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4-06-15

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共17篇)(共17篇)

1.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一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析

教师的创造与学生的创造是密切关联的。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学生发挥创造才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习惯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一、让学生感到数学很有用

爱因斯坦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这就告诉我们,与智力相比,创新能力还受动机、意志、情感、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在智力因素同等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习信心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些都将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3)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有“问”,才有所思、所想,才有发明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百万,起点是一问”。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路,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中学数学教材重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引发探求欲望与动机。

三、加强数学美育,用数学的美去感染学生

美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和谐统一,数学作为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产品之一,其美是超乎寻常的。大数学家克莱因曾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数学的美:“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对数学美的感受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数学家庞加莱深有感触地说:“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人,是具有感觉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学生审美感受体验的教育。数学的美是数学的魅力之所在,数学概念的简洁、统一,结构系统的和谐、对称,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都是数学美的体现,“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美,以美增奇,以美启真,以美添趣。要让学生被数学的美深深吸引,要让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在美的薰陶下,得到情感的陶冶,思维的启迪,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美的因素如精美的图形、有趣的关系、和谐的统一和简洁的式子、命题间关系的相似或对称等唤起美的意识,获得美的感受体验,逐步形成数学美的观念,并注意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以加深对数学美的理解,提高数学的审美观。也可以利用数学史上的那些令人陶醉的世界名题,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的故事和一些经典问题,如百鸡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令人赏心悦目,精巧绝伦的美妙解法来丰富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增强学习数学的情趣。

教师的创造与学生的创造是密切关联的。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学生发挥创造才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习惯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一、让学生感到数学很有用

爱因斯坦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这就告诉我们,与智力相比,创新能力还受动机、意志、情感、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在智力因素同等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习信心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些都将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3)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有“问”,才有所思、所想,才有发明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百万,起点是一问”。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路,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中学数学教材重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引发探求欲望与动机。

三、加强数学美育,用数学的美去感染学生

美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和谐统一,数学作为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产品之一,其美是超乎寻常的。大数学家克莱因曾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数学的美:“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对数学美的感受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数学家庞加莱深有感触地说:“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人,是具有感觉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学生审美感受体验的教育。数学的美是数学的魅力之所在,数学概念的简洁、统一,结构系统的和谐、对称,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都是数学美的体现,“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美,以美增奇,以美启真,以美添趣。要让学生被数学的美深深吸引,要让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在美的薰陶下,得到情感的陶冶,思维的启迪,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美的因素如精美的图形、有趣的关系、和谐的统一和简洁的式子、命题间关系的相似或对称等唤起美的意识,获得美的感受体验,逐步形成数学美的观念,并注意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以加深对数学美的理解,提高数学的审美观。也可以利用数学史上的那些令人陶醉的世界名题,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的故事和一些经典问题,如百鸡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令人赏心悦目,精巧绝伦的美妙解法来丰富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增强学习数学的情趣。

2.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二

一激疑促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 感觉到, 能摸到不懂的东西, 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可以这样说, 疑问是创新思维的火种。“思”以“疑”为起点, 有“疑”才有“思”, 无“思”就不能释“疑”。激疑促思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 体现了“教”与“学”的关系,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那么, 怎样激疑促思呢?首先是引导。如从横向引导学生由此及彼, 由近及远广泛联想, 认识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从纵向引导学生溯古探今, 思前想后, 由表及里, 从浅入深, 寻根究底;从逆向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反面另辟蹊径等, 促使学生思维从多方面发散。其次分析比较, 辨别异同。阅读教学中从横向、纵向比较中激疑, 让学生辨别异同, 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 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动力。可见,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只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激励他们将已有的知识与认识进行比较, 积极思维, 一定能提出有分量的问题。这是学生思维飞跃的起点, 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

二讨论立异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 思想好比锋刃, 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用讨论法可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可锻炼学生对问题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 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讨论中要让学生思维活跃, 情绪高昂,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教师要给学生自信心, 放手让学生去品味。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划一的标准, 造成心理障碍, 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如冰心的《小橘灯》有人物叫王春林, 对他的身份的理解有多种不同的看法, 只要合情合理, 应给予充分肯定。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开拓思路, 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这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讨论中, 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讨论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有好差生间讨论, 还有师生间的共同研讨。课上人人是质疑者, 人人也是解疑者。有人说, 两人交换一个苹果, 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两人交换思想, 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种师生间、生生间互相研讨交流, 每个学生获得的又是多少种思想呢?其中的收获不言而喻。

三想象拓展

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 期待着学生的参与, 召唤着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视界”出发, 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因此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 要利用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性”,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联想和想象, 使文学作品的形象更丰富、更充实。因为创造离不开想象, 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如《陌上桑》写罗敷:“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褥。”这只写了罗敷的衣饰之美, 而罗敷的长相、身段是一片空白,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学生都能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标准想象出无数动人美丽的罗敷。或白皮肤, 或黑皮肤, 或苗条, 或丰满。通过补充空白, 学生的思维就会打开和拓展;天马行空或自由驰骋, 还有助于学生进入领悟作品的更高层次, 增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四通过说、画、写、演等系统手段, 有效地实现创新思维的开拓

总之, 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改变了“作者主体论”的狭隘理解, 代之以“读者主体论”的广阔思考;改变了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现状, 代之以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自然情境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

“读—说”系统。在阅读中, 不是机械、刻板地照本宣科, 而是主动、积极地挖掘, 将自身的经验、阅历加入阅读过程中, 使读物与读者建立广泛的敏感区, 读者尝试着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来评说作品, 一边读, 一边尝试着说。如教学《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时, 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是怎么死的呢?”可因势利导请大家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和自身的体验, 设身处地想一想, 说说各自的看法。不一会儿, 学生们争相发言, 学生甲说孔乙己是饿死的;学生乙说是冻死的;学生丙出乎意料, 他说孔乙己是笑死的。他们的答案合情合理, 闪现着创造的火花。

