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

2024-09-01

阿q正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14篇)

1.阿q正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 篇一

阿Q正传读后感1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鲁迅先生的笔墨“传扬”之下得以流传至今。然而,鲁迅先生所想要传扬的不仅仅是这些。其中还有更深刻,更能发人深醒的东西。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形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之前的‘行状’也渺茫”,阿Q浑浑噩噩地渡过了他的一生。因为阿Q的人生目的仅仅是活着,他不会去思考怎样更好地活着。这样活着,和一个“活死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阿Q一生最大的辉煌就是从城里回来的那段日子。在那几天里,甚至未庄的赵大爷也对他刮目相看。但这些都不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得到的,这样说来,阿Q仍是可悲的。他受着强势的欺负,却又去欺负其他弱小;他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又去耻笑和他一样的穷苦百姓;他不知“革命”为何物,却又因“革命”而丧了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Q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是那段时期广大群众的典型代表。那是一个正值“改朝换代”的时期,国内清朝的数百几基业摇摇欲坠,西方却是在蓬勃地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传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已经被打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渴望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他们就像是贝克特笔中的戈多,他们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自己不曾了解的世界的到来。确切地说,他们选择了服从命运的安排,不去尝试,不去努力。

读完《阿Q正传》,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写作这篇小说时的心情。鲁迅先生就是那一个时代的引路人,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痛苦,也看到了他们的希望。鲁迅先生奔走相告,企图告诉每一个人他所看到的世界,渴求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与快乐。鲁迅先生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一根巨大的蜡烛,即使燃烧自己,也要让每一个人看清前进的道路,让每一个人重拾前进的信心与勇气。

阿Q正传读后感2

影片中的“革命”事件是一出闹剧,也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推向了新的高度。阿q狭隘的小农观点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痛绝。并在显示自己见过杀革命党时冒出“革命党当然该杀”这种观点。

但当他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与未庄人对革命党的害怕慌张时,却对革命有些神往了。最终大喊“我革命了!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冲出酒店,一路高唱着戏文,好不得意。

其中前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而《龙虎斗》戏文的吟唱表现出阿q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和盲目乐观。在他眼里,只要他想革命了,他就能革命。因为他太苦太穷了,所以他一心向往革命,他所想要的只是改变自己的地位。

从后来他的美好梦境中不难看出,他对革命的本质,性质以及对象根本不了解,对革命对象也极端混淆,而且留有非常浓厚的封建思想。但后来阿q失望了,因为革命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去尼姑庵革命不成,假洋鬼子也不准他革命,他的“革命”只好就此结束了。我们可以看到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是他精神领域的主导,而且这一性格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的躯体。

甚至是后来被当做替死鬼抓进监狱,游街。他竟也能坦然地想成“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抓进抓出的,要游街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此时却让观众有点心生敬意了。

狱中的阿q认真地画着圈,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也将走到尽头,不免让我们心生一丝怜悯。当他真的要枪毙时,他终于恐慌了,颤抖地闭上了双眼,“精神胜利法”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没有奏效了。

阿Q正传读后感3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阿Q正传读后感4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在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还由于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阿Q正传读后感5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也是五四文化革命时期的优秀作品。那是个激情似火的年代,重读《阿Q正传》好象也让我回到了那个年代,阿Q的形象也深刻印记在我的脑海中。

以前的我以为,阿Q是个卑贱的,又可悲的中国农民,正如那时代的中国人民一样,是封建思想的产物,应该被时代所抛弃。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想:“是儿子打老子。”这不正是那个时代的最好写照吗?那时的人们不会想我们为什么会落后,我们为什么要被帝国主义侵略,想的只是以前,曾经,我们的祖先多么的风光~~~~~~~

如今,细细解读《阿Q正传》又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想到过的地方。阿Q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在别人瞧不起他的同时,他却又瞧不起自认为比自己还低贱的人-----王胡、小D。阿Q是悲哀的。阿Q并不懒惰,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有一个家;阿Q想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

这正如我们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忙忙碌碌,巨大的压力侵蚀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没有本事,没有手艺,没有知识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达尔文的《进化论》残酷的说明了这一切。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正是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能自我安慰,自我振作。很多的人就是不能进行自我精神的解放,从而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是生活的弱者,他们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社会淘汰了他们。我们应该学会阿Q的那种精神,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生活。

