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我的青春之歌

2024-06-26

三月,我的青春之歌(精选8篇)

1.三月,我的青春之歌 篇一

创作阐述:

鹦歌岭——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似乎注定就是要飘荡出美妙动人的歌声的!这是一支属于当代年轻人的青春交响曲,清新、激越、优美、浪漫的旋律,久久萦绕在我们的耳际。伴随这歌声,鹦歌岭不再只是一个自然地理意义上的符号,而是一面用青春渲染的红旗。鹦歌岭上的这群年轻人、这些故事,不仅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也为我们安装上了一双思想的翅膀。

理想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和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精神不垮,旗帜不倒,以惊人的毅力和执著的追求去创造出人间奇迹。

鹦歌岭的27名大学生,怀揣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绿化祖国、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从全国各地汇集海南大山,自觉将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将建功立业与服务基层群众结合起来,以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用知识保护森林,用奉献回馈社会,在鹦歌岭谱写出壮丽的青春篇章,用实际行动对“鹦歌岭精神”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为当代青年如何选择有意义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扎根深山、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是一群有坚定理念、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这是一群热爱海南,致力于“绿化海南岛”建设的实践者,这是一个具有当代雷锋精神的优秀团队,这是一群引领社会风尚、担当时代责任的守山人。在当下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浮躁虚空充斥的年代,他们与树木为伴,与青山相依,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保持着平常心态,心灵纯洁,精神高尚,乐观向上。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勤俭朴素的道德风尚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进取精神集体体现。每个人都表现得充实、淡定、祥和、愉悦。

5年里,他们挡住了进繁华都市享受舒适生活的诱惑,耐住寂寞、甘于清贫、在深山老林里吃苦受累,一段时间过着没电、没电话、没电视的日子,背着帐篷、睡袋、干粮在荒岭中守护,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不怕苦、不喊累、不叫冤,以乐观进取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从事科学研究,保护森林,为当地群众修路造房建农田,用他们的自信自强、进取奉献精神,改变着鹦歌岭的面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艰苦的环境和无私的奉献过程中,经受锻炼,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创造出森林保护的奇迹,用行动书写出:有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就会创造出成绩,开辟一番事业。他们志在林泉、胸怀廊庙,信仰自然、信仰绿色、信仰生命,立志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艰苦创业,勘测保护这个自然宝库;他们有“当一个科学家的梦”,认为“自己的价值就在这座山里”,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实践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有远见的,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和坚守,既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也为他们自己选择了有价值的人生。

因为有了这些年轻人,鹦歌岭显得格外美丽。

简介:

本片讲述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在海南鹦歌岭上发生的故事。

海南鹦歌岭,海拔1811米,因形似鹦嘴,气势磅礴而得名。登山顶可眺望五指山,尽览美景。山川溪谷纵横交错,天然湖泊星罗棋布。林木葱郁、禽兽出没。山林深处保存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生长与保存多样的植物群落,蕴藏多种自然资源。

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这里的多种生物面临着险境,海南政府有关部门号召天下有识有志之士前往,以保护和重建这片人类美丽的家园。

于是,一群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带着青春梦想和无限激情来到了海岛。

以楚天阔为队长的“绿色营救”队,自愿开进了条件最为艰苦的鹦歌岭。

经过近三年不为人知的艰难困苦,驻守在鹦歌岭的27名志愿者,运用勤劳和智慧,在鹦歌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本90分钟电影作品,从他们坚守的五年时间中,截取只是其中短短一个星期时间的片段,来展现这群可爱可敬的年轻人“坚守理想,奉献青春”的青春之美。本30集电视剧,从他们当初走上鹦歌岭直到现在。

2.三月,我的青春之歌 篇二

关键词:《青春之歌》,成长叙事,策略,教育价值

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年初版, 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斗争生活和成长历程的优秀长篇小说, 其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和叙事策略都曾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论争, 本文主要通过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中的成长小说对比, 解析其成长叙事策略。

一、认同叙事视角下的《青春之歌》叙事结构

杨沫是中国当代第一位创作知识分子题材长篇小说的作家, 《青春之歌》既是她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其代表作。在“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50年代农业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中, 《青春之歌》显得有些另类。首先, 小说的主题虽然与17年时期党的文艺政策保持着一致, 即一切个人, 包括知识分子只有走出狭隘的个人天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由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指引, 投身于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谋求解放和利益的集体事业中去, 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 获得个体生命的价值和自我的成长。但是其知识分子革命斗争和成长题材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人公的选择, 还是与当时的文艺政策有些相左。在17年时期, “题材”问题已经是关系到文学性质的重要问题之一, 题材被严格分类并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对于小说而言, 工农兵题材优于知识分子题材, 革命斗争优于家务事和儿女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优于“历史”上的其它革命和活动。在人物形象选择和塑造上也是以高大全式的理想工农兵英雄为最佳选择。因此, 作者杨沫在创作和修改《青春之歌》时, 也极力想淡化小说在题材和人物选择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非常讲究叙述策略。这首先表现为《青春之歌》选择了认同叙事。认同叙事与思辨叙事和架空叙事不同。所谓认同叙事, 就是对历史记忆认同并对之加以顺向文学叙事的叙事方式, 主要表现形态是正史叙事或党史叙事。这种叙事在主观上相信历史生活等同于文字或符号记载, 在客观上要对之复原、重现并加以文学性润色和补充。古代的历史演义小说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以及当代一些传统题材历史小说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和思维逻辑。这种认同叙事符合17年时期文艺政策对小说创作的要求。17年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 总之, 作者通过对共产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在叙事中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正义性和正确性, 要让斗争的经验从无名到有名, 让感性记忆变成语言经验并纳入历史中。这表现着作家对于“党”的依赖。《青春之歌》的认同叙事首先表现为现代知识分子成长三部曲的完成。林道静经由彷徨探索、个人反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共产党员的启发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中逐渐投身社会革命, 并在与革命战友的并肩战斗中、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中一路走来, 成为自觉地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和鉴定的共产主义者。林道静“和千千万万的人群一起, 更加激昂地喊出整个中华民族的声音”。

二、《青春之歌》是现代知识青年成长三部曲

林道静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当林道静坐在开往北戴河的火车上因抗婚离家出走而第一次出现在读者视线之中时, 她是一个带有复杂的出身血脉的并受到资产阶级教育和熏陶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她在北戴河投亲不遇想自杀时遇到服庸胡适思想的余永泽, 余永泽的“诗意骑士”和对文学超现实的热爱也曾一度赢得林道静少女心扉的浪漫幻想和热切期待。这样的时代和思想背景下的林道静相比于《伤逝》中的子君, 《海滨故人》中的露沙等女大学生, 甚至《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梦珂和莎菲, 并没有非常特别之处, 她们都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沐浴, 初步有了个性主义的觉醒, 然而却隶属于梦醒了无路可走的那类孤独者, 也像现代成长小说中那类“迷梦型成长主人公”。所不同的是子君、露沙、梦珂、莎菲在或怀疑或坚守中, 在社会的无物之阵中被吞噬或即将被吞噬, 抑或沦落, 而林道静在作者的叙事中即将完成人生的第二次飞跃。

《青春之歌》中卢嘉川的到来, 将困守于资产阶级小家庭中, 越来越不满于自己的生活、处境和爱人的林道静拯救出来。当林道静在北戴河的杨庄小学第一次见到来此探亲的北大学生、地下党员卢嘉川时, 就觉得其谈吐不凡, 见解深刻。此时, “九·一八”的炮声震惊了全国, 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卢嘉川的爱国之情和责任意识更是让林道静心生敬慕。无形之间, 林道静已受到卢嘉川的影响, 她宣传抗日、呼唤救亡, 为抗议校长的训斥愤而辞职, 来到北京与余永泽生活在一起。但是, 余永泽不问国事, 冷漠待人的处世态度, 特别是对抗日救亡活动很是鄙薄, 这都与越来越热心的投身于抗日宣传的林道静拉开了距离。小家庭不再温馨和谐, 林道静越来越不满余永泽。可以说, 林道静在聚会中巧遇卢嘉川后, 思想轨迹和生活轨迹都受到了卢嘉川的影响, 两人畅谈革命, 纵论人生, 共同战斗。如果说, 《青春之歌》成长叙事的第二乐曲叙述的林道静在卢嘉川的革命热情和对党的忠诚的感染下、革命思想的启发下, 逐渐走出资产阶级小家庭投身到革命斗争中来, 并由一位带有个人主义印记的小知识分子成为一名革命者, 乐曲显示出热情和激昂的色彩的话, 那么小说接下来的叙事风格也因为主人公的不断走向成熟和坚定, 风格越来越沉雄庄重。卢嘉川的不幸被捕, 让林道静悲愤至极, 不仅使得她不再犹疑地彻底离开余永泽, 而且让她更加勇敢地投身革命斗争, 这时的林道静作为一个革命者还没有摆脱冒险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有些茫然和意气用事, 当她在定县遇到共产党员江华之时, 也是其完成成长三部曲最强音的开始。江华的成熟冷静, 林红的坚定高贵, 叛徒的无耻和狡猾, 卢嘉川的忠贞赴死, 两次在北大作学生领导工作和在深州发动长工斗争的教训与经验……林道静越来越成熟了。在一二九运动中, 她不仅成功的组织了北平爱国学生的抗日游行, 而且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列, 同时还收获了与江华志同道合的爱情。

三、淡化成长主体对过往的不舍和选择新生的犹疑

自然意义的成长常常伴随着旧的物质的脱落和断裂, 比如破茧成蝶, 叶落归根、小鸡的诞生与成长要从打破蛋壳开始, 经由羽毛的蜕换。人的成长也要经历新思想、新生活的选择和对“旧我”包括旧思想、旧生活、旧家庭的决裂。莫迪凯·马克斯认为“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 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 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 或两者兼而有之。”

3.青联:唱响青春之歌 篇三

诗人臧克家说过:“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需熔炼。”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需要有人引领与指导,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以激昂的斗志、高度的责任感团结和凝聚起各行各业的杰出青年,唱响了新时代的欢歌。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在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中,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在不同的时代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幅宏伟的青春图画。

1919年5月4日,由先进青年知識分子推动的“五四”运动,如惊雷和闪电劈开了旧中国如磐铁幕,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姿态,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唤醒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大学生们振臂一呼,掀起了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做斗争的历史新高潮!他们用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与侵略者抗衡,用鲜血唤醒了广大民众的觉醒,他们用英勇的举动,书写了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辉篇章!

