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解析(共9篇)
1.礼记解析 篇一
读《礼记》有感
——学做优秀客服人
关于《礼记》这本书,余秋雨说:“我关注这套书,是因为它对于中华文化和当代世界的关系问题,作出来令人愉悦的回答。”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对我而言,我之所以关注这本书,是因为它对于企业文化和如何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问题,为我指明了方向。
在我入职后短短的三个多月的工作中,我感受到的除了万达“创新诚信自律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之外,更多的感受到了同事之间的团结合作和对待顾客的热心友爱。我想,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的推动下,我们才得以各司其职,把工作做得更好!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尤其是对我个人而言,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客服呢,《礼记》给了我很多启发,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三点:
1.让“礼”成为行为的标尺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它是特定人际关系中修己治人的基本原则,是是非观念和评判的基准,是规范人言行的标尺。那么,在工作中,公司的故障制度和客服人员行为准则就是这把标尺,就像“礼记”对于中国人的生活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一样,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明确的要求,按制度行事,才能是工作顺利有序的展开。
2.权衡利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礼记》中指出礼是可以有权宜变化的,任何事情都有利弊,在取舍之间权衡,有时就不得不打破陈规。这对于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有指导意义。例如,在商场电影票根换礼品活动中某些顾客看的是九点档的场次,电影结束百货已经闭店,而依据活动规则,次日无法领取。对于此类事件,我们就只能特殊处理,先做好登记并发放礼品,次日联系顾客收回票根。很多时候,我很无法预知事情的所有情况,但是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变化,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规矩绑住了手脚。
3.让沟通更有效,让服务更贴心
在未读本书之前,我其实是有点畏难心理的,以为《礼记》一定是一本语言晦涩难懂,通篇文言文的书。但在翻开之后我放心了。它将古典知识大众化了,语言活泼明白,深入浅出,趣味化和生活化使阅读毫无障碍。我想这是这本书如此受推崇的原因吧。实事求是地讲,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大众对于传统媒介的接受本来就江河日下,更不要说还是文言文的。同样的道理,我们每次的活动方案之复杂,对于多数顾客来讲恐怕就像是我刚拿到《礼记》时一样。毕竟顾客更多的注意力在于所享受的实惠上,而不在活动的规则上。根据我们的市调问卷来看,顾客对于我们建议最多的除了加大活动力度之外,就是简化活动方案,是之更加清晰易懂。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减少因误会活动方案而引发的客诉,而且能让顾客感受到我们服务的贴心,提升百货的形象。
当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客服人要做的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我读《礼记》的一点感悟,谢谢!
2.礼记读后感 篇二
时光流逝,转眼《十三经》结课。回顾这中华文化的十三部经书,真是让我感慨古人伟大的智慧。学习之中,《礼记》带来我很多启示,我想结合自己的感悟谈一谈。《礼记》中,既有历法、日常礼仪的内容,也有关于国家政治,个人修养的篇章。我将主要谈一下后者。
说到治国,必须提《礼运》这篇中孔子对大同世界的描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老实说,在上这节前,我刚学完中级党校。因此,看到这些文字,我脑海中浮现了共产主义社会。当今时代,我们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认为实现它,最最困难的是人们的思想。孔子,在几千年前的那个乱世,就构建了大同世界的蓝图,实属伟大。文中所言的大道,即是实现大同的必要条件。这大道必包含着人民的思想境界。遥想舜治天下之时,舜那圣人般的德行加上智慧的治国方略,人民得以教化,国泰民安。那个时代,离大同世界也许很近了。再观今日,物质水平较那时可谓极大繁荣,但离大同世界的距离呢?显然,当今人们的思想变化了,或者说是价值观不同了,价值观可是人前进的风向标。在大同世界充满了仁爱,“天下为公”,把天下当成自己所有的,怜之爱之。当代中国,人们很多时候在为了金钱奔波。或许是我年少无知,不晓生活之艰难。可奔波是为了什么?日常生活基本需要?拜金主义带来的欲望?当代国人看的书籍中,很多一部分和赚钱有关。或许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需要人们大力投身于经济建设上来,造就了此等观念。长远观之,这样以来,离大同世界的距离似乎更模糊了,因为重于私利的社会是做不到“不独亲其亲”的。孔子当时觉得自己的大同世界更是空想,就提出了小康,这个“礼仪以为纪”的社会。当今,我们也在极力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提倡礼制仁义是有帮助的。对于大同,还是引用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礼记中,《中庸》篇里讲述了为人之道,并和《大学》一起归入四书中。中庸这一思想,可谓古时君子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理解中庸,我也阅览了一些课外书籍,上面提到,中庸是种人生哲学,一种人生观,主张做事不偏不倚,找到一种适中的解决方案。服从于“仁”的前提下,发乎情,止乎礼,学会克制,反对过火和不及。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种最高的境界实在难把握。我想,中庸是做事上,度的一个问题。就像大蛇打七寸一样,能否找到那个适度的七寸,那个度,很关键。这时又要提舜了,“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如此的崇拜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舜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记得在我家乡郑州的商城路上路边墙上
印着一路的二十四孝图。印象中,之首就是舜了。在课上,老师也讲过舜“父顽,母嚚,弟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想想看,父母几番想害死自己,多么悲凉。每日面对这样的父母,舜毫不记恨,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以德报怨,让家庭和以孝。圣人之举!如此家庭竟能和睦,也体现了舜的大智慧。他的两名妻子也是德才兼备,逝世后被人们尊称为湘神娥皇女英。
