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

2024-10-27

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精选9篇)

1.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 篇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内容摘要: 大家都知道,四人帮粉碎了之后,很多在文革中被错误批判的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们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这一愿望一度遇到严重的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就在中国的社会面临如何发展的时候,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的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关键字: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让我们看看实事求是先是如何在我国面临危机的重要关头确立下来的。其实,实事求是的提出是毛泽东主席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提出来的,他所想表明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种科学态度。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检验,在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之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通过《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了。还有相继发生的大跃进,虽然都有予以纠正,但都没有真正的解决,以至于发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就在社会生活百废待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关键时刻,我们人民的思想却还处在讲话或半僵化的状态,还固守着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行做了讲话,他说: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那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呢?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首先,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为我国的理论和制度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理论上,我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不发达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在体制上,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中国所有问题的明确都建立在从实际出发的角度上。这为我们的行动指出了切实可靠的保证。

其次,实事求是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所做出的理论建设后,我国又将理论联系实际,从我国长期固步自封的局面着手,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除此之外,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些都是我党根据我国所面临的现状, 结合实际做出的惠民政策。

再次, 在事实求是的基础上, 我们还应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香港澳门的回归, 这些方案的提出就是我们最伟大的实践, “一国两制” 就是基于这两个成功的案例而做出的另一个发展,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昭示和要求人们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眼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着眼国内,也要着眼世界;既要着眼现实,也要着眼未来。只有把这些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对大局了然于胸,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思想路线自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现在, 我们正处于世界局势纷繁变化的时代, 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民族关系都时刻变化着。这时, 我们不应该盲从于大国的政策, 更应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走自立更生、不断创新、发展的道路, 使我国永远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 篇二

《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的美育主要是通过课内的学习、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过程来实现的, 以学习内容为中介, 实现学习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统一。基于以上特点, 笔者提出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树立和培养如下美的观点。

一、自然美的观点

自然之美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美, 还包括人类自诞生以来利用和改造自然所形成的特有的人文与自然合一的美。

1. 对于自然界中固有的美的景物的欣赏。

人类发展的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特定的活动地域, 人类所面对的一切自然现象也就在不同的时期成为了审美的对象:奔跑急速的猎物、采摘食用的草木、容纳栖身的山石洞库、不能征服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我的祖国》一课中“壮美河山”一节, 随处都蕴含着自然美的素材:奔腾的黄河长江、巍峨的泰山、秀绝天下的黄山成了学生欣赏的对象。学生们在课下通过查阅互联网络、图书资料认真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不仅找到了名山大川的图片介绍, 而且关注到了自然资源的保护, 关注到了自然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钱币、邮票, 等等。可以说学生们在学习后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 而且受到了一次特殊的德育教育。

2. 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造自然, 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成就了遍布各地的旅游风景。

在上《各地民居》一课时, 学生们通过交流探讨了解到先民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自然, 于是出现了各地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民居, 通透开敞、造型轻巧的傣家竹楼, 依河而居、以河为家的江南水乡, 黄土高坡上纵横交错峭壁间开凿的窑洞, 充满了人情味的北京四合院等, 都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

面对现在新式楼房的层出不穷, 效仿西方的欧式楼房逐渐代替了本地各具特色的民居, 为此学生们在课下作了传统民居的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填写表格、汇总统计等几个步骤之后, 大家一起讨论了保留传统的民居风格的必要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认识到了传统民居中蕴含的美的元素, 不论学生们讨论的结果能否左右时代的发展, 至少学生们对于美的感受是真切而深刻的。

二、社会美的观点

社会美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因为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能动的个体, 对于社会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与感悟。

和自然美、艺术美相比, 在一个时代被另一个时代所代替的过程中, 先进的力量在不断地努力和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美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对人们的教育作用更大。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俯首皆是,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掘和积累, 随时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美的教育。

1. 时代变革中涌现出的美。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前进。我国远古先民们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发展到小康之世的家天下, 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从而进入了阶级社会, 产生了国家, 这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手工业、农业各方面都比前一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 乃至于后来的商周文化所代表的青铜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就是时代进步体现出来的美。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征战, 完成了对六国的吞并, 最终统一了中国, 政治上统一后, 秦始皇又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统一”。这些“统一”措施对我国后来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 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有些制度便一直沿用下来。也正是因为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才给后来建立的汉朝提供了基础, 开创了大汉雄风的良好局面。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先进代替落后, 正义战胜邪恶的美。

当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有识之士在探索和努力的过程中遭受挫折时, 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种悲壮之美:从十九世纪末法国的巴黎公社到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正义的斗争都因为反动势力的强大而遭到不可逆转的挫折和灾难, 但是这些历史事件又成为最好的美学教材, 它能让学生们在痛惜美好事物的消逝过程中, 体会历史发展的真实, 进而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把握新时代、新机遇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这些时代交替的过程通过各种手段呈现给学生时, 也把这些审美的体验融合其中了。

2. 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美。

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是人类的特征”, 而这自由自觉的活动便是适应、改造自然而同时促进自身发展的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美表现在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生产工具等各方面:远古人类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造型独特, 工艺精湛, 圆润流利, 生气勃勃。从唐朝的唐三彩到宋朝精美的瓷器都体现着劳动人民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并为我所用的大智慧, 给后人以美的熏陶。

三、艺术美的观点

1. 美术作品的美。

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 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美术作品呈现。从古人类的岩画、石刻到中世纪欧洲古典的美术大师们的作品, 从马王堆汉墓帛画到当代美术家的杰作, 美术作品中总是蕴含着更多的美的因素。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的永驻》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点, 虽然是选学课, 但是学生们还是投入了很大的热情, 积极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课堂分组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学生们讲到了我国绘画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分解和代表人物, 详尽地讲解了敦煌的艺术特点, 介绍了唐朝著名的浮雕昭陵六郡, 以及明清以来文人画的流派和典型作品, 这样不仅他们很有收获, 我也受益匪浅。

其实学生在《历史与社会》中学习到的美术知识是肤浅的, 但学科中呈现出的美术作品更多地注重它的历史内涵, 学生往往能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厚重。

2. 耐人寻味的书法美。

我国古代先民为了更好地交流, 创造了汉字, 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演变, 文人雅士的参与为汉字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3.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 篇三

