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2024-08-19

云南铜业企业文化(精选15篇)

1.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篇一

云南燚磊广告公司企业文化

企业宗旨

为社会创造价值:燚磊深信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事业的成功,更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否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也是每一位燚磊人一生最大的追求。为顾客创造实惠:燚磊始终坚持走自己的成功之路,借鉴并灵活运用“格兰仕”成功的全供应链成本管理模式,以专业化和规模化,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为基础,以“互补互助”为原则。将顾客、业务员、分销商、供应商以及原材料供应和服务系统等整合起来。以零距离,零库存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消耗成本,资源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等共同面对市场的低成本竞争,不断开发出新的高品质、低价位的产品,以微薄的利润进入市场,本着“给您的就是超值的”经营理念,真正实现顾客的梦想拥有超值的产品,为顾客创造实惠。为员工创造机会:燚磊首先注重员工的素质教育,综合的全方位的培养,有着一系列完备的在职培训,以“公正、公平、能者达先”的用人原则为每位同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可以使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励练,更好的了解社会,理解人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帮助你实现理想,达成目标。

网络优势

拥有庞大网络分支,整体优势十分明显。在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后,网络遍布在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太原、杭州、长沙、郑州、宁波、贵阳、昆明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庞大的市场网络优势充分保障了进一步的业务拓展,为下一步的市场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优势

经过燚磊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和实践运作,燚磊不仅造就了一大批敢于开拓、善于管理的经济人,而且还培育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巧娴熟的营销人才,组成了一支庞大而规模的营销队伍。燚磊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挖掘培养人才的战略。公司不仅拥有长期系统规范的培养计划,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保证员工素质的显著提高,而且还具备完善的竞争机制和人才选拔制度,不断培养出更为杰出的经理人,成为创业者最为理想的成长环境。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市场的不断开发,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引进、完善我们的人才储备,培训计划,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适才为用,我们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大资本,鼓励每位同仁发挥潜在能力,产生倍增效益。

管理机制

先进性、完善性是燚磊管理运作机制的显著特点。在经过市场磨砺后,燚磊拥有一体化、高效率、低成本和先进的公司网络管理模式和系统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能者先达、任人为贤的人才理念和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保证了公司不断

培育出新的杰出经理人,同时又保证了各个分公司的良性发展。燚磊的企业机制超越简单的物质层面,以更加高尚的精神给养和完备的成功培训充分保障了员工的个人价值实现,从而激鼓奋发向上的人生斗志和精神追求。在这种与他人一起工成功的信念支配下,燚磊内部氛围空前活跃,企业凝聚力更为强大,公司管理环境融洽和谐,工作的乐趣和人生的理想得到充分实现。这种先进的管理机制不仅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更代表着当今业界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远大的运用前景和活力。它是公司不断取得成功的原动力。在这种先进完善的管理机制的保障下,燚磊始终保持着和谐稳定的良性发展态势。

市场前景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将得到更广泛深入的发展,市场竞争将更加激励,具有广泛市场经济基础的燚磊必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顺有利之势,承既有之功,取得更为有利的成绩。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肯定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相应提出了政策上支持与鼓励,在当今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销售代表着经济的主旋律,营销行业将在市场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势必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广大消费者对商品服务,价格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燚磊通过高质量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为广大顾客提供真正的方便与实惠。在行业前景一片光明,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政策支持越来越明显的有利环境下,作为具有庞大销售队伍和丰富市场经验的燚磊必将在新世界的舞台中,在营销行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取得更加瞩目的成就。

发展目标

成绩属于能过去,未来需要开拓。在全体燚磊同仁发精城团结、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燚磊公司一定会更加强大,燚磊员工一定更加自信,燚磊的产品一定能够进入千家万户,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燚磊公司必将成为营销界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为员工创造机会。企业员工团结互助,携手共进,迈向目标。充分发挥每一位燚磊人的特长,使燚磊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超越自我,勇于创新,充分了解和掌握市场,不断学习和创新各种成功模式。2011年,燚磊公司规模效益增加一倍;2013年,燚磊公司拥有3家以上的分公司;2015年,燚磊诞生至少10个百万富翁。

2.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篇二

1 云南民居庭院的空间布局特色

1.1 丰富多样的布局形式

云南民居的布局形式最具特色的是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两种庭院布局形式。三坊一照壁是云南民居最为常见的形式, 即正房一坊, 左右厢房各一坊, 加上正房对面的一照壁围合成一个三合院。院落空间开阔, 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 是晾晒谷物, 从事副业, 种植花木的理想场所。正房一坊朝南, 主要供长辈居住, 两侧的厢房为晚辈起居生活处。正房、厢房均为三开间, 底层正中为厅堂, 两边为卧室;楼上一般为贮藏、设龛用, 也可设卧室供客人住宿。房前均设三开间外廊———厦子, 是起居、生活、待客、从事副业的重要场所。正房的两侧各有“漏角屋”一间, 也是两层, 但进深与高度皆比正房稍小;漏角屋前形成一个小天井———漏角天井, 以利采光、通风及排雨水。

当三坊一照壁去掉了正房面对的照壁而以一坊房代替, 即由四坊的房屋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 便成了四合五天井的形式。四坊房皆为三间两层, 但正房一坊的进深与高度皆大于其他各坊, 其地坪也略高, 多朝南或朝东;在四个漏角天井中有一个用作大门入口, 设门楼, 亦多朝东或南。四合五天井在装饰上比三坊一照壁更显豪华富丽。

1.2 以厦子为重要角色的空间序列

云南民居的空间形态简单明了, 空间序列感很强。其主要空间形态为以近似方形的院落空间和天井空间组合成的多重院落。在院落周边是由厦子围绕形成的条形廊道空间 (见图1, 图2) 。它既是由院外进入院内的过渡空间, 也是由院内进入屋内的过渡空间。从街道到进入民居的室内所经过的空间序列为:院外街道※门楼※厦子※庭院※厦子※室内。这其中, 厦子作为一个宽大的灰空间, 承担了重要角色, 厦子一般宽1.5 m~3 m, 具有会客、休息、聚餐、操作副业等多种功能, 在厦子里活动可获得很好的通风采光, 还能遮阳避雨。它的空间形态、特性、功能使它成为云南民居空间中最重要的特色。

1.3 庭院空间对外的封闭性和对内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大多数云南民居院落对外反映出一种封闭性 (见图3) 。民居一层的土坯外墙面上除大门外基本不开其他洞口, 二层窗洞面积较小, 加上院墙高筑, 院落与外部环境相互隔绝, 成为封闭的私密空间。虽然民居院落对外封闭, 但内部却是开放、流动的 (见图4) 。院内各坊房屋面向庭院的一面, 由大面积隔扇门、木隔墙和隔窗组成, 可随意开启, 室内外之间的划分较为模糊, 院落空间、厦子空间、室内空间融合贯通为一个整体, 各空间相互延伸扩展。院落空间对内的开敞、开放、流动与对外的封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庭院空间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2.1 院落空间的对外封闭是汉文化影响和家族观念的综合反映

云南民居的院落空间对外封闭性的形式反映了民族道德伦理观念。在云南地区, 一些少数民族如纳西族、白族受汉文化影响较大, 他们对家庭的观念比较类似于汉族, 包括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定、居中为尊等封建家庭宗法制度。家庭中盛行封建家长制, 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区分辈分, 注重封建礼节和家规。切忌违背“男女授受不亲”之戒律。这些观念反映到民居上, 就形成了类似于汉族民居的平面形式。例如, 民居的平面规整, 讲究对称, 建筑主从分明。在功能布局上, 家庭中一般长辈住正房, 晚辈按长幼秩序分住厢房, 客人多住在楼上, 有明确的长幼、尊卑、内外之分。民居院墙很封闭, 使院落内外彼此隔绝, 院内自成天地, 不仅隔绝了外来的干扰, 也避免了家人尤其是家中妇女与外界的交往。

