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动与静》教案

2024-06-19

《线条的动与静》教案(11篇)

1.《线条的动与静》教案 篇一

《线条的动与静》教学反思

《线条的动与静》是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节绘画基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觉及能利用直线或曲线完成一幅独特的作品。这节课貌似简单易懂,实际真正让学生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去创作作品却不是易事,所以,课前我精心准备了这堂课。

美术的艺术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才能表现,但首先要使人有表达的情感和愿望,特别是对喜欢新鲜事物的孩子,首先要让他们乐于学,愿意学,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美术知识与技能作为新课程目标的内容之一,体现出既淡化双基知识,又必须学习必要地技能技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始终紧扣线“动”这一主题,采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播放)“动”与“静”的区别,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临摹不同线条在画面上的运用,并不失时机地用线描画这种既形象又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一看就懂。在理解的基础上我用了寥寥几笔,巧妙地将以前学过的基础线条(给人感觉会动的线条)变成了一个画面,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会动的线条”,掌握了“会动的线条”,改变了以往“双基”就是机械重复的观念,变厌为趣,变繁为简,做到了既坚持愉快教育,又不降低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整合是美术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中我运用节奏明快的音乐配以简单的讲解,进行律动,在用身体语言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动”与“静”、“快”与“慢”等美术要素的同时,以“风中飘动的云”、“舞动的树”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云和树是怎样在自然界中以不同形式存在并循环的科学道理,将自然科学与美术有机地融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中增长见识,在游戏中拓展知识面,赋予美术课新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评价不等于甄别,评价不等于选拔,这是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美术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评价应尊重学生个性,重点应放在个体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在本课中,学生通过摸索、实践,创造性地使用的绳子、电线、丝带、铁丝等易得物品,并通过自己对线的理解创作出赋有动感的画面后,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急于获得来自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舞台,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不附加个人感情和主观评价。只要学生动脑思索,兴趣十足地探索知识,只要经过激烈争辩,主动参与,反复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就应该受到重视和尊重:“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之中,他便学会关怀;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便学会自信”。

美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美术教育让学生看懂、听懂……既感受美术语言后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和情感。在本课中我紧扣线的“动”与“静”这一美术要素,通过临摹、欣赏、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理解,让学生从己有的生活经验中去进行分析比较:波浪线、弧线、螺旋线的动感,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去探索、去领悟,体会到不同的线。而此时,我创造性地让学生用一些廉价废旧物品废线头、废彩带等,这些学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生活用品,此时成为孩子们有趣学习用具。每个学生都神采飞扬、花样百出,创造性地摸索出了很多方法,奇思妙想令老师感到惊讶。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个观众,一个欣赏者,确保了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学生兴高采烈、跃跃欲试之际,教师提议创作作品演讲故事,并根据学生创作的作品加以指导,更是使学生热情高涨,将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通过无拘无束的探索,从生活中找到了美术,感受美术,最终创造美术,表现美术,同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了与人分工合作和交流,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为实现美术教育的总目标——使学生终生热爱美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诗境中的动与静 篇二

关键词 诗歌 诗境 动与静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诗境中的动与静问题,是一个教学上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个教学上的难题,是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课题。依照中职学生自身文化学科知识基础薄弱的状况,充分利用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时所学诗歌的一些知识,再根据现在中职语文教材的要求,笔者对诗境中的动与静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扬长避短,总结出几点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诗歌是文字语言的准确表达的体现。如何让读者(学生)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是语文诗歌教学关键。诗歌是讲求意境的,分析诗境中的动与静,便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欣赏诗作,就要欣赏诗作创造出来的意境,从意境中仔细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达到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诗作的意境有动的,有静的,也有动静结合,静中含动、以动写静。

首先,诗作的意境,动态性是最常见。唐代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可为典范。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所见的动态秋江美景,抒发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动态画面,它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画面,是诗人流离失所的写照。接着颔联又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广阔的动态美景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长。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动感之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以上四句写动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动态秋景,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两句,详述了人生凄苦、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抒发了诗人的哀叹。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对诗的动态理解也就比较容易。

其次,诗作的意境,静态性也是常见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颈联。景物仅选四大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都是静态景物,概括而准确地传出了塞外旷远荒凉的景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给正切在地平线上的“落日”加上一个“圆”字,让它衬托在“孤烟”、“长河”的背后,多么静寂的景色啊!而此静寂的环境气氛和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一致的。当时,表面上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战胜吐蕃的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王维带着这种激愤而又抑郁的心情出塞的。所以,“大漠落日”的苍茫辽阔的无限风光,丝毫不能驱散他孤寂惆怅之情,而把这种感情巧妙地融入北漠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之中。读着这名句,又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寄托的那种孤寂惆怅之情,学生也就心领神会了。

第三,还有不少的诗作是动静有机结合的。毛泽东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便是一例。词的上阕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写的是在深秋的季节,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向北奔流,江水滚滚奔流着,这是动态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除了写山红水绿的静景,还着意描写了事物的动态。在碧绿的江面上许多船只争先恐后地扬帆飞驶。接着又进一步展现了两个动态的特写镜头:雄鹰长空翱翔,鱼儿水里畅游。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和谐完美。为下面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诗人的博大胸怀自然而然倾注在诗作的字里行间,这种思想感情也犹如涓涓细流自然地注进学生的心田里。

第四,有些诗作的意境除了有动的、静的和动静结合以外,还寓有静中含动,形静而实动的情况。《木兰诗》中有这样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表面上看,它是一帧静态画轴:朔气凛冽,柝声阵阵,月色皓皓,将士们军中静宿,军帐之外,星夜设哨。其中一位哨兵长鞭在手,威风凛凛,可敬可畏。可是通过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哨兵,一联想,再结合全诗的内容,“机杼忧叹”、“市购戎装”、“途中思亲”“天子召见”、“辞官回家”、“合家接迎”、“伙伴惊忙”等,一组组有动有静的画面,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一个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屡建奇功的铮铮英雄铁汉仿佛向读者扬鞭致礼的慢镜头移过之后,便是一位“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云鬓黄花少女似乎向读者姗姗走来。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不慕功名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从木兰这个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来。至此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跟着老师的分析而更开阔了。

