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感悟

2024-11-27

特殊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感悟(精选4篇)

1.特殊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感悟 篇一

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

这次学习是教育科技局组织的。学习时间是5月7号至8号。由教育科技局罗股长带队,一行共计五人。学习地点重庆市后勤工程学院礼堂。

一、这次活动的主题分讲座、观摩课、和互动交流平台:

由儿童文学界权威专家亮相山城,带来阅读教学新观念与新方法;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教材副编审、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博士亮相山城,开拓阅读教学“新”光大道。儿童文学作家精彩主题演讲,引发儿童阅读深度思考。

梅子涵教授热情洋溢的主题演讲,动人心弦,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儿童教育关注者诠释儿童阅读新思潮。

教材编审全面解读新课标,新鲜透彻的观点直达人心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审王林博士全面解读2011年4月出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确的分析与解读,透析语文教学新观念,让语文课堂更轻松、更实用。

精彩纷呈的阅读课堂,呈现一场场关于阅读教学的视觉盛宴

国内童书教学名师现场授课,呈现一场场关于儿童阅读教学新方法的视觉盛宴。

儿童阅读整体推广典型代表现身说法,分享儿童阅读区域推动成功之路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副局长杨皎现身说法,与参会代表分享儿童阅读推广心得。

浙江杭州长江实验学校,校长娄屹兰带来的绘本《云朵面包》;浙江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带来的《活宝三人组:绒毛猪的秘密》;王林博士带来的《盗亦有道》等观摩课。

第一场 讲座题目:儿童文学阅读:

由上海师大中 文系 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说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我们挖掘教育理念的同时,您是否忽视了图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您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吗?有为孩子不能爱上阅读而困惑吗?让我们走近阅读从成人抓起,作为如今的老师们又看过多少有名的童书呢?这得让我们深思。讲座紧紧围绕儿童文学的阅读展开了,他的主要儿童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走在路上》、《双人茶座》,长篇小说《女儿的故事》等,获得过全国儿童文学奖、全国少儿读物奖、北京少儿读物奖、中国图书奖…等。阅读图画书:为孩子打底子工程:现在不是读书不读书的问题,而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广大家长和老师是很重视孩子读书的.但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却是一筹莫展.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未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打完底子再读的,阅读图画书是:为孩子们打底子的工程。梅教授推荐书目:

《夏洛的网》——猪和蜘蛛的故事:会织网的 一只猪的命。

《花婆婆》 —— 什么叫花婆婆呢?就是喜欢到处种花的婆婆。艾丽丝的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逃家小兔》——合上这本兔子故事的书,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已经是自己的声音的甜甜的喊:“妈妈,想你,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小栗色兔天真可爱,大栗色兔的母爱,真是诗一般的意境。

《爱心树》—— 久远的树久远的男孩久远的索取久远的爱

《晴天有时下猪》——“连自来水龙头里放出来的都是猪,像黄豆大小的猪,哗啦啦,哗啦啦!”

二、第二场讲座聊书的策略:

由将军晶校长主讲,听了蒋军晶的“聊书”策略讲座,有一些启示,简练梳理:

(一)他的课堂重在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1.诠释性问题优于事实性问题

诠释性问题:(需要统整、分析、梳理)最适合拍成电影的情节是哪一段?

事实性问题:(是什么、主人公、结局)

2.批判性问题优于认同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对结局是否满意、那个章节需要改进?喜欢谁吗,谈谈看法.认同性问题: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寻求解释

3.延伸性问题优于陈述性问题

延伸性问题:意在增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感受读书对于生活的指导意义。你有无与主人公一样的遭遇?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哪段类似的经历?

陈述性问题:回答书中内容,多以“为什么”开头。

4.“文学欣赏”问题优于内容性问题

多一些“怎么写的”内容讨论。例:本书遣词造句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些细节特别活灵活现,仿佛叫人看到了事情的起伏经过。

(二)、指导实用的“阅读策略”

阅读前,作“预测”。根据书名、目录、对作者的了解、甚至照片或插图预测。

阅读中,主要是“自我提醒和调整”,例如自我提问吸引自己往下读,例如在遇到疑惑时回读求证;例如提醒自己关注细节并随时注意它对后续情节的影响。

阅读后,主要是“重读”,重读喜欢或者重要的部分,重读后梳理故事中的人物,重读后与同类书籍进行比较。

阅读文本不同,阅读策略也不同:

读论述性作品,侧重找共识,找主旨,找依据;

读故事,侧重找伏笔,找高潮,找巧合,找关键事件;

读诗歌,侧重找新鲜的字词,找修辞,找意象,找空白;