诞生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初期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共产国际的干涉,曾经沦落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革命进展不够顺利。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越来越成为紧迫的任务。经过全党的努力,终于在抗战胜利前党的七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凌志东(1973-),男,江苏连云港人,淮阴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从一个不足百人的革命小党,已经发展到一个拥有六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不但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实现了自身一个跃进式的质变。这个成就的取得,所依赖的就是在革命过程中,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国化历程,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党的生死攸关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从外部条件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原则和方法,它需要解决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共性问题,没有也不可能对矛盾的个性和特殊性提供方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国情作出科学的阐释,揭示、概括出其中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从中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从内部条件来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它面临的是比欧洲更复杂的国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化历程是异常特殊和复杂的。必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复杂问题,需要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具体的客观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取得革命事业的成功。

总之,总结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产生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确立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始于李大钊时期。这个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一是早期党建创立阶段。在这一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开辟新局面起到了开天辟地的作用。二是毛泽东党建阶段。在早期党建思想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指导,创造性地解决了党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党建思想。

(一)早期党建创立时期

1919年3月,第三国际成立,亦即共产国际。《共产国际章程》的规定,“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性的共产党”[1]。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共产国际增加了一个东方支部,俄共增加了一个东方战友。中共要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出自己的贡献。”[2]同年8月,马林指示陈独秀说:“共产国际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总部,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中共的工作方针、计划应在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下进行。”[2]

当然,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也并非一开始就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惟其马首是瞻。陈独秀在建党之初说过:“各国革命有各国国情,我们中国是个生产事业落后的国家,我们要保留独立自主的权力,要有独立自主的作法,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大的事,决不能让任何人牵着鼻子走,我们可以不干,决不能戴共产国际这顶大帽子。”[2]

总之,虽然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与支持是巨大的,但对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长和发展基本上没起到正面作用。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由于共产国际的强行干预和错误指示,给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带来了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徘徊不前。

(二)毛泽东党建发展阶段

1929年,针对主观主义的危害,在红四军党的九大决议中,毛泽东提出:“(一)教育党员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二)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3](P.93)第二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认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号召“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两篇文章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上的先导。[3](P.115)

1935年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确立,在组织上能够保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六届六中全会支持了毛泽东提出的各项主张,批评王明的种种错误。王明也不得不承认事实:“全党必须统一团结在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周围,‘譬如北辰而众星拱之。”[4]六届六中全会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而且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全党中国化的思想和步调。

六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全面展开。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决议》)。《决议》明确提出了党在今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5]的重要任务,从而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变成了全党的共识,表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完全走向成熟。

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就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七大明确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党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

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宏大的反对外来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我们党也得到了真正的磨炼,走上了成熟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熟,为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在1956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才“真正找到了把马列主义真理和中国情况相结合的道路”。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6]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确立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的标志主要体现在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政治纲领以及政治路线上,渗透于党根据实情而进行自身建设的实践当中。我们可以主要从党员数量、政治路线以及自身的党建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化。

(一)党员不断发展壮大

一个党只有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党员数量的变化也正代表一种民意的倾向。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初,虽然党员的人数非常有限,但就党的阶级性质而言,它代表的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农民、无产者、手工业者以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在中国化的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员数量不断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时期是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的特殊历史时期,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大力号召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中。中共的行动赢得了世人的赞同。全民族空前团结和凝聚起来,形成了浩浩大大的抗日民族大军。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如晋察冀边区的晋中、冀西两区的党员在一年之内就由几十人发展到8000多人;在河南到1938年9月,全省党员也已达8000余人,有59个县建立了党的组织。[7]

(二)党的方针政策的不断调适

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随时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采取因地制宜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地进行中国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切实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貧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烈火如星星之火一样燎原整个中国大地。进入抗战时期,党发动和动员全民族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8]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发动全民族的力量,最终赢得了抗战┦だ。

(三)党建工作的不断改善

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过程同时也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思想、作风、组织等诸方面建设使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自身建设的政党。毛泽东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5](P.875)因此,从成立之初起,党就把“党建”作为一项“伟大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化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实┫值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化表现出他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章程汇编 [M].开封:河南出版社 1980.

[2]包惠僧.回忆马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4]李东朗.王明向共产国际状告毛泽东始末[J].党史博览,2004,(6).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http://lishi.hebnews.cn/2010-12/06/content_1334175_2.htm.

[8]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杜红艳]

4.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篇四

1、美国宪法在1787年制定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①允许奴隶制存在 ②没有表明人民拥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③自由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不能

拥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④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总统任命受制于总统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成功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

下列关于美国总统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七年选举一次B.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1789年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D.1862年以后共和党开始执政

3.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

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最

有可能是()

A.《权利法案》B.《邦联条例》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4.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

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5.《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不僭位号,不传予孙,而创为推举之法①,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②。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③„„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

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④,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材料中划线的4个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序号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6.英国本届工党政府任期到2009年5月届满。首相布朗支持率的下跌幅度和速度,均创下了自英国

20世纪30年代开始民调以来的历史纪录,现在英国国内要求布朗提前下课的呼声很高,工党可能会在后

面的大选中失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英国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B.英国首相必须直接对选民负责

C.英国首相的权力主要靠民意来支撑D.内阁的集体负责已形同虚设

7、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8、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内阁对议会负责B选举权扩大C两党制的完善D国王权力增强

9、对1875的宪法中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B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C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10、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11、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

A阶级基础B国家政体C内外政策D与人民的关系

12、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③政体的实质不同④

制作人:王 菲1

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③④

1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

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

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14、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三权分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利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

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15、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阶级宪法

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法律

C.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军事立法

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6.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17.近代史上,英国社会不断得到改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

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

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身上。

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

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小威

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末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

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30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

代表席位,它们的席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放宽

到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选民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5镑以

上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选民人数由43万增至60万,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

材料三 1872年格莱斯顿内阁在英国设立内政部,主要是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地方自治

机关。1888年,英国又宣布将各郡的行政权交由选举产生的郡务会议掌管。1894年,英

国又对郡下面的区进行行政改革,由选举产生的区务会议代替以前被教会贵族控制的区

议会。──钱乘旦《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近代前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环节?(3分)

制作人:王 菲

2(2)材料二表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

(3)据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英国近两百年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2分)

18.观察下列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明朝内阁旧址

(2)从内阁与君主的权力关系来看,两者有何不同?

(3)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各自对其自身的社会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提出“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

利的保护人以防止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实验中显示出来”。

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

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

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华盛顿的担忧是什么?为了解决华盛顿所担忧的问题,美国政府是怎

么组织的?其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为推动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的进行了什么努力?

(4)中外政治家对各自国家政治制度的构建有何共性?给我们什么启示?

