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太阳的后裔》插曲《Everytime》简介

2024-10-13

韩剧《太阳的后裔》插曲《Everytime》简介(共3篇)

1.韩剧《太阳的后裔》插曲《Everytime》简介 篇一

太阳的后裔主题曲《Everytime》中文歌词

OH Every time I see you

每当与你目光相触及时

总会再一次心潮起伏

是我的命运吧

就算世界末日也会守护并思念的人

Baby OHOHOH

OHOHOHOH

Baby OHOHOH

OHOHOHOH

OH Every time I see you

每当与你目光相触及时

总会再一次心潮起伏

是我的命运吧

就算世界末日也会守护并思念的人

当你希望看到我时

就看到我

当你展开笑颜时

我的心脏就仿佛停止一般

你是怎样的呢

承担疲惫一整天都在思念着你

有些远 我们已经回来

但即使此刻我也没关系

OH Every time I see you

每当与你目光相触及时

总会再一次心潮起伏

是我的命运吧

就算世界末日也会守护并思念的人

不要离开我

即使偶尔不知道未来

也请相信并等待着我

呜~只属于我的你

用我全部的话

来一次告白

是我的命运吧

就算世界末日也会守护并思念的人

Baby OHOHOH

我爱你

OHOHOHOH

你的目光 你的微笑

甚至连那香气

Baby OHOHOH

也会记起

OHOHOHOH

无论何时我们都在一起

I love you

剧情简介

本片是以美丽的南国风光为背景展开的治愈系罗曼史,描绘了相信不是奇迹的爱情,以那爱情实现奇迹的我们心中的英雄的故事。讲述了驻扎在OURCQ首都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所属部队―特战警备队大尉柳时镇和外科医生姜暮烟在韩国和派兵地区之间往返相爱的故事。 以及在灾难现场不顾生命危险活跃着的人们的牺牲故事和在急迫状况下依然互相关照一点点靠近的主人公们的爱情。[2]

[韩剧太阳的后裔主题曲]

2.韩剧《太阳的后裔》插曲《Everytime》简介 篇二

国内对于韩剧的解读众多,有从文化软实力角度看韩剧所输出的人文价值观的,有从提升产业水平角度分析韩剧的制作的模式的,也有带着批判视角认为韩剧建构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的,或者也有更为深入地探讨韩剧中的女性主义视角以及结合消费社会来解读韩剧的流行意识的……总之无外乎功能性的学习和批判性的反思这两种主要的研究方向。前者在于给本土影视剧有益的启发,促进产业发展,后者则表现为一种理论丰盈者的清醒。本文仅利用文本解读理论的一个简单向度,试图从流行韩剧的文本中向读者揭示出其暗里表现出来的否定向度,为批判的否定性寻找一条简单的生发路径。

一、“文化工业”的幽灵

进入对于电视剧《太阳的后裔》的“胡乱”解读之前,我们来看一个对于韩剧的一种精英主义的批判理解,这也是对大众文化同一性、欺骗性的一种一贯的理解,自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以来,就几乎没有改变过。

韩剧突出情感主义的文化逻辑,总是在日益物化的现代社会里,强调情感的意义大于商品、金钱、权力和身份的意义的文化逻辑。简单说,人们更希望这个世界按照情感主义的原则来编制,从而消除规则、不平等、欺诈和冷漠。在韩剧的浪漫背后,是人们希望用感情的温暖重组资本社会的冷漠,用想象出来的、韩剧的MTV瞬间所强调的爱的宽容、理解和牺牲,来取代马克思所描绘的现代社会的“利己主义的冰水”的梦想。如果一个人用读韩剧的方式读书,凸显的正是许多人无力改造世界却充满改造欲望焦虑的虚弱空想。[1]

这种看法认为韩剧就是一剂安慰剂,或者是无用的意淫而已,或者认为这是通俗文化对于严肃文化的驱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大众根本无法抗拒流行文化的吸引力,极易受其影响而沉溺其中;庸庸大众直接暴露在这种精英生产的商业文化之中,难以自拔。这种同一性的毁灭性影响就是形成马尔库塞所谓“单向度的人”,民众缺乏否定性,被动接受大众文化所给予的一切,安然于其中。

