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农民思想状况调查11

2024-10-16

当前我市农民思想状况调查11(6篇)

1.当前我市农民思想状况调查11 篇一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问题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就**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农村经济体制转型的基本方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最佳载体。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章程为依据、以增收为目的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全市的情况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从萌芽阶段向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6个,其中已登记注册的242个,占68%;会(社)员13.6万人,带动农户18万多户,占农业总户数的14.3%。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我市的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一是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集中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通过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销售,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澧县蜂业协会通过提供蜂资供应与信息服务等措施,为蜂农节约40%的成本。2004年,在欧美限制中国蜂蜜出口的不利条件下,及时引导蜂农调整生产标准,打破技术壁垒,全县蜂业仍实现增收230多万元。鼎城区中河口镇榨菜协会引导农户发展规模生产,签订购销订单,减少了因市场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菜农稳定增收。全镇种植榨菜2万多亩,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户平增收近2000元。据统计,全市2004年各类合作组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200多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300多元。二是能够带领农民走出“小农”。农村的第一步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小农”的回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创新。只有第二步改革才是“小农”生产的突破,是向市场化、社会化迈进的关键一步。而市场化、社会化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各种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发达。因为合作组织架起了千家万户经营与千变万化市场的桥梁,使会员告别了一家一户的提篮小卖,走向了统一高效的市场,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个载体,农民由分散走向联合,由单一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获得了市场主体地位,摆脱了“小农”束缚,实现了规模经营,真正走向市场。石门县柑橘协会以“找橘农结亲、给橘商联姻、帮橘农致富、为橘业添薪”为宗旨,通过完善产销服务,开拓县外市场,不仅使石门柑橘在国内市场有较高占有率,而且远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去年出口柑橘1.6万吨,实现鲜果收入2.67亿元。正是由于协会的牵引,石门柑橘产业才得以放手做大做强。三是能够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同一产业进行劳动、技术、资金、知识等合作,促进分工分业,因而产业化程度提高,专业人才多,专业技术强,专业信息灵,与市场联系紧,有利于产业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由单一到复合,由平面扩张到深度拓展的转变,走出一条由大户到大产业,由统一技术到统一标准,由大品牌到大集团的产业升级之路。市珍珠协会一手抓资源培育,一手抓产业开发,扩大了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档次,全市珍珠养殖面积发展到31.7万亩,带动珍珠养殖户2万多户,创产值5个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桃源县三江养殖合作社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吸纳养殖专业户300多个,年存笼蛋鸡70万羽,年产鸡蛋728万公斤,成为湖南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临澧县清水鸭养殖协会通过实行“五个统一”(统一供应鸭苗,统一配送饲料,统一防疫检疫,统一销售和统一标准),打造出了 “洞庭清水鸭”知名品牌,并获得了绿色认证。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办加工企业38家,年产值3.9亿元,创国家级农业品牌17个,省级金奖17个,银奖22个,获得国家绿色认证19个。四是能够提高政府领导农业效率。长期以来,政府在领导农业中管得过宽,管得过死,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往往是政府号召调什么,市场就多什么,农民就亏什么,既影响了政府领导农业的效率,又损坏了政府自身的形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政府找到了调控农业的有效载体,能很好地解决政府“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使政府走出了以往用计划经济思维抓调整,只决策不负责,政府和农民各搞一套,“官逼民富,民没有富,官被逼到墙角”的怪圈,调查报告《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服务、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所以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主要原因三: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有很强的共生性、共存性,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真正意义上农民自己的组织,是当前比较合理的农民权益保障和利益表达机制。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其它组织比优势明显:与行政组织比,能克服过多行政干预和计划经济惯性,更有效地组织农民按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经营。与龙头企业牵头比,能有效摆脱受制于龙头企业的从属地位,自主进入市场。与分散经营比,更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各级政府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高度出发,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广大农民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又一次伟大探索。各级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在具体工作中帮助完善组织、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真正建成引领农民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1.把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的新生事物,为确保其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要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能改变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不能干预农民家庭经营和自主经营。二是坚持“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是前提,不强扭、不捏合;民办是本质,要按照农民的合作愿望,以农民为主体,独立自主地开展劳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作;民管是关键,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民受益是核心,要通过合作经营获取最大效益,并按照惠顾返还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增加成员收入,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就是要围绕主导产业、拳头产品、优势资源分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到因地制宜,不定模式、不定规模、不定框框、不搞“一刀切”,让农民自己抉择,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形势下的体制和制度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级政府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下指标,分任务,搞运动,而要调查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做到因势利导、稳步推进。2.指导农民探索专业合作组织的多种形式。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生产力水平很不一致,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各地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选择发展模式。从各地实践看:可以选择农民合作创办型。就是通过专业生产经营大户、经营能手和科技人员牵头组建合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联合其他生产专业户或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营销。可以选择龙头企业带动型。就是依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公司)建立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或订单,合作组织向农民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实行产品回收。可以选择社区合作型。主要是在社区组织基础上进行专业合作制改造而组建的合作组织,将单纯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集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和资金服务为一体,开展统购统销等综合服务。可以选择能人领办型。就是以城乡经济能人为主领办的合作组织。这种组织形式由于牵头人经济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各种经济关系比较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效果很明显。总之,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选择。3.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关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合作组织与内部成员的关系。合作组织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最大限度为成员服务,增加成员收入为已任。内部成员要严格按照专业合作社章程办事,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维护组织权威。二是合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发展合作组织,政府部门不能包办代替、行政干预、拦关设卡,而要出台优惠政策,制定扶持措施,帮助完善管理,搞好协调服务,“扶上马、送一程”,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三是合作组织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农村基层党政组织主要是加强对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按市场运作、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制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在政策扶持上坚持“七个优先”:各级财政每年优先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创造品牌,提高带动能力;优先对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组织制订的项目,给予适当补助或贷款贴息;各级金融机构要在授信基础上,适当放宽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优先给予贷款支持;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信息服务;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生产和经营的场所,凡创办加工、流通企业的建设用地,可以依法优先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对建设用地优先安排指标,其级差地租经批准后予以全额先缴后返;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优先为协会会员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其他具体问题。总之,要通过各个环节的优质服务,各项优惠政策的有力刺激,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2.当前我市农民思想状况调查11 篇二

