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精选11篇)
1.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篇一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知识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主要研究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资源环境遥感等资源利用和环境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方法。
<<<返回目录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主干课程
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核心知识领域: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72学时),现代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63学时),地图学 (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水文与水资源(54学时),全球环境变化(双语),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计量地理学(54学时),GIS理论与应 用(54学时),城市环境化学(45学时)。
示例二:自然地理学(48学时)、地图学(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48 学时)、地貌学(48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8学时)、计量地理学(48学时)、人文地理学(48学 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
示例三:普通地理学(36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 地理学(54学时)、化学分析(72学时)、环境工程(108学时)、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72学 时)、环境生态学(72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72学时)、遥感概论(54学时)。
<<<返回目录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设置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和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面向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从事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生产在线质量检测和监控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突出培养学生从事现代药物分析技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所需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质量控制等一般技术性问题的能力。
<<<返回目录
2.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篇二
在今天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往往会觉得虽然把地理学科归入了文科,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理科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说明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要想学得好,必须有广阔的知识面和综合的分析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其他各学科知识学习地理。这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更为全面的综合分析能力。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地理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合理结合各学科知识以促进地理教学。
首先,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系统是学校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教师、学生、教材等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来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因此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对教师来说,可以开阔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可以取长补短,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采,更为引人入胜。与此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素质。
为了保证学生通过加强科际联系获得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地理知识,形成各学科有机结合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分析本学科的大纲和教材,准确把握学科知识要点和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要通过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分析相关学科教材,通过和相关学科教师对相关知识及教法的探讨,确定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相联系、相重复、相交叉、相衔接之处,来确定各学科间的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决定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学科,必须分清主辅关系,保持本学科特色,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具体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有机渗透。下面我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各学科知识的运用,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
1. 地理与语文
语文学科是学习文科的基础,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可以合理地运用古诗、成语等语文知识,则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这一段内容的时候,可以用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概括出为何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地球的形状产生的种种误解,进而引申出要想了解地球的真面目,我们必须跳出地球,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再如在讲到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时,可以发现其实很多成语里就藏着这些简称,如“朝秦暮楚”“得陇望蜀”“黔驴技穷”,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这些诗句和成语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方便记忆。
2. 地理与数学
地理虽然是一门文科,但要想学好地理,一些理科尤其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高中必修一的第一章行星地球时,就经常要用到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和思维方式。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我们在了解和研究地球的过程中,需要把她看成一个立体的图形,只有同学们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立体的概念才可能充分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再如太阳高度的计算,时区和区时的计算等方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3. 地理和历史
我们常常说“史地不分家”,确实如此,历史和地理这两门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征因革,知要害。”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历史事件来分析地理环境的特点。例如在讲到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我们可以举四大文明古国的例子。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作为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拥有共同的特点,即都位于大江大河流域。如中国的长江、黄河,古印度的印度河、恒河,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埃及的尼罗河等。这充分说明了历史的发展必然有着一定的地理背景。
4. 地理和政治
地理课所揭示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政治学科用以论证的素材。仅以地球本身的位置而言,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这就从根本上纠正了种种唯心主义的认识;反过来,政治课的理论不仅指导人们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且政治课的内容大量出现在地理课中,既有显露的成分,又有潜在的内容。如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生产方式,试想,若我们不了解什么是社会生产方式,又怎么能认识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呢?
5. 地理和物理
生命在于运动,地球在不断地运动,大气在不断地运动,水在不断地运动,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也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而要了解这些运动的规律,就离不开物理知识。例如在讲到中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成因时,就需要运用到物理学中关于比热容的相关知识。夏季陆地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反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6. 地理和化学
化学知识在地理学科中也较为常见。例如地理学中经常提及的喀斯特地貌,就是由于石灰岩与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再经过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的风化、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都和化学有关。因此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对于学习地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7. 地理与生物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所生存的环境的科学。归根结底,人类也是众多的生物种类中的一种。因此,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更加离不开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各地不同的植被,充分地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生物的生存、繁衍离不开地理环境的整体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则更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
另外,生活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介绍常见的天气系统。从教学安排来看,很有可能在现实中,已出现冷锋过境的情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这几天天气特征的变化状况对锋面系统加以解释,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乡土知识进行地理教学 篇三
【关键词】乡土地理 地理教学 农业区位因素 南县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91-01
在地理新课程“一标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中地理教材有四个版本: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四个版本的地理教材是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的。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全国文综开始分省自主命题的改革,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乡土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乡土地理知识,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乡土地理知识有什么作用呢?
