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设计调研报告

2024-10-11

食品包装设计调研报告(11篇)

1.食品包装设计调研报告 篇一

河北省衡水市水果罐头加工厂

设计可行性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水果罐头加工厂法人代表:索宁宁 所有制形式: 民营企业

目录

一、项目单位

二、项目名称

三、编制依据

四、项目提出理由

五、项目建设条件

六、项目市场前景

七、规划设计要求

八、物料供应

九、投资方案和开发成本效益概算

十、项目优惠办法

十一、项目结论

一、项目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水果罐头加工厂

二、项目名称:河北省衡水市水果罐头加工厂

三、编制依据

饶阳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全县人口30万人,可耕地面积58万亩,饶阳县被命名为全国蔬菜之乡。饶阳县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命名为全国蔬菜之乡。这是饶阳县瓜菜市场被评为全国百强蔬菜市场后荣获的又一殊荣。饶阳县始终把蔬菜种植作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采取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蔬菜、建大棚,蔬菜总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其中无公害控制面积26万亩,年产蔬菜133.8万吨。该县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蔬菜瓜果生产,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蔬菜种植大县和蔬菜流通市场,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和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示范县、“河北蔬菜之乡”。其中“春阳”绿色蔬菜被评为全省名牌、省著名商标。同时,这里有丰富的水果资源,鸭梨、桃子、葡萄、苹果、杏等,品种多,产量大。因此,我们应积极抓住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意识,提高农村土特产品的增加值,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社会收入,努力开发水果、蔬菜加工生产线,增加地方经济实力,达到为国家创税、集体增利、个人增收的目的。

四、项目提出理由

河北省衡水市水果罐头加工厂以生产经营果蔬罐头、果汁饮料为主。工厂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既可加快企业的发展,又能较好地解决我市“下杂果”的卖难问题,促进果农增收,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水果罐头的需求量日趋增加。“下杂果”虽有个体小、外皮色泽差等不足,但大部分肉质仍较好,其量大、价廉的优势较明显,且口感与营养并存。

五、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1、资源丰富

饶阳县每年盛产蔬菜133.8万吨,水果40万吨,可确保生产需要。

2、交通优势

项目区临近京九铁路、肃衡公路。石黄高速饶阳出口距厂址仅10公里。[

3、水电设施齐全,区内有11万伏变电站,随着农网改造、高压电力充足,可确保生产需要。

4、通讯条件好,邮电、通讯设施完备。

5、政府大力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六、项目市场前景

利用“下杂果”作水果罐头的主要原料,既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又可解决“下杂果”的出路,促进果农增收。而利用“下杂果”加工水果罐头在饶阳鲜有人涉足,其发展空间较大。且口味良好,无苦无异味。同时,也保留了果树的大部分营养,避免果蔬的时效性会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可观。

七、规划设计要求

收购多种蔬菜、水果品种选择脱壳保鲜原汁加工配制工艺精制高温消毒高温熏蒸高压排气电动封口检验合格包装入库销售

2、主要设备及原料成份

设备:锅炉、封口机、夹层锅、排气罐、杀菌锅、发电机组

原料成份:蔬菜、白沙糖、水、柠檬酸

水果、莲子、白沙糖、水、柠檬酸

3、产品检测

色泽呈白色或淡黄色,部分略带红心,汁水较透明,椭圆形,颗粒状,大小较均匀,独特风味,香脆

爽口,美味佳果,无苦无异味。

4、产品均符合国家GB1167—89卫生标准,保质期十五个月。质量守信。

5、开发项目占地30亩,即1.98万m2,覆盖率50%计算,建筑面积为0.99万m2。

八、物料供应

1、本项目原材料本地就地收购,可确保生产需要。

2、建筑材料就地购买。

3、各种机械设备应高起点、严要求,确保生产、产品质量。

九、投资方案和开发成本效益概算

1、项目总投资96万元

其中:

(1)土地征价30亩×2.5千元/亩=7.5万元

(2)建筑面积:车间2幢600m2×100元/m2(包括一切费和水电设施)=6万元,仓库、原料仓库两幢400m2×100元/m2=4万元,成品仓库400m2×100元/m2=4万元,化验室100m2×100元/m2=1万元,锅炉50m2×100元/m2=0.5万元,办公室、宿舍、生活区600m2×100元/m2=6万元。

建筑面积造价合计21.5万元。

(3)设备:锅炉10万元,封口机2万元,夹层锅3万元,排气罐3万元,杀菌锅4万元,发电机组5万元,化验设备3万元,铺助设备2万元,保鲜设备10万元。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1万元。

(4)流动资金25万元(购原材料、包装费等)

2、年产糖水水果罐头10成瓶×5元/瓶=50万元

年产蔬菜罐头30万瓶×6元/瓶=180万元

两项合计年销售收入230万元

因本项目产品原料收购较便宜,收购方便,环节少,增值幅度较大,经核算,利润可按15%计算,即230万元×15%=34.5万元(利润)

230×8%=18.4万元(税金)

本项目经测算项目总投资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5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年产值230万元,年利润34.5万元,年税金18.4万元,固定资产回报期应是65万元÷34.5万元=2年。

十、项目优惠办法

饶阳县委、县政府已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确保投资商的安全感,坚决做到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乡政府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投资商依法享受波阳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中的所有优惠。

十一、项目结论

饶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本项目是特色农业开发项目,也是绿色食品项目,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食品项目实施有利于我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民致富,项目销售市场广阔,技术有依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切实可行。

2.食品包装设计调研报告 篇二

食品安全的现状

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完善、各级监管职能的整合和体制的理顺和群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 一个有力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合力逐步形成, 食品安全领域也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但问题食品仍屡禁不止, 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涉及范围由窄到广

从过去的粮油蔬菜、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 扩展到水果、酒类、奶制品、干果炒货等, 覆盖面越来越大。

危害程度由轻到重

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污染, 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和化学品残留。

操作手段由明到暗

从食品外部处理到内部添加、从物理手法到化学制剂, 花样不断翻新, 行迹越来越不易发现。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营层面——从业条件很难达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 对就餐的方便快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众多的小型餐饮应运而生, 这些小型餐饮往往抱着“怎么省怎么做”的心态进行经营, 导致这些小型餐饮存在投入少、分布广、条件差、成本低的普遍情况, 加之大多数经营者法律、卫生意识较弱, 又多是弱势群体, 事先不申请, 不查不办证 (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证明) , 一旦遇到检查就“关门停业”甚至在公共场合“打游击”, 让管理部门十分头疼。特别是露天的夜市、小吃摊点等没有室内场所, 卫生环境条件极差, 餐具不消毒且使用频率极高, 存在众多的食品安全隐患。