制作人:王 菲3英国内阁会议厅(1)从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16.(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

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

妥协的结果。

17、(1)从限制王权到责任内阁、司法权从王权中独立、内阁从属于议会到下议院中的多

数派组阁。(3分)(2)向城市工商业者倾斜;有财产资格限制;选举范围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3分)(3)削弱地方贵族和教会贵

族势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2分)

(4)经济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等。(其

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1)社会性质不同:英国是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是君主专制进一

步强化的封建社会;(2)英: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

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非对国王负责;中: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

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3)英:

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证,使英国崛起为

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明清: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近代科技的产生,使中国

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19.(1)担忧:有人迷恋权力和滥用权力而出现专制。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国会掌立法权,总统

掌行政权,最高法院掌司法权。“分权制衡”原则。(2)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

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3)推动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4)防止对权力的滥用,加强民主监督,推动民主建设;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进政治民主化,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5.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 篇五

一、资产阶级革命

1、确立方式:

⑴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①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英法美)

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日)

③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德意)

⑵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从根本上说是由该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⑶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⑷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从根本上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

2、根本原因:

①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旧的生产关系主要指封建统治(英法俄日德意)和殖民统治或黑奴制(美)

3、革命任务:

①革命的对象决定了革命的任务,也决定了革命的艰巨性;

②革命的任务决定了革命的主力军,革命的主力军又影响着革命的彻底性; ③革命任务是否完成是判断革命是否成功的依据;革命任务完成的多少是判断革命彻底程度的依据。

4、革命领导:

①革命的领导者成为新政权的执政者;

②革命由资产阶级独立领导或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联盟领导,反映了该国资产阶级的实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

③革命由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联盟领导,对革命的彻底性产生消极影响。(英保留君主,美保留黑奴制)

5、革命性质:

⑴性质判定的主要依据是领导阶级和历史作用

①它由资产阶级或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联盟领导

②它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依据)

⑵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双重性

6、革命机关:

①机关的组建:机关的把持者就是政策的受益者

②颁布的文件:分析文件的阶级立场

③采取的措施:分析措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7、革命文件:

⑴从颁布的时间来分析文件的历史作用

①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文件对革命运动起推动作用(《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

②革命完成之后颁布的文件起巩固革命成果或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的作用(《权利法案》《法典》《1787年美国宪法》)

⑵从颁布的机关和执政者来分析文件所体现的阶级利益和文件的阶级本质

⑶从文件的思想内容来分析文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①进步性主要指文件的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革命思想,推动着革命的发展和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局限性主要指阶级的局限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阶级本质)和时代的局限性(革命的彻底性)

⑷对各国的文件从颁布机关、思想内容、历史作用、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比较

8、导火线:

①导火线即直接原因对事件的发生起加速作用,不起决定性作用

②根本原因对事件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它反映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9、过程:

⑴开端表明开始夺权,结束表明夺权成功(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⑵从时间的长短看革命的艰巨性、曲折性

⑶英法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比较:

①都在革命中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都采取措施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英国的克伦威尔实行“护国主”统治,行独裁之实;法国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实行专政,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③资产阶级的这些措施在巩固其统治的同时也削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a、克伦威尔实行的“护国主”统治,使资产阶级在革命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挫伤了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削弱了革命的主力军,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b、法国雅各宾派的专政,既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又加剧了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削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雅各宾派的倒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④共和国的政局都是动荡不安:英国的动荡主要是内部因素,即封建势力的反扑和人民的起义;法国的动荡主要是内忧外患,即封建势力的反扑、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欧洲反法联盟的进攻

⑤英国的共和国被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取代;法国的共和国被拿破仑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

⑥共和国期间都把封建君主推上断头台(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⑷英法封建王朝复辟的比较:

①英法都出现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英是革命中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法是革命后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

②封建王朝的复辟都反映了该国封建势力的顽固、强大和革命的艰巨性、曲折性(法国反映的是欧洲封建势力的强大);

③封建王朝的复辟也反映了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不够充分;

④封建王朝的复辟并不能说明该国又倒退到了封建社会,也不能说明革命的失败,它只能说明革命的曲折性,因为封建制度及其所依赖的基础都被革命所摧毁,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历史的车轮不容倒转。

10、意义:

⑴都对欧美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①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

②法国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③美国独立战争对欧美的革命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⑵都反映了当时历史的时代要求,因为:当时欧美资本主义经济都有所发展,欧美各国都希望通过革命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11、彻底性:

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

②反映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

③反映了各国人民群众(主力军)的参与程度、力量大小;

④影响着该国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根本原因:

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扫除障碍。所以,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根本推动力)

2、改革背景:

⑴政治:封建统治都面临严重危机

①俄国面临的是内部危机:农奴制危机

②日本面临的是内忧外患

⑵经济: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改革的经济条件)

3、改革目的⑴农奴改革的根本目的(主观目的)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和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而不是主动地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废除农奴制,但改革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⑵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为了改革自强,发展资本主义,是主动地、有意识地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⑶

4、核心力量

⑴分析核心力量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本质

①中下级武士处于社会中层,是封建军事利益集团,本质上属于新兴资产阶级 ②亚力山大二世处于统治地位,本质上属于封建地主阶级

⑵从核心力量来分析改革的内容所体现的阶级利益以及改革的局限性

①日本明治维新必然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的利益,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封建军事性(军国主义)

②俄国农奴改革必然维护封建地主和贵族的利益,改革必然保留封建残余(沙皇专制)

5、直接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是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

6、前提条件

⑴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政治条件:武装倒幕夺权

7、改革内容

⑴从改革内容来理解改革是怎样改变社会性质的⑵从改革涉及面的大小来理解改革的彻底性(破旧立新的程度)

①日本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对旧社会的改造较大,对新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

②俄国的改革涉及的面相对较窄(经济),对旧社会的改造较少,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利

⑶从改革措施所起的作用来分析俄、日是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问题的(资本、资源、劳动力、市场)

8、改革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判定主要依据是改革的内容和作用,而不能依据改革的领导者。

9、改革的影响

⑴进步性

①改变社会性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②改造旧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③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局限性

①有哪些局限性?

②为什么有这些局限性?

③这些局限性有什么消极影响?

