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2024-09-25

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15篇)

1.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篇一

灭火器配置隐患和处理方法

1,应配置灭火器的场所未配置灭火器

凡是存在(包括生产使用和储存)可燃物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场所均应配置灭火器。均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凡应配备灭火器的场所未配备灭火器的问题,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都应视为该单位的火灾隐患,并按照新《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予以处理。

2,使用淘汰灭火器产品或灭火器无压力表

检查中应注意:下列各种灭火器是已被淘汰的灭火器: 1,四氯化碳灭火器;

2,电木器头的化学泡沫灭火器; 3,拉簧式干粉灭火弹;(纸制外壳)4,四氯化碳灭火弹(玻璃外壳); 5,储气瓶外置式干粉灭火器。

无论是手提式还是推车式灭火器,无压力表的灭火器,都是不合格的灭火器,应一律淘汰(二氧化碳灭火器除外)。

检查中对这种情况应按新消防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处理;责令单位限期整改,并重新配置。

3,灭火器配置场所选用的灭火器型号不对

按现在实施的《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许多单位配置灭火器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严重危险级的A类火灾场所,配备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1A、2A的灭火器;

中危险级的A类火灾场所,配备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1A的灭火器;

严重危险级的BC类火灾场所,配备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小于89B的灭火器;

中危险级的BC类火灾场所,配备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小于55B的灭火器;

存在以上问题的单位,是比较普遍的,应立即调整灭火器型号,使之符合新的规范规定。

4,灭火器配置场所选用的灭火器类型错误

例如:在A类火灾场所配备BC类干粉灭火器(不能灭火); 在极性溶剂火灾场所配置非抗溶泡沫灭火器;(不能灭火)在E类电气火灾场所配备泡沫型灭火器、水型灭火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容易触电)。

在普通A类火灾场所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级别太低,灭火能力低,而且成本太高,造成浪费)

以上隐患应责令立即改正,并按照新《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处理。5,灭火器筒体无钢印、铭牌无说明或漏项 灭火器的筒体无钢印,未打印出厂时间;

灭火器的铭牌说明标示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例如: 无生产厂家名称、无出厂日期、无维修厂家名称、无维修日期、无适用火灾类型等,这些灭火器应一律按不合格灭火器处理。

以上各种情况,按照新《消防法》第六十五条处理。6,压力表显示灭火器压力不足

注意没有灭火器必须一年一换药剂的规定,只要压力表的压力合格,灭火器即可使用。(注意冬天低温时,放在屋里温度上升即可压力回升合格)

灭火器失效后不允许仍然滥竽充数,这样会给人错觉,发生火灾时贻误战机。

这种情况,应责令整正,按新《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处理。7,不相容的灭火器放在同一配置点

不相容的灭火剂同时使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使灭火剂失效,失去灭火功能。所以不允许不相容灭火器在同一配置点配置。

例如:同一配置点同时配置BC类干粉灭火器和蛋白泡沫灭火器; 同一配置点同时配置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灭火器与水成膜泡沫灭火器;

同一配置点同时配置ABC类干粉灭火器与BC类干粉灭火器。这种问题在消防检查中经常出现,应作为隐患责令单位立即整改。8,未注意灭火器的保管温度

手提式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夏天都应遮阳保护,防止阳光直接曝晒,灭火器筒体积温过高超过55摄氏度发生危险。

冬季严寒季节,灭火器要放入有采暖的屋内保管,因为如果放在室外,水型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都会被冻失效,干粉灭火器筒体内压力降低不能将灭火剂喷出来。

例如:汽车加油站的推车式泡沫、干粉灭火器,冬天一定要放在屋内保管,要防止被冻住,不能使用。

冬季还应注意灭火器不能靠近热源,如暖气、火炉、火墙等处,以免温度过高发生意外。

上述情况普遍存在,应立即改正。9,灭火器配置场所配置数量计算错误

因为灭火器配置计算错误,一些单位灭火器配置数量不足的问题很普遍;灭火器配置数量过多也造成浪费,所以灭火器配置一定要计算正确。

注意进行灭火器配置计算时要执行新规范,即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原来的规范GB140—90已废止。这是与世界通用消防技术规范接轨的新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其中规定的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定义与原来的规范有很大的区别。举例说:

8公斤的ABC干粉灭火器,按过去原规范灭火级别为13A、18B,而新规范灭火级别为4A,144B;

1公斤的ABC干粉灭火器原规范灭火级别为3A,2B,而新规范为1A,21B;

50公斤BC干粉推车式灭火器,原规范灭火级别为65B,新规范为297B。新旧规范,差异非常大,一定不要搞错。经核算缺少的灭火器,应立即责令限期配齐。10,违反灭火器配置的规定

例如: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少于两具;

(注意:如果计算单元内有两个以上灭火器配置点,一个配置点可以配一具灭火器)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多于五具;

灭火器摆放不稳固;(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灭火器箱上锁。

灭火器箱被装修遮挡,影响识别,影响使用。

以上情况,应责令单位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可按新《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处理。

11,灭火器配置场所设置不当

例如:灭火器配置点位置不明显,或有视线阻碍不便于取用,且无照明、无标识;

灭火器配置点位置影响安全疏散;

灭火器配置点位置在紧贴石油储罐、液化气储罐的底下; 灭火器两个配置点之间的距离超过规定危险等级的保护半径; 将灭火器配置点布置在受腐蚀的环境内。对以上问题,应责令单位限期整改。12,单位无灭火器管理制度

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单位和情况:

例如:单位未建立灭火器管理制度,导致单位灭火器无人管理; 灭火器配置点无责任人,无人检查、维护;

长时间不维修灭火器导致灭火器失效,使灭火器配置场所处于不设防状态。

单位人员的灭火器知识缺乏,不会使用操作灭火器。

以上问题应作为火灾隐患,责令单位限期整改。并按照新《消防法》第六十七条予以处理。

对单位配置、使用、管理灭火器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分清情况,依法处罚;否则将是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不作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正确履行对灭火器的消防检查,是消防监督人员的基本功,只要在消防检查中留心、注意,并经常总结经验,就会熟练掌握要领,在检查中及时发现、整改有关建筑物配置灭火器的各种隐患。

2.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篇二

灭火器是最常用的灭火工具, 也是最重要的灭火工具。为了让灭火器任何时候都处于正常且受控状态, 突发火灾状况时员工能迅速取用并有效灭火, 制丝车间采用六何分析法即5W1H分析法加强对灭火器进行日常精益管理。具体如下:

1. What (什么是灭火器)

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 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火灾, 控制火势蔓延。灭火器的主要类型有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或氮气气体做为动力, 将干粉灭火剂喷出灭火。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 可用于扑救石油、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干粉灭火器按移动方式主要分为手提式、推车式。目前制丝车间使用的灭火器为MFZ/ABC4和MFZ/ABC5的手提式两种干粉灭火器。

2. Why (为什么使用灭火器)

1为了能及时有效控制火灾, 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掌握灭火技巧, 强化人员安全意识, 人员逐步形成消防素养。

3. Where (在哪里检查)

制丝车间的灭火器主要分布在主通道和各个岗位的操作站附近, 每个岗位负责3至4个消防栓 (含灭火器) , 即使人员岗位调动, 每个消防栓 (含灭火器) 始终有人员负责检查和反馈。

4. When (什么时候检查灭火器)

各个消防栓负责人员于每月10号前对灭火器的状态进行检查, 班组安全委员进行复查, 最后车间安全员对班组的检查情况再进行督查, 严格按照执行、检查、督查的方法对灭火器进行监督管理。

5. Who (由谁检查灭火器)

制丝车间的灭火器主要配置在生产现场, 为了有效地管理灭火器和及时发现灭火器的异常状态, 制丝车间故将灭火器分解至各个操作岗位。日常检查均由操作人员负责, 如有异常由操作人员及时反馈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委员。

6. How (怎样检查灭火器)

制丝车间为了让每位员工能掌握检查灭火器的要领, 特制定了灭火器的检查标准。标准如下:

1火器的使用日期有效期标志清晰, 且在合格有效期5年内;

2灭火器的铅封未损坏或遗失;

3灭火器的销闩未损坏或遗失;

4灭火器筒体无明显的损伤、缺陷、锈蚀、泄漏;

5灭火器喷射软管在位、完好, 无明显龟裂;

6灭火器软管尾部喇叭口完好、无破裂;

7灭火器喷嘴不堵塞;