周志强的看法代表着知识精英对文化工业的一般看法。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为的是行复制、统制、僵化群众心态之实,视群众为一成不变,全然不考虑它如何可以被改变”,[2]指出“消费大众在面对施加于他们的种种时,仍是蒙眼自欺,同声附和。他们虽然表面上不承认,却意会到只要无法沉溺于空无的官能满足当中,生活便会变得全然难以忍受。”[2]正如现今还是很多学者拒绝使用“产业”来代替“工业”,来指代cultural industry,并且处在industry和industries区别之争论中。

但是“文化工业”以来,不管这种文化生产模式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延续,并且也在如中国这样的国家蔓延开来,但是一个始终被忽视的领域就是观看这些大众文化产品的受众(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说受众研究的问题,那属于另一个经验研究的领域),长久以来一旦严肃地面对文化工业所生产的文本,这种“精英的清醒”就随即浮现。其不光体现在学术研究中,也同样体现在一般性的影视剧评论中,肯定性的声音只存在于影视剧拍摄的技术层面。但是这种“历史的惯性”也同样表明这种“清醒”看法并没有唤起大众的觉醒(1940年《启蒙辩证法》出版至今这种批判在受众层面都是失败的)。摆脱文化工业给思想和现实所带来的宰制,并不能使大众反思自身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个事实上冰冷的社会,也并不能带来变革的努力和欲望。独自清醒的知识分子在高姿态的背后是“变革无力的弱者”的无能为力,这同样是另外一种意淫的方式,一种“虚弱的空想”。

那么导向批判如何可能,尤其是面对浩瀚的“文化工业”文本,一个置身于其中,深受其影响的批评者,如何跳脱自身的狭隘经验,在意识到文本的主要内涵的同时,协商地(甚至相反地)处理文本本身在与其读者交流过程中所建构出来丰富的意义?也就是试图揭示批判本身能做什么,而非单纯地批判。为此,笔者将通过对流行韩剧《太阳的后裔》的意识形态化诠释,试图为将来的影视剧文本批判提供一个角度。媒体能够反映既有的共识,是强大的表意工具,电视剧《太阳的后裔》也不可能例外,它不可能自己疏离于主流表意体系之外,必然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所以问题就集中在了,我们是顺从这种影响以安然地过日常生活(如文化工业批判所认为的安慰剂),还是试图重新从文本出发挖掘出可能隐含的斗争与冲突,为批判找寻一条可能存在的路径。

二、另一条路

周无疑对韩剧的基本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受众的思想也有足够的认识,这二者的结合必然导向这种悲观主义的结论。“无力改造世界却充满改造欲望”确实是当下青年的真实写照。我们当然不能按照韩剧的情感模式来改造世界,不能让世界的运作基于情感而非理性,但是每一个个体的觉醒和对自我理性的合理运用的任务,就从来没有完成过。在当下的大众文化时代,在文化工业成为文化的主导模式的时代,我们如何对抗这种来自资本和权力双重运作的文本的压制?如何在意义的洪流中寻找栖身之所?如何将否定和反观社会与自身的视角呈现出来?则无疑是知识分子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不是避居象牙塔,用精英的清醒来冷观大众的“焦虑的虚弱空想”。