3.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三

一、动手操作,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是发散思维的催化剂。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撕面粘叠,证明长方体对应面的面积相等,折框架比铰验证长方体对应棱长度相等,再将折撕的长方体框架还其原貌。通过撕、折、装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在动态的教学中,既有兴趣又能够很自然地认识和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动脑、动口、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认识领域,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教学中,还可以设计新颖的导语吸引学生,直观、精巧的投影片来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只要注意趣味性,深入浅出,学生的思维就能进入活跃状态之中。

二、开放性习题与问题,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全面而客观地看问题,抓住问题的基本特征,从问题的各种联系和关系中全面地考察问题,解决问题。有些开放型问题,答案不唯一,需要学生动脑思考,进行探究。这类习题能激活思维,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小学数学第三册105页第7题:有30个核桃,最少拿出几个后,就可以正好分给7个同学?这是一道封闭性习题,答案唯一,不利于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将题中“最少”去掉,就变成了开放型习题,能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说出4种答案。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学生个抒己见,在辩论中获取新的信息,得出不同的结论,再根据不同的思维归纳出统一规律。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我在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判断题,27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270。学生展开了争议,有的学生说“对”,有的学生说“错”,并都说出自己的见解。有一个学生说:“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这道题是对的,如果说没有要求保留三位小数是错误的。”另一个学生说:“根据小数的性质,为了书写简便,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一位同学说:“在问题中没有具体要求时,根据小数的性质来判断也是对的。”在这样一个有疑问,有争论的课堂上,激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三、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

例如:计算“1+2+3+4+……+10=?”这道题学生进行广阔思维,会发现四种解法:

解法一:从左往右依次算;

解法二:用凑十法计算,5个10再加5得55;

解法三:用首尾相加法进行计算,5个11也是55;

解法四:7+8=156+9=155+10=151+2+3+4=10结果也是55。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选择其中较简单的一种解法,同时,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了典型地训练。只要反复训练,学生就會进入广阔的思维佳景。

四、练中点拔,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训练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教师要通过广阔的思维训练,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思维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必要手段。

如,用简便方法计算41×17/43,学生观察许久,一时找不到简算方法,接着教师请学生先算43×17/43,学生很快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把两道题联系起来思考,并展开联想,学生很快把41改写成(43-2),即41×17/43=(43-2)×17/43=17-34/43.

4.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四

作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可以说,农村作文教学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一觉无内容可写,二觉有货倒不出,更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循规导矩的小空间中,使得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没有城市儿童那种多视角、多立意的创造性思维。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一个档次,并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文教学的改革就应从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视角去思考,多组织学生写假设作文、幻想作文、争论作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系统而有层次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掌握规律等方法获取知识,提高创新思维,从旧中悟新,写出内容有特色,思想有深度,立意较新颖的文章。具体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作文中“创新”并不十分难。

在我们小学各阶段的近百篇作文当中有好多命题作文可以写成同一文题而材料不同,写法各异。如《记暑假里的一件趣事》、《我喜欢的小物品》、《童年趣事》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先让同学们感受一些好学生的作文,以《童年趣事》为例:有的同学写小时侯蹲在鸡窝里孵小鸡;有的写在雪地里捉麻雀;有的写种下黄豆后三四天不见“豆宝宝”有动静而将豆子掰开看个究竟。大多数学生从中体会到这些新颖的作文读后给人一种快感,觉得文章写得与众不同才有意思,从而产生了“我在作文时也要这样写”的念头。有了这种跃跃欲试的愿望后,我们要抓住时机出一些半命题的作文,如《我的好

_________》、《第一次_________》等等。这样的作文题可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避免出现选材雷同的现象,学生就不会都去写“煮饭”、“烧菜”这些常见题材,从而可能写出第一次插秧、第一次杀鸡、第一次受到表扬、第一次当家等等不同的题材,继而我们又可以出《二十年后的我》、《只有九分钟了》、《我要_________》等在客观上促使学生写出不同题材的作文题。

再加上平时讲评时将文章写得是否有新意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不断地巩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直至形成习惯。

二、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学生作文的“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选材上,否则,学生对于《烧纸船》、《记一次参观活动》等共同题材的作文就不能“同”中求“异”了。

所以要教会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首先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思维。

因为单向思维会使学生遇到相类似的作文题目时,总按老路子去思考,就难于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例如写<<我的课余生活>>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写课余生活如何丰富多采、如何有劲,文章大同而小异。

在经过我们一番点拨后,有些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写出了自己课余生活如何贫乏、枯燥和自己渴望开展各种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的真情实感,使学生体会到一些文题可以“反向”思考找出新路子,写出的文章能够耳目一新。

其次,引导学生做作文的有心人,将其他文章的形式借鉴到作文中来,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有一次,一位同学在学了《航天飞机》、《镜子小史》这两篇课文后把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和一种物品的进化史“移植”到作文《笔的小述》中来。她抓住了自己文具盒中的一支钢笔,用第一人称写了笔的家族史。

文章写到了“我”向其他文具介绍笔的种类、过去和现在,并展现了笔的未来。更有一位同学学了《七色花》之后文思泉涌,立刻为

班报写了一篇文章《假如我也有一朵七色花》,小作者梦见自己也拥有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在七色花的帮助下完成了各种梦想:失明的奶奶睁开了眼;同学芬霄的成绩直线上升了;张老师的气管炎好了;学校的操场平整了;灭绝的动物们又回来了„„

这两篇文章都是一种成功的形式借鉴,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见到作文题后,先尽可能多地列举写作素材及表现方法,再从中选取最合适、最能体现个性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在平时,再结合教学讲些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等多种方法,便于学生作文时选用。

这样,学生作文雷同的现象就会减少。

三、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1)、将大量想象创新练笔放到阅读课中。长期以来,语文课将阅读课和作文课分得十分明确,阅读课只对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分析,了解中心,掌握意思。

但我们都应看到,大量的范文中有不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好素材。如一个省略号、一个空白、一幅插图,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更有好多文章可以让学生写感想、续编,如学了《小珊迪》一文后可拟《我与小珊迪比童年》;