第五,还有极少数诗作者,由于抒发某种感情的需要,诗人不但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还运用修辞,巧妙地使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使明明是实实在在的静景,却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中,成了动态性的意境。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可谓典范。“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的开头总写了北国的壮丽雪景。此时,诗人登高远望,视野开阔。观察点选择得很高,存在于想象之中。开阔的视野再加上在想象之中扩展,意境更加广阔:“千里冰封”——静——地面;“万里雪飘”——动——空中。从地面写到空中,一静一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加上天冰地雪,天地间纯然一色,那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给人一种朴素洁净之美。接着“望”字一领七句,详写了北国雪天实景。其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可谓把雪中之物写活了。“舞”“驰”两字提示我们,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雄壮,让人联想到艺术表现和体育运动,美感丰富,气势活泼奔放。其实,山原都是静物,就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赋山原以动态之美: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象在奔驰。上阕的最后三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又是一幅雪后天晴,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的静态性虚景。这样,词的上阕从意境上看,除了有虚有实的以外,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还有以动写静的。因此,给人感受是深刻的:北国的雪景,壮丽神奇;祖国江山,如此多娇;神州大地,生机蓬勃;中华民族,前途光明。作者寄于雪景之中的热爱之情,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3.浅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动与静 篇三

一、以动衬静

所谓以动衬静即是在诗词中以富有动感的表情动作或声响,来反衬周围环境的静谧或心情的寂寞。动静的相衬和相承,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悲伤到极点,往往会大笑;高兴到极点,往往会哭泣,杜甫的“剑外或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如此。同样的,午夜传来“嘀嗒、嘀嗒”单调的钟摆声,或是一阵阵鼾声,会使午夜显得更为寂静;炮击声突然停息,阵地上死一般的寂静,意味着一场人仰马翻的大搏杀即将开始。中国古代诗人很懂得这个原理,并把它运用到诗词创作中去,如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云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籍,字文海,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出生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广学博涉,富有才气。初仕齐,后仕梁。王籍颇有六朝名士风度,喜欢游山玩水,据《梁书·文学传》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史称王籍有文集10卷,但存留下来的只有两首诗,其中就有这首《入若耶溪》,可见此诗的知名度。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东南,发源于距城约40里的若耶山,向北流入鉴湖。沿途有支溪36条,两岸丰林茂竹,峰峦叠翠,秀美而幽深,是风景绝佳之处。王籍的这首诗就是描绘在若耶溪上游览的感受,由于山水之美而动归隐之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其手法就是“以动衬静”。诗人为了表现密林的静谧和山体的幽深,用了两个极富动感的音响效果:蝉噪和鸟鸣。一遍蝉噪再加上鸟儿不停鸣叫,似乎是个喧闹的世界。但如细加揣摩,这正说明若耶溪周围的幽深和静谧。凡是有点生活常识的都知道,蝉若叫个不停(噪叫),有两个前提:一是天气燥热,而是无人经过。前者不仅点明季节,也暗示其幽深是避暑的好去处;后者更是点明静谧,无人经过故蝉噪不停。至于突出鸟鸣,除进一步强调此处寂静无人,鸟儿不受惊扰,自在鸣叫外,也突出了山体幽深,人迹罕至。因为只有林“静”、山“幽”,才会只有“蝉噪”、“鸟鸣”。除此之外,从整个诗境来看,这两句也很好地表达了诗人融入大自然的身心感受,为结句“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做好了铺垫。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诗一直受到后人的追捧,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王世贞《艺苑卮言》、《梁书·王籍传》对这两句皆大加称赞,称为“文外独绝”。当然,也有人对这种动与静的辩证法不甚理解,将此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究竟是“鸟鸣山更幽”还是“一鸟不鸣山更幽”,我想这个结论是不难得出的。

王维《辋川集》中有一名篇《鹿砦》,描绘他隐居之地空山深林幽寂的景色,反映他此时空无寂灭的心态,亦是采取“以动衬静”的手法: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人着意表现空山的寂静,但并非一味地去写死寂,也没有像王籍《入若耶溪》那样用蝉噪鸟鸣来反衬,而是用“人语响”来反衬,这确实不同凡响。因为从常识来说,有“人语响”的地方就不会是死寂,怎么会用此来表现寂灭呢?这正大家与常人的区别。因为“人语响”似乎是破“寂”,但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来反衬出整体的长久的空寂。空谷足音,愈显出空谷之空。试想一下:等这阵“人语”过后,空山不是要陷入更加空旷寂灭之中吗?更何况,我们并没有看到人影,只是听到偶尔传来的人声,这更给人一种空无之感。这就同他在另一名篇《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句采取的手法相似。诗人意在表现一个山村秋日傍晚的清幽寂静,偏偏用浣女的喧哗和渔舟的归来这些声响和动态来反衬。但是,又不让我们直接听到姑娘们的笑闹声,而是隔着竹林,让声音透过秘密的竹林传过来;也不让我们看到划过来的渔船,而是让我们通过莲叶的摇动感觉到,这不但减弱了声音的强度和动作的幅度,而且透过竹林和莲叶,画面更为清幽淡雅。王维是南宗画派的大师,苏轼也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这幅《山居秋暝》图可作见证。同样的,如果说《鹿砦》的前两句是以动衬静的话,后两句“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也是运用绘画原理的杰作,这个原理就是“以明衬暗”。写一处幽暗,通常是强调不见阳光,甚至夸张为“伸手不见五指”。王维毕竟不同于常人,他凭着画家对色彩和光线的特有敏感着意在画面上安排了阳光,让它透过树林照到地上。乍看起来,这一缕阳光给幽暗的密林带来了亮色,给阴冷的青苔带来一丝暖意,甚至给幽寂的鹿砦带来一线生机。但如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是作者的主观意图,或是作品的客观效果都与此相反。因为一味的幽暗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有一丝光线作为反衬,倒更能显出周边的幽暗。设想一下,当一抹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微弱的光影与周围的幽暗会形成更为强烈的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明显。更何况,这是“返影”——即将落山的太阳,光线不仅微弱而且短暂。再推想一下,一旦这个“返影”从天空消逝后,整个深林不将陷入更加漫长的幽暗之中了吗!