1.有利于开放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对家乡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程度的了解,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有利于多渠道、多角度、多元化的开展教学。通过假期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上网搜索、查找部门资料、定期观察、咨询父母、采访农民等途径,将研究性学习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于学生德育教育,我们总希望能在学科中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乡土地理资料可以使学生通过地理环境的真实形象,直接感受家乡自然美和社会美,是最为生动具体的美育过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家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透过对家乡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最有效的信息库和资源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选取乡土地理材料,会使地理课更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信服力,尤其是原理性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获得课本知识与乡土地理教学的双赢。高中地理教材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与乡土地理知识相联系。现以湘教版必修2中《农业区位因素》为案例说明。
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有关南县本地农业的图片或视频,包括水稻田、棉花、洞庭湖渔业、养鸭场、南茅运河旁种植的杨树等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或视频说出:1.什么是农业?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现的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或看到的,非常熟悉且有一定的了解,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轻松活跃的地理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所以在运用乡土知识进行教学时,可采取案例教学模式,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合作探究】
材料(一)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 ℃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④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⑤生长在雨量较多,田地平整排灌方便的区域。
1.阅读教材和材料(一),以南县水稻生产为例,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提示:从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材料(二)家住明山镇苏河村的小明家有五口人,爸爸、妈妈是主要劳动力。家里种了五亩水田,使用杂交稻种、撒播技术,单产很高,有小型收割机一台、拖拉机一台,用于运输和耕地。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在棉花地里间作有黄豆、芝麻,秋季套作油菜,一年種植两季水稻,一季油菜。
2.阅读教材和材料(二),以南县为例,思考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经济因素有哪些?其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家住浪拔湖镇驿马头村的小军说:“我家有十五亩棉花地、五亩水田。前几年由于没有修路,卖粮难,卖棉花难。去年村公路修好了,棉花贩子、粮贩子开着三轮车、拖拉机挨家挨户上门收购棉花、粮食,而且棉花价格上涨,最高时达到6.8元每斤,很多农户受益。今年我家扩种了4亩棉花地。国家规定了棉花最低征收价,每年还给农户补助100元每亩,农民朋友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3.阅读教材和材料(三),以南县为例,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其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后得出结论:
学生回答1:南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位于洞庭湖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水稻种植业发展。
学生回答2:农业生产的技术经济因素有: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
学生回答3: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国家政策。(其它省略。)
这些材料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见到或看到的,非常熟悉且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入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研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得出一个一个的农业区位因素,最后把所有的农业区位因素进行归纳。
总之,除农业区位因素外,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商业区位、人口迁移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都可以渗透乡土知识,既体现了“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也是应对新高考的一种教学策略,同时还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教学渗透要适时,教学方法要创新,师生安全要保证,课程资源要开发,相信随着高考文综的改革和培养公民综合素养的需要,乡土地理将越来越受关注。
参考文献:
[1]谈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厦门同安一中,林津津,厦门市中学地理教学论文集2009
4.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点 篇四
1.气温
(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
①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两点,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南)半球陆地均温最高出现在7(1)月,海洋8(2)月。北(南)半球陆地均温最低出现在1(7)月,海洋2(8)月。
③气温的日(年)较差变化:大陆大于同纬度的海洋;内陆大于同纬度的沿海;海拔低的地方大于海拔高的地方;纬度较高的地区大于纬度较低的地区;晴天大于阴天。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②等温线北(南)半球较曲折(平直):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则向北凸出;7月份相反。
(3)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
②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凸,7月向北凸。
③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
④海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线与等高线几乎平行;海拔高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拔低的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⑤坡向(太阳辐射、焚风效应):相同海拔,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背风坡的气温高于迎风坡。
⑥阻挡作用:同纬度地区,有地形阻挡作用地区的冬季气温高于无地形阻挡地区。
⑦大气环流: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⑧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工业区)出现闭合等温线。
2.降水
(1)降水的形成条件:饱和水汽上升遇冷;充足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足够掉落地面。
(2)常见类型: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和气旋雨等。
(3)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4)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受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受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风由较低纬吹向较高,降水多;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②海陆位置: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
③洋流:暖流增湿,降水较多;寒流减湿,降水较少。
④地形:迎风坡,降水多(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背风坡,降水少(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出由多到少的变化规律);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地势高,对流减弱,降水少。
⑤水文: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
⑥植被:植被覆盖率高,降水多,反之少。
⑦人类活动:城市气温高多上升气流,形成雨岛效应;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兴修水库,降水增多;围湖造田,降水减少。
3.气候的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①热带:最冷月均温在15 ℃以上。
②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
③温带: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④亚寒带:最热月均温略高于10 ℃。
⑤寒带:最热月均温在10 ℃以下。
(2)大气环流
(3)海陆位置
(4)地形、地势: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形成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5)人类活动
4.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冷/热月确定南北半球
(2)根据气温确定气候带
(3)根据降水(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进入雨季)的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
5.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①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印度尼西亚等。
②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对流旺盛,降水量大于mm。
③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①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②成因: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③特点:终年高温,干湿旱明显交替,5~10月是雨季,11~次年4月是干季,降水量在750~1000mm。
(3)热带季风气候
①分布:大致在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只有亚洲存在这种气候。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③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雨旱两季,6~9月是雨季,10~次年5月是旱季,降水量在大于1600mm。
(4)热带沙漠气候
①分布: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②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降水少,降水量小于125mm。
③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
(5)亚热带季风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35°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量800~1600mm。
(6)地中海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部沿海,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②成因:处于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区。
③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量300~1000mm(靠近30°纬度地区降水较少,靠近40°纬度地区降水较多)。
(7)温带季风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北纬35°~55°之间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的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只有亚洲存在这种气候。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400~800mm。
(8)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内部。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②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远。
③特点:冬寒冷夏炎热,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少,降水量小于400mm。
(9)温带海洋性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
②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③特点:终年温和多雨,日较差、年较差小,降水量750mm。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如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
②成因: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③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降水较少。
(11)苔原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北极附近的沿海。如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②成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③特点:全年严寒,降水少。
(12)冰原气候
①分布: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如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②成因: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③特点:酷寒、烈风、干燥。
(13)高原和高山气候
①分布:高大的山地、高原。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②成因: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③特点: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6.非地带性气候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几内亚湾沿岸。(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地势高,对流运动弱,降水少于雨林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塔尔(印度)荒漠,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夏季西南季风势力无法到达;历史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受山脉阻挡,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5.环境与地理科学系宿管部简介 篇五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团总支学生会宿管部是根植于地理科学系全体学生,纵向于学生处、校宿管部联系,以维护宿舍纪律、安全、卫生,服务广大学生为职责的学生自律组织。通过干事及宿管委员及时了解和处理寝室问题,通过提醒与监督大家,搞好宿舍安全、卫生、文化建设,将休息、娱乐与学习有机结合,使寝室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氛围。
宿管部的宗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原则:对内严格,对外宽松!
