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精选8篇)
1.西北师范大学历史 篇一
伊犁师范学院历史专业历任校长 伊犁师范学院简介
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伊犁师范学院。2003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整体并入伊犁师范学院。学院现有伊宁、奎屯两个校区。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为契机,大力实施“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学院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伊犁师范学院专业:
学院有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院、外语系、法政学院、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电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系、体育学院、文理系、基础部、生命与资源环境系、建筑工程系、艺术设计系、音乐与舞蹈系、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院(系)。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物理学、数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另外体育学、汉语言文学、化学、教育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正在积极申报。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包括哈语言文学、哈语言、维语言文学、维语言、锡伯语言文学等五个方向)、英语、汉语言文学、物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音乐学、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自动化、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历史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设计、统计学等30个本科专业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园林、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管理、俄语、旅游管理等13个专科专业,覆盖了高等师范教育的绝大部分专业和部分非师范教育专业。
伊犁师范学院历史:
学院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曾先后更名为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伊犁师范学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伊犁师范学院。2003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整体并入伊犁师范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校长:杨军
伊犁师范学院历任校长:
卡哈普·阿仁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993年11月,李儒忠任任伊犁师范学院院长,1996
年4月,洛合达尔汗·阿德力汗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吴孝成任校长。2002年8月,赵嘉麒任学院院长。2002年8月,赵嘉麒任学院院长;杨军 现任
本文由:http:// http://整理发布。
2.西北师范大学历史 篇二
作为一位大学历史理论课教师, 笔者深刻理解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意义建构等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在大学历史理论课教学中, 笔者试图尝试一种与“授———受”式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 即变“去问题化”的灌输式教学为探索研究性的“糊涂”教学。
一、大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差异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去问题化”的“明白”教学, 即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 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的历史学习越“明白”, 教师的历史教学越“成功”。在中学阶段,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历史知识基础, 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启蒙, 所以基础性和确定性是中学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历史知识的基础性决定了其确定性, 对学生来说, 知识的范围是确定的, 知识的性质也是确定的, 因为具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是难以进入中学历史课本的。这种确定性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权威, 留给他们思考与选择的空间很有限, 所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与记忆。
在中学历史学习中, 跨越知识的边界去探索新知被认为是多余的, 挖掘知识背后的问题被视为“钻牛角尖”。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问学生的是“知识都掌握了吗”“内容都理解了吗”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 带着知识出教室, “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以转化为知识而结束。在这样的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成为“副产品”。尽管中学历史新课程对内容的编排与教学要求有了很大改变, 但由于教学目标的艰巨性和学生历史知识基础的薄弱、学习时间有限等, 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 仍然是以“授———受”式教学方式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 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空间都被限制了。
大学的历史教学与中学的不同。中学历史教学以打基础为主要目的, 以边界明确、内容确定的知识为教学内容, 重在让学生受到历史启蒙教育。大学历史教学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要目的, 重在帮助学生拓展历史视野, 开拓自我发展空间。因此, 突破中学历史教学局限性, 改革“授———受”教学模式,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独立解决问题, 成为大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方面。
二、“糊涂”教学法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糊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明白”到“糊涂”, 再从“糊涂”到“明白”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在“已掌握的”“没有问题的”知识背后存在着巨大的“没掌握的”空间, 存着无限“有问题的”视角, 变“我明白了”到“我糊涂了”。其次要让学生从“糊涂”中明白过来, 积极探索通向“明白”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在质疑状态下积极探索学习, 独立思考, 用心论证, 形成自己的见解。
“糊涂”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突破中学历史知识的界限, 把学生大脑中封闭的历史知识“外壳”击碎, 变封闭的知识体系为开放的结构核心, 即变“明白”为“糊涂”, 变“已知”为“未知”。大学历史教学已突破了基础性的局限,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一方面, 教师通过扩大知识量突破学生大脑中历史知识的边界, 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无限丰富性和无限复杂性, 引导他们理解历史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无限的, 因此在历史学习与探索中永远不存在“我已经掌握了”, 只存在“我又进步了”。大学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知识的界限, 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无限的历史空间。另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阐释不同的学术争议作为重要内容, 把相互冲突的观点与认识展示给学生, 让他们认识到历史知识不存在绝对的确定, 只有相对的确定。在探索历史过程中, 无论是深度的拓展还是角度的变换, 都可能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确定性认识, 因此, 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糊涂”教学法的第二步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人以渔”, 即引导学生在“糊涂”中去追寻“明白”, 这是“糊涂”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当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被打破后, 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糊涂”时期。在这一时期, 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相互矛盾的。这些问题对于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来说是求知与探索的诱因。面对这种情况, 有些大学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展示其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口才, 把学生的疑问置于其“权威”论断之下, 在“解决”学生疑问的同时也击垮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样的教学仍然是中学“明白”教学的延伸, 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能力上难有大的提升。
“糊涂”教学采取的策略是:当学生“糊涂”时,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也采取“糊涂”策略, 即不直接以知识传授的方式解答问题, 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教给学生怎样形成假设、怎样查找资料, 然后尝试论证, 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其他人的思想与观点, 教师则引导学生学会吸收但不盲从、尊重但不迷信, 坚持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的见解。
敢于承认“糊涂”, 勇于面对“糊涂”, 是科学探索的前提。大学教师常会把自己的探索成果拿出来与学生分享, 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 也能受到学科前沿研究的启发。教师正在探索的问题往往是学术前沿问题, 与学生一起分享可以把学生的研究触角带进学科前沿。教师提出问题后, 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索, 而学生在与教师共同探索中也可以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学会查阅资料、收集有用信息, 学会提炼观点和论证方法等。
三、“糊涂”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下面笔者介绍一个运用“糊涂”教学法的案例———“亚细亚生产方式”教学。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 教师讲授唯物史观历史规律理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难以回避的教学内容。从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算起, 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含义的争论已逾百年。在20世纪, 中国学者也曾对此展开过三次大规模争论。一大批著名的学者都曾参与争论, 提出的观点非常丰富, 涉及的理论基础与政治现实也极为复杂。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通过讲授把问题讲透, 而学生仅听教师的讲授也很难真正理解问题。对师生来说, 最困难的还在于有关争论最终没有一个统一结论。面对这样一个理论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糊涂”教学法。
在上课之前,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过去的历史学习中了解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及他们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然后, 笔者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分别讲述了中国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随后, 笔者打破时间顺序, 把各种观点进行归类。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阶段论, 即把它定位为五种生产方式的一个阶段, 或是原始社会, 或是奴隶社会, 或是封建社会等;二是特殊论, 即把它视为特殊的东方社会形态;三是放弃论, 即把它视为马克思后来放弃了的一个不确切的概念。讲述完之后, 笔者开始接受学生提问。不出所料, 学生对于如此众多的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释与论述感觉“糊涂”, 于是疑问也就随之产生。
当笔者停止讲授时, 学生立即踊跃提问。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可以看出, 学生们是想从笔者这里直接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 这显然是他们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于是, 笔者告诉他们笔者自己也还在探索与思考之中, 没有形成最后的看法。对于笔者的“糊涂”, 学生们显得很诧异。
