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共7篇)
1.恶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一
新疆巴州xxxxxxxxxxx煤矿
关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指导书
及应急预案
二〇一八
目
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1 第一章
总 则..........................................................................2 第二章
分类和内容..................................................................2 第三章
预案编制......................................................................6 第四章
审批、备案和公布......................................................7 第五章
应急演练......................................................................9 第六章
评估和修订................................................................10 第七章
培训和宣传教育........................................................11 第八章
组织保障....................................................................11 第九章
附 则........................................................................12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13 第一章
制定依据....................................................................13 第二章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4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程序............................................14 第四章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要求.....................................15 第五章
附
则....................................................................16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8 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19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3〕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3年10月25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 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 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 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 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保障措 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省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范省级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重点规范市(地)级和县级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乡镇街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规范乡镇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先期处置特点。
针对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重要目标物保护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和紧急恢复等内容。
针对重大活动保障制定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活动安全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等内容。
针对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队伍、物资、装备、资金等资源保障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组织指挥机制、资源布局、不同种类和级别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资源调用程序等内容。
联合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相邻、相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间信息通报、处置措施衔接、应急资源共享等应急联动机制。
第九条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居委会、村委会等法人和基层组织制定,侧重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隐患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可调用或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如何实施等,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
大型企业集团可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实际工作需要,参照国际惯例,建立本集团应急预案体系。
第十条 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急预案,并针对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灵活制定现场工作方案,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急队伍分工、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应急装备保障和自我保障等内容。
第十一条 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风险隐患分析、处置工作程序、响应措施、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以及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对预案应急响应是否分级、如何分级、如何界定分级响应措施等,由预案制定单位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章 预案编制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多发易发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等,制定本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完善。
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制定本单位、本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计划。
第十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应组成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预案涉及主要部门和单位业务相关人员、有关专家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编制工作小组组长由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第十五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一)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
(二)应急资源调查。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 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六条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与相关的预案作好衔接。涉及其他单位职责的,应当书面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或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四章 审批、备案和公布
第十七条 预案编制工作小组或牵头单位应当将预案送审稿及各有关单位复函和意见采纳情况说明、编制工作说明等有关材料报送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因保密等原因需要发布应急预案简本的,应当将应急预案简本一起报送审批。
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审核内容主要包括预案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是否与有关应急预案进行了衔接,各方面意见是否一致,主体内容是否完备,责任分工是否合理明确,应急响应级别设计是否合理,应对措施是否具体简明、管用可行等。必要时,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可组织有关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审批,以国务院名义印发;专项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审批,以国务院办公厅名 义印发;部门应急预案由部门有关会议审议决定,以部门名义印发,必要时,可以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以本级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专项应急预案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必要时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审议,以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名义印发;部门应急预案应当经部门有关会议审议,以部门名义印发,必要时,可以由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转发。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须经本单位或基层组织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审批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条 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印发后的20个工作日内依照下列规定向有关单位备案:
(一)地方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二)地方人民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三)部门应急预案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四)涉及需要与所在地政府联合应急处置的中央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类政府及其 部门应急预案,应向社会公布。对确需保密的应急预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应急演练
第二十二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人员广泛参与、处置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
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地震、台风、洪涝、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所在地政府,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生命线工程经营管理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等,应当有针对性地经常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第二十三条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当组织演练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演练的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应急人员的处置情况,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对完善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机 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
鼓励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
第六章 评估和修订
第二十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一)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三)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七)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六条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重要内容的,修订工作应参照本办法规定的预案编制、审批、备案、公布程序组织进行。仅涉及其他内容的,修订程序可根据情 况适当简化。
第二十七条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可以向有关预案编制单位提出修订建议。
第七章 培训和宣传教育
第二十八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通过编发培训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工作研讨等方式,对与应急预案实施密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救援人员等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将应急预案培训作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应急管理干部日常培训内容。
第二十九条 对需要公众广泛参与的非涉密的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制作通俗易懂、好记管用的宣传普及材料,向公众免费发放。
第八章 组织保障
第三十条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国务院有关部门可根据需要编写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指导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第三十一条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指 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相关具体工作,将应急预案规划、编制、审批、发布、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统筹安排。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实施办法。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巴州xxxxxxxxx煤矿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 制定依据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了保护企业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企业在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和企业从业人员所造成的损失,掌握突发事件的主动权,保证矿区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在处理和急救过程中,做到有序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大安全生产事给企业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影响,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化解职工群众中的不稳定情绪和矛盾,特制定xxxxxxxxx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第二条:本矿应遵照国家、自治区政府、州政府、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文件、指令精神编制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第三条:制定实施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矿井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督和指导。第二章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第四条:巴州xxxxxxx煤矿必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主持全面工作,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救援实施工作,技术生产管理部门、安全部门、行政卫生部门和矿山治安巡逻队、救护队必须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定期进行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第六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档案,其中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学习培训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目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记录等。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程序