引导我系同学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生活习惯,提倡人人“自律、自立、自强”,并以“科学管理,优化服务”为目标,服务于广大同学,维护每一位学生的利益。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宿管部简介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团总支学生会宿管部成立于2005年,是我系学生会下属众多部门中的重要成员之一,目前我部由部长,副部长及六个干事组成,并团结各班宿管委员协调开展工作。宿管部是根植于地理科学系全体学生,纵向于学生处、校宿管部联系,以维护宿舍纪律、安全、卫生,服务广大学生为职责的学生自律组织。通过干事及宿管委员及时了解和处理寝室问题,通过提醒与监督大家,搞好宿舍安全、卫生、文化建设,将休息、娱乐与学习有机结合,使寝室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氛围。
宿管部的宗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原则:对内严格,对外宽松!
6.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篇六
从今秋开始,天津市、山西省、江西省将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自己有幸先同志们一步接触到供试验用的新的《地理教学大纲)和高中一年级地理教材,先睹为快。本文仅就新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谈点粗浅看法,以期与同行相互磋商,共同提高。
一、新编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的新格局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规定: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地理课。高一地理(必修)面向全体学生,为其奠定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与能力基础。全书以人类为中心,去研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高二地理(限定选修),为选学文科学生毕业后升学深造拓宽文化基础,它在高一地理(必修)基础上,把人文地理(狭义)中具有普通应用价值的专题性基础知识加以叙述。高三地理(限定选修),则是在高一、高二地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地理区域研究基础知识和当今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几个突出问题。以上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地理课,层次渐进,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共同完成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目标。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高一地理1至4单元侧重于探讨生态可持续发展;高二地理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可持续发展;高三地理则是让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结合地理课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二、高一地理(必修)教材体系的新构建
高一地理共10单元,按其内容联系,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1至4单元);第二部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5至8单元);第三部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9至10单元)。
自然地理部分,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以“四大环境”取代“四大圈层”的体系,从而更加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线。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围是在逐渐扩大的:人类一开始生活在陆地上;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到海洋;航空航天事业的开拓与进步,又使人类解开大气、宇宙之奥秘。新编高中地理在讲自然地理时,是以“宇宙环境”开始的,因为地球上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与地球宇宙环境有关,然后,再讲大气环境、海洋环境,最后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环境结束。四大环境涉及内容颇多,新教材并未追求各大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关系出发,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知识,而舍去了那些陈旧的、实用价值小的、与人地关系不紧密的、属于地理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内容。
人文地理部分,摒弃了传统的、从部门经济地理角度组织材料,而是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居住、联系、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从而减少了头绪,突出了人地关系。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人类活动,而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
三、高一地理(必修)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简析
(一)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与现行教材不同之处,它不仅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还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天体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好多现象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了解它,有助于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从深层次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教学时,应通过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弄清天体系统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第二层次,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对地球仪、三球仪的操作演示,通过“二分日”“二至日”日照图的读图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的操作、绘画等动手能力和观察、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发展。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运动,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科学地讲,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产物。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的区别在于没有明确标明哪些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哪些又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是笼统地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概括起来,其意正是要说明这一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这一点,可设问让学生思考:①假如地球不公转只自转,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地方时差大小将有变化吗?②假如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地球上还有昼夜更替吗?③如果黄赤交角等于零,太阳的回归运动、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划分将是怎样?学生通过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既加深了对地理事象形成的深刻理解,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层次,是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来讲述的。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资源开发、宇宙环境保护。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宇宙探测意义,唤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立志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
(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第四单元――陆地环境
这三个单元知识结构大体一致,都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当然三个单元各有侧重;第二 单元大气环境,先讲大气环境组成、结构,再讲大气环境的物理性状;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主要讲海洋环境的 基本特征――温度、盐度与运动;第四单元陆地环境则是按陆地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 、土壤来组织材料的。但无论怎样,这一层次内容的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理清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内部、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上,简称“地地关系”。
人地理学角度讲,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才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只有搞清 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例如:第四单元陆地环境,离开了各 组成要素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各组成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就很难理解复杂的陆地环境形成、发展 与演化。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只有搞清“地地关系”,找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才能协调人类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当学生了解了“海气关系”、“海陆关系”时 ,就会从保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高度,自觉地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只有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才能变分散的、机械的识记为系统的、理解的识记,既便于记,又便于忆,才可能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象。例如: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在“大气 的运动”一节中,只要学生搞清气温、气压、气流、天气状况几者关系,搞清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力、风力与等压线的关系,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以后的“气旋与反 气旋”、“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境、北半球1月、7月气压形势,乃至世界的降水与气温分 布、气候类型分布等诸多知识。
