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清洗、消毒制度(精选11篇)
1.呼吸机清洗、消毒制度 篇一
呼吸机管道系统的清洗消毒操作步骤如下:
(回收→拆卸→初步消毒→清洗消毒→烘干→组装、调试→储存→发放)
一、回收
1、使用后的呼吸机由病房工作人员及时送还呼吸治疗中心,呼吸治疗中心工作人员检查机器、管道及零件等有无缺损。
2、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的病人定时更换管道一次(现暂定为每周一次)(1)携带已消毒的管理至病人床旁,通知病房医生或护士到位,根据病情是否允许更换管理道。
(2)更换消毒管道时,必须由呼吸治疗中心工人员及病房医生或护士同时操作。(3)危重病人被临时中断机械通气,需代之以手动复苏器辅助通气。手动复苏器械辅助通气,必须由病房医生或护士操作。(4)操作前戴口罩、帽子及清洁手套。(5)湿化罐内加入蒸馏水至标记处。
(6)迅速准确地撤掉已被污染的管道,同时连接好已消毒管道。检查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离开(更换管道后湿化器短时间低湿报警属正常现象,待温度逐渐上升后即可停止;更换过程中呼吸机报警属正常现象,一旦连接好后,报警应消失)。
(7)将污染管道、储水罐及湿化罐内的水及时倒掉,管道系统放回储存袋内送回中心消毒室。
二、拆卸
1、戴清洁手套将回收的呼吸机管道、小接头、加热导线脱开拆卸。
2、Servo 900c及300型呼吸机使用超过100小时需打开机盖,拆卸呼出端内部管路及传感器、过滤器(过滤器一次性使用)。
三、初步消毒处理
1、根据需浸泡物品的量配置消毒液。
2、加热导线浸泡于上述消毒液中20-30分钟,注意导线头终端带电极处勿浸泡。3、900c呼吸机的传感器,属精密配件,小心轻放于75%洒精中浸泡30分钟(注意电极端勿浸泡)。之后取出自然晾干备用。
4、热导线浸泡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电极端在75%酒精中冲泡,以便挥发晾干,之后卷好放于无菌包布内备用。
四、清洗消毒
1、湿化罐及管道按要求插于清洗消毒柜之喷枪上。
2、小接头整齐倒置于清洗消毒柜储柜物筐内。
3、关好清洗消毒柜门,锁定手柄安全阀,接通电源。待其自检后按“P2”键进入清洗消毒操作程序,然后按“START”键开始清洗,消毒时间与水温详见清洗消毒柜时间与温度曲线图。
4、回收的呼吸机机身,电源线,氧气、压缩空气管道均用消毒液擦拭,之后再以清水擦拭一遍,面板用75%酒精擦拭。电源线,氧气,压缩空气管道分别系于呼吸机适当位置上。
5、清洗消毒过程结束,蜂鸣声响1-2分钟绿灯亮后关闭电源,开启柜门戴无菌手套取物。
6、清洗消毒柜每天使用后用清洁软干布擦净柜内水分,并将柜门打开晾干30分钟,待水分完全蒸发后关闭柜门。消毒柜外壁每天用软布擦拭,为保持光亮可涂少量不锈钢清洗剂。
五、烘干
1、洗净双手将物品从清洗消毒柜中取出码放于烘干箱内。
2、关好烘干箱门,开启电源,待逐渐升温至90度20分钟烘干后关闭电源。
3、戴无菌手套将物品自烘干箱内取出放置无菌包布内包好备用。
4、烘干箱每天使用后以清水软布将箱内外擦干净,保持清洁光亮。
六、组装、调试、储存
1、操作前洗净双手,戴好帽子、口罩及无菌手套。
2、将消毒后的管道、零配件按要求重新安装于擦拭干净的呼吸机上。
3、根据呼吸机的不同品牌型号,按各自说明书调试正常*。并用无菌纱布将管道头终端包好,好防污染。覆盖上呼吸机罩,出示“已消毒”标记,并注明消毒日期,按照消毒时间顺序先后码放备用。
4、备用管道按要求组将后,装入储存袋内封口,注明消毒日期,按时间顺序码放于储存柜内备用(有效期暂定15天)。
七、发放
临床需用呼吸机,由呼吸治疗中心人员负责送机器至病房,进行床旁二次调试,并做好记录。
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下呼吸道的感染已超过泌尿系统的感染,成为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的患病率为6%~52%不等,且已有很多资料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只有对呼吸机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才能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规范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程序是保障病人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呼吸机气路结构的特点:
呼吸机是采用机械方法对病人的呼吸进行辅助或控制的机械设备,目前常用的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主机内部气路、病人呼吸回路,均可以拆卸后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呼吸机,这类呼吸机结构的优点是清洗消毒比较彻底。
第二种:呼吸机主机内部气路系统不能拆下,只有病人吸气和呼气回路可被拆下,进行清洗和消毒,现代呼吸机在送气口多安装有过滤器,采用本类结构的呼吸机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在呼出气体进入主机内管路系统之前加装过滤器,其二是呼出气体直接进入主机内管路并排出。
第三种:类似于第二种,所不同的是只有病人吸气管路,没有呼气管路。呼气管路被呼气阀或漏气阀替代。
二、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的基本要求
