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开题报告(精选12篇)
1.犯罪开题报告 篇一
第1章 绪论
小综述(本章目的)
1.1项目背景(提出问题)、项目意义(3~4行话)
1.2开题报告国内外现状对比分析
1.3研究内容(对几个关键点的研究)
1.4论文结构
小结
第2章 需求分析
小综述
2.1需求概述
2.2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画出流程图并加以解释)
2.3功能需求
2.4非功能需求、性能、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等。
小结
第3章 关键技术分析(不要在答辩时出现,走页数用)
小综述
此章不超过15页
整个论文约75页
第4章 总体设计
小综述
1)设计目标、组织架构图
2)系统架构图(拓扑图、物理架构图、逻辑架构图、功能架构图)
小结
第5章 详细设计
小综述
1)重点介绍2~3个模块的详细设计,介绍模块的具体的功能,模块流程、数据库的设计(ER图),展现几张表。
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小综述
介绍测试流程、举出1~2个测试用例(表格形式),性能测试及测试用例。
小结
第7章 系统的验收及应用情况。
小综述
有3~4章系统主要界面运用图。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不足与改进)
小综述
小结
参考文献:
20篇(格式如下)
【1】 徐金梧等,Turbo C 实用大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1996(5)
开题报告目录模版
目录
1.选题背景及意义 7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7
3.研究目标及内容 8
3.1 研究目标 9
3.2 研究内容 9
3.3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9
4.系统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难点 10
5.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10
6.论文工作计划 11
6.1 论文工作计划 11
6.2 本人工作内容 11
参考文献 11
撰写开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Error!Bookmark not defined.相关文档 Error!Bookmark not defined.开题报告内容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重要的环节,用于向专业报告学生的学位论文所要研究的方向和课题。直接决定学生是否能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的教学环节。依据学院培养大纲对论文的要求,针对我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总结其他专业和我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工作的经验,特给出本要求。以帮助每位学生有效地整理和组织相关资料,做好论文的开题报告。
本要求同时报告的书写格式和排版规范,每位学生要严格遵守,养成习惯。
论文名称:XXXXXXXXXXX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所涉及的学科范畴和应用领域。论文题目中所用到的词应考虑到为检索提供特定实用的信息(如关键词),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论文题目一般应包含“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论文题目结构形式为:范围+对象+动名词。
【报告的篇幅与组成】
开题报告字数在5000~8000字左右。也就是说,按照开题报告的正文用小四号字、1.5倍
行间距的格式要求,开题报告的长度通常为6~9页(图形所占用的篇幅应该折算成为文字数),图形使用较多的开题报告也不应该超过9页。
开题报告内容的组织原则上可以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包括但不限于):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3.研究目标及内容
4.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5.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6.论文工作计划
7.参考文献
【注意】有些论文的课题背景是一个大型项目,开题报告内容可以从整个项目或者系统的角度来进行陈述。陈述是针对完成该项目可能遇到或者存在的问题,从系统架构设计到主要技术的选用,最后到如何用这些技术实现系统所需要的具体功能,就如何能够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为全文的主线进行讨论。使指导老师能够通过上述内容对系统或方案整体的轮廓与功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能只涉及自己所做的工作内容。
每部分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1.选题背景及意义
【内容要求】
撰写本部分内容应该清晰的回答出如下问题:
1. 选题背景:
论文拟研究的题目(问题)背景来源或起因是什么?对来源或起因做出简要描述。选择该题目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 选题意义:
简要说明所选题目的研究成果有何现实应用意义或理论指导意义?
【写作要求和篇幅量】
本部分内容的文字宜精炼简洁,要紧扣题目的内容,要从技术角度去描述,不要去讲大道理或者基本概念。也不要涉及社会和经济意义。该部分内容原则上不要超过大半页纸。通常半页即可。若论文是某个项目的一部分,要说明你在该项目中主要担任何种工作。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本部分是开题报告的重点之一,用来确定你选题的依据是否充分,定位是否合适,通过这部分的说明,确定你所研究的课题是否有立足点。是否是一个真问题。
本部分内容是否能写好,关键在于前期的文献阅读量和理解程度,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是文献综述的核心。
【内容要求】
按照论文主题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和问题本身来组织本部分内容的撰写。紧扣自己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范围,去了解(国内外)别人是怎么解决的,所选择的现状最好是近3—5年来的情况。简要描述他们的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并对比分析这些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你的分析结论。最后的结论要能支持你的选题理由。
【写作要求和篇幅量】
1. 针对自己选题所涉及到的技术、设计、方案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说明当前该领域主要
有哪些解决方案,以及这些方案在技术层面各自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分析清楚那些不足才能成为论文的选题依据。此外,非技术层面的原因如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购买成本,安全性,需求特殊性等非技术问题也可成为选题依据。
2. 本部分内容必须是与自己的选题直接相关的内容,无关的内容不要写入。论述要简明扼要,要客观论述,不要乱用形容词和随意下结论。最好分为国外现状,国内现状和对比分析三部分写。最后给出你的结论。
3. 通过前面的背景、意义与国内外现状分析,在这里一定要总结出几个与你的论文实现的目标直接有关的、现在还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你论文所要解决的核心!在后面的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中,除了具体的技术方案外,必须陈述所选方案是否能解决或者缓解这里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4. 典型情况下,本部分的篇幅不要超过一页半,最多不超过两页。引文方式要按规范表示。
3.研究目标及内容
该部分是开题报告的重点,说明了你的论文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要达到该目标需要做的工作内容。同时要描述一个可行的概要方案,包括技术难点,总体方案的设想等。这部分内容有内在的逻辑链:以研究目标为核心,研究内容要能支持研究目标的实现,关键技术是能否确保研究内容的得以成功完成的要件,解决方案融合了研究内容和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确保研究目标的得以实现的合理方案。
作为开题报告的重点,本部分的篇幅不可太短,可以论述的详细一些,能够让评审老师判断你的研究前景,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与建议。
3.1 研究目标
【内容要求】 研究目标是说明本论文希望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目标的描述要简洁明确,是可最终检查的。例如。系统,软件,工具,方案,模型,体系,方法等。
【写作要求和篇幅量】研究目标要以简洁、明确的技术性语言描述,最好能用一句话陈述完。让人一眼就能定位你的目标。同时在这里还需要简要说明目标完成后预期的结果,以及最后成果的主要特征或类型,便于总结验证。通常几行文字即可,不要作任何展开性的说明,也不需要任何解释性的说明。最好不要超过150字。
3.2 研究内容
【内容要求】该部分重点论述为达到论文的研究目标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即你必须要做哪些事才能达到你的研究目标。
【写作要求和篇幅量】该部分的技术性较强,论述要准确,技术概念要清晰。研究的内容要紧扣研究目标,两者之间要有技术上的关联性、合理性和尽可能的完整性。
以 列条目+简单说明 方式来论述达到研究目标需要完成哪几项具体的工作。每个条目的说明不要超过150字。论述时要用尽量采用技术性的语言、概念和有关术语
3.3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内容要求】为完成研究内容拟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与策略来解决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部分所提出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适当的可行性分析。
【写作要求和篇幅量】要保证你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方案与论文研究内容的关连性和合理性,并对这些对拟采用的方法手段可行性分析的重点。可以用图形,流程图,文字等方式来说明。一页半到两页的篇幅为宜。
【常见问题】罗列所使用的技术、工具和方法,与研究内容和课题本身脱节,不是你经过分析以后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法;为何要采用这些方法,路线等的可行性说服力不
足或与研究内容脱节,4.关键技术难点及系统解决方案
【内容要求】
1. 分析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技术难点有哪些,并分析论证这些难点的解决就能有效地完成研究内容,从而实现研究目标。
2. 给出解决这些难点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
3. 描述为达到研究目标拟采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如系统架构,模型框架,体系框架等等。并分析整体方案的可行性。
【写作要求和篇幅量】关键技术难点主要指技术层面上存在的、用现有普通直观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现在所缺少的某方面知识或技能。所有的分析必须准确,有说服力,并紧扣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不要泛泛而论。篇幅不少于两页。
【常见问题】把要采用的某种知识、技能,方法或者框架体系等等作为论文技术难点或关键技术。拿出一些标准的产品方案或框架体系作为论文研究课题的解决方案,与研究内容脱节。
5.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内容要求】描述最终可供审核与检查的目标成果,成果必须和研究目标一致。在这里可以简单叙述成果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并说明成果的形式。(软件,工具,系统,部件,等,方法,体系)
可能的创新点可以陈述自己完成的工作中与众不同的特点。
【写作要求和篇幅量】要求文字简洁,清晰,最好用一句话来概括成果形式。功能性能列出主要的即可,不要展开解释。可能的创新点要实事求是,没有就不用写。不超过300字为宜
6.论文工作计划
6.1 论文工作计划
陈述完成整个题目的时间计划及完成中期检查与毕业答辩的时间计划。不能简单到只有通用的项目开发几个阶段的时间计划安排,需要结合自己项目中的关键功能或技术的实现以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内容作出更详细的计划安排。最好以表格方式给出,以便于中期检查时检查完成情况。不要用你所承担项目的计划来代替。
6.2 开题报告本人工作内容
在这里给出完成整个系统目标的过程中,自己主要承担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自己在进行一个课题研究或者项目开发之前,对当前或同领域情况的调研是否充分、深入的具体体现。
2.犯罪开题报告 篇二
一、常用数据库检索的基本知识
1. 基本检索技术。
在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等各类机检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检索技术包括: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位置检索、限制检索、加权检索等。 (1) 布尔逻辑检索。所谓布尔逻辑检索 (Boolean Logical) 是用布尔逻辑算符将检索词、短语或代码进行逻辑组配, 指定文献的命中条件和组配次序, 凡符合逻辑组配所规定条件的为命中文献, 否则为非命中文献。它是机检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检索方法, 逻辑算符主要有And/与、Or/或、Not/非, 分述如下:逻辑“与”。运算符为AND或*。检索词A和B用“与”组配, 检索式为:A AND B或者A*B。逻辑“与”检索能增强检索的专指性, 使检索范围缩小, 提高查准率。此算符适于连接有限定关系或交叉关系的词。逻辑“或”。运算符为OR或+。检索词A和检索词B用“或”组配, 检索式为:A OR B或者A+B。它表示检出所有含有A词或者B词的记录。逻辑“或”检索扩大了检索范围, 提高查全率。逻辑“非”。运算符为NOT或-。检索词A和检索词B用“非”组配, 检索式为:A NOT B或者A-B。它表示检出含有A词, 但同时不含B词的记录。 (2) 截词检索。截词检索 (Truncation) 是指用给定的词干做检索词, 查找含有该词干的全部检索词的记录, 也称词干检索或字符屏蔽检索。右截断。截去某个词的尾部, 是词的前方一致比较, 也称前方一致检索。例如:输入employ? (?为截断符号) 得到employ、employer、employee、employment等等。左截断。截去某个词的前部, 是词的后方一致比较, 也称后方一致检索。中间截断。截去某个词的中间部分, 是词的两边一致比较, 也称两边一致检索。复合截断。即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截断方式。有限截断。有限截断是指允许截去有限个字符。无限截断。允许截去的字符数量不限, 也称开放式截断。 (3) 加权检索。加权检索是指根据检索词对检索课题的重要程度, 事先指定不同的权值。检索时, 系统先查找这些检索词在数据库记录中是否存在, 并对存在的检索词计算它们的权值总和, 凡是在用户指定的临界值 (称阈值) 之上者作为命中记录被输出。阈值可视命中记录的多少灵活地进行调整, 阈值越高, 命中记录越少。