2.阿q正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 篇二

关键词:小说《阿Q正传》,阿Q,精神分析

鲁迅的小说以“不和众器,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见长。“五四”运动后,受西方文艺理论思潮的影响,他的很多小说是中国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合成的产物,其中可以看到精神分析法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主要指导思想的精神分析法,虽然本身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但是其作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扭曲变形的人格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代表作。了解了这篇小说,对了解鲁迅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小说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物,具有精神分裂的特征。因此,本文以《阿Q正传》为例,结合精神分析批评,分析该小说主人公阿Q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1. 生存压抑与活着的意志的冲突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未庄的一个下层农民,他的性格多变。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他时而表现出农民的质朴,时而表现出游民的狡猾;时而自尊,时而自卑;时而不满强者对自己的凌辱,时而又欺负比自己更弱的弱者;他看不起城里人,又嘲笑未庄人没见过城里人的煎鱼;他保守、仇视异端,却又要造反。可以看出,阿Q是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的人物。但所有性格矛盾都可以用一条线索串联起来,那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行为、言论是受到无意识本能、欲望的驱使的。根据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重,即本我、自我和超我。阿Q作为一个底层的农民,活下去是其无意识的本能,其无意识中的自尊和各种萎缩的想法,如造反之后要分钱抢女人,都在作为超我的各种外界压抑下,衍化为以精神胜利法出现的自我。这是三重人格在冲突中失去平衡时产生的精神病状和人格异常。压抑使本我力量积聚,本我力量未驯服,经常冲动,因此阿Q和王胡、小D发生冲突,调戏小尼姑。“原欲以焦虑的方式来求得发泄,乃是由于潜抑作用的直接命运”(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为了生存的延续人要寻求解压的途径,而弗洛伊德的途径之一就是移情,移情可以让焦虑找到出路。面临无饭可吃的境况,阿Q于是进城了,和一帮人一起做了贼。贼的身份反而让阿Q在未庄赢得了他人至少是表面上的尊重,虽然其真正意义上是出于敬畏。“阿Q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了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阿Q的大名忽又传遍了未庄的闺中”。阿Q终于赢得了他一直想得到的尊重和敬畏,在从城里回来之后,生存问题被解决了。被枪决前,阿Q的“二十年后又是一个……”是在受人群围观后、自尊心作祟的表现。

2. 性本能的压抑

作为一个无产的下层农民,阿Q一生似乎已没有娶妻生子的机会了。但作为人类本能的性并没有始终被超我压制而循规蹈矩。所以虽然“阿Q本来也是正人”,并对“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但是在那次被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了脑袋,在小尼姑身上找回精神上的胜利后,“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觉得大拇指和二拇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时滑腻些”。这飘飘然的精神,其实就是阿Q体内长期被压抑的性本能被唤醒,这对小尼姑轻轻的一捏就让阿Q无意识中潜伏的性本能冰山浮出了水面。

性本能作为无意识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被中国传统和阿Q自身的社会地位与条件压制,但只需一点小小的刺激,就会苏醒。苏醒的性冲动必须寻找宣泄对象,因此鬼使神差的,阿Q跪地对吴妈脱口而出:“我和你困觉。”宣泄虽然以失败告终,阿Q赔罪又赔钱,但是其性本能的压抑随后得到了转移,因为“性愿望可以用一种把最初的性目标移走的方式就能得到满足,而不是直接地得到满足,即这种满足能与其他自我成为合为一体”(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危机》)。阿Q性本能的需求被不自觉地移走,移走至生计问题方面。无工可打、无饭可吃的阿Q已没有闲情逸致去想这些事情了,为了活下去,阿Q离开未庄进了城。从城里回来之后,阿Q在未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这时性本能问题又冒了出来。在土谷祠中有关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的老婆和吴妈的幻想,其实都是他性本能在以一种幻想的形式宣泄出来。性本能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冲动,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它始终是困扰阿Q的一个问题。

3. 阿Q的白日梦

阿Q训斥了赵太爷父子之后,飘飘然回到土谷祠。躺在自己的小屋里,思想也迸跳起来:“造反?有趣?……第一个该死的是赵太爷和小D,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似醉未醉的阿Q想了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钱和女人。白日梦和睡眠中的梦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幻想,其动力是“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阿Q在现实生活中希冀而又得不到满足的东西,用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在他的白日梦中,这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钱和女人的具体形象是作为“显现内容”出现的,隐藏在这些形象之下的欲望即“潜在思想”是生存本能和性本能。

鲁迅的很多小说,像《狂人日记》、《孤独者》、《示众》、《在酒楼上》等作品都可以看出精神分析法的痕迹。鲁迅的作品中贯穿的国民性批判的精神,就是对国民扭曲、分裂的人格的批判,表现了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国人被压抑的灵魂的颤动。对这样一种精神病态,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的内涵,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民性存在的各种弊病和病态。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5.

[2]陈思和.精神分析狂潮——弗洛伊德在中国[C].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9.

[3]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3.《阿Q正传》鉴赏拾遗 篇三

【关键词】 阿Q 孤独 鲁迅 寂寞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60-01

王冶秋先生在《读书随笔》中写到:“《阿Q正传》,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确实,每次读它,总能让人有新的收获。近来,当我再读它时,所感受到的不仅有“精神胜利法”,国民的劣根性,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还有孤独寂寞,我感受到了阿Q无法走出的孤独困境和他的孤独困境里所透出的鲁迅先生难以排解的寂寞心境。

首先,阿Q的身世是孤独的。阿Q在未庄没有属于自己的姓氏,没有真正的本家,没有父母亲戚;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寄居土谷祠。这样无恃无怙孤独的人,冷暖只能自知,心事只能自解,老婆也只能自找,只能孤独地面对人世间的一切。他的挨饿受冻,他麻痹灵魂的精神胜利法,他“恋爱的悲剧”,不能不说与他孤独的身世有所关联。

其次,阿Q的生活空间是孤独的。尽管阿Q无父母亲戚、老婆孩子,但他周围活跃的人可不少。上有赵太爷父子、钱太爷父子等人,下有王胡、吴妈等人,还有“革命党”。按理说阿Q不会孤独了。可恰恰是这些人,给阿Q营造了无比孤独的生活空间。

赵太爷父子“大约”应是阿Q的本家,可是阿Q怎配姓赵?他们不仅不肯他姓赵,因吴妈事件,还让趋炎附势的未庄人,尤其是女性对阿Q“敬”而远之,甚至剥夺了他在未庄靠出卖劳动力生存的权利。最后因赵家财产被盗,他们又让阿Q成了替罪羊,走上了孤独的不归路。王胡、小D等人和阿Q一样是下层劳苦人,本该与阿Q同病相怜,共同捍卫做人的权利,可他们想方设法在比自己稍弱的对象身上寻找一丝靠武力挣来的安慰。这样的阿Q,怎不孤独?