一、青年民警思想状况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 一) 价值取向问题

在当前社会中, 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传统的社会格局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公安机关作为社会中的基层社会治安管理单位, 对青年民警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多元化的思想影响下, 很多的民警思想会受到影响。在加上青年民警在思想上的落差,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符, 导致很多的青年民警出现价值取向偏移等问题[1]。

( 二) 价值存在感偏差

面对执法环境的严格和压力较大的工作环境, 青年民警很容易造成思想上的落差以及情绪上的波动, 明显的缺少作为一名民警的自豪感。襄阳市近年来所招募的新民警中, 由于所设置的门槛并不高, 并面向很多非经常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招募。这些非公安院校的学生在职业归属感方面明显的要低于警察专业的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新招募的民警数量急剧下降, 辞退人数较多。

( 三) 抗压能力弱

当前的公安机关中所要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大, 在服务水平要求上也越来越高。导致基层的民警长时间内处于精神比较紧张的状态, 同时又要承受着大量的工作任务, 长久以来青年民警们的使命感逐渐丧失, 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的不重视。

( 四) 从优待警力的措施不足

青年民警普遍感觉到自己的工作任务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不正, 严重的打击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与其他机关单位相比较而言, 公安机关的领导职位有限, 作为民警想要晋升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种状况难免会造成青年民警的自信受挫, 甚至出现消极情绪, 严重的影响着工作的质量。

二、青年民警工作思想提升措施

( 一) 加强思想引导

对青年民警的教育应重视起传统教育, 让民警成为历史责任感强的人。同时需要加强职业教育, 提高民警的上进心, 此外应强化民警的人格教育, 形成完善的人格, 建立起良好的思维结构, 提高青年民警的人格魅力[2]。在教育过程中, 可以采取主题教育或者采取讨论等方式进行教育, 定期的进行拓展训练, 让青年民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并在教育中进行互相帮助, 以此来强化民警的团队意识。此外, 领导干部应积极的发挥出引导作用, 加强对青年民警的正确示范引导。

( 二) 关注日常养成

要想提升青年民警的思想觉悟, 应当将方法落实到细节之处。对民警的正面教育是很重要的, 不仅是政治工作中的基础内容, 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在民警工作过程中一些细微的事情都可能是导致情绪不良的原因。因此, 一定要重视起生活中的小事, 在工作中要明确分工, 明确基层政治工作的责任。此外, 要建立起民警思想形式报告制度, 落实基层组织, 并紧密的贴近民警生活, 做好民警的思想引导。

