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

2024-07-26

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共6篇)

1.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 篇一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与设计思路分析:

《科学》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中,大胆假设,自主探究,自悟自得,体验成功。《哪杯水多》一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之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能用科学的眼光来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的方法,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培养学生估算液体多少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亲自实验,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动手探究的自信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初步学会估算液体的多少。

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

课前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课前游戏:

教师出示三支笔,以不同的展示方法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引出不论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而且要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

(一)生活化的导入,激发探究 师:能问大家一个问题吗? 生:能。(齐声)

师:你们在家都做家务活吗? 生:做。(齐声)师:都做哪些家务活? 生:帮妈妈刷碗,扫地。师:噢!真勤快。

生:帮爸爸擦皮鞋,擦地板。师:噢!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生:……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举手呀?是不是你们都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呀? 生:是。(齐声)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劳动、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老师邻居家有一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孩子,叫小明,他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他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为爸爸、妈妈和自己冲杯奶。这天早晨,他冲了这样的三杯奶。

(出示课件:三杯牛奶,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奶量不同。)

师:大家猜猜看小明会把哪杯奶给爸爸,哪杯奶给妈妈,哪杯奶给自己呢? 生:我猜小明会把3号奶给妈妈,2号给小明,1号给爸爸。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妈妈整天上班工作,回家还要做家务,很辛苦,所以要喝最多的,就是3号杯里的奶;爸爸虽然也工作,但是回家不做家务,所以要喝比妈妈少一点的1号杯里的奶;小明还小,喝最少的2号杯里的奶。师:噢,这是你的观点。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我认为应该把1号杯分给爸爸,2号给妈妈,3号给小明。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认为小明正在长身体,最需要加强营养,所以要喝3号杯里的奶,爸爸在外边干活很累,也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应该喝1号杯里的奶,妈妈不喜欢喝奶,可以喝最少的。

师:噢!这是你的想法。看来呀!大家都同意把最多的奶给最需要的人,大家能一下就能猜出来哪杯奶多,哪杯奶少,那我这里有三杯水,(出示课件:三杯水,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水量不同)你能一下就猜出来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 生:能!

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哪杯水多,哪杯水少”的问题。(板书课题:《哪杯水多?》)

(二)情境化的课堂,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

师:好,你来猜? 生:3号最多,2号最少。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因为3号杯水高。

师:这里我们把水在杯子里的高度叫做“水位”,大家说一遍“水位”。生:齐声说:水位。师: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

生:杯子是一样的。

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杯子是相同的条件下,是不是水位高的水多。大家同意这个看法吗?(同意)看来大家的看法非常一致,在杯子相同的条件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板书: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探究活动2:

师:我这里还有三杯水,你还能猜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出示课件:三杯水,杯子的粗细不同,水位相同)

生:1号杯子水最多,2号杯子水最少。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因为1号杯子宽。

师:对于杯子,我们还是用粗细来描述比较好,也就是说杯子粗的水多。还有别的条件么? 师:好,你来补充。生:水位是一样的。

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水位相同的条件下,杯子粗的水就多。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们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好)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当杯子大小相同时,我们一看水位高低就知道水的多少,现在我们拿三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再把屏幕上的三杯水请到这里来,大家看是不是?(教师拿出与课件上基本相同的三杯水让学生看,学生看后明白是课件中展示的)现在我们分别把他们倒在这三个大小相同杯子里,请大家观察一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生:1号杯子水最多,2号杯子水最少。

师:还真是和大家先前说的一样!这样看来,当杯子里的水位相同时,杯子粗的水就多。

(板书: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探究活动3:

师:看来,任何一个科学的结论都要通过实验验证,才能判断他是否正确。这次,我给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准备了三杯水。大家赶紧观察一下,再猜猜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生:1号多,3号少。生:3号多,1号少。生:2号多,3号少。

生:3号和1号一样多。……

师:有的说1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和3号杯子的水一样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这次大家的意见怎么不统一了呢?问题出在哪里?

生:杯子的大小不一样了。(板书:杯子不同)生:水位的高低也不一样了。(板书:水位不同)

师:出现了这些情况,我们用眼睛无法准确地判断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师:刚才我看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定有好办法了,谁能说说? 生:我们小组想用一个杯子、一把尺子来判断,把这三个容器里的水,一个一个倒入这个杯子里,量一下水位的高度就知道了。

师:噢!你们小组的这个方法不错!待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实验,看看行不行,好吗?

生:我们组想用大小相同的三个杯子来判断,就是把三个不同容器里的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杯子里,一看就知道哪杯水多,哪杯水少了。师:嗯,这个方法就是我们一开始用的方法,杯子相同,看水位的高度,刚学的方法就用上了,不错,学以致用。待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师:噢!你们还有?你来说说。

生:我们组想用称重量的方法,哪杯水最重,就最多。师:这个方法很特别,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我爸爸在市场上买酒,我看见他每次都用称称,重的酒就多,轻的酒就少,所以……

师:看来你很注意观察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们就用这个方法实验好吗?

师:看来大家的办法还真不少,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下面各个小组可以用你们自己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组的想出的方法试一试,在实验时,如果你又发现了新方法,也可以试一试?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实验时你们可能用到的器材,如果哪个小组需要的话,小组长可以过来拿。

师:不过,大家看桌上的器材都是什么做的?噢!玻璃,那么在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应该小心,注意安全,不要把仪器弄坏了,划破手指。生:要轻拿轻放。

生:不要把杯子里的水洒出来,这样得出的结论就不准确了。师:连这个你都想到了,非常好!请坐。

师:老师也想给大家提个建议,在实验时,小组同学要注意团结合作,特别是要注意,不要把三杯水弄混了,那样你就无法进行比较了。老师说明白了吗?下面开始实验吧!

小组实验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镜头一:各个小组长都上“实验器材超市”拿了量筒进行实验(但是不知道量筒叫什么),有的组拿了三个量筒,一比就知道了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有的组只拿了一个量筒,分别把三杯水倒进量筒里,并且有人记数,最后确定数大的水最多。并大声说:老师我们知道了,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

镜头二:有的组用量筒测量完了以后,就听见有同学说:再用其他方法试一试,组长再上去拿小酒杯量一量。还有的组说:拿那个小桶和称来试一试。噢!老师还是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

镜头三:老师我们用了3种方法,结果都一样。老师我们用了4种方法……,我们用了5种……

师:请大家坐好,刚才我看到大家各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在研究,真的是很投入,那么你们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哪个小组能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小组通过实验得出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吗?

