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2025-02-07

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共12篇)(共12篇)

1.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一

能够进入大学深造不仅仅是我的梦想,而且是家人的期待。我来自农村,具备农民的坚韧不拔与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但是刚到大学时,由于自己的沉默寡言,虚荣自卑,所有与管理有关的品质自己几乎都没有,可是我相信自己有学好这个专业的信心和潜能,于是努力的学习各门知识,认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尤其注重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

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意识到学习管理专业仅仅靠书本是不够的,能力则更为重要.于是我广泛的参加学校的活动,诸如辩论会,英文竞赛,组织同乡会等,并且扩张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学习围棋,书法,口琴,日语,评弹等,它们不仅仅让我的大学生活更为充实和有趣,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的沟通,组织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让我可以更好的和每个人交往,XX年获得商学院分团委的“活动积极分子”称号。

大学是社会的过渡,在进入的时候,我便知道我不可能去考研究生的,所以我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在新龙门酒家做服务生,我知道如何礼貌平等的对待每一个顾,这让我在以后工作里可以与上司和同事进行良好的相处沟通;天驰的现场管理,我知道要学会思考观察,懂得经济的策略,学会创新;推销铅笔使我知道应该敏锐的抓住市场机会,并仔细进行自主的策划,还有其他的等等,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也为以后的工作适应打好基础。

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审批与推荐,到xxx公司进行学习与工作,在毕业前签订就业协议,为我的未来迈出坚实的一步。我一定会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的努力的。

2.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二

一、社会原因

1、大学连年高速扩招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2007年, 全国应届毕业生495万人, 相比1999年的101万人, 毕业生总数增长了4倍多。自1999年全国大规模扩招八年时间里, 大学毕业生总量以几何速度增长, 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虽然如此, 但每年报考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减反增, 招收法学专业的院校遍地开花。据统计, 全国法学专业招生人数从1977年的223人到2007年的10多万人数增长了448倍。2001年, 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292所, 2005增长到559所, 2007年全国已有603所法学院系, 每年法学毕业生达到数十万。法学是个专业性及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学科, 不同学校的学科发展程度, 师资水平有差别, 培养出来的法学人才也参差不齐。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 质量参差不齐, 竞争激烈, 这就导致处于法学专业教育学历底层的法学专科毕业生在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陷入困境。

2、公检法公务员系统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司法考试的限制导致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此系统工作

在法学专业毕业生看来, 学习法律就是为了能进公检法系统;另一方面公检法单位工作稳定, 待遇较丰, 社会地位较高为人们所羡慕。许多法学专业毕业生宁愿放弃其他适合的工作, 只求能捧上公检法这个“金饭碗”。但是自从实行了司法考试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后, 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要进入法院、检察院工作, 必须既通过公务考试又要通过司法考试, 而且, 要担任法官、检察官等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司法考试报名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这样法学专科毕业生要进入工作, 必须要再深造。

3、律师行业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毕业生去律师事务所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自司法考试制度实施后, 律所招聘大多要求应聘者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这让毕业生望而却步。而且, 我国目前的律所大都是合伙制, 经营存在较大风险, 注重短期效益而缺乏长效用人机制, 没有人才储备的积极性。专科毕业生进去工作, 大多是做律师助理或做些贷款合同签订等文书工作, 发展空间少, 薪酬待遇较低。

4、企事业单位对法律人才的认识不一导致毕业生未能大批量地就业

一方面, 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来, 使用法律人才属于高消费, 毕竟企业不会每天都有法律问题要解决, 考虑到成本问题, 不愿意供养一名法律人才。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面对庞大的毕业生市场, 学历歧视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庞大的毕业生就业队伍以及随之而来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刺激了用人单位的选人胃口, 使得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 能用本科生的招研究生, 能用专科生的招本科生, 这种情况造成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能做到人尽其用。片面追求高学历, 不顾学生个人能力的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专科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也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浪费。

5、学校对学生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让毕业生无所适从

由于我国法学教育起步较晚, 没有比较成熟的法学教学经验, 绝大多数法学院、系的在教学过程中, 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成为同专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 没有充分体现出法律专科教育的目标特色。法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法律专业实用性人才, 但很多学校都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 却忽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与社会所需的法律实用型人才是严重脱节的, 也造成了许多法律专科学生面临着学无所用的尴尬局面。

二、毕业生自身原因

1、毕业生自身能力不强, 但就业期望值很高

随着高校扩招, 专科生的录取分数也一路走低, 这直接造成了毕业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控能力都很差, 而学好法律又需要这些能力。先天不足再加上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造成了法律专科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社会上普遍反映, 法律专科毕业生缺乏对法律的实际运用能力, 对法律实务的实际运作方式不了解。他们多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 而缺乏对案件的具体情形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毕业生的能力有欠缺,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但是许多学生对就业却有着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的追求。根据调查显示, 工作稳定的公务员是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其次是国有事业单位, 对小公司, 小企业看不上。并且大多选择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就业, 缺少吃苦耐劳精神, 选择到基层或者到西部去工作的极少。大部分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对找工作比较盲目, “一窝蜂”现象严重。其实, 从社会的人才总需求量来看, 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并不十分困难, 难的是摆正好自己的就业心态, 应该说理想和现实的错位, 加大了专科生择业的困惑, 造成了他们的就业难。

2、毕业生就业“扎堆”现象严重

据2007年就业调查显示, 全国法律毕业生流向的地区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55%, 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3 7%, 东部和沿海中等发达地区6%,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2%。大多数学生是“孔雀东南飞”。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流向依次是:省会城市43%, 地级城市31%, 直辖市26%。广东法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而广大基层单位需要大量的法学人才, 尤其是市县以下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对法律人才需求非常大, 却无人问津。这就导致一个表面过剩和实质缺乏的结构性矛盾。学生选择就业地区的集中性造成了原本能就业而主动失业的情况。