( 三) 积极培养青年干部

在基层公安单位中应建立起科学的、公正的用人制度, 对一些业务熟练并成绩突出的民警应加以重用, 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培养, 提供晋升的机会[3]。襄阳市公安机关中近年来不断的提升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 并采取了青年民警竞争上岗的制度, 使得一批优秀的民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通过对青年民警的大胆培养, 可以使民警团队更加的年轻化, 同时也对广大的青年民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鼓励他们积极工作, 努力拼搏的精神得到提升。

( 四) 全面提升民警素质

对青年民警的综合素质培养, 应根据当前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来进行, 不断的强化实战训练, 采取互帮互助等形式来进行综合性培养。为了进一步的提升青年民警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襄阳市公安机关采取了青年民警岗位能手竞赛活动, 这次活动中共有1687名青年民警来进行报名和参与, 当中包含了交巡特警、治安、侦查等五类项目, 十二项专业技能竞赛。在比赛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岗位能手。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 不仅能提升民警工作的热情和斗志, 同时也有效的锻炼了青年民警们的综合素质, 展现出优秀的民警形象。

三、结语

青年民警是公安基层单位中的主力军, 青年民警的素质和思想觉悟得到提升就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更有希望。青年民警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基层工作的质量, 对此, 需要积极的对当前青年民警思想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缓解他们工作中的压力, 鼓励青年民警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青年民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只有真正的为群众办事才能树立起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作为青年民警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多的要面对一些琐碎的事情, 对此青年民警的思想状况是很重要的, 青年民警需要抱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本文主要对当前青年民警思想状况调查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青年民警,思想状况,调查,思考

参考文献

[1]伊麟君, 陈世赢, 钱瑜.“80后”青年民警的思想现状及塑造引导[J].宁波经济 (三江论坛) , 2010, 05 (07) :47-50.

[2]何银松, 陈汇.上海基层公安机关青年民警思想状况研究[J].青年探索, 2011, 08 (04) :36-38.

3.当前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三

近年来铁路改革创新不断,而每一次改革都会对职工思想产生一定的冲击,所以加快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企业人才,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掌握了解职工思想状况,我对车站职工进行了认真研究,深入调查了解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倾听基层职工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状况的意见,以及当前职工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职工的思想状况通过调查,从总体上看,车站职工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并呈现出一下特征:

1、职工主流的思想认识、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职工把追求事业成功和有益于企业、社会作为人生目标,部分职工认为要取得个人成功,光靠个人实力是不行的。需要一个团队的良好合作方能实现。同时还能体现出党组织号召力较强,党的思想教育结果较为显著。

2、职工对铁路改革、服务、经营和目前的金融危机等有关问题比较关注。职工对企业所面临的改革表现出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这一点可以从昌九高铁的运行开通可以看出,这期间的焦点从高铁的安全舒适到性能票价,证明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较强,参与单位管理和经营的主人翁意识较强,并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职工普遍重视个人职业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企业内外竞争的加剧,部分职工认为自己“知识能力不够”的危机

意思强烈,但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方向不明确。对于这部分职工所表现的愿望与行动,工会及党组织应加以引导、支持,并使之发展成为企业的人才库,这样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和创新能力。

4、存在自卑心理。部分职工学历、技术素质等相对落后,对工作有一定压力,怕工作难能胜任。一旦下岗,妻子儿女生活无着落。这无形给部分职工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并产生自卑心理。

5、对于居民消费水平上涨趋势,尤其是最近物价上涨迅速,使车站职工对日常生活产生担忧,生活成本大增,很多职工希望车务段能提供一些补贴,奖金等福利,以改善生活条件。

二、加强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鉴于当前职工思想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通过扎实有效地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职工良好的思想精神体系。

1、强化调查研究,全面深入准确了解职工。企业党组织要多深入基层,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愿望、呼声和要求,了解他们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前景、对企业改革和发展、对生产和服务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心态,保证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日常的生产与服务工作。

2、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加快职工思想转变。要切实做好党建工作,突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奉献精神在一般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注意把握职工思想政治和精神追求的主导方向,用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青年塑造成为科学理论的坚定追随者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大力弘扬者,要以市场观念为先导,在加强针对性上下功夫,实现职工思想的快速转变。