8灭火器的驱动气体压力在工作压力范围内, 指针不得指向红色区域。

二、灭火器的应用

曾经看过一篇报导:某公司加热炉炉顶着火, 当时的操作工丁某从附近消防箱取出一具灭火器, 拔掉安全销, 手提灭火器爬上炉顶。匆忙中没有握紧灭火器软管, 就将灭火器鸭嘴阀压下。由于压力的作用, 灭火器软管四处乱甩, 大量干粉喷到丁某嘴里、脸上, 使他瞬间喘不过起来, 差点因窒息从炉顶摔下来, 险些酿成一起人身伤亡事故。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正确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的重要性。制丝车间为了让每位员工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 故将安全精益管理中的“深、实、细、精”的理念运用于灭火器的使用过程当中, 力争每个员工都能完全掌握灭火技巧。具体如下:

1. 深。

深入学习灭火器的应用, 熟练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制定灭火器灭火培训步骤。步骤如下:

1使用前将瓶体上下左右摇摆几次, 使瓶内干粉松动;

2直接拉开保险销;

3在距火焰3~5m处, 一手握住软管尾部, 一手按压鸭嘴阀, 在上风口处对准火源根部左右扫射, 直至将火全部扑灭。

2. 实。

根据生产实际的安排, 采用实际点火的方式进行演练, 避免人员不管是在生产中, 还是现实生活中一旦突遇火灾就能立即使用灭火器, 巧妙地将初起火灾扑灭。

3. 细。

对于每次灭火实际演练及时总结、归纳, 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专门培训, 对使用细节方面加以改善, 力争每个环节得以优化。

4. 精。

每位员工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规范, 精通灭火器灭火技巧。

三、结语

海恩法则指出: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火灾亦是如此。只有平时加强安全学习,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勤于思考和分析, 善于发现火灾隐患, 及时反馈并有效整改, 将各个问题形成闭环;平时巧妙地安排时间多举行消防实战演练, 这样才能保证战时不慌、不乱, 犹如士兵战斗一样, 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必胜。“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制丝车间进一步通过理论培训与实战演练的有效结合, 加强员工的消防意识, 努力营造人人都懂安全的氛围, 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为车间、公司、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詹姆斯P.沃麦克.精益思想[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篇三

一、内保外贷业务简介

内保外贷业务是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业务的简称,是指在境内企业向境内银行出具无条件、不可撤销反担保(目前都是用百分百存单质押)的前提下,境内银行为境内企业在境外注册的全资附属企业或参股企业在融资时提供的对外担保,用于境外投资企业向银行境外分行或境外代理行申请贷款融资。其中境外贷款企业的股东要求至少有一个境内的法人。

内保外贷业务是银行融资性对外担保业务的一个品种,长期以来是外管、银行从严控制的一项业务,同时对于银行和企业来说更是一项“共赢”业务:

1、申请人(境内母公司)及借款人(境外子公司)共赢点:(1)有效解决境外投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境外企业在取得授信困难时,可以利用境内申请人(母公司)的授信额度

(3)借款人可以较快的在海外开展业务(4)利用境外融资成本低的外币资金

2、担保人(境内分行)共赢点:(1)加强银企合作,避免客户流失(2)增加中间业务及中间业务收入(3)增加人民币保证金存款

3、受益人(境外分行或代理行)共赢点:(1)增加融资业务

(2)增加中间业务(关联的开证、结算业务)(3)增强境内外分行联动和代理行关系维护

二、市场需求

1、从区域之间的存贷利差中套利

用例子来说明,大陆某公司将1000万元存入大陆境内银行作为百分百存单质押担保,按三年期可获得存款利息为5.0%;该公司在香港投资企业向境内银行香港营业机构获取贷款,贷款利率为三年期约年3.0%(根据不同银行和币种确定);该笔资金通过规避监管的方式回流境内,相关手续费约0.5%,由此产生存贷差约为:5.0%-3.0%-0.5%=1.5%。该回流一次可以获得毛利约为15万。在额度范围内可以反复循环,使得利润最大化,并且退出时无资金沉淀。

2、以大陆境内企业的信用做担保促成其境外子公司更容易获得境外贷款。

3、以境外企业的信用做担保来促成其境内子公司更容易获得境内贷款。

三、公司盈利模式

1、在协助企业套利过程中获得套利金额20%-30%的佣金;

2、协助企业办理境外子公司并协助贷款和资金回流收取手续费;

3、通过集合资本提高存入内地银行的数额增强外贷额度等相关支持、通过境外出壳提高贷款数额获取更低贷款利息和手续费、通过远期合约等方式提高利差收益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收益。

四、业务主要环节

(一)、寻找目标客户,签订相关协议。

1、向各银行咨询其对内保外贷业务的相关要求以及对内保外贷客户的偏好。

2、通过商会、当地外经局或外管局取得境外投资企业的信息资料,达成合作意向后推荐给相应的银行。

3、根据银行要求和境外企业之间的要求,对有不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协助

完善相关条件,比如协助在境外注册子公司、向银行提交相关资料和建设资金回流渠道等。

(二)、内保——外贷(以交通银行为例,具体以各银行实际要求为准)

1、申请人(境内母公司)应符合的条件

(1)可以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资信状况良好,具有充足的反担保能力;

(2)符合融资类保函申请人的基本条件;

(3)愿意为借款人融资向银行提供无条件且不可撤销的反担保;(4)不得是亏损企业(政策性业务除外--汇复(2000)239号)(5)银行要求的其它条件

2、借款人(境外子公司)应符合的条件:

(1)符合国家关于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有关规定;(2)如为境外贸易型企业,净资产与总资产比例不得低于10%;如为境外非贸易型企业,净资产与总资产比例不得低于15%;(3)已在境外依法注册;

(4)已向外汇局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手续;(5)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6)不得是亏损企业(亏损指连续三年亏损);(7)担保人和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8)银行要求的其它条件。

3、借款人的融资业务应符合的条件:

(1)有真实、合法的项目建设、贸易背景或其他融资背景;

(2)贷款用途符合我国及借款人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3)担保人和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4、期限、费率、币种及汇率

(1)内保外贷业务中的融资期限最长一般不超过5年(能提供担保风险系

数为零的反担保的除外),担保期限不超过融资协议履行期满后的6个月,反担保期限须在担保到期日后6个月以上。

(2)内保外贷业务的担保费率执行银行融资类保函费率标准。

(3)单笔内保外贷业务的反担保、担保和融资协议的计价币种原则上都保持一致。当遇到币种不一致的情况,都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每月公布的内部折算率,进行不同币种间的折算,折算后的反担保金额必须覆盖担保人的对外担保金额。

5、业务申请、审批与办理

(1)申请人(国内母公司)须向银行提供的资料: A、经过审计的上一和近期财务报表; B、已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C、反担保意向函;

D、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出具的关于借款人成立的相关批准文件及登记凭证; E、银行要求的其他材料。

(2)借款人(境外子公司)须向银行提供的资料: A、借款人在境外注册成立的营业执照或相关证明文件; B、贷款人上一和近期财务报表;

C、境外投资项目或贸易背景的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招投标文件、商务合同及有关管理部门文件等; D、境外融资的相关资料; E、借款及担保申请书; F、银行要求的其他材料。

上述(1)和(2)涉及的资料可由借款人委托申请人向担保人提供。

(3)审批办理程序

A、担保人(境内分行)向总行国际业务部征询内保外贷可用额度后,对上述资料进行审查与审批,担保人(境内分行)在出具书面审查意见后,报总行信用审批部履行审查审批程序,同时抄报总行国际业务部和法律事务部。

B、法律事务部、国际业务部完成审核后,由担保人(境内分行)为借款人(境外子公司)正式出具以贷款人为受益人的保函,并抄送总行国际业务部。C、担保人(境内分行)须在对外出具保函后,向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6、发放贷款

贷款人(银行境外机构)在收到保函后,按照低风险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自行审批,与借款人(境外子公司)签订融资协议并发放贷款;同时将融资协议(副本)在签署后3个工作日内,抄送担保人(境内分行)并报总行国际业务部备案。

(三)、资金回流途径

1、进出口贸易

2、投资、增资扩股

五、内保外贷业务流程说明

1、申请人向商务部申请在境外设立子公司或参股公司并向外管局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手续; 申请人要取得的相关资料:

(1)境外投资企业在境外的注册证书、商务登记证(2)商务部的境外投资批准证书

(3)外管局关于xx公司境外投资外汇来源审查意见的批复和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证》

2、借款人在银行境外分行处开立帐户; 境外借款人需要向贷款人提供的资料:(1)商业登记证(2)注册证书(3)公司章程

(4)境内申请人即母公司的营业执照、验资报告、其股东身份证明文件等)

