.00万元;整合村文化卫生培训设施1处100.00万元;整合危旧房改造60户81万元)、石洞村(石洞沟村整村推进规划项目概算总投资506.20万元。其中:硬化村组道路1.3公里,投资65.00万元;过水路面1处,投资30.00万元;核桃建园700亩,投资35.00万元;组建扶贫互助社1个,投资20万元;整合梯田建设2030公里81.20万元;整合硬化村组道路5公里250.00万元;整合村文化阵地建设25.00万元)。目前,核桃建园和花椒建园已结束,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队已经进驻,正在施工。
2.2015年我乡实施的扶贫项目为 6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到的村是:凌温村(凌温村整村推进项目概算总投资258万元。其中:核桃建园200亩、花椒建园200亩,投资18万元;硬化村组道路4公里,投资200万元;新修排洪渠2.5公里,投资40万元。)、张家湾村(张家湾村整村推进项目概算总投资250万元。其中:核桃建园400亩,投资2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2.2公里,投资110万元;新修排洪渠1.5公里,投资30万元;新修涵洞一处,护坡二处,投资90万元。)、雷家湾村(雷家湾村整村推进项目概算总投资260万元。其中:核桃建园400亩,投资20万元;硬
扶贫办复审。
3.确定贫困户。完全按照区上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的程序,依据我乡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在各村贫困农户申请,乡村两级干部入户调查,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结合贫困户识别标准(国家标准2736元),初步确定贫困户初选名单,在村级公示栏进行第一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乡政府审核,经乡政府对审核后,确定贫困户2064户(9295人),并分别在乡村公示栏进行第二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送区扶贫办复审。
4.完善相关软件资料。在贫困村和贫困户确定后,各村较好的填写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已填写完毕,并和宣传资料一起发放到农户中。
5.修改网络版错误数据。网络版上线之后,根据省市区要求,查找修改错误数据,完善我乡扶贫建档立卡信息数据。
6.2015年完成低保户、五保户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
(三)扶贫资金使用监管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 2014年共到账扶贫资金:22名“雨露计划”贫困生补助金2.46万元,34名“两后生”补助金4.4万元,到账资金均及时通农户一折统发放到户。2014学年“两后生”资金已发放到位。2015年“雨露计划”工作正在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村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重视不够,宣传力度不强,持到户、脱贫到人”
(2)健全完善各类扶贫台账。实现基础设施、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结对帮扶“六个到村到户”
(3)每个贫困村要做到“六有”。及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计划、脱贫时限。
(4)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情况一览表。3.户资料:
农户要有精准脱贫卡册。根据农户需求清单围绕产业培养、危房改造、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重点内容,针对主要致贫原因,联系帮扶责任人制定出帮扶措施。
6.扶贫工作汇报 篇六
克难攻坚 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记湖北省随州市吴山镇河西村整村推进工作
河西村位于湖北省插花贫困乡镇——吴山镇北部15公里处,地处桐柏山西南余脉,是村级改革后原联勇、联工、联乡三村合一的全镇最大的行政村,现有八个村民小组,24个自然塆,860户,3360人,现有八个党小组,党员78人,总耕地面积3934亩,其中水田2233亩。全村版图面积38万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5万平方公里,花岗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随州合力、随州刘氏、群翔大理石三家矿业有限公司在我村投资开采石材,兴办石材产业;这里历史悠久,境内的栲栳寺、株栳寺在明清时期曾是随北著名的道教圣地,与号称“小武当”的鸡鸣山遥相呼应,僧侣达400余众,现仍有众多古迹尚存;这里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随北著名游击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金安国带领战友们,转战周边地区,斗顽军、打土豪、分田地,为随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因为河西村地理位置偏僻,山多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河田只能种一季水稻,而且靠提水灌溉,生产成本高,种旱作物产量也不高,收入低,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响应上级加快贫困地区建设的号召,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保民生、完善各种基层基础设施,送温暖、救助弱势群体入手,有序开发当地资源,实行村企联动、部门帮扶、行业推进等举措,使得这一贫困落后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具体做法是做到“四个结合 ”。
一、长远规划与立足当前相结合。经过广泛了解、深入调查,该村村两委在去年就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科学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展石材产业,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清淤堰塘15口,维修河坝700米,架通提水灌溉线路1000米,扩大灌溉面积500亩,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交通条件,实施通组通塆工程2.2公里,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实行封山育林,山当田种,树当粮管,达到山上是银行,上下变粮仓;努力开展“洁美河西”活动,唐三路河西段实施“五化”工程(植被绿化、道路硬化、村庄美化、民居亮化、环境净化)。并结合我村实际,每年做好一到两件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的实事,如去年投资10万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使250户农民从此告别饮用不安全水的历史,今年修通2.3公里的通组公路。