孔子在《中庸》中谈及了实现大道的美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他也解释了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强调智慧、仁爱、勇敢,这也是很多文人艺术家所提倡的。记得宫崎骏导演的《风之谷》中,女主角娜乌西卡这位少年,在危难时刻勇敢牺牲自我,用自己的慈悲和仁爱保护了家园,拯救了自然。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化解了自然之神——王虫,对人类的仇恨。仁爱,这看似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西方的基督教中强调了,无论凡人犯下了多少罪恶,上帝永远永远向他张开怀抱,因为上帝爱他,上帝就是爱。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言,“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仁爱,拯救的力量。
礼记在为人方面多次提及了真诚,在《大学》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如文中所言,真诚是不自欺,还要做到慎独,自欺欺人是小人所为。在我的生活中,我在一些情况没有做到真诚,不坦率,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而有所顾忌。现在想来,就如文中所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心里怎么想的,总会显现出来的。不真诚,久而久之,就到了城府极深的境地,只会疏远他人。选择真诚,当实在迷惑之时,采用中庸之道,会有帮助的。
在学习《礼记》的时候,想到了曾参加的一个训练营,在那里上了几天的关于《弟子规》的课程。课上,讲师强调了为人应“仁、义、信、礼、智”。《弟子规》包含了很多礼节,为人之道,毕竟是总结孔子的言论思想,和《礼记》有很多相同之处。《弟子规》作为古代教育儿童的经典,现代教学中几乎未提及其内容。想到了我的教育,中学以来,只学习课程要求的,为了应试;大学之后,课程几乎全是理工方面的,当然还包括思修毛概。在文化哲学艺术等人文方面接触的太少。尼采曾针对当时德国大学制度批评,认为沦为政府的工具,没让学生深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我,没全面发展。我想,大学中我们应该成熟,不是磨平自己的棱角,而是培养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这个世界,勇敢的认识自己。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上,我会继续学习感兴趣的文化哲学艺术知识,并在行动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篇二:礼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
假日响应领导号召,为自己充电,深入阅读了《礼记》,对其中的一些事例有一点感触,编录如下:
1、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感受: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定义
执行人是法律上的法人的含义,强调的是自由责任能力,个体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执行人式的世界观有一个前提:每个个体具有“足够的”活力/自控能力进行需要的社会活动。执行人的定义是逻辑性的,只有按照前述前提定义个体性质以后,“平等的世界”才是逻辑完备的
劳动者是参与劳动的人,在社会化分工以后,更具体地说法是个体在合作关系方面的选择和表现。
劳动者的概念是通过发现总结而得的,而不是发明设计而得的(劳动者的概念是对社会分工的直接描述)读礼记就可以认定中国哲学在明确强调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区别。西方哲学中没有劳动者的观念,合作关系依靠责任关系来维系(于是西方人无法理解日本的终生雇佣制度!)执行人和劳动者两者都是功利性的/以合作角度研究人际关系。问题在于: 1)如何管理信用
社会合作中不可能的任何环节任何事情上,都允许个人以个人声誉做抵押的自做主张。于是将劳动者的概念强行合并入执行人的概念进行研究是否合适。2)如何界定自由人的范围
如果能证明社会中某些阶层不能(非主观不愿意)具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能力,那么人际平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于是执行人式的世界观只是逻辑理想,可能并不具备社会基础。-----两个定义对个体的要求
执行人的要求是信息灵通、良好公关、市场应变、资源调度、业务策略等等
考虑到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后,劳动者最得体的要求是“谨礼”,表现在两个方面:职守和联想方向
联想是处理事情过程中个人第一时间内所能想到应对的方法。
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1)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要求部分劳动者具有执行性的素质,以改善组织的执行能力。
2)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若干劳动者共同合作完成业务的执行过程,在法律上以劳动者为业务行为的最终责任单位。3)法律保护公司私有制的前提下,考虑雇佣关系后,可将执行人内部权利分配划分为三个层次:利润分配、理念共识、业务执行
利润分配是依赖所有权的比例进行的理念共识用于确立建立运营模式、业务执行的评价依据等内容的业务执行就是实际的执行力,是被雇佣者的权力 4)最大的所有权人对运营模式业务执行评价有决定权,一定不是每个被雇佣者都对理念具有发言权。
对于被雇佣的自由的劳动者一般性要求首先应该是“理念free”的。5)劳动者所做的事情仅限于业务执行是合理的。诸如对业务计划提供专业意见------组织生态
两种合作策略:身体力行、知难行易。前者是有几斤几两就完全发挥出来,后者是首先体会合作者的处境,然后做好配合工作
在正常严肃的合作关系中,应该是知难行易的策略 每个环节上都是明白人,那么运营的风险才能被真正分解到各个环节上
要求组织内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明白合作中的难点烦点,然后才能在待人小事上知其所以、谨礼得当,这就是扫屋之所谓
身体力行是在ceo对自己领导才能有信心的时候,敢于起用专才,这个时候组织业务评价等理念只能是由ceo个人确定的这样运营的风险其实是ceo自己把握的,如果他凭借个人判断强势地干涉下属相处的问题,必定是严重改变了组织生态,那么管理的根本动力是依靠个人魅力的领导。这种组织不够客观和严肃-----鲁梁论战
看了一些鲁梁论战的文章,这场论战从梁实秋留学归国开始,一直到鲁迅寿终正寝为止。核心问题是“人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
鲁梁论战基本上代表了李大钊以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间,maks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文学界的对辩。
论战的第一个高潮是卢梭的关于女子教育的观点,卢梭认为应该坚持男女有别(按日后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梁实秋支持之,鲁迅反对之。