学了《东郭先生和狼》一文后想象作文《东郭先生再遇狼》;学了《海底世界》之后仿写《太空遨游》,从而促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2)、让学生放胆想象,在农村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过多地强调了内容要真实,不能编造,致使好多学生只是乱七八糟地搜集到一些观察材料,就事论事地凑数。久而久之,文思枯竭、语言干瘪、无话可说。其实,这些都与忽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有关,学生的想象力强了,对一件事就想得多、想得深,作文的立意就会深刻。可以说,任何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力结晶。因此,在平时练习作文时,教师应放胆让学生

展开想象,给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说已之欲说、写已之欲写,只求敢想敢写,不求合情合理。由于小学生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在他们的发现和创造中往往会有缺陷,他们在想象性习作中常有自已的设想和见解,可能不严密,但确有个性童心,我们教师应爱护引导,不要苛求,更不能讥讽“异想天开”、“胡说八道”,只要他们能用自已的眼光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问题,用自已的笔写自已的认识,自已对客观世界的观察,都应鼓励。

实践证明,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把握好转换思维的方向和角度,抓住有利时机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就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创造性的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它需要我们全体老师长期的、不懈的努力。

5.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五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由此产生无限的热情。因此,应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正在形成的某种智力与能力的契机来培养。一个人如果对事物毫无兴趣,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更不可能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直观、形象的方法,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氛围,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要改变阻滞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主动、活泼、民主、和谐、主动探索、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当学生处于自由、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时,就会引发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大脑得到解放,有时会进入顿悟的心理状态。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或意见,允许他们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严厉的语句训斥他们,也不取笑和讽刺挖苦他们,对于他们一点点的进步便大加表扬,这样,学生会始终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重视思维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应试教育过分强知知识的“结果”,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却十分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就能帮田忌转败为胜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很快得出结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思考的:“第一次赛马时,孙膑看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就想:田忌的下等马跟齐威王的任何一等马比都是输,还不如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削弱了齐威王的力量,再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一定能赢。”我接着问:“如果齐威王也调换顺序呢?”学生争着说:“不会的,因为书上写了,他‘得意洋洋’了,根本不会想到要调换顺序。_由此看来,孙膑不仅观察了马,还认真观察了齐威王的人。“你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帮田忌取胜?同学们摆摆试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为只有孙膑的办法是最科学的,再次肯定了孙膑的足智多谋。通过以上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四、开发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教师往往偏爱于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的培养,其实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克服思维的定势,敢于标新立异,拓宽思路,有助于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中词语搭配的训练,就是求异思维的训练,如“说”可搭配成“说明、说唱、说理、众说、说服”等不同结构的词,帮学生积累词汇。在给文章分段时,我常常鼓励学生寻求多种答案,语言的表达也尽量采取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也应多角度地展开。如:看图听故事说话—一《聪明的公鸡》,我首先让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再让学生学着说话后,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这只聪明的公鸡,你还有什么办法把这只狐狸吓跑呢?”学生听后,思维异常活跃,纷纷讨论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多层次的。有的说:“我的后面还有猎狗呢!狐狸一听,吓跑了。”还有的说:“你看,我的嘴上还有老虎的毛呢!狐狸一听,吓得撒腿就跑。”有一个学生想得更有趣,他说:“我刚吃了一只狐狸,肚子还饿得很呢!狐狸听了,抱着脑袋逃跑了。”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如“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想了哪些可能性?”教师提出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惟一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见解和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的任务。而想象力是创新的潜力空间,它为创新开辟了各种可能的前景,没有想象力,墨守成规,也不可能有重要的创新。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的语言,丰富学生有关的表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6.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六

周治才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反向思维法,二、联想想象式,三、搜索探究式,四、对比方式,五、学科渗透式,六、情景模拟式。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创新 思维 培养

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的翅膀,是国家民族生存的基石,如果没有创新,世界将停滞不前。初中语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尽量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言大师叶圣陶也曾说过,课文只是例子而已。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不拘一格,突出创新意识,在课文中心思想,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下面,我就简要谈一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式。

一、反向思维法 反向思维,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探究质疑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反向思维,即打破传统的正常的定向思维,鼓励学生发表另类的观点,如语文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下)第二课《石缝间的生命》,作者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生命的尊贵,生命的壮丽辉煌,生命的顽强。换一个角度思考,反向思维,难道生命都是顽强的吗?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会联想到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上的相关内容: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又如语文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上)第21课《愚公移山》,学生正沉迷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感慨中,正被愚公坚持不懈、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动,教师突然提出,假如你家门前也有像太行、王屋这样的两座大山,挡住了你的去路,你会移走它们吗?学生的情感逐渐会被 理智所代替,反躬自问:我会移山吗?最后的结论,是不会移山,正确的合理的做法是发扬愚公精神,摒弃愚公行为。这样,既拓展了课文的主题思想,又让学生学到了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矛盾的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联想想象式

创新来源于想象,想象有助于创新的成功。一篇课文结束时,巧妙利用课文内容中的“空白”之处,巧妙设计问题,诱导学生的想象或联想,补充完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当官后,他可能是清官还是 贪官?又如《空城计》,如果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率军入城,活捉了诸葛亮,司马、诸葛之间势必会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请你根据司马懿、诸葛亮的性格特征,为他们设计一场精彩的对白。这样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思绪飞翔,天马行空,学生会在想象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在写作中也会受益非浅,同时达到了阅读教学的预期效果,更是对课文进行了创造性的阅读与理解。

三、搜索探究式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包罗万象,它不只局限于教科书,它还包括课外学习的各种资源。语文阅读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方方涉及,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给学生创设语文阅读的良好环境,给学生搜索探究的机会,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了郑振铎的《海燕》后,让学生到图书室、网络上查阅高尔基的《海燕》,并比较异同,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对比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意义相似或相异的课文,把这些课文进行对比,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对深化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对比鉴赏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把《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扁鹊见蔡桓公》三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齐王、鲁庄公、蔡桓公以及邹忌、曹刿、扁鹊的人物性格,让学生理解兼听则明,偏信则怠的道理。

五、学科渗透式

在初中阶段,各科目之间在知识内容、能力要求方面有一些联系,有些科目的某些内容可能是学生学习另一科目有关内容的预备知识,科目之间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如《石缝间的生命》感慨生命的顽强,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就有相关内容。语文科目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以情感人,其他科目主要是以理服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能起到情理交融的效果,有助于对课文的加深理解,增强感悟能力。