也许是笔者的“糊涂”让学生失去了“说错”的压力, 也许是这样的确刺激了他们的思维。笔者期待的情景出现了:学生们开始踊跃地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令笔者感到兴奋的是, 有学生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追寻马克思的本义;还有学生提出, 理解各位学者的观点不仅要看他们立论的理论依据, 还要看他们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因素……为了不使问题过于宽泛, 笔者引导学生们集中精力探究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本义。这样, 笔者和学生们一起思考进一步探究的方案。
笔者告诉学生,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起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的一段话:“大体说来, 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五个时代。”学者们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就成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之争的理论源头。有学生立即提出, 序言是对正文的说明, 要理解序言的内容, 首先要看正文, 即查阅《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草稿) 》。笔者和学生们都认为这是个正确思路, 于是就确定了探究的第一步。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们很快发现,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草稿) 》写作前后, 还发表了关于东方社会 (主要是印度和中国历史与社会) 的多篇文章, 他们认为这些文章也是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关键。
在共同探究过程中, 笔者提醒学生:《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草稿) 》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底稿, 应把《资本论》也联系起来看。19世纪70年代后, 马克思对社会所有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晚年他还写了大量“人类学笔论”和“历史学笔记”, 其中关于公社的论述也是理解马克思晚年“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的重要参考。
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超乎预料。大部分学生都认真查阅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 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最后, 笔者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 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还与笔者一起讨论。当然, 这正是笔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糊涂”教学法作为大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的一种尝试, 在学生中的反响是超出预期的。从学生们的课后感想中, 笔者发现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一是他们不再把记忆视为学习历史的唯一目的;二是他们开始认识到历史学习是需要探究与思考的, 真正的收获来源于探究与思考;三是他们不再迷信权威的观点和结论, 开始学会独立探究、自我论证, 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四是他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深刻体悟, 逐渐学会了研究问题, 学会了分析与鉴别问题。
综上所述, “糊涂”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把历史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积极建构的学习。
参考文献:
责编:思源
摘要:“授——受”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 这种历史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去问题化”。教师通过“糊涂”教学可以变“去问题化”的灌输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 其核心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而把历史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和积极建构式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去问题化,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西北师范大学历史 篇三
一、培养学生历史感的作用
历史感是人们在学习历史时从内心产生的对历史进行探寻与追求的情感体验。因此,在中等师范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历史水平不是很高,自觉性较低。在这一形势下,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教师就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之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对中等师范历史教学是十分有利的。我国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死记硬背,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知识,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无法得到提高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在态度上重视历史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
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历史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学科,它展示的是人类发展的历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中的智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培养学生历史感的原则
1.结合历史事实。
历史感并不是一种虚无的情感,它是建立在特定历史事实之上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历史事实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不能让历史感失去事实支撑。
2.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历史感,从而实现将历史与生活有机结合的目的。
3.选择正确的方向。
中等师范学生的思维尚未成熟,因此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在教学那些比较消极的历史事件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三、培养学生历史感的方法
1.科学执教。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执教,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师生互动、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因此,历史教师在讲述历史事件时要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改变“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生动性。
(2)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学习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学生如果过于依赖教师,就会形成学习惰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4.大学历史复习题 篇四
一、选择题(每题1分,试卷上共10题)
1..二、多选题(每题2分,试卷上共5题,多选少选都不得分,把所选答案填在下表相应的题号下)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包括(BCD)
A.强迫中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B.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C.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在中国开工厂、办银行、修铁路、开矿山 2.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ABC)
A.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D.虽然失败,但维新派已经提出根本否定封建制度的主张
3.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试卷上有4题。先判断正误,再予以说明)
1.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错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列强并没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并不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它们在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2.维新派所设的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正确。在维新运动期间,一些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先后筹办了大批西学大小学堂、派人出国游学等。可以看出,维新派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学”来改良封建主义的“旧学”,提倡从“西学”入手,组织学会,兴办学校,开发民智。虽然维新运动仅一百天就失败了,但维新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以后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正确。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4.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正确。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的左倾领导,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后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因此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的特色。《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并不能体现这次农民起义的特色。
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错误。解决农民土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但是在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过不同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有利于全民族抗战,把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这是削弱封建剥削的政策,而才是消灭封建剥削的政策。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才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新文化运动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正确。
新文化运动以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为理论指导的新思想,起到了初步启蒙的作用。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运动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国家的思想武器,为中国革命新曙光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所以说这是一次思想大解放。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试卷上有2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
——蒋介石(1938年4月27日)
材料二 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这三者同时结合在一块。这些都是我们的有利条件,不但已经存在,并在日益发展之中。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同样是瞎子,他们一点也看不见,而只看见我们是弱国,是劣势,是半殖民地这一点,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其中许多坏蛋就是根据这种胡说暗地里进行其投降妥协的阴谋。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指出长处有利条件在全面战争中占据优势,号召全国努力奋斗,发扬自已的长处,增强自己的有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最后胜利将是谁的呢?我们确定地答复:中国的。
——毛泽东(1938年10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概述这一时期蒋介石的思想。
认识到运动战与游击战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坚忍不拔,绝不气馁精神的重要性;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坚信抗战必将胜利。
(2)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提出了哪些思想?