生:介绍本组的做法,他们用了3个方法。

师:哪个小组还用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来,交流一下。生:我们小组还用了称称的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还用做记号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方法来实验,你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吗? 生:一样!(齐声)

师:看来要判断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可以用很多方法,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一杯水到底有多少,就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刚才看到有的小组用了这

个特别的仪器(师顺手拿起学生用过的量筒),大家知道它叫什么? 生:不知道。

师:我来告诉大家,它叫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现在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上来拿一个回去。

师:现在每个组都有一个量筒,请大家仔细观察,看量筒上有什么?

生:有横杠。生:有横线。师:还有什么? 生:有数字。

师:除了这两样,还有什么? 生:字母ml。

师:ml表示毫升,毫升是表示液体体积的单位;也就是当水位在20这条长线上时,我们就说水的体积是20毫升。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量筒上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多少?有几个小格?算一算一个小格是多少毫升? 生:相差20毫升,一个小格是2毫升。师:这个量筒最大的数是多少? 生:250毫升。

师:说明这个量筒最多能量250毫升的水,多于250毫升就要选择再大一点的量筒。

师:最小的数是多少? 生:20毫升。

师:说明这个量筒所量的液体最少不能低于20毫升,如果少于20毫升就要选择小一点的量筒。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量筒,那么你知道量筒倒上水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水面是凹下去的。

师:那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应该看凹面的上部还是底部? 生:看底部。

生:不对,读上部。

师:到底怎么读呢?我们了来看正确的读法。(出示课件,课件上展示正确的读数方法)大家看,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最低处相平,这样读出的数才是最准确的,在今后的实验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师:那么,量筒怎么用呢?谁能说说? 生:把水倒在量筒里就行了。生:还要看刻度。

师:量筒到底怎么用呢?我们来看一看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课件展示如下:

1)拿到量筒后首先要看一下量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测量液体时,首先要把量筒放在一个平面上,放平稳;然后再把杯子里的水口对口地倒进量筒里,不要把水洒在外面,如果洒了测的数就不准了;当量筒里的水面静止后开始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低处相平,这样读出的数才是准确的。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量筒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来测量一下这杯水有多少毫升?请小组长马上上来拿一杯回去测一测,看看有多少? 生:汇报结果。生:41毫升。生:40毫升。生:40毫升。

39毫升……

师: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其实我给大家的都是40毫升的水。请量的不是40毫升的小组找找原因。

生:我们在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水面的最低处相平。生:我们在往量筒里倒水的时洒出来一些。

师:能找出失败的原因,这点很好。下次实验时只要注意了,就一定能成功。

(三)自悟自得,拓展延伸,体验成功

拓展:1

师:经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了40毫升的水是这么多,那么根据这40毫升的水,大家先估计桌上几杯的水有多少?(发实验报告)并把估计的数字填在实验报告上,再用量筒进行测量,看一看你估算的是否准确? 镜头一:学生有的估计是120毫升,有的估计是110毫升,有的估计是105毫升……经过量筒测量后,有的组发现自己估算的和测量的差距很大。镜头二:对第二杯水的估算,各小组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显得比较谨慎,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并通过协商确定估算结果,估算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相比差距较小,也比较准确了。

师:刚才我们用量筒准确地测量出每杯水的体积是多少,实际上在实验室里还有许多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大家知道吗?噢!不知道。不知道没关系,我来告诉大家。这个叫量杯……(教师边出示实物边介绍)

拓展2 师:那么,除了这些实验室里用的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生:家里的水表。

师:通过水表你能知道什么? 生:家里每月用水的多少。

生:打针的针管上面有刻度,可以知道打多少药。生:奶瓶上有刻度。师:为什么要有刻度?

生:有了刻度可以知道小孩喝了多少奶。

生:有的药瓶上有刻度,就像我们喝的止咳糖浆…… 生:汽车上的油表和水表……

(四)课后延伸: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同学们善于观察生活,这可是个好习惯。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了,你就会发现许多科学知识。既然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这么广泛,大家想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测量工具? 生:想。(齐声)

师:那么大家看看,这是老师自己做的量筒,如果大家也想做一个,请同

学们课后研究研究,自己也做一个,可以用它来测一测自己买的饮料够不够数?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好不好?(好)下课!

设计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考虑到在实际生活中,用眼睛看是判断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本课的一开始我就着重从平常的生活场景入手,用眼睛观察的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并让学生自己从平时的生活现象中总结出: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就知道“哪杯水多”;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就知道“哪杯水少”的科学道理。紧接着我又故意设计了一个环节,抛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哪杯水多?”的问题,使学生自己形成问题矛盾,点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重点:当用眼睛无法判断出哪杯水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们自然而然的碰到用眼睛不能解决的难题,这样再引入用其他的方法来判断“哪杯水多”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展开教学时我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在材料的提供上。无论是图片还是实物,首先要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杯子,而且都是生活中用的,并且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杯子,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避免杯、瓶等词语混沌不清的现象,第一组三个杯子是图片:在杯子相同的情况下,哪杯水多?这组图片上的杯子最好是都带有几朵小花的杯子,让学生一看就知道杯子是一样的,以免出现意想不到的猜测,偏离了课堂主题。再比如第三组: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判断哪杯水多?这组是要引导学生做分组实验,每组有三个杯子,而杯子要求是生活中的杯子,并且是:杯子的高矮不同,粗细不同,杯壁厚度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杯底的厚度也不同。让学生根本就无法用眼睛准确的判断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这样才能引出其他判断哪杯水多的方法,因此在定向探究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

其次是注重“猜想”。猜想的提出,是通向科学理论道路的重要环节。有许多科学猜想,比如苹果为什么落地,“哥德巴赫猜想”,这种猜想过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当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孩子们预测其结果可能是什么样的,这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学生无法用眼睛判断出哪杯水多时,我就顺势一转:“那谁能想想办法呢?”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先“想一想”方法,调动起他们猜想的积极性,并借助于生活中的判断和推理,使孩子们的脑子

里产生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机会表达,解释,不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的对错,只要他们支脑筋去想了,有机会去说了就是有意义的,对他们的思维的发展就会有促进,这就是刘默耕老师所说的“诗从胡说起”的阶段。目的在于调动个体的积极主动性,使之产生用实践、用证据来支持自己观点的需要,促使学生动手去做,动手去发现,结果会让你出乎意料。

