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化工原理复习题

2025-01-09

2222化工原理复习题(精选4篇)

1.2222化工原理复习题 篇一

化工原理的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平壁传热过程等厚不同材料,判断

大小关系 ,每层热阻大小关系 。

2、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若恒速过滤中滤液由 ( ),则操作压差由 = 。

3、在除去某颗粒时,沉降室高度增一倍,则沉降时间 ,气流速度 ,生产能力 。

4、气体黏度随温度升高而 ,水黏度随温度升高而 。

5、泵,流量0.05 ,扬程20m,管路特性 ,所需有效丫头18m,在该流量下,消耗在阀门上的扬程值 。

6、对恒压过滤,压差不变,A增大一倍,滤饼不可压缩,q相同,则速率 增大为原来的 倍,滤饼可压缩,速率增大为原来的 倍。

7、直管湍流中心处总速度为截面平均速度的 倍,平均速度增大两倍,能量损失为 倍。

二、选择题。

1、转自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

A、恒截面、恒压差; B、变截面、变压差; C、恒流速、恒压差; D、变流速、恒压差。

2、一敞口容器、底部有一出水管(如图),容器内水面保持不变,管内水流动的速度头为0.5m水柱,水由容器流入管内,则2点的表压 ( )水柱。 A、1.5 B、1.0 C、0.75 D、0.5

3、一定厚度的滤饼对滤液流动的阻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

A、滤浆的浓度; B、滤液的温度; C、滤液的体积; D、操作压差。 4、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 )。

A、功率最大时的扬程; B、最大流量时的扬程; C、泵的最大扬程;D、效率最高时的。

5、如图所示,连接A、B两截面间的压差计的读数R表示( )的大小。

A、A、B间的压头损失 ; B、A、B间的压强差 ;

C、A、B间的压头损失及动压头之和; D、A、B间的动压头差( 。 6、往复泵适用于( )。

A、大流量且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 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 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 D、投资较小的`场合。 7、离心泵没有下面的优点( )。

A、结构简单; B、流量均匀且易于调节; C、操作维修方便; D、流量受扬程的影响很小。

8、一台实验用离心泵,开动不久,泵入口处的真空度 0,泵出口处的压力表也 0,完全打不出水,故障( )。

A、忘了灌水; B、吸入管路堵塞; C、压出管路堵塞; D吸入管路漏水。 9、当介质阻力忽略不计的恒压过滤时,由 的平均过滤速率反比于过滤时间 的( )次方。

A、1; B、2; C、1.5; D、0.5。

10、在重力场中,微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 A、粒子几何形状; B、粒子几何尺寸; C、流体与粒子的密度; D、流体流速。

11、在房间中利用火炉进行取暖时,其传热方式为( )。

A、传导和对流; B、传导和辐射; C、对流和辐射; D、传导和对流。 12在蒸汽冷凝中,不凝气体存在对 的影响是( )。

A、使 明显升高; B、使 下降; C、有一定影响; D、无影响。

13、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正确( )。

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

乙: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给热系数。

14、“在离心机中回转半径越大分离因数越大”,“在旋风分离器中回转半径越大分离因数越大”,那种对( )。 15、如图,若水槽液位不变,在阀门打开后, 1 、2、3点的流体总机械能关系为( )。

A、1=2=3; B、1=2>3; C、1>2=3; D、不能确定。

16、在一列管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冷凝酒精蒸汽,换热器最好( )放置,冷却水应走( )。

A、水平; B、垂直; C、管内; D、管外。

三、大题。

1、如图所示,某液体在光滑管中以 的流量流过,其密度 ,黏度 ,测压管段长3m,U型压差计以汞为指示液,测得R=9.1m,试计算管内径d。(

2、水泵进水管装置如图所示,管子尺寸为 进水管下端装有底阀及滤网,该处局部阻力可用 表示,已知截面2处管内真空度为4m ,由1至2截面的直管阻力为 ,水流量为6.68 ,试计算底阀及滤网的局部阻力系数 值。

3、用水泵将水从低位槽打进高位槽,两槽皆敞口,液位差50m,管内径156m,阀全开时,管长及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为1000m,摩擦系数0.025。泵的性能以He=124.5-0.392 表示(He——m,

—— ),试求离心泵工作流量。

4、以叶滤机恒压过滤某悬浮液,已知过滤常数K=2.5 ,过滤介质阻力可忽略。 求(1) 所需过滤时间t。

(2)若操作条件不变,在上述过滤时间t基础上再过滤时间t,又可得单位过滤面积上多 少滤液。

5、90℃的正丁醇在逆流换热器中被冷却到50℃,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6 ,传热系数K=230 ℃),正丁醇的流量为1930 ,冷却介质为18℃的水,热损失可忽略。 求:(A)冷却水出口温度; (B)冷却水消耗量。

正丁醇: ℃),水: ℃)。

2.化工原理实验总结 篇二

本学期化工原理实验课堂上我们一共做了三个实验,分别为流体阻力的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传热试验。

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明白许多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虽然每次实验前都会有预习,但是在没有真正接触到实验的时候还是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课前老师的讲解对我来说十分重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听老师讲解时有时便会豁然开朗。我知道如果不明白实验原理,不知道实验目的,我们是不会真正利用到实验的价值。