监管层面——基础力量相对不足

食品安全监测量多面广, 但技术检测工作滞后, 检测力量不足。虽然政府在财力投入上做出很大的努力, 但现有执法装备和检测设施仍难以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监管需要。另外, 食品安全信息来源不足, 偌大的市场单靠一个部门的例行抽查, 很难全面控制当前市场的所有食品质量。缺乏基层 (特别是村级) 监管力量, 缺乏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 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手段, 早期发现不了, 工作起来十分被动, 不能很好地将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解决在初发阶段, 往往接到举报时已造成后果和危害, 只能事后算账, 损失和影响难以弥补。

消费者层面——自我保护有待提高

多数的消费者以经济因素作为第一取向, 缺乏科学的安全消费常识, 在购买食品时往往更关注价格, 只图便宜, 而忽视安全, 不是很在乎食品的质量和卫生。不少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看生产日期、保质期, 不存留购买的收据和凭证, 发生消费纠纷也只有一小部分能得到有限的赔偿, 更谈不上对销售和生产企业追责。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推销食品时, 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和从众心态, 认为大家都在买、都在食用也没用发现问题, 自己也不会有事。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缺少包装的“三无”食品在集市和摊点销售, 甚至成为儿童口中的美味。

在食品安全领域保护消费者权利的对策建议

从宣传引导入手, 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一方面,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 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跟踪重点行业、重点领域, 曝光违法案件, 让广大消费者认清不安全食品的危害, 消除从众心理,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 从主观上拒绝不安全食品;另一方面, 依靠群众监督, 发动群众举报, 通过配备乡镇、村街、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 (信息员) 队伍, 聘请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日常监管。通过舆论宣传和广泛参与, 形成层层关注食品安全、人人维护安全利益的良好氛围, 不让违法者有任何空子可钻。

从行业规范入手, 强化经营者社会责任

生产环节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条件, 因此, 引导和督促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法定义务, 生产出安全放心的食品, 把控住源头才是治本之策。通过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组织食品生产企业对比找差距、实施企业法人代表定期报告等, 规范企业行为, 指导企业生产, 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安全和社会评价, 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以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生产, 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施肥、远离农药, 生产出更多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 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有机菜。

从依法治理入手, 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根据新《食品安全法》和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 运用法律武器加大工作力度;严格市场准入, 对未达到卫生条件的食品经营者不予以发证并坚决取缔;加大惩处力度, 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出击,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绝不手软;开展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 及时排除隐患, 迅速解决问题;对违法犯罪分子重拳出击, 以儆效尤, 形成有力震慑;突出重点环节整治, 对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劣质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等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坚决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从综合施策入手, 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3.食品饮料业税收报告 篇三

本刊在347期发表了《家电业“国”“民”税负版图》专题文章,搜集、分析了家电业的2009年年报数据。为更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税负状况,《瞭望东方周刊》统计了食品饮料业的营收、税费数据。

以2009年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名。

前五大国有上市公司分别为:中粮控股、伊利股份、中国食品、通威股份、光明乳业;

前五大民营上市公司分别为:蒙牛乳业、新希望、东凌粮油、海大集团、正邦科技。

其中,蒙牛乳业在2009年7月由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共同入股,实际控制人变为央企中粮集团。但中粮集团称不参与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且交易后中粮集团间接持股14%,厚朴投资间接持有6%,而牛根生以及其他一致行动人合计仍持有15.18%;加之中粮入股时间尚短。故本次统计仍将蒙牛乳业视作民营企业。

这10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排名见图一:

食品饮料业的营收排名状况与家电业几乎如出一辙。2009年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公司中,除蒙牛乳业,其余均为国企;营业收入最低的4家均为民营企业。

而蒙牛乳业的民营性质亦已模糊。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央企的压倒性领先地位。榜单中3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央企中粮集团,包括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国食品。这3家公司的营收总和占据了上榜企业总收入的50%以上。

以税前利润排名,12家企业与税费相关的财务数据见图二:

此项排名上升的企业有中国食品、新希望、东凌粮油、海大集团,排名下降的企业有伊利股份、通威股份、光明乳业;中粮控股、蒙牛乳业、正邦科技排名不变。

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摊薄,这或许是乳业市场乱象丛生的因素之一。行业专家则担心“劣币驱逐良币”——青睐资本炒作的企业将占据市场优势,而踏实做产业的公司被迫边缘化而愈加稀缺

上榜企业中盈利水平最高的是新希望,净利率为6.02%,是唯一一家超过5%净利率的企业。

几家乳业巨头的利润率总体不高。其中盈利水平最佳的依然是蒙牛乳业,净利率为4.75%,伊利股份的净利率为2.66%光明乳业的净利率仅为1.54%。乳业的竞争压力可见一斑。

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摊薄,这或许是乳业市场乱象丛生的因素之一。更有行业专家向本刊记者表达了有关“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担忧——青睐资本炒作的企业将占据市场优势,而踏实做产业的公司被迫边缘化而愈加稀缺。

此外,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均排名第一的中粮控股,政府补助收入也最多,高达8.35亿元。

因3家港股税费总额数据不明,故在所得税数据的基础上,《瞭望东方周刊》制作出食品行业的大企业所得税税收贡献榜见图三:

与营业收入相比,所得税排名上升的企业有中国食品、海大集团、正邦科技,排名下降的有蒙牛乳业、新希望、东凌粮油。

去除3家港股,其余7家企业税费总额的排名见图四:

为进一步了解食品饮料业的税负水平,《瞭望东方周刊》以10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了上述企业的所得税整体税负,排名见图五: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上榜国企的所得税税负明显高于民营企业,排名前5位的均为国企。

在上缴税费等数据的基础上,《瞭望东方周刊》计算了上榜企业在上缴税费、净利润及工资支出3方面的对比数据,以明晰国民财富的分配流向。(因年报统计口径差异,3家港股未列入)见图六:

其中3家上榜國企的平均比值为1:2.71:2.95,4家上榜民企的平均比值为1:0.77:1.48。

与家电业相同,食品饮料业大型国企承担的税费支出及人员支付压力大于民营企业。

所有上榜企业的平均比值为:

净利润:上缴税费:工资支出=1:1.60:2.11

4.食品市场调研报告 篇四

本报告旨在为食品企业、有意投资食品行业的投资者服务,报告对食品行业2007年1-6月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并为2007年下半年的情况进行了预测。报告的主要观点有:

2007年2季度全国食品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07年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27.46%,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7%,利润总额增加了33.1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7.88%,累计税金总额增长了29.6%。

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食品行业物价整体走高。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6月份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其中,粮食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6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1%,油脂价格上涨27.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5.7%,猪肉价格上涨59.8%,鲜蛋价格上涨37.9%,水产品价格上涨5.2%,鲜菜价格上涨4.8%,鲜果价格下降16.2%,调味品价格上涨4.5%。

2季度我国食品价格走高,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肉类产品价格巨幅上涨,2季度生猪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5.7%。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我国粮食价格高起,并直接拉动食品价格上扬,对我国的价格总水平以及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令我国食品出口遭遇信用危机,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出口食品加施检验检疫标志的公告》规定出口食品9月1日起需加检疫标志。《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5月1日实施,多项食品包装标准出台扫除食品出口障碍。