一代代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在风起云涌的武装割据时代、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青年是血雨腥风里坚守的铁骨,是枪林弹雨中不死的精灵,是跃马扬鞭不倒的旗手;在披星戴月的开拓年代、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千帆竞渡的科学发展史中,青年是荒野边关忘我的奉献,是命运抉择中无畏的闯将,是攻坚克难时创新的先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彩云之南的青年们在云南省青联的引领与帮助下继承前辈的精神,挥洒着他们的青春热血,唱响了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云南省青联如中流砥柱般发挥着自己的能量,记者见到的省青联主席陆平却是一个低调、内敛的谦谦君子。对于青联所作的努力、付出的心血他不愿多谈,认为这些都不算什么,都是青联应尽的责任,但记者依然从他淡淡的语音中撷取到了青联的熠熠光辉、灼灼风采。

汇聚青春力量

宋庆龄曾说过: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当今时代是一个百舸争流、英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青年的创造活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青年的成才愿望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实现。云南省青联就是一个帮助青年展现才华、成就梦想、建功立业的平台。

云南省青年联合会,是中共云南省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以共青团云南省委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是云南省广泛联系各民族各界青年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团结和凝聚各行各业杰出青年人才的组织,是代表云南省青年对内对外交往的主要团体。在彩云之南,是省青联引领着一批批云岭青年与时代同行,与云南共发展;在红土地上,是省青联汇聚起一股股青春力量挥毫洒墨,描绘出七彩云南的绚丽画卷。

1954年10月“云南省民主青年联合会”成立,1958年10月“云南省民主青年联合会”改称为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一晃,青联已走过了55年的历程。在这55年中,云南省青联在党的领导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省青联团结人才智力优势、整合资源优势,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省青联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最广泛地团结云南省各族各界青年,巩固和发展了青年爱国统一战线;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发展与各国青年的交往与合作,广泛联系、团结港澳台青年和海外青年侨胞,凝聚青年力量,促进了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伴随着云南前进的步伐,云南省青联在省委、省政府和全国青联的亲切关怀下,在团省委和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下,从最初的几十名青联委员,已发展成为目前拥有21个会员团体,名誉主席1名、主席1名、副主席16名、常委229名、委员926名,分别来自18个界别的全省性青年团体。云南省16个州市的青联组织健全,工作活跃。随着时代的要求,云南省部分县市区、公司的青联组织也相继应运而生。可以说,云南青联走过的55年,是团结带领云南省青年为云南经济发展、边境安宁、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而不懈奋斗的55年,是在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服务委员中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的55年。

省青联主席、团省委副书记陆平同志告诉记者:团结、教育、服务各族各界青年是青联最重要的职责。55年来,云南省各级青联组织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青年,用英雄模范人物引导青年,构筑青年一代共同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云南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各级青联组织经常组织开展诸如学习“十七大”精神、“青年发展论坛”、“八荣八耻”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组织非公经济、民主党派青年及党外青年外出考察,寻找商机,吸纳党外优秀青年加入青联组织,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云南省各项事业的发展;组织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到省内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挂职锻炼;举荐少数民族青年参加全国和云南省组织的大型活动……

在省青联的团结引领下,全省各族各界青年汇聚成一股力量,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披荆斩浪,创造奇迹。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杰出青年代表脱颖而出,他们立足岗位、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展现着绚丽夺目的青春风采。

唱响青春之歌

担任省青联主席两年来,陆平一直想的是如何为云南省的青年服务,如何帮助他们成就自己的事业,从而促进云南经济发展。陆平说:作为一名青联委员,这是一份光荣,更是一种责任。加入到青联组织,就是要利用这个平台,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业绩。

2009年金融危机的乌云依然笼罩着世界,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一年依旧是困难的一年,但是云南省青联没有被困难压倒,他们就是驱散乌云的那一束光。他们执着前行,他们逆势而上,“无限风光在险峰”,他们就是要带领云岭的青年去攀登那一座座险峰,向世人展示着云南经济社会美好蓝图。云南省青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履行根本职责、实现总体功能、保持自身活力的要求出发,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服务委员”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团结和凝聚全省各族各界青年,青年人才工作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为云南经济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在全省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云南省青联高扬旗帜踏上新的征程,在各条战线高奏凯歌。

服务引导青年取得新成效。云南省各级青联组织通过广泛开展“青春彩云南”为主题的“服务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共享成长——十杰青年进校园”、“青联统战骨干培训班”、“青马工程培训班”、“庆祝建国60周年‘华坪金达’全国书法作品大展”、“纪念云南省青年联合会成立55周年”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筑青年共同的思想基础;服务青年求知、求富、求乐的合理需求,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民主党派青年及党外青年的团结、引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少数民族青年和信教青年参与各项有益活动;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组织了云南省青年宗教界代表人士培养问题的专题调研并形成报告报送省委统战部;走访并组织宗教界人士和边疆民族地区乡镇团委书记赴杭州等地考察学习,促进了各族各界青年的大团结。

“青春建功行动”获得新进展。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积极参与“百企万岗”云南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创建工作、联合省学联在广大社区和高校开创以帮助青年人创业为主旨的“青春彩云南·青帆创业夜校”和“创业计划大赛”、实施“青年岗位能手·节能减排行动”;省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在云南省广大农村广泛开展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贷、免、扶、补和小额信贷工作、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培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各级青联组织深入开展志愿者艺术团慰问演出、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青年文明村寨和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节等活动。同时,省青联还在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下招募近1600多人组建了云南青年创业导师团,举办了“云南青年企业发展论坛”2次、“云南服务贸易大讲坛”两次;“创业英雄论坛”307场、参与面56456人次;开展界别活动13次;整合资源、不失时机地开展云南青联重点招商引资工作,联系美国万豪集团、帕斯博商务集团公司高管亲临昆明开展有关投资政策和项目的实地考察,组织企业界的青联委员和南开大学MBA班学员举行经贸座谈会和联谊会;配合省委组织部圆满完成了第9批和第10 批“中央博士团”赴滇服务的有关工作。

人才培养工作赢得新突破。2009年,云南省各级青联组织通过各种表彰奖励、培训讲座、建功活动、考察学习等形式,竭诚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途径。认真组织“首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云南青年五四奖章”以及“云南省优秀青联委员”等评选表彰活动,推出了一大批立足岗位、勤勉敬业、奉献爱心的青年典型,比如荣获省长奖的漾濞县涵轩绿色产业开发集团董事长刘刚、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创业团队、通海斯贝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普绩等,荣获五四奖章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总经济师王庆、禄丰县碧城镇上村村委会北厂村村长寸金有、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姚永刚、云南省急救中心护士朱一丹、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春光等,以及优秀青联委员获得者香格里拉松赞林寺主持克斯·确吉江参、上海音乐学院云南籍学生扎西顿珠、云南省边防总队保山市支队副支队长印春荣、云南沧海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金飞豹等。

青年交流活动开创新局面。省青联始终坚持以服务党政外交、服务经济建设和服务青年工作为宗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青年外事工作领域不断扩大,青年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拓展。2009年,省青联在团中央、全国青联、团省委党组的坚强领导和省外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组织各界优秀青年代表34人赴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泰国、朝鲜等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青年友好交流活动;接待日本90名青年代表访昆;国际青年企业家领袖及马来西亚、老挝、缅甸103人到云南进行友好交流活动;圆满完成了有来自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共六个国家66名代表参与的第六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并创建了“云南国际青年友好林”。陆平主席告诉记者,2009年10月,他带领云南青年代表团一行15人赴香港、澳门,举办了“和谐云南”摄影展,与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香港特区政府社会事务局以及香港青年联会、澳门青年联合会、贺英东基金会、苗圃基金会等开展了友好务实的交流。

省青联的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2009年3月,在玉溪成功召开了云南省青联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增选了1名副主席、增补了29名常委和96名委员,青联队伍进一步壮大。州、县青联组织的建设积极稳步推进,3个州市进行了换届工作,17个县市区成立了青联组织,共计吸纳委员近1500多人。省青联加大服务委员力度,注重倾听委员意见,积极了解委员需求,依靠委员开展青联调研和提案工作。通过开展青联论坛、青联界别座谈会,青联新春联谊会、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开阔委员视野,促进委员发展。同时加强了委员之间在经贸、技术、信息等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开发了委员资源。加大对各会员团体单位的指导工作,稳步推进青联的各项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创建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立了“七彩青年”网站并开通手机报;创办了《青年滇商》期刊。

云南省青联的委员们满怀激情、脚踏实地不断为青联增光添彩,青年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云南省青联培育青年成才、帮助青年就业的新局面已经打开,也将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突破。在新的挑战面前,云南省青年联合会直面不利影响,不回避矛盾和问题,迎难而上,承担起培养青年成才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的行动,让当云岭青年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自信;他们的行动,让青春之歌唱响彩云之南。

描绘灿烂愿景

“胸中有丘壑,挥洒当自如”,2009年的工作已成过往,对于2010年的工作重点,省青联主席陆平和省青联主席班子早就有了谋划。省青联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发展为主题,以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服务青联委员为宗旨,不断创新工作内容,活跃青联界别活动,进一步提高青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陆平指出,作为一名青联委员,首先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现今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要树立信心。越是在困难时期,越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云南省青联组织将全面贯彻落实各级青联以及青年委员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青联十届六次常委(扩大)会议和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尤其在吃透精神、指导工作上狠下功夫;将切实加强和推动青联建设和青联工作,团结带领廣大青年以坚定的信念、蓬勃的朝气、实干的精神,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伟大实践中再创佳绩,勇立新功。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2010年省青联的目光依旧落在关乎百姓忧乐的就业问题上。省青联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继续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作为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青年发展、支持基层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载体。积极筹集青年创业基金,发动青联委员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园),开展青年创业技能培训,深化“创业英雄论坛”活动等。