2.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二

考虑到让学生准备材料的危险性,在上本节课的前一天我去近郊的河里捞了些水葫芦作为上课用的观察材料。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这些水生植物。在观察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主观察,而且我要求他们在观察的同时作好观察记录(画出观察对象的外形)。

由于见得少,孩子们非常好奇,观察得也格外认真仔细。他们的观察顺序也不尽相同:有的小组从叶子开始,从上到下观察;有的从根开始从下往上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还不断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水葫芦会浮在水面上?水葫芦上鼓起来的地方是什么,有什么用?这时候我就用美工刀帮助学生剖开水葫芦让他们看看里面的秘密。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发现,这时候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争先恐后地发言,其中有个学生更是形象地说他们观察到的切面像面包的切片,这个回答让我感到很惊喜,孩子的想象力真是让人惊叹,让我这个成年人不得不喟叹自身想象力的贫瘠!看着他们的胃口被吊得差不多了,我就把救生圈浮起的原理告诉学生,学生一对比水葫芦的结构马上就明白了水葫芦浮起的原因。

我感觉这是一次很好的抛砖引玉加联系实际的教学。在这一次观察活动中学生都很好的通过实物观察获取水生植物的外貌特征然后逐渐深入知道一些植物的生长特。

《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推荐《植物的叶》是主题单元“植物”中的第五课。教材通过捡树叶、研究树叶来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叶的叶子变化过程中得到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的生命轨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角度去进一步体会到植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

课前,我布置每位学生捡两片落叶,每一组中的同学尽量捡不同的落叶,以便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大多数同学都带来了,有些班级带的学生比较少,我就在课前请每个小组长在校园里捡了一些不同植物的落叶。总体观察情况良好,我给同学们留了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1、我们小组一共捡到了几片叶子?

2、一共有几种树叶?

3、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将大小不同或颜色不同的同种叶片分到不同种类,大小和颜色确实属于分类的依据,但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片也会存在差异,不能光凭这两点来判断他们是否属于同种植物,要多维度的判断,比如叶片的形状、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叶片边缘、叶片的质地、软硬和厚薄,等等。

对于不同的叶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叶片、叶柄。我没有重点强调了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不要把叶脉和叶片并用。这是教学上的一个失误。导致关于叶脉,学生竟然把它归入到叶的结构中去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用比喻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用手掌比喻树叶,把小臂当作叶柄,手掌就可以是叶片,手掌上的纹路就是叶子的叶脉。)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手掌上的纹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位,而是属于手掌皮肤的一个部分。

让学生判断一根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如果我能引导学生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对比观察,就可以得出左边的就是叶芽、小叶片、嫩叶等。对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叶的组成和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

一年之中,植物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这一点,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就有。对于他们来说,春天和秋天里植物的变化最为明显。关于春天,同学们说得最多的是植物发芽了,万物生长。对于秋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果实成熟了,树木落叶了,小草枯黄了。

对于变化明显的部分,孩子们很容易就说出,也因此,观察中的变化这个活动比较容易。但是对于一些不明显的变化,需要测量和记录,才能在对比中发现,而这一部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活动的持续时间太久,完成比较困难。

因此,这一课,对于科学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但是指向于科学技能的观察一棵树或者一棵草在秋冬季节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完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三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还不能够较长时间的专注于同一件事,所以书本16页的记录表对很多孩子来说形同虚设。如果能够利用好这张表格,那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概念的发展会更加完善。

前两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表格列入教学。课后,我觉得这样不妥,虽然有难度,实行起来不太现实,但是还是应该在教学中提到。使学生熟悉这种记录方法,会自己绘制这种表格。所以,我将书上的表格作为典型,介绍了它每个部分的意思和记录的方法,而后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自己绘制一张观察记录表。如果有时间和兴趣,课后还可以进行一次实地观察。我觉得这样处理相对不处理来得好。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一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小结,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个梳理和整理。由于前面每一节课都上得比较踏实,大多数学生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写出很多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名称,这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同学们能从这些植物中知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并且准确地用维恩图表示出来。对植物共同点的概括,我的学生基本能够得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有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共同特征。这节课的整理就水到渠成了,总体难度不大.对于植物的一生,以向日葵为例的9张图片,用词语概括难度较大。像“种子”“生根”“发芽”“成长”“成熟”“结果”一类,学生基本能答出,但是“子叶长出”“真叶展开”这一类专业名词就比较难接受,这也属正常。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征,学生深入地认识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开始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

《寻访小动物》是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动物》中的第一课,是观察小动物的第一课,这课是开启动物观察的第一课。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动物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你所知道的动物,学生的发言是很积极的,对于出示的动物图片学生都能正确的说出动物的名称,并能简单对它进行描述。本课的课题中有寻访两个字,这节课中的一个环节,就是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德大树周围、草丛里、花坛里进行观察和调查,实地去寻访一些小动物,学生听到这个活动内容兴致很高。在寻访的时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在调查之前,我特别给出了一些注意点,如:爱护小动物;观察的时候做好记录;爱护校园的环境;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中学生寻找小动物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兴趣很浓,虽然最近温度的骤降对校园动物的数量是有影响的,但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学生寻访的那份热情。但是,当学生拿到放大镜进行观察的时候,个别的学生把提出的注意点统统都抛之脑后了。有的学生忘记了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有的学生对小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损坏;有的学生对校园的植物造成了伤害;有的学生只观察了,但是没有记录。这些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让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很好的组织好学生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三年级的学生这学期才刚刚开始接触科学这门课程,关于科学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需要慢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需要分工合作,把任务分派到组内每位成员,让每位成员都有任务,这样集中精神,能顺利的完成任务。为了更好的认识校园中的动物,在学生发现小动物的时候,我在旁就举起相机,把它拍下来。一是可以集结全班的寻访结果,让学生能加深对动物的印象。二是对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可以再进行辨认。当然在学生寻访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动物的观察能力是值得表扬的。我学生寻访的时候,我是穿行在各个小组之间,这时候恨不得有分身啊!这是我在教授这堂课的过程中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的改进提高。