3、申请人向境内分行申请开立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 申请人需要向担保人提供的资料:

(1)开立对外保函/备用信用证申请书/申请人承诺书(2)开立对外保函/备用信用证协议

(3)保证金入帐凭条或不同担保方式下抵押、担保合同(4)经审计的境内企业与境外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5)境外投资企业在境外的注册证书、商务登记证(6)商务部的境外投资批准证书

(7)外管局关于xx境外投资外汇来源审查意见批复和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证(8)与受益人签定的贷款(融资)合同意向书

4、境内分行为申请人向其总行申请内保外贷额度;

需要提交的资料:《关于为XXX(境外投资企业)开立XXX(担保方式)融资性对外担保的请示》

5、总行批复同意占用对外担保余额指标;

总行批复文件:《关于XX分行为XX公司开立融资性保函占用融资性对外担保额度的批复》

6、担保人在完成单笔保函/备用证内部审批流程后向境外分行开立融资性保函/备用证;

7、在借款人向境外机构行中请贷款后,由境外机构向其提供贷款或其它融资;

8、境内分行向外管局办理对外担保登记手续。(1)总行批准占用对外担保余额指标后的备案手续: A、向外管局报备的备案报告

B、《关于XX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余额指标的批复》 C、《关于XX分行为XXX公司开立融资性保函占用融资性对外担保额度的批

复》

D、商务部的境外投资批准证书外管局《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证》 E、外管局《关于XXX公司投资设立xx公司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的批复》 F、境外投资企业在境外的注册证书、商业登记证》

(2)担保人到所在地外管局办理对外担保定期登记手续

4.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篇四

1、干粉储压式灭火器(手提式)是以氮气为动力,将筒体内干粉压出。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映而灭火。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有的还能扑救固体火灾。

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有的是拉起拉环),再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由于干粉容易飘散,不宜逆风喷射。

注意保养灭火器,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每年要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如有接块要及时更换;每年检查一次药剂重量,若少于规定的重量或看压力表如下掉气压,应及时充装。

2、干粉推车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开启扳直伐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3、干粉灭火器(MFZ)2-3kg有效射程距离2.5m,4-5kg射程为4m,时间8-9秒。8kg射程为5m,时间12秒。(MFTZ)35-50kg推车有效射程为8m,时间20秒。70kg推车射程9m,时间25秒。二、二氧化碳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做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药剂即可喷出。注意手指不宜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

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应及时充气和更换。推车式使用方法:同干粉推车一样。

三、1211灭火器

1、“1211”灭火器是一种高效灭火剂。灭火时不污染物品,不留痕迹,特别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电子设备、文物档案资料火灾。它的灭火原理也是抑制连烧的连锁反应,也适宜于扑救油类火灾。

使用时要首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即有药剂喷出。使用时灭火筒身要垂直,不可平放和颠倒使用。它的射程较近,喷射时要站在上风,接近着火点,对着火源根部扫射,向前推进,要注意防止回头复燃。

“1211”灭火器每三个月要检查一次氮气压力,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药剂重量、压力,药剂重量若减少10%时,应重新充气、灌药。“1211”推车灭火器使用方法:同干粉。

2、“1211”灭火器,1kg有效射程2.5m,2-3kg射程3.5m,4kg射程4.5m,时间为8秒。“1211”推车有效射程:25kg射程8m,时间20秒,40kg射程8m,时间25秒。

四、泡沫灭火器

1、目前主要是化学泡沫,将来要发展空气泡沫,泡沫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防止空气进入。它最适宜扑救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电器火灾。

使用时先用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两次,就有泡沫喷出。对于油类火灾,不能对着油面中心喷射,以防着火的油品贱出,顺着火缘根部的周围,向上侧喷射,逐渐覆盖油面,将火扑灭。使用时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以防万一发生危险。

筒内药剂一般每半年,最迟一年换一次,冬夏季节要做好防冻、防晒保养。

泡沫推车使用:先将推车推到火源近处展直喷射胶管,将推车筒体稍向上活动,转开手轮,扳直阀门手柄,手把和筒体立即触地,将喷枪头直对火源根部周围覆盖重点火源。

2、泡沫MP6m灭火器(10公升)喷射距离5m,时间35秒;65L的射程9m,时间150秒左右。

5.干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教程 篇五

2、然后除掉铅封。

3、拔掉保险销。

4、左手握着喷管。

5、右手提着压把。

6、在距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摇摆,喷射干粉覆盖燃烧区,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小提示:

1、干粉灭火器使用方便、有效期长,一般家庭使用的灭火器都是这一类型。它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2、掌握正确的灭火器使用方法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不惊慌,才能将火苗熄灭在初期火情。

3、掌握灭火知识外还要懂得防火,那才是杜绝火灾的最好方法。

6.浅谈煤矿井下防灭火方法 篇六

1 预防性灌浆

预防性灌浆就是指水和泥土适当比例混合搅拌而成的泥浆, 借助输浆管路送往可能发生自燃的采空区以防止采空区自燃, 预防性灌浆是防止井下自燃发火最有效、最适用的一项措施。其原理是隔离氧气和降低采空区温度。泥浆注入采空区后, 逐渐向细缝处流动充填采空区;同时泥浆也可以包裹住浮煤阻碍它进一步被空气氧化, 低浓度的泥浆还能增加采空区余留煤水份而抑制自燃氧化过程的发展。

2 均压防火

矿井均压防灭火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 初期主要用于加速封闭火区的火灾熄灭, 并获得成功。到20世纪60年代, 世界一些采煤技术发达的国家都开始采用这一技术。我国最早淮南、辽源等矿区试用这一防灭火技术, 后到徐州、抚顺、大同等矿区逐渐推广。最典型的应是1984年我国技术人员和波兰专家合作在大同矿务局煤峪口矿用均压灭火技术扑灭了煤峪口矿井下自燃火灾。经过50多年的研究与应用, 均压灭火理论与技术日趋丰富和完善。

煤矿井下火灾的形成, 不论是煤的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 还是外部火源引起的外因火灾, 其首先必须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那就是可燃物和空气中的氧气, 因此, 为了控制火区尽快熄灭, 就必须防止空气流入火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过去煤矿完全是依赖提高密闭的质量, 但是再严密的密闭也不可避免有或多或少的空气由密闭及其四周煤壁裂缝中流入火区。

图1是某通风系统中, 两支并联风路中有一支为火区, 3点的压力比4点高, 3、4点之间有一个压力差△P,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个压力差, 所以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向火区漏风。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能使3点的压力降低 (或提高4点的压力) , 从而使得3和4两点间压力趋于平衡, 就能消除3、4两点间的压力差△P, 也就可以消除向火区流风和供氧的现象, 火区即自行熄灭, 这就是“均压”防火的原理。

均压防灭火技术原理简单, 不需要探明火源的具体位置, 对生产人员无害, 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另外它不受水、土、氮源的限制, 仅是“以风治火”。例如:放顶煤开采技术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开采方式, 由于放顶煤开采中冒落高, 采区漏风量大, 漏风范围广, 而且遗煤多, 自燃非常严重。注氮、注浆、喷洒阻化剂等防灭火措施有一定效果, 但由于采空区自燃火源不清楚, 要求注氮等措施的连续性作业, 不但成本高, 而且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难以到达采空区深部自燃区域。而均压技术则克服了以上不利因素, 在防治放顶煤工作面和采空区自燃火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3 阻化剂防灭火

在井下火区封闭和采空区堵漏常用的防火充填材料中传统的材料主要有黄泥浆、罗克休、马丽散、瑞米、美固等。但这些材料普遍存在成本高, 脱水以后体积减少, 大多达不到固化或是固化以后支撑强度低等缺点。近年来高水胶凝剂混合粉煤灰灌注技术开始在同煤集团各大煤矿推广使用, 高水胶凝剂是由硫酸铝盐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共同研磨成的粉状物, (简称为“甲料”) ;和以石膏、石灰与若干种外加剂共同磨细制成的粉状物, (简称为“乙料”) ;两种材料组成配合清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很快发生反应生成富含水的充填材料, 通过水龙带注入密闭当中形成固体。高水胶凝剂具有高水、速凝、阻化、降温、快速膨胀、渗透性强、成本低等特点, 使用高水胶凝剂进行密闭充填可以保证其凝固体封闭严密, 结实坚固, 同时也可以节省电厂因为每年处理粉煤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总之, 高水胶凝剂是目前我国最节省资金, 最安全的充填材料, 它既可以抗风化又可以防火, 真正实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也提高了矿井抗灾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采空区防灭火的技术也在进步, 不论是采用什么样的防火技术不外乎是抑制煤的氧化进程, 使遗煤缓慢氧化。结合煤矿地质特征和开采方法选择合适自己的防火方法, 只有选择适合的防火方法, 才能更有效的防止采空区自燃。

