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6篇)
1.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 篇一
参加2014年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观察活动,我听说最多的两个词是教什么和如何教学。相比二者,教如何教比什么更重要。
我们教导语言书的语言,文本的面孔,我们教文本还是教语言?答案是教导语言。阅读教学教学语言使用口语沟通的方法教学生提高口语沟通的质量,学会教导布局寻找文章,写作句子。阅读教学语言的方法是语言课的主要目标。阅读教学专家提出了两个变化:第一,从阅读到实践,第二是将意识形态内容的文本转化为使用语言,也就是说,不能将教材内容作为我们的语言教学内容。这让我想起过去几年里班里的老师都会把学生带入文本环境,然后学生开始从整个班级开始哭泣,其实学生们只能理解其中的意识形态内容文本,这是想法的目标。而语言类应该重点关注悲伤中所显示的文本是什么样的语言,写什么样的方法。
如何教学是采取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生活,学习兴趣,学习有效性和学习评价。这里特别注意要满足 学生的实际,他们不是零起点,所以分为水平,这是学生没有教,这只需要一点点的学生就能掌握,这就是我们需要专注于教学。
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思考
在我是什么读写组合课,我专注于指导的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理解写作的特点的例子,理解第一人用自然界描述水的存在,使用隐喻,拟人等方法写文章具体,生动;第二是老师的水打开学生写的想法,选择生活熟悉,喜欢的东西,通过小组对方,学生评论,老师评论生活和生活,老师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想说,会说,说,写自己的童真,童话。对于学生随机问题,我尽量使用各种形式的评价语言来欣赏,鼓励学生,但也用学生的语气指出缺乏口头表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招生:
我是一个小包。我有一个大胃,它充满了这本书的小主人,但我不觉得累,因为小主人每天我在肩上,我的心感到美丽。小主人的快乐时光 会给我洗个澡!
我是一个巨石,每天站在河草坪上。人们走累了,坐在我的身体休息。我很强壮,不要感到伤害。每当下雨的时候,我很快就把自己清洗干净,让人们坐下来休息。
2.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 篇二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方式很多, 如鼓励学习深造、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组织教学基本功竞赛、开展岗位培训、组织国外进修和访问等, 其中开展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也是帮助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举措之一, 可以激励年轻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 认真研讨教学规律、教学方法, 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活跃氛围。整个评选活动是一项系统工作, 如何完善评选工作的每个环节, 使之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评选指标体系
根据教师所讲授的不同课程的特点建立评选指标是评选活动的前提, 可以将参评人员大致划分为文科类、理工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外语类等不同类别的教师, 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当然, 无论何种指标体系都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标准。
1. 思想方面。
参评教师必须政治立场坚定, 热爱教育事业, 师德高尚, 事业心强, 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 诚信育人, 关爱学生, 为人师表。
2. 教学任务方面。
必须切实承担本科教学任务, 教学工作量饱满, 且认真履行班导师职责, 服从教学安排。
3. 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思想先进, 符合时代要求;课程内容安排合理, 条理性强, 符合认知规律;及时把国内外教改成果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教学内容能与国内同类课程媲美, 信息量大;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熟悉教学内容及实验技能, 全面掌握各教学环节。
4.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因材施教, 方法灵活;课程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 给学生深刻的创新熏陶;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与应用, 能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 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 教学设计方面。
以说课为依据, 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得当, 对教学内容分析认真, 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 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6. 教学建设方面。
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项目,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7. 教学效果方面。
教学效果好, 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 所讲授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评价优秀。
在建立评选指标的同时, 必须组织教师学习、理解评选指标的内涵, 因为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每条指标的实质, 参评教师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 及时调整改进。
二、精心组织, 周密安排保证评优工作顺利进行
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不仅可以为广大教师创造展示自己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而且可以使一些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成为校级名师、省部级名师、甚至国家级教学名师的重点培养对象。为保证教师参与评优的积极性, 必须确保评优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公开、公正、透明。
1. 参评对象方面。
年龄为35岁以下, 且尚未获副高级以上职称, 能积极主动承担本科教学任务, 能够独立主讲一门或多门本科课程, 本科教学年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一定的学时数, 教学效果得到同行教师认可, 善于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连续几年没有任何教学事故且在最近几个学期的学生评教中获得学生好评的青年教师。
2. 参评评委方面。
为保证评优工作的公正性, 各二级学院需委派教学院长参加, 并选派一名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与教务处领导、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及聘请的外校教学名师合并组成优秀青年教师评委专家组。按照不同学科的教师, 分开评审, 避免因学科差别而影响成绩。
3. 评选办法方面。
可以每年评选一次, 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向所属二级学院提出申请, 填写申请表, 提交相关教学成果的支撑材料, 包括编写的教材、著作、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其他获奖证书等,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考核、初审, 经学院公示无异议后, 推荐至学校参评。评委通过观摩公开课, 走访学生和同行教师, 结合先前确定的评优指标体系, 根据参评教师报送的支撑材料和现场展示, 为其打分或投票。
4. 参评内容方面。
教师现场限时讲一堂公开课, 评委观摩、打分, 展示教师仪容、语言表达、板书设计、PPT页面设计、内容衔接、教学内容、上课节奏、课堂控制、课堂氛围、师生互动、多媒体辅助手段运用、教学方法、备课教案、教材选用等。
说课展示, 参评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评委专家, 口头表述所教课程某一章节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阐释该部分知识是怎么教给学生的, 为什么要这样教。具体内容包括:该章节内容的特点及在整个课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该章节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度及广度, 以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根据教学大纲, 如何引入课题的思路, 授课时出现问题的应变方法;采用何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安排本章节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客说清采用何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说清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如何设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逻辑性强的板书或PPT页面;如何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讲授重点难点内容时, 如何控制语气声调、音量语速;课上例题和课后习题的选题依据等。
5. 评选流程方面。
评委专家组根据教师的现场展示, 为每位参评教师打分、投票。为保证评选工作的公平、有效, 由评委组选举产生唱票人、计票人、监票人, 公开唱票, 连续统计两次且无差异后, 方可认定为该教师的最终成绩, 评选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 报校领导批准, 确定“优秀青年教师”名单。
6. 奖励办法方面。
对于青年教师个人, 由学校授予“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给予相应的奖励, 并将评选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制、职称晋级、年度考核评定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的平台, 参与评选, 本身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参评教师可以从中领悟更先进的教学思想、更灵活的教学手段, 汲取其他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精华, 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高校要发展一要靠优秀的教师, 二要靠优质的生源, 三要靠正确的领导。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必须打造一支高质量、有特色、适应普通本科教学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他们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着无私的贡献。青年优秀教师作为全校教师的榜样, 更应该加强师德修养,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身教学工作, 积极主动地承担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广大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青年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开展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是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加快教育人才培养步伐,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如何成功开展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 如何完善活动的关键环节提出建议及方法。
关键词:教学水平,青年教师,评选活动
参考文献
[1]杨慧青.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1 (6) :156-157.
[2]傅君君.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探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6) :33-35.
