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欣赏:徒爱

2024-11-14

现代诗歌欣赏:徒爱(共10篇)

1.现代诗歌欣赏:徒爱 篇一

关键词:古典诗歌,阅读欣赏,欣赏能力

一、理解诗歌内容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如教学杜牧《泊秦淮》, 先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 当时的唐朝已风雨飘摇, 然而那些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 仍然在花天酒地, 醉生梦死。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 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 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 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之风不除, 大唐必然灭亡!在这段教学中, 可让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 在课堂上交流, 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能够培养自学的能力。

2.要完整地完成阅读与欣赏, 首要的是理解诗句的意义, 意义不理解, 就难以给出恰当的审美判断, 甚至会歪曲词义。一是理解诗词中使用典故的意义。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一句“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封狼居胥”使用了典故, 原指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 封山而还的事, 此隐指南宋张浚隆兴元年北伐而败于符离之事。二是把握诗词用语特点。诗词的语言力求凝练、精炼。如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可以说, 此名是精炼的典范。既写花又写人, 人亦花、花亦人, 人花一体, 表现了多层意思。

3.抓住“诗眼”,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眼”, 也就是诗歌当中流露和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 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如《琵琶行》一诗, 诗眼就在“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上, 抓住这两句就可以提挈全篇, 理解作者感情了。

二、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

优美精彩的诗句, 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这些句子能引发读者情思, 余味无穷, 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 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 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国破山河在”之“破”, 这些字, 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 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 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 如“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花溅泪”、“鸟惊心” (杜甫《春望》) , 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 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2.欣赏艺术特色。

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 欣赏优美诗句是局部感知, 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表达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具体到每首诗中, 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构思入手, 如《诗经》中所选诗歌的比兴手法和一咏三叹、重章迭句的表现形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把钥匙, 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3.运用联想和想象, 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体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 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 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 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 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 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 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 更好地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 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例如, 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 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把握诗人的形象, 融入自我的情感, 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一幅这首诗的画面, 使学生充分感受其苍凉意境。

4.捕捉意象, 领会诗歌意境。

把握诗歌的意境是对诗的形象的深层次的理解、感悟。意象, 即诗中倾注了诗人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它是作者寄情于物, 抒怀言志的凭借和依据。而意境是诗的核心, 是诗人精神境界凝聚、升华后的艺术表现, 是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的融合。要领会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意象入手, 分析诗中所给的景, 所叙的事是什么, 然后在脑海里形成那些景和事所展示的画面, 再据此画面去想象作者处于其中, 会有怎样的感情流露。《早梅》中“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所绘之景:寒风凛冽, 冰雪封地, 一枝红梅却傲雪怒放了。一派银装素裹之中, 有那么一点娇艳的鲜红。这样一来, 此句不仅描绘了梅的形态美, 梅花的孤傲品格也跃然纸上, 而作者的品格和情操也隐寓其中了。《雨霖铃》中, 景、事、情的融合, 更是浑然一体。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 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 于是看到某个意象, 人们便会想到它要传达什么情感, 表达什么主旨。

5.品味语言, 推敲诗歌意旨。

相对于其他文学作品而言, 诗歌的语言更为精练、含蓄, 语言容量更大。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是说要通过语言的媒介, 去获得对形象, 对意旨的具体感受和经验。因此, 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用语特点。精练, 即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 用语准确生动形象。《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一句, “执手”一语准确而形象地刻画出一对恋人分别在即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态。他们该有多少离别话要倾诉, 但只能“泪眼”相对, 那种依恋, 那种悲苦是难以言说的。因而只能是四手相执, 泪眼相对, 情郁于中, 却语哽咽喉。《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字面看似对桥边红药发问:你年复一年为谁而生?为谁开放?实则暗示金兵入侵, 战火过后, 曾经人烟稠密, 市井繁荣, 歌舞升平的扬州已变得一片萧条冷落。一切都显得那么冷清孤寂。“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桥边的红药也无人欣赏, 任其自生自灭。作者对侵略战争的憎恶, 对统治者偏安一隅、不图恢复的不满已不言自明了。

三、欣赏方法

反复吟诵, 激发兴趣, 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 韵律和谐, 语句简练, 琅琅上口等特点, 这些特点, 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 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1.初读诗歌时, 可选择与诗歌感情比较一致的民乐曲, 作配乐诵读, 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 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当然, 不必如古人那样各有曲调, 只要慢慢读, 适当延长某些字的读音, 增加一点抑扬顿挫的情味就可以了。

3.通过反复吟诵, 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的感受, 品味诗的意境。对于初学者来说,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必由之路, 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2.中国古典诗歌欣赏六法(上) 篇二

意境优美使她令人神往,含蓄隽永使她魅力倍增;然而,含蓄和费解似乎是孪生兄弟,意境和想象从来就难以割舍。

怎样扫清文字障碍,品味她的深邃底蕴?如何身临其境感受她的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以六点十八个字解答以上问题。

一、审标题

古今的文字距离让现代人难懂古典诗歌,面对这个难以读懂的美人, 我们怎样体察她的内心呢?首先我们可以洞察她的眼睛——标题——来走进她的心灵。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便是文章的眼睛,因为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揭示内容,揭示主题。

但人们往往急于抓住这个美人的心而忽略她明眸的表白。成人教幼儿,往往以“床前明月光”作开头,忽略了标题“静夜思”;同学们分析,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冷落标题是常见的情况。为什么不仔细分析标题呢?事实上,古诗的标题对诗章的内容往往有统摄作用,标题吐露着诗文的心声。搞清标题的含义,也就初步了解了诗文的内容。当然,像《诗经》那种将首句作标题的情况除外。

“审标题”的“审”,意思是仔细看,这要求读者不仅要重视标题,而且要全面分析标题,并加入适当的推理想象。

现代汉语语法根据单句的结构,将单句划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我们不妨将古典诗歌的标题分为有动词的和没有动词的两大类,没有动词的标题仅占一少部分。试以当今普遍认可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版)为例,没有动词的标题占全书总数的22%。尽管这一数据是来自对唐诗局部的分析,但它是对古典诗歌精华的统计,所以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