驳斥“亡国论”“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等胡说;认为战争正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充分认识到战争的长期性,只要坚持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领袖思想的共同之处,简要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共同之处:都认识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争:都认为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地位与作用: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能以民族大义为重,携手合作,共同抗战;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主导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孙中山先生也把中国共产党人看作自己的好朋友。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志,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完成了他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他一生追求的振兴中华的目标,他所憧憬的一个现代化中国的美景,正在一步步地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而且在许多方面远远超出了他的设想。”
——江泽民在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1996年)
材料二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
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正忠诚地实践着三民主义,无疑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下实现了,因为许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后来陆续参加中国共产党或成为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把它推进了新的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历史也必将证明,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上谱写出新的闪亮篇章。(2)当前隆重纪念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①弘扬辛亥革命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②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通过社会各界、各党派爱国人士共同参与,促进团结发展。
④让年轻人铭记历史,弘扬辛亥革命的精神和文化理念,推动中国的进步发展。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63年,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奕欣: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夫今日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为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近代史学家蒋廷黻对李鸿章及其这封信评价极高,认为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大的政治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再三诵读”。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信中可以透视出李鸿章怎样的思想主张?
①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的变革思想和学习西方的基本策略(教育一科举一人才一利器)。②倡导经世致用;效法日本,改革科举制,培养专业、实用人才。
(2)从材料内容看,你认为“最具历史价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历史的眼光。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学非所用的弊端。
②世界的视野。提出日本学习西方方面领先中国(或认为日本对中国的威胁)。
③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的变革思想和学习西方的基本策略(教育一科举一人才一利器)。(3)洋务派是如何践行其讲求“制器之器”和培育“制器之人”的? ①制器之器:
兴办军用工业:李鸿章创建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建立安庆军械所等。
创建民用工业:李鸿章兴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胥铁路。②培育“制器之人”:
兴办洋务学堂:李鸿章创办广方言馆、奕沂创办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曾国藩、李鸿章派遣容闳率领30多名幼童留学美国。(4)怎样看待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和实践?
如李鸿章的所思所为,是因中国面临强烈的内外冲击(千年变局),其力图维护国家统治,成为王朝中兴的名臣。通过与西方列强广泛交往接触,主张学习西方,其努力顺应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步。但作为传统体制下的官僚,无视民众需求;新政欲强国而不欲富民;因身处统治集团,不敢挑战自身,能走出朝贡体制,却走不出专制体制:皇权只把洋务当作是巩固自身统治的筹码;洋务派非不知道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非不知道落后的制度会怎样的阻碍改革的前进,但是却终究没有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同时传统社会的旧观念与旧习气,很难积极接受李鸿章现代化努力,因而其失败终不可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试卷上共2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①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④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①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的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5.西北师范大学历史 篇五
《历史文献学》作业
第一章 目录学 1,名词解释: ①,《隋书•经籍志》; ②,《四库全书总目》; ③,《书目答问补正》; ④,《郡斋读书志》;⑤,《直斋书录解题》; ⑥,《文献通考•经籍考》。2,思考题:
①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和《汉书•艺文志》的关系?
②中国古代影响最大使用最久的图书分类法是什么?大体产生于什么时期?现存最早的这种分类目录是什么?在学术史上主要有什么价值?
第二章 版本学 1,名词解释: ①,甲骨文; ②,金文; ③,简帛文书; ④,石刻文书; ⑤,卷子; ⑥,蝴蝶装; ⑦,包背装; ⑧,线装; 2,思考题:
①,雕版印刷术大约产生于什麽时期? ②,开成石经与五代监本的关系?
③,宋代浙本、蜀本、建本之间的区别? ④,官刻本、坊刻本、家刻本之间有什么不同?
⑤,元刻本的特点? ⑥,明代版本的分期? ⑦,什么是善本书? ⑧,怎样鉴别版本?
第三章 校勘学 1,名词解释: ①,误衍脱倒; ②,他校法; ③,理校法; ④,《读书杂志》;
⑤,《廿二史考异》;
⑥,《唐语林考证》; ⑦,《洛阳伽蓝记校释》 2,思考题:
①,使用版本校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②,在古籍校勘中,底本和对校本各指什么?
③,考古材料对于古书的校勘有何意义? ④,评价《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第四章 辨伪 1,名词解释: ①,阎若璩 ②,《四部正讹》 ③,《考信录》
④,《伪书通考》 ⑤,《古史辨》
⑥,《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 2,思考题:
①,简述宋代以来对《尚书》辨伪的过程,及其方法。
②,对于古书的辨伪一般采取的方法。③,说说你对疑古的看法。第五章 辑佚 1,名词解释:
①,《玉函山房辑佚书》; ②,《汉学堂丛书》;
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④,《旧五代史》; ⑤,《三国志》裴注; ⑥,《世说新语》刘注; ⑦,《文选》李善注; 2,思考题:
①,辑佚古书一般取材于那些方面? ②,辑佚古书要不要注明材料出处,为什么?