3.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科学活动;有效回应;年龄
在现代社会,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公民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其他心理品质的特定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使他们参与社会科学决策的一个学习过程。对于学龄前幼儿,重视科学教育,重视科学教育的“目标”,更重视科学教育的“过程”。
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师幼互动的具体情景可能是千变万化的,既可能发生在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发生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其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与个别幼儿、小组幼儿和全体幼儿的交往,或是与幼儿共同游戏、指导教学、对幼儿表扬鼓励、要求示范等。内容也可能丰富多样,如对幼儿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行为的指导和社交能力的培养等。
如何让师幼互动变得更加积极、有效,教师的有效提问与回应是关键。在科学教育中,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与回应对提高幼儿持续研究、探索科学现象,了解科学原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幼儿科学活动中青年教师的提问与回应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和回应没有事前做好预计,准备不足
青年教师常会走进这样的误区:在观摩成熟型教师集体活动或个别学习分享的时候,他们会对这些教师与幼儿间精彩的互动拍手叫好,误认为这些成熟型教师是“一日之功”,自己简单地模仿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也会在活动之前将活动中的关键提问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对可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环节“预演”,做到“胸有成竹”,这对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更加重要。
2.青年教师缺乏一些提高师幼互动中教师有效提问与回应的技巧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的关键提问与回应非常灵活,每一个活动各不相同,如果靠成熟型教师一字一句地“教授”,对青年教师一时面临的问题可能有所帮助,但并非长久之计。能够从一些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关键提问与回应的案例中整理一些真正能为青年教师所用的技巧、方法才是当务之急。
二、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提高青年教师关键提问的几点建议
1.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关键提问的适切性
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提出的问题,孩子们好像不明白呢?归根结底,就是青年教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把握不足。针对不同年龄幼儿开展的科学活动,关键提问也会有所变化,应体现出适切性。
2.结合科学活动特质,转换关键提问的多种形式
科学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会根据班级幼儿情况、自身的教学特点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科学活动和注重交流性的科学活动。当科学活动特质发生变化时,关键性提问也会产生变化,形式多样。
案例分析:“我来帮你”是中班上学期进行的一节科学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通过操作,了解使用不同的工具将物体变长。在这节活动中,老师的关键提问简洁明了:“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变长了?”就是这样一个关键提问,对幼儿思维的挑战尤为明显。对于科学特质凸显、操作性较强的科学活动在关键提问上可以尽量简洁,并可将两个纬度的提问内容合并在一个关键提问中。当然,在科学活动中还有大量的活动是以交流为主的,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的关键提问会产生变化,目的是激发幼儿尽情地表达表现。从以上案例分析不难看出,随着科学活动特质发生了变化,关键提问的形式也有所变化,却也体现出科学活动中教师关键提问的多种形式。
三、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提高青年教师有效回应的几点建议
1.青年教师对幼儿的有效回应需事先准备好交流点
青年教师一定要事先想好交流的点,想好提出一个问题后,幼儿可能出现的多种回答,然后针对这样的回答给予有意义的回应。要想做到这点,离不开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对本班孩子的了解等,要想上好一堂活动,这样的事先准备是不能缺少的。
案例分析:教师在几个与幼儿互动的环节上可以早做准备,比如教师问:“你觉得小蚂蚁点点在树枝上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秋天景色?”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这样一个提问,事先准备幼儿可能会有的回答,并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予一些回应,比如,“点点看到了枫树。”教师可以回应:“一片片红彤彤的枫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感觉真美丽。”“我觉得小点点可能是看到了很多庄稼。”教师可以回应:“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庄稼都成熟了,稻子可以收割啦。”……当教师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回答有所准备之后,在真正开展活动的时候,给予幼儿的回应才会更加有效,更有意义。
2.青年教师对幼儿的有效回应需有应急小技巧
“回应解救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可以被频繁借鉴、使用。“回应解救法”,用一句话解释就是,从看似错误的回答中找出亮点,把回答拉回来。
案例分析:
案例1:在进行小班科学活动“蛋宝宝”时,老师将鸡蛋敲开,让蛋清流出来,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教师:什么流出来了?
幼儿:油、鼻涕……
教师:像油一样的东西叫什么呢?
幼儿的回答让教师啼笑皆非,但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回应,教师就会显得手足无措。教师不妨这样回答:“这个像油一样的东西叫什么呢?”这样的回答既没有完全否定幼儿的回答,又提醒幼儿继续思考,真是很巧妙又很实用的好方法。
幼儿其实理解了老师的问题,但是没有正确地回答。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妨将幼儿已有却不太准确的经验进行梳理再还给孩子,帮助孩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并让全体幼儿获得正确的生活常识和经验。
以上案例中,有些幼儿的“思维歪了”,有些幼儿是“思维正确,语言错位”,青年教师在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常会觉得无所适从,觉得尴尬无比,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幼儿,匆忙中就过去了。但是利用“回应解救法”,青年教师在碰到这些情况时,只要通过一些小技巧就能轻松化解,让自己对幼儿的回应显得更加有效。
3.青年教师对幼儿的有效回应需长时间磨炼、积累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要想在与幼儿互动时表现出从容不迫,体现出教师回应的有效性,就应将一些理论知识、一些好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进步,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实践出真知”,作为青年教师更应把这句话视为工作的准则,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能收获更多。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青年教师的关键提问和有效回应决定了师幼互动是否积极、有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一些好方法,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青年教师踏实地走好工作最初的路,相信一定会对今后更好地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朱春华.小班科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J].上海托幼,2011(11).