辛亥革命到了,尽管不理解革命,但对处于穷途末路的阿Q来说,革命还是带给了他一丝生的希望,可是所谓的“革命党”(主要是指投机分子“假洋鬼子”)排斥他,蛮横地拒绝他革命的要求,使他欲投无门。阿Q依然是孤独一人。

由此看来,那些生活在阿Q周围的人们,没有一人真正关心他,帮助他,给他一丝人间的温暖,甚至没人在意他的存在。除了帮工和被人看笑话,他大抵就常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了。这样的空间,是无边的沙漠,无际的荒原,浓黑的非人间,阿Q怎不孤独?

此外,阿Q的死亡结局也是孤独的。小说结尾,先生让我们更深地领悟了阿Q的孤独困境。作为同村人,阿Q被游街时,吴妈没有给他投去同情的一瞥,小说里写到看客们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这些麻木的看客,充当了间接的杀人者,在他们眼里,阿Q是可以成为美餐的羔羊,这样的眼光怎能不让死前的阿Q感到彻骨孤独?

无人过问他死亡的冤屈,无人同情他的不幸,也无人在他死后真诚地想起他,他的生命就像一粒尘埃被风吹走了。

总之,阿Q的一生是孤独的——孤独的身世,孤独的生活空间,孤独的死亡结局。当感受到阿Q无法摆脱的孤独困境时,我进一步体悟到了鲁迅当时的寂寞心境。他把他的寂寞心境有意无意地投射到了他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如被认为疯子的“狂人”,不被一般人理解的夏瑜。下面我们结合先生的经历看看。

鲁迅年少时家道中落,趋炎附势的人们让他饱受世态炎凉,倍感孤独寂寞。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初步形成了他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他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不为大多数的中国人所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

辛亥革命给他一时的振奋,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不断上演,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

那么,未庄趋炎附势的人们带给阿Q的孤独是不是有鲁迅年少时经历的影子?阿Q对“假洋鬼子”的看法是不是鲁迅心中的另一个自我对自己留学经历的自嘲呢?阿Q由未庄到城里再到未庄的求生经历是不是隐喻着鲁迅先生由中国到日本再回国的经历呢?辛亥革命的不被人理解是不是透着先生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被人理解的寂寞?而寂寞的先生对这些痛苦的经历,如果没有点阿Q式的麻醉自己灵魂的精神胜利法是不是难以支撑?先生说: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子,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先生曾说:“我的确时时在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先生对阿Q的嘲笑中有着自己的内省,在解剖阿Q时也在解剖着自己,阿Q的孤独里有着先生的寂寞。

先生的寂寞如“大毒蛇”缠住了先生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了他是怎样在毫无边际的荒原里孤独前行。但先生决然不能和阿Q相提并论,他在孤寂中与绝望不断地抗争,在寂寞这个炼狱中一天天成长,他爱国家,爱人民,希望人人自立、自主、自强,不再孤独寂寞,争取幸福的未来,所以先生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多么伟大的先生!

我不知道是否真正读懂了先生,但我会不断地走近先生,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聆听先生灵魂深处真挚的声音。

4.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四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着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5.《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五

像我这种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看过一本书之后还要写读后感,感觉好奇怪,一定会有好多人笑,这我知道。从文字上就可以看出我所知道并会运用的词语真是廖廖无几,不过也没有什么丢脸的,勇气可嘉。

《阿Q正传》,如果没有导读,看完了这本书,我只会觉得阿Q这个人好让人看不起,失败都不敢承认,自己欺骗自己,真是一个既卑微又渺小的人物,这种人有什么可写的?还会因为他而使这部短篇成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怪异。由此可见,我的大脑还真是有够平滑的,只看到表面的东西,怪不得一天到晚能吃能睡的,原来是因为想法太过简单。

通过导读的帮忙理解,我才知道,鲁迅不愧是鲁迅啊!像连环画似的一部作品居然有这么深层的含义,批判的是中国人的这种阿Q心态,不得不承认,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着阿Q的影子。这部作品不只是一种揭示,更重要的是一种提醒,鲁迅先生适时的给中国人打了预防针,消除阿Q心态,让阿Q的`形象仅仅是回忆中的典型。

6.鲁迅《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六

今年寒假我又重温了一遍。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现实意义来,并让它创造出价值,带来丰厚的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宣传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垒了n块砖,加了m片瓦。我实在是非常佩服这些高明人士的头脑和眼光的。也许是因为我曾经读了几本古书,中了旧思想的毒,思想比较保守,属于呆子一类,故从来只知道有为圣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圣”),为鬼神立庙(如文昌庙、药王庙等),而从不知竟会有人为阿q这样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状更无丰功伟绩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枪毙示众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庙的。

