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课例与反思(精选2篇)
1.水的净化课例与反思 篇一
2010年度----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经
典
诵
读
课
例
大
新
寨
学
2011年2月 中
古诗文诵读课课例
我为同学上了一节古诗诵读课,现就我上课的过程进行反思,并进行深刻的课例分析。
一、备课过程:
拿到讲学稿,我浏览了一下,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古诗四首》,分别是《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我要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是后两首。我看到他们设计的“学习目标”是:
1、初步了解诗词曲的有关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3、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增加积累;
4、揣摩诗人的情感,学习诗人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方法。不错,如果我设计的话,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我会加上“揣摩诗人如何抓住四季的景色特点,对景物进行描绘的方法”这个学习目标,因为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知道诗歌的赏析是古诗诵读得很高境界,这一点不容忽视;我会在“揣摩诗人情感”这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稍微放掉一些,因为抓住景物描写,很简单的就有了情感目标达成的梯度,不必太费神费力。
二、课例简介: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课前,学生自发地诵读了这四首诗,我也在他们的诵读中进入了状态,和他们一起背诵,沉浸在诗歌的韵味之中。我没有看到学生的“预习导学部分”的完成情况,但是从和学生的短暂交流中,我发现他们没有预习好,最起码诵读的味道还没有出来。于是我开始导入新课:“赏四季之景,悟自然之趣,抒四季之情,本单元我们跟佩弦先生走进春,跟老舍先生了解冬,到‘秋天’,有‘夏感’,并且在邹老师的带领下,‘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那么大家知道这两首诗分别写的什么季节的景象吗?”
生:“《观沧海》是秋天。”“《次北固山下》是春天” 师:“《观沧海》描写秋景的诗句是什么?”
生:“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师:“《次北固山下》既是春景描写,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哪一联?” 生:“海日生残夜,江春日久年。” 师:谁能够把这两首饰有感情的读出来呢? 指名举手的同学朗读,同学点评,教师指点。
师:“那么还有两首诗,分别是《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这两首诗又描写了什么景物?于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顺利的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师:谁能够把《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有感情的读一下? 生:举手,读诗。
生:他读得很好,只是感情还不够充沛。师: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
生读,教师在点评:你觉得那一句读得最好?
生:我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得好些,因为为我觉得我读出了踏青时的“轻快”。
师:很好,“轻快”用得好,为什么应该是“轻快”呢? 生:因为“草”很浅,马跑起来不累。
师:很好,为什么作者要强调“浅草”,为什么要强调“才能没马蹄”? 师:“才”有两个意思:
一、时间上,刚刚;
二、程度上,刚刚,大家说是那个意思呢?
生:后者。
师:那么,这样读,读出了作者所写的景色是什么特点呢? 生:春天刚刚到,应该说还是“早春”。
到这里,学生已经基本上了解了本诗的内容了,也就是说基本了解了作者的意图就是给读者描绘出一幅早春图,抒发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整体把握的环节可谓水到渠成了。
(三)深入探究,感情朗读:
这时候,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白居易是个很不错的导游,谁可以为白居易代言,引导大家一起游览钱塘湖?”其实这个问题本来是要安排在前一个环节进行的,但是课堂的生成促使师生一起进入了“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赏读,打乱了节奏和环节,其实也不错,这样在基本了解和巩固内容后再进行,可使这个环节更能有效。学生再复述诗歌的内容:孤山寺---贾亭---水面-----莺歌燕舞----乱花浅草----湖东---白沙堤,这样内容进一步的清楚了。
师生进一步读诗,再读出“争、啄、渐、才、几处、谁家”等关键词语,并进一步赏读,于是诗歌的内容、情感、景物描写、诗歌韵味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或者说吟诵的方式解决了。
与上一首诗歌一样,《天净沙 秋思》也是一样,不过有了上一首的基础,本诗就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读好了,师生共同努力,诵读出十一中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读出一幅秋景图画,读出正面写景与侧面写景相结合,读出萧瑟与温馨相得益彰,读出一匹瘦马,读出一个游子,读出肝肠寸断,读出魂断天涯!