切实加强青年民族团结教育,也是省青联工作的重点。陆平指出,2010年省青联将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举办“云南省青联委员边境行”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各族各界青年特别是民族青年、信教青年的团结观念、法制意识和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特别是“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活动;搭建平台,加强各民族青年、信教青年之间的交流,努力在各民族青年、信教青年中营造热爱祖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整合资源,开展真情助困活动,重点帮助少数民族青年、特殊群体青年、信教青年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独龙江乡的扶贫帮困工作。

陆平还谈到,2010年省青联将创新界别活动内容形式。一是大力开展界别内部的活动。充分发挥各界别的自身优势,结合青年委员的特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推进界别活动经常化、品牌化、项目化建设;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界别与界别之间的活动。以主题活动、“界别沙龙”等形式,加强界别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促进发展;三是积极探索和组织青联各界别与政府部门及其他社会团体之间开展活动的渠道。充分发挥青联界别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青年专业人才与政府部门及其它社会团体的有效对接,整合资源,不断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方式,构建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四是完善各界别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在大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方面,省青联将紧紧抓住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一重大机遇,继续发挥“云南·中国-东盟青年友好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和平友好、独立自主、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按照“立足周边、交流合作、提高层次、扩大领域”的思路,以第七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与友好国家青年尤其是东盟各国青年的合作交流,特别开展中越建交60周年青年友好文化交流活动。省青联将在有关部门指导和帮助下,适时组织青联委员赴国外进行友好访问和考察交流,不断扩大交流合作的层次和领域,服务委员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组织青年企业家“走出去”,寻求商机,为云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牵线搭桥。充分利用云南省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气候等优势,宣传对外开放和招商政策,积极参与营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努力为云南省对外交流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省青联还将推动与港澳台青年的合作发展。以交流增感情,以交流促开放,以交流求合作为原则,积极与港澳有关方面沟通与协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筹备成立云港澳青年交流协会,建立协调机制,搭建合作发展的平台。通過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座谈、经济协作、项目对接和技术、人才合作,实现各种要素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吸引更多的港澳台青年入滇,增加对云南的了解,不断提高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

要更好的为青年服务,青联自身建设至关重要。2010年省青联将继续做好面向全国招募青联委员的工作,把吸纳青年才俊、培养和选树青年典型贯穿于青联自身建设的全过程,始终保持青联组织活力。在强化青联委员奉献社会的责任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级青联组织建设,在热诚服务委员,真诚对待青年,积极促进委员的学习进步、事业发展,维护委员合法权益,帮助委员排忧解难上有新作为,使青联始终成为委员的“五好之家”。进一步完善青联运行机制,加强青联的制度建设,特别重视对青年自组织的调研和引导,高度重视对州、市青联、团体会员单位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切实支持有条件的区、县成立青联组织并根据青联章程开展好活动,大胆探索在行业系统、大型企业、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建立青联组织,引导委员参政议政、谏言献策,积极为党政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提升青联组织服务大局的能力。

与陆平主席的谈话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的,他温文尔雅、亲切平和,让人如沐春风。在他对日常工作的介绍中,记者感受到了务实与勤勉、从容与自信;在陆平对青联的描述中,记者感受到了云南省青联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组织,是一个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团体。云南省青联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云南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勇立潮头。

青春是绚丽的朝霞,在斑斓中飞扬;青春是烂漫的百花,在争妍中绽放。青春的豪情只在时代潮流中燃烧,才能汇聚成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力量。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团结和带领下的云岭青年,将如潜龙腾渊、鹰隼试翼,必将开辟出云南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4.青春之歌 散文 篇四

70年代初,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的热潮,漫卷大江南北。我们那个大队也不例外,大家群情振奋,万众一心,一切行动听指挥,高度保持与党中央一致。我们湖北省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英山树立了一面学大寨的旗帜,英山人民在省委的领导下,将那光秃秃的荒山开垦成良田。

于是,各级基础领导组织到那里参观学习。当时,我们大队的领导在那里参观学习回来后,研究决定,在我们大队也掀起一个学大寨,赶英山的热潮,将组织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决定在各队抽掉调精英人员,扎根山寨,决心改变穷山僻岭的面貌,向荒山要粮,让荒山披绿。

家乡的地理结构为:全大队9个小队,地处中央矗立两座大山,一座叫长山,一座叫鼓架山,它将9个小队分为山前6个,山后3个。那山千百年来一直是乡亲们的依靠,它最大的功劳就是源源不断地为乡亲们提供煮饭的燃料‘毛柴’,也是它提供的唯一。而它又伴随着乡亲们度过无数难关,也为乡亲们造福一方。但在时代的前行中,似乎感觉落后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乡亲们有责任有能力将它改造一新。

1972年,我高中毕业正式回乡务农。

记得那年9月份,大队领导通知我到“治山连”去参加开垦任务。我接通知后,背起自家的竹床,带上自家的米,带点换洗的衣服,就上山了。

治山连的居住处:就是当年武钢在鼓架山修建的几个火药库,大家称为山洞。那山洞就在北面半山腰上,山脚就是严西湖。据说修建火药库是58年,毛主席视察武钢,他老人家站在一号炼钢炉上,拿起望远镜,观看周围地理地势时指出:“对面那座山,要好好利用。”为此,武钢建设,在我们这两座山上开垦挖掘石头,作为武钢基建,所以建起了8个火药库。在68年,武钢迅猛发展后,撤除人马,就留下了不能带走的火药库。我们进山,居住那里也是最好的利用。

那时,大队有一批武汉城市下放知青,组建治山连,他们是首选对象。一个由知青和本地青年组成的治山连在学大寨的热潮中,应运而生。

治山连一共有65人,女青年25人,编为二个班,一班,二班,对外称为铁姑娘排,领导分配我担任排长。男的35人,编为两个班,称为三班、四班,还有一个炊事班3人,连长、副连长2人,连长由大队副书记担任,他是部队转业军人,叫高建。

治山连在行政上是第十小队,对内管理,全部军事化。高建的管理办法很有一套,他完全用部队纪律,部队作风来严格要求我们每个成员。

记得那时,我们一上山,各班人员迅速到齐,很快就走上正轨。高建的领导作风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他首先要求的是:我们每个青年,是党在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建设任务,靠我们去完成,在关键的时刻,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革命青年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们治山连是没穿军装的连队,是没穿军装的军人,我们是民兵,是军队的后备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大寨大队改变了七沟八梁一面坡,我们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和困难作斗争,向大自然挑战。听了连长的总动员,我们个个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决心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向军队学习。本来那时的年轻人都向往部队,向往集体生活,羡慕军人,这下好了,听得连长一说,简直就是身临其境,我们就是军人。

当时的计划,先治理鼓架山。那时正是秋天,秋天里,整个山上的毛柴基本被乡亲们砍得七零八落,我们小时候砍柴也有这种体会,当我们看到那种情景,并不奇怪。但是,我们的任务要将它焕然一新。要把整个鼓架山开垦成‘梯地’,然后再栽上树、竹子,那就是一秋一冬的任务。大队下达的计划,要我们先在山的南坡栽竹子,西坡栽松树,北坡山脚种蔬菜和瓜果。这是远景规划,也是那个冬天要基本完成的任务。

我们的劳动工具每人一把锹,一把镐头,每天上山就背着它,大家带着组织交给的任务,一上山就你追我赶,拼得汗流浃背。在劳动现场,没有男女之分,我们都是年轻人,个个生龙活虎,那山上表面是一层泥土,可一下镐头,里面就是一块石头。镐头的尖子钻在石头上,常常冒出火花,两手被振麻,但谁也不叫苦,困难面前谁也不低头。梯地的要求是一米宽,长不限,我们常常60个人排成三排,从下往上顺着开垦。

60个人的队伍不算小,劳动现场热火朝天,时有《军民大生产》的歌声响起:“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像当年南泥湾一样,大家又必定是近代青年,有一定文化素质,把粗犷与浪漫相交融,渲染着劳动氛围,累并快乐着。

那时正是读红书时代,尤其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白求恩》、《愚公移山》。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反复背诵愚公移山中的警句,大家的誓言:“愚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我们在愚公精神的鼓舞下,苦干加巧干,“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个个都是豪言壮语,斗志昂扬。十天过去,二十天过去,每人手掌都是血泡,每人的脸都被阳光与风烤得起黑皮子,汗与泥的搅拌都是黑乎乎的。再看:山上的面貌渐渐出现了预期的效果,南面西面的梯地,从上到下,一层层,一行行,整整齐齐,初现成效,这时大队领导,各小队队长到山上来参观。他们赞扬我们是新时代的好青年:大队书记讲起毛主席语录:“你们青年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听到这话,大家热烈鼓掌,向党宣誓表决心,要迎难而上,做党的好儿女,决不辜负党的希望。

带着重任,伴着千辛万苦,我们赢得了党组织的好评,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

一段时间的相处,年轻人天真活泼,也渐渐产生感情,尤其我们都是18、19岁、20出头的青年男女,难免会有暧昧现象,这个苗头被连长知道了。一天晚上收工吃过晚饭,连部紧急通知开会,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齐步走,口令:一二一,一二一,来到连部门前席地而坐,大家满怀信心,以为是大功有奖。那晓得,连长高建严肃地为我们讲一席让人紧张的话:“我们是军队,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准谈恋爱。”那些有意识相爱的青年,听得这话,刷地一下脸绯红,让大家哭笑不得。

由于我们是军队建制,又是名副其实的民兵。那时,又常常宣传党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连队也组织一些军训活动。军训就在连部门前的大平台上进行。军训期间,大队出面,在公社武装部请来两名教官,教我们的军队知识。首先是队列训练,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正步走等。那训练也不轻松,齐步走当中,有的人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她们往往手和脚动在一边去了,一不留神,向后转两人来个对面相撞,队伍参差不齐,但大家必定还是年轻人,接受力快,二、三天,基本熟练了,后来的几天进行了持枪练习。

教官教我们当战斗打到最后,没子弹了,就马上上刺刀,进行拼死的肉搏战,还要利用枪托,它也是有力的战斗武器,大家个个刻苦训练,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在军训期间,教官教我们唱熟了又一支军歌《游击队之歌》,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我们都是飞行军……”那歌声雄浑激昂,深沉稳重,铿锵有力。豪迈的歌声,鼓舞着大家的斗志,鉴于大家的积极性,大队允许我们进行打靶训练。

