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共5篇)
1.论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篇一
论文题目:试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建设
目录:
什么是大学生的诚信建设?
为什么要进行大学生的诚信建设?
怎么进行大学生的诚信建设?
总结是什么?
提要: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社会。
论文正文:
我们经常听到要进行大学生的诚信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呢?简单点说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以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必要原因,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我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说。
首先,对于大学生本身来说,诚信建设是不可缺失的,因为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作为一名进入了大学的学生,我们靠自己的实力进入了大学,首先肯定了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在学业方面来说是有一定水平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大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在中国,出现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品德培养,而诚信又是品德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由于缺失了诚信的建设,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十年来,常常出现高智商的犯罪分子,对于大学生来说普遍的就是作弊现象,在这里我不说作弊的人怎么样,我想说帮助别人而且利用高科技来帮助别人作弊的一些大学生,这些人学习成绩都不错,但是这些人却违背了考试的诚信守则,考试的诚信守则是双方面的,不仅是不靠别人的帮助,而且不要帮助别人作弊。正因为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品德与智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所以,诚信建设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然后,对于社会来说,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治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互相信任。经过调查,在大学生进入职场就业时,诚信也是企业考察的重要部分,一个诚信特别好的大学生往往总是受到大家的欢迎。有些企业在校园招聘时甚至已经“摊牌”,“人以信为本,如果你不是一个有诚信的人,即使你具有在强的能力我们也不要。”不说别的,一个具有诚信的大学生,最起码他有资格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现在来谈谈怎么样进行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同样的,我想分为两部分来谈。
首先,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大学生受社会的,家庭的等方面的影响,想要保持诚信状态也是不那么容易的。一方面,大学生要自觉提高诚信意识,抵制诱惑。就像大学里面的一些重要的考试,如四六级考试,总是难免有些同学利用手机,网络,打手势,做暗号等方式来作弊,我们要知道,知识是活的,学到了就是学到了,利用旁门左道得来的答案永远不是属于自己的,即使拿到了荣誉证书那也是我们耻辱的一个证明。当我们看到有同学作弊时,我们不能因为“他们都作弊了,我不作弊很吃亏”的想法而左右自己的判断,同时,在可许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制止其他同学作弊,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然后,从社会上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以诚信为本的社会风尚,鼓励大学生遵守诚信原则,至于如何让鼓励,我们可以设立奖项奖励和表彰这些有诚信的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形成以诚信为美的这样一种意识。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媒体来对诚信的事件和不诚信的事件进行双方面的报道,两者进行比较,会让大学生对于诚信有更深刻的认识。或者我们可以采取一种竞争的方式来加强诚信的力度,比如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评选“最具诚信读的学校”,同样的道理,在市与市之间,也可以评选“最具诚信度的城市”,省与省之间也可以这
样,就这样,大学生们在追逐诚信度的同时,就会自觉的形成诚信的观念,而这也是我的一个个人观点。最后,我认为在校园内也应该设立一套有关违背诚信道德的惩罚规定,虽然说大学生还没有迈入社会,但业绩将踏进社会了,为了防止对社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
最后我还想总结一下,从这几年来看,大学生的诚信度总体可以,但也出现了不少违背诚信的事情,大学生即将迈进社会,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支柱,所以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无容忽视,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身要做好诚信,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思潮。
参考文献:《青年文摘》2012六月上半期;
《读者》2012十一月上半期;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2010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论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篇二
一、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
科研即科学研究的简称。科学和研究是两个事物, 科学, 从知识的角度来说,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 则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来不得半点虚假。研究,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是从现象到本质及规律的探索过程。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 则是求真务实的工作, 不能弄虚作假。诚信, 就是诚实守信、真实可信, 没有假冒、没有篡改、没有伪造、没有剽窃。“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恪守科学道德准则, 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科研诚信, 是科学研究的高尚道德, 是在科学研究中践履诚实守信规范的品行。科研诚信教育, 就是教育者依据有关科研诚信理论和规范, 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促使受教育者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的过程。
教育者是科研诚信教育的主动方面, 不仅指人, 也指教育机构。教师、专家、导师、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是科研诚信教育者, 科研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也是科研诚信教育者。科研诚信规范, 是国家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权威发布的规范科研行为的准则和法规, 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的约束诚信的具体科研规章。教育手段包括物质的、精神的, 一切在教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技术、技巧、语言文字等都可作为科研诚信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教育理论的运用。一是教育概念的方法。通过科研诚信、诚信意识、诚信规范、诚信素质、诚信习惯、诚信行为等概念的教学和认知, 在概念上明确科研诚信的内涵。二是教育命题的方法。科研诚信的命题, 是对科研诚信现象的抽象, 是以判断的形式表达的科研诚信经验事实, 通过提出科研诚信的命题, 为学习和讨论定调, 深入展开。三是教育系统的方法。科研诚信也是一个系统, 涉及许昌因素, 通过系统分析、辩证分析, 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 内化为对象的理性具体。受教育者科研诚信品质, 包括诚信观念、诚信行为、诚信习惯。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内心体验、践行习惯、慎独自律的过程。
二、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技术路线, 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外在方法, 是科研诚信教育从规划到考核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和。概括起来有以下十个环节。
