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体系整改方案

2024-08-26

支撑体系整改方案(10篇)

1.支撑体系整改方案 篇一

文化体系整改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根据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县级文化单位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事转企”改制为重点,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保障,切实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持续发展;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三、改革任务

(一)重点实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将市人民艺术剧院和市电影公司转制为文化企业,核销事业编制。

加快组建市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和市电影放映有限责任公司。新组建的公司是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二)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整合现有文化、广电执法队伍,在原有的市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三)积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市司马迁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射台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住,继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四、有关政策

(一)财政投入.一是加大投入。

改革所涉及的单位,财政原有拨款不减少,并逐步增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费投入。二是改变投入方式。统筹分散在多个部门管理的文化发展资金,做到捆绑使用。资金的投入主要采用“以奖代补”,“政府采购”和“项目贴息”、“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方式,重点用于精品力作的以奖代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发展项目贴息、台站和场馆建设补助等。资金统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三是文化广电等重大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以政府投资为主。

(二)社会保障.转企改革中,要切实做好转制企业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政策的衔接,妥善解决好人员的分流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在认真贯彻中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市“事转企”文化单位的实际,制定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政策,确保平稳过渡、持续发展。改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国家规定的待遇标准及发放方式不变。转企改革时,对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5年以内的人员,或虽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人员,以及工作年限满25年,从事特殊表演工作的人员(武功演员、管乐演奏员、舞台技术人员),经本人书面申请、单位同意、市人事部门批准后,可按事业单位退休办法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改制后,现有在编职工退休时仍按原事业单位政策执行;持卡职工月50%的工资补贴不变。改制后新招聘人员按公司章程办理。

(三)财税政策.新组建企业享受国家和省市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

各项优惠政策具体按照文件,财政部、海毛巷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政策规定执行。

(四)资产处置.改制后,国有资产由市国资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评估移交,以租赁形式委托经营,加强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五、工作步骤

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3月15日至2011年5月31日)。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改革实施意见。

第二阶段(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20日)。提请领导小组和市政府研究,通过改革方案,下发执行.

第三阶段(2011年6月21日至6月30日)。挂牌组建公司。

第四阶段(2011年7月后)。市文体事业局和市广播电视局总结本系统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上报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总结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了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成立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市长担任。成员由政府办、宣传部、文体局、广电局、财政局、人社局、编办、工商局、国土局、国资局、地税局、国税局、养老经办中心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设在市文体事业局,具体负责改制的有关工作。

(二)加强配合.各有关工作部门和单位要落实专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市文体事业局、广电局、宣传部,财政局,人社局、编办、工商局、国土局.地税局、国税局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积极衔接落实省、市关于市直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相关文件,支持引导新组建企业拓展演出市场,发展壮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三)加大宣传.切实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认清改革形势、任务和政策。

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改制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好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2.支撑体系整改方案 篇二

钢牛腿支撑体系一般直接将100T~200T千斤顶置于上部梁体之下, 千斤顶下安装钢牛腿, 钢牛腿通过化学锚栓锚固于盖梁或墩柱混凝土侧面。这种顶升方式多用于顶升荷载较小、顶点的上部结构满足承载力要求的预制板梁或梁桥的桥台位置。由于化学锚栓需要承受千斤顶传递的剪力和有弯矩产生的拉力, 最上一排锚栓所承受的复合应力最大, 为了避免原墩柱混凝土被拉裂, 需要查明原墩柱顶部的混凝土强度及横向钢筋数量。该方案有条件地选用。在维修二期工程抚河桥、海关桥的预制板梁顶升采用了刚牛腿做为顶升反力基础。

2 抱柱箍支撑

钢抱箍是利用钢材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力来承载上部顶升荷载, 通过对高强螺栓施加预拉力, 使钢抱箍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产生摩擦力, 满足上部结构的承载需要。同时为保证高强螺栓产生设计的拉力, 可以采用力矩扳手来保证产生设计的预拉力。为保证顶升安全性, 进场时必须对钢牛腿与抱箍结合结构进行试验验证。

维修一期工程的永和门立交桥按照原设计方案要求, 加工了两套不含植筋孔的钢抱箍, 内设橡胶皮, 安装于设计顶力为380t的1号墩进行单点称重试顶, 两次顶升试验均在顶力达到218t左右出现钢抱箍向下滑移, 无法再施加顶力。经分析结论为: (1) 原有墩柱尺寸偏差造成与钢抱箍结合不密贴; (2) 钢抱箍与墩柱通过橡胶皮的摩擦作用容易出现局部位置破坏导致的橡胶皮拉裂; (3) 靠摩擦力控制的反力基础缺乏理论计算依据, 即便试顶成功还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 建议对原方案进行改进, 在钢抱箍上预留孔通过植筋承担千斤顶向墩柱传递的剪力。该类反力基础必须对植筋受力进行验算, 并采取一对相互倒置的植筋抱箍中间设置千斤顶进行对顶试验取得相应参数。

3 新增预应力盖梁

对于无法设置钢支墩支撑的水中桥墩或顶升力大于600T、高度大于6米的墩柱, 建议采用以在墩顶新增预应力小盖梁的方式作为顶升支撑。在立柱顶2m范围内浇筑一定尺寸的盖梁。盖梁纵向受力主筋采用精轧螺纹钢并外包钢板, 其中, 精轧螺纹钢需要在立柱顶钻孔, 再将精轧螺纹钢植入立柱顶。盖梁浇筑完成, 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精轧螺纹钢。对于弯箱梁桥, 在后期若有必要还可以在盖梁外侧增设支座加大桥梁的抗扭能力。

维修一期工程的建设西桥跨抚河, 钢抱箍提供的顶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也不能采取钢构件的顶升方案, 故采取了新增预应力盖梁的方式进行整体顶升。

老福山—坛子口立交的主线桥, 单墩的最大吨位高达1000t、高度近9米。考虑到受力大、钢支墩过高易出现支撑体系失稳。拟采取新增预应力盖梁做为反力基础, 同时增加钢支墩支撑做保护。

4 钢支墩支撑体系

钢管支撑体系由支撑体系和升降体系两部分构成, 其中支撑体系是由钢梁、带法兰钢管支撑、水平撑、剪刀撑、缀板共同构成的空间钢架体系, 升降体系是由钢梁、倒置的液压终端 (千斤顶) 、带法兰钢管支撑、水平撑、剪刀撑共同构成的空间钢架体系。支撑体系和升降体系同时又通过水平撑、剪刀撑、缀板相联, 共同构成空间钢架体系。升降钢架在合适的位置与桥墩立柱或桥台台身用水平撑相联结, 以增大升降钢架的水平稳定性。

竖向钢管基本采用带法兰精制无缝钢管, 每个竖向支撑由若干高度为2000mm的标准节、高度分为100mm、200mm、500mm的三种垫块及厚度不等的钢板构成。标准节与垫块间通过螺栓连接。竖向钢管根部与承台预埋法兰连接, 标准节钢管之间通过角钢水平杆、角钢剪刀撑或钢缀板连成相联结。

由于支撑体系的高度较高, 因此对钢架须对支撑在正常顶升、随动千斤顶支撑、偏载顶升作业三种工况下体系的安全性进行施工验算, 验算必须考虑桥梁结构自重、顶升水平分力、施工临时荷载、施工期间风力等因素的影响。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均须满足要求。

维修一期工程的永和门立交桥、二期工程的龙王庙立交桥, 由于原桥均采取的是单桩、单柱的形式, 我们通过在桩、柱结合部位植筋、增加抱桩柱承台, 在抱柱承台上设置钢支墩的做为顶升反力基础将桥梁顶起。

5 结 语

3.支撑体系整改方案 篇三

55号)

2012-02-08 上午 11:27:12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点击数:1223

粤建质函〔2012〕55号

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佛山市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大对我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局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下同)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发生,现将《2012年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附:2012年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

2012年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

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发生,我厅制定2012年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系列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防范较大及以上事故为中心,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依法监管为手段,全面排查和消除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全面、深入开展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督促和指导建筑施工、工程监理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法,不断加大隐患治理和事故惩处力度。2012年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总体目标:一是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隐患治理率力争达到100%,确保实现整改责任、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四落实”;二是严防因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而造成的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专项整治范围、内容和依据

(一)专项整治范围:

全省所有在建、且含有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分部分项工程的房屋市政项目,重点是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县(含县级市)区镇一级工程、工业园区(开发区)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以及外省或本省跨地区经营施工企业所承建的工程。

(二)专项整治内容:

1.本地区(本单位)建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房屋市政工程隐患治理台帐情况;

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专家论证、审批情况;

3.制定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模板堆放、吊装及混凝土输送方案,并有针对性安全措施情况;

4.按照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脚手架支撑体系使用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管理的通知》(粤建质函〔2011〕796号)的要求,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使用的钢管、扣件及其构配件、扭力扳手等进行有效管理的情况;

5.架子工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6.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或拆除施工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7.浇筑混凝土前,按照有关要求以及专项施工方案对已搭设完成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工序验收,以及验收的量化记录情况;

