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高校

2024-07-31

学科建设高校(共10篇)

1.学科建设高校 篇一

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一、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对学报发展的积极作用

目前,全国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高校学报在办刊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应对质量较高的学报(如“核心期刊”学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小、发行渠道单一、优质稿件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促进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势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够为学报长期提供高质量的,反映学术界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的稿件,以避免学报出现“等米下锅”、等稿上门的窘境。可以说,离开了学科建设的支持,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优势学科建设对于加强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是重要的出版资源,高校学报能否在最终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高校的优势学科往往集中了全校该领域最突出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在国内外聘请了知名的专家学者,可谓是群英荟萃。因此,优势学科建设能够为学报提供一批稳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作者,增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校学报对优势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术人才培养

开展优势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学术梯队。高校学报承担着传播、更新学术理论知识,传递学术资讯,集成学术思想的重任,对于培养学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刊发科研论文,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发表出来,在学术界内外进行充分地交流,从而提升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促进优势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后备力量;二是通过发表教学改革类的文章,探讨优势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在理论上为提高优势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能;三是高校学报在审稿、用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批科研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作者,并能以发表其论文的方式对其进行学术能力的培养;四是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可以使各种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进行充分交流,从而将校内外的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能互相交流思想和成果,共同提高科研能力。

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及时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于高等院校优势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增强高校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学报是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桥梁。首先,和出版专著相比,高校学报一般为双月刊或者月刊,出版周期较短,能更加及时地将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学术成果发表出来,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优势学科的培育与发展。其次,学报对学术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将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及时发表出来,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发表国内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性论文,使本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及时获得科研信息和资讯,拓展视野、启发思路、借鉴方法、了解现状,有力地推动自身的科研工作。

3.引导学术研究方向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但是,高校学报不仅可以展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术研究的潮流,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指明研究的方向。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学报编辑与相关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联系较多,长期以来获取的学术信息也较多,因此学术视野较为宽阔,可以为校内从事优势学科建设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学术界的新情况和新亮点,帮助其发现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有利于其树立前瞻性的思维,推动学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学报编辑同时又是高校某一院系和学科的兼职研究人员,与校内教师和科研人员有着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使得学报编辑能较深入地了解校内学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思路,从而在进行刊物编辑的时候能有意识地编发一些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对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稿件。

4.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学报是反映学术信息,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首先,高校学报是目前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平台,是各种学术信息的“集散地”,学报通过刊发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传递学术信息,展示最新的理论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其次,高校学报往往联系有一大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作者,学报通过组织作者联谊会等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作者之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其搭建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

三、学报工作促进优势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1.基本思路

(1)坚持特色办刊之路。刊物特色是一种刊物区别于另一种刊物的标志,是刊物的“身份证”,也是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学报要从本校和本地学科优势出发,注重将学报的历史积淀性和时代延伸性结合起来,突出学报在某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精心打造特色栏目,编发反映优势学科理论成果的文章,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增强学报特色,提高学报的影响力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其教学和研究水平。

(2)坚持“开门办刊”的理念。高校学报要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冲破以往所谓学报“内向性”的框架,广开稿源渠道,广纳名家名文,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高学报学术品位,将“专家办刊”和“开门办刊”结合起来,学习国内外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努力打造学术精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只有如此,才可能为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提供一流的、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意义的学术信息和资讯,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发展与繁荣。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是学报发展的生命,高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始终坚持把质量管理摆在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报出版发行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保证学报的审稿质量、编校质量、排版质量和印刷质量,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来提升学报的品位,提高学报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只有学报的学术品位得到提升,才能够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2.以学报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措施

(1)做好审稿、用稿工作审稿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高校学报审稿要及时,把握好尺度,坚持三审制原则,建立健全审稿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该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适当向涉及此类学科或有相关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倾斜,优先发表其论文,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契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例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近年来根据自身的实践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在坚持审稿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遴选和编发了一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学者和教师的好评。

(2)做好组稿工作当前,稿源紧张是不少学报编辑部面临的主要困难,成为阻碍高校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高校学报应破除“等米下锅”、坐等来稿的传统做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拓展稿源。首先,应该加大向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约稿的力度。高校学报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约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向学报赐稿,在学报开设“专家论坛”专门刊发其文章,同时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优稿优酬。例如,人文社科类期刊可以向全国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约稿,甚至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一期或几期的笔谈,并着力建设学报“专家作者库”。其次,学报编辑部应主动了解学校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状况,长期跟踪其科研进展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一批涉及该学科领域的校内外稿件,尤其要注意采用观点新、角度新、有深度,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俱佳的稿件。这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将本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出来,促进成果转化,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与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3.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专栏有利于展示刊物的个性,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目前,业内一些学报之所以办刊出现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就是因为其办刊缺少特色,不具备比较优势。实际上,学报突出办刊特色,打造特色栏目不仅有利于校内优势学科建设,而且对于学报自身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因为一旦校内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之后,就能为学报特色栏目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在这方面,一些大学的学报已经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精心打造的“人类学研究”栏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首批名栏建设单位。打造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学校学科建设、师资人才等情况,合理地设置栏目,精心打造,推陈出新,编发一批反映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稿件,充分体现本刊物的学术风貌和品位。二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要根据学报和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找新的、具有学术潜力的生长点,策划一些反映该学科前沿学术成果的选题,将学术特色、地方特色和形式特色结合起来。三是树立精品意识,主动向该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教授约稿,以体现该学科最新、最高的研究水平,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优势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4.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作者是学报发展的“衣食父母”,在目前学术刊物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要高度重视作者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作者特别是优秀作者的联系,增进感情,扩大交流。要在学报的网页上定期公布有关消息,使作者都能及时了解学报的动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定期邀请学报的骨干作者进行座谈,也可组织联谊会、茶话会、节日慰问、赠送纪念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听取作者对学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报工作的发展。二是应建立和健全“特邀作者”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报“特邀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与其长期合作。同时,要及时发现和遴选出部分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作者加入学报“特邀作者”队伍,使学报始终拥有一批比较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三是酌情对部分优秀作者予以奖励,如有作者在学报发表的文章获奖,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团结和争取一批“水平高、效率高、知名度高”的优秀作者,吸引一些选题较好、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的优质稿件。四是要着力发现和培养一批青年作者,精心为其提供选题、指导写作、修改论文,增强其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鼓励其投稿的积极性,使其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得到提高,成长为学术骨干。