食品制造业发展的三个趋势:全球食品价格走势维持高位,增幅平稳;全球食品三大发展趋势(健康、愉悦、便利)为我国食品制造业的明确了方向;新原料的准入促进我国保健食品不断创新。

《2007年上半年食品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前言

第一章 2007年上半年食品行业发展概况

一、2007年上半年食品制造业整体运行情况

(一)产销情况

(二)食品制造业的盈亏情况

(三)主要财务指标

(四)主要经营效率指标

(五)出口情况

(六)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二、2007年上半年食品制造业各子行业运行状况比较

(一)产销及利税比较

(二)增长情况对比

第二章 2007年上半年食品制造业主要子行业发展情况

一、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

(一)产销情况

(二)行业盈亏情况

(三)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二、方便食品制造业

(一)产销情况

(二)行业盈亏情况

(三)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业

(一)产销情况

(二)行业盈亏情况

(三)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四、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

(一)产销情况

(二)行业盈亏情况

(三)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五、焙烤食品制造业

(一)产销情况

(二)行业盈亏情况

(三)烘焙食品行业发展呈三大特性

六、罐头制造业

(一)产销情况

(二)行业盈亏情况

(三)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七、其他食品制造业

(一)产销情况

(二)行业盈亏情况

(三)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食品市场调研报告是一篇关于“食品市场 调研报告 食品行业”的文章。本文由范文网精心收集整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

第三章 2007年上半年食品制造业行业动态

一、2季度食品制造业动态

(一)肉类等食品价格大涨,国家拟增加储备肉规模

(二)方便面全面涨价,行业巨头加速洗牌

(三)饮料等食品将推广添加益生菌

(四)简易包装速冻食品上市

(五)国际食品饮料展刷新纪录

(六)食用菌成我国第六大种植产业

(七)菲律宾餐饮巨头全额收购永和大王

二、食品制造业的行业政策动态

(一)食品管理规范体系

(二)食品安全监管控制

(三)进出口相关政策

第四章 2007年食品制造业发展趋势

一、2007年食品制造业发展特点

(一)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导致食品价格走高

(二)全球食品价格走高的“双刃剑”效应

二、2007年食品制造业发展趋势

(一)全球食品价格走势维持高位,增幅平稳

(二)全球食品最新趋势引导我国食品制造业发展方向

(三)新原料促进我国保健食品不断创新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6年5月-2007年5月食品制造业产销状况

图表2 2006年5月-2007年5月食品制造业盈亏情况

图表3 2006年5月-2007年5月食品制造业的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4 2006年5月-2007年5月食品制造业的经营效率情况

图表5 2006年5月-2007年5月食品制造业的出口交货值

图表6 2007年2季度食品制造业前10名企业经营情况

图表7 2007年2季度食品制造业各子行业销售情况对比

图表8 2007年2季度食品制造业各子行业经济指标

图表9 2007年2季度食品制造业各子行业增长情况对比

图表10 2006年5月-2007年5月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产销情况

图表11 2006年5月-2007年5月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盈亏情况

图表12 2007年2季度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前十名企业经营情况

图表13 2006年5月-2007年5月方便食品制造业产销情况

图表14 2006年5月-2007年5月方便食品制造业盈亏情况

图表15 2007年2季度方便食品制造业前十名企业经营情况

图表16 2006年5月-2007年5月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业产销情况

图表17 2006年5月-2007年5月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业盈亏情况

图表18 2007年2季度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业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图表19 2006年5月-2007年5月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产销情况

图表20 2006年5月-2007年5月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盈亏情况

图表21 2007年2季度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图表22 2006年5月-2007年5月焙烤食品制造业产销情况

图表23 2006年5月-2007年5月焙烤食品制造业盈亏情况

图表24 2006年5月-2007年5月罐头制造业产销情况

图表25 2006年5月-2007年5月罐头制造业盈亏情况

图表26 2007年2季度罐头制造业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

图表27 2006年5月-2007年5月其他食品制造业产销情况

图表28 2006年5月-2007年5月其他食品制造业盈亏情况

5.食品市场调研报告 篇五

1我国绿色食品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保护和利用我国部分地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适应食物消费需求的变化、增进消费者身体健康,我国启动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依据特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安全、优质。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已从一个概念打造成一个精品品牌,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1)总量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xx―20xx年,绿色食品当年获证企业从2683家增加到3830家,年均增长12.6%;产品从6538个增加到8826个,年均增长10.5%。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从6622家发展到8700家,年均增长9.5%;产品总数从16825个增加到21153个,年均增长7.9%。

(2)产品覆盖种类初步齐全。现有的绿色食品产品已包括主要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5个大类、57个小类。20xx年,农林及加工产品有15703个,占74.2%;畜禽产品有1095个,占5.2%;水产品有698个,占3.3%;饮品类产品有1946个,占9.2%;其他类产品有1711个,占8.1%。

(3)贸易发展持续扩大。20xx―20xx年,全国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由2824亿元增长到5480.5亿元,年均增长18%。我国加入WTO以后,绿色食品出口额由4亿美元增长到24.8亿美元,年均16.4%。近几年,绿色食品流通企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在部分大中城市已建立一批绿色食品专营网点,许多绿色食品走上了电商平台,市场流通和贸易渠道不断拓展。

(4)品牌影响从国内走向了国际。绿色食品在全社会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已有较高的认知率。绿色食品全面进入国内大中城市的中高端市场,成为许多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准入的重要条件。绿色食品标志除在我国以证明商标形式注册外,还在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框架下,通过世界知识产权局,在欧美日等1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绿色食品知识产权依法受到保护。绿色食品标准已通过国际贸易中心(ITC)进入国际可持续、环保产品国际贸易标准系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推介标准。20xx年,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5个全球知名企业的33个产品获得我国的绿色食品证书,产量已超过100万t。

2我国绿色食品创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

借鉴国际农业和食品工业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年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绿色食品创立了“依托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

(1)以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标准体现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和质量水平,也体现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实施标准化生产,首先,要有各类技术标准。按照全程质量控制的要求,绿色食品从五个环节构建标准体系:一是产地环境标准,包括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导则;二是生产技术标准,包括肥料、农药、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渔药、食品添加剂等使用准则;以及动物卫生、畜禽饲养防疫等准则;三是产品标准,覆盖102类产品;四是包装、贮运标准,即包装通用准则、贮藏运输准则;五是产品抽样准则、产品检验准则等其他标准。其次,要将标准转化为供企业和农户具体使用的生产操作规程。目前,各地制订并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行业性、区域性、分种类的生产技术规程有400多项。最后,要通过技术服务、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对农民进行指导,并通过现场检查、质量审核等方式,评判绿色食品技术标准执行情况。