3、弘扬培育企业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广大职工中不断培育、弘扬热爱铁路、艰苦奋斗的精神,思想求进的进取思想,不断开拓、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上下齐心、风雨同舟的团队精神,勇挑重担、争做贡献的全局精神。

4、转变工作方法,增强职工思想教育效果。要以人为本,充分信任职工,认真对待职工所提出的疑问,采取平等的态度与他们共同探讨。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创新载体、构建平台,大力开展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放手让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良好沟通,增强班组思想作用的效果。

4.当前我市农民思想状况调查11 篇四

2008-7-10 14:55:07作者:傅 岩发布人:yangbingtao 来源:《班主任》杂志点击数:247评论共:0条 收藏此页 推荐阅读

一、调查目的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后,社会各界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状况比以往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议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客观依据,我们于2004年5月,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对徐州市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水平的中学教师和学生展开了调查,以了解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现状。

二、调查结果

总的来说,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面貌的基本方面是好的。他们的乐观向上的生存观、市场经济的头脑、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以及对平等权利的追求等等,都是社会转型与进步的表征。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文明修养,具有良好的生存观和自我表现、自我保护的意识,有较强烈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头脑和消费观念,民主法制意识、平等维权观念超过了前辈。但是,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主要调查结果。

(一)基础文明情况

调查显示,43.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40%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基本能做到不随地吐痰。两项合计人数超过80%,这个比例远高于成年人。72%的女生和61.54%的男生表示在风景区会将吃剩的果核放在纸包里,遇到垃圾箱再扔;68%的女生、61%的男生表示在进别人的房间时会先敲门。

(二)价值追求情况

当前的中学生并不是没有理想抱负,只不过他们的理想往往与自我实现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通过实现自我来发展社会最为可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注意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尤为注意培养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在回答“您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时,44.43%的人表示“人活着必须显示自己的能力”;13.19%的人认为“人活着必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7.71%的人觉得“活着是为了吃

穿享乐,别无所求”。在描绘自己理想的生活时,多数学生选择了“汽车、洋房、丰厚的报酬”。在谈及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时,70%的学生表示“金钱与高尚,我都想要”。可见在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人生观是模糊的、消极的,对高层次的理想缺少憧憬和追求。

(三)基本道德观

是非观: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启头脑想问题。63.9%的教师认为当前中学生敢于怀疑一切,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不会不加分析地接受广播、电视、家长、老师的宣传,而是十分注意自己的现实感受和由此而取得的直接经验。

法制、权利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人最多,占40.9%;选择“忍气吞声”的学生仅占2.8%;近一成的学生选择“以牙还牙”。

纪律观:有50.3%的学生最反感的德育活动是“说教和纪律约束”;60.8%的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守纪律了;5.3%的教师对目前学生的自由、随便、玩世不恭、懒散的态度十分反感。

利益观:尊重集体利益,兼顾个人利益。在访谈中有20.3%的教师认为,当前中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了;而几乎100%的学生都渴望有一个温暖的集体,表示愿为集体作贡献。当前中学生除了在集体中努力尽自己的义务外,也关心集体对自己权益的维护。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许多人会把天平向自己一方倾斜。而在处理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上,主张“公私兼顾,既利人又利己”的占86.3%;赞成“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仅占8%。可见当前中学生有一种利他与利己相结合的倾向。

三、调查分析

我们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内政治、经济生活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改革开放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人们开阔了眼界,思想更加活跃;法制的不断健全、民主进程的推进,逐渐唤醒了人们的自主意识。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最敏感的一群,作为时代精神最紧密的追随者,他们的思想与道德面貌也应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进步的。

进入90年代以后,全国中小学校普遍重视抓好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十余年扎扎实实的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中学生基础文明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情况,学生在问卷中所反映出的文明水平与人们的感觉有很大出入,这说明很多学生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未必能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文明行为。因此,加强学生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中学生在价值追求方面的选择,显示出社会竞争、拜金主义对学生的影响之大。一方面,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危机,暴富的神奇,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十分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另一方面,不当的教育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老师们很少给学生进行有关信仰方面的清楚的解释和明智的引导。有的老师认为给学生讲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太过空泛,远不如小道理来得实在,但这些看似实在的小道理永远无法搭建起青少年一代神圣的精神殿堂。正是在这种功利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氛围之下,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目的表现出迷茫与困惑。