8.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配置维护以及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等情况。

(三)专项整治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暂行办法》(建质〔2011〕158号);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1〕111号);

5.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粤建质〔2011〕13号);

6.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脚手架支撑体系使用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管理的通知》(粤建质函〔2011〕796号);

7.有关建筑施工使用的各类脚手架的相关规定、规程和技术标准。

四、专项整治步骤

(一)部署动员阶段(2月8日至2月29日)。为加强领导,确保实现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总体目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立由分管厅领导任组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等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具体负责专项整治日常管理工作。

各地级以上市(包括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2月中旬成立由分管建筑施工安全副局长(副主任)担任组长,相关科(处)室和市施工安全监督站主要负责同志任组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本地区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所有建筑施工、工程监理企业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开展专项整治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将开展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整治内容和工作要求,全面、及时传达到每个建筑施工、工程监理企业,督促、指导和组织各有关单位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

2月中下旬,各建筑施工企业要成立落实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于目前承建工程没有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建筑施工企业,要制定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工程防控措施;对于目前所承建工程正在或即将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制定专项整治的具体方案,并报当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备案。同时,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强化对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对在外承接工程的分支机构管理,强化对施工从业人员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作业、高处作业等的规范操作知识和自我防护、保护教育培训。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日至5月15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的要求,全面组织开展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其中,3月1日至3月31日,由各建筑施工企业对所承建的正在或即将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工程进行自查自纠。4月1日至4月20日,由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专项检查。5月6日至5月15日,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4月份专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违反强制性标准行为或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予以严肃处理。

为了更好地督促、指导各地开展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我厅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作为今年第一、二季度的安全巡查重点内容,并根据各地上报的专项整治情况,加大对管理混乱、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建筑施工企业的检查、处罚力度。

(三)总结评估阶段(5月16日至5月31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开展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隐患治理的实际效果,查找不足,不断完善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我厅的工作部署,由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各建筑施工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管。这次专项整治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时期,即全国“两会”期间、夏季汛期,要重点关注两类地区,即近年建设规模增长较快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县(县级市)区,要严管两种建筑施工企业,即省外进粤企业、本省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既要狠抓规模较大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工程,也要高度重视建筑物顶层的独立柱、圈梁、连梁、局部楼板,以及楼梯间屋顶板、电梯机房顶板等局部存在高支模支撑体系工程的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隐患治理工作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隐患治理工作的层级监督检查,及时掌握了解企业近期开展专项整治的进度、状况,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整治。

4.高大支撑体系量化检查方法探讨 篇四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指搭设高度8m以上(含8m),搭设跨度18m(含18m),施工总荷载超过15N/m²或集中荷载大于20kN的混凝土模板工程,是住房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较易发生坍塌事故”的重点整治对象。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搭设是模板工程施工安全重要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正常施工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由于监管不力,加之施工观念的错误,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和受力分析不当造成模板倒塌的安全事故屡有所现。为有效防止高大模板倒塌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从工程实际出发,探寻适合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受力特点和量化检查方法,意欲以合理的构造措施,使得模板工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生产、方便使用。

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危险区域辨识

现行模板施工安全计算软件均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偏重于立杆间距计算,而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并未充分考虑架体的整体高度—整体线刚度(总回转刚度),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了剪刀撑对增强整体线刚度和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重要作用,力学模型的错误指导下的搭设方法必然导致模板支架垮塌。按照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实际力学模型,架体上部1/3高度处弯矩最大、下部1/3高度处为立杆基础稳定的关键区域,这是支撑体系应重点监控的部位。根据我们实际监管的实践,架体上部1/3高度处因模板封闭后光线较暗,且传统思维习惯上认为重点受力部位是在基础而忽视了上部1/3高度处是传递弯矩的关键部位,导致立杆搭设过密仍然不能达到力学稳定性能。这就必须采取保证几何不变体系的构造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重点对该区域实施严格控制,并实施量化管理。

2.事前控制措施

事前控制室保证高大模板支架搭设前期准备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后续施工满足量化管理的要求,有利于整个搭设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否符合工程实际是做好事前控制的关键。即施工方案必须符合《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外,还必须有搭设平面图(水平杆、水平剪刀撑位置图)、大梁下梁跨方向立面图和梁截面剖面图、立杆基础处理详图以及构建几何不变体系构造措施。

3.量化验收及检查标准的制定

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是对支撑搭设施工可靠性和实用性的一次系统检查,这项验收不应只是简单地用文字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而是必须对模板支撑施工的安全行为和实体安全进行量化验收,以数据说话,使工程事故原因调查有数可据,科学可靠,利于科学的开展工作。

4.实体安全检查方法和数据计算

立杆间距的测量应包括梁跨度纵向和截面竖向、板下双向间距测量。传统的做法是用钢尺直接测量二根立杆,这种不科学的测量方法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应该将测量方法进行改进使其更科学、更符合工程实际。经多方探讨,大跨度纵向立杆间距测量可参照钢筋测量方式,检测模数由1m进行放大,沿大梁跨度纵向立杆间距以每5跨为一个测点,允许偏差按下式计算:

△ 梁=l-5·lo≤200mm

式中△ — 梁下立杆间距允许偏差

l— 实测长度

lo — 每跨理论计算长度

板下立杆间距测量则采用板净面积内立杆根数计算法,允许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板=N实-N理≥0

式中 △板 — 板下立杆允许偏差

N实 — 实测立杆数量

N理 — 理论计算立杆数量,其中N理=S板/S杆,S板为板理论净面积,S杆为单根立杆承受面积

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剪刀撑检查必须重点对大梁纵向、水平向、梁截面竖向剪刀撑进行严格控制。截面竖向剪刀撑则按照受力大小和架体高度调整设置方式,重点加强架体高度上下1/3处水平剪刀撑和集中力作用处竖向剪刀撑的连续设置。如设置截面竖向“之”字形剪刀撑宜按隔跨相反方向搭设,水平剪刀撑则按高度具体情况调整,但在同一高度必须连续设置。板下则只设置水平剪刀撑并注意要与大梁立杆连成整体。检查垂直度可采用2m靠尺测量,并测量立杆间距是否符合规范允许的误差。其他剪刀撑搭设则采用目测的方法检查是否连续设置,检查完毕后应由专人记录数据或拍照作为资料保存。

5.结束语

5.支撑体系整改方案 篇五

体系

景天魁

对于社会保障概念,人们的理解基本上限于资金保障的范围,关注的重点也只是资金的筹集、支配与发放。诚然,资金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重视资金保障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从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角度来说,确立完整的概念和体系结构却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制度建设的实践所必需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扩大社会保障概念

这里不想全面讨论社会保障概念,只提出服务保障的问题,只强调服务保障对于资金保障的意义。举例说,有的老人在家中去世许多天了,竟然无人知晓,这种事在城市和乡村屡有发生。他(她)们可能享有很好的社会保障待遇,缺的不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金,而是身边无人,或得不到基本的社会服务;许多从外地到大城市就医的人,跑了多家医院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大夫,就因为缺乏必要的就医服务信息,不仅白花了不少冤枉钱,还可能耽误了治病;现在,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到医院就诊以外,主要靠日常的生活护理。

凡此种种表明,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好不好,不完全取决于资金保障,还取决于有没有好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得以落实和增效。如果没有服务保障,资金保障的实际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服务保障就是资金保障的效率

系数。现在,我国的资金保障水平总体较低,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所以服务保障的重要性被掩盖了,但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如果不及时注意,做好制度和机制安排,以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支撑社会保障的社会服务体系

“十二五”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建议在重视资金保障的同时,兼顾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公共财政要把保障基本服务作为“保基本”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目前我国有些社会保障制度还在实验阶段,将来还要调整、并轨和统一,过分地追求提高现有制度的保障水平,可能给以后的制度调整和完善造成障碍,不如更多地关注社会保障的支撑体系建设,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制度运行准备良好的条件。

第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的可得性。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得不到任何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社会养老规模太小,能力严重不足,亟待大量建设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办互助的养老机构。同时,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大力扶持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据北京市的调查,53.3%的市民首选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希望得到家政服务、餐饮服务、陪同就医和康复服务的均达30%左右。不论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还是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都要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考核和监督体系。

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慰藉、心理呵护和社会关怀,这不是单靠资金可以保障的。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后,社会必须承担起对老人提供精

神服务的责任。我国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还处于初创时期,包括心理咨询和疏导的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培养也刚刚起步,社区服务网络有待探索和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层面纳入规划。

第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的可及性。重点是基层,是农村。首先要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04年,我国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城市是212个,农村地区不到1个,而且我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严重影响了资源利用效率。要努力缩小医疗服务的城乡差距,给每个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在有效时间内及时得到医疗服务。将卫生医疗资源重点用于医疗服务基础条件的改善,其社会效益是最大的。