那是在一个下午,靶场安排在西坡处。我们走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靶场,连长为每人发一杆“三八”式步枪,给我们讲解:打枪一定要掌握三要素:靶、准星、瞄准三点一线,扣扳机时,一定要屏住呼气,做到稳、准、狠地发射,靶场如战场,争取拿十环。后来我们的成绩大多在9-10环内,成绩喜人。

那次的射击训练完后,太阳西下,晚霞斜映半空,那霞光映在了山峦,映照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虽然个个黑不溜秋,但是,大家青春焕发活力四射,散发着诱人的光芒,那勃勃生机与晚霞相辉映,与山峦相拥,大地见证着我们,让我们一展芳华。

我们披着晚霞,迈着矫健的步伐,高昂的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行走在回营地的路上,队伍里响起了《打靶归来》的嘹亮歌声,那雄壮的歌声响彻四野……

严格的军训,让大家真正认识到,军队生活的严肃性,纪律性,更有高度的自觉性。艰苦的劳动,军训的磨砺,尤其把那些女子们熔练成铿锵玫瑰,在后来的我就深有体会,完全形成了那种:性格粗放胸怀大度,干事风风火火,也就是通常说的不柔美。虽然如此,我从没后悔过。

那天,我们回营地吃罢晚饭,一轮明月从湖的对岸缓缓升起,像极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光下的夜空深邃浩渺,白天看得十分熟悉的村庄,夜空里显得格外遥远,站在半山腰的我们,一揽远处的村庄,零星的灯火闪着微弱的光亮,仿佛与星星交替眨巴着眼睛。好像星星见证着乡亲们一天来的辛劳。

这时,大家相约到山下湖边去玩,有的回洞休息。我随大家来到湖边,月光下的湖水,清澈见底,块块波光静静地躺在湖面。山脚的石头在水的长期冲刷下,被打磨的光光的,如鹅卵石,那时还是秋天,气温不是很冷。我们脱下鞋子在水里嬉戏。当我们来到大石头旁边时,挨着石底,我们清清楚楚地看着鱼在水下游走,好个鱼翔浅底啊!月光水下的鱼,好像没长眼睛,成群结队游得很慢。当时纯真的我们接受严格纪律的教育,没一个人去动心思捉它。其实,我们的伙食相当苦,每餐的菜除了白菜、辣萝卜,就是臭豆腐乳,但从没看见大家叫苦连天。湖边的赏游,充满浪漫的情怀,大家带着兴致,进入月夜的梦乡。

下一轮的劳动任务就是挖坑。规划的竹子、松树要陆续栽下去。这时已进入冬季。冬季的山风路过山坳,呼啸得像鬼叫,可能是风的去向被山坳抵挡,回旋在那里走不了,在山坳发出哀叹声。我们还常常看到“旋风”的威力,它把野草,渣滓一会旋转到半空,老人说:“那是鬼风,不能靠近,靠近就会有危险”之说,山坡的风一个劲的向前奔涌,嗖嗖嗖地划过脸庞,划过我们的身驱,虽然身体在劳动的情况下感觉不到冷,但是脸上,手上尽是口子。

在那艰苦的岁月,那批知青与我们并肩战斗。尤其挖坑时,他们格外能吃苦,当遇到大石头时,他们毫不犹豫地上前,举起5磅,10磅重的铁锤,用钻子打眼,劈石块,顽强地连续作战,直到完全把石头搬走为止。几个月下来,大家的手由原来的血泡,慢慢变成一层厚厚的茧。却始终坚持不懈地满怀信心去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当大家休息片刻时,同样谈笑风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上帝派我们来修补地球的。”相互之间乐此不彼。

是啊!年轻的我们风华正茂,当我们仰望湛蓝的天空,低看山脚的湖水,那份情,那份感慨油然而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是时代的先锋,我们是学大寨的排头兵!

艰苦的任务一茬接一茬。那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突然接到通知,大队送来树苗竹子,我们治山连的人必须全部出动,要把树苗,竹子全部卸下车,然后还要扛上山,要抢在季节之前栽下去。明年还有明年的任务。一接通知,大家毫不犹豫,冒着严寒,顶着风雪,紧急集合赶赴现场。

大家齐心协力、拖、拉、扛、搬,把树苗运上山。虽然大家都累得气踹嘘嘘,称得上挥汗如雨,但是那份与大自然顽强搏击的精神,与风雪抗衡的情怀使感天动地。无情的寒风卷着雪花发出阵阵呼啸声,蒙蒙的天际一片灰暗,天地一色,仿佛那山野要吞噬人一样。

风萧萧,雪花飘,六十个生命在怒号!

穷山僻壤请让路,誓将荒山披绿装。

面对残酷环境的挑战,面对人生意志的磨练,简直就是一场生死较量,大家顽强地树立一颗坚忍不拔的信念,不辜负青春,不辜负组织的重托。连长也在鼓励我们:“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艰险的时候,我们就是敢死队,我们有钢铁般的意志,大家众志成城,我们是摧不垮打不烂的强有力的民兵队伍。”

在与天斗与地斗的日日夜夜里,我们送走了冬天,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春日里,那南坡西坡的松树竹子基本百分百成活,看着那绿油的松林竹林在微风的摇曳下,装扮着大山,它在我心中是那样伟岸。踏着山石,徒步前行,那里留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留下了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有一些梯地准备种些旱庄稼。真是寸土寸金啊!

春季来临,大队交给我们的一项任务,是一处荷堰的拦坝工程。“要荒山低头,要河水让路!”又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又一个艰苦的任务,但迎着困难上,是军人的天职。

我们来到那处叫“场湖”的荷堰工地,因为那道堰堤每年在涨水期,会被无情的淹没,堰里的鱼,藕都要受损失。大队把这任务交给了治山连,交给了我们。于是,我们每天披星戴月,顶着月光从山里出发,踏着夜色从荷堰走回。中餐由炊事班送到现场。那处荷堰离连部大约二、三里路,我们不能把时间耽误在路上,我们要把时间全用在劳动现场。

那现场是一个大约二、三十亩大的荷堰,堰堤紧连严西湖。在长期的湖水冲刷下,已坏得拦不住里、外水。抢在涨水来临之前修好是当误之急。早春时节,还是那么寒冷,刺骨的湖水是我们要战胜的敌人。面对困难,全体将士没想那么多,一到现场,毫不犹豫地脱下鞋子,脱下衣裤,跳进齐大腿深的淤泥里,一锹一锹把泥土筑成大堤。淤泥溅满我们全身也不乎。当年铁人王进喜在没有搅拌石油机械情况下,置身跳入油池,用人体搅拌,我们要学习铁人精神。

这时的我们同样顾不了那些,大家往往成为泥人,相互对望时,只剩两只眼睛在眨巴。那时年轻的我们,怀揣自我牺牲精神,以奉献为荣,以贪生怕死为耻,苦和累算得了什么!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传到乡亲们的耳朵里,乡亲们也亲眼见证着我们的行为,那些劳动成果更取得乡亲们的信任。我们每到一处都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

那个年代,提倡科学种田,不插“五一”秧。在紧要的关头,我们是生产的突击队。春季的天气瞬息万变,无论风云变换风雨无阻,随时听从组织的召唤,大队支部经常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我们的劳动任务。不插五一秧,又是一个季节活,只要哪个队任务紧,马上调派我们前往援助。后来,大队安排,干脆一个队干一天。我们所到之处,势不可挡所向披靡。记得,我们一到生产队,立马分头行动,女的负责插秧,男的负责扯秧挑秧,大家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干活十分卖力,为完成任务大大提速,抢任务如抢山头。

沿途我们继承军队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在乡亲们中除了干活外,不吃一顿饭,不喝一口水,不添一丁点麻烦,一路深受欢迎。乡亲们说:“他们像电影里的红军战士一样,受人钦佩。”我们雄心壮志,精神抖擞,我们要回馈乡亲们,服务乡亲们,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如今记忆犹新。

春季是返潮的高峰期,我们每天劳累回洞穴栖息,整个空间都是湿漉漉的,被子,生活用品,全都是湿润的,大家默默地坚持、再坚持,各自内心的酸楚,煮出的是青春的灿烂,苦乐年华伴随我们继续前行。

春去春回,时代在不断的变迁。人的一生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值!每当我回想那段岁月,说不苦是假的,可它在记忆里始终挥之不去,它像一团熊熊的烈火在心中燃烧,那一切是时代的写真,是时代的必然。我们这批人见证着那个不平凡的年代,那段特殊的历史,极具代表性的历史。

5.《青春之歌》鉴赏 篇五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青春之歌》正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是一个中学生毕业生,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她毅然出走,只身逃到了北戴河谋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她对前途绝望了,在这样的时刻,那个在她眼中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闯入她的生活,成为她生活的伴侣。然而,渴望着“独立生活”做“自由的人”的林道静并不满足于做余永泽的家庭主妇。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使她同那个冷酷自私的余永泽感情上出现了裂痕;余永泽的蝇营狗苟也使她看清了这个自私、平庸的男子的本来面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同共产党员卢嘉川等人的交往,革命的新天地更使她感到同余永泽的格格不入。终于,林道静斩断了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羁绊,离开了余永泽,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参加游行、散发传单、宣传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经受了铁窗的考验,最后迎着敌人的水龙大刀,和革命队伍一道勇往直前。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

除林道静之外,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以求平步青云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也有叛徒、特务以及自甘堕落的青年,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艺术特色上,整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青春之歌》读后感

事实上,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似乎还留有那个时代的伤痛。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是健忘的。

可是,正如别人说,我们有些事情是不能选择的。比喻:我们是怎样一个人,相貌如何,生活在什么时代,父母亲是谁等等。我们可以说我们有权选择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又是不能选择的,我们不可能都变成唐吉珂德去。

更悲观一点,苔丝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坏的星球上„„”