作者简介:吴小燕(1987.9—),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就职于徐汇五原路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表达能力。
4.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 篇四
每位教师的教学内容虽然一样,但是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纪海霞老师的课平实、质朴,时而舒缓、时而激情澎湃,让我们身临其境,同时她让学生熟读课文,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临沂九小的孙秀霞老师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感动,她让学生自主读书释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升华感情,在读中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作用,学生真正体会到情感后,就势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读。临沂四小的冯浩老师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番感受,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感受课文的内涵,在教学时让学生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去交流。
在短短的40分钟里,老师们并没有因为时间短暂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都非常重视对生字词的解读,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理解生字,为理解课文的内涵扫清了障碍。这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优势,决不能放弃。所以语文的课堂改革大家一定要记住:先夯实好基础,然后追求创新,决不能放弃我们的好传统,片面追求创新。
同课异构各显风采,大家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教学风格
各异。教学设计是一位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把握的程度的体现,是教师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体现,是教师如何用教材资源的开发资源的体现。在课堂设计中,大家都体现了课标要求,大家尽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自己收获很多,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要想成长离不开学习,我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样的学习机会,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我,让自己的课堂更适合学生,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教学,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周冬冬
5.青年教师活动总结 篇五
一、赛教特色
1、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参赛教师准备充分,亮点频出,展现了我校教师的风采。本次活动参赛教师们很重视学校搭建的这个“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通过认真思考和准备,所以,每个教学活动,不论是目标的设定、学习环境的创设,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课堂气氛的营造、互动的水平等方面都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在这次赛教的36节课中,亮点很多,每节课都有教师的创新之处,每节课都有美的享受:我们看到了独具匠心的设计、师生交流互动的融洽氛围,听到了充满热情激励、富于启发的教师语言和学生不同的见解。
2、参赛教师赛教凸现新课改精神,这是今年赛教活动的最大亮点。教学过程中,注重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设计科学,教学环节紧促,结构严谨,教师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基本素质在赛教中得到集中展示。有效教学方式应用自如,注重学生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尝试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积极尝试与新课程同步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改革有了一定的深度,新的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这次赛教中作了一次有益的的尝试;
4、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上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部分赛教人员对资料、案例、准备充分,运用比较恰当,有力地支持了课堂教学;
5、青年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得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升,进步很快。
通过这次青年教师说课活动,使我校的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使许多教师明确“说课”要领及注意问题。在比较四位讲课、说课的基础上,掌握了说课目标、说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的环节及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老师在讲课中,因不能使用多媒体,且准备时间较短,讲课准备不充分。
2、个别青年教师对“说课”环节不太清楚,说课用时太短。
3、教师教学基本功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出有的老师在课堂上,面对新学生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教学过程中调控课堂能力有限、激发学生积极性能力不足。
4、教师教学个人风格不凸显,教学比较平淡,课堂气氛较沉闷,无法激发听课者兴趣。
5、教学方法方面:个别同志,课堂讲授内容之间的衔接过渡生硬、不自然;对学生的评价不恰当或不评价;提出的问题目的性、指向性不强,深度不够,层次不清晰。提问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较少,致使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习题纠错的规范化上点评不够。
6.青年教师活动总结 篇六
这次,先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伴奏下,每人走到场地中间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很多老师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拘谨的人不少,但不管怎样,也都根据自己的情况随着音乐展示了自己,别小看这短短的展示,其实很能表现出内在的一些性格特点,过后,又做了分别做引领者随音乐做动作的体验活动,90后的思维和我们是有差异的,她们多从音乐本身来做动作,通过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和上次体验活动的结果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我还是往原来的思路上去引导了,没有及时的肯定她们的想法,这一点反思一下是犯了错误的,就像老师们心中预设了答案,非把幼儿引导标准答案上是一回事。改进改进!
后面的活动就根据预想好的开始了,从读写行思四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讲解,边讲边看每个人的表情,应该都是有触动的,里面一些内容来源于教育报上一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章,里面的一些话说的特别好,比如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的发现更好的自己。树用年轮来记录沧桑,我们用文字来记录曾经拥有的岁月和时光,成为主动地阅读者、勇敢的坚持者等等,每一句都充满了能量,当时我看得时候,就特别有共鸣,今天再分享给青年老师们,应该也是如此的。
看着这些积极向上的大孩子们,总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他们,但自从学习指南以后,也改变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意识到重点的还是引领她们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就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一样,有了好的态度、好的学习习惯,其他的都是自然而然的会进步的,比如会自主的去学习、主动的去研究、自觉的去写教育叙事、经常地反思等等。
7.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 篇七
一、教研背景
音乐教学活动是我园的特色活动, 提升青年教师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是我园教研活动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因此, 我们尝试让教龄1~2 年的青年教师通过模拟园本经典音乐课例“小雨和花”, 学习组织和指导中班韵律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所谓园本经典课例是指经过我园教师多次实践与验证的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教学活动案例。韵律活动“小雨和花”就是我园音乐活动的经典课例。这个课例的特点是:音乐《小雨和花》改编自音乐《墨西哥舞曲》) , 结构简单, 只有AB两段;风格明显, A段较活泼, B段较舒缓, 易于中班下学期幼儿的感知与理解。为了帮助幼儿充分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节奏与结构, 课例设计了“小雨敲醒小花后与花共舞”的故事情境, 借助有景有情的故事将幼儿带入音乐之中。同时, 课例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分层次地推进幼儿的学习过程:层次一是组织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A段小雨飘落和雨滴敲击小花的音乐。层次二是引导幼儿两两结伴, 一人扮演小雨, 另一人扮演小花, 扮小雨者用手部动作表现小雨飘落的动作, 并在A段句末的重音处, 在小花扮演者身上轻轻敲击两下, 用以表现小雨敲醒小花的游戏情境。层次三是在B段音乐处, 扮演小雨与小花的幼儿共同随音乐创意性跳舞, 享受互动交流的乐趣。
课例:韵律活动“小雨和花”
活动目标:
1. 在图谱的提示下, 初步感受音乐有A、B两段结构以及各段旋律的特点。
2. 学习听音乐做雨点飘落和敲醒小花的动作;尝试迁移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表现雨点飘落的姿态和动作。
3. 乐于结伴游戏, 学习结伴游戏的动作, 享受与同伴进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雨和花的图片, 改编的音乐《小雨和花》, 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1. 导题并启发幼儿创编雨点飘落的动作。
师:我们都看见过雨点从天上飘落下来的样子, 现在, 我们用动作学一学雨点飘落的样子。
2. 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小雨和花”的故事, 引出音乐。
师:一群小雨点来到花园里敲醒了小花。苏醒的小花在雨点的浇灌下, 不仅喝饱了水, 还和小雨高兴地跳起了舞。有段音乐也说了这件事, 我们一块儿来听一听! (幼儿听音乐)
3. 出示图谱, 教师指图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及A、B段结构。
4. 教师边指图边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语音等方式表现音乐A段句末重音。
(1) 师:认真听音乐, 在小雨敲醒小花的地方, 用拍手动作拍出节奏。
(2) 师:刚才雨点落下时, 每次在小花上敲了几次? (两次)
(3) 师:这次听音乐时在小雨敲醒小花的地方, 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小花敲一敲。
(4) 师:小雨落在花上会发出什么声音? (滴答等)
(5) 引导幼儿跟随A段音乐表现下雨的动作, 并在句末重音累加“滴答”的语音。
5. 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与自己结伴, 分别扮演小雨和花, 跟随A段音乐进行互动游戏。
(1) 师:我扮演小雨, 谁愿意扮演我的小花?仔细看小雨是怎样敲醒小花的?