2. 检索式。
检索式的概念:根据检索要求, 采用上述布尔逻辑运算符或其他算符将不同的检索词组配起来的检索公式, 用来表达准备检索的信息要求。它可以是简单的一个词, 也可以是通过组配成为一个具有复杂检索概念的检索式。
二、检索的途径及如何选择相关数据库
1. 常用的检索方法有:
全文关键词检索、题名 (篇名) 检索、主题词/关键词检索、著者途径检索、全文自由词 (任意词) 检索、分类检索、出处检索、年份检索。
2. 相关数据库的选择:
依据检索的目的不同, 挑选相应数据库。在立项时, 如果需要对课题进行综合文献调查, 就应选择年限较长且收录较广的专业文献数据库。通过全面检索, 先选出相关课题文献, 然后再找出原文。当要解决具体技术问题时, 则应查找关键技术资料的相关课题, 就要使用工程类技术类的数据库或者专利数据库。当鉴定成果或申报专利时, 就要用到国内外的专利数据库。当我们为完成论文搜集资料时, 可以利用学术研究型数据库查阅一些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
三、中、外文数据库
1. 中国地质大学现有的中文数据库。
Apabi全文电子图;CALIS特色数据库;EPS数据平台;e线图情;北大法意网;博看人文畅销期刊数据库;超星全文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国研网;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金报兴图数字年鉴;起点考试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全文检索系统;盛大天方有声数字图书馆馆藏镜像;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正保远程教育;知识视界;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中国知网CNKI;中国资讯行高校财经数据库;中经网产业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 中国地质大学现有的外文数据库。
ACM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全文数据库AC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全文电子期刊;AGU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美国地球物理协会) ;ASME与ASCE:ASCE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和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数据库;CASHL (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EBSCO:综合类数据库;Ei Village:工程技术 (文摘库) ;Elsevier:综合类数据库 (全文库) ;Emerald:管理学数据库150;Frontiers in China:英文学术期刊;Geo Ref/GSW:美国地质协会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编辑的地学数据库;Geo Science World:是由7家地球科学领域的顶尖协会共同建立的非营利型组织;IEL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and Technology) ;IWA:国际水协会;Me Tel: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Multimedia e Teaching&e Learning, 简称Me Te L) ;Nature;netlibrary;OCLC First Search: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PQDT (全文库) :全球博硕论文全文库;PQDT (文摘库) :全球博硕论文文摘库;SAGE;Science, Scitation Collections: (美国小型学会期刊集) 数据库 (工程包+地球科学包) ;Special Sci DBS:国内最大的外文特色专题数据平台;Springer Link, Web of Knowledge (SCI) :综合类数据库 (文摘库) ;Wiley Inter Science:综合类数据库 (文摘库) ;Wiley电子书;World e Book Library;西文期刊现刊目次数据库。
四、查新实例
1. 查新题目:隧道三维反射波层析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
2. 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
第一种, 国内数据库检索范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2010/4)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999-2010/4) ;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999-2010/4) ;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0-2010/4) ;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1989-2010/4)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数据库 (1984-2010/4) ;万方数据―会议论文数据库 (1982-2010/4) ;万方数据―科技成果数据库 (1982-2010/4) ;万方数据―学术期刊数据库 (1982-2010/4) 。第二种:中文检索词 (研究生学位论文只要求检索中文数据库) :隧道、地质预报、三维反射波、层析成像。第三种, 检索式:隧道AND层析成像AND三维反射波。
3. 检索结果。
在上述所列检索范围内进行检索, 共检索到密切相关文献11篇, 经对检出相关文献的对比分析得出, 对于“隧道三维反射波层析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查新, 首先应依据专业确定正确的检索词, 然后建立检索式, 确定检索式的逻辑关系;根据专业的范围正确选择相关数据库;用检索词建立的检索式, 在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得出检索结论。
参考文献
[1]谢新洲, 腾跃.科技查新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3.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与撰写 篇三
一、课题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联系与区别
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而言,开题报告是研究者申报的课题被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立项后,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由课题负责人(主持人)向课题组人员、课题研究指导人员(专家组)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关于课题研究的书面论证材料。
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一样,都是对一项课题所作的论证及研究工作设想,其内容结构大体相同,但其区别也较为明显。
一方面,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前,是对所选择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思考和论述,主要是阐明课题研究的必要和可行,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立项”;而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后(如果没有被批准立项,就不存在课题开题),是在选题论证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依据、价值、内容、方法等进行的更加具体和系统的思考与论述,是对研究过程、研究人员、研究保障等作出的科学规划和全面安排,是为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和文本表述。可以说,开题报告是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再设计、再修改,其内容相较于研究方案更加完善和充实,其论证和构想更加科学、全面和可行,研究工作安排更具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诊断,对教育经验的梳理,对学习所得的思考,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等等。而在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工作一般包括开展相关调研,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结构优化,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细化、优化和充实、完善,开展相关培训,等等。应该说,从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开题报告论证,是一个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是对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相关问题更加明确的过程,是由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操作的关键步骤。
因此,课题开题报告绝不是课题研究方案甚至是“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相关内容的简单复制。作为课题研究者,既要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要弄清其在设计目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楚,内容和方法更为适当,研究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以便更好地完成预期研究任务,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与结构
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开题报告题目、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等。
开题报告题目常常采用“课题名称+开题报告”的形式表述,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必须与课题管理部门审批的名称(专家评审时会对个别申报的课题名称作必要改动)即《课题立项通知书》列明的名称完全一致,否则会被不予认可。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课题开题报告题目下面须署课题研究单位课题组名称,如“××学校课题组”,一般不署撰写者个人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论证设计的负责。
在开题报告正文之前一般还应有一段序言。序言主要是说明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尽快入题,切忌面面俱到、不着边际。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不仅标志着课题组对所研究课题的理解、论证水平,细节处往往也显示出课题组成员的学术素养,因此,一定要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语意清晰、逻辑性强、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历史背景、现实背景),课题研究的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实践依据),课题研究的现状(国内国外、省内省外的研究现状及问题述评),课题研究的目的(解决哪些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课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课题研究的意义(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长远意义等)。语言表述要针对问题,适度、准确,既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漫无边际。
“课题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有时也包括对其他主要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是关于核心问题的概念,其他主要概念则是相关的对核心概念起限定作用的概念。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学习策略”就是核心概念,应着重对其在该课题中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科学界定,同时也应结合课题研究的具体对象和研究操作,对“小学学科”和“实验研究”作简要界定。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课题研究核心问题的细化表述,可以从不同维度分别列出。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可以从学科维度列出“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实验研究”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研究”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实验研究”等内容,也可以从学习过程维度列出“小学学科课前预习策略研究” “小学学科课堂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学科课后复习策略研究”等内容。研究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一表述,可适当展开,语言应简要、准确。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课题研究所选用方法的具体表述。适合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较多,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不同的课题往往会根据研究问题类型的差异,采用一种或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很明显是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有可能用到“观察法”;而“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则需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表述时不能只简单写明某种研究方法,还应适当说明如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计划”主要是从时间维度上将研究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主要研究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一般来说,可将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而“实施阶段”又往往要再分为若干环节。研究者可借鉴类似课题的研究过程,思考、确定自己所承担课题的具体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是对课题研究结果的预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有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教育教学专著等表现形式。阶段成果可以同时用多种形式呈现,省级以上课题还会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至少正式发表一篇相关的学术论文;最终成果则一般要求以研究报告和研究专著的形式呈现,其中研究报告是必须有的成果形式。表述时要注明成果形式、成果名称及完成时间,可采用表格式呈现。