第二层次,讲“人地关系”,是各单元的重点。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个问题。四 大环境不仅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发展, 自然资源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自然资源问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特性、类型,因地制宜地保护和 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还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认识并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的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自然灾害,主要有宇宙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新教材着重讲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通 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时空分布、危害、防御等,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灾害 意识”,确立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报的观念,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灾能力,包括应灾心理和应灾行为 的培养。自然环境本身带来的灾害固然可怕,但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可怕。
目前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适度不合理地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改变;一类 是由于人类消费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对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环境污染的污 染源、污染物、污染原理等)、危害、对策让学生了解清楚,更主要是教育学生摒弃“人地对立”(如“人主 宰自然”、“人定胜天”等)的传统“人地观”,树立“人地协调”的科学“人地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自觉参与当地环保工作,展示地理之价值,教育学生讲究“环境道德”,让他们从自身作起,从小事作起,从 现在作起,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自觉与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三)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部门。本单元共11节, 前5节讲农业生产活动,后6节讲工业生产活动。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不是讲生产活动本身,而是突出讲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讲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相应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内容,无论农业 还是工业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农(工)业的区位选择。本质上讲,就是地理环境对农(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时,注 意把握具有递进关系的四个问题:①影响农(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②影响农(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③ 农(工)业的区位因素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区位因素对农 (工)业区位影响在不断变化着;④农(工)业区位选择,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与之相应,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①联系实际搞社会调查,对当地(或某一地区)农(工)业区位因素 或区位选择作出分析与评价;②根据不同农(工)业部门不同特点和区位因素对生产的影响,选择主导区位因 素;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兼顾的原则进行农(工)业区位的选择实践 。
第二层次:类型与区域。农(工)业类型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以不同生产要素(含投入与产 出)在整个生产要素构成中所占比例划分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以及不同的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相同的农(工)业地域。类型在区域的表现往往是交叉的,一 个农(工)业地域常常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分类。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域的教学,应指导学生利用比 较的方法、综合分析的方法去掌握每个农(工)业区域的区位因素和主要特点,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 期对我国或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有所借鉴。
7.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篇七
历史教材枯燥、平淡, 既缺乏对历史事件细节和过程的生动描述, 又没有文学色彩来吸引学生, 教材中只有简单概括的历史框架, 而通过这些框架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历史意义等抽象问题就造成了聋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在几年的历史课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 聋生对自然地理课比较感兴趣, 因为自然地理是能够感受得到, 比较直观的一门知识。聋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 有了这一发现, 我就在相关历史课上结合地理知识去讲历史, 这一尝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地点及地理环境有关, 充分运用地图, 进行直观教学, 还能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 从而直观感受历史事件。让历史真实、形象地再现于学生面前, 结合多媒体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这些历史知识除了时间、人物、事件的意义需强化记忆之外,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因为聋生有了直观的教学参与, 基本上不必强化记忆。历史课中有许多知识是与地理有关系的, 凡是可以结合地理知识的历史, 就一定要结合地理知识去讲。把聋生不感兴趣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与感兴趣的、具体直观的知识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聋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就有了兴趣, 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如设计讲解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的发现和远古居民遗址这一课, 元谋人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发现于长江流域。讲解半坡遗址, 大汶口遗址,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时结合有关长江和黄河的地理知识, 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源头, 流经和入海, 还要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 他们和我们一样, 也同样依赖于母亲河—长江和黄河。这样聋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些古代遗址的地理位置, 哪些远古人类大约在多少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 哪些远古居民大约在多少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等。
历史知识与地理这样自然地结合起来, 就能更好地使聋生学习和记忆。同样, 讲丝绸之路这节课时老师也必须指导学生首先观察“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位置。了解两汉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后, 汉朝使者、商人接踵西行, 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运往西亚, 再转运欧洲, 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带入中国内地。通过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的讲解, 使学生明白西行的路线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后, 又分南北两路直达大秦 (古代罗马) 地区。聋生们通过地图能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历史意义。又如在讲解隋朝大运河这一课时,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 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全长两千多公里,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 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 対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照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后, 学生就能从宏观上了解大运河的河长、流经及它的历史意义。
在教学生学习历史时, 还要让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要学会看历史地图。历史地图和现代的地图大体一致。历史地图的方向也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历史地图上的河流、山脉和今天的也大体一样, 但个别有变化。如, 古老的黄河, 历史上就曾经多次改道。这里还要让聋生弄清楚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有不同的地方, 如历史上的地名、山脉、河流、湖泊等名称, 有不少与今天的不同。我们看历史地图, 就要弄清古地名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所以看历史地图一定要与现在的地图进行对照。为了少走弯路, 让聋生们找一张当地的历史地图, 他们就会很快理解。利用地理知识学习历史, 还要在地图上再现历史。那么怎样再现历史呢?这就要结合史实来讲。如, 要了解历史上的某一次战役, 就要在历史地图上找出这次战役的地点, 还要找出交战双方的所在地区, 双方交战的路线, 胜利一方的追击路线, 失败一方的退却路线, 等等。再结合历史课本上讲到的战役背景、战役时间, 双方兵力和具体的交战情况, 就不难再现这次战役的概貌, 并能很容易理解双方胜负的原因。为了让聋生喜欢历史, 了解历史, 并且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 就不能一味地就历史而历史。因为历史和地理是分不开的两门学科, 常有“历史地理”之说。所以我们在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恰当地将这两者联系起来。
又如在讲解世界历史时, 世界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时, 让聋生首先说出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几个国家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 。在此基础上, 还要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出这四个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这些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它们都处在北纬20~40度之间, 这些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如古埃及诞生在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诞生在两河流域;古印度诞生在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诞生在黄河流域。这说明大河流域气候温润、阳光充足、地势平坦, 适合人类生活。要想了解和掌握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首先必须要了解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说法。这一节历史课的历史和地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了解地理的基础上, 这一历史知识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 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说明在讲解枯燥的历史知识和繁杂的历史事件时, 最好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这样才能使聋生更好地学好历史, 掌握好历史知识。