卢梭援引男女生理差别为证据称其为自然主义观点。我觉得这是不恰当的 1)美满的家庭生活必定男强女弱么
个人认为由于卢梭没有美满的婚姻,对于美满家庭生活的臆想的美化性的向往影响了他对“女子的社会性”的认识。2)何谓天生弱势
一个人躺卧在床上三个月,不坐不走,体能自然下降。退一步问,为什么雌狮比雄狮更矫健呢?蜘蛛也是这样。恐怕体能说也未必自然吧。
可能卢梭先生虽然倡导改革,但未必充分地认识了“改造”对于个人的巨大作用。3)社会非自然
在社会中出现国家制度后,人的基本行为标准当首推是道德法律,而不再是动物性的身躯体能。
所以体能上的弱势不应决定性地确定女子的道德地位,进而抑制其社会活动。这正是革命的余地。4)分析“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概念之间的辨析关系可以解决“人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因为执行人是必定有族群分类的,所以两个概念的关系之间直接确定了劳动者有多么强烈的阶级性。
“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等价转化为“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也等价于“社会行为和孤立行为的关系”。
集体的定义必然包含了个人的定义,孤立行为在概念上也包含了全部的社会行为,所以这个题目在逻辑层次上是嵌套递归,因而没有必然的结论,不可强辩。认为“劳动者”应该无条件转化为“执行人”,或者认为“执行人”应该尽力追求转化为“劳动者”,我都没有意见。关键是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再看鲁迅关于卢梭的几篇驳文则主要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显然含有人身攻击的意图,而且举证不够切实。
鲁迅虽凭文笔即可称文人,但举证态度绝对算不上是学者。相对而言梁实秋先生则儒雅得多,鲁成名较早,而修养学识并不及梁。篇三:读《礼记》有感
读《礼记》有感
还记得孩童时代就经常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话“尊老爱幼”,“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等等。读罢《礼记》后才发现均出自《礼记》。《礼记》这部著作对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人与人,甚至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注意的礼仪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划,被世人成为“礼仪之邦”,从《礼记》中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从《礼记》中使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它对规范我们的礼仪的作用。虽然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要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礼尚往来等,加以改造,这对于加强个人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尊老敬贤,顾名思义,我们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贤能的人。孟子说过:“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可以看出古代的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和谐的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老人们阅历深,见文广,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加上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为老人让座,并且多帮助老人,位老人创造各种方便条件。然而现代社会上很多人对待老人的态度十分恶劣,更别说尊老。恳切的希望大家不要让中华民族这种优良传统的礼仪丧失。
礼貌待人是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十分注重的。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最基本道德,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
(一)与人相处,为善当先。《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如果表面是哪个恭敬热忱,而内心虚伪,或者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我们待人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而不是巧言令色或者是一味巴结。
(二)礼尚往来,也是礼貌待人很重要的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礼记》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现代生活中,与人为善和礼尚往来仍是处理好人际交往的关键,也是待人最起码的礼貌。因此我们要学会以礼待人,《礼记》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容仪有整是指一个人的仪表、仪态,它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容仪有整要求我们衣着容貌整洁,行为举止端庄,言语辞令得当??容仪有整不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做到一些基本的礼仪,如学会微笑,端正坐姿、行姿,注重个人的着装,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礼仪等等。从个人修养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艺术。因此,真正
做到言行举止有礼仪规范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因素。希望大家去看看《礼记》,多多感受老祖宗对礼的教诲,让人人懂礼、讲礼、用礼,使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真正做到“欲部穷
于物,物不屈于物,二者相待而长。”从而构建文明社会的风气。篇四:礼记读书笔记 《礼记》读书笔记
——《礼记》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这个寒假中,通过阅读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在专业课的学习能力上又进了一步。通过对中国儒家经典《礼记》的阅读。我深深体会到了礼记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意义,也明白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说起《礼记》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总会觉得带有某种戏剧性。它最初的身份不过是《礼》的附庸,而后来竟蔚为大观,而原来的“主子”则黯然失色。非独此也,不仅《礼记》一书作为一个整体日益走红,而且从《礼记》中剖离出来的《大学》、《中庸》2篇,更是红得发紫,被编入了朱熹撰写的《四书》。