(2) 教师与一名幼儿结伴, 示范“小雨和花”的互动游戏。
6. 幼儿听完整的音乐, 尝试连贯地表现A段敲醒小花, B段小雨和小花自由舞蹈的情节。
(1) 师:小雨敲醒了小花后做了什么? (跳舞)
(2) 师:请你找个朋友, 一人扮雨, 一人扮花, 玩一玩小雨敲醒小花, 然后两个朋友一起跳舞的音乐游戏。
二、教研过程
1. 青年教师阅读课例“小雨和花”的教学详案, 熟知教学环节和过程。
2. 青年教师观看由老教师执教的韵律活动“小雨和花”视频, 获取有关教学活动的直接经验。
3. 青年教师依据课例的教案说课, 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指导要点。
4. 青年教师模拟“小雨和花”课例上课。
5. 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现场进行分析与研讨。
我们原以为经过“读教案、看视频、说说课”的前期准备, 青年教师模拟课例执教时应该比较轻松和到位。但在教学现场却发现青年教师明显存在着刻板搬教案的现象, 不仅难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突破教学的难点, 并且难以应对幼儿的现场反应。进一步的研讨使我们认识到:教案与视频只是“鱼”, 而青年教师真正缺乏的是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即“渔”。只有“授之以渔”, 让青年教师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执教经典课例。
三、调整与改进
此后, 我们在对青年教师的研训活动中, 努力做到“授之以渔”。
1. 练技术。
对教师而言, 技术指的是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正是由于某些教学技术的不熟练而影响了幼儿学习的效果。从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出发, 我们重点从以下教学技术入手, 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 帮助青年教师学习音乐活动的教学技术要领。
(1) 指图力求准确而熟练。我园的音乐活动中大量使用音乐图谱, 在使用音乐图谱时, 需要教师用手指图谱的方式引导幼儿认知图谱的具体含义。如“小雨和花”活动中, 教师用手指图谱的方式, 帮助幼儿感知A段中雨点敲醒小花和B段中小花生长、喝水等节奏。教师指图的专业技术要求是准确 (即合拍) 和熟练 (不熟练则影响准确) 。指图准确和熟练的教学技能不仅为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还能对幼儿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教学现场说明, 正是因为上课教师的多次指图失误, 使得活动缺乏应有的流畅性。
(2) 指图时应关注与幼儿的互动。熟练教师指图时, 特别重视运用眼神、表情及夸张的肢体动作与幼儿进行互动, 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动作向幼儿传递图谱中的教学信息, 还能从幼儿眼神的反馈中, 准确把握他们对教学重点是否理解, 教学难点是否得以解决。青年教师在指图时则常表现出目光游离、没有目标点, 故而难以准确判断或了解幼儿的需要, 所以, 培训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这一教学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3) 指图应提前给幼儿信号。教师的指图和幼儿对图谱的反应两者之间并不是同时发生的, 而是有时间差的。如在音乐A段句尾, 教师为了帮助幼儿能较准确地拍出句末重音的节奏。指图时, 应提前半拍用相应的眼神、表情、动作给幼儿传递“预备”的信号, 让幼儿对这个节奏能有一定的“反应时间”, 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动作。教师过早或过晚提示, 都不能为幼儿提供适宜“反应时间”, 从而影响幼儿对节奏的感受。这一技术, 也是青年教师需要反复揣摩和练习的。
2. 了解幼儿的经验与能力。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前应该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经验、能力水平以及发展需求等。如在感受和表现《小雨和花》音乐B段时, 课例设计的是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雨和花, 进行互动游戏的音乐情境。依据中班幼儿的能力水平, 两两结伴游戏是教学中的难点, 需要幼儿已有的经验是能自由结伴和能角色协商。青年教师在授课时, 表现出其较为了解幼儿关于结伴的经验, 但缺乏对幼儿关于角色分配经验的了解。所以造成教学现场出现了在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后, 由于没有协商解决问题的经验, 两人为角色的分配而产生纠纷的现象。结果, 因为角色分配的困难, 对幼儿的合作表演带来了一定的干扰与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了几个中班, 指导青年教师分析与把握不同班级幼儿的角色分配经验。青年教师豁然开朗, 深刻体会到全面了解幼儿对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 深入研读课例。
教学现场发现青年教师只是“依葫芦画瓢”模仿经典课例实施教学过程, 教学中“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屡屡发生, 使得教学组织“有形而无神”。究其原因是因为青年教师不明白经典课例中某些教学环节的用意和目的到底是什么。总之, 对课例的设计方案, 他们是阅读而不是研读。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学会研读课例方案, 我们通过老教师解读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用意和示范相关的教学技术, 青年教师现场进行练习的方式, 帮助青年教师掌握研读活动方案的方法。
4. 培训后再实践。
8.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 篇八
一、问题一:活动设计中的若干不严谨
青年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不严谨基本表现在1、语言组织不严谨;2、环节设计不严谨;3、玩教具准备及呈现不严谨。
应对策略:首先要吃透教材和教育对象,并在吃透这两头的基础上对教材本身在理解认知上拥有真正丰富的体悟和情感是避免教师在活动组织中系列不严谨的关键所在,“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
二、问题二:自行屏蔽或无视活动中幼儿的即时表现及问题的提出
具体表现在1、感觉“说不清”而选择忽略;2、担心活动环节“出问题”而“安全”的选择掩耳盗铃式活动组织3、未意识到问题产生或发觉问题出现。如在我园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我不怕黑》中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睡觉之前什么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愉快睡眠呢?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先后说出了听故事、洗个澡、散散步、喝牛奶、听音乐等好办法。而教师在听到孩子们的表达后只用一句肯定总结式语言就结束了活动,首先使多数孩子感觉意犹未尽。其次,对于有“睡觉之前不要听可怕的故事”、“音乐可以听,但是不能听太吵的音乐”、“晚上喝奶要温一温,不能喝凉牛奶”、“散步不是跑步”等这样更具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却直接被忽视了表达的机会,无形中对全体孩子接受更为全面科学的信息也将是个遗憾。
应对策略:教师一定要在具备良好教育观的基础上真正读懂幼儿的即时需要,以流畅实现教师可以思幼儿所想,助幼儿思考发现;聚焦幼儿兴趣,促幼儿探索创新。平时教师需要多与幼儿交流沟通,能够对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精准把握是教师梳理幼儿发展现状,有针对性解决幼儿即时问题的不二法则。
三、问题三:因“吃不透”活动目标及重难点而时常中途 “跑偏”
具体表现在1、在活动中随着幼儿即时表现及现场反馈而“跑偏”;2、死备教案,缺乏对幼儿的陪伴式引导,时常在科学耐心引导和下意识急切高控中“跑偏”。
应对策略:教师首先要反复研读教材,在逐句揣摩的基础上精准定位重点、明确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前提。其中准确了解幼儿的已知经验现状如何对于帮助教师定位活动重难点将发挥主要引导作用。其次,成熟的儿童观会使教师在与班本幼儿互动的各项环节流畅自如。只有教师充分理解“孩子的所有表现都是有原因的”这句话,就可以对孩子的一切反馈“看的见、听得到、想的透”,才能够更好提升活动绩效。
四、问题四:活动中的“多与长”和“少与短”
具体表现在1、无效语言和无效环节多,活动耗时长。2、只负责自己 “完成任务”走流程,师幼互动启发少,速战速决课时短。
应对策略:教师要先做到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在综合了解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把教育目标和活动及幼儿发展的重难点梳理清楚明确于心。对于关键概念的提炼一定要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语言提前明确,要真正对孩子说能引发其思考、促进其发展的有价值的话。同时要在了解活动的过程中预见幼儿可能会产生的系列即时反馈并逐项提炼出核心概念以备活动组织过程中的应机需要,活动中的各类形式的讨论有时是必要的,但教师需要有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存在应服务于活动目标的达成和每句语言的设计均为有效解决活动重难点而存在的基本概念。
五、问题五:设计活动中的 “想”与“怕”
具体表现在1、想通过写一篇好教案上一节好课,发现常常事与愿违;2、对创新活动形式有畏难心理,愿意更保守的设计活动较难突破传统模式。如在我园小三班的美术活动《可爱的小蝌蚪》中,我们就看到小班宝宝身穿翠绿色反穿衣手持毛笔在点缀了荷叶荷花的长卷上挥毫泼墨,在看到由自己动笔画出了那么多千变万化的小蝌蚪,孩子们快乐不已、兴致盎然。这就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新收获。
应对策略:每一位具备良好把握学科能力的幼儿教师都不会是在某一场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交流分享活动中一蹴而就发展起来的,它是教师本身在日常工作中长期抱持治学严谨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创新发展的从业素养才能逐步内化、夯实形成。所以说沉下心去观察幼儿表现、研究幼儿需要、了解幼儿兴趣,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坚定基石。而只有平日里勤恳求实工作,才可能在真正需要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下举一反三的实力,这一定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