蜗牛课后反思

(一)、准确把握教材本课是观察蜗牛这样的小动物,在活动中,我从动物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环境布置和材料选择上有的放矢,考虑较为周详。由于蜗牛具有胆小、怕受惊扰、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等生活习性,在环境布置上,我利用窗帘遮挡光线,要求学生较为安静,不能惊吓我们的动物朋友,营造了一个适宜蜗牛出来爬行的物理环境,课堂上的蜗牛表现得很活跃。在材料选择上,蜗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张明胶片,底下衬一张白纸。白纸是为了防止桌子与蜗牛相近的颜色混淆学生的观察判断,明胶片的利用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减少磨擦,利于蜗牛的爬行;其二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地对蜗牛进行观察。在材料中还用到了纸杯,一方面是蜗牛会乱爬,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把蜗牛套入纸杯中,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3分,汇报交流6到7分钟。第二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蜗牛壳用时6分,汇报交流9分。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蜗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观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对蜗牛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通过教师送给学生的蜗牛食物,学生对蜗牛食物的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课外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蜗牛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三)对本课以及科学教学的一些探讨

1、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过去的教学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连接,而现在的科学教学强调的是一个个活动的连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从而获得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因此他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价值。在本课中如果我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蜗牛壳的观察上,对学生的发展会更有利。因为学生对蜗牛柔软部分的观察是他们平时就会注意的内容,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展开。而对蜗牛壳的观察是学生原来忽略的,如果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的话,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对动物身体细节观察的经历,进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的观察,产生更多的发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对儿童来说价值更大的活动。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3、如何引导学生生成新问题来源于学生内部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科学教学中学生如果能不断地发现,在新发现中也许新问题就会不断地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一个观察活动结束时,有意识地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

《蚯蚓》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第三个活动是观察蚯蚓对水的反应;第四个活动是利用维恩图的形式来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蚯蚓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上节课已经经历了观察蜗牛的过程,所以在这节课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蚯蚓的环带及口等结构,观察蚯蚓的这个过程比较很顺利,并且孩子们对观察蚯蚓的兴趣也很浓厚。

但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接触实验,他们的的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三年级上册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这节课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体现得更加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在课堂语言比较随意,而科学课上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有一点难度,但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使用规范科学的课堂语言的引导。

《蚂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动物单元的第五课,本课旨在通过对蚂蚁这种大自然存在较多,且学生容易寻找的小动物的观察研究。使学生知道蚂蚁身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训练他们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互相研讨、争论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其研究成果,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请学生找一找蚂蚁的家,观察一下蚂蚁的生活。

2、用一个谜语导入新课。

3、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蚂蚁的认识。

4、讨论观察方法,解决观察难题。

5、小组观察蚂蚁,认识蚂蚁外形。

6、蚂蚁与蜗牛和蝗虫的比较。

7、进一步观察蚂蚁。

8、课堂小结,送小蚂蚁回家。

课堂上主要有这样两个问题:首先,蚂蚁个体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强,学生很难控制住,经常出现让蚂蚁丢失或压死的情况。其次,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时,很多同学都照着书上画,没有遵循客观、真实、科学的原则。必须在课堂中提醒学生。

经过这节课,我发现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有些班级,在探究观察小蚂蚁的方法中,我给学生了较多探究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讨论非常热烈,从他们的汇报来看,他们的确设计出了许许多多观察蚂蚁的方法。但是这样的班级,往往课堂纪律和观察效果不是很好。有些班级,老师传授的比较多,方法也很保守,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自由,这样的班级课堂纪律和观察效果比较好,但是,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从一定角度来讲,是不可取的。要解决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金鱼课后反思 推荐金鱼这一课,教材在一课时中安排的内容比较多。从鱼生活的环境到观察鱼的身体及运动,再到观察鱼的吃食、排泄,然后观察鱼的呼吸,最后比较蚂蚁和鱼的相同和不同,最终以指导饲养小金鱼结束。如果不能够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40分钟的课堂将很难把握。经过2个平行班的教学尝试,我简单总结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过程:

1、直接点题,进入本课研究重点:金鱼。

2、明确观察的要求:观察鱼的身体是怎样的?身上长着什么?怎样运动?通过学生的观察后,进行小组交流,交流完成对鱼的身体及主要器官的认识,然后以比较各种金鱼小结得出:金鱼的种类很多,但他们的基本身体特征都很相似。

3、观察金鱼吃食与排泄,活动前强调这样几点:放几粒鱼食?静静地观察鱼怎样吃食物?找找鱼的粪便,从哪里排出?这些细节的强调将有助于这个活动的高效。吃食是很快可以完成的,观察排泄粪便没有那么巧,能及时看到。可以请看到的小组来说一说。

4、观察金鱼的呼吸。这个活动实际操作的成功率不高,而且组织起来很费时间,课上很难完成。这部分我以教师演示为主。

5、比较蚂蚁和金鱼的不同。最后引导学生课后饲养金鱼,继续观察结束。

《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是教材动物单元的最后一章,也是对动物在运动、反应、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较。前一个月,学生已经对四种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些动物的相互比较中,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本单元所选择的四种小动物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的形态各不相同,生活习性也各具特色,显示出每种小动物的独特个性,体现出动物界的多样性。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继而与植物进行比较,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关注关心周围的生命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填写表格的形式,先让学生对所学的四种动物在运动、反应、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较,由小组进行讨论,再进行全班讨论,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重在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观察总结能力。通过学生的总结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如何验证他是动物共同具有呢?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这节课文字内容较多,显得比较枯燥,要进行适当修改,加些直观资料。

《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物品,分辨他们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课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回顾,形成了以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轻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2、认真阅读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我发现教材开始部分“我们知道的材料”,不仅要求学生说出常见的材料,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特性,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学设计时把此内容拆分成两部分:一是作为新课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材料;另一部分让学生在观察身边物品后试着说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我认为这样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

二、存在问题

1、教学随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描述材料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是个难点,可是很遗憾,由于时间调控的不好,最后对这个问题没来得及展开。从这里,可以反映出教学机智不够,有领导听课就乱了“阵脚”。

2、指导方法应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组织学生汇报时,当学生对物品由什么材料做成产生分歧时,让学生拿着物品到台前指着物品,说说自己

>>《比较韧性》教后反思 推荐

在教学本课之前对本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发现了许多难点,也反复思考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希望有机会能够看到其他同行的处理方式。

一、探究结论与事实相悖

根据教材安排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即(韧性大小排序依次为:塑料>木头>金属>纸),然后事实上金属的韧性应该是比木头好的,因此这样的实验数据岂不是授予了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这是第一个问题。其次,结合教材设计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即(同一种材料伸出桌面越长,它的韧性越大),事实上同种材料它的韧性应该是一样的,无所谓伸出距离的长短。基于这两个问题,看到网上作出了与教材不同的处理,从探究实验入手作出了改动:保持三种材料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通过改变挂的钩码的数量,比较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思考过后觉得这一方法值得一试,在进行预实验时,也欣喜地发现这一处理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一)不需要在实验时多次改变材料伸出的距离,可以使操作简化,节约时间