中学生在基本道德观方面,既表现出可喜的进步,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多元和主体意识逐步觉醒,都深深地影响着当前的中学生。他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渴望得到自由表现的机会,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利。但在弘扬主体精神的同时,他们又易于过分自我中心化,表现出对师长、家长的反叛,代际冲突频繁发生。一些抱守师道尊严不放的教师板着面孔去传播传统的观念,十分敏感地维护自己的权威,学生们对此既无法心悦,也难以诚服,教育的效果因此而被打了折扣,缩了水。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难以做到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在新的教育氛围里,一些教育工作者不懂得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仍然在扮演道德评判者的角色,道德教育模式和方法未能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致使新旧道德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难以对话,教育要求未能与学生的道德需求叠合,教育行为难以作为学生道德生活的引导。

四、对策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

1.学科课程渗透德育。

学科渗透德育要坚持有意、有机、有度、有效的原则,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德育要求应体现于备课、上课、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等各个环节中。

2.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应充分利用乡土德育资源,将之梳理为诸如历史文化、民族精神、革命传统、风土人情、新人新事等系列,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地方文化、乡情民风结合起来。

3.开展德育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如某校学生研究“世界上的儿童”主题。学生打破年级界限,自愿结合,以兴趣为中心组合,自己搜集材料,筛选材料,确定分主题与论点,进行科学实验或调查研究,论证命题,写出研究报告。然后请相关的专家进校进行答辩。第一组学生研究的分主题是“战乱中的儿童”。孩子们收集了大量有关受战火蹂躏儿童的图片、文字、数字,论证了战争给儿童带来的灾难。第二组学生研究的分主题是“受虐待的儿童”。学生

们下载一些互联网上的色情图片,作为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运用科技手段虐待儿童的罪证。

4.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化改革。

要制定德育实践课程方案,以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化改革。应确保每学年德育实践活动的时间;建立中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制度;结合研究性课程的实施,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进行劳动体验;实行德育实践记录卡制度。认真梳理各种德育活动,深入研究其目标、功能、实施手段及关键环节,把多年坚持的传统活动与影响较大的系列活动逐渐积淀为稳定的德育课程,让中学生分期、分批到各类基地进行各种体验、实践。学校要把在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做到系列化、层次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引导学生在道德体验的基础上产生道德需要

无论是进行伦理谈话还是组织活动,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要着眼于学生是否从中获得了正确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当学生获得了这种情感体验,才能使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应通过德育过程,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或创设的情境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产生一种体验,明白一个道理,通过日积月累,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让学生体验到被人关注与关注别人、被人爱护与爱护别人的温暖与幸福,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感受到仁慈、宽容等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人生自强不息,奋发上进的力量,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使时时成为实践之机,处处成为体验之地,事事成为提高之梯。使学生通过体验,达到自悟。

(三)由外部教育导向主体性自我教育

1.主体道德发展目标的自我建构。

教师和家长根据国家德育大纲和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参考目标”。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同一年级的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的不同时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参考目标”进行审视,将符合自己需要的内容纳入原有的道德结构中去,并确定某一阶段自我发展目标。

2.主体道德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既不是靠教师的传授、灌输获得的,也不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只有在具体的道德

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要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根据自我发展目标确定活动主题,通过分组讨论和相互合作,决定活动内容,确定活动模式,设计活动方案,收集活动材料,做好活动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活动的主持到具体的开展,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既“导”又“演”,使学生充满情感的体验。

3.主体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

5.当前我市农民思想状况调查11 篇五

中共古蔺县委宣传部调查组

古蔺县地处四川南部边缘山区,幅员3182平方千米,人口80.2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山区县。劳务输出是古蔺的支柱产业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广大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纷纷涌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全县常年约有21万人在外务工,其中男性约12万,女性约8万,年创造收入约12.57亿元。这些人中绝大多数过着年初南下、年末北归的候鸟式生活。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农民工纷纷返乡,引发了农民工的返乡潮,截止2009年6月,全县返乡农民工约3.7万人。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后,有什么思想反映呢?近日,我们对全县返乡农民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县农民工返乡基本情况

