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文化广场

2024-09-16

义乌市文化广场(共14篇)

1.义乌市文化广场 篇一

风俗文化

一、红白喜事

旧时在义乌民间讨老婆(娶亲),是一件大喜事。一对夫妻的婚姻,从望侬、定亲到迎娶,需要少则半年,多则三年的时间,让女方制备妆奁。程序也较繁多:媒人做媒、望侬、定亲、下礼(送聘礼)、送日子、挈果子(西乡称“担拍粉”)、辞亲、回赠、后代银、起身酒、拜别祖先、迎娶、新娘上轿、拜天地、宴请、闹新房(俗称“讨果子”)、拜见公婆、谢媒等,至今许多旧的礼俗仍在延续。

义乌民俗重骨肉情义,讲敬老孝道。家人有病,全力请医诊治,昼夜陪伴左右,侍茶水,适时进药。给病人洗身体,勤翻身,随时处理排泄污物。劳不厌倦、苦不皱眉。百年之后,孝男孝女,孝儿孝媳,世代相传,蔚然成风。20世纪末,义乌全面实行火葬,骨灰盒放于公墓。各地公墓多建于山区,丧葬礼仪,除不用棺木,一般都照旧俗。

二、过生日、做寿

每年的出生日期,都作为一个人的喜庆,家人为他(她)庆祝,祝愿健康长寿,吃象征长寿的鸡蛋索面,全家共享欢乐。每增到十岁,庆贺规模比常年生日要大。60岁以上逢十为生日寿庆,尤其是百岁,古称“人瑞”。

三、起新屋上桁

旧时建房,义乌人称起新屋。需经选地基、破土定基等多个程序,还要选吉时,时辰要与房主的生辰属相相生相合,不能相冲相克。

四、迎龙灯

义乌民间目前有400多条龙灯,多为板凳龙,还有调龙灯(竹节龙和布龙)以及珠灯、人物灯(如迎胡公、陈佰廿五相公)等。传统迎龙灯主要在闹元宵和清明时节,活动中人们“摆香案”,点上一炷或三炷香,手持行灯,向龙王叩头跪拜,祈祷龙王施福人间,以兆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

饮食文化

义乌民间,每逢婚嫁、乔迁、寿辰、升官、升学等喜庆时节,亲朋好友总有请客送礼和回礼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但请客送礼在贫富之间,差别甚大,富者场面很大,筵席丰盛,菜肴丰富,甚至拿“十六汇签”招待来客贵宾。

穷者,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以简朴的家宴应付了事。真的有“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对“十六汇签”名菜佳肴,我们也只有耳闻,没有目睹。

“十六汇签”作为义乌饮食文化,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传承,对当今的饮食行业发展应有益处。传统饮食文化有其可供借鉴、传承之处,其实“十六汇签”与如今筵席菜肴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它对当今某种不当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一种冲击和批判。“十六汇签”全席:是指4熟食,4海鲜,4甜羹,4点心,外加8个冷盘组成。

年俗

1、迎洪罗相公:

迎洪罗相公等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由义乌田心村的四个自然村轮流承办,每次为期四天四夜。相传100多年前,田心村连续干旱,于是村里派人到荷叶塘村请来洪罗相公,洪罗相公来到后,果然田心村上空下起大雨,拯救当地百姓,那一天就是农历十一月初八。

当地人感其恩德,以后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仪式庆祝丰收,企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这一盛大的民间文化习俗在田心村代代相传。

2、切麻糖:

关于义乌切麻糖的习俗,在《义乌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除夕前,“家家切炒米糖供春节茶食”。《义乌风俗志》中则有了更多的描述:春节期间,全县城乡用糯米、粟米、油麻、花生、大豆,经过蒸炒爆后,用红、白、麦芽等糖切制“麻糖”,或称“炒米糖”“胖米糖”与“寸金糖”。

3、做红粿:

红粿等传统喜庆点心则是义乌人民在春节期间用于自家宴请时必不可少的菜品。宴初,在宾客们将酣未酣之际,呈上一笼热气腾腾的蒸馒头,辅以鲜艳欲滴的红烧肉与淡色素口的箬笋,一口咬下去,鲜美浓郁、满口生香。

2.义乌市文化广场 篇二

“智慧教育特色教师”只是福田小学教师群体发展的一个缩影。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学校所倡导的“用心做智慧教育”的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指引下,学校开展的文化土壤“改良”实践———培育“智慧教育”特色文化。

转变育人理念,构建“智慧”管理

在基本育人理念上,我们始终认为,“分数不等于质量”“知识不等于智慧”,真正的教育应借助于知识并最终“酿造”出人生的智慧。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主动探索转变旧有的质量观,从以下几个维度来重构学校质量体系:第一是做人,第二是健康,第三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我们的共同愿景是:从福田小学走出去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具有“礼让、有序”的核心品质。在我们福田小学的育人理念当中,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而为了贯彻这个理念,我们创建了自己校本特色的教育载体———“福娃一日常规”。这是我们从“文明进校、物品摆放、环境卫生、两操集会、课间休息、文明就餐、午休阅读、有序放学”八各方面构建起来的一个具有福田特色的行为习惯养成体系。比如,“物品摆放”,我们要求学生早上到校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空书包,把书包挂在椅子靠背上,然后对书、本子、其他杂物按照种类、用途、大小进行分类,最后再整齐有序地放进抽屉,书脊统一朝外以便于拿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给自己营造一个整齐有序个人学习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物品摆放这个习惯的训练培养学生有序思维、有序做事的品质。为了确保养成教育成效,我们又建立了一个名为“福娃争星”的养成教育评价监控体系。这样,从做人教育的目标,到做人教育的载体,再到做人教育效果的评价监控,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的做人教育就落到了实处,做出了实效。

此外,在操作层面我们还创造性地实施了中层领导联系制、科任老师护导制、班级管理小岗位制、示范班级免检制、升旗手展示制等制度,着力构建智慧型管理方式。因为要让老师成为“智慧型教师”,我们的管理首先要能体现教育智慧。例如,值周班轮岗制,值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值周工作,从实践中接受体验式教育,本身既是检查实施的主体,也是行为的示范者,同时也是检查过程的受教育者,“检查”则具有了示范、督促、体验等等复合的功能。而且,值周班还担负整个升旗仪式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这样的变化,使得升旗仪式由原来一切都由固定人员来完成,也就是做个形式、走个过场的活动变成了各个班级个性化展示的舞台。其教育的功效被最大化!

建立反思机制,探索“智慧”之路

倡导“用心做智慧教育”,很大的阻力来自老师们的惯性思维方式和简单化的教育行为习惯———学校的要求被以命令的方式简单地传达给学生,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少进行理性的,追根溯源的分析梳理,而采用简单的批评说教的方式。这在倡导做智慧教育的初期,表现得尤为严重。为推动教师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习惯的转变,我们建立了教育反思机制。在校园网开设“智慧教育”栏目,专门用于老师上传自己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案例、反思。同时,针对“问导教学”,开设了专题论坛“周思录”:一个阶段确定一个主题,引导老师每周作专题性的反思,在论坛上进行交流。并规定每学期每个老师都必须发帖,而且学校要组织人员对质量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列入年度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评。的确,要改变固有的习惯是很难的,老师也一样,有时也必须借助一些外力。

搭建交流平台,培养“智慧”之师

实践经验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教育智慧的重要源泉。为此,我们积极搭建“智慧教育”的交流平台———“智慧教育大讲坛”“问导教学分享会”。具体做法是:每周一教师会后30分钟时间,留给教师交流“智慧教育”的做法、心得体会、教育案例……人员的确定有几种途径:年级联系领导或相关科室推荐、教师自主报名,有时也会随机抽签。做得好,说得好的,我们还把他们推广出去,有兄弟学校来参观交流时,让他们代表学校做“智慧教育”的经验介绍。这既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他们去总结提炼、反思提升,并且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仅过去的两年就有70余人次30多位老师(占全校一半)为近70所兄弟学校参观团作经验介绍。“问导教学分享会”则安排在每周四下午放学后进行,主题与“问导教学周思录”一致。

在这样的场合接受历练,对老师成长的帮助是非常大的。目前,我们有一批老师脱颖而出,快速地成长起来了!而且我们采用的一个策略是分阶段分批次、有重点地推出不同的老师。

创设展示舞台,营造“智慧”氛围

过去,管理者往往有一个不自觉的倾向,眼睛只盯牢哪些老师没做好———做得不够当然要提醒,但更重要的是让做得好的老师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这不仅能鼓励先进,同样也能起到鞭策后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营造做“智慧教育”的良好氛围。

“智慧大讲坛”是一种形式,我们还组织了“智慧教育特色教师展”。结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发动全体教师申报个人和班级管理的特色化成果。申报过程中老师要提供书面报告,意义在于,让教师对自己个性化智慧教育的做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反思。学校组织考评组对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初评,获得通过的再进入下一轮现场的考核。最后评出了第一批10位特色老师,学校对他们进行物质、精神奖励的同时,还将他们的事迹材料做成展板公开展出。

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引导老教师将自己的专业成长和特色的形成融入学校倡导的“智慧教育”,从而推动“智慧教育”向纵深发展!