摘要:聋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为视觉, 所以他们比较喜欢学习相对来说直观形象的科目, 而历史知识对他们而言就枯燥乏味。如果在聋校的历史课教学中有选择地结合地理知识来讲解, 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8.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篇八
一、作图法
对于地理学科中的无图考图题,图解法是最好的解题方法。图解法能将一些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用简单的图示显示出来,能帮助我们在答题时理清思路,避免过失性丢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时空分布、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试题时,能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典题1】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含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①顺时针走一个完整的圆。②逆时针走一个完整的圆。③顺时针走了小于360°的圆弧。④逆时针走了小于360°的圆弧。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此题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找到答案。根据题目要求作图辅助分析,有两种可能(如图1所示),第一种可能是:在北极附近找一点,先向北(沿经线)走5千米,再向东(逆时针)沿纬线走一圈(5千米),再向南(沿经线)走5千米,就可以回到原地;第二种可能是:从南极点出发向北(沿经线)走5千米,再向东(顺时针)沿纬线走5千米(一段圆弧),再向南沿经线走5千米,就能回到原地(南极点)。故选B。
【典题2】地形因素对建筑物布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自然通风、日照效果等。建筑物的间距越小越能节约建筑用地,为了保证山坡上的建筑物底层有日光照射,山坡上的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日照间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向阳坡,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②在向阳坡,坡度越小,建筑物间距越小。③在背阴坡,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④在背阴坡,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此题有一定难度,用图文转换法,把复杂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可以化繁为简(如图2所示)。向阳坡如图甲,坡度变大(即β>α),楼间距对应的关系L1>L2,楼间距变小;背阴坡如图乙,坡度变大(即β>α),楼间距对应的关系L2>L1,楼间距变大。故选A。
■
二、图像转换法
试题中的某些图像比较抽象或者我们不太常见,这时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图,将其合理转化为直观的图像或者是我们常见的图,以寻找解题突破口。
【典题3】图3中各图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
解析:分析本题时可将四幅图转绘到图4,然后加以对比,则四处的坡度大小一目了然,即a>c>d>b,故选B。
【典题4】图5所示范围全是夜半球,此时,湖南省各联考学校时钟显示的时刻是( )
A.10时40分B.13时20分
C.22时40分D.1时20分
■
解析:题中给定的图看起来虽然简单明了,实际上却很抽象,学生感到比较陌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将图转换成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图(图6),据图6可知80°W的地方时为12时,可求北京时间为1时20分,所以选D。
三、计算法
在地理选择题中,有的试题需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通过计算推导出答案。这种类型的试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区时、地方时和昼夜长短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角度和楼间距的计算,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计算以及气温随海拔的变化、等值线图中相对高度和气温差的计算,各种人文地理数据的估算等。但地理计算重在考查方法、规律的掌握情况,计算过程相对较简单。
【典题5】(2011年高考重庆卷)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最可能是
A.北京 B.沈阳C.成都D.海口
解析:根据“6月22日北京时间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约105°E,根据“6月22日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83°”,可计算出该地的纬度约为30°26′N。因此答案选C。
(2)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依诺斯艾利(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9时B.6月21日21时
C.6月22日9时D.6月22日21时
解析:根据该地北京时间6点左右日出(太阳高度为0°),13时达到正午,且正午的太阳高度为83°,可推算出太阳每小时约升高12°,当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北京时间应该为6月22日9时,所以可计算出西四区的区时为9-(8+4)=-3时,即6月21日21时。故答案选B。
【典题6】 [2008江苏卷9]图7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解析:这是关于对学生地理计算能力的考查题。冬至日北纬35.5的H=30度,由于垂直距离是288米,根据三角函数的原理,不难得出水平距离L=288x1.732=500米,故答案为C。细心的计算很重要,不能凭感觉作答。
【典题7】(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卷)图8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
A.23°N B.63°N
C.43.5°N D.27°N
■
解析:本题可采用数学列方程的地方法来解决问题,设该地纬度为X,则可按如下步骤列方程解题。
第一步:由曲线图可知: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第二步:据图可知:c=H夏-H秋,按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夏=90-(X-23.5°)、H秋=90-X,可求出c=23.5°
第三步:据图和题干可知:c-a=20°,则a=3.5°
第四步:据图干可知:a=H冬=90-(X+23.5°),可推知X=63°N。故答案选B。
四、辅助“线”法
在解答地理试题时,也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增强图像的直观性,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特别是在等值线图上确定寒流和暖流、低压槽和高压脊、山谷和山脊、海岸线两侧气压和温度的差异、等压面上下的气压差异等,通过添加辅助线可使比较模糊的图示信息趋向明朗化、简单化,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典题8】读图9,回答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分布规律的掌握程度的一道试题,由于图形简单,信息呈现简练,因而成为学生思维的一个难点。其实如果能够应用等高线的分布规律,抓住图中有限但又是有效的信息,并根据图甲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添画辅助线(见图10),把等高线补充完整,则难度明显降低。图10中的2、3、4三条等高线,且三条等高线之间形成一条河流即等高线之间形成谷地,应用等高线凸高为低的规律,可以推知沿着河流方向4-3-2-1地势逐渐降低,从而可以判断出湖泊水补给河水,难点也就破解了
答案:湖泊补给河。
■
五、反证法
反证法是证明的一种具体方法。它是通过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反证题虚假来确定论题是正确的间接证明法。反证法论证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要证明的论题作出反论题成立的假设,然后推理论证反论题是错误的,最后根据排他律确定原来要证明的论题是正确的。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对某些问题有意识地运用反证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典题9】读图11判读,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A.1012、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
解析:读图得知:图中M相邻的等值线有三条,其中两条的气压为1015hp,在蒙古国的一条为1017.5hp,且图中M处恰好位于闭合曲线上,本图等差距是2.5。依据地理原理:在等值线图中任何两条等值线间的差值是相等的,闭合曲线与周围相邻等值线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大于或小于这个差值,二是等于相邻其中的一条数值。
(1)第一种情况:当大于或小于这个差值。假设:①取1015Hpa这条等压线时,M点大于2.5差值,为1017.5hp成立,因为,正好等于在蒙古国的一条数值;相反,M点小于2.5差值,为1012.5hp不成立,因为,从蒙古国的这一条算到M点,等于两个差值,应再加一条等压线才成立。同理,假设:②取在蒙古国的这条1017.5hp数值,M点大于2.5差值,为1020hp不成立,因为,从两边的1015hp等压线算到M点,等于两个差值,应再加一条等压线才成立。相反,M点小于2.5差值,为1015hp成立,因为正好等于M点在两边的两条数值。因此,M处的气压值只能等于1015hp或1017.5hp。
(2)第二种情况:等于相邻其中的一条数值,故M处的气压只能是1015hp或1017.5hp。
由以上两种情况都得出正确答案C。
其实,这道题运用的是数学思维:解不等式的原理和利用假设条件进行反证法,要求有严密逻辑思维能力。
【典题10】图12为汕头周边地区太阳高度的等值线图,设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此刻地方时为T。则下列不等式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H>60°,T>13时B.H<60°,T<13时
C.H>60°,T<13时D.H<60°,T>13时
■
解析:(1)求c地此刻地方时为T的大小。见图13,设太阳直射A点时,在赤道上,太阳高度角为75°,有一点是Q,则∠AOQ=15°,即q这条经线的地方时为13点;当太阳直射汕头时,假设:太阳高度为75°的C点地方时此时也为13点,即∠A1O1C=15°,则赤道AQ的弧长和北回归线的A1C的弧长相等,与实际不符,假设不成立。但由于地球形状导致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太阳直射汕头时,太阳高度为75°的C点必定在经线q的东边,因此,c地此刻地方时一定是T>13时。
(2)求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大小。因为,当直射汕头时,b点的太阳高角为60°,不是一天中的最大值,那么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H)一定大于60°。
故答案为A。
总之,“数学思维”在地理解题中的运用,解题的方法很多,有待于我们思考和总结。但在弄懂地理原理的前提下,选择好数学原理,作好辅助线(图),利用好假设条件,运用严密数学推理,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可以将很多地理问题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质,也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刘贤赵.地理学数学方法[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1.