然而,在我国的灵秀山水地绍兴,却有一家“土谷祠”专门为阿q建立起来了。土谷祠是鲁迅小说里阿q住过的地方,是在未庄的。它何以会出现在绍兴,我不得而知,也许这是分店或者连锁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闻了,没听说过哪里还有一家土谷祠,这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也许未庄就是绍兴,绍兴就是未庄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没有考证过。究竟土谷祠为什么会开在绍兴,那就只好等渊博的学者们来考证考证了。总之,现在绍兴就是有这样一家土谷祠。那么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么呢?我没去过,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谷神吧,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而,我们精明的商家,好像还没这么博爱,眷顾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里面又不供奉阿q,因为他不是圣人,他们为阿q立这一家土谷祠,只是因为这是阿q曾经“下榻”的地方。就这问题我想来想去,最后总算想通了:所谓的“土谷”者,土地和稻谷者也。而现在保佑土地和稻谷之神,就是钱爷爷、孔方兄,亦即财神爷。试想那土谷祠的老板、庙祝,不就是在这万能之神的保佑之下获得建屋买房的土地和吃饱肚子的稻谷吗?至于阿q和鲁迅,只不过是财神爷香案上的香炉罢了,就专门等待那些热爱鲁迅、热爱文化、热爱旅游的 “香客”们前来上一炷香。想通了这些,我就更是对那些老板和庙祝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们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给当地带来了土谷,而且让“香客”们获得了无价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们礼拜祷告完毕之后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样。他们建立了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为圣人矣!上面说了这么多,仿佛都是从“耳听为虚”的东西上引发的。

绍兴土谷祠的情况,我只是从那些写得绘声绘色的旅游指南中的介绍和游人的叙述中得知的,自己并未去过,看什么时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却是“眼见为实”的。阿q有一些名言,那就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或者是“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阔,他的儿子(不知道他有没有儿子)会不会更阔,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现状很糟,这从小说中就能看出来,不用多说。阿q的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说里看过,仿佛在现实的世界里也能经常看到、听到过。

7.阿q正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 篇七

《阿Q正传》 以辛亥革命为背景, 描绘了在当时落后农村未庄的种种人事物, 其中主人公阿Q的形象尤为突出, 并对其性格作了着重描述, 凸显其复杂与矛盾。文章语言朴实, 情节真实, 人物鲜明, 但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背景, 所含的文化特色也较鲜明, 在英译过程中会造成极大困难, 对译者是巨大的挑战。小说问世以来也随之出现了大量外文译本, 其中英译本就不下四五种, 而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The True Story of Ah Q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汉学教授威廉·莱尔 (William Lyell) 翻译的Ah Q— The Real Story。本文也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两个译本试作一定比较。

二、从小说创作角度出发评述两译本

2.1 外貌描写

外貌是人物最直观的特征, 是表露在外的。而从一个人的外貌也最能直接地判断其地位, 甚至乎性格。阿Q是个落魄农民, 地位低下, 遭人轻视, 因此他的外貌绝对不会光鲜。而文章一、二章中对其外貌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他头部的“癞疮疤”上。

原文: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 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

杨译: The most annoying were some patches on his scalp where at some uncertain date shiny ringworm scars had appeared.

莱译:…the most annoying ofwhichwasanassortment of shiny scars that had been left on his scalp by an attack of scabies.

首先, 这两个译本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句式, 杨译与原文一致, 自成一句, 而莱译则将其与前一句结合, 用一个定语从句引导, 而这一点区别也是贯穿整篇文章的。而同通篇来看, 莱译断句较多, 并与原文出入较大, 有按自身语言习惯随意拆句之嫌。而相比, 杨译则较忠实, 非必要时不随意拆分句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杨译主要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 而莱译则以为读者服务为主要出发点, 一切以符合读者习惯为准。在此原则的指导下, 莱译对原文的增补与删减情况也较多, 如上例中“不知起于何时”未体现在译文中, 再加上后面的 “ by an attack of scabies”致使逻辑性显得过强, 有因有果, 无法体现阿Q迷糊的性格和邋遢的生活, 因而有违译作必须忠实于原作这一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 而杨译则用 “ at some uncertain date”说明, 忠实而恰当。

2.2 动作描写

与相对静止的外貌描述比较, 动作描写能让整个人物从文字形态变成动态的形象, 出现在读者面前。而大量动词的使用给翻译增添难度, 能否将原文中动作所暗含的人物内心世界变现出来是评价翻译好坏的一个标准。原文:阿Q不开口, 想往后退;赵老爷跳过去, 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 只用手摸着左颊, 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 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

杨译: Ah Q made no reply and was planning a retreat, when Mr. Zhao darted forward and gave him a slap on the face.

“ How could you be named Zhao?Are you worthy of the name Zhao?”

Ah Q made no attempt to defend his right to the name Zhao but rubbing his left cheek went out with the bailiff, once outside, he had to listen to another torrent of abuse.He then by way of atonement paid him two hundred cash.

莱译: Still not a peep.Just as Ah Q was about to beat a hasty retreat, Old Master Zhao bolted forward and slapped him across the face.“ How could you be named Zhao?How could you even deserve to be named Zhao?”

Instead of offering any argument to prove that he was an honest-to-goodness Zhao, Ah Q simply retreated on out through the gate, putting his hand to his cheek as he went.The sheriff escorted him and gave him another good bawling out once they were outside.Only after Ah Q had greased that notable’ spalm with two hundred coppers was he free of him.