“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是对课题研究团队和任务分担的安排。应写明课题组人员的构成及年龄、学历、职称、研究专长、研究经验等结构特点,并详细说明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是对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所需条件的分析与承诺,主要包括研究基础、研究保障等内容。“研究基础”应写明课题组成员完成的相关研究课题及取得的成果情况,“研究保障”主要写明该课题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设施设备、时间、制度、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及经费等条件和保障情况。
开题报告的结尾一般应写几句感谢、希望以及表态性的话语。主要是感谢曾经指导或参加过课题论证而又不在课题组的人员,希望有关方面继续给予帮助,表明研究者的态度,等等,语言要简明、诚恳。
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并经课题组反复讨论定稿后,就可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召开课题开题会议,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无不妥,开题工作即告完成,课题研究就将进入具体实施的新阶段。
4.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 篇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选题的根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传统语文教学使得师生在课堂中均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寻求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从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无为之教的策略,并研究了采取无为之教的原因,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无为之教实施的状况和原因,最后重点探讨了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则和策略!
2、不可否认,迄今为止,完整、系统地用纯理论来论述无为之教的并不多见,但无为之教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西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和儿童中心论以及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法,老庄的“无为而治”和“北魏南李”(魏书生和李镇西)教学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无为之教相通或类似。笔者在详阅其它相关资料,并借鉴成功的教育典范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提炼、类比等方法完成了此文的创作,意义深远!
二、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是阐释无为之教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指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现状及其造成现状的原因。
第四部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原则与策略。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调查研究法。
(二)可行性分析
1、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2、符合现代教育的“主导”、“主体”理论。
3、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辩证关系。
4、成功的教改经验和先行者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3/20――4/7围绕选题,撰写提纲,并完成初稿,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4/7――4/23充分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后,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4/23――4/30在老师指导下,在二稿的基础上对论文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论文格式规范予以完善,基本定稿。
5.犯罪开题报告 篇五
北戴河实验小学陈菲
一、课题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困扰,作文教学效率始终不高,学生作文质量始终不太理想。但是,只要冷静思索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一切皆缘于我们对学生习作要求过高、过严、过死,各种条条框框和习惯势力将学生的手脚和自由想象的空间紧紧束缚,学生没有写作的自由和自主权,多数作文由老师指定“写什么”、“怎样写”,甚至一些老师为了应考,让学生背各种类型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作文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内外结合,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这些现象抑制学生的个性,影响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确立了《培养学生情趣作文激发写作兴趣的探索与研究》这一科研课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师应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下些功夫,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可以在作文之先为学生创设欢乐、愉悦的作文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做,使学生初则萌发好奇探索之情,继则写作的欲望在胸中激荡,终则“我手写我心”一吐为快。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
本课题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新成果,立足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高效的实施习作教学的实践流程,最终培养学生情趣作文能力。
本课题的主要依据: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中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以往的教学的不足指出了明确的改进方向。
(二)、《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也确立了明确的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要求我们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三、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作文教学的模式研究。
具体的作文教学模式雏形为:积累素材――模仿习作――放胆作文.2、作文教学与实施途径整体化的研究。
依据趣味作文目的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途径可分为五方面:
(1)观察与表达结合。(2)积累语言,陶冶情趣。
(3)读与写结合。(4)即兴口头作文。(5)课内外结合。
四、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调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起草并拟订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2)实验阶段(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实施阶段:边实验、边总结、边学习、辩论证,扎实开展实验,做好过程性材料积累。
(3)结题阶段(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论文,提供优秀案例,编辑学生优秀论文集。请有关部门鉴定结题。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趣味作文将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有关作文教学的理论为支撑,启动,实施,总结作文教学研究的全过程。
2、实验研究法:开展趣味作文教学研究活动,本身蕴含并昭示探索性,实验性,研究性。实验将贯穿作文教学研究的全过程,注意课内外结合,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及时调查,不断完善新一轮的实验过程,以求改进式发展。
3、调查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趣味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的作文兴趣值,积累语言的数量、质量,学生作文的速与质都要进行调查研究,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
4、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总结,全面回顾和评定前阶段的各方面得失,为求得活动的整体效益和拟订活动的推广延续提供科学的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总结性研究报告。
2、课题经验论文集。
3、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分析等。
6.开题报告与立项报告的区别 篇六
开题报告与立项报告看似类似(因为一级目录大致相同),但相比之下,重点和详略有明显变化,主要有以下实际区别:
1.立项报告强调“为什么(背景、意义、目标等)”,而开题报告强调“做哪些、怎样做(计划步骤、人员分工、任务方案等)”。
2.立项报告重视“凭什么(条件、师资、决心、前期成果等)”,而开题报告重视“已怎样、将怎样(进度、现状、估计、预见等)”。
3.立项报告关注“应怎样(假设、论述)”或“别人有什么问题(诊断、分析)”,而开题报告关注“自己已怎样(已然、既成)”或“我们决定怎样(用什么、做什么、怎样做)”。
上述三种说法相互交叉,有尚未厘清之嫌。则换一套说法,就是:
立项报告的是为了让他人(专家)觉得该课题很重要(有必要)、有意义(有价值)、有思路(有设想)、有可能(有条件有能力有基础)。即,立项报告是为了“争取认可”、“争取关注”、““争取支持”等。
7.犯罪开题报告 篇七
2010年9月29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博士后开题报告会在安全大厦1101会议室召开, 何学秋教授主持会议, 合作导师刘铁民研究员、张兴凯教授、李仲学教授、蒋仲安教授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安科院公共安全研究所、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等相关研究部门, 以及科技发展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公室等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和研究人员。
此次博士后的开题报告题目分别为:孙恩吉博士《强震作用下尾矿库溃坝演化规律及失稳模拟方法研究》、王永明博士《区域路网系统的脆弱性分析及模拟研究》。
合作导师及其他参会的同志对开题报告的立项名称、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创新点、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评议, 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及建议。
8.犯罪开题报告 篇八
关键词:开题报告;研究生;培养
G643
一、提高综合素养
开题报告之始为选题,即选择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选题来源诸多,可以源自研究生自身的学识积累与判断,来自文献阅读给予的启示,或者来自导师的建议引导。选题过程中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观察及总结能力。纵然知识网罗,对于它的运用不能照搬照抄,学会灵活转化与深入才是深刻的自我吸收。
在学生思考进步的同时,学生在与导师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反映学识水平,折射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度与理解力。从某一层面而言,开题报告的选题过程相当于教育反馈系统,对于导师辅导学生教育上具有启示作用。从而完善教育体系并提高教育水准,从侧面促进研究生学业的进步及思想的成熟。
二、夯实理论基础
研究生完成开题报告时需要查阅大量文献,把已有研究文献所呈现观点加以论证,加强概述化开题报告要求。通过对科研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追溯研究问题的起源与历史,把握沿用至今的知识锁链,为自己的论文寻求理论根基,从而打下扎实理论基础,构造系统的知识框架与支撑。汲取知识的过程打开学生的学术眼界,迈进广而全的层面。落实研究的基点,确凿有据,周密严谨。通过与前辈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对比,可以发现研究发展过程的优点与不足,取其精华,从而减少课题研究的弯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晚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迈动科研的步履。
文献综述为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思路,它不仅需要对文献有大量广泛的阅读,且更多注重于学生如何看待各方面文献观点,进行总结归拢并评判,为己所用。如果文献阅读是“拿来”,那么它则不是简单“放下”——是“转化”。文献综述不是文献陈述,在阅读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理解及创造的元素,站在新的视角上看待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发现尚未探及的新知识领域。作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产物,必定不是简单堆砌而成的长篇累牍。这就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性及先进性。