1、开展呼吸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使用后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2、为保证患者安全,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呼吸机及管路清洗消毒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3、从事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呼吸机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4、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呼吸机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
5、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设有单独的清洗消毒室,保证室内干燥和通风良好。
6、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根据需要配备专用呼吸机清洗消毒机;暂时无清洗消毒机的医院应实施专室、专池对呼吸机及管路进行清洗消毒。
7、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的要求配备相应呼吸机及清洗消毒设备。
(1)呼吸机及附件:呼吸机的数量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目匹配,以保证所有的器械在使用前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并达到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2)基本清洗消毒设备: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槽、干燥设备、通风设施、操作台、适用于清洗呼吸机螺旋管路的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3)清洗消毒剂、酶洗液、75%酒精等具有国家资质的其它有效消毒剂等。
三、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的原则
呼吸机的消毒主要指呼吸机的气道管路系统进行消毒。
1、呼吸机外置管路及附件应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消毒方法首选清洗消毒机;
2、清洗前应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清、油污及其它污物;
3、消毒前应尽可能将连接部分彻底拆卸,拆卸后应立即送清洗、消毒;
4、送气口及排气口均安装过滤器的呼吸机内置管路一段不需要常规清洗消毒,请工程师根据呼吸机的特点定期维修保养;(维修保养时间根据各厂商具体要求进行);
5、手术工清洗消毒时,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应遵循先彻底清洁,再消毒或灭菌的程序;
6、特殊感染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包括结核分支杆菌,AIDS病毒、乙肝病毒、MRSA、MRSE等耐药菌群感染等)应单独进行清洗、消毒;
7、如临床怀疑使用呼吸机病人的感染与呼吸机管路相关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消毒处置管路及附件,必要时对呼吸机进行消毒;
8、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才可保存备用,且备用时间不能超过一周;
9、医院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10、消毒处理过程中应避免物品再次污染,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应用无菌蒸馏水彻底清洗。
四、呼吸机各部位的清洗和消毒
(一)呼吸机的外表面(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应用湿润的纱布擦拭即可(每日一次)。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消毒时,须用75%医用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应用湿润的纱布擦拭即可(每日一次),切勿使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二)呼吸机外置回路:包括呼吸机呼吸管路、螺纹管、湿化器、集水杯、雾化器等。
1、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方法、步骤及要点包括:
(1)医务人员在清洗消毒前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防护镜、手套等。
(2)用戴手套的手将呼吸机外置回路的部件完全拆卸,各部件按清洗消毒机厂商操作说明所述方法放置,若呼吸机外置回路上有血渍、痰痂等污物,可预先加酶浸泡,再放放清洗消毒机内清洗。
(3)正确放置呼吸机外置回路后,按照清洗消毒机厂商的说明选择适宜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机的最低温度至少应达到85-90℃,维持时间至少5分钟。
(4)呼吸机清洗、消毒、烘干自动完成后,装入清洁袋内干燥保存备用。
2、手工清洗消毒方法、步骤及要点包括:
(1)医务人员在清洗消毒前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防溅屏、防护镜等。
(2)彻底的拆卸呼吸外置回路的各处连接,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及其他污物残留。
(3)管路消毒前应按要求清洗干净,管路中如有痰痂或血渍等赃物,需要专用的水槽中用含酶液浸泡后使用专用刷彻底清洁干净。
(4)呼吸机使用过程中,装有过滤纸的湿化器应更换内衬过滤纸并及时更换湿化液(使用中的呼吸机湿化器内的湿化液应每天更换,以减少细菌繁殖)。为避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呼吸机被腐蚀损坏,每次使用后应倒掉湿化器内的液体,浸泡消毒晾干使用。
(5)将洗净的管路及附件浸泡在有效的消毒液中,浸泡时要将其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管路不应有死弯,中空物品腔内不应有气泡存在;或单独封装进行环氧乙烷消毒。
(6)消毒方法或消毒液的选择应根据各医院的具体情况选择,且各消毒液浸泡的时间应根据各消毒液的说明书来调整。
(7)采用消毒液浸泡方法消毒后的管路和配件,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8)呼吸机外置回路消毒完成后,晾干或烘干装入清洁袋内,干燥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
3、传染病人及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呼吸机管路应单独清洗消毒。
(三)呼吸机内置回路:应由工程师定期保养维修,时间按各厂商的要求而定,定期更换呼吸机的皮囊、皮垫、细菌过滤器等,呼吸机每工作1000小时,应全面进行检修及消耗品的更换,并将每一次更换的消耗名称和更换时间进行登记,建立档案。以备核查。
(四)其它特殊部件
1、呼吸机主机或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过滤网:需每日清洗以防灰尘堆积造成细菌繁殖。
2、呼吸机内部可拆卸的呼气管路:应根据各厂商提供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
3、可拆卸的流量传感器:各种呼吸机的流量传感器应根据厂家的要求进,严格更换、清洗消毒;
4、呼吸机吸入端或呼出端的细菌过滤器、供气模块滤网、冷却风扇过滤器、防尘网等部件可根据厂家要求或按需进行清洗更换。
五、呼吸机清洗和消毒效果的监测
1、用化学浸泡方法进行消毒的医院,消毒剂的浓度必须每日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期限。
2、消毒后的呼吸机应当至少每三个月监测一次,并作好监测记录。消毒后的呼吸机合格标准参考值为≤20cfu/m2;如高度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呼吸机相关感染时应及时监测;(建议采样部位:外表板、外管路、湿化罐、集水杯、流量传感器、吸气和呼气端细菌过滤器、呼吸机内部可拆卸的呼气管路等)。
3、呼吸机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1)采样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物体表面采样方法。(2)采样时间:呼吸机使用前。(3)常规采样部位:外管路。
(4)监测方法:涂抹法进行活菌计数。
六、清洗消毒机的消毒监测
清洗消毒机自身有工艺监测。在使用清洗消毒机时,应记录水温、清洗消毒时间等,并保存好监测记录以备查验。
七、呼吸机使用中的感染控制
1、各类呼吸机应严格根据厂商提供的说明进行应用。
2、根据产品说明定期清洗防尘网垫。
3、呼吸机湿化罐内应加入湿化液内为无菌蒸馏水,使用过程中应适时添加保持一定水位,湿化罐中的湿化液24小时彻底更换一次,湿化罐及滤纸应每周更换。
4、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集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清除(有水就清除),接水碗应垂直向下,位于管路最低处,防止冷凝水倒流至气管插管或呼吸机内(冷凝水应按污物处理)。
5、感染及传染病患者应使用专用呼吸机管路或一次性管理路,必要时使用专用过滤器。
6、建议使用一次性温湿交换器(人工鼻)替代加温湿化器。
7、应建立呼吸机消毒制度并登记。
8、对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
八、呼吸机的维护
维护保养工作是及时消除呼吸机隐患、避免损坏,确保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完好的备用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延长呼吸机使用寿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保养工作一般是根据呼吸机的性能及附件使用寿命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管道,更换消耗品,检测主机功能等。由于呼吸机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自的性能及保养要求不同,加之呼吸机的价格昂贵,故应该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负责进行管理。
经过消毒、装机、检测、校正后的呼吸机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需套上防灰罩,并在显著位置挂上标明“备用状态”字样的标牌,放置在清洁、整齐、通风的房间内,随时准备应用于临床。