(2)以质量构建产业发展链。从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资源、加工产品原料到终端产品,绿色食品以质量为基准构建和发展产业链。通过对产地及其周围的土壤、大气和灌溉水(养殖用水)等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保证产地环境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条件。投入品要求使用安全优质的生产资料,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化,并鼓励优先使用经认定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产品资源要体现各地名特优产品、有出口竞争优势的产品。加工产品原料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满足深加工企业需求。终端产品要求质量过硬、包装规范、用标准确、形象突出,令消费者信赖。企业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体,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需要靠龙头企业带动。20xx年,在绿色食品企业中,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有3356家、产品8995个,分别占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总数的38.6%和42.5%。

(3)以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支撑载体和战略资源。绿色食品立足精品定位,围绕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公信力与竞争力,持续推进品牌建设,走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的道路。面向消费者,通过宣传绿色食品的基本理念、质量标准、基本制度,树立品牌形象,培育消费市场,拉动市场需求。通过举办专业展会,搭建贸易平台,推动厂商合作、产销对接,建设专业流通体系,传导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3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积极发挥绿色食品的功能作用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绿色食品发展取得的成效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成果体现,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目标与方向相符。绿色食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和利用,注重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控,注重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有机结合,无论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还是技术标准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在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农业产能规模、保障粮食安全,又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这就要求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务院制定的《全国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到20xx年,农业用水总量要保持在3720亿m3,利用系数要达到0.55以上;“两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20xx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努力实现零增长;“三基本”:到20xx年,实现畜禽污染基本处理、地膜基本回收、秸秆基本利用。积极推广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

(2)实施路径一致。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以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安全优质,以安全优质产品承载品牌形象,以品牌影响带动生产和消费。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绿色食品已纳入“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评价指标体系,20xx年,在全国已创建的31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绿色食品产量已达3668万t,占全国绿色食品总产量的38.3%。近几年,绿色食品还先后纳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三园两场”(菜园、果园、茶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条件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评定指标之一。国务院最近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强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3)发展机制协调。绿色食品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推动旨在创造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市场拉动体现品牌的美誉度和竞争力,这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行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是协调互动的。20xx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多次强调“加快绿色食品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绿色食品已先后纳入国家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作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安全消费意识普遍增强,追求“绿色、生态、环保”已成为基本的消费取向和选择标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也进入加快升级转型阶段,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日益成为主流,绿色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已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同时,国际社会持续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贸易准则等方面保持与国际接轨,为带动我国农产品出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4适应新形势推动我国绿色食品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为绿色食品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绿色食品发展应以确保品牌公信力为基点,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以放大品牌效益为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坚持精品定位,瞄准发达国家水平,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保持技术标准的先进性。不断完善绿色食品制度体系,保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巩固和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严格许可审查,严格证后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规范用标,切实维护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持续开展品牌宣传,通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渗透力,撬动消费市场。同时,加强绿色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共同维护绿色食品公共品牌形象。

(2)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一是优化主体结构。坚持“好中选优、扶强做大”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深加工食品企业,以及质量管控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高产业主体素质。二是优化产品结构。在目前的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种植业产品比重较大,畜牧业和渔业产品较小,今后要适应消费需求,逐步扩大绿色食品养殖业发展规模。三是优化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原料基地建设,加快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发展,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支撑。

(3)全面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在引导绿色食品企业自身开展专业营销的同时,在制度机制设计上大胆创新,鼓励和支持流通企业发展绿色食品专业营销体,提高品牌的市场集中度。积极引导社会工商资本进入绿色食品流通领域,参与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特别是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探索绿色食品专业营销新模式。同时,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信息化建设,为广大消费者及时提供准确、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绿色食品产业信息服务。

6.食品加工调研报告 篇六

近几年来,孝感市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20xx年,全市有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的产业集群9个,实现营业收入327.78亿元。但是,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孝感的产业集群发展还十分不足,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的数量少、规模小、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等。如何因势利导加快孝感产业集群的发展?最近,孝感市政府研究室组成课题组,对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进行了调研。意在通过对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这一在孝感发展相对充分的产业集群的解剖,进一步丰富人们对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从中借鉴经验,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全市产业集群更快发展。

一、快速发展的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食品加工产业被称为人类的生命工业。汉川的食品加工产业虽然起源较早,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食品加工多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企业点多面广,生产规模小、工艺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近几年来,通过走集群发展之路,汉川的食品加工产业获得了突破性发展。

1、产业集中度迅速提高。20xx年,汉川市有食品加工企业675家,实现产值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实现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31.2%。规模以上企业虽然数量只占3.4%,但产值却占到了74%,反映出汉川食品加工产业的高集中度。今年元至6月,汉川食品加工产业实现产值37.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7亿元,同比增长52.1%。

2、聚集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六大板块:一是汉川开发区的休闲食品板块,二是城隍、华严的糖果调味品板块,三是刘隔、麻河的莲藕制品板块,四是仙女山糕点饮料板块,五是汈汊湖鱼类加工板块,六是里潭、垌冢、韩集、刘家隔等集中粮产区的精米加工板块。其中,规模较大的汉川开发区休闲食品板块,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11家,总投资达16.4亿元。

3、产业链条不断加粗延伸。已形成三条较长的产业链:一是小麦、马铃薯→大米面粉、马铃薯粉→大米粉饼干、蛋黄派、薯片、月饼产业链,二是绿豆、花生、杂粮→八宝粥产业链,三是淀粉糖、乳制品→茶含乳饮料、茶饮料产业链。在每条产业链上,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分工明确,它们以市场为纽带,形成了互惠互利、共生共荣的链条式合作关系。

4、产业品牌建设显著加强。通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达利集团的“达利园”、福源食品的“盼盼”、云峰酒业的“小糊涂仙”、“小糊涂神”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

山乡调味品公司的“山乡”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山乡”牌酱醋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山乡”牌腊八豆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

汈汊湖9个鱼类加工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5、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大。在汉川开发区,龙头企业福源食品经过多次扩能,现有9条生产流水线,年销售收入达2。6亿元;

达利集团已建成生产流水线20多条,年销售额超过13亿元;

银鹭食品的总投资额达10亿元,预计投产前三年的年均销售收入可达35亿元。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合兴包装、宏腾包装、吉源制罐、友达粘胶、捷达物流等配套企业迅速跟进。预计三五年内,汉川市食品加工产业的销售额就可突破100亿元。

二、汉川推进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举措

任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为加快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汉川市从构建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出发入手,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促进了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汉川市紧邻武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作为全省27个粮食主产县市之一,汉川的食品加工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汉川已建成一批高标准、集中连片、有特色的板块基地和产业带,粮、油、水产、生猪、畜禽、蔬菜等产量居全省前列,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优势明显。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汉川市把食品加工产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来抓。出台了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的思路、目标、发展重点、保障措施等;

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多个方面,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

设立固定资产投资奖、品牌创建奖、科技进步奖、技改投入奖、税收贡献奖等政府奖项,鼓励企业新上项目、技术改造、上档升级、多作贡献。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汉川的食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同比增长26%;