读戏剧,侧重找时间,找场景,找背景,找人物的主要语言。

(三)、营造氛围

1、说来听听

2、话题切口小,适用于小学生,适合教与学,更关键的是,每一个训练话题都契合那本书的特点,老师要有适时切中要害的点拨、引导可以让学生更集中注意力、运思力在思考、讨论的内容。

3、他的课堂重聊书内容,引导生聊故事情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两天的学习,从知识面上来讲是不能增加多少,但从增长见识上来讲,应该有一定的收获。以上专家都说出了儿童阅读在开展过程中的困惑。如杭州长江实验学校,建于1999年,以阅读经典分享童趣的办学理念办学。娄校长所说阅读课程进课堂:“最开始学校的老师是不能接受的,但通过三年的努力已经把这所小学打造成了名校,培养了很多名师群。为了老师们、同学们能爱上阅读她付出的艰辛也不少:“如三年的教学成绩不参加评比、把图书室布置进每间教室,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周安排了一节阅读课进课表,每个月老师上一节绘本课或阅读课,班级读书会等,有促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素质发展。激烈打造书香校园。”这也为孩子们能读上课外书营造了好的学习氛围。正如王林博士所说:“一个正常的小学生一学期光靠课本上的二十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引导阅读来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他题出了绘本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在课堂上阅读。这一点引发了我的深思:如果我们把阅读课程在课堂上完成就会担心时间的紧缺,跟不上教学进度等。毕竟一星期我们只有七节语文课。如果完全跟着他们的阅读模式来开展,我们的教学任务又完成不了。阅读课程要开展好少不了学校、社会、家庭及各界人士的支持,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很好地开展的。除此,王林博士还提出了当今教学的三个创新:学习材料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正如他在《盗亦有道》观摩课上留下的闪光点:1.导课新颖用一本猜一猜图书,激发孩子们的兴趣。2.引导生如何读一本没读过的书。(如:“遇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师回答跳过不读。”生应如何提出问题?但不同的是不需解答。)或许这就是一种创新吧!知识面的侧重点不同吧!两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我一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变陈旧的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让我找到了儿童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让我学到了把儿童阅读课程坚实有力地开展下去的有效途径,只有开展好了儿童阅读课程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阅读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是语文中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所以,我认为不光要开展学生的阅读课程,老师也需要阅读来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涯,让阅读来更新你的教学模式。让阅读来陪你成长,让阅读从我们的教师开始,只要愿意不断地阅读,我坚信阅读会成为学语文之友的。

2.校内教学观摩研讨学习心得 篇二

根据教研的计划,本周举办两堂教学研讨课,11月8日上午,王玉妹语文教学展示《大小多少》,11月11上午,石红老师数学教学展示《认识图形》,聆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展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同时也从两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王老师的《大小多少》是诵读识字课,一篇有趣的韵文,篇幅不长,但所含的知识点不少。王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流畅,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打的手语清晰缓慢,学生容易接受,师生互动很默契,课堂氛围很活跃,整堂课很注重学生读、说能力的训练。首先,导入PPT做得很好,复习到的知识面很广,王老师用了一张幻灯片复习到生字的音、字、词、句。其次,采用图字并茂教学,通过图片及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区分量词,化难为易。

有一小小缺憾:教学内容多了些,量词的.理解不应放在本节课来学,导致了后面都没时间来巩固练习。

《认识图形》这是一节培智部四年级的数学课。听了石红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收获:石老师基本功很扎实,课前认真准备,思路非常清晰,上课语速、语境也很优美。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贴切学生学习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感知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涨。石老师总是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亲切,全面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掉队,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控很好,总体来说是一节好课。

3.特殊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感悟 篇三

——“魅力教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总结

吴茜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魅力不言而喻,优雅激情的朗诵、唇枪舌剑的辩论、幽默诙谐的打趣等等,都让我们感叹语言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声音的符号,它更是表达情感意义的工具。语文课就应该是语言的魅力展现的地方,通过语文老师的各种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言的魅力感染下,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在语文课上有所收获。

陈金龙老师的《月之故乡》、蒋军晶老师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张龙老师的《怀念母亲》都是需要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前提下理解的,但这些情感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相去甚远,所以,老师们用了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老师的语言。例如,陈老师在刚开始讲《月之故乡》时,语言轻松幽默,再加上这首诗的反复、对应的特殊结构,让学生感到非常有趣,学生在朗读时节奏很快,显然没有理解作者对故乡思念的深刻之情,此时,老师的语速突然慢了下来、沉了下来,说:“我们来看看彭邦桢的一生„„”,老师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完了彭邦桢的生平简介,当他请学生再读这首诗的时候,学生已经很自然地模仿着老师的语调、缓慢地朗读了。作者生平简介无疑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好方法,但老师若只是见字发音地念出来,我想学生不会那么快速、深切地获得情感的体验。这时,老师的语言便是课堂气氛的基调。