摘要:火灾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 井下火灾一般处于煤层之中, 而井下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将直接危害井下员工的生命安全。针对煤矿井下防灭火方法进行了分析。

7.灭火器使用(培训) 篇七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如果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如果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应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灭火器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2、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一般由2人操作。使用时应将灭火器迅速拉到或推到火场,在离起火点10米处停下,一人将灭火器放稳,然后拔出保险销,迅速打开二氧化碳钢瓶;另一个取下喷枪,展开喷射软管,然后一手握住喷枪枪管,另一只手钩动扳机,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粉灭火。

3、干粉灭火器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

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8.灭火器使用演练总结 篇八

为加强安全防火工作,使全体师生能正确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救灾能力,12月1日下午,鹿马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灭火器使用演练活动。

活动中,学校消防员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向老师、同学们详细讲述了火灾的种类,灭火器的结构,不同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分别由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实地演练。

此次演练活动,让师生们更直观地了解了灭火器的使 用方法,对于提高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能力,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9.灭火智能车辆PID控制方法研究 篇九

智能车辆参与灭火与救援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 同时减少了相关人员可能会遭受的各种风险。但是操纵智能车辆被看作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输入输出关系复杂多变、不确定多干扰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过程, 而且它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传统的PID控制对这些复杂过程和非线性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要使PID控制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需要找出比例、微分和积分3种控制作用形成控制量时的非线性关系, 这就使得智能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进入智能车辆控制领域成为必然[1,2,8]。

近年来, 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PID控制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4]。本文将传统PID控制和BP神经网络控制结合在一起, 用于灭火智能车的速度闭环控制中, 既利用了PID控制的长处, 又考虑到神经网络独特的优势即神经网络可以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具有模糊性、容错性和自学习的能力, 这样可以在线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 提高系统的应变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PID控制参数靠经验确定及难以对复杂系统或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不足。

1 灭火智能车的系统结构

1.1 灭火智能车的组成与控制策略

灭火智能车采用履带型结构, 车的底盘由履带、驱动轮、支重轮、托轮、引导轮和履带张紧装置等组成。驱动轮通过直流电机驱动。当驱动轮被最终传动2级被动齿轮带动时, 其齿轮拉动履带, 地面立即产生作用在履带上的反作用力, 使整车对地面产生向前或向后的运动, 整车也随之运动。这种结构使整个灭火智能车行走平稳, 动力强大。车上安装了灭火装置和检测火焰的红外传感器, 也可扩展安装摄像头、液晶显示器、数字罗盘、机械手臂等装置。车的前部和左右安装了用于避障的红外传感器。灭火智能车的任务是在危险而又复杂的火灾现场, 寻找火源, 并迅速扑灭火源。这要求灭火智能车能够通过寻找目标、识别目标、追踪目标、动态避障来完成灭火任务。因此, 采用基于行为的混合反映式控制, 将系统并行分解为巡航行为、避障行为、目标寻找行为3种。混合式控制方案如图1所示。在这里, 设定:避障行为的优先级最高;寻找行为次之;巡航行为最低;这样才能确保灭火智能车在火灾现场顺利找到火源并将其扑灭。

1.2 灭火智能车的硬件设计

灭火智能车是由控制器, 电源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 传感器模块、测速模块和灭火模块组成的[5]。灭火智能车的总体构成如图2所示。

经过对以上各个模块的芯片选择和电路设计, 组建了灭火智能车, 同时也搭建了用于测试的场地。在速度测试时, 由于灭火智能车是通过控制器输出的PWM信号开环调节驱动轮的速度, 这就使得实际控制时, 轮子的转动速度并未达到位置环的输出, 达不到精确运动的要求, 因而有可能对整体的技术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将在下节介绍如何弥补这种不利的影响。

2 神经网络PID控制

2.1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结构

在传统的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加上一个BP神经网络, 利用其学习能力确定和调整PID参数, 应用在灭火智能车的速度闭环控制里, 其结构如图3所示。

2.2 控制算法

PID控制器一般采用经典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u (k) =u (k-1) +Δu (k) Δu (k) =Κp[e (k) -e (k-1) ]+Κie (k) +Κd[e (k) -2e (k-1) +e (k-2) ] (1)

式中:Kp 、Ki 、Kd 分别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

BP神经网络采用输入层, 隐含层和输出层3层结构, 隐含层神经元的输入为所有输入的加权之和, 即:

xj (2) =iΜwij (2) xi (1) (i=1, 2, , Μ) (2)

式中:上标 (1) 、 (2) 分别为输入层、隐含层;M为输入层神经元的个数, 即输入变量的个数, M的大小取决于被控系统的复杂程度。

隐层神经元的活化函数取S函数:

f (x) =ex-e-xex+e-x (3)

则隐含层神经元的输出:

yj (2) =f (xj (2) ) (4)

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入为:

xk (3) =j=0Qwjk (3) yj (2) (5)

式中:上标 (3) 为输出层;Q为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

输出层神经元的活化函数取非负的S函数:

g (x) =exex+e-x (6)

则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出:

yk (3) =g (xk (3) ) (k=1, 2, 3) (7)

{y1 (3) =Κpy2 (3) =Κiy3 (3) =Κd (8)

取性能指标函数

E (k) = (r (k) -y (k) ) 22 (9)

则按照梯度下降法修正网络的权系数, 即按E (k) 对加权系数的负梯度方向搜索调整, 并附加一个使搜索快速收敛全局极小的惯性项, 若权值w的变化量记为Δw, 则隐含层和输出层之间权值的改变量为:

Δwjk (3) =-ηE (k) wjk (3) +αΔwjk (3 (k-1) (10)

式中:η为学习速率;α为惯性系数。

E (k) wjk (3) =E (k) y (k) y (k) Δu (k) Δu (k) yk (3) (k) ×yk (3) (k) xk (3) (k) xk (3) (k) wjk (3) (k) (11)

由式 (4) 得到:

xk (3) (k) wij (3) (k) =yj (2) (12)

由于y (k) Δu (k) 未知, 可以用近似符号函数sgn (y (k) Δu (k) ) 取代, 因为y (k) Δu (k) 是权值变化中的一个公共因子, 最重要的是它的符号的正负, 符号的正负决定着权值的变化方向, 数值的大小只影响权值变化速度, 由此带来计算不精确影响, 可以调整学习速率η来补偿。则输出层权值调整算法如下:

wjk (3) (k+1) =wjk (3) (k) +ηδ (3) kyj (2) +

α (wjk (3) (k) -wjk (3) (k-1) ) (13)

δk (3) =e (k) sgn (y (k) Δu (k) ) Δu (k) yk (3) g (xk (3) (k) ) (k=1, 2, 3) (14)

如同上面的分析, 可得隐含层加权系数调整算法:

wij (2) (k+1) =wij (2) (k) +ηδj (2) yi (1) +α (wij (2) (k) -wij (2) (k-1) ) (15)

δj (2) =k=13δk (3) f (xj (2) (k) ) (j=1, 2, , Q) (1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归纳如下:

1) 确定BP网络的结构, 选定学习速率η, 给各层加权系数赋初值wij (2) (0) 、wjk (3) (0) , k=1。

2) 对r (k) 和y (k) 进行采样, 并计算实时误差e (k) =r (k) -y (k) 。

3) 计算BP神经网络各层神经元的输入、输出, BP神经网络输出层的输出即为PID控制器的3个可调参数Kp、Ki、Kd;

4) 根据公式 (1) 计算PID控制器输出u (k) , 参与控制和计算。

5) 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在线调整wij (2) (k) 和wjk (3) (k) , 实现PID控制参数自适应调整。

6) k=k+1, 返回到1) 。

3 系统仿真与分析

设被控对象的近似数学模型为:y (k+1) =0.8y (k) / (1+y2 (k) ) +u (k) , BP神经网路的结构选择为4-5-3, 4个输入分别是r (k) , y (k) , e (k) = r (k) - y (k) 和u (k-1) , 3个输出对应Kp、Ki、Kd, 学习速率η=0.01和惯性系数α=0.05, 加权系数初始值取[-0.5, 0.5]上的随机数。输入信号为r (k) =sin (πt) , 如图4,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下的输出跟踪曲线和误差曲线如图5和图6。