一是规划环节。学校要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规划, 作为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内容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着力提高青年学生和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养,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意识, 健全人格。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规划建设, 设置课程, 选编教材, 规划教育内容, 完善教育手段, 用规划来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研究人才的培养。规划应包括科研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环节、教育环境、考核形式、师资队伍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科研诚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养成教育。
二是讲授环节。科研诚信教育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必修课或必选课。有专人组织教学, 聘请教师讲课, 开设讲座, 邀请有关专家讲演, 建立教学制度, 实现科研诚信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讲课、讲演、讲座, 口头进行诚信教育。通过介绍科学家科研诚信典范事例, 启发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批评学术不端行为, 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危害性, 提高学生对科研诚信问题的认识。
三是讨论环节。讨论是学生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诚信理解问题、诚信热点问题、诚信疑难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课堂全体讨论、分组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很重要, 组织者要提出讨论的主题, 指出讨论的重点, 提示讨论的思路, 提出讨论的注意事项, 防止讨论放任自流, 要实现科研诚信讨论的有序化。通过讨论, 达成共识, 提高对科研诚信的认识, 解决疑难问题。
四是实验环节。实验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情景环节。实验就是在思维中设想一种现实的科研诚信问题的情景, 假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学术环境, 会引起科研人员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和诚信行为。实验环节, 实际上是科研诚信的预期教育、预防教育、预测教育。通过这种途径, 让对象在意识中首先打了预防针, 有了防卫能力, 可以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诱惑, 避免犯错误。
五是实习环节。实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诚信案例实际研判和分析, 进行案例警示教育, 还可创新多种实习活动模式, 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实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实践教育。通过实习途径, 让对象在实际案情的自我研判、分析和教育中, 提高认识、锻炼能力、发展潜能, 提高科研诚信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六是交流环节。交流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由传播环节。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座谈、个别谈话, 不拘一格, 畅所欲言。交流式进行诚信教育, 可以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相互促进。科研诚信教育也可以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诚信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行为规范和科研诚信规范的研究制定, 共同遏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各种不端行为。
七是练习环节。练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养成环节。设计诚信作业和答卷, 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教师检查, 给予评价和指导。练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养成教育, 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经过思考、琢磨, 逐步形成诚信意识, 强化诚信观念, 发展诚信品行。
八是读书指导环节。读书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学环节。布置阅读诚信教科书和有关科研诚信法规文件, 让学生自学, 并提出读书指导意见。通过这一环节, 促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诚信知识, 增强诚信意识, 恪守诚信规范;发扬学术民主, 倡导公正透明;鼓励自由探索, 激发创造活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九是互动环节。互动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角色互换环节。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互换角色, 相互体验对方的教育心理要求。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受教育者应该如何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教育, 从而改进接受方式;教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教育者如何进行教育才被自己接受, 从而改进教育方式。互换环节是科研诚信的体验教育。双方互相体验诚信观念、诚信行为和诚信习惯, 使科研诚信教育教学相长。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等, 要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 争做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
十是考核环节。考核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检测环节。考核方式可以是课堂试题、课外论文、调查报告。考核环节是科研诚信的效应教育。这一环节有着双重作用, 既是科研诚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 又是科研诚信行为的拷问。
通过上述途径, 培养学生“事业为重、奉献为荣的价值取向, 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工作精神, 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不畏艰难、争创一流的学术追求”, 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科研诚信教育涉及道德、制度和法律。因为“科研诚信问题包含个人道德、制度和法律三个层面”, 科研诚信教育要在这三个层面着力, 才能取得良效。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是科研诚信教育在科技和教育事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研诚信教育, 是科技创新的前阶, 也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遵守的做人的基本准则”。科研诚信教育, 能促使高校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 弘扬科学精神,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恪守科学道德准则, 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障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能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
科研诚信教育,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的需要, 为保障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道德保障。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 科研诚信问题愈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劳动、爱国奉献, 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 由于我国相关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不够, 加上个人自律不严等因素的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教育, 对于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的滋长, 避免滥用学术权力等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 遏制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的蔓延,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借鉴国外经验, 进行科研诚信理论和科研诚信教育的研究和教学, 制定并逐步完善科研规范, 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 共同推进我国科研诚信基础教育上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BD/OL].[2009-8-26].http://www.lawxp.com/statute/s1068958.html.