二、有序开发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开发该村村丰富的石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可安排农村多余闲散劳动力,使农民就近就业,又可变废为宝,增加个人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因此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石材开采点加强监管,防止造成环境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督促搞好植被恢复,对大面积的山场做好封山育林,定人、定岗、定责,以保持资源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
三、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河西村是随县20个农业生产测评样本点之一,他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每年邀请农业专家对广大农户进行两次科技培训,普及科技知识,进行智力扶贫,提高种田水平,并对全村科技示范户发放补贴,鼓励他们带头致富、带动大家致富。还广泛开展村企联动、帮扶救助活动,今年面对百年一遇旱灾,我们主动联系驻村三个矿产公司淘凼31个,满足村民提水抗旱,送来抗旱资金15万元,包村单位送来2000元,解决了抗旱的燃眉之急。
7.扶贫工作汇报 篇七
会议分别听取了基础设施、资金政策、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综合协调专责小组7个专责小组及各乡镇专项工作汇报。
会议要求,县扶贫各专责小组按照市督查组提出的整改要求,对照本部门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各自专责工作方案;乡镇扶贫工作站要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扶贫工作机构高效运转。
8.扶贫督查情况汇报 篇八
一、督查情况
1、组织建设:各村均按照镇要求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作战指挥所及扶贫开发工作室。2、阵地建设:各村都安排了至少15平方米以上的扶贫工作室。其中付井村、张罗村扶贫工作室铜牌门牌已钉上,尚塘村、裕民村贴上纸质门牌,其余各村均没有上墙图表,只有张罗村、付井村有,其余各村图表及宣传栏正在制定中。3、资料管理:各村均存在资料管理不齐全的现象。会议、培训等没有记录。数据汇总,各类花名册不齐。4、精准识别方面:贫困户申请书资料保存不全,民主评议没有选票,各项调查表没有签字,两公示一公告照片不齐,一户一档资料不齐。5、精准扶持方面:扶贫手册未全部发放到位,即使发放到户的,但是填写不规范,扶贫措施不够细致。项目资料保存不完整。只有少数扶贫专干工作日志有记录。6、精准脱贫方面:脱贫程序缺失,资料不完整。通过督查,总体来讲前期资料准备相对较好的村分别是粉坊、陆田、张罗、付井、高塘;较差的村分别是冀台、八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总体上看,绝大多数村当前的扶贫工作谋划得早、启动得早,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落实较好。但仍有个别村的扶贫工作还只停留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在资料完善上,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村干部对扶贫攻坚工作政治敏感性不高,仍然有坐、等、看思想,致使工作进度较慢;三是部分干部的作风不扎实。绝大多数镇村干部谋大事、干实事、求突破的热情高、劲头足,工作积极主动,思路清晰,推动力强。但仍有极少数干部责任心和紧迫感不强,对工作思考研究的不深入、不细致,被动应付,导致扶贫工作没有赶上时间进度要求,进展比较缓慢,成效不太理想。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村要将当前扶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及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主动作为,勠力同心抓落实,齐抓共管出实效。
二是要狠抓责任落实。各村要针对各自的薄弱环节和督查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细化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对落后或措施不实的工作,要一个问题一项措施,逐项整改到位。要强化目标考核和奖惩兑现,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促进此项工作有效落实。
9.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篇九
------×××县(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县(区)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管辖×××个镇(办事处),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年农民人均收入为×××元,全区共有农村贫困人口×××户×××人,占农村人口×××%。省确定的贫困村有×××个,分别是×××村和×××
村。×××、×××位于×××部,两村面积×××平方公里,共有村民×××户×××人,其中贫困农户×××户,贫困人口×××人。×××年来,×××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大帮扶力度,有效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保障作用
一是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把扶贫工作列入涉农办事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各涉农办事处、贫困村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区)、镇(办事处)、村三级扶贫领导体系,为县(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出了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乡村干部和党员队伍。如×××村委×××种植的苦瓜质量优、产量高、销路好。在他的带动下,×××村的苦瓜种植面积已达×××亩,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
二、坚持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实施扶贫措施