我们还将结合校园长廊文化建设,创造更多的智慧教育展示平台。

改造硬件环境,创建“智慧”阵地

我校的基础硬件设施,在前期的建设中已基本到位,校园环境更是一流。但如何让硬件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智慧教育”呢?

一方面,从“智慧教育”的需要出发,进行一些必要的环境改造;另一方面,一些常规的建设项目,也要充分挖掘其教育的功能,拓展“智慧教育”的阵地。

如,为创建更为生动的体验教育基地,我们将学生公寓前的花园改造成了“百果园”。在不破坏整体设计的前提下,改种上了杨梅、柿子、橘子、桃子等水果。并采用班级认领的方式,把百果园建设成一个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亲近自然、责任感培养等主题教育的阵地。

3.义乌市文化广场 篇三

1月30日下午,2007义乌文博会(4月28日A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80余家中外新闻媒体100余名记者以及部分国家驻华使馆官员、行业协会领导及业内精英人士参加了发布会。

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在会上说,2007文博会与深圳文博会将实施差别化竞争和错位发展,文化产品注重技术和艺术含量,突出经贸功能,定位更加科学合理。在参展行业上,将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的参展种类和数量,共分文体用品、文化礼品、书画古玩、演艺、传媒、设计等六个大类行业、30多个类别的产品参展,突出文化产品的优势;重点围绕文化产品的交易做文章,努力使参展商和采购商得到更多的实惠;利用义乌市场外向度高和外商多的优势,邀请更多的国外采购商和参展商参会,提高办展的国际化水平。

4.西湖文化广场 篇四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杭州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段北岸、中山北路西侧,文晖路南地块,占地面积为12.9平方千米,环境景观设计面积为12.4平方千米。西湖文化广场是古运河生态链和历史文脉的重要节点,是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林广场的延伸,并且它作为城市中轴的北端开放空间,与南端的吴山自然风景区形成了呼应。在这一及其重要与敏感的区域进行景观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又由于广场的底下土建部分已经完成了设计,正在施工,整个环艺景观设计要求在保持原总体设计、建筑设计、设备管线设计系统的合理性,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整个广场的景观设计要有所创新有极大的难度

西湖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方案始终以“广场文化”为契合点,通过多维创新的景观设计理念,使景观空间与场所精神完美契合。创造一个极具时代气息和文化特色的新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使西湖文化广场成为面向新世纪的高品位城市文化活动场所,形成以古运河历史文化为基础的特色城市广场。

“广场文化”有两层内涵。第一层内涵:从景观视觉信息传达的层面上看,广场中的各景点与景观要素要“有所指”,而且“有所指”必须是地域文化,这是城市风格构成内容之一。第二层内涵:从景观空间弹性使用的层面杀昂看,广场应拥有各种尺度,高质量,几集的交往空间,为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提供适宜的条件。第二层内涵是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与活动载体,广场空间只有被注入活动功能,才能激活城市的生命力,体现场所精神;如果只有第一层内涵,那么城市文化广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两层内涵缺一不可。

因此,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

(1)创造一个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成就文化广场,并从分利用古运河文化作为广场的景观线索,创造一个与古运河文化息息相关的城市亲水休闲空间。

(2)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手法,创造具有新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使人们能够在其中进行各种不同的文化活动与空间体验活动,并使西湖文化广场与原有发的武林广场成为一个整体。

方案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基地的形状特质,挖掘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塑造“一中心一轴一带”的景观格局。从而使整个地块成为一个整体。“一中心”代表物为“琥珀”寓意文化的凝聚、情感的凝结,是基地文脉所在;“一轴”的代表物为“玉簪”,由古至今,穿越时空,是基地文脉与光脉所在;“一带”的代表物为“水袖”,绿浪起伏,是基地的绿脉。文脉的凝结、水脉的涌动,绿脉的环绕。,三脉在广场上融合,一起构筑现代风格的西湖文化华广场。

1、景观视觉层面

方案的设计主题为“文化虎魄”,从良渚文化到农耕文化,有水运文化到现代科技文化再到信息文化,层层递进,层层积累,就如同琥珀的形成过程一样,是整个西湖文化广场蕴涵这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时间维度度上看,“文化琥珀”积淀了古运河多个阶段的历史文明。整个广场的设计由外至内依次表古运河的每个文化阶段。第一文化层:远古良渚时代(石之时代);第二文化层:古典农耕时代(土之时代);第三文化层:近代水运时代(水之时代);第四文化层:现代科技时代(金之时代);第五文化层:信息宇宙时代(光之时代)

从空间维度上看,“文化琥珀”再现了杭州现今城市景观的文化肌理,即提炼杭州城市的景观要素,如城市的理性,钱塘江的情怀,运河的古韵,西湖的宁静,山的起伏,借用杭州丝绸编织的原理,把城、江、河、湖、山的肌理引入西湖文化广场的设计之中。

景点

(1)未来信息“文化层”的景点主要有琥珀广场。景观雕塑球环绕着整个琥珀广场,球体上有夔龙雕刻纹,营造出夔龙争珠的景观意向,这是这个广场充满了勃勃生机。琥珀广场的中心为景观早喷泉。整个琥珀广场也可以作为大型活动的庆典表演舞台。广场东侧陈列盆景桂花树,这是考虑到一方面可以杭州市花来点题,另一方面桂花的色、香、味、姿、韵多为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所赞咏,可营造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2)现代科技“文化层”的景点主要有“科技历程”。将景观钢球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上,使人感受到科技的简约之美。景观钢球就如同一波波脉冲,承载着科技的信号和人类文明的信号。

(3)良渚“文化层”的景点主要有“飞雾夕照”。这一景点的空间平面构图灵感来自良渚文化的原始图腾,再现了杭州的原始自然景观。(4)玉簪玻璃光带。这一光带强化了吴山文化轴线,加强了广场的气势。“玉簪水带”从金水桥上的叠水到广场上的特殊质材地面,就如同一根熠熠生辉的玉簪一般,串起广场上的一个个景点。“玉簪水带”在金水桥段为景观水带,底面为玻璃,既为主体建筑提供了倒影景观面,又强化了轴线。金水桥面两侧铺装着代表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图案,向后人展示着先人的智慧和东方古文化的神奇魅力。在桥上还设置了与主题建筑形态相呼应的雕塑灯柱,并点缀着四季花卉,设置了休息座椅。“玉簪水带”景观是“文化琥珀”主题中水运文化层的集中体现。

(5)“水袖绿脉”即古运河滨水沿岸30M的生态景观带。在浙江越剧表演中,水袖的一打一甩,一扬一挑,在寄托任务思想感情的同时,又突出了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空灵含蓄,虚拟相生。动感见长等特点。在设计中,绿脉的构思正是来源于灵动的水袖。整条绿脉就如同水袖一般环绕着整个广场,赋予了广场动感,美感和韵律,而这样的寓意又使得整个广场的设计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6)细部设计,硬铺而集中区设置在靠近主建筑,中心广场和轴线的地方,铺装设计这重体现文脉肌理和现代良渚文化,广场文化还体现在通风口的设计中。设计师在通风口设计中将文化、艺术、功能相结合,使之成为广场上的景观小品。