六、情景模拟式

情景模拟具有直观性,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学习了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可以让学生虚拟审判法庭,对向井敏明、野田岩等日本侵略者进行审判,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反侵略、保和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也能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课堂不能只拘泥于得出正确的结论,阅读教学也不能只限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而应向外拓展延伸,树立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提高阅读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7.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 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 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发展和提高, 从而形成创造思维的过程。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 大胆突破, 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首先, 教师本身要对创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中学的创新教育, 是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思维的锻炼。事实上, 学生的任何一个合乎情理的发现, 一种与众不同的提问, 一个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是创新。

其次, 教师要灵活, 高效地运用和驾驭教材, 特别是能够在教学中引入一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问题、新观念和新知识, 并与教材的内容有机融合,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总之, 作为教师, 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认识, 在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发扬创新精神。

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在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之上, 没有独立思考就不能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在教学中, 不仅要注重分析和了解解题思路, 而且要尽量发掘前人发现这些结论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在学校教学的条件下, 独立并且创造性地掌握数学题目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发现数学定理及推论的不同证法、以及对一些开放性试题建立数学模型、探索独特解法等等都属于创新思维活动。尽管这些东西前人已经发现, 客观上并无太大价值, 但就学生本身主观方面而言, 也是发现、发明、独创, 所以应当把它看作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因此, 教师要精心组织材料, 为学生提供能独立展开思考的空间, 从中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 揭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说明这门学科本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维方式。中学数学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模型思想、递推思想等等。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总结归纳过程中概括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思考实际问题, 从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始终明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的主体, 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揭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了解学生的需求信息, 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要注意启发学生, 让他们真正搞懂知识的来龙去脉, 并且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 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 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 归纳总结, 拓展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它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 加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散性思维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散性对象, 二是发散性方式。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性对象是各式各样的, 如对数学概念的推广, 对数学公式、法则的变形与派生等等。发散性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对数学命题而言, 可以是替换命题的条件或结论, 还可以是减弱条件从而加强命题的结论。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作为发散性点进行发散授课。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把握时机和教学节奏, 以研究的数学对象作为发散性点进行多种方式的发散性, 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增强。

数学史上许多重大数学发现均来自于直觉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如笛卡尔坐标系、费尔马大定理、歌德巴赫猜想等等, 应当说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 而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以及突发灵感发现的。通过数学教学, 能够使学生有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独到的见解, 如善于发现问题, 探究各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得出结论并不是问题的结局, 也不是教学的结束, 这时还需要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结论去联系实际问题, 从而把“教与学”推广到一个新的高度, 鼓励学生去思考这一问题的结果还能延伸和拓展吗?还能在其他问题上运用这个结果或方法吗?这样一来, 学生不但自己发现了数学问题, 而且又是自己领悟了这一概念的实质, 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达到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给学生的学习赋予了新的价值。

(四) 重视数学阅读

8.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八

一、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对学生整体而言,应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决不能因学生一时成绩的差异而区别对待。对学有所难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对其点滴进步都应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其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学习境界使学生乐于创新。教师在每学期排座位的办法上亦让学生热烈地争论。

例如,40张小桌有多少种排位方法。通过热烈的讨论得出很多排位方法:如圆形排法,方形排法,还有的同学把40分解成20×2,8×5,10×4,40×1得出几种直线排法,还有的同学反驳说排座位要结合实际等等。我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加以引导。这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的,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体贴、理解和宽容。

二、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一些图画,让对方编应用题,看谁摆的图画能难倒对方。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图画和编出不同的加、减法应用题。与此同时,我还请了5位男同学和4位女同学出来,让学生思考:能编出几道应用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编出了:①有9 个同学做游戏,其中5个是男同学,女同学有几个?②有9 个同学做游戏,其中4 个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几个?③有9 个同学,走了3个,还剩几个?④教室里有9个同学,走了6个,现在有多少?⑤有5个男同学,4个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等应用题。

可见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探索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何事、何地、何人、何时、何如、何去,乃至几何。好问,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如教学“梯形面积”,有学生提出:梯形的面积=(a+b)h÷2、三角形的面积=a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学生的提问其实已创造出一种新法则:“任何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由此可见,由好奇到好问,由好问到好想象,正是创新的美妙前奏。开拓学生知识领域,使学生有广博的知识,就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正如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所说:“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

四、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通过问题创设宽松的情景:“同学们喜欢小鸟吗?”(喜欢)请看:“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学生有点失望地说:没有)我把握时机地说:“教室里没有小鸟,没关系,老师把小鸟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小鸟”的出现,紧接着我把画有“在树上有6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3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9.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九

面向21世纪,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课如何立足课堂,挖掘其中蕴含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全力构建适宜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笔者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历史课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创造教育的探索,偶有心得。现概述于后,以求共勉。

一.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也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且又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如果学生充满不安全感、生怕说错话,担心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能畅开胸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就可能极大妨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探讨,也谈不上创新,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从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因此,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要使学生敢于创新,就应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激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如:有的学生对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它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前进,有的学生认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更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鼓励、唤醒全体学生参与意识,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赞赏学生的独创之处,改变评价方式,引进奖励机制,变单一的试卷考试为多种方式的能力考核。

二,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①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笔者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1)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

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历史教师可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教师然后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历史教师应该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方法称之为“理论创新”

例如有教师在向学生讲到“五种社会形态”学说这一理论时,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即五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排列上的固定性,并以此为靶子,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先启发学生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国家进行个案分析,例如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又如美国,由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没有“童年”期,而是直接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如意大利,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详尽的分析之后,诱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出了一个有创新性的观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粗线条宏观上的勾勒,它的具体样式并不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所有国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学说基本上适用于西欧历史。在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情况下,“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对历史研究亦有指导作用。最后他又补充到,这一错误观念并非马克思的本意,而是后来的学者附加上去的。

(3)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脑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互相配合,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很快发展。然而目前的教育方法过多地注意对“左脑思维”即抽象思维、言语能力的讲究,而轻“右脑思维”即非言语思维,形象思维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因此,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法称之为“右脑思维创新”。