第三,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城乡共享的就业信息网络,强化社区就业服务,配备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完善多级联动的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仍将保持在1亿人以上,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高,而这一时期产业升级将明显加速,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将空前加大。要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对积极开展培训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实行奖励。未来若干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招生规模都将在六七百万以上,就业难的问题将持续存在,要鼓励高校与企业联手,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创业,建立包括金融支持在内的创业服务体系。

第四,加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教育不仅是教学,也不仅是学校的事,要有一个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首先要扩展基础性教育保障,实行对学前一年幼儿的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的入园率,改善儿童营养,加强健康保障,为贫困地区寄宿制学生提供营养保障。为交通不便的城乡小学生上下学提供接送

服务,为准备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提供义务职业教育。动员和整合多方资源,创办社区学院,为进城务工人员、往届毕业生、社会青年以及成年人提供可与大学和专科教育相衔接的继续教育。

以社会服务体系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一举数得

首先,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但可以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离退休人员、邻里互助等)的作用,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符合中国传统和国情。

中国的社会保障与西方福利国家、福利社会最主要的区别,应该体现在更贴近基层群众,更便于基层群众的参与,更适合发挥我们中国的优势。我们可能长期无法与欧美一些国家比资金保障的水平,但是,不见得我们中国人就不可能享受到很好的社会保障。如果我们用全面优质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就可能是一个很符合中国国情的、成本很低而效率很高的制度体系。比如,如果我们能够以社区的形式把社区里的离退休人员组织起来,用很低的成本服务,那么社区内部、邻里之间,组织开展养老照顾、医疗护理、婴幼儿看护、心理慰藉、安全守护等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人管了。而这种“管”,不需要像西方那样靠公司、靠一些专门机构付出高成本。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一些社区就是这样做的,组织社区群众,给离退休人员找点事做,他们还挺愿意,觉得被社会承认了,觉得自己还挺有用。这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资源,我们要用政策、用制度来发掘这种资源。依靠基层群众,面向基层群众,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发挥中国的资源优势,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其次,以社会服务打通城乡壁垒,实现城乡统筹,是比资金统筹更便捷的统

筹途径。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3倍以上,靠公共财政填平这个差距的难度很大,所以,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要想从资金保障的均等化实现突破,恐怕一时难以做到。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之间有更为紧密的血缘和地缘联系,有亲友信任、邻里互助的社会基础,社会服务完全有条件搞得比城市更好。服务方面的城乡统筹有可能比资金方面的城乡统筹更便于实现。

再次,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以重新把社会组织起来。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曾经依靠单一公有制和社会生活的单位制,实现了较高的社会组织程度,有限的社会资源容易得到动员和调度使用;市场经济时期,制度多元,资源分散,单位弱化,个人原子化倾向严重,公益事业失去了稳固的资源基础。既然难以通过所有制关系和单位制关系实现紧密的社会联结,那还有什么途径可以重新把社会组织起来?以发展社会服务为号召,便于动员群众,聚拢社会资源;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纽带,倡导服务、互相服务、规范服务,还能够增强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又能够帮助社会保障制度夯实其社会基础。借助社会保障所搭建的社会组织基础、信任基础、团结基础,还可以成为从事其他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共同平台。

最后,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如果政府主要提供资金,那么对它来说这是权力;如果政府主要提供服务,则对它来说这是责任,出发点明显不同。政府着重解决民生问题,财政资金向基层倾斜,是面向大多数人;如果是相反的流向,只能是面向少数人,着眼点明显不同。所以,推动重视和发展社会服务,也就是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服务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所以,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中,要处理好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的关系。既不能以资金保障代替服务保障,也不能相反,低估资金保障的基础作用。

作者简介: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6.支撑体系整改方案 篇六

关键词: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有效监管,市场准入机制,市场退出机制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如果不尽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电力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电力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节约和污染物减排工作[1,2,3,4,5,6],“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列为约束性指标。

根据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经验,市场机制是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基本制度安排。但是,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及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既要实现快速发展,又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及节能减排,情况复杂,任务艰巨,中国的节能减排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特点,不能照抄照搬。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市场机制加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有效监管及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体系的节能减排“组合拳”,给出了中国节能减排市场机制的路径选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

1 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的整体架构

推进电力节能减排的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通过制度(或管理)手段(包括市场经济手段等)进行节能减排(简称“制度节能减排”);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等手段进行节能减排(简称“技术节能减排”);三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节能减排(简称“结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在制度、技术、结构3个方面,要采取综合性对策。

根据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国情,市场机制加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有效监管及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有效的节能减排“组合拳”(见表1),共同构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市场机制是通过竞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机制是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基本制度安排。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好诸如节能、环保等外部性问题,必须有面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弥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不足。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和市场并存的双轨制阶段,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需要设计符合国情的市场机制。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标准、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综合性政策,促进政府、企业、公众由被动的节能减排转向主动的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是实现节能减排具体目标的综合性制度安排。

监管机制对相关各方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进行监管,包括节能、环保、资源效率等社会性监管及市场结构(防止产生和滥用市场力)等经济性监管。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以及节能减排交易的技术支持系统、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监督监测技术支持系统、节能减排指标评价及考核的技术支持系统等。

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初期,结构及制度节能减排对总节能减排量的贡献率为70%左右,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首要途径;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中后期,主要通过制度(或管理)手段及技术手段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 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分为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3种机制。市场准入机制包括支持鼓励进入机制和限制约束进入机制。市场退出机制是以技术标准、差别电量、差别价格、经济补偿等机制引导高能耗、高污染的火电机组有序退出市场。这里主要论述节能减排的市场交易机制。

2.1 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过渡模式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电力市场机制还很不成熟,电力市场建设未能充分体现出市场机制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因此,在国内实施真正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模式之前,需要一定时期的过渡。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过渡模式中,机组电量实行部分电量竞争。

2.1.1 促进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机制(过渡模式Ⅰ)

发电权交易[3]借鉴普通商品二级市场交易,通过转让或购入发电权电量实现发电企业之间的交易。发电权电量是指电厂在合约市场(包括政府下发的各类发电机组当年的省内年度发电量计划)等市场中获得的发电许可份额和机组签订的中短期交易合同。

实施发电权交易,可以以市场机制促进高效节能环保机组代替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发电,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是对当前计划发电模式的改进。

2.1.2 考虑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组合拳”(过渡模式Ⅱ)

1)通过实施“差别电量”(政府宏观调控或计划调控),改变传统的平均分配发电利用小时数的发电模式;在安排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方面,实行机组类型差别、能耗差别、容量差别、环保差别、区域差别,增加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减少能耗高、污染大的火电机组发电小时数,充分发挥高效、节能、环保发电机组的节能减排优势,实现节能、环保和安全发电。

2)实施“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政策。对列入关停序列的小火电机组,在一定时期内(如3 年),给予一定的补偿性发电量指标,小火电关停企业通过发电权交易[3]将补偿发电量指标有偿转让给高效、节能、环保机组,获得相应的收益,用于企业转产和职工安置。关停小火电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而建立小火电关停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小火电顺利关停的前提条件。

3)开展替代发电的发电权交易[3],促进非关停小火电由少发电变为不发电,增加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

4)开展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参与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外送电交易),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上述简称为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组合拳”。通过该“组合拳”,充分发挥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竞争优势、边际成本优势和节能减排优势,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逐步使小火电机组退出市场,实现电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该“组合拳”,既包括结构节能减排(电源结构调整:关停小火电、“上大压小”机制等),也包括技术及制度(或管理)节能减排(实施“差别发电计划”、基于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参与外送电交易、火电厂脱硫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等)。

2.1.3 节能减排的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及经济补偿的市场机制(过渡模式Ⅲ)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引导电源结构向高效率、低污染方向发展,200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提出了节能发电调度办法[2] (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改革现行发电调度方式,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实施节能发电调度,需要建立经济补偿机制。

实行经济补偿机制与节能发电调度相分离,即在电网运行中机组的实际节能发电调度出力按照《办法》的要求执行,采用政府宏观调控(通过制定基本电量或发电利用小时低限标准等)与市场机制(发电权交易等)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4,5]。

在电力市场建设未能体现出市场机制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之前,过渡模式Ⅰ,Ⅱ,Ⅲ是3种可选路径。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深化,在未来几年内高能耗、高污染火电机组基本关停后,上述过渡模式必将逐步过渡到在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市场准入约束下、市场竞争确定机组发电量模式。

2.2 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中,凡是市场能够做的事,让市场去做;市场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让政府去做、去管。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在上游的发电环节,市场主导定价;在中游的输电、配电环节,政府调控定价;在下游的零售电环节,市场主导定价。在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中,机组发电量实行全电量竞争。

2.2.1 基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准入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Ⅰ)

在中长期、短期交易(双边/多边、集中竞价)市场,建立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市场准入机制主要是规定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机组的能耗和排放标准。对于获得准入的市场主体,可通过自主决策,自主选择参与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设计,体现了在市场交易中“以节能减排为约束”的核心思想,实现市场机制与节能减排的统一。准入机制的设计有利于从整体上控制节能减排的效果,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机组的发电量,并给予高效节能环保机组更多的市场机会。