(二)以伸出桌面10厘米为例进行实验,挂到三个钩码时,木条折断、塑料条弯曲度最大,金属次之,这样就解决了木头的韧性比金属大的难题。当我欣喜得出结论时,同组老师的一番话无意于泼了一盆凉水,“挂一个钩码时可以明显得出韧性排序:塑料>木头>金属,为什么结论要根据挂到三个钩码(韧性排序:塑料>金属>木头)时定呢?”我一想的确这根本无从解释啊。。

因此实际教学时还是以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为途径,虽然知道结论明明与事实不符,只是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又通过举例进行了一下跟正,实际生活中金属的韧性应该比木头好(有种自己打自己嘴巴的味道)。

《它们吸水吗》这课是三上新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一课,主要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比较金属、塑料、纸、木头四种材料的吸水性;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一张纸的特点;第三个活动是我来造一张纸.记得以前的教材没有第一个活动,第二个活动上一节课,第三个活动也是上一节课。有一些疑问,现在的教材为什么把两课时合二为一,还要加一个活动内容?我们的课堂40分钟时间怎么使用?走马观花的进行教学能行吗? 分析这三个活动,都很花时间。比较吸水性这个活动涉及比较实验,三年级的学生要做好并不轻松,如果用材料盒里的那几种材料,滴好水得等上五-六分钟的时间才会有现象产生。观察纸这个活动要简单也可,就是直指要害----观察纤维,但这就足够了吗?显然,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必须指导他们怎样深入的观察,切忌浮躁,去发现更多纸的特点。最后一个造纸的活动,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活动,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活动花一节课的时间是很有价值的。但现在......不过,在这个活动中有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学生造纸,刚刚开始一个班,造好的纸再怎么吸水还是很湿,不能马上写字,要等几天,加上天气不好一直不干,不能写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提不起来了,第二个班级上课,我教给同学一个办法,用吹风机把造的纸吹干,效果好多了,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把人造纸搞定了,学生在自己造的纸上写字画画,虽然粗糙但都很兴奋,效果非常好。

对这节课,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删减,对材料进行了改进.第一个环节选择了现象更加明显的材料,而非材料盒中有的;第二个环节我选择放弃,直接让学生撕纸,进行纤维的观察,引出古代蔡伦的造纸术,介绍造纸的过程。并马上利用刚刚撕碎的纸展开我来造一张纸的活动。这样下来一节课还是很紧张,基本没有渗透德育内容!(本来,这节课是渗透节约纸张、节约资源等德育思想的好时机!)作业也无法完成

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课里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充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把材料进行分类。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我让学生先对材料进行预测。在挑选材料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尽量选取生活中普遍的、常见的,但判断起来又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如:回形针、铁钉、三角尺等。学生通过表格的帮助,分小组讨论并推测出物体沉浮的情况。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上来汇报,总结出学生对每件材料的预测情况,并板书出他们有异议的材料,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注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学生作出实验结果的报告时,我注意让他们对照预测结果,思考使自己预测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讲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与形状无关。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多。在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这一环节,在学生观察完并汇报了结果后,应该给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讨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选择实验的材料种类还可以再增加一些。除了原本实验中准备好的实体的塑料、金属、木材各两种外,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试一试我们身边的物体,如橡皮、橡皮泥等,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更多不同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材料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科学前概念,现在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来让学生细致的观察砖瓦和陶器、瓷器。碎的砖块和瓷片是我们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观察落实充分,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于材料研究的兴趣。材。

“砖瓦”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陶器”、“ 瓷器”虽然经常遇到,但孩子们并不熟悉!其实,我在上课前对陶瓷也不甚了解,有很多的疑问。查阅了资料后,发现陶瓷可分为“陶器”和“瓷器”,虽然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这两种材料的特性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比如说:陶易吸水,瓷不易吸水;陶用一般黏土,瓷用特殊黏土等。所以在选择观察材料的时候,要让学生先区分“陶器”和“ 瓷器”,比较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特性的时候,才不会有不同的结果

从设计到试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我都努力让学生在充分的观察活动中利用维恩图去建构水和油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的科学认识。但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把本课的三个主要活动进行了整合,先安排了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设计:“这里有一杯水和一杯油,你打算比较水和油的哪些方面?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比较它们呢?”学生绞尽脑汁,众说纷纭,“我想比较它们的轻重”、“我想比较它们的颜色、粘度、透明度”“我想比较它们谁流得快”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也不忘适时地进行引导,指导操作时要注意的地方,同时,我还不忘引出并指导本课要活动的另一重要内容――比较液滴。一切准备就绪,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水和油活动就拉开了序幕。活动一展开,问题就连续不断地出现了:有的小组手忙脚乱,不知先完成什么;有的小组干脆先比较我最后指导的液滴实验;有些小组活动了很久也没有开始做比较轻重的实验,更别提填写实验记录单了。

后来发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才接触科学三个月,他们的科学素养还不高,动手能力还不强,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拔高要求,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要一个活动一个活动地开展,扶着他们逐层深入研究。

于是,我再次分析了教材,重新设计了一套新的教案。首先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课题,紧接着追问:“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它们吗?”这样一方面唤起学生旧知,另一方面为本课时的第一个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比较这两种液体时,可以利用眼、鼻、手等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油。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明确了,观察比较的效率也明显提高了。其次,我运用了简短的语言,自然地引出了液滴的比较实验。教学设计时,我考虑了另两种材料:一是玻璃片,二是报纸。我觉得这两种材料的差异比书上要求的将液滴滴在玻璃和蜡光纸上更明显。另外,我考虑到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活动的严谨性很高,因此,实验前,我还刻意安排了滴管使用的指导,我想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会有些帮助,同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说滴液滴时需要注意什么?我想只有指导到位了,学生的实验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教学的实验效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学生在我细致地指导后,活动起来显得更有序了,速度也更快了,而实验的结果也更准确了。这是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磨课中深深感受到的变化。第三个活动,我安排了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水和油倒在一起观察。因为油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十分明显,所以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没有上过“沉浮”,所以水重油轻这一观点只能作为猜测的结果,于是我追问道:“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比轻重吗?”学生自然想到了用秤称,经过演示实验,学生更加明白了油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油比水轻。第四个活动,我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正方形管、U形管和H形管中,让学生在观察后自己得出没有固定形状是水和油的共同点。最后,我引导学生观察维恩图,进一步归纳总结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这也是进一步建构液体之间相同点的过程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