我们依稀还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那段名言,可是我们对着那段名言却无言。

我是个易冲动的人,尽管在表面上看着很平静;我又是一个极易冷却的人,我希望的能和林道静一起,并肩走在北平的大街上,去面对着凛冽的寒风和闪着寒光的刺刀。但是我没有了信仰,我不会再像她一样,看见“中国共产当”几个字,就会象婴儿见了母亲一样,感到亲切和伟大,我们听贯了什么“当性”、“原则性”之类的话,对当,也是另一种感受。在《青春之歌》中我领略到了林道静对于当的真挚的依赖的象孩子见到母亲一样的情感;领略到他们那一群象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领略着那个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的风云。一星期以来,每个晚上,我都沉浸在那个时代中。但是,毕竟,我还是从那个时代中走出来了。书看完了,我看了杨沫的再版后记。这一本书,它经过了另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文化达歌明的时代。它听取了众多的意见而改变了一点,增加了林道静在乡村农民运动中锻炼的七章,这表明了“歌明者要与工农商相结合”的歌明思想,也给整部小说展示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林道静的思想发展、成熟之路也就更加合情合理。我虽反感增写的理由,但却还比较喜欢这几章。最喜欢的是开头道静和余永泽生活,和卢嘉川接触的一段,在狱中和林红接触的一段,写得很成功。可是后来,却很难理解一个成功的歌明者的真正的斗争和歌明的情节。这种内部的“左”和“右”的斗争,也许是因为某些人的批评,也许揉进了文革的一些影子,更也许,我自己天真地没有预料到当时斗争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杨沫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有太多责任的作家。作品不应该为历史去背上沉重的包袱。我欣赏的是那种“自由”的作家,他没有任何责任和工作的目的需要而去写作,他的作品就应该是他自己最强烈的感情,是他心底最强最高亢的呼声。杨沫的作品,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她毕竟写出了,成功地写出了一代人最壮美的青春!

《青春之歌》读后感

30年代的中国,国共对峙,地主的剥削、大资本家的狰狞笼罩着白区,随着“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一一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而国民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这样的形势下,以林道静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团结爱国力量,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这就是小说的基本梗概。

小说展现的革命英雄主义令人崇敬而感动:“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虱蚤,瘦得了我们的肉,瘦不了我们的骨!”“总有一天,红旗将随着太阳照遍全球!”

小说有一段对党和群众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党的工作要是不和群众相结合,那就是没有根的草,不会有生命、有力量;可是群众运动要是不和党的领导相结合呢,那就是无头的鸟,永远不会搞出什么结果,永远不会找到正确的道路。”

林道静从一个普通的小资出身的知识分子,成长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一是她自身在黑暗的现实面前渴望进步,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二是党的细心教育和培养;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她与群众已经融为一体。

我们知识青年要开创新的生活,要活得有意义,我想,受小说的启发,应当接受党的领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艰苦创业,并且走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参加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另外还有一点启发,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阶级,从政治上,要看他对一个阶级及其对立阶级的态度如何,看他对社会制度和社会事件的态度如何;从经济上,要看他的财产是怎样获取的,是怎样使用的;从思想上,要看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属于哪个阶级的范畴。

青春之歌 读后感

《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_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_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欣赏完了这部作品后,我感触颇多,在当时这种社会环境下,进步青年敢于投身革命斗争之中的热情应该值得现代这社会中的青年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

小说《青春之歌》赏析

《青春之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爱国运动,反映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真实地再现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面貌。尖锐的民族矛盾、残酷的阶级斗争考验着每一个人。小说塑造了这一历史背景下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且以对林道静的塑造为主线贯穿始终,详尽讲述林道静是在自身的艰苦的革命活动和曲折的锻炼改造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她生长在官僚地主家庭,生母因是佃农而惨遭迫害至死,自己也受异母的百般凌辱和虐待,为了反抗不幸的命运,她毅然离开罪恶的家庭,走向社会寻找生活出路。在孤独无援的的情况下,她想以自杀作为反抗,后来余永泽救活了她,帮助她找了工作,发展成情侣以致同居,然而,余永泽对待生活、对待前途与林道静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在卢嘉川的启发指引下,她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著作和文艺作品,后因投身革命而和余永泽分手。在党的领导下,她健康成长,曾两次入狱。在第二次入狱的近一年的铁窗生活中得到林红的帮助,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思想感情产生了质的飞进。出狱后加入了共产党,又被派到北京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她顽强地为党工作,使一度彷徨苦闷的北大学生又成了“一二·九”运动的先锋。她本人也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克服了自身弱点,在“一二·一六”游行时,她成为主要负责人,成为十分英勇的战士。鉴赏与评析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上。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物,是30年代在党和革命斗争中培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典型。林道静具有执拗、倔强的反抗性格和同情劳动者的善良品质。她的家庭,使她受到了教育,也给她打上了一定的阶级烙印,在她身上体现出小资产阶级的温情、狂热,不切实际的幻想。她离家后,走的是个人反抗的道路。她和余永泽分手,是对封建制度的大胆挑战,表现了林道静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反抗精神。参加革命后也热情有余,冷静不足,缺乏斗争经验。初见戴愉,仅凭一声“同志”的称呼便在惊奇之余讲出了全部秘密,这都有说明她单纯、幼稚、缺乏斗争策略。入党后以坚强的信念为党忠实、顽强地工作,克服了自身弱点为,成为一名先锋战士。这个人物被写得充实丰满,生动感人,使作品有了较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青春之歌》规模庞大,但繁而不乱,所有广阔的现实生活,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时空的变迁全都通过林道静一人的经历贯穿起来,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而线索鲜明。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的使用,使各种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人物内心世界更是如窗洞开,作品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小说中革命青年的光辉理想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热情,有着强大的促人奋发的感染力。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

——《青春之歌》赏析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成名作。1958年由作家出版社初版。也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中著名的描写知识分子生活命运和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曾先后被译成都种外文,在日本、东南亚及各国华人中广有影响,是新中国在国际上流传最广的长篇小说之一。

《青春之歌》还被改编成同名影片,195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影片”之一,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

作品分析:

主题

小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时期的历史生活为背景,以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为主线,围绕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成功地展现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的分化和觉醒,通过他们或坚定、或彷徨、或积极、或消沉、或奋起的抉择,揭示了知识分子只有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将自己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结合在一起才能找到光明的前途。

人物形象

《青春之歌》作为一部探索青年知识分子生活命运和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不仅深刻地展现了特定历史年代的历史风云和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还成功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林道静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从个人抗争到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林道静出身于一个官僚兼地主的家庭,受的是传统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教育。但是她在家里独特的地位——生母是佃农的女儿,她从小就受异母的虐待,使她形成了倔强的反抗性格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特点。这双重的身份、双重的思想,使他既有走向革命的可能,又必然走得异常的艰难。其成长道路和性格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反抗阶段。林道静是从反抗家庭包办婚姻开始走上反抗道路的。她离家出走,抱着幻想到社会寻求出路,殊不知社会同样的黑暗、腐朽,使她又一次陷入了罗网。在走投无路,幻想破灭的情况下,她不甘屈服,决心以死抗争。

觉醒阶段。与余永泽的同居到决裂,是其不断摆脱小资产阶级感情,追求革命人生道路的过程。在卢嘉川的影响下,她学习革命书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逐渐认清了余永泽的本质,终于与其决裂,从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成熟阶段。经过农村斗争的风雨和狱中斗争的严峻考验,使她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为革命的事业而奋斗;出狱后,她终于加入了党组织,并在组织、领导北京大学的学生运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风战士。

林道静的成长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艰苦历程;有力地说明了知识分子只有投身于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洪流,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是唯一正确的人生抉择。

卢嘉川、江华、林红是作家围绕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塑造的三位共产党员的形象。他们作为“党的使者”,不仅具体地帮助了主人公的成长,还以自己刚毅、顽强的性格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影响、教育了其他进步青年。其中,卢嘉川的形象最为出色。卢嘉川是一位出色的学生运动领袖,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热情、爽朗、举止潇洒。小说的前部分,主要通过他带领学生南下请愿、同敌人面对面斗争等方面,表现出它丰富的斗争经验和组织才能;后部分则以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了他在狱中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操。

小说还成功地描写了在民族危亡紧急关头,选择了不同道路的、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群像:由不问政治、埋头读书,到追求革命、走过弯路的王晓燕;从认为“好人不党”,到在严峻现实面前,终于觉醒的北大“校花”李槐英;有热情但性格懦弱,没有决心离开家庭的许宁;在民族危亡的现实面前终于觉醒的老教授王鸿滨;以及不顾民族危亡、一心追名逐利的余永泽;投敌变节、告密求荣的叛徒戴愉;对革命抱有小资产阶级的幻想,追求个人享乐,堕落成交际花的白莉萍等等。

艺术成就

《青春之歌》在艺术上同样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首先,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群像。从建国初期开始,由于特定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反映知识分子生活作品一直被视为“禁区”,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更是很难见到。而《青春之歌》却成功地描写、塑造了众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的群像。这里不仅有共产党人卢嘉川、林红,有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林道静,还有原来并不关心“政治”,一心只读书的王晓燕、“老夫子”,北大的“校花”李槐英,以及王晓燕的父亲王鸿宾;不仅有原来曾狂热的追求革命,后来堕落车交际花的白莉萍,有堕落成叛徒的戴愉,还有只顾自己的名利,不关心国家、民族危亡的余永泽等等。通过这些人物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的不同的抉择,表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和觉醒,同时,也探讨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问题。

其次,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在作品中,作家一方面注意把人物放在典型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来进行刻画。林道静特殊的出身和家庭,造就了她特殊的性格;三十年代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促使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因此,林道静的成长符合她的性格和时代潮流发展的轨迹;一方面还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如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注意用对比手法来揭示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鲜明的人物肖像描写等等。

第三,作品的结构较为严谨。小说虽然人物、场景较多,但始终以林道静的成长为主线,设计人物、安排情节,因而所涉及的内容虽广泛,却线索明晰、层次清楚。

小说赏析

《青春之歌》主要是通过对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苦难历程”的生动叙述,形象地展现“九“一八”——“一二”九”(1931--1935)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革命的思想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由于作者善于将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斗争旋涡中加以刻画,善于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来展示各自的性格特征,善于将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巧妙地结合起来,善于通过富有性格特色的细节来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将人物性格的变化与人物命运遭遇的变化结合起来描写,通过所有这些努力,不仅使林道静这一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真实感人,也使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如卢嘉川、江华、林红、余永泽、戴瑜、王晓燕、白莉萍等显得个个活脱生动,性格鲜明,虽然这些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型化的痕迹,但仍能显示出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厚艺术功力。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青春之歌》正是通过对林道静个人命运、遭遇和归宿的描写,通过对当时形形色色各种类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描写,既反映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又提炼出革命的思想主题。

在艺术特色上,整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精彩语录 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容易回忆往事的。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虹彩,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它美丽的颜色。林道静和余永泽两个年轻人都慢慢地被现实的鞭子从幻觉中抽醒过来了。

幕后故事

6.青春之歌作文 篇六

多少次无眠的深夜,我的思念在夜里彷徨,我的心在迷茫中满是颤抖!是谁?谁在无尽的深渊轻声呼唤!