视线走廊

以上是各个景点,开放活动空间通过一系列视线走廊被组织在一起,并且视线走廊还合理地引导了人流。

(1)穿过桥到琥珀广场再到主体建筑,形成了一个主要的视线走廊。

借用自然馆和剧院电影馆之间的通道,形成从东广场的主入

(2)口延伸到琥珀广场的视线廊道,使得东入口上的“三脉合一”雕塑和琥珀广场上的喷泉互为对景。

(3)从长生廊桥,喷泉到科技历程广场上显示屏,形成第三条视线走廊。

(4)从古运河边的“情探追鱼”景观道丹陛桥、旱喷泉,形成第四条视线走廊,将水、绿、季风(东南风)引入广场。景观视线组织设计终点考虑人们在各种位置观看广场与主体建筑的肯呢过,以及广场与城市的对景、借景关系和内部视线的组织。设计师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处充分考虑对景和层次关系;在基地边界主要的观景处设置景观开放窗口,形成从武林广场看对岸主体建筑和视狂;在中山北路,通过绿化形成两个开放窗口,引导视线,引导人流;在古运河上,利用台阶形成从睡眠上看主体建筑的开放窗口。同时,本方案结合建筑和周边节点空间,设计若干条向心的景观视线。如在东南侧绿化中地留出许多向心的廊道,目的是创造从不同视线、不同角度(如在运河水上、桥上、岸上等)观看建筑的可能性;在主轴上(如在观景月台、亲水栈桥等上)设置观景点,使人能借助古运河的天然水面欣赏主体建筑,并在关键点上设置观景树、景观雕塑等。方案还通过地形变化和竖向设计,创造多层次的空间,如通过做一些地形缓坡处理,形成若干个局部景观的变化,使视点的切换、视线的变化成为可能。

灯光设计

灯光设计是使各景点组成一个整体的另一要素,是景观视觉艺术的重要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文化琥珀”夜景的主角。本方案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的广场景观视线要求,强调“一中心一轴线一水带”,视线一层层向内收敛的效果,使广场宛如古运河一块流光溢彩的琥珀。“玉簪水带”景点上设置特殊地面光带照明;在琥珀广场上设置发光球体,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具有现代感的艺术效果。

地面铺装

铺装景观从功能角度讲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物质功能是满足人们在城市活动中的具体使用要求,如散步和交通的要求、功能分区要求、休闲和交往的要求;精神功能是满足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使用中的美学、心理学要求,进而满足

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等深层的文化和社会方面的要求,这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1)主入口铺装图案采用水波纹造型,突出“水”的文化主题。

(2)最大面积的铺装采用了不同类型而又相互呼应的图案组合,用以强化“西湖文化”的中心主题。

(3)利用铺装景观为人们的活动提供运动的轨迹和停留的焦点,并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多

姿多彩的变化,有时还赋予空间某种寓意和神奇色彩,使空间饶有兴趣,耐人寻味。

节点介绍

科技活动主题广场设置在科技馆主入口对景处。四面电子显示屏可以全方位地向人们提供活动节目安排,天气预报,重大新闻报道等信息,也可以成为广场上举行各类活动时的大型现场直播显示屏,有利于烘托各类活动时的大型现场气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电子显示屏本身就是一2具有科技特色的雕塑。

文化活动主题广场设置在剧院电影馆主入口对景处,为举行各类中型文化主题活动提供场所。广场中设置舞台与背景设施。

丹青画廊仿佛是古运河边一道炫丽的彩桥,掐死从武林广场看对岸西湖文化广场的画框。同时丰富了轴线的空间层次,在各类节日庆典活动中,可以在廊架处布置盆花,吊花等。此处是观赏整个西湖文化广场的最佳角度。

越剧浮雕园内的景观草坡地势起伏,像是一个大型的越剧表演舞台。这一滨水景观草坡为戏剧迷举办自发性的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

在驳岸滨水边界的处理上,设计通过各种景观要素(如涉水、台阶、踏步、平台、码头、亭廊)来创造丰富的亲水、赏水、戏水的空间。

景观空间设计还创造了多种步行体验,设置了残疾人步道、盲人游步道;在不同的步行区域,设置了多种材质的步道,如木栈道,木与钢相结合的步道,青石板和卵石步道等;在古运河两岸设置了摆摊码头,为水上活动提供条件。

结合各景观空间要求和各区功能特点,广场的绿化设计在滨水沿岸30m的绿化带内形成阳光、草坡、密林的生态效果;在东南侧的越剧浮雕园中,利用乔木形成通风廊道,引导古运河水面上的风和夏季的东南风深入到广场中;在基地的西北侧,种植常绿的植物。

结语

5.文化广场作文 篇五

早晨,天刚朦朦亮,就有一群中老年人拿着剑,做起了早操。健身区里长的小草,树木的叶子上都挂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太阳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就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

广场的白天是安静的,广场的夜晚又是热闹的。

夜幕降临,灯全都开了。紧接着,一群大妈跳起了广场舞,有几名小孩子出于好奇,也跟着她们的动作跳了起来。孩子们穿着旱冰鞋,不停地在人群之间来回地穿梭着,还有的孩子则相互追逐,打闹着,更多的孩子则是喜欢在人群里玩起“鬼捉人”的游戏,还有那些健身的高年级学生,喜欢去玩单杠,有的是拿起了还板滑板,不停地展示一些高难度动作。小商贩的叫卖声、广场舞的音乐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使这里变得更加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广场,安静而又热闹的广场。

6.义乌市文化广场 篇六

义乌文博会以“文化产品交易, 文化创新发展”为办展主题, 着力创新, 优化服务。自2006年创办以来, 坚持弘扬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交易会的“经贸”效果, 努力加速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在各地文博会中以经贸性、国际化而独树一帜, 是文化部重点支持的中国四个文博会之一, 是东部地区目前唯一一个文化产业盛会, 还被评为200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行业品牌展会”。

浙江, 依托市场优势, 培育文化产业。位于中国东海之滨的浙江省, 素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的美誉, 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名人辈出, 艺术流派纷呈, 民间艺术特色浓郁。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实施“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以来, 浙江文化事业更呈现出整体推进、蓬勃发展的态势。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 辖六镇七街道, 市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有人形象的比喻:义乌是建在市场上的城市。1982年, 义乌率先创办了小商品批发市场, 20多年来, 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义乌国际商贸城拥有面积400万平方米, 商位6.2万个, 拥有16个大类, 4202个种类, 33217个细类, 170万种单品。

义乌市场的发展带动, 牵引着浙江其化地区众多的特色文化产业区块, 形成了一个跨区域的“义乌经济圈”。义乌已经成为文化商品的主要产销基地。目前, 已形成了文教体育、框画工艺、年画挂历、制笔和包装印刷五大文化产业优势行业, 产品品种累积10万多种。据统计, 全市共有文化生产和经营单位1万余家, 2007年全市文化行业年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从业人员30万余名。义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为义乌赢得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注入了强大的原动力。

义乌文博会依托义乌的市场优势和浙江省文化产业发达的优势, 突出展会的经贸性、实效性和外向度, 要求80%以上展位为商品交易类, 参展企业大多数都是文化产品生产厂家。通过汇聚文化产品, 开展文化活动, 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洽谈, 搭建文化产品贸易平台为手段, 努力加快浙江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发展。

2010义乌文博会将于2010年4月20日-23日在义乌市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文博会主要由贸易展览、会议论坛和节庆活动等板块组成, 重点突出经贸功能, 以文化产品贸易为核心, 开展展览、洽谈。主会场严格按照划行归市, 同类集聚原则, 根据参展商品类别进行展区地合理设置。预设文化办公类、体育娱乐类、工艺美术类、演艺传媒类、创意动漫类、图书音像类、书画古玩类七大类十多个行业区。结合文博会主题同期还将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展, 如2010国际商品交易展、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巡展、小商品设计大赛、中国义乌藏画于民联谊活动、浙派书画名家作品展等。