2.2 院落空间对内的开放性是地域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因素的集中体现

云南民居庭院内部具有如此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这和云南地区社会、经济、民族风俗习惯是分不开的。

云南许多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居民生活很贫困, 居住条件也十分简陋。简陋的室内环境满足不了生活起居的部分功能, 必须使用室外空间或者厦子一类的灰空间。另一方面, 纯朴的民风导致防御心理的淡漠, 庭院不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因此内庭院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开放性。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具有浓厚的群体意识, 家庭内部的封闭意识相对较弱。同时, 他们善于接受、吸纳外族文化, 形成了开放、包容、好客的性格特征。他们乐于交往、热情好客, 喜欢聚到一起相约畅饮, 聚会聊天。于是, 这种开放性的庭院就承担了起居歇息、聚餐、接待宾客、婚丧庆典、操作副业等多种功能。

2.3 庭院的内部装饰是云南少数民族审美心理的外在表现

云南民居的庭院空间是民居装修的重点所在。堂屋的隔扇门与两边厢房的木隔扇窗常以多层漏雕的精湛手法雕琢成为有地方特色的吉祥图案。照壁常以精选的带奇异图纹的大理石配以木雕、砖雕边框进行装饰;地面铺地多以砖、片瓦、卵石等材料整齐铺装;梁枋、柱头也是以木雕、彩画等加以重点装修。而廊厦之中经常有柱联、匾额等精彩笔墨。因此这里往往成了地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之地, 有着强烈的人文气息。

3 庭院空间的文化价值

3.1 庭院空间的研究价值

吴良镛先生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发表的《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论文中提出:“发掘文化蕴涵是繁荣建筑创作的途径之一。”他指出“每一区域, 每一城市都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发挥地区文化特点是近代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正是这种各具特色的地区建筑文化共同显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整体特征……”研究云南民居的庭院空间, 可以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 更能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技术条件、艺术爱好和社会制度。

3.2 庭院空间对现阶段建筑创作的借鉴作用

云南民居的庭院空间形式创造出宜人的居住小环境。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之中, 完全可以借鉴云南民居庭院空间的设计手法, 如厦子空间可以现代方式加以运用, 变为建筑中的敞廊、骑楼、走道等半开敞空间, 具有遮阳避雨、空间过渡的作用, 尤其适用于南方炎热多雨地区的建筑。这种庭院空间对于人们的人际交往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对庭院空间的发掘、研究对现代居住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要:分析了云南民居院落空间的形态特色, 并从社会、经济、人文等角度阐述了其庭院空间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指出这种特色庭院空间对继承传统和建筑创作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居,庭院空间,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朱良文.丽江纳西族民居[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88.

3.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篇三

【关键词】彝族;日本;祖灵崇拜;东亚文化

中外研究日本文化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支”。①一衣带水的日本,自有人类以来,因地域,人缘,文缘等因素,在民俗文化方面与中国有着太多相似。原始信仰、年中行事、生活技艺、语言文化有类似的相通性,一脉相传的现象存在。在中国,中国的西南部,有一个古老神奇的地域‘彩云之南’,因‘倭’、‘倭人’、‘倭国’等文字和提法,与日本绳文、弥生和古坟时代形成千丝万缕的文化关系。本文以迄今为止云南地方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小凉山彝族为例进行比较,试图找出两个民族古代和现存的文化中的共性,从而发现东亚文化中具有一种从古到今延绵一体的基本类型。

1 云南彝族与古代倭人的历史渊源

彩云之南,这片红土地,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二十五个民族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孕育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彩云之南,她是历史活化石、是博物馆、是百科全书;彩云之南,与“倭族”、“倭人”有渊源关系的文化地域。在春秋时期,《史记》记载:“公元前,扬子江上游流域地区,居住着一些与汉民族不同的倭人建立的王国----滇、夜郎、邛都、昆明等……这些原住民因不堪汉人征战四处逃散。”;周时,《论衡》中提及到“周时天下太平,……倭人贡鬯草”。扬子江上游高原地(金沙江流域)‘鬯草’即灵芝,放入酒中可泡出长生不老药酒,专门贡奉给早期的周王朝。②【日本の古代―日本人とは何か】第56页:西暦一世紀には北九州の倭人部落国家のひとつの奴国の王が中国本土の漢帝国の都に使を遣わし、二世紀初には、それから九州の諸部落国家がすべて連合して、単一の国家に統合されたところの日本最初の領域国家「倭国」の現実を見るにいたった。③

1.1 小凉山彝族由来背景。凉山是四川、西康、云南三省交界的一个大区域,凉山山脉乃自西康贡嘎山山脉歧分而来,共有四大支。其中第二支为凉山主脉,北部自黄毛岗往南伸展,经黄草坪、烟峰山、大风顶达南黄岗,尽于金沙江岸的龙头山。俗以黄毛岗为大小凉山的划界线,黄毛岗以西至会通河以东之地为大凉山,黄毛岗以东为小凉山④。凉山自古为夷家(彝族)盘踞地区,夷家大本营在大凉山,小凉山则为彝汉往来交易之地⑤。小凉山,一般指的是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主,包括永胜、华坪等县批零宁蒗的彝族聚居区。小凉山的彝族是近一两百年由四川大凉山迁入,因大凉山家各支之间冤家械斗,长期打仗,造成生活不安定,相对弱势的黑彝家支由凉山中心区向外迁徙,到云南的黑彝家支数代繁衍,造成集团势力,使宁蒗、永胜、华坪相毗邻的广大区域发展成彝族聚居区,并因此而得名“小凉山”(有和四川大凉山相区别之意)⑥。小凉山彝族存在着黑彝家支和白彝家支两家支(彝族家支是按照血统关系组成的内部互不通婚的父系血缘集团,相当于一个姓氏或家族,由同一等级的父系血缘集团的个体家庭分别组成一个或若干家支。黑彝家支处于支配地位,白彝家支属于从属地位)。黑彝是天生的贵族,自视血统“高贵”,绝对不与其他等级通婚。小凉山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制,三世同堂者极少,四世同堂者更未发现。一般是儿子结婚后即建房分家,自立门户;女儿成年后出嫁,随夫方居住。小凉山彝族崇信鬼神和万物有灵,祭祀祖先。宗教活动由祭司“毕摩”和巫师“苏涅”主持。节日主要以正月“彝族年”和七月“火把节”为主,节日以接祖,祭祖和送祖为主。死后实行火葬,尸体火化后放入远山上的岩洞中,葬后做“玛都”(灵牌)。有自己的彝族文字,但没有固定法律,通常以家支制度和宗教信仰来约束生活生产。

2 创世神话的类似

2.1 神话部分,彝族和日本创世神话有较大的可比性。两个民族在古代,以‘兄妹成婚’为主体,以‘转天柱子’形式结为夫妻,后产下人种和国土。彝族产生人种,日本产生国土。日本《古事记》周启明译版‘天地始分’部分:“‘世界尚幼稚,如浮脂然,如水母然,漂浮不定之时,有物如芦芽萌长,便化为神,……于是,天神乃命令伊邪那岐,伊邪气那美(兄妹神)二神去造成那个漂浮的国土,赐予一枝天之琼矛。二神立于天之浮桥上,用琼矛搅动海水,提起矛来,从矛上滴下的海水变成了岛屿,二神降到岛屿上,……伊邪那岐问到:‘你的身是如何长成的?’伊邪气那美:‘我的身子都已经长成,但有一处多余,今以我所余之处填塞你的未合之处,产生国土,如何?’……两神绕着天御柱走去,相遇而行行房事……”。⑦彝族创世神话《中国民间故事全说?云南?宁蒗卷》:“很古很古的时候,天地还未产生,先产生了一位大神。大神造出五个小神,命令三个小神去造天,两个小神去造地,限定他们三个月把天地造好。……天神举起拐棍朝葫芦的尾部打去,冒出兄妹两个。正要举棍打兄妹两,只见兄妹二人忙说:‘最高的天神,别打我们,把我们留在地上吧。’天神命令到:‘好吧,地上还没有人,那你们两给我造人去。……哥哥厚着脸皮对妹妹说:‘我们兄妹俩成婚吧。’”⑧