作者:周骥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2.学科建设高校 篇二

本调查选取了西安市四所高校 (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翻译学院) 中的交叉学科专业教师为具体研究对象, 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0份, 回收问卷57份, 回收率95%, 有效问卷56份。调查问卷主要从学校、院系、个人以及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了解情况, 从政策、管理、个人能力、政策扶持、课程设置等角度提出问题。有效样本所在的学校与学科分布如表1。

2.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人员基本构成研究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人员基本信息结果的分析, 受访的男教师32人, 占样本总数的57%, 受访的女教师24人, 占样本总数的占43%。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看, 35岁以下的教师共18人, 占32%, 35~50岁的教师共34人, 占61%, 50岁以上教师共4人, 占7%。因此, 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来看, 中青年教师占了交叉学科教师主体部分。

从受访者的职称结构来看, 受访的56人中初级职称的有3人, 占5%;中级职称的有18人, 占32%;副高职称的有23人, 占42%;正高职称的有12人, 占21%。

从受访者的学历结构看, 受访者中绝大部分学历是博士, 有34人, 占61%;硕士学历和本科学历各占34%和5%。从这一数据来看, 交叉学科教师群体普遍学历层次高, 其中所调研的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80%以上的教师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

从受访者的学科背景来看, 单一学科背景有46人, 占82%;跨两个学科有8人, 占15%, 跨多个学科的有2人, 占3%。从这一数据来看, 交叉学科绝大部分教师学科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不能较好满足交叉学科发展需要。

3.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

问卷显示, 被调查人员中认为“交叉学科教学团队由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构成”“非常有必要”、“有必要”的各占66%和32%, 合计达98%;认为“学术背景能胜任目前的交叉学科教学或研究工作”“完全可以”占8%, “可以”和“勉强可以”的各占52%和21%。这一调查数据说明, 交叉学科教师普遍认同多学科背景对交叉学科发展及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

4.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认识是凝聚学科力量、保证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 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非常清楚”的占17%, “了解一些”和“不太清楚”的各占64%和12%;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认为“非常合理”的占7%, “合理”的占37%, “基本合理”的占34%, “不太合理”的占18%, 非常不合理的占4%;“认为制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考虑的因素中, “学校发展决策”和“教学效果反馈”排在前两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加大交叉学科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的工作。

5.学校对交叉学科建设情况研究

首先, 认为学校为交叉学科发展或建设制订了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占16%, “基本没有”和“无”的各占33%和37%, “不清楚”的占14%。这说明学校对交叉学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仍有待完善和落实。

其次, 学校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定期为本专业进行专门的指导”的占9%, “没有”的占83%。认为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科研经费非常充足的占4%, 认为投入较充足的占47%, 认为不充足的占34%, 认为不充足的占15%。学校建立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或实验室的占27%, 没有的占63%, 不清楚的占10%。在鼓励和资助教师学习新学科和新领域知识“完全符合”的占12%, “基本符合”的占36%, “符合”的占34%, “完全不符合”的占18%。在注重新的学科团队培养或发展交叉学科团队“完全符合”的占17%, “基本符合”的占43%, “符合”的占38%, “完全不符合”占2%。这一些调查结果说明, 交叉学科建设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投入和政策机制, 这制约了交叉学科的持续良性的发展。

6.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交叉学科师资队伍普遍学历和职称水平较高, 但学科背景较为单一, 知识面较窄, 能够担当起交叉学科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领军人较为欠缺。 (2) 交叉学科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目标认识不足。 (3) 各项制度不健全或无法有效实施, 无法保障交叉学科建设正常进行。 (4) 交叉学科建设缺少外部环境支撑, 如资金设备支持、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缺失等问题。

陕西省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研究

1.明确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叉学科培养人才, 就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 强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有机联系。因此交叉学科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掌握多学科知识体系, 并能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定自我发展、自我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

2.打破学科壁垒, 为交叉学科探索新的培养体系

应在教学方法上有所革新, 比如采取讨论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相结合, 鼓励以课题小组、对外合作、讲座等形式进行授课或学习, 允许跨专业选课。像英国大学在原单一学院基础上组成的跨学科群教学研究机构, 开设大量综合课程, 使学生受到更加宽阔的、全面的教育。 (1) 最后, 针对院校不同学科设置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培养计划。根据学科交叉建设理论, 普通高校可采取以下五种模式构建交叉学科培养体系, 一是研究课题模式, 二是研究中心 (所) 模式, 三是学位点模式, 四是交叉学科系模式, 五是交叉学科群模式。 (2)