必须指出,王维作为一位绘画和音乐大师,他对动静和明暗高妙的处理手法在其诗作中比比皆是。同为辋川集中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籍无人,纷纷开且落”;《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等,皆是采取类似的手法。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篇颇富诗意的散文,在突出作者被贬之地小石潭的清幽时,同样采用了这种手法,如描写游鱼这一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皆若空游无所依”是突出小石潭的洁净,连潭中的鱼皆可数出“百许头”,更见潭水的清澈。作者是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作者一片为国热情落得个被贬荒州的下场,心中充满悲愤是可以理解的。诗人在《小石潭记》中,就是要通过潭水的洁净来暗示自己高洁的人品,用小石潭周围的幽寂来衬托自己身处荒州的悲愤。作者在突显小石潭周围的幽寂时,用的同样是以动衬静的手法:作者着意描绘游鱼在潭中种种形态,一会儿是“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一会儿是“俶而远逝,往来翕忽”。无论是“怡然不动”或是“往来翕忽”都有一个前提:此处寂然无人,游鱼不受打扰,所以这个“动”正是反衬“静”,从而突出身处荒州无所作为的悲愤之情。

二、化静为动

与“以动衬静”相反,化静为动是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或将无生命的物件生命化、动态化,刻意将静态的形象化为生动的场景,让人留下人物性格、形象或客观景物方面深刻的印象。在表述方式上,多采用描写和夸张而尽量避免叙述性或说明性的文字,如杜甫的.《少年行》: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氏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为了表现一位少年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诗人采用三个动态感异常强烈的语言动作:一是“下马坐人床”。翻身下马,这是个矫健的动作,也不与主人打招呼就到人家中大模大样地坐下,这就显得粗豪不懂礼仪了,(这里的“床”指“胡床”,低矮宽大,类似今日的沙发),二是写语言——“不通姓氏”,既是补充交代上句的动作,也是诗人对此举的评论;第三句“指点银瓶索酒尝”又是个动态描绘,是对“粗豪甚”的进一步补充形容。描写人物,可以静态的叙述,也可以动态的描绘。杜甫在此完全采用动态手法来完成静态写生,通过动态感极强的语言和动作,将一个大大咧咧、不懂礼仪的少年粗豪性格特征刻画的活灵活现。杜甫还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被杜诗研究者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诗作,写于唐德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在此之前,郭子仪等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个大胜仗,安史叛军的头目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安史叛军的老巢蓟北(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被唐军收复。其时,杜甫率全家正漂流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因战乱离开故乡已经八年多了。这个消息给爱国的诗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也带来返回故乡的希望,兴奋之中写下这首生平第一快诗。诗中从表情——“涕泪满衣裳”到动作:“漫卷诗书”、“放歌”、“纵酒”;从现实到遐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无不充满喜悦之情,无不呈现动态感。所以诗论家感叹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留注而曲折尽情”(王嗣爽《杜臆》)

说到化动为静,运用得最出色的还是中唐诗人李贺,这位仅活了25岁的天才诗人,不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化静为动,甚至连诗歌的节奏意象都呈跳跃式,如这首《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关于此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敌兵压境,雁门太守坚守危城;有人说是雁门太守率兵平定藩镇;有人说是官军围城,有人说是驰援奇袭;有人说是描述战斗过程,有人说是描绘激战情状。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歧义,主要就是由于它才采用跳跃式结构:几乎每句就是一个片段、一个场面,而且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也无叙述类的过度。有的批评家将此解释为西方印象派的写法,有的批评家则为此取了个中国特色名字——“印象连缀方式”。无论何种名称,其主要特色就是画面之间的跳跃,结构上极富动态感,强调片段的视觉印象。再加上画面色彩极为浓重——“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这就给读者留下更深的视觉印象。

李贺不愧为一个“鬼才”,他不但写人能化静为动,极富动态感,就是写鬼、写神也是如此,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一定会知道他的那首《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虽是唐王室的宗支,但家道早已中落。他虽夙有大志,但因避父亲名讳,无法参加进士考试,断了仕进之路。只是靠宗亲关系,才得到奉礼郎这个管理宗庙祭祀的从九品的卑微职务,以此来养家活口。与“少年心事当拏云”的壮志相比,内心的痛苦和委屈是自不待言的。到二十三岁时,就连这点与朝廷的联系也要失去。据朱自清在《李贺年谱》中推测:此诗约写于元和八年(813),是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长安返回洛阳时所作。诗人借当年金铜仙人不愿离开长安宗庙而赴洛阳的传说,来表现自己这位“宗子”的去国之悲。诗的主调低沉忧伤,诗的色彩灰暗幽冷,但诗中却充满动态感,诗人以化静为动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宗子去国”的悲愤以及内心的躁动不安。这在环境的描绘、人物形象勾勒和内心世界的刻画上无不表现出来。汉武帝求长生,一直是李贺嘲弄的对象,“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马诗》);“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苦昼短》)。但在这首诗中,虽然仍在嘲弄这位求长生的君主只不过像秋风之中的匆匆过客,但却是个躁动不安的灵魂:白天看来。茂陵和其它的荒冢一样悄然无声,但一到夜晚,却战马嘶鸣,载着这位一代英杰在咆哮,在追寻。“夜闻马嘶晓无迹”虽仅仅七字,由于充满强烈的动态感,将汉武帝这个已经逝去的英魂从内心到外在动作都刻画的栩栩如生。金铜仙人的形象更是充满动态感。据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指魏明帝,引者注)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李贺故意隐去金铜仙人因过重不便迁徙而留在霸城这段史实,想象他离开故国前往洛阳一路上的情形:“魏官牵车指千里”是强调离开故国的被迫和无奈,“东关酸风射眸子”是道出内心的悲凉和凄婉。“酸风”不仅是形容关东霜风凄紧,让铜人眼睛发酸,也暗含内心凄楚之意。诗人不仅用“酸风”和“射”这两个动态感异常强烈的词汇来化静为动,而且用拟人手法让无生命的铜人带有人的感受和心理,让画面和内涵都富有动态感。另外,诗人在描绘之中还不断地变换角度:“魏官牵车指千里”是写客体,突出铜人东迁的被迫和无奈;“空将汉月出宫门”则转写主体,突出故国的荒凉和空无,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都已逝去,这是想象之中铜人对故国的感受,也是诗人这位宗子去国时的感受;用“铅水”来表现内心的沉重和对君主的深刻思念,恐怕只有这位“诗鬼”才能想象得出。泪水像铅水一样匝地有声,就不止是有动作而且有声响了。这种动态感,也不仅表现在武帝的行迹、铜人的表情和心理,还反映在诗人对铜人被迁洛阳一路上环境的描绘上。“衰兰送客”意在表现环境的凄婉和忧伤,“月荒凉”更给人天荒地老的亘古感受,“渭城已远波声小”更是用距离和声音给人渐行渐远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这都是化静为动手法的运用。

《金铜仙人辞汉歌》写的是神,他的另一首诗《苏小小墓》表现的却是鬼,这首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同样采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诗中的兰花在哭泣,蜡烛发出幽冷的寒光,风吹着秋雨洒遍西陵,不仅富有动态感,而且将无生命的自然改造成富有人的情感和生命:风作衣裳,水为佩玉,油壁车更是朝夕相伴,让苏小小这位才女的冤魂以风为衣、以水为佩,乘着油壁车、驾着青骢马,在风雨的陪伴下,在西陵下的松林里、草茵上来回游荡,倾诉作自己一生的哀怨和不平。只要比较一下南朝乐府中同题材的《苏小小歌》,我们就会感受到李贺笔下的这首诗作想象力何等丰富,动态感何等强烈:

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这首南朝乐府中并无环境描摹和象征着死亡的种种物象,西陵下的凄风苦雨、如啼眼的幽兰和不堪剪的烟花,以及鬼物象征的“冷翠烛”都是李贺的进一步想象并加以动画,“西陵松柏下”也细化为“草如茵,松如盖”,“我乘油壁车”之外又增加了“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等准备赴约的动态情节。

三、化静为动的手法

1、人物的神情、动作可以化静为动。

以上举了不少这方面的诗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苏小小墓》等。下面这首王维《少年行》也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

?诗人咏歌的是京城少年游侠的讲义气、重然诺,但没有像李白《侠客行》中“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那样通过夸张式的语言来表现,也没有像曹植《白马篇》那样让其置身于为国舍家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实现,而是选取一个日常生活常有的饮酒小镜头,通过一个“系马高楼垂杨边”的动态感极强的、豪放又粗犷的动作来暗示其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以及借酒使气、轻生报国等少年侠客的心性。

2、无生命的景物、事物也可以赋予生命、精神,变得气势飞动,富有动态感和生命力。

曹操的《观沧海》可以说是极为典型的一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东征乌桓时途径碣石山,登山观海所作的一首大海咏歌,也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一首山水诗佳作。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它在中国山水诗发展历程中的地位,要强调的是: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乐章,与它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关系极大:一般来说,咏歌大海或是赞颂其辽阔浩瀚,或是用来比拟人的志向和胸怀,像《观沧海》这样,让无生命的大海充满生命的律动,孕育着万物,吞吐着日月,确是少见。更何况,诗人登临的是秋天的大海,“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零落而为秋”(宋玉《秋声赋》)。但诗中却毫无衰惫之气,也没有伤秋、悲秋之感。海面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草木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之下是“洪波涌起”——这是个生机勃勃的大海,是个澹宕又极富爆发力的大海。这显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景象,而是经过改造,是诗人想象中的大海。或者说,是诗人人生志向的表达,是诗人人生追求的体现。我们从中得到的领悟,所受到的感奋,与诗人化静为动的手法,将无生命的大海充满勃勃生机、跳跃着生命的律动不无关系!

其实,在中国诗歌长河中,懂得这一奥妙的不止是曹操,大凡写江湖河海声名鹊起者,都与动态的描述、化静为动有关。如张若虚写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水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李白写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公无渡河》);孟浩然描绘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宋之问写海:“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灵隐寺》),如此种种,无不以动态感取胜。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洞庭湖旁的岳阳楼上不断有人在壁上题诗,或咏歌洞庭,或借以抒怀。楼主不胜其烦,就在楼的左右两序门旁各题一幅描绘洞庭湖的名句:一是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另一就是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结果“后人不复敢题矣”。细想一下,这两个名联,除了气势阔大外,主要还是以动态感取胜。因为要说气势阔大,刘长卿咏洞庭的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咏洞庭》);无名氏的“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似乎也不差,但毕竟赶不上上述两幅名联。

说到咏物中的动态感,韩愈的咏赤藤杖和李贺的咏葛布也值得一提。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描写了一根赤藤做的拐杖:

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归来捧赠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作为中唐险怪诗风的开创者,诗人在这首诗中不仅运用了想象、夸张、神话传说等常人手段,而且采用了丑陋、险怪、以丑为美和化丑为美等非常人手段,造成强烈的动态感,给人留下极为强烈的视觉印象和剧烈的心灵颤动。他为了强调这根拐杖鲜红的颜色,把它比拟和想象成火龙拔下的正在鲜血淋漓的胡须,又想象成太阳神遗失的火鞭。至于“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更是充满动态感的想象和夸张。与此相类的还有中唐时代李贺的《罗浮山人与葛篇》: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葛布用麻织成,夏天穿在身上比较凉爽,所以又称夏布。葛布以广东博罗县出产最为著名。李贺诗中的罗浮山在博罗和增城两县境内。此诗意在夸赞博罗葛布的疏薄凉爽和罗浮山人高超的织葛技术。其手法亦如韩愈,不仅采用夸张想象,更多的是神鬼世界,造成一种凄迷奇幻的险怪境界。例如为了强调夏季的炎热,他不写人的感受而强调怪物的感受:“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夸赞罗浮山人高超的织葛技巧也是如此:“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至于渲染博罗夏布的疏薄凉爽,他也用江雨、湘水这种疏朗阔大的画面来比衬,以对比酷热的繁密和湿重。从作者刻意选择的词汇“宜织”、“江雨空”、“欲剪”来看,这种对比也是在动态中完成的。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不仅是诗歌,一些诗化的散文也常用这种手法,如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对石的描写: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3、赋予抽象的意念以动态感