主展馆有文化办公类、体育娱乐类 (5800元/展位) ;工艺美术类、演艺传媒类、创意动漫类、创意动漫类 (5200元/展位) ;书画古玩类 (3800元/展位) 。其中文化办公类、体育娱乐类双开口加收800元;工艺美术类、演艺传媒类、创意动漫类、创意动漫类双开口加收400元;书画古玩类双开口加收200元。展位配置有三面展板、企业楣板、一张谈判桌、两张折椅和两只射灯。

分会场设有国际商贸城、义乌数码城、出版物中心、古玩市场。其中国际商贸城常年展位有:一区:喜庆工艺、装饰工艺 (1350个展位) , 相框、瓷器、水晶、旅游工艺 (700个展位) ;三区:笔墨用品、纸制品 (1500个展位) , 办公学习用品 (1600个展位) , 运动器材、眼镜 (850个展位) ;四区:旅游购物中心。

参展程序:

1、预订展位。向执委会招展招商部提出申请, 并提交各类申请材料及填写完整的参展申请表, 经审核符合参展条件的参展企业, 根据参展条件及报名先后顺序统一安排展位。2010年3月28日为截止报名;

2、选位与缴费。在参展单位确认展位号后, 5日个工作日内将参展费用统一汇入大会指定账户;

3、展位确认。在收到展位费后由展务执行机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有限公司统一发出《展位确认书》和《参展商手册》, 参展商做好参展的各项准备工作;

4、补足会刊及其它相关资料。

展会日程安排

布展报到时间:2010年4月17日-19日8:30-17:00;

展览时间:2010年4月20日-23日 (4月20日-22日8:30-16:30;4月23日8:30-14:00) ;

撤展时间:2010年4月23日14:00-21:00

2010年4月, 让我们在小商品海洋, 购物者天堂——义乌, 与八方宾朋共奏一曲中外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精彩乐章。义乌, 敞开胸怀欢迎您!

更多信息请浏览义博会官方网站:www.ssofair.com

7.打造特色企业文化广场 篇七

企业文化广场是企业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企业员工、社区居民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企业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企业文化广场建设与规划是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全面提升企业形象、加快企业进程的需要;是改善企业环境质量、提高员工生活质量的需要;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带动项目周围沿线开发的需要,所以企业文化广场不仅是企业的象征性标志,而且还是企业的名片。

当前企业文化广场的特点

当前企业文化广场的特点有八:

选位合宜,形成城市景观的闪光点。如中远地产2006年在CBD国宾大道建造的北京第一个品牌企业文化景观广场,它将中国原创智慧产业,尤其是处于起步期的创意型企业的标志名称及LOGO的地砖聚集一堂雕刻在广场地上,形成一条熠熠生辉的智慧产业品牌星光大道,作为时代的见证永久保留并成为CBD一道迷人的风景。

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攀钢文化广场由攀钢展厅、飞扬雕塑、音乐喷泉、柱栏休闲区、电子时钟等组成,是攀钢重要的公共活动区,一些重要活动如新党员入党宣誓、升旗仪式等在此举行。

空间布局合理,元素构成得当。有些广场能利用地下层辟为商场、停车场和展览馆等,从而拓展了空间,获得了效益。大庆铁人广场设置的多阶台地园很有新意,人们既可以登高俯瞰广场景色,欣赏多层花坛,又可利用台地下的空间布置设备用房和公厕等。

规模适当,尺度宜人。广场用地一般都在5公顷以下,这样的占地面积便于集中使用,并可保持一定的活动强度,使用者容易获得亲切感。如首钢投资建成的占地1.25万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广场上有百米跑泉、环形突泉、净水池、广场彩灯和园林造型等壮丽的景观;厂区内还有中国第一座顶吹转炉实物及各种纪念性、理念性大型雕塑。

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融合,个性特征突出。泸州国窖广场具有反映地域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有沿袭最原始古老的操作工艺的酿酒作坊、品酒阁,还有文思风流的龙泉碑记和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龙泉上风格独特的酒史浮雕图、文化长廊、参观走廊、船山楼及演出广场等。

注重生态和谐,植物配置合理。注意乔、灌、草、花的合理搭配并在树荫下铺设硬地,既保持了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又安排了足够的活动场地。这种复合式的空间处理值得提倡。广东核电集团企业广场之“脸”——核电的徽标。是用绿色盆景缀成的迎面向你“飞来”的一只白鹭,几年来,白鹭选择核电站栖息,已经把核电站当成了它们的家。

服务设施完善,景观艺术精良。许多广场配置了多种设施,从而大大提高了环境的舒适度与吸引力。五粮液世纪广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由奋飞门、《观沧海》、总部大厦、180499荣誉馆、百味园、怡心园、集团公司标识、功勋榜、多功能馆、档案培训楼等建筑,以及《大鱼吃小鱼》等雕塑和广场综合园林等景点组成。

施工质量好,管理维护到位。许多广场都有专人负责日常的管护工作,并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深受市民喜爱,增添了广场的凝聚力,提升了广场的文化品位。有的大型广场还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建设企业文化广场存在误区

目前,建设企业文化广场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

形式雷同、千场一面、一哄而上。有的广场设计上盲目模仿外地广场模式,多以喷泉、绿地、雕塑几个建筑元素进行堆砌,形成千篇一律无特色的格局,独创性不强;空间构成元素过多,缺乏整体优化与协调,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

功能定位迷失、实用性差、缺乏人气。 广场是居民参与社会活动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以政治、纪念意义为主,过分追求几何构图,对人性化环境的创造重视不够。有的企业把广场建设看作形象工程,在广场选址上不考虑企业社区居民使用需要,甚至远离企业和社区居民生活区,缺少可达性;有的广场功能过于简单,缺乏空间层次和宜人的生态小环境。

城市文化体现不够,缺乏可识别性。以格式化的建设取代个性化的企业广场文化,有些广场中心景观为一尺度巨大的不锈钢雕塑,辅以大面积硬质铺装和绿篱圈起来的草坪,毫无特色可言。企业文化广场其文化内涵包含企业的历史、文脉、精神与情感的内容。如果在设计中缺乏对不问文化环境独特差异的理解与领悟,那么这样的广场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因地制宜、因财制宜做得不够。比排场、讲规模,抛弃原有的绿地一律建绿化广场,过度重视观赏草坪等平面绿化,忽视树木在广场中的美化和生态作用。

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缺少精品意识。目前能成为精品的广场则是凤毛麟角。

灯光色彩配置不当,使人产生不安。由于广场夜景景观的公共性质是追求吉利,祥和的灯光色彩寓意是所要遵循的“公德”。但有的广场中用湖兰色或淡兰色等易让人产生恐怖联想的光来“亮化”,不仅与广场的欢乐气氛相悖,还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服务设施不足,不能充分体现人性化。广场作为一个兼有多种功能的生活服务性场所应尽力满足使用者多方面的行为需求,使居民在广场内就能得到便捷的服务。有的广场设计中少有像耐用的固定长凳、必要数目的电话亭、挡雨设施等,这样会制约广场服务功能的全方面发挥,减弱广场的舒适性及吸引力。

企业文化广场的设计理念

企业文化广场设计,应首先坚持系统的设计原则——既要巧妙地布置景观群等实体要素,设计好广场主轴线、空间开合度、韵律与秩序感等形态要素,又要处理好广场建筑质感与色彩等属性要素,同时还要结合气候、环境等生态要素的特征,融入历史、文化等观念要素,综合地解决企业社区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企业文化广场的引人之处在于接近民情风俗的宽松自然的环境。除经济实用外,具有地域特色,注重文脉、尊重自然才是企业文化广场设计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地域特色

广场应具有可识别的地方性。地域特点是多年来和企业发展留下的鲜活遗产,也是企业社区居民的共同财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地方特色。企业文化广场应在有机融入当地居民活动的前提下对这些地域特色有所体现。