[2]赵晓珂, 等.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研究[J].石油教育, 2012, (4) :52.
[3]马佰莲, 等.近十年国内科研诚信研究述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7 (6) :53.
3.论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篇三
【论文摘要】 党政干部的道德修养关系着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威信,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具有示范、导向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理论学习和道德实践,完善道德立法,健全道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加强对党政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加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
党政干部的道德修养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对社会道德的进步具有示范、导向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而一个具有自主、自觉追求,在行动上践行道德准则的党政干部,才是真正合格的党政干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他又强调,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些都为我们加强党政干部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一、加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党政干部必须具有为时代所需的,为当好“人民公仆”所需的基本道德修养,才能履行好职责,完成好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光荣使命。
1.党政干部的道德修养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政干部的人品官德不仅反映着个人的学识修养。而且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加强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规范党政干部的言行,强化国家法规制度的权威.从而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党政干部的道德规范有很多直接来源于国家的法规制度,他们的从政道德实践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法规制权威的高低,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动来观察和评价党和政府的形象。
2.党政干部的道德修养对社会道德的建设与进步具示范、导向作用。由于党政领导干部在国家和社会公共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其言行举止、道德取向,不仅社会各界所瞩目。而且成为社会效仿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各级党政干部道德素质提高了,就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3.党政干部的道德修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也为党政干部加强道德养,提高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提供了行动指南。党政领干部重品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践行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德品行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加强道德修养,遵守从政准则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
二、加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
1.加强理论学习和道德实践,为党政干部道德素质高确立前进方向。党政干部道德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而且自律更重要。党政干部要将外在的强制变为内在的自觉,必须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从内心世界人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党政干部要提高道德素质,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其次要注重道德的实践锻炼,在道德实践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检验自己的道德观念,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健全和完善干部道德立法,为党政干部道德素质提高确立法治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党政干部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是我党的治国方略,这在客观上要求道德建设法制化。只有加强道德立法,对党政干部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才能强化道德的权威性。加强道德立法,应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严格规范党政干部的从政行为。党和国家已经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一系列规定,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第三十四条关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又增写了“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这对于从制度上强化党政干部道德修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恿义。
3.构建干部道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为党政干部道德素质确立评价依据。提高党政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积极性.离不开明确、具体的道德素质测评体系。党政干部素质的外在多表现在政治、思想、作风、业务、道德等方面,党政干部道德素质的内涵也是丰富的,如对待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对待权力,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公道正派,勤政为民;对待同志,平易近人,以诚相待等。要根据党政干部道德素质的内涵,制订出关于党政干部道德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为党政干部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有了这样一套道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党政干部就可以根据这一指标体系,进行自我评价,党员群众可以对党政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最后由组织部门作出综合评定,并把这个测评结果作为党政干部提拔、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将那些道德素质高及其他方面素质高的党政干部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来;对那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坚决不予提拔和重用,该警告的予以警告,该免职的坚决免职,形成用人问题上的正确导向。
4.加强对党政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党政干部道德素质确立约柬机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在新的形势下,对党政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党组织要抓好干部的理论学习,要健全学习制度,要端正学风,注重学习效果;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充分利用理论阵地,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道德理论教育的力度。提高党政干部的道德素质.必须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措施。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党内生活中要讲党性、讲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歪风,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各级党政干部一定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会,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党组织要对道德素质高的党员干部进行大力表彰,对道德素质低的干部要作妥善处理,对腐败分子要坚决惩处,维护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高党政干部的道德素质,必须发挥监督的作用。没有党内外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的监督,就会使党政干部道德素质要求流于形式,党政干部就会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丧失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因此,要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的要求,全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发挥党的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落到实处,构建起科学的外部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 贺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若干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 谢忠平.试论党员主体地位.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1).