第七条:巴州xxxxxxx煤矿保证24小时由管理人员值班。值班室明示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通讯联系的人员和电话等。第八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报告要求:及时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漏报、拖延不报,造成事故或事件进一步扩大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突发事件现场报告程序:突发事件现场第一发现人员(或巡逻队)→矿井调度值班室→兼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矿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第十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报告程序:矿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县、市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有关部门。
第十一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程序:突发事件→保护突发事件现场→控制突发事态发展→组织突发事件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突发事件情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协助上级部门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第四章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要求
第十二条:巴州xxxxxxxx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根据本矿井生产经营项目进行检查、评估、监控和危险预测,确定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编制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三条:巴州xxxxxxxxxx煤矿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应 根据项目工程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的特点进行检查、评估、监控和危险预测,确定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四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规定如下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按照“有职必有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签定目标责任书,使每件事件都有人负责,同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使每种事件应急救援较为迅速准确。
(二)生产作业场所和员工宿舍区救援车辆行走和人员疏散路线。现场应用相应的安全色标明显标示,并在日常工作中保证路线畅通。
(三)受伤人员抢救方案。组织现场急救方案,并根据可能发生伤情,确定2-3个最快捷的医院(诊所),明确相应的路线。
(四)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转移场所,以及转移途中的安全保证措施。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汇报县煤管局、第一时间汇报市煤炭工业局,三小时之内上报省煤炭工业局信息调度中心。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所属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文明施工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企业应严格遵照执行。
第十五条:煤矿生产经营企业凡未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而发生事故的,一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煤矿有关规定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责任。
新疆巴州xxx煤矿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组
长:
矿
长:
xxx 电话:xxxxx
二、副组长:
安全矿长:
xxx 电话:总工程师:
xxx 电话:生产矿长:
xxx 电话:
机电矿长:
xxx 电话:
三、成 员:
xxx、电话:xxx
xxx、电话: 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电话:xxx
xxxxx
xxxxx xxxxx
xxxxx
新疆巴州xxx煤矿 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1、处突维稳工作重点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处突反恐高度敏感性,敌对势力恶意炒作,误导舆论阐述攻击行动的正义性和合法性。
二是暴力犯罪分子穷途末路,常常会孤注一掷,负隅顽抗,对政策攻心、心理瓦解等政治工作是一个挑战。
三是处突反恐虽然不具有很大的杀伤性和毁灭性,但同样面临血与火、生与死、苦与乐的严峻考验。
2、处突反恐对象要以公开透明的舆论宣传,揭穿敌对势力的颠倒黑白以正视听;以有理有据的法律宣示,回击敌对势力的恶意诽谤,张扬行动的正义性、合法性;以强大的政策攻势,瓦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3、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作为反恐处突的主体;帮助广大职工搞好自身的精神和心理防护,激发高昂的斗争精神,从而有力地打击处突反恐的对象。
4、处突维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时效性。恐怖活动和突发性事件在何时何地发生,以何种方式出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5、处突事件时间紧,各项工作必须快速反应,立即跟进,简化程序,特事特办,传达部署快,思想发动快,组织指挥快,解决问题快,信息反馈快,跟踪问效快,总结经验快。“快”字要贯穿于处突事件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快就是质量,就是力度。
6、处突维稳任务的复杂性,要求必须重视政治性较大规模的突发事件和恐怖活动的发生;具有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复杂背景,往往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并存,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混杂。
7、处突反恐是时机的选择、手段的采用,还是力量的配置、行动的协调;都要从政治上考虑。
8、反恐处突无小事,稍有疏忽和不慎,都会使小问题酿成大问题,使一般问题变为政治问题,使局部性问题演化为全局性问题。
9、一定要时刻绷紧这根弦,遇事多想要求,谋事多想后果,办事多想影响。要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关于处突反恐维稳的决策指示,学习上级的命令要求,学习有关法规,吃透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使广大职工不断强化政策意识、号令意识、法规意识,把反恐处突的每一个行动和每项工作牢牢锁定在社会稳定和上级意图的实现上,从而确保维稳效果的最大化。
10、处突维稳的多样性,要求必须具有指向性。制止较大规模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有处置一般性犯罪事件的;也有打击恐怖分子破坏活动的,又有处置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既有短期的,又有持续较长时间的。
11、就是在不同阶段也不尽相同。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对职工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千差万别。
12、在民族地区特别需要加强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教育;处置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特别需要进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方面的教育。
13、只有以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应对教育需求的多样性,以工作重点的差异性应对工作对象的差异性,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际效果。
14、处突维稳的多变性,要求的随机性。突发事件和恐怖活动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处突、反恐、维稳往往频繁变化。
15、处突维稳要求各项工作要有前瞻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规模、样式、地域和可能遇到的难点以及职工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研究制定现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16、力求做到一个目标多种情况设想,一种情况多种实施方案,一项方案多种操作办法。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 机制。及时解决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不间断地运转。
17、舆论宣传的运作机制。利用各种媒体资源,随时把事件真相在“第一时间”向社会进行权威发布,抢占舆论宣传“制高点”。
18、结合我矿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xxx、xxx、xxxx 巡逻监控组长:xxx 巡逻小组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9、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信息反馈、启动应急预案工作,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控制、心理疏导、强化意识、伤员救治以及协助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20、根据突发事件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本单位安全防范装备情况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等,认真制定有针对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防卫措施。
21、认真做好反恐防暴知识宣传工作
一、常见的恐怖暴力袭击手段
(一)常规手段:
1.袭击:
①爆炸;
②枪击;
2.劫持;
3.纵火破坏。
(二)非常规手段:
1.核辐射恐怖袭击 ;
2.生化恐怖袭击;
3.网络恐怖袭击。
二、如何识别恐怖嫌犯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季节不符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7.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三、遇到恐怖爆炸怎么办
(一)遇爆炸威胁,坚持5字诀
1.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2.快,快撤离;
3.细,细致观察可疑人、事、物; 4.报,迅速报警;
5.记,用照相机等将“现场”记录下来。
(二)爆炸事件发生在室内场所的应对措施
1.镇静,尽快撤离,避免进入实验室等有易燃易爆品的危险地点;
2.不盲目跟从人群逃离;
3.寻找有利地形地物隐蔽;
4.实施自救和互救;
5.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逃生时间;
6.迅速报警;
7.按照指挥及时撤离现场,如果现实条件不允许,原地卧倒,等待救援;
8.协助警方调查。
(三)爆炸事件发生在室外或开放式场所的应对措施
1.迅速有序远离爆炸现场;
2.按照疏散指示和标志撤离到安全区域;
3.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逃生时间;
4.实施自救和救助他人;
5.拨打报警电话,客观详细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
6.协助警方调查。
(四)在体育馆、图书馆等大型建筑发生爆炸的应对措施
1.迅速有序远离爆炸现场,避免拥挤、踩踏造成伤亡; 2.撤离时要注意观察场馆内的安全疏散指示和标志(平时养成良好习惯,进入陌生场所,注意观察疏散通道、疏散标志、疏散方向等);
3.场所内人员应按照疏散指示和标志从疏散口撤离到场馆外;
4.体育场馆内部体育官员、工作人员以及运动员,应根据沿途的疏散指示和标志通过内部通道疏散;
5.不要因贪恋财物浪费逃生时间;
6.实施必要的自救和救助他人;
7.拨打报警电话xxxx,客观详细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
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五)在商场与集贸市场发生爆炸的应对措施
1.保持镇静,迅速选择最近安全出口有序撤离现场;
2.注意避开临时搭建的货架,避免因坍塌可能造成新的伤害;
3.注意避开脚下物品,—旦摔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
4.实施自救和救助他人;
5.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6.迅速报警,客观详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7.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四、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在陌生的环境里,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自身安全,要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需要时能尽快逃离现场;
2.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可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3.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4.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5.简易防护,捂鼻匍匐。可用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离。烟雾较轻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和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6.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时做到“七不要”,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程度不要惊慌失措;不要盲目呼喊;不要贪恋财物;不 要乱开门窗;不要乘坐电梯;不要随意奔跑;不要轻易跳楼。
五、高层建筑物中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开门前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
不要轻易乘电梯。电梯往往因断电而造成“卡壳”,电梯门直通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人电梯并极易形成“烟囱效应”,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不可乱钻、乱躲。高层建筑火灾中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躲避火焰或烟雾,这些都是最危险的地方,又不易被发觉,难以获得及时营救;如房间充满烟雾,必须时,可打开门窗,排放烟雾后,应立即重 新关闭好,防止长时间开窗致使外面大量浓烟涌入室内,能见度降低,高温和毒气充斥,无法藏身;
利用建筑内部设施,利用普通楼梯、观景楼梯进行逃生;利用阳台、通廊、安全绳等进行逃生;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根据火场广播逃生:当某一楼层或某—部位火势已经蔓 延时,不可盲目行动,要注意听火场消防人员广播和救援疏导信号,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和方法。
六、遇到枪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
1、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与恐怖分子之间;
2、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但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不能够挡住子弹,虽不能作为掩蔽体,但能够提供隐蔽作用,使恐怖分子在第一时间不能够发现你,为下一步逃生提供了时间;
3、选择能够挡住自己身体的掩蔽物。有些物体质地密度大,但体积过小,不足以完全挡住自己身体,就起不到掩蔽目的。如路灯杆、小树干、消防栓等。
4、选择形状易于隐藏身体,如立柱;不规则物体容易产生跳弹,掩蔽其后容易被跳弹伤及,如假山、观赏石等。
七、在公交车上遇到枪击怎么办
1.快速掩蔽。在公交车上遇到枪击时,迅速低头隐蔽于前排座椅后或蹲下、趴下,不要站立;
2.及时报警。拨打110报警:几路车?哪一站?受到哪个方向的枪击,来自车外还是来自车内?是否有人受伤等;
3.择机下车。在情况不明时,不要下车;确定枪击方 向后,下车沿着枪击相反方向,利用车体做掩护快速撤离;
4.自救互救。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发现受伤,及时实施自救互救;
5.事后协助。积极向警方提供现场信息,协助警方控制局面。
八、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什么?