蒋军晶老师是我很崇拜的一位老师,在我还没有开始我的教师工作时,我看过蒋老师的录像课《祖父的园子》。最吸引我的就是蒋老师充满魅力的语言,通过变化语气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主动探究、理解课文,通过有感情的引读告知学生朗读的基调,就连坐在屏幕前的我也不自觉地跟着学生们一起读、一起学,恨不得钻进屏幕,去现场感受一下。这次的听课,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在现场感受到了蒋老师像圆舞曲一样跌宕起伏的课堂,感受到了他抑扬顿挫的语言魅力。

有人说,语文老师像疯子一样,毫不掩饰地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我看来这正是语文老师魅力的展现,投入情感的语言才是丰满的,投入情感的语言才是能够感染别人的,投入情感的语言才是有魅力的。回顾我的课堂,缺少的恰

恰就是这种投入情感的语言,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就显得比较平淡、甚至是吃力。究其原因,我想一是放不开,不想像“疯子”一样讲课。另一个原因是总是从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的教学语言并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偶尔有些“幼稚”的语言,也不是投入了真实情感的,学生也就无法真正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老师应该是学习的先行者、体验者,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加入学生的情感,说出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同时,又不能放下老师的“身份”,用丰富变幻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

4.特殊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感悟 篇四

3月23日至25日,我和老师参加了在区第九中学举行的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此次会议的开课形式是我们校级教研活动经常用到的 “同课异构”。这样的课堂,对每个教学内容的挖掘很深入、很透彻,对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很高的指导作用,让我们在活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是期待。因此,我们的学习热情相当高涨。两天来,我们共听取了10位近年来在省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或在华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获奖的青年骨干教师展示他们不同的设计思路,他们执教的课题分别是《3的倍数的特征》、《三角形内角和》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与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后执教教师与其所在地市的教研员介绍教学设计理念、解读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设计创新特色,并与代表进行互动研讨。

本次“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会还创造性的提出了“1+1+1”互动评课表,这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或者,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此次观摩研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为“三高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

此次之行使我获益匪浅,感慨良多,现将学习感受汇报如下:

一、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

本次研讨会分别从青岛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3个课题,是当前比较典型、比较关注的三个课型。每一位执教老师在深度挖掘教材的基础上,选取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展示自己的课堂做了充分的预设。执教老师在刚接到执教任务之后就到当地小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情制定了详细地、符合该校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一遍一遍的研究、改进,最终呈现课堂的才是精彩的。由此可见,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我们的教学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来自滨州无棣县教研室的王晓芳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毫米、分米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确立了几个创新点:

1、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和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到用厘米尺测量不足1厘米的金箍棒无法完成,从而产生找比厘米小的单位的必要性。当学生凭着自己对毫米的印象在厘米尺上画出毫米刻度后,却发现各个小组的厘米却是不一样长的,认知上的矛盾使他们认识到统一毫米单位的必要性。

2、体验1毫米。王老师充分提供了1毫米的相关资料,请学生用量、捏、摸等方法感受1毫米,进而用手势比划1毫米,接着用学具验证1毫米的表示,最后闭上眼睛想象1毫米,几个步骤的充分感知,学生逐步建立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阶段,进而清晰的建立了1毫米空间观念。

3、认识厘米和毫米的关系。认识毫米后,王老师引导学生比划2毫米、5毫米,直

到10毫米,进而请学生在厘米尺上任意找一个1厘米,并且认识到它的长度就是10毫米,既巩固了对毫米的认识,又与以前认识的厘米建立的必要的联系。这诸多创新点的课堂现场效果比较好,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的推进学习,并且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与王老师课深挖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分不开的,更与王老师课前备学生这一重要环节是分不开的。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

新理念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上有许多事难以预料,学生思路也不是千篇一律,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会让教师大跌眼镜,但有时候学生也会让教师眼前一亮,教师如果能抓住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那将是一节非常生动的课。此次观摩会上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尊重学生的, 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们的课堂才会生成如此的精彩。

如来自我们东营市胜利中华小学的王爱华老师所呈现的《三角形内角和》的课堂对会场的每一位教师来说是耳目一新的。她以独特的风格,端庄亲和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王老师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即主张: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允许学生出现疑问,允许学生出现困惑,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这也充分展现了王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

三、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

数学课语言要精炼,不烦琐。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语言要清晰明了,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决不用两句话;数学课语言要自然,不做作,数学课当中的导入、新授、练习、拓展,每个环节的过渡要自然;数学课语言要有逻辑性。为了引导学生得出抽象的数学概念,定义等数学知识时,教师的提问就要环环相扣,富有逻辑。