没有动词的标题往往是名词性的,这些标题很直接地表明作者吟诵的对象:或是人物,如《渔翁》(柳宗元)、《蜀相》(杜甫);或是时间,如《月夜》(杜甫)、《春晓》(孟浩然);或是地点,如《乌衣巷》(刘禹锡)、《石头城》(刘禹锡);或是自然景物,《霜月》(李商隐)、《江雪》(柳宗元)。诗歌是宣泄感情的载体,不论诗人以何为题,他都会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所以这种无动词标题之所示既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又是诗人感情的寄托。欣赏者在明确标题含义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思考:面对这些吟诵对象,作者会抒发怎样的情怀?相对而言,这类标题的数量较少,理解也较容易。

绝大多数标题是带有动词的,这类标题中,有的只有一个动词,如《登高》(杜甫)、《闺怨》(王昌龄);有的有多个动词,如《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李白)、《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多个动词,有的陈述同一个主语,有的陈述不同的主语。这个问题将在“找动词”中详细阐明。

除辨清标题有无动词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对标题的斟酌应贯穿在对诗篇的整体把握中,即在理解具体诗句时也应把标题的因素考虑在内。

试以孟郊《登科后》为例来看审标题对理解诗歌主旨的作用。“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标题“登科后”已明确告知本诗所写内容为历尽寒窗之苦、终夺科举之冠以后的情形。不看诗句,单看标题,读者便可想象到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无比喜悦之情。那么诗句中“龌龊”、“放荡”两个关键词的含义应有别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昔日龌龊”应是登科前的困窘;“今朝放荡”应是登科后的得意。“龌龊”、“放荡”也就不再是贬义词。有标题的提示,全诗洋溢着的金榜题名后的那种得意、欣喜之情便不难把握。

相反,如果不审标题,对主旨的理解便要大打折扣,甚至曲解。试看:“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日斜时分海燕向西飞去,遥望京城禁门外的王侯府,“重楼闲闭,无人居住”,只有花儿在寂寞的东风里落尽。这是一首不太难懂的写景诗。但看过了标题,会发现它的主旨不那么简单。“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有一位异乡人因想在长安居住却不得而暂游于陇一带,于是有感赋诗一首。弄清了标题的含义,便可领悟那西飞的海燕正是在长安找不到栖身之地的寒士,他在百鸟归巢的傍晚只能望着长安城那些长期无人居住的高楼深院而茕茕远飞。这首既表达卜居不遂、薄游陇之客黯然神伤之情,又反映“唐王室衰败没落”现实的托讽诗,只有在弄清标题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其主旨。

总之,“审标题”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观念。欣赏者对标题重视起来,事情就好办得多。

二、找动词

这是扫清古诗文字障碍的关键,也是欣赏古诗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理解标题,更适于理解诗句。

为什么要找动词呢?

首先,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具有观照人类自身、观照自然的特点。这种观照体现在对自身和自然呈现状态、发展变化的体验上。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所以动词是最能表现人类对自身和自然进行体验的词。

其次,古诗句的章法虽有别于古散文,但也有相同之处。这种相同之处在于,一般情况下,不省略谓语,而动词是充当谓语的主力军。所以在古诗中一般不省略动词。因此,抓住最有表现力又极少被省略的动词无疑是清除文字理解障碍的关键。

古诗句中动词——准确地说是陈述性词语——情况比较复杂。大致有如下四种情况:

(1)每句只有一个动词;

(2)每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

(3)每句虽没有动词(有的也有),但形容词同样具有陈述性;

(4)每句都没有动词。

读者应分清情况,区别对待。不论哪种情况,都应首先将动词逐一找出(包括具有陈述作用的形容词),然后找到它们的陈述对象,再弄清动词支配对象,最后综合分析,整体把握。

在这一过程中,一句诗中有多个动词的情况最为复杂:多个动词可能陈述相同的主语,也可能陈述不同的主语;也可能其中一部分具有陈述作用,另一部分起修饰作用。对于陈述相同主语的,要注意几个动词的连续性;对于陈述不同主语的,要找出它们的主语分别是什么,尤其是要找出被省略的主语,并发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语法角度看,一句诗中的动词未必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抓住第一层面是关键,起修饰作用的动词当另行对待。下面我们通过实例说明这种方法:

例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这是每句只有一个动词的。“照”、“流”,它们的施动者分别是“明月”、“清泉”,而“松间”、“石上”则既可看成是修饰语,也可看成是受动者。这样便初步可知这是描写夜晚山间景色的对偶句,也可以感受到诗句动静结合的佳妙。

例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这也是每句只有一个动词,但和例1又不同。“听”、“卖”,它们的施动者既不是“小楼”、“一夜”,更不是“明朝”、“深巷”。是谁呢?是被省略的“人”,是人在小楼中听了一夜,是人明朝在深巷叫卖。听春雨的人和深巷叫卖的人也不是同一个人,应该是听春雨的人想象着明朝在深巷会有人卖杏花。如果不把省略的主语补充出来,就会产生疑问,难道会是小楼聆听,深巷叫卖吗?