[2]于国军.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数学思维[J].教师(下),2012(1).
[3]孟凡光.摭谈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解答地理选择题时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0(23).
9.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篇九
1、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
②水汽
③尘埃
2、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至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散逸层
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气温直接来源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对流运动为主;水汽和尘埃集中;天气和气候变化明显。
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增加(臭氧层);平流运动为主;水汽和尘埃少(最佳航空飞行层)
3、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①防弹衣:
②遮阳伞: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成份对太阳辐射反射、吸收、散射;使地球表面白天的温度不会太高
③保温被:大气逆辐射使夜间的气温不会太低
4、热力环流
5、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异造成的,全球气压带、风带会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6、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7、气旋和反气旋
气压 | 中心气流 运动 | 水平方向气流运动 | 对天气的影响 | |
气旋 (台风) | 低气压区 | 上升 | 北半球:逆时针的由四周向中心辐和 | 多阴雨天 |
南半球:顺时针的由四周向中心辐和 | ||||
反气旋 (寒潮) | 高气压区 | 下降 | 北半球:顺时针的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 晴朗、干燥 |
南半球:逆时针的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
8、锋面
类型 | 概念 | 锋面过境是的天气 | 锋面过境后的天气 | 分布 |
冷锋 | 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运动 | 大风、降温、雨雪 | 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 北方秋冬季节 |
暖锋 | 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运动 | 连续性降水 | 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降低 | |
准静止锋 (梅雨) | 冷暖空气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 | 阴雨连绵、闷热潮湿 | 6、7月份江淮地区 |
9、季风气候
10、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
11、全球1月、7月等温线的分布
1月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向高纬)凸出
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向高纬)凸出
7月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向低纬)凸出
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向低纬)凸出
12、全球变暖、城市热岛、臭氧洞和酸雨
原因 | 影响 | 措施 | |
全球 变暖 | 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②森林火灾③植被被破坏④人口增长等 |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岛屿和低地②城市排污系统失效③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增加,土壤盐碱化④全球大气环流异常⑤霍乱等疾病增加 | ①改善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植树造林③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由差别的责任④控制人口增长 |
城市 热岛 | ①人为排放热量②城市温室气体多③不易散热④通风不良⑤缺少绿地 | ①夏季更炎热,影响工作效率②诱发中暑的疾病③加剧大气污染④导致城市雨岛 | ①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②科学规划城市建设 |
臭 氧 洞 | ①太阳活动②人类使用佛里昂,消耗平流层中的臭氧 | ①引起全球气候异常②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生长③引起光化学烟雾,加剧大气污染④加剧橡胶制品的老化,燃料褪色 | ①研发佛里昂的替代产品 |
酸雨 | 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SO2等酸性气体 | ①森林枯死②土壤酸化③淡水生物死亡④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 10.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篇十一、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完善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课课程资源,使学科资源科学化、信息化、多元化。使本课题研发的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建立广阔的资源平台。 该课题试验在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中进行,重点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利用这个开放性的资源平台,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的需要,实施个性化的学习。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开发专题网站。辅之以观察、调查、访问、测验、学生作业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 二、结论与对策 1、教学资源开发的模式 (1)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开发模式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逐步探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资源之课件开发的模式即:遴选教学课题——完成教学设计——收集课件素材——制作教学课件——开展实验教学——进行课件评价——进入二次修改完善课件。在研究过程中,学科实验教师承担选择教学课题、完成教学设计、开展实验教学、进行课件课时评价等几项主体工作,同时参与课件素材的搜集和课件制作的全过程。尤其是对课件的及时评价反馈,有效指导了课件的二次修改,建立起课件开发者与课件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使课件的制作始终为课堂教学这一中心服务,教学课件再不是流水线上工业化的产品,而是常用常新赋有个性的作品。 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建立了课题资源网页。该网页收集了实验研究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课件目录以及课题问卷等相关文本资料,基本实现了课题无纸化管理。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们发现由于该网页是一个静态网页,只能单机查看、使用。于是,课题后期在学校校园网站上增设了该课题的研究栏目,收录了课题研究中各项相关资源,实现了课题研究的动态化管理,方便了教师远程操作和网上互动,达到教学资源共享。 (2)师生共建的教学资源开发模式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还发现学生不仅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师生教学资源共建模式为: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合作整理汇编——课堂展示交流——资源上传共享——评价、补充、修改。 该模式是通过让学生课前提前预习课文,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寻找更为详尽的资料。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很多:上网查询、阅读历史典籍、询问长辈等等都是学生常用的方法。在搜集资料之后,要求学生必须对要学课文对已搜集到的材料,学生还必须自己对它进行删减,挑选出重点。课堂展示交流,挑选、补充、删减材料。将搜集到的资料、研究心得、研究成果补充到课题网站中,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体会与收获。 如初中历史课《火烧圆明园》,老师课前就有意识的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许多相关的资料。有的学生搜集了各国侵略者抢夺文物时的贪婪,有的学生补充了“12兽首”的故事。有的学生摘抄了当时印度总督对侵略者自身抢夺行为的坦言。