2.2.2 兼顾电力排污权市场交易和市场模式Ⅰ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Ⅱ)

随着市场配套措施的不断成熟,在市场模式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中长期、短期电力交易市场相适应的电力排污权交易市场。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保护制度。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发电企业排污权,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力,利用市场机制,允许这种权力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通过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

在排污权市场上,排污者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自主决策买入或卖出排污权。一方面,低能耗、高能效的大机组,可以通过自行治理降低污染排放量,将低能耗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企业收益,同时将剩余排污权有偿转让给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在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必须付出额外的成本购买排污权,当排污权成本高于发电收益时,将排污权转让给低能耗、高能效的大机组,促使发电量向低能耗、高能效机组转移,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电力行业的污染排放量。通过建立排污权市场,促进电力资源、环境资源的综合优化配置,促进电力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2.2.3 考虑外部成本的集中竞价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Ⅲ)

考虑外部成本的集中竞价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也称为基于能耗修正及环保折价的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在中长期、短期电力交易集中竞价市场中,对发电机组的报价排序,进行能耗修正、环保折价;能耗修正实现对不同能耗、不同网损机组报价的区别对待,使得综合节能效果好的机组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得价格竞争优势。环保折价实现对环境影响程度不同的发电机组报价的区别对待,使得环保机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竞价排序中进行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本质上是考虑能耗总量和环保总排放量控制的市场竞争方式,不影响成交后的结算价格,仅在竞价过程中通过改变竞价规则,增强综合能耗低、环保机组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中标电量,促进节能减排。

在竞价排序中进行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能够促进火力发电企业从长期的经济利益出发,提高企业内部的能源利用效率,对机组进行污染物减排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的集中竞价市场机制,既考虑了发电企业的外部成本,又不会带来发电厂之间过大的利益调整,仅在竞价规则上对综合能耗低、环境污染程度小的机组予以竞价排序上的优惠,以培养各发电企业树立节能减排意识,推动各发电企业加快节能减排进度,引导各发电企业落实节能减排措施。

2.2.4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Ⅳ)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也称为基于资源税的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它采用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资源税将环境的污染成本和资源浪费的机会成本内部化。

在电力排污权市场相对成熟、资源税到位的条件下,在市场模式Ⅰ或市场模式Ⅱ的基础上,建立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中长期、短期交易市场,发电企业的报价中包含了资源税和排污费等,形成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采用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对不同能耗机组发电成本的影响存在差异,能够提高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调整高能耗机组和低能耗机组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排序,进而导致不同能耗机组的成交量较征收资源税前发生变化;同时,直接影响到市场出清后的结算价格,使得高、低能耗机组在征税后发生较大的利益调整。

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为火力发电企业降低能耗带来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将企业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一致化,促进电力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工作。

2.3 符合中国国情、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路径选择

在中国电力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3种过渡模式;而在中国电力市场机制及其配套措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可选择4种市场模式。

另外,电力节能减排的其他市场交易机制,除了电力排污权交易机制,还有:

1)市场融资机制。用市场机制通过企业的市场融资、担保等渠道反过来促使企业节能减排(绿色信贷和绿色资本市场、生态保险等)。

2)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它是一种市场化的、以赢利为目的、通过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主要经营模式达成节能减排的机制。能源服务公司与火电厂签订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管理服务合同后,负责融资并承担技术和财务风险,为火电厂实施和管理节能减排项目,在合同期内按合同规定与火电厂分享节能减排效益。除了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将给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

3)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CO2排放量)为目的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实行排放配额制、建立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

3.1 促进电力节能减排的方式和手段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主要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不同性质手段其作用的对象和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同:一是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以能源价格、排污成本、税收、金融政策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手段是激励相关各方自觉节能减排的基本政策;二是电力节能减排的法律手段,将起到规范相关各方行为的作用,对相关各方将产生有效的影响;三是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可以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

实施节能减排,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都不可缺少。以经济手段为基础,法律手段为保证,行政手段作用于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业。

3.2 电力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的实施措施

1)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2)完善节能减排的法规和标准,加快节能减排的法制建设。

3)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构建激励机制,大幅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节能减排产品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所得税优惠,立足于鼓励节能减排产品的生产,以及引导节能减排产品的使用和消费,对部分高耗能产品开征消费税。

4)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发展清洁高效能源;标本兼治,控制源头,尤其是要控制造成能源消费不合理增长的源头;坚持经济发展速度与节能减排目标相协调。

5)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减排目标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

6)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

7)实施发电、输配电和用电全过程的节能减排。

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

4 监管机制

要尽快完善电力节能减排监管的法律法规和组织体系,建立集中统一、高效透明的节能减排监管体制。特别要理顺节能减排监管职能,做到权责对等。首先要解决节能减排监管职能的配置问题。其次要理顺能源主管部门、环保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前者履行节能减排规划、政策的制定职能,后者履行对电力节能减排的专业性监管,对节能、环保、资源效率等的社会性监管,对垄断环节和有可能产生的垄断行为(防止产生和滥用市场力)等的经济性监管。

5 技术支撑体系

5.1 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

发展脱硫技术、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燃煤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洁净煤发电技术、需求侧节能减排技术等。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构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

5.2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系统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系统包括以下系统:

1)电力节能减排交易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发电权交易、电力排污权交易、跨地区电力外送交易、碳排放交易等。

2)节能发电调度决策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发电组合基础方案的制定,日前、实时平衡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的制定,电网阻塞在线校正控制和自动发电控制,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下的电网适应性评估。

3)能耗、污染物排放监督监测及数据分析技术支持系统,实现对火电机组能耗、烟气污染物、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

4)排污数据监测与认证,包括:排污跟踪系统、年度调整系统和许可证跟踪系统,自动监测排污是否达标。

5)火电厂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优化系统,它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系统。

6)节能减排指标评价及考核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对机组发电能耗、电网损耗、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机组、脱硫、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控制等节能减排指标的评价、考核。

6 结语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深化,建立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逐步引入以价定量的电力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机制,做到外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等)内部化和外部收益内部化,实施以配额管理为主的环境保护模式,进行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实现市场化的发电模式和售电模式。显然,本文提出的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公平配置、有效利用信息及激励相容,能够实现制度经济学追求的“帕累托改进”,与中国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制度相兼容,符合微观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EB/OL].(2007-06-03).http://www.gov.cn/jrzg/2007-06/03/content-634545.ht m.

[2]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53号)[EB/OL].(2007-08-07).http://www.gov.cn/zwgk/2007-08/07/content-708486.ht m.

[3]尚金成,张立庆.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网技术,2007,31(22):58-63.SHANGJincheng,ZHANG Liqing.Technolog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energy-saving,emission-reducing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31(22):58-63.

[4]尚金成.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一)基于行政手段的经济补偿机制设计与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2):44-48.SHANG Jincheng.Research 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nergy-saving generation dispatch:Part on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executive mean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2):44-48.

[5]尚金成.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二)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设计与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3):46-50.SHANG Jincheng.Research 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nergy-saving generation dispatch:Part two design and analysis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onsidering market mechanism.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3):46-50.

7.河道环保整改方案整改方案 篇七

为加强蔷薇河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饮用水源水质,保障市区饮用水源安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遵照以人为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政府牵头、部门参与、单位负责、突出重点、条块结合的办法,全面开展蔷薇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

近年来,我区克服财政困难,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推进蔷薇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8年至2010年,我区共投入资金1200万元,争取省市以奖代补资金400万元,重点开展了刘顶排口污水截流、沙板桥排口、双眼桥排口应急整治等“五项整治工程”,通过整治,蔷薇河水质安全综合整治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1年,我区围绕对蔷薇河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区环保局

洪门大桥南排口和蔷薇河大桥北铁路南排口整治工程。完善工程建设,将洪门大桥南排口和蔷薇河大桥北铁路南排口污水截流进入市农产品交易市场污水提升泵站,经提升后排入新海地区城市污水截流管网。

完成时限:2011年6月底(二)朐阳街道办事处

1、在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不得设置排口,清理堤内外种植、养殖和垃圾,禁止倾倒固体废物。

完成时限:2011年5月底

2、完成辖区内蔷薇河沿线绿化及垃圾池建设并及时清理垃圾。完成时限:2011年5月底(三)洪门街道办事处

1、在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不得设置排口,清理堤内外种植和养殖垃圾,禁止倾倒固体废物。

完成时限:2011年5月底

2、完成辖区内蔷薇河沿线绿化及垃圾池建设并及时清理垃圾。完成时限:2011年5月底

3、完善洪门工业园污水截流工程。完成时限:2011年6月底

4、开展洪门工业园清污分流。建设洪门工业园清污分流管网,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浦南污水处理厂,减少对蔷薇河水质污染。

完成时限:2011年6月底(四)锦屏镇

1、在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不得设置排口,清理堤内、堤外种植和养殖,禁止倾倒固体废物。