例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王维)

这是每句有两个以上动词的——“喧”、“归”、“浣”,“动”、“下”、“渔”。谁喧?竹林?不是,是人在竹林中喧闹。谁归?浣女。什么动?莲,莲花、莲叶。什么下?渔舟顺流而下。“浣”、“渔”虽然也是动词,但不是诗句的主干动词,它们分别修饰“女”、“舟”,它们和“喧”、“归”、“动”、“下”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例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过华清宫》杜牧)

这也是一句中有多个动词的,和例3不同的是这两句关系不是并列,而是承接。“回望”到的不仅有锦绣般的华美宫殿,还有山顶许多的门一个接一个地打开。不仅要弄清这些动词的施动者是否相同——往往是不相同的情况多,还要弄清这些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施动者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例5:“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

这是形容词同样具有陈述性的诗句。第一句中除了表示比喻的“如”以外,没有陈述性的动词,但形容词“满”同样具有类似动词的陈述性。一个“满”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昔日越王宫中美女如云的歌舞升平景象。“满”的妙处不次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而且这“满”字又同下一句“只今唯有鹧鸪飞”的“唯有”形成内容上的强烈反差。可见,形容词也同样具有陈述作用,在情味上甚至超过动词。这表明“找动词”时,带有陈述作用的形容词同样不可忽视。

例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杜甫)

这是动词、形容词“共掌朝政”的例子,动词“啸哀、飞回”陈述了猿、鸟的状态,形容词“急、高、清、白”陈述了“风、天、渚、沙”的状态。综合分析,我们眼前便展现了一幅登高所见的精美图画。

综合以上,不难看出,“找动词”在理解诗句时的作用可谓纲举目张。这同样适用于理解标题,这里无须赘述了。

例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

例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 篇三

其实, 现代诗也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可读性, 有些甚至余味悠长, 有绕梁三日不绝之味。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呢?如何让他们在欣赏现代诗歌中感受到诗中包含的深沉的情感和想象构筑的画面美呢?

下面摘取几首课本里的现代诗做一点粗浅的议论。

一首是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1938年。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让我们更深地理解诗的内涵。

诗一开头就是“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诗人为什么想变成一只鸟?它要歌唱什么?

了解了背景便知道, 在那个炮火连天、被灾难蹂躏的土地上, 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 用自己“嘶哑的喉咙歌唱”发出不屈的声音。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 它是用它的全部生命在歌唱。这只鸟是谁, 它是作者, 它是千千万万用弱小的身躯拼死同侵略者抗争的同胞。

第一节诗里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具象:土地、河流、风、黎明, 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 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 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 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 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片被践踏的土地, 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像河流一般汹涌奔流及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小鸟活着时, 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 死后, 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 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最后, 诗人用深情的表白, 表达出在那个苦难的年代, 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这种爱刻骨铭心, 至死不渝, 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 更是全民族爱国情感的浓缩。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 诗人把自己至死不渝的决心写得入木三分, 也昭示了诗人与土地血肉相连的关系。“我”死了, “我”的肉, “我”的骨, “我”的血, 都要腐烂在土地里面, 连“我”的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的一切, 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祖国!

写到这里, 诗人对于土地之爱, 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那“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已够撼动人心。但是, 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 而是以最后两句, 再一次撼动读者的心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 却有着惊天动地的力量。因为这“泪水”里, 包含着作者多么深挚的爱啊!

可以说, 学生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也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再欣赏一首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分为四小节, 格式都一样, 它的语言近乎口语, 从字面上找不出一句诗人表达自己思乡的“豪言壮语”, 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 诗人却采用了具体意象, 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物体。作者只用了四个被乡愁愁得变了形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连接全诗。然而, 透过这些形象, 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被乡愁煎熬得满脸憔悴的诗人的自我形象。他伫立在海峡的那边, 向着大陆的方向久久、久久地眺望着。这组镜头, 恰似一幅“断肠人在天涯”的特写。作者娓娓的、淡淡的诉说凝聚了多少辛酸, 多少妻离子散的悲欢离合啊!大凡大家, 都善于把貌似平凡的东西用一根金线串联起来, 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项链, 余光中先生在这方面算是最杰出者之一, 这首诗的想象空间异常宏伟。作者从“小时候”到“长大后”直到“后来”“现在”, 时空跨度几十年, 跃过了作者的一生:都是浪迹天涯。全诗省略了形成作者如此强烈乡愁的原因及忧伤的几十年, 用平凡的语言、浓缩的意象概括了他的一生, 这是一幅浓缩的思乡图画, 这图画所显现出来的却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相思。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想象的王国里, 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4.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诗歌欣赏 篇四

第一步是读懂。要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弄通诗句字面的意思是最为关键的。诗歌的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有其特别之处,其以简括体现丰富,实现“寓万于一”。而把握典故内涵,是解决读懂的关键。为了实现诗歌“简括”的形式,诗人们经常使用典故,因为使用一个典故,就可以省去大篇的文字,而理解诗歌之难,一定程度上也就在此。

如唐朝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需,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诗中,就引用了多处典故:有关于秦始皇强令“焚书”和以“祖龙”自居的典故,也有秦末农民反对王朝暴政的 “山东乱”和刘邦、项羽青年“不读书”的典故。读者必须知道了这一些,才能真正领会作者诗作的丰富内涵,从而读懂诗歌中作者感伤秦王“焚书”之举的愚昧与荒唐,悟会作者对秦王朝统治者的辛辣嘲讽。又如在祖咏的《望蓟门》一诗中,“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两句,就引了“投笔吏”和“请长缨”两个典故。“投笔吏”是指汉朝班超原来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来终于以功封定远侯;“请长缨”则是指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来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岁。欣赏这首诗,只要了解了这两个典故的内涵,理解全诗诗意、剖析作者思想就不是难事了。

第二步是发挥想象,引起共鸣。文学欣赏活动是凭借语言进行的,创作者将丰富的世界浓缩成语言表达出来,读者则是从语言返回到丰富的世界中来,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就是想象活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歌形象,读者则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譬如元代杂曲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作者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首先将“枯藤”“老树”“昏鸦”拾掇起来,近似十分简单地列在一起,组成一幅深秋的画面,“枯”“老”“昏”三个字将那特定的“秋”伤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人顿生伤感之情,然而,这正是作者高度凝练的想象力的体现;然后作者又将眼光投向那满含温情的视角,在那里,有可爱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更有那象征团圆、温馨、归处的“人家”,这样的视觉效果,似乎令人伤感之情得以抚慰;最后作者突然视角一转,眼前出现的竟然又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凄伤与惆怅跃然眼前,令读者也随之凄然伤怀。这正是作者充分发挥想象,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之后的艺术表现效果,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境界:

一个秋日的傍晚,眼前一片凄清:山野里,树藤枯竭苍老,乌鸦丧气哀号,令人触目伤怀,心生幽怨;那清清的小溪上,架着一座别致的小石桥,加上那飘着寥寥炊烟的山里人家,让人顿时心生暖意,似乎回到了心念已久的“家”。可是,这一意念瞬间就消失了,继而是十分沉重的一击:古道上,一位孤独的羁旅之人,眼望着夕阳渐渐西沉,夜色将近,而愁绪万千的自己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满怀惆怅无以表达,最终凝练而成“思卷”一幅。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了诗歌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略李煜对丧失繁华帝王生活的失落与沦落阶下囚的凄楚哀伤,进而添加进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产生自我的感怀,或失落,或惆怅,或忧伤均可。甚而有人读及此诗,触发了爱的思愁,以致借此来抒发对恋人的怀想也是情理中的事。而诗歌欣赏的至高境界也就在此。

我们欣赏诗歌的目的,最基本是在于领略诗人表达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目的。我们欣赏它,更在于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的燃烧。而所谓诗歌的作用和诗教,主要则是指此而言。

第三步是反复吟哦。论及诗歌的欣赏,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也是别的语言艺术所缺乏的,即多数的诗歌都是一种韵文,而且所有的诗歌都有节奏感。这就使得诗歌有异于其它文学品种:它大多能唱,即使不能唱,也可以吟、可以诵。欣赏诗歌,除了求得内容的了解,还要求得语言形式的音乐美的感受。好的诗歌,反复吟哦是很必要的。

一首优秀的诗作,可以流传千年,人们总是一代又一代的传诵。回忆起我在师范学校就读的时候,由于第一次出门在外,想家的思想日渐浓烈,不知多少个皓月当空的夜晚,瞅着窗外的月光,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按理,从古自今思乡的佳作不胜枚举,为什么我们对于即使是最优秀的小说或散文也不会这样如痴如醉的反复诵读它呢?这大概一方面是诗歌语言简练、意义浓缩;另一方面则是诗歌语言有浓厚的音乐性,更便于吟唱,更具有唤起欣赏趣味的无穷魅力了。今天,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都在大力倡导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与创作,其中创作古诗词的重要难关,就是把握古诗词格律,掌握平仄变化。而反复吟哦就十分有助于对格律、平仄的掌握,吟诵得熟了,诗歌的韵律、平仄就逐步把握了。

5.现代诗歌欣赏:徒爱 篇五

关键词:网络环境 美术欣赏 教学

美术欣赏课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它对于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塑造学生完美的品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怎样更好地实现这一功能和作用,美术教师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很关键的。在几年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1、Internet网络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丰富的素材资源

Internet网络可以提供高质量、丰富的图片资源。运用书本和挂图来上一堂美术课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印刷品存在失真的质量问题、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作品不完整、画幅太小)、就欣赏量而言也是远远的满足不了学生的审美要求,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怎样利用45分钟让学生能够欣赏到更多的名作也是很重要的。“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这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美学家歌德所说的。中国古语也有“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的说法,书上所选的具有典范性的优秀作品几经印刷已经走样,学生见到的已经是失去了原作魅力的“典范”和“优秀”作品了。是的、我们要提供给学生欣赏的应是最好的才行,internet网络就为我们提供了欣赏“最好的”条件。《清明上河图》这幅举世闻名的宋代风俗人物画书上是这样描述的:“此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画家利用多视点的构图方式,将如此繁复的场面妥贴地安置在横不过二丈,高不过尺的画面上,产生‘方寸之内,百里之回’的宏伟气势。”但是仅凭书上的几幅局部的图显然学生是不能理解作品的。我从网上查找到此图原作的完整的长卷。运用Authorware制作成课件把图从头至尾的在悠扬起伏的中国古典乐曲中花了大约8分钟展示给学生看,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中国绘画史上的伟大杰作,如痴如醉的乐曲牵引着人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好像亲自参与了画中的人物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这样的作品不失真而且连贯性好,学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欣赏方式。这样学生才好理解“方寸之内,百里之回”的宏伟气势,并且能够理解什么是中国绘画的“多视点”构图。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了欣赏教学。教材上很多局部的印刷品internet网络上也有高质量的完整的图,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五代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等。同样我们把在网上搜索到的同一个画家的多幅作品课前精心制作成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拓宽了课堂容量和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欣赏到更多的古今中外的名作。

2、用Internet网络素材创设美术教学课堂情景

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良好的艺术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教学这些年我利用internet网络上的素材;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制作了多个情景交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强调情境、协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的CAI课件,运用于教学,效果良好。有《中国古代壁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国古代山水画》、《近代雕塑》、《现代雕塑》等等,在教学中效果良好。

如欣赏《中国古代壁画》一课我就从网上找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制作成课件,用《敦煌》的电影片段引入课题,课件中还插入了佛教《九色鹿本生故事》的电影,学生在娓娓的故事叙述中跟着镜头进入故事情节,被“善”的化身的九色鹿所感动,为卑微和为了一点利益而违背承诺的落水人所不齿,理解了画家以美的形式表现惩恶扬善这一严肃主题所倾注的感情。本课还展示了被帝国主义用胶布盗走画时所留下的残损痕迹,学生观后由气愤而引发学生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课后设计了连线的交互练习。通过这课学生欣赏到了中国古代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进而让学生更加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也可以在网上下载美术课件运用于教学。在上《古希腊雕塑》这课的时候,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古希腊雕塑》的课件(《两栖课件工作室----美术课件下载》/《古代希腊雕塑》夏桦http://www.csszx.com/zhuqie/pages/kj/kj.htm),這个课件设计制作都得很好,不仅有反映古希腊面貌的电影片段,还有奥运会上刘翔获世界冠军的精彩镜头,学生不仅欣赏了雕塑还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古希腊的雕塑”对于学生来说不但是正确欣赏健美、赋予自然力量的人体美,重要的是了解古希腊文化造就的理想美,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学生看见了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健将们,看到了当时奴隶制民主政治所具有的完善心灵和健壮体魄,看到了古希腊神话人物,了解了古希腊崇尚体育运动的传统与公民可以裸身参加竞技运动的风尚。这样学生就能从社会历史根源理解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的形成。这样学生很自然就会明白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绝非偶然。西方美术中崇尚理想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形成的。