(4)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它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生理基础,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另一个则是知识基础。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种“史学危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把历史知识看成已经穷尽了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作为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历史研究不可能再现历史原貌,而是尽可能的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必然的。通过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排列组合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的方法称之为“知识创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给他们多一点机会来展示自我,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都要让孩子们有一种“表演”的欲望,敢于让心灵真实的跳动。

①马卫东《浅析历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误区——兼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 本文发表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徐富艳

10.谈音乐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十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把“鼓励音乐创造”作为一项基本理念,这是因为音乐创造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挖掘音乐教材的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在律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任何音乐理念都可以转化成身体律动,而某一身体律动也可以相对的转化成音乐。”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世界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例如,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造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保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静止,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做快动作、慢动作等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创造动作,或滑稽、或优美、或跳跃、或笨重,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地跟着音乐节奏做律动。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创造能力。

二、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音画结合,启发创造性想象

唱歌本来就是“二度创作”,创作离不开想象。在歌曲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展开想象,将音乐形象地在脑海中描绘成一幅幅画面。

例如,在教唱歌曲《雪绒花》时,在演唱情绪处理好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构成这幅画的事物有哪些啊?”然后让他们选择不同的头饰(人物、小松树、小雪花、小狗等等)。再让他们分组自由讨论,自己去勾勒一幅美丽的富有动感的“雪景图”。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音乐形象,而且创设了音乐形象,训练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现创新的浪花。

(2)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创编歌词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创作活动。在唱歌教学中,当我们教完一首歌曲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唱《小熊请客》后,老师可以问:“小熊不仅请了小猫、小狗、小鸡来做客,还请了其他许多动物,那么,你们能不能自己创作一段歌词,唱出别的小动物快乐的心情呢?”这时,学生们很快就将小羊、小鸭、小青蛙的叫声填进去创作了新的歌词。学生的创作热情被大大激发,唱啊!跳啊!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

三、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已经有了较大的选择性。因此,他们对生动的音乐形象已不再完全按照老师的描述去想象,而是抓住音乐中的重要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因素,有选择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想象,解释音乐内容。

例如,在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曲》时,不用老师作任何铺垫,学生就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说出其想象内容。他们仿佛看到: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小鸟在枝头欢鸣,大象在悠闲的散步,袋鼠在飞快地奔跑,美丽的天鹅在湖中自由地徜徉。

当学生能根据音乐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想象时,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创造。

(1)律动法

例如,在欣赏《战马奔腾》时,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跳起来,不互相碰撞即可。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再加上平时的积累,骑马、扬鞭等一系列的动作会伴随着音乐恰到好处地跃入你的眼帘。

(2)故事法

例如,在欣赏《龟兔赛跑》后,在他们感受到整个音乐的情绪,感受到“森林的早晨”是多么富有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和龟兔赛跑的激烈程度以及欢快、圆满的比赛结果后,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讨论法

11.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机械设计 教学方法 创新思维

一、引言

机械工业的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对于一部机器而言,一切零件都是它的局部,零部件会受到全局的制约,因此在机器中,它们要么按照确定的位置相互联结,要么按照给定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为共同完成机器的功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基础课程,在《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重点掌握通用零件基本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打下宽广而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教学三个方面来探讨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满堂灌”的现象,坚持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例、开展积极生動的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存疑、求异”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兴趣和创新欲望。

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要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就要结合机械工程的特点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在《机械设计》课程的讲解中,一定要避免孤立地讲解各章节的内容,教师要通过归纳、比较各部分内容将知识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更易于学生掌握巩固。本科教育要立足于生产过程,要紧跟现代机械的发展方向,教育者应关注行业发展前沿的新热点,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寻找有效激发学生求新兴趣的新观念、新事物,不断开发学生的机械创新思路。

《机械设计》课程涉及大量实际机构和结构复杂的静态和动态过程分析,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因缺乏空间想象和工程实际知识,学习吃力进而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演示这些过程,再播放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录像,例如齿轮的加工过程;带传动中应力变化和分布情况等。这样可将传统的“粉笔、教具和挂图”讲授不易讲清、学生难以理解、实验中又看不到的现象,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性,使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为生动和深刻;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拓宽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思维空间,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课程设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都得益于创新,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得民族,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教育和引导培养出来的。常言道: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妙能创造。好奇、兴趣、勤奋和动手实践是发明、创造的原动力,机械创新能力的培养亦是如此。不会从全局去思考设计问题,就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更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了;不会处理设计中的细节问题,创新设计就成了空中楼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必须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生产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一些具体机械中通用零部件的应用,注意观察具体机械零件结构设计上的特点,一方面使学生熟悉机械的工作原理,一方面逐渐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改变现状的欲望,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机会通过事物的现象观察其本质,在熟悉、感兴趣、发现问题、试图改变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认识客观事物、学习相关知识、深入发展研究的动力,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好奇开始,然后到发生兴趣、认知和学习,从而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这是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客观规律。我们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工程领域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和探索,不但要阐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本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程实际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对该课程发生兴趣,如:这些实际机构为什么会动起来?怎样才能保证机构运动是唯一的而不是随意的?现代的机器人是怎样的?这些机构是如何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避免“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先设问题让学生思考,找答案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总结提高。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讨论,而且课堂上也一直演绎着教师学生“互动”的激情场面,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不但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机械设计》原有的实验模式单一,多为验证性实验,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将实验分为基本型、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前两种实验是面对所有学生开设的,后一种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实行开放式、多层次实验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中,为学生提供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完成实验,利用现代化的机电一体化元器件,结合传统机构设计及机械结构,创造性地达到设定的实验目标,发明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小型机构及机电结合产品。在对研究对象的观察与判断、分析与评价、建模与设计、仿真与制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室是学生认知实践的基础环境,我们把实验室办成开放式机械创新设计基地。基地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及模型的系统化和分块主题化,增设设计型、综合型、创意型的实验,并向学生开放,学生可到实验室熟悉并动手进行实验和制作创新设计物理模型。

五、结语

《机械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研究如何解决当前《机械设计》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和改进上下工夫,另外还要培养大学生的机械工程的创新意识和机械设计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为今后进行相关机械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梁永政,赵亚东.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8).