10、特点

⑴改革的方式大同小异

⑵方式影响改革的程度

三、德意的统一

1、根本原因

⑴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德、意统一运动的根本推动力 ⑵统一的实质就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国内市场的统一

2、政治状况

⑴政治的分裂实质是市场的分裂

⑵封建军事割据的局面和外国的控制,决定了统一的方式即:王朝战争

⑶外国的控制又决定了统一战争牵涉到复杂的国际关系,所以统一战争必然要利用外交手段(利用国际矛盾)来配合王朝战争

3、经济状况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德意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或提供了必要条件

4、统一过程

⑴外交手段的运用

⑵先弱后强的战略

5、统一中心

⑴有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

⑵有一定的政治上的凝聚力

⑶能代表、推动历史发展的趋势

6、局限性

王朝战争的方式对旧社会的改造必然有限,以战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路(创造条件)的思想必然推动国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四、资本主义发展条件的准备

1、资本

⑴英国

①对外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②对内剥削人民:圈地运动

⑵法国

①对外殖民掠夺

②对内剥削人民

⑶俄国

通过农奴改革,以高价赎买土地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掠夺,完成资本的积累

2、市场

⑴英法:抢夺殖民地,扩大海外市场

⑵美国:

①领土扩张,扩大市场

②西进运动,开发市场

③颁布《宅地法》,促进西部大开发,扩大国内市场

⑶俄国:

①“解放”农奴,打开国内市场

②对外扩张,扩大国外市场

⑷日本:

①“废藩置县”,统一国内市场

②对外扩张,扩大国外市场

⑸德意:通过统一战争,实现国家政治和国内市场的统一

3、劳动力

⑴英国:

①圈地运动

②对外掠夺

⑵俄国: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

⑶美国: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

=======================

适用版本:

人教版,苏教版, 鲁教版,北京版,语文A版,语文S版,冀教版,沪教版,北大师大版,人教版

新版,外研版,新起点,牛津译林,华师大版,湘教版,新目标,苏科版,粤沪版,北京版,岳麓版 适用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适用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中考,高考,小升初

适用领域及关键字:

100ceping,51ceping,52ceping,ceping,xuexi,zxxx,zxjy,zk,gk,xiti,教学,教学研究,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学习,测评,测评网,学业测评, 学业测评网,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网,测试,在线测试,教育,在线教育,中考,高考,中小学,中小学学习,中小学在线学习,试题,在线试题,练习,在线练习,在线练习,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小升初复习,中考复习,高考复习,教案,学习资料,辅导资料,课外辅导资料,在线辅导资料,作文,作文辅导,文档,教学文档,真题,试卷,在线试卷,答案,解析,课题,复习资料,复习专题,专项练习,学习网,在线学习网,学科网,在线学科网,在线题库,试题库,测评卷,小学学习资料,中考学习资料,单元测试,单元复习,单元试卷,考点,模拟试题,模拟试卷,期末考试,期末试卷,期中考试,期中试卷

=======================

6.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 篇六

性骚扰是我国二00二年十大热门法律话题,它之所以至今热度不减,是因为最近武汉、北京两例“性骚扰”案的报道不断见于报端,性骚扰遭遇的法律空白引起世人关注,立法惩治性骚扰呼声越来越高。据悉:人大已启动立法程序,准备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反性骚扰的内容。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反性骚扰的内容是否合适?中国在反性骚扰方面真的是一片空白吗?在性骚扰的法律定义还没有被确立之前,任何靠增加法律条款来惩治性骚扰都是塞洞补漏,有失法理上的严谨性、立法上的严肃性,司法上更是缺乏可操作性。中国法律应如何面对性骚扰?如何在现有法律中找到反性骚扰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是立法之前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法律如何面对性骚扰,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找到应对性骚扰这一社会现象的的法律依据,本文想对这些事关性骚扰现象法律本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旨在对今后性骚扰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推动。

一、“性骚扰”的由来

性骚扰(Sexual Harassment)是一个外来名词,是女权运动的产物,是女权主义法学家与不尊重女性热个尊严的社会陋习和歧视女性的传统观念斗争的成果。性骚扰概念之所以首先在美国提出,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上世纪60年代始的女权主义运动和随之诞生的女权主义法学;也来自于法律不得不应对美国日渐突出的性骚扰问题。女权主义者凯瑟林。A.麦金侬是提出“性骚扰”概念的.第一人。麦金农给性骚扰下的定义为:处于权力不平等关系下强加的讨厌的性要求……其中包括言语的性暗示或戏弄,不断送秋波或做媚眼,强行接吻,用使雇工失去工作的威胁作后盾,提出下流的要求并强迫发生性关系。虽然性骚扰现象不限于工作场所,也不只限于上级对下级,但美国并没有制定反性骚扰单行法规,而是在一九**年民权法第七章(Title VII of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禁止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规定中找到法律依据,对性骚扰者提起性别歧视之诉,使受害人能谋求法律救济,并通过不断扩大性骚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美国过去三十多年来,通过公平就业机会法律的规范,联邦各级法院相关判决的诠释,专门行政机关的推动,以及学者的探讨,已使美国成为反性骚扰规定和措施最为完备的国家,而为其他各国竞相效仿。80年代中后期,许多国家陆续效仿美国,通过立法来制裁性骚扰。1984年,澳大利亚颁布了联邦《性歧视法》;1987年和1991年,新西兰分别在《劳工关系法》和《雇佣合同法》中就性骚扰问题规定了特别条款;1989年,西班牙政府通过法规,以保护女雇员免受性骚扰;1991年,瑞典通过的《平等机会法》作出新的规定,要求雇主对工作场所的性骚扰采取措施。1992年,日本福岗县地方法院审理了日本首起性骚扰案件,法官认定被控告的男性上司实施了“触犯妇女权利的性骚扰行为”,判处其向原告支付12500美元的“性骚扰赔偿费”。除此以外,英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也先后明确规定性骚扰属于应予禁止的非法行为。对于严重的性骚扰行为,加拿大、法国还将其规定为妨害风化罪,西班牙等国则将其归入侵犯性自由罪。2001年6月7日,欧盟委员会曾提出过一项关于惩治在工作场所对妇女“性骚扰”的立法草案,建议欧盟15国对性骚扰制定共同的标准。台湾“内政部”也于2001年拟订了《性骚扰防治法》(草案)。依据该草案,对性骚扰者将处以新台币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机关、部队、学校或雇用人若未对性骚扰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也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也先后明令禁止性骚扰,但这些国家大多把性骚扰归为性别歧视,如香港的《性别歧视条例》,日本虽然制定有《

7.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 篇七

当时, 国内对改革的争论很多, 国外更是议论纷纷。体改委的活动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 可是大局又非常需要在改革上有所动作。在形势严峻、工作相当困难的情况下, 我受命到体改委工作。

恢复体改委的工作

1990年8月18日, 中央决定调我到国家体改委工作的通知发出以后, 体改委立即派秘书长洪虎同志到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接我上班。