完成时限:2011年5月底

2、完成辖区内蔷薇河沿线绿化及垃圾池建设并及时清理垃圾。完成时限:2011年5月底

3、完成刘顶工业园区污水清污分流工程。完成时限:2011年6月底(五)区住建局

1、进一步加大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对城区污水进行有效截流,取缔蔷薇河辖区段排污口,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完成时限:2011年6月底

2、建设和完善蔷薇河沿线沙板桥、洪门果园等地区污水截流管网并投入使用,减少污水对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

完成时限:2011年6月底(六)区农水局

1、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在蔷薇河汇水区域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在饮用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采取禁止、限制使用化肥、农药或者限制种植等措施,控制面源污染。

完成时限:长期

2、保护区内农业种植和养殖清理。依法清理取缔水厂一、二级保护区堤内非法种植。

完成时限:2011年5月底

三、保障措施(一)强化责任落实

为切实保障蔷薇河饮用水源安全,将整治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将蔷薇河饮用水源综合整治方案项目作为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明确要求,凡是没有按要求完成的单位,在评比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资格。

(二)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告横幅等多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公开行动方案,公布环境违法行为举报电话,把群众

举报投诉作为环保工作的第一信号和新闻监督的重要线索,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意识,采取给居民一封信等方式,教育居民禁止在蔷薇河保护区内非法搭建、种植和养殖以及倾倒垃圾,大力宣传饮用水源污染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群众对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的认识,使蔷薇河饮用水源保护深入人心,努力营造人人爱护珍惜水资源、关心重视水源安全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蔷薇河沿线环境监管力度,建立预警、监管、协调机制。严格项目审批,杜绝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污染建设项目,加强日常监管,落实巡查制度,取缔或关闭蔷薇河流域污染企业,取缔保护区内违法活动;推行联系会议,完善信息共享、饮用水源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机制。

(四)完善“河长制”

进一步落实市政府2010年第31次常务会议上提出的蔷薇河饮用水源“河长制”,建立乡镇考核责任制,各乡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水源保护责任落实到乡镇,乡镇断面水质指标要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类水标准,保证出入境断面水质保持一致。

(五)开展整治督查工作

由政府办、环保等部门对蔷薇河饮用水源整治工作进行督查、考核。河道环保整改方

8.偏心支撑抗侧力体系分析的论文 篇八

摘要:采用ANSYS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研究了偏心支撑抗侧力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能,重点放在具有建筑布置优势的大偏心支撑框架。通过有限元理论计算,将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总结了耗能梁长度、高跨比对偏心支撑体系强度,刚度,滞回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偏心支撑抗侧力体系水平力作用有限元

1前言

偏心支撑体系兼顾了纯框架结构与框架中心支撑体系的优点。在正常使用阶段,它具有较大的刚度,结构侧移较小;在大地震作用下,利用耗能梁段的塑性变形吸收能量,具有很好的耗能效果。偏心支撑抗侧力体系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4层~12层的多层钢结构住宅。本文采用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偏心支撑抗侧力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能,重点放在具有建筑布置优势的大偏心支撑框架。

2计算模型

试验研究了两榀耗能梁长度e不同的K形偏心支撑框架,在水平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每榀框架具有相同的梁柱截面尺寸、加载位置和约束条件。分析采用目前非线性分析中常用的VonMises等向强化准则,材料本构关系取理想弹塑性模型,初始弹性模量取2E5MPa,材料屈服强度为306MPa。

有限元分析以试验框架为分析原型,采用两种计算模型:塑性梁单元平面模型,塑性壳单元空间模型。平面模型采用塑性梁单元BEAM23。由于试验框架柱高度小,必须考虑柱脚加劲肋对框架柱的平面内水平方向的约束作用。塑性壳单元空间模型。偏心支撑采用塑性直管单元PIPE20;框架梁柱,地梁采用收敛性较好的塑性壳单元SHELL181。空间模型中,用8个加劲肋模拟了地梁对试验框架的约束作用,同样考虑了柱脚加劲肋对框架柱平面内的约束作用。

3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将其中一榀试验数据稳定的试验框架,弹性阶段的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进行比较。

3.1弹性阶段荷载-位移曲线的比较

弹性阶段试验框架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1)试验值与理论分析结果接近。塑性壳单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十分吻合,误差均在5%以内;塑性梁单元模型误差在10%左右。

(2)理论值略小于试验值,这是由于理论分析出于建模方便的考虑忽略了偏心支撑与框架梁节点板以及部分加劲肋的作用。

弹性阶段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测点1应力比较

3.2弹性阶段的应力比较

弹性阶段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1)由于现场试验条件、试件加工、试验手段等外部的原因,试验记录的应力-位移曲线呈不稳定上升状态;而理论分析忽略了外部条件的影响,应力-位移曲线平滑、稳定。

(2)试验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塑性壳单元模型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10%以内;塑性梁单元模型误差也在20%以内。

4偏心支撑框架的.性能研究

通过试验与理论的对比可知,理论结果与试验值接近。我们可以采用有限元工具,进一步研究耗能梁长度、框架的高跨比等因素对偏心支撑的性能以及滞回耗能的影响。

4.1单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偏心支撑框架的性能

分析采用和试验框架相同的塑性壳单元模型,主要研究耗能梁长度、高跨比对偏心支撑结构弹性阶段以及进入塑性破坏的影响。

为了使结构的非线性分析,得到获得一个好的解,本文在水平力单向加载过程采用以下措施:(1)采用自动时间步长控制子步数:试验结构是从线性变化到非线性,激活自动时间步长,可以根据系统响应的非线性部分变化时间步长,获得精度和代价之间的良好平衡;(2)使用二分法:无论何时打开自动时间步长,二分法都会被自动激活二分法提供了一种对收敛失败自动矫正的方法。只要平衡迭代收敛失败,二分法将把时间步长分为两半,然后从最后收敛的子步自动重启动。如果已二分的时间步再次收敛失败,二分法将再次分割时间步长,然后再启动。持续这一过程直到获得收敛或达到指定的最小时间步长;(3)使用小的时间步长;(4)对于材料的非线性分析,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力,结构的收敛性较好;(5)增加网格密度。

(1)偏心支撑弹性阶段的刚度:耗能梁的长度决定偏心支撑弹性阶段的刚度,高跨比对结构的刚度影响很小。随着耗能梁长度的增加,弹性阶段的刚度基本上呈直线段下降。对于多层钢结构可以认为,e/L(耗能梁的长度/框架的跨度)每增加0.1,弹性阶段的刚度约减少20%。这一结论对于结构方案选择的判断是有用的。

(2)总体来说,高跨比小、耗能梁短的偏心支撑结构具有更高的水平极限承载能力。对于0.5>e/L>0.3的弯曲型耗能梁-偏心支撑框架,高跨比对结构的极限水平荷载的影响很小,主要由耗能梁的长度决定;对于民用结构可以认为,e/L每增加0.1,结构破坏时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减少10%。

4.2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偏心支撑框架的性能

本节分别采用塑性梁单元、塑性壳单元计算分析了试验框架在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塑性滞回性能。施加水平位移为循环荷载。

由于循环加载不易收敛,以下措施可以加强塑性梁单元模型的收敛:(1)减少每个荷载步的子步数;(2)自动划分步长(Autots,on);(3)自动划分单元格(smrt);(4)由于循环迭代次数多,默认的输出文件数不能够满足输出的要求,利用config命令增加输出文件总数。以下措施可以加强塑性壳单元模型收敛:(1)自动划分单元网格(smrt);(2)降低收敛准则;(3)增加荷载步的最大子步数。

试验框架的塑性梁单元模型滞回曲线,试验框架塑性壳单元模型滞回曲线。可知:

(1)两种模型的滞回耗能计算值十分吻合,相差在5%以内;

(2)相对于塑性壳单元模型,塑性梁单元模型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与塑性壳单元模型接近。因此,采用塑性梁单元模型研究偏心支撑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塑性滞回耗能性能。

e/L>0.2的偏心支撑框架累积滞回耗能的比较。可知:

(1)偏心支撑框架滞回曲线饱满,说明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滞回性能。

(2)对于偏心支撑框架,高跨比大、耗能梁长度短的结构具有更好的塑性滞回耗能效果。

5.结论

5.1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模型是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

5.2对于e/L>0.3的弯曲型耗能梁-偏心支撑框架,耗能梁的长度是决定偏心支撑结构弹性阶段刚度、极限水平承载力。

9.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探讨 篇九

1 支架法

采用支架法施工, 这是目前还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盖梁施工的所有临时设施重量及盖梁重量均由支架承受, 直接传到地面。这主要有两种型式, 一种是满堂式落地支架, 支架可用万能杆件也可采用钢管或碗扣式脚手架搭设;另一种是架空支架, 主要为钢管支墩—贝雷架纵梁支架、贝雷架墩—贝雷架纵梁支架, 这种型式主要从节省墩下空间的方面考虑, 用于受交通维护和障碍物影响的地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第一, 支架的形式及高低可根据墩周围的地形和墩柱的高度等随机变化, 方法灵活;第二, 不用在墩柱上设置预埋件, 不会对墩柱外观造成影响。由此可知, 支架法施工虽然方便灵活, 但该法有其自身固有的缺点, 在施工时尤需注意支架的稳定性、非弹性变形及地基沉降等方面的问题。