③,使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要不要核对原文,为什么? ④,辑佚对于学术研究的意义。
《现代国际关系史》作业题
名词解释
和平法令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拉巴洛条约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
杨格计划绥靖政策柏林---罗马轴心反共产国际协定钢铁同盟条约大西洋宪章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杜鲁门主义 哈尔斯坦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舒曼计划万隆会议艾森豪威尔主义 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苏伊士运河危机加勒比海危机尼克松主义星球大战计划独联体欧洲联盟简答题
1. 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实质。2.简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简述30年代德意的矛盾与勾结。5.简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6.简析二战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7.简述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与实质。8.简析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9.简述1985—1989年美苏首脑的几次会晤。
10.简析1990年欧安会第二次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会议的意义。
论述题
1.列宁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是如何提出的? 2.试论“冷战”的起源。
3.试论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4.试析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化的原因。5.试论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
6.试析1979-1989年美苏关系的演变。7.试述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发展。8.试论战后中美关系的演变。9.试比较两次柏林危机的异同。
10.试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
《苏联史》作业题
1.试论沙皇俄国的国情特点。2.当今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及其影响。3.谈谈俄罗斯民族对人类文明史的贡献。4.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分析。5.评价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6.中俄关系之我见。7.叶利钦现象的剖析。8.列宁对十月革命的定性。
9.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再评价。(打破、突破、良好形象)10.试论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1.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12.谈谈托洛茨基和布哈林。13.重新评价斯大林道路。14.重新评价斯大林体制。15.评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16.试论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17.试述普京强国理念和治国方略。18.普京执政8年的成就及就及问题。
《心理学》作业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意识?
3、学习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4、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5、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有年轻的学科?
6、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7、什么是条件反射?
8、什么是感觉?它有哪些种类?
9、什么是知觉?它有哪些种类?
10、试说明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11、什么是差别感觉阈限?
12、感觉的规律有哪些?
13、知觉有哪些基本特征?
14、什么是记忆?它包括哪些环节?
15、表象有哪些特点?
16、根据记忆的内容和对象可把记忆分为哪些种类?
17、根据记忆信息的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可把记忆分为哪些种类?
18、短时记忆有什么特点?
19、遗忘的规律是什么?根据遗忘的规律,应如何克服遗忘? 20、试说明应如何减少遗忘提高记忆力。
21、影响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22、识记有哪些种类?
23、造成遗忘的原因有哪些?
24、什么是思维?它有哪些基本特性?
25、思维和语言有什么关系?
26、什么是想象?它有什么特点?
27、什么是集中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8、什么是发散思维?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9、根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将想象分为哪些类别? 30、什么是再造想象?
31、思维有哪些过程和形式?
32、什么是推理?推理有哪些类型?
33、创造想象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34、什么是灵感?如何才能产生灵感?
35、思维的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6、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37、试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8、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3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0、什么是定势?定势对问题解决有什么作用?
41、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2、什么是注意?注意有哪些类型?
43、注意有哪些品质?
44、如何理解注意的稳定性?
45、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46、试说明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47、情绪情感过程与认识过程的有什么关系?
48、情绪情感有哪些功能?
49、人类有哪些基本情绪?
50、什么是心境?它有什么特点?
51、什么是激情?为什么要控制激情?
52、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有哪些?
53、如何摆脱紧张和焦虑情绪?
54、意志过程与情绪情感过程有什么关系?
55、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6、对待挫折的心理防卫方式有哪些?
57、意志有哪些品质?
58、什么是需要?它有哪些特征?
59、试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60、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
61、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62、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 63、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64、试论述吉尔福特能力的三维结构模型。65、什么是智商?如何计算智商? 66、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67、什么是气质?气质有什么特点?
68、高级神经活动有哪些基本过程?这些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69、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哪些? 70、胆汁质类型的人有什么特点?
71、什么是性格?它与气质有什么关系? 72、性格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73、A型性格和B型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74、性格的自陈量表有哪些? 75、什么是主题统觉测验?