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8.24亿元,同比增长153.6%。

2、招引龙头企业,支撑产业集群发展。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在自身龙头企业发展较弱的情况下,通过招商引进,让外来龙头企业唱主角,是发展产业集群的有效捷径。汉川市把招商引资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引进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他们在全面分析全国食品加工企业状况的基础上,把位于福建的福源食品、达利集团等企业作为重点招商对象,派出工作专班,跟踪招商。因为这些企业一方面有较强的扩张需求,另一方面正希望在中部地区布点。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越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上汉川市领导真诚的招商态度,使福源食品、达利集团、银鹭食品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很快落户汉川,成为汉川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

3、搞好配套建设,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引来的“凤凰”能不能留住,就看配套建设跟不跟得上。汉川市为促进龙头企业发展,采取了三方面的配套措施。一是抓园区配套。建立了专门的食品加工产业园,在充分考虑龙头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快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企业落户、扩能、新上项目的需要。二是抓产业链配套。在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组织,围绕食品加工产业做多市场主体,促进集群式发展。三是抓原材料配套。根据食品加工产业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大力建设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目前,汉川市已发展优质稻55万亩、优质棉25万亩、马铃薯3。2万亩、生猪56万头、蛋鸡100万只,为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这些措施,得到了引进企业的好评。

4、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品牌是食品加工企业的生命。为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品牌建设,汉川市大力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广泛开展质量管理达标活动。至今年6月,汉川市已有8家食品加工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09家获得国家QS准入标志。其中,膨化食品、藕制品保鲜、调味料生产等行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为鼓励企业创精品名牌,汉川市政府规定:对当年自主研发并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奖励企业5—10万元;

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奖励1万元;

获得湖北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或湖北省出口名牌产品的,奖励5万元;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奖励20万元。品牌建设的加强,极大增强了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影响力。

5、优化发展环境,保障产业集群发展。为保障食品加工产业健康发展,汉川市把优化发展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直通车”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严格执行企业检查准入制,坚决防止不正常的扰商、罚商现象发生;

加大对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力度,坚决打击强行参工参运等行为。在我们对23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的问卷调查中,18家企业认为政府服务效率“很高”,5家认为“较高”;

12家认为汉川的发展环境“很好”,11家认为“较好”;

全部23家企业都对在汉川发展“很有信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川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今年初,孝感市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重点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到20xx年,孝感市的盐磷化工、汽车机电、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11个重点工业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20xx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1300亿元,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落实重点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必须坚持走产业集群式发展之路。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

1、找准产业定位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首要前提。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首先要找准产业定位,使本地的生产要素与产业发展的要求相契合。汉川有很多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优势:农产品资源丰富,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劳动力资源充足,可降低企业劳工成本;

交通区位优越,可节约企业运输成本,并使产品更快到达目的地。当这些优势和全国性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结合时,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一个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这个地方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众多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有很强的地域选择性,它只选择在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生长;

而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其本身又会成为发展的比较优势。因此,必须找准产业定位,使产业集群发展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向,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2、政府引导培育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途径。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自发生长型,政府介入较少,主要靠企业自发聚集生长;

二是政府引导培育型,政府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培育,促成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是政府强制培育型,政府通过催生产业龙头企业,“制造”出产业集群。在产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靠企业自发生长形成产业集群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强制培育产业集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更多的是选择政府引导培育型的路径。汉川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典型的政府引导培育型产业集群。它一方面结合了汉川固有的产业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又较好发挥了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这是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发展产业集群,政府责无旁贷,必须把政府意志和产业发展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财政税、金融、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作用,加大对龙头企业、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

3、培植龙头企业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环节。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没有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就没有“核心”,也就没有聚集力和竞争力。一个龙头企业的诞生,往往就是一个产业集群的发端。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发展,把培植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性措施。龙头企业的培植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本地企业中培育,二是从外地企业中引进。汉川食品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来自招商引进。在汉川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中,引进企业数量占52%,销售收入占85%。引进企业已成为汉川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福源食品、达利集团、银鹭食品等一批福建食品加工企业的引进,极大地增强了汉川食品加工产业的聚集力,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在本地产业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敢于招大商、招强商,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增强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促进产业集聚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举措。任何产业集群的形成,都是从产业集聚开始的。产业集聚不仅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促进企业分工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汉川市通过建立专门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伸产业链、培植精品名牌等措施,使食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食品加工产业流动,加快了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步伐。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把促进产业集聚作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各类开发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特色化方向发展。通过园区内各类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组合,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等在园区内竞相生发展的局面。

5、优化发展环境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保障。市场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哪里的发展环境好,哪里发展就快。汉川市正是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外地优势食品加工企业落户。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保障。必须把优化环境作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切实做好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内涵丰富,既要重视“硬环境”建设,如交通道路、园区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的建设等;

更要重视“软环境”建设,如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等。要不断加强行政服务环境建设,强化行政服务理念,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7.食品包装设计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办案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但在利益诱惑之下,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为此, 我们对2013年以来受理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进行了调研分析, 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长葛市检察院办理危害食品安全案件的情况分析

2013年以来我们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起诉的案件共有29件、33人, 大多数被告人被法院判处实刑, 并处罚金。

(一) 办理的这些食品安全犯罪存在的特点

1.案件数和涉案人数均呈增长之势。2013年2月份, 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安排部署了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战役, 专项行动加大了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行政查处和司法打击力度, 客观上也反应了危害食品安全案件的增长趋势明显。2.涉案食品类型集中。主要集中为卤肉制品、海鲜类干货、豆芽这几种食品。3.从量刑情况看, 宽严相济。我们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多数被判处实刑, 也有部分有自首、立功情节的被告人被判处缓刑, 而且多数被告人被并处罚金刑。

(二) 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

1.高利润的驱使。许多犯罪分子清楚地知道使用的原料不能制作食品甚至有毒有害, 但由于其成本低于正常原料数倍, 因此在高利润的诱惑下, 犯罪分子仍置他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于不顾, 铤而走险。2.法律意识的淡薄。认识不到食品安全问题具体的危险性与长远的危害性, 从而滋生犯罪。3.监管难度大, 造成监管的缺位和滞后。工商、质监执法部门等监管部门对该类主体监管难度大, 难以全方面的覆盖, 并且较少在危险、危害态势处于初级或苗头状态时就能提前收集、搜集线索, 尽早进行防范与治理, 打击力度不够。