2 钢棒支撑法

钢棒支撑法是在墩柱中预留孔, 然后插入钢棒, 并在两端各伸出一定距离作为工字梁的支承牛腿, 以牛腿为支撑点, 以牛腿上安装工字钢托梁, 其上摆放方木形成底模平台。这种体系的优点是, 支架、模板及整个盖梁的重量通过钢棒传至墩柱, 由墩柱承受, 传力途径简单明确, 不存在支架下沉的问题。但这种体系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需事先准确测好预留孔的标高位置, 盖梁施工完成后再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施工较繁琐;且在墩柱内埋设留预孔, 影响墩柱的外观质量, 其处理不但费工费时而且还很难领人满意, 与现代桥梁一流的外观质量不相适应;再次, 这种体系一般不易取得监理、设计部门及业主的认同。因此, 这种体系现已较少采用。

3 预埋钢板法

在墩柱中预埋钢板, 拆模后在预埋钢板上焊接钢支撑, 由它来承受支架、模板及整个盖梁的重量。

这种体系的优点与前一种体系一样, 支架、模板及整个盖梁的重量通过钢支撑及预埋钢板传至墩柱, 由墩柱承受, 传力途径简单明确, 不存在支架下沉的问题而且也不用破坏钢模。这种体系的缺点是, 第一, 预埋钢板要消耗大量钢材, 很不经济第二, 钢支撑的焊接工作是相当大, 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 而且盖梁施工完后要对墩柱外观进行处理, 不但费工费时而且还较难保证质量。故这种体系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

4 抱箍法

4.1 抱箍的结构形式

4.1.1 箍身的结构形式

为适应各种不圆度的墩身, 抱箍的箍身宜采用不设环向加劲的柔性箍身, 即用不设加劲板的钢板作箍身。这样, 在施加预拉力时, 由于箍身是柔性的, 容易与墩柱密贴。在施工当中, 为保证密贴的效果更加明显, 一般在抱箍与柱子之间设一层橡胶或土工布等作衬垫。

4.1.2 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

只要采用厚度足够的连接板并为其设置必要的加劲板, 一般均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布置成两排。这样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实践也证明是成功的。

4.2 抱箍法施工的注意事项

(1) 箍身应有适当强度和刚度, 以传递拉力、摩擦力并支承上部结构重量, 可采用厚度为10mm~20mm的钢板。

(2) 由于抱箍连接板是直接承受螺栓拉力的构件, 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根据理论计算及实践经验, 以采用厚度为24mm~30mm的钢板为宜。

(3) 钢抱箍安装完成后, 进行贝雷架或工字钢梁安装时, 贝雷架或工字钢梁应尽量紧贴墩柱, 并与钢抱箍固定, 梁间可再用螺栓进行连接, 防止倾侧。

(4) 浇筑盖梁混凝土时, 由于抱箍受力后产生变形, 螺栓的拉力值会发生变化。因此, 在浇筑盖梁的全过程中应反复对螺栓进行复拧, 即每浇筑一层混凝土均应对螺栓复拧一次。

5 工程应用

某跨线桥, 全长635.04m, 共24跨,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 跨径组合为20×28+4×17.5m, 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桥墩, 2个座板式桥台, 钻孔桩基础, 墩柱直径为φ1.10m和1.40m两种, 墩柱高在8m~11.5m不等, 双柱间距标准为7.2m, 最大柱距为7.662m, 盖梁长12.4m, 宽1.7m, 高1.6m, 混凝土量32.8m3, 盖梁砼强度为C30。

由于本桥桥址经过农田、鱼塘、水沟, 而且大部分墩柱比较高, 受征地范围和地形的影响, 多数盖梁难采用常规的落地支架方法进行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进行了施工方案的优化, 在鱼塘、水沟及跨越铁路段等盖梁, 采用抱箍法。施工时, 考虑模板、支架及临时荷载, 施工时每套抱箍的总负荷G约为100t于是n=Num (0.03×G+1) =Num (0.03×100+1) =Num (4) =4。实用中每排螺栓个数为4, 抱箍总高度500mm。每套支撑设备包括两根工字钢和两个抱箍, 其中工字钢重2.4t, 两个抱箍重0.8t, 一套支撑设备共重3.2t;纵向分配梁与支架法相同:4个工人1d即可安装1个支架。如采用满堂支架, 平均每个支架高9.3m, 长15m, 支架宽5m, 经计算得知, 如用万能杆件, 每套支架需杆件约13t, 横向分配梁需方木约2.1m3, 纵向分配梁需方木为2.3m3;支架基底硬化砼共需约42m3, 此外, 每拼装一个支架至少4d, 且支架法需要进行预压, 至于消耗的人工就更不用说了。可见使用抱箍法节省了大量投资, 缩短了施工周期。两种施工方法材料及工期对比见表1。

6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 抱箍法具有施工简单, 适应性强, 节省投资, 施工周期短等优点。由于其他支撑体系的优点抱箍法都有, 而其它支撑体系的缺点抱箍法几乎都没有。因此, 抱箍法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盖梁施工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徐伟, 吕凤梧.施工结构计算方法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10.高大支撑方案3 篇十

目 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椐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准备

五、模板施工设计 六 模板及支架计算

七、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八、构造要求

九、安全措施及要求

后附有关模板及支架图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设计整个中心区的建筑面积和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76444.82 m;总建筑面积:185945.95 m;地下停车面积: 41232.76m;地下设备用房:1500 m;工程规模:1层地下室(局部)、1栋1层商业、1栋1层垃圾站及18栋3-18层住宅(部分住宅楼1层为商业),合计20栋建筑。地下室(局部),平时为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地下一层设五个六级人防分区,顶板上部为园林绿化。住宅总户数:1006户。

2、有关高支模板施工情况 工程建筑总层数:

22,221层(13栋商业、14栋垃圾站)、3层(5栋、7栋住宅)、9层(3栋、9栋、11栋住宅及10栋商住)、11层(2栋、8栋、18栋、20栋住宅及15栋商住)、15层(1栋住宅)、16层(16栋商住)、18层(12栋商住及6栋、17栋、19栋、21栋住宅),地下室1层(范围包括1栋、2栋、3栋、5栋、6栋、7栋、8栋、9栋、10栋、11栋、17栋、18栋、19栋、20栋、21栋)建筑层高:

地下室1层为5.6m、4.3 m、4.7 m等;架空1层为4.3 m、5.55 m、5.77m、6.2 m、6.0 m 等;1层商铺5.9 m;2层3.27 m、3.3 m、3.25 m等;以上为2.9m。

楼板厚度有100 mm、110 mm、120 mm、130 mm、150 mm、180 mm(非人防区地下室顶板)、200 mm(人防区地下室顶板)等。

工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主要为300×600 mm、200×700 mm、200×600 mm、400×600 mm、250×500 mm、200×500 mm、400×800 mm、400×1000 mm、350×600 mm、550×1200 mm、550×1200 mm等。

工程框支梁的截面尺寸主要有250×600 mm、300×600 mm、400×800 mm、400×1000 mm、400×1200 mm、450×1300 mm、500×1300 mm、500×1400 mm、600×1200 mm、600×1300 mm、600×1400 mm、700×1400 mm等。

3、本高支模板方案计算取值情况

高支模板高度最大为12(B)栋架空层,从基础面至架空层主梁底高度为8.2米,但其主梁为300×600 mm核载较小。16栋主梁支架高度为6.7米,框支梁为最大情况700×1400 mm。所以按照以上两种核载计算。基础土方为粉质粘土,承载力为160 kN/m。

二、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针对模板支架设计的高度超过4.5米的梁板。特别是架空层为转换层,且层高相对较高,梁板核载较大,模板的支撑有些落在基础土方上,要经过周密的受力计算确定模板支架参数。并且按照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进行。

三、编制依椐:

1、二期工程结构施工图

2、二期工程建筑施工图

3、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建筑施工手册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四、施工准备:

1)、模板支撑采用Ф4.8×3.5mm钢管脚手架。严禁使用弯曲、锈蚀、端口不平的钢管。对有裂缝的扣件及松扣的螺丝帽必须更换。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支模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短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2)、梁、板采用18mm厚双面聚脂模板。模板之间允许偏差1mm,不合格的退场。所有模板统一在加工房加工成型,现场拼装。

3)、木枋统一刨成50×90mm、90×90mm,弯曲、腐朽和尺寸不合格的木枋退场。尤其是有节和断裂的不能用于高支模中的梁底和板底。4)、对拉螺杆采用Φ14普通螺杆,加套塑料套管。5)、梁侧面的围檩均采用双钢管 6)、梁板垫块全部选用砂浆垫块。