中国古代雕塑中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欣赏,教师可叫学生链接秦始皇兵马俑网(http://www.bmy.com.cn/zhanlan.asp? classid=1&id=103)可以更直观的、更全面的对兵马俑有全方位的、立体的、感性的认识。

6.现代诗歌欣赏:徒爱 篇六

1.“诗歌之部”第一单元“推荐作品”中, 选自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的《越中览古》, 第2句是:“义士还家尽锦衣”, 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战士还家尽锦衣”。

2.“诗歌之部”第三单元“赏析示例”中, 同样选自上述版本的李白的《将进酒》第18句是:“但愿长醉不用醒”, 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但愿长醉不复醒”。

3.“散文之部”第四单元“自主赏析”中, 选自《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的《阿房宫赋》第2段, 有一句是“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 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

4.“诗歌之部”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 所选李贺《李凭箜篌引》, 课下注释 (1) 对李贺其人的注释文字是这样的:

“李贺 (791—817) , 字长吉, 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 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终身抑郁不得志, 27岁就去世了。”

古诗文存世时间长, 在流传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出现不同版本, 这很正常。在这里想说的是:教材编者将不同版本的古代诗歌散文内容编入教材供高中师生使用时, 能否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从而将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1.“义士”和“战士”,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 在第1612页和第1714页对“义士”和“战士”的解释是:

[义士]:勇于维护正义的人;侠义的人。

[战士]: (1) 军队最基层的成员; (2) 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或参加某种正义斗争的人。

众所周知, 勾践被夫差打败后, 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 “葬死者, 问伤者, 养生者;吊有忧, 贺有喜;送往者, 迎来者;去民之所恶, 补民之不足”, 举国上下, 发愤图强, 同仇敌忾, 最终报仇雪耻, 锦衣还家。从战前动员来看, 尽管“三千越甲”是为“义”所激, 士气高昂, 但由“将帅二三子夫妇已蕃”可知, 他们本是越国的臣民, 国家有难, 慷慨以赴, 本属分内之事, 情理之中, 何“义”之有?称凯旋而归的将士为“义士”而非“战士”, 不亦惑乎?因此, 愚以为还是采用“战士”的版本为好, 以免产生歧义, 导致误解!

2.《将进酒》中“但愿长醉不用醒”一句, 我们通常见到的版本多是“但愿长醉不复醒”, 也有“但愿长醉不愿醒”的说法。那么, 哪种说法最切近诗人内在情感呢?当是“不复醒”。因为“不用醒”是“不需要醒”, “不愿醒”是“不愿意醒”, “不复醒”是“不再醒来”。

李白厌恶黑暗官场, 放浪形骸, 寄情山水, “借酒浇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当然希望一醉方休!而“不用醒”之意则显突兀。一则“需不需要醒”似乎受客观条件制约, 而此句则完全是直抒胸臆, 只有“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 与客观需求无关;二则“长醉”状态下应是无意识的, 至少意识比较模糊, 不管客观上需不需要, 主观上实际是“醒”不了的。而“不愿醒”中的“不愿”与“但愿”对举, 这样似有割裂文意之嫌:只愿意长醉下去, 不愿意保持清醒。换句话说, 就是只愿意长时间保持醉酒状态, 不愿意头脑清醒地混迹官场。看似说得过去, 其实在原句中, “但愿”两字统领后边所有文字“长醉不复醒”, 其中“不复醒”是对“长醉”状态的进一步阐释!

3.《阿房宫赋》第二段中, 到底是“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好呢, 还是“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先得从“得”字的意思说开去。随便翻开一部《古代汉语词典》去查, “得”字有一个最基本的义项, 就是“能, 可能”, 例子不用多举。在该句中, 联系上下文的语境, 从“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可知, 天天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之后翘首以待的宫女们盼望始皇帝驾幸自己处, 那就像大旱之望云霓, 赤土之盼甘霖, 是殷切盼望见到而不能见啊!不仅文意豁然, 而且主动被动昭然!可“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能表达出这番意思么?相反, 它只有两种解释:皇帝不想不愿见宫女, 宫女不想不愿见皇帝。而这两种解释既不合文意, 又不合情理!所以, 还是“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好!

4.认为李贺是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 人, 这简直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因为, “陇西”只是李贺的祖籍。既然如此, 为什么要说李贺是陇西人呢?

李贺 (公元790~816) , 字长吉, 中唐著名诗人。祖籍陇西, 生于福昌县昌谷 (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他是唐宗室后裔, 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又因家居福昌之昌谷, 后人称之为李昌谷。他18岁到东都洛阳, 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 备受赞赏, 遂声名远扬。21岁参加河南府试, 被荐举进士, 但遭小人的嫉妒和攻击, 说李贺父名晋肃的“晋”与进士之“进”同音, 犯家讳, 依据礼法惯例, 应避讳不得参试。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 断绝了仕途之路, 以后他一直陷于抑郁痛苦之中。后经人推荐, 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 地位卑微。李贺不堪屈辱, 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年仅27岁, 就病卒家中。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代表作有《高轩过》《雁门太守行》《罗浮山人与葛篇》等。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具一格, 被称为“长吉体”。

更重要的是, 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尚存李贺故里的一些佐证:昌谷今名无存, 据考证应为今宜阳县三乡乡。李贺故里当在连昌河东的西柏坡村。这一带村落相连, 绿竹成园, 有的竹园超过百亩, 与李贺诗歌所写相似。1992年10月, 西柏坡学校落成了高3.29米的李贺雕像。连昌河西岸有唐塔一座, 砖结构九级密檐式, 高十余丈, 下部砖刻浮雕完好, 为五花寺 (即连昌宫) 遗址, 旁有汉山云刹光武庙。当年的权贵显要和文人学士武则天、唐玄宗、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均在这一带留有诗文。