2.呼吸机清洗、消毒制度 篇二
目前, 呼吸机管路消毒包括人工消毒和机械消毒两类。人工消毒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1) 通过清洗剂将管路中的痰痂和血渍以及油污等残留的污物去除; (2) 对管路进行消毒, 其具体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有药物或者氧化电位水浸泡法、气体灭菌法以及射线照射等方法。机械清洗消毒法则是通过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和消毒程序的设置来完成管路的清洗和消毒步骤。
2 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的研究进展
2.1常用的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方法
搜集整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发现, 目前我国各医院较为常用的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剂消毒法和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法以及环氧乙烷灭菌法三种方法。
2.1.1化学消毒液浸泡法
化学消毒液浸泡法主要应用到的消毒液有含氯消毒液、戊二醛灭菌剂以及过氧乙酸等消毒剂, 本文主要以含氯消毒液的浸泡方法为例进行阐述。临床中常用到的含氯消毒液浓度为1000mg/L。首先对呼吸机面罩和螺纹管以及湿化瓶等进行清洗, 之后将其在消毒液中浸泡30min, 取出后用清水进行冲洗, 最后晾干备用。文献中对于这类方法通过“细菌数≤5cfu/cm2为无菌”这一标准进行鉴定的结果均显示为阴性。根据最新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的方法研究文献中还有指出将ASRS患者使用过的、需要重复加以使用的呼吸机, 对其面罩以及管路等外部管路需要进行高温灭菌或严格消毒处理, 其具体的处理方法以及使用浓度为0.5%的过氧乙酸液或者是浓度为1.5%的含氯消毒液对呼吸机的外部管路进行浸泡, 浸泡30min后用清水进行冲洗, 最后, 通过环氧乙烷实现对外部管路的灭菌。
2.1.2气体灭菌法
目前国内医院临床应用的气体灭菌法主要指的是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作为灭菌剂具有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细菌芽胞以及较大病毒的优点, 但是环氧乙烷对于HBs Ag则毫无杀伤力, 再加上其本身具备毒性气体的特点以及易燃易爆的性质使得其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 因而临床研究文献中大多不推荐使用这一方法消毒灭菌。
2.1.3热力机械清洗消毒法
热力机械清洗消毒法指的是通过不同的品牌或者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自动清洗机将浸泡、预洗以及主洗和烘干等一系列的程序统一结合起来对呼吸机的外置管路各项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方法, 其灭菌消毒的强度达到了90%以上。由于热力机械清洗消毒的方法的各道程序主要是通过各机器内部的电脑进行操控完成, 因而其各项指标均可以通过程序系统设置加以调整修改, 一般情况下, 其清晰的水温控制在45~90℃, 清洗的时间则控制在49~90min以内。根据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发现热力机械清洗消毒法具有集中清洗、强力消毒的优点, 机器做工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清洗消毒的质量, 同时其统一的操作标为质量的检测和消毒的管理提供了便利。近年来, 随着热力机械清洗消毒法的不断改良和发展, 其优势不断突显出来, 势必会逐渐取代传统的化学消毒剂浸泡和熏蒸等方法。
3 小结
无论科技怎么发展, 技术如何改良, 对于呼吸机管路系统的清洗消毒而言, 化学消毒剂是必备品。然而, 外界环境对于化学消毒剂的浓度、温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像, 因而化学消毒剂的存放需要对存放环境加以格外的注意。此外, 对于消毒剂浓度的配置以及各物件浸泡的时间温度等的控制同样为消毒杀菌的关键步骤, 因而需要严格控制人为等因素的干扰。除此之外, 对于管路系统各物件的清洗同样也非常重要, 清洗不彻底势必会对后期的杀菌造成干扰。本综述通过对国内关于呼吸机管路系统的清洗消毒多种方式方法的研究报道进行搜集整理发现, 相比较传统的化学剂消毒浸泡等方式方法, 热力机械清洗消毒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集中统一、省时省力的优势, 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应用的青睐。
参考文献
[1]邸欣, 赵香玉, 生晶辉.呼吸机管路集中清洗消毒效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 27 (05) :633-634.
[2]贾云霞, 王瑛琳, 石继巧, 扈剑敏, 李丹.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呼吸机管道消毒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20 (14) :2081.