2.2 灵魂观念中的‘祖灵’。灵魂,是寓于个体之中,赋予个体生命力,并主宰一切活动的超自然存在⑨。小凉山彝族人认为:“灵魂是生命的主宰,有魂则有生,无魂则亡”。⑩死人的灵魂存在于仙界,人死后,不经过做斋戒仪式,他们就不能复原成人,不能升入天堂与祖先过平安生活,更不能庇佑后代,只能变成鬼怪祸害人间。”所以在彝族地区在彝族人生活中存在着魂离可招,魂失可赎,魂危可护,祖魂须导,祖魂必引的思想。○11重要节日,重要生产活动一定要祭拜祖先,供奉祖先。在隔海的日本,在正月,七月的盂兰盆节,春祭和秋祭也有着供奉祖灵,希望祖灵庇佑后代的习俗。

2.2.1 接祖灵。日本正月要举行“魂祭”。《日本年中行事》第41页有关‘正月’:“歳の夜は亡き人の来る夜だというので魂祭を行う風習があります。。。。大晦日に祖霊に供するために御霊の飯とかニダマと呼ぶ飯を仏壇に供える風があり、……晦日に設ける棚には二通りがあった、ひとつは年徳神?八幡?稲荷などの諸神をまつる……、それを神棚と称する……神棚に向き合っていま一つ生き米たまの棚というを設ける。”○12彝族的做法是在室内设一祭祖神案,把已经杀好的猪肉摆成‘活猪’供奉在“玛都”○13下面敬献祖先、迎接祖先的到来,并念祷词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家畜兴旺。祭祀完毕将猪移开,取猪肝,腰和胸部肉各一小块煮熟,另加荞麦粑粑一个,酒一杯,置于放“玛都”的神案板上,再次祭祀祖先。召唤,亡灵保佑活着的人和畜。彝族人认为,死去的祖先灵魂是永恒的,对现实生活施加强有力的影响,掌握着活人的生死大权。因此要祭祀祖灵,讨好祖灵,让其荫庇后人。彝族人用生活主食荞麦,猪的身体和神案应接祖灵。日本人在正月,以生活主食稻米供奉祖先,彝族人也在彝族年除夕夜晚以主食荞麦迎接和供奉祖先,认为祖先会于除夕夜回归故里看望和庇佑后代。

2.2.2 活祖灵。“活祖灵”是彝族人的提法,在日本被叫做“生身魂”(いきみたま)。《日本年中行事》记载:生身魂(いきみたま)故人の霊に供養する行事にとどまらず、生きている尊者に対して礼を行う日でもあった。新たに迎えねばならぬ新精霊もなく、一族が健康で盆を迎えるのはなによりもめでたいことで、むしろそれが盆としてのあるべき形でもあった。○14活祖灵是彝族祖灵的特殊形式。是指人活着,但其灵魂已经送回祖地。一般是在长辈去世后,因后代人丁不安、六畜不旺等缘故,家人为了求得安康、兴旺,儿孙们又具备了送祖灵的各种条件,这时,如有一位长辈(多为妇女)健在,那么,这位健在的老人,记得成为送活灵的对象,与她已故的同辈们(已故的丈夫、姐妹等)一道被后代举行超度送灵。在比较中,日本和小凉山彝族作法都是用活人来做祭祀对象,把活人灵魂送到已故灵魂之地,目的是为了保佑活着的家人幸福安康。

2.2.3 送祖灵。《日本年中行事》第536页记载‘送祖灵’活动:“精霊火。火祭による悪霊の追放である。石川県能美郡では、正月の十五日の夜に、少年たちが、屋外に集まって大火をたき、また、小さいな松明を投げ上げて遊ぶ。これを精霊火という。……‘爺様、婆様、この明かりでおいでやれ……’。”彝族的做法是火把节的第二天晚上,村中青年和小孩,点着火把到村子周围玩耍,每块地里插上数十根燃烧的树枝和竹子,然后在坝子里烧一堆火,唱歌跳舞,举行送‘杜沙’(送火把)仪式,把祖灵送回家。全寨男女老幼手持火把走田地,驱虫除灾,解除疾病,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3 彝族“替罪羊”与日本“雛と贖物”

3.1 彝族。在古时候,古人认为生病或者不好事情发生是因为不详物体附身,届时需要请巫师做法驱除祸祟和病害。认为让巫师施法可以让祸祟和病害从身上转移。此风俗在小凉山彝族中至今都存在着。家中有人生病,有人碰到不好的事,都要请毕摩施法转移。在施法过程中利用‘草人’和‘赎物’做替罪羊解除祸祟。在小凉山,在春秋季节举行祈福除秽“众固”活动。“众”为“污秽”,“固”为“咒”或“除”。届时请毕摩(彝族祭司)主持,……毕摩边念诅咒经和边扎象征鬼魔的草人。开始先打鸡,并以鸡血淋洒草人,……最后由毕摩将沾满鸡血的草人甩出门去,表示鬼魔已经除去。最终目的是把身上的污秽,魔气,不好之事转移到草人身上,让草人代替活人遭罪。○16

3.2 日本。《日本年中行事》第368页中也有相类似的提法:

3.2.1 雛。雛の前身である人形に関する古い記録としては、「神功皇后紀」に蒭霊を作って人の身代わりにしたことが記されている。これは、草人形といって、草やわらで作った人形で……祓のとき、体を撫でて草人かたにけがれを移します。○17

3.2.2 贖物。肉体についたさが災厄を祓うために、人形に災を背わせて、水に流す物をいう。上巳の日の撫でものがその一種である。○18宁蒗小凉山彝族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历时三天。……傍晚全家围坐在火塘旁举行‘转头仪式’,由一非本家人将活牲举过家人头顶绕圈,顺时针转九圈,逆时针转七圈,然后依次在每人身上擦拭,随即将羊捏死,由巫师苏妮(彝族巫师)蹲在火塘外念送魂经,意用该羊尸体“替罪羊”带走祸害赎回全家灵魂。还有一种带走病害的‘替罪羊’:毕摩用红蓝两种线,栓与患者头上,牵牲口在患者身边绕一绕,让病人向牲口吹口气,诵经将牲口打死,取心、肝脏、脾、肺观察。如果发现黑点,乃视为病根 ,于是将病人头上的红蓝线取下拴在黑点处,抛于十字路口,则病可痊愈。○19彝族人通过把病根转移到他物的方法治病。在其中,日本也有提到‘吹气’,通过吹气来看病或者转移病根,在日本的《日本年中行事》第346页中也有提及到:“……天皇は朝餉の際に、贖物の4つの土器の上に張ってある紙に穴をおあけになり、息を吹きこまれる。これを流してけがを祓うので、この行事は八日間続き……”○20。

3.3 转嫁巫术在祖灵信仰中的的作用。

彝族‘替罪羊’在彝族生活中属于‘转嫁巫术’,即把草人、线、牲口等当做灾祸转嫁的对象和途径,通过毕摩施法对草人等进行处理,达到转嫁疾病、禳除灾祸的目的。日本“雛“和“贖物”都是彝族‘替罪羊’的一种,都是施法过程中的法器承担物体,“雛”和“贖物”可以任其顺流漂走,也可以送往十字路口的某个场所。在十字路口送草人等载负祸祟之类的不详对象,通过转嫁形式给人增添生活的勇气;为处于困境的人们提供精神上的避难所。彝族传统宗教的基础是灵魂信仰,其中亡魂信仰占据主要方面。彝族各种巫术行为,都与灵魂信仰密切相关。彝族的灵魂信仰,尤其是亡魂信仰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使它自然地成为造成人们尊敬或恐惧的主要信仰对象,亡魂是彝族人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承载者,构成了彝族巫术仪式中的“神物”或者“神秘物”。彝族人通过巫术行为仪式展现对“神秘物”祖灵,亡灵的尊敬和崇拜。