3.为交叉学科建立教学研究“特区”,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也建立了旨在促进各学科交流、高级人才引进、前沿科学研究的“学术特区”。“学术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 “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 在人事、财务、科研、人才培养、行政管理等方面保持相对独立, 其各项工作直接对学校负责。” (3) 如西安交大的“学术特区”———前沿院是一所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基础学科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

4.改革创新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 加强教师交叉学科知识储备。教师始终是交叉学科培养人才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他们没有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先进的科研思想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是无法让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得到高水平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从调查情况来看, 既懂体育, 又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数量太少, 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形成“两张皮”的情况。

第二,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和交流机制。高校应消除院系组织壁垒, 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 教学科研人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院系甚至是其他院校或科研单位, 以制度作保障, 让老师安心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和教学。同时, 不同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学术交流、开座谈会、组建不同领域的老师共同参与的新团队等方式, 加大教师交叉学科研究的密度, 并提升他们交叉学科研究的水平。

5.探索建立适应交叉学科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专业考核评估体系一般由专业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基本建设 (条件) 、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 并结合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 教育部评估指标针对不同学科制订了特色指标项。但交叉学科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 其评价指标如何确立, 必须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建设弹性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 遵循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 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4)

注释

11 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5) :74.

22 韩新君, 张泳.高校体育交叉学科的设置—基于非传统体育院系的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75-76.

33 史俊斌.“学术特区”的锋芒[N].科技日报, 2012-5-6.

3.学科建设高校 篇三

关键词:高校教工党支部;和谐校园;高校建设

高等学校作为弘扬先进文化、培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 作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主力军, 作为社会大系统的重要一员,其建设方向和水平在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高校教学工作人员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力量,直接在教学科研岗位和管理岗位,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调动好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不仅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而且也会推动高校建设全局,有利于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教工党支部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视党支部建设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在三湾改编中,支部建设在连之上,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得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主要原因。在党的十六大中党中央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高校教工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建设和谐校园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基层起到凝聚人心推进学校发展,积聚力量促进高校建设的作用。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教师党支部是建立在教研室和教学科研团队基础上, 这样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联系,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思想素质,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身边的非党群众积极参与到教学科研中,这有利于教学、科研工作实际, 也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校园管理氛围。教工党支部中非教学人员的高校工作人员在高校的各个服务部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他们的思想素质、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校园的管理氛围,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秩序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学生对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评价。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教工的思想素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为高校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管理和生活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才。

二、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思想建设为高校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党支部建设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高校教工队伍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思想文化观念多元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党支部的思想理论建设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高校教工党支部要结合教工党员的思想实际加强思想建设。高校教职工文化素质比较高,思想活跃,思考问题比较全面,认识问题深刻,在教职工的思想建设中要认真把握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于教育的全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 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师生认同, 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团结和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前进,为高校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其次,高校教工党支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优势加强思想建设。高校汇集了一批理论专家和从事党务工作、且富有实践经验与理论水平的教师和干部,这是加强高校党支部思想建设的有利条件,可以通过研究会的形式使理论教育学习迈入研究化的学习阶段。通过学习可以推动学校的理论研究工作和理论教育学习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特别要突出解决好工作价值观问题,自觉地使个人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以崇高的理想信念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高校建设打牢思想基础。

最后,高校教工党支部要在学模范、做模范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精神,鼓励党员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全面发展, 努力成为专家、能手和标兵, 使基层党组织涌现出更多的党员教授、党员博士、党员学科带头人、高级政工师、党员优秀教师、党员三好学生、党员学习标兵等等。这样, 师生党员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服务人民、锻炼成才等方面就会做出优异的成绩,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就有了丰富的专业内涵和鲜明的职业特色, 基层党组织就具有突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建设为高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应与教工的工作实际相结合,要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既要确保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又要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来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首先,在教工党支部组织建设中要确保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每个支部有一个好班子,一名好的书记。党支部书记要胜任党务,熟悉业务,坚持德业兼备、统筹兼顾的原则,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热心党务工作的教工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形象魅力以及党支部与行政之间的支持配合是影响和制约党支部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既善于工作勇于奉献,更言传身教,要提高工作水平,发扬吃苦耐劳精神,乐于风险,严于律己,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表率作用。业务和管理双肩挑是当好党支部书记的坚实基础,真正享有威信,具有话语权;党务和行政密切配合,各尽所能是发挥党支部书记作用的基本途径。

其次,在教工党支部组织建设中要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胡锦涛明确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这说明了党员在党的事业和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坚持党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把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渗透到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党的各项中工作,既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历史使命,增强主体意识,认真负责地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在各自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增强广大党员的参与意识,畅通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渠道,营造敢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宽松环境。

最后,在教工党支部组织建设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高校的教学工作人员多实行弹性的坐班制,而其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都很强,所以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活动可以利用高校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撑,通过网络把因工作和研究等原因难以协调时间和地点的党支部活动和学习问题解决了,而且通过网络可以做到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这可以使党支部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加强教工党支部的制度建设为高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长远,把党的制度建设具体落实,不断推进党支部建设。