3.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篇三
1、供水管理的要求
(1)二次供水设施配有专职管理人员,专人保管钥匙。(2)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3)二次供水设施每半年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4)每月至少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一次必测项目的检测。(5)蓄水池周围10米内不得有渗水坑和堆放的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围2米内不应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6)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水箱其检查口位置和大小要满足水箱内部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
(7)水箱设溢水管和泄水管,均不得与下水管道直接连通,管口加装防护网罩。
(8)水箱间独立设置,房门上锁;水箱检查口加盖加锁。(9)发生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部门报告。
2、抽污水的潜水泵应装漏电开关,漏电开关应提前试验并确认开关可靠。(1)水池消毒人员需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如果在水池内感到头晕、气喘,则应马上离开水池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2)上下水池时应把紧扶手、踩稳不锈钢梯,严防跌落。
3、水池清洗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1:100灭菌净水溶液或市卫生防疫站配制的消毒液。(2)潜水泵、应急照明灯或手电筒。(3)扫把、尼龙刷、尼龙绳、胶桶、眼镜、口罩、胶手套。(4)
4、水池清洗消毒程序:(1)排放水
排放水应提前关闭水池进水阀,让水池水位用到接近消防用水水位,以免浪费;为确保用户正常用水,排放干水池的时间应控制在一小时以内。(2)清洗消毒
清洗:铲出水池内泥沙及各种沉淀物;用扫把或尼龙刷从水池顶部、四周墙壁、底部依次反复刷洗;如果仍未洗干净应再进行刷洗直至干净为止。
消毒:用扫把或尼龙刷蘸取1:100灭菌净水溶液(或防疫站配制的消毒水溶液,依次反复刷洗消毒;之后将水池盖好封闭半小时;用清水冲洗一遍整个水池,排出消毒水溶液;重复用清水冲洗一遍并排出消毒水溶液。
注水:清洗消毒工作全部结束后,清理收拾好所有工具。打开闸阀向水池内注水,达到调定的水位后加盖上锁。
5、取样送检(1)用干净的矿泉水瓶从水也中部提取500ml水并在瓶子中部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写明送栓单位及送样日期。(2)水样当天由机电处主管安排人员送至市卫生防疫站进行检测。
(3)如果检测不合格,则应重新清洗和消毒水池直至合格为止。
4.呼吸机清洗、消毒制度 篇四
为确保学校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特制定有关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的规定,望大家遵照执行。
一、各班卫生责任区由各班负责打扫,每天早、中、晚各一次,由团委学生会负责检查督促。
二、人员密集处(如教室、寝室、坐班室等)由总务处安排公共人员定时、定点进行消毒,每天1—2次。
三、垃圾池每星期的星期五下午由总务处安排彻底清理一次,并做好消毒工作。
四、垃圾池、小便处、厕所、水沟由总务处安排人员每天消毒一次。
五、厨房、单车棚经营范围由承包方负责打扫,学校统一安排消毒。
5.危险品运输车辆清洗、消毒制度 篇五
根据本公司运输产品的特性,特别是清洗罐体时比较危险,因此,清洗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1)打开人孔,分层检查罐底残料质量,确定存料排除及处理方案;
(2)进罐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手套、戴防毒面具。还要带上信号绳和保险带,罐外专人监护,进罐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为15至20min为宜,轮班作业。另外,现场应有医护人员值班;
(3)清洗残料污水应用扫帚或木制工具,严禁用铁器和钢制工具;
(4)须采用有效的通风;
2.罐清洗作业防火安全措施
工作人员在清洗罐体的过程中,防火防爆的意识不能少,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留意身边所发生的异常状况,否则发生火灾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罐体清洗作业前,应在作业场所的上风向处配置好适量的消防器材,现场消防值班人员应充分做好灭火的准备。清罐作业人员严禁穿着化纤服装。不得使用化纤绳索及化纤抹布等。气体检测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服及鞋;
(2)清洗后修焊动火的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在动火前,对罐内气浓度进行测量,浓度以低于该油品爆炸下限的50 %方为合格。严格动火法规,办理动火许可证,落实监督制度和责任人,并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3)做好清洗罐体的废物处理,油垢和残渣等应及时运出罐区,作为垃圾掩埋或在监控条件下烧毁;清洗罐体排出的污水不可随意排进下水管道,应排至隔油池或设有污油回收设施的专门下水道内。
(5)彻底清除罐体的可燃物。必须预先将罐内污垢和油蒸汽彻底清理干净,对罐内其他附件部位的污垢也要清理干净;对于罐壁和底板处的锈皮要清除,以防止积存此处的可燃物质在修焊作业时发生火灾;
(6)安全操作,不得违规清洗。为保证安全,必须临时安装进水管道;
6.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 篇六
一、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置应能满足需要。
二、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四、餐饮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顿、隔夜。
五、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六、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七、消毒后的餐饮具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盛放消毒餐饮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八、采购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营业执照复印件、消毒合格凭证;清洗消毒餐饮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九、洗刷消毒结束,及时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处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无积水,池内无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十、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溶度。
7.呼吸机清洗、消毒制度 篇七
为规范餐饮服务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专间及设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二、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制成,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洁。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至少设有两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四、餐饮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顿、隔夜。
五、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六、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
七、消毒后的餐饮具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盛放消毒餐饮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八、采购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营业执照复印件、消毒合格凭证。