课堂上又让学生在网上开展学习,并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与汇编,然后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研讨,学生们在丰富的资料中对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又如教学小学科学课《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师就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先是通过课件展示大量植物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了学生产生疑问,如:植物是怎样繁殖的?植物的身体构造是怎样的?植物能够运动吗?然后学生有的谈经验、有的翻阅书籍、更有的借助于网络对植物的世界进行探索,这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点滴收获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上传到资源网。一位同学就把自己不认识的一种小草拍下来,挂在网上请大家帮忙,很快就查到了名字。课后教师还布置了课外活动。请学生课后在校园和家里寻找一下你的所知道的植物并进行简单分类,然后上传到资源网。一时间,校园内外以及网络上都成了学生探讨的空间。我们的资源网也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个师生共建、共同利用的网络,使学生的“提高拓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2、教学资源应用的模式 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开展了教学资源应用的研究,其模式为: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合作探究——补充指导——提出方案——总结得失——拓展延伸。 该模式是通过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能够共同出谋划策,讨论研究方案,之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获得非常多的资料与数据,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从而总结出结论与成果。 如小学科学《蚕的生命周期》一课中教师就是利用课件向学生一一展示了蚕宝宝从一 粒粒小小的蚕卵进而孵化成幼虫,慢慢茁壮,吐丝结茧,最后又产卵的这童话般的一生。通过这样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生命体的循环周期,更让学生体会了生命的意义,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不免产生种种困惑,如:蚕是怎样吐丝结茧的呢?为什么蚕宝宝从小到大样子不一样呢?带着这种种疑问师生间展开了热烈讨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通过交流细化观察的时间、方法以及怎样进行科学喂养等。在实施观察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鼓 励学生将观察日记、照片等素材公布在资源网上以供参考。学生在这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热情高涨,大家积极交流着各自的新发现。 例如: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事件,对师生的震撼非常大,在悲伤之余,我们不禁要 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思考:地震突发时,人们如果拥有足够的避难知识,伤亡的数量会不会少的多呢?如果这样的灾难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又如何应对呢?由此,开展了“地震知识你知多少?”的主题活动。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影象信息,设计制作出包括地震成因、防震措施、震时防避、震后防疫和重建家园五个板块的主题网站。活动中,学生不但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关于地震的相关地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人类最为基本的能力——“生存能力”。 经过四年的实验与研究,通过在课堂前、课堂上、课堂后充实我们的课程资源,我们网站资源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调查显示,有近95%的学生非常喜欢该学习模式,认为能帮助他们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主动搜集资料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问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本课题的研究验证了有效地教学资源和资源应用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地全面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感到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过程,尤其是资源网的可持续性要求资源的建设是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潭死水,更不是资料的堆叠,而是知识的关联和管理,因此每位教师都要参与进来,享受资源共享的快乐,体会资源分享的幸福。教学资源应符合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适中,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注意引导式启发,防止简单的书本搬家和呆板的说教,这些都要由骨干教师把关,确保资源的高质量。 在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师——师交流,师——生交互,资源的可持续性和优化性特色要求资源是一个动态过程,资源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资源的丰富和完善一方面来自教师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我校资源提供了能够反馈信息的联络方式,比如邮箱、论坛、网上沙龙等。教学资源的应用无疑能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绝不能只局限于资源所提供了素材或依赖资源的指导,要能通过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并能主动 提出更多值得探究的新问题,以拓展自身的知识范畴和思维,从而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要通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让实验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使教师在今后的应用与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便于拓展。 三、成果与影响 (1)论文发表及获奖: ●《构建网络教学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历史教学模式》《教学参考—2007年第七期》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参考—2007年第八期》 ●《新课程理念与七年级中国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转化》《教学参考—2008年第三期》 ●《浅淡网络环境下科学课的合作学习》2006年11月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征文中获优秀奖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08年9月获南昌市“三优”论文三等奖 ●《磁极的相互作用》登载于小学教学研究2008 8总第314期63页 ●《科学课探究实践活动的问题与策略》2008年11月获全国教育技术学术征文三等奖。●《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究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2008年12月25日刊登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总第79期》。 (2)获奖课例: 《奇妙的指纹》、《我们身边的动物》、《昼夜交替现象》分获全国课例一、二、三等奖,《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获江西省优质课一等奖。 (3)获奖课件: 《植物的一生——花的探究》、《Touch your nose》、《关心天气》、《地震知识你知多少》、《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昼夜交替》、《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等课件分获省级以上评比一、二、三等奖。 (4)获奖教学设计: 《初二历史课系列》、《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身边的动物》《海峡两岸的交往》《北伐战争》《洋务运动》《改革发展中的教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5)学生获奖: ●2007年我校学生分获南昌市小学生实验操作竞赛一、二等奖。 ●2007年我校初中学生在南昌市纪念八一起义暨建军八十周年手抄报比赛中,获一等奖。 ●2009年我校初中学生在南昌市庆祝改革开放60周年读书活动中获一等奖。 ●2009年我校小学生获南昌市科技节团体一等奖。