在西汉时期,《五经》中的《仪礼》,并非《礼记》。但在西汉的政治生活中,《礼记》却显得非常活跃,而《仪礼》却相形见绌。例如《汉书·宣帝纪》:“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秋七月霍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无嗣,择支子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奏可。”这是涉及立皇位继承人的大事,霍光从《礼记》中找到了理论依据。《礼记》的被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到了三国时期,《礼记》正式升格为经。《礼记》的升格,以为着
它已经取得与《礼仪》平起平坐的资格,已经摆脱了附庸的名分,蔚为大观。而随着《礼记》地位的上升,《仪礼》的地位则日趋式微。《北史·儒林传旭》:“诸生尽通《小戴礼》,于《周礼》、《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唐初,孔颖达奉太宗之命撰《五经正义》,《五经正义》中的《礼》已经不是仪礼》而是《礼记》了。换句话说,《仪礼》的《礼经》地位已被《礼记》取而代之了。此后,《仪礼》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
生了上述戏剧性的变化。清代学者焦循《礼记补疏序》说:“以余论之,《周礼》、《仪礼》,一代之书也;《礼记》,万世之书也。《记》之言曰:‘礼以时为大。’此一言也,以蔽千万世制礼之法可矣!”何谓“礼以时为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与时俱进。这句话精辟的道出了《礼记》日益走红的根本原因。我国素称礼仪之邦,而赢得这个美誉的最大功臣应是《礼记》。《三礼》之中,《周礼》原叫《周官》,是讲中央政府的设官分职的,严格地讲,和礼仪有点不搭界。/《仪礼》是讲礼仪的。它一共讲了15种人生礼仪,好是好,问题是它讲的礼仪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后世很少与有人问津,时过境迁,已是明日黄花,可谓有历史意义而无现实意义。在礼仪文明形成的长河中,唯有《礼记》与时俱进地陪伴着我们。
《礼记》是讲究礼仪的百科全书。在中国书的海洋里,最具有此种功能的书非《礼记》莫属。平天下需要讲究礼仪,治国需要讲究礼仪,齐家需要讲究礼仪,修身也需要讲究礼仪。最高统治者需要讲究礼仪,一般士大夫需要讲究礼仪,普通百姓也需要讲究礼仪。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都有你需要讲究的礼仪。这些礼仪在其它书中你或者看不到,或者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在《礼记》中你都可以看得到。比较而言,《礼记》最切近人们的生活,他离我们并不遥远。
举些例子来说吧:
从共产党的十二大开始,“小康”、“小康社会”、“小康水平”、“小康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词语不仅高频率的出现在各种媒体 上,而且也深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一部部落实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小康”一次的取义,便是癞子《礼记·礼运》。
我们看到土葬时所用的棺木前方写一个大大的“奠”字,我们看到花圈中央也写着大大的“奠”字,这是为何?或曰:“这是表示祭祀亡灵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写一个“祭”字,让人一看就明了呢?《礼记·檀弓下》说:“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孔颖达疏云:“奠,为始死至葬之时祭名。以其时无尸,奠置于地,故谓之奠也。”朱熹《仪礼经传集解》云:“自葬以前,皆谓之奠。其礼甚简,改哀不能文。而于新死者亦未忍遽以鬼神之礼事之也。自虞以后,方谓之祭。”由此可知,葬前之祭,只能叫奠,不能叫祭。我们看到的棺木和花圈,都是在下葬前,所以只能写“奠”。
如今的中国高校一般都有校训。校训的文字一般非常简练简洁,寓意深远,耐人咀嚼。一般是8个字,多者16字,少者4字、2字。而很多大学的校训都和儒家经典有关。其中,尤以与《礼记》者有关者为多。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云:“致知在格物。”
4、香港城市大学:敬业乐群。
《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
校训中有取于《礼记》者甚多。我们知道,校训是格言,是座右铭,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它不仅镌刻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以期达到警示作用,而且嵌印在每个学子的脑海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么多高校的校训不约而同的选自《礼记》,这至少表明在中国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共识,《礼记》是一部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儒家经典,在塑造中国未来的栋梁的国民性的事业中大有用武之地。
当然,《礼记》中也有糟粕。例如《礼记·郊特性》说:“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所谓“三从”,束缚妇女的三道紧箍咒。再如《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就是所谓“四德”,古代妇女砥砺自己的标准。总而言之,《礼记》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在继承这份文化遗产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古人的智慧渗透过千年的时间,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提供指引。篇五:读礼记 学记有感
读《礼记 学记》和《劝学》有感-----------隆昌地区中学 孟昭勇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阅读了《礼记 学记》和《劝学》,其中:“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一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可以说感触颇多。这不禁使我想起平日里学生考试后,当课代表把批好的试卷发下去时,发到试卷的同学脸上却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好象各个都得满分似的,而且都忙着在打听、比较其他同学的成绩。当时我想:他们为何不先去查查失分的原因。难道考试的目的是求个分数?试卷分析课是为了让他们相互比较分数的高低?
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分析试卷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否如同学所理解的呢?