我说:“我现在还不能去。要等人大正式通过任命, 我才能进体改委机关大门, 不然我去了不合适。现在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 你给我送一些资料看看, 先了解下情况。第二件事, 我抽个时间去看望安志文同志 (当时是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 , 和他谈谈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问题。”第二天, 洪虎就送来了几大包资料, 涉及改革的全局和方方面面的工作。面对这么多材料, 我真不知道关键问题在哪里。这些材料中, 有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点, 有城镇改革试点、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商业改革等。我翻阅了一下, 有一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后来进了机关在初步听到一些情况后, 我感到除了工作问题, 当务之急是先稳定队伍, 让体改委尽快恢复正常活动。

当时, 中央专门派出清查组到几个单位去帮助清查, 其中就有国家体改委。我上任的时候, 体改委的清查还没有宣布结束。因为清查搞了好几个月, 清查组不走, 人心不稳, 很多工作没有办法启动。我找到清查组负责人高修, 他是当时商业部的副部长, 资历很老, 我和他较熟, 关系也好。我就问他:“清查工作怎么样, 问题大不大?”高修说:“不是大问题。事出有因, 查无实据, 说体改委参与或支持动乱, 不能成立。”我建议:“如果问题不大的话, 能不能在适当的场合讲一讲, 说体改委没有发现大的问题, 宣布清查工作结束?这样, 我们就好正常工作。”高修同意了, 向上面作了汇报。清查工作很快就宣布结束了。

记得当时周小川是体改委的委员, 他是这一茬年轻人里比较优秀的, 上面也看上他了, 让他同时兼任外贸部的党组成员, 参加外贸部的党组活动, 推动外贸改革。这也算煞费苦心。可是对外贸部这样一个老部门, 派一个人根本不起作用。周小川去了以后, 一时也很难有所作为。周小川因为得到上面的信任而被重用, 现在上面出了问题, 他的压力很大, 没有办法工作。周小川找过我, 我听了情况介绍后, 认为他没有问题, 就问了高修, 高修也说没有问题。但体改委不好安排工作, 我只好找中共中央组织部。我说:“周小川是很优秀的, 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后来, 他被安排到中国银行担任副行长。

还有一位是陈小鲁, 他的关系挂靠在体改委, 当时要出国, 谁也不敢批。虽然这只是陈小鲁个人的事, 也是体现政策的。如果陈小鲁能出去, 那就表明他在政治上被信任, 跟陈小鲁有同样情况的人, 也可以放下包袱了。后来, 审批部门找到我, 我说, 那有什么关系, 他会跑吗?我就不相信他会跑。这样, 就批准他出国了。说实话, 我当时的做法也是有风险的。

到体改委以后, 我感到体改委是真正的清水衙门。干部住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有的人长年住办公室。大家的后顾之忧没有解决, 我心里过意不去。大家没有地方住, 怎么安心工作呢?

我找国家计委负责基本建设的姚振炎副主任要了一笔钱, 买了批房子, 之后又利用有色金属总公司的地皮盖起了宿舍楼。这样, 干部的住房问题就得到了缓解。当时, 有人跟我反映, 说有些干部把体改委当“跳板”, 到体改委提拔一下, 分了房子就跑走了。我说:“这是挡不住的。我们应该办的事还是要办。”这一类事情涉及机关人心的稳定, 这些人的问题若得不到解决, 生活顾虑的包袱就放不下, 工作就没办法开展。

再有一件事, 原来体改委除了总体规划以外, 还要负责各部委改革协调的事。各部委的所有改革方案都要送体改委征求意见, 经过体改委协调以后才能上报。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 不让体改委搞总体规划了, 各部委的协调也停了下来, 都不给体改委送材料了。我就向李鹏反映情况, 要求恢复体改委的原有职能。后来国务院专门发文, 要各部委给体改委送材料, 所有出台的改革方案都要先跟体改委沟通、协调。

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 到1990年底, 体改委清查工作结束, 干部稳定下来, 跟各个部委的关系理顺了, 尤其是跟当时对体改委意见较大的单位也沟通好了。这样, 我们就能甩开膀子大干了。如果这些问题都不解决, 就很难开展工作, 适应不了改革形势的需要。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对改革工作批评得很厉害。如果体改委适应不了南方谈话前后的改革形势, 这个单位肯定就很难存在。

研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与此同时, 我感到方方面面对改革的看法、争论很多,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计划跟市场的关系怎么摆。我想, 这个问题恐怕是影响全局的问题。因此, 到体改委正式上任以后, 我首先研究的就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我请洪虎找人整理了两个资料, 一个是国内有关计划和市场关系的争论资料, 一个是国外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综合资料。我布置这项工作, 还有一个背景。在我到任之前, 听说江泽民同志曾经给贺光辉打过电话, 要体改委注意对苏东国家的改革、演变进行跟踪、分析。因此, 也可以说, 整理这个资料是为了适应上面的需要。

这件事当时很敏感, 我就跟他们讲, 不要传出去。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 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就是被市场搞坏了, 反对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声调很高, 甚至跟“走资本主义道路”都联系起来了, 帽子很大。所以, 我很小心, 不能还没做工作, 就被人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国外经济体制司副司长江春泽是多年从事研究国际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的专家, 她跟我讲, 当时有个同志就劝她不要搞, 搞了要出问题。有个人甚至跟她这样说:“江司长, 你这个材料整理出来以后, 人家马上就会讲了, 资本主义在哪里啊?就在体改委的国外司!”她说:“反正是领导叫我做的。那是他个人的看法, 不会传出去。不然要我们干什么呢?”她就自己一个人搞。

时隔10多天, 即1990年9月30日, 根据我布置的任务, 江春泽送来了她整理的《外国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和实践以及对中国的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评论》。我看了后, 觉得讲得很清楚。计划和市场最早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 当时还没有社会主义呢。材料还介绍了西方学术界、社会主义国家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过程。这份材料说明, 计划和市场根本就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与社会制度没有关联, 是后来苏联把它们联系起来, 又自己弄个禁锢把自己套上了。

我认为, 这个材料很好, 要给上面送。但体改委没有印刷厂, 文件材料都是送到国务院的印刷厂去印, 如果传出去, 影响就大了。因此, 我就拿到中石化总公司的机关印刷厂去, 嘱咐他们不许传出去。大概一共印了20多份吧。我给江泽民、李鹏各寄了一份。