二、我院办理食品安全案件的经验

(一) 快速办理;我院办理的食品安全案件主要是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这些案件多数是单人单案, 公安机关直接去现场取证后直接送相关部门检测, 取证扎实。因此我们的承办人在接到此类案件之后都会快速的阅卷、汇报、制作相关文书、送交法院审理。这样以来可以使我们的案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也能快速的净化我们的餐桌, 使我们的治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 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打击危害食品安全活动的氛围;我们使用的宣传手段主要包括:1.印制食品安全相关的宣传资料, 到主要集市发放;2.通过我院的微博、微信平台讲述一些相关的典型案例使网友能够对食品安全案件有更直观的感知;3.联系电视台拍摄与食品安全案件相关的法制宣传片;多种方法并用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普宣传, 普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提高普通民众自觉维护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拓宽举报途径, 形成打击此类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三) 有针对性的发出检察建议。对在办理食品安全案件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的制作检察建议, 送达相关单位。为改善食品安全及监管工作, 长葛市院有针对性地向长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长葛市工商局、长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长葛市卫生局等4个负有监管职责的局委发出整改检察建议:1.加强日常巡查、突出重点排查。除加强日常巡查监管、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外, 重点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生产质量的监管;各局成立综合执法队, 对食品小作坊统一进行排查, 对发现质量问题的, 及时整改取缔。2.加强宣传力度。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 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跟踪报道。3.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抓好工作落实, 努力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4.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与配合。各局在集中力量查处、重点打击的同时, 对各类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 对构成刑事案件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检察建议发出后, 引起了各局的高度重视, 各局分别召开食品安全专项工作会议对长葛市院提出的检察建议进行讨论与落实, 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我院在办理食品安全案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 食品安全的行业标准不统一, 导致我们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 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拿着公安机关移送过来的鉴定意见, 我们不知道以那个食品安全标准为依据。 (二) 取证不及时, 导致证据的灭失行政执法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而公安机关一般介入较晚, 往往导致部分证据未能取到, 影响案件的后续办理;部分嫌疑人已不知去向, 逃避法律追究。 (三) 关于犯罪嫌疑人自首的认定,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是自首。公安机关移送案卷的到案经过中对自首认定把握的标准不统一, 使我们的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自首的认定也经常产生异议。

四、对策建议

如今食品安全案件频频曝光, 根据我们在办理案件中总结的经验, 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 统一行政执法的部门及标准。

由于目前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的执法部门多且行业标准不一, 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趁之机, 故应该统一执法部门及力度, 减少真空区域及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 使我们司法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实现有法可依。

(二) 落实相关企业和政府责任。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政府对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责任,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和问责制度。同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 保障食品安全。

(三) 各部门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强化行政执法。

建立网格化的管理机制, 排除监管死角、提高管理效能, 促进各环节监管措施的衔接。一是部门之间加强信息共享, 形成打击合力。二是各监管部门系统内加强信息沟通。对一些可能涉及多个区域的案件, 在本系统内建立应急机制,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形成联防联控格局。三是相关部门强化执法力度。如质监、工商部门要加强生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检测;公安机关要在生产、销售、使用环节加大查处力度。对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 要及时立案, 依法采取有效的刑事强制措施, 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四) 鼓励公众进行食品安全举报, 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8.食品包装 为食品安全添砝码 篇八

在包装材料方面。随着食品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食品包装材料呈现出多样化与功能化的态势,因此,我们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例如,选择冷冻食品的包装材料时,应从安全角度出发,考虑包装材料的卫生性、耐寒性、耐冲击性等因素。同时,在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食品包装也应向着低成本、外观新颖、使用方便等方面发展。

在包装技术方面。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食品包装技术需要解决两方面的核心问题:一方面,根据产品特性选用合理的包装条件及包装方式,延长食品保质期;另一方面,食品包装应能承受运输、贮存、分配和零售等环节中的安全周转。近年来,打孔膜、MAP包装、微孔膜、纳米保鲜膜等保鲜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保持了果蔬新鲜、美味口感,还延长了新鲜果蔬的货架期。与此同时,在符合包装减量化设计的前提下,中粮集团通过试验找到了提高包装减量化后奶粉罐耐压强度的方法,有效降低了运输过程发生瘪罐的概率。

在检测方面。近年来,我国食品包装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比如有些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用了非食品级原材料——荧光物质,这种情况在一次性纸杯、纸碗领域尤为突出。于是,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专业检测机构在检测方法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和努力,其中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通过不断优化试验条件,将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包装材料的荧光物质检测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紧绷神经,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包装安全问题的愈加重视,许多人已经树立起“食品包装等同食品”的安全理念,为食品安全增添更多砝码。

9.食品行业调研报告 篇九

为了我区的食品行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辟建食品专业园区。目前,以馋神和老唐为支撑的食品加工产业是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区的区情限制,这些企业都建在玻璃园区内,不利于对外宣传,而且将成为制约这些企业的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因素。此外,对于我区食品行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是相当不利的因素。如果有了食品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我们就可以把馋神、老唐等已落户的企业与新招来的企业都划归到这个园区内,以我们已具备的园区管理经验进行封闭式的管理,给我区的食品企业发展创造最适宜的条件。

受到食品行业的集中度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制约,不容易形成产业集聚,所以有必要把同行业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企业集团或类似企业家协会的组织,限制内耗,一致对外,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保证我区食品企业的正常有序运营。目前,我区已经着手运作企业家协会事宜,但是它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的实践中进行摸索、探讨,尽快的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方案。

10.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篇十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苏丹红”、“多宝鱼”、“三鹿奶粉”等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的重大民生问题。

一、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一)我区食品产业现状。我区现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68个,其中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99个,纳入质监部门日常监管的106个,其余的都是证照不齐的家庭作坊。现有食品经营企业1339个(已取得许可证)。纳入监管的饭店、食堂553个。通过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3个,畜产品10个,水产品6个,林牧产品1个,绿色产品6个,通过省以上认定的粮油、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42.95万亩。现有生猪顶点屠宰厂点30个。

(二)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目前,我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体制上与全国一样,即以环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区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植环节和农贸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区林牧渔业局负责养殖业监管,从动物疫病防治、饲料、兽药投入品环节保证食品安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监督企业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区工商局负责市场流通环节监管,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区卫生局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监管,主要从食品卫生角度保证饭店、食堂食品安全;区服务业发展局负责生猪屠宰监管,严禁私屠乱宰和销售病死肉。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对全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各监管环节、各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依法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自2006年起,我区就全面落实了食品安全责任制,每年区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都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逐级传递压力,落实工作责任。我区还强化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定了详细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分标准,2008年开始,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乡镇“三个文明”建设目标中一同考核,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的基层基础工作,2006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食安委要求,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农村食品安全三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食品安全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区、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建设。明确各乡镇和行政村的食品安全责任人,形成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聘请了22名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247名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并定期对“两员”进行培训,年底考核奖励。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农家店建设,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截至08年底,全区已建成乡镇标准化农家店22个,村级标准化农家店367个,乡镇、行政村覆盖率均达100%,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有效提升。

近两年来,区各监管部门在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要节日和重点时段开展了乳制品、校园食品、夏季食品等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

1.认识有差距,工作难到位。在抓发展、抓招商、抓项目、抓稳定的大环境下,区、乡两级党委政府部分领导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不强,认为食品安全工作是职能部门的事,有一种与己无关的思想,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乡镇、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对食品安全形势认识不足,协作配合开展工作意识不强,缺乏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为不出事就行,部门利益至上,扯皮推诿,致使监管资源分散,监管力度不够,影响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