综上所述, 为缓解法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学校应转变教育观念。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必须改革目前的教学方法, 加强案例教学和其他实践性教学。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方向, 用人单位更青睐综合素质强的毕业生。只懂法律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学校应当鼓励法学学生跨学科, 跨专业学习,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尤其要督促学生,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有计划地去培养自己的“第二专业”。在相关“法律”岗位对其紧闭大门的时候, 不要去挤独木桥, 而是独辟蹊径, 在金融、保险等其他行业领域任职, 积极调整自我认识, , 面对现实, 务实地寻找就业机会。第二, 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作好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必须考虑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择己所爱, 择人所需, 调整就业期望值, 认识到不是每个毕业生都适合去做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 这样才能在职业选择中少走弯路, 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中国还存在巨大的法律市场需求, 中小城市, 广大农村地区, 中小企业都急需大量的法律人才, 一些山区县市的检察院、法院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相对较低, 法律毕业生要改变就业期望, 积极投身到山区的法治建设中去。另外, 法律专科毕业生可以选择自学考试或参加全日制专科插班生考试提高自身学历,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 国家和社会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政府各相关部门必须落实好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公务员加分, 生活补贴, 户口档案迁转, 社会保障, 创业扶持等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政策, 让毕业生无后顾之忧地到中西部、基层地区就业, 发挥才能, 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红霞.关于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3) :18—19

[2] 王倩.论如何解决法律专科毕业生的就业难题[J].教育探索.2007 (7) :129—130

3.法学毕业生毕业自我鉴定 篇三

自我鉴定是对自己过去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的自我分析和总结,自我鉴定可以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自我鉴定了吧。那么自我鉴定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学毕业生毕业自我鉴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法学毕业生毕业自我鉴定1

从刚进大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即将走出校门,我这大学四年收获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在这大学四年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点,蓦然回首,至少可以自信地说一声“我没有虚度”。在此给我大学四年的青春做一个鉴定!

在学校期间,我充分利用了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与浓郁的学习氛围,认真学习了法律专业计划规定的相关内容,且在校期间取得良好的成绩,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与暑期实践。无论担任班干部或进行市场调查、参加学生实践团等活动,我都积极投入,谦虚谨慎,团结同学,吃苦耐劳,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与团队密切合作的能力、领导与组织能力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我的学习及工作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好评与奖励。学习之余的我,是一个外向而热情的人。爱好广泛,音乐、书籍、电脑、舞蹈,运动等等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与完美的生活习惯,让我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我变成了一个更顽强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敢于为社会奉献的年轻人。

在面临毕业的重要阶段,将来的工作既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希望自己能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将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走向社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让社会肯定我的能力。

常言道,不想当官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当一个人满足于现状,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再前进一步。我是一个喜欢上进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敢于拼搏、敢于冒险、敢于开拓自己的生活!安逸的生活并不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只有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走向新的成功才会给自己更多的磨砺!我相信如果我做不到的,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的。这就是我人生的理念!

法学毕业生毕业自我鉴定2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法学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系统学习了法理学、行政法模块、经济法模块等专业知识,通过实习积累了转丰富的工作经验。大学几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拥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的基础上,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通晓一定的理工科知识,精通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课余时间我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我相信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锐意进取,永不自满是我的座右铭。在法学专业课之外我又辅修了许多跨专业选修课,它们使我获得了丰富的文学,社会学,英美文化等知识,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了组织与协调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家教、营销员,争取自强、自立。在寒、暑假期间,我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和论文,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总之,我珍惜每一次实际工作的机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法学毕业生毕业自我鉴定3

大学的四年里,学习了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国家的主要法律法规,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则背后的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并能运用法学理论,方法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书本的学习较有限,于是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和社团的工作,从事了大到组织策划晚会、小到文秘接电话的工作,积累了很多了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我认为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合作能力的学习更重要。对自己总体评价是为人热情乐观,真诚,工作踏实、易上手,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不轻易放弃。

从大学一直下来,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工作经验,虽然以前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从中我的到的是很多做事的原则和处事的经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做事也变得成熟稳重了。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做事认真负责,有团队合作精神,还有较好的交际能力。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也许我的知识有限,也许我还太年轻,缺乏实践经验,也许在某些方面我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工作自如,但年轻意味着热情与活力,我有生理缺陷并不代表我不行!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习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与追求的目标!

法学毕业生毕业自我鉴定4

我是xx大学xx学院法学专业xx届的学生。大学四年的生涯当中,我一直认真学习,积极、上进,为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大学生而奋斗,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悉心栽培下,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缺陷,主要情况表现如下:

专业与自学。入学四年来,我一直都很重视自己的专业学习。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由于各门功课成绩优良,连续三年获得学校三等奖学金,并且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我不满足于自己主修的法学专业,在课余时间注重其他知识的摄取,选修了会计学双学位,增长了会计学知识。

我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好,大二就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寒暑假期间多次到法院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与周记,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我珍惜每一次实际工作的机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思想与能力。“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学好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的思维中,学历与能力并重。所以,我很注重在全方位锻炼自己。大一开始,我就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学校信息部干事、学院自律会干事、宣传部干事等学生干部职务。

在任职期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学,尽力帮助。做到公私廉明,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虽然由于双学位的学习,我主动放弃了当副部的机会,但是我仍然在其中学到了很多。在大四课业负担较轻的时候,我又担任了班级副班长的职务。这也让我更加清楚,我能够合理的分配时间,既不会过分强求自己,但也绝不会放松警惕。

爱好与特长。我的爱好比较广泛,最喜欢软排、乒乓球这两项体育活动。不激烈但对耐力有一定的要求是我觉得这两项活动比较适合我的原因。因此从高中到大学,我选修的体育项目都是软排,乒乓球一般作为我的课外活动。另外我也喜欢唱歌,我认为好的音乐可以给人前进的动力,安抚受伤的心灵,平复过于激动的心情,使人保持愉悦,而良好的状态正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所必须的。

4.法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四

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关注国家的时势要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更为深入的熟悉。并用真诚的热情常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往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学习上,由于高考落榜带来的灰心,曾有一阵消极,为珍惜这学校所给的学习机会,用从未有过的拼搏的精神学习自己的专业,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网络和办公软件来充实自己,并在学校得到了肯定,连获三年学校的奖学金,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能有更大的进步进步。

在生活和工作中,固然我也有自己的缺点,就是性情太直率了,需要处事冷静慎重才好。我对班级和学生会工作热忱,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对人友善,重视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5.法学本毕业生自我鉴定(通用) 篇五

自我鉴定是对自己过去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的自我分析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自我鉴定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自我鉴定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学本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法学本毕业生自我鉴定1

从刚进大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即将走出校门,我这大学4年收获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在这大学4年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4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点,蓦然回首,至少可以自信地说一声“我没有虚度”。在此给我大学4年的青春一个交待!