1.保持镇静,判明所处位置,及时撤离。2.善选通道,不要使用电梯;
3.迅速撤离,不要贪恋财物,重返危险境地; 4.防护自身,注意避险;如用物品遮掩身体易受害部分和不靠近窗户玻璃,不要逆着人流前进,以避免被推倒在地;
5.紧抓固物,巧避藏知,溜边前行。拥挤时,如有可能,要抓住牢靠的东西如楼梯,暂时躲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九、发现可疑行李、包裹等物品,如何处理
1.现场人员要及时向领导报告; 2.要疏散现场人员;
3.要用防爆毯、防爆桶等遮盖或盛装;
4.待专业人员赶到后,在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由排爆专业人员处置。
十、被劫持为人质怎么办
1、一旦你不幸被劫持为人质,那么首先不要惊惶,尤 其是妇女们,不要乱喊乱叫,歇斯底里的乱蹦乱跳。不然恐怖分子一旦觉得你这样可能给他带来麻烦,很可能会用一粒“花生米”来让你保持安静。
2、要尽量的向劫持者表示你的顺从,不要呼喊,不要有大的动作,尤其是不要主动试图和劫持者有身体上的接触,如果你要有什么动作,一定要首先征得劫持者的同意,并且让他知道这样的动作不会对他造成任何的伤害。
总之,你一定要想办法稳定劫持者的情绪,特别是那些身上有爆炸物 的劫持者。
3、如果劫持者情绪相对的稳定,那么你可以尝试和他交谈,如果你的谈话技巧足够高,不排除让他放下武装的可能。但是这样的尝试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针对怀有政治目的的恐怖分子根本无效。
4、如果劫持者情绪相对稳定,你可以小心的尽量想办法使劫持者背对窗户和门,这样可以让劫持者在警方破窗而入的时候反应迟缓。
5、如果劫持者是抱住你的,而劫持者身上又无爆炸装置。那么你应当小心的观察窗户外面有无高楼、山坡、车辆、树丛等,如果有,那么你应当尽量的减少身体的晃动,如果有可能,应当让劫持者处于窗户附近。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外面可能存在的警方狙击手提供好的射击机会。
总之,一旦成为了人质,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激怒劫 持者,并且寻找机会逃脱或者给警方创造好的营救机会。
22、加强矿区的安全保卫和安全防护工作,配备足够数量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装备;加强巡防力度,认真做好防范、防护工作。
23、经常和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络;联络电话:xxxx(xxx)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督导下认真做好防范工作。
24、加强矿山治安巡逻队建设,认真做到群策群力联防、互防。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车辆、人员进出矿山严格执行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大门上锁制度。
25、夜间值守巡逻人员要按照规定按时到岗,不得空岗;不得随意找人顶岗,要加大夜间巡逻密度。发现险情立即上报信息至调度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做到信息上传、下达工作。
26、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到“偏、远、散”地域十必备。
根据矿区生活区所处的位置:
可以确定的逃生路线一共有三条线路如下图所示可供选择:图中的粗线条即为应急逃生线路。
2.恶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二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处置方案,是应急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1]。我国自2003年“非典”后开始建立一套应急体系,作为政府专项工作,标志是“一案三制”[2]。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与面临风险相比,应对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反映在预案的重要环节落实上,通常存在一些薄弱环节[3],说明预案在发挥应急指挥引导能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 2014年4月7日云南省黎明实业重大水害事故由于应急资源准备工作不够,云南省及整个西南地区缺乏耐酸潜水泵及高压柔性软管等救援装备,导致水流无法进行排放, 应急抢险工作开展缓慢,耽误人员救援的宝贵时间; 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铝粉尘爆炸事故因违法违规组织项目建设和生产,没有监测预警机制,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危险,最终造成事故发生; 2013年青岛“11. 22”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对事故风险评估出现严重错误, 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人员疏散和封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不当,最终导致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上案例的应对中虽有相关预案,但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应急预案管理缺少科学的评估这环节,通过预案评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应急救援行动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尽可能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4]。基于上述目的,应急预案评估依据和评估的内容应该符合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特点[5], 本文以对照法作为评估方法,依据5个方面的评估标准,重点对预案的充分性、可行性、完整性、可接受性、符合性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估,发现问题,提出预案修订建议。
1预案评估现状
我国有关学者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能力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多,对应急预案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强调演练的重要性[6],但是演练的成本较高、耗时长,不适用于预案评估的方法推广。我国预案评估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统一、系统的评估模式还未健全,如在评估指标的设置方面,陈国华等人提出了应急预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体系完备性、内容逻辑性、整体可操作性和决策指导性[8]; 针对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一批学者提出了完备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评估指标,并针对各指标提出了应急预案的评价方法: 故障树分析法、责任矩法、复杂性评价法等; 还有些学者利用案例推理方法,通过构建突发事件本体模型,运用计算机设计数据库来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9]。
目前,我国应急预案的评估工作,很多还是依据现有预案的结构和内容等进行评估的模板式评估, 评估人员站在预案本身的结构和内容设置上开展评估,评估的结果大多依据评估人的主观性意识来判定该指标的符合性,对于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修订建议还是较为片面。还有些定量计算的预案评估方法实施起来较为繁琐,计算的过程难度较大,计算的结果可靠性也有待检验。
根据以上现状,本文介绍一种直接、高效的预案评估模式,应用对照法对预案进行分析评估,发现问题,完善预案。
2预案对照评估
2.1评估目的
国际上一种前沿观点认为,过去以应急处置为核心,现在应该转移到以应急准备为重点,即使发生事故也不致造成严重伤亡[10]。所以应急预案评估的目的是提高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应急准备能力为目的,发现预案中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预案修订建议,完善预案,使预案能够成为政府及企业单位的应急准备能力的指导性文件。
2.2评估模式
预案评估采取头脑风暴的研讨模式,邀请预案内容所涉及的专家,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座谈,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利用对照法,对预案的结构、内容等进行逐一对照讨论,分析预案中规定的任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现有能力是否满足其需要。最终将意见汇总,完善预案。
2.3评估内容
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预案评估方面的经验,依据我国预案体制的现状,对照法在评估应急预案中主要从5个方面开展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如图1、表1所示。
2.4评估依据
2.4.1国家和地方有关重大事故应急法规、标准和政策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管理办法 的通知》( 国办发 [2013]101号) 等。通过列举《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101号文) 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中对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根据规定的内容,对照预案的内容、结构,找出问题。由于该标准是原则性标准,任何预案的设定都是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进行编写, 所以以此作为对照评估的一种标准,体现预案的符合性。
2.4.2上位应急预案
主要指国家层面、上级部门等颁发的一些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如“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依据上位应急预案中的内容结构设置、任务设置等对照所需评估的预案,发现问题。其他地方级的相关应急预案的设置需按照国家或上级预案编制的结构模式进行编写,在内容结构、任务设置等方面需与国家级预案保持一致,保持衔接性,有助于预案之间的联动。所以,以此方面作为一评估标准,体现预案的完整性。
2.4.3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和方法
有《美国国家事故管理系统( NIMS) 》、《美国国家应急响应框架( NRF) 》、《美国综合应急准备指南 ( 101) 》等,《通用任务一览表》( UTL) 等[11]。我国对于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理论创新方面更是非常少,美国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发展较为成熟,在对预案的设置方面更是非常完善。美国卡特琳娜飓风曾对美国西部造成重大的损失,伤亡1000余人,政府在应急执行能力上收到了群众的谴责[11]后,美国国土安全部注重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评价工作,由一些专家花费两年的时间编制NIMS和UTL等重要文献[12],特别是UTL美国通用任务表中,明确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突发事件在应急预中案需体现出的任务进行了归纳总结,如表2。