×××县(区)、识别出农村贫困户×××人(含水库移民×××户×××人),其中扶贫户×××户×××人、扶贫低保户×××户×××人、低保五保户×××户×××人。根据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一是对年人均收入低于国家标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通过扶贫政策进行扶持。二是对没有劳动能力及收入低于低保线的低收入人口,通过民政救助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三是科学编制扶贫开发计划,深入调查了解,掌握贫困村现状、贫困原因、发展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
三、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措施。×××年以来,县(区)狠抓交通、水利、住建、文体等为重点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支持,共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建设贫困村屯道路×××条×××公里,建设×××、×××篮球场各一个,危房改造×××户,修建×××、×××渠道×××公里,建设×××人饮工程一个,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人。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四、强化造血功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10.驻村扶贫工作汇报 篇十
按照市委安排,驻郁南县平台镇古同村工作组在平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组全体成员部署早、行动快、组织认真、工作到位,各阶段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取得了良好成绩。现简要汇报第三季度工作如下:
一、深入调查摸底,了解当地人民急切要解决的问题。
驻平台镇古同村工作组利用春节前后农闲和外出务工农民回家过年的大好时机,全组成员按时到岗,严守纪律,走村串户、调查摸底、了解了民心、民意、民情,摸清了群众最急、最盼、最缺的事情。工作做到四个深入:一是深入致富能手和贫困户家中,了解所驻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二是深入党员、村、组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了解农村教育和科学知识、实用技术等情况,搞清了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四是深入上访户、有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结合所驻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村上经济滞后,群众致富信息不灵,致富信心不足的现状,工作组在强化班子、建章立制的同时,从为民办实事入手,有效、彻底的解决村上存在的问题。
1、积极支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搞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今年以来,村级换届正直换届选举。我工作组成员积极帮助村委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是村级选集工作顺利开展,平稳换届。目前换届工作已结束。
2、协助村委办好宣传栏。为落实“阳光村务”工程,是村民进一步明确“阳光村务”的目的意义,提高党和政府在村民的威信,增加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当地村委决定建设“阳光村务”工作宣传专栏。我工作组会同村干部一起,从宣传栏的选址、内容、布局、规格大小、经济等方方面面给予帮助建好了该宣传栏。
3、投资古同村小学建设水泥篮球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提高古同小学办学水平。我驻村工作组投资人民币三万元帮助村小学兴建水泥篮球场,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为当地办了一件大好事,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
4、帮助村委改善办公条件。古同村委办公条件较差,场所不足,影响村务工作。为此,我工作组会同村干部,村民一起,在村委原有办公场所上再加建一层,现已基本建设完工。5、7月1日,我工作组成员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建党纪念日。当天,工作组成员到村中慰问了12名经济困难的老党员,给每名家庭困难的老党员送上慰问金200元,关心他们的生活现状,赞扬老党员在过去的革命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鼓励他们发扬过去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的崇高精神。
6、工作组成员积极参加村委举办的党员活动日,并资助活动经费1000元,使全村党员过上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日。通过活动日,党员之间加强了沟通,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协调了和群众之间的关系。7、9月份,工作组继续帮助村委改善办公条件。工作组出资人民币2万元,作为完善村委办公楼相关设备设施和建设费用,改善村委办公条件。
11.扶贫工作汇报 篇十一
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行动指南,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1236”扶贫攻坚行动意见,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紧盯贫困乡村,瞄准贫困人口,以扶贫工作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坚持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贫困连片开发同步进行,全面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1991年被确定为省列贫困县,1992年进入“两西”扶持县,1994年被确定为国列贫困县,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2011年被纳入秦巴山连片特困片区县。全县共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3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8%,特困村72个,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6万人,耕地31万亩,人均耕地1.76亩。2013年全县人均有粮780斤,人均纯收入3278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2013年有贫 困户1.6万户,贫困人口6.46万人,贫困发生率37.5%。自200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9亿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130个,实施整片整流域推进项目6个。