对于每一所亟待健康有序发展的幼儿园而言,“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内容涉及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各个领域,需要有较广阔的多学科知识和教育艺术,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才能胜任幼儿园的工作。”对于新手幼儿教师来说,追溯问题根源、明却应对策略是专业化健康成长的基础,更是主要学习方式。但仅止于此还远远不够,做为一名打造幼儿幸福童年的专业教师,必须要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和脑勤。让“五勤”为自己在善于观察、积极尝试、乐于发问、走近孩子、勤于思考的实际工作中保驾护航。使自己在具备积极阳光心态、坚定执着信念的基础上常保一颗爱心,不断鞭策自己在发现孩子、理解孩子、陪伴孩子的道路上真正实现与幼儿同行、促幼儿成长。
9.青年教师观摩活动教案 篇九
健康:《当鼻子出血了》
设计意图: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缺乏一些必要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为此,教育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十分有必要。针对幼儿中鼻子易出血的现象,我们设计了“当鼻子出血了”的健康教学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会保护鼻子,在鼻子出血时,遇到问题时,不慌乱、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活动中通过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课件,让幼儿了解抠鼻孔、鼻子强烈碰撞引起鼻子出血的道理;而有趣的小实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了解鼻子的用处,如此自然就会懂得不要轻易让鼻子受伤。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知道鼻子的作用,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2、在鼻子出血时,能不慌乱和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有鼻子出血的经历。
2、装有醋、大蒜、花露水、酒的小瓶子各一个,关于鼻子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谜语引入。
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说一个好听的谜语,老师说完之后,请你们猜猜它是谁。仔细听,‘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是香是臭它最懂’。”
“猜一猜这是我们身上的什么器官?”(鼻子)
二、基本部分。
1、小实验:介绍鼻子的用处。
(1)通过闻气味小实验,组织幼儿讨论:鼻子有什么用处?
依次出示装有醋、大蒜、花露水、酒的小瓶子,让幼儿闻一闻,引导幼儿说出鼻子能闻气味。
教师:老师这里有几个瓶子,用你们的方法检验一下,然后告诉老师是什么。(依次持瓶子走一圈)
教师:举手告诉老师,你检验出来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闻出来的)用什么闻的?(鼻子)他是用鼻子闻出来是醋,你们也是用鼻子闻出来的吗?(是)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鼻子可以帮我们闻气味。
(2)呼吸小实验:
幼儿跟老师一起捂住嘴巴,捂住鼻子,感知鼻子是呼吸的重要通道。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用一只手捏住自己的鼻子,另一只手紧紧地捂住嘴巴,坚持一会儿。
教师:刚才是什么感觉?请举手回答。(很闷,很难受,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会难受呢?
老师:因为我们捏住了鼻子,也闭上了嘴巴,没有器官通道可以呼入空气了,所以我们感觉憋得很难受,老师小结:鼻子可以呼吸,所以鼻子是我们的呼吸通道。来,我们深深地呼吸一口气。
我们的鼻子可以闻气味,可以呼吸,那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2、了解鼻子出血的急救方法。
(1)出示鼻子的剖面图,让幼儿仔细观察,了解鼻子里有许多毛细血管。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让我们闻气味,可以让我们呼吸新鲜空气的鼻子里面是什么样的。
教师指着图画:我们从这里把空气吸进来,一直吸到肺里面去。我们的鼻子里面还有许多可以闻气味的细胞,这些细胞被一些特别细的血管保护着,这些特别细的血管我们叫它毛细血管,它特别容易破裂,如果你们经常抠鼻子或撞到鼻子,毛细血管破了,我们就流鼻血了。
(2)讨论:鼻子出血了怎么办?先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鼻子出血时自己或别人是怎么做的?
老师:如果你的鼻子出血了怎么办?(不要慌张害怕,抬起头,用手轻轻捏住鼻子上方,然后告诉老师或大人)
那如果是你旁边的人流鼻血了怎么办?(不要慌张害怕,如果你看见了,快快的让他把头仰起来,然后去告诉老师,去帮她拿纸)
(3)教师小结: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鼻子出血了,一定不要慌张和害怕,要用手捏住鼻子的上方,同时马上告诉老师或成人,请他们帮助你用药棉填塞鼻孔,同时还可以用冷毛巾敷。
三、结束部分。
讨论:保护鼻子的方法。
(1)老师: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现在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怎样保护我们的鼻子。
(2)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要学会正确擦鼻涕的方法:平时不要挖鼻孔,游戏时注意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的鼻子撞到人或东西:不往鼻子里塞东西;多吃蔬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活动反思:幼儿的鼻子很脆弱,时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血。很多幼儿会因此而慌张。这次教学活动,就教给了幼儿在鼻子流血时的简单处理方法,树立儿童保护鼻子的意识,懂得相关的一些常识。在活动的开始,我先引导幼儿观察鼻子,形成对鼻子的感知,了解鼻子的作用。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鼻子出血了应该怎样处理。以后再遇到鼻子出血的情况,就不会像原来一样慌张了。知道方法以后,我还带领幼儿进行了实际操作,是活动进行得切实有效。预防更重要,防患于未然。幼儿纷纷讨论,说出一个又一个保护鼻子的方法。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保护意识还不强,而已会弄伤自己,或碰伤小伙伴。这次健康活动,不仅使幼儿学会了在鼻子流血时的简单处理方法,也加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但是本节课我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所以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会加强这方面。
10.小学青年教师活动方案 篇十
20xx年11月19日,
二、参赛人员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具体名单见评分表)
三、比赛形式:
1、参赛选手可以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Photoshop、方正奥思、课件大师等软件集中制作一个和本科学相关的教学课件。
2、提交形式:请大家把课件的所有内容打包传给刘再晖。
四、评委
五、课件的编制原则及要求:
A、教学性原则。以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做到教学目的明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选材合理,深度适宜,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能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B、科学性原则。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做到阐述准确、数据可靠、内容翔实。如出现概念性、理论性、逻辑性或政治观点等错误,不予评奖。
c、技术性原则。课件启动快捷,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灵敏,容错能力强,所涉及到的多媒体技术应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如画面清晰、稳定、色彩还原良好,声音清楚、语言精炼,声画同步,编辑组接流畅,特技使用合理等。
D、艺术性原则。设计应符合美学原理,使课件的内容和形式富于美感。力求画面精美,对称均衡,比例协调,色彩鲜明,主体突出,生动有趣,音色完美,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E、效益性原则。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在发挥最大教学效益的基础上,讲究经济效益,并力求教学过程简洁、明了、省时。
f、原创性原则。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原创性,确保无侵权行为。
六、比赛得分制
11.《致青年教师》自序 篇十一
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至于我们在教育中的发现和创造,最终也必然成为常识的一部分。
我们中国人经常宣传每一种职业的辛苦,诸般不易,而往往忽略了职业在“进乎技矣”的境界中的幸福与乐趣,这也造成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会有种种顾虑。而教育是陶冶人之心灵的职业,它应当有比一般职业更多的快乐。
五年前,当逢会必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时,我觉得基础教育需要一个准确一些的工作目标,因此我试图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办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毕竟是“基层教师”,我的声音显得微弱。一年前,在和青年同行交流时,看到他们的生存状况,我又想把这句话充实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办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还要办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教育”。——我在教师进修班说这些话时,老师们又笑了,他们大概觉得这仍然不过是个“基层教师”的思考。但是,我的思考仍然没有停止。我想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职责,也应当是教师自身的追求。如果教师不敬重自己的职业,没有自觉的进德修业的意识,他能有职业幸福感吗?