首先关于开头“太爷”这个称呼, 杨译“Mr. Zhao”过于普通, 不足以见得其地位。相对而言, 莱译的“Old Master Zhao”则传达了其年龄和地位, 更为可取。

此处, 赵太爷与阿Q的动作形成了明显对比, 一动一静, 更好地互相衬托。主要动词有“想往后退”、“跳过去”、“摸”, 杨译为 “ planning a retreat”、“ darted forward”、 “ rubbing”, 莱译为“was about to beat a hasty retreat”、 “ bolted forward”、 “ putting his hand to”。第一个词“想往后退”莱译可取, “beat a hasty retreat”传达出阿Q的恐惧以及想立即离开的心态, 而杨译中“planning”一词有种计划之意, 无法表现阿Q的心情。第二个词“跳过去”两个译本都选用了十分恰到好处的词, 均显示出赵老爷的强势与冷酷。第三个词“摸”则杨译为佳, “rubbing”一词较为传神, 而“putting”太过普通, 且缺少了表左边的“left”一词。

另外, 最后“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 一句中的“谢”虽意为“谢罪”但阿Q其实并未得罪地保, 而是作为一种贿赂, 想让他早点放手, 所以这里也没有表赎罪的“atonement”之意, 而应是表贿赂的 “ greaseone’ s palm”, 因而莱译更佳。此外, 这里的“酒钱”也并非用于喝酒的钱, 好在两译本也都没有译出这层意思。

2.3 作者的情感态度

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势必夹杂一些个人情感态度, 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将这些情绪考虑在内, 否则无法使目标读者领略其中含义。

原文:…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 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

杨译:…and I can only hope that disciples of Dr.Hu Shi, who has such“a passion for history and research, ”may be able in future to throw new light on them.

莱译:…I can only hope that the disciples of Mr. Hu Shi, who describes himself as having a “weaknes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coupled with an addiction to textual criticism”will be able to ferret out new clues at some time in the future.

众所周知, 胡适一直是鲁迅作品中的嘲讽对象, 此处的“历史癖与考据癖”虽出自胡适之口, 但被鲁迅用来讽刺引用历史或经典之流, 具有贬低的语气。这一点在译文中应得到反映。杨译用 “ a passion for” 来表“癖”并未体现深层含义, 因为“a passion for”通常只对某事物的喜好, 无否定意味。而莱译用“weakness for”及“an addiction to”表“癖”则传达出了鲁迅所要传达的讽刺意义, 因为这两个词均为贬义词, 指对不好的事物的喜爱。因此, 莱译更胜一筹。

2.4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最为直接表达人物感情的方式, 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物个性、身份等。因此翻译时也需抓住语言特色, 力求能起到与原作相同的作用。

原文:“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杨译:“We used to be much better off than you!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莱译:“We used to be much richer than you!Who the hell do you think you are anyway?”

原句是阿Q与人吵架时所说的话, 表现出他的愤怒之情, 也从这种愤怒中进一步显示他不肯接受现实, 愚昧生活的状态。后面部分与杨译相比, 莱译增加了“the hell”和 “anyway”, 更表现出阿Q的愤怒, 恨不得就打过去了。

三、结语

语言、文字和文化上的差异挑战着文学作品的可译性, 因此我们无法凭空对一个译作提出褒贬意见, 只有通过比较, 才能更好地对原作及译作进行一定的评价, 当然这种评价本身也如同各译本一样具有某种局限性。本文对 《阿Q正传》 的其中两个英译本从小说创作等角度作了一定比较, 当然小说创作的角度绝非仅限于此, 而且两个译本可作比较的内容也绝非这么有限, 只是限于篇幅, 止于此。

摘要:《阿Q正传》尽显鲁迅先生卓越的写作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 被视为小说创作的典范, 并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当然要数英语版本, 而其中又以杨宪益与戴乃迭版, 以及威廉·莱尔尤为突出。本文以小说创作中涉及的几个关键因素为出发点, 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发现各自可取与可商榷之处。

8.《阿Q正传》与文学典型问题 篇八

摘 要:《阿Q正传》是20世纪中国经典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阿Q这一形象已经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典型艺术形象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本文通过对《阿Q正传》的解读,来认识和理解文学典型问题。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文学典型 艺术魅力

一、鲁迅及《阿Q正传》题解

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阿Q正传》是其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巴人为笔名将它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北京的《晨报副刊》上。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南方乡村未庄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揭露了当时广大民众所受的封建地主势力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思想毒害。阿Q的“精神胜利法”代表了当时部分国民的弱点,作者对此进行了批判,进而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塑造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民形象阿Q,这个高度概括的艺术典型真实地反映了在封建剥削压迫下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却仍然自欺自骗,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的千千万万个阿Q们的悲惨命运。阿Q成了民族心灵病态的一面镜子。夏中义曾说:“阿Q是研究当时国民性的‘百科书。”

《阿Q正传》是一篇民族自醒的“反思书”,是一篇颓废中国的寓言。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文化腐朽的末世图景。阿Q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灵魂”。鲁迅通过塑造这一艺术典型,对中国文化腐朽性与劣根性做了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证释。阿Q这一典型形象是鲁迅对民族魂灵的个案剖析,“阿Q相”是中国封建专制文化自身衰竭与病变的产物。

鲁迅先生一生关注的是民族的兴亡和国民的忧欢。在鲁迅身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我们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死路与活路;他关注“人”,通过对国民劣根性进行解剖与批判来警醒国民,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文学典型:作家美学建构的产物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作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也自然来源于社会生活。阿Q的原型大约就是在鲁迅住过的新台门里打工的那个阿桂。