三、突破自我局限
问题是研究之源。费德尔指出:“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 [1]于论文之前,始于开题报告,如何选题、如何拓展、如何提炼、如何进展、如何印证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步骤。环环相扣的整体,链条断裂则有待重建。每一个环节都充斥着疑问,后续出错则推敲前一步,依次反推甚至就起初提出的问题合理性划上问号。步步反思,步步完善,步步校正。犹如构建桥梁大厦之前,于内心构想、于图纸描算,开题报告的填写不只是简单填充,字里行间,研究的蓝图跃然纸上。
马斯洛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不应该以方法为中心”[2]。方法与问题、方法与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思考方法所对应的问题是什么,对方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充分,也不可能创造出适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文献的阅览筛选中,可以发现知识的宝藏、创意的闪光点,但鉴别对比之间,可以察觉构思或实践中的遗漏与欠缺。对于前辈的理论及探索充分思考、大胆质疑,杜绝亦步亦趋。于问题中进一步发现问题,循序渐进,在质疑与探索中进行更广更深层次的发掘,“否定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定,找准位置与价值所在,从而扩充认知,突破自我局限。
四、衔接实践步履
开题报告并非纸上谈兵,对于提出的问题应当能予以解决,这就涉及研究方法的问题。正如“你运用的方法一定要能够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3]研究方法是回答研究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转换。[4]如果说问题的起草注重于理论,那么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就是理论与现实的衔接。它将研究者的研究课题立体化、实际化、具体化。而研究生则必须将实施操作罗列出来,对于如何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过程详尽描述,并进行实打实地预算与估测,评估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深扎理论根基之后,进一步落实后续实际操作。一个看似细致繁杂的过程却锻炼了研究生的科学性思维,化理论为实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所谓实践出真知,科研的步伐也是猜想与证明的不断循环。列出细致性计劃,指明研究方向,从而脚踏实地地指导行动,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美国哲学家库恩认为:“范式是指在某一学科内被人们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共同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其本义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5]在一定的学科领域里,惯用的思维与表达方式体现出专业性,又称为学理性,即一项学术研究要符合该领域学术共同体所遵循的学术习惯和学术标准。[6]当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出被业界认可的非“伪研究”,并非华而不实的空洞内容,这便让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也使这个学习过程富有研究与教育意义。
此外,于研究生而言,设计出自己研究的具体方法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科研的积极性。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与责任心,对于研究生而言是行动层面的鼓励,有助于行动力的提高。
开题报告是书面报告,却是内容重于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教案。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问题加以分析,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研究生坚持一切以问题为中心,都可以很好地培养研究生的思维模式并锻炼其综合能力。由此可观,作为生动的教科书,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参考文献:
[1](法)布洛赫, 张和声, 程郁. 为历史学辩护[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马克斯韦尔. 质的研究设计[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4]朱旭东.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1):1-4.
[5]鄢显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常见问题分析——兼论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学理意识[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6):56-60.
通讯作者:汪 丽
9.论文开题报告 篇九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初探
学 科 部:
财经学科部
专
业:
工商管理
班
级:
101班
学
号:
xxx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填表日期:
2013 年
月
日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人才竞争上表现尤为明显。如今,每个公司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不断地促进着企业的发展,鞭策企业员工,使之不断进步,这逐渐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但是在其不断地发展演变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激励机制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而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是国有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体上,国有企业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存在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缺乏员工交流轮岗机制等问题。
在社会主义改革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环境下,高素质的人才留用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能够吸引人才、吸收人才、知人善任的企业能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有力的市场竞争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企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稀缺的资源,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必须妥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知识型员工。但因知识型员工自身具有的特点,传统单一的激励机制已很难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考虑对员工实行一定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员工自发性的提高工作热情,有利于企业的自身的快速发展。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主要是调整员工积极性的过程,也是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二)选题意义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是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下的中心环节之一,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高度整合、激烈竞争的时代,人才和科技成为竞争的焦点,所以能否留住人才成为一家企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长远来看,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建设对于培养员工忠诚度和激发员工工作激情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以较高的发展站位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完整、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才能招揽和留住人才,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产品、服务的竞争力,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因此,员工激励机制建设并非简单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而是以提高员工忠诚度、责任感和工作效能为目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制度上的不同,导致了国有企业的一些特殊的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着历史包袱重、社会责任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缺乏适应自身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得许多企业需要的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的进一步职业发展承受了巨大阻力并得不到有效解决,从而发生了人才从国有企业流失的现象,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而针对近年来专家学者关于而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的激励机制的问题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以高栋、郑玉祥等专家学者研究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上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唯学历、唯文凭的传统人才评价标准
脱离企业实际,阻碍了企业发展,长期以来,企业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尺子只有一把,这就是学历如何,有无文凭。这样的“一刀切”遂衍生出了一个悖论: 谁也没有说文凭是万能的,但实际奉行的则是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谁也没有说文凭就等于水平,但九九归一依然是有没有水平就要看文凭,这种狭隘的唯文凭、唯学历的人才评价标准,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符合客观发展实际,已严重脱离了企业的实际,埋没了大批在技能岗位工作而无文凭的优秀人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从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建设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尚未充分地认识到员工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计划,对员工的工作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并将之与员工奖惩紧密结合起来,而是采取比较固化的薪酬结构,使得员工普遍感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企业竞争力下降。
(三)激励机制僵化,激励效果欠佳
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激励以薪酬套改为主,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专项激励机制,有些企业开展某些专项的技能大赛,但大多属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而没有将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造成激励方式单
一、僵化、短期化,难以达到长期激励的效果。
(四)以物质激励为主,忽视了激励机制的精神诉求
重视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是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重要特点,这主要源于企业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缺乏正确的理解,将激励机制等同于用金钱奖励员工,因涉及到经济开支而缺乏正激励机制建设的积极性。此外,有些企业激励机制的执行力不强,使激励机制形同虚设,进而失信于员工,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五)过度使用负激励,正激励缺失
有些国有企业很重视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片面强调对违规行为的处罚,造成员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员工反馈机制缺位
当前,很多企业内部上下级往往缺乏必要的沟通,管理者也缺乏与员工的沟通意识,只重视下达命令,忽视了意见的反馈阶段,没有立足员工的真实需求,缺少调查和分析的主观判断必然导致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得绩效考核仅停留在企业层面,造成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
(七)日趋激烈的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是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外因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各大公司极为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现状,员工会倾向于选择有利自身发展和受重视的行业和企业。
同时,以田贞、王南等学者为代表的就国有企业激励制度主要影响因素和形式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在两个方面 1.思想上存在误区:
(1)激励就是奖励。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须辅以约束机制措施,将员工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2)激励方法针对性。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的分析,找到他们的激励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这样,激励措施才能最有效。采取两种甚至几种截然不同的激励措施是有其道理的。从低层次的个人需求来讲,采用物质激励会更有效经济。相反,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于内在精神方面对成就的需要更多些。
(3)只要建立起激励制度就能达到激励效果。一些企业发现,在建立起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平反而下降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当与企业的一系列相关体制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才能更有效。
2.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薪酬缺少公平性。我国国有企业正在进行薪酬制度改革。但目前总体来看,国有企业薪酬的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方面都还很欠缺,在员工福利方面表现得主观随意性强。(2)缺乏培训与发展体系。很多企业中,负责管理培训的部门独立于人事部门之外,有的企业甚至将培训的组织工作分散到各部门,不利于将培训与员工的发展、员工绩效评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关于当前研究中发现的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在促使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改革的根本动力上,以吴晓、宋仕途等专家学者研究指出,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使国企员工与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同国企的利益合理结合起来,激发经营者与员工的工作热情,集中精力工作,积极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当经营者与员工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后,国企才能持续保持活力与竞争力,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因为人力资源是国企进行可持续发展最为积极主动且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可以直接促进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激励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主观能动性作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升创新能力等,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激励机制。一个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在公平原则上可以有效地为国企选拨人才与提升人才,并进行合理的优胜劣汰,实现能者居上的用人机制。
另外,完善的激励机制还能为国企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以及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避免出现非正常的人才流动现象。人才流失无形中造成了国企的隐性资本流失,导致企业付出了高额成本,人才流失增加了企业重新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扰乱了接下来的人力配备计划,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稳定性和持续性;并可能对其他员工造成心理暗示等连锁效应;重要客户的流失;还可能造成企业核心机密的流失和关键技术的外漏,所以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可以说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在未来的国企的发展过程中,梁宁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创新性思考,即:作为管理者应真正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特别是一线人员,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研究激励问题。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激励对象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激励模式,而不能“千人一面”。既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又要兼顾员工不同的需求层次、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等非经济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激励机制的目标、框架、激励对象、激励方向、激励措施、预期效果和具体操作模式。
(一)创新绩效考评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绩效考评体系,是健全以利益驱动为基础的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由于国有资产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考评体系应进一步突出企业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馈绩效,充分运用考评成果,借以激发经营行为和员工的潜能,引导、检查、督促其行为,从而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总体绩效的提高。
(二)创新企业福利激励机制
应借鉴中外优秀企业经验,探索实行“自助餐式的福利”,让员工各取所需,弹性自助。企业首先确定一份福利清单(一般包括保险、津贴、带薪休假、旅游、培训和补贴等),然后年终根据业绩等对被评选出的优秀员工给予一定的福利奖励,允许员工在金额内随意选择自己偏好的福利项目。相对于传统福利计划,这种“自助餐式的福利”更具人情味,也更能充分发挥福利的激励作用。
(三)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构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公开竞聘制度,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真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吸引高层次急需人才为企业所用。着力培养、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要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灵活运用薪酬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现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了解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以及对人才激励机制革新的看法,并对解决办法进行浅谈。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再对本文的框架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首先概述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进行总结性分析,了解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为激励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主要阐述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中问题的基本情况,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导致问题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第四部分为解决问题和对激励机制发展对策、方向的分析
主要针对激励机制中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以及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的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叙述。
第五部分为结论
综合分析阐述主要观点,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历史文献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整理各类文献资料,如报纸、期刊、博硕士论文等资料,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归纳。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一)研究目标: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问题的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突出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特色: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全面分析,在激励机制方面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认识和分析; 2.本文通过对目前已有文献的总结,找出了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概括,而得出本文的观点;
3.本文通过在问题的解决上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效率,为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变革和创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工作进度:
2013年12月15日-2013年12月31日,开题和构思论文写作大纲。2014年01月02日-2014年01月31日,完成论文编写的前期工作。2014年02月01日-2014年03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2014年03月16日-2014年04月15日,撰写、提交、修改论文二稿。2014年04月16日-2014年05月10日,撰写、提交、修改论文三稿。2014年05月10日-2014年05月25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六、参考文献
10.开题报告(基坑支护) 篇十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兴建或准备兴建地下工程,这就可能涉及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的突出特点是,其设计与施工除需保证深基坑工程自身的技术合理与安全外,还需控制其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深基坑工程发展的历史不长,在理论研究落后与工程实践,而工程经验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基坑工程的事故,也出现了许多深基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工程实例。因此,从根本上加强深基坑工程相关理论的研究,不断改进与完善设计方法,整体提高深基坑工程的技术是关键所在。
港澳大厦基坑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商业区与住宅区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地资源珍贵,该地区地下室较少,港澳大厦为两层地下室结构,将为以后临沂市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该地下室也可作为本市的标志性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经济影响力。
选定该课题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本人毕业后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能够使我们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港澳大厦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我们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项毕业设计选题为港澳大厦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和了解与岩土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以前学习过的(深基坑支护、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等)知识,并按照现行规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以后的基坑处理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2.1课题研究现状
我国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起步较晚,20 世纪 80 年代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多为一层,基坑深不过 4m,常采用放坡开挖就可以解决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大量的基坑工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层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的大量兴建,开始出现两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一般在8m左右,少数超过10m。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下,全国工程建设亦突飞猛进,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 的比比皆是,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来越深,对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防、地铁、地下商场、仓库、影剧院等大量工程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城市地下空间开挖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提高。我国城市地下工程、隧道及井孔工程等先后采用了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冻结法及注浆法等,这些技术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了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更新与发展。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都必须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要求。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国外许多国家陆续制订了指导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和施工的法规。除了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冻结法及注浆法等开挖技术外新进展有:(1)全过程机械化。从护坡、土方开挖、结构施工,包括暗挖法施工的拱架安装、喷射混凝土、泥浆配制和处理等工序的机械化,同时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监控,从而保证了施工安全、快速施工和优良的工程质量。