我们知道,考试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常用的方式。那么,什么是“教”呢?只有弄清“教”的目的,我们才能明白作为教学方式之一的“考试”的目的以及“分析试卷”的目的。《礼记 学记》中对教育是这样定义的:“教者,长善而救其失也”。中国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说出了教育最重要的两个主轴——“长善+救失”。教育的的目的就是长养学生好德行,保持学生的好习惯;纠正学生的过失,导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作为教学的其中一种方式“考试”,它的本质和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它决不是为让学子们争个你高我低,比个我强你弱。而是通过考试明白我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和方法影响自己的学业。“分析试卷”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而是清楚:这次考试,我得分部分是因为我发挥了哪些好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以便继续保持——长善;失分的地方是因为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所造成的,以便及时的改正——救失。如果我们教师选择错了“分析试卷”和每次考试的目的,那么,可能是事倍功半,——老师辛辛苦苦改出试卷,学生拿到试卷后无所谓;甚至老师忙着在讲台上说答案,台下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因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考完试之后学会首先做到:长“对的同学的善”,救“错的同学的失”。请做对的几位同学展示答案,这样,一方面长养和肯定了他们解题的好的方法,同时也可弥补他们或许因总分不高而产生的自卑,有时甚至会增强他们学这门功课的自信;另一方面对于答错题的学生,他们通过借助对的同学的答案和思路,自己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达到了“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的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对此类题目解题方法的摸索和归纳。
其次,长“错误同学自己的善”,救“错误同学自己的失”。分析试卷中往往会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题目都是因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恰当的解题方法而造成了失误。对于此类学生“有心非”而造成的错误,若老师一味的满堂灌的强调解题方法,可能学生不易接受和消化。我们不妨让他们自己先“长养自己的善”——我错的答案是依怎样的思路得出来的;后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失”。因为即使答错了题目,但答错题目的过程中一定也有学生的“善”,不妨利用这一点,老师鼓励他们讲出错误答案的来由,达到“强而弗抑”的效果,让学生们借长养自己的“善”中去发现自己的“失”,以达到不断的完善自己,取长补短。
当然,不管是分析对的题例也好,分析错误的题例也罢,一定要启发学生来思考,让学生参加讨论。因为这是分析学生自己的答案,展示出来的都是学生自己的答题例子,就会最容易激发他们兴趣,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参与讨论的欲望,也最容易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长“教师自己”的善,救“教师自己”的失
3.22《礼记》二则教案 篇三
知识与技能
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能当堂成诵。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认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2.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重点
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
1.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看有无相似之处。
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虽有嘉肴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yáo)
弗食(fú)
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xué)....(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句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①虽有嘉肴(嘉:美好; 肴:用鱼、肉做的菜。)..②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吃).③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因此,所以)..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反思;自强:自我勉励。)...⑥故曰:教学相长也(长:促进).⑦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2)古今异义词。虽有嘉肴(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 今义:味美).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学学半(古义:教 今义:学习).(3)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自己不足,然后才能自己反省;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4.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教学能相长虽有嘉肴学知不足,教后知困实践出真知 逐层论证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引用作结——学学半,此之谓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大道之行也
同学们,在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民流离失所;周王室日渐衰微,礼崩乐坏。“士”私学兴起,形成了许多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学派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主张,儒家提出了“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的政见主张,以实现“大同”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不仅仅是儒家治国理想,更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梦想。
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多媒体投影)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①大道之行也(施行).②选贤与能(同“举”).③讲信修睦(培养).④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⑤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的人)⑥皆有所养(供养).⑦男有分(fèn,职分,职守).⑧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恨).⑨不必藏于己(私藏).⑩谋闭而不兴(兴起).⑪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指作乱害人的事。作,兴起)...⑫故外户而不闭(户:门。闭:关闭,插门)..(2)翻译句子。①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②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课文节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
1.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停顿:
(1)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2)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3)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2.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1)大道,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2)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3)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5.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6.迁移探究
(开放性题目,分组讨论,在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复习。)(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出的诚信、和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社会关爱,安居乐业太平盛世大道之行也基本特征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心驰神往理想社会谋闭不兴,盗乱不作外户不闭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社会纲领
讲信修睦
4.礼记 篇四
家一子,自幼喜习文练武,亲友赞之,甚是喜爱,而今以十八、九之。淡薄功名利禄,不曾赶考。
择日,与友相约,漫于湖畔。而兴已致,与友对柳作词,同回之路,巧遇歹人,武斗于此。友见状,即呼行人,歹见闻而溜之。
友见其笑而闻,曰:“其歹人以恶之对,何而笑之?”
曰:“以恶报恶,歹以伤,不能为恶,何而不笑?”
友不解,其有曰:“以君之礼待君,以歹人之礼报于歹人。”
5.礼记翻译及原文 篇五
原文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执笲、枣、栗、段修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着代也。
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着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祢未毁,教于公宫,祖祢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故天子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服母之义也。
译文
婚礼,这是一种将要结合两性之好、对上关系到祭祀宗庙、对下关系到传宗接代的子L仪,所以君子很重视它。所以,在婚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个步骤中,每逢男方的使者到来时,女方家长都是在庙里铺设筵几·,然后拜迎使者于门外。进入庙门,宾主揖让升阶登堂,在庙堂上听使者传达男方家长的意见。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表示对婚礼的敬慎和郑重其事。
父亲亲自向儿子敬酒而命其迎亲,这表示男方处于主导地位。儿子奉命前去迎娶,女方的父母在庙里铺筵设几,然后到庙门外拜迎女婿。婿执雁进入庙门,宾主揖让升阶登堂,婿行再拜稽首之礼,把雁放在地上,这表示是从新妇父母手里领回了新妇。然后妇随婿下堂出门。婿亲自驾驶妇所乘坐之车,又将挽以登车的这都是有意表示亲爱的举动。婿为妇驾车,待车轮再由仆人代婿驾驶。婿乘己车前导,在自家的大门妇后给圈递三,索动绳转外等候。妇到达,婿向妇作揖,请她一同进门。进入婿之寝室,婿与妇共食同一姐中的牲肉,又各执一瓢以饮酒,这表示夫妇一体,不分尊卑,希望他们相亲相爱。
飞通过敬慎郑重其事的婚礼而后夫妇相亲,这是婚礼的基本原则,也从而确定了男女之别,建立起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正因为男女有别,所以才会有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正因为有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所以才会有父子相亲;正因为有父子相亲,所以君臣才能各正其位。所以说,婚礼是各种礼的根本。
在众礼当中,冠礼是礼的开始,婚礼是礼的根本,丧礼、祭礼最为隆重,朝礼、聘礼最能体现尊敬,射礼、乡饮酒礼最能体现和睦,这就是礼的大概情况。
第二天,新妇早早起床,洗头洗澡,准备拜见舅姑。天大亮时,赞礼的人将妇弓}见给舅姑。妇手捧容器,内盛枣子、栗子和肉干,以此作为进见之礼。赞礼的人代表舅姑向妇赐以甜酒。妇先以脯酿祭先人,又以甜酒祭先人。行过以上的礼节,就表示作媳妇的礼完成了。舅姑进入室内,妇以一只煮熟的小猪向舅姑进食,这是表示新妇开始履行孝养的职责。第二天,舅姑共同用一献之礼慰劳妇,而妇应把姑酬己之酒放下不再饮。舅姑先从西阶卞堂,然后妇从东阶下堂,这表示新妇已有资格代姑主持家中内务了。
成就了妇礼,表明了妇顺,又进一步表明了妇有代姑主持家务的资格,所有这些,就是为了强调对妇在顺从上的要求。所谓妇的顺从,首先是要顺从舅姑,其次是要和家中其他女性和睦相处,然后才是让丈夫称心满意,从而完成妇女应做的女工,谨慎地守护柴米油盐等物的储藏。所以,上述对妇顺的要求都做到了,家庭内部才能和谐安定;内部和谐安定了,然后家才会长久,所以圣王很重视妇顺。
因终古时候妇女在出嫁前的三个月,如果该妇女与国君还是五服以内的亲属,就在国君的祖庙里接受婚前教育;如果已经出了五服,就在大宗子的家里接受这种教育。由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以后,要举行教成之祭,这是向祖先察告,婚前教育已经完成。祭时用鱼作姐实,用薪、藻这两种水草作羹菜,这些祭品都属于阴性一类,所以用来造成妇人的顺从飞。
古代王后设立六宫,妇官有三夫人、十尸御妻,以管理普夭之下对妇女的教育九缤、二十七世妇、八,以显扬妇女应有的顺从,所以天下家庭和睦安定。天子设立六官,男官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管理天下的政事,以显扬男子应有的教化,所以政事和谐,国家安定。所以说:”天子管理对男子的教化,王后管理对妇女顺从的教育;天子治理政务,王后治理妇女事务;天子审察三公等官是否尽职,王后审察三夫人等官是否尽职。男教与妇顺形成风俗,内外协调一致,国与家都安定有序,做到了这一步,就叫作盛德。
6.《礼记》读书笔记 篇六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吕。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
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孟冬之月,律中应钟。
仲冬之月,律中黄钟。
季冬之月,律中大吕。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为纲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是:
7.礼记三孝(范文模版) 篇七
(三)立于礼
设计三: 《立于礼》教学设计三————我们离“孝”有多远
【阅读篇目】
《立于礼》第四单元《居丧之礼》、第五单元《治人重祭》、《丧之中庸》、《节哀顺变》、第十一单元《人子人臣》、《父慈子孝》
【教学目标】
1. 了解儒家倡导的无处不在的“孝”。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子女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丧葬中也有孝道;子女在父母死后继承其遗志。
2.阅读教材中课文《陈情表》、《合欢树》,体会李密对祖母至孝之情,使晋武帝也深受感动;感悟史铁生借合欢树表达对母亲离世的悲伤之情。
《陈情表》: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是因为有孝顺祖母的衷情,提出“终养祖母,辞不赴命”的要求,其真情实意深深打动了武帝,准其终养祖母。
《合欢树》:母亲种下一颗合欢树,寄托其美好的希望。合欢树今天已高与房齐,而种树人已离世七年,作者借合欢树寄托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及对母亲真挚深切的思念。
3、了解孝道的意义。
孝道也是自然之道,中庸之道;孝是为人之本;以孝道为根本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疏通并诵读《立于礼》第四单元《居丧之礼》、《丧之中庸》《节哀顺变》,第五单元《治人重祭》,第十一单元《人子人臣》、《父慈子孝》。2.阅读上海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课文《合欢树》、第五册《陈情表》,体会李密对祖母至孝之情,使晋武帝也深受感动;感悟史铁生借合欢树表达对母亲离世的悲伤之情。3.儒家倡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阅读节选文字概括孝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4、反观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对待父母的,称得上“孝”吗?
(二)检查预习1.导入新课
“孝”是一个会意字, 它的意思是一个孩子搀扶着一个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儒家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 是想建立一个“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的安乐社会,而这一切要建立在“孝悌”的基础上。那么“孝”有哪些内涵呢?