我小心翼翼寻觅一路,一声一声的呼唤带来的精神冲击,我想知道是谁。这种疲惫而又闷疼不堪的落差感,我应该忘了什么。

记忆的大门被推开。

又是一个清冷的雨天,窗外,孤寂的街道有一对一对恋人十指相扣走过。相似的场景我记得我和你也曾有过。只是现在握住我右手的是我的左手!我想你当初一定忘了告诉我,温度是一样的。

当初的我,任性、自私、蛮不讲理,你是我戒掉坏毛病的动力。我开始疯狂追逐你的足迹,玩你爱玩的游戏,听你爱听的音乐,穿你爱的风格,爱你喜欢的颜色......你的生活习惯变成我的生活习惯,你融进了我的生活,影响了我的情绪。

最初真傻,不懂表达心意,只一味把所谓的温柔和好强加于你,不曾过问你是否愿意接受!真傻,傻傻地追、傻傻地等、傻傻地笑.....像个傻瓜!

曾是年少不知岁月沧桑,用最别扭的姿态才能维持的岌岌可危的爱情真可悲,流年依旧只是散了曾经,心中有爱却少了一份执着。

我以为我会很坚强,我以为我会很勇敢,我以为我总会焐热你石头般的心。如果不是那句无比真实的谎言,如果不是那天,他们告诉我,你爱的女孩很美,有一双明亮的眼眸,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该怎莫写。

我不敢再爱你,我怕感情无法停止,于是我忘掉所有过往,我不敢再想你,我怕思念没有终点,于是我切断所有后路。

要相信时光很强大,磨灭过往,淡忘记忆。以后,我会遇到一个明明知道我很聪明却偏偏叫我傻瓜的人,明明清楚我会离开却为我停留的人!

如果有人中途离开你,不要伤心哭泣,时间会留住对的人。要走的人你拦不住。

7.异国寻梦谱写自己的青春之歌 篇七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上午,在北京某星巴克里,我见到了如约而至的Leroy。一身休闲装扮、招牌式的笑容、亲切幽默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生疏和尴尬,而他一口清晰标准的英式英语更让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容易起来。于是,采访就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着,其实更像是久违的老朋友在小聚聊天,追忆往事。

结缘制革,一见钟情式的爱恋

1967年,Leroy出生在新西兰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城中。和很多同龄的男孩子一样,Leroy很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打棒球和橄榄球。快乐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当Leroy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后,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做个选择,继续读书抑或是参加工作。Leroy告诉记者,当时他只有19岁,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

Leroy的哥哥那时刚刚在新西兰Glendermid Leathers制革厂工作一个月时间,那是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牛皮制革厂。厂里的老板想再找一个年轻人来学习制革技术,于是Leroy就这样机缘巧合地在哥哥的引荐下来到了Glendermid Leathers制革厂。Leroy回忆说:“当我踏进工厂见到工人忙着做皮的情景,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这就是我未来想要做的,that’s what I want to do。”就像沙漠中迷路的孩子重新找到了路标一样,他在那一刻明确了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2 1年过去了,Leroy谈及此时仍难以掩饰那份初涉制革厂时的激动与兴奋。正是这种一见钟情式的爱恋,使他与制革从此便结下了长及一生的不解之缘。

“理论+实践”科学的教育体制成就今日制革英才

Leroy今年已40岁,可看起来还似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小伙子,并且在制革厂里担任技术经理,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已长达11年之久,这在制革行业里是不多见的。怎样的经历让年纪轻轻的他就在制革厂里独挡一面?Leroy用他那似乎惯有的轻松语调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Leroy告诉记者,新西兰的教育体制是非常灵活的。如果你想从事制革,你不需要有任何制革的理论知识和教育背景就可以到制革厂里工作,在工作的同时学习制革理论知识,这样3年下来不但学会了制革技术,积累了工作经验,同时也可以拿到大学里制革技师的学位。Leroy就是这样白天在工厂里跟着工人一起做皮,晚上学习一些制革的理论知识。大学里会给学生发一些学习资料,学生每个月还要交一份答卷,老师每年也会来厂里4次与学生进行交流,为他们解答问题,还会带来试卷进行考评并打出分数。此外,大学里每年年末都会把所有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复习,回顾一年来所学的知识,并进行答疑。新西兰的制革厂是非常开放的,学生遇到任何不懂的问题问工人,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只要你用心,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谈到这里,L e r o y着重强调了“easier”而非仅仅是“easy”。

Leroy说,”实践对制革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只在大学里学习理论知识,3年下来你也许只是拿到了学位,但你一样不会做皮。但如果像我们那样边工作边学习,理论和实践就能得到完美的结合,这样我不仅拿到了学位,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如何去做皮。”此时,Leroy用中文很自豪地强调了一遍“我”。“我可以熟练地操作机器、使用化料、鞣皮、染皮……,所有的制革工序我都能做。而且我的学位会得到国内制革厂的认可。因为,新西兰的皮革和制鞋研究院(LASRA)与大学联合,负责新西兰全国的制革教育工作,为新西兰的制革厂培养技术工人,新西兰大部分制革厂都是LASRA的会员“。

巧遇伯乐加速成长的助推剂

当然,也并非所有拿到学位的学生都能像Leroy这样出类拔萃。Leroy说,他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他遇到了伯乐Mr Ombler,他和哥哥同时大学毕业,两个人的学习费用全部是由制革厂的老板出的,他们不用花一分钱。更为重要的是,Leroy刚到制革厂工作不久,老板便发现他在制革方面很有天赋,就特别安排他在制革的各个工段都工作一段时间,这样Leroy就有机会接触到更为全面的制革技术,这为他日后从事制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Leroy在Glendermid Leathers制革厂工作了6年时间,直到后来工厂被卖掉后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谈及此时,L e r o y不无感慨地说:“Glendermid Leathers制革厂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那里的人都很善良,人与人相处也很融洽,这一点跟现在所在的澳皮王公司一样,在那里的6年中我成长很快,这段经历对我一生都有很深的影响。那个老板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我真的很感谢他把我带到制革行业,让我有机会学习这么多东西。直到现在,每年我回到新西兰都会去看望他。”

离开Glendermid Leathers制革厂后,他来到一家名为Tasman Woolskin的绵羊皮制革厂。Leroy告诉记者,那是一家私人经营的小型制革厂,年产量仅为30万张皮,他在研发部工作,负责一些技术问题。很幸运地是,老板给了Leroy充分的自由来发挥他的才能。他可以到任何一个制革工段工作,当然,在工作的过程中他能够不断地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在Tasman Woolskin工作到第5年的时候,Leroy已经愈发成熟,在制革厂里能够挑起技术的大梁了,他也因此而成为厂里的技术经理。

异国创业,只为圆己“皮革梦”

1997年,在原料皮价格不断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新西兰的整体制革大环境开始恶化,很多制革厂纷纷倒闭,Leroy所在的Tasman Woolskin制革厂也未能幸免。时任厂里技术经理的Leroy在工厂倒闭后留下来帮助处理一些善后的工作,此间,Tasman Woolskin的一个澳大利亚客户得知工厂倒闭的消息后找到Leroy,想邀他一起到中国开设一家制革厂。与此同时,Leroy也接到了来自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企业的一些邀请函。但Leroy在与伙伴到中国考察完环境后就决定放弃其他优厚的工作待遇,而选择来中国创业。他告诉记者,来中国,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切要靠自己从头开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挑战,我想这也是证明我自己的最好的机会。于是,1997年Leroy怀揣着梦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征程。

新厂的选址在河北宣化,厂房是租用一个已倒闭的旧猪皮制革厂。由于那个澳大利亚老板当时对制革并不太了解,所以工厂各种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规划以及到后来的生产、销售等所有事宜,都集中在Leroy一个人身上。年轻气盛的Leroy和总经理刘五中先生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招收工人、进口原料皮、机器设备、工厂的各种内部规划……所有的一切竟然都在短短的3个月内完成了,谈到此时,Leroy说“It’s crazy time”,是的,这简直是个奇迹。3个月后,一个中澳合资的澳皮王(宣化)皮业有限公司(AUSKIN)正式成立并开始投入生产,第一批产品便出口到韩国。Leroy告诉记者,工厂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宣化当地政府、他在新西兰的朋友和他们附近的一个毛皮厂都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此外,他在新西兰工作时的那些客户群对他们厂第一年的生存至关重要。

Leroy谈到,“我们从澳大利亚进口原料皮,主要生产长羊毛皮,10年前在中国很少有工厂能够生产这种皮,这与原料皮质量、机械设备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而那时在澳大利亚,尤其是新西兰长羊毛皮的加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可以说我们厂在中国长羊毛皮的生产方面一直是走在前列的。”经过10年的发展壮大,澳皮王皮业已经由原来那个仅有30名工人的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员工180余人,年生产能力65万张皮的规模型企业,产品也更加多样化,涵盖春羔皮、剪羔皮、Merino(美利奴细毛皮)等多个品种,近7 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目前,澳皮王皮业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都设有自己的仓库和办事处,在日本和英国也设立了办事处。