首先应充分把握每一企业文化广场自然要素的特征,使广场的景观特色化(如广场形态结构、当地地理特征、植物特色等)。企业文化广场空间往往是多个层次的空间复含体,每个空间层次完成一个或两个广场的功能。而多个空间层次组织在一起就实现了广场的综合性。为了使不同年龄的使用者都能在广场上自由自在地进行自己的活动,可把广场空间分为许多层次,以鼓励使用,使广场空间既完整又丰富。一方面在平面布局的划分上尽量使用流畅的设计手法保持其贯通的空间品质;另一方面,运用景墙、台阶高差、铺地材质变化等方式,将整个广场空间划分为几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层次,使其更接近人的活动尺度。

其次是挖掘企业当地的人文景观特色,提取企业和当地中值得培育的文化基因,充分体现广场的历史价值和场所意义。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广场往住被当地居民和来访者看作企业的象征和标志,使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因此地方性应成为企业文化广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

文化内涵

文化是企业特色的本原。如今广场文化已成为企业文明的窗口。人们在广场中不仅仅是活动筋骨,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空间里,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陶冶情操。在广场的设计中,一定要把创造人性化的空间放在第一位。并注重配置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雕塑、小品、水体、绿化等,有利于形成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环境优雅的公共空间。企业文化广场是展示文化的“平台与载体”。随着企业社区居民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提高,广场的文化性显示出愈加重要的地位。广场文化是大众文化,应该为企业社区居民所理解、所接受,千篇一律的大型列柱或图腾、巨型不锈钢雕塑、不能反映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大尺度、大手笔也不是广场建设成功的标准。企业文化广场想要做出文化品位来,设计技巧固然有一席之地。但最佳的技巧莫如理解企业与社区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个性,从个性之中寻找创作源泉。在塑造广场文化特色方面,结合行政中心、商业街及居民社区各自的特点,体现以信息文化为基调,以现代气息为特征的企业文化特色,同时,适当地表现历史文化。

尊重自然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企业文化广场设计应贯彻生态第一,景观第二的设计理念。一方面广场建设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我国大部分地区 夏季长且气温高、日照强,这使得遮阳成为广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北方地区缺水,广场硬质铺地采用透水砖、种植适合当地的乔木等都是较好的解决方法。北方冬季寒冷,使得植被比较单一,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处理。比如冬天举办广场冰雕、雪雕等展览活动,就可吸引大量的游客。

另—方面广场设计应通过融合、嵌入等园林设计手法,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引入当地自然的山体、水面,使人们充分领略大自然的清新愉悦。植物绿化不仅有生态作用,还起到分隔或联系空间的双重作用,是企业文化广场空间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设计方面,运用喷泉、叠水、雕塑和绿化等艺术手段,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实现“蓝带”、“绿带”与建筑景观带的有机结合,体现“园林广场”的景观内涵。

【案例】

富有特色的铁人广场设计

功能定位

明确功能定位是广场设计的立足点,也是广场设计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铁人广场是由大庆石油管理局和大庆油田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一处大型休闲娱乐广场, 总投资8 418万元,占地11.11公顷。

铁人广场位于大庆石油管理局所在位置也就是大庆龙南地区的中心区域,广场周围是居住区和大型行政办公用地。广场设计立意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题,展示着大庆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勇攀科技高峰奔向未来的美好理想。该广场是代表大庆油田形象的重要广场,应适于大庆油田的各种庆典、集会活动,同时也应具有综合性。由于处在市中心,还应具有城市生态公园的功能,是居民日常娱乐、休闲的最佳场所。作为大庆的重要景观之一,广场还应充分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因此给该广场定位是:集集会、休憩观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特色企业文化广场。

空间布局

空间围台、尺度、比例都是影响广场空间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广场尤其应在空间形态方面多下功夫。

铁人广场基本上采取南北向中轴对称布局形式,划分有不同景区,地处大庆龙南地区的中心地带,周边主要为居住区和大型行政办公用地。适宜举行群众集会等大型活动。主体部分划分成一个核心区和旱喷泉、五色土、台地园、春华园、秋实园五个景区。这些景区的空间组织各有特色,构思精巧,错落别致。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及位置考虑了主题展开、空间节奏与游览路线等几方面的因素。广场设计集中了大型雕塑、浮雕、音乐激光喷泉、大屏幕、张拉膜等多种造景手段,充分表现企业形象、城市形象并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

核心区:广场中心为44 000平方米的集会广场,设计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挖湖堆山”的手法,设计了一条折线形的水面穿过广场,水面的中心是一层层渐高的平台,最高层的平台是广场的中心雕塑基座。主雕塑名为“腾飞”,高27米,其立面形象即象船帆又象雄鹰的翅膀,采用镜面不锈钢板制成,由9片螺旋状升高的镜面不锈钢片叠成(以此表现扰动的地质岩层,反映石油工业的特点),耀眼发光,成为全广场的视觉中心。象征着大庆石油企业蓬勃向上的气势,充分展示了大庆石油工人迎接挑战、二次创业的精神。

五色土:广场西北角设计了一个正方形的平台,平台内用红、黄、棕、褐、黑五种颜色铺装组成图案,黑色位于中心,象征着大庆油田的建设者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为了祖国的石油工业来到这片黑土地。平台上有一个红色张拉膜结构的棚架,象征着祖国的荣誉。五色土的设计充分宣扬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

台地园:设计将厕所、监控室、茶座和其他一些管理服务用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种台地状的建筑形式,建筑外墙装饰反映大庆创业史的大型花岗岩浮雕,使原本纯功能性建筑变成一种景观。其造型写意,气魄磅礴,突出体现出“石油会战,油田发展和未来展望”三个主题,每个主题紧密衔接,浑然一体,令人过目难忘。台地的顶层,人可抬阶而上,四周作屋顶绿化,供人们休憩观光。

春华秋实园:设计保留并设计了大面积的绿地空间,其间布置游步道、园林小品等设施,这是对于广场实际利用空间的充分开发,避免在广场设计中常出现的只注重平面构图和视觉效果,而忽视实际利用率的情况。

音乐喷泉:是围绕主体雕塑而设置的,分别有中心音乐喷泉,环形音乐喷泉,旱喷泉、激光水幕四部分。其中,中心音乐喷泉的4个25米高的主喷泉喷涌时,在效果灯、五彩灯和地埋灯的映照下,五彩缤纷,令人惊叹,广场西侧的金字型建筑,就是激光水幕控制室,反映在水幕上的各种景物,都来自这个控制室的操作。

旱喷泉:广场西侧设计了圆形的旱喷泉小广场,目的是满足人们小范围的聚会要求,相比核心区的集会广场,它的尺度适合于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旱喷泉四周设计有四组不锈钢抽象雕塑,内容反映东北的传统民风民俗。广场的大面积水池空间为喷泉设计者提供了广大的施展余地,广场喷泉有涌泉、摆泉、跳泉等多种形式,控制方式和造景效果有激光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等。

作为社区居民休憩的场所,广场广植树木,绿化面积53 650平方米,广场设置4盏25米高的高杆投射灯,把整个广场照如白昼,加上音乐音响,更加营造出一个美妙轻松的氛围。

8.文化广场建设请示 篇八

桐木镇城镇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较快,但由于缺乏文化广场和体育活动场所,城镇功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健身活动需要,城镇居民健身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区交通要道,环境恶劣,既不利于群众健康,也给交通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妥善解决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味,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健身活动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我镇根据城镇建设规划,拟在城镇东面拆除原文化站和花炮厂厂房,新建镇文体广场。该项目占地13亩,包括封闭式篮球场、百姓大舞台、文化长廊和绿化带等设施,预计总投资400万元,目前已经开始征地等建设前期工作。为使该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并尽快竣工,现特呈文,请求县人民政府:

1、批准该项目建设;

2、安排县规划局完善规划审批手续;

3、安排县土地局完善土地审批手续;

妥否,请批示。

9.义乌市文化广场 篇九

【关键词】广场舞;广场文化;积极;作用

一、广场舞的类型及其文化功能

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早已风靡世界的广场舞渐渐传入中国,开始日益关注文化的建设,所以广场舞蹈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借此传达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其实,广场舞不是狭义的舞蹈种类,而是多舞种融合的艺术形式,大批原本濒临消亡的民间舞蹈也通过广场舞的形式得以重生,具有独特的“人多齐舞”的表演特点。像芭蕾舞、扇子舞、踢踏舞等不论是现代的还是民间的、流行的都能放在广场上表演。