通过对预案针对的突发事件的情景依据表中的规定,梳理预案中应面对的任务,发现预案在目标任务上忽略了哪些任务。美国在之后发生的灾难中, 如“桑迪”飓风,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预案中对台风的有关应对任务设置非常全面,应急救援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尤其在人员疏散和保护、 灾后重建恢复等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公众们的认可。 因此,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应急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预案的充分性。
2.4.4相关研究成果
演练评估结论主要是预案经过演练的压力测试后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总结,演练是对预案可行性的最好检验方式。预案中设定需要对预案开展定期的演练工作,在演练中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应急指挥不当、各个部门不知如何采取行动、应急处置措施不恰当等问题,在预案中分别是在应急指挥系统建立、 各职责部门分工、应急处置措施设置等方面存在问题,需针对性的解决,所以以演练评估结论等相关研究成果作为评估标准,体现预案的可行性。
2.4.5案例分析
通过一些真实事故发生的案例,根据其事故发生到事故处置结束整个过程中预案发挥的作用及其没有发挥作用的地方,找出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如青岛“11. 22”事故中在信息通报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而预案中对信息传达没有相应的规定,最终造成事故形势扩大,灾难发生,所以以此作为评估标准, 体现预案的可接受性。
评估的技术路线如图2。
3案例应用
本文选取资料《某省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作为评估对象,该预案为省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涉及的部门较多、任务设置较为全面,应对过真实发生的飓风造成的大面积停电的灾难以及演练的压力测试,最终体现出预案在结构、任务设置、职责界定等方面存在问题,最终需要对预案开展评估工作,完善预案。这里简单介绍对照法在此预案中的评估情况。
3.1对照评估
3.1.1法规要求对照评估
涉及预案的法律法规条数众多,对其要进行逐一对照,如《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条,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或者电力监管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事故影响范围、处置工作进度、预计恢复供电时间等信息。在《预案》中发现,对应急信息发布的规定有不一致的地方,可能会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第二部分中规定,由省委宣传部( 省新闻办) 负责协调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宣传报道工作,确保信息发布的一致性和权威性。在第三部分运行机制中,第四项“ 信息发布”规定: 各级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分别负责相应级别应急处置的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工作要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正确引导的原则,统一信息发布口径,必要时,报省、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 市、区) 人民政府批准。
3.1.2国家停电预案的对照评估
国家停电预案中强调建立国家应对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协调工作机制,其中增加能源局、总参作战部和武警总部等成员单位,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并设置综合保障、电力恢复、社会稳定、新闻宣传工作组,确定工作组的牵头单位。组织体系中还增加了专家组,由国家能源局成立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专家组,对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而评估的预案中在应急指挥方面没有系统化的说明,仅仅说了各部门之间的任务,对部门之间联动,负责人的界定均没有说明。
3.1.3与通用任务列表对照评估
依据表2中的任务规定,对大面积停电事件从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方面进行任务梳理,然后对照预案中规定的任务,发现缺少的和不完善的任务内容,如响应程序的落实阶段,《预案》缺少风险排查和管控,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的情况下,保安电源作为保障本单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需要在应急准备阶段中特别强调。该省已发布相关重要电力用户应急电源配备标准,但是此标准并没有强制性, 因此容易造成部分重要电力用户没有配备应急电源。如果缺少对重要电力用户保安电源的风险排查,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后,重要电力用户自保机制存在缺项,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3.1.4演练评估结论的对照评估
演练过程暴露出一些问题,如: 省级应急指挥部门与市级应急指挥部门的联动不足; 信息收集主动性不够,处于信息被动获取状态; 基层应急指挥部门对大局信息掌握不足,风险研判不全面,在演练中未能及时向上级提出救援要求,如交通、通讯、物资、部队的支持,在真实灾情下,造成严重的社会损失可能会更严重。另外,部分参演城市的应急指挥人员职责不明确,各级指挥的决策人员及指挥人员的具体动作没有明确指引,决策与具体指挥界限不清晰,有些具体指挥动作反被推给决策层来承担。
3.1.5案例事故评估报告的对照评估
在应对超强台风救援过程后,有关专家对此次电力抢险的应急工作进行了有关评估,并形成了电力应急处置评估报告,在评估内容上有关预案的落实方面的要求。如《预案》对情景设计不够全面,导致在超强台风实际应对中,个别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一些电力企业对台风的破坏力以及灾情估计分析不够充分,应急目标任务不清晰,因此,出现了诸如电力调度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发生停电、应急抢修队伍未能提前向事故地区集结、向上级提请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支援迟缓和应急发电机储备和燃油供应保障严重不足等现象,这些都对《预案》修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预案修订建议
1) 改善应急预案文本结构。可以根据省级专项应急预案的特点和要求,对《预案》原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原预案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预案执行结构和参加机构的行动预案,明确每个应急预案执行机构或部门的任务和职责,任务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人员,行动预案和基本预案是一个整体,可以做成一个单独的文本,作为基本预案的附件,不反映在基本预案中,但做好衔接索引。
2) 改进处置电网大停电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借鉴美国国家事故管理体系中的ICS[13],建议在 《预案》修订时,将建立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及运行机制纳入预案之中,现场指挥部、相关地方和行业的指挥体部与省级指挥部要按照统一指挥的要求标准化运作,相互之间要能有效衔接,保证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3) 明确任务清单和关键响应部门应急操作程序。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也进行进一步深化,加大相关部门的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主要职责部门商讨确定主要任务清单( 能量化的尽快量化) ,在基本预案中固定下来,并且要求相关职责部门制定和任务清单相匹配的、标准的能力保障和应急响应操作程序。
4) 明确第一响应原则和第一响应人制度。承担应急职责的部门或相关人员,一旦出现了应急预案中发生的情形,就立即按照应急指挥职责SOPs去做,同时向上级和相关方面报告,不要等上级的指令或命令下达后才去做。
5) 应体现公众保护的重要地位。要求大停电期间保障好居民的饮用水、天然气、暖气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要求,满足停电期间居民基本生活。 这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14]。
4结束语
3.恶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三
从今年年初中国南方雪灾到四川汶川地震,伊利的两次快速反应行动让人震惊,同时也让人心生敬意。一家员工过万、资产规模超200亿元的“企业巨头”,居然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就通过媒体发布捐款100万元的新闻,并迅速调集物资运往灾区。随后,伊利执行董事、副总裁刘春海表示,将为四川汶川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免费提供18岁前所需的全部奶粉和牛奶。5月17日,伊利继向四川地震灾区累计捐赠物资达1200万元后,又紧急调拨60吨牛奶运往灾区,这是伊利运往灾区的第五批救灾物资。
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伊利就开始履行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采取实际行动,而且随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地震危害程度,加大捐助力度。同样是两个小时,也许不少企业得知消息后还在为灾民痛惜,即便想到了捐款赈灾,其捐款文件或许尚未起草,或许正在层层审批的过程中。
伊利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应急预案”并不是一个令人陌生的新词汇。在过去的几年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挂在嘴边的谈资。在风潮引领下,不少企业还公开发布了《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遗憾的是,这些报告都静静地躺在了公司的档案室里。因为在灾难发生后的24小时内,一些平日里喜欢谈论“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并没有及时作出反应。
在真正需要以实际行动履行责任的时候,却未能及时出手,那些平日里喜欢谈论“社会责任”的企业,也许其真实动机并不应该被怀疑,但起码可以说明一点,在面对社会突发事件时,它们缺少一个作出快速反应的机制。
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否认,确实有一些企业,错误地理解了“企业社会责任”。它们将“企业社会责任”理解为炒作的由头,是给企业争取一次在媒体与公众面前出风头的机会。这种看法,其实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以下简称CSR)最大的误解。真正将CSR付诸实践的企业,是有专门的CSR部门的,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机会的发现、执行与评估,以及季度性跟踪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对品牌资产的提升效果,均由专业人员负责执行。这是一套完整的从发现机会到根据机会快速作出反应的作业机制,是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对品牌形象、品牌声誉进行管理和维护,向社会传播企业的正面形象。
建立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才会让传播更主动