综上所述, 笔者以为, 以上注释应该实事求是改正为:

7.现代教育技术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篇七

一、实现从文学艺术到影视艺术的延伸和转化

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枯燥乏味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感性形象, 很多影视作品都改编于经典名著, 那么, 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个既有的资源开拓文学教学的领域。多媒体教学可以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感悟力和体察力, 使学生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富于联想和想象的思想境界。影视艺术的鉴赏与文学鉴赏之间有很多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之处,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们不妨从影视艺术的欣赏开始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文学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那么, 怎样透过这些“冷漠”的文学背后, 领略到创作者的或优雅闲适、或激情澎湃等复杂多变的情感呢?在古代老先生强调的是背诵或吟诵, 还美其名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当然, 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 对未具备一定文学鉴赏能力的人来说, 这无疑意味着“死背书”、“背死书”。当下社会里传统教学中仍然强调教师的制约性和指导性, 文学欣赏课由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这样也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作为高科技的成果———现代教育技术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上述教学模式的缺陷, 使得文学欣赏课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

众所周知,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是人类最普遍最复杂又最特殊的感情和意识, 因此, 这些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更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体味和感受其间所蕴藏的情感和韵味, 而现代教育技术即可以担当起这个重要角色。无论是小说、戏剧, 还是诗歌和散文, 都可以通过这种现代教育技术转化为一个个直观形象、别开生面的艺术画面, 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形象来具体地感受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本来文学作品中最惯常的技法就是运用“通感”, 即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移用, 而中国古诗中也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 这充分说明了文学与绘画等各种其他门类艺术的互融互现。叙述学家曾这样说过:“一部小说的内容可通过舞台或银幕重现出来:电影的内容可用文字转述给未看到电影的人。通过读到的文字, 看到的影像或舞蹈动作, 我们得到一个故事——可以是同样的故事。”[1]这段话涉及到了不同的艺术媒介:语言、文字及声音、图像以及动作等等。如果从情节上来分析, 同一个故事可由不同的传播媒介表达出来, 因为故事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 它不随话语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层面来看, 各种艺术之间不但有可以交流与互通之处, 更重要的是, 它们在传递同一个故事信息的时候, 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 并不仅仅与其本身的艺术高下有关, 而且还与它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直接相关, 因此, 电影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艺术享受, 而文学文本则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自由联想, 更能发挥人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从而拓展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艺术空间, 使各种意象和形象具有不确定性, 产生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美。“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模糊性和朦胧性, 往往更需要读者具有很高的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而一些优秀的影视剧, 则通过编剧的高水平的改编, 再加上演员的精彩表演, 也会使并某些暂时并不太知名的作品, 顿然产生了一种轰动效应, 如影视剧《我的父亲母亲》、《激情燃烧的岁月》即是如此。因此,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开拓文学欣赏的新空间, 积极地刺激和培养学生们对文学欣赏课的爱好, 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在高校有一个非常的普遍现象:很多学生对影视有着自己的偏爱甚至于嗜好, 而对于小说、诗歌等文学著作则明显地表示淡然, 尤其是纯文学就更少有人问津了。

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把影视欣赏直接与文学欣赏结合起来, 以影视欣赏手段来调动学生对文学的感受。譬如要想让学生赏析柔石的《二月》, 就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完原著之后观赏电影《早春二月》, 在声情并茂、寓教于乐之中让学生领会到其中所包含的人情世态及五四落潮后知识分子的迷惘。这部电影无论在情节内容上还是在精神表达上与原创作品基本一致, 没有太多的出入。不用担心学生只被影视吸引, 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 其实只要教师掌握好分寸, 选择好教学片, 并在观赏之后正确引导好学生, 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文学作品上, 还是会有重大收益的。譬如让学生思考一些更深层的问题, 如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是文学作品所擅长而影视稍显逊色的方面)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美学效应等等, 这样, 学生不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 而是调动起自己的美学感受能力, 去品味和鉴赏文学作品所特有的魅力。可见,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影视手段并不仅仅是目的, 还可以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 最后还要落实到所教授的文学课程这个最终目的上来。

很多人都已意识到图像的增殖严重影响了文学文本的读者市场, 尤其是纯文学更少人问津。既然如此, 何不以图像为诱导, 让学生先当一个热心的“观众”, 然后再做一个忠实的“读者”, 循序渐进地进入正题, 使文学这个主角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审美期待中登堂入室。

二、实现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从影视作品再返回文学作品本身, 充分理解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从而优化文学欣赏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

我们一方面可以把现代教育技术看作是一种学习驱动力的促进因素, 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 另一方面, 还可以让它直接参与教学中来, 成为一种兼有教学内容的特殊教育手段。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把影视艺术直接引进文学欣赏课程, 利用二者之间话语形式的不同来比较和突出文学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效果。这样, 教育媒体不仅是优化教学促进学习的手段, 而且它所呈现的影视歌等艺术形式也可以直接成为鉴赏文学的参照物。

文学欣赏一方面要求鉴赏者全身心地投入, 进入一种忘我的思想境界, 另一方面也要求鉴赏者不断地回味和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哲理和诗意。这样, 文学欣赏就不是一次性的过程, 而是一个在反复中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由作品本身到多种形式的教育媒体, 然后再重新回到作品本身, 在这样一个教学流程中, 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比较一下原著与改编后的艺术上的差异, 认识原著本身所呈现的思想与改编后存在的偏差,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背离,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是什么, 这样, 学生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 逐渐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在电影中可以弥补一下原著文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 同理, 在再次返回原著时, 学生也可以体会到文字可以表现出电影画面所不能再现的优势, 因为作家笔下的文字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出人类最幽微、最微妙、最神秘的潜意识来, 而电影就相对有限度了。在这个层面上去认识文学语言的表现力, 就会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而深刻的印象了。从叙述学角度来看, 影视和文学可以表达同一个“故事”、却是利用不同的“话语”方式来呈现的, 我们既可以利用故事的同一性来把二者融合起来, 又可以利用二者之间的差异来分析各自的特性, 这样, 我们就可以使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 更突出地把握语言文字艺术的个性和魅力, 从而领悟到文学话语的独特的美学风格。