首先,要落实教工党支部的组织制度。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按照党章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进行发展党员申报、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转正。教工党支部应注重在青年教工中发展党员,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学生党支部应实现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同步推进,党支部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联系广大同学,积极发展党员,凝聚各方面力量,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党支部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要落实教工党支部的生活制度。没有支部生活便没有党内生活的基础,也就没有无产阶级党的基础。“三会一课”制度是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之一。“三会一课”即按有关规定,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照上好党课。坚持这一制度,是加强党员思想教育的有效制度保障。

再次,要落实教工党支部的民主评议制度。民主评议党员是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在评议中,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作为评议的重点。民主评议党员要在党委领导下,以支部为单位有步骤进行。

最后,要落实教工党支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只有党与群众密切的联系,只有党的支部真正成为群众核心的时候,那个党才是一个巩固的党,那个支部才是黨在群众中的堡垒。加强支部成员的责任心。 每一位党员都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 关心国家大事, 加强思想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组织观念, 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使群众能真正感觉到基层党组织的每一位共产党员“平常时刻能看得出来, 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 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

总之,高校教工党支部要在明确自身地位基础上不断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使教工党支部与所在单位行政领导工作的着眼点是一致的,找准自己所在系、所工作中的切入点,在坚持党政分工的基础上搞好党政合作,共同推进工作。教工党支部主要出主意,搞宣传,抓骨干、排忧难、重引导,在所在系、所、院发展规划问题上,参与决策,体现影响力;在教学、科研、学校建设工作中,积极协调,体现推进力;在重要任务的完成上,组织人员集体攻关,体现凝聚力;在课题申报发生冲突、科研力量需要整合、职称评定存在竞争等一些矛盾和关系的协调上,做到细致、公平公正,体现亲和力。高校教工党支部通过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好支撑和推动作用,在高校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积极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J].思想政治理论导刊,2007,(1).

[4]胡占军.创新理论教育推进高校党的基层建设[J].北京教育,2007,(6).

4.学科建设高校 篇四

我国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交叉学科建设在学科本身、师资利用、组织管理、学术评价这四个方面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 者:尹霞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校交叉学科建设   障碍性因素   措施  

5.高校学风建设 篇五

——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提高上课学习效率

【作者】 龚芸【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土建分院

【摘要】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迎合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持续扩大招生。然而在高校扩大招生的同时,各大高校的学风学纪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今的大学课堂上,平凡出现大规模的旷课逃课现象,上课同学也是出现大面积的低头现象。面对这个大学生的高淘汰率,高不及格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如何抓好当代大学生的学风,已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尤其是工作在学生教育一线的辅导员,更应值得深思。

【关键词】 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学习效率

黄钟大吕,是国家的和谐;祥和互助,是社会的和谐;共享天伦,是家庭的和谐;学风蕴秀,是校园的和谐。学风是学生在学习上体现的态度和风气,是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及学习精神等内在品格在学习上的外部表现。学风建设在各个高校教育建设中都是重要的一项建设环节,它渗透在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思维观念,为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良好的学风建设不仅是一所高校办学,教育质量的体现,更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梦!然而在当下社会人才稀缺,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突显种种问题,不仅学校高度重视,同时社会,家庭也高度关注。我作为一名辅导员教师,深有体会。

首先,我们应先关注大学生大范围出现此现状的原因:

1.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交换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所有的大学生运用现在化设备(智能手机,电脑,移动网络)即可足不出户获取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种生活方式便利快捷,同时也催生这批90后大学生在行动与思维两方面出现懒惰现象,同时电脑游戏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本在温室里生长的90后们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获得数倍大的愉悦。现代化的科技促使了大学生慵懒的生活态度,即使上课学习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他们也更愿意放弃繁重的工作,用简单的生活方式获取最大的快乐。

2.繁重压力下的解放;在进入大学前,学生们都是长期生活在繁重的学习日常当中,在学校有班主任老师管理,在家父母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同时他们还有最为重要的目标,那就是高考。而大学的学习生活却与高中的有天壤之别,大学的学习生活主要要求自主学习,没有外界压力介入,同时大学学习较为轻松,自主安排时间较多,学生学习选择时间较多。对于刚刚结束高压学习生活条件下的大学生来说,在大一时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生活过于散漫,想要纠正则就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去改正。

3.社会舆论导向;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吸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信息鱼龙混杂,并且当代网络信息缺乏有效管理,尤其中国大陆网络暴力充斥整个互联网。大学生在接受如此庞大的信息过程当中无法有效过滤消极信息,此类信息给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带来消极思想,在大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植入金钱至上、知识学识不重要等种种不良观点,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同时懒惰思想的催生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4.教学方式的一成不变;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科学技术快速革新的今天,师生关系已大不如从前,从以前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学

生自主学习,但是老师的引导也尤为重要。但是现在高校中很多讲师,他们在上课过程中完全不结合当下社会实际,完全按照课本进行单一的“念书”教学,这使本来就枯燥无味的科学技术更显乏味,同时他们不主动了解学生想法,仅为完成教学任务盲目教学,使得大量学生旷课,就算是来到教室的同学也成了低头族的一员。