2.监管体制不健全,形不成合力。以环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权限和职责,但由于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备,给监管部门的工作衔接带来许多困惑,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受部门利益驱动,监管部门见利益就上、就争,见困难就让、甚至躲的现象。如遍布城乡的食品小作坊监管,按环节,属于质监部门,但质监部门认为,他们只监管取得工商部门核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这个问题,不仅我区的工商、质监在推,全国都在推。还有小熟食店的监管,工商认为是餐饮环节,应该卫生管;而卫生又认为是流通环节,应由工商管。农贸市场,工商认为应由农业管,而农业部门则认为应该谁主办谁监管。

3.市场准入低,法制意识差。区内相当部分食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条件差,设施设备落后、陈旧,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法制意识淡薄,生产销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禁而不绝。有的受利益驱动,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2008年10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我区丁集镇农贸市场销售的部分食品进行快速检测,5批卤猪、牛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每公斤93.33毫克,最低34.23毫克,全部超过国家限量的30毫克。7批豆腐、百叶、豆干、面筋都含有国家禁止食用的吊白块。今年3月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中,我们从营北农贸市场现场抽取部分食品委托市疾控中心检测,豆制品、面条等9个批次产品100%含吊白块,75%卤肉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农产品安全生产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食品源头难以控制。目前,供应我区各个市场的农产品相当大部分来自小规模生产的农户,真正来源于规模化种植或养殖基地,特别是无公害基地的不多。这些小规模种植和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过量使用农药或违法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违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情况长期存在。由于源头一般在农村,且非常分散,在监控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4.经济发展水平低,安全隐患多。我区经济相对落后,低消费群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市民卫生意识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只能购买价格较低的食品,多在卫生条件差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消费,饮食安全难以保障,成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危人群。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区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排放废水、废渣、废气对城乡水质污染严重,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和城乡生活垃圾与污水的聚集,使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土壤破坏、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隐患。

5.监管不到位,保障能力差。一是监管手段单一,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全区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权威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集贸市场快检设备简单。执法人员往往凭感观、靠经验判断食品的真伪优劣,有时明知某食品有问题或可能有问题,但苦于无法定量检测,而找不到执法依据。二是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如区卫生监督所承担餐饮业监管,全所在职在编不

足20人,“五小行业”整治、公共卫生执法、医疗市场监管,都以他们为主力,真正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已是屈指可数。而仅仅在城区,就有超过500家大小饭店食堂,监管难度可想而知。乡镇以下没有专职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全区60万农民的食品安全基本没有保障。三是经费投入不足,执法装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区乡两级财政都没有把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预算,有的监管部门连职工工资都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如动物检验检疫部门(区、乡兽医站)。有的没有执法车辆,如农业执法大队。区农业部门2007年查扣了6吨多的假农药,由于无法交付5万元的无害化处理经费,至今仍存放在无人看管的仓库里,次生安全隐患很大。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面临形势复杂,执法取缔工作难度大,许多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往往不具备生产条件要求,卫生状况差,达不到食品卫生要求的“三小”(小饮食店、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小摊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业主普遍是下岗工人或者城市里面的弱势群体,全部强制取缔将会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再者,按规定,非法从业的取缔职能涉及卫生、工商、城管,而这几个部门均无彻底强制取缔的手段。

三、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

1.切实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我区是农业大区,苏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蔬菜产业化基地、生猪、水产品规模养殖基地,我们的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事关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也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事关淮阴区的形象,如果产自我区的农产品发生影响全省全国的安全事件,将很大程度上葬送我们农业产业化成果。所以,区委区政府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仅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更要把它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它作为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听取汇报,督促检查。各乡镇、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或部门的工作目标,一起安排、实施、检查、考核,经常过问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要加大政府投入,将食品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要的监管经费、执法装备。要建立健全并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会议制度、安全事故处理程序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工作有序、协调、高效运作。

2.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明确监管责任。针对现行监管体制存在的职责不清问题,依据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5条第2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规定,合理、准确地界定各部门的监管范围,消除监管盲区。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推进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在餐饮业、食堂逐步推广蔬菜农残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大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信息收集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传递。及时发布食品检测结果、安全预警等食品安全信息,引导市民正确消费,接受市民和舆论的监督。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乡镇设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定编定岗,在不增加财政整体供养人口的前提下,人员可从原有的职能逐渐萎缩的事业单位中调剂。

4.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将各个部门的检测机构分离出来,以区疾控中心实验室为基础,组建区食品检测中心。政府财政保障必需的检测设备和检验经费。推动大中型食品生产加工

企业、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生鲜食品超市和大型餐饮食堂建立健全内部检测制度,督促企业开展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等环节的检测工作,保证所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自律意识。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食品业主、食品从业人员和社会群众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一方面通过开办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媒体、现场指导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让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各项食品安全规定,强化法律意识,使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其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6.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疏堵并举。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的指导教育。另一方面对非法、违法行为也必须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毕竟惩戒仍然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要加大对“三小”的整治力度,通过关门取缔一批、停业整顿一批、舆论曝光一批的举措,切实提高“三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的食品安全状况,同时,对经营困难的经营者也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采取措施让他们既有机会就业,又能达到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7.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建议对农业用地的土壤和水质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对不符合农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地要调整用途,采取优化土壤措施。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工作,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淘汰进程,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

11.现代食品包装设计分析研究 篇十一

包装历史悠久有人类就有包装的出现,古人用树叶或者兽皮等来包装食物,这种原始的包装简单而有效,是一种很简单的有意识包装的开始,包装最原始的功能就是器物的一种保护壳,对器物或者食品进行保护的一种外部保护层。随着社会的发展包装再不是简单地外形包装更多的是赋予了一种文化和内涵。食品包装作为包装的一个分支,在经济浪潮的发展下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不再是满足于食品的包裹或者食品的保护作用了,包装其本身意义已经变得更加的宽泛和开阔了。食品包装设计最重要的是不但要有超强的使用价值还要有其艺术价值和视觉审美;食品包装设计还需要充分的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食品包装设计的同时需要考虑食品包装的本身特点比如对该企业的宣传,对系列食品的宣传等。

食品包装是一门交叉学科,和其他学科相互的促进和联系。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其特殊性把设计本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和完善在设计和制作中尽量最求完美,深挖掘设计的潜力和内涵。包装提升企业形象和对企业的宣传也是很重要的,包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包装设计在追求附加值的这一块很是重要,这样可以提升包装的整体素质和商品的竞争能力。

包装是对商品的保护的一种媒介,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装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很多都涉及到包装,包装是一个媒介涉及到人类的方方面面。食品包装是包装的一小部分,是对食品的一种保护保存的一种容器,不但能保护商品而且还方便运输和储存。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包装的附加值也越来越明显了。

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包装既是包容食品的媒介、保存食物的容器,不但可以保护商品、方便运输及储藏,其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在现代人的意识中,它不再只是商品的容器、仅供引起食欲和共鸣,更是吸引消费者、引发美好的第一印象,进而促进商品消费的关键。食品包装设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在满足商品物质属性的基础上,更追求精神层面的属性。食品包装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新的文化元素,这将对包装设计师是一个新的启发和影响。现代的食品包装设计师不能应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需要新的突破和创意将食品包装和其他学科相融合追求新的理念,更好的打造食品包装让普通的食品包装更有文化内涵和新的理念高度。