在学校期间,我充分利用了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认真学习了法律专业计划规定的相关内容,且在校期间取得良好的成绩,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和暑期实践。无论担任班干部或进行市场调查、参加学生实践团等活动,我都积极投入,谦虚谨慎,团结同学,吃苦耐劳,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与团队密切合作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我的学习及工作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好评与奖励。学习之余的我,是一个外向而热情的人。爱好广泛,音乐、书籍、电脑、舞蹈,运动等等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完美的生活习惯,让我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我变成了一个更顽强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敢于为社会奉献的年轻人。

在面临毕业的重要阶段,将来的工作既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希望自己能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将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走向社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让社会肯定我的能力。

当一个人满足于现状,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再前进一步。我是一个喜欢上进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敢于拼搏、敢于冒险、敢于开拓自己的生活!安逸的生活并不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只有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走向新的成功才会给自己更多的磨砺!我相信如果我做不到的,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的。这就是我人生的理念!

法学本毕业生自我鉴定2

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忆这大学求知的历程,曾经非常向往的象牙塔就要远去,而迎面而来的将是社会的锻炼,于是更加的怀念这个紧张而有序的大学生活,她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我孜孜不倦,勇于挑战自我,充实自己。我是一名文科专业的大四学生,大学结束之际回忆过去,收获良多,现在做一个自我鉴定如下。

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四年中令我欣慰的是:连续两个学年,四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大作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我把这些作为向上的动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最大的收获是心理的成熟,一千多个日子里曾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委屈过。而现在懂得擦干眼泪,站起继续往前走,前面的荆棘,算不了什么,路上的阻碍,我每攀登跨越过一次,便离云端更近了一步,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不但教会了我知识,让我只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更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的大学生活,踏上社会旅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跨越新的高峰。

法学本毕业生自我鉴定3

大学的四年里,学习了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国家的主要法律法规,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则背后的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并能运用法学理论,方法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书本的学习较有限,于是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和社团的工作,从事了大到组织策划晚会、小到文秘接电话的工作,积累了很多了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我认为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合作能力的学习更重要。对自己总体评价是为人热情乐观,真诚,工作踏实、易上手,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不轻易放弃。

从大学一直下来,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工作经验,虽然以前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从中我的到的是很多做事的原则和处事的经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做事也变得成熟稳重了。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做事认真负责,有团队合作精神,还有较好的交际能力。

6.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六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考研热原因,对策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导致高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政策也逐步发生着转变。然而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后,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茅盾逐渐凸显。“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环环相扣之下出现了大学毕业生考研热的社会现状。就业难与考研热两种状况几乎同时出现, 发人深思。法学本科学生更是考研大军中一个鲜明的队伍。

一、考研热的原因?

( 一) 我国经济下行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成为考研热的重要外因

众所周知, 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 GDP每增长1 个百分点能拉动150 万人就业, 经济下行势必会影响到就业。我国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 传统行业面临困境, 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岗位增长的支柱。

( 二) 毕业生人数猛增, 造成市场人才供大于求是考研热的又一诱因

由统计图不难看出, 2001 年的高校毕业生高达114 万人, 2002 年145 万人, 2003 年212 万人, 2004 年280 万人, 2011 年660 万人, 2012 年680 万人, 2013 年699 万人, 2014 年727 万人, 2015 年749 万人, 2016 年770 万人。不难看出每一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节节高升的趋势。高校扩招必然带来毕业生激增, 然而毕业生走出校门的一刻, 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好了入职场的准备。因此导致部分毕业生选择走上考研之路。

( 三) 逃避就业成为考研热重要内因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 37665 人的调查群体中, 有43% 的考研群体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 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 。

大学毕业生考研并不单单是因为就业难, 我国倒金字塔状的教育制度结构下, 不合理的教育制度造成的高等教育过度化, 导致“就业难”与“考研热”几乎同时成为当代一种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过度化为大学身考研提供了条件, 同时不断爆炸的信息化导致精英阶层理念的出现又为大学生考研指明了方向, 永葆对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感和继续深造的信念是考研热的主要动因。

毕业生质量达不到就业用人单位需求。

据国外权威杂志报道, 中国的工科人才只有10% 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这说明高校教育系统虽然投资高规模大, 可质量并不高, 进而影响到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工科如此, 文科更是万马齐喑, 集中在考公务员和考教师的大队之中。法学本科生将考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当成主要选择, 甚至有些同学不惜一切代价, 花费甚至上万报名培训班。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应依赖于产业升级, 过去几十年依赖于加工业的发展, 今后10 年靠廉价劳动力和破毁生态的发展将越来越少。因此提高毕业生质量也成为横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座大山。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措施

法学本科生如何从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笔者认为从学生、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着手提升法学本科生就业竞争力。

( 一) 专业教师指导平台。专业教师不应单单上完法学课程就万事大吉, 还应该在课下增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将课后指导作为工作量的考核标准之一。一味的上课只是学习理论知识, 大部分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侯仍旧惶恐和不知所措。课后指导不应拘泥于“法学讲座”“指导论文科研活动”, 还应将就业指导纳入范畴之内,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引作用。

( 二) 专业学科平台。法科学生一提到“挑战杯”等竞赛活动, 很自然认为与文科无关, 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学院应当调动法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积极参与“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等能够提升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赛事活动。以班级为平台可以定期开展辩论比赛, “案件沙龙”等提高法科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课余活动。同时学院可以通过举办系列讲座 ( 如法学名家讲座, 法律人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律师之约等) 、读书会、考研交流会、司考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学术科研的兴趣和法科学生的文化底蕴。