5.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的革新;如今的90后大学生在自主独立生活前都是家中的皇上,公主,他们在“温室”中成长。而且时代在变化,一所学校有足够的校园文化底蕴是需要长期的积淀才产生的,一所学校有了足够的校园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就说明它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已经受到这个时代的淘汰。对于与高科技产品长期相处的90后大学生来说,尖端的教学设备和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很多学校因线路老化,或是其他原因未更新教学设备,这就导致教师教学过程当中的滞后性,同时也让大学生在严酷的教学环境下无法安心学习。

以上仅为五项当前影响大学生正常上课学习的关键原因,对于逃课现象,我认为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会的考勤,班委的考勤以及任课老师与辅导员老师的考勤)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与杜绝学生旷课的情况发生,但是“身在教室心在外”的学生在教室中不仅不能安静的认真上课,更是低头族,这不仅影响老师上课心情,也严重影响认真学习的学生们的学习态度。

针对以上五项影响学校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切实做到纠正不良学习风气,完善教学教育制度,点对点、线对线的作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校园学习风气的改善尤为重要。

1.大一严格学习制度是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大一时期的早操,晚自习,早读课程等一系列严格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严格完成,这不仅是给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不完全放松的机会,同时也是让同学养成一个早睡早起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的同时,提高同学上课学习效率。

2.健全的观察体制与心理辅导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内在影响其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要让大学生们在课堂上“抬头”做人,健全的心理观察体制与心理辅导工作是不可或缺的。这需要辅导员老师将及时有效的以各种途径获取各个同学确切的心理变化,并以一定的时间规律开设类似“心灵鸡汤”的主题班会,帮助同学在内心里学会学习,理解学习的内在意义。

3.新的上课制度;在保证习惯与心理等问题良好的情况下,在教学现场实行有效的措施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涣散注意力的重要保证。其中,移动电子产品是涣散同学们注意力的罪魁祸首之一,而要让同学们放下它们且无怨言则是我们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并有效的将课堂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例如:某高校采用课堂手机编织袋的形式要求同学上课前将手机放置于相应自己学号编织袋内。这不仅有效的节约了因考勤而浪费的点名时间,同时也从教学一线杜绝了“低头族”的产生。

4.教育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的枯燥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成为“低头族”的重要原因,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刻不容缓。这不仅需要任课老师本着负责的态度备课教学,同时也需要学校根据各专业开设多方面的专业类活动,这不仅是使普通的教学生动起来,也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5.教学环境的改善;人类社会的进步催促着人们不可能再在闷热的教室内工作学习,所以学校应在条件富裕的情况下为同学们打造最为舒适的学习环境,并将校园的绿化做到最极大化。

从上述观点意见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质的教育,同时也关系到校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基于此,我们不难发现,高校的学风建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人才工程,它不仅关系到一所高校内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更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声誉甚至于一所高校的存亡。为此,学校应重视学风建设,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在校大学生不仅要是良好学风的创建者、诚信传播者,更要是一个受益者。我们在具体的工作落实中应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想的标杆,品行的榜样,学习的表率,生活的强者”作为大学生示范群体的培育目标,以“先进性与群众性,普遍性与特色性,分层实施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为工作原则,遵循“培育、整合、建设、提升”的基本工作思路,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群体中那些思想基础好、自主发展意识强的同学并将他们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群体,使之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发展、提高,成为在校学生的示范群体,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主力军。

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学风建设不是一项简单而又简短的工程,是需要各高校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去建设的,并针对各时期阶段大学生出现的各类不良学风现象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学校采取有效引导的同时应大力宣传学风建设,让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配以一系列规范加以约束,这才能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成为学风建设的受益者,并在离开校园后成为祖国的一名优秀栋梁。

参考文献

[1]赵沁平.在全国高校学风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R].2004,5.[2]任海林.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程样国,舒涛,韩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05(5)

[4]易联树,袁成.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3(4)

6.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篇六

[摘要] 高等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师德师风现状 策略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和水平。教师的好坏关键在师德,因为只有德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即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对周围事物所采取的具体言行和态度,并对学生及周围的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其本质是鼓励人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为旨趣,以教育、关爱为核心和基石。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导,热爱教学、知识渊博、人品高尚为师德之本,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较大影响,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则必须同时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师德师风作为一所学习的灵魂所在,它体现的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良好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的名师。他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他们严于律己、勤于奉献,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己任,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高校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不容置疑,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难以为学生做出表率。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教师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忽视了职业道德建设,造成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新时期行业要求的差距。

一是政治倾向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对学生缺点、错误不批评、不教育、育人意识淡薄。还有有的教师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言行不谨.信口开河,观点片面,过分渲染社会阴暗的一面.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从而误导了学生。

二是敬业精神弱化。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敬业精神,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心浮气躁,治学不严谨,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上课不备课,得过且过或照本宣科,上课没有激情,讲课内容空洞、陈旧、乏味,教

学方法单调,缺乏与师生交流。

三是道德观念淡薄。对学生缺少应有的关爱,执教不严,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学术作风浮躁,科研缺少创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有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法律。

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师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推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重点;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目的,切实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

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高校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加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增强事业心和

责任感。通过政治活动和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高校教师,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使每个高校教师明确,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自觉地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的良师,做学生的益友,在教育中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三)科学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标准。

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手段等,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

1、政治素养高,思想品德好。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正直,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品德优秀,为师生所公认。