二、2013年及今年扶贫部门所做的工作
2013年,县扶贫主管部门按照省市及县委、政府的安排,全力实施扶贫项目,狠抓扶贫各项措施落实,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老虎垭流域扶贫开发项目、城关镇整村推进项目、8个整村推进项目和面上项目的实施。完成村内道路硬化23.6公里,新修沙化路31.2公里,新修便民桥6座,实施危房改造723户,新修护村护地河堤2300米,实施“三改”项目155户。实施核桃项目4070亩、茶叶1350 亩、栽植樱桃165亩、种植魔芋400亩,实施互助金项目11个,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员3600人,技能培训700人。二是千方百计动员,全面完成了973名“两后生”培训任务。三是两上北京积极争取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帮扶资金299万元,解决办公楼维修和铜线乡低垭扶贫旅游节点建设资金无处着落的问题。四是抓了扶贫宣传工作。2013年,我县釆取多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和途径开展扶贫宣传,在《甘肃扶贫信息网》报送康县扶贫信息398条,采用136条,居全省之首;在《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陇南报》发表康县扶贫开发文章13篇;在公路主干道沿线制作安装大幅扶贫开发宣传牌12个,尤其在省委、省 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出台后,《康县报》、《康县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康县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轮番报到,声势强大,成效明显,为顺利推进扶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五是抓了建档立卡工作。省市有关会议结束后,县扶贫办及时汇报县委、县政府,并在10月中旬召开了由21个乡镇乡镇长、乡镇扶贫专干、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扶贫系统全体职工参加的全县2012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及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安排部署会,专题安排了此项工作并对乡镇扶贫专干进行了培训。县扶贫办按照县上《关于认真开展2012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及信息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给每个乡镇下派了建档立卡指导员,并从监察、扶贫部门抽调科级干部组成四个督查组,对全县21个乡镇的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巡回督查。目前,全县2012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及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已顺利通过省、市审查,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六是全力抓了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大资金监督检查力度,制定下发了《康县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抽查方案》、《关于认真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的通知》。县上从组织、纪检、审计、财政、扶贫、发改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分三组对近几年涉及财政扶贫资金的21乡镇、15个县直部门、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个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八个 问题现已全面进行了整改。七是抓了规划编制工作。按时编制完成了《康县五年基本消除贫困实施规划》、《康县阳坝贫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康县店子贫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和《康县豆坪贫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规划覆盖全县14个乡镇、128个村,其中,特困村52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劳务移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
2014年,我们着力抓了六件具体工作:一是筹备召开了2014年全县扶贫攻坚大会。二是筛选申报了2014年第二批财政扶贫项目。三是抓紧实施了尾欠项目和2013年第二批项目。四是抓了竣工项目的验收报帐工作。五是配合抓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审计及整改工作,做到即知即改,边审计边整改。六是启动了今年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如王坝乡何家庄村,豆坪乡成沟村、西沟村,豆坝乡味石村,阳坝镇二坪村、阴坝村等。
三、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在扶贫开发上,我县坚持群众参与与国家支持相结合、“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改变落后面貌与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具体做法上: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重新调整县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每月听取一次 扶贫工作汇报,每季度研究一次扶贫攻坚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扶贫攻坚工作现场观摩会,分析研究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建立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帮扶和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抓重点流域,严格落实副县级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贫困乡镇和一个特困村,县直每个部门包抓一个贫困村,每个科级干部包抓8户贫困户,每个一般干部包抓6户贫困户的包抓机制,确保了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坚持扶贫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多年来,我县将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解决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并存问题、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的最有效途径,瞄准最贫困的乡村和流域,在政策、资金、物资等诸多方面给予倾斜扶持,抓重点、攻难点,啃硬骨头,坚持不零敲碎打,不撒胡椒面,努力做到扶持一片,脱贫一片,见效一片,努力打造精品。