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讨会(精选6篇)
1.德育研讨会 篇一
海天学校德育研讨会
我校2012—2013学第一学期德育研讨会于9月6日在校长会议室隆重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学部主任、年级组长、全体班主任及生活老师。
首先,由校务主兼政教处主任刘学梅老师对德育研讨会作了动员报告。她在分析了我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之后,要求各位老师端正态度,务实高效地学习研讨,并对整个德育研讨会作了具体部署。
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接着,几为颇具经验的老教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自己对“树人”全面的理解,既有理念的引领,又有方法的启迪,在全校教师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同时,本次研讨会还对我校一批优秀班主任就具体的话题做了经验交流。王智波老师、杨靖老师、曹越宇老师和施有银老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教育智慧,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随后,中学部初中:学业规划、问题家庭学生教育、班级学风建设、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话题作了深入的讨论
最后,庄汉宗校长为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这次研讨的成果,并提炼出这次德育研讨会的三个关键词:责任、爱、教育智慧。他指出,责任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没有责任的德育是可怕的;教育植根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无从德育;德育需要责任和爱,但是德育仅有责任和爱也是不够的,拥有了教育智慧,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会平庸。
为期短短一天的德育研讨让每一位老师的思考不断延伸,在反思总结、学习提升之后,全体德育工作者已普遍达成了共识: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强化责任,振动爱和教育智慧这对德育工作的双翼,加强学习研讨,大胆探索实践,以追求更高的育人目标。
海天学校德育研讨会暨“班主任论坛”
2012年9月10日,海天学校召开了德育研讨会暨“班主任论坛”。纪律严明、意气风发的全体教师向学校领导干部汇报展示了学校成立“情德班”的情况和开展徳育教育工作的成效。
“情德班”是海天学校传统的特色徳育模式,旨在“以情育人、以德树人”,强调学生树立自强不息、不断超越的精神。“情德班”面向全体学生,以“一周一班”轮岗型方式,组织全校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接受集中教育,并将成果加以保持;进一步提升优秀学生的道德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优秀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开展“情德班” 教育工作以来,已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的徳育氛围。徳育不再只是教师的事情,而是全体学生的共识;德育也不再是单调呆板的说教,而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教育。这项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通过各位班主任教师对“情德班”工作的积极讨论,充分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目标,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各位班主任教师的工作信心。目的是明确的、信心是高远的、方法是有效的,学校相信研讨会的成果必将在我校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海天学校德育研讨会动员报告
刘学梅
2012年9月10日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根据今天会议的议程,现在我就我校德育工作作简要动员。
一、有效地开展我校德育工作是学校自身的需要。
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行为规范发生严重偏差需加以矫治,有的家境贫寒或者缺乏家庭温暖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有的虽有上进之心但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有的虽然学习刻苦但成绩始终难以提高,有的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如何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和忧虑,需要老师去指导。我们的班主任、年级组长、德育主任、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学生人数众多,难免顾此失彼。许多任课老师也在主动配合班主任,但尚没有制度的保证和规范的操作。所以,加强德育工作制度化十分必要。
二、我校实行德育工作制度化具有良好的条件。
第一,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整合德育资源、进一步发挥党员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创造了一次极好机会。学校党支部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时对此专门作出了安排,并已经在党员大会上作了动员。
第二,青年教师队伍人数多,总体素质良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一方面,他们精力更充沛,也更易与学生沟通。另一方面,近年来,学校在对新教师的培训中,把德育作为重要内容,安排优秀班主任开设系列讲座,邀请曾担任过几十年班主任的退休教师谈体会,也为青年教师担负德育导师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对德育工作制的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充分认识德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实行德育工作制既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好事。明确德育教师总的职责是“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
2、积极参与,讲求实效。
在数量上,要求人人参与。在质量上,重在见实效。准备要充分,交流谈心、家访联络等项目要健全。如德育教师定期与本班学生个别或集体交流,教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上一周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教师与其他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将同类型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同时,班主任与本班其他德育任课教师要互相沟通,形成合力。另外,要避免只重视受导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的倾向。
3、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德育教师要边实践边总结,德育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各年级要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和本年级实际落实各阶段工作。
老师们、同志们:德育教师制在我校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和智慧,衷心希望我校的德育教师制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真正取得实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
王智波
2012年9月10日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谈不上什么经验,业务方面勉强算个小巫,班主任方面小巫也不是,主要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供诸位讨论。
我讲的第一点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做平常事。不能老想着得到点儿什么名誉。老想着名誉做事,往往做不好事。我说要做好小事,要有一颗平常心,并不是说可以没有远大的目标,恰恰相反,做小事与大目标是统一的。平常心不是不思进取,是默默地进取。我说三句话很重要:
一、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质变永远要有量变的积累;
三、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也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天上天天都在掉馅饼,就看你能不能接住。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要有平常心。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言传和身教。这里的“言传”是指通过传授知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教。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现在的中学生,不太喜欢说教,不知什么原因。特别是中学的班主任,应该做学生知识海洋的引领者,这样才能做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大家知道,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日本人有好感的不多,鲁迅是其中的一个。他有很多日本朋友,而最让他深深感动的是他年青时在日本留学的恩师藤野先生。为什么?有一次藤野要看一看鲁迅的讲义,鲁迅交给了他,过两天讲义发给了鲁迅,鲁迅先生写道:“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鲁迅先生非常珍视这些讲义,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这位藤野先生对鲁迅一生的影响甚大,他有一句名言谈这一点,在初中当过语文老师的都应该耳熟能详。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我们作为班主任的应该向藤野先生学习,他是通过传授知识给了学生尊重和爱护,给了学生奋进的力量。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后进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后进生有增多的趋势。我们作为教育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我想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过来的。对他们要报以满腔的热情,要与其他同学平等对待。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想成为差生,谁不想受到别人的夸奖和称赞?有些后进生看似倔强不温顺,甚至和老师顶撞。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这种认可和尊重有时是很低的,只要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听懂了吗”之类的问候他们就受宠若惊了。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歧视差生是老师最优秀的品质。我们不要认为你偏向好学生好学生就尊敬你,有时恰恰相反,结果是好学生也不买你的账,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歧视任何学生。
其次,要付出。应该认识到,转化工作是相当繁重的。不要抱着轻松的态度。或者认为我都把心掏出来了,他还是那么不懂事。那么你再把除了心以外的东西都掏出来可能就见效了。差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教育者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也要有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坚定信念。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谈到旧时天津一带的“青皮”,他们专门帮顾客扛东西挣脚费,有的顾客不想让他扛,他就说,“我少要点儿钱”,人家还是不想让他扛。最后“青皮”们就干脆说,“我不要钱,你让不让我扛。”鲁迅说,他非常佩服这些“青皮”的执著和韧劲儿。我们做班主任的在转化后进生方面也要有“青皮”的这种韧劲儿。我觉得学校在这方面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激励机制,大家争着管差生,争着要差生,到那时我们的教育才可以说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希望我们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多多交流经验的同时,也能多提出一些问题,一些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开一个班主任问题交流会。问题提得多了,就有研究的可能,这是研究的前提。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
杨靖
2012年9月10日
一个班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因此这一问题一直让各位班主任颇费心机。我认为,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是行之有效的。班主任新接一个班,要努力去营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人人都爱她,时时都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臭架子。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那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这一观点,告诉学生在这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这样说更应这样做。班级大事大家拿主意,然后集体作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为追求一种所谓的威严而失去人心。比如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严格执行。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执行者。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形成。
第二,班主任做个标准的天平。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的心灵。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第三,协调各科平衡,平等对等科任教师。班主任是一个班的主心骨,不让学生重主科、轻小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小科教师,这一点也很重要。这一平
衡工作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反映,科任教师对同学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在中间发挥好桥梁与润滑济的作用,并且要有持久性。特别要求学生平等对等任何一科教任教师,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爱。这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修养与品德的问题。学生尊重各科教师,教师乐得走进这个班,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第四,班主任身教言传,热爱这个家。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学生,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课桌上的摆设,窗帘的安放等,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那么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学生会看在眼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切忌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另外,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班常有同学为班级挂好窗帘,帮老师整理好讲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上都是规规距距,爽心悦目的。特别是有些同学犯了错误,会主动跑来向我认错。我会表扬他,因为他已知道并勇于承认,自然不会下犯。同学们互帮互助,平和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有一次我进行民意调查,有一位这样写道:我以我班为荣,我不愿做任何伤害她的事。我尽管成绩不好,但轮到我值日时,我会认认真真地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我好感动!