4 彝族与日本文化同源论之延伸:东亚文化祖型的可能性

原始人共同心理,通常有几个共通点:一为相信万物皆有生命、思想、情绪,即泛灵论;二是相信人死后魂离躯壳,仍有知觉,且存在于另一个世界,衣食作息;三为相信鬼魂可以附身;四为相信人类本可不死,之所以死乃是受仇人的暗算。○21彝族和日本创世神话均以兄妹为血缘为基础;以“结婚”为手段创世;兄妹婚礼中均以“绕柱子”为结婚仪式;在祖先崇拜中,两个民族都存在“接祖灵,送祖灵,活祖灵”民俗活动,认为祖先存在与另外一个世界庇佑着后代;有关罪过或施咒,通过替身代替自己承担罪责或者通过替身对冤家施咒。以上类比能否说明在日本的原始人时期和彝族原始人时期有着同样的心理素质和共同心理?是否可以理解为日本古代民族与小凉山彝族有着类似的文化共同性和文化同源性。由此,我们暂且得出结论,东亚文化中,特别是日本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共通的类型,即为本论中所表述的祖型,其特征为其特征为以‘灵魂信仰’为基础,通过各种巫术行为来展示对灵魂的尊敬和崇拜的过程,既‘接祖?祭祖?送祖’的祖灵信仰。这种祖型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东亚文化虽然非常多样,但还包含有许多共性,是我们认识不同地区文化关系的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1]陈勤建.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日.鸟越宪三郎.倭族之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3]日.岸俊男 森浩一 大林太良主编.日本人とは何か[M].东京:中公文库,1997.

[4]林耀华.凉山夷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5]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彝族卷[M]人民出版社 1981.

[6][10] [13]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云南小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卷[M].民族出版社,2009.

[7]日.安万侣.古事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8][14]白庚胜.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云南?宁蒗卷[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1998.

[9][11][19]孟慧英.彝族毕摩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1997.

[12][14] [15] 17] [18] 19] [20] 日.铃木三堂.日本年中行事[M].东京:角川书店,1985.

[16]朱旭文.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云南省文化视觉文化传播论文 篇四

目前云南省正在大力进行文化大省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化传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而要进一步通过视觉化传播来发展云南的文化产业,需开拓思路和领域。

关键词:云南文化;文化产业;视觉文化传播

5.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探析论文 篇五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作为多民族省份的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也一步步向纵深方向发展。云南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存在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是文化市场主体为了满足大众文化消费供应商品或服务的营利性组织及其行为,以营利为目的,如图书、艺术演出、旅游等。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分为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等门类,它涵盖了生产、营销、消费的各个环节,是现代经济形态的存在方式之一,在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6.云南历史文化导游词全新 篇六

普济寺,俗称前寺,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20_年),后屡兴屡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时下诏重建寺庙,后又赐题额“普济群灵”。风景名胜普济寺前有一个广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着普济寺的正门,南衔御碑亭。

桥中有一湖心亭,又称八角亭,正对普济寺山门。周围玉液拥抱,粉墙环绕。夏日荷花盛开,绿叶田田,红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赏,凭栏临风,清香扑鼻,顿觉暑气全消,令人心旷神怡。桥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与海印池相连。山门。面宽五间,重檐歇山,正山门平时关闭,僧人游客均从东山门出入。僧人圆寂后由西山门出寺。御碑殿。在山门内,有明万历、清康熙时的御碑三块,正中一块刻的是普济禅寺历史沿革,立于3.5吨重的赑屃上,赑屃昂首伸颈,服珠能转动,可见其雕刻之精。天王殿。亦称金刚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

7.云南佤族音乐的传承及其文化意蕴 篇七

1. 云南佤族概况。

佤族是一个古老神秘、能歌善舞的民族, 世代居住在阿佤山区。佤族人民在生活中一直使用佤语, 但佤族历史上没有文字, 因此佤族文化的传承缺少史书文字的记载, 更多的是佤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佤族的历史悠久, 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 社会发展比较缓慢。1950年, 佤族人民获得了解放。在解放的60多年来, 佤族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佤族人民摆脱了苦难的历史, 开始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2. 云南佤族音乐概况。

佤族人民与生俱来就与音乐有着不解的情缘, 佤族人民自称“会喝水时就会喝酒、会说话时就会唱歌、会走路时就会跳舞”, 更被世人成为“头发会跳舞”的民族。佤族的音乐融合在佤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 在各种场合都可以看见、听见佤族男女老少的舞蹈和歌声, 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音符, 脉搏里跳动着节奏。佤族民歌有的开朗优美, 有的古朴粗犷, 有的歌颂英雄祖先, 有的紧贴生产生活。佤族民族有七大类型, 分别为山歌、唱调、玩调、劳动歌曲、风习歌曲、歌舞曲和儿歌。佤族民歌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至今佤族地区依然活跃着众多佤族音乐的民间艺人。

二、云南佤族音乐传承良好的原因

1. 良好语言氛围支撑着佤族音乐的有序传承。

海德格尔说过, “语言是存在的家”, 佤族语言的广泛使用为佤族音乐的传承提供了载体。自古以来佤族人民都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佤语, 直到今天佤语依然是佤族人民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语言工具。良好的佤语使用氛围加上佤族音乐的民间口耳相传方式使得佤族音乐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以前佤族没有通用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佤族人民设计了一套拼音文字。有了科学的文字, 佤族的文化有了更好的载体传承,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共同构成了良好的佤族语言环境和氛围, 更好地支撑着佤族音乐的有序传承。

2. 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客观上保护着佤族音乐的传播。

佤族世代居住在云南省西南边疆地区, 主要分布区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 怒山山脉南段, 这里山峦重叠, 平坝极少, 称阿佤山区。阿佤山区在北回归线附近, 属于亚热带气候,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佤族人民居住在高山之上, 物质上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因此生活的地理环境相对固定, 随之带来的是文化上的自我满足, 佤族的民族认同感极高, 在这样的条件下, 佤族音乐作为佤族人民的精神食粮在佤族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三、云南佤族音乐的文化意蕴

1. 佤族音乐元素折射出佤族人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

佤族先民有语言没有文字, 很多佤族的历史传说、文化哲理和宗教信仰都无法用书面文字进行记载, 只能靠口头流传, 但这正好给佤族音乐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佤族音乐中的很多内容和音乐元素里都承载着佤族的历史传说、文化哲理和宗教信仰, 折射出佤族人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佤族民歌《司岗里》讲述了人类起源和佤族的古代生活, 具有浓厚的自然宗教色彩;《木依吉》歌颂的是佤族最崇拜的创造外物的神灵“木依吉”;《迎春调》、《月亮调》、《太阳颂》等充分展现了佤族人民对自然的关注和尊重;《江三木落》是为佤族历史上的大英雄江山木落而作, 而且在佤族的其他歌曲中也经常可以见到“江山木落”的唱词, 充分体现出佤族人民对英雄的尊重和崇拜。

2. 佤族音乐向佤族人民传递着佤族社会的世代社会规范, 展现出佤族独特的民俗。

佤族人民传承着独特的风俗习惯, 部落中的社会规范由长辈传承给晚辈, 传承的方式除了口头说教之外, 更有寓教于乐的佤族民歌的表达方式。佤族人民的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盖房子、喝酒、祭祀等的礼仪规范都有相应的民歌进行表达。佤族民歌中的《嫁姑娘》对佤族的婚礼进行了表达和描述;《送葬调》是守灵和哭丧时唱的, 悼念性强, 很强调押韵;《迎宾曲》、《送客调》和《敬酒歌》充分体现了佤族民众热情好客和待客的礼仪规范;《贺新房》描述的是佤族人民齐心协力盖房子的场景;《拉木鼓》、《木鼓祭》和《砍牛尾巴》则描述了佤族人民在祭祀时的礼仪规范。通过这些佤族民歌生动表达了佤族人民在社会礼仪规范上的追求, 展现了佤族独特的民俗。