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9亿元,在130个村实施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项目覆盖率达54.6%,占重点村总数的一半以上,先后完成连片开发、整乡整流域推进试点项目6个。通过项目建设,初步解决了项目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每个项目户形成了一项以上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家庭主要劳动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一至两项种养业适用致富技术,并强化了集科技培训、农家书屋、计划生育、基层组织等为主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扶贫效益。三是坚持扶贫整村推进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深 度结合。全县上下按照“生态为基,发展为需,民生为本”的扶贫开发理念,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脱贫致富和改变农村面貌的一个强有力抓手,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列到哪里,新农村就建到那里。每年整合发改、交通、水务、住建、农发、国土、文化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攻坚,坚持扶贫整村推进打基础,新农村建设提层次,打造精品,示范带动,剜掉穷根,使财政扶贫资金成为“引子”,整合部门资金,吸引民间资金,发挥了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通过项目整合,集中使用,把一个个贫困村建成美丽漂亮、宜居宜游的新农村、旅游村,赢得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县的召开。全县目前已建和正建的新农村达到211个,占总村数的60%,仅2013年全县整合各类资金1.975亿元,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68个。四是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扶贫的主要措施常抓不懈。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紧紧围绕培育劳务输出大产业的目标,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由短期常识培训向中长期技能培训转变,由粗放的劳动力培训向精细的技术培训转变,由松散的输出就业培训向稳定的基地就业培训转变的“三个转变”思路,着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培训输转层次。全县上下通过“五抓”即抓宣传、抓引导、抓培训、抓服务、抓维权等措施,依托甘肃东方学院、秦陇技工学校、汉中机电学校、陇南卫校、陇南农校、陇南驾校、康县党校及职业中专等职业教育基地,加大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的专业 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2013年全县共输转劳动力6.5万人,户均达到1.4人以上,创劳务收入8.39亿元,新增贫困家庭“两后生”1534名,有1500多个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并稳定就业,实现了培训输转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五是坚持扶贫“造血”狠抓产业不动摇。历届县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实施“整县核桃、南茶北桑”战略,大力发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和花椒、油橄榄、蔬菜、养殖、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优势产业。2013年,进一步增加投入,狠抓以核桃产业为主的经济林综合管理,多方筹资1376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89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任务,其中,核桃54万亩,花椒24.5万亩,茶叶5万亩,蚕桑4万亩,油橄榄1.5万亩。核桃产量达1760万公斤,实现产值2.6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仅此一项就达1523元。同时,积极培育新产业,扶持发展了50个有规模、有效益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增收基础进一步夯实。六是坚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定点帮扶工作。2013年,我县始终把定点帮扶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坚持“双联”行动和定点扶贫有机结合,聚八方之财,举全社会之力,有资出资,有智出智,有项目出项目,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省、市、县帮扶单位达到114个,帮扶干部2037名,帮扶贫困户12198户,累计投入物资资金1153.8万元,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扶持,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七是坚持狠抓 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为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确保扶贫资金真正发挥效益,多次组织召开监理单位及施工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扶贫项目建设调度会,专题安排部署项目建设任务,通报问题,评比名次,提出要求;分年度清理了往年未开工项目和“半拉子”工程,制定了措施办法,加快竣工验收进度。2013年,县委、政府先后七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县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工作,制定下发了《康县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抽查方案》、《关于认真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的通知》,并从组织、纪检、审计、财政、扶贫、发改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分三组对近年来涉及财政扶贫资金的21个乡镇、15个县直部门、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个企业进行了全面自查和整改,使财政扶贫资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和效益。2013年度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顺利通过。