九、清洗消毒餐饮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十、洗刷消毒结束,及时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处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无积水,池内无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十一、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十二、专人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及检查记录。
8.呼吸机清洗、消毒制度 篇八
第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8278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 第1 篇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WS 310.1和WS 310.2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可追溯traceability
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3.2 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rocess challenge device,PCD
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3.3 A0值A0value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lO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3.4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table-top sterilizer 体积小于60 升的压力蒸汽灭菌器。
3.5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flash sterilization 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
3.6 管腔器械hollow device
含有管腔内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3.7 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test soil 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指示物。4 监测要求及方法
4.1 通用要求
4.1.1 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4.1.2 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WS 310.1的要求。
4.1.3 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4.1.4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4.1.5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
a)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校验; b)压力蒸气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
c)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
d)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4.2 清洗质量的监测
4.2.1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4.2.1.1 日常监测 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4.2.1.2 定期抽查 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4.2.2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4.2.2.1 日常监测 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4.2.2.2 定期监测
4.2.2.2.1 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
4.2.2.2.2 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4.3 消毒质量的监测
4.3.1 湿热消毒
4.3.1.1 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监测结果应符合WS310.2的要求。
4.3.1.2 应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检测结是应符合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的要求。
4.3.2 化学消毒 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
4.3.3 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GB 15982的要求。每次检测3 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4.4 灭菌质量的监测
4.4.1 通用要求
4.4.1.1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4.1.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4.1.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4.1.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4.4.1.5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4.1.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4.4.2 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4.4.2.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4.4.2.2 化学监测法
4.4.2.2.1 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4.4.2.2.2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4.4.2.3 生物监测法
4.4.2.3.1 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A。
4.4.2.3.2 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入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4.4.2.3.3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4.4.2.3.4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因一般无标准生物监测包,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
4.4.2.3.5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
4.4.2.3.6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遵循4.4.1.4的规定。
4.4.2.4 B-D试验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4.2.5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 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 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GB 18278的有关要求。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4.4.3 干热灭菌的监测
4.4.3.1 物理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物理监测。监测方法为将多点温度检测仪的多个探头分别放于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关好柜门,引出导线,由记录仪中观察温度上升与持续时间。温度在设定时间内均达到预置温度,则物理监测合格。