76、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6.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 篇六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而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则成立于1898年。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教会大学只在香港和国外才有,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则相当陌生。当一些人听到东吴大学、金陵大学、之江大学这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今天的一些民办的野鸡大学呢。而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这十几所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中国融入现代文明,为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都居功至伟。这些教会大学培养出的学术大师的人数,学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望其项背。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教会学校都集体消失了。
19世纪晚期,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已蔚为大观,包括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13所和天主教创办的3 所。教会大学已经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公布了2010年的招生计划,今年将在中国大陆招收140名本科生,除了高考成绩要达到重点本科线以外,还要求严格的面试筛选,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一起,也要86000港币。而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这些教会学校则要“优惠”太多。很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的子弟甚至是无家可归的小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膳宿生活甚至路费。而教会大学,除了一小部分学费收入,绝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海外教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教会大学还积极争取国外教育机构的资助。如密苏里大学为燕京大学新闻系提供赞助;康奈尔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为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的农业科学提供赞助;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疗培训等。
教会大学最直接的贡献就是把现代教育模式移植到了中国。几千年来,中国沿袭的官学、书院、科举等传统教育模式都与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相去甚远,无法培养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才。而教会大学的进入,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中国塑造了仿效样板,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大潮。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教会学校自然也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1846年 美国传教士布朗将马礼逊学堂的3名高年级学生容闳、黄宽和黄胜送到美国求学。由于这3位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教会在他们留学期间还给他们的父母寄赡养费,为期不少于两年。后来除黄胜因病回到香港外,黄宽和容闳都学成回国,黄宽成为了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西医。而容闳,从耶鲁大学学成归来后,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教育计划。后来,他先后带领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史料记载,第一批享受庚子赔款奖学金的绝大多数留学生曾在教会学校学习过。例如:1910年,上海举行的庚子赔款奖金学考试录取的31名考生中,26名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同年在广州举行的考试,有260名学生报考,6个奖学金名额中5个是授予广州教会大学学生的。建立清华学校之后,有些学生发现,“教会学校的训练对参加清华考试是一种极好的准备。”1917年,清华学校出版的《留美归国学生人名录》一书中,列举了401名学生,“其中有132人曾在教会大学受过全部或部分的高等教育,24名以上在教会中学学习过。教会大学在中国留学史上的成绩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促进留学,这些教会大学在中国本身的教育质量也相当高。所有的教会大学都很重视英语的教育,在教学中直接用英文授课,所以一般教会大学的毕业生外语都十分流利。教会大学所发的文凭全部来自国外,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而且,这些教会大学的文凭都得到欧美国家承认,有的学校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教会大学起点高,制度完善,各校名师云集,而且各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殊专业,办学有声有色,学生才俊辈出。比如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和新闻系,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还有东吴大学的法科,在二战后的“东京审判”中,中国法官中的大部分都是出自东吴大学。医科更是教会大学的强项,协和医学院、湘雅医学院、齐鲁大学等校的医科,为中国培养了最优秀的医学人才。教会学校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点,但同时在中国文化传播与的研究中,也成绩斐然。当时的很多教会学校,不仅教授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字经》、《千字文》、《 百家姓》、《四书》、《五经》等。
教会大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不少教会大学负责人都主张教会大学通过吸收中西文化之精华, 使之具备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哈佛燕京学社举世闻名,许多著名的中国学者曾都在该机构进行历史典籍和文物考古方面的研究, 至今它在美国仍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一流机构。抗战期间, 华西协和大学和内迁成都的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知名学者共同发起成了东西文化学社。其简章规定“本社联络国内外学者, 以客观的批判精神, 检讨东西文化之价值, 并直接交换思想, 共同努力与文化之交融及新文化之建设为宗旨。”学社成立之后,组织了很多活动与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中西文化交流。
7.西北师范大学历史 篇七
林文回顾了迄今国内外有关大学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成果, 梳理了学术发展的脉络, 并厘出了该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其特点是研究集中在美国, 主要运用统计法, 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第二阶段为二战后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是此一领域研究的成熟期, 表现为研究数量增加, 集中研究欧美国家的情况;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 其特点是, 研究范围从欧美主要国家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 具有世界性, 但研究范式上无重大突破。林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已有成果的认识和理解。