广场舞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第一种是原生态的舞蹈,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厚,是很多新创舞蹈的基础。它多源于当地生活,广泛分布在农村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种类繁多且在广场舞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比如新疆舞蹈、草原上的蒙古舞蹈以及朔州的踢鼓子秧歌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节假日,由群众自发组织表演。第二种是在原生态舞蹈的基础上加工和整理的舞蹈,既保留了原生态舞蹈的原汁原味,而且紧跟时代潮流,掺杂了部分流行因素。比如,忻州原平的《凤秧歌》,山西的《高台花鼓》、忻州原平的《凤秧歌》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第三种是根据民间舞蹈素材创作出的新型广场舞,它打破了传统因素的限制,在编导、舞蹈、音乐等方面进行自由创作,极大地丰富了广场舞的内涵。像老少皆宜的北京《新秧歌》、晋城快板舞《夸晋城》、运用芭蕾再创造的舞蹈《花儿朵朵》等。但是其失去了传统舞蹈精华的依托,无法成为广场舞中的精品。第四种是踏歌型的广场舞。该广场舞起步较晚,类似于交谊舞的节奏,随音乐的高低音节奏而踏出有序的步伐,比如常见的节奏有中三中四、快三快四以及慢三慢四等,受到了中老年的广泛欢迎。

广场舞具有特殊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不受性别、年龄限制,不论是什么舞蹈功底的人,都能随心所欲,以热情欢快的集体舞形式来演绎舞蹈艺术,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同时,广场舞也是艺术和体育的完美结合,不仅能起到放松健美的作用,而且也能缓解压力、释放心情,在娱乐中增强人们的体质。人们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将自己的感情都融入舞蹈中,一动一静,具有深远的意境。当前,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时尚运动,以舞蹈艺术的优雅潜移默化的培养着人们的气质。

二、改善群众广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广场舞的发展

很多群众反应广场舞的噪音污染十分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的休息,所以很多人对此深恶痛绝,产生了抵触心理。因此,当地政府要对排练时间和场地进行整治规范,比如硬性规定在上午8点以前,中午中午2点到4点中间,以及晚上10点以后都不允许在进行该项活动,否则采取一些强制性的处理措施,为周围居民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休息环境。在政府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参与者配备无线耳机,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还可以借助各大媒体等舆论平台的作用,宣传广场舞规范发展的建议,使人们认识到规范广场舞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强化民众对广场舞的认可,排除其摒弃情绪,让广场舞与民众间能相互理解、包容,从而促进广场舞的规范化发展。总之,广场舞的规范发展,需要政府、媒体、广场舞者及周边民众的共同努力。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对公共场所的建设及对公共设施的投资

广场舞场地缺失和音响设备落后是现阶段广场舞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要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就场地来说,在进行市政规划时,加强城市广场和公园的建设,为广场舞的进行提供公共的场所,这也是推广广场舞的根本途径;其次,就音响设备来说,政府可以加大该方面的投入,在公共场所配备高档的音响设备和无线耳机,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其余时间即存放在社区等场所,这不仅确保了公共资源的安全性及被合理的有效利用,同时还有利于广场舞的健康发展,是服务型政府服务民众的一种新形式,促进了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加强官方的宣传和推广

考虑到广场舞对群众身体健康和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官方宣传的优势,采取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对广场舞进行正面的宣传和推广。由于广场舞的主要对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对街道社区和当地的新闻媒体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宣传的手段和方式,而且也要注重宣传的力度。一方面,媒体需要向人们普及广场舞的积极作用,以及训练的方法和时间等;其次,社区也应该抓住时机,多组织一些相关的文艺演出,大力推广广场舞,在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使广场舞建设深入人心,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加强对广场舞文化的发展

现在的广场舞已经从原来比较单一的形式发展为更具特色的舞蹈形式,不再是安逸的健身舞或者扭秧歌等,出现了民族舞、交谊舞以及现代舞等,不断丰富着其内涵,受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欢迎。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广场舞现在更多地被当成一种健身的方式,随着欢快的节奏,舞出各种姿态,美感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人们更注重的是一种身体上的健康;在健身的同时,广场舞还能健心,让人们在热闹的舞蹈中,陶冶情操,提高品位,促使人们走出家门,在欢快的节奏中释放自己,体会快乐。同时,人们在参与广场舞活动的过程中还能提升自信心,肯定自我价值,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而这是在家打麻将、看电视或是上网打游戏所无法比拟的。

当前,尽管广场舞团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其缺乏专业的指导,没有权威的教练带领所以导致广场舞在动作、节奏等方面并不规范。因此,需要当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一方面通过居委会或者文化馆招聘的方式,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其中;其次,也要奉行走出去的政策,鼓励部分人才到专业的舞蹈团队中学习,接受更好的指导。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蹈团队更加专业、科学的练习,提高其舞蹈动作的规范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今天,广场舞作为一种全民愉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城市文化状态的一个标志。广大群众参与到广场舞建设中去,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释放自己的个性,放松自己的心情,传递出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当地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资金支持和人才投入,促进广场舞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祝琴.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 大众文艺,2014,21:20+6.

[2] 龙燕梅.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研究[J]. 大众文艺,2013,23:14.

[3]杨波.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大众文艺,2015,14:15.

10.论群众文化之社区广场文化 篇十

一、社区广场文化是新时期崭新的文化

社区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舞台。社区广场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利用城市中的各个楼盘兴建的社区工作室、广阔的场地、公园等进行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时至今日, 社区广场文化从其形式、规模、内容等来看已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如此, 我们今天的社区广场文化却仍然保留着其亲和力和兼容性以及自娱性等属性。同时, 时代也赋予了其新时代意义的文化样式。一是文化意识新。充分展示了创造性、竞争性、张扬性的时代文化特质。二是表现形式新。表现在突破行业和单位的局限, 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放弃单独的活动状态, 从个体走向群体;走出文化部门单独作战的舞台, 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合作的大格局, 促成大规模的社区文化活动。三是活动内容新。根据社会文化新亮点, 群众兴趣爱好和特色地方文化进行多样性选择, 做到独树一帜、反响强烈, 把高雅文化、通俗文化、特色文化结合起来, 同时把社区广场融合进来, 形成社区文化广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社会广场文化的内容

社区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 以专业文化为引导,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时代在发展, 时代精神在变换, 社区广场文化亦会随之更新。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经济落后, 仅局限于集会、庆典等广场活动。时至今日, 由于改革开放, 物质文明建设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 特别是群众自发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社区广场文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超越了广场文化的作用, 是以前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社区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含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艺术性活动。其内容和样式是丰富多样的, 它既可以有业余、通俗、普及艺术, 又可以有专业、高雅、精品艺术;既可以有传统和现代的舞台演出, 也可以有乡风民俗、民间艺术的社区广场群众表演。可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同时, 社区广场文化的开展, 使社区文化与企业互动互补, 紧密结合, 共创效益, 而且还可通过发挥社区广场文化的涵盖力和辐射力, 宣传地方产品, 提高文化含量, 塑造全新的企业形象。

三、社区广场文化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宽裕, 社区广场文化已成为我国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社区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 显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它集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于一体, 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社区广场文化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其主要特点为:

1、自娱性。

社区广场文化一个显著特征是其自娱性。在这个舞台上, 除了有组织的演出外, 更多的是群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各种文化活动, 集歌舞、娱乐等各类节目为一体, 融吹拉弹唱多种形式于一炉, 人们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得其乐, 愉悦身心。

2、时代性。

社区广场文化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文明、高尚、和谐的追求, 这无疑是对封建迷信和低俗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抵制和否定。社区广场文化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以其昂扬向上、健康有益的格调, 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品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3、亲和性。

社区广场文化活动是开放性的。表演者和观众可为同一群体, 同时又有近距离的接触和互动, 从而产生很大的亲和力。

4、兼容性。

社区广场是没有围墙的大舞台。参与社区广场文化的社会成员, 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欢聚在社区广场。人们在这里既可以是欣赏者, 也可以是表演者, 在这里没有身份, 地位的差别, 人们可以轻松自在, 无拘无束, 自由流动, 在休闲中感受着文化的熏陶, 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尽情展现自我。而且军营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旅游文化、集市文化、节日文化等都可融入社区广场文化, 成为大家所共有的精神乐园。