文学典型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是因为文学典型是作者对生活原型、生活真实的提炼、改造、概括和升华;高于生活是因为作者的艺术虚构与主体创造性想象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读者来说文学典型总是 “似曾相识”,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鲁迅笔下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是通过作者创造性的想象建构出来的特定环境中富有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美学形象。故《阿Q正传》在连载以后,许多人看了之后怀疑作者写的就是他们自己,但又不完全是。这也证明了文学形象的永恒价值在于“似与非似”之间。

三、艺术典型创造的更高要求: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888年,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

“如果我要提出什么批评的话,那就是,您的小说也许还不是充分的现实主义的。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是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这是恩格斯通过对玛·哈克奈斯的中篇小说《城市姑娘》的评论中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所做的重要论述。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给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灵魂,也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纵观中外名著,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红与黑》中的于连,《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多少促成了这些名著的不朽。但是,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愉快地生存下去。《阿Q正传》中的未庄是阿Q出没的特定典型环境。当时的未庄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后背景下,阶级层次十分复杂,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压迫剥削惨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阿Q,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农民典型形象。阿Q贫穷没落、无家可归、麻木愚昧、滑稽可笑(这种笑则是带着眼泪的笑)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人是文学描写的中心。亚里士多德指出作家主要“描写行动的人们”;巴尔扎克称文艺为“人心史”;高尔基也把文学叫“人学”,也就是这个意思。《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阿Q相”,成为民族心灵病态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腐朽、黑暗、没落的社会现实。

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凡是在中外文学史上被称为不朽的典型,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也就是文学产品总体审美效果具有吸引力、震撼力、感染力;在实质上表现为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蕴藉性等。

阿Q是个特殊的形象,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头上有一个癞疮疤,而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要讳,“亮”要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他与王胡比捉虱子,看见王胡比他捉得多,就感到心里极不平衡——“自己倒反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啊!”这里体现了他的滑稽可笑,让人读之感觉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读者在吸引力的基础上深入下去,从笑中咂摸出点酸涩来,从而感染了内心世界。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阿Q就是鲁迅在一个生活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审美建构而成的。他真正体现了当时广大国民深受压迫、侮辱、损害的命运,从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新颖性也是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即塑造典型的独特性。新颖性给读者以求读、探奇的欲望。上面提到的“文学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这里的“个性”即体现了文学典型的新颖性。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在于诚挚性,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现实从而制约典型的塑造。前面提到“文学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的“主观性”即为作者的诚挚性所在。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诚挚性使阿Q这一形象血肉丰满,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

最后,文学典型的蕴藉性也使之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文学是作为语言意识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通过话语的艺术的审美的建构而具有无限的蕴藉性。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将会形成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这是因为文学典型具有多义性的因素,是一个“虚无”。阿Q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丰富、性格复杂、内心矛盾的文学典型。他具有“无限的意义生成性”,是一个永远也解读不完的文学典型。

9.《阿Q正传》优秀读书笔记 篇九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的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依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且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10.鲁迅阿q正传优秀学生读书笔记 篇十

对于阿Q,有太多的说法,其软弱无能,势强凌弱,无不暴露其本质。在那样一个年代中,深处恶劣的环境,阿Q先生却更表现出了不争气不警醒的态度。它渐渐形成了阿Q风格,即现在人们所说的阿Q主义。

生活环境的恶劣,做人的种.种失败,更使我们的心感到同情与怜悯,也许同情与怜悯对他来说无所谓,他会感到那些是什么屁东西,走阿Q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屈膝人下,任人欺凌已是一种习惯。阿Q先生认为这是天命难违,是人的意志所不能转移的,关键是他连反抗的意识都没有,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虽然有人说他会舂米干活,那只是当时看到他还有一点可用之处才说的风凉话,但事后是过河拆桥,没用了就踢到一边去——奴才到底是奴才,因为没有了尊严,没有了自尊。

虽说他有奴才的本性,却不乏知道另一个道理——强势的不敢欺负,难道还惹不起弱的,才有了调戏小尼姑的伟大做为。算是长了出息。

反感革命党,痛恨剪辫子,怀疑在外面走路的女人与别人有勾搭。但为了高人一筹,却想着投靠革命党,在思想上占领高地。结果不选择却被屈成死罪。一向欣赏别人被砍头的阿Q却自己尝到了被砍的感觉。难道这是命运的捉弄?

在那样的年代,不应该有这样的阿Q精神,为了生存,在生活中,必须要有自尊,必须要有尊严,必须要有志气。这样的人才不会寄人篱下,民族才更有生机。这种讽刺阿Q精神的思想,从侧面激励了我们要有尊严,让我们更加有了勇气,敢于面对困难。

阿Q,是洗涤了我们的心灵的人物!