五、模板施工设计: 1)、模板安装流程

弹线→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铺梁模底板→ 铺楼板模板→ 绑扎墙柱、梁钢筋→验收梁钢筋→封梁侧模板 2)、梁板支撑架设计

a、梁底支撑架:梁宽度<500㎜且梁高≤700时,架子间距800×1000㎜;梁宽度<500㎜且梁高≥700时架子间距为800×500㎜;梁宽度≥500㎜且700<梁高<1000时架子间距为600×1000㎜, 在梁底中部有一道竖向支撑;梁宽度≥500㎜且梁高≥1200时架子梁底立杆间距为600×500㎜,在梁底中部有一道竖向支撑;立杆间距为(横向×纵向)。b、板底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为1000㎜。

c、梁下横纵向水平杆间距≤1800mm。沿梁方向在梁两边设剪刀撑,垂直于梁方向设剪刀撑间距3000m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连续布置。梁底立杆顶加顶托,水平杆接头采用直扣连接。梁中间底水平杆下加双扣件,距地200mm设扫地杆,且每根梁底剪力撑不少于两道。

d、梁模板采用侧包底的形式, 梁高≤700的在梁两侧钉50㎜宽的层板压条压住梁侧板,梁侧中间加一根木枋并与旁边的钢管顶紧。梁底用50×90木枋,横向布置间距为300㎜。e、梁、板交界处用在梁侧钉一根通枋,梁侧板与板面层板以木枋连接,禁止从板面向梁侧板钉钉子; 3)、梁板模板设计

框支梁梁底采用50×90mm木枋垂直梁方向间距≤300mm通长摆设。梁底模安装时,梁头两边吊线,中间拉通线;吊边梁线排中间梁线。梁底模安装好后,梁底木枋两侧用扣件隔跨卡住防止底模移动,再绑扎钢筋。梁钢筋验收后封梁侧模板,梁侧设穿墙螺杆,螺杆水平向间距610,梁高大于700的设竖向螺杆间距610,侧模木枋采用50×90mm间距300mm。围懔梁高小于1200mm的双支Ф48#钢管间距610mm,螺杆Φ12间距457×610mm。为了防止因螺杆过紧而梁模板变形,在框架梁拉钩两端绑垫块作为梁的保护层,同时作为模板支撑。框支梁和框支柱相交处、框支梁和框支梁相交处、框支柱端部无法对穿螺杆时,模板安装前预埋螺杆,螺杆与框支柱箍筋和框支梁钢筋水平焊100mm,间距457×610mm。转换层框支梁下横纵向水平杆间距1800mm。沿梁方向在梁两边设剪刀撑,垂直于梁方向设剪刀撑间距3000m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连续布置。梁底立杆顶加顶托,立杆不得有接头,水平杆接头采用直扣连接。梁底水平杆下加双扣件,距地200mm设扫地杆,且每根梁底剪力撑不少于两道。

板模采用18mm散拼模板,板底铺50×90木枋,间距≤350布置,板下立杆间距不大于1000×1000。板下剪刀撑间距4米一道。、侧模 1.1、条件参数

最高梁截面尺寸 700×1400 模板:1830×915×18mm 背枋:50X90 @300 背楞:Ф48#双钢管 @610 对拉螺杆: Φ14普通螺杆 610X610 混凝土: 自重γc =24kN/m3³ 强度 C40 坍落度:14—16cm 浇筑速度:4m/h 混凝土温度:35℃ 1.2、荷载设计值计算 ① 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初凝时间:4小时 F1=0.22γ1/2c t0β1β2V

=0.22×24×4×1.2×1.15×41/ =58.3kN/ m2 F2=γcH =24×1.4=33.6kN/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 即 F2=33.6kN/ m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 F2×分项系数×折减系数 =33.6×1.2×0.9 =36.3kN/㎡ b、振捣砼对侧模产生的荷载:取4kN/ m 荷载设计值为:4×1.4×0.9=5.04kN/ m 荷载组合:

Fˊ=36.3+5.04=41.34kN/ m

使用验算: ② 模板验算

截面参数:

I=bh/12=500×18/12=243000mm W=bh/6=500×18/6=27000mm 计算简图:

由于木枋的支撑作用,可以将模板块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 Fˊ×0.5 =41.34×0.5=20.67kN/m=20.67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F×0.5 =36.3×0.5=18.15kN/m=18.15N/mm(用于计算挠度)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ql

=0.105×20.67×0.3=0.195kN·m σ=M/W =0.195/27000=7.22N/mm

ω=0.644×ql/100EI =0.644×18.15×300/(100×9000×243000)=0.433mm<[ω]=300/250=1.2 mm ③ 木背枋验算:(简化为2跨连续梁受均布荷载)

422222

233

342

I= bh/12=50×90/12 =3037500mm W= bh/6=50×90/6 =67500mm q1= Fˊ×0.3 =41.34×0.3=12.4kN/m=12.4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F×0.3 =36.3×0.3=10.89kN/m=10.89N/mm(用于计算挠度)抗弯强度: M=0.125q1l

=0.125×12.4×0.61=0.577kN·m σ=M/W =0.577×10/67500=8.55N/mm

ω=0.521q2l/(100EI)= 0.521×10.89×610/(100×9000×3037500)=0.287mm<[ω]=610/250=2.44 mm ④ 普通螺杆 螺杆拉力:

N= Fˊ×螺杆间距×双钢管间距 =41.34×0.61×0.61 =15.38kN<[f]=105×σS=22.58kN ⑤双钢管围檩 截面参数:

I=12.19×10mm;W=5.08×10mm;E=2.06×10N/mm 计算简图: 44

446

22322433

由于对拉螺杆的支撑作用,可以将钢管围檩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 Fˊ×0.61 =41.34×0.61=25.22kN/m=25.22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F×0.61 =36.3×0.61=22.14kN/m=22.14N/mm(用于计算挠度)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ql

=0.105×25.22×0.61=0.985kN·m σ=M/W =0.985/2×5.08×10=96.95N/mm

ω=0.644×ql/100EI =0.644×22.14×610/(100×2.06×10×12.19×10)=0.786mm<[ω]=460/250=1.84 mm

2、梁底模计算(700×1400)2.1、层板的计算

梁截面700×1400,梁底木枋间距300。① 荷载计算

模板结构自重: 0.5×0.7×1.4×1.2 =0.588 KN/m 新浇砼自重: 24×0.7×1.4×1.2 =28.224 KN/m 钢筋自重: 1.5×0.7×1.4×1.2 =1.764 KN/m 总 计(静荷载)30.576 KN/m 振捣荷载(活荷载)2.0×0.7×1.4 =1.96 KN/m 截面参数:

I=bh/12=700×18/12=340200mm W=bh/6=700×18/6=37800mm 计算简图: 2

233

45443

由于木枋的支撑作用,可以将模板块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32.536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30.576N/mm(用于计算挠度)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ql

=0.105×32.536×0.3=0.307kN·m σ=M/W =0.307/37800=8.12N/mm

ω=0.644×ql/100EI =0.644×30.576×300/(100×9000×340200)=0.52mm<[ω]=300/250=1.2 mm 2.2、木枋受力计算

木枋采用50×90的木枋,立杆横向间距600,木枋间距300,梁截面700×1400,按二跨局部受均布核载梁计算 ①、荷载计算 q1= Fˊ×0.3 =32.536×0.3/0.7=13.94kN/m=13.94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F×0.3 =30.576×0.3/0.7=13.1kN/m=13.1N/mm(用于计算挠度)

梁宽为700,均布核栽集中中间,没有满跨。受力示意图:情况如下:

222

②、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q a(2-a/l)/8 =0.125×13.94×0.35(2-0.35/0.6)=0.428kN·m σ=M/W =0.428×10/67500=3.34N/mm

222[(2-a/l-2X/ l)X/ l+(X-b)/ al]/24EI 2222422=0.48 mm<[ω] [ω]= L/250=600/250=2.4 mm 符合要求。

2.3、模板支架受力计算 1)、水平横杆计算

φ48×3.5钢管的截面参数: A=489mm,W=5.08×10,f=215N/ mm 立杆纵向间距暂时定为600。

按三跨连续梁受集中力计算,情况如下:

F=6.914 KN(中间一排)M=0.267FL = 0.267×6.914×0.6 =1.108 KN.m ①强度验算③

σ=M/W=1.108×10/5.08×1000=218.11 N/ mm

>f=215 N/ mm

不符合要求。26

432②挠度验算

ωmax =0.216Fl/100EI =0.216×6.914×600/(100×2.06×10×121900)=0.128<L /1000=0.6 满足要求。

由于强度验算不符合要求,所以确定立杆纵向间距定为500。验算满足要求。2)、立管验算 ①、截面参数:

I=12.19cm W=5.08m A=4.89 cm i=(I/A)1/2=15.79mm ②、荷载组合:

大横杆重量(4步间距1800):6×0.6×37.63=135 N 扣件重量:6×13=78 N 顶托传来的力F=1.267×6914=8760 N 合计:135+78+8760=8973 N ③、强度验算

σ=N/A=8973/489=18.35 N/mm<215 N/mm ④、稳定性验算 计算长度L=1.8m 长细比 λ=L/i =1800/15.79 =114 查表的稳定系数 ψ= 0.58 N/(ψ·A)= 8973/(0.58×489)=31.64 N/mm<215 N/mm 满足稳定性要求。