(四)巩固迁移,当堂成诵。
三、课例反思:
课上完了,我的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我自己最擅长的诵读基本功得以发挥,也把学生引导到诗歌的意境之中,诵读情感充沛,读音纯正,抑扬顿挫,读出了、教出了语文味。反思这堂课,我陷入了深思,悟到了以下几点:
(一)没有理论基础的课上不出味道。
我国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的‘打火石’”。“明像”才能“入境”;“入境”便可“悟情”。古诗词往往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讲究音韵的优美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古诗词距今已上千年,学生学起古诗词就像与陌生人打交道,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年的“墙”,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词,读好它、学好它。
教授这两首诗歌,我一直把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象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方法,《钱塘湖春行》有“水面初平、云脚低垂、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乱花开放、浅草丛生”等意象,《天净沙 秋思》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意象,并且这些意象构成一幅幅整体图景,而这些景象又都是有情之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就不知不觉悟到了情感,走进文本,赏景怡情。
(二)只有“读”才有语文味道。
古诗诵读应该怎么上?首先从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开始说起。课堂教学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师生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本是媒介,师生的活动方式是教学策略,活动的指向是教学目标。一堂好课,必然是在老师准确研判、做好预设、有效组织、学生有序活动、并随时开掘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本质区别即在于课堂教学是有序的、高效的、有组织的、同伴互助的活动过程;课外自学则是自我的、封闭的、自发的学习活动。它们在效率上是有差异的,因为在课堂上学习更容易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支持,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我预设了“导入”、“初步诵读,整体把握”、“深入诵读,研讨字词”、“课堂迁移、当堂成诵”等几个教学环节。这几个教学环节非常有序、有效的在课堂上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活动,各环节能非常
明显的呈现出层层推进的态势。课堂上,我还运用了“示范”、“引导”、“讲解”、“板书”、“讨论”、“自读”、“资料支撑”、“集体诵读”、“指名朗读”等教学手段,逐步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这些环节中,指导朗读时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因为不仅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高低重读,还要读出声音的质感,比如“几处早莺”,“早莺”应该是什么鸟?它应该是什么叫声,能否读出它的欢快?那么你应该用什么声音恩?“枯藤”“老树”又是什么形象,又有什么质感?怎么读出沧桑的嗓音?“断肠人”的肝肠寸断应该用什么嗓音读出来?如何才能撕心裂肺?当我指导学生读出来之后,我知道,这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了,最起码我让学生入境了,让学生悟情了,让学生懂得了诗歌应该怎么朗诵了!
三、我觉得最有语文味的几点:一是“你能不能代替白居易,给我们做个导游,引导我们游览西湖?”这个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整体把握了诗歌。二是“你把‘几处早莺’改成‘处处早莺’可以吗?你把‘谁家新燕’改成‘家家新燕’可以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把握诗歌描绘出的“早春”的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景物特点。三是指导学生朗诵出声音质感的方法,这也许是专业的东西,但当学生真正的把声音的质感和是个情感真正的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诗歌的每个学习目标一定能够顺利成长的达成了。
总之,一堂研究课上完了,我还沉浸在上课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之中,我觉得,教师就应该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和学生一起提高的兴奋,感觉自己付出思考之后得到的成功体验,我没有反思,只有正思,但愿在体会自己的长处之中,享受自己职业的乐趣,在课堂教学改这个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王省江
2010年度----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经
典
诵
读
教
案
大
新
寨
学
2011年2月 中
经典诵读《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读顺文章,并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拼比意识。教学重点:能够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文意达到成诵。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感受经典
复习所诵《关雎》、《桃夭》,采取齐背的方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入手,与学生前期的积累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揭示课题,范读诗文,正音正字
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 huí)晞(xī)坻(chí)涘(sì)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所诵读的诗文,及其应该注意的字音。
三、自读古诗
1、大家喜欢这首诗吗?你也来吟诵吧。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多找一些同学来读,当同学读的时候,其他的同学找毛病,然后纠正。
3、齐读。读后给予点评,由老师指出优缺点。
设计意图:为学生自学古诗扫清障碍。
四、了解古诗大意
出示课前所发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首诗所讲内容,深刻感受诗的主旨意趣。
明确:这是一首优美的怀人恋歌。全诗熔写景、叙事和抒情于一炉,描摹传神。在一个深秋的凄清的早晨,水边墨绿的芦苇沾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诗人踏着浓霜而来,伫立河边,凝视“伊人“的一方,惆帐不已!一忽儿逆水而上,但因道险路长,不易找到;一忽儿顺水而下,却又仿佛在那水中央。一幅可望不可及之景,使“伊人”高洁、美好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透露着一种企慕、惆帐和难言之情。因诗人明明知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清人马瑞辰说:“在水一方,诗言伊人在其地,有可求也。下四句言逆求之则远而难至,顺求之则近而易见,非以在水一方为喻远也。”(《毛诗传笺通释》)由此可见,诗人没有直接去找“伊人”,可能有一段得而复失而又不能忘怀的爱情的难言隐衷。这首诗在艺术结构上,一连三章对环境的渲染和人物心态的描写上,既有层次,又富变化,层层推进:如景物有变化,时间有推移,情节有发展,感情有深化。因此,反复吟唱,蕴含无限深情,令人心动神摇。这首诗确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神韵飘逸的妙品!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深受其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诗文的内容,为下边的感情朗读做铺垫。
五、再次齐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背诵古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一背.2.指生汇报:个人背、同桌背、同桌对口背、小组背等。3.男女生赛背。
设计意图:回归本体,落实目标。
七、布置作业
回家熟读,背给父母听。
大新寨中学 王省江
2011年2月
2.水的净化课例与反思 篇二
在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讨中,来自某中学的李老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合情推理之归纳推理》.课后老师们对这节课作了中肯的点评,对大家有启发和收获.为此,笔者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与同仁分享.