伊利之所以反应如此迅速,就是因为它建立了这种机制,有专人跟踪管理。只要危机一发生,伊利就能迅速联系到外部相关专家、行业协会、政府人员与媒体记者,还有内部的经销商、管理层与员工,让他们在事先设定好的时机与场合发挥作用。建立与企业相关的直接利益者与间接利益者数据库,建立与利益者顺畅沟通的平台,建立年度CSR预算与传播计划,建立根据机会快速作出反应的行动机制以及年度CSR工作对品牌生意的提升评估体系,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最为核心的工作内容。
很显然,这项浩大的工作并非只是新概念炒作那么简单,也绝不仅仅是出一两次风头,而是间接提升品牌生意的一种手段,需要常年持续进行。一直以来,企业比较重视与生意直接相关的销售、广告部门,而一些与生意非直接相关的部门,如公关部就被理解成了救火队长,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有闲钱了才做的事情,与个人意识有关,与生意无关。但随着企业的壮大,越多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对品牌声誉进行有效管理,并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必须要做,而且必须提升到与销售、广告等核心市场部门同样的高度来进行。
只要把这项工作提升到对品牌声誉进行专项管理的高度,并与一线业务部门同等对待,公关和企业社会责任事务的管理者才能抬起头来,才会让工作做得更主动、更有效。
让传播更主动,首当其冲就是有常设的专门团队来跟进管理,这个团队必须对企业内外部的危机与机会足够敏感,有强大的信息捕捉能力,并能够将这种能力细化为组织能力,使之作为机制固定下来。比如伊利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事件的快速捕捉一样,既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练好管理内功,比谈几单生意更重要
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成功危机公关案例,能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控制局势,然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局势朝自己设定的方向转化,都可以归结于企业本身有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像很多人看待蒙牛种种成功的事件营销活动一样,蒙牛赞助神五、赞助超女、捐助雪灾,给人的感觉都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全国性的主题宣传就已经四处开花了,热闹得很。但有多少人知道,蒙牛赞助神五,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划了;赞助超女,也是在反复沟通中才敲定的。“机会从来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这项“未雨绸缪”的组织准备工作,将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
前几年,当风险投资商风头正劲的时候,不少企业被行业空前的成长机遇和主动抛媚眼的资本冲昏了头脑,不顾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否能够承受,大肆扩张。但是尘埃落定之后,一些企业纷纷落马。这足以证明,企业要想做大,必先做强,根基不牢的大厦是经不起地震冲击的。
例如顺驰,扩张所引起的资金短缺仅仅是一根导火索,其背后的人才缺乏、管理混乱、流程和机制紊乱才是核心问题。企业流程与机制一旦紊乱,上报给老总的信息只会是经过粉饰和包装的片面信息,老总看不到企业发展的真相。顺驰直到出事前的半个月,管理层居然认为事态良好。
明确企业当前的目标,根据目标划定各部门的工作权限,梳理好部门之间与部门内部的沟通及对接流程,完善奖惩机制,严明纪律,花费一些时间理清思路,上上下下达成共识,可能比整天无休止地谈生意更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
个人英雄主义不利于企业应对突发事件
然而,同样需要警惕的是,流于形式的流程与制度建设,纸上写一套,实际执行的是另一套,所产生的后果同样可怕。任何制度执行不下去,管理者首先要反躬自省,自己作出的规定却不身体力行,是不可能让下属承担责任的。
目标与流程清晰,组织内权责明确,可以增强企业对未来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但这恰恰是很多高速成长的企业所忽视的。如果把对外界机会和危机的捕捉,过多地集中于某一个人身上,而不是集中于一个规范管理的组织团队身上,企业仍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个人英雄主义不利于企业应对突发事件。
在一个成熟的企业里,有人专门搜集某一类特定的信息,然后将信息过滤后输送给相关人员,作出应对与否的决定,一旦决定采取措施,那么日常储备的专家、媒体与经销商等数据库就能随时调用,并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流程,将信息有条不紊地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这个机制不会因某一个人的缺席而中断,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培训指导和作业规范,所有的岗位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标准化的流程。
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四
为了确保高危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达到控制孕产妇死亡的目标,根据相关医疗保健制度、工作职责和技术服务规范,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
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高危妊娠的筛选、评分、登记、报告和追访,并重点落实高危孕产妇分级住院分娩制度,严格遵守孕产妇转院指征,确保高危孕产妇于具备相应条件和执业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和医疗救治,在孕产妇住院分娩或医疗救治过程中一旦出现以下危、急、重症,立即启动本应急处理预案。
1、产科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或出血原因不清及未能有效止血者。
2、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心衰、肾炎、Hellp综合征、DIC、脑出血等并发症之一者。
3、妊娠合并心脏病并发心衰。
4、产褥感染经治疗3天无效。
5、疑有羊水栓塞、子宫翻出、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严重产科并发症。
6、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DIC、心、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衰竭。
7、治疗考虑要子宫切除者。
8、各种诊断不明,治疗困难,而病人全身状况不能耐受转院者。
一、日常抢救准备
医院成立高危孕产妇抢救小组,承担本院产科急、危重症的应急处理任务。
2、妇产科病房抢救室、产房、手术室均需常备产科急救设施并处于备用状态。抢救设施包括:输氧设施、输液、输血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插管包、导尿包、清宫包、宫腔填塞砂条(产房)、压舌板、开口器、舌垫、手电筒、血压表、听诊器、心电监护仪和呼吸机或成人人工呼吸气囊,以及产科抢救药品。
二、应急处理程序
1、及时报告:在开展孕产妇的医疗救治和住院分娩过程中,严格执行产科技术规范和诊疗常规,加强生命体征、病情、和产程观察,一旦出现八项产科危急重症之一者,由当班医务人员立即报告科主任、业务院长(或医务科主任),妇产科主任第一时间介入,业务院长(或医务科主任)调度本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小组,组织院内抢救同时,首先电话呼救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报告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血型、出血情况、诊断、补液情况和需要得到支援帮助的内容(人员、设备、药物、血源等,特别是备血,一定要讲清血型、需血量,是否需要血浆、冷沉淀等)。然后再报告市卫生局分管局长(或医政科科长)和妇幼保健院分管院长。
2、有效救治:①急救中心人员到达之前,由业务院长组织本院高危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小组实施院内抢救,各科人员既分工又合作,开展有序高效的救治。②急救中心人员到达后,由经治医师及时、准确向其报告患者病情,救治经过,业务院长调度院内相关人员与其共同组成抢救小组开展下一步的救治,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力争抢救成功。③抢救小组实施抢救做到有指挥、有分工,又合作进行,要求如下:
1、快速评估:3分钟内完成评估
2、组织抢救
①抢救指挥:1-2人,负责决策、全面指挥、求助报告 ②监测组:2-3人,负责监测各种生命指标、病情变化、治疗反应,向指挥汇报、详细记录
③行动:3-4人,负责各项决策付之实施,包括复苏措
施、产科处理、外科处理等
④多科合作:内外科、妇产科、麻醉、检验、药剂等
⑤抢救原则 评估 行动决策
3、追踪随访:抢救后留院治疗者,业务院长每天了解后期治疗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督促治疗科室向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报告相关情况。抢救后转院治疗者,由妇产科主任或妇幼专干及时追踪了解进一步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并向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报告。
5.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五
1.1 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我校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按照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原则,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和校园财产安全,保证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应对突发校园公共安全事故。主要指:
校园治安类。包括恶性暴力突发事件;一般寻衅滋事突发事件。
事故灾难类。包括学校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重大交通伤亡,校园群体活动安全,供水、供电等事故。
自然灾害类。包括防汛和地震,以及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事故。
1.3 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⑵预防为主原则。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⑶及时处置原则。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须立即启动工作预案,校园安全领带小组要及时到岗,相关人员须快速出动,及时控制局面,解决问题,及时快速地减少危害的扩大,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关信息要及时报告三明市教育局和相关主管部门。
⑷快速联动原则。学校发生突发安全事故,以学校领导与安全领带小组为主,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务必迅速响应,快速联动,及时展开协助应急处置。
⑸依法处置原则。学校负责人(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事故处理中要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出发,依靠市教育局以及各类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组织指挥体系
学校设立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张运椅
副组长:罗世钦、谢阳军、黄书盛、江文林