通过以上重点措施落实,全县大扶贫及以扶贫统揽农村各项工作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抓扶贫的热情高涨,2017年全县整体脱贫的意识越来越浓厚,扶贫成效凸显,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由1991年的14.25 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6.46 万人,贫困面由1991年的80%下降到2013年的37.5%,在贫困标准提高近三倍的情况下,贫困发生率下降了42.5个百分点。经济收入明显增长,农民人 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296元增加到2013年的3278元,增长达11倍,近8万贫困群众解决了温饱,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社会各项事业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县贫困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但受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呈现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的贫困特征,扶贫攻坚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县350个行政村、1640个自然村中,有22个行政村、580个自然村不通公路,涉及人口14609人;6万多亩耕地、600多个村庄,需修建河堤577公里;19.81万亩耕地需灌溉设施配套;7万多人的饮水还不够安全。特别是生活在南部深山、林缘地带的贫困群体,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人居环境恶化,发展再生产的要素资源匮乏,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经济收入门路狭窄,其中许多人只有通过移民搬迁才能解决温饱,扶贫攻坚难度大、成本高。二是致贫因素复杂,农村温饱不稳定问题突出。目前,除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性投入不足、人口素质偏低等长期性因素外,致贫致困的突发性因素依然很 多,一遇天灾病患、婚丧嫁娶就暖而变寒、饱而变饥,已脱贫的人口也将重新变为贫困人口,这部分人口长期处于脱贫和返贫的交替之中。三是低水平温饱掩盖了农村扶贫对象规模。由于低水平的温饱掩盖了绝对贫困的实际状况,导致农村低保覆盖面一直比较小。2013年底,全县农村低保面为20.4%,仅占农村贫困人口的55.6%,还远未实现应保尽保,大部分困难群众仍难以享受到国家救助政策。四是扶贫项目投资规模小,建设标准低,1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要求招投标不符合实际,项目勘察费、设计费、招投标代理费、监理费、审计费等中间费用没有来源,无法支付,给扶贫项目的实施增添了很大的难度。现有的投资规模对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差、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扶贫攻坚重点村,只是杯水车薪,给贫困村解决不了多少问题,扶贫项目实施后效果不明显,与群众的愿望差距较大。五是部分项目安排不尽合理。如近几年整村推进项目中安排的扶贫贷款贴息,一方面因贫困农户承贷能力差,贷不出来款,贷款贴息就无法落实,另一方面扶贫贷款贴息不是全额贴息,而“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实行贷款利息全贴,农户对申请扶贫贷款贴息积极性不高,致使部分资金闲置,项目无法实施,每年造成扶贫资金滞留。而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交通、水利等急需建设的基础设施却因资金短缺得不到根本改善,造成部分扶贫项目与实际脱节,与群众愿望不一致。“两后生” 培训任务过重,许多“两后生”不愿意再培训,热衷于打工挣钱。“两后生”培训补助打入“一折通”后,虽然解决了国家补助不能直接到“两后生”家庭的问题,但不利于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导致工作不好开展。
五、意见及建议
(一)建议提高扶贫项目投资标准和额度,整村推进每村投资最低不少于300万元,整乡推进项目投资最低不少于1000万元。将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投资提高到与住建部门一个标准;将新修沙化路、拓宽改造村组道路和硬化村组道路投资提高到与交通部门一个标准。本着“扶持一片、见效一片,扶持一村、变化一村”的理念,将财政扶贫资金集中投向实施片区开发、整乡推进、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
(二)建议将贷款贴息计划额度予以压缩,增加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对贫困户种养业贷款利息实行全贴,确保项目落到实处,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三)建议加大项目管理费投资力度,解决基础设施项目待摊费用没人管,无处着落的问题。
(四)建议将基础设施项目的招标规模提高到5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不再招投标。
(五)建议将基础设施项目审计标准提高到5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不再进行工程审计,以减少审计工作量和解决扶贫项目资金滞留问题。(六)建议从省级层面协调解决乡镇扶贫专干编制配备问题,以解决乡镇无人员编制和专干不专的问题。
六、今后工作打算
(一)抓好贫困片区扶贫攻坚工作,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贫困连片扶贫项目,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层次和水平。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全力实施以阳坝、店子、豆坪等三个片区扶贫攻坚项目;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项目,重点解决贫困村不通路、不通电、饮水、住房不安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学校、村级卫生室和文化阵地配套设施,以更高的质量、标准和品位,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建设与管理,真正使贫困村社变成宜居、宜游、宜商、宜投资的生态文明新农村。