总之,良好班风的形成,各个班主任定有更好的方法,我这仅是一孔之见,供参而已。
海天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为了确保我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年级、班四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务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优秀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
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我校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
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等,有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我校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种教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种教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加强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家长走进了学校,学校走向了社会,并受到家长和社区的好评。他们在给学校的反馈意见中说:通过家长开放日教师的汇报、教育教学活动的展示,使他们深受教育和感动,教师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成功,而且是对学生、对家长的教益都菲浅。参加社区活动,学校与社区居委会、街道积极配合,学生通过参加街道活动,展示了海天良好的校风和高素质。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2.德育研讨会 篇二
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霁同志代表调研组介绍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调研工作说明、关于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结果、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落实现状与反映意见的调查结果、调研组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调研组对中职德育课进一步改革的建议。会议特别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组长朱明光同志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情况做了介绍,特点主要是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着力打造“活动型”课程,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为中职德育课课程标准制订提供重要参考。
周为同志充分肯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施情况调研组的工作,并强调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时机好,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标准制订工作的推进;二是形式好,既对中职德育课实施情况调研进行了总结,又学习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特点。针对中职德育课程要不要改、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周为同志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标准制订要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架构。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明确是修订教学大纲还是制订课程标准,要定好位;二是处理好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关系,明确是普适性加特色还是具有独立的特征;三是研究确定课程采用模块化还是延续现有的模式;四是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兼顾好德育课课时与学校整体教学计划。
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围绕中职德育课课程设置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大家普遍认为2008年的中职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很成功,进一步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突出了职教特色。但是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中职德育课程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
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龙杰同志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标准制订的出发点是立德树人,是为了学生发展,不能为了学科体系而体系。一是要明确中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与普通高中不同,教育对象与普通高中学生也有差别。二是中职德育课程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尊重学校教学实际,同时也要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实际,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目的,让中职生成人成才。三是要摸清德育规律,按照规律设计德育课程,根据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设计课程的呈现方式和知识体系。四是重视课标制订专家团队和教材编写队伍建设,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以“互联网+”思维设计课程内容。
教育部职成司中职德育与学校管理处处长邬跃同志肯定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他指出,这次研讨会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标准制订工作的启动,下一步将尽快组建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的制订工作。
3.德育研讨会发言材料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中学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借此机会,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环境育人
1、校园环境。首先要求学生一日三扫,做到地面干净整洁,无垃圾;其次、精心布置校园,例如:在教学楼楼梯间悬挂师生书法、美术作品,班级拖把挂在水池边固定的地方,包干区内的垃圾桶内都用塑料袋装垃圾等等。此外学校还利用有限的资金不断完善硬件建设,搞好学校绿化工作。