和我们当年不同,现在年轻一代教师赶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期,他们接受的教育比我们完整,他们视野辽阔,有现代意识;同时,他们也遭逢富有挑战的环境,各种教育思潮的撞击和无数的物质诱惑,让一代青年教师在成长中经历了更多的考验。在和青年同行的相处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仅仅关注教学技术层面上的发展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比之教育技术,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更为重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师的专业发展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同样,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形成,仅靠恪尽职守也是不够的;教育者的理智与情感,将使他的职业生命绽放出绚烂的光辉。
当然,在结束教学工作之际,我也想到,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他在持续的学习中,可能会更多地领悟教育教学的常识。我们在冷静地辨析教育现象的同时,还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创造性地建设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在这方面,老教师也应当有所贡献。
每次培训和交流时,几乎都有青年教师向我倾诉工作中的烦恼,他们说的种种现象,的确是师范教学中没有描述过的,教育学教科书不可能穷尽一名教师将要遇到的全部问题。在实践中,我们都遇到过许多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我们这一代教师有必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都贡献出来。惭愧的是,在临近退休之际,反思我的教学经历,我认识到自己毕竟不是那种富有智慧的教师,堆积的教训可能比所谓的经验更多。本来我可以做得好一些,失误可以少一些的,然而学与养皆不足,使我错过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与实践。这就使我想到应当把自己的种种教训与思考告诉青年同行,以之为前车之鉴,庶几可使他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在告别讲台时,我深切地感到,许多东西是教育学教科书上没有的,也是我的老师没有想到的;而在我结束教学工作时,我可能仍然没能发现,这使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眷恋。
2005年,在和钱理群教授讨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时,我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三个关键词——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思想者”和“学习者”,容易理解,至于提出“实践家”,是我们想到,教师的工作绝非简单的实验和重复,而是充满创造的实践过程,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都将是无可替代的,每一节课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践行职责,而且还应富有创造激情和理想追求。钱老师还提出,教师还应当是“写作者”,因为教师职业对于民族未来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有所传承,因而有必要把教师的写作能力放到一个相当的评价位置上。我在整理这些年的有关谈话、讲座和笔记、书信时,发现所论和青年同行们的期望相距甚远,以我的修养实难胜任,但我愿再做引玉之砖、铺路之石,因为我相信,青年同行们一定能做得比我好。
12.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二
1 优秀教师指导
解剖学青年教师培养首先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通过一对一的导师制培养, 使青年教师成为一名政治可靠、业务过硬, 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学上具有创新意识, 科研业务上具有钻研精神的高校教师[1]。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中应由具备多年教学经验、教学效果突出并深得学生喜欢的资深导师作为遴选对象[2]。指导教师原则上应该具备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 能够在师德、教学与科研方面给青年教师以榜样作用。使青年教师懂得爱岗与敬业的深刻含义, 只有这样, 才能乐于奉献;又能够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技巧与方法, 如板书与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肢体语言的恰当表达, 且在吃透解剖学教材的基础上, 注重与解剖学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中有关知识点的学习, 以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使青年教师能够将严谨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运用于科研实验, 从而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2 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
2.1 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法即讲授法, 是指教师通过挂图或绘简图结合板书及模型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青年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设计好黑板的布局, 板书要简洁、明确、强调重点及难点内容。通过绘简图较好的反映出某部位的结构, 易于学生理解。模型的立体感足, 是标本的有效补充, 青年教师可利用模型的放大效果便于学生观察一些较小的重要结构。
2.2 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载体, 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 便于理解。且图文并茂, 动静结合, 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使得解剖学教学不再枯燥,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知识要点, 提高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需在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合理插入多媒体视频及动画。笔者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互相补充, 兼容并进, 择优而从, 相得益彰, 学生反应良好。
3 多种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
3.1 问题导入教学法
如介绍完脊髓与椎骨对应关系后, 设问:如果第8胸椎骨折会损伤到那一节脊髓?病人又会出现什么症状?为什么?再比如, 上局部解剖学课时, 讲述阑尾时可以在模型与标本上指出阑尾手术的时候要从何处开刀, 提问手术过程中切割腹壁时需要切开哪些层次结构?怎样去寻出阑尾?结扎阑尾的血管, 又如何去避免伤到附近的器官[3]。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认真地听课。
3.2 案例导入教学法
在对课本某一章节进行学习之前, 结合临床一些常见的与所讲授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开场, 医学院校的学生刚开始首先接触的基本全是医学基础课程, 一旦结合到临床, 学生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 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如在讲述内脏系统中介绍胃时, 笔者利用临床常见的胃溃疡和胃癌的病例来导课, 通过胃溃疡和胃癌的临床表现, 引入疾病的好发部位, 来学习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容易掌握胃的有关知识。
3.3 视频动画式导课
青年教师通过上网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动画, 也可以自己通过软件制作, 如在讲授内囊损伤时出现的“三偏综合征”时, 就可以通过点击制作好的视频或动画, 给学生展示一侧内囊出血损伤却导致对侧半身出现肢体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偏盲, 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教师针对视频一一进行讲解, 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内部通过的投射纤维, 也为以后的临床课程奠定一定的基础[4]。
4 授课技巧的积累
青年教师教学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 语速的快慢, 语调的高低以及手势、姿态等肢体语言的合理应用, 例如, 在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时, 笔者用自己的肢体摆出标准姿势, 再结合内容讲解, 使学生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 对于有些内容也可以使用形象比喻来加深学生的记忆, 例如, 在讲解骨质时, 把呈海绵状的骨松质比喻成面包, 把颅盖骨比喻成夹心饼干, 两层饼干如内外板, 中间的奶油如板障。对于比较难记的知识点, 使用一些记忆口诀, 例如, 在介绍跗骨时, 为了使学生记住跗骨的名称及排列关系, 使用“距上跟下, 舟在前;舟前三楔, 骰在外”这一口诀帮助学生记忆。
5 坚持同行听课的反馈制度
“同行听课”是指组织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去听课, 这种听课具有权威作用, 是教研活动的具体形式, 是同行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 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汇诊”, 是教学内容的精雕细琢, 是教学智慧的升华。一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彼此交换以后, 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教师听课评课, 能达到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艺的目的。高校同行听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 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5]。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一种最主要形式。因此, 作为青年教师每次同行听课后, 都应该根据听课的课堂观察和记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 结合自身的特点,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从而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专业化水平。
6 提升人文素质修养, 自觉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一门重要医学主干课程, 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始就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将有益于医学生将来成为真正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由于青年解剖学教师本身为医学院校的毕业生, 在校学习期间由于课程多, 学习压力大, 对人文知识的汲取不足, 造成自身人文底蕴沉淀不够深厚, 加之工作后需要面临加强与解剖学相关医学知识重新学习与融合及职称晋升的科研压力等。以往青年教师往往只注重解剖学及相关医学知识的讲解, 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入。教师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考虑到青年教师的现状及将来需要承担教学的重任, 为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 在老教师的引领与培养下, 青年教师已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备课内容之一, 课前积极收集有关素材并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在人体解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中付诸实施。在临床、护理等专业已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认同, 但在一些学时较少的专业, 如药学、信息管理等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入也在逐步进行。
总之,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经验与方法值得教师去探索和学习, 如何提高青年教师解剖学授课中的教学质量, 需要每一位青年教师从自身做起, 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摘要: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精医尚德”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这对刚刚踏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严峻考验。解剖学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医学课程。目前, 解剖学教师年轻化,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对医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的特点, 根据笔者的心得, 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解剖学,青年教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石照, 杨吉平.对提高解剖教研室教学水平措施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8) :2858-2859.