[3]于占泉,党华.关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4]黄小龙.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12.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十二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 大胆突破, 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 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 如小制作、小发明等, 或者是借助问题, 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 说得离奇, 便是创新, 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 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 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 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 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 高效地驾驭教材, 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 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 了解更多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 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发挥创造性, 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要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 做学习的主人,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 班集体能集思广益, 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 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 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 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

3.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通过质疑、解疑, 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 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 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 打破常规, 进行批判性质疑, 并且勇于实践、验证, 寻求解决的途径, 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 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 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 让学生跳一跳, 就摘到桃子, 问题高低适度, 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 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 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引起认知冲突, 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因感兴趣而自觉地去解决, 去创新.

2.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 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 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 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 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 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 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 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 培养创新的兴趣.

3. 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 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 给学生最大的感知, 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 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 以产生共鸣, 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 驱使他们创新, 并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 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 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 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 数学家成长的事迹, 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 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 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 丰富知识, 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注重操作, 在实践中求创新

传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 课堂中学生缺乏体验, 内容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 以记忆来代替整个学习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少, 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又好动, 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设置了许多“做一做”、“试一试”及“折一折”等动手实践、探索的问题, 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得来的过程.平时在教学中, 应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质疑, 热烈讨论, 互相交流, 不断产生新设想.例如, 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教育储蓄”的例题之后,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问题:小林的爸爸为了几年后购买一辆20万元的汽车, 现在就将一笔钱存入银行.已知银行的一年、二年、三年的年利率分别为2.25%, 2.43%, 2.70%, 问:有几种不同的存款方式?哪种存款方式存的钱最少?提出问题后, 让学生们在独立思考、认真分析之后, 很快在组内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在互动中发现自己思维的不足.通过师生交流, 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在互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 大胆猜想, 在未知中求创新

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数学需要演绎推理, 更需要合情推理, 因为科学结论的发现往往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类比、归纳, 即通过合情推理后, 提出猜想.新教材中这样的素材很多, 像求n边形过一个顶点所有对角线的条数, 两数相乘, 异号得负的法则的得来等, 都是通过引导学生把问题简单化或特殊化, 发现规律, 进行大胆猜测, 获得结果因此课堂上启发、诱导学生大胆猜测是教师的天职.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 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3. 联系实际, 在生活中求创新

现实世界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隐含着一定的数学规律, 需要人们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求解决策略.如著名的歌尼斯堡问题、邮递员最佳路线问题以及桥梁、仓库的最佳选点等问题的解决.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不但能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也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体现, 从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 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后, 我让学生回顾与思考本章内容时, 请学生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并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它.学生举了许多例子, 其中有许多创新的题目.如一年前我将一笔零用钱存入银行, 当时年利率为2.25%, 一年后, 取出本息, 从中拿出100元捐给希望工程, 还剩103.6元, 问我原来那笔零用钱是多少.

4. 探索问题的非常规解法, 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 标新立异, 打破常规, 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 善于找出新规律, 运用新方法, 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 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题目的新颖解法来源于观察分析题目的特点以及对隐含条件的挖掘, 因此, 教师应从开发智能、培养能力这一目标着眼,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拓展, 平时教学中注意总结解题规律,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开拓思路, 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思维的发散性, 表现在思维过程中, 不受一定解题模式的束缚, 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 寻求变异, 多角度、多层次去猜想、延伸、开拓, 是一种不定式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 教师的“导”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活动”, 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并“会学”,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而得到主体的智力发展.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 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 教师只要细心大胆挖掘, 这样的结合点随处可见.

例如:在四边形ABCD中, 如果, 那么对角线AC和BD互相垂直. (只需填出使结果成立时的一种情况即可)

这类题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发散性, 通过训练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类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匹配, 需要周密思考, 恰当运用数学知识去发挥、探索、推断, 从而得到多个结果.此类开放型问题设计既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形式, 一种教学观, 又是一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和做法, 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是今后出题的一种趋势.

6. 创新多变, 探索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指在同一问题中, 敢于质疑, 产生各种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形式,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 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 训练学生勇于质疑, 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 拓展了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初学几何者来说, 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几何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

[2]韩佩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J].甘肃教育, 2010 (01) .

[3]徐方霞.创新与创造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2.

[4]钱佩玲.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3.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十三

摘要:创新是时代进步的灵魂,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下发展的必然。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基础作用。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更要求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提升。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思维;灵活运用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更要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创新思维。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解放了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从实践中提升身体素质,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使用创新思维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拓展训练中进行运用。

一、小学体育教学汇总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的关键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在体育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课,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做自己的事情,不愿意配合教师的训练节奏,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制定创新的教学手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以强迫的教学方法来教授体育课程,虽然在严厉的纪律下学生都能够有秩序的完成体育课程,但实际上学生心里对体育充满了抵触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课堂保持好奇心,愿意主动的跟上教师的训练节奏。例如在教授学生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表演一些花式篮球的技巧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充满好奇心,有想学习的欲望,再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学生也愿意乖乖的完成。

2.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来与学生互动

体育训练项目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在练习时经常被教师打断,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例如在学生训练长跑过程中,教师跟着学生跑一段路,让学生观看教师是怎样跑的,跟上教师的步伐。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在跑步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在学生训练仰卧起坐时,教师发现学生手的位置摆放不正确时,直接为学生进行一个动作失范,学生就能够掌握正确的技巧,更好的提升训练效果。当学生练习成功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失败时也要及时对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明白失败并不可怕,要再接再厉。