这次观摩会上,好几位老师的语言都很精炼、到位,几乎找不出一句多余的话。如来自泰安实验学校的张燕老师的语言生动,温柔中透着一丝提醒,亲切中带着一份尊重,使听者如沐春风,学生也在她充满母性的课堂中快乐的学习,积极的思考,时而会听到一句爱的提醒“小心电线”,时而会得到她真诚的赞誉“小手真灵巧”,时而又会沐浴她肯定的目光“眼光非常独特”,她用爱与启发的方式来锤炼自己的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四、数学课堂要充满儿童情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改变单一的传授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陈旧的数学教学观,让丰富有趣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数学课堂教学当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充满生活的情趣和心灵的智慧。

此次观摩会上,执教《毫米、分米的认识》的四位老师在情境导入这一环节均采用了《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它

可以变长,还可以变短,放在耳朵里。”这一二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新知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用金箍棒贯穿本节课的教学主线,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绝好效果。

五、把握师生互动的“起点”成就精彩数学课堂

1、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点”。

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指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展的应该尽量多些。”

来自东营市胜利中华小学的王爱华老师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正是实施这一理论的典型课。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地参与思考、猜测、实验、探究、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2、抓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就会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的动力。

来自青岛市实验小学的王茜老师执教的《毫米、分米的认识》中,在引导学生认识1毫米这个环节,王老师设计了往黑板上画1毫米这个环节,学生和老师一起发现1毫米无法在黑板上画出来,进而认识1毫米太短了,接着从身边找1毫米的例子。在感受1毫米举例时,学生提出一根头发大约是1毫米时,王老师有备而来的接着补充“我已经查过大约20根头发长1毫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以后测量一下”。王老师能够抓住学生对头发长度的感知这一细节,正是利用了学生认知上小小的兴趣点,才让这个小小的环节熠熠生辉,展示了王老师团队的教学智慧。

3、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点”。

作为一节数学课,数学思维的体现始终是核心。然而,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客观存在着差异或者教学内容的难易,会使有些知识中的思维过程比较难以把握。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师生互动的成份,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挖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点”,便显得尤为重要。

来自烟台市芝罘区建昌街小学的陈兴远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当学生回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就是:个位上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时,教师引导学生用举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进而启发学生“你能给3的倍数找一个特征吗?”,然后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记录单上到21个数,借助计算器找出其中3的倍数,观察推想3的倍数可能具有怎样的特征。集体汇报时,教师将3的倍数231、123、45、54有意呈现,并进一步呈现出213、132、321、312、57、75,将这些数对比出现,请学生计算它们也都是3的倍数,进而得到这些数字无论怎样交换,得到的数仍然是3的倍数,帮助学生推想3的倍数与数字所在的位置是没有关系的,进而组织学生研究3的倍数与数字的和是有关系的。这里,思

维点的转化和联系自然推进,为学生更顺利的寻找3的倍数铺平了道路。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点”。

一堂数学课中,学生每个人的思维也是不能忽视的。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产生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思索,寻求新颖性、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来自东营市胜利中华小学的王爱华老师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是激发创新的典型。当王老师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这一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索以后,学生的思维就紧跟着“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展开。王老师深入到各组了解情况后,对学生研究的情况加以了解和引导。使学生不仅得到了数学教材中呈现的“量”和“剪”的方法,更得到了“拼”和“折”的方法,尤其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因为上学期认识过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进而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当学生呈现这一研究成果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台下老师的一片讨论声。后来当教研员赵晓英老师解释这一研究成果的时候,很多老师才豁然开朗。我们不禁为赵老师对教材挖掘之深,对教学内容前后联系之洞悉而深深佩服,这是一个绝好的创新!六、一堂好课的标准

徐云鸿老师在大会上总结说,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并不是上课发言、遵守纪律的习惯,而是能够和老师一起思考的这么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形成的前提是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徐老师引用一位教授的话说:“课堂教学上,老师讲的拙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引发学生思考,而引发学生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儿思考。”总结起来就是两点,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思考,教师跟学生一起思考。这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

总之,几位教师讲授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设计中来体会教学艺术的成功与不足。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课题,但各位教师落实目标的方法和采用的教学手段却不一样,正所谓“同一课题,不同方法,同样精彩”。各位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令听课的老师针对每一个课题斟酌比较,受益颇丰。

我想,一节好的教学设计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他们及他们的团队一定在如何用教材和如何用教材教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今后我也将会更加重视团队合作,与老师们共同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我想,一节好课离不开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真实、平等的有效互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生热情,如何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如何进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这都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我体会到自己许多地方的不足,如:课堂语言不够精炼,教材处理还不够到位……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 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填补自己的这些缺陷,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汇报没有终点,我们的学习还会继续。最后用刘明老师的一副对联结尾:

上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中做”,学、做、教互动

合一。

下联:先做后导,以做论导,导“做中学”,做、学、到协调发展。

上一篇:河南科技大学答考生问下一篇:县公安局开展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