[2]何军, 黄平, 蒋尔鹏, 等.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3) :33-35.
[3]陈金绪.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学习兴趣[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 2014, 36 (1) :122-123.
[4]陈秉朴, 李海, 黄秀峰.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 33 (4) :543-544.
13.指导青年教师活动记录 篇十三
活动地点:高三年级教师、生物实验室
青年教师:...
指导教师:...
活动资料:
1、观摩伍小锋教师的课《细胞结构一轮复习》。
2、伍小锋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特点和自我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后体会。
3、听课教师谈听课后的体会及提议。
青年教师收获:
1、教师能够抓住知识点间的联系,是提高效率的好途径。
2、将细胞器等抽象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节奏紧凑,但不紧张,因为问题联系紧密,过度顺畅。
指导教师指导、反馈意见:
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交流学习,发挥学生的进取主动性。
14.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活动总结 篇十四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达标评优活动,这项工作正是为老师们“学习—思考—实践”而搭设的平台,本次做课共15节。语文6节;数学6节;英语2节;科学1节。整体来说,老师们对本次课堂评优都十分重视,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精神饱满,展现出自己的风采与魅力。不管是在对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在教师的课堂实际教学中都能体现出《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结合教研室人员的点评,结合学校课堂教学评委会成员的意见,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很多课堂上我们都能看到老师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和2分钟训练,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缓解了课前的紧张情绪,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融入课堂中。同时老师在教学中也一直以亲切、热情、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置身于敢想、敢说的学习氛围中。
二、教学方法多样,设计任务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能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如:独立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及任务型教学,学生通过摆一摆,做一做,试一试,说一说,画一画,议一议等方式进行学习,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相互交流,享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感,体验到独立思想问题及完成任务的成功感。
三、课堂教学扎扎实实,突出教学实效性。
课堂上,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重视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并注重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迁移
识而服务,让学生经历感受学习活动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有分工,有合作,充分体现活动的价值,突出教学的时效性。总之,本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们都能够将假期的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联系,学以致用,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也大有提高。但是我们的教学没有完美的,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进一步,特提出几点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1、课前继续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挖掘教材文本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突出重难点,精讲多练。
2、课上教师的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教学过程中偶发的事件要作出判断与反馈,敏锐地抓住课堂中生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并加以充分利用。
3、课堂语言要严谨简约。表述要准确、科学、清楚,尽量减少口误。
15.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巧妙切入,使枝条发芽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选手们都能像“标准”所要求的,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问题情境,并以此作为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归结起来,大概有下列几种:
选手甲:多媒体展示通州风景图片、选举活动场景、交通信号灯设置依据、江苏省二胎政策出台背景,与学生共同感受数据的重要,感受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提出下列问题: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怎么调查?
选手乙:我想知道你班有多少同学喜欢乒乓球这项运动,你用什么方法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选手丙:某电视台想对我们班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有五档电视节目入围,分别是“最强大脑”“NBA赛场”“我是歌手”“舌尖上的中国”和“一站到底”。
问题1你觉得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节目是哪一个?
问题2你觉得如何在班级中开展调查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上述三个问题情境都是“统计调查”这节内容很好的切入点和出发点,都具有下列三个特点:一是学生熟悉,并且简单明了;二是尽管简明,但不影响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的数学本质,直指探究问题的中心;三是找准了本节课的切入点、出发点,有利于问题的深入探究。而三个选手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切入又各有特点:选手甲,从更大层面上让学生首先接触统计,使学生知道要获得数据需要调查,从而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统计调查”这个数学王国里。选手乙用“征解”的形式,让学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选手丙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基于“探究活动”这个大系统而设计的,在这个系统中体现了由远及近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可表述为“大致———精致———一致”的认识方法。问题1是让学生基于合情推理思维得到一个“大致”的预测结论,问题2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数学化”处理,是更加注重数学逻辑、数学理性的更高层次的论证,使结论更加“精致”。如果按这种思维方式探究下去,这节课还应该有一个基于“问题1”的“大致”结论与基于“问题2”的“精致”结论的一个吻合程度的反思过程,这就是“大致”结论与“精致”结论是否“一致”的过程,基于反思的“一致”最能体现统计这个数学领域的教育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的问题情境,既为学生探究统计调查问题提供了一个枝条发芽的条件,也为学生解决统计调查问题提供了一个思维的时空。
二、层层递进,促知识生长
有价值的、高效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层层递进、论证步步为营、收获粒粒归仓的学习“场”,并在这独具魅力的场景中生长出一个个明晰的“生长节”,形成一个个充满个性的“知识烙印”。
找准了“统计调查”这个内容的切入点,选手们都能让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和七年级学习过的“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最具价值的数学思考,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选手A在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后,采用下列问题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问题1如果要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你认为首先要做什么?请你试着设计相应的问卷。
问题2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欢课外书籍的差异,以上问卷是否合理?若不合理,你认为这问卷中还要添加哪些内容?
(现场下发问卷并按要求完成,根据问卷得到调查的数据)
问题3从上述数据中你能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喜欢课外书籍的情况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问题4为了更加直观地表述上面的数据,你又打算怎么做?