从图5和6可以看出, BP神经网络控制实现了对输人信号的几乎相同的跟踪, 有较好的快速性和适应性, 说明其具有很好的控制特性。另外, 稳态误差也小说明神经网络控制精度高,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图7为BP神经网络PID控制跟踪正弦信号时的输出参数图, 由于神经网络的输出为PID的3个参数KPKI、和KD, 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 可以实现3个参数的在线调整, 使参数达到最优, 这也是常规PID所不能达到的功能。

4 结束语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法借助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组织能力, 可实现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和优化, 避免了人工整定参数的繁琐工作, 克服了经典PID控制对被控对象模型的过渡依赖, 是传统的PID控制与先进的智能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为PID实现复杂的电机非线性控制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合理选择隐含层和输出层激活函数的情况下, 算法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

本文的创新点为直接将神经网络算法运用于PID控制方法的研究中, 并进行加权系数修正, 实验仿真数据证明, 控制器输出超调小, 收敛快, 满足灭火智能车的精确运动要求和技术性能, 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摘要:为满足灭火智能车辆在火灾现场所需的精确运动要求和技术性能, 充分利用BP神经网络能够逼近任意非线性系统的优点, 将BP神经网络和PID控制相结合, 把训练后的网络输出作为PID控制器输入, 并不断调整其P、I、D参数, 进而调整控制器的输出电压以控制灭火智能车辆的速度。

关键词:灭火智能车辆,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参考文献

[1]张其善, 吴今培, 杨东凯.智能车辆定位导航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Cao Jianbo, Cao Binggang, Chen Wenzhi, et al.Neural network self-adaptive PID control for drivingand regenerative braking of electric Vehicle[C]//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and Logistics, 2007:2 029-2 034

[3]KuoL.Su.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 using a-daptive fusion algorithm for fire fighting robot[C]//2006 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2006:966-971

[4]Zhang Mingguang, Qiang Minghui.Study of PID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nonlinear system[C]//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2006:166-200

[5]初秀民, 严新平, 吴超仲, 等.汽车驾驶操作信息数据库与采集系统设计[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 (1) :29-33

[6]刘金锟.先进PID控制及MATLAB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黄金燕, 葛化敏, 唐明军.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法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 2006 (26) :278-280

10.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篇十

选用灭火器首先要考虑它的适用范围。每个国家都对火灾进行了分类,我国的火灾分类,按国家标准(GB4968-2008)是这样规定的: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柴、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铝镁合金火灾等。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这个标准是根据物质燃烧特性来分类的。这种分类分法对防火、灭火,特别是对选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有指导意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提式灭火器有四大类,即①泡沫、酸碱灭火器,②二氧化碳灭火器,③干粉灭火器,④卤化物灭火器(如1211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A类和B类火灾。酸碱灭火器则仅适用于扑灭A类火灾,而不宜用于扑灭B类火灾,更不能用来扑灭电气设备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B、C类火灾,但主要用于扑灭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的火灾。干粉灭火器用途比较广,可以用来扑灭A、B、C类火灾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1211灭火器是一种高效灭火器材,用于扑灭B、C类火灾,特别是扑灭精密机械设备、仪表、电子仪器设备、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设备很有效。

总之,选用灭火器时,第一要与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相适应。第二要与可能灭火的级别大小相适应。第三要与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相适应。第四设置的数量要与保护对象的要求相适应。

文中说,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油浸电力变压器室、油开关、高压电容器室、调压器室、发电机房、电信楼、广播楼、铝、镁加工房等,可按每50平方米配置1个计算;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库房、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可按每80平方米配置1个计算;丙类火灾危险性的库房,每100平方米配置1个;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装置区,每100~150平方米配置1个;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装置区每150~200平方米配置1个;旅馆、办公楼、教学楼、医院,每50-100平方米配置1个;百货楼、展览楼、图书馆、邮政楼、财贸金融楼,每50-80平方米配置1个;电气设备间,每50平方米至少配置2个;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罐区,每罐设2个;易燃、可燃液体装卸栈台,每10~15米设1个。目前,我国有些工厂、仓库将灭火器集中存放于一个地点,这有利也有弊:便于保管而不便于使用,值得考虑。

11.燃气火灾应使用什么灭火器 篇十一

二、火彻底熄灭后,关闭阀门,切记火熄灭前不要关闭阀门,着火时直接关闭阀门可能导致回流,引起爆炸!

三、火势严重的`,如火势无法控制,应该在疏散人员后,迅速离开现场,在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拨打火警119电话报警,并立即向燃气公司客服中心报险。

四、火势严重后,应立即疏散人员。要迅速疏散家人、邻居,同时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五、切记燃气泄漏着火时,不要在房间内打电话,不要开灯。不要有金属摩擦,也不要在这个时候去拉断电闸。

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方法

使用方法: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使用注意: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相同。

12.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篇十二

随着社会的变革, 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消防工程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尤其是计算机房、通讯机房、控制室、贵重设备室、图书馆、档案馆等特殊场合, 对消防工程的要求更为苛刻。如何满足特殊场所消防工程要求是人们致力于研究新的消防技术的动力, 尤其是当人们发现曾作为常规灭火材料的哈龙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时, 绿色环保的消防新技术的研究更为迫切。超高压细水雾技术的诞生, 解决了这一难题。

超高压细水雾灭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消防技术, 能克服传统灭火技术在特殊场合无法运用的缺陷。超高压细水雾灭火是通过高压水泵产生超高压力, 耐高压的管网将灭火介质输送至末端灭火, 并通过细水雾喷头产生100μm以下的细水雾粒而有效控制、扑灭着火区域的火情,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位于辛亥革命博物馆地下室的柴油发电机房 (含储油间) 、配电房、计算机中心和一层的多功能展厅均采用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 该区域灭火要求苛刻, 传统的湿式喷淋灭火系统会对设备及文物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无法满足防火要求。其中, 一层的多功能展厅共分为8个区域。柴油发电机房 (含储油间) 建筑面积为93 m2, 配电房建筑面积为177 m2, 计算机中心建筑面积为49 m2, 多功能展厅建筑面积为1 138 m2。

1 工艺原理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工艺原理:冷却、吸热效应;惰化、窒息效应和附加效应。

(1) 高压细水雾喷雾水滴平均直径最小, 作用表面积最大。

(2) 冷却、吸热效应:水从细水雾喷头喷出而形成平均直径很小的雾粒, 同时产生巨大的作用表面积, 吸热、冷却效率高。雾滴遇火迅速汽化而吸收大量热量, 使燃烧物表面温度迅速降低, 从而中断热分解, 减缓燃烧。

(3) 惰化、窒息效应:高压细水雾喷入火场后迅速蒸发, 水的体积可以膨胀1 700多倍, 从而隔离了燃烧物四周的空气, 当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 火焰因窒息熄灭。

(4) 附加效应:附加效应虽无法直接灭火, 但对加速灭火起着积极作用。

1) 细水雾蒸发, 蒸汽迅速笼罩燃烧物, 抑制热辐射, 避免助燃;

2) 细水雾使燃烧物得到浸润, 阻止固体挥发可燃气体的进一步发生;

3) 高压细水雾对烟雾、废气的洗涤;

4) 对液体的乳化和稀释;

5) 高压细水雾雾滴导电率低, 降低触电风险, 同时有效扑灭带电设备和低闪点可燃液体火灾。

2 工艺特点

(1) 灭火效能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理在于冷却和窒息双重作用, 同时具有穿透性, 能解决全淹没和遮挡的难题, 也可防止火势的复燃;

(2) 安全性能强: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以水为灭火剂, 对人和环境无害, 同时细水雾能洗涤、过滤烟雾中有毒成份, 改善空气质量, 利于火灾现场人员逃生;

(3) 灭火成本低:高压细水雾系统的灭火剂为廉价、易取的水, 且用量很小, 仅为常规喷淋系统用水量的1%~5%, 水渍损失极小, 火灾后的清理工作量小, 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可恢复;

(4) 管道管径相对较小, 节省管材, 安装方便;

(5) 雾滴粒径达到10μm, 电气绝缘性能更好, 能有效扑灭带电设备和低闪点可燃液体火灾。

3 适用范围

(1) A类火灾, 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物馆和古建筑等固体火灾危险场所;

(2) B类火灾, 如液压站、润滑油库、透平油库、柴油发电机房、燃汽轮机房、燃油锅炉房、汽油和柴油库、白酒和酒精等可燃液体火灾危险场所;

(3) 带电设备火灾, 如油浸电力变压器、配电房、油开关柜室、计算机房、通讯机房、中央控制室、大型电缆室、电缆隧 (廊) 道、变配电室和发电厂等电气设备火灾危险场所;