困难面前,人人平等,做好自己,迎接挑战

作为技术经理和创厂原老的Leroy在谈及工厂在10年间的发展时感慨颇深,他说,建厂初期是最困难也是最让他难忘的。由于他刚来中国时不懂中文,而在宣化这个小城市中又几乎没有人懂英语,只有厂里(当时的一个负责行政)的刘经理能和他交流,于是无论是对生产技术的指导还是对工人的管理,甚至他做皮的每个细节,每一句话都要刘经理帮助转达,可想而知这是多么不方便。黑夜过后总会迎来黎明,渡过那段困难时期后,澳皮王皮业在Leroy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长起来。Leroy说,原来只有他一个人负责技术,现在他已经培养了一支由组长组成的技术团队,组长会负责相关基本技术问题,而Leroy自己也有了一个中国徒弟,可以帮助他共同处理厂里的技术事务。

Leroy告诉记者,工厂里很注重人性化管理,他们制定了“团结、忠诚、创新和质量第一”的企业发展方针。厂里的工人都很朴实,工作也很认真踏实,非常值得他们信任,他说只有信任员工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企业也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Leroy谈到,做企业就好像爬山一样,爬到一定高度很容易,但如果想到达更高的地方甚至是顶峰,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辛苦的,也是非常困难的。2007年对于澳皮王皮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因为Leroy很高兴的告诉记者,去年新西兰一个大型羊皮加工厂中有7名销售人员加入了他们的团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客户群。这就意味着澳皮王的销售网络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宽,对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澳皮王开始扩招工人、购置机器设备,生产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一倍,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当谈到近两年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涨、新劳动法实施等诸多不利因素时,Leroy告诉记者,我们的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打击,但困难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企业都是一样的。每年都会面临很多压力,可以说是困难或是挑战,但我更愿意称它们为挑战,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只要我们时刻做好准备就一定能赢得一切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强者能生存下来,弱者注定会被淘汰出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脚踏实地的走好,使企业持续稳步的发展下去,把我们的品牌做的越来越响亮。此时的Leroy看上去充满了自信,也许,他的梦想还远未实现,而他会朝着梦想的方向一步步的走下去。.

爱上中国,融入中国——“我还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

如今的Leroy已全然不是初来中国时那个眼中充满新奇的“老外”,他已拥有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是个温柔善良的中国女人,还有一个15个月大的儿子。现在Leroy已经能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交流,更有趣的是,他的中文还带着点中国的地方口音,那种说话的神情和语气也像一个十足的“中国大男人”。Leroy对目前的生活工作状况显得很满足,他说,他现在呆在中国就像呆在自己家里一样,很习惯,这么多年来他已经爱上了中国,他很高兴能够娶到一个中国老婆,这是他来中国后除事业外最大的收获。

Leroy是一个非常开朗乐观的人,而他的乐观向上常常会感染身边的人,这是我在采访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的。Leroy告诉记者,新西兰人口相对较少,到处都很干净,新西兰的文化也相对简单,因为他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而相比之下,中国简直就是新西兰的一个“反版”。中国人口众多,有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文化背景。因此,他刚到中国时感觉很多东西都很新奇,有的也很难理解。但Leroy宽容豁达的性格使他很快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他说,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国家当然会遗留下很多东西,虽然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但却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现在只会看到中国好的方面,对一些不好的现象也不会去比较和批评,因为毕竟中西方文化差异太大了。也许,Leroy正像他的中国名字“黎若愚”一样,更愿意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LEROY和他的妻子

采访过程中,Leroy不止一次向我提起中国人的善良,他说,我很幸运能来到宣化那个典型的中国城市,让我接触到善良朴实的中国人和真正的中国文化。工厂建立初期,宣化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这么多年来,我们附近的那家毛皮厂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水、电、设备的维修等一些实际问题他们都会很热心的帮忙解决,生产紧张时,他们甚至还会把工人借给我们,这对我们厂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我真的很感谢刘经理这么多年在工作和生活上对我的支持与帮助。现在,我们厂里的员工也都是很淳朴的人,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很值得我们信任。

当我笑问Leroy是否会在中国长期居住下去时,他同样笑着说,未来的很多事情都无法预料,但至少现在我还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为什么要离开呢?这里很好,我很喜欢中国,现在我不是一个人了,我还有爱人和孩子,所以无论我做什么决定都要考虑到她们的感受。是的,Leroy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男人,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对他的家庭。

8.七十年的“青春之歌” 篇八

谢芳,原名谢怀复,1935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后迁居上海。1951年毕业于汉口罗以女子中学,考入中南文工团,任歌剧演员。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青春之歌》,谢芳被著名导演崔嵬选中,扮演林道静而一举成名,轰动了中外观众,从此步入影坛。1962年由文化部推选为新中国22位电影明星之一,1989年被中国电影周报评为建国四十周年十大影星之一,1995年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2005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颠沛流离中的童年

我是1935年出生的,1935年可了不得啊,伟大的爱国主义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就是在这一年发生的。那时候我才一个多月,一个多月的小女孩,躺在床上瞪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咿咿哑哑,动手动脚的,她能想得到她长到23周岁的时候去演一部表现这一伟大运动的电影《青春之歌》吗?1935年,我家住在湖北省黄陂县滠口乡的彭家湾,那时候天灾人祸不断,妈妈说:有一次乡亲们遭饥荒,难民中有兄弟二人被分到两家去吃饭,我母亲为那位哥哥做的饭吃的好好的,可那个弟弟在另一家吃饭却被撑死了,真可怜。

我妈妈怀着我的时候,还遭过一次土匪的干扰,我爸爸的同事王敬轩教授还被土匪砍掉了一根手指,就在那天,我妈妈怀着我就往山里跑,吓得哆哆嗦嗦的,两只手控制不住直捶自己的肚子。据我妈妈讲,就是因为这次跑土匪,我提前上班了。那时候,因为进城不方便,同事的太太们便都相互帮忙接生,替我接生的是一位胖胖的师母,性情开朗随和,所以我长大了也是马马虎虎的。

我出生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收复国土,取名谢怀复,数月后,跟随父母来到北京,再数月后又辗转上海,当时因为我的大哥和大姐、二姐均在湖南上学,父亲又去了外地出差,我妈妈只好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奔赴上海,当时人荒马乱的,去上海的轮船码头上水泄不通,我妈妈找来一个箩筐,先把10岁的小哥和2岁的我放进筐内,用绳子坠了下去,然后再拿着行李抱着只有几个月的小妹妹进船舱,到达上海后,我母亲最高兴的是见到了父亲,半个家团圆了,就这样,我们在上海住了9年。

我们家住在上海市法租界金神父路花园坊51号的二层楼上,一层楼住的是一位日本的牙科医生,三层楼住的是一家绸缎铺的老板。我从小病多命大,我和比我小一岁的妹妹一块儿出麻疹,我的脸发红,大夫说是发出来了,我妹妹脸却发白,大夫说是憋在里头了,我妹妹太小了,没有扛得过那场疾病的磨练,不幸窒息而亡。我还有个妹妹,她很小便离开了我们,我对她没有什么印象,然而此时,我却忽然很想知道,她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如果她比我更像妈妈一点,那就也是一张瓜子脸,杏仁眼,肯定比我会念书。

我3岁时得了伤寒症,住在上海法国医院里,他们是不让家属陪住的,所以每次母亲去看我的时候,我都会突然地号啕大哭起来。因为一个3岁的孩子怎么能读懂这个世界上还有社会,还有社会的种种规矩。伤寒是很危险的疾病,我却被外国人治好了,如今背上还留有他们治疗的痕迹。我8岁时又得过一次肺炎,后转为慢性支气管炎,这个“炎”管了我一辈子:你只要用嗓子唱歌演戏,它就要来捣乱,好在我的肺部却永远“未见异常”。我5岁的时候,还被父亲抱到圣诞节的晚会上唱过一首英语歌曲,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登上舞台。不过以上所写的这些都不在我的记忆之中,我都是听我妈妈讲的。

我的记忆开始得很晚,那是在我亲爱的小哥哥谢怀民离开我们的时候。我看见小哥的脸很白,头发很长,都竖了起来。小哥是个乖孩子,临死时,他对妈妈检讨说他不该对妹妹发脾气,他还自己朝着基督耶稣的画像说:“主啊!成全你的旨意吧!”

我的小哥太痛苦了,也太聪慧了,一个18岁的孩子便懂得在最后的时光寻求精神的解脱。我的小哥长得更像我的母亲,也是瓜子脸,杏仁眼,在校各门功课都好,他的大哥哥姐姐们都在外地上学,他就成了家中主要的劳动力,每次去影院看电影,都是他背着我。这么漂亮懂事已经长到18岁的儿子突然离世,这是做母亲的难以忍受的,在这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母亲只要一提起他就哭,这是我童年时主要的记忆。

我3岁时和我的小哥谢怀民照过唯一一张照片,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为了正义与和平晚会的序幕中,当戴玉强先生唱起《松花江上》,当我百感交集,愤然举起这张画像时,很多人都哭了。小哥去世后,因为大哥和大姐、二姐都在外地上学,家中除了父母之外,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到了我的学龄时期,在上海那样繁华的都市里,没有专人送小女孩子上学,家人是不放心的,而我们家又请不起保姆,所以我爸爸只好把小学的课本买回家,由我母亲教授,我是属猪的,我爸说:“你就在家当猪养着吧。”

因为我不用去上学,我的自由时间自然会多一些,我们家有一架脚踩的风琴,我妈妈是基督教会的风琴手,我可以从她那儿学弹琴、学习简谱、五线谱,寒暑假,哥哥姐姐放学回家时,我还能从他们那儿学到歌曲,我大哥教我英文歌《昨夜》,二姐教我《梅娘曲》,我还看过不少的中外名著,好像八、九岁的时候就看到《飘》,看过《基督山恩仇录》、《悲惨世界》、《红楼梦》、《雨》、《家》、《春》、《秋》等。

每天早晨我常背着小书包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学,等走到叉路口后又灰溜溜的回到家中,在弄堂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过家家时,我最喜欢当老师,假装在上课,我会把解放前那种黄颜色的草纸撕成一块一块儿的发给大家当作业本,演起来特别自信、自然,没有想什么,这不就是戏剧的初胚吗?后来当我住在九龙道风山上时,我还学会了游泳,这些技能都用在了我日后的艺术生涯之中。