问题5通过上述活动,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这种设计是基于让学生体验统计全过程的一个有质量的教学思考。具体地说,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确定调查问题和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一统计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索,逐步调整,直至形成新的活动经验。这一过程也是从所要探究的问题出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地让学生形成新知识的生长节的优化过程。上述的思维活动还可以认为是一个“是‘道’非‘术’”的过程。“道”是摈弃细节,是高屋建瓴,是“大智慧”,是一个“从头到尾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领导者”的思维方式。“术”是追随细节,是注重技巧,是“小聪明”,是一个“从中间往后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打工仔”的思维方法。数学教学应摈弃在细枝末节上玩弄“小聪明”的做法,要敢于在“真水无香”“大道无术”的至高境界中追求“大智慧”。可喜的是,绝大部分选手都能运用上述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来彰显数学的教育价值,这也说明初中数学教学已进入了一个以第八次课程改革为标志的崭新时代。
上述教学活动,如果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可谓是各环节衔接流畅,紧密相扣,知识之间过渡自然,紧紧吸引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转换与结网,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除了在“大智慧”上做文章,不少选手还在“如何让学生在统计调查中获取真实的数据”上,下功夫做文章。例如,选手B提出“举手示意的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彰显统计学的理性价值。
三、彰显本质,让花朵静放
由于这节课是“统计与概率”这个领域中的第一节课,又是学生在小学里基本学习过的知识,所以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并不会感到很难。这样,就很可能教不出新意,学生也学不到新知,甚至会在活动中“去数学化”,呈现不出“数学”味来,更谈不上展开数学思维了。
令人欣慰的是,选手们都能从本内容中挖掘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来引领学生思考数学、理解数学。例如,选手1在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好调查问卷”时揭示“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出当一级分类不能解决问题时,要考虑用二级分类来设计问卷。选手2在引导学生“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时,将问题聚焦到“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是由它的圆心角所决定的”,以此来凸显这个活动环节的数学本质。选手3在引导学生“将问卷中的数据转化成表格中的数据”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讨论出现的“A,B,C……”这种符号有别于过去传统意义上学习过的“1,2,3……”这些数据,使学生明了也可以把这些符号称之为数据,这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的延伸,也是“符号化”思想存在的知识形态。
更难能可贵的是选手们能根据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展开探究性活动。例如,选手4在学生用电脑计算各项目的百分比时,出现其和不为100%这一生成性资源,便引导学生在“电脑”与“人脑”中穿越,又一次彰显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幽默的教学风格。
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适时地引导学生“玩数学”,揭示数学的本质,还是抓住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开展卓有成效的数学活动,其根本都在为学生创设思维时空,静静地等待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思维之花静静地开放。
16.青年教师切莫忘读书 篇十六
读教材书增底气: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工作,自然要学习教材。教材包括课本、教辅资料、教学参考、音像资料等。读课本是首要任务,在读课本时要先读课程标准(大纲)。通过学习掌握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结构,在宏观上把握编者的意图和精神实质;然后逐章逐节地学习,把握全书的重难点;还要把教材中每课时教学内容的阐述方式、例证、思维的转承过程、作业设计都要读懂读透。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构思教学方式、学习活动过程、课堂结构形式、多媒体和教具的使用,现实生活中课程资源如何开发等环节。由于领会了大纲,吃透了教材,明确了重难点,注重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重组,在课堂J-y,能表达清楚,启发有方,通过反思可孕育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
读专业书生才气:学科知识的专业性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学术专著,只有对自己学科专业理论的深刻把握,对学科前沿知识动态的敏锐洞察,才可能吃透教材,挥洒自如。育人的技能、策略的专业性要求我们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手段,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只有在运用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才可能称为专业技术人才。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教师必须深入阅读的第一本教育著作。苏霍姆林斯基在其35年辛勤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下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包括42本专著、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
读《论语》书显大气:王财贵博士说过:“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这本书不读,枉废你是中国人!”《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它集中了儒家思想中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目前,中外企业家都在研读《论语》。古今中外都在关注孔子,读过之后,才能真正领略到古人的博大精深、人文修养和从容睿智。作为2l世纪的教师更应精读《论语》这本书。
读经典书补元气: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由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它永远不会过时。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不成其为文化。经典的范围很广,建议教师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易经》《礼记》《古文观止》等,教育方面的如《给老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陶行之文集》,科技方面的如《时间简史》等。读经典要有选择地读,要精读、细读,通过阅读,在与名家智者的对话中成长。读经典是教师自我充电和成长的必由之路。
读诗词添朝气: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追溯中国诗歌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就已成型,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乘着明月清风一路走来,其丰沛的情感体验,超然高雅的审美品位,华美的章节韵律,曾经燃起多少人心头激荡的热情,曾经带给我们多少美的享受,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多么缤纷绚烂的精神驿站和心灵家园!就诗的本质而言,它是文化积淀的结晶,生命光辉的灼射,情感喷发的形式,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象征。诗歌是语言的皇冠,它能用最凝练含蓄的形式打开人们的心灵密码和想象空间;诗歌是一种指向,一种高度,她以哲学的释言穿越世俗的烟尘温暖人间,她以纯粹的感觉帮助我们脱离繁琐与困顿,迎接生命中迷失已久的感动。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没有诗的民族是愚昧的民族,一个丝毫没有受过诗的艺术熏陶的人必定是缺乏文化品味的人。我们需要诗来抚慰自己的心灵,透过表层深入内心,感受生活的美好;需要用诗的智慧来感受历史,鼓舞力量,放飞梦想。愿诗歌让更多的人们在奔波之余,感受诗的灵性和意境,温暖那些已麻木迟钝的知觉,体会那些久违的阅读乐趣和情怀。
读休闲书养灵气:读专业书、经典书是严肃的,久之易累。生命还需要在休闲中滋养她的灵气。因此。还应该以休闲的心态读书。休闲的书是除专业的、经典的、理论性很强的书籍、大部头著作之外的读物。如杂志、报纸、漫画等可以随手拿来翻看的较小的读物。在所有的杂志中,品味最高、涉及领域最广的杂志便是《读者》,其中的文章让人读后总会反思良久。《意林》中一个个精彩的中外故事使人大开眼界,领悟到许多的人生哲理。工作之余,一杯茶,一本书,便可陪伴我们度过很多的闲暇时光。在书中徜徉,与文字对话,心是充实的、快乐的!人生态度也在悄悄地变化着,遇事不那么急躁了,工作更踏实了,待人接物更有度了。正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所说:“心若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拥有休闲之心,会将枯乏的哲学著作读出百般滋味;拥有休闲之心,俯仰得感悟,一叶一菩提。在休闲中读书,在阅读中休闲,从而耕耘心灵和个性,丰富生命,孕育灵气。
【青年教师活动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青年教师朗诵比赛活动方案08-10
青年教师成长导航活动方案08-24
青年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总结07-03
青年教师比赛心得体会06-21
青年教师的师德心得10-10
青年教师“敬业爱生”演讲比赛活动方案08-07
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6-27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09-25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9-09
青年教师基本功才艺展现活动方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