李文、陈文、杨文和张文, 在性质上是对林文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李文讨论了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以公学和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精英教育体系在促进社会分层与流动方面的作用, 认为这种精英教育体系并没有为工业化培养技术人才, 工业化也没有对精英教育的变革提出迫切要求, 这就在事实上保持了传统文化和绅士风度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延续, 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有其积极意义。陈文同样将研究视野放在近代英国的社会和大学关系上, 与李文不同的是, 它从伊丽莎白时期一个普通的社会阶层——约曼农 (yeomanry) ——从辉煌到消亡的历史线索中, 考察了大学教育在其变迁中的重要价值, 从而展示了一副底层群众为改变命运而积极争取大学教育机会的壮阔图景, 令人不禁掩卷深思。如果说在英国大学的近现代史上, 我们看到的只是社会而不是政府的作为 (或者说有但很少) , 那么地处大洋彼岸的美国联邦给我们的却是不一样的感受。杨文集中笔力, 深入剖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在二战后是如何通过大学生资助来干预美国大学的发展, 从而在实际上促进了社会公平流动, 推动了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在文章最后, 作者还探讨了美国政府的大学政策对我国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尽管英美教育体系存有差异, 但相比较于法国, 两者的相似性会更多一些。张文以对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经典作品《国家精英》的深入解读, 不仅向我们细致地展示了布氏笔下的法国大学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通过历史例证的阐释, 透析了法国大学与社会权力各形式和统治阶层之间的微妙联系, 以及所谓的阶层复制与权力再生产的模式。
尽管叶文和吴文被放在了本文的最后才予以介绍, 但笔者想说的是, 它们不是最不重要的, 而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它们被放在了该书的最前面, 这或许表明了张、王二位主编对中国教育史同行们的高度尊重。叶文以1840-1922年的中国近代大学为分析对象, 从接受大学教育者的出身和就业两个方面, 考察了近代大学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深入剖析了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流动功能不彰的成因、后果与影响, 并据此反思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自身特性;该文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吴文考察的是近代大学的又一主体即教师, 这是它与叶文最为明显的区别。吴民祥博士在此文中, 详细追溯了导致中国近代大学教师频繁流动的原因、流动的程式与后果。尽管吴文对原因的分析很见功力, 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他把大学教师的流动分为自由流动和压力流动两种程式, 并坚持认为从后果来看, 由教师主动选择的自由流动有利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而由政治干预、教育经费短缺、战争压迫等因素所引发的压力流动, 由于干扰了大学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从而对近代大学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一结论无疑是发人深省的。
8.台湾社区大学发展历史与现状述评 篇八
摘要:台湾社区大学发展经历了孕育期、试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其办学理念为:拓展公共领域,发展民脉;重塑生活形态,引领社会价值;培养民众的批判思考能力,促成其内在反省;解放知识,重构经验知识;结合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提升台湾整体文化。作为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另类高等教育机构,其办学定位为:由地方政府主办、公办民营和县市政府资助的平民大众的高等教育。其课程设置具有以现代公民养成教育为主,着重通识性能力培育和公共议题探讨的特色。但台湾社区大学的发展也面临着政治化、市场化、体制化、精英化和依赖化五大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8)02-0001-07
台湾高等教育普及面虽然很广,但还是有许多人没有机会上大学。这些人主要是因为当年家境贫寒或者其他原因没有继续深造,如今已经人到中年的职场男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如果没有知识或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很容易被淘汰。即使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也需要一个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台湾民间许多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台湾社区大学获得台湾当局支持,应运而生。社区大学是台湾成人高等教育中扎根于社区的非正规系统学习机制,学员彼此间、学员与社区大学本身均具有伙伴关系,共同学习以凝聚社区意识、开拓民众的公共领域、发展民众的批判思考能力等。约言之,社区大学属于平民大众的高等教育场域,兼具普遍性公民大学与区域性社区大学的双重性质,也兼具正式大学的高等教育内涵与非正式教育的学习需求。本文就台湾社区大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理念、定位、法规、经费与课程等方面作点探讨。
一、台湾社区大学的发展状况
在21世纪前后之交的台湾,面对一个价值混乱失序的旧社会,如何推动终身学习,建立成人学习的新模式,以培育现代公民,形成公民社会,重建一种新的文化,实为当务之急。台湾社区大学得以奇迹般地创建与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民间主动推动社区大学的筹设,图为台湾成年大众开辟一片终身学习的天地;另一方面,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也顺应民意,支持社区大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一群学习动机强烈的社区民众;另外还受到了美国、英国等先进国家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发展的启发。欧美各先进国家为了使社会中的成人得以充实新知、发展潜能、提升技术,引导社会中的成人获得高新层次的发展,进而使其在行为态度上产生改变,设置合宜的举措推动有系统、有组织的成人学习活动,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或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及民众高等学校(Volkshochschule)等应运而生。台湾社区大学系沿袭美国等先进国家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的概念发展而来,其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
1.孕育期(1994年~1998年6月)
台湾设立社区大学的构想,源自1994年台湾大学数学系黄武雄教授的倡议。从教育改革逐步演进到重建社会,是民间团体教育改革运动的基本理念,推动设立社区大学以活化社区、解放社会力、培育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成为教育改革运动新的着力点。1998年3月,民间关心教育改革的人士组成了“社区大学筹备委员会”,即“社团法人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的前身,并致力于在台湾各地推动社区大学的设立。1998年6月首先获得台北市与新竹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2.试办期(1998年7月~1999年9月)
台北市教育局为应民间教育改革人士设置社区大学之殷殷需求,于1998年7月开始推动成立社区大学。以委托研究的方式,委托财团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会制定“台北市设置社区大学规划研究暨试办计划”,并于1998年9月28日在台北市立木栅国民中学实地试办文山社区大学,为期一年,文山社区大学得到市民热烈的回响,且成为全台湾瞩目的焦点。其学员入学并无学历、行业限制,学员年龄从18岁到84岁不等,职业遍及社会各个层面。教师也不论其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资格,只需具备专业能力即可。
3.成熟期(1999年10月~现在)