成 员:胡安生、林水儿、陈兆华、邓联春、段磊、钟馗林
2.2 职责
我校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是:
⑴ 一般职责。负责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督促和检查校园预防措施的落实,组织学生处、保卫科、总务处、财务室、实验室、微机室、体育室等相关 部室,定期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在校园中组织开展防盗、防汛、防震、消防、治安、疾病等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宣传教育;负责及时制订或修 订本预案;
⑵应急职责。承担校园内各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预警预防机制
3.1 预防预警信息原则
学校安全突发事故信息报送的原则是:即时发布、及时报送、确保准确。
3.2 预防行动
⑴学校每学期要开展1-2次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进行记录,明确责任部室,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⑵学校后勤、财务人员要做好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和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及其必要的经费。
3.3 预警行动
⑴学校出现安全预警信息后,领导小组要迅速核实、判明事件性质及危害程度,快速采取切实措施,妥善处置。同时要及时报告市教育局和相关主管部门,相关处置措施及事态发展情况也必须及时上报。
⑵在确认可能引发事故灾害的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开展工作部署,迅速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3.4
信息发布
严格按照三明市教育局转发的有关规定,执行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区分不同情况,把握信息发布和舆论的主动权。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应急程序
4.1 基本应急处置
4.2事件性质判断。学校要迅速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在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的同时,立即向三明市教育局及其相关部门报告。
4.3校园治安案件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4.3.1恶性暴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⑴基本原则:学校发生恶性暴力突发事件时,处置期间必须遵循维护师生人身安全为本的原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能力,以稳定对方情绪为主,尽力避免采取不当的措施,防止激化现场矛盾,扩大暴力伤害的可能性。
⑵ 基本措施:学校发生恶性暴力突发事件,如校外不法人员,向师生行凶或实施暴力,危及师生生命安全,其基本应急处理措是:以维护师生人身安全为第一原则,及 时隔离不法人员,判明现场情况,分别对行凶或施暴人员实行制服、控制、说服、劝阻、拖延等措施,争取有效时间,确保学校的安全保卫小组人员到位,同时拨打 报警电话,以便公安民警能赶到现场,对其实施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
⑶ 学校日常应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范器械,如:橡皮棍、电警棍、辣椒水、报警器械、监控设备等,还须储存必要的临时救治用品。
⑷ 日常管理中,学校须高度重视门禁管理,切实把好校园安全的第一道关;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按时上学和放学工作,对寄宿生的出入要按照学校的规定严格检查与控制,做好学生正常出入校门的护卫工作,不给违法犯罪分子留下犯罪空间。
4.3.2一般寻衅滋事突发事件的措施
⑴ 对于一般性寻衅滋事突发事件的措施,学校要及时判断事件发生的性质,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同时报告相关机关处理。
⑵ 在一般性寻衅滋事突发事件期间,一定要注意正确把握矛盾的性质,把握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原则,争取处理的主动权。
4.4 事故灾难类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4.4.1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⑴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隔离、疏散学生的同时,采取切断电源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公安消防119指挥中心报警。
⑵学校负责人及领导小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
⑶全力组织人员善安置伤病员。
⑷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注意人员、财产安全。4.4.2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⑴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等建筑物倒塌事故,学校负责人员及领导小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同时立即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⑵迅速采取切断电源等有效措施,及时疏散师生,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险。
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病员。
4.4.3 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置措施
⑴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学校负责人及领导小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⑵组织学校医护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向医疗急救部门120报告求援,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必要时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援帮助。
⑶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4.4.4 校园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⑴校园发生爆炸事故,如实验室、电气设备等,学校应立即启动工作预案。学校领导及领导小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伤员。在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向公安及消防部门报告。
⑵在爆炸事故现场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控制好现场的治安秩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⑶如果事故发生中有重大肇事者或直接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搜寻物证、排除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等工作。
4.4.5 恶性交通事故处置措施
⑴发生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学校领导和有关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助,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⑵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者,寻找证人。
⑶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4.4.6 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处置措施
⑴学校后勤部门要做好校园蛋奶工程场所以及供水、供电、通讯保障的突发事件防范工作,对其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⑵发生断水、断电等重大紧急情况时,学校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要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必要时请求当地有关专业部门支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4.4.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
(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的应急反应
1、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 实施以下应急措施: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追回已出售的可疑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 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2、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3、与中毒或患病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4、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鼠 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或配合**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察工作。
5、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并请求支持和帮助;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6、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
(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还应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
(四)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
(五)联络、教育与接待家长、后勤支援等应急响应过程的各工作与校园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同。
(六)、应急保障
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增添相关设备,配备所需药品药物,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是改善学生食堂、厕所、宿舍卫生条件,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洗漱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
(七)、善后与恢复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1、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 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4.4.8 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⑴学校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专项应急预案,并按照要求上报区教育局。