3. 佤族音乐透露出佤族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佤族人民擅长狩猎和农耕, 因此佤族民歌中也时常表现出佤族人民勤劳热烈的劳动场景。《赎豹子调》表现了佤族的狩猎生活, 演唱时歌手领唱, 众人和以“喔—喔”的吆喝声, 场面热烈。《撒谷种》、《栽秧调》、《收割调》、《镰刀调》、《放牛调》等表现的是佤族人民的农耕生活, 这些都是佤族人民在劳动生产中唱的调子, 曲调热烈爽朗,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劳动效率, 而且大家精神愉快, 也不感到疲倦。爱情也是佤族民歌中永恒表达的一个主题, 佤族人民世代追求爱情自由, 音乐也是佤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展现自我魅力的重要方式。佤族民歌中有很多经典爱情歌曲, 如《姑娘调》、《相思调》、《栲班格》、《约把底》、《心丹来》、《春天情歌》等。这些爱情歌曲表达了青年男女的感伤、离别、思念等心情, 曲调委婉细腻。《栲班格》是恋爱中的情人创作的, 比喻自己的情人是世上最稀有、最理想、最美好的人。《约把底》、《心丹来》唱出对爱情生活应取的态度, 反应了佤族青年男女新时代的爱情观。总之, 佤族是一个勤劳善良、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民族, 佤族音乐中无不透露出佤族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佤族音乐饱含着佤族先民们的教育智慧。

佤族音乐中的教育智慧主要集中体现在佤族的儿歌之中, 例如:《摇篮曲》、《哄娃娃歌》、《牛尾巴歌》、《羞老三》、《妈妈织布我来学》、《白鹇鸟———睡吧》、《岩追的爸爸》等。佤族儿歌短小轻快, 易于上口, 歌词有趣并有一些游戏和玩乐的性质, 一般能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或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内容多是唱自然景物、花鸟昆虫、星星月亮之类, 十分具有儿童特点。《羞老三》是通过歌曲传达幼儿自身的生活知识;《妈妈织布我来学》传递的是劳动知识;《白鹇鸟———睡吧》描述的是生存环境;《岩追的爸爸》描述的是通过游戏学知识的场景。佤族儿歌表现出了充分的人文精神, 这些儿歌体现了佤族人民关爱生命、关注儿童生存与成长, 追求真善美的教育智慧。

摘要:佤族人民世代与音乐有着不解的情缘, 良好语言氛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支撑着佤族音乐的有序传承。佤族音乐元素折射出佤族人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 向佤族人民传递着佤族社会的世代社会规范, 透露出佤族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饱含着佤族先民们的教育智慧。

关键词:佤族,佤族音乐,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田继周, 罗之基.佤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社, 1996.

[2]段世琳.佤族历史文化探秘[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8.云南翡翠文化的发祥地 篇八

从华夏祖先的原始图腾崇拜,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视美玉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宗教道德、艺术标准到美学价值,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托理想,玉可保健辟邪,玉的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国民对玉的珍视到了无比崇高的地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君子比德于玉。君无故玉不去身。

翡翠资源在缅甸,但市场却在中国。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硬玉翡翠的矿产资源产地曾属云南腾越州管辖,因而“玉出云南”,“玉出腾越”,云南是翡翠文化发祥地的说法,从古及今一直叫响到今天。

尽管世界各地都发现不同的玉石翡翠,真正的硬玉翡翠仅只有今天的缅甸出产。“所谓玉石以绿白分明,透水者为佳,翡翠色为上品,其名不一,均出勐拱”。地处中介的云南腾冲县,则是历史上著名的翡翠文化发祥、加工集散地。元代起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二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玉石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九成。

早在明代,我国大旅行家徐霞客就到达过玉石翡翠的集散地永昌腾越,并考查记录过翡翠交易加工的情况,自己还用朋友赠送的石料加工了几件翡翠工艺品。此外,元代的马可·波罗,明代的杨慎,近代的斯诺都在自己的诗文中对玉石翡翠的集散、销售做过描述。

云南是旅游大省,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唱响了世界,翡翠文化与旅游文化又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从明清至近现代,翡翠制品匀通过旅游者、物流的形式,从云南走到全国,走向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國内地、沿海各省、港澳台的玉商、玉雕师、旅游者都涌到云南购买玉石和成品。

今天,做为旅游大省的云南,旅游购物的一个亮点和重头先行戏就是玉石翡翠工艺品。每年上亿的中外游客来云南旅游,其中不乏购买玉石饰品为首选目标。需求销售量远非其它省区可比。广东沿海一带成了云南的“加工厂”,游客购玉,只认“玉出云南”,只买云南玉。

近年专家学者评估,云南翡翠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达200个亿。

9.茶艺茶文化摘要及云南滇红茶历史 篇九

2、洗茶:用茶匙取出适量的茶叶,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往杯中冲入适量的开水,泡几秒钟,然后倒出茶水,将茶叶中的杂质洗出。这时不要泡太久,不然会使茶叶中的成分降低。

3、冲泡:往杯中冲入开水,盖上盖子,泡上3到5分钟,然后就可以了。打开盖子茶香四溢,汤色红润。这边开水的温度最好是100度为宜。

4、分茶:将茶水倒入品茗杯中大家一起饮用。[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所产茶叶是纯绿色茶饮。

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滇红集团)创建于1939年3月,前身系1939年由当代中国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创建的“顺宁实验茶厂”,1954年随县名改为“云南省凤庆茶厂”。

从上世纪40年代起,所生产的“滇红” 名茶就出口英、美等国。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国家出口红茶定点生产企业,所生产的滇红系列产品为国家出口创汇、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滇红特级工夫茶”自1958年起至今,被国

家外交部指定为接待外宾的外事礼茶。

目前,集团自有基地茶园30700亩(其中20000亩通过瑞士IMO国际有机茶认证),茶叶初制所80多个,主要生产线4条,CTC红碎茶生产线4条,茶叶科学研究院一个(拥有全国最齐全的茶类种质资源),现年生产加工规模5000吨(2011年完成整体搬迁后生产规模将达15000吨)。产品以滇红工夫茶、滇红碎茶(含CTC碎茶)为主,并包含了普洱茶、紧压茶、绿茶、茉莉花茶、袋泡茶、速溶茶等八大类130多个品种。

“凤牌”普洱茶、紧压茶先后获得广州国际茶文化节金奖、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博览会“茶王”等称号。

“王子冠牌”绿茶连续三年获“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云南省著名商标”等荣誉。

1986年,时任云南省省长和志强把公司生产的“滇红特级工夫茶”作为国礼赠送来昆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010年8月,公司生产的 “凤牌毛尖” 红茶荣获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

滇红集团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连续四年荣获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现有资产4.13亿元,在职员工526人,是全国最大的集种植、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的民营股份制茶叶企业。

滇红集团一直是国家出口红茶定点生产企业,国家红茶一套样“标准实物样”制样单位。滇红工夫特级茶在1958年被认定为国家外事礼茶

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锦秀茶祖”——香竹箐古茶生长在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自然村—农户承包土地的坎上,海拔为2245米。经国内茶叶专家多次鉴定和北京农业展览馆王广志教授以及日本茶业专家实地考察,这棵大茶树的树龄已达32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粗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它的树高10.6米,树幅11.1×11.3米,胸径1.85米,围粗

5.82米。

古人饮茶喜欢自己涉水,自己煮茶,在涉引、制作、煎煮、品饮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和满足,整个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整个品茶艺术。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郑板桥)不同)将差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10.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篇十