( 三) 巧用社会资源平台。目前名校多有委员会等组织。通过成立诸如法学院家长委员会、法学院校友会等社会友人组织, 利用社会资源平台, 扩展各种社会办学资源。同时学校与当地相关司法机关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关系, 让在校学生参与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和婚姻纠纷等案件的处理, 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寒暑假、毕业实习实战平台更系统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关注社会的宽阔视野。

三、法学本科毕业生如何备战考研

法学研究生无论是在理论水平的深度、社会阅历的成熟度、处事方式的圆滑度都略胜本科生。自然在就业时也会比本科生存在较大优势。但是任何一本考试都有一定难度。考研更不必言说。因此, 一旦下定决心, 必要付出时间去投入其中。这就要求同学们理清脉络不能盲目。

理清考试科目与目标院校。法学考研一般分为专业课和基础课。基础课包含政治和英语。

特别是外语的要求较高, 对不少同学是一个难题。在专业课程上, 需要一定的理论储备, 弄清试题是招考单位自主命题还是国家统一命题。自主命题对外校学生来说获取存在客观难度, 这就需要利用人脉和网络, 多方打探。同时利用论坛将各个目标学校的“教”与“学”“生活”了解清楚。量力而行, 克服浮躁情绪, 既要看到自身不足又要看到自身优点, 既要信心十足又要冷静思考。一旦选定目标, 真正确立方向不动摇。

总而言之, 大学生在一入学之际就应探求职业道路与方向。法学本科生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把握职业要求, 目标明确, 勤奋进取, 毕业之际才不会在悔恨和懊恼中度过。同时教师群体认识到位, 指导有方, 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做学生成材路上的指路明灯。相信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 都能在法律殿堂中自由徜徉更能成为人生中一段难忘奋斗时光。

参考文献

[1]方流芳.追问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 2008 (6) .

[2]李璞, 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122-125.

[3]刘会玲.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4) .

[4]楼锡锦, 周树红, 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7) .

7.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七

自我鉴定是对自己过去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总结,自我鉴定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知,因此好好准备一份自我鉴定吧。自我鉴定对于辞职是特别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大大专法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1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法学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系统学习了法理学、行政法模块、经济法模块等专业知识,通过实习积累了转丰富的工作经验。大学几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拥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的基础上,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通晓一定的理工科知识,精通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课余时间我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我相信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锐意进取,永不自满是我的座右铭。在法学专业课之外我又辅修了许多跨专业选修课,它们使我获得了丰富的文学,社会学,英美文化等知识,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了组织与协调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家教、营销员,争取自强、自立。在寒、暑假期间,我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和论文,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总之,我珍惜每一次实际工作的机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法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2

三年来,经过良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我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人能认真学习和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自参加电大法学本科专业学习以来,本人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校园的有关规定在工作之余自学各门课程,用心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透过系统的学习,现已认真完成了《民法学》、《刑法学》、《婚姻法》等近20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透过了有关课程考核,修完学分。此外,在学习之余,本人也用心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20xx年xx月xx日,本人已成功透过毕业论文答辩。

本科四年,本人获益匪浅,思想觉悟得到提高,法律意识和工作职责感得到加强,学到的知识填补了过去未曾涉足的空白。在如今这个文凭漫天飞的年代,让我深知"学历"与"学力"之间不能完全等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抛开"功利"的缰绳,扎扎实实的学知识,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将这三年来的所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学力",无愧于取得的"学历",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工作。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我将以"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为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责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法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3

从刚进大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即将走出校门,我这大学四年收获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在这大学四年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点,蓦然回首,至少可以自信地说一声“我没有虚度”。在此给我大学四年的青春一个交待!

在学校期间,我充分利用了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认真学习了法律专业计划规定的相关内容,且在校期间取得良好的成绩,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和暑期实践。无论担任班干部或进行市场调查、参加学生实践团等活动,我都积极投入,谦虚谨慎,团结同学,吃苦耐劳,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与团队密切合作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我的学习及工作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好评与奖励。学习之余的我,是一个外向而热情的人。爱好广泛,音乐、书籍、电脑、舞蹈,运动等等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完美的生活习惯,让我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我变成了一个更顽强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敢于为社会奉献的年轻人。

在面临毕业的重要阶段,将来的工作既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希望自己能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将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走向社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让社会肯定我的能力。

8.法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篇八

法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篇一

一、政治思想方面。本人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xxxx”重要思想,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是遵纪守法,按法律人的思想武装自己。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我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加强。二是团结同学同事,很好的融洽同学们及同事们的关系。在校期间,我能和同学们很好的处理关系,互相帮助和照顾。回到单位,在工作上,我能够很好的和同事们处理工作上的关系,得到了同事们一致好评。

二、专业学习方面。古人云:“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为此,本人在几年前就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报名参加法律专业自考考试,并在三年的时间里拿到了法律专业专科文凭。由于自己对法律知识的挚爱,我更加珍惜这个好的学习机会,养成了课堂上系统的学习和课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个上网搜索、远程视频听课及周未现场授课等多种渠道吸取法律养分,在学习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对待法律的学习力求臻善臻美,学习积极主动,虚心向老师、同学求教,不耻下问,为自己树立起良好的法律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能力培养方面。本人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以学促学、活学活用,积极去法院旁听相关案件审理,提高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曾在XX年7月某天在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民事庭庭外为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原告提供现场咨询,得到了当事人的肯定。回到单位,我主动向单位领导请缨,担当单位的烟草方面行政案件的办理员,同时在工作上,还及时解答同事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通过这一系列的法律实践,目前,本人的法律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法律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本人非正规全日制大学出身,仅仅靠自学通过法律专业大专学习,所以,我在法律的理论、制度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强化学习,不断进步。