无生命的景物还有个具体的形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即使没有具体形象的抽象意念,也往往赋予动态感,以增强其可视可感的视觉或触觉印象,使其更加真实形象,更加感人。如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一段: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我们知道,白居易的《琵琶行》之所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主要得力于两个艺术手段。一是塑造了两个前后映带的艺术形象:一个是无端被贬、有才难用的江州司马,一个是身怀绝技却沦落天涯的琵琶女。诗人让他们同病相怜又心心相通,从而引起人们对这一对“天涯沦落人”的同情,对那个毁灭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愤恨。另一就是对琵琶女精湛琵琶弹奏技艺的出色描绘。因为只有让读者充分领略到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才能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那么,诗人是如何让读者充分领略琵琶艺人高超的弹奏技艺的呢?其手法自然是丰富多样,如夸张、想象,通过间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通过环境的描绘和听众的感受来烘托和陪衬。但是,使用的最充分的是准确又形象的比喻,通过一连串的类比将抽象的不可捉摸的音乐语汇变得可见可摸、具体可感。总的说来,诗中描绘了这首琵琶曲的两个乐章,以及两个乐章中的间歇 。第一乐章描绘得翔实,第二乐章简约,只描述结束前的快弹。但无论是第一乐章还是第二乐章,都充分运用了比喻,而且是动态的、进行中的,将听觉幻化为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冲击。如将粗弦发出的声响比喻为急雨,将细弦发出的声响比喻小儿女间窃窃私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将粗弦与细弦交错弹奏发出的声响比喻为“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再用“间关莺语花底滑”比喻流畅的乐境,“幽咽泉流冰下难”比喻冷涩的乐境,最后用“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断断续续余音袅袅的乐章间歇,这都给人非常鲜明的视觉和触觉形象,它与听觉结合起来,让人们时而愉悦,时而愁闷,甚至产生阵阵寒意。至于第二乐章虽然简略,重点突出开始的爆发力和收束的斩截有力,也是用具有极强动态感的比喻达到其目的,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来比喻乐章开头的急促突然,用“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来形容收束的斩截麻利,都收到视觉与听觉交相浑融的艺术效果。当然,唐代出色地描绘音乐弹奏的诗章也不只是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元稹的《琵琶歌》、李绅的《悲善才》也都是传乎乐章,久布人口,但他们的手法尽管各异,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形象的动态式描绘,将抽象的不可捉摸的音乐语汇变得可视可感、可触可摸。如《听颖师弹琴》用“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种动作语言来形容缠绵低沉的音乐境界;用“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来形容乐调突然转变为高亢之声;用柳絮在广阔的天地间随风飘舞来形容曲调的悠扬缥缈,用百鸟和凤凰的鸣叫来形容乐曲的清脆和稀世之音。《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用“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来形容凄怆的音乐境界;用“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来形容忽而清脆忽而低沉多方变化的乐调;用“长风吹林雨堕瓦”来比喻幽抑舒缓的曲调突然变得急促和劲发;再用“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对这种乐境加以进一步的烘托和渲染。《李凭箜篌引》出于诗鬼李贺之手,鬼神想象自然更多一些,但鬼神仍然用来作为动态的比喻,如用“江娥啼竹素女愁”、“空山凝云颓不流”来夸张李凭精妙的弹奏技艺;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来形容清脆的乐音带来的感人效果;用“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来表现乐曲所引起的强烈震撼。元稹与李绅与白居易是诗友,又同是新乐府运动的中坚人物。元稹的《琵琶歌》与李绅的《悲善才》又同是描绘琵琶高手,所以,在表现手段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例如元稹的《琵琶歌》中也用“冰泉呜咽流莺涩”来形容冷涩的境界;用“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流莺子母飞上林”来形容流畅的乐境,与《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冰泉冷涩弦凝绝”等颇相类,只不过音域更为宽广;“骤弹曲破音繁并。百万金铃旋玉盘”与《琵琶行》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也相近。李绅《悲善才》中诸种动态的描绘,如“寒泉注射陇水开”,“转腕拢弦促挥抹”,“金铃玉珮相瑳切”等均是化抽象的音乐语汇为具体的形象,而且充满动态感。

中国古典诗词中对美人的描绘也常采用类似的手法。大体上说,中国古典诗词中描绘美人基本上有三种手法:

一是用比喻将抽象的美感变为具体的形象,如中国最古老的诗篇《诗经》中的《硕人》篇,形容庄姜夫人的美丽:“硕人頎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颈如蝤蛴。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种手法的好处就是使抽象的美变得可视、可感,具体而形象:这位美丽的女子身材很颀长,手很白嫩,像新生的茅草一样柔嫩,皮肤白嫩且有光泽,像凝结的油脂,脖子长长的,像天牛的颈项,头像蝉儿一样方正,眉毛像蛾儿一样好看。笑起来很好看,美丽的眼波左顾右盼!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让美变得具体可感,可触、可摸、可见,其缺陷是让美固定化,缺乏想象的空间,也限制了美的适应性。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有的人爱林妹妹,有的人却爱薛宝,所谓萝卜青菜,各人所爱;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从《硕人》篇来看,春秋时代是以高大为美,到了汉代,娇小则成了美人胚子,不然,能作掌上舞的赵飞燕就成不了皇后;到了唐代,则一反汉习,丰腴成了美的标准,不然 “肥婢”杨玉环就不会“三千宠爱在一身”,所谓燕瘦环肥各得其所!所以将美具体化、固定化,也有其不能适应的一面。

有鉴于此,聪明的中国古代诗人们不再用比喻将美固定化、具体化,而是对其极致作抽象的界定,让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去丰富、去补充,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形容邻女之美就是采用了这种手法。他在赋中丑化登徒子,说登徒子的老婆很丑,他还如此眷恋,足见其好色。自己家隔壁的邻女长的很美,所谓“施朱太赤,施粉太白。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但她对我示好,我却不予理睬,足见我不好色。姑且不论宋玉攻击登徒子好色的证据是不是充分?但就对这位邻女美色的描绘手段来看,《登徒子好色赋》确实比《硕人》高明,因为它提出的美很有弹性,具有宽泛性和长久适应性:他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可以适应不同时代的审美需求,而且还可以调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们的审美想象:有历史知识的人会认为吴国的西施大概就是这样,三国的貂蝉就是这样;喜欢神话的读者会认为月里嫦娥就是这样,八洞神仙中的何仙姑就是这样;有西方文学经验的人会想象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就是这样,导致特洛亚战争的海伦就是这样;小市民会认为某某电影明星就是这样,他前天在公共汽车上看到的美女就是这样。这种手法所造成的美的宽泛性和适应性应当是其优长所在。

4.八年级物理动与静教案 篇四

本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荡秋千”、“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电扇,多媒体。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让两组同学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同学演示: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

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 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会见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例如: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1.举例探讨

教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教师:现在我要求四人一组,同学之间对此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

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运用多媒体演示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提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3.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拓展活动: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幻灯片)师生共同完成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秋千上的人 静止 地面上的人 运动

秋千上的人 运动 地面上的人 静止

2.研究的物体 乘客 乘客 参照物 地面、树 司机、汽车 位置是否改变改变 没改变 动或静

5.动与静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运动与静止的概念;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能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的参照物判断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过程与方法:在坐汽车、荡秋千、乘电梯的实际生活中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能够选取不同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三、教学难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准备:汽车大树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利用自身位置的改变来让学生理解运动与静止的概念)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两组动作:注:①师从甲地走到乙地②师在原地静止3-5秒钟

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第一组动作:师从甲地走到乙地。第二组动作:师在原地没动。

师:你是以什么为标准说我动了呢? 生:以地面、以讲桌、以学生课桌…… 师:你又是以什么为标准说我没动呢? 生:以地面……

师:是啊我们判定一个人或物体是否运动时总是先找一个标准物,把它看做静止不动的,然后看这个人或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是否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位置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运动了,没发生位置的变化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静止的。

哎~今天我坐公共汽车来邢台的时候遇见了一件有趣的事我给大家讲讲---

在我座位的前方坐着一对母女,女儿有5、6岁的样子很可爱,妈妈和女儿一边吃东西一边通过窗口向外看风景。突然,就听到女儿大声喊道:“妈妈,妈妈,你看大树在往后跑!”妈妈看了看窗外说:“傻孩子,树又没长腿,怎么会跑啊?”咦?我听了后也看看窗外,是啊,树怎么在往后跑呢?不仅有树,连房子也在向后退呢,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生:我遇到过……是的…..师:这个事啊我昨晚就琢磨起来,后来我做了汽车模型和大树模型,我就这样试试做做边说边演示……