2.阅读《合欢树》、《陈情表》,感悟其传达的浓浓的思。(1)《陈情表》:面对晋武帝的征召,李密提出“终养祖母,辞不赴命”的请求,其至孝之情深深打动了武帝,准其终养祖母。(2)《合欢树》:文章写母亲去世七年后,作者获奖回到旧居,引出母亲种合欢树的一段往事以及回大院与邻居谈到合欢树的旧事。他情系“合欢”,情系母亲,只是因为害怕触物伤怀,才不愿直面合欢树而已。合欢树今天已高与房齐,而种树人已离世七年,因而作者在合欢树身上还寄托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及对母亲真挚深切的思念。
(三)启发引导,步步导读 1.疏通文字,诵读文本。
2.“生,事之以礼”有哪些具体体现。提示:(1)孝道体现在为人子日常生活居、坐、行、立的具体行为中。
《父慈子孝》(《礼记曲礼上》)中有:“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染,祭把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室中西南隅谓之奥,是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长居坐之处;“中席”是尊者的席位,所以为人子者需避免不敬。子女不能处在尊贵的西南方,坐位时不能坐在正中,行走时不能走在中间,站立时不能在门中央。举行飨礼时不能做主人,须由父母决定;祭祀时不能做受祭的尸,以免接受父母的祭拜。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听从父母的话,父母不在眼前也要像他们在左右一样。不登上高处,不走到深谷边,不去从事危险的活动,不要让父母担心。也不随便毁谤人,不随便嬉笑,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谨守本分。
(2)孝顺父母,要恭敬从命,听从父母的教导和命令,尊重父母的心思和意愿,令父母身心愉悦。
《父慈子孝》(《礼记曲礼上》)中有:“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冬温夏清,昏定晨省是人子之事亲的基本礼仪,为了让双亲得到欢愉、舒适、安逸。
《父慈子孝》(《礼记曲礼上》)中有: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出必告,反必面”是人子之孝的基本礼仪,为人亲者无一念而忘其子,这是人之天性,而为人子者念而不忘其亲,则必行出告反面之礼仪,出告反面之礼必会如此:一游必有常;二所习必有业。如此,游安则不敢随性漫游从而使父母担忧,习正则不敢荒废功业从而使父母受辱。
(3)孝是使父母精神上满足,且要终孝子之身。《父慈子孝》(《礼记内则》)中载:“曽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从心底尊敬、爱戴父母,精神上的满足比衣食物质的满足更重要。此处还指出,孝子不仅是让父母内心得到满足,父母过世后,子女也要严守丧礼,不辱父母之名,这才是真正的孝,是谓“终其身也。”
3、“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丧葬”“祭祀”中如何体现“孝”?(1)丧孝器物是丧亲者情感的寄托。
《丧之中庸》中言“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孝子要执杖,“或曰担主,或曰辅病”。丧服虽为无言之物,但它却是孝子孝道的体现。斩衰裳:称为斩,是因为斩三升之粗麻布以为衰裳,并且衣服之侧边任然留有斩断的缺口,而不加缝边,这是由于丧父者内心最为悲痛,以致无心思也无闲暇于装饰外在服饰,于是斩取最粗恶难看的麻以缝制丧服,表示为人子女者心中如斩的痛甚之意。孝子执苴杖,苴杖是指称竹之貌如苴之恶,因而取如此之竹为丧杖,因为“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赢,以杖扶病也”
《丧之中庸》中言“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以粗绳系丧冠,穿茅草编成的丧鞋,在于表现粗恶之貌,而避免装饰。丧礼中孝子还以最粗重的麻为腰绖,以象征孝子内心哀痛之感。(2)丧礼中的哀戚是对丧者自然情感流露,非有意为之;孝子不能因过度哀伤而危害健康。
《节哀顺变》(即《礼记•檀弓》)云:“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便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其义为丧事极为哀戚,但念父母生我,注意节制,不欲伤其性。当然,这种哀戚之情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而非有意为之。《礼记•檀弓上》云:“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
《节哀顺变》中有:“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哀戚之情是丧礼中孝的体现,也是孝的要求,这种哀是基于自然亲情的情感流露,而非刻意为之,不求礼全,但求情真。
《节哀顺变》有:“丧不虑居,毁不危身„„毁不危身,为无后也。”不能因为哀痛危及自身的性命,要考虑到父母的意愿和荣辱,要担心没有后继之人,违背孝道。(3)孝子心怀敬畏而依礼奉行祭祀之礼。
《祭礼.治人重祭》(《礼记•祭统》)云“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强调祭祀之礼,不是借外物从表面上做文章,而是发自人的内心,内心敬畏而依礼奉行祭礼。(4)主张“三年之丧”,同时又强调把握分寸、节制悲哀。
《丧之中庸》中有“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悲号,三年忧,哀之杀也。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圣人是按照哀情逐渐减弱来制定节限的,这就是规定守丧三年的缘故,在对逝者寄托哀思时也避免了长期沉溺于悲情中的不可自拔,是对人的限制,也是对人的关怀,也是中庸之道。
4、中国自古是重“孝”之国,孝对人类的意义何在?(1)、孝即是道。丧事哀戚,人之本性,情之自然,也是孝道的体现。但过于哀伤会“以死妨生”,伤害生者的性命,故儒家对此种哀伤之情时时加以限制,在制定丧葬仪式种种规范时,总是提示人们“节哀顺便”,丧之中庸,逐步减轻哀伤之情,从而恢复正常生活,否则会陷父于不慈,陷子于不孝,这既是礼的要求,也是尽孝的体现。
(2)孝是繁衍生命、光宗耀祖是慎终追远的现实要求。每个人都是宗族血缘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有着一种传递生命的责任,每个子女要承担起传承香火的宗族责任。同时,在这个传承香火的过程中,子女给予父母不仅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还要能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光宗耀祖。(3)孔子“孝”思想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于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其所包含的“敬”的感情和具有普世性的“爱”,所以百善孝为先。(4)孝是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紧密相连的。《父慈子孝》中有“故年倍于我,事以父礼;长我十年,事以兄礼;长我五年,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可知,爱敬之道始于事亲,年倍于我,可事以父礼,长我十年,可事以兄礼,依此推之,父兄之礼,可以推及社会与他人。爱敬之道源于家庭人伦,达于社会人伦之道,可以说,没有家庭人伦的爱敬之道就难以建立社会人伦的爱敬之道,所以,事亲之礼可以推己及人,广施于天下。可见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5.《礼记》中的“孝”给我们当今怎样的启示。
(1)养亲与敬亲。奉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对父母应和颜悦色、恭敬亲切,使父母精神神愉悦;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应该时刻惦记、牵挂着父母,即孝思。
(2)顺从与继志。不违背父母意愿的含义,也有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子女应当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发扬光大,实现光宗耀祖,这是更大的孝道。
(3)孝丧和孝祭。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节安葬、祭祀他们;对于丧礼,要有哀痛、敬重、虔诚之情,同时又不应该铺张浪费。
(4)孝亲与博爱。孝敬父母并非提倡狭隘的私亲之爱,而是要把对父母的爱推广到天下人的父母身上。
(四)课后活动
1.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当下的年轻人对父母的态度和做法哪些是不符合孝道的。
2.讨论:儒家所倡导的孝道,在当下社会哪些依旧沿习,哪些被遗忘,我们离孝有多远。孝要怎样才能培养出来?