(2)盾构法得到较大发展。近30 年内英、美、法、日等国大量采用盾构施工技术,日本已生产盾构近万台,用于地铁、铁路、公路,水工及管网施工,已出现双联、三联、四联盾构,能完成三跨地铁车站,开挖宽度达17m。日本正设想设计直径 80m 的盾构,在地下建造人造太阳和住宅区。
(3)微型盾构和非开挖技术已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建造各种直径的雨、污水、自来水管道和电缆管道。微型盾构就是直径 2m以下的盾构。刀盘掘进,遥控和卫星定位控制方向和坡度,然后安装管片。非开挖技术就是采用微型钻机,通过切割轮成孔,退回钻杆后安装管线或电缆。
(4)预砌块法施工技术。拱圈是在土方开挖后采用拼装机安装,管片上留有注浆孔,衬砌拼装完成后,由注浆孔向壁后注浆,堵塞空隙,增强围岩与衬砌的共同作用。法国用此法施工的最大单拱跨度达 24.48m。
(5)预切槽法施工技术。意、法等国制造了一种地层预切槽机,采用链条沿拱圈将地层切割出一条宽 15cm,长 4~5m 的槽缝,然后向槽缝内喷射混凝土,并在其保护下开挖土方,做防水层及二次衬砌,形成隧道。
(6)顶管大管棚法。修建地铁车站时,在顶管内灌混凝土,形成大管棚,再在其保护下进行暗挖施工。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应资料外,必须在设计前到工程现场亲自了解,最好能目测各土层的土样,对将来降水工程的布置及其与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降低地下水位的常用方法可分为明沟降水和井点降水两类。明沟降水由于其制约条件较多,尚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井点降水的适用条件较广,并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应用、发展和改进,已形成了多种井点降水的方法。目前常用的井点降水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点,辐射井点等。这些有效的降水方法现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降水工程中,但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以后,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地面沉降,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及残留滞水的处理等。
明沟降水是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或渗渠和集水井,使进入基坑内的地下水沿排水沟渠流入井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明沟降水一般适用于土层较密实,坑壁较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会产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
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基坑工程时,通常采用井点降水法来降低地下水位。垂直井点常沿基坑四周外围布设,水平井点则可穿越基坑四周和底部,井点深度大于要求的降水深度,通过井点抽水或引渗来降低地下水位,实现基坑外的暗降,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经井点降水后,能有效地截住地下渗流,降低地下水位,克服基坑的流砂和管涌现象,防止边坡和基坑底面的破坏;减少侧土压力,增加挖掘边坡的稳定性,有利于边坡的支护和施工;防止基底隆起和破坏,加速地基土的固结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及保证施工安全。
——深基坑工程实用技术[J].基坑工程,1996,17(5)传统的基坑计算均以稳定性为主,而未研究解决在失稳之前的变形过程。但在当前的基坑工程中,由于对周边环境的要求,基坑变形控制已成为重要的设计内容。
变形控制设计包括变形预测分析、动态设计及变形控制技术三项基本内容: 变形预测分析。变形预测分析是变形控制设计的基础,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动态设计。动态设计是变形控制的核心,即将设计置于动态过程中,允许并提倡支护设计在施工、运营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完善,尤其随监测信息的采集和反馈对原设计作出及时必要的修正,以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控制;变形控制技术。变形控制必须通过具体的技术措施予以实现。
——软土深基坑工程的稳定与隆起研究[J].侯学渊.地基理论与实践,1992 3 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0] 唐梦雄,陈如桂.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1] 刘建航, 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12] 黄强.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M].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5 [13] 尉希成.支护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14] 唐业清.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15] 龚晓南, 高有潮.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1998 [16] 杨予.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D].南宁: 广西大学, 1999.[17] 张引平.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14(4): 182-182 [18] Clough G.W, Dunean J.M.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f Retaining wa11 Behavior[J].ASCE, 1971, 165-167 [19] Andrew J.W, Youssef M.A.Analysis of Deep Excavation in Boston[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1993, 69-89 [20] Sunil S.Kishnani, Ronaldo I.Seepage and Soi1-structure Interface Effects in Braced Excavations[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1993, 912-929 [21] Andrew J.W,Youssef M.A.Analysis of Deep Excavation in Boston[J].Journal of Geotechnanical Engineering, 1993,69-89 [22] Sunil S.Kishnani,Ronaldo I.Seepage and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Effects in Braced Excavations[J].Journal
of
11.企业家“犯罪报告”披露内幕 篇十一
企業家犯罪报告的相关信息全部来源于官方及新华社等媒体的公开报道。此外,该报告由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牵头申报,被正式列为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项目组别为“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王荣利被聘为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报告显示,2013年度涉及企业家犯罪案例为350例,其中国企高管涉案117例、民企老板涉案233例。“相当于平均每天发案一起”!
在117例国企高管涉案案件中,除了自杀等5例外,其余112例均构成或涉嫌刑事犯罪。112例案例中,仅4例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等罪行,63例均属于经济犯罪。
比117例国企高管涉案更多的,是233例民企老板涉案,其中的203例均涉嫌犯罪,有196例涉及经济问题,超过半数的案例属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
截至2013年底,有115例民企老板犯罪案例明确了犯罪罪名,累计触犯197个(次)罪名,平均每例触犯1.7个罪名。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同样多,各有15例;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经营罪与诈骗罪一样,均为10例;涉及行贿受贿罪有15例。
与往年类似,犯事的民企老板涉黑案件依然较多,暴力侵犯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件有7例。此外,涉及到食品安全的案例也较多,有12个案例涉及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在203例涉嫌刑事犯罪案例中,已公开的98例披露了涉案金额,动辄高达数十亿元,累计达3417.942亿元。
而集资诈骗、涉黑、杀人已是如今民企老板走上“不归路”的最主要罪名。2013年,有3案4人被执行死刑。一是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曾成杰,二是山东青岛“黑老大”聂磊,三是“比煤更黑的黑”云南泸西煤矿主王建福及其下属打手王飞云。这三起案件分别涉集资诈骗、“涉黑”、涉杀人、爆炸等罪行,反映出民企老板最严重犯罪的几种情况。
12.犯罪开题报告 篇十二
总之,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中凸显的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调查研究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 不仅对自身有教育借鉴意义, 更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举两得!接下来, 笔者将结合现实察访的青少年犯罪个案, 按照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详述调查该课题的过程、结论及实践体会。
一、青少年犯罪案例的社会调查情况
考虑到该课题的特殊性, 为使本份调查报告更加严谨准确, 笔者采取个案调查、访问调查、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以下是调研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
就在2014年春节后不久, 山西省太原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案, 年仅25岁的被告王某与邻居赵某发生口角之后, 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受害人赵某头部、腹部连捅数刀, 致其轻伤。酿成大错的王某自然难逃法律的处罚, 等待他的是六个月有期徒刑。由于案发地点就在笔者楼下, 本人得以目睹案发的全过程。当时场面之血腥自不在话下, 但更令笔者震惊的是平日里看似文静的年轻小伙何以对邻居下此毒手?即使是因为些口角之争, 为何王某在面对已然被自己打倒在地、鲜血淋漓的赵某时并不及时收手, 反而得寸进尺, 拔出凶器呢?带着这些疑惑, 笔者试着询问每日在楼下散步的王大爷, 也就是王某的父亲。虽然大家平日里都是熟络的大院居民, 但他却对此事三缄其口, 只是最后自言自语道:“都是惯坏了”。
这次个案调查无疑是失败的, 深思过后, 笔者认为失败原因在于自己选错了调查对象。中华民族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文化在老年人心中根深蒂固, 有谁乐意将自家的伤疤暴露在阳光之下, 况且换位思考, 担忧狱中儿子的王大爷又怎会情愿通过回忆案发经过来加深自己的痛苦。当然, 从王大爷处得不到有用信息并不代表调研无法继续, 那些常年在楼下“站岗”的大妈们却很乐意成为调研对象。从她们口中可以得知, 王大爷与老伴儿育有一儿一女, 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 全家人对王某十分宠溺。后来, 为了纠正他暴躁的性格, 王大爷让早就辍学的王某参军锻炼, 王某从部队复员至今也未曾有稳定工作。而王某与赵某的冲突也并非事发偶然, 因为看赵某是残疾人还时常在自己家门口犯羊癫疯, 王某经常和赵某发生言语和肢体上的冲突。最终, 王某平日的嚣张酿成悲剧, 他不仅自己深陷囵圄, 还要让家人承担十万元的赔偿责任, 可谓雪上加霜。
经过这样的探访, 一例鲜活的青少年犯罪个案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且不说毫分缕析该案的犯罪成因及相关对策, 仅仅是如何搜集个案以及面对个案时该从哪些角度调研就已经是在考验一个法律人的专业功底和法律素养。
在充分吸取经验之后, 笔者又开展了第二例个案调研。为了减少调研阻力, 此次的调研对象锁定在本人的亲属 (以下称其刘某) 。果然, 在家常似的对话中, 调研工作顺利展开, 刘某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了以下的叙述。刘某的儿子孟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目前正在监狱服刑。2009年8月22日, 年仅22岁的孟某及其堂兄在河南省长葛市某歌厅内喝酒, 期间与另一年轻人程某发生口角继而厮打, 后经人劝说双方皆离开歌厅。但生性好斗耍狠的孟某及其堂兄并未就此罢休, 为发泄心中的不平与怨恨, 二人手持从路边抢来的菜刀杀死受害人程某并在某宾馆的花池焚尸灭迹。了解到孟某犯罪性质之恶劣, 手段之残忍, 笔者实在难以将其与印象中那个沉静的少年相联系!为何一个朴实的务农家庭竟会培养出这样的杀人恶魔?或许答案也正深藏在孟某所出生的家庭。虽然孟某的家境在农村并不算差, 但他勤劳的父母却过分重视金钱, 老两口不仅自己在打工路上分秒必争, 他们甚至欣然接受了儿子初中辍学的请求, 并催促孟某及早打工挣钱。就这样, 截止案发前的几年里, 孟某居无定所, 以在澡堂给人搓澡为生。不仅如此, 孟某沾染了一身不良社会习气, 喜好喝酒打架。而面对孟某的陋习, 愚昧无知的父母甚至以为只有这样的儿子才能在农村有一席之地, 便对其更加放纵, 使得孟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牢狱幽幽路漫漫, 孟某此生的大好年华注定要付与囵圄, 也不知刘某有生之年还能否与儿子团聚, 一个安静祥和的家庭就这样破碎, 青少年犯罪之危害令人深思!