当然笔者也不是说我们能够依靠韩剧来给改革社会作出指示,这非但不现实,也是不负责任的幼稚病。但是我们以通过大众文化日益精巧的文本的解读,生发出有益于生发变革或者批判思维的种子,这确乎是可以一试的工作。回顾文学的历史,正是精英所创造的精致的文学理论对于小说的分析与解读,才最终将这种文体推演出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来,使其最终具有了承担表现宏大主题和深刻人文思想的艺术形式。现在无人质疑小说的文学正统地位,但是电视剧文本却始终被精英固化在“文化工业”的模式之中,其必然是娱乐和麻痹大众的。正如意识形态恒常存在,它必然主导着对当前任何形式的文本生产。如果不导向革命,那么其丰富的文本意涵就依然是值得我们深入发掘的。大众传播的研究者就有义务解读文本中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向一般民众揭示批判理解电视剧文本的可能。开辟出在“嫁给宋仲基”和“我要与宋仲基睡觉了”等主流女性观众解读模式之外的另一条批判的道路,一条有别于一致性和同一性的另类路径。同时也给其后的电视剧生产有益的启示,如何在既有的制度化框架之内融入更多的否定性的思考,而不是利用单薄的文本内容来承担更为单薄的意义指向。以及这种元素的融入实际上对于电视剧收视率的强大作用,似乎受众暗含了反叛和不合作的天然意向。

解读的任务则更为重要。解读现在的影视剧,我们似乎不能再耽于批判的经典理论,保持精英的悲观主义,那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愈加深化了文化生产和严肃文化批判之间的鸿沟。在影像成为文化表达的主要手段之时,安然于印刷文化时代的线性批判思维,就忽视了影像所传达的最为深刻的意识形态内容,包括对意识形态的反抗、批判。在充满隐喻的情节安排中,在高超的影视呈现技巧中,在技术的绝对成熟中,文本的生产者将个人最深刻的思考注入了文化工业的文本之中。这类文本拥有最为广泛的读者,最为显赫的经济地位。那么对于这种文本的合理性解读,就不应当只存在一条单向度的否定姿态。当然,利用“快感”理论来论证大众文化文本存在的合理性,也只不过是一套更为精巧的如周所说的“虚弱空想”罢了,笔者也并不赞同这个路径。

三、文本分析

本文将以时下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为例,探讨其娱乐化背后,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反思结构是如何随着剧情的展开而慢慢浮现的,这种具有反抗结构的意识形态内容对于一般受众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如何借助批判理论来获取对于社会的一般性认识,以及可能改变的方向在哪里?行动的力量如何获取?等有关一般社会变革所需要的资源。

让我们首先剥离玛丽苏俊男美女纠葛爱情,这是能够清醒地看待剩下的文本的前提,不然部分女性观众还是避免不了盲目表达和“宋仲基睡觉”的赤裸的性冲动。男主和女主的角色设定了两个拥有强烈意识形态的职业,军人和医生。前者强制性的意识形态的设立来自于军队的高压管制,来自于压制性国家机器的惯常运作模式。后者强制性的意识形态来自于科学理性和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关于意识形态的一般定义是“意识形态是经由生活提供了整套的再现系统与论述,使我们生活在‘自身与存在的实际状况的想象关系’之中”。但正如安德森所强调的,这种想象性关系并非虚假,而是真实的。霍尔也认为,意识形态影响了实践的结果,它是真实的,因为它在效果上是真实的。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能让电视剧所设定的戏剧冲突呈现更为丰富意义的解读方式。

军人和医生这两种职业,均需要遵循远比其他行业更多的意识形态规范,如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无条件服从命令”是军人意识形态的核心。军人保家卫国,但是军队的力量又是“压制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恒常地存在于政府、人民和国家的权力博弈的缝隙之中,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红军“三湾改编”以来,对于“支部建在连上”的坚持和发展,正是对于军队意识形态控制的经典范例。从思想、行动和直接指挥上,军人都堪称是意识形态化的模范。军人的职业道德也是军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构成我们对于军人的期待,也构成军人自我期望的依据。保家卫国、勇猛刚毅,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