(4) 高级宾馆厨房烹饪火灾;

(5) 其他适用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危险场所火灾, 如地铁站厅、候机楼、医院候诊室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4.2 操作要点

4.2.1 材料设备检验[1]

材料设备开箱检验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参加, 进行验收:

(1) 核对到场设备规格型号, 检查包装是否良好;

(2) 检查材料设备及零部件外观质量, 用电设备通电试运行是否良好;

(3) 高压设备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4.2.2 管道切管

切管的目的在于调整管道长度, 去除管端内、外的毛边和锐边 (见图2) 。

4.2.3 管道加工焊接

(1) 成形、定位:为使管道焊接和装配后符合设计要求, 需对管道作成型处理。焊接接头部位采用丙酮或工业酒精对管道接头进行脱脂处理, 脱脂范围从接头处开始50 mm。焊接完成后, 对成型和清洗后的零件定位。焊接前后, 严禁移动设备;

(2) 施焊钢材SUS304 (0Cr18Ni10) , 采用承插式不锈钢管全氩弧焊焊接, 焊缝等级达到一级;坡口型式及各部尺寸, 见图3。

当接头未达到验收标准时, 需进行修补。严重的氧化脱落缺陷和几何缺陷可通过重新打磨和重焊进行修复。切掉有缺陷的焊接接头, 剪切长度不少于100 mm, 并用新修复的接头替换。焊接形式始终不变。

4.2.4 管道支、吊架安装

支、吊架埋设应平整牢固, 设置位置准确, 均匀分布, 间距参照表1进行安装。

4.2.5 高压区阀组及阀箱安装

(1) 控制阀安装高度1.5 m, 朝向便于操作;

(2) 控制阀设置明显、永久性标志牌, 便于系统区分与后期维护;

(3) 阀箱安装牢固, 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1%。

4.2.6 泵房设备安装

(1) 根据设备厂家提供设备的安装尺寸, 由土建专业配合完成设备基础的预制。

(2) 验收设备基础, 设备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基础的坐标、标高、几何尺寸和螺栓孔符合文献[2]要求;

(3) 设备与基础之间采用相应规格的铆塞式膨胀螺栓连接牢固。

4.2.7 喷头安装

(1) 系统管道冲洗、吹扫验收合格后, 方进行细水雾碰头安装;

(2) 根据文献[2]以及装饰天花喷头布点图, 安装细水雾喷头。使用专用扳手操作, 严禁对喷头的防尘罩施拧;

(3) 严禁对喷头作涂层修饰。

4.2.8 试压

管道系统试验压力18 MPa, 试验介质为洁净水, 水源为自来水, 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 ppm, 进水采用75μm的过滤器过滤。

现场水源经75μm的过滤器过滤后, 向管道系统注水。系统满水后, 开启电动试压泵对管道系统加压。

强度试验前, 连接水箱出口管段与成品管, 向系统注水, 同时开启排空阀, 排尽管内空气, 停止注水。关断水阀, 对管道系统进行查漏, 无渗、无漏方可进行压力试验。

强度试验时, 开启水泵进、出水阀, 启动水泵向系统注水。根据实验压力分级平稳升压, 第一次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 检查无异持续升压, 第二次升压至试验压力的70%, 全面检查无异常后继续升压, 超过试验压力0.1~0.2 MPa, 停止加压, 人工控制排空阀, 使压力保持在试验压力后, 稳压10分钟, 以压降不大于1% (0.18 MPa) 为合格。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工作压力12 MPa, 稳压30分钟, 全面进行检查, 不渗不漏为合格[5]。

泄压排放, 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 开启排空阀, 将管内压力降至常压, 进行泄压排水时, 必须先开启管道系统高点的放空阀, 在系统无压力后, 仍开高点放空阀, 然后打开系统最低点的排水阀进行系统排水, 将系统水排到指定地点, 不得随意排放[5]。

管道系统始端与设备连接处, 不能存水, 用压缩空气吹除积水。

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 拆除临时管道、设施。

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 管道外表面上做明显标识, 作详细管道试压记录, 参检方签字存档。

5 材料及施工机具

高压细水雾工程主要材料、工具、设备见表2。

6 结论

超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施工工艺已成为2012年湖北省省级创优新工艺, 工艺成熟, 是一项新型的绿色施工工艺,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采用超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施工技术施工完毕, 压力试验结果良好, 整个消防喷淋管道系统无一处渗漏, 喷雾效果显著, 达到了湖北省地方标准对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雾滴大小的要求。与传统消防灭火技术相比, 优势明显:

(1) 超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喷雾水滴直径最小, 作用范围最大 (见表3) ;

(2) 灭火效能强:高压细水雾的灭火机理主要为冷却和窒息双重作用, 还有一定的穿透性, 可以解决全淹没和遮挡的问题, 还可以防止火灾的复燃;

(3) 安全性能强: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以水为灭火剂, 对人和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同时细水雾系统还具有洗涤、过滤烟雾中有毒成分及降尘功能, 有利于火灾现场人员的逃生;

(4) 灭火成本低:高压细水雾系统的灭火剂为廉价、易取的水, 且用量很小, 仅为常规喷淋系统用水量的1%~5%, 水渍损失极小, 火灾后的清理工作量小, 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可恢复操作;

(5) 雾滴粒径达到10μm, 电气绝缘性能更好, 能有效扑灭带电设备和低闪点可燃液体火灾。

摘要:超高压细水雾灭火技术是针对某些重要、特殊场合而创新开发的新型灭火技术, 它是通过高压水泵提供超高压力, 耐高压管网输送灭火介质至灭火地点, 并通过特殊喷头产生100μm以下的细水雾粒, 在不破坏被保护对象的前提下控制、扑灭着火区域的火情。辛亥革命博物馆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成功运用该项新型技术, 与传统消防灭火技术相比, 系统灭火效率高, 使用寿命长, 系统用水量减少了70%80%, 施工成本节省10%20%。

关键词:超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平均水滴直径,绿色环保

参考文献

[1]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S].

[3]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S].

[4]史永林, 郝佩和, 样林, 等.细水雾灭火技术在森林航空消防中的运用探索[J].森林防火, 2008, 93 (3) :1-2.

13.火灾逃生暨灭火器使用演练方案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安全管理部门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构建和谐、平安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我校特制订火灾逃生暨灭火器正确使用演练活动方案。

二、演练活动组织领导: 组 长:赵明占

副组长:张庆栋 葛兴民 组 员:战希家 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分工: 总 指 挥:赵明占

现场指挥:张庆栋 葛兴民 疏散组:

第一小组组长:金俊熙(负责教学楼1楼)第二小组组长:张庆栋(负责教学楼2楼西侧)第三小组组长:葛兴民(负责教学楼2楼东侧)灭火、抢救组组长:赵明占 成 员:战希家 广播组:徐晓晶

四、活动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增强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五、火灾演练:

(一)演练步骤:

1.广播组:西海小学消防演练准备开始,请有关老师和同学各就各位。

2.准备就绪,总指挥宣布:西海小学紧急消防疏散演练系列活动正式开始。

3.广播组重复广播两次:各位师生,教学楼发生火情(电铃声响起),请大家保持镇静,按疏散线路有秩序地进行疏散,疏散时要注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到达就近空地后,以班级为单位集合。

4.发生火情,请按以下顺序撤离。疏散线路如下: 六(1)(2)班从教学楼西侧楼梯依次撤离,沿着过道出教学楼往操场撤离;

五年班从2楼东侧梯依次撤离到1楼后,过门厅,再沿过道往操场撤离;

1至3年级学生撤离到1楼大厅后,沿着过道出教学楼往操场撤离; 撤离时要做到安全、快速。各班班主任注意观察情况,指挥学生撤离教学楼后到指定空地集合。

5.疏散组人员分工: 东楼梯:1楼:金俊熙 西楼梯:1楼:张庆栋

6.疏散组的老师要稳定学生的情绪,大声指挥,提醒学生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撤离,经过楼梯时注意行走安全。

7.广播组重复广播:请同学们向就近空地疏散,不要阻塞校园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后,各班体育委员整好队伍,班长和体育委员分别检查男女生人数,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向总指挥报告。

8.讲解灭火器使用流程

(1)广播组广播:请各班师生观看灭火器灭火流程。(2)由张庆栋主任进行灭火演示、讲解。(3)战希家老师进行灭火操作。

(二)提前准备的事项:

1.政教处:制定紧急消防疏散演练系列方案,并向全体师生公布。2.灭火组:准备燃油、木块等火种,灭火器若干个。

3.各班主任:向学生传达疏散线路、基本方法等各项疏散要求,教育学生撤离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从教学楼撤离。在走廊、楼梯时不要拥挤,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同时男生要照顾好女生。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并通过召开各层次会议,提高认识,以引起高度重视。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万无一失。

要按照领导小组的分工,层层把关,落实责任,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现任何问题。

3.班主任要提前训练好参加演习的学生。

4.各班级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如果在哪个环节或者哪个班级出现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14.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篇十四

1、适宜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液体、气体、电气火灾。但是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2、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就是拉环。

3、距离火焰两米的地方,按下压把,干粉喷出。

4、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选择好喷射目标,不要逆风喷射。

干粉灭火器的保养: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每年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有问题的话要及时更换。

二、推车灭火器

1、推车使用时,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

2、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

3、开启扳直伐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

4、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三、二氧化碳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不导电所以适宜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2、使用时,先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

3、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即可喷出。

4、注意手指不要碰到喇叭筒,会有冻伤的可能。

5、灭火时,二氧化碳灭火器要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保养: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要及时充气和更换。

四、泡沫灭火器

1、泡沫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防止空气进入。适宜扑救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电器火灾。

2、使用时,先用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两次,就有泡沫喷出。

3、对于油类火灾,不能对着油面中心喷射,以防着火的油品贱出,顺着火缘根部的周围,向上侧喷射,逐渐覆盖油面。

4、使用时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以防万一发生危险。

15.灭火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篇十五

1 可压缩气体流动

GB 50370-2005中计算方法总体思路是, 选定一初始压力P1 (公式3.4.8-4) , 指定一流量Qw (公式为3.4.8-1、3.4.8-2) , 令其与P1对应, 代入气体管道流动方程 (公式3.4.8-7) 计算管网中指定段管道 (孔板以后) 沿程各截面的压力及出口压力P2 (注:P2专指管道出口流体压力, 与规范中P2的意义不同) , 进而确定管网系统中气体流动时有否符合第3.4.9条所列条件的流动工况点, 以一组数据 (P1, Qw, P2) 表示, 认为在3.4.9条所列条件下流动的此工况点即为管网系统不稳定释放流动整个过程的平均工况点, 有此工况点的管网系统就是灭火药剂释放速度合格的系统, 即可以据此设计建造管网。暂时不讨论该计算所得的工况点可否作为平均工况点的问题。

这种算法对于不可压缩流体管道流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所算得的工况点按设想条件也是会出现的工况点。但是这种算法是否也适合可压缩气体流动, 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可压缩流体管道流动方程见式 (1) :

式中:ρ为流体密度;λ为阻力系数;Ld为管道流阻当量长度;D为管道内径。

由式 (1) 可知, 不可压缩流体在一个确定的管道系统内流动, 压力P与流量Q具有任意一一对应的特点, 因而其计算可以选定一进口压力P1, 指定一Q与其对应, 代入该方程就可算得下游管道任一截面上的压力, 如管道出口压力P2, 这个工况点 (P1, Q, P2) 就是一个描述不可压缩流体管道内实在流动的工况点, 据此可以设计管道系统, 液化气灭火剂管网的流动计算方法一般是按这种思路做出的;可压缩气体在某种条件范围的管道流动也具有该特点, 即, 可以选定一进口压力P1 (对气体还得有密度ρ1或温度T1) , 指定一Q, 再代入气体流动等方程计算P2、ρ2, 则这个工况点 (P1、ρ1, Q, P2、ρ2) 也是气体在管道内客观实在流动的工况点;而另一种条件范围内的流动, P1、ρ1与Q任意一一对应的这个特点则不复存在, 这时用指定参数互相对应的算法确定的流动工况点就是一个虚构的工况点, 描述的将不是气体的实际流动。这个条件范围中的气体流动就不能再用这种指定参数互相对应的算法确定流动工况点了。

IG541这类可压缩气体灭火剂管网的流动计算要注意这个不同于不可压缩流体管道流动计算的特殊问题。GB 50370-2005中导出IG541管道流动的核心公式3.4.8-7的原始方程为《条文说明》中3.4.8条第7款所列的一元稳定管流微分方程undefined, 该方程式加上连续性方程Q=ρAV (A为管道内正截面积;V为气体速度) , 气体管道流动过程方程式, 可选P=Cρk (C为常数, 气体管道流动中K=1~K=CP/CV;CP、CV分别为流动气体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 CP/CV为该气体绝热指数) , 可以求解出P、ρ、V三个参数。气体流动的初始条件也较易确定, 所以该方程组有一确定的定解式, 见式 (2) :

其中, C1=K/ (K+1) 、C2=2/ (K+1) , 不必用规范

中的Y、Z将可积函数写成差分式, 写成差分式会掩盖许多问题, 如同一个定解式描述了气体在管道中性质完全不同的三种流动:亚音速减压膨胀流动、音速减压膨胀流动和超音速增压压缩流动;再比如, 对IG541管道流动最有指导意义的亚音速减压膨胀流动和音速减压膨胀流动的本质差别也会被完全掩盖。

上述选定一P1、指定一Q、令其对应并代入相应公式计算P2的方法, 只适合于气体的亚音速减压膨胀流动, 并且对于接近音速的亚音速管道流动, 此算法只适合于确定流动工况点, 用来计算与流动时间有关的问题则会有大的误差。原因是管网出口背压Pb改变的压力波是以音速向上游传播影响流动的, 当气体出口速度接近音速时, 这个压力变动波是以音速减掉出口速度后向压力源处传播的, 即影响到流量也发生变动的时间比气体低速流动需要的时间长, 这种流量的不稳定变动过程在计算时用气体稳定流动公式3.4.8-7是反映不出来的。所以, 与时间有关的气体流动计算, 即使是处于亚音速减压膨胀流动范围, 若气体出口流速接近音速, 就已经不应运用选定一P1、指定一Q、令其对应计算下游管道压力变化的方法。而对于音速减压膨胀流动范围, 这种指定参数互相对应的计算方法则几乎没有进行正确计算的可能, 连用来确定某工况点都不行, 更不用说与时间有关的不稳定流动计算, 这就是下面接着将叙述的GB 50370-2005规范3.4.8条存在的第二个问题。

2 亚音速流动与音速流动

由于没有将管网中惰性气体IG541的流量限定在亚音速范围, 所指定为互相对应用于管网流阻计算的参数值极有可能不是气体流动实际曲线上互相对应的数值。即公式3.4.8-4定出的P1及进而由公式3.4.8-5算得的IG541气体流动动力源压力P2=δP1, 对于所确定的释放背压Pb=0.1 MPa的管网系统极有可能不在亚音速流动范围, 该动力源压力P2与公式3.4.8-1、3.4.8-2算得的平均流量Qw就不是公式3.4.8-7决定的音速减压膨胀流动范围内互相对应的真实函数值, 且不对应误差较大, 会严重超出工程计算允差。这是因为, 在公式3.4.8-7决定的整个等音速减压膨胀范围内的气体管道流动, 只有唯一一个临界流动工况点 (P1、ρ1, Qmax, P*、ρ*) , P1、ρ1与Qmax是该流动范围内无数个点中唯一的一对可以指定为互相对应的参数值, 亚音速减压膨胀流动范围内压力、流量任意一一指定就会正确对应的特点已经不复存在, 这里极有可能将根本不对应的参数值人为指定成互相对应。P*、ρ*为气体流动的临界压力和临界密度, P1、ρ1一定, 不需要知道Qmax, 只依据管道结构摩擦因素, 其值也即一定。对于在音速减压膨胀段的气体管道流动, 若选定P1、ρ1, 指定一Q, 用公式3.4.8-7计算下游出口压力P2, 由上述分析可知, 将压力、流量两个参数指定互相正确对应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所以算得的这个工况点 (P1、ρ1, Q, P2) 不可能是气体临界流动工况点, 而是一个虚构的工况点, 不能描述气体的实际流动。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 由于管道中气体流量达到了最大值, 在音速流动范围设计的管网系统会最小、最经济。