为了避免个案调查导致调研结果的片面性, 笔者还参阅了大量权威文献, 如《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报告》、《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率态势剖析》等, 具体结论将在下文阐述。
二、试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综合现有的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不难发现, 青少犯罪大致可分为贪财与伤害两种类型。不同的犯罪类型对应各自犯罪模式。因贪财而犯罪的青少年最开始表现为逃学, 之后在其行走社会时需要金钱玩乐却又难以独立谋生, 很容易自发或在他人诱导下犯罪, 偷、拿、盗、抢行为的发生很是常见。因伤害他人而犯罪的青少年则最开始表现为性格暴躁, 不服管教;或是在其心智尚未成熟时就接触社会, 沾染不良风气, 于是在因琐事心生愤恨后往往难以控制自己, 最终铸成大错。比较两种青少年犯罪模式可发现几点共性, 即家长未及时监管、青少年过早辍学踏入社会、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对应的, 青少年犯罪成因可初步分为以下三类:
(一)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诱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首要原因。其一,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渴望独立却又经验不足, 情感强烈却又容易冲动。笔者认为这样的性格特征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正常的, 甚至是每一位青少年都必将经历的。但作为社会经验丰富的家长若不对此提高警惕, 则易使孩子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在不良信息诱导下是非不分, 黑白颠倒, 本该花样的年华只得提早凋零。其二、家庭环境不温馨。大量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显示, 虽然这些青少年作案时的年龄集中在14岁到20岁, 但他们12岁以前所生活的家庭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他们的父母或是进城务工, 将教育孩子的重担交由家中老人;或是离异重组, 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不管不顾。缺少父母关爱的青少年为摆脱心灵深处的孤独感更容易为不良环境所吸引, 从而迈出了走向犯罪的第一步。其三、家庭教育的方式欠妥当。青少年罪犯的家庭教育往往表现为过分宠溺或过于粗暴。前者常发生在独生子女家庭, 对孩子的百般溺爱导致其性格逐步任性骄纵, 我行我素, 甚至不能容忍丝毫的批评与不公, 正可谓“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后者则常见于离异家庭、农村家庭或父母有犯罪前科的家庭,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看似正确实则是将暴力基因移植在下一代身上, 给青少年埋下暴力犯罪的隐患。最后, 父母榜样未树立。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守护神, 父母理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可如果父母品行不端, 给下一代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昔有李刚之子李启铭, 今有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这些嚣张跋扈的青少年无不是受家庭环境熏陶, 相信权大于法, 依靠家庭势力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上文提到的个案中亦包含着导致犯罪的家庭因素。如果王大爷在育儿之初就能认识到“宠子未有不骄, 娇子未有不败”的道理;如果在王某性格变得愈发骄纵蛮横时, 王大爷能及时改变教育方式, 耐心劝说管束;如果当邻居赵某屡遭儿子挑衅时, 王大爷能够积极阻止, 教育儿子宽大为怀;如果……在这许多的假设中, 或许王大爷只要认真履行其中一条, 那么王某的青春也不会留下牢狱的烙印!至于孟某犯罪, 则更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即使生活压力再大, 为人父母也不应该鼓励孩子及早辍学, 浸入社会染缸;即使孟某注定要少年时外出谋生, 其父母也不该不加叮嘱, 放任逐流;即使孟某闯荡社会, 难免沾染不良风气, 作为家长也更不应该加以赞扬。
(二) 学校因素
对于青少年人而言, 学校是保障其茁壮成长的第二道屏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 失学、辍学的青少年年龄小, 无一技之长, 过早进入社会后无法就业, 则极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我国为保障青少年人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专门制定相关法律, 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以及《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第二十一条:“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等。
尽管法律制定较为详尽, 但现实中却并未有效落实。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调研结果,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集中在16、17岁, 占81.7%, 平均年龄为16.23岁, 从15岁开始已经呈现高发态势。并且, 犯罪的未成年人初中未毕业的占56.5%, 一半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辍学 (离家出走) 是青少年的人生拐点。其中, “主动辍学”的学生普遍认为“读书无用”或是“读书无望” (4) 。在笔者看来, 这些调研数据至少说明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中小学校对于青少年辍学的监管力度不够, 将是否继续接受义务教育的自由交给未成年人自己。尤其在农村地区, 学校对于辍学儿童甚至司空见惯, 帮教挽留工作很不到位, 间接放纵了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展。其二, 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家长有义务保证子女接受完成义务教育, 但并未规定家长监管不力的责任, 这就使得一部分家境贫寒的青少年被家长从学校推向了社会。其三, 青少年对学校教育的冷淡或失望也是导致其辍学的重要原因。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 教育内容的枯燥乏味, 应试教育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等现象使青少年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充沛精力无处释放, 更难以抵御大千世界的精彩诱惑, 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上文中孟某与王某又何尝不是因过早辍学而走向社会?在面临争端时, 二人选择偏激的解决方法又何尝不是缺乏知识, 素质低下的表现?