得到结论:

1、以大树为参照物时(大树不动),汽车在向前运动。

2、以汽车或车上的人为参照物时(汽车不动),大树在向后退。初步树立找不同参照物结论不同的观念。

(二)荡秋千 运用多媒体演示 “荡秋千”的片段。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三)出示男孩坐电梯和旋转木马以及动态电风扇幻灯片,逐一让学生仿照前面方式分析男孩的运动情况。

课堂小结: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几个我们身边的小事例,都说明对同一个物体来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还是静止就会改变,这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6.《线条的动与静》教案 篇六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堂;组织艺术

G441

一、心理健康课的特点

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不侧重于系统理论的教与学,也有别于专业技能课,它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技能或技巧并能展示出来,它是融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于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感受内心的变化并以此改变自己的认知或行为,达到预防心理疾病与调整认知的效果。

心理健康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心理课不能上成心理学理论课,也不能把它上成专业技能课,而是理论与活动的相结合的体验课,是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技能,是通过活动实现学生内心体验与感悟的有深层互动的新型课堂。游戏与活动往往是心理健康课的必要环节,它要贯穿课堂的始终,因为只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心理健康的理念与技能才会切实有效地被学生领悟到,在学生的情感层面有所触动,并内化为学生的长久记忆,为学生终身受益。

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讲授式课堂与以活动游戏为中心的活动式课堂,都不是心理健康课堂的真实面目,应该说这两种课堂形式跟真实的心理课堂都有密切相关,但它们是处于真实心理健康课堂的两端。把握好心理课堂的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实现“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理想目标,就必须十分重视心理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

二、中职生的课堂表现特点

众所周知,中职校的课堂,学生趴课桌玩手机是常态,学习的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听课的坚持性与意志力较差。要克服这种现象,只有让学生动起来,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与游戏中,才有可能扭转局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课的内容特点与教学要求正好具备改变中职生的课堂表现差的条件,通过教师合理的课堂设计,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在课堂上可以实现的活动与游戏环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课堂静与动的良性互动。学生有事可做了,也就不玩手机不趴课桌上了。

三、中职心理健康课的组织艺术

(一)热心活动的组织

心理健康课的热心活动与体育课的热身活动不同,它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设计一些跟本节主题有关的简单小游戏,全体参与,让全班学生都能够集中精力,消除隔阂,敞开心扉,为后面的课堂内容的渗透做些铺垫。如,在主题是“竞争与合作”的课堂开始,很多老师都会进行一个“解开手链”的心理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同时在游戏中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是游戏就会有竞争有胜负,但是心理游戏的重点不是谁赢谁输,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看似简单的游戏活动,从内心感悟到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如果不明确心理游戏的设计宗旨,那么就很可能把学生引向比赛的一般模式中去,失去了心理游戏的真实意图。心理游戏的原则是:参与---体验---感悟,而不是規则---比赛---胜负。心理游戏开展时的局面控制情况,可以反映出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水平。

不同的主题配合不同的心理游戏,课堂不盲目追求游戏的数量与复杂性,而是要精选紧扣主题的游戏作品,因地制宜,突出成效。类似的如体现“沟通交往”主题的“我说你画”“盲人旅行”游戏;体现“意志责任”主题的“护蛋行动”“突出重围”游戏等。把心理游戏内在的意义精髓,挖掘深透,才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体验交流的组织

如果说,游戏活动是属于外在躯体的体验,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内在心理的内省了。相比较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把内心的体验情感表达出来,则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难度,更能考验教师的专业功力了。

体验交流环节的组织,需要更高的组织艺术,它除了在学生的选择上有要求外,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艺术要能唤起学生述说的热情与勇气。让更多的学生说出在游戏活动中的内心感受,这是决定体验环节成效的关键。学生有了切身的感受后,教师再提炼升华到心理学的理论高度,学生就容易理解接受,如果说“助人”是第一层次,“自助”则是第二层次了。

显然,在体验交流环节,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课,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反省,内心的体验会得以深化,固有认知会得到调整,而只有经历内心的洗礼,健康之根才能扎稳,“自助”才有可能实现。

如在《盲人游戏》中学生感悟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协助,才会达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因为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相互配合,才能互补,从而发挥团队的力量。信任产生亲近,亲近产生理解,理解之后就会相互协助,力往一处使,最终达到成果。

很多缺乏经验的心理健康教师,往往不重视对体验分享环节,或者是青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表面上看心理健康课堂热热闹闹,结束后回想一下,没有实际价值,有人对此点评说,心理课就是游戏课,学生喜欢。可谓南辕北辙,本末倒置了,不要也罢。

如果心理游戏活动是“放”,体验分享则是“收”,一“放”一“收”,比例要合适,“放”多了就会乱,“收”多了就会死,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本人在听心理健康公开课时,屡次见到一节课前后两段风格完全不同的场景,前半节课学生积极踊跃,后半节课气氛全无,恢复到老师一人演戏的常态课堂。所以教师思考更多的应该是后半节课的组织,备课的重点应该是放在体验如何被热烈地在学生中得以交流。这才是心理健康课区别于其他课堂的本质之处。

(三)案例讨论组织

心理健康课堂上进行案例的讨论与辨析也是一种常态模式,这些案例来源可能是教材提供的跟主题有关的个案,也可能是平常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性个案,也可能是来自报刊的公开真实案例,总之,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因为这些案例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密切相关,讨论辨析这些案例中的人与事,对学生都有启迪借鉴作用。

显然,案例讨论与心理体验扯不上关系,奢望每一节心理健康课都有体验与感悟是不现实的,所以案例法也是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必然的选项。那么案例法设计的教学侧重点是什么呢?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以为案例的讨论与辨析的核心意义在于调整学生的认知,进而在情感层面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知情合一,行言统一。如“马加爵杀人案件”“复旦大学投毒案”都是反映出有高学历的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格扭曲导致惨剧发生。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中职学生中种种不良的行为表现,很多是属于认知偏差或认知错误,进行认知调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当然,这些问题学生的认知偏差很大比例来自父母的价值观的影响。中职生毕竟还只是高中程度的孩子,他们的个性成熟度还处于不稳定期,通过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调整偏差的认知,其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小问题,通过认知情绪理论(即ABC 理论)的讲解,掌握自我的认知调控法,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

案例很多,选取合适的案例能考验教师备课的基本功,案例中的故事很曲折,要抓住主题要点,围绕要点引导学生讨论,不求多不求全,一个案例只集中一个要点展开,把它讨论深讨论透,学生能从中得益,便已足矣。