3.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充满灵动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训练方法,不断创新,精心设计教案,在安排上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例如采用体育游戏法进行教学。在训练学生篮球技能时,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学,从最初学生学习如何运球时,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一名学生在圈中开始拍球,在教师喊停之后,学生要迅速的.将球传到下一个同学手中,然后再进行运球,当学生学会一些基础的运球方法后,教师就可以以竞赛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熟练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操场上设置起点与终点,学生必须运球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再转回起点,将球传到下一名队员手中,看看哪一组学生完成的时间最少。利用体育游戏与竞赛的方式,将训练融入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在游戏中提升,对体育课堂也不会感到枯燥,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4.采用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制教具是选用学生生活中的器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贴近生活,更能够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生使用自制教具时,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制作的教具中,也会在上课过程中珍惜自己做的器材。例如在投掷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自制投掷的道具;在武术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自制武术棍,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物品,制作一些绳圈、简易版哑铃等,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展现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自制教具大赛,给出相同的道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能创造出哪些有关于体育方面的器材,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5.巧设拓展性提问,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问对于体育教学至关重要,提问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的提问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提问带领学生更好的开展新的体育课程。例如在教学排球时,教师可以选用悉尼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26年终于又站上最高领奖台事件,问问学生是否知道,对排球又有多少了解,从而引入到新课程当中。在教学乒乓球时,可以从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开始提问,问一问学生知道多少个乒乓球运动员等等。让学生对新课程产生兴趣,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当中,还可以在训练中进行点评式提问,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提升自己。

二、结语

总之,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教学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曹艳梅,刘丽等.加强创新思维强化体育教学[J]新课程上旬,,(2):89-89

[2]常山.浅议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旬,,(4):141-141

14.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十四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特别中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班级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对班级采取开放式的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嗉度蚊?刹恳??赫??疲?貉〉H危蝗醚??闯鼍貉「倭欤?岢龈愫霉ぷ鞯募苹?蜕柘耄?睦?写葱乱馐兜募苹?=?芯蛊秆萁玻?媚苷呔又?2⒐睦?桶镏????蟮ǖ纳柘搿⒋葱碌募苹?涑上质怠H醚??烦⒊晒Φ南苍茫?炻源葱碌囊庖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

15.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十五

一、创设环境

要让学生有所创新必须有良好的、利于创新的氛围。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探索创新、发展创新思维的土壤, 只有构建起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实施全员参与的合作学习策略,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 提高求知欲望, 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使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 直观的教具、科学有效的方法都能够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如果一种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产生了, 学生会在笑声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内涵, 增加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样就有利于创新。

二、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家 (科学家) 们发现定理、公理、公式的故事或有趣的传说,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中一些定理、公式的发现与数学家 (科学家) 们的认真观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归纳、总结及对数学 (科学) 的执著密不可分。向学生们介绍数学家 (科学家) 们发现新定理、公式的方法以及他们对数学 (科学) 发展的贡献和世人对他们的敬仰和永久怀念, 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 在讲解有关数学的发展时, 向学生们介绍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将他杀死前还说:“我的朋友, 在你杀死我以前, 让我先画完这个圈圈吧”的故事。这些数学家 (科学家) 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无不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 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心底里萌生求知的欲望, 产生创新意识。

三、启发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因为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尤其数学想象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支持;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和创设想象的情景。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 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 提供想象材料, 营造想象氛围, 充分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使学生能够敢于打破常规, 标新立异, 发散思维。

四、注重回顾

所谓解题回顾, 就是指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 解决问题后, 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 分析与研究。如寻求其他的解法, 探讨条件变化会引起结果的什么变化, 确立解题思路的关键是什么, 获得什么新的经验等。解题回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主要包括检验解答、讨论解法和推广结果三个方面。通过对各种变题的分析、研究, 学生会掌握每种题的思考方法以及条件、结论的内在关系, 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会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

五、开展活动

课堂上的时间极其有限,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学生课余的时间更多, 活动面更广, 思维更自由, 更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 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应积极利用课外时间, 通过出板报、开展有奖竞猜、组织兴趣小组等多种课外活动, 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

六、激发灵感

灵感指由于长期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是一种直觉思维, 更是认识上的飞跃。灵感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 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 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 违反常规的解答, 标新立异的构思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 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 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总之,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是一项较为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和目标。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既是数学教学的手段和途径, 也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因此, 抓住了这个核心, 才能够行之有效地摆脱题海战术, 减轻学生负担,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一定要创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不失时机的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给学生创造具有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 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尝试成功的愉快。

16.在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十六

立意,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对问题所持的观点及评价。它是文章的灵魂,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立意为依据,受立意的约束。一篇文章质量的优劣,其决定因素在于立意。文章没有立意或者立意不突出,就如一盘散沙,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敢干打破常规,利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发前人所未发。同一题目可以避开一般同学的构思和立意方式,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或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新的启迪和感受。这样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篇作文的主题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一种对科学、真理执著追求永不妥协的精神体现。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有人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这显然是错误的。

拟个新颖别致的题目之后,该考虑如何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在材料上立异标新,打破传统思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匠心独运。如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这篇文章很容易把视觉定格在亲情之间,最多不过是陌生人的关爱。但如果能联想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以丰富的知识展现我们人类家园的现状,就会给读者送去知识和情感的双重体验。

在创新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无疑也是成功的关键。有的靠风趣幽默取胜,有的靠清新明丽夺魁,有的靠婉曲动人得宠。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同时还要向生活学习。生活中常有许多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通俗语言。多学习日常用语并借鉴使用,常常能收到奇效。这样通过长期有意识地借鉴和模仿,修改锤炼,一定能打造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17.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十七

汪绍荣

创造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品质,其标志之一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结果。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和形成创造人格不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学习主体的最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创造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向。而作为人文教育的历史教学,则更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人格的天然沃土。

一、对当前局史教学改革现状的反思

面对二十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及新世纪对创造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已成为学校乃至家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成为各学科教学致力攻关的基本课题。不少具有强烈探索和进取精神的历史教师,已就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或案牍劳形以先进理论指导、呼吁、倡导历史教改,或脚踏实地地依据现代教育观念进行研究、实践,提出了不少见仁见智的见解,总结出了一些新颖独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其中颇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也不乏深沉的人文关怀。然而,客观地讲,目前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有的仍旧是换汤不换药,不见本质变革;有的是旧屋开新窗装点门面。一些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大多数学校、教师的普遍认同与真正落实。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仍是对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定位问题。考试成绩的高低依然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水平、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的甚或是唯一的依据。以前是数理化,如今是语数外。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分配上过分偏重这些所谓的主课,家长、学生也视其为决定前途、命运的敲门砖。而历史、地理等学科则相对遭到冷落,因而造成教师缺乏外在动力钻研教改,学生没有精力、兴趣探讨人文科学知识的恶性循环。其实,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有着无限广阔的天地,可以一任学生驰聘、遨游于漫漫历史长河中,并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理解、分析和评价中开拓思维,提高能力,获得“读史使人睿智”的教学价值。如果人为地把历史教学变成纯认知性的,仅落实于一些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囿于知识的标准答案的识记,那么不仅违背了历史教学的本意,也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机会。因此,对于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改革而言,首要的是明确历史教学的价值意义,给中学历史教育以合理定位的问题,其次才是方法论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打破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的明确方针和价值取向。因而,也使我们谈论历史教学中培养创造人格具有了现实的依据和意义。如果说,以前在历史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人格培养,还可以推脱于应试教育的体制问题,那么,如今还在画地为牢、抱残守缺,在应试教育里兜圈子,淡化甚至漠视学生生存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是对教育的一种失误、一种渎职,就是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与社会良知。