我认为做实验的过程是一个既快乐又充满理性知识的过程。就像书本上的知识跳跃了起来一样,不再那么枯燥无味,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和认真计算将原理进行证明的过程我们仿佛能够体会以前科学家的智慧结晶,自己也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学习化工原理的快乐。

流体阻力的测定实验旨在让我们了解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方法,确定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的关系以及局部阻力。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旨在让我们了解离心泵的基本操作,为以后的泵与风机课程提供了入门的基础,另外就是测定单机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由于一开始对这两个实验不是很了解,使得流体的流量过小达不到实验预期效果。第二次实验是传热试验,这个实验是为了让我们掌握传热系数、给热系数、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并比较汽—水套管、裸管和保温管的单位管长下的传热速率,掌握热电偶测温原理。一开始我们做得很顺利,但过程中仪器遇到了一些问题,只得使用另一组仪器。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挫折,一开始心里还是很着急,有点不知所措,但后来我调整了心态,理性分析实验过程问题,才能使实验顺利完成。

化工原理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将理论付诸实践,平时我们上化工原理课的时候,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的想象了解知识,许多时候我们甚至不能明白为什么就能有这样的结论。而化工原理实验就提供给我们一个平台,一个能更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知识、更锻炼自己动手能力、在学习上更加丰富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不再读死书,死读书。

3.化工原理实验感想 篇三

经过这一学期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化工原理实验这一独特的实验课程是用以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解决对象,通过小型装置模拟的方法所进行的实验。它与一般化学实验极为不同,化学实验以验证已存在的现象或者测定某一化学计量值为目的,化工原理实验则以解决工程问题为目的,在实验对象以及实验方法上也与其他不同。工程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工程装置中的现象。而对于化学工程,由于化学工程反应的多样性,具体对每一种反应都进行相应的实验是极其困难与复杂的。所以,在化学工程实验中,把各种反应装置和类型进行归类,分为几种明确的单元操作,从而进行分类研究,极大减少了工作量。而一套完整的化工装置,一定包含着很多的单元操作设备。为了对此进行完善的设计和有效的操作,我们必须掌握并正确判断有关设计或操作参数的可靠性,必须准确了解并把握设备的特性。实际化工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有很多工程上的问题都难以用理论解释,并且反应过程的很多参数由于实际反应过程与理想条件差别很大,很难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加以论证,所以必须依靠实验的方法解决。另外,在实际实验之前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在电脑上预先操作,加深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装置的认识,为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全部的化工原理实验一共有六个实验: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离心泵性能实验、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精馏实验、氧解吸实验、流化床干燥实验。

流体流动阻力实验旨在掌握测定流体流动阻力的一般方法。不可压缩流体在圆形直管中做稳定流动时,由于粘性和涡流的作用产生摩擦阻力,就会在管内形成压降;而在流过突然扩大(或缩小)、弯头等部件时,由于流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突然变化,会产生局部阻力。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流体输送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过程,物料的流体输送所需要的动能、压力、管道内径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另外,通过完成对离心泵的实验,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并测定在不同流量下的离心泵特性曲线,能更好的理解流体输送中流量、阻力、扬程等参数的关系,对整个流体输送过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传热是化工过程“三传一反”中的重要部分。化学变化的过程中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而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是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才能维持反应的正常进行。热量的传递通常是经由换热器、反应器夹套、冷却器等装置进行的。通过对传热过程的实验,加深对反应过程中热量传递的理解,深刻认识实际化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在精馏实验中,精馏作为工程液相分离的重要方法,在化学工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精馏过程同时包含着物料传递和热量传递,整个精馏过程从开始到稳定,需要内部各塔板气液关系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不理想情况,使得这个稳定的过程非常复杂,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对精馏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解吸实验是气相分离过程的一个基础实验,通过对富氧水在解吸塔中的氧解吸过程,加深对气相分离过程的理解。流化床干燥实验,则是通过对小麦物料的流化干燥,建立对干燥过程的认知。

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篇四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学习化工原理以来第一次独立的工业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利用编程使计算效率提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在短短的两周里,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

我们小组的课程设计是甲醇——水筛板式精馏塔设计图。在开始时,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书中的计算步骤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其书上的计算步骤与我们自己的计算步骤有少许差异,在这些差异面前,我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通过查阅《化工原理》,《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书籍,和在网上搜索到的理论和经验数据。我们慢慢地找到了符合我们课程设计是实验数据。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模版,自己的计算过程。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由于没有及时将所得结果总结,以致在后面的计算中不停地来回翻查数据,这会浪费了大量时间。为此,在计算玩精馏塔精馏段方程后,把其可能被后来计算所用到的重要数据列于几张数据表中,方便四人在计算时能及时查找数据,节省了大量时间。在做完提馏段计算后把所有计算步骤和计算得到的数据汇成表格。让指导老师检查其可行性。经老师挑出数点不符合实际操作的环节和计算数据后,我们又经过讨论和修改。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上一篇:财科所2017年就业下一篇:会议纪要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