【作品解读难点】
1、顺从与谏诤
《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 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 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 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 不仅不能顺从, 而应谏诤父母, 使其改正不义, 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孔子主张子女要顺从父母, 但不是绝对地服从, 父母有过错还得要谏诤。但在劝谏的时候要和颜悦色,选择时机,要时时而间进。在今天, 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父母有不对之处、或错误之处, 要提出来。如果父母做了不道德的事情、犯法的事情或者与常理相背谬的事情, 一定要进行劝谏, 劝其改正, 这才算是对父母的“孝”;否则, 顺从父母就是陷父母于不义。
2、丧之中庸
制定礼的总的原则是,取法天地,效法四时,顺乎阴阳,体乎人情,本着这样的原则去制定才叫做礼。丧服有四条原则,因时制宜地采取其中某条原则,就是取法于四时。在四条原则中,有感情上的、理智上的、原则性、灵活性,就是取法于人情,分别对应仁、义、理、智。守丧三年,这就是以感情原则为依据的,为有血缘关系的人服丧,感情重于理智;虽然极其悲伤,身体非常赢弱,但也不至于危及性命,这体现了不因死者而伤害生者的道理,丧期最长也不超过三年,这是以其原则性为依据的;服丧者可以拄拐杖,居丧时,秃头的妇女不需露出发髻,驼背的人不需袒衣露体,瘸子在哭泣时不需顿足跳起,年老和有病的人不需停止喝酒吃肉等等都是根据灵活性的原则制定的。
丧事哀戚,人之本性,情之自然,也是孝道的体现。但过于哀伤会“以死妨生”,伤害生者的性命,故儒家对此种哀伤之情时时加以限制,在制定丧葬仪式种种规范时,总是提示人们“节哀顺便”,丧之中庸,逐步减轻哀伤之情,从而恢复正常生活,否则会陷父于不慈,陷子于不孝,这既是礼的要求,也是尽孝的体现,也是中庸之道。
【参照资料】
(一)见仁见智之说。
1、鲁迅《二十四孝图》: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老莱子“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鲁迅《二十四孝图》)
2、钱穆《讲孝道,要在教人懂有“亲”》:讲孝道,其主要用意在教人懂有“亲”。中国人很重“报本”,亦即是“报恩”。父母对我们有恩,我该报。不仅在父母生前,死后还有祭,这是表示我自己一番情意。父母已死,我的祭,究竟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我不管。我只自尽我心。祭父母、祭祖宗,乃至祭天地,皆是我这一番报本报恩之心而已。禽兽无此心,人性与禽兽性不同,因此人道也与禽道兽道不同。由于慈孝而推广到人与人相处的一番“亲爱”之情。人群中必需有此一番“亲爱”,始能相处得好。此一番亲爱的心需要培植,最好从家庭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的情意上培植起。子女对父母能孝,才会对其他人有亲情爱意。从人道上讲,孝不尽是为孝,不专是为自己的父母,这乃是人道之根本所在,这是中国人的观念。能亲自能仁,能仁自能爱。这里可以奠定人们做人的基础,养成他一种良好而高贵的心情,然后推而至于对家庭,对朋友师长,对社会国家,对于全人类,到达一个理想的“为人之道”。
(二)经典解读介绍
1、南北朝时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对孝道有极好的宣扬。主要体现在重视对子女的孝伦理教育,主张父慈是子孝的重要条件,要求子女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尊敬父母,还要以礼安葬和祭祀父母。此书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观,但对儒家的孝道观又有所变通和发展,更适合了民众的需求。
2.台湾学者曾仕强《孝就是道》,诠释了为什么孝就是道、为什么百善孝为先、为什么孝为德之本、孝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孝要分等级吗、要等到父母死后才孝吗、现代人的孝道在哪里,明确提出孝道从家庭培养出来,由童年开始,养成好习惯;父母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使子女有所感受;父母仁慈,夫妻忠贞,三代同堂,是最好的环境。于当下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8.《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篇八
2、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
3、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4、“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6、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7、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9、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1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2、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1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16、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礼记》
17、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9.《礼记》名言感悟 篇九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求学的过程,尊敬老师是很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授的道理才可能受到尊重;道理受到尊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敬重学业。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26、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2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
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
【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
31、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译文】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从容宽厚为法则。
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
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礼记解析】推荐阅读:
礼记:礼仪与修养06-29
礼记作文200字07-26
读礼记有感3000字07-11
读《礼记》的心得体会08-21
《礼记》语言的艺术成就08-30
论语孟子礼记常考名句06-24
《礼记》《大学》读后感1000字08-08
应急应变解析07-13
亏损词语解析07-20
音乐鉴赏解析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