1946年,我随父亲回到了我的出生地湖北滠口,由于母亲生下我不到半年就离开了这个地方,自然一切是陌生的,也是新鲜的,这里是农村,小集镇的纯朴情绪、大自然的优美风光常常让我流连于山峦之中,湖泊之滨,在我的作业本上,又增添了几篇打了好分数的文章,但这却不是母亲给的了,这时我已经进了一所由教会办的学校。从小过惯了孤单生活的我,视野开始扩展了,我和女友们穿着一样的蓝布褂、黑裙子、白袜、布鞋,去参加学校举办的郊游和运动会。

夏日里,大场上那种独有的甘草香味和由于穿得整齐而显得格外炎热的感觉,至今仍十分清晰的留在我的记忆中,可是那些在小学毕业时,我为取得全班第二名而曾经做过的种种努力、种种温课备考的情景我却忘得一干二净了。对于我来说,凡是感性的属于形象思维的东西,我趋之若鹜;而对于一些理性属于逻辑思维的东西,却大有高不可攀之感,这大约是我日后走上表演艺术大路的主要原因。然而在那时,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我并不一定了解,在初中毕业作文《我的理想》中,我的志愿是学医当大夫,立志免费为穷人治病,虽然这只是处于一时的热情,一种连自己都感觉十分渺茫的幻想,然而一种同情贫民、蔑视权贵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意识却已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

1948年初,解放战争的炮声还在远方隆隆作响,每天晚间,父亲和他的几位好友都要议论形势,政治这个往往在两种团体、两股力量进行激烈较量时显得尤为活跃的东西,条条的渗透到我的头脑之中,并且还显得十分强烈、新鲜。从他们的议论中,我得到这样一个为12岁的孩子所能够接受和理解的真理,父亲是坚决拥护共产党的,在交谈这些问题时,他往往非常激动,或大声争辩,或为自己的论点取得胜利而纵声大笑。即便如此,当父亲所执教的这所神学院决定搬迁到九龙道风山时,父亲仍然跟着去了。

解放前夕,在九龙、沙田、道风山的半山腰间,我们住在一所名叫“禅悦林”的寺院里,院内有个名叫“细姑”的出家人,每天早晚香烟缭绕,木鱼声声,住房旁是由一股山泉续成的游泳池,街下有两个对称而立的小亭子,这个小亭子也就成了我每日自修功课的地方,除了自修功课以外,我还去姓王的教授家中练习钢琴,加上睡觉前的例行渠道,这三件事成了我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作为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每天去做一些实际上并不能引起多大兴趣的事,而且要天天如此,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总是强迫自己去做,并且把它作为一种锻炼和验证自己红心和毅力的标志。

就这样,在“禅月林”那幽静的寺院里,我又度过了虽然比起学校生活要来得轻松自由,却又不断地与自己的情绪进行斗争的一年。在这期间,我曾在九龙的志贤中学上过半年学,志贤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坐落在九龙的一条街面上,院内秀美整洁,报考时感觉英文程度比国内要深,大概是其他功课考得尚好,我仍被录取了。我每天从风山上走到沙田镇,然后乘一刻钟火车到九龙去上学,我喜欢站在车厢的连接处,以显乘车之熟练与不在乎,我们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父亲的薪俸,虽然能维持温饱,但远远算不上富裕。我平日穿的衣服常常是母亲亲自设计缝制的,服装淡雅略带土气,每日上学的午餐是到临近学校的一个食品店里买一圆面包加一小条黄油,夏天黄油成块状,和着面包咽下去的那种滋味并不十分好受,虽然吃腻了,但饭钱只有这么多,小孩子又不知调配花样,也无可奈何。

最令人难忘的是足下的那双球鞋,为了多穿几年,母亲给我买了一双至少大出两、三号的高腰蓝球鞋,因为脚小且瘦,鞋前面的空余部分自然向一边弯了过去,这一形象在香港九龙穿着入时的中学生中间所产生的自惭形秽之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我却依然乐观,很少计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父亲把我从沙田送过深圳罗湖桥,到广州的宝安县里中学去念初二下学期,在回来的路上遇上飞机轰炸,我和父亲躲在一个只能容一个人的洞里,为了让父亲的头能进到洞里,我把自己的头伸出洞外,炸弹在离我们数十米远的地方炸开。宝安县里的记忆是和水桶、冲凉、奖状等事物连在一起的,因为进校时正值夏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只铁桶,十分结实耐用,中学校长是一位60来岁的长者,初次见面,父亲让校长用英语跟我对话,记得简单的词汇还对付得过去,陌生处免不了要连蒙带唬,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外住,有些寂寞。

记得宝安县附近的那不算大也不算整洁的街道和商店,也记得那炎热的中午,乘凉的夜晚,记得在过堂里参加比赛的情景,每次放假回家路过罗湖桥时都要检查行李。有一次,当警察打开我的箱子时,首先露出来的是讲演比赛的奖状,此事成为母亲日后非常喜欢提起的话题。

与文艺结缘

1950年夏天,我重新回到了湖北,1951年的夏天,我在汉口罗以中学念完了初中三年级,因为临近毕业,顾不得搞更多的文艺活动,我们只演出过一个独幕剧叫《爱什么》,一个叫王佩珍的同学女扮男装,而我则扮演剧中的女主人公,同学们用生火用的炉钩子帮我烫了头发,又抹上口红,画上蓝眼窝,穿上从同学的妈妈那里借来的旗袍,拎着手提包坐在沙发上,表演时,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在另一次全校举行的联欢会上,我还独唱过《黄水谣》,但那时,不够轻松自如。这时的我对于文艺只不过是尚有兴趣而已,至于将来做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甚至不知道还有专门从事文艺的学校和团体,但是无巧不成书,当时我们家住在汉口胜利街52号的楼上,而刚刚南下不久的中南文工部音乐部的一些人正好住在楼的下面,他们经常在那里排练节目,大概是因为我每日上下楼路过那里,无人时也哼上两句歌曲的缘故,引起了文工团领导的注意,那时中南文工团的团长骆文、程云、莎莱,戏曲部主任汪洗,音乐部主任姚汉光、杜平等同志正值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时候,为了党的文艺事业,他们极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择,他们委托汪洗同志问我愿意不愿意参加文工团,我因惧怕数理化,本来就不想继续上高中,便答应可以试一试,因为考的是音乐部,负责考试是杜平同志,只是测验了一下我的识谱能力,和用钢琴弹了几首曲子,就这样,我被录取了,开始了曾经令多少人为之倾倒的并感到深奥莫测的艺术生涯。

我是1951年7月1日正式参加中南文工团的,当时还是供给制,进团后每人发一套列宁式的灰布制服,每月生活费是四万元,有的同志还发有卫生费,伙食由公家供给。吃饭时,八个人围着一大碗菜,还得站着吃。而我由于从小在家孤单惯了,不好意思,常常面壁而食。我们一起考进去的有三个孩子:一个是我,15周岁;一个是13岁的男孩子,名叫何大滨,后来是武汉歌舞剧院舞蹈演员;另一个是11岁的女孩子,名字记不清了。刚去无事,我们几个便天天坐在一起读报,学习文化。不久,文工团新址建成,我们便搬到渣甸路一号住下。文工团的房子建造得很不错,院内有灯光球场、小剧场、俱乐部、排演厅、食堂以及单人、集体宿舍。我参加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在苏联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里扮演一个只有很少几句台词的女工。既然是演外国人,就得用石油灰把鼻子垫起。到了夏天,剧场里热到三十多度,鼻子尖上的汗水被捂在石油灰里像许多条小虫在那里爬,弄得怪痒痒的。我们不得不把石油灰捅个小洞,让里面的汗水流出来,好叫鼻子透透气。除了跑群众之外,我还被分配管理服装。有一次,我把电熨斗放在袜子上走开后忘记了,等我想起来时,袜子已被烧了个大窟窿。为此,我主动写了检讨书,对自己的失职行为和“剥削阶级思想”进行了狠狠的批判。

当时,全国人民还都沉浸在获得解放的狂热之中。党、政、军各级干部和战士面对着来之不易的胜利,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文工团的生活充满了朝气,同志之间、官兵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充满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感。文工团经常举行球赛和周末晚会,届时,俱乐部或球场的四周挂起彩色灯泡,乐声悠扬,笑声不断,院子里一派欢腾喜悦的景象。1952年冬天,我刚满16岁,文工团去湖南道县参加“土改”。副团长汪洗同志和我在一个队里,他熟悉戏曲,是文工团的导演,他是一个做事一板一眼、有条不紊的人。临出发前,他把我们召集在一起,提出各种要求,如:某火车站须在一分钟内上车完毕,等等。他还给我们画了如何打背包的图样,连鞋子和茶缸子应放在背包的什么部位都画上了。年轻人是无忧无虑的,我们没有卧铺,便用报纸垫在地板上,钻到火车的座位底下睡觉。每逢火车停站时,便下车去买各地特产来吃。

日常的开会、填表、斗地主、分发浮财等事,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记忆了,可有些事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过去生孩子多的家庭给孩子们取名,为了图省事也为了便于排辈,常常用一个字作为名字的开头,然后依次排列下去,如:建军、建华、建民等等。由于我的大哥出世时,祖父已经故去,为了纪念老人,父母亲为他取名谢怀祖。因此,后来我的哥哥、姐姐以及叔伯姊妹们均以“怀”字打头。而等到我出生的时候,由于爆发了抗日战争,为寄托兴复国土之心,母亲为我起名谢怀复。为了这个名字,还发生过一段小小的故事呢。

那是文工团搬进新居的第一天,集体宿舍是四人一间,女同志在楼上,男同志在楼下,每间房的房门上均已贴好了名字。当时我抱着行李兴高采烈地上了楼,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名字,经过仔细探寻,终于在楼下找到了,原来分房子的同志把我当成是男同志了。由于当时参加革命者多取单名,在“土改”中,汪洗同志便建议我改个名字。我记得他在三张小纸条上各写一字:一是“军”,一是“方”,再是“筠”字,并说明以抓阄定夺,随即我就抓了个“方”字。谢方自然比谢怀复叫起来顺口响亮,因此当土改结束回到武汉后,在团里便很快传开了。

上一篇: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下一篇:中国石化采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