【考点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010年真题考点)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在东半球的东北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陆地接壤。

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考点2】亚洲的分区和主要国家

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等地区)和中亚6个地区。

【考点3】亚洲东部的岛弧

亚洲东部有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岛弧,即千岛群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东部岛弧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考点4】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2010年真题考点)

亚洲南部有三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考点5】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11.云南雕塑 随处可见的文化标志 篇十一

雕塑一般指为美化城市或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是造型艺术的一种。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雕塑需要使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一艘使用的材料有可塑材料石膏、树脂、粘土等,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雕塑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雕塑的材料是雕塑非常重要的一环,影响着雕塑怍品呈现的效果。不同材料的雕塑作品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雕塑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为了追求不一样的风格,也会将多种材料混台起来。雕塑材料被认为只是作为媒介物,只有在人们对材料不断加工的过程中才逐渐呈现出造型艺术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除了传统材料人们使用的材料也更多样。这也是现代雕塑不断拓展的过程。现代雕塑逐渐追求雕塑艺术家的精神,区别于传统雕塑的再现功能,在精神文化上有了更多样的思考,材料的使用就逐渐多样化。

雕塑分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传统雕塑多是民间艺术工艺的体现之一。在以前的民居等各种地方雕塑随处可见,雕塑作品与人们的文化观念有关。传统雕塑以铜雕、石雕、木雕等为主,铜雕、石雕、木雕在现代雕塑中也依然是主要的雕塑种类。雕塑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主要在民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城市雕塑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现代雕塑的特点。雕塑怍为空间艺术,现代雕塑也是材料与技术不断发展的体现。现代雕塑也有几个种类,多与城市发展和城市特点有关。但无论是传统雕塑还是现代雕塑,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常见的艺术种类,跟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发展而发展,这也是雕塑的特点之一。

云南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雕塑作品呈现出多元、民族等特点。云南的雕塑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云南的传统雕塑在民间得到广泛发展,影响较大的是大理的雕塑。大理的雕塑以白族文化为主,大理南诏国的雕塑非常有名,主要有石窟雕刻造像、木雕等。早期的民间雕塑与现代意义的城市雕塑有区别,但是就城市的公共场所这一点来看,可以把古代的某些雕塑视为城市雕塑的雏形。在现代发展过程中,传统雕塑的民族民间特点也逐渐加入现代城市发展特点,不断探索,使得云南的雕塑也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朝向开放、多元与当代的雕塑的转变。

在云南现代雕塑发展过程中,一批优秀的雕塑艺术家的出现让云南现代雕塑得到了发展。以廖新学、袁晓岑、熊秉明为杰出代表的艺术家,以戴广文、李梦玲、张元真、张志禹、纳英、袁熙坤、朱祖德等为中坚分子,以刘建华、张吉洪、李坚、杨小波、张仲夏、陈长伟等为新锐力量,使得云南的雕塑得以发扬光大。一批雕塑艺术家使得云南的雕塑得到不断发展。云南现代雕塑的特点给人以荒诞、迷茫、艰涩的感觉,用夸张的、变形等反传统的手法,通过对雕塑概念、观念、语言、材料的延伸和创新,表达了云南雕塑界新生力量的存在,及他们的反思与革新。

现代雕塑的发展主要在城市雕塑。昆明的城市雕塑很多,云南的雕塑艺术家对城市雕塑一直探索。昆明人对北站隧道的浮雕与昆明北辰财富中心前的雕塑怍品应该不陌生。这些在昆明的城市主要商业区域的现代雕塑都是云南雕塑艺术家张永宁的雕塑作品。张永宁先生的论文与雕塑作品常入选各种艺术杂志,被媒体报道,是云南当前活跃的现代雕塑艺术家之一。张永宁介绍,昆明北辰财富中心的城市雕塑怍品采用的是不锈钢线型镂空、锻造、焊接工艺等特殊的制作工艺、以轻盈的透雕表现形式,表现了雕塑的欢快、轻松之感,雕塑被放置于无边际水面上,没有了传统雕塑的金属沉重感,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感。这些雕塑艺术家的随处可见的城市雕塑怍品让城市发展多了更多特点。

雕塑的发展也成为云南旅游特色的一部分。有的雕塑对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特点的呈现也是到云南旅游的看点。随着云南文产不断得到发展,城市雕塑作品也随之,导到更多的发展,这些雕塑作品有传统文化,也有创新,与更多的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把云南的雕塑艺术不断拓展呈现。雕塑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如今城市的商业区、小区、花园中都有各种各样的雕塑存在。雕塑本身就是体现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媒介物,雕塑怍品不再是简单的摆设,而是城市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呈现。

12.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篇十二

我们考察小组于2015 年11 月16 日在林燕宁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的金平县对其周边包括铜厂乡、者米乡、阿得博乡、南科乡 ( 由于道路湿滑没能前往) 、那发乡、金平县城在内的少数民族服饰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学习。这里对当地哈尼服饰作简要介绍。学习过程中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支系, 同支系不同区域的哈尼服饰样式、色彩、图案纹饰各具特色, 相同的是哈尼族人民不论支系、不论区域同样热情好客、待人友善。哈尼服饰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山地环境, 梯田耕作的生活使得他们的服饰演变的更适宜于他们在山间劳作, 哈尼服饰纹样的形成不少同样受梯田文化的启发。

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 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 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 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 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 制作工艺精湛, 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每个图案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远远超过我们所看到和想到的, 是一个深奥而难以破译的密码。我们只有把目光回眸到远古时代, 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1 不同地区哈尼服饰的基本纹样形式及特征

红河州金平县周边乡哈尼族基本服色主要为红褐色、褐色、藏青色、黑色等, 哈尼族妇女个个都会刺绣挑花, 在领口、衣襟、袖口、裤边都要用各色彩线绣上纹样。

1. 1 纹样的分类。铜厂乡哈尼服饰主要纹样: 蕨形纹、菱形纹、犬齿纹、回字纹、猫头鹰眼纹等; 者米乡哈尼服饰主要纹样: 犬齿纹、条纹、方形纹、三角形纹、植物纹样等; 阿得博乡哈尼服饰主要纹样:方形纹、三角形纹、条纹、八角花纹、蝴蝶纹、犬齿纹、水车花纹、回字纹、福字纹等; 那发哈尼服饰主要纹样: 条纹、犬齿纹、水车花纹、方形纹、格纹等; 金平哈尼服饰主要纹样: 条纹、犬齿纹、水车花纹、格纹等; 哈尼族各支系服饰图案纹样饰在领口、衣襟、袖口裤边上。这些纹样基本可分为: 山水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

山水纹样: 山形、波浪形、波纹形、水纹形、田地形等; 植物纹样: 蕨形、八角花形、五角花形、四角花形、花生形等; 动物纹样: 犬齿纹、鸟形、兽形等; 几何纹样: 三角形、五角纹、方形、菱形、回字形、凹字形、格子纹、心形、条纹等。

1. 2 纹样的寓意。哈尼族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字, 历代哈尼妇女将哈尼人迁徙的历史、生活的环境缝绣在服饰纹样中, 代代传承并不断创新丰富。自然山水纹样和几何纹样中, 有哈尼祖先生活环境的记忆和现在生活环境的反映, 又有对迁徙历史的记录。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来自哈尼人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 这些动植物纹样在哈尼山寨随处可见, 和哈尼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赶街调查中发现, 在很多支系服饰上都看得到的蕨形, 是哈尼山寨所处地理环境下, 适宜生长的野生植物, 每到初春蕨菜的嫩芽卷曲着拱出地面, 这种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卷曲姿态, 被哈尼妇女用五色彩线, 广泛绣制在服装的袖口和裤管上, 成为服装上美丽的装饰。八角、花生是哈尼地区主要的经济植物, 八角是哈尼人主要对的食物调料、种植于房前屋后。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美好形态, 哈尼妇女将其归纳、抽象后绣制成八角花、花生花等服饰上常用的纹饰, 代代相传。哈尼服饰纹样传承至今, 同时也在根据现代生活的内容不断发展和创新, 如双喜花等反映现代生活的纹样。