江泽民看到这个材料后, 认为很好, 讲清了问题。大约在10月下旬, 他特地给我打电话说:“那个材料我看了, 很好, 我看了两遍。我今天晚上要到辽宁去, 还要带上, 再好好看看。”后来, 他批示给其他中央同志看了。

李鹏看了以后, 指示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参考。中央办公厅也打电话来, 要我们再加印二三十份送去。因为当时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 不是在理论界, 也不只是在具体实际工作部门, 而是高层的看法有分歧, 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说法显得十分迫切。

11月5日到7日, 国家体改委在燕山石化公司招待所召开了“计划与市场国际比较研讨会”。7日清晨, 我约了贺光辉、刘鸿儒等在家的副主任到燕化招待所, 花了半天的时间, 听取了研讨会的总结性发言。紧接着, 当天下午, 在京西宾馆, 我又召开了部分省市体改委负责同志座谈会。主要讨论“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以及如何使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化。同时, 我让江春泽把“计划与市场国际比较研讨会”的成果好好整理一下。12月3日, 我将研讨会的纪要《苏东国家与我国在处理计划与市场上的不同看法、不同效果》一文报送李鹏总理。12月5日, 李鹏作了批示:“已阅, 写得不错。关键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与发展生产, 而不是套那种自认为合理的体制模式。”

当时, 江泽民总书记到中央工作时间不长, 各方认识又不统一, 工作难度很大, 他需要找些东西统一高层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有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 统一认识, 重大决策前反复地做工作。做工作需要有东西, 我报送的这两份材料就起了促进统一认识的作用。这件事体改委做得很漂亮, 说明我们研究问题还是有深度的。过去, 体改委很少有哪个材料在中央受到这样的重视, 所以这件事情影响很大。

1992年3月20日至4月3日, 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我是安徽省的全国人大代表, 住在西苑饭店。4月1日晚上11点钟, 我都睡了, 江泽民总书记打电话找我, 他说:“改革的下一步怎么搞?你们是不是要好好研究一下, 给中央提个建议。”他还说, 他自己也在研究这个问题。

人代会一结束, 我就找了广东、山东、江苏、四川、辽宁五个省的体改委主任, 在中石化总公司招待所开了三天半的座谈会。座谈会实行了极严格的保密措施, 到会的不足十人, 规定不带助手, 不做记录, 议论的事情不得外传。当时我主要是担心传出去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我也没有向大家讲总书记给我打电话的背景。会上大家一致的意见是, 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有就是要搞政府机构改革。会议集中讨论了前一个问题。我要求, 这个事情大家不要说出去, 散会以后不要再讲这个问题。

座谈会结束后, 我给江泽民、李鹏写了一封信, 直接送他们亲收。信是我自己写的, 事先没有同任何人商量, 写好后也未给任何人看过。我在信里说, 这五个省都是大省, 尽管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代表了不同层次的改革开放度, 但他们都一致表示, 寄希望于党的十四大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有所突破。五个省的体改委主任一致认为:今后应当明确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还在报告后面附了一张统计表, 列举五个省1978年和199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进口额、城镇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八项宏观经济指标, 并以1991年同1978年的增长数字作对比, 说明市场对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巨大作用。从对比中可以看出, 凡是市场机制运用得活的地区, 各项指标都大大领先。

在给江泽民、李鹏的信的后面, 还附了基辛格给我写的一封信, 推荐他们一阅。此前, 我们有个论坛邀请基辛格参加, 他没有来, 但是送来一篇题为《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论文, 讲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我仔细看了他的信和所附论文, 感到他的论点没有政治偏见, 没有夹杂意识形态, 讲得比较客观, 其中一些重要的论点同中国的改革实践也比较一致。我觉得, 他的论文可供参考。

后来,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问题都讲清楚了。这时我又参加了党的十四大文件起草小组。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提出, 要根据十四大通过的决议, 制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施纲要。根据这个决定, 体改委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 由我和秘书长王仕元负责, 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化,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搞了好几个月, 提出了一份初稿, 工作做得相当深入, 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没能上报。

1993年3月, 我离开体改委到国家计委工作。当时,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是曾培炎, 他也是国家计委副主任, 他知道体改委搞了这个东西就要了过去。5月底, 为准备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央成立了一个文件起草组, 温家宝任组长, 曾培炎和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维澄任副组长。文件起草组搞了差不多半年, 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应该说, 1990年到1992年的几年间, 在认识很不统一、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很明确, 而且坚持了我们的看法。从上报研究资料提供高层参阅, 到提出政策建议, 到我参加十四大报告起草小组, 再到我们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化, 这个过程是相当完整的。令我感到欣慰的是,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核心问题上, 国家体改委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而且被后来的历史证明, 这个作用是积极的、正确的。

对体改委工作的回顾

我这个人有个长处, 就是交给我的事, 我一定认真去做, 一定不负重托。另外一条, 我注意寻求工作支持, 特别是像国家体改委这样的单位, 如果没有政治上强有力的支持, 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李鹏调我去, 李鹏肯定支持我, 姚依林在谈话时也表示支持, 江泽民也支持。我在体改委这段时间, 江泽民、李鹏、姚依林以及后来的朱镕基都是有事直接找我, 有时还直接往我家里打电话。我有事也主动找他们请示汇报, 时刻注意把自己的位置摆恰当。体改委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门, 在中央的领导下工作, 遇事一定要多请示、多报告, 不能以老大自居。我没有包袱, 该找谁找谁, 江泽民、李鹏、姚依林、朱镕基都非常支持我, 有事找他们, 他们都有求必应。而且, 我还延续了以往的做法, 请李鹏的秘书列席体改委的党组会, 会上讨论的重大问题, 或者有些什么重要决定, 请他及时跟李鹏汇报。我觉得, 在我们这个制度体制下面, 事在人为, 做好工作有很大的空间。

我曾听别人说, 体改委有的同志有点儿放不下架子, 不大愿意去找人, 去请示, 去汇报。这样, 体改委的工作就很难开展, 下面各省体改委的工作也就很难做了。后来, 体改委被撤掉, 我不知道是否与上下沟通不顺有关系。

我认为, 中央决心设立体改委这个机构是正确的。因为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有权力、有利益的部门都不想让步, 都要别人改, 自己不改。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需要一个超脱于权力和利益格局之外的部门来研究、协调、仲裁、推动。我的体会是, 这个机构的作用不应当低估。