五、奋斗目标。毕业后,积极参加司法考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法律职业人。

法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篇二

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忆这大学求知的历程,曾经非常向往的象牙塔就要远去,而迎面而来的将是社会的锻炼,于是更加的怀念这个紧张而有序的大学生活,她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我孜孜不倦,勇于挑战自我,充实自己。我是一名文科专业的大四学生,大学结束之际回忆过去,收获良多,现在做一个自我鉴定如下。

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四年中令我欣慰的是:连续两个学年,四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大作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我把这些作为向上的动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最大的收获是心理的成熟,一千多个日子里曾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委屈过。而现在懂得擦干眼泪,站起继续往前走,前面的荆棘,算不了什么,路上的阻碍,我每攀登跨越过一次,便离云端更近了一步。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不但教会了我知识,让我只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更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的大学生活,踏上社会旅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跨越新的高峰。

法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篇三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法学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系统学习了法理学、行政法模块、经济法模块等专业知识,通过实习积累了转丰富的工作经验。大学几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拥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的基础上,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通晓一定的理工科知识,精通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课余时间我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我相信扎实的 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锐意进取,永不自满是我的座右铭。在法学专业课之外我又辅修了许多跨专业选修课,它们使我获得了丰富的文学,社会学,英美文化等知识,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9.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 46例心电图无改变, CK-MB/CK比值>0.3的患者为观察组, 其中男20例, 女26例, 年龄44~70岁, 平均年龄 (53±12) 岁。连续检测CK-MB/CK7天, 观察CK-MB/CK动态变化;32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14例, 女18例, 年龄42~69岁, 平均年龄 (51±12) 岁, 连续检测CK-MB/CK比值7d, 观察CK-MB/CK动态变化。两组年龄比较 (P>0.05) 。

1.2 血清的采集与处理:

每隔24h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2mL一次, 连续7d。血液采集应顺利, 不得有溶血, 尽快分离血清, 放清洁干燥试管内, 加塞, -20℃保存待检。

仪器:OL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为原装配备,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的参数操作, 每批次检测均有高、低两个质控品对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连续检测CK-MB/CK比值7d, 观察CK-MB/CK动态变化。

1.3 热失活试验

将血清置45℃20min, 测定CK残余活性。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表示, 采用t检验,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6例中有42例第7天CK-MB/CK比值仍>0.3, 热失活试验后第7天CK-MB/CK比值仍>0.3, 4例恢复正常。见表1。对照组32例心肌梗死的患者有30例发病后3d内CK-MB/CK比值降至正常, 热失活试验后第7天CK-MB/CK比值≤0.02, 2例患者因为新的梗死发作持续升高, 但CK-MB/CK比值均未超过0.25, 7d内也降至正常。见表2。

热失活前每日间比较P>0.05, 热失活后每日间比较P>0.05, 热失活前后每日内比较P<0.05

热失活前1、2日间比较P<0.05, 热失活前3~7d间比较P>0.05, 热失活后1~7d日间比较P>0.01

3 讨论

文献报道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巨CK就已被发现发现[1,2], 并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国内外相继又有大量有关报道[3,4]。迄今报道的文献均显示巨CK2比其他同工酶分子量大, 比巨CK1或游离CK同工酶有着较高的活化能, 往往在恶性疾患患者血中出现。巨CK2通常不会在健康人血中出现, 它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可作为肿瘤标志物[5]。长征医院鉴定了30例血清内有巨CK2标本。其中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14人 (肝细胞癌8例, 乳腺癌2例, 脑膜转移癌1例, 宫颈鳞癌1例, 结肠癌2例且都有肝骨转移) 另有5例肝硬化者;还从130例年龄在6~15岁的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检出10例含巨CK2, 所检测出的30例血内含有巨CK2的患者无1例是健康人, 且巨CK的活性都占总CK活性30%以上, 有的几乎等于总CK活性。因此, 对CK的活性检测的影响不容忽视。

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已在临床广为应用。检测方法的原理是用抗体将M亚基抑制, 测定B亚基活性, 结果乘以2既为CK-MB活性。当血清中出现巨CK或CK-BB时, 其对CK-BB影响机理是巨CK和CK-BB不被M亚基抗体抑制, 其活性百分之百被测出, 且还要乘2, 因此就出现了CK-MB等于或高于总CK的现象[6]。在本文作者的研究中, 根据巨分子酶的分子量较大, 在体内不易排出, 也不易被巨噬细胞系统吞噬而降解, 又因有较长的半衰期, 在血中存留时间较长等特点, 对检测结果进行动态检测, 结合热失活试验, 进行了比较、分析。

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巨分子酶研究逐步深入, 迄今文献报道的巨分子酶分子结构有以下几种[7]: (1) 酶与免疫球蛋白的复合物, 如CK-BB-IgG CK-MM-IgA等。常见的巨分子酶的免疫球蛋白是IgG和IgA., IgM少见。 (2) 酶与其他蛋白质的复合物, 如LDH-β脂蛋白。 (3) 酶亚基或酶分子间的聚合物, 如CK-Mt聚合物, LDH-亚基自身复合物。巨分子酶的种类:CK、LDH、AMY、GGT、ALP。