综上所述, 社区广场文化以其独有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显示着社区广场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要认真研究社区广场文化, 正确引导社区广场文化, 牢固占领这块重要的文化阵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文化“七进”, 充分发挥社区广场文化的各项功能, 提高市民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十七大以来, 群众文化建设被纳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只有切实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社区广场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和广阔的空间同时, 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也汇集于此, 其承载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其承载功能, 最大限度地满足着广大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审美的需求, 参与和选择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和组织化和技术化, 劳动过程的自动化和人类管理系统化的加强, 人们对于接触、亲密、归属的渴望日益强烈, 社区广场文化最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 消除人们的孤独与疏离。因此, 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对于维系社会团结与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通过参与社区广场文化活动, 走出了封闭的独门独户, 感受到松弛和自由的空气, 增加了社会接触, 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社区广场文化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

11.乡镇 村 文化广场简介 篇十一

XX乡XX村文化广场简介

XX乡XX村位于乡政府以西4.5公里处,距离县城2公里。该村交通便利,西姜晚霞湖旅游路横贯全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10户1522人。经济收入以农业、劳务输出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2752元。XX村文化广场位于XX村党员活动室前,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

XX村原党员活动室在5.12地震中受损严重,致使基层组织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为适应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丰富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XX乡党委积极汇报争取,申请“中央特殊党费援建项目”,于2009年新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包括二层砖混结构办公楼一座和文化广场一处。文化广场于2010年10月正式竣工,现配套有篮球架2个,乒乓球桌2个,健身器材6套,太阳能路灯4个,广场地面铺设马路砖。广场集各项村规民约、文明公约、民主制度、科普宣传和健身器材于一体,是一个集美化、亮化、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科普服务为一体的农村文体广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广场作用发挥良好,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群众农闲时的议事台、活动场、休闲园,为群众参与评议村务、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学习宣传知识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村民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已成为该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广场文化季活动致辞 篇十二

“爆竹声中辞旧岁,金鸡报晓迎新春”,在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祝这一团圆美好的节日,并借此拉开今年“热爱家乡、建设贺兰,广场文化季”活动的序幕!值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致以新春的问候,向奋斗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

心和支持我县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向精心组织、筹备、参与这场文艺演出的单位、个人和演出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这次文艺汇演取得圆满成功!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令人振奋、令人难忘的一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齐心协力、务实苦干,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实现了八年来最快增长,向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2005年是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速度13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形势催人奋进。惟有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永不懈怠的工作激情,惟有经过我们上上下下的发奋努力,这个宏伟的目标才能实现。

今天的晚会,首先要感谢县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作为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组织,县工商联为巩固和发展我县爱国统一战线、繁荣非公有制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立足服务,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协调和沟通,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主动参与到我县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在他们的引导带动下,涌现出了一批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并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使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再次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天的晚会,也标志着我县今年广场文化活动的正式启动。去年,我县成功组织开展了“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系列文艺活动,在充分展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良好精神面貌的同时,也使广大居民了解了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年我们将以展现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富裕、文明、城市化新贺兰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讴歌我县推进“兴工强县”战略所取得的成就作为活动主题。希望各单位、各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促进本单位、本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文化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方针,创新形式、内容和手段,认真组织演出一批高品位的文化精品节目,把今年的广场文化活动搞得丰富多彩、轰轰烈烈,为激励全县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志们、朋友们,春天的脚步已经向我们走近,时不我待。在大好春光下,让我们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把加快发展的巨大热情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齐心协力,拼搏奋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13.浅谈城市文化广场设计 篇十三

1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 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 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 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 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 有许多不同的表现, 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 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 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 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 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 创造了一个个有个性的场所, 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 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 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 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 组成一个步行系统, 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 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 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 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以上, 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 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 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 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 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 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 铺地新颖别致, 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 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 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 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 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 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

2 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 注重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与统一

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 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 否则, 难以吸引人们停留, 所以, 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 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 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 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 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 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 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2.2 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 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 结合广场规划性质, 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 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 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 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 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 对称的严谨的关系, 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起。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 在这个工程中, 著名建筑师贝垏铭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 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 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 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 镶嵌在广场上, 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 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2.3 注重与街道的协调与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 有许多必然的联系, 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 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 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社会历史意念上、空间设计上、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 并且注意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 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 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 也是十分必要的。

2.4 注重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 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两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 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交通与广场设计时, 应采取: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 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 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等站点, 扩大步行规模;②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 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 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等, 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③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 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汽车停靠站等。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 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 结合广场的性质, 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 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 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 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3 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的多种处理手法

3.1 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

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 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 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 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 而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 更是数不胜数, 兰州东方红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城市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以水造型方式;②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例如:西安的大雁塔广场, 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喷嘴的音乐喷泉, 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又如, 都江堰市的水广场也是以水为主题, 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 创造出的瀑布, 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 给人以激情和享受。

3.2 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 (包括柱廊、雕柱, 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 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 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 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 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 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

不同的时代赋于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起初的雕塑设计往往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或严肃的主题, 或是纪念性的, 如, 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或是纯装饰性的, 如, 圣保罗大教堂檐口上的雕像;或是宗教性的, 如, 耶稣雕像、观音雕像;或是纯艺术的作品, 如, 断臂维纳斯雕像等, 这时的雕塑多是具像的。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 雕塑成为人们在环境中感觉与联想的对象, 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其中的含义, 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雕塑, 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它, 这时的雕塑设计中, 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 如, 莫斯科加林纪念碑, 用钛合金制成, 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 显现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土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 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 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衬托的非常明亮;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 三个跳舞的少女, 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现代, 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 谐趣的设计风格, 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 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 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如, 日本设计师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 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他的另一个作品“等待石”, 一块石头上雕成屁股的形状, 十分有趣。

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方面:①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 设计雕塑的形式, 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②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 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 设计文化广场;③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 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 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 说明人的尺度关系, 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④注重雕塑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 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 或配以音乐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 如, 南京雨花台, 郁葱的树木, 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3.3 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 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 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 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 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 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 沿着人的视线, 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 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 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 根据设计的需要, 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 丰富空间体系。

在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 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它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 又可以同主要街道相关联相联系, 是使城市文化广场空间有序,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著名的罗马市政广场改建, 米开朗琪罗成功地运用轴线建立了广场的空间秩序, 并成功地设计了地面铺装, 强调轴线与位于地面的椭园形图案中心的铜像雕塑, 将建筑、雕塑、广场、地面铺装在轴线上统一起来, 谐调地进行组合, 构成了卓越的城市空间, 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染力。

城市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 亦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 使得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果以时间长轴来衡量城市, 其城市设计中的各元素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积累中, 任何一种场所的设计环境的设计, 都是一种“制约中的再创作”, 要设计城市整体性环境就要具备整体性思维, 要求设计师能将设计的场所环境纳入城市一定的区段、区域, 乃至整个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并通过运用轴线组织的方式将它们相联系, 并根据此场所与环境在城市整体性环境的重要性, 来决定突出处理还是协调其它环境。例如:法国巴黎, 在城市设计中就充分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各城市空间。在巴黎中心区, 若干以历史建筑物为主题的城市轴线, 及以轴线设计来结合的文化广场与街道, 这些城市元素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巴黎城, 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里大街、凯旋门广场、德方斯中心所构成的轴线, 是巴黎的精华。而构成这轴线的每一个广场的环境设计都与主轴线密切结合,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个空间序列的高潮。

4 结束语

综合上述, 城市设计中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 它反映了城市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 说明在任何一个环境设计中, 整体的得失都比局部的好坏重要得多。城市文化广场设计虽然只是城市设计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但它的设计手法却与城市的总体布局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 城市设计正是通过对城市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城市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 并最终达到城市整体性环境的统一。

摘要: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是营造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元素。从注重城市整体性环境, 优化城市环境质量这一点出发, 介绍城市中文化广场的设计。

关键词:城市文化广场,文化内涵,场所空间,处理手法

参考文献

[1]唐奕.论文化广场设计[J].中外建筑, 2000 (2) :16-17.