譬如学习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 让学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 再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 然后再回到小说文本上来, 让学生思考一下, 阿Q的精神胜利法性格可以通过一系列人物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出来, 他的某些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人物对白和自白再现出来, 如阿Q在打架失败以后, 却拿弱者小尼姑出气;挨了打, 却自己想着是儿子打老子, 并且想着想着就忽然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了。但是, 阿Q的一些潜在意识和深层的内心活动却无法用影视手段全部完美地再现出来, 这不是编剧和演员的过错, 而是影视艺术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造成的。另外, 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也不能通过影视艺术表现出来, 而是要依靠读者的阅读和审美能力去仔细地品味和琢磨。相对影视艺术直观形象、声情并茂的特点, 文学艺术有着更多的创造空间, 当然也就具有趋向于朦胧性和飘忽不定的美学特点。如此, 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使影视艺术成为文学艺术的参照系统, 在二者的对比和比较之中, 突出文学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特征。认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们就会更自觉地阅读文学作品, 领会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每一个大学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行业, 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对一个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学习和掌握一些人文学科知识, 是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是他们全面发展的一个标志。

由此可见, 现代教育技术在文学欣赏的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潜在优势, 使得我们的教学本身既同文学一样, 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效应, 把学生带入一个超越时空、驰骋想象的新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 学生们不再成为文学欣赏课程的“被灌输者”和压抑者, 而是一个自觉地理解和掌握人类人文科学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因此, 我们可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在高校公选课程中, 精心地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使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对非专业公共课程的态度, 自觉地参与到人文学科课程的学习中来, 让我们的文学欣赏课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一门课程。

摘要: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是人类最普遍最复杂又最特殊的感情和意识, 因此, 这些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更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体味和感受其间所蕴藏的情感和韵味, 而现代教育技术即可以担当起这个重要角色。无论是小说、戏剧, 还是诗歌和散文, 都可以通过这种现代教育技术转化为一个个直观形象、别开生面的艺术画面, 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形象来具体地感受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8.现代诗歌欣赏:徒爱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高二语文;选修内容;教学初探

在教学中选修部分的内容虽然不需要必修课那样严格进行,但也要求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引领学生自主地梳理重点,选择性地学习选修的内容。本文以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内容为例,阐述一下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选修内容的体验与探究。具体如下:

一、教师做好选修指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标中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内容指出:旨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在选修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像必修课那样面面俱到,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在做好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潜能。

如陆游的《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道出了作者经历了多年沧桑变化,战争之事后,仍然壮心不死,仍然渴望效仿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在学习这一课程时,我带领学生回顾了陆游的一些其他作品,并透过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的思想都受到很大的触动,从而,使学生更愿意自主地进行学习。

二、增加文化素养积累,夯实诗词理论基础

高中阶段的学生既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文化沉淀。加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应考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益处。古代诗词是我国千年文化的结晶,每一篇都有他的可取之处,学好古诗词不但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先人优秀的文化理念和知识,打下良好的诗词理论基础。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以两组长排比句开端,将整首诗的大气磅礴的气势带了出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豪爽、不羁、洒脱的形象跃然纸上。让学生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的情感,逐步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让他们学习了更多的诗词理论知识。

三、辅助教学,更好地融合到古代诗词赏析教学中

古代诗词,有很多是通过音乐曲子的形式得来的,也有很多是通过音乐曲子的方式表达的。在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内容,也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的篇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些篇章的内容,以及融入到当时诗歌所在的背景环境中去,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相关的形式,进行辅助教学,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和所见事物的文章。在这篇文章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景色,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画面与《春江花月夜》同名曲和诗词朗誦同时播放,取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改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课堂教学模式尝试[J].学周刊,2012(18).

[2]曹剑锋,贾小华.中学语文选修课授课理念的三大转变[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3).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一中学)

9.以诗歌为例谈文学欣赏课的教学 篇九

一、文学欣赏可以从语言入手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语言更具精炼性、含蓄性和跳跃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时, 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先接触其语言, 并通过它来把握诗歌的形象, 进而领会诗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1、我们在欣赏诗歌时, 首先要整体阅读, 切不可断句取义。因此, 除了诗歌正文要多加关注外, 题目、作者、注释都要加以注意

诗歌的题目往往有提示中心的作用。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通过题目可以看出内容与怀人有关;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眼可以辨出是送别诗, 由此我们可判断内容应该是表达惜别之情的;《越中览古》这个诗题, 让人一下子就能够断定这是一首怀古诗。

欣赏诗歌平时还要多注意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如李白的浪漫主义, 杜甫的现实主义;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 柳永、秦观、李清照的婉约笔调等。特别是一些“眼生”的作者,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分清大致的流派、风格, 从而帮助自己准确地完成欣赏。

此外, 还要注意注释。书上的注释虽短, 却是编者给的信息:有时会介绍背景, 有时是相关诗句等。你就要从中抓住要点, 看出诗歌的思想内容、典故或意境。

因此, 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 学生能抓住题目、作者、注释三点, 对作品就会有基本的整体把握。

2、诗歌正文是主体, 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要能抓住最能表达诗人情思的关键字眼进行鉴赏, 这才是最重要的

鉴赏一首古代诗词, 更应该知道这首诗词画龙点睛的字是什么, 即“诗眼”之所在。例如大家熟悉的杜甫《蜀相》一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大家读诗时关注较多的是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以为这是诗的主旨句。其实“诗眼”所在句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它的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 年年如此, 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 可有谁听呢?上句一个“自”字, 下句一个“空”字就是关键字, 鉴赏时不可轻易放过。庭草年年为谁绿?黄鹂歌喉有谁听?由此自然而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才真正理解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