台北市教育局最初仅规划于1999年9月在台北市南、北两区各设置一所社区大学——文山社区大学及士林社区大学。但为响应民意之强烈要求,于2000年再规划增设南港社区大学及万华社区大学,以达东、西、南、北四区均衡设置这一规划目标。但设置数量仍不能满足民众的学习需求,故台北市教育局又于2001年8月再增设大同社区大学及信义社区大学,达到了在台北市每两个行政区设置一所社区大学的目标。到2002年,台北市已设有6所社区大学,然而仍不能满足市民就近读社区大学的要求。台北市教育局顺应民意,采取小幅度增加经费、降低委办经费及钟点费、调高学费的财务规划策略,最终于2003年增设至12所社区大学,完成了在每一行政区设置一所社区大学的任务。
除台北之外,1999年之后台湾当局各地方政府均对筹办社区大学表示高度的支持。台湾终身学习法明文规定,社区大学的主管机关为县市政府,社区大学由县市政府自行办理或委托办理。台湾社区大学在台湾当局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之下,设置数量及学习人数不断增加。至2005年,台湾全岛陆续成立了81所社区大学(含11所原住民部落大学),并深入偏远山区、离岛、原住民部落(见表1),其中北部有社区大学35所,中部有24所,南部有12所,东部有9所,金门有1所。社区大学每期上课人数已有十余万人。社区大学的蓬勃发展,除显示出社区民众对终身学习的殷切需求外,亦说明社区大学在成人教育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台湾社区大学的办学理念
黄武雄教授长期投入民间教育改革运动,他认为台湾社会的乱象主要源自台湾社会未有深耕文化的创造,就整个台湾社会而言,需要发起一个“重建台湾社会”的运动,如此台湾才可能迈向真正的民主并达成市民社会的理想。因此,1994年黄武雄教授提出“社区大学”这一概念。他认为,建立一个属于平民大众的学习园地,进而建构公民社会,是社区大学的理想。基于此,黄武雄教授对社区大学作了以下的宣示:第一,社区大学不会对平民大众学习的可能性预设成见,阻断其学习的机会。第二,社区大学永远敞开大门,没有任何门坎限制。第三,社区大学的学员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辅助者。第四,社区大学属于社区居民,社区组织与民间社团是社区大学的主导力量。第五,社区公共事务乃至台湾社会问题,都是社区大学的课程内容。总而言之,社区大学因其“取私为公”、“去私存公”的“非营利”特质,已成为公民参与社区服务的良好途径及起点,并有助于建构公民社会
的公共意识与社群意识。社区大学的办学理念可概括为如下五点:开展公共领域,发展民脉;重塑生活形态,引领社会价值观;培养社区学员批判思考能力,进行社会内在反省;解放知识,重构经验知识;结合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提升台湾整体文化。
1.拓展公共领域,发展民脉
从教育改革到社会重建是民间教改运动的基本理念。推动设立社区大学,以活化社区、解放社会力、培育公民参与社会事务能力,则是教育改革新的着力点。社区大学重视社团活动课程,以发展公民参与公共领域的知能。学员可以得到较扎实的自我发展机会,深化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另外,学员藉由社团活动,可为台湾社会的公共事务注入丰沛的人力资源;在公共领域内发展紧密的人际网络,促发民间力量的组织与形成。
2.重塑生活形态,引领社会价值观
台湾社会金钱取向的生活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使人失去生活的自主性。因此必须引导大众重新思考其生活态度,进而使其掌握生活整体,改变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建立一个文化生活形态社会,接受艺术熏陶,开阔人生境界;重视家庭生活,养成营造家园的动手习惯;并重视生态环境,以保留主义替代扩张主义对环境的剥削。生活艺能课程的师资主要来自各专业领域的实务工作者,一般学院教授反而是少数,许多不具高学位的艺术工作者、民间艺师乃至于水电师傅,皆可到社区大学开课,此举有助于淡化阶级界限、消弭学历界限,使得社区大学的学习内涵更丰富并能与社会紧密结合,也为民间专业人士与社会大众交流提供了一个场所。
3.培养批判思考能力,进行社会内在反省
社区大学侧重现代公民的养成,因此在教育大众时,以开阔其知识视野和培养其批判思考能力为主。学术课程的陶冶,使学员能以较宽广且较深刻的观点去看世界,不至于使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流于狭窄与表象进而宏观深入地检视自己与他人(人文科学)、与社会(社会科学)、与自然(自然科学)的关系,提升学员思考问题的层次及观看问题的层面。
4.解放知识,重构经验知识
我们知道,传统学校里所教的知识,是套装知识。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相对于静态的套装知识,经验知识是动态的,经验知识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者不断与经验起共鸣或冲突而发生的知识。台湾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解构套装知识,使它与经验知识相互融合。在社区大学,不同先天条件、不同经验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学员可通过共读-思辨-讨论-实践的密集互动,相互教育、相互启蒙。
5.结合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提升台湾整体文化
教育改革侧重于提高人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改革则强调人的价值观及道德秩序的重建。不论教育改革或社会改革,问题的焦点都在于人与世界的互动过程。社区大学的理念便从这互动过程着眼,希望藉由社团性、学术性、生活性三大类的课程设计,破除知识机会与结构的精英化与套装化,让台湾公民可以亲近高等教育,进而提升台湾公民整体的文化素质。
三、社区大学的办学定位
当上大学成为台湾公民普遍性的需求时,往昔以学术型精英教育为主的传统大学,势必无法适应一般平民大众的需要,因此大学必须多元化。社区大学的创立,旨在创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大学形态,而不是复制翻版一个传统大学。比如:通识性能力的培育为传统大学所忽略,然而现代社会除了需要技术性的专业人才外,更需要的是具有通识性能力的人才。不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事理分析、理性判断、价值选择的能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均是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技术能力可以在职训练,或在其他职训机构、补习机构获得,社区大学则以通识性能力培育为其基本目标。社区大学的学员是以步入社会的成人为主,传统大学知识分类架构下的象牙塔式的学习,并不适合具有丰富社会生活经验的成人。因此,社区大学引导学员从现实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学习;从公共性的、现实性的、经验性的问题出发,发展出抽象性的概念掌握能力,进而掌握知识的整体。
社区大学作为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另类高等教育机构,其办学定位为:(1)平民大众的高等教育/以成人为主的新大学形态。社区大学相当于一般四年制大学,满足公民读完大学的需求,为其提供了另一条取得大学文凭的途径,以间接打破文凭主义。(2)县市政府层级办理并资助高等教育。地方政府办理社区大学,象征着高等教育权力的下放,使地方政府得以因地制宜地办特色大学。(3)由地方政府主办,采取公办民营的方式。目前社区大学在各地均采取公办民营的方式,由县市政府提供场地(国中、高中或社教馆等)与经费,委托民间非营利组织经营。(4)学校形态有两种:一是以社区资源共享原则节省开办成本,除了设立在中学的共享校舍外,亦可以将校舍设在社教机构或图书馆的同栋大楼,达到资源共享。二是独立的行政组织,社区大学为一独立自主的机构。这种独立自主不仅表现在课程教学及师资等软件上,物质及场地设备也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所谓独立性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发展出自己的特色,避免过度市场化。
另外,依据四一○教育改造联盟(1996)在《民间教育改造蓝图——朝向社会正义的结构性变革》中所提出的新学制与理想的教育制度,社区大学被纳人多元弹性学制(见图1)。台湾地区教育部(1998)在《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中亦指出,在台湾高等教育体系中,社区大学的发展是较为欠缺的一环,未来宜鼓励办理社区学院或社区大学。由此可知,社区大学不同于传统的一般大学,而在现有大学以及众多的社会教育形态下,台湾社区大学要成为高等教育中多元弹性学制(研究型、教学型、科技型、远距型和社区型等)的一环,并发展出社区/地方的特色。
四、社区大学的法规与经费
在风起云涌的社区大学运动中,面临的最大考验和挑战不仅在于各地方县市政府能否提供资源,更重要的是它以“大学”的名目出现,会不会受到现行相关教育法令规范的限制?如果有,又当如何突破框架?依现行大学法及学位授予法之规定,设立大学有校地、经费等形式要件,学位的授予更是必须经过严格的入学、认证等程序。结合民间力量,强调自由申请入学的社区大学,显然难以被认可。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所谓“社区大学”以民间之力,结合落实高教权于地方,依地方自治精神及授权,地方应有自主筹设的空间。因此,社区大学应该只问地方社区有无需要,办学是否有成效,而不受现有大学的框架限制,并应通过立法加以落实。为了使社区学院及社区大学法制化,台湾地区教育部曾订定“社区学院设置条例”,希望能通过法制化,落实《终身学习法》。