医生这个职业同样有一套自己的意识形态模式。希波克拉底誓言正是世界范围内医护人员的共同的意识形态。医生必须是专业知识和高尚道德的完美结合,否则就是庸医。这种专业和道德相结合的社会要求,甚至超越了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期待,因为医学涉及生命。医生被期待随时救死扶伤而不论任何牺牲,在许多国家,医生也被纳入了公共管理范围之内,医生这个职业能够享受国家给予的丰沛的体制资源。围绕这两种职业的媒体想象也十分丰富。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以勇猛刚毅给人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安全感,同时又是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紧张刺激感。从这个程度上来看,其确实扮演了“情绪的出口”和“安慰剂”的角色。医生同样也是影视剧的常客,作为中产阶级光鲜职业的代表,并没有可以大书特书之处,其争议与矛盾之处集中在了医患关系的报道中。医生成了医疗体制弊端的傀儡,成为人们对失望的医疗的愤怒的出口。总之这两种职业都活在两个空间里,媒介镜像中和现实中。

设立这样两个职业同时也是传统霸道总裁类电视剧所不具备的相对平等的男女关系。因为不论是军官抑或医生,都是绝对的精英阶层,这种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恋爱观的一种反叛,女性完全站在了一个与男性平等的社会位置上。但是同时,女二号又揭示了这种平等的个别性,部分依然受制于父权社会的权力体系。

下面笔者将分析两个典型的充满意识形态冲突和斗争的情节:

最具有意识形态冲突意味的剧情设定在了拯救阿拉伯议长的情节上。整个事件的宏观结构关涉到了国际政治格局中最为敏感的中东问题,暗示了其中复杂的国际政治运作和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显示了韩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驻军、维和……是宣扬国家实力的绝好机会,同时也是和平时期保有客观军事力量的合法性的表现(有人说他是韩国的征兵广告)。但是关键体现在情节冲突的要点——“救”与“不救”。这个冲突是军队意识形态和医生意识形态的较量,看士兵最终的选择,则体现出了普世的生命价值对于军队意识形态的某种超越(带有一定的空想性质),这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情感原则的作用。因为在柳时镇(以下简称柳)做抉择的时候所体现的是对两者清醒认识下的斗争,因此表现的是一种最为理性的选择。柳同时是军队意识形态的绝对体现,从其之前被俘殴打的情节设定中,面对酷刑,柳只是重复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身份,可谓捍卫了与军人有关的一切尊严。所以,柳必然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维护军队意识形态权威性的责任,也是其作为指挥官的基本准则;但是他同时也保留了自己对于军队意识形态的协调性理解。这也促使其最终选择违反军令,对议长实行救治。不能简单地将这一情节理解为对于医生爱慕的情感冲动,这在之后柳对医生的解释上可以看出。男主服役所履行和内化的是无条件服从命令,但是在这件事情中却发生了一个协商解决。一方面,赞同军队;另一方面,却保留了对于生命的基本尊重。柳选择医生的判断,也是基于医生在拯救病患上的绝对权威,而非完全基于对女主角美色的痴迷。

另外一场戏,以地震救援为主线,穿插安排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和协商。系不同颜色的带子作为国际救援的标准,是医学专业判断在救援现场的一种意识形态霸权。不同颜色的带子就代表了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治疗和是否需要治疗。这种事关生命存续的判断权利是医学凭借专业主义,在历史的漫长演进过程中所获得的特殊地位。带子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一种权力运作体系的表征。所以医学判断在很多领域具有法律地位,这是医学籍由对生命的治疗而产生的权力。系不同颜色的带子,是专业判断的表征,代表的是医学意识形态的全部尊严,因为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动摇医学的权威性,出现判断的合法性危机。所以才会出现年轻医生将需要立即救治的伤员错判成了一般伤员而致其不治身亡,之后痛心疾首难以自持的状况。这是自身作为判断者的合法性危机的出现,它有可能危及整个医疗救援体系的合法性。这种剧情的设计就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出年轻医生逐步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表示近一步将医学意识形态内化和提升的过程。建立在医生对于疾病判断的权威之上,这种权威借由科学知识和训练运作,借助于医学道德运作,但是也是一种压迫性的权力关系,对于医生和病患来说均是。