⑵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学校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情况,立即求助医疗急救部门,对伤员进行抢救工作。
⑶活动组织者和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要维护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⑷学校领导和有关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
4.4.9学生实习紧急情况处置措施
1、学生实习中出现人身事故,企业有关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并通知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领导,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中断手里的一切事务(放弃休假)赶赴事故现场,配合救援和处理善后事宜。学校各部门主任及司机一律到岗,随时听候安排。
2、学生无故不到实习单位,企业应尽早与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联系,查清情况,酌情作出相应处理,原则上12小时内应查清情况,若24小时情况不明应向学校领导汇报处理。
3、学生实习期间突发疾病,企业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学生就近送正规医院治疗,并通知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酌情将情况反映到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学生实习期间如发生集体发病、中毒等突发事件,在送医院抢救的同时,要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处理。
4、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与他人冲突事件,现场所有人员均应主动出面制止和劝解,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企业有关负责人应尽快将情况反映给实习指导教师,并协同学校按有关规定对事件作出处理。
5、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灾难性事件,学生及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事件现场,不提倡学生在事件中扮演消防员角色,并迅速通知学校相关领导和人员。
6、出现突发事件,学校要立即查明情况,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其它人不能发布有关事件的任何消息。
4.5 自然灾害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4.5.1
地震灾害事故处置措施
⑴突发地震时,师生如上课,应坐在座位上或躲在课桌下面,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有序地撤离,以防强余震。同时,立即切断电源等,并将教室门打开,确保出口畅通,防止地震造成门窗错位,封闭出口。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应冷静指挥学生就地避震。
⑵避震时,身体要尽量蹲下或坐下,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要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注意保护头颈、眼睛。
⑶组织指挥学生撤离,严防楼梯、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⑷撤离到安全地带后,要迅速清点师生人数。对受伤师生,要立即组织救治。发现有被废墟埋压的,要尽快联系救助(保持冷静,设法自救)。一时无法救助脱险时,受困师生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⑸ 救援受困师生时应注意:①注意听被困师生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②根据教室等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师生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③先抢救建筑物 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④救援方法上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⑤对于颈 椎和腰椎受伤的师生,切忌生拉硬抬。
4.5.2 防汛类灾害事故处置措施
⑴雨季,学校应加强对教学楼、厕所等建筑物情况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和疏散人员。
⑵学校应加强信息获取能力,及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指令,对师生采取相应的紧急疏散和保护措施。必要时可以停课。
⑶如果发生因建筑物倒塌伤害的师生时,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的污水。对昏迷的伤员,应将其平躺,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并及时送医院。
4.6 应急结束
突发安全事故的结束,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宣布。
4.7 学校突发事故处理中的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⑴发生灾难事故,学校要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引导师生员工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⑵所有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都要考虑可能引发的继发性伤害问题,都要妥善处理,不要激化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化。
⑶凡是需要对建筑物等采取断水、断电等应急处理措施的,要认真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受灾受困人员照明、饮水需要和因为跑水漏电可能引发继发性灾害的矛盾。后期处置
5.1 应急工作结束后,学校应立即设立恢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重点也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学校要做到:
⑴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⑵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⑶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⑷总结经验教训。要引以为戒,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⑸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案件侦破与事故调查工作。
5.2 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加强有关预防措施。要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各项设施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工作保障
6.1 通信保障
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保障电话等通信联络设施完好有效。
6.2 应急队伍
学校结合岗位责任,建立应急队伍。学校要通过培训和演练,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6.3 医疗保障
加强学校保健室和心理咨询室建设。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学校应具备及时做好伤员应急处置和病人转运工作的基本能力。
6.4 后勤保障
学校要制定措施,在物资、经费、交通等方面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7.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7.1 宣传教育
学校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知识教育。认真开展以提高广大师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逃生和报警求助的方法。
7.2 管理与培训
学校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学校应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组织能力和实战能力。
7.3 演练
学校要定期组织广大师生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演习,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学校要重点进行恶性暴力案件、火灾、地震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演习。使学生熟悉紧急情况下自护和逃生的方法。
8. 附则
6.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六
成立邛崃市清欠办春节期间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规划与建设局建管科,联系电话:XXXXX。
领导小组
略
职责:负责协调处理因拖欠工程款或民工工资而产生的突发事件。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程序
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办公室应迅速通知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小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如遇不可预料的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赶赴现场,应立即报告办公室,同时通知事件单位负责人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恶化。
1、首先向先期到达的相关单位或现场负责人了解情况;
2、召集相关单位和现场负责人对聚集民工进行疏散,并做好民工的说服安抚工作;
3、召开现场协调会,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根据法律、法规和事件的具体情况,提出初步解决意见;对现场不能圆满解决的问题应在随后一周内作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4、要求造成突发事件的相关各方写出书面情况报告及内部处理意见;
5、将现场协调处置情况向信访局写出情况快报;
6、将突发事件的最终处理意见结果及时报告信访局。
三、工作要求
1、反映迅速,强化协作
接到通知后迅速行动,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及人员到现场协调处理。
2、耐心细致,做好说服
对事件涉及各方做好认真细致的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说服当事各方通过友好协商,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3、依法协调,妥善解决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进行协调,将矛盾冲突、纠纷予以妥善解决。
4、及时通报,加大处罚