2002年6月26日公布施行的《终身学习法》,是台湾社区大学的唯一法源依据。该法第三条第五款规定:社区大学指在正规教育体制外,由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自行或委托办理,提供社区居民
终身学习活动之教育机构。第九条规定: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为推展终身学习,提供国民生活知能及人文素养,培育现代社会公民,得依规定设置社区大学或委托办理之;其设置、组织、师资、课程、招生及其他相关事项,由各级政府自定之。第十六条规定:台湾当局主管机关为激励公民参与终身学习意愿,对非正规教育之学习活动,应建立学习成就认证制度,并作为入学采认或升迁考核之参据。前项学习成就认证制度之建立,应包括课程之认可、学习成就之采认、学分之有效期间、入学采认之条件及其他有关事项;其办法,由台湾当局主管机关定之。第二十条规定:各级政府应宽列预算,以推动终身学习活动。为均衡区域终身学习之发展,台湾当局主管机关对特殊需求之区域及对象,应优先予以经费补助。
依据《终身学习法》,台湾社区大学的经费除台湾当局给予支持外,还要通过其他途径筹集。现在的经费主要来自学费的收入,大概占65%;其次是台湾当局的经费补助,包括地方政府与台湾地区教育部的经费,大概占25%;剩下的10%经费来源变动较大,有来自向其他政府机构申请的项目经费,有来自于基金会的经费支持,有来自社会人士的捐献,有些则靠举办活动的经费盈余,但总的来说经费都相当拮据。社区大学可以通过募款方式筹募办学基金,政府对捐款给社区大学的企业团体或个人,给予减免税捐的优惠奖励。而在“使用者付费”原则下,民众在参与各项终身学习活动时,已有必须自行缴交学费的共识,因此,亦养成了在日常开支中预留终身学习经费的习惯。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以2003年度为例,社区大学营运经费主要来源为向学员收取的学杂费,占68%;其次为台北市教育局提供之经费,占19%;再者为台湾地区教育部的补助及奖励经费,占5%;最后是其他政府部门的补助款,占6%。详细情况见图2。
台湾社区大学在开办初期,由地方政府采取“公办民营”方式,补助经费给民间非营利团体办理。顾忠华指出:《政府采购法》施行后,各县市政府采用公共工程招标模式办理社区大学,但这种方式又出现若干后遗症。例如,公开招标过程中,有些获得社会认同的非营利组织,因为某些制式化格式不符合标准,而被取消承办资格,造成具有使命与公信力的团体被排拒门外的情形。因此,“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准备搜集充分信息,研究比较不同兴办方式的利弊得失,以避免积非成是。但不管如何办,社区大学的经费都要通过政府补助(经费编入预算,补助社区大学之经营)、学员缴交学分费(低收入户减免)以及企业团体或个人募款方式筹措,最终要达到能够自给自足,并建立制度化的长远目标。
五、社区大学的课程规划与学制
台湾社区大学课程具有三大特色:其一,以现代公民养成教育为主,而非学术精英教育;其二,着重通识性能力培育,而非职业技能训练;其三,着重公共议题探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结。社区大学的学制与课程规划,现在基本依据黄武雄教授的构想,分为三大类:
(1)学术课程:目的在提升学员的学术涵养,培养其反省及批判思考能力,并以此为思考基础,进行社会的内在反省,重建新的世界观。学术课程可分成三大学术领域,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哲学、艺术、宗教等内容;社会科学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内容。学术课程所记载的知识,是人类在文明创造活动中长期累积的经验。不论是学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学习者都要把自己的原有经验与书本知识相互碰撞、相互印证、相互冲突,才有真实的知识产生。因此,通过学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扩展民众的知识广度,培养其思考分析、理性判断的能力。
(2)社团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员的民主素养,增进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社区大学最大的特色便在于将社团课程视为正式课程,学员通过参与公共事务,面对当前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关怀及人文关怀。所以,社区大学的社团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员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忱及能力为主,由学员自己组织,聘教师为社团顾问,以便咨询及指导,从而引发人的社会关怀,在关心、参与、学习中凝聚社区意识,迈向公民社会。社区大学的社团活动课程有:生态环保社、社区新闻社、地方文史社、残障关怀社、河川保护社等等。
(3)生活艺能课程:目的在提升学员的生活质量、扩展生活形态。社区大学的生活艺能课程必须提供成人必备的生活常识和知识性课程,以健全社区公民私人领域的生活,改变生活价值观,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并提供社会参与的必要技术性能力。社区大学的生活艺能课程有:摄影与生活、营养与烹调、水电修护、景观设计、婴幼儿保健实务等。
另外,社区大学还有不计学分的潜在课程:其一,公共论坛。时间是每星期六下午2:00~5:00。内容有:①校内外人士专题演讲;②公共议题开放式讨论;③教学问题研讨与授课检讨;④校务会议与各种委员会开会。其二,文化夜市。时间是每天晚上8:10~8:40,由全校讲师及学员自由演短剧、弹唱、跳舞、发表言论等。
二年制社区大学结业修课学分包括:学术课程(人文8学分、自然8学分、社会8学分)24学分,社团活动20学分,生活艺能20学分,共修习64学分。四年制社区大学毕业修课学分包括学术课程(人文16学分、自然16学分、社会16学分)48学分,社团活动40学分,生活艺能40学分,共修习128学分。社区大学目前还不是正规的大学,台湾当局还不承认其学历。三大类课程的修习学分按要求达到64学分或128学分,学员便可以申请毕业,并会拿到结业或者毕业证书,但没有学位。
六、社区大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区大学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政治化。应让政治的归政治,让教育的归教育,维持社区大学办学的公正性,与社区民意相结合,以社区民众的需求为导向,不必刻意强调县市长关爱的眼神,就不会遭逢每一次县市长换届时的忐忑不安。其二,市场化。当前社区大学的经营,出现了实用生活艺能方面的课程班班人数爆满;而公民素质养成与社区参与方面的课程则乏人问津的现象。考虑经费的情况,有些社区大学的经营者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起补习班学员的抗议。其三,体制化。各社区大学希望获得法定地位,最大的原因是希望能合法的颁授学位。这些是社区大学向体制化靠拢的征兆,也是社区大学经营者的意向,更是广大社区大学学员的心声。其四,精英化。社区大学的理想是全民教育,即让所有的社区民众皆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在入学资格上采取十八岁以上的年龄限制,除此之外,只要是想学习的人,都可以到社区大学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但是此一理想,若无相关配合措施,根本无法实行。社区大学的主事者认为自己是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或是回流教育机构,从不认同自己应当是社区终身学习机构,使得社区大学的课程设计偏向大学程度,社区大学的师资聘请偏向大学教师,并且以此来自我标榜社区大学等同于一般大学,将所有社区民众的学习需求以及社区意识的培养和社区所需人才的培养责任置诸脑后。其五,依赖化。经费上的难以自足,是社区大学无法永续发展的最大危机。社区大学自诩为非营利组织,希望台湾当局能够以培养第三部门的理念来支持社区大学,因此对于各县市政府以及台湾地区教育部的经费支持寄以厚望。但是如果将金钱来源全部寄希望在各县市政府或台湾地区教育部,社区大学根本见不到明天。社区大学虽然是非营利组织,却不代表就是一个寄生组织,它应该通过它自己的经营体系,来维持本身的正常运作;它也应该植根于社区,从社区服务中来找寻或挖掘生命的活水源头。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推荐阅读:
西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KZB10-25
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0-25
西北民族大学导师06-27
西北民族大学图文08-04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06-12
西北政法大学专业应用09-14
西北工业大学英语介绍10-05
西北工业大学15院11-06
西北大学博物馆游记08-12
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定向越野协会简介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