(三)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外因。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滞后、社会焦虑加剧等转型特点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 随着贫富差距加大,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在社会上蔓延, 青少年初入社会难免耳濡目染的出入于网吧、歌厅、游戏厅等场所。由于这些场所疏于接受行政监管及进行自我管理, 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常聚集于此, 不仅散播不良信息甚至引诱或胁迫青少年与之为伍。就这样, 青少年眼中的玩乐天堂演变为诱发犯罪的温床。另一方面, 为适应民众在生活压力中所产生的压抑、不满、非理性冲动的情绪, 图书报刊、电视电影、网络娱乐往往鱼龙混杂, 充斥着大量黄、赌、毒内容, 承受能力低下的青少年群体一旦接触往往感到好奇甚至效仿, 这绝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相关数据显示, 5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 其违法犯罪行为均直接接触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主要媒介是录像、书刊、电影、广播、游戏机和多媒体等 (5) 。就如当年, 风靡亚洲的香港电影《古XX》上映后, 不知有多少头脑简单的青少年因模仿片中的兄弟义气、打斗场面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以上便是对青少年犯罪案例初步分析后得出的原因结论。青少年犯罪的病因根植于家庭, 病象显于学校, 病情恶化于社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剖析个例成因是目前学者的普遍共识, 但笔者却认为, 调查研究止步于此味同嚼蜡、毫无新意。纵观上文论述的青少年犯罪原因,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 其实青少年犯罪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病”。
首先, 从家庭角度来看, 不论是家长管教问题、家庭环境问题、教育方式问题还是父母的不端行为问题, 皆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时间太少, 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关注子女的成长。但试问, 为人父母又有谁不愿意陪伴子女, 为其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造成今天这样无奈现状的原因, 无非是当今社会生存压力过大, 社会保障不足等社会环境问题。伴随着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城市父母不得不起早贪黑, 将孩子全天托付于学校;为了摆脱乡下的落后生活, 农村父母则必须进城务工, 由留守老人看护未成年儿童。至于有些父母鼓励子女及早打工, 则是因为上学对于贫苦的家庭来讲不仅意味着损失一个劳动力, 更意味着义务教育过后高昂的学杂费。况且, 即使他们的子女大学毕业也未必就过上安逸稳定的生活, 这与当今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紧密相关。可见, “读书无用论”并非空穴来风。如此看来, 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 单纯的责怪家长对子女看护不力也有失公允, 在青少年罪犯家长的背后也有无数来自社会的手将青少年推向犯罪的深渊。其次, 从学校角度看, 结论亦是如此。学校是社会产物, 老师是社会人, 巨大社会压力下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同样蔓延到了学校,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学校为了获得更多教育经费, 必须提高生源质量和知名度, 而达到此目的的一条捷径则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 巨大的课程压力下,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只能成为学生的幻想, 取而代之的枯燥乏味的学习与考试, 这与校园外的“精彩生活”相比天上地下。另一方面, 中小学老师在社会洪流中自然也变得身不由己, 渴望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于是, 在日常的教学中, 老师往往偏向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 为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甚至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根据学生的成绩区别对待。进而, 差等生总被忽视或嫌弃, 由此产生厌学的心理也就不足为奇。
最后, 至于某些歌厅网吧等游乐场所, 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体罔顾公共道德, 容忍甚至引诱青少年犯罪的行为则更容易理解。那些再正确不过的道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特别是对于许多勉强维持的个体户来讲, 这并非因为人性本恶, 而是因为任何一个生存的机会都不容放过, 他们没有选择!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既然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 接下来笔者将以社会环境为背景, 从家庭、学校、司法等角度思考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 家庭管教与社区帮教相结合
尽管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大部分家长无暇对子女教育监督, 但处于社会化大分工时期的我们为何不借鉴工业时期的智慧, 将家长的部分监管职责分工给社区的专门机构履行?在我国,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 社会交往比较密切。因此, 社区可以成为除学校外, 家长放心、孩子安全的第二大去处。社区兴办托管班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 还可以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 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但是, 这一方案同样有自身的弱点。例如在城市中, 社区托管班受资金限制无法聘请老师管教孩子, 而社区工作人员又往往年龄偏大、精力不足, 根本无法照顾被托管青少年的午餐。而在农村, 村委会的条件还很简陋, 无法负担类似于托管班的组织。更为重要的是, 在农村居民眼里, 田间地头都是青少年们消磨课余时间的好去处, 课后托管的做法实属多余。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陈旧想法, 多年来, 面向青少年的托管组织很少在农村兴办。
当然, 分散家长的监管任务并不意味着解除家长的管教职责, 现有基础上的家庭教育仍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首先, 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 从言谈举止等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 切莫因为对自身的放纵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其次, 家长要因材施教, 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 既不可娇惯纵容也不能粗暴责骂, 更不能单纯从成年人的角度思考未成年人的举止, 而应设身处地相互理解。一旦家长发现孩子行为异常, 性格乖张时就应积极履行其家庭教育职责, 坚决将青少年犯罪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齐头并进
学校作为青少年家庭与社会的衔接点, 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处在《综合性预防犯罪措施汇编》第十条中所写:“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 儿童的发育成型有许多年是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化需要而设立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个人的亲密关系, 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
虽然目前我国青少年过于繁重的学业压力早已饱受诟病, 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却是当今世界潮流, 因而应试教育必不可少。可见, 在这样的社会教育背景下, 唯一切实可行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就只有呼吁学校增加道德伦理课程或法制教育课程, 让广大青少年明析自己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同时, 为落实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当耐心教育、帮助, 不得歧视”, 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的考察以及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内容不应局限在升学率上, 而应当将学校和老师对“问题少年”的帮扶情况纳入到测评体系中, 从而使那些曾经的边缘少年获得更多关爱与帮助。
(三) 相关法律的完善与落实缺一不可
近二十年来, 为了降低持续攀高的青少年犯罪率, 我国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多部法律, 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这些法律虽然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 但效果却仅仅算是差强人意。一方面, 我国的相关法律都太过笼统, 虽然一再强调青少年权利不容侵犯, 但鲜有法律将保护青少年的具体措施纳入其中。例如, 众所周知, 青少年吸烟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 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早就通过法律加以禁止, 有的国家甚至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为他人买烟, 违者将被处罚。但在我国, 青少年吸烟仍然畅通无阻, 这不得不说是立法的缺失。再如,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所谓必要的时候, 通常解释为家中无人管教, 或者虽有人管教但确实管教不了, 或者群众反映强烈, 坚决要求政府收容教养。但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实际操作, 容易出现既无家庭管教, 政府也未教养的真空地带, 使青少年再次走上犯罪之路。另一方面, 某些法律条文只规定了相关人员的义务, 却未规定违反此法律的责任, 使法律丧失了应有的执行力。例如,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规定, 父母应当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义务, 但却并未规定父母迫使子女辍学或教育不力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是防止青少年犯罪的最后一道屏障。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青少年法律体系, 通过法律规范青少年及家长、学校的行为, 真正使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有法可依。另外, 防止有犯罪前科的青少年犯罪也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尝试制定《少年刑法典》, 完善青少年司法制度。总之,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 法律的作用是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 而在青少年犯罪后, 法律也将本着“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理念帮助挽救, 防止其再犯。
四、对本次社会调查研究的心得体会
这是笔者第一次做法律方面的社会调查研究, 重重困难一度让我举步维艰。首先, 在案例调研阶段, 笔者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搜集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虽然网上资源丰富, 但若不亲身经历调查环节, 于笔者而言本文也仅仅是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并不值得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在寻得身边现实案例之后, 该话题本身的敏感性要求本人在进行个案访问时及时揣度当事人的心理, 能否顺利的与人沟通也在考察一个法律人最基本的专业素养。
其次, 在搜集数据方面, 面对各色各样的信息来源, 如何去伪存真成为难题。就拿青少年犯罪率这一基础数据来说, 网络上至少提供了五个版本, 从60%-80%不等。后来笔者发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本人没有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哪一年的数据, 也没有尝试去有权威网站查询。最终, 在经历耐心的寻找后, 60%的青少年犯罪率浮出水面。
最后, 笔者体会到, 社会调查研究的魅力在于:面对既有的的社会问题和百家言论, 调研者能否通过自己的调查与思考推陈出新, 形成独到的见解。就拿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来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不断地有专家学者研究成因与对策, 时至今日似乎无话可说。但社会问题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摆脱从家庭、学校、社会三角度思考的惯性就不难发现, 青少年犯罪的本质还是一种是“社会病”, 思考其对策时也应该结合我国当今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
五、结语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艰巨的任务, 只有意识到青少年犯罪问题植根于社会, 政府、学校和家庭才能有的放矢的寻求对策, 青少年犯罪率得到控制将指日可待!
摘要:在中国, 青少年犯罪已然成为扰乱社会秩序, 破坏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通过个案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 虽然导致青少年犯罪的表面原因为家庭环境恶劣、学校监管滞后和社会风气不良, 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矛盾与冲突。青少年犯罪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病”, 只有紧密结合社会现状, 从家庭、学校、法律三方面寻求对策, 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案例,根本原因,对策,调研心得
注释
1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2 <中国法治蓝皮书——法律篇 (2010) >.32008年3月7日<三峡晚报>.
34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京) 2013年3期.
【犯罪开题报告】推荐阅读:
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06-12
德育开题报告06-17
建工开题报告06-29
开题报告范例06-30
开题报告思路07-23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报告07-01
如何写好职务犯罪预防年度报告10-13
精益生产开题报告06-12
医学开题报告影像06-27
河道治理开题报告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