建德市杨村桥中心小学 江海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谁流得更快一些》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的观察,已经认识到液体是会流动的。本课中学生通过对水、洗洁精、油三种液体的流动速度进行比较,加深“液体是流动的”这个基本属性的认识的同时,意识到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另外,本课是学生上科学课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对比实验,在“想比赛方法”和“完善比赛注意点中”渗透了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问题,即公平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持玻璃倾斜度相同(受力大小一致)、液体多少一致、玻璃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况下比较液体流动的快慢。

本课的教材设计意图是:要求学生对不同的液体的流动快慢进行比较,加深对流动这个液体基本属性的认识;公平实验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持玻璃倾斜度相同、液体多少一致、玻璃片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完成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是教学目标达成比较好,科学概念的建立比较清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液体流动有快有慢”、“液体流动快慢是受液体黏度不同影响的”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也基本掌握了“黏度”这个科学词汇。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科学分析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借助形象的实验过程,学生不仅参与比较充分,思维也得以有序地发展。

二是在追求试验方法多样性的同时还兼顾科学竞赛的公平性。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保持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相同。这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我在课前游戏中就渗透了公平竞赛的思想,所以这堂课在讨论实验公平性的时候,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师生共同的互动,很轻松地就达到了目标。

但是在本节课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1、对学生的指导不够。首先是在学生使用滴管时,教师的指导还没到位。有几组学生在滴同样多液体时,滴上一滴他们把握不好,出现了比赛的不公平,导致实验出现误差。还有就是提供学生材料时。为了公平,让学生在玻璃片上进行竞赛,有一组学生没听仔细,他们还是在塑料尺上来进行实验的,教师应该强调更清楚点,对学生的关注更全面点。

2、在问题的设计上还有欠缺。当学生在讨论设计实验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比赛更公平、公正?其实这个地方还可以加个问题上去,问学生:比赛中需要哪些材料?然后再让学生去讨论。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的讨论会更有目地些。

3、教师的语言不够干脆,显得比较啰嗦。每当学生汇报完自己的想法后,我总喜欢去重复学生的话,这不仅让费时间,还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去改掉这个坏习惯,教学时语言要简练些。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反思 船营区越北镇南三道小学:张东

科学课标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性实验课,我想以此为始,今后的学习中使他们像科学有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控能力,慢慢会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这节课由于学生的手、脑、口都动起来了,思维很活跃,有很多现场生成的东西,在面对学生的一些表现时,我还是觉得有点措手不及,一些教学环节处理得太粗糙了。

例如:虽然我抓住了学生实验方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经过讨论、分析,了解到操作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明白了比较水的多少要用同一标准,但让学生真正去做的时候,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把之前的方法置于脑后,完成没有了规章,虽然结论是正确的,但前一部分的学习给人的感觉完成是无用功。

课堂上流汗的虽然是学生,但对老师的综合要求其实是高了,面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如何抓住有价值的内容加以引导,值得我继续探索和学习。

课后反思: 教材解读:

《我们周围的空气》作为“水和空气”单元研究空气的起始课,首先一个定位就是了解空气在学生中的前概念,通过研究‘空气的存在’从而丰富、提升空气概念,‘水和空气的比较’又能为液体概念的巩固,气体概念的提出起到支架作用。

空气,作为气体的典型代表,空气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同时,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被观察到,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这些将造成“空气”的教学有相当难度。空气的存在,需要学生用相关的证据来证实。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进行观察,所以需要学生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证明了空气的存在,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活动。如何运用方法将这一学生看不见的事物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图景,最终形成抽象概念这将是本课的研究重难点

《空气占据空间》这节课教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于理解。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集体讨论、交流、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整堂课中有两个重要的结论:1空气是会占据空间的。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会变化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验证。在实验前先给先给学生简单的讲解了空间的定义,前一个实验是在老师的演示实验“杯中的纸会湿吗?”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紧接着比较空气和水都占据空间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了?学生操作比较分别装有40ml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然后拓展知识,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要学生通过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帮助乌鸦喝到水。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的科学知识帮助到其他人,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学校的领导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是比较完整,过程清楚,板书设计有心,各个环节紧扣,问题设计好,学生积极活跃。不过也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语言平淡,激情不够,节奏太快应该注意细节。在学生操作实验中,应该讲明实验要求,课堂组织方面有待加强,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对学生的表扬应多样,评价要有价值。最后领导对我的工作做了肯定,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开始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信心。

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我想我的课堂永远会充满活力

。《在空气有重量吗》这一课中我感到如果跟着教材走,学生学得很辛苦。因为学生的思维深度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偏要拉着学生走,不仅学生学得苦,老师也教得苦。下面就两个环节来谈谈一些所思所想。

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处理用小天平来设计实验这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的实验要考虑到排除气球本身的重量,还要考虑到首先要让小天平平衡。学生的思路就卡在了没有想到要让小天平平衡。而我出示了气球皮重量不同的两个气球,本想刺激学生思路能想到要使小天平平衡,但是课堂上这样的处理使学生的思路僵化了。

这个问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他们的思路根本没有朝这个方向去,要从此岸到达彼岸就很困难了。老师要朝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当学生想到要在小天平两侧挂上两个的气球时,作这样的引导:挂两个气球大小一样还是不一样?为什么?(出示两个气球平衡的小天平)这样行吗?这样学生自然就意识到要使小天平平衡才能排出气球本身的重量,这样的话不需要学生说出来,能有这样的意识就已达到目标了。并且这样的引导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他们的思维能跟上来。

二、让学生轻松的从此岸到彼岸 在处理用天平称量皮球内空气的重量这个环节,原来的设计是要让学生在演示前能把完整的测量过程说出来,当学生说完要称充满气的球后,我追问那接下来怎样做?学生一片茫然。但学生数学上已学过已知两样物体的重量,再知道其中一样物体的重量,求剩下物体的重量。为什么应用到求球里空气的重量,学生就变得不知所措呢?