读《阿Q正传》有感

读完了文章,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阿Q“精神胜利法”,他总借着“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来逃避冷酷的现实。

文章以辛亥革命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残害的落后农民的人物形象。阿Q生活贫困,靠打短工为生,住在土谷祠,无依无靠,甚至连自己的姓氏也“丢掉”了。

文章开头就写了阿Q在未庄并不怎么好的人缘地位,以及总少不了挨打和被开玩笑的生活。面对人们的各种过激行为,他总是吃亏,但他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阿Q向往有一个家,所以他想“女人”,所以他才会对吴妈说那样的话,由此看得出阿Q心中的“家”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但那时的人们不懂,阿Q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阿Q胆子不算大,但他能毫不讳饰的说出来他上城的那些日子干了不好的勾当,却使人们更加疏远他了。

当革命党来到镇子时,阿Q又幻想他加入了革命党,去掠夺赵府和“假洋鬼子”的财物,后来革命党抢去了这些阿Q梦寐以求的东西,却没叫上阿Q,再后来阿Q被抓走扣上了打劫的罪名,游街示众,最后被枪毙了……

正如鲁迅先生自己说过,他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11.阿q正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 篇十一

作品通过对阿Q生活处境和不幸遭遇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阶级关系。阿Q勤劳却依然一贫如洗,他不仅物质上被剥削得一无所有,甚至连姓赵的资格也被地主赵太爷剥夺了。地主阶级对于农民不仅进行物质上的剥削,而且在精神上实施奴役和摧残。

小说通过阿Q与革命的关系,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所谓的革命党人对于阿Q的革命行动的排斥,深刻地揭示出“辛亥革命”没有启发广大民众的觉悟,从而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12.阿q正传心得体会800字 篇十二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经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为世界各地的读者所欣赏,成为世界名著,“阿Q”也成为“世界名人”,直到现在,阿Q二字还常挂在人们的嘴边。阿Q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如此之巨大,究其原因正是《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阿Q这个乡下农民的形象,鲁迅先生通过这个形象,揭露和批判了二十世纪初旧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致使中国长期落后挨打的愚味、软弱、自私、虚荣、狂妄的劣根性。

阿Q的身上,体现着自负和自卑的两种极端性格倾向,他是极其卑微的小人物,他生活在末庄的最底层,没有职业,没有家,没有住处,有时穷得只剩一条裤子,甚至连姓名都没有,只是靠给别人打短工为生。但是他却瞧不起末庄所有的人。赵太爷的儿子进了学,阿Q也不以为然,以为自己的儿子将来比他阔多了。阿Q还把自己头上的伤疤作为高贵的标志,别人嘲笑他时,便说:“你还不配......”。这便是阿Q所代表的中国人的自负心理,极度自负的人往往会朝着极度自卑的方向发展,阿Q为了逃过别人侮辱,免受皮肉之苦,甘愿用自轻自贱来换取别人的同情,从而避免别从的侮辱。如末庄的闲人揪住阿Q的辫子往墙上撞时,他便承认自己是虫子,这完全丧失了人格和自尊,多么令人心酸!

阿Q对革命不了解,并不懂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他投机革命只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对别人进行报复,甚至连王胡这样的同胞也不留了。所以阿Q“参加革命”遭到拒绝后,就想到衙门里告状,告别人谋反,好让他满门抄斩。阿Q不是真正的革命者,即使阿Q“革命成功”最终也会变成赵太爷那样的新统治者。

阿Q既软弱又胆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没有能力改变现实,无法面对现实,便只好利用精神麻醉法,在想像中麻醉自己,忘记痛苦。当阿Q受了别人侮辱时,十公恼恨,但很快就忘了,他只有借着自欺欺人,迅速忘却恼恨心境才能恢复平和,也只有这样才能重新高兴起来,阿Q遭别人棍棒的痛打,就是用“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来求得解脱的。

阿Q生活在末庄的最底层,什么人都可以欺负他,与人打架,他经常是要吃亏,但他常常十分得意,因为他有一种妙法自慰,别人打自己,就想像成自己的儿子打自己。钱被人抢了,他在愤怒之中打了自己一个耳光,想像成打别人一样。就是受了再历害的凌辱,他也会用类似的方法为自己解脱,从而莫名其妙高兴起来。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阿Q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

作为一个生活的弱者,阿Q无力抗拒黑暗和恶势力的迫害,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近乎于精神失常。后因赵家遭抢,阿Q被人陷害,一步步走向刑场,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反抗,为自己辩白。最后要画押了,阿Q还担心自己画不圆,被人笑话而烦恼。这是多么的愚昧和悲哀。这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深痛感受的结晶,在鲁迅的心中,阿Q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理。

啊Q精神带给我们的心得体会

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了我的书上。我微微侧躺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散发着墨香味儿的——《阿Q正传》。

阿Q不但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有时人们会说:“阿Q,你真能做!” 阿Q也不管是褒还是贬,总之很高兴。阿Q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的眼里。最恼人的是在他的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

作者用寥寥几笔给我们刻画了一个质朴、老实、勤劳然而又流里流气、投机取巧的人物形象。对于阿Q,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本质是一个勤劳淳朴、老实的农民,但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造就了他懦弱麻木的病态的心理。当被一些闲人欺凌的时候,他的一句“儿子打老子”的话,充分体现了他的无奈、可怜,侧面也衬托了那个社会的愚昧和落后。

此时,窗外已经是花灯初上,偶尔有几颗星星在空中熠熠生辉。远处的点点灯火微弱却温暖,给人一丝温馨。我想,阿Q的“精神胜利法”应该是他在那个冷漠麻木的社会中给自己带来温暖的唯一方式吧!