食品包装在我国包装行业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是包装中的支柱产业。有人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食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的竞争。根据世界包装组织的数据统计世界包装的营业额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占全世界JDP的1%左右未来还会上升。可见包装在未来走向是非常好的,我们怎么来抢占这个市场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强,见到的事物越来越多以前的一些旧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人们在接触事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通过眼睛的直观感觉,通过视觉传输给大脑,大脑再把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再传达给心理和生理。所以直观的视觉感对受体影响是很大的,可见直观感觉的重要性同时直观感觉也会对心理产生直接影响。

同样是两种食品或者多种食品摆放在一起,不同的包装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包装的差异性也是很大的,有些包装粗糙低劣,给人感觉就是一种很差的感觉,包装如此食品更没有那个愿意买;有些包装设计新颖表现方式独特,消费者看了之后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买的欲望非常强烈。这就是不同包装所体现的不同效果。

食品包装设计,除去本身保护和容纳商品的属性,最大的目的就是最大化的帮助产品取得最大的利润,让商品销售得更快,这样就得投其所好,归根结底是如何取悦消费者。让消费者看到商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消费者都有着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我们通过对人群的一种分类,我们归纳人群并出他们各自的喜好,在文字上和图案上,颜色上有针对性的设计,更容易俘获他们的心,更有效地促进消费,提升品牌魅力。

食品包装应该以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的整体喜好为设计核心,充分的去迎合他们,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唤醒目标的购买欲望意识并付诸行动,更能有效的实现其商品的传播和营销目的。我们可把消费人群简单的分为孩子、中年人、老年人。他们根据各自的年龄特点在喜好上也会有所差别。孩子喜欢卡通、天真、浪漫的图样,中年人喜欢中规中矩、实用性强的图案,而老年人喜欢简单、朴素、看起来更实惠的包装图案。鉴于这种情况,在食品包装图案的选择上有针对的设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针对消费者设计图案的大方向下,要以消费者的思想喜好为指导,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要,这种的包装设计理念会很好的和同类产品竞争或者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和感受,取得一种产品本身之外的另一种胜利。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怎么才能让人们产生良好印象呢?怎么才能在视觉上有充分的吸引力?这就是现代食品包装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设计师第一就是需要去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消费者在心里上能够很好地接收,最好让设计的包装能够给消费者产生磁铁效应,让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有良好的印象,让消费者看到该设计产品之后欲罢不能的效果。

思路决定出路,好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好的包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的增加,食品空前繁荣,食品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怎么才能使自己的商品脱颖而出呢?这就是很多商家值得思考的问题。要想占领市场就得靠包装新颖巧妙的设计。

食品的包装设计根据科学的原理出发,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食品以及不同的包装成型方式,对包装内外的设计。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其科学性、保护性、美观性、方便性、展示性、实用性、经济性等功能。包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护性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商品都没有保护好,商品被损坏了那包装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因此包装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承在的重量,抗压的能力和冲击的能力,包括震动,跌落等因素。食品包装的科学性也是很重要的,在包装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每个物体是单独性和个性。比如云南的“十八怪” 第一就是鸡蛋串起卖,云南的老乡们为了方便携带所卖的鸡蛋,又怕碰破了就用竹篾或麦草贴着蛋壳编起来,每十个鸡蛋為一组,可以挂在树上竹竿上也可以挂在墙上,想卖几个就卖几个,想吃几个拿也非常方便。

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食品包装最喜欢打“文化牌”认为有中国独特文化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这一点不可否认民族文化是很好地利用品牌,许多企业家也深谙此道所以在用一些“中国结”、“中国红”等中国文化元素,使产品发挥独特的地方文化优势,使产品迅速的打开市场销售。

最典型的的就是中国的酒包装和国外的酒包装的比较,中国的酒包装很传统包括“茅台”“五粮液”等酒,其包装设计都很传统,中国的酒人们喜欢用坛子盛装,用草纸封口,再加盖印章,这样就形成酒最早的包装形式。它极其富有民间特色,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个人觉得应该对中国的传统食品包装进行文化的组织和从新的建构。

食品包装的美观性,就是在包装的设计思路不能古板要开阔要跟得上时代的美感,把现代的一些美观性运用到上面去。在欧美、日本、法国、韩国等地上档次的一些食品包装都是用一些非常美的一些图案,或是编制或是印刷,里面精心制作的一些绸带或者绸盒,装饰材料新颖美观并且很精致,富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法国的葡萄酒喝完之后,酒瓶都是一件很高档的装饰品。在美国有一种干果其外包装设计新颖,全部都是用竹子编造而成,人们把干果吃了之后外包装还可以当个手提篮子,实用性非常强也很环保。

一个好的包装设计离不开图案和颜色的装饰,包装图案是商品的形象,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里面装的什么东西,是什么食品。图案的设计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给人以视觉的直观感。有些食品包装给我们直观感就是令人垂涎欲滴,很能勾起我们的食欲。在食品包装上商标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商标通俗讲就是产品的牌子,消费者对牌子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人们在逛街购物的时候首先会找自己喜欢的牌子,所以商标又是产品的识别标记,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基本特征。商标也是一个企业的标示,在浮躁的风气下,很多企业不脚踏实地,而是去剽窃模仿一些著名商家的商标。有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成为了名牌企业,商标也成了名牌商标。模仿名牌企业的商标就多了由于食品包装行业的门槛不是很高,含金量也不是很强,有一部分商家就在包装上混淆商标毫无设计可言。比如前一段时间出现了一种“九粮液”的酒,这种酒和“五粮液”包装品牌都非常相似,这种冒牌商标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也给消费者带来灾难。

食品包装的颜色也是非常重要的,颜色对视觉的冲击力同样是非常强的,人们在应接不暇的色彩中感受商品的信息,在众多商品中感受到视觉冲击力。好的色彩会加深消费者的识别和记忆,拥有好感和产生信任感,在认知的同时也会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这样就会有购买的欲望促成购买的行为。日本有人研究颜色会吸引消费者20%的目光,色彩就像一把无形的心灵钥匙,可以创造出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效果。在包装设计中颜色的搭配要考虑到食品的内容,社会文化,心理效果等因素。色彩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地域、性别、年龄、职业等,不能单一孤立的去设计色彩,只有全方位的考虑周全才能更好的设计出好的包装。

结语

总之现代食品包装要有正确的设计理念,在产品投放之前要充分考虑包装给人们带来的效应,只有充分考虑论证之后才能达到很好地效果。正确设计理念的包装才有竞争力。只有高水平的包装才能更好地服务产品,也才会让消费者满意。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周小琪,女,单位:绵阳师范学院12级12班。

上一篇:入团申请书生活中下一篇:材料员年度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