2、班级环境。2010年教育处组织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班主任和学生的热情都非常高,师生一起想点子,一起布置自己的教室,“感恩树”“艺海拾贝”等等,这些布置不仅让教室更漂亮了,还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陶冶;一些有特长的老师,例如黎定科老师让他们班教室成为了书法的展览室,刘领老师让它们教师变成了画的海洋等等;“千帆竞发”“谁是得星小能手”“谁最了不起”等等,各班通过一系列的评比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还为每一个班级更换了班风牌,制作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班级全家福。这一切仅给学生以清新舒适的家一般的感觉,而且激发学生产生对生活、对学校的热爱,收到了陶冶情感的良好效果。
二、制度育人
我校先后制定了:《星级学生评比要求》《华园学生文明行为“六五四三二一”要求》,《班级五项评比细则》,《华园学生在校八礼》,《集会、课间操及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课间休息的几点纪律要求》,《文明就餐班级评比要求》《华园完小安全教育教材》等制度。制度制定了,还要让这些制度深入学生的心中,让它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约束力。为此,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要求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习各项制度,大队辅导员利用集会的时间进行强调。不仅要求学生明白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做好;其次抓督查,学校成立了文明监督岗(学生会),此外每天都有教师值日,每周都有行政值周,行政值周负 1
责督查,值日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行为,值周教师每天要参与课间巡视,两操检查,午餐督促,卫生指导等工作,其检查的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中。通过层层督查,各项制度得以有效落实。
三、活动育人
1、常规活动:
(1)每天一次的两操:眼保健操定在下午第一节课后。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为课间操时间,要求学生在教室走廊上排队,从楼梯间单列入场,做完操后排队退场,课间操时班主任必须站在本班的队伍前面,由行政值周进行登记。
(2)每周一次的升旗:升旗的程序包括:整队、出旗、介绍旗手先进事迹、升国旗奏国歌、唱国歌、国旗下的讲话组成,仪式规范、严肃,使全体师生在冉冉升起的国旗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3)每期一次的紧急逃生疏散演练:首先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组织学习紧急逃生的技巧,然后,教育处在集会时强调疏散的纪律,演练时,全体老师共同组织。如本学期第二周组织的紧急疏散演练,全校500多名学生只用了3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全体安全有序的撤到安全地带。
2、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寓教于乐,育人无痕。我校结合重大节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坚持每月一主题,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多种形式活动。如: 3月份举行了“学雷锋”活动,5月份举行“我的校园我的家”的演讲活动,6月份举行学校艺术节,十月份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组织演讲、手抄报为形式的庆祝活动。十一月份组织建队节活动,此外,教育处还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活动,如: “三八”妇女节组织“讲妈妈的故事”的演讲比赛,针对部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组织小学生生活技能竞赛,响应团中央的号召,组织做“四好少年”的系列活动,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旱灾、爱心包裹活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的引领作用,在愉快欢乐的活动中,提
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
四、评比育人
1、班级建设奖评比:我校从2010年上期开始实行班级建设奖评比,评比的依据包括:财产管理、班会课、五项评比、活动开展、学生安全、家校联系等组成,每月月底由教育处进行打分、公布,然后按3块钱一分按2:1的比例发放到班主任和副主任老师手中,这样做极大的调动了全体教师管理班级的热情。
2、文明就餐班级评比:每期开学初,学校就把文明就餐班级评比要求发放到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学习。期中,组织班主任老师参观做得较好的班级,向优秀的班主任老师请教,期未组织评比。这一评比活动开展一年以来,学校的就餐情况大有好转,如:何效林老师、胡俐老师、何红根老师等等,这些老师的班级中餐就餐时学生有秩序的排队打饭,班干部负责分饭,检查学生是否有剩饭。每个班级的学生吃饭时都像上课一样非常安静。通过这个评比活动,还帮助很多孩子纠正了不良的饮食习惯。
3、文明班级的评比:“文明班级”教育处每个月评比一次,根据各班每周内的五项评比总分等级来划分,分别授予该班三朵、两朵或一朵栀子花,挂在我们的班风牌上。四个星期合计一次,栀子花最多的班级为本月的文明班级。
4、星级学生的评比:我校从2004年就开始研究探索星级学生评价体系,每期期初会对全体学生做动员报告,宣读星级学生评选的标准和类别,激励全体学生树立目标,积极进取,期末进行评选,对于获奖的学生学校在期未表彰大会上给予表彰、奖励,星级学生的评比,不仅让学生在评比中接受教育,还能促进学生的认识向良好的行为方向转化。
4.德育理论课题研讨会论文 篇四
一、有关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新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新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有关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非凡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探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和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探究德育何以可能的新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索这样一些新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新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有关德育哲学的探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和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和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和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和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和“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和“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重德育环境建设,注重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有关市场经济和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有关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探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新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功能?