4.4.3.2 化学监测法:每一灭菌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每一灭菌包内应使用包内化学指示物,并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对于未打包的物品,应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包内化学指示物,放在待灭菌物品附近进行监测。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据其颜色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4.4.3.3 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B。
4.4.3.4 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4.4 低温灭菌的监测
低温灭菌方法包括环氧乙烷灭菌法、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法等。
4.4.4.1 通用要求 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失败、包装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包括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4.4.2 环氧乙烧灭菌的监测
4.4.4.2.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4.4.4.2.2 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4.4.4.2.3 生物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监测方法见附录C。4.4.4.3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
4.4.4.3.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4.4.4.3.2 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4.4.4.3.3 生物监测法: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4.4.4.4 低温甲酸蒸汽灭菌的监测
4.4.4.4.1 物理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物理监测。详细记录灭菌过程的参数,包括灭菌温度、湿度、压力与时间。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4.4.4.4.2 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4.4.4.4.3 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4.4.4.5 其它低温灭菌方法的监测要求及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5.1 应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记录,内容包括:
a)应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
b)应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并存档。
5.2 应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
5.3 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3 年。
5.4 灭菌标识的要求
5.4.1 灭菌包外应有标识,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5.4.2 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5.5 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应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5.5.1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并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同时应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的原因。
5.5.2 相关管理部门应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
5.5.3 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重新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该灭菌器方可正常使用。
5.5.4 应对该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
A.l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或使用一次性标准生物测试包,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标准生物监测包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如果一天内进行多次生物监测,且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则只设一次阳性对照即可。
A.2 具体监测方法为:将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试验包的中心部位,标准试验包由1 6条41cm×66cm 的全棉手术巾制成。制作方法:将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 层,短边折成2 层,然后叠放,制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测试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1℃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产品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结果。
A.3 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干热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
B.1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B.2 具体监测方法为:将枯草杆菌芽抱菌片分别装入无菌试管内(1片/管)。灭菌器与每层门把手对角线内,外角处放置2个含菌片的试管,试管帽置于试管旁,关好柜门,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待温度降至80℃时,加盖试管帽后取出试管。在无菌条件下,加入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5ml/管),36℃±1℃培养48h,观察初步结果,无菌生长管继续培养至第7 日。
B.3 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若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肉汤管均澄清,判为灭菌合格;若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而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肉汤管混浊,判为不合格;对难以判定的肉汤管,取O.lml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用灭菌L棒或接种环涂匀,置36℃±l℃培养48h,观察菌落形态,并做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指示菌生长,若有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不合格;若无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合格。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环氧乙烷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