2、爱岗敬业,悉心育人。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能够以培育优秀人才为追求,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能够关心学生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是学生公认的良师益友。

3、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具有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学风端正,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实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将创新精神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科研行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

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能够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学校发展、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深受学生爱戴。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建设。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铸德为重。高校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在育人中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全方位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的机制建设。

1、完善培训机制。高校人事管理和师资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和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2、强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对认真履行师德师风义务,表现优秀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其物质待遇。

3、加强监督机制。高校师德师风监督要实行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4、科学评价机制。高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师德师风评价的可操作性。

5、引进竞争机制。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师德师风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康宇.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探讨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2] 肖昊,成长群.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之内涵[J].学习月刊,2008(2)

[3] 孙延斐.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 薛禄辰,尉志凌.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高效师资队伍建设[J].甘肃科技,2005(8)

7.简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 篇七

一、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是相互支撑、彼此依托的。一方面,学科建设有力地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为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学科理论,没有方法论的指导,课程建设的方向就不明确,就没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同时也意味着这些课程可有可无。如原来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由于不知归属于哪个学科,使得《思想道德修养》时而被称为“思想修养课”,时而被称为“德育课”。这不但使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等缺乏稳定性,课程内容建构质量难以提升,水平难以上层次,而且也使长期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因学科归属不明而只有到其他学科领域寻找科研课题,最终由于没有学科搭建平台,没有研究方向的引导,使教师队伍也呈现出不稳定的局面。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也难以建立起来。因为课程建设是在教学实践领域为学科建设提供教学实践的根据,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研究提供诸多实际问题,促成学科的建设,而学科的理论也需要到实践领域去检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已设立了相应的一级学科,从理论上讲,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无疑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是有区别的,如果混淆了二者的关系,就会导致学科建设课程化、课程建设学科化,这既不利于学科建设,也不利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要在学科建设所提供的科研成果指导下进行,才能循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科建设要把课程建设过程中提供的实际问题纳入自身研究的范围,其研究过程中要始终把课程建设问题作为重要的内容,以学科建设带动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建设的水平。

二、“学科”的概念辨析

所谓“学科”,有两种含义:一是学术上的“学科”,指一定知识体系领域或一定科学领域的分支,即有独特研究对象和特定研究范式的、围绕揭示研究对象本质和变化规律的理论体系;二是学校中的“学科”,指学校设置的教学科目,即选编学术上的一定学科内容而构成的教学体系,被称为“学科课程”,如伦理学课、心理学课等。从广义上讲,学科是学校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或者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它是指一门学科,或者说是一门科目教学内容的完整体系。一定的学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而规划设置教学科目的。辩证地看,学术上的学科和学校中的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科内容和体系建构往往取之于学术上的学科内容,但并不是完全照搬其学术的理论体系结构,而是依据社会以及受教育者的智力、心理等发展因素,对其学术理论内容加以调整,重新组织起来的教学体系结构。它主要关注和考虑的是所授知识体系本身的结构、层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而不考虑所授知识内容体系本身的研究对象、概念及原理如何研究等问题,其着力方向在于“教”。而学术上的学科在其理论体系建构上则是围绕特定的研究对象展开的,并力图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与变化规律,它侧重于“研”。可以说,二者虽然在理论内容上是一致的,着力方向却不相同。

三、学科建设的内涵分析

1.学科建设的内涵

从“学科”的概念可知,我们所讲的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是指学术上的“学科”,其着力方向在于“研”,在于推进学科生发新的增长点。这里的“研”包含四层意思,即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为谁研究、由谁研究,实际上就是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和研究队伍。所有这些方面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同时它们的展开还需要配以相应的科研物质条件和管理机制,以利于学科研究的顺利进行。那么,依此推之,学科建设就包含人、财、物、研究方向、发展规划等要素,它是围绕与学科发展相关的各要素进行的基础建设。

显示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学科水平。一所学校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为主线、为核心的,并由此带动学校其他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也就是说,学科建设不是脱离社会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进行的纯理论化建设,它是高校整体建设的核心,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高校通过立足实际,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理论基础坚实、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研究队伍,建成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基地,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带来新的知识增长点,促进学科建设全面、有序地进行,从而为课程建设搭建学科发展平台,提供学科理论依托。可以说,学科建设的水平标志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力度,标志着教育的水平,标志着课程建设的水平。

总之,学科建设就是汇聚研究队伍、凝炼研究方向、搭建学术平台、快出学术成果、推进学科生发的新的增长点。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的内涵

由学科建设的内涵可知,进行学科建设需要汇聚学科研究队伍,明确学科研究方向,为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依托和科学指导。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它包括5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些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方面。如此规划,是为了增强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水平,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理论依托,搭建学科发展平台。

根据教社政(2005)5号文件及9号文件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重在建设这5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学科重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继而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从实际出发,科学、创新地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一学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获得的新发展、新成果;“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一学科是研究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的一门学科,它能帮助我们吸收和借鉴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深化认识,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发展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学科。对于这5个二级学科来说,每一学科都要围绕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以形成各自的理论发展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才能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参考文献

[1]罗建平.高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有无研究对象值得商榷[J].思想教育研究,1985,(2).