二、对当前历史教学新方法(模式)的探讨

近年来,不少教师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种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其中较具典型的有以下几种(根据《历史教学问题》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5—1999年各期归纳):1.历史情景教学法(合肥市八中,程权,1996);2.范例教学法;3.活动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周靖等,1997);4.自学、自测、自评法(上海复兴中学,冷伟,1997);5讨论法(上海敬业中学,钱君瑞,1997);6.结构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湖北恩施高中,余朝文,1995);7.目标教学法(吴绪全、陈坤香,1996);8.大历史教学法(上海市一中,杨泰山,1997,曹广星,1996)或宏观历史教学法(九江师专,冯敏强,1997);9.多学科知识渗透法;10.思维训练法(黄卫军,1998,刘国彬,1998);11.合作教学模式(陈汉忠,1998);12.现实参与法(曹春化1998);13.启发式教学法(周朝阳,1999);14.问题中心教学法(李绍贵,1999);15.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法(贺干红,1998);16.发现式教学法,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立足于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有的从教法、学法入手;有的从教学手段、途径入手。可谓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给人于耳目一新之感,极大地推进了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开展。

然而,尽管百家争鸣,千差万别,倘细加遴选、甄别,不难发现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创造教育的一些原则:

1.主体性、民主化原则。在教学五要素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教师依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创设环境,组织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营造民主、和偕、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纵横驰聘思维活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化为自觉追寻和探索知识信息的主体。

2.思维性原则。“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然与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相联系。“思维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形成创新人格,关键就在于纠正历史教学中历来重聚合思维,轻发散思维的偏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满足给学生科学的结论,他们更注重的是强化论证的过程及思维训练的要求,力求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凡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的思维定势,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遵循“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的思维形式,着力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应该说,这些实验和探索对于目前素质教育的推进都是极富价值的,他们围绕创造人格培养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水平、主体地位以及教学环境创设、过程设计予以了充分的关注,进行了缜密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常常统一用一本教材,即如一纲多本,也往往内容狭窄,就史论史。教学中以纲为纲,限制束缚了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加之,教材中对问题的说明和判断是固定的唯一的,没有提供学生思考探讨的线索和余地。这不仅不符合历史观念因人而异、与石俱化的特质,更不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与思想品质的生成规律,所以如果对现行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材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不对评价、考核的体系加以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仅从教学认识水平、手段上进行改革,最终只好比是在旧舞台上唱新戏,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终究还是不彻底的。正在酝酿的二期课改,已从课程、教材上进行了更大幅度的改革,这无疑是抓住了根本。

三、对历史起学中创造人格培养的几点再思考

历史教学改革,立足于对学生的创造人格的培养,塑造,已是毋容置疑的了。要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认识判断能力,并使之上升为创造能力,除了历史思维、发散思维、才异思维、情感因素、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训练外,还必须加强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可以从四方面着手:(1)丰富内容。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量是相当有限的,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内容补充。它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现实性原则,即通过古今纵向联系、中外横向联系开拓视野,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望。二是要有利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认知判断的提高。(2)更新教学观念。多年来,各高校文科专业部力求吸取新的研究成果,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而中学课本则常常停留在较为陈旧的基点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其实历史学科本身就有这样一种特点:即历史观念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因此,教学中就某一史实把百家之说适当陈列比较,对发展学生选择、判断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仅就此一点来说,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而传统教材只是特定时期的盖棺定论,既非一分为二,发展的辨证观点,亦难以反映历史真实面貌。(3)废除学科本位意识,拓展科技联系。这包括两个层次:<1>目标层次。就是将学科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体现学生的人格发展要求,无论语数外,还是理化、史地,都毫不例外。从培养学生现代健康人格上讲,从中学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只有分工的不同,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2>内容层次。历史是人类生存活动的既往经验史,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不同范畴以及哲学、科技、制度、法律、家教、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本身就是具有综合性质,因此拓展科际联系,不仅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4)构建社会大课堂。历史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还有一些矛盾存在。如历史教材的相对稳定与史学材料大量涌现,信息量剧增的矛盾;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矛盾;历史系统知识传授和教学的集体形式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实施因材施教的矛盾等等。因此,构建社会大课堂,如结构教学,有计划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考古遗址等,组织学生到学校和地方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开展对有兴趣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论、分析等相关研究,不仅使教学生动、鲜活、可感,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资料选择、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曾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教育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就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创造人格的问题,并非仅仅是方法上的改良,还涉及到目标定位、内容扩展等一系列问题,它不可能是立杆见影、一蹴而就的突变,而是水滴石穿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把历史教育定位在基础教育,把目标建构于创造人格培养上,那么培养出赋予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便只是个时间迟早的问题。

或许有人认为,当前历史教学的改革中,有些人或“插科打挥”或“滥加藏否”或“放任自流”,会造成历史教学的无序状况,表面看来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实则让受教育者无所收获或少有收获,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也许不失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冷静反思。但就目前历史教学的总体状况而言,我们所缺的正是这种开拓创新精神。从长远看,无序并不可怕,怕的只是一潭死水;失败并不可怕,怕的只是因循守旧、缩手缩脚、敷衍了事。历史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摘自:《历史教学研究》通讯2000年上半年刊

上一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欢迎辞2010042下一篇:找工作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