C.l 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置于常规生物测试包内,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常规生物测试包放在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整个装载灭菌包的中心部位)。灭菌周期完成后应立即将生物指示物从被灭菌物品中取出,36℃±l℃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应遵循产品说明),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同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C.2 常规生物测试包的制备:取一个20ml无菌注射器,去掉针头,拔出针栓,将生物指示剂放入针筒内,带孔的塑料帽应朝向针头处,再将注射器的针栓插回针筒(注意不要碰及生物指示物),之后用一条全棉小毛巾两层包裹,置于纸塑包装袋中,封装。
9.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 篇九
1.盆、盘、碗、药杯
回收—→ 常水冲洗—→ 复合酶浸泡10分钟—→ 刷洗—→ 常水冲洗—→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漂洗二遍—→ 纯水漂洗二遍—→ 控水—→ 干燥(90℃ 20分钟)2.手术器械(除管腔器械外)
回收—→ 常水冲洗—→ 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 刷洗—→ 常水漂洗二遍—→ 纯水漂洗二遍—→ 水—→干燥(90℃ 20分钟)—→ 高压蒸汽灭菌 3.管腔器械
回收—→ 常水冲洗—→ 管腔注酶—→ 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 常水冲洗—→ 毛刷刷洗管腔—→ 加压水枪冲洗管腔—→ 常水冲洗—→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漂洗二遍—→ 纯水漂洗二遍(纯水冲洗管腔)—→ 压力气枪吹干管腔—→ 干燥(90℃ 20分钟)4.穿刺针
回收—→ 常水冲洗—→ 棉签清洁针座腔内—→ 针腔注酶—→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 常水冲洗—→ 加压水枪冲洗针腔内部 —→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冲洗二遍—→ 纯水冲洗二遍,并用纯水冲洗针腔内部—→ 压力气枪吹干管腔—→ 干燥(擦干)—→ 高压蒸汽灭菌 5.橡胶管
回收—→ 常水冲洗—→ 松节油擦洗外面污垢(胶布印)—→常
水冲洗—→ 管腔注酶—→ 复合酶浸泡10分钟—→ 常水冲洗—→ 压力水枪冲洗管道内面—→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冲洗二遍—→ 纯水冲洗二遍,并用纯水冲洗管腔—→ 压力气枪吹干管腔 —→ 干燥(擦干)6.筒、缸、瓶
回收—→ 常水冲洗—→ 刷洗—→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冲洗二遍—→ 纯水冲洗二遍—→ 干燥(90℃ 20分钟)7.呼吸机管道
回收—→ 常水冲洗—→ 复合酶浸泡10分钟—→ 常水冲洗、刷洗—→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冲洗二遍—→ 纯水冲洗二遍 —→ 干燥(70℃ 20分钟)8.湿化罐、集水杯、Y形管、接头
回收—→ 常水冲洗—→ 复合酶浸泡10分钟—→ 常水冲洗、刷洗—→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冲洗二遍—→ 纯水冲洗二遍 —→ 干燥(70℃ 20分钟)9.氧气管、氧气湿化瓶
回收—→ 常水冲洗—→ 加压水枪冲洗管腔—→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冲洗二遍—→ 纯水冲洗二遍—→ 擦干 附:特殊药液污染器具处理流程
1.碘污染器具:回收—→ 常水冲洗—→ 75﹪酒精浸泡20分钟 —→ 常水冲洗—→ 按常规器具处理
2.石蜡油污染器具:回收—→ 常水冲洗—→ 洗洁精刷洗—→ 常水冲洗—→ 按常规器具处理
3.生锈器械:回收—→ 除锈剂(1:7配比浓度)水温50℃浸
泡10分钟—→ 纯水冲洗二遍—→ 润滑剂浸泡10分钟—→ 晾干
4.有水垢的器具:回收—→ 水垢去除剂(15ml原液+1000ml水)水温50℃浸泡10分钟—→ 常水冲洗二遍—→ 纯水冲洗二遍 —→ 干燥(根据材质选择干燥方法及温度时间)
5.不耐湿热器具(电动工具等):回收—→ 75﹪酒精擦拭消毒 —→ 擦干
6.新器械:常水冲洗—→ 毛刷沾洗洁精刷洗表面、关节、齿牙、夹缝—→ 常水冲洗二遍—→ 纯水冲洗二遍—→ 干燥(擦干)
7.胶污染器械:松节油擦去胶印—→ 常水冲洗二遍—→ 如果是新器械,按新器械处理方法;如果是正在使用的器械,按常规器械处理
8.手刷清洗流程:回收—→ 常水冲洗—→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冲洗,棉签沿毛缝擦洗—→ 常水冲洗—→ 纯水冲洗两遍—→ 干燥(70℃ 20分钟)
10.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及质控标准 篇十
内镜清洗前先进行漏水测试,确认无漏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清洗。流动水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拭,用清洁毛刷刷洗活检孔道,用高压水枪水反复冲洗擦洗镜身及清洁操作部 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导管 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纱布一次性使用)(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洗后吸干水份
(清洁刷一用一消毒)内镜置于酶洗池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注各管腔,操作部等表面用多酶洗液擦拭,全镜多酶液 浸泡2分钟。然后内镜从酶池中取出,用清水冲管腔和镜身,之后吸干水份。多酶洗液每清洗 一条镜后更换。
内镜置于酸化水池中,用注射器抽吸酸化水注各管腔,全镜酸化水中浸泡3分钟。
更换手套,将内镜置入冲洗池中,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各孔道,然后向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装上各类按钮、阀门。
2014年11月28日
注:每日术前需将每条内镜按流程清洗消毒备用。
感染病人需在阳性酸化水池中浸泡5分钟后,在常规清洗消毒。
内镜附件清洗灭菌流程
各类附件用后放入清水中,用纱布反复擦洗,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擦干。(纱布一次性使用,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附件放入盛有多酶洗液的超声清洗器内清洗10分钟。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可用压力蒸汽灭菌的附件(如活检钳)晾干后送供应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不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附件放入2%戊二醛中浸泡10小时,然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巾擦干。
11.假日宾馆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篇十一
一、客用口杯、茶杯的消毒:
1、消毒剂:“一片净消毒片,”优氯净“消毒粉
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
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4、存放工具:保洁柜或保管箱
5、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口杯分别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一片净”消毒片;
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
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
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
二、注意事项:
(一)消毒剂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二)消毒剂置于有盖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地点应当通风、干燥、阴冷、避光;建立消毒剂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消毒剂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
【呼吸机清洗、消毒制度】推荐阅读:
关于购置呼吸机的论证报告08-22
呼吸机故障应急调配模拟演练10-25
无创呼吸机项目申报材料10-02
呼吸的作用10-12
呼吸衰竭11-01
让教育自由地呼吸07-07
呼吸内科个案护理08-06
呼吸科年终总结09-29
呼吸系统自我检测题06-17
2016呼吸内科实习鉴定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