所谓合适案例,主要是指跟学生认知有关的、学生有话可说的、认知存在差异的,它的针对主体是学生而不是别人,因此,认知的改变有可能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所谓改变一拔人。

总之,心理健康课不能上成理论课也不能上成游戏活动课,它是通过心理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内心的变化,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改变认知,内化自我调整的心理调节技能,而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心理健康老师艺术性处理好课堂的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杨敏毅 鞠瑞利 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7.电力拖动理论教案10点动与连续 篇七

(一)讲评作业

(二)新课讲授

一、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线路

1、电路组成(在自锁与点动控制线路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设计)

手动开关控制的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线路

复合按钮实现的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电路

2、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用复合按钮)自锁控制:

启动:合上电源开关QF(QS)→按启动按钮SB3→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自锁触头闭合→电动机启动并连续运转

停止:按停止按钮SB1→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失电停转;KM自锁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点动控制:

启动:合上电源开关QF(QS)→按下启动按钮SB2→常闭触头先分断,切断接触器自锁支路,常开触头后闭合,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启动运转

停止:松开启动按钮SB2→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失电停转

3、电路的保护功能

保护功能 作用元件 短路保护 熔断器 欠压、失压保护 接触器 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

二、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1、安装工艺

(出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完成的样板,讲解元件布置及安装工艺一般要求)

2、电路图中线号的标注方法

主电路电源开关的出线端按相序依次为U11、V11、W11,然后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每经过一个电器元件,编号递增1(如点动控制线路所示),对多台电动机控制线路,为了不引起误解和混淆,可在字母前用不同的数字加以区别,如1U、1V、1W,2U、2V、2W。

控制线路按等电位原则,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用数字依次编号。如点动控制线路图所示。

3、画接线图

以布置图为基础,所有的电气设备和元器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样上,且同一电器的各元件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电路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划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标注一致。

4、接线

根据接线图,同线号端子用导线连通。

5、通电试车

(1)检查电路确保无误

(2)插上电源插头,合上实训桌上的电源开关,合上组合开关,验电(3)启动控制线路,通电试车

6、关断电源

按通电试车时的反顺序进行。

三、电路检修方法步骤

1、电路检修的基本方法步骤:

通电试车→观察现象→根据故障现象从原理上分析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故障范围→检测电路确定故障点→排除故障。

2、电阻分阶测试法 举例说明方法步骤

3、电压分阶测试法 举例说明方法步骤

四、课堂练习

1、默画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线路

2、画出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线路接线图

3、若电动机额定功率10kW,正确选择电路中所用元器件型号规格 课堂小结:

1、强调实现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的关键:切断接触器自锁支路;

8.有趣的线条教案 篇八

1. 了解稳定、均匀的节奏。

1. 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图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图谱,拍节奏。

师:今天杨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好多的小动物客人,我们一起拍拍手,欢迎它们来做客好不好?

2、出示小牛节奏图谱

师:这是谁?你们认识吗?(小牛)

小牛:“小朋友,你们好。”

师:小牛真有礼貌,我们来和小牛打个招呼吧!

幼:“小牛,你好。”

小牛: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那你们能不能学一学我的叫声呀?

师:小牛邀请小朋友来学学它的叫声,

师:恩,真棒!杨老师也想来学一学。(教师边学小牛叫边拍手四下)咦?杨老师学的和小朋友学一样吗?我学小牛叫的时候做了什么动作?

师:有的小朋友发现杨老师学的时候拍手了,现在我再来学一次,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数一数我拍了几次手?

师:(缓慢的,让幼儿听清楚)小牛叫声很长,它叫一次,是四拍,每一拍拍一次手,共拍四次手。好的,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

3、出示小猫节奏图谱

师:小朋友学的真棒,你们看,小猫听到你们学的这么好也来了。我们来和小猫打个招呼吧!

幼:小猫,你好!

小猫:小朋友们好,你们好!

师:谁来学学小猫是怎样叫的,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请几位小朋友学叫)小牛叫一次,小猫可以叫两次,每叫一次是两拍,两拍,拍两次手。

师:小朋友也一起来学一学吧。

4、出示小鸭节奏图谱

师:学得很好,你们看,谁跟在后面来了?

小鸭:小朋友,你们好! 幼:小鸭子,你好!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小鸭是怎样叫?(教师指图谱)

师:小鸭子的叫声又响亮又短,小牛叫一次,它叫四次,每叫一声为一拍,一拍,拍一次手。

师:小朋友也一起来学一学吧。

5、出示小鸡节奏图谱

师:还有一位小动物也来了,它是小鸡,谁来和小鸡打个招呼呢?

幼:小鸡,你好!

小鸡:小朋友,你们好!

师:呀,两只小鸡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挤在一起坐一个小板凳呢,它们叫的特别快,你们听(教师示范)

师:小鸡的叫声很急很快,小牛叫一次,它叫八次,每叫两次为一拍,叫两次,拍一次手。

师:小朋友也一起来学一学吧。

6、听儿歌,拍节奏。

师:小朋友学的真不错,小动物们听了可高兴了,它们还为你们带来了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儿歌前半句随歌词做动作,小动物叫声的时候拍手做。)

儿歌: 有 趣 的 叫 声

我是小牛,我就这样叫,哞 ――――――

我是小猫,我就这样叫,喵 ― 喵 ―

我是小鸭,我就这样叫,嘎 嘎 嘎 嘎

我是小鸡,我就这样叫,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跟我学一学。(根据时间学习1~2遍)

9.会动的线条 教案 篇九

下冶二小 翟洁玲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的第四课。线条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伴随儿童的成长,逐渐成为孩子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段。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及演示,让学生认识会动的线条;通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从而学会运用各种线条表现具有动感的画面。

③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师:课件、音乐等。

生:图画纸、水彩笔或油画棒等。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欣赏生活中的线条(图片)师:这些图片中都有哪些线条? 生:波浪线、折线、直线……

2、直线和曲线分别带给人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师总结:曲线的变化是丰富的,有的是流动的;也有的是旋转的,给人以跳动的感觉,它能表现会动的线条。

3、引入课题

二、创设情境、综合探究

1、了解曲线是动感线条

(1)敦煌壁画《飞天》(小组探究)

师:在静止不动的美术作品中有会动的线条吗?看大屏幕,这幅画叫《飞天》,它选自敦煌壁画,请你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感觉她们在飞翔呢?