3、鉴赏诗歌从语言入手, 除以上内容之外, 还要注意词类活用, 倒词等修辞手法

在古代诗歌里, 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 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从而使画面富有动态美。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 雨肥梅子, 午阴佳树清园。”在日渐暖和的春风吹拂下, 到了夏天, 莺鸟的幼雏已经长大;由于雨水的滋润, 梅子生长得健壮丰满。这是一幅多么明丽的初夏景色。“老”、“肥”本来都是形容词, 在这里用作动词, 并且是使动用法。词性的转换, 使得眼前静态的景物有了时光的动感。

在一句诗词中, 经常出现几个字词的倒装使用, 这种打破常规词语顺序的倒置用法称之为“倒词”。倒词用法, 能达到加强语势, 协调音节或使句法错综等效果。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的诗句, 更是妙用倒词的典范。正常顺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 凤凰栖老碧梧枝”。诗人巧用心思将宾语前置, 从而强调了香稻粒的宝贵, 碧梧枝的优美, 引起了读者美妙的想象, 开拓了诗句深邃的意境, 并使句法新奇, 构思新颖, 整首诗富有情致。

二、鉴赏古典诗词要对传统节日有一定了解

诗歌创作和社会生活也是紧密联系的。其中不少诗歌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如习俗, 传统节日等。了解了这些, 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大有好处。

如了解了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的习俗, 才能深刻地理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蜀中九日》也吟唱出相同的感情基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 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 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却奈痴情的鸿雁在此时从我的家乡翩翩飞来。该诗抒发了作者佳节思亲的情感。九日登高, 遥望故乡, 愁思倍加, 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 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 你为何还要南来?”全诗感情真挚,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由此可见, 了解一定的民俗、传统节日知识, 可以使我们更透彻得理解诗歌内容。反过来, 诗中透露出的当时的市井风俗, 也使我们对这些传统节日又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增加了感性认识。

我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开设文学欣赏课程, 有助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一方面能促使学生熟练准确地掌握母语, 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先贤们崇高伟大的思想和道德情操。让理工科大学生在抽象思维中融入形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理工科高校开设文学欣赏课成为共识, 但理工科专业开设文科选修课程毕竟课时有限。在教学中, 就不能专门讲文学欣赏的系统理论, 而应重点传授文学欣赏的角度和方法, 让学生在掌握文学欣赏从语言入手、要了解民俗、传统节日方法后, 引导学生能够应用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之中, 真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关键词:诗歌,欣赏,语言,民俗,节日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10.现代诗歌欣赏:徒爱 篇十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脂(zhǐ) 城阙(què) 鼙鼓(pí) 深情回眸(móu)

B.花钿(diàn) 马嵬(wéi) 临邛(qióng) 旌旗招展(jīng)

C.仙袂(mèi) 踯躅(zhú) 晧腕(wǎn) 风姿绰约(zhuó)

D.剡溪(shàn) 澹澹(dàn) 栖隐(xī) 霰雪飞扬(x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闲暇 春宵 曙光 比冀双飞

B.修茸 潺湲 袅袅 酌酒自宽

C.乾坤 寂寥 砧板 糜鹿群集

D.岩扉 碣石 缥缈 惨绝人寰

3.下面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咏柳词《浣溪沙》,已经抽出四句,如果还原回去,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二月和风到碧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歌楼妍曲借枝名,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晚秋霜霰莫无情 ②万条千缕绿相迎 ③妆镜巧眉偷学样 ④舞烟眠雨过清明

A. ④②③① B. ②④③①

C. ④③② D. ③②④①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蒲松龄世界华语短篇小说奖”颁奖仪式将于2015年4月下旬在“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进行。

B.考试科目是否相对稳定,是关系到教育改革中的高考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学教育能否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等。

C.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欢迎。

D.核工业50年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海内外儿女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作家不关心社会,不深人生活,而一味地闭门造车,想写出惊世之作,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最终的结果是不难推测的。

B.一位出色的管理人员,他既要有远大的目光,综观全局,又要明察秋毫,尽可能不出现丝毫闪失。

C.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些受到人们推崇、有所作为的君主,总是心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明君。

D. 一些腐败分子总是推己及人,认为旁人也与他们一样,一心只想捞取名利。

6. 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加点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

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

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

7. 选出下列常识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 )

A.白居易,字乐天,中唐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琵琶行》是他著名的叙事诗。

B.“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为“歌行”体,是乐府的一种,它形式自由,句式灵活,把记人、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曹操的《短歌行》、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属于此类。

C.《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由屈原编著而成。《楚辞》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深远。我国诗歌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D.杜甫,字子美,人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诗作富于现实主义精神,有“诗史”之誉,他本人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名作。

二、阅读理解(一)(共19分,共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小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

nlc202309020326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8. 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12. 请填写下列空缺处的名言名句。(5分)

(1)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恨绵绵无绝期。

(3)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逍遥兮容与。

(5)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朝开济老臣心。

(8)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我不得开心颜。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船听雨眠。

三、阅读理解(二)(共15分,共2题)

1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以下两小题。

临江仙·信州作

宋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nlc202309020326

【注】底,什么。

(1)“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句,在全词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以下两小题。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山路下,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融,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敬称;兰若,同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何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题)

15.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一个对象写一段话。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颗小草的梦吗?凄冷寂寞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回大地时,她就会以点点绿意问候春天,而那点点绿意就是曾经在雪地里轻轻的梦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将李白的《越女词五首(其三)》改编成几个场景,下面已改编两个,请依照这两个场景,发挥想象,改编另外两个。

原诗: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伴羞不出来。

改编:

场景一:清清的耶水,艳艳荷莲铺展两边,采莲女正低头采莲。

场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四:采莲女两手遮颜,假作害羞,躲在荷中偷观。

17. 下面是某校友在母校生日庆祝活动中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为我们的母校庆祝六十华诞。母校的各位恩师视名利淡如水,看学生重如山,一边教我们知识,一边教我们做人。至今健在的老校长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荣幸……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共20分,共1题)

18. 请按照《夜归鹿门歌》的诗意,将全诗改写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要求:(1)注意场景描写;(2)用第一人称。

上一篇:文档管理的方法下一篇:国内外安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