[2]汪刘生.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8.学科建设高校 篇八

【摘要】近年来,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长足改善,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地方高校在目前的内外部条件下发展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SWOT 地方高校 学科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一是可以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状的方法。SWOT分别由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个单词的字首字母组成。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被分为两个类别:一是SW,即优势和劣势,用于对内部情况进行分析;二是OT,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根据外部条件,寻找办法,并明确发展方向,有利于领导者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和规划。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单位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SWOT方法的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条理清楚,便于检验。

在高教大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对高等学校进行重新的布局。一些学校新设立,一些学校被撤销,还有一些学校经过合并成为新的办学主体。同时根据投资主体、管理主体、隶属关系的不同,将高等学校分为了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部属高校是由某个国家部委所属的高等学校。如外交部所属的外交学院,公安部所属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地方高校是指由省级或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拨付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高等院校。比如北京的首都师范大学,上海的上海大学等等。目前全国有1730多所普通高校,其中地方高校1620所,占93%。地方高校的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都占了绝大多数,在占有较少国家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承担着地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任。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地方高校在具备相当优势的同时,劣势也很明显,既面临着社会需求不断上升的发展契机,也承受着竞争日益加剧的巨大压力。

地方高校的优势在于,能够结合地方的特点,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是基础。要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指导下,认真调查和分析好三种情势:一是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态势;二是同类学校、相关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趋势;三是纵横比较出学校自身的优势。在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情势的基础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湖北荆州师范学院(现已并入长江大学)地处荆楚文化发祥之地,在学科特色的创建上,该校充分发掘当地特色,建立了全国高校中惟一的“荆楚文化研究所”,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近年来已出版了《楚国史》、《文子探索》等二十多部学术专著,发表了300多篇研究论文,并且建立了 “荆楚文化”网站,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当然地方高校的劣势也很明显。办学性质不明、服务面向不清、办学层次混乱、办学特色淡化,师资队伍整体数量不足且师资流失严重,生师比居高不下,师资队伍年龄断层现象严重,给梯队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多校区、远郊区办学造成教师“疲于奔命”,不少新教师未经培训便匆忙上岗,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教师的岗位培训力度不够,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要求。由此而产生的在学科建设上,一方面是人手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配置在必要的学科方向上,以形成一个完备的学科团队;另一方面则是人员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也就不能形成有影响力的学术团队。

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优势和劣势都是如此的明显,面对着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地方高校的发展机会也是显而易见的。仅仅从每年六七百万的高校招生数量上看,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仍是相当旺盛的,但是,部属高校在校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数不足130万人,仅占全国的7.24%。余下90%强的在校学生集中在地方院校。处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难得历史机遇,丰沛的生源,带给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土壤和养分,使得学术团队成员有足够的机会在课堂上实践自己的学术理想,并且有机会发现可资培养的学生,经过一番有针对性培训,加入到团队中。而且,通常的地方院校还能得到所在地政府的支持,这两点的同时具备使得地方院校在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和地理,发展的机会难能可贵。

但是地方高校在发展的威胁也是时刻存在,不容掉以轻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聚合效应是越来越明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学校,尤其是老牌院校对人财物的吸引力大大高于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和他们相比在优秀人才的引进、学科团队的构建、科研项目的申报等方面总体竞争力明显不足,长此以往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规范管理的力度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还组织各级各类的评估,对达不到要求的,有黄牌警示,有取消当年招生资格,如果连续受到这样处分,离“出局”也就不远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高教系统,国外大学也在大举进入我国,这些竞争对手对现有的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面对此类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地方高校惟有充分利用天时,抓住“天时”,抢先发展,利用“地利”,办出特色,营造“人和”,增强素质。审时度势,适时调整策略,以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9.高校学风建设总结材料 篇九

一、继续坚持理论学习,以学促改,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1.每单周下午进行xx学院全体教工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实行签到制。2.每双周下午由团总支配合各学生党支部进行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3.高年级以学生党员为主,每学期进行党课、团课教育各一次。4.各班级学生干部带领班级学生每月进行两次主题教育。

二、以考研、专升本为抓手,科研为保障,促进学风建设。xx学院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集中传达、研究教风、学风建设推进年的各项工作。确定以考研、考专升本为助手,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院科研项目。xx届毕业生中有三人考取英语专业研究生,?人考取专升本,有?人获得人文社科类科研立项,近百人在院系各项竞赛活动中获奖。在学生当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严格常规管理,确保学风建设制度保障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xx学院学风建设,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我系“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推进“质量工程”深入实施,xx年,xx学院召开教风学风年建设大会。会议成立了xx学院教风、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xx学院晚自习检查工作小组、xx学院晨练工作小组等。并宣读了《xx关于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我院低年级学生恢复晚自习制度的通知》、《关于开展晨练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为进一步做好教风、学风工作提供制度了保障。

10.学科建设高校 篇十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学风建设。但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内外高校学生受国家体制、社会影响、个人心理等因素影响,学习状态及动力也各不相同。本文认为,要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调研结果,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我国高校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的主观能动性,使我国高校的学风建设迈向新的高峰。

关键词: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学风建设;启示

0引言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的学风已成为目前高校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久前,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国外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客观地分析了国外学生学习情况,在学校学风建设方面,中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中外学生学习状况