救援本身也是一套严格运作的意识形态系统。军队总是第一支到达现场的力量。一方面,军队是救援的强大的物质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依托这种强大力量,重新建立被自然灾害所摧毁的本地秩序,恢复主导权力之下的社会关系。地震现场所飘扬的旗帜不仅是安全的信号,同时也是秩序建立的表征。人们藉此可以回到日常生活的舒适地带(comfort zone)之中(日常经验体系得以继续运作),从大灾难这种反差的动荡不安中解放出来。

一个救援现场,就是一个充满斗争的场域,这种判断不仅来自医生和军人,也来自灾难现场的新闻报道——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讽刺。新闻媒体一直高扬新闻专业主义旗帜,并将之内化为一种职业的意识形态,而且从未放弃过将这种意识形态推广到世界各地,扩张性非常明显。但是在灾难报道现场,剧集的安排完全是对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形态神话的反讽,把针对灾难的新闻报道呈现为对于求鲜欲望的一种满足。我们知道对于受难者家属来说,新闻报道并非是唯一了解事情真相的渠道,而且往往不是其首选的渠道。因为新闻报道略去了太多的细节,留下的是对事件的新闻化处理,耸动惊人,随即能够被变卖成广告版面费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灾难性的新闻报道是对好奇心的满足,对欲望的满足,是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满足。新闻记者对于现场的蔑视,对于灾难的干预,和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都指向了最终阅读量的多少、收视率的高低等这些可以促进最大化变现的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闻专业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泡影。这种对于新闻产制过程的影像化再现,刺痛了新闻生产最本质的逻辑层面,质问了新闻产制专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这对于读者理解新闻产制的一般过程,批判地质询新闻所建构的世界无疑大有裨益。

四、结语

韩剧的剧情设定,实际上内里蕴含了丰富的冲突与斗争的关系。那些富含戏剧冲突的设定在满足节目效果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冲突——国家与个人,资本与人权,男人与女人,平庸与成功。同时,该剧并没有简单地满足于将戏剧冲突的产生归结于个人心理方面的因素,而是直接将冲突设定为个人与制度,抑或制度与制度,即从不同的“组织”层面直接暴露意识形态之间调和与斗争的真相。不仅如此,该剧还通过剧情设定,体现了既得利益阶层在维系现有体系,保持阶级利益方面所进行的或明或暗的努力。医院里教授的明争暗斗;军队里的晋升体系和将军女儿的婚姻大事;权色交易的空间……

所以,如果我们剥离韩剧玛丽苏,帅哥靓女,无限虐恋,我们会看到其中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如果我们适当改变对于大众文化悲观无望,对于受众毫无主体意识,任由大众媒介的宰制影响塑造,我们也能将这种丰富的向度传达出去。因为表意的工具也正掌握在这些处在“舒适地带”的知识分子手中,关键就在于是否愿意行动。

意识形态冲突与调和使得电视剧文本本身所蕴含的含义远远超过制作者的原意。但是之所以走红和流行,我们除了秉持文化工业批判意识之外,也不能无视其作出的努力。“大众想要散心,艺术却要求专心”,[3]也就是大众想消遣,艺术却要批判,这种结构却并不妨碍电视剧的制作者在其中加入更多的社会隐喻和批判,也并不妨碍读者对于这些隐喻和批判的解读和接受。这些隐含的意义有待于研究者与观众更多的互动来揭示,以促进一种“有机”类型的批评诞生。正如我们对于小说的宽容和批评,最终使得这种不入流的文体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角一样,现在对电视剧也应该有一个导向批判的新姿态,正如笔者对于韩剧《太阳的后裔》所进行的个人化的简评,一千个读者也应该有“一千部电视剧”。

摘要:直到现在,知识界在面对以韩剧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时候,仍旧不免于精英主义的悲观。阿多诺“文化工业”的代表看法,依然在对韩剧这类文化产品的批判阐释中占据主流。在处理大众对于电视剧集的接受和理解上根本地没有改变宰制、麻痹、空想等基本的认识,依然忽视了受众在面对文本时可能产生的更多可能性。本文通过对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的一种意识形态化分析,可以从这些流行剧集中找到一些和现存结构相反的内容,并以之为线索揭示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冲突、斗争和调和,以进一步显示出如何在看起来“娱乐至死”的文化工业文本中找到一点解放的力量。

关键词:韩剧,文化工业,《太阳的后裔》,意识形态,批判

参考文献

[1]周志强.韩剧与阅读的欲望[J].中国图书评论,2014(4):1-2.