目前已建立的巨分子酶CK鉴定方法评价: (1) 琼脂糖凝胶电泳:肌酸肌酶同工酶含两种亚基, M亚基和B亚基。肌酸肌酶由这两种亚基组成的二聚体。3种不同的组成方式合成3种同工酶。MM型主要来自心肌和骨骼肌, MB型主要来自心肌, BB型主要来自中枢组织。每一种同工酶分子所带电荷不同, 在特定电泳条件下, 电场中泳动率各不相同。琼脂糖凝胶电泳, CK同工酶质控血清可显示3条区带, CK-BB位于阳极侧白蛋白区域, CK-MB位于中间α2或β球蛋白区域, CK-MM位于阴极侧γ球蛋白区域。而巨CK1迁移于CK-MM与CK-MB之间。巨CK2时位于CK-MM的阴极侧。此方法需要电泳仪, 光密度扫描仪, 中间还要经过漂洗, 干燥等环节, 操作步骤复杂, 在基层应用受到限制。 (2) 巨CK的活化能测定:测定活化能的原理为酶的活性依赖于温度。患者标本用免疫抑制法分别于25℃、30℃、37℃, 测定非CK-M活性。正常对照按CK总活性分别测定以上3种温度的CK活性。正常CK和巨CK1的酶活化能范围为45~65kJ/mol。巨CK2的酶活化能为80~140kJ/mol。此方法在研究领域有应用价值, 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其实用性和简便性有待探讨。 (3) 热失活试验:将血清置45℃20min, 测定CK残余活性, CM-BB和CK-BB几乎完全失活, 而巨CK不受影响。此方法简便易行, 但尚未由权威机构确认为金标准的方法, 因此我们认为应用时还需要另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时应用加以印证。 (4) 直接检测CK-MB质量:用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CK-MB质量或用双位点单克隆抗体酶标法测定CK-MB真正含量。非CK-MB为阴性。但真正应用于临床检验日常工作的市售商品试剂盒目前鲜见上市。 (5) 免疫学方法和电泳结合进行测定, 同样存在操作步骤复杂的问题。 (6) CK-MB活性连续检测与热失活试验联合检测, 这是我们探讨设计的另一种方法。主要是对于心电图无改变, 而CK-MB活性高于CK活性30%以上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患者心电图无改变这一前提, 确保了本实验患者的安全性。中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水浴箱在基层医院的普及, 确保了检验设备的可用性。对于CK-MB活性高于CK活性30%以上的患者血清, 置45℃20min, 再测定CK残余活性, 前后进行比较。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 连续3天以上检测足以判断巨分子酶存在与否, 又具有简便性。见表1~表2。

本研究结果显示:CK-MB/CK比值>0.3的患者, 比值升高持续超过7d, 热失活试验CK-MB/CK比值仍然>0.3, 提示这种升高是假性升高, 而不是所谓的心肌病导致的升高。对照组真正的心肌梗死患者, CK-MB/CK比值前2日内升高, 第3日降至正常, 但是比值均未超过0.3, 热失活试验后CK-MB/CK比值大幅下降至0.0~0.02, 这是没有巨分子酶影响才能出现的结果, 发病前2dCK-MB/CK比值升高是真性升高。这与相关文献的报道也是一致的[1]。4例CK-MB/CK比值>0.3的患者, 为何在观察期内恢复正常, 尚需进一步探讨。2例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出现新的心肌梗死, 所以CK-MB/CK比值持续至第7日才恢复正常。因此, 我们考虑把CK-MB/CK比值0.3作为一个判断界限, 高于0.3, 就做热失活试验验证巨分子酶是否存在。本研究观察组的结果显示, 符合率达91.3% (42/46) 。

4 结论

对于心电图无改变, CK-MB/CK比值>0.3的患者, 动态检测CK-MB/CK3天以上, 结合热失活试验, 可判断血清中有无巨分子肌酸激酶存在, 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血清中巨分子肌酸激酶 (巨CK) 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简便方法。方法 46例心电图无改变, CK-MB/CK比值>0.3的患者为观察组, 连续检测CK-MB/CK比值7d, 观察CK-MB/CK动态变化;32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 连续检测CK-MB/CK比值7d。每一份血清均做热失活试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观察组46例中有42例第7天CK-MB/CK比值仍>0.3, 4例恢复正常。对照组32例心肌梗死的患者有30例发病后3d内CK-MB/CK比值降至正常, 2例患者因为新的梗死发作持续升高, 但CK-MB/CK比值均未超过0.25, 7d内也降至正常。结论 对于心电图无改变, CK-MB/CK比值>0.3的患者, 动态检测CK-MB/CK比值3d以上, 结合热失活试验, 可判断血清中有无肌酸激酶巨分子酶存在。

关键词:巨分子肌酸激酶,连续检测,热失活试验,CK-MB/CK比值

参考文献

[1]王爱华, 许绍辉, 于嘉屏, 等.巨肌酸激酶鉴定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 2000, 18 (2) :26-28.

[2]Stein W, Bohner J, Steinhart R.Macro creatine kinase:determin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wo types by their activation energies[J].Clin Chem, 1982, 28 (1) :19-24.

[3]Backer ET, Hafkenscheld JCM, Wermeskerken RKA.Complexes of creatinekinase and immunoglobulins in serum identified by a nonimmune binding method[J].Clin Chem, 1991, 37 (8) :1405-1411.

[4]Murthy VV.Identification of false-positive CK-MB activity in an elderly patient[J].Am J Clin Pathol, 1993, 99 (1) :97-100.

[5]王爱华, 于嘉屏, 顾鹏飞, 等.巨分子酶与临床疾病的关联[J].临床检验杂志, 2002, 20 (4) :238-239.

[6]王彩云, 田亚平, 周和平, 等.肌酸激酶-MB假性升高原因及与疾病的关系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2, 26 (2) :40-41.

10.法学毕业生英文自我介绍 篇十

Hello everybody, I can stand here and interview, the examiner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sk and learn, I feel very honored.

We hope that this interview will show themselves to you, hope you remember me. .. My name is ...., year-old ....

Family, law undergraduate. I usually like reading books and Internet browsing information. My character more cheerful, easygoing. Energy relationships around

Anything, and relatives and friends can live in harmony, and life is full of confidence. I had an internship in the ***,

So have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 Four years in the field study, I develop a strong character, this character made me 织梦好,好织梦

Overcome learning and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of life, and actively go. To become a PE teacher is my strong years 织梦好,好织梦

Wish. If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be hiring, I think I will be able to be trained in the work and achieve their own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 recognize, and work relationships are built on the basis of self-perception, and I think I have 本文来自织梦

Ability to do this job .**** confidence is a sacred and noble profession, I hope that we can, give me this

11.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十一

自我鉴定就是把一个时段的个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自我鉴定可以使我们锻炼语言组织能力,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自我鉴定吧。那么自我鉴定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法学系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学系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1

我叫XX,是法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求学的这四年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刻苦学习,点滴积累,努力实践,逐渐掌握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