2、板模设计计算

板厚180mm,砼堆积高度取300mm。1)、层板的计算

顶板模板采用胶合板规格1830×915×18mm取单块板验算;榈栅50×90mm,间距350mm,取单块板三跨连续梁计算。①、荷载计算

模板结构自重: 0.3 KN/m 新浇砼自重: 24×1.0×0.3×1.2 = 8.64 KN/m 钢筋自重: 1.5×1.0×0.18×1.2 =0.324 KN/m 2

222

4323

53总 计(静荷载)9.264 KN/m 振捣荷载(活荷载)2.5×1.0×1.4 =3.5 KN/m 查表可得: 最大静载弯矩系数 K1=-0.1 最大活载弯矩系数 K2=-0.117 则Mmax =k1Gl+K2Ql= 0.1×9.264×0.35+0.117×3.5×0.35 =0.1135+0.050 =0.1635KN·m 另考虑施工设备引起的集中活载 P=2.5KN 由表得 K1=0.08,K2`=0.213 M`max=K1`Gl2+K2`Pl =0.08×9.264×0.35+0.213×2.5×0.35 =0.091+0.186 =0.277 KN·m 取两式中较大值即M=0.277 KN·m进行强度验算 ②、模板强度验算

W= bh/6=915×18/6=49410 mm σ=M/W=0.277×10/49410=5.61 N/mm 木材强度设计值fm=13N/mm

f=13×0.85=10.4 N/mm>σ=5.616 N/mm ③、挠度验算 查表得: K=0.677 常用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E=9000 N/mm Wmax=KGL/100EI=0.677×9.264×350/100×9000×444690 =0.24 [W]= L/250=350/250=1.4> Wmax 符合要求

2)、木枋受力计算

木枋采用50×90的木枋,间距350mm,立杆间距1000。①、荷载计算 由模板计算可知

静荷载 15.10 KN/m 振捣荷载(活荷载)2.5×1.0×1.4 =3.5 KN/m

442

2226

222

3ˋ2′2

2②、强度验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Mmax=k1Gl+K2Ql =0.1×9.264×0.35×1+0.117×3.5×0.35×1 =0.324+0.1433 =0.467 kN·m M‘max=k1Gl+K2Ql =0.08×9.264×0.35×1+0.213×2.5×1 =0.2594+0.5325 =0.7919 kN·m 取M=0.7919 kN·m I=bh/12=50×90/12=3037500 W= bh/6=50×90/6=67500mm

σ=M/W=0.7919×10/67500=11.7 N/mm

木材的设计强度值fm=13 N/mm>σ=11.7 N/mm ③、挠度验算 ωmax=KGL/100EI =0.677×9.264×0.35×1000×10/100×9000×3037500 =0.80 mm<[ω] [ω]= L/250=1000/250=4 mm>0.80 mm 符合要求

3)、水平横杆计算

φ48×3.5钢管的截面参数: A=489mm,W=5.08×10,f=215N/ mm

近似按三跨连续梁受均布核载计算,情况如下:

q=2.68KN/ m M=0.1×ql

=0.1×2.68×1=0.268kN·m ①强度验算

σ=M/W=0.268×10/5.08×1000=52.756 N/ mm 6

222

4324

226

222

333

222<f=215 N/ mm

符合要求。②挠度验算

ω=0.677×ql/100EI =0.677×2.68×1000/(100×2.06×10×12.19×10)=0.72mm<[ω]=1000/1000=1 mm 满足要求。4)、立管验算 ①、截面参数:

I=12.19cm W=5.08m A=4.89 cm i=(I/A)1/2=15.79mm ②、荷载组合:

大横杆重量(4步间距1800):6×0.6×37.63=135 N 扣件重量:6×13=78 N 顶托传来的力F=0.6×2.68=1608 N 合计:135+78+1608=1821 N ③、强度验算

σ=N/A=1821/489=3.724N/mm<215 N/mm ④、稳定性验算 计算长度L=1.8m 长细比 λ=L/i =1800/15.79 =114 查表的稳定系数 ψ= 0.58 N/(ψ·A)=1821/(0.58×489)=6.42 N/mm<215 N/mm 满足稳定性要求。

高支梁板模板计算书(以12B栋为计算基础)

1、侧模 1.1、条件参数

最高梁截面尺寸 300×600、高支模板架高度为8.2米

计算省略。

2、梁底模计算 2.1、层板的计算

梁截面300×600,梁底木枋间距300。2

222

432

5442① 荷载计算

模板结构自重: 0.5×0.3×0.6×1.2 =0.108 KN/m 新浇砼自重: 24×0.3×0.6×1.2 =5.184 KN/m 钢筋自重: 1.5×0.3×0.6×1.2 =0.324 KN/m 总 计(静荷载)5.616 KN/m 振捣荷载(活荷载)2.0×0.3×1.4 =0.84 KN/m 截面参数:

I=bh/12=300×18/12=145800mm W=bh/6=300×18/6=16200mm 计算简图:

由于木枋的支撑作用,可以将模板块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6.456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5.616N/mm(用于计算挠度)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ql

=0.105×6.456×0.3=0.061kN·m σ=M/W =0.061/16200=3.765N/mm

ω=0.644×ql/100EI =0.644×5.616×300/(100×9000×340200)=0.096mm<[ω]=300/250=1.2 mm 2.2、木枋受力计算

木枋采用50×90的木枋,立杆横向间距800,按一跨局部受均布核载梁计算 ①、荷载计算 q1=6.456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422222

233

34q2=5.616N/mm(用于计算挠度)

梁宽为300,均布核栽集中中间,没有满跨。受力示意图:情况如下:

②、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qbl(2-b/l)/8 =0.125×6.456×0.8×0.3(2-0.3/0.8)=0.315kN·m σ=M/W =0.315×10/67500=4.67N/mm

ωmax= q b l(8-4b/l+b/ l)/384EI =0.48 mm<[ω] [ω]= L/250=600/250=2.4 mm 符合要求。

2.3、模板支架受力计算 1)、水平横杆计算

φ48×3.5钢管的截面参数: A=489mm,W=5.08×10,f=215N/ mm 立杆纵向间距定为1000。

近似按三跨连续梁受均布核载计算,情况如下:

4323

223

2q=2.68KN/ m M=0.1×ql

=0.1×2.68×1=0.268kN·m ①强度验算

σ=M/W=0.268×10/5.08×1000=52.756 N/ mm

<f=215 N/ mm

符合要求。②挠度验算

ω=0.677×ql/100EI =0.677×2.68×1000/(100×2.06×10×12.19×10)=0.72mm<[ω]=1000/1000=1 mm 满足要求。2)、立管验算 ①、截面参数:

I=12.19cm W=5.08m A=4.89 cm i=(I/A)1/2=15.79mm ②、荷载组合:

大横杆重量(4步间距1800):6×0.6×37.63=135 N 扣件重量:6×13=78 N 扣件传来的力F=1.267×6914=8760 N 合计:135+78+8760=8973 N ③、强度验算

σ=N/A=8973/489=18.35 N/mm<215 N/mm ④、稳定性验算 计算长度L=1.8m 长细比 λ=L/i =1800/15.79 =114 查表的稳定系数 ψ= 0.58 N/(ψ·A)= 8973/(0.58×489)=31.64 N/mm<215 N/mm 满足稳定性要求。

2、板模设计计算

板厚180mm,砼堆积高度取300mm。计算同转换层楼板。

七、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2

222

432

54426

222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2m为宜,不宜超过1.2m。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3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八、其它构造要求

梁及楼板采用散拼模板,钢管支撑体系为:立管间距1200×1200,水平管间距1800。从楼板面起200设扫地杆一道,立杆底垫500×500木垫板,能立在地梁上的一定要设硬支撑,增加单杆的承压面积。每6m间距设剪刀撑一道,支撑梁底部的水平杆在中间1/3部位,用双扣件扣紧。梁高超过900的在梁中间应加设一道立杆,以增强对梁的支撑。

高支模架应按脚手架的要求施工,按规定在一定的位置用连墙杆拉结起来,不好埋拉结点的地方和混凝土柱拉结起来。

立杆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3步距。2)、水平杆的立杆在支模顶层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纵横向水平杆应按满堂架的要求搭设,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支模架不能和外架连按在一起,更不能以外架作为支模架使用,支模架应有独立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5)、高支模架的施工和验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JGJ)130—2001。

6)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7)满堂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8)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九、安全措施及要求

1、所有操作人员应进入现场后,应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并做好会议记录,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2、架子工作业时,必须佩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带钉易滑鞋作业,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除下来的材料不乱抛、乱扔。支模架作业下方不准站人,架子工不准在架子上打闹、嬉笑。

3、支模架搭设完毕后,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高空作业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空作业。

5、及时收集气象资料,并通知全体施工人员,便于安排工作和进一步采取措施。

上一篇: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下一篇:菩提雪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