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新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有关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重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索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情感德育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假设是,认定情感既是人的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的行为发生的重要动力机制。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和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功能,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5.德育课例网络研讨会 篇五
学习体会
南大留小学
王秀勤
2016.12 12月15日上午,肥城市小学教研室组织全市小学数学教师召开了数学学科德育课例网络研讨会,主会场在肥城教研中心,分会场分设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的录播室,主要探讨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和体现“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爱国主义”的德育内容。
此次会议由肥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小学部副主任马光明传达了山东省关于实施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文件精神、方案、意见和具体措施,介绍了11、12月份举办的小学数学学科德育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参会老师听取了由龙山小学的翟翠云老师提供的一节三年级的录像课——《平均数》。然后,由4位数学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分别对数学学科德育渗透和实施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最后,马光明副主任从数学竞赛、共同体教研活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期末复习考试等方面谈了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工作安排,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及时,会议形式新颖,老师们收获很大。我的体会如下: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将德育中的学习目的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辨证启蒙教育等内容贯穿在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通过本次学习我感觉从以下几
方面进行渗透:
一、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依据数学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数学教材上的插图,数学知识和一些数目材料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中老师通过为庆祝国庆节进行花卉展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比如《小数乘整数》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教育,渗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
三、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德育研讨会 篇六
在北京9月10日, 由讯息展—世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组织的第二届China LTE Summit在进行了最后一项圆桌讨论大会后, 胜利结束。
为期二天的论坛内容丰富多彩, 吸引了超过400名行业代表的出席。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总工程师毕奇先生、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所副所长刘佳女士、中国联通研究院无线部负责人王健全先生分别代表三大运营商在论坛作了主题发言, 在发言中, 他们就移动通信从3G时代向以LTE为代表的后3G和4G时代平滑过渡发表了各自见解。而来自业界著名的厂商摩托罗拉和华为公司从LTE产业链的角度, 以融合、创新及发展为主题作了主题发言;赛灵思、美国西方多路、大唐移动等十几家公司先后就LTE在部署、技术选择、测试等不同的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除了国内运营商以及LTE厂商的发言外, China LTE Summit还很注重引入海外运营商和运营企业对LTE发展的看法和观点, 在本届论坛中, 来自香港移动通信公司的代表围绕着运营商是选择优化HSPA网络, 还是推进LTE进程的话题作了大会发言;而来自斯里兰卡Dialog电信公司的官员也就如何利用LTE网络盈利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为期二天的论坛上, 很多声音都是看好LTE发展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也听到了一些冷静的分析, 来自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的代表就针对LTE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强调要冷静面对LTE。对此, 论坛组委会负责人认为:论坛的宗旨就是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而出现不同的声音也正是论坛交流只能得体现。通过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的交流和探讨, 给业界专业人士一个更为全面地视角, 不但要从技术发展角度, 而且还要从社会角度、经济角度来考察技术选择。
论坛还邀请到了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景教授、中讯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红兵先生、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梅承力博士出席了圆桌讨论大会, 就“迈向LTE时代”这个话题和与会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交流, 让我们感到:全球范围在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建设的同时, 都在积极投入后3G时代, 乃至4G时代的技术研发中,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 目前面临的任务就是:积极推进3G系统建设, 完善应用服务推广的同时, 还要不断跟踪电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把握LTE的发展脉搏, 平稳地迈向LT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