在思想上,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多次参加了义务劳动和社会活动。我积极组织并参加学校和班级的集体活动;我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及与他人良好合作的团队精神。后被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了“理论研究小组”及党校学习班,现已毕业。

大学四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拥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的基础上,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通晓一定的理工科知识,精通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校期间,由于各门功课成绩优良,曾多次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

理论与实践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了组织与协调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家教、营销员,争取自强、自立。在寒、暑假期间,我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和论文,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总之,我珍惜每一次实际工作的机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我是一个正直忠诚、勤奋求实的人,不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我的性格乐观自信和开朗、稳重宽厚,因此,我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我的兴趣爱好广泛,音乐和美术启发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排球和体育舞蹈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感。

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迎风激浪,为未来的扬帆起行做好准备。

法学系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2

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忆这大学求知的历程,曾经非常向往的象牙塔就要远去,而迎面而来的将是社会的锻炼,于是更加的怀念这个紧张而有序的大学生活,她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我孜孜不倦,勇于挑战自我,充实自己。我是一名文科专业的大四学生,大学结束之际回忆过去,收获良多,现在做一个自我鉴定如下。

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四年中令我欣慰的是:连续两个学年,四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大作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我把这些作为向上的动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最大的收获是心理的成熟,一千多个日子里曾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委屈过。而现在懂得擦干眼泪,站起继续往前走,前面的荆棘,算不了什么,路上的阻碍,我每攀登跨越过一次,便离云端更近了一步。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不但教会了我知识,让我只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更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的大学生活,踏上社会旅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跨越新的高峰。

法学系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3

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我的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习即将结束,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我认真的对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了敏锐的法律眼光和全面的法律思想,学会了运用法律价值观判断事物的是否曲直,同时,本人在思想觉悟、法律专业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过去,现将这两年的自我鉴定作如下评论: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一是遵纪守法,用法律人的思想武装自己。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我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加强。

二是团结同学同事,很好的融洽同学们及同事们的关系。在校期间,我能和同学们很好的处理关系,互相帮助和照顾。回到单位,在工作上,我能够很好的和同事们处理工作上的关系,得到了同事们一致好评。

二、专业学习方面。

古人云:“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我在几年前就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自己对法律知识的挚爱,我更加珍惜这个好的学习机会,养成了课堂上系统的学习和课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个上网搜索、远程视频听课及周未现场授课等多种渠道吸取法律养分,在学习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对待法律的学习力求臻善臻美,学习积极主动,虚心向老师、同学求教,不耻下问,为自己树立起良好的法律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能力培养方面。

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以学促学、活学活用。积极去筠连县的律师事务所和筠连县法院旁听相关案件审理,提高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回到单位,利用学校课堂为学生讲解法律相关知识,并及时解答学生、同事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深得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通过这一系列的法律实践,目前,我的法律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法律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之处。

因本人非正规全日制大学出身,仅仅靠自学,所以,我在法律的理论、制度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强化学习,不断进步。

五、奋斗目标。

毕业后,积极参加司法考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法律职业人。

法学系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4

从刚进大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即将走出校门,我这大学四年收获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在这大学四年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点,蓦然回首,至少可以自信地说一声“我没有虚度”。在此给我大学四年的青春一个交待!

在学校期间,我充分利用了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与浓郁的.学习氛围,认真学习了法律专业计划规定的相关内容,且在校期间取得良好的成绩,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与暑期实践。无论担任班干部或进行市场调查、参加学生实践团等活动,我都积极投入,谦虚谨慎,团结同学,吃苦耐劳,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与团队密切合作的能力、领导与组织能力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我的学习及工作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好评与奖励。学习之余的我,是一个外向而热情的人。爱好广泛,音乐、书籍、电脑、舞蹈,运动等等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与完美的生活习惯,让我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我变成了一个更顽强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敢于为社会奉献的年轻人。

在面临毕业的重要阶段,将来的工作既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希望自己能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将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走向社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让社会肯定我的能力。

常言道,不想当官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当一个人满足于现状,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再前进一步。我是一个喜欢上进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敢于拼搏、敢于冒险、敢于开拓自己的生活!安逸的生活并不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只有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走向新的成功才会给自己更多的磨砺!我相信如果我做不到的,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的。这就是我人生的理念!

法学系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5

工作以来,在领导的教导和培养下,在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通过虚心学习和努力工作,我的思想和专业能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思想方面,我积极参加各项党组织活动,主动学习党的各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因私人事务妨碍正常工作。

工作方面,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深刻的意识到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的重要性。利用现有的法律提出解决方案,解决当前的问题,是一个法律工作者最基本的专业能力,而方案的落实、执行又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在工作中,我的法律检索能力、法律理解能力、法律适用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在工作执行过程中,我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

法学系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6

在实习当中,我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上,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检察人员交办的工作,得到院领导及全体检察干警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此次实习,主要岗位是审查起诉科,因此主要实习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实习中,我参加了几起案件的开庭审理,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司法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公诉起诉的全过程及法庭庭审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一些律师的整个举证、辩论过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的适用及适用范围。跟随干警提审,核实犯罪事实,探询犯罪的心理、动机。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国的公诉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职能,同时还配合公诉人员做好案件的调查笔录和庭审笔录,做好案卷的装订归档工作。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检察干警求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法律知识、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法律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知识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时候,人们对有些法律知识条文是知道的,但却不知道如何适用它,以至于触犯法律知识;有时候人们对两个以上不同法律知识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明白,不知道该适用哪一部法律知识,有一个案件就是这样的,被告人原是某村会计,后来在改选中落选,这样一些会计帐簿、会计凭证需要移交,但是他一直认为《会计法》是规定的要等帐目清算后再移交,所以就坚持不交出,结果被以隐匿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罪逮捕。这一个案例就说明我们的普法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法律知识、法规的含义。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信仰,确立法律知识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有希望。