[2]吴潜诚.文化与社会:当代辩论[M].新北:立绪,1997:319,324.

3.韩剧《太阳的后裔》插曲《Everytime》简介 篇三

社交媒体引爆话题,口碑拉动收视,《来自星星的你》和《太阳的后裔》在传播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果说《来自星星的你》的走红属意料之外,《太阳的后裔》则是在其路径下的一次成功复制。

一次豪赌

《太阳的后裔》由曾创作《巴黎恋人》《秘密花园》《继承者们》等大热韩剧的金牌编剧金恩淑执笔,讲述了宋仲基饰演的维和军人柳时镇和宋慧乔饰演的医生姜暮烟之间的爱情故事。该剧跳出以往韩剧的套路,在爱情主线之外,加入反恐、医疗救援等元素,节奏紧凑、人物性格鲜明。

一年前,爱奇艺以23万美元一集的价格购得《太阳的后裔》网络版权,2400万元人民币的总价格,使其成为“史上最贵韩剧”。爱奇艺版权管理中心总经理张语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4年末,她从韩国娱乐新闻中获悉,韩国电影公司New与Barunson将携手进军电视剧行业,拟邀请金恩淑参与首部作品。彼时,《太阳的后裔》尚未开拍,男女主角也未最后确定,但因看好出品公司和编剧能力,张语芯前往韩国买下了这一项目的网络版权。

合作达成后,爱奇艺专门安排了包括内容团队、VIP团队、市场团队等在内的60余人与韩方进行交接。韩国制片人也在项目筹备之初,就将中国市场与观众纳入考量范围之中,如选择在中国拥有高人气的演员宋慧乔。为配合中国境外剧先审后播的政策,韩国制片方采用了“先拍后播”的方式。2015年12月,《太阳的后裔》杀青,经由爱奇艺完成国内相关审查程序,2016年2月24日,该剧在中韩同时上线,这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中韩同步播出。

“网络爆款的形成首先得益于优质内容,加之强平台,以及适度的营销推广,让优质内容得到最大范围的曝光。”爱奇艺方面将此总结为“内容力+平台力+运营力”三力推广模型。2月21日,爱奇艺全网日播放量16.61亿、移动端日播放11.16亿,移动端日活跃用户1.45亿,播放数字创新高。

回顾《来自星星的你》的走红路径,社交媒体尤其是明星大V的自发号召,成为口碑传播的一大引爆点。在《太阳的后裔》上线之前,爱奇艺也以一系列的营销组合拳为其造势,包括站内黄金位置重点推荐、SNS媒体话题预热等,使得该剧一上线便迅速成为热议话题。

“剧集自身品相不错,让粉丝心甘情愿吃下这颗‘安利’;爱奇艺的营销力度也不容小觑,营销方案成功触发网友的兴奋点。”从事营销行业的李女士分析。

主推主演颜值与“撩妹”技巧,《太阳的后裔》找到了内容与适合网络传播的契合点,成功调动全民互动热情,剧集话题如同雪球越滚越大。

多元开发

依托《太阳的后裔》的扎实内容和强大演员阵容,爱奇艺在广告投放之外增加了VIP会员付费模式——会员同步跟播,非会员延迟一周观看。根据公开数据,2月24日《太阳的后裔》上线,不到24小时播放量突破3000万,第一周两集纯会员播放量接近1亿次。该剧热度带动爱奇艺App持续蝉联AppStore免费榜前三和各大安卓下载渠道榜首。此外,爱奇艺App应用内付费收入也增长迅猛,登上Appstore畅销榜第六名。此前,凭借《盗墓笔记》《蜀山传奇》等会员剧集,爱奇艺App也曾多次进入该榜单前十。虽未透露具体数字,但爱奇艺表示,《太阳的后裔》所带来的VIP会员增量非常惊人。