4.论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篇四
我们认真回顾上面种种事件,发现中国红十字已被推上风口浪尖。首先,他们或许并没有真正搞明白民众为何如此“憎恨”他们?不是因为一张近万元的高额餐饮发票和郭美美“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而是在这些背后管理红十字会不完善、运作不透明、拿慈善当幌子的“骗子”行为,郭美美充其量就是个靶子而已。二是,红十字会的问题显然不是今天才有,而是一直存在的。且不说它体制性的问题但从表面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发生之后,相关各方迟缓、拙劣的反应速度和应急机制,以及那些类似“拿着捐款箱去灾区募捐”等完全无“智商”和“媒商”的行为。红十字会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发票和一栋别墅、一辆豪车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问题。如果只揪住问题表面现象不放而不解决根本性问题,不仅有避重就轻的嫌疑,也依然无法解除自身危机挽回信任。事已至此,中国红十字会最好的危机公关方式除了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之外,更需尽快完善其组织机构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如果这样依然无法挽回民众信任,那么与其在舆论的鞭挞里负重前行,不如抱着重生的勇气和魄力重新上路!但无论是官办机构也好,民间组织也罢,慈善事业最重要的还是运作透明。事实上,如今的慈善是谁把透明做得彻底,谁就越能获取公众信任。雅安地震后壹基金受欢迎就是正面案例。为此,我们要做到:
(1)必须构建完善我国社会的诚信体系。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诚信体系建设总体上属于社会道德建设范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 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 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5.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篇五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财富和可靠的民主政治作为基础和保证,也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促进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实现社会、经济、政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是经济组织,也是重要的社会组织,不仅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外企业的实践充分表明,处理好企业内外部各种关系,创造和谐的环境氛围,是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谐出创造力,和谐出生产力,和谐出凝聚力,和谐出竞争力。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员工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进一步处理化解各种矛盾,理顺思想情绪,融洽人际关系,迫切需要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迫切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因此,建设企业和谐文化,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
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和谐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几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出发,着眼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把建设和谐企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经确立。国资委始终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摆在国有资产监管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工作中加以谋划,通过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工作推进会、制定下发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许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的重点工作,纳入发展战略,制定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局面。
二是加强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建设,职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各中央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提炼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企业特色、反映职工愿望、具有丰富管理内涵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报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得到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得到改观,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深入人心,企业内部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人际关系进一步和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致力发展、为国奉献的价值追求成为职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关注相关者利益,正确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坚持立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加强化诚信经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理念,更加强化回馈社会、回报股东、关爱员工的意识,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企业,构建股东满意、社会欢迎、企业发展、职工高兴的和谐企业,树立了富有责任感、道德感和正义感的企业形象,赢得了社会赞誉。2004年,中国石油等6家中央企业在全社会率先倡议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2005年17家中央企业带头向全社会作出节约资源的承诺,今年14家中央企业向全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在中央企业倡议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大庆油田在“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实践中,坚持国家利益最重要、企业利益最关键、职工利益最根本,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开创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同时坚持发展共享、稳定共抓、城乡共建、责任共担,在建立和谐企地关系、促进当地社会和谐方面做出了榜样。一批中央企业相继发表社会责任报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扶贫帮困、赞助公益,已成为中央企业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四是和谐企业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央企业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显现,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中央企业把和谐企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融入到廉洁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质量文化、营销文化的建设之中,体现到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之中,把和谐理念、和谐精神贯彻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和企业深化改革的全过程,不仅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软实力,也为企业一系列重大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003年~2006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亿元,销售收入每年增加1.3万亿元,利润每年增加1 500亿元,税收每年增加1 000亿元。至2006年底,资产总额达12.27万亿元,净资产5.35万亿元。中央企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进企业和谐文化建设要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建设企业和谐文化,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融入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员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全体员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全体员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保和谐文化建设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健康发展。
二是要牢牢把握树立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这个关键。建设和谐文化,关键是要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下,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同时挖掘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在培育形成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过程中,注重倡导和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大力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正确协调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推进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正确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消除不稳定因素,不断营造企业内部和谐环境,努力实现职工自身发展与企业和谐发展相融共进。
三是要牢固树立正确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观念。目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把履行社会责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发展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本质安全,更加注重诚信规范,更加注重文明和谐,做一个守法纪、重伦理、行公益、促和谐的优秀企业公民。
四是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企业和谐文化是职工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要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把和谐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职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受益的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通过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生动实践,使和谐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发展和谐,努力打造和谐企业,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论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推荐阅读:
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11-14
论述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09-20
论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1-24
公务员职业道德读本-论述11-25
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心得体会08-12
十九大报告中的军队建设论述12-05
论述我国城市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09-22
民法简答题和论述题09-01
美术教师考试论述题和简要分析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