12.的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十二

求职自我效能感最早由Ruth Kanfer和Charles L.Hulin (1985) 提出, 主要关注个体对自己求职技能的觉知, 是一种具体形式的自我效能。John P.Trougakos等 (2007) 认为, 求职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有能力获得满意工作的信心程度。本研究中, 对求职自我效能感的操作定义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获得满意工作的信心 (主观评价) 。作为一种个体因素, 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为、求职结果的作用已被很多研究证实。如冯彩玲等 (2009) 以836名高校毕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为起到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求职行为也随之增加。目前对于求职自我效能感的24篇研究多以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因此, 对高职生求职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调查研究与探索, 提高就业质量将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工具。

调查对象来自常州科教城轻工学院、机电学院、工程学院、纺织学院和信息学院5所高职院校的毕业实习学生或部分刚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学生, 共发放问卷450份, 回收413份, 筛除后得到有效问卷399份。

研究工具为自编的高职毕业生求职自我效能感问卷以及被试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求职自我效能感问卷由两个维度, 共18道题目构成, 采用Likert6计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由被试的性别、专业、求职情况、就业压力等12道题目构成。

二、研究结果

(一) 问卷分析。

对问卷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检验, 巴特利特球体检验 (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 达到显著性水平 (p<0.001) , KMO值为0.947, 表明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以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因子变量,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共抽取出2个因子, 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7.419%。采用方差极大法进行因子矩阵的旋转, 并给这两个因子命名为:一是职业认知效能, 指高职生完成诸如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职业自我认知任务时的信念;二是就业效能, 主要指高职生完成就业任务的信念, 如应对面试或解决就业中的困难情境等。经检验, 总问卷和职业自我认知效能、就业效能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是0.940、0.881和0.924, 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各项目的归属、因子负荷及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解释率见表1。

(二) 毕业生求职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征。

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得分描述见表2。由此表可知, 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中等, 信心指数不高 (4分代表有点信心) 。进一步对被试在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配对组t检验后发现, 被试的职业自我认知效能显著高于被试的就业效能 (n=369, t=2.607, p<0.05) 。

(三) 毕业生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以专业和城乡为分组变量, 以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和总分为因变量, 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毕业生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差异。结果见表3。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四) 高职生不同个体压力等情况下求职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就业压力、专业成绩和实践经验水平的高职生在求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4。

(五) 高职生不同求职行为下求职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以高职生求职成功率、求职努力程度和求职成败经验等求职行为对高职生求职自我效能各维度上的得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5。

三、结论与启示

(一) 高职生求职自我效能普遍水平不高。

通过对高职生求职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 我们发现, 高职学生对自己能找到满意工作的能力有点信心, 但信心程度并不高, 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自我认知效能显著高于就业效能。在常州地方产业结构下, 工科高职生的就业效能感显著高于文科生。籍贯 (城乡) 不同的毕业生在就业自我效能上差异显著。当前各高职院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相关实践教育活动, 使得高职学生保持了良好的职业自我认知效能水平。但是我们也应当要继续重视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就业效能水平不高的现象。岳昌君等 (2004) 研究显示, 就业能力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个体因素之一, 面试技巧、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就业能力的缺乏会导致毕业生对自己能应对面试、顺利解决求职中所遇困难的信心程度产生消极影响, 而会导致个体就业效能水平降低。因此, 高职院校需要更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相关实践教育, 开展相应的求职训练, 加强顶岗实习和毕业期间的求职动向的关注和指导, 特别是要切实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解决就业中遇到各种困难情境的能力和途径, 提高高职生的就业品质。

(二) 求职自我效能感在就业压力和学业、实践经历上存在差异。

通过调查, 我们也发现高职学生自我感知的就业压力和学业情况和实践状况会导致高职学生求职自我效能的差异。一是高职学生自感压力大小对求职自我效能的影响显著。自感就业压力大的高职生在求职自我效能总分与各维度上的得分都要低于就业压力一般的高职毕业生。魏炼 (2012) 在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源分析中发现, 社会以及家庭的压力是高职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 由于社会成见造成的自卑感使得高职学生就业压力要显著高于普通本科生。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 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自我压力管理教育, 提高学生抗压能力, 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了压力管理的相关课程, 可见, 高职学生的压力管理能力是一项高职生需要的, 可以教育实施的一项必要的就业素质。二是专业成绩的高低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分上的差异显著, 专业成绩良好的毕业生, 其在就业效能和总效能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业成绩较差的毕业生。三是实践经验的多少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分上的差异显著, 实践经验较多的毕业生, 其求职自我效能感高于实践经验较少的毕业生。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拓宽学生实践渠道, 鼓励和营造多样的学生可参与的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 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形成对职业的认识, 在职业实践中锻炼人际交往等能力, 提高就业的效能。

(三) 求职自我效能感在个人求职行为上的存在差异。

通过调查, 我们还发现高职毕业生的个人努力程度和求职成败经历的不同使得其在求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努力程度高的毕业生, 其就业效能感显著高于努力程度低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经历多的毕业生, 其求职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成功经历少的毕业生。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拓展就业工作口径, 引入职业心理辅导, 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处理求职过程中的受挫现象, 避免引发高职生产生焦虑、恐惧的消极情绪。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看待周围同学的成功经历、情绪状态和替代性经验, 消除信息来源中的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求职自我效能感产生的消极影响, 引导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评价自己, 修正自我认识上的偏差, 增强自信。

摘要:采用高职生求职自我效能问卷, 对高职生求职效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第一, 高职学生对自己能找到满意工作的能力有点信心, 但信心并不高, 职业自我认知效能显著高于就业效能;第二, 高职生的求职自我效能在专业、籍贯 (城乡) 、自感就业压力、实践经历、专业成绩上有显著差异;第三, 高职生个人努力程度和求职成败经历在求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职学生,求职自我效能,职业认知效能,就业效能

参考文献

[1] .冯彩玲, 樊立三, 时勘.高校毕业生求职自我效能、求职期望、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的关系[J].管理评论, 2009

[2] .王桢, 时勘, 高晶.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3] .唐民.职业自我效能感对高职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培养[J].职教论坛, 2010

上一篇:生活与哲学大题下一篇:四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