2 哈尼服饰样式特征

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土布作衣料, 从纺织、染色、制作、挑绣、贴布绣均为手工制作而成, 所以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哈尼母亲亲手为女儿制作嫁衣, 一针一线饱含对女儿的爱护与祝福。金平县附近哈尼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 以黑布裹头。妇女着装因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铜厂乡哈尼妇女多着红褐色无领右长袖上衣外罩右衽无领小褂, 穿及膝短裤系绑腿, 腰间系后围腰, 有的衣着还佩戴有云肩, 头戴有基座固定的包头巾, 衣袖、褂子领口斜至右衽的边沿及下摆处、腰侧、后背和裤脚皆有装饰纹样, 衣服或多或少有银泡的装饰, 有的脖颈侧挂银链装饰。有的哈尼妇女头饰相当精美, 装饰各色彩线, 毛线编发, 整齐而有序; 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 系绣花腰带和围腰。妇女一般喜欢带耳环和耳坠。者米乡哈尼妇女衣着多为藏青色, 内着无领长袖, 外穿无袖右衽褂子, 内搭颜色为稍浅些蓝色, 下着长裤, 腰间系垫片遮住盆骨部位, 衣服边缘、袖子、裤管均有装饰纹样, 或为同色系线条、或镶嵌布条、或装饰花边, 头饰仍有基座; 阿得博的哈尼妇女着长袖长裤, 系围腰、外穿坎肩、其上衣下摆前后片中间呈尖形, 其装饰可简单可复杂, 简单的线条装饰, 边沿的水车花纹装饰, 或节日里有银饰装饰的衣服, 以红褐色、褐色较为多见, 装饰配色大胆, 装饰色里以蓝色最为她们喜爱, 跟这里常见的碧蓝色的天空有很大联系。红色、绿色最为点缀色出现, 极为和谐。节日服装妇女们佩戴银饰来彰显她们的富有。犬齿纹、菱形纹的运用和谐而有节奏感。赶街过程中当地人告诉我们妇女是否已经结婚在服饰上有明显的区别等等。

3 哈尼服饰的文化涵养

13.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篇十三

在县委政府及市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由省旅游局、市政府主办,县政府、市旅游局承办的云南师宗2009千花会文化旅游节取得圆满成功。

一、精心策划、创意新颖

为深度挖掘师宗丰富、独特的旅游自然资源;继承和发扬悠久的历史文化;高度提炼壮、苗、瑶、彝、回少数民族文化;立体展现近年全县发展新貌;秉承第一、二届千花会“人类之花与自然之花交相辉映”的节会主旨。与云南信息报、CCTV-7乡村大世界栏目组合作,策划兼容了师宗历史、人文、经济等范畴,确定了“千花之韵、美丽飞扬”的主题定位。突出抓好“第七届中国杜鹃花展菌子山分会场暨云南师宗2009千花会文化旅游节开幕展演、菌子山大型演唱会、第九届五龙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三个环节,完成了3月6日至4月26日的“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精彩”系列活动策划。

二、周密部署、组织严密

(一)成立机构、组织保障。县委、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县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公安局、旅游局、五龙乡政府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云南师宗2009千花会文化旅游节”领导小组,为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组织保障。

(二)狠抓落实、周密部署。县委、政府实行干部问责制,分别明确各职能部门相关责任。领导小组下设的演出组、安全保卫组、宣传组等小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狠抓落实,各项筹备工作周密、有有序到位。

三、进展顺利、圆满成功

(一)各项活动顺利开展。3月6日第七届中国杜鹃花展菌子山分会场暨千花会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展演,3月21日大型演唱会,3月29日至31日第九届五龙“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取得圆满成功。期间山歌大赛等辅助活动项目均收到良好效果。

(二)媒体关注、知名度有效提升。因活动项目设计独具新意,携手央视,演唱会郭峰、黄格选等明星荟萃;“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壮族祭水、泼水狂欢、百米竹杆舞、水上摔跤、小调传情等民族特色活动。吸引了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旅游卫视、云南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县50余家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关注。相应报道60余篇(次)。师宗旅游知名度得以大幅度提升。

14.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篇十四

为充分展示社团独特魅力,促进学生对社团文化的理解,加强云南大学学生社团间的交流,深化高校间学生社团的合作,2010年11月7日晚,一场精彩的社团文化交流迎新晚会在云南大学楠院综合服务楼举行。本场晚会由共青团云南大学委员会以及云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云南大学各学生社团承办。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姬兴江,共青团云南大学委员会书记杨扬,副书记李剀,社团部副部长、学生会副秘书长齐建蒙等出席了晚会。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社联及社团代表受邀观看了此次晚会。

晚会是一次展现云南大学众多社团文化的契机。武魂武术协会带来的武术表演《七剑》展示了武者的风范,爱心社用手语表演《让爱传出去》传递了爱心的温暖。值得一提的是社团故事环节,北斗哲学社、摄影协会的负责人走上舞台,讲述着社团发展的心路历程,诉说着自己对社团的感情与祝福。除此之外,唤青社、银杏文学社、DC街舞社、东陆吉他社、GODSPEED舞蹈啦啦社、大学生素质拓展协会、电影协会、体育舞蹈社、“天雨流芳”纳西文化研习社等社团也参与了当晚的演出。云南民族大学社团联合会还带来了傣族舞蹈《雨林声声》和景颇族舞蹈《银袍响彻天》,精彩的表演让场上掌声喝彩声不断。

当晚反响最热烈的节目当属由校团委杨扬书记、李剀副书记、齐建蒙老师,以及学社联主席团成员、各部门部长副部长一起表演的特别节目《感恩的心》。在节目中杨扬书记动情地说到:“感谢学生社团的事业让我们,让各学校社团联系在一起。有你有我有大家,学生社团事业会更加美好!”真诚的歌声配合手语表演,将晚会气氛带入高潮。

互动性强也是本场晚会的一大亮点,在场观众都积极参与到游戏环节中来,整场晚会都在轻松、欢乐地氛围中进行。

交流迎新晚会的最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纳西文化研习社的社员们走下舞台,邀请各位嘉宾与同学一同跳起纳西族传统朴实的打跳。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顺利落幕。

云南大学社团积极的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也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在晚会上体育舞蹈社等新成立社团的出现,杨扬书记表示,这些新社团的表演,一方面展示了新的表演形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团的一种生机勃勃、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发展趋势。

15.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篇十五

一、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

1. 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创新。

2008年年底, 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工作会议”。会议全方位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两个新兴产业互促的原则、目标、战略和重点工作等, 必将推动云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云南省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升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互动, 对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是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 但同时又是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脆弱区, 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发展和谐旅游凸显了旅游与文化的利益相关性、共生和谐性, 要求以科学开发促进合理保护, 以合理保护推动科学开发, 使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2. 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

云南是中国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 在全国56种民族中, 云南就有52种。其中, 人口超过5 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种, 人口数为一千多万人, 占当年全省总人口数近40%, 特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种少数民族世居云南, 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歌舞和节庆等文化精彩纷呈, 堪称“民族文化大观园”。多年以来, 云南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 把全省的文化产业做得很红火。云南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培育打造了一大批民族文化知名品牌, 初步形成了以民族工艺、歌舞、节日、服饰、饮食、医药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如早期大理白族的《五朵金花》, 近年来有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 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 还有楚雄彝族的《太阳女》, 西双版纳傣族的《勐巴娜西》, 大理白族的《蝴蝶之梦》和世博吉鑫园《吉鑫宴舞》等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 享誉国内外。云南民族文化已走向世界, 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也展示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形象品牌。