上述分析表明, IG514管网系统在公式3.4.8-4决定的P1作为动力的作用下, 是处于亚音速减压膨胀流动还是处于音速减压膨胀流动, 是可否采用任意指定参数互相对应方法进行流动计算的关键。事实上, 一级充压、二级充压的IG541管网系统的释放流动, 即使在压力已降到由公式3.4.8-4算得的P1 (还有该规范未列出的ρ1或T1) 及公式3.4.8-5算得的P2=δP1作为初始流动动力的条件下, 因管网系统释放出口的背压Pb等于当地大气压约0.1 MPa, 除极个别内径很大或等效当量长度较短的管道系统外, 一般管网系统中的灭火惰性气体均处于音速减压膨胀流动范围, 是不能用选定P1、指定Qw任意对应计算下游管道出口P2的算法的;否则, 需依据管长、管径的不同给出管道中惰性气体IG541流量值的限定表, 在设计管网时限定管道中气体的流量, 保证IG541流动在亚音速范围, 才可以用这种管道中压力、流量任意对应都是实际流动的计算方法, 并且管道中IG541的流量应离音速较远对所解决的工程问题才合适。不过, 这样设计的管网系统会很大, 不经济。部分人员会认为用的是平均流量Qw, 与对应“平均压力”P1的Qmax相差可能不大, 计算只要在工程允差范围也是可行的。

笔者认为这不能妄断。事实上, 气体稳定流动公式3.4.8-7压力P与流量Q的非线性项有好几项, 作该式曲线可以发现, 在临界流动工况点左右一个较大的流动范围内, 相应压力比为横轴, 曲线变化非常平缓;相应流量Q为纵轴, 曲线变化很陡, 表明流量不大的变化会导致压力比有较大的变化。平均流量Qw已与应该代入该式用来计算不稳定流动的实际流量加权均值 (注:见下述问题三) 相差较大, 将其再代入参数为这种变化关系的公式3.4.8-7, 计算得到的P2误差会更大。在所列出的条件下, 笔者对GB 50370-2005的条文说明3.4节的举例进行了计算:当只知孔板后管网系统的流动动力为P=2.576 MPa时, 还需补充一参数才可以计算气体的流量, 按该规范计算IG541流动中压力降的这两个点的压力P1及P2=δP1时, 采用的均是气体绝热膨胀过程, 那就应补充T= (2.576/15.1) (1.45-1) /1.45×293=169.24 K才能决定该段管网中IG541气体的流量。以P=2.576 MPa, T=169.24 K为动力项数据, 按该规范条文说明附图及提供的这部分管网流阻特性数据, 用该规范条文说明所列微分方程的定解式进行流动的分析计算, 这个工况

点的流量应在20.76~22.70 kg/s之间, 与指定的QW=16.110 kg/s的误差早已不允许互代。值得一提的是这个20.76~22.70 kg/s的计算数据并非通过对整个管网系统的初始入口流动动力条件及总流阻特性数据计算所得, 依据提供的条件, 只能这样计算这部分管网流阻特性决定的流量, 至于是否符合所列条件下IG541管网中该时刻的实际流量, 则不得而知;可以知道的是:T=169.24 K肯定不是气体流动中管网该点压力降至2.576 MPa时该点气体的温度, 但此值是按该规范求该点参数的算法得出的。

3 简化处理原则

用GB 50370-2005规范中公式3.4.8-1和3.4.8-4确定的“平均”值和“平均”状态, 二者只是流动中变化趋向一致, 与符合管网系统气体不稳定流动释放过程实际的“流量加权均值”或与其对应的“压力加权均值”误差较大, 同样大大超出工程计算允差。将气体稳定流动公式3.4.8-7用来分析IG541管网系统的严重不稳定释放流动, 可以得到一个流量Q在音速段释放和亚音速段释放的加权均值, 该值与公式3.4.8-1确定的Qw出入较大;用该流量加权均值与管网系统结构, 通过稳定流动方程3.4.8-7可以确定出该方程上对应的压力加权均值, 该值与公式3.4.8-4确定的P1及P2=δP1有很大的出入。公式3.4.8-1确定Qw的原则, 应该是认为流量Q对时间的不稳定变化关系为线性不稳定关系;公式3.4.8-4确定P1的原则, 是认为流出前二分之一药剂量的时间与流出后二分之一药剂量的时间相等, 实质也是认为压力P对时间的不稳定关系为线性不稳定关系。显然这些简化问题的处理原则大大偏离IG541管网系统不稳定释放流动的实际, 因而将其作为实际不稳定流动过程的平均值误差较大, 若再指令Qw与P1对应则更是不可取。

4 流阻计算

公式3.4.8-4的不妥之处:公式3.4.8-4的算法表明它实质是设想将管网系统药剂量取出某一部分后, 令余量药剂充满孔板前的管网, 又有部分跑到孔板后的管网中, 是这种情况下孔板前的压力P1;并不是释放流动中设计规定药剂量流出二分之一时孔板前的压力P。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本身没有大问题, 问题出在它包括了所有IG541管网系统P1的求取, 这就有了两个问题:一是流动不一样, 计算却一样。因为公式中的V1是依据几何结构计算的, 同样一个V1可以有许多种结构, 这句话有两个含意:其一为主干管上的孔板前管道结构, 如弯头等不一样, 即许多整体结构不一样的管网系统孔板后的部分可以完全一样;其二为同一管网设置孔板较多, 每个孔板前的支管结构可以相差较大。这两点是说, 同样一个V1, 可以对应许多当量管长Ld相差较大的孔板前的管网结构, 而Ld/D是决定流量Q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些管网的流动就不同了。但是, 只要孔板后的管网相同, 孔板前管网结构虽不同, V1却是可以相等的, P1就相等, 则以孔板后的管网进行流动计算的结果就完全是相等的。这显然不合理。这也说明, 只计算部分段管网流阻的设计计算思路是否合适值得考虑。二是流动一样, 计算却不一样。对于将孔板用来分流的管网系统, 即几何结构极不平衡的管网, 加装孔板后可以设计成流动为平衡系统的流动, 与几何结构也为平衡系统的流动相同。但是, 因为V1相差非常大, P1就不相等, 这两种管网计算时流动就完全不一样。这显然也不合理。

5 阻力计算

GB 50370-2005规范第3.4.8条选定只计算部分管段流阻不适当。该条第7款规定阻力损失宜从减压孔板后算起, 不考虑孔板前管网结构的影响极不合理, 因为局部阻力损失非常大的容器阀、导流管、单向阀、集流管、选择阀等均在孔板前, 该项阻力特性很可能会是整个管网系统总阻力特性的主项;当然是与不是, 要以计算决定, 但至少占相当大份量, 其对药剂释放时间的影响可能会比孔板之后的串、并联管网要大, 所以这样区分主次因素的表征性算法值得商榷。ISO/CD14520-1国际标准中2.3.2.1款的规定应该是针对管道强度计算的规定。

6 一个疑问

与GB 50370-2005规范3.4.8条配套的附录表E-1、E-2中压力系数Y的列值, 按定义式Y=-∫undefinedρdp, 均在公式3.4.8-7原始微分方程undefined的积分定解式对应项之实际变化范围之内, 而密度系数Z的列值, 按其定义undefined均超出实际变化范围, 一、二级充压系统都是此问题。例如:一级充压系统, 压力为3.0 MPa时, 由上述方程可求得按绝热过程Y=523.11, 按等温过程Y=327.28。表E-1列值Y=383, 在绝热与等温之间。而Z值依定义求得按绝热过程Z=0.145, 按等温过程Z=0.210。表E-1列值Z=0.277, 超出流动过程实际变化范围之外, 应该是有问题的。一、二级充压系统的所有Y、Z列值均如此。

7 其余问题

一是公式3.4.8-7只适合气体管道中流阻为层流与紊流之间过渡段的流动, 而IG541的管网流动应在“阻力平方区”求解才是合理的;二是所有管网的流动计算均以一个初始动力参数P1与公式3.4.8-7求解, 均运用附录E与附录F的列值进行, 是认为可压缩气体管道中的流量只与动力源压力有关, 是认为所有结构不相同、与外界能量交换表面积不相同的管网系统对不同量的IG541气体的流动过程方程完全相同。这样处理气体在不同管道内的流动膨胀过程有些过于简单化。

以上意见为获得一个理论上正确、实践上符合单相气体灭火剂管网实际流动释放规律的计算方法, 以保证我国消防规范中确定洁净惰性气体管网系统大小的设计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为我国环保消防工程质量的百年大计负责。

参考文献

[1]董海斌, 刘欣, 刘连喜, 等.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喷嘴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 (3) :223-226.

[2]徐大军, 彭燕华.气态介质条件下阀门管件局部阻力损失与等效长度测试方法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11) :827-830.

[3]东靖飞.气体灭火系统安全评估技术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9) :649-653.

[4]许春元, 于继航.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常见设计失误与改进[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4) :193-195.

[5]卢红祥, 邓红, 俞颖飞, 等.IG541气体灭火系统工程设计计算[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6) :665-668.

上一篇:二年级部编语文测试卷下一篇:10000米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