生:翻卷的彩带、衣裙

生:她们摆动的衣裙,是靠曲线画出来的,看起来才感觉她们在空中飞翔。

师:是的,画家在画面上用了大量的曲线,曲线有很强的动感,所以我们才感觉这两位仙女在空中飞翔,看来静止不动的美术作品中也有会动的线条。

师:不仅画家如此,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具有超强动感的景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翻滚的海浪图片(课件出示),为什么说它具有动感?你能画出画中会动的线条吗?

师小结:曲线给人的感觉非常活泼,有流动的感觉。所以我们说它们具有动感。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曲线能表现动感,是会动的线条。

2、探究其他具有动感的线条

1)看书第6页下面的两张图片,图中的景物给你什么感觉? 2)小体验:请你画出直线、斜线、曲线,体会它们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过渡:就象音乐中的节奏有快有慢一样,画中的线条有曲有直、有疏有密、有丰富的线条变化,画面才能产生一定的律动,才有美感的产生。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的作品中又都是怎样来体现这美感及动感的。

3、看作品悟线条

师:看了小朋友的画,你想用什么线条画出你心目中的动感世界?快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学生欣赏、组内交流)

师:你可以按给出的句式回答“这幅画用什么线,画了什么?画面有动感和美感吗?构思怎样?”等方式交流。

三、大胆创作、点拨引导(播放音乐)

出示作业要求:

1、用你喜欢的线条表现具有动感的画面。

2、可以表现有风的池塘边的景色,跳舞的人群,放烟花的天空,舞龙,飘动的云,鱼儿在水中嬉戏,游泳,划船等。

3、可选择一幅画进行修改,让画面的景物动起来。

四、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用大屏幕出示评价要求:

师:作品完成后,请按“我用了„„线,画了„„,画面效果„„,心情„„”的句式,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再把你的画介绍给你的同桌听,进行互评。

五、拓展延伸(随音乐用身体舞动线条)

师: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现会动的线条吗?让我们伴随悠扬的音乐用自己的舞姿展现出会动的线条吧!

板书设计:

4、会动的线条

曲线

10.手绘线条图象的表达教案 篇十

一、教学目标(课型 欣赏 表现)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的去表达情感或物象。

2、能力目标: 能结合物象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

对手绘线条图象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手绘线条图象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能结合自己的认识,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 教学准备:图片喜洋洋 小丸子 教学挂图 说明书 数学书,坐井观天图 水浒人物李逵画像

五.教学方法:演示 启发

六 教学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都看过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吧。你喜欢哪一个形象呢?那同 学们看看我手中这张图片画的是什么呢?(生:喜洋洋)大家都特别喜欢日本动画片《樱桃 小丸子》同学们看我手里的这张图片是画的是什么呢?(生:小丸子)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 喜欢的形象或物品画出来呢?(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手绘线条图象的表达。

(二).新课:

1.展示图片让学生分析(坐井观天 说明书 家居布置图 ………)

同学们还在哪儿看见过类似的图象?

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谁能总结一下手绘线条图象都有哪些功能?哪些种类?(请同学 们看书P8---p9)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总结一下可以吗?

师:手绘线条图象的表达将成为21世纪的表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交流的能力之一。

2.现在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 有一年的某一天,有个外国人到东北来观光旅游,他逛的又 累又饿,想吃一碗咱们东北特别好吃的大米饭,他走进了一家小饭店,可是语言不通 怎么

比划老板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同学们帮他想个办法吧,他就是想吃一碗热乎乎的米饭,什 么样的表达方式最好呢?(找翻译,画出来,去手指……)那同学们试着画出来吧,每组出 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画,教师巡视,评价)

师:手绘线条图象不追求比例的绝对严谨,描述不要求完全写实,但应抓住被表达事物的主要特征,只要能让人看得懂就行了。(随后教师板演)现在看老师手中的画像你能看出这是水浒中的什么人物吗?(李逵画像)那么为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呢?(大胡子)(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三)练习:请同学们随意画出你喜欢的五种以上的物品等(包括学习用品啦,汽车啦,兵器啦,服装款式啦,发式啦,卡通人物啦,漫画人物啦等)

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小组长负责每组选出一名你们认为画的最好的作品先在小组内欣赏,然后大家合作完善这幅作品,选送到前面供全班同学欣赏学习。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手绘线图象的表达 那么想画好手绘线条图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仔细的观察。我们可以不是画家但必须学会手绘线条图象。因为它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六.作业:大家都学过很多成语,比如一箭双雕,杯弓蛇影,画蛇添足,百步穿杨等,你能选其中的一个成语用手绘线条表达出来吗,期待大家的作品.板书

第2课

手绘线条图象的表达

1.功能:叙事 说明 交流 抒情 记录等

2.用途:不受时间地点,不受工具技法的约束,具有极广泛的实用性。如示意图 叙事图

交流图……..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熟知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开始新课的介绍,学生兴趣浓厚,气氛热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每天都接触的大米饭既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每组通过选派代表板演又增强了小组间的团结合作意

11.沪科版2.1动与静同步练习题 篇十一

姓名:

班级:

一、基础练习

1、物理学中把 叫做机械运动。被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____ __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___ ___性。

4、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和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

5、小华乘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上楼,相对于_______,她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她是静止的.

6、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7、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__ 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 __ ____的。

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同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 _ 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反的另一辆汽车是___ ___的。

9、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___ ___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 做参照物的。

8、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9.(2012安徽,第1题)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0.(2012江西,第6题)“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与______ .

11.(2012山东烟台,第20题)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12.(2012山东济宁,卷II第1题)在今年4月22日举行的中俄联合军军演中,中国海军的舰艇组成一字型舰艇编队(如图1所示)正在同速前进,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照物,其余的舰艇是

的。

13、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流星划破夜空 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 D、房屋随地球自转

14、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说法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15、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 选择的参照物是()

A、人本身 B、大舟 C、河岸 D、流水

8、小明坐在一辆行驶的轿车上,自西向东运动,他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__ ____的,相对于乘坐的车是__

16、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17、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飞机飞得很快

C、子弹在空中静止

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二、智能应用

1、如图2-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2、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应是()

A、可能是运动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可能是静止的 D、无法判断

3、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向东运动,若观察者在路旁看到机车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此时风向为,若看到车冒出的烟是向东的,则说明此时的风向为,且风运动得比火车(填“快”或“慢”)。

三、感受中考

1.(2012浙江温州,第9题)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2.(2012福建福州,第1题)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l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可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3.(2012湖南益阳,第4题)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4.(2012山东滨州,第2题)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 5.(2012江苏淮安,第1题)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6.(2012湖北武汉,第10题)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7.(2012江苏南通,第8题)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旁时,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车一定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北运动

上一篇:初中数学备课组经验交流下一篇:成功学会放弃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