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本课题的研究着重在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三门学科中进行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出以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共建的两种教学资源开发模式以及相应教学资源应用模式。实验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教学资源的使用者,但同时也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其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地教学资源和资源应用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地全面发展。 四、改进与完善 师生需要的教学资源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符合教学需要的素材、教学积件、教学设计、相关课件、试题以及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资源等,如何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是 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任务。 课程资源的应用无疑能提高学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但绝不能让学生局限于课件所提供了素材或依赖课件的指导,要让学生能通过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并能主动提出更多值得探究的新问题,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使学生得以发展。 11.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篇十一关键词:文史知识;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15-001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初中阶段地理科暂时不列入升学考试的范围,学生对地理科的学习普遍不重视。为此,怎样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内愉快地把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消化,成为地理教学工作者首当其冲的任务。 一、巧用语文地理知识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不少有关地理的知识,我们现在暂时把它称之为语文地理知识。在多年兼任两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语文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独到的妙处。请看初中语文《死海不死》一课,这篇科普说明文,它不仅说明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的形成,死海的昨天和明天,而且还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但当我们讲到世界地理的“西亚”时,学生还没有学到这篇课文,我便用这个典故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至于死海为什么会叫死海,它是如何形成的等方面的知识,则暂时不说,而是学生自己去阅读《死海不死》的课文,后来检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同学搞清楚了死海不死的迷,当然,两千多年前的罗马统帅狄杜将军那是无法明白俘虏淹不死的原因的,而把它归咎为俘虏神灵保佑了。这样把地理教学和语文教学穿插起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运用古代诗歌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歌,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易读易背,其中有不少是描写祖国自然风光的,它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它们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现象,对地理的课堂教学也有辅助作用,在课堂上若能根据教材内容,恰当的选择一二首相关的典型作品穿插进去,既娓娓动听,又油然而生诗情画意,使学生对相关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学生获益非浅,对教师则事半功倍。 三、结合故事,民谚进行教学 在地理课中,适当结合故事、民谚进行教学,可以使课讲得更生动、形象。如讲述“中国的商业”一节时,课文是这样阐述的:什么是商业呢?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活动,就是商业,有时俗称“做生意”或是“做买卖”。为什么说“做生意”或是“做买卖”就叫做商业?“商”原来它和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有关,传说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文王灭商朝以后,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史称西周,周文王把原来的商朝的臣民当成是二等“公民”,叫他们曰:“商人”,不分给他们土地等其它的生产资料,这在当时简直置他们于死地,俗话说的好,“天无绝人之路”,大活人没有被活活饿死的道理,这些完全失去生产资料被称作“商人”的人们,奋起抗争,另辟蹊径,流落民间,从事买卖活动来谋生,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从事买卖的群体越来越大,就把专门从事买卖活动叫做商业,这方面从业人员就叫商人。如今民间还有轻视“商人”的意识,认为“商人”抛头露面的低人一等,我就曾经在课堂上提问过平时没有做过生意的学生,敢不敢到大街上卖东西,齐声回答:“不敢。”也许这就是遗风吧。学生听了兴味盎然。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常用简单的通俗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言简意赅,其中不少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上课时若能灵活引用,也可以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请看“耕南山,住北屋”。其大意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山应该是坐南朝北的,而人居住的房子却正好要坐北朝南,理由何在呢?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北半球坐南朝北,相对来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则显得阴凉,这恰好是适合林木的生长,坐北朝南的房子却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而较温暖,对于人的居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特别是旧社会缺医少药的年代,温暖的环境,对于人的生活,生产就更显得重要了,连同家庭饲养的牲畜都会生长得更好,因此“住北屋”更能人丁兴旺,以前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把它归咎那是“风水”好,其实这是地理科学在房屋建造上的运用,而并非迷信。 四、地理教学应与乡土人文知识有机联系 我所处的学校位于二省三县(广东、福建、平和、大埔、永定)交界的边境上,这里自古以来都是边远闭塞的地方,聚居的都是客家人,客家人之所以被称为“客”,也许是比闽南人和潮汕人从北方南迁时,较后到达这一带繁衍生息的缘故。据了解,宋元时期,客家人南迁时以宁化石壁村为中转站,而后沿汀江流域分布,到达广东的三河坝,因三河坝以下是潮汕平原,潮汕人已先期到达那里生活,客家人已无法进入,只得从三河坝开始,沿梅江而上向山区挺进。因此,现今客家人大多集中在闽西、粤东、赣南的山区。由于这一带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为了生存和发展,客家人教育后代普遍留有这样的古训:“卖屎缸地也要供孩子读书。”(意思是生活再艰苦也要让孩子上学)通过读书这一途径,进入政府机关、到外地去谋生。另外男孩子若不读书,从小就要从师学艺,为长大后出门打工打好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旧社会去东南亚谋生的华侨也特别多,因客家人自古以来出门的人多,在我的家乡又留下一个风俗,全国大部分地方是清明去扫墓,而我们这却不然,是正月元宵节,由于出门的人大多从年头离家要到年末才能回来,中途无法返乡扫墓祭祖,为了表达对祖宗的崇敬,又迫于生活的无奈,干脆把祭祖的这一事宜从清明提前到元宵节,办完可安心出门,我想这一风俗也就源于此吧。在讲述乡土地理时,我时时的插入这些内容,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推荐阅读: 谈谈对地理科学的认识09-06 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报告——目录12-01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07-29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11-28 如何运用“游戏式”教学提高地理教学效果10-06 音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索09-20 PPT课件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运用探讨10-08 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06-28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11-05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