(二)以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为目的,加大富民产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后劲。坚持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要措施,顺应天时,趋利避害,强力扶持。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战略,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四大区域产业和四大地方产品,大力发展核桃、蚕桑、茶叶、中药材,扶持养猪、养羊、养鸡、养蜂、特种水产养殖大户,着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企业,按市场需求发展产 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加速富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工业化发展,切实走出一条以富民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的产业化扶贫之路。
(三)进一步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实效。一是着眼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二是对留守劳动力开展以核桃树综合管理、食用菌栽培、养殖等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抓好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输转为主的职业培训;四是积极争取实施 “雨露计划”项目。
(四)继续抓好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主体的社会帮扶工作。按照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要求,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创新帮扶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社会帮扶成效。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级帮扶单位和中国建筑总公司等央企的联系,积极汇报衔接项目,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资金;二是要根据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把行业部门扶贫纳入发展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对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优先向贫困乡村倾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各部门帮扶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年度考核和工 作评价,确保行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要不断开拓社会帮扶新领域,研究论征一批新项目,搭建社会帮扶平台,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和个人到贫困乡村开发资源,兴办龙头企业,带动当地贫困农户就业和发展增收产业;四是创新扶贫机制,拓宽工作视野,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慈善扶贫、文化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等新途径,组织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积极推行“组团式”、“结对子”帮扶,丰富扶贫内容。
(五)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上,要认真总结历年来的工作经验,继续创新实施“两严”、“三专”、“四个确保”资金管理机制。两严:即严格拨款流程,严禁改变资金计划;三专:即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四个确保:即确保资金封闭运行,确保资金直接到项目,确保核算直接到项目,确保资金紧跟项目走。在具体工作上,要严格实行预拨报帐制,明确报帐主体,规范报账资料,县扶贫办、财政局要根据各类项目特点制定严格的报账程序,明确和规范报账所需资料。要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与检查,坚持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坚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一抓到底,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六)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习,狠抓扶贫队伍自身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 把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使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的制度体系;用整改落实促进扶贫工作落实,用扶贫工作成效检验整改落实成果。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不断增强全局观念、奉献意识和力争上游的信心;加强业务学习,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加强机关建设,严明组织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扶贫干部队伍,为全县扶贫开发跨越式发展和扶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人力支撑。
康县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卫生局扶贫汇报】推荐阅读:
卫生院扶贫工作方案11-16
镇卫生院卫生工作汇报材料12-05
卫生局两纲汇报200911212-20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汇报总结09-22
职业卫生情况汇报06-27
福海县卫生局创建优秀平安单位工作汇报08-20
创建卫生校园工作汇报06-2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