“阿Q精神”在许多人眼里是不被肯定的,因为它代表着自欺欺人、丧失斗志,认为它是阿Q在被欺负之后一种无能的表现。但我却觉得“阿Q精神”有时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受到挫折却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阿Q精神”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失败的阴影,缓解心理压力,帮助我们重新树立信心,不断进取。

在当今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一场比赛只有一个金牌获得者,其余的选手则惨遭淘汰,这时“阿Q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和高手过招也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这种“阿Q精神”可以让我们获得比冠军更重要的东西——良好的心态。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篇《阿Q正传》就是鲁迅先生为解剖中国人的国民精神而做出的努力,反映了当时旧社会环境下一些中国人的病态。可悲的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个病根依然未除。

《阿Q正传》读后感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现实意义来,并让它创造出价值,带来丰厚的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宣传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垒了n块砖,加了m片瓦。我实在是非常佩服这些高明人士的头脑和眼光的。

也许是因为我曾经读了几本古书,中了旧思想的毒,思想比较保守,属于呆子一类,故从来只知道有为圣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圣”),为鬼神立庙(如文昌庙、药王庙等),而从不知竟会有人为阿Q这样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状更无丰功伟绩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枪毙示众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庙的。然而,在我国的灵秀山水地绍兴,却有一家“土谷祠”专门为阿Q建立起来了。土谷祠是鲁迅小说里阿Q住过的地方,是在未庄的。它何以会出现在绍兴,我不得而知,也许这是分店或者连锁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闻了,没听说过哪里还有一家土谷祠,这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也许未庄就是绍兴,绍兴就是未庄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没有考证过。究竟土谷祠为什么会开在绍兴,那就只好等渊博的学者们来考证考证了。总之,现在绍兴就是有这样一家土谷祠。

话说了这么多,不知有没有扫了各位游客的雅兴;或者妨碍别人眯缝着眼睛享受几百年前的繁荣盛世和梦想着几十年后一统天下的大同世界;或者打扰了诸君做眼球运动。所以我还是尽快闭嘴吧,否则要该枪毙的就不是阿Q,而是我了——而我是知道我死了之后是没有机会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女)的。而且我也要学得聪明一点了,与人们一起高唱:“土谷祠不倒,阿Q万岁!”;也只能与人们一起陶醉于我们祖先的繁荣盛世,并神往于那些伟大的预言了。

但是,我只想说:“鲁迅精神万岁!

13.高中生阿q正传电影观后感 篇十三

有幸看了《阿q正传》原著,有幸观看了《阿q正传》影视版。

第一个感受便是:影片与愿著似乎有些不一样。但是不一样在哪里,一时也说不出来。捧起《阿q正传》再细细翻翻,细细琢磨,终于品出了一点来。

在先生的笔下,人物皆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形象,而阿q尤其让人失望,阿q所处的那个未庄,甚至让人感到绝望:赵太爷等的权势者,吴妈等的保守者,以及王胡小d等一班无聊者,土谷祠老头等冷漠者,沉重地让人透不过气,黑暗得使人见不到光。

阿q在那种环境中生存,你不能渴望他会是一个有人格,有自尊,有成就的人。他只是一个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力也得不到保障的“虫豸”。先生笔下的阿q,先生笔下的未庄,望不尽的是失望。

而在影视剧中,未庄与阿q身上似乎有了些许的希望之光若隐若现。其中最大的转变便是土谷祠的老头。

当阿q在赌钱时,老头怕他又输个精光,嘱咐他早点回去休息,这让人一愣,怀疑起这是否是那个冷漠无情的看祠老头。

当阿q无钱给地保时,拿出过冬的棉被给地保时,老头连忙拿钱赎回。地保嘿嘿一笑,说你这老头可真会贪便宜。这时,我们感到这才是先生笔下的那个看祠的老头。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又令人瞠目:老头把棉被还给了阿q,叹着气过去了。此时的阿q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心中肯定会闪过一丝感动,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我们又是愣了一愣,接而感到有些不快,亦有些欣喜。不快的是:人物形象与原著中已经是背道而驰了;欣喜的是阿q也有人关心了。

接下来的一幕,又令我们有所感动:当阿q上城回来以后,地保过来拿“孝敬”钱,阿q“酒后吐真言”,把自己如何“发财”一古脑儿告诉了地保。老头责怪阿q,这种事情跟他说说可以,怎么能跟地保这种人讲呢。那种语气,不是幸灾乐祸的讽刺,而是出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切。就像一个老者对不懂事的孩子的那一种责怪中透出的慈祥。

未庄——未来的村庄中,终于可以看到未来的一丝曙光了。

而在阿q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至少有一处的闪光点吧!

在阿q的“革命梦”中,当大伙都被派去搬家具时,阿q让管祠的老头去休息,因为阿q认为他的年纪太大了。这一个小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阿q身上的那一种可称为善良的那一份美好。这是一种希望,或许这一簇希望可以促成阿q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然而最终阿q还是死了,在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之前死了,阿q身上的希望破灭了。但是,未庄的希望还是存在的。

14.阿q正传读书笔记摘抄 篇十四

2、阿Q又很自尊,全部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3、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4、阿Q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看不上眼的王胡尚且那么多,自己倒反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呵!他很想寻一两个大的,然而竟没有,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的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王胡的响。

5、阿Q以为他要逃了,抢进去就是一拳。这拳头还未达到身上,已经被他抓住了,只一拉,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

6、“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

7、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8、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

9、阿Q对了墙壁跪着也发楞,于是两手扶着空板凳,慢慢的站起来,仿佛觉得有些糟。他这时确也有些忐忑了,慌张的将烟管插在裤带上,就想去舂米。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他急忙回转身去,那秀才便拿了一支大竹杠站在他面前。

上一篇:文化创意可行性研究下一篇:苏东改革失败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