3.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 篇三

------------------

发表日期:2007年1月25日

作者:顾勤峰

【编辑录入:蓝色幽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案例与反思

富亭小学

顾勤峰

蜗牛这种小动物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准备了蜗牛。打算利用两课时的时间观察蜗牛的构造、爬行、吃食等活动。但实际上,这些小蜗牛却给我出了一些问题,让我临时改变教学方案,而教学效果却非常好,至今让我和孩子们回味无穷。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问题一:小蜗牛怎么不出来。

孩子们带来的小蜗牛都呆它的“家”里不出来,那怎么让它出来,不出来就没办法观察,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蜗牛上,于是我提出问题,“怎样让小蜗牛出来呢?有什么方法?,孩子们这时提出很多方法:如“把它放在水里”“放在湿布上”“用针扎”“放在玻璃片上滴上几滴水”“在地上磨”,最后讨论这些方法行不行,否定了几个方法,确定把蜗牛放在湿布上或玻璃片上滴水,讨论五分钟后,孩子们边等待边加油让自己组的蜗牛快出来,这样经过二十分钟后,蜗牛终于陆续从他的“家”里爬出来,让孩子们欣喜若狂,教室里一片欢呼。

〈反思〉:本打算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蜗牛,结果蜗牛不出来,如果不让他们观察,而看书那么孩子们就体验不到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了解不到观察的过程与方法。我因势利导,让孩子们“想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想出很多方法,又经过讨论选择哪种方法可行,又一次让他们体验了不伤害小动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十分钟的等待与加油,让老师、孩子们与小蜗牛联系在一起,感觉不到时间的的漫长,充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未来的小科学家。

问题二:接下来怎么办

既然小蜗牛出来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故意把这个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考虑怎么办,孩子们思考讨论后,有的组拿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有的组让蜗牛进行比赛,有的组拿菜叶让他吃,有的组让蜗牛爬细线。教室里好一片热闹,有喊加油的,有记录的,有串组的,而我呢当然也加入他们的行列,进行指导。

〈反思〉:科学探究并非一成不变,教学过程、知识的传授也要随机应变,教师只有正确的把握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才能够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接下来怎么办”正是让孩子们在亲历观察时,引发思考,在观察比赛等活动中尝试方法,设计百度文库

方法,当然,教师也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如放大镜、细线、玻璃片等等,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进行活动,同时也体会到与小伙伴之间进行合作的力量,而教师正式恰当的成为本次观察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亲密的伙伴,让两节课充满欢乐,充满探究小蜗牛秘密的味道,一改以往教学中“要我学”的教学理念,而成为“我要学”“我要观察”的教学理念。

问题三:观察后的收获

连着两节课,孩子们还没有汇报成果就要下课、放学,看着孩子们恋恋不舍,又充满欢乐,充满收获的脸上,我当即决定,让孩子们把这两节课的收获与感受以日记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并布置回家后继续观察小蜗牛,准备在下节课汇报。

〈反思〉:新的课程标准提到科学课不要以上课给为起点,不以下课时为结束,而要将科学穿整个活动生活中,所以我让孩子回家后继续观察,相信他们一定会观察的,因为他们的兴趣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还提出用日记或自己喜欢的方式写感受或收获,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探究目标。

下面,我选了两篇学生日记,供大家欣赏。

日记一:星期三 天气晴

2006年10月10日

今天我们观察蜗牛。

我牛吃菜叶时,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它的嘴,蜗牛它爬着的时候,它好像也不吃东西,你们不知道吧!我们还用一根小细线让蜗牛爬的,我们还让蜗牛比赛了呢!他们比赛的时候,我们特别着急,我们的蜗牛是跟杨子卜他们组的蜗牛比赛,比赛一开始,我们组的蜗牛爬得特别慢,到比赛快结束的时候,我们的蜗牛爬快了,超过杨子卜他们组的蜗牛,比赛结束了,我们组的蜗牛的了第一,我们四个都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老师问:“你们组成功了”,我说:“你说得对”,下课了,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日记二:星期三

天气晴

2006年10月10日

今天是星期一,在科学课上,我知道了怎样才能让蜗牛从壳里爬出来。

我就一一告诉你们吧,上课时我看见桌子上有许许多多的小蜗牛,当然啦它们是我们亲自找来的。老师说:“想办法让蜗牛爬出来”,我们组往蜗牛身上倒了几滴水,过了很长时间,蜗牛才爬出来,我摸了一下蜗牛的粘液,蜗牛的粘液比黏胶还要黏。

在比赛的时候,我和大家一起说加油加油,最后我们组的蜗牛得了第二名。

〈感受〉:从这两则日记上,我看出孩子们确实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并且非常关注蜗牛比赛的成绩与过程,而忽视观察蜗牛的细微部分。所以在今后进行观察活动时,尽量让孩子们能清楚的知道观察目的观察目标,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老师要适时进行讲解,这样孩子们的印象才深刻。当然,我要把学生的这些日记或图画、或小制作将细心收百度文库

藏,当一个保管员,等孩子们小学毕业时,发给他们,让他们看看他们的科学经历。

总之,要上好科学课,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能随机应变,要把时间尽量给学生。在放手让孩子们活动时,要充当好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当然也要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科学习惯的培养,要勇于对不正确的问题说不,不要被热闹的课堂迷失教学的方向,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积极、上进的课堂氛围。

4.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 篇四

科学课不同于过去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的自然课,它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学科。科学素养应该包括必备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生活方式,还应该包括对科学探索的执著精神。

本单元,将有关水的学习置于生命之源的广阔背景下,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本单元的重点不是教概念、记结论,而是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水。

本课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浮力、压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按照教材的课时安排为2课时,因此,我这节课重点就是引导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期达到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及追求探索延伸至课外。

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科学知识

1、知道水有毛细现象,水的表面有张力。

2、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1、设疑导入,引起兴趣:

2、发现水的表面张力(1)发现水的表面张力(2)生活中的水的表面张力

3、发现水的毛细现象(1)自主发现

(2)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发现水会爬与材料有关对材料进行分析(3)验证假设

(4)全面认识,得出结论——验证水向四周扩散与什么有关

(5)认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6)处理遗留问题——处理学生自主发现的较深问题或其他问题

4、整理用品、养成习惯

5、总结全课

三、本节课的亮点:

1、化深为浅,以师生合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会团结”“互相拉着”。

水的表面张力实验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水溢出前的形状,但要让学生理解“互相拉着”还是有些难度的。课前我也想过在学生发现现象后,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表面张力,但总觉得有些抽象。课间学生的游戏给了我灵感,让我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游戏“跨大步”,其中游戏者的合作不正似概念中的“会团结”“互相拉着”吗?