3. 文化旅游品牌初具规模。

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 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除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互动的蓬勃发展外, 2008年, 云南省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中, 印象最深的是楚雄、腾冲、旅游小镇的文化和旅游互动。对于楚雄的旅游发展, 楚雄先后推出恐龙谷和彝人古镇的旅游项目, 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创出一种较好的路径, 恐龙谷在2008年4月开业以来至年底, 累计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恐龙谷很好地利其地处昆大丽黄金旅游线上的交通环境优势, 为云南开发主题公园项目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和亮点, 而将生态、历史、科考等融合起来的文化内涵, 也在探索一种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 更为澄江帽天山等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开发模式。彝人古镇借助“城市发展+楼盘营销+彝族文化”的结合, 正努力做出一个文化楼盘, 虽然古镇作为文化产品集聚的中心作用还未完全实现, 但是, 通过这种民族文化集散、体验的态势已经呈现出来。

从文化产业角度看, 云南着手进行的60个旅游小镇的建设能把云南特有的农耕时代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村镇文化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下来, 通过文化遗产的传承, 既可以对民族文化遗产起到保护作用, 更可以通过挖掘民族文化, 实现文化与旅游互动。2008年, 在60个在建旅游小镇中, 省政府正式命名并授予牌匾的旅游名镇有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大理市大理镇等10个旅游小镇。这将对云南旅游小镇的建设起到一个先锋和带头作用。

4. 旅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是旅游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型逐渐向多元化综合型转化, 探险游、科考游、乡村文化游、高尔夫旅游、茶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逐渐发展起来。二是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2008年, 云南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510.7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11.4%, 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50.2万人次, 同比增长12.8%;接待国内旅游者1.03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663.3亿元, 同比增长18.6%。云南旅游各项指标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三是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休闲观光农业将是云南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休闲观光农业将依托云南旅游大省、农业大省的优势, 建成集科、教、农、工、贸、游、购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业基地, 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二、当前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 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但目前我省在推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上仍存在畸重畸轻的现象。

1. 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未同步。

近年来云南旅游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目前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未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同步发展。旅游的各要素是对文化运用的反映和体现, 通过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直接反映了旅游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 旅游与文化只有紧密结合起来, 旅游产业才更具有发展内涵。

云南的各少数民族村寨是展现民族文化生态良好的发源地和集聚地。它既包括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建筑群落及经典文化, 还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和在自然状态下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等特有文化。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 在获得成功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手工艺文化, 以弥补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之不足, 使旅游产业更具有文化内涵。

2. 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认识不足, 旅游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

在旅游地不难发现, 很多旅游商品品质低劣、工艺粗陋、结构单一、特色不特、趋同化现象严重。旅游商品缺乏地域个性, 是旅游商品市场最大的弱点和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 使得各旅游地旅游商品占旅游收入的比例较小。对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是导致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不高的根本原因。若要改变旅游商品现状, 必须重视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 应该更多地承袭、积累和表达地域文化的内容, 突出地域特色。

3. 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消亡严重。

一是由于民族文化商品市场价值较高, 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 大量的民间服饰、民族乐器、盛物器具、民族雕刻等民间文化器物被国内外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团体收集、收购。如外地人买走了云南丽江地区民间珍贵的东巴古籍、法器、字画等以及无法找到的纳西山乡传承东巴文化的基本文字资料;传说记载傣族贝叶文化的经典著作有84 000部, 但目前能收集到的也只有3 000多部。二是那些曾经影响过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民间工艺和艺术, 因掌握该技术的艺人的去世而失传。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 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所构成的民族文化, “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谙熟贝叶经典和传统民俗的傣族老人如今已所剩无几, 贝叶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这些情况在其他民族中也都存在。三是由于对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部门在开发施工的过程中, 致使不少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到破坏和损坏。

4. 重经济建设轻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和利用的开发战略使旅游地的文化内涵缺失。

在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下, 缺乏科学发展观引领的各级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和措施, 导致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过度商业化”现象突出。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可概括为:发现文化资源、包装文化资源、向市场推出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发展道路三步曲。按这种模式开发出来的文化产业往往会出现低俗化和非理性倾向, 导致许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忽视了其内在的人文精神特质而注重娱乐消费特质的利用和开发。云南丽江古镇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 旅游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而今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体产业。从1997—2005年上半年, 丽江古镇原纳西族居民由30 000多人降至不到6 000人。在商业化利益的驱动下, 有80%的原住民被外来移民所置换。丽江古镇在开发过程中显然忽视了文化资源的保护, 置换了纳西族原住居民“活着的文化”, 完全违背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则, 从而与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相背离。

5.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的趋同化、功利化突出。

近年来, 许多传统节庆活动从内容到形式, 从招牌到口号, 从举办初衷到销售对象, 从宣传手段到包装技巧都缺乏创新, 对游客和大众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一些旅游目的地的节庆组织者没有精心准备, 盲目模仿, 导致节庆活动雷同和低层次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 使节庆活动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牌。有相当一部分节庆活动的主题基本上是文艺晚会、经贸洽谈会、研讨会、旅游节、文化节等陈旧模式。节庆活动一窝蜂现象、雷同化趋势严重。

三、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策略

1. 努力抓好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工作, 使生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民族文化受到的冲击日益严重。当前, 由于受功利性极强的外来文化的挑战,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正在走向衰败或处于弱化的境地。特别是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消失的速度更快。比如,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由于无法与现代工业化抗衡而日渐消失, 民族传统歌舞正在逐渐被现代歌舞所取代等等。由于中国民族众多, 居住分散, 许多民族文化深藏或淹没于民族群众中, 必须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工作。如对民族文化景观、民族文化遗址登记造册, 修缮维护或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还可以利用博物馆的形式, 将有形和无形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馆藏保护。如贵州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先后建成了“六枝梭嘎民族生态博物馆”、“雷山上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贵阳花溪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 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开了先河。

2. 挖掘地域文化内涵, 提升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

旅游商品一方面体现旅游地物质资源状况, 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旅游地地域文化的载体。旅游商品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及民族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是吸引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关键所在, 欲使旅游商品更具有珍藏、馈赠、纪念等价值, 必使其传承无形的文化。因此, 开发旅游商品应尽可能在传统的工艺、材料、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华, 使其更加质朴、自然、精致, 真正体现民族历史文化的特色。如贵州涌现出来的以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的木瓢艺术、陶土面具艺术独特而神秘, 不仅可以登上国内外的博物馆殿堂, 也成为最受旅游者青睐的纪念品。

3. 通过政府立法, 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保护, 这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政府应健全有关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 只有少数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如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习俗、民族文物等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原来制定和出台的一些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 由于时间久远, 与现实社会有些脱节, 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 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是进一步修改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

4. 加强管理创新的力度, 形成规范的产业管理体制。

根据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新体制, 引导文化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中, 政府主要起总体规划、检查监督的宏观指导作用, 必须设立相关部门, 对文化旅游产业信息指导、政策协调和规划落实负责, 指导文化旅游企业的产业经营, 规范文化旅游市场, 保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努力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的微观管理有机的结合。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文化旅游行业的各级行业协会, 将微观管理职能赋予行业协会, 以形成行业自律的良好的产业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丰莉, 李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互动[J].政研前沿, 2008, (9) :42-43.

[2]李斌.大旅游要有大文化支撑[J].产业经济, 2008, (4) :88.

[3]何琼.论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发展[J].思想战线, 2008, (2) :131.

[4]姜日韦.地域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9.

[5]刘茂海.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再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 :26-28.

[6]迟燕琼.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困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8, (2) :92.

[7]万圭.凤凰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 2008, (8) :18-19.

[8]单纬东, 林伦伦.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制度安排[J].青海民族研究, 2008, (3) :105.

[9]吴绍琪, 王智勇, 李东宇.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1) :137-139.

[10]杨永生, 赵兴兰.中国西部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思路及政策取向[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8) :23-24.

上一篇:学习王武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领悟春天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