(一)返乡农民工结构特点。

调查显示,返乡农民工结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返乡农民工年龄年轻化。35岁以下占45%;36-45岁占34%;46-55岁占21%。二是文化程度普遍偏底;小学文化程度占70%,初中文化程度占25%,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三是在外从事的职业单一,技术含量低,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在外从事的职业主要是制造业,在工厂里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技术含量较低。

(二)农民工返乡的原因

1、因金融风暴企业倒闭或裁员而返乡占57%。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出口及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出口受到限制,经济部景气,导致企业停产、转产、降薪、裁员等,造成一些农民工被迫提前返乡。

2、因新农村优惠政策感召回乡创业的占6%。国家惠民政策的出台。党的十七节三中全会后,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新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以及在农村实施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科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型式,对农民工返乡务农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09年是我县农村农业改革发展突破年,也是古蔺县项目建设推进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经济环境逐步改善,县级政府出台了多项创业优惠政策,吸引了农民工返乡创业。

3、因家庭等其他原因返乡的占37%。

二、当前返乡农民工主要思想动态

(一)盼过城市生活。农民工外出就业意愿较强,只有少数人愿意留在家乡开办乡村超市、种、养、加工以及从事农村建筑工作等,他们都希望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提供土地、工商、税收及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调查资料看,无论是回家过春节,还是因为失业等原因返乡,农民工还是倾向外出寻找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和平台。愿意返乡后务农的只占28%,返乡后不愿意务农的占到72%,习惯和留恋城市生活的占61%。

(二)盼在家乡创业。近年来,少数农民工就业意识开始转变,开始回乡创业,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受金融危机影响,南方部分工厂企业减员或关停,部分农民工认为南方工作不好找,如果能在家乡找到就业门路,收入差不多的话就不外出了,争取在当地就业。在返乡农民工中,有30%想在家乡创业。目前,他们中的一部分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政府帮助在家开办起了养殖场,一部分承包土地进行烤烟种植。例如:箭竹苗族乡大黑洞野山鸡专业合作社的经理赵长进是众多返乡农民工之一,2009年2月利用外出务工的资金和贷款20万元成立野山鸡养殖场,开始了养鸡之路,目前该企业帮助就业5人,养有野山鸡1500只,箭竹乌鸡1400只,每天产蛋250枚,外销供不应求,月收入3000元左右,年利润3万多元。谈起自己在外打工与 在家创业的比较,赵长进说“在外打工虽然挣得钱多些,但是在家可以照顾家人,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三)盼技能培训。调查表明,由于受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偏低等因素制约,部分有技术的人员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小,即使失业也能很快重新找到工作,而技术单一或无一技之长的人只能回家观望。从我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属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少数人掌握部分专业技能。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又缺乏专业技能,加之人生地疏,在竞争中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农村劳动力缺乏就业竞争力。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且收入水平不高。因此,返乡农民工希望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多行业、多领域就业选择的需要。

(四)盼增收致富。农民工想赚钱、想致富、想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但在农村根本没有办法实现,于是被迫外出到城里务工,一部分是为了闯天下,一部分是为了维持生计。在外出务工中,一少部分头脑灵活、或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工找到门路,生活很快变了样,在城里扎了根,变成了城市人,但大部分却因为无知识、无技术特长的农民工只有靠出卖体力,干一些脏、累、险的工作,这是没有致富门路被生活所迫,既要外出务工,还要回家种地,成为城市-农村两栖候鸟。调查中,很多返乡农民工就盼望政府能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致富门路,使他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五)盼家乡发展。在与外出返乡农民工的交流中我们听到,他们在外打工赚钱的同时,喜欢看电视、看新闻、聊天,通过这些了解身边的大事、家乡的大事、国家的大事。他们生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看着城市的变迁的同时,也关心家乡的人和事,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加快建设、加快发展。同时也关心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感到高兴,为民族的强盛感到自豪,他们盼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快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和进步。

三、农民工返乡的影响

一方面,部分农民工返乡,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是为满足我县企业用工需求创造了机遇。产业调整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劳动力的流向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一批外地产业落户我县,带来了新的用工需求,农民工返乡正好满足需要;

二是为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在国家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农民工返乡有助于挖掘农村内部的增长潜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带来了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目标,搞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工素质,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是一条可行之路。近年来,我县部分农民工 走出土地、走进城市、走向市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积累了一些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些生产技术;