1.1学习动力的差异

1.1.1个人兴趣方面国外学生可依据个人学习兴趣选择课程,学习模式分为研究型自主学习和课程型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逃课现象极少发生;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无视个体差异的存在,统一编班,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教学实际难以适应个体的差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1.2高额的学费驱动在国外,高额的学费也是自主学习的有效动力。国外学生自我施压意识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高。按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个理论课时计算,每个课时成本折合近20美元,相当于3个小时的勤工俭学工时费,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在国内,学生的学杂费都是由父母支付,学生没有体会到挣钱交学费的辛苦,很少有通过自己勤工助学所得缴纳全部学杂费用的,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珍惜课堂学习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1.2学习目的的差异经过调查中外学生学习目的都包括: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和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但国内学生的学习目的还有一种是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1]。

1.2.1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即为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而学习的目的。学生能很好地接纳自己,自我评价良好,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期望通过自己在大学的学习,走上社会后,能有一个好平台,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或者希望经过刻苦的学习,能在毕业后有一份好工作,找到理想职业,自己能独立生活。总之,是围绕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的目的而学习的。

1.2.2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即把自己学习目的建立在社会需求上,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就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社会责任感强,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当前学习与实现伟大目标的联系,能体会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而刻苦钻研。总之,是围绕个人的社会价值的目的而学习的。

1.2.3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即指把自己学习目的建立在他人的希望之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辜负教师的期望或为了在学习竞赛中不输给别人而拚命苦读。这些都是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

1.3学习条件的差异国外高校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台电脑,无线网络覆盖全面,均可免费使用,学生查阅文献提供便利的条件,重要手段。国内高校的配套设施较国外是相对落后的,不利于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没有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差异成因

2.1个人心理的不同导致学习动力的差异国外大学生学习动机以兴趣为主要驱动力;而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致有以下几种:为争取好的成绩,受人尊重和羡慕,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为将来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将来能出色的开展工作,事业有成;为得到奖学金;为出人头地;为考研究生,出国留学;仅为考试及格,拿到文凭;对专业或某些学科的兴趣;为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奥秘;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类的进步作贡献。

2.2国家体制不同导致培养目标差异各国高校培养目标都强调时代性,21世纪知识效应将占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创新必将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的发展将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此,世界各国高校的培养目标也随着国际社会的浪潮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动。经初步调查分析,国外高校的培养目标,由最初注重道德教育发展到注重智力教育,最后发展到今天的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而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由最初的偏重智育,发展到偏重知识和能力培养。从美国和我国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来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两国的社会体制不同,各自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就业目标也各具差异,从而对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就完全不同理解。

2.3教育模式不同导致学习条件差异

2.3.1德育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模式可谓种类繁多、方法各异,但归结起来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上指向培养年轻一代能够在当代社会中设身立足,适应纷繁环境的能力[2];英国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以道德情感教育为其主要特征的。在多年来大量深入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确立的道德教育方案紧密联系学生、家庭和社会生活实际,将人与人的关系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日本教育的发展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的道德教育模式因而呈现出通过生动充实的内容、具体扎实的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青少年的重要特征。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局限于课堂,未能够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未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上。

2.3.2事务管理专业化是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人员素质最直接的体现。美国教育部门要求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及行政管理能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依法管理。美国高校在校园范围内一般都有一套纪律管理监督和仲裁系统,以维护学校利益并保证学生的合法权利。管理人员依据条例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学校设立监督和仲裁机构,学生可以通过此机构起诉或控告校方或学生工作者。

而我国目前正在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方向迈进,国内高校辅导员有政治与领导的职能和管理的职能,多种职能汇聚于一身,而辅导员又不是思想政治专业或者学生管理专业出身,却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适应问题、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学习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都要进行指导与辅导,故辅导员在学生事务服务过程中不能达到面面通,无法达到国外专业化的标准。

2.3.3教学实践国内老师讲课的习惯方式是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把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就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好课[3]。而在国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像,而想像又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在中国的教育界"始终缺乏对学生正常学习心理的了解,缺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技能,缺乏对下一代长远发展的职业关怀。

2.3.4考试美国的考试次数比较少,开卷考试是一种重要形式,考大学特别是研究生不以笔试为主而是以面试成绩为主[4]。中国学生理论考试中成绩尽管比较突出,但需要动手能力的实验科目却是中国学生明显的弱项,国内学校教育的实验教学薄弱,更重要的是表明中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都存在着重大偏差,即忽视实用知识实用学科以及实验技能。

3比较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

3.1引导学生认清学习目的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应加强自我认识的培养,在思想上认清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明确知识的重要性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感知,从思想认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真正消化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要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自我督促能力、调节课余时间能力,形成具有创新性、实践性、适应性的综合素质。

3.2激发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协助优化学习策略、学习方法。

3.3营造高校有力办学氛围结合高校的实际,大胆创新,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创造各种实践动手锻炼的条件,加大对各种实验室及设备的投入或者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去学习,更多地组织学生去各种工厂或相关单位去学习参观,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拘泥于课堂,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上,这也是我们所没有做到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学风是高校的立校之本[5]。学风建设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一所学校真正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就会对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这种熏陶和影响,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和积极影响不仅仅反映在学生学习阶段,还将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和成就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耐婷.国外高校自主学习模式对我们的启示[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

[2]韦文学.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导刊,,8.

[3]柳颖,张绍波.国外高校学生评价教师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信息,,6.

[4]刘淑英.国外高校考试以学生为本的体现及启示[J].科技信息,2008,33.

上一篇:中学化学调查报告下一篇:两会教育提案 聚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