7.恶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七
目前, 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已经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展较快, 并在实战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一) 预案涵盖种类较为完备。绝大部分基层央
行都制订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涵盖范围较广, 涉及公共事件、自然灾害、金融风险、会计业务、支付系统、货币发行等诸多方面。
(二) 预案体系相对完善, 主要表现为, 一是应
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较为完善;二是上下联动的预警体系基本建立。各单位根据基层央行的职责和业务特点, 制定了预防、预警突发事件工作制度, 对异常情况的跟踪、监控制度及评估标准, 形成了上下联动的预警网络;三是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各基层行普遍建立了应急处置责任制和应对人力、物力、财力、交通、通讯等应急救援保障机制, 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形成突发事件的救援合力。
(三) 效果初步显现。通过预案的制定、演练和
人员的培训, 基层央行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 应急效果也初步显现。
二、当前基层央行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 主观认识与客观情况存在偏差, 学习和总结较为欠缺
部分基层央行和部门负责人对金融突发事件的灾害性和防范突发事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突发事件偶然性强, 往往容易使人产生侥幸心理, 在正常情况下, 部分基层央行和部门负责人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考虑得不多, 经验也明显不足, 对成功防范突发事件的经验总结和查漏补缺的工作不到位, 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 才实施补救措施, 事后总结教训也不够全面和有效;加之平时对应急预案演练次数少, 对预案内容和操作程序不熟悉, 而且往往是演练一结束就将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不知该如何迅速采取得当的应对措施。
(二) 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重点不突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基层央行多数专业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大多是对上级行下发的应急预案复制, 并未在总结其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 结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 因此造成许多应急预案流于形式, 忽视与实际工作结合;重书面预案的制订, 轻应急措施的落实。少数机构的预案形同虚设, 考虑问题和情况假设不全面、不具体, 重点不突出, 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制定得不够清楚、明确, 有的在部门职责和相关人员调整后, 也未对实施方案及时修订, 调整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
(三) 应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机构职责划分不明确, 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根据国务院应急管理规定,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督和处置工作由银监局负责, 对金融机构的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由人民银行负责;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人民银行、银监局的职责在总体上进行了划分, 但是对于某些边缘领域防化风险的具体职能的划分却不够明确, 如系统性风险如何界定, 在处置金融风险中各相关机构的责任如何明确等, 这些都容易造成双方在管理上的越位或缺位, 贻误应对和救助时机。同时, 对于应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信息获取的速度, 阻碍了各机构对突发事件应对的合作, 也增加了应急成本。
(四)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不健全, 应急处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 虽然基层央行的应急预案均规定了突发事件的预案体系, 但对于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预警量化指标体系, 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大多靠个人的主观判断, 容易产生预警不力和预警过度的问题, 不利于突发事件的防范和解决。同时对金融突发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这也不利于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总结和完善。
(五) 应急处置后勤保障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
目前, 各基层央行的应急处理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 许多相关部门的配套管理工作还未跟上, 如后勤保障工作等。后勤保障方面虽然按照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购置了一部分应急处置物资, 但因未建立专门有效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发生突发事件时就容易出现应急物资短缺、变质、丢失等状况;且应急物资在突发事件过后如何进行管理也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模式。同时, 由于除了部分常备应急物资可事先购置, 许多物资都必须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殊需要临时购置, 这给集中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都带来新的课题。
三、完善基层央行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议
(一) 全体动员, 深刻认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要发动基层央行的全体员工深入学习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知识, 深刻认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领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从思想的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树立风险意识, 常敲风险警钟, 做到面临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金融风险等突发事件时有备无患, 处置措施及时稳妥, 确保辖内经济、金融工作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
(二) 细化应急预案内容, 做到应急预案重点突出
各机构、部门在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结合自身实际, 注重可操作性, 多设想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根据风险点细化应急预案的措施, 区分突发事件危害程度, 突出对重点位置、重要部门、主要系统的安全保障。
(三) 在辖内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联合演练和信息共享制度
1. 建议与当地政府和银监部门、金融机构等
进行协商, 对职能划分、沟通协作等达成共识, 并选择适当时机和金融突发事件种类, 组织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以解决在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协调难、实施难的问题。选择金融突发事件种类进行演练时, 应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工作实际, 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预案, 开展突发性, 非预知的应急演练, 突出内外协调、上下联动, 以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检验、提高实战应变能力。
2. 打破应急信息分散和垄断的局面, 改变目
前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以部门为单位逐级上报信息的体制, 建立条块结合、快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力。
(四) 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应急处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及时识别各类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 通过对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 综合评价风险状况, 确定风险等级, 及时、准确地做出预测, 预警。建立应急处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速度、处置措施和处置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和不足, 并进行推广和预防。
(五) 建立内部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结合实际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建立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 保证应急救援需要。
1. 合理确定应急处置物资最低库存量, 根据
突发事件事态的发展情况, 及时添置应急处置物资以备用, 这样既可避免浪费, 又可保证应急物资供应。
2. 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应
【恶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收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6-10
病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6-19
班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7-09
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7-18
中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7-19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理08-11
医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8-13
网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9-09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1-10
物业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