四是有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主要体现在已婚农民工返乡,将有助于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及老人的赡养问题,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状态。

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是将使部分家庭生活困难。对收入不高、积蓄不多的农民工来说,一旦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的压力就接踵而至。更有绝大部分农民工在打工时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一家生计,一旦失业将迅速退到生存线以下,使得家庭生活也变得无以为继。

二是本地就业压力增大,返乡人员中一部分准备回乡创业和本地发展,一部分返岗继续工作。这样农民增收的压力增大,外出收入水平减少。近年来,进城务工收入已经成为我乡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是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农民工大量返乡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农民工长期外出务工,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农村生产生活,少数年轻农民工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固定收入,情绪波动较大,就会缺乏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压力。

四是给农村义务教育、医疗救济带来新的压力。农民工子女大量返乡就读,使得学校现在的教育资源严重紧张,尤其在一些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如住宿、教室一下子突显紧张(我县一小、二小、中城中学、古蔺镇中等学校,现在每班学生均在80人左右)。

四、几点建议

(一)从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将是开发农村人才的重要举措。

在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有关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投资的吸引力;二是建立绿色服务通道。加大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帮助他们解决融资、招工和行政审批等问题,统筹规划安排,优化自主创业的环境。在对有创业意向的返乡人员积极开展免费创业培训的基础上,提供创业项目,同时在证照办理方面,积极主动与工商、税务部门协调,实现一条龙跟踪服务。三是相关部门要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采取小额贷款或其他政策支持,降低创业门槛,利用他们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立足本地资源,创办领办创办养殖业、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服务业等项目个体私营企业和发展各类经济实体,实现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

(二)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农民工实用性、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农民工业务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切实做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意识,有效缓解产业升级与经济低谷所带来的就业困局,才是应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大力挖掘农村人才重要之举。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培训方向,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农民工转移、转岗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就业技能,适应新形势工作需要。一是对技术水平不高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回炉培训,提升新一轮输出人员择业竞争力;二是组织没有技术的返乡农民工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主择业,以减轻社会就 6 业压力;三是对有志于回归创业和有一定创业基础的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升自主创业能力;四是对有意继续从事农业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不愿再外出打工的农民开展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实现科技种养增收。建议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政府出资补贴的办法,大力开展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免费为培训合格的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发放相应证书。

(三)充分利用好“农家书屋”工程和大学生干部,帮助农村人才的培养。

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现在的各个地方 “农家书屋”工程,都是以引导农民读好书,增加农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返乡农民工可以在这里接受到很多相关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知识,享受到读书带来的益处。只要政府紧紧抓住“农家书屋”这个有效载体,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先进文化宣传教育,一定能使他们在农村书屋中就成为农村实用人才。大学生干部应多为创业农民工提供生产技术、致富门道、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咨询,积极帮助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多去发掘和报道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好典型,激励返乡农民工勇于创业。

(四)加强政府组织输出在农民工就业中作用

政府在掌握各种就业信息,尤其是跨地区的就业信息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地区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在组织输出劳工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克服农民依靠自身社会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所产生的信息面狭窄、就业容量有限的缺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政府的威信提高农民工对就业信息的信任程度,保证其就业的确定性和效果。

(五)加强部门联合,保障维权机制,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权益。

从政策、税收、资金上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建立裁员报告制度,不得随意裁减员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利。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在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生活条件、社会保险以及工伤、死亡事故处理等应有权益.(六)完善政府职能。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目前的情况是统筹协调的力度弱,解决困难问题有些力不从心等,建议政府对现有相关部门力量整合,建立起调度有力协调有序的长效运转专门机构,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

6.关于我市当前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篇六

2、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08xx市高校毕业生报到1142人,比上年同期增长8.35%,其中博士生3人,研究生77人,本科生511人,专科生551人,这种现象在前几年很少出现。毕……关于我市当前就业工作的调查报告……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就业1.8万人”的目标,2月13日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分管主任及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组成专题调研组,历时20xx市当前就业工作进行了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调研,调查报告《关于我市当前就业工作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和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就业工作情况。08xx市新增就业1883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35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283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5%、113%和1……为保护作者权益,此处省略,需要浏览全文请注册或登录……

上一篇:3、007年外国政府贷款下一篇:怎样办理银行汇票的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