[2]杨渝南.对中国城市广场文化表达的思考[J].广东园林, 2007 (2) :7-10.

[3]覃永辉, 姜丽.基于城市文脉的城市广场设计[J].山西建筑, 2007 (26) :77-78.

[4]郑重.现代城市广场特色研究[J].四川建材, 2007 (2) :86-87.

[5]陈俊鸿.城市形象设计[J].城市问题, 1994 (4) .

14.论矿区广场休闲文化建设 篇十四

关键词:矿区 广场文化 和谐建设

0 引言

现如今,在福建永安煤业公司柯坑矿区,每天傍晚,篮球场上常闪烁着青年人矫健的身影。到了晚上6点30分左右,矿女工委和员工家属爱好者自发组织在溜冰场上跳广场舞、打气排球,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文体娱乐中心热闹非凡,乒乓球、台球、棋牌、组合健身器材等设施供员工尽情娱乐,室内读书角,各种报刊、杂志供员工阅读增长见识。大约晚上7点,篮球场上佳木斯健身操的乐曲准时响起,吸引男女老少主动参与。2012年8月该公司为制作企业宣传片,特邀东南电视台工作人员到柯坑煤矿取景。他们连声惊叹道:“真没想到!在这大山深处,矿区广场休闲文化建设如此红火,与城里相比也不逊色!这里的人们很休闲、很和谐、很幸福!”

1 广场休闲文化建设是助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1.1 员工队伍建设出现的困境。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就业渠道的增多,煤矿作为艰苦行业,一线工人难招、难稳、难留的问题自始至终困扰着企业。加之,矿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文体生活相对匮乏。工作之余,员工单调无聊,可供选择的消遣方式往往是打牌喝酒侃大山,于是邻长里短、打架斗殴等不和谐现象偶有发生。作为不设围墙的企业,矿区员工生活与社会人员和周边村民混杂在一块,以至于个别涉黄、涉赌等不良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样受影响的还有一部分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身怀抱负却又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影响工作甚至于影响婚恋家庭。如何增强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和向心力,成为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

1.2 探寻破解困境的出路。“矿井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生产,井下条件相对艰苦是现实,而目前作业环境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要看到,矿区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矿井毗邻分公司机关,人员居住相对集中,坐拥独特的区位优势,且文体活动积累了较好的基础。只要矿井积极回应广大员工过上美好生活的诉求,坚持不懈地推动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让员工一出井就能感受到绿意盎然、鸟语花香,一有空闲就有打球、跳舞、唱歌、棋牌等活动的场所,“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就不再是一句空话,矿井必定能够留心留人。”这一观点得到矿领导及上级领导的普遍认同。最终该矿确定以休闲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引领员工广泛参与大众化文体活动,努力打造文化软实力,促使员工逐步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习惯,以此推进矿井和谐工程建设。

2 如何开展好矿区广场休闲文化建设

2.1 领导示范、组织发动。2008年,该矿开始流行跳广场舞。前些年,跳广场舞的全是清一色的女同胞,这两年,在这群舞动青春的娘子军中冒出了许多“纯爷们”。吸引这些“爷们”放下身架走上舞场的源于网上流行的《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而率先垂范第一个走上舞场、站在前排的则是矿长。跳了一段时间,蔡矿长开始现身说法,逢人就宣讲跳舞心得,讲健身的益处等等。该矿党总支因势利导,积极组织宣传发动,先是机关后勤的股站长站了出来,尔后股队长又动员一、二线员工勇敢参与,一个带一个,员工强身健体的潜意识被唤醒了。刚开始,初涉舞场的男同志都有些腼腆,躲在队伍的最后边,边练边学。而自以为没有舞蹈天赋又怕拖“后腿”的员工主动跑到党政办下载舞蹈视频,说是先在家练好了再上场,周边单位的员工也闻讯赶来学跳舞,参与的人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

2.2 落实保障、因地制宜。“福惠社会、福泽员工”,这是福能集团办企业的根本宗旨。为建造花园式矿区,丰富业余文体活动,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近几年,公司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同时,按照“迈小步、不停步”的原则,逐年投入资金改善文体活动设施。先后在该矿建成了公司首个标准化塑胶球场,改造了员工练歌房,添置了户外健身器材以及室内乒乓球桌和组合健身器,同时购置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和移动便携式音箱等设备,为开展室外文体活动提供了便利。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文体活动,矿党总支、工会极力做好活动气氛的渲染,坚持每晚在球场悬挂电影屏幕,安装音响及幻灯投影仪,以便于后学者通过银幕播放的教学片对照学习,同时利用该平台播放由本矿热心人士自行拍摄录制的矿区活动视频资料及网上下载的电影,让员工足不出矿区,同样能享受到文化大餐,从而使文化广场成为员工身心向往、享受夜生活的好去处。

2.3 拓展内涵、统筹兼顾。为了不断充实广场文化的内涵,兼顾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该矿党总支在广场舞活动取得一定规模效应之后,组织开展了篮球、乒乓球、棋牌、卡拉ok、汽排球等系列联谊活动,同时有意识地将福建能源集团企业文化宣讲、安全劝导演出、道德讲坛、青年讲坛等有序导入,增加“花色品种”,不断提升广场文化的品味。为了做到安全生产与文化建设统筹兼顾,矿井秉承“业余、工余、自觉、自愿”的原则,正确引导员工广泛参与,让员工积攒愉快的心情,更好地投入安全生产,同时又以铁的纪律、严格的措施确保下井、值班、跟班、带班到位,真正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

3 广场休闲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3.1 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该矿信息员谢某,早些年常犯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起初跳佳木斯操时觉得关节酸痛,举手困难,经过长期不懈的坚持,现在不仅动作利落而且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也不再困扰。该矿副矿长黄某,在参加活动之前的体检单不少项目指标带箭头,通过积极参与矿里组织广场舞活动,主动控制好饮食,现如今“将军肚”不见了,更为可喜的是现各项体检指标全部合格。通过活动的开展,员工打牌喝酒的少了,邻长里短闹矛盾的少了,打架闹事的少了,涉黄、涉赌的更是近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相约强身健体的人多了,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多了,矿区人气鼎盛,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之风冉冉升起。

3.2 凝心聚力、吸引人才。“领导平时体现亲和力,关键时刻立马转化为号召力。”通过开展广场休闲文化活动,增加了员工之间特别是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领导的心与员工的心距离近了,矿井的凝聚力跟着就强了,员工对矿里的工作布置理解支持多了,矿井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冷眼旁观的人就少了。墙内开花墙外也香。2011年龙岩学院委培毕业生小黄主动请求分配到柯坑矿,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想去大矿,他的回答是:“我在实习期间听很多师兄说柯坑煤矿人文环境好!”近些年,一些矿井遇到招工难、工人稳定难的问题,而该矿不存在这一问题,一线队伍稳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

3.3 开拓阵地、辐射周边。通过广场休闲文化建设这一平台,以员工喜闻乐见的传媒方式,组织形势任务教育,宣贯企业文化,开设道德讲堂,把上级的精神、企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最底层,牢牢占据面向广大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主战场,开辟属于企业自己的思想教育新阵地,无疑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渗透力和说服力,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广场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不仅为年轻人交朋结友提供条件,也吸引周边村民热情参与,为密切企地良性互动提供了契机。

3.4 践行理念、凸显业绩。开展广场休闲文化活动,是践行福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心怀感恩、创造感动”、“真诚、有为、开心”等主导理念的有益尝试,是创新党建工作的具体行动。开展活动以来,矿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该矿已连续多年无发生信访案件,并多次获得公司双文明单位、安全生产、经济指标、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4 结束语

广场文化建设难在创新、贵在坚持,但只要有组织重视、积极引导、长期推动,员工就会广泛的参与,就能更好打造宜居宜业的矿区,促进员工队伍稳定,构建和谐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廖奇芳.浅谈新形势下的广场文化[J].南方论刊,2008(02).

[2]李晨.广场文化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2000(02).

上一篇:青春不留人毕业赠言下一篇:国家优秀教师事迹材料题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