2、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我最初提出让学生将直尺插入水中观察水是否会爬带有很大的即兴色彩。我想与其让学生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后,再让他们仔细观察纸巾,不如给他们设置一个疑问:水为什么不会沿着直尺向上爬?接着我提示学生思考两次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由于改变的条件只有材料,所以学生得出水爬与不爬与材料相关就相对容易一些。再加上纸巾和直尺一软一硬,一个充满空隙,一个结构质密表面光滑,较容易对比,提出假设,这样学生提出假设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将名人名言通俗化,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所以学术上追求卓越的人一定要善于而且渴求和别人交换思想,集众家之长。我认为在课堂上将这句话稍加改变不仅能使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现,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交流的积极性。今后总有一天学生能够看到萧伯纳的名言,我想那时他们大概也会想起这节课学科的某些片断吧。

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对一些有价值的细节没有充分利用。比如在学生汇报水的表面张力猜测与实验结果时,我没有抓住机会让实际放回形针数少的组分析少的原因;比如有个学生在汇报本组水的表面张力结果是,本应是“加满水后水的表面呈……水将溢出前水的表面呈……”,而这名学生却两句话都是“水溢出前的杯子……”我只顾让各组汇报结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上的错误;比如学生处理溢出来的水的方法,其实正好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但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时,我没有加以有效的引导。

2、语言不够严密、准确、科学,没有做到字斟句酌,随意性比较大,针对性不强。

五、本节课留给我的启示:

1、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正如一句老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科学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并能对学生在课堂内外发现、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培养学生单独或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爱科学,爱实验,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做实验,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两点疑惑

1、上课前能否对学生进行一些美育熏陶。比如教师介绍一下所选音乐的名称、所在专辑、乐队,因为课后我听到学生说他很喜欢课前听到的音乐,但如果教师上课时对音乐作简略介绍,又可能会占用科学实验的时间。

5.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 篇五

我在教学开始采用了倒叙的教学方法,我想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上我的视频资料引导会很顺利的认识我们周围的材料。另外,给可的教学中我大量使用教师补充的方法,在听课者看来可能有教师讲的太多,学生说的不够的感觉,但我想,对于这种科学课,需要掌握的东西不是很多,教师的补充才是教学的关键,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是重要的,而对于后面的一些关于研究材料特性的课程,自然将以学生的探索发现为主。所思所想,是否合适,值得大家商榷。教后记:

本节课我所上的课程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我们周围的材料》,对于这样的内容,我的理解是围绕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让学生充分认可各种材料的广泛应用,目标内容不是很多,但对于刚刚接触科学课的三年级学生来讲,在实验室中上课会感到非常新奇,我也预感到当组织活动后会出现局面失控的情况,因此力求简单、直接。就上课情况来看,主要有一下反思:

一、优点:1.基本上按照预设组织了教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强;2.教学中我的我的状态在前一阶段还是比较放松、比较自如的,也比较好地反映出我上课的特点:随意中紧抓主题,随意中渗透学科精神。

二、缺点:1.调查活动开始后,场面比较混乱,调查的面过广,导致时间把握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也导致第二项调查没能按照预设完成,进而导致自己情绪低落,后期教学中我的情绪持续低迷,语音明显降低,效果不佳;2.学生的实验室规程教学没有做好,虽然是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感到新奇是正常的,但作为老师,我一直在想,小学阶段的科学课重要的一点不是学到多少科学知识,而是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习惯,同时,从小帮助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当然,我的课堂中的实验其实只能称之为观察实验,也就是调查活动,与真正的实验还存在比较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我是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渗透这些东西,比如进入实验室的行为要求、试验中的操作规范性等。

三、思考:

1.科学课不好讲、不好上,正如专家老师所讲,一节课能够让学生掌握80%的知识就非常完美了。科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新奇的、有趣的,对于老师而言却是困难的、艰巨的,讲到什么程度?讲那些内容?怎么讲?都是需要老师认真思考的。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清晰、具体、准确、有针对性。同时,我也一直在想,科学课是否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教学来进行,这样是否会渗透给学生更多的科学点滴知识,引发学习兴趣呢?这个问题值得商榷。2.科学是实践的学科,学生的动手、感知、体会是第一位的,如果可以置办起比较实用的实践基地,如种植园、操作室等是否会提升科学课的质量呢?

6.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 篇六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教学重点】

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教学难点】

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教学准备】

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地温计、干湿球温度计、杯子、冷热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出示两杯同样多、但温差很小的热水,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热?”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2、小组讨论。3汇报交流 用手摸一摸。

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看看谁的温度高,就是谁热。„„

有的学生认为1号杯里的水热,有的则认为2号杯中的水热。

3、师:怎样才能精确地知道到底哪杯水热呢?这得用专门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认识温度计。

(1)大家见过温度计吗?谁能说说你见过的温度计什么样子?由几部分组成?

(2)出示资料卡,引出什么是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板书)。(3)总结: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液柱、玻璃泡四部分构成)(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强调温度计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

(1)结合自己的经验直接测量水的温度(一个小组的同学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

(2)组织学生汇报刚才的测量结果,尤其是让测量同一杯水温度的同学汇报。

通过汇报结果产生问题:“为什么同一杯水温度不同呢?”(3)讨论出现差异的原因,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

3、展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温度计正确的测、读、写。(1)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形成正确的方法。

(2)并熟练掌握温度的读、写(注意强调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读写方法)。(3)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大家想不想运用咱们学过的方法进行测量,可以测量人体温度、也可测室内温度、测室外温度,注意要做好记录。

同时提醒学生,不同的温度计是用来测不同物体的,不能乱用。

2、再来测测哪杯水更热,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生测量与刚上课时温度差不多的两杯水的温度。师小结:用工具测量比感官观察判断更准确。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师生一起对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

2、在课本上规定的表格中标出表示自己探究水平的级别,进行评星活动。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生活中会用到各种温度计,你认识它们吗?搜集温度计或温度计资料卡与同学交流。

师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体温计、地温计、电子温度计的图片。

2、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先要甩甩?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力求突出三性。

(1)教学的目的性。科学课教学的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科学能力及科学习惯的培养。我把这课分成两个活动:认识温度计和学会温度计正确的测、读、写的方法。

(2)探究活动的科学性。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着重对实验前方案的设计环节进行细致的处理,一步步引导学生设计好方案,要求每个人都要知道怎么做。

(3)材料呈现的合理性。我在教学中使用温度计、杯子、扇子等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温度计及温度计正确的测、读、写,这样,可提高课堂效率。

2、使用建议。

上一篇:党务与党务公开下一篇:五分钟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