在广告收入上,爱奇艺透露,兰芝斩获了《太阳的后裔》冠名权,冠名价格突破千万量级。此外,雅诗兰黛、Chanel、MiuMiu、Dior、SKII、宝洁、雅迪、优信二手车、卡姿兰、长安马自达等众多国内外品牌也与爱奇艺达成合作,且仍不断有新客户加入。“兰芝作为首席冠名,除了爱奇艺首页、电视剧频道首页等重点页面的黄金推广位外,我们还专门为其定制了大剧专题页,进行品牌曝光与呈现。此外,借助社交媒体,我们还联合客户‘发声’,让客户权益得到横纵双向的多维度体现。”

一部韩剧的热播,除剧情外,剧中人物的服装、饰品以及化妆品也会受到网友追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期间,“都敏俊、千颂伊、星星同款”,衣服、鞋子、发饰、墨镜、项链,甚至炸鸡和啤酒都成了消费者追逐的热点。《太阳的后裔》上线后,爱奇艺商城迅速跟进,抢滩该剧周边产品市场。结合《太阳的后裔》,爱奇艺商城推出了各类专题、视频导购,用户搜索“太阳的后裔”即可获得50余件明星同款的海外直购推荐。在剧集播出三周内,爱奇艺商城内《太阳的后裔》周边产品即实现了整体销量的翻番。其中,最为火爆的宋慧乔同款兰芝气垫BB霜、DW手表和宋仲基同款雷朋眼镜,均多次补货以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依托“太阳”热度,爱奇艺推出了“爱享星期五”活动,以微博、微信等互动渠道为主阵地,邀请全网用户参与。其中,由爱奇艺官方微博发起,联合小米、华硕、考拉FM、蜻蜓FM、孔雀城、360WIFI推出互动活动,首周覆盖超1500万粉丝,转发微博均有机会获得包括爱奇艺电视果、VIP会员权益、电影票、话剧票、明星签名照、节目周边在内的可满足用户影视娱乐需求的各类福利。爱奇艺商城还结合《太阳的后裔》推出了爱“享”星期五限时折扣,会员可畅享促销福利。爱奇艺表示,之后会持续以周为单位,多品牌联动打造每周五的礼品派送嘉年华。

“太阳”效应

“《太阳的后裔》是先拍后播,现在可以追剧却没有拍摄任务,感觉有些怪怪的。”宋仲基日前在首尔举行的记者恳谈会上表示。未来,李英爱、宋承宪、李准基等韩国演员或许也将迎来先拍后播的经历。据悉,《师任堂,TheHerstory》《步步惊心:丽》等韩剧也将以成片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李英爱、宋承宪主演的《师任堂,TheHerstory》预计今年上半年在SBS电视台播出,该剧由曾打造过《宫》《花样男子》等剧的韩国电视剧制作公司Group8出品。《步步惊心:丽》则翻拍自中国电视剧《步步惊心》,已于今年1月开机,李准基和IU分别饰演中国版吴奇隆、刘诗诗的角色。

仅以几部剧判断“太阳”模式——先拍后播将成为韩剧进入中国市场的新方式或许过于片面,但在韩国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大制作韩剧输出的必然选项之一。坊间消息,《太阳的后裔》制作成本为130亿韩元,约合6900万元人民币;《师任堂》投资额也在100亿韩元以上;《步步惊心:丽》的投资额为150亿韩元,约8115万元人民币。

柠萌影业总裁苏晓预测,超级内容时代已经来临。韩剧大热的背后,一条连接中韩两国的商业链条也逐渐清晰:韩国影视制作业提供超级内容,中国本土平台进行运营和IP衍生服务开发,《太阳的后裔》的成功实践或将推动中韩影视产业深度合作。

上一篇:商会成立议程下一篇:英语作文:渴望不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