2. 教学过程实录
2.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如果某人精神不振;体温>37.5℃;鼻流清涕;有时咳嗽;……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甲流!
教师:请问这种猜想合理否?
学生:当然合理,医院就是以此判断这类病人是否需要特殊处理的!
教师: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中国松辽地区和中亚西亚的地质结构类似,而中亚西亚有丰富的石油,由此,他推断松辽平原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请问李四光的这种猜想合理否?学生:合理.
教师:那假如最后在松辽平原没有发现石油,能否就说明李四光的这种猜想不合理?
(学生大多数的观点依然是“合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了肯定.接着又提出第三个问题.)
教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4-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5-2),……,请问以此你能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学生:180°×(n-2).
(教师总结以上的推理猜想就是“合情推理”,并板书.)
2.2 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课件展示):哥德巴赫猜想:观察6=3+3,8=5+3,10=5+5,12=5+7,14=7+7,16=13+3,18=11+7,20=13+7,…,50=13+37,…,100=3+97,猜想:任一偶数(不小于6)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1742年写信给欧拉,欧拉及以后的数学家无人能解,成为数学史上举世闻名的猜想.1973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与至多两个素数乘积之和,数学上把它称为“1+2”.
教师: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简言之,(板书)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学生熟悉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后,又以两个练习加以巩固.)
教师:由铜、铁、铝、金、银能导电,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学生: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教师: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学生: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2.3 讲解例题,提升能力
教师:数列{an}前四项分别是什么?
教师:你能归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吗?学生:
(教师对上述例题的处理过程加以点评,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鼓励表扬,并指出以这种方式得出结论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2.4 问题探讨,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游戏:河内塔(Tower of hanoi)
传说在古老的印度有一座神庙,神庙中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64个圆环.古印度的天神指示他的僧侣们按下列规则,把圆环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第三根针起“过渡”的作用.
1.每次只能移动1个圆环;2.较大的圆环不能放在较小的圆环上面.如果有一天,僧侣们将这64个圆环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那么世界末日就来临了.
教师:当n=1时,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学生:1次.
教师:当n=2时,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
学生:前1个圆环从1到2;
第2个圆环从1到3;第1个圆环从2到3.总共需要移动3次.
教师:请你试着推测:把n个圆环从1号针移到3号针,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学生(经过计算):an=2n-1.
教师:试想,当n=64时,普通的人还可能完成这一任务?
(学生对此问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
2.5-2.7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和课外作业(略).
3. 总体评价
3.1 授课前,教师准备充分
推理与证明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但是作为一章内容出现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尚属首次.
教师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和数学实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渡自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2 课堂上,精心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这一目的,对设计的内容娓娓道来,内容清晰,层次分明.对例题和练习,教师多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很好地配合了教学过程.但教师不依赖于多媒体,教师能把一些重要的或需要学生注意的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供师生总结、回顾.
3.3 课堂上,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相互统一的过程.故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教师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更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事实上,学生活动不能仅理解为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数量的多与少,或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讨论.
总之,本节课中,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很默契,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掌握良好,基本达到了教师的设计目标.
4. 值得商榷的几点意见
4.1教材处理上可进一步完善.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总结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一定会比教师个人的口头总结效果好.
4.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教师对知识点、概念的教授讲解相当到位,学生掌握良好.但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方面,由于课堂内容包容过多,教师在时间的处理上还不够完美,致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更多的是欣赏,自我活动思维时间不足.
4.3对于诸如“费马猜想”等问题,可以尝试让学生先探索,再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处理.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的乐趣及发现过程的艰辛,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的流程更为通畅.这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
【水的净化课例与反思】推荐阅读:
水的净化12-09
油烟净化工程01-17
血液净化中心医师手册06-28
环境污染净化材料08-07
净化车间管理规定12-26
血液净化室制度01-14
比一比课例反思08-05
血液净化专科培训计划06-08
校园净化美化工作总结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