国家体改委集中了一批人才, 也锻炼了一批人才。有些人还是很不错的, 很有改革意识, 对现代经济也比较了解。现在的人民银行、建设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的干部里, 不是有体改委去的人吗?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郭树清等人都是。郭树清当时在计委下面的一个研究所里, 体改委想要他, 他自己也愿意到体改委来。我找计委副主任房维中要人, 主管副主任不放, 一直压在那里。等我当了计委主任, 就放他走了。在体改委经历了一段, 他们的思维、意识、全局观念都不一样了。

体改委有很多工作都是比较超前的, 的确有改革意识。比如说股份制, 上市公司不到20年就发展到1600多家, 最初只有14家啊。期货也是体改委提出来的。还有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县级改革试点, 体改委都抓得很超前, 而且诚心诚意地支持。我记得, 当年体改委隔两年要开一次县级综合改革会议。1992年4月, 确定在常熟召开全国县级改革会议, 由贺光辉主持。他跟我说了, 当时我就感觉这件事情不能小看, 我就跟李鹏报告了。他说:“我去。”李鹏到了常熟, 在会上讲了话。那时, 正好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不久, 小平同志讲得很凶, 不搞改革要下台。话里话外透着对改革进程的不满意。李鹏抓住了全国县级改革会议的机会, 大讲了一通改革, 影响很好。我深感体改委工作的政治敏感性很强, 重大的事情不能及时把握, 就会错过机遇, 影响工作推进。

8.博思考试确立中国职业英语基准等 篇八

经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协同博思(BULATS)中国代理商与68家企业发起的中国职业英语基准项目,通过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和深圳等地区进行一系列博思考试、问卷调查及专家测评,最终确立了“中国职业英语基准”。

该项目初步确立了包括酒店餐饮、信息技术、国际贸易与采购、制造与工程业和金融服务在内的五大行业普遍拥有的三个职别(销售与市场、财务和人力资源)的综合英语基准和各项语言技能基准,为企业提供一个英语水平的参照,帮助企业确立某一职位所需的英语水平标准。

职业英语基准的语言测评工具是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设计的博思考试。

2006年美国移民签证抽签于11月开始

美国国务院9月29日宣布,将在11月5日开始签证抽签登记,并向5万名中签者签发永久居民签证。有资格参加签证抽签的国家中的希望移民美国的人,可以在2004年11月5日至2005年1月7日期间提出申请。

这个项目的正式名称是“多元签证抽签”,针对的是移民到美国人数较少的国家的公民,目的是使美国移民人口在种族和民族成份上更加多元化。

过去5年移民美国总人数超过5万名的国家的居民,不具有参加签证抽签的资格,中国(大陆出生)被列在其中。出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人有资格提出申请。

声明说,移民申请只能通过专门指定的网站进行,网站将在申请程序开始时启用。

专家说中国人才外流在澳洲成为人才浪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来到澳大利亚的移民中,原为经理与行政管理人员者有半数现受雇为推销员、文员、机器操作员及劳力工作者。

作者称,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大陆移民拥有的大专学历比率,比澳大利亚的全国大专学历比率多一倍,但在低技术的工作中占过高的比例。在她的研究中,曾遇到数十名中国大陆女移民,从事酒店客房清洁、或在家中客厅与车房中做衣服,但她们原在大陆做教师、工程师和其它的专业。

政府调查显示,原在中国担任高技术工作而抵澳后获受雇的72%的女移民,即使已在澳居留超过三年,也仅有30%可做回本行。

因此,作者认为“中国的人才外流在澳大利亚成为人才浪费”。

美英德澳占据全球最多留学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的留学市场日益繁荣,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在1998年到2002年的4年间,在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5国吸收的留学生占了留学市场的73%。美国仍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吸引了30%的海外学生,英国和德国并列第二,分别吸引了12%的海外学生,澳大利亚则占有了10%的份额。

澳大利亚政府每年拿出近9千万美元在亚洲等地进行宣传,帮助学校抢占市场。目前,澳大利亚的教育收入每年大约是35亿美元,已经超过了著名的澳大利亚羊毛的收入。

经合组织说,到海外留学的学生,近半数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

中英首次联合培养双学士

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日前开学,128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这是玛丽女王学院在中国大陆开办的第一个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据了解,与以往国内一些合作办学不同的是,这些学生都将在国内完成学业,入学第一年实行双语授课,从第二年起实施全英语授课,全部课程由两校优选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课程选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学生的学业考试将由联合考试委员会评估审核,毕业后学生将获得北邮和伦敦大学分别颁发的两国国家承认的正式学士学位文凭。

日本语言学校将强化招生审查

9月中旬,日本全国日本语学校联合会中的50多所学校,联手在北京、上海、沈阳三个城市召开赴日留学座谈会。

据了解,去年10月末开始,日本入国管理局为了抑制非法滞留和日益增多的外国人犯罪现象,加大了入境管理方面的审核力度,致使中国学生赴日留学签证率下滑。为此,日本语学校联合会召集中国方面的中介机构,介绍了日本入国管理局的最新留学政策。

座谈会重点探讨了中介机构和日本语学校对招生的审查工作,以期双方在今后的招生工作中能够建立起个别协商的关系。

菲律宾首张简体华文报纸问世

随着华文教育的升温,菲律宾第一张简体华文报《汉语学习报》已于9月16日,即菲华商联总会喜庆五十华诞金禧当日问世。这张报纸的降生,给菲律宾华文教育普及注入新鲜的活力和繁盛的气象。

《汉语学习报》由福建师范大学汉语教学志愿者编辑,由菲律宾《商报》出版。

据此间媒体报道,目前菲律宾华人华裔约有300余万人,全菲现有4家华文日报:《世界日报》、《联合日报》、《商报》、《菲华日报》,每天出版十多版至数十版,均为繁体字。现在增添一份简体华文报,菲华社会有识之士都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关怀和呵护。

世界顶尖商学院最新排名推出

9月23日出版的《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全美MBA项目排名、美国国内区域性MBA项目排名和国际MBA项目排名等三项商学院新排名。

这三项排名来自于《华尔街日报》与Harris Interactive公司进行的调查。调查考察了雇主对商学院的意见,因为雇主是MBA人才的最终使用者。为避免在不同特征的商学院之间进行比较,这次调查将排名分为上述三类。

调查结果是:密歇根大学的MBA项目为全美第一;普渡大学的MBA项目为全美区域性MBA项目排名第一;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列为国际MBA项目排名第一。国际MBA项目排名是该调查于今年推出的全新排名。

全球基金会奖学金开始申请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受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委托负责开展2004年“三井住友银行全球基金会奖学金项目”,今年的资助额度将从原来的每人200美元,上调到每人500美元。该项目现已开始接受申请,报名截止日期为今年的11月1日。

“三井住友银行全球基金会奖学金项目”由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全球基金会出资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该项目开始于1995年,三井住友银行全球基金会为中国大陆9所院校的在校本科生提供资助。资助的费用主要用于支付获奖人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以及与学习有关的其他费用。

澳大利亚设澳中交流奖学金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唐纳日前在访问北京期间宣布设立一项价值450万澳元的奖学金项目,旨在大幅度提高澳中两国之间的学生交流规模。这项奖学金将在今后的三年里,资助300名本科学生和120名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生与博士后研究人员。

唐纳表示,新设立的奖学金将支持澳中两国的优秀人才成为世界一流的学者,在本地区建立学术合作关系。

我国扩大自费留学奖学金实施范围

据国家留学基金管委会消息,2004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试点工作已经开始,实施范围从5个国家扩大到28个国家,增加了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新加坡、爱尔兰、乌克兰、荷兰、韩国、南非、瑞典、芬兰、泰国、比利时、丹麦、奥地利、瑞士、白俄罗斯、挪威、以色列、罗马尼亚、波兰、墨西哥等23个自费留学生较集中的国家。今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奖励规模为200人,凡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一年以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中国自费留学生皆可申报,奖励金额为每人5000美元。我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教育处(组)为申请受理机构,受理申请时间截至10月31日。

留学中介开始使用政府示范合同

日前,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列出首批正式使用教育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制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示范文本)》的留学中介,全国有七家,北京有四家。

此前,教育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在多次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留学合同示范文本并于今年4月28日由教育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正式向社会公布。

从有关情况看,由于示范合同比较充分地听取了留学人员、家长代表、律师、中介等各方面意见,整体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中国绿卡收费标准确定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申请费等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受理外国人永久居留申请时收取申请费的收费标准为每人1500元,核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时收取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收费标准为每证300元。

对已在中国取得永久居留资格或者由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有效期满、内容变更,申请换发或者补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按每证300元收取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费;对丢失补领或损坏补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按每证600元收取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费。

德将对非欧盟国家留学生设置考试关卡

9.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 篇九

自汉武帝独尊儒?以後,伟大思想家孔子的学说一直在中国居於至高无上的尊位。但是,孟子作为孔子之後最重要的一位儒学大师,长期以来,却?未得到尊崇。有的儒学者往往将孟子视为战国时代诸子之一,或以荀孟?称,甚至对孟子学说提出若干非议。学?大师钱穆早已指出:

「唐韩愈始提倡孟子,至宋代王安石特尊孟,奉之入孔子庙。而同时如李觏之常语,司马光之疑孟,皆犹於孟子肆意反对。然自宋以下,始以孔孟?称,与汉唐儒之?称周公孔子者,大异其趣。此乃中国儒学传统及整个学?思想史上一绝大转变,此风虽始於韩愈,而实成於宋儒。」①

纵观两宋儒学之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北宋前半期,儒学者大致株守汉学,正如王应麟所说:「自汉儒至於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②第二,自宋仁宗庆?时始,各个新的儒学流派纷纷著书立说,甚至疑经惑古,出现了学?思想的活跃。第三,自宋神宗时始,王安石的王学?据此後六、七十年的支配地位。王学的支配地位经历宋哲宗元?时与北宋末至南宋初两次动摇,直到力主王学的秦桧病死,王学遂一蹶不振。与此同时,程学原为影响不大的儒学流派,至南宋初期,?管受秦桧的压制,却逐渐兴盛。第四,宋孝宗时,因朱熹著书立说,大力倡导,理学在民间大盛。第五,宋理宗时大力扶植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始?据尔後七百年的.支配地位。

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的确立,始於王安石,成於朱熹,与王学、程朱理学两个最大的儒学流派先後各领风骚,有密切的关?。

宋朝官修编年史实录中之王安石传,今保存於《琬琰集删存》卷3,此传说:

「安石早有盛名,其学以孟轲自许,荀况、韩愈不道也。」

宋人罗从彦说:

「王安石以高明之学,卓绝之行,前无古人,其意盖以孟子自待。自世俗观之,可谓名世之士矣。」③

这些评论决非无根之言,今以王安石本人之诗为证,《王文公文集》卷38《扬雄三首》,其一曰: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 。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欧阳修《赠王介甫》诗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後来谁与子争先。」④王安石答诗说:「欲传道义心虽壮,学作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⑤欧阳修

①《朱子学提纲》第13页。

②《困学纪闻》卷8。

③《罗豫章先生集》卷6《遵尧录》六《韩琦》。

④《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7。

⑤《王文公文集》卷55《奉酬永叔见赠》。

1

称誉王安石诗如李白,文比韩愈(一说为谢 )。王安石的答诗说自己「学作文章力已穷」,「终身何敢望韩公」,但「传道义」之壮心,仍期望能有「窥孟子」之成就。其《孟子》诗?: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①简直就将孟子引为千古知己了。宋初至庆?时,儒学者治经,但?不认为《孟子》是儒家之经典。王安石执政时,熙宁四年(1071)二月,始以《孟子》和《论语》作为科举考试的必修课,②实际上是将两书升格为与《易经》、《诗经》等相近的儒学经典的地位。王安石罢政後,深受王学影响的宋神宗,於元丰六年(1083)十月,「诏封孟轲为邹国公」。③翌年五月诏:「自今春秋释奠,以邹国公孟轲配食文宣王,设位於兖国公(颜回)之次,荀况、扬雄、韩愈以世次从祀於二十一贤之间,并封伯爵。」④孟子为公,荀子等三人为伯,孟子「配食」,其他三位「从祀」,於是孟子的亚圣地位事实上便得以确立。

?管如此,宋儒中非议孟子者,仍不乏人,北宋有李觏、司马光、晁说之等人,南宋有适等人。刘安世在门人所辑《元城语录》卷上说:

「金陵亦非常人,其操行与老先生略同(先生呼温公则曰老先生,呼荆公则曰金陵)。其质朴俭素,终身好学,不以官职为意,是所同也。但学有邪正,各欲行其所学尔。」宋哲宗元?初,司马光为反对科场改革而上奏说:

「神宗皇帝深鉴其失,於是悉罢赋诗及经学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此乃革历代之积弊,复先王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也。但王安石不当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试,同己者取,异己者黜。……又黜《春秋》而进《孟子》,废六艺而尊百家,加之但考校文学,不勉励德行,此其失也。」

上一篇:策略评选下一篇:最新浙大国际经贸专业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