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与高贵议论文(4篇)
1.卑微与高贵议论文 篇一
生命的卑微与高贵作文
操场上塑胶跑道的裂缝中。一粒小小的种子,正探出绿色的小脑袋,向上生长。
或许他是被一阵风从别的地方带过来的,抑或是顽皮的鸟儿把它衔起,再丢到操场上来,正好滚到了塑胶跑道的裂缝中。
裂缝中没有太多的营养,只有前阵子暴雨后留下来的积水。这粒种子,就是靠着这一点点的积水,才颤微微地从土地中长出一丝绿色。这点绿色是那么渺小,一阵微风,就可以把它吹得几欲折断,一个小男孩从他身边跑过,险些踩中了他。逃过一劫的他,却被小男孩奔跑带起的风吹的左摇右摆。
对于这株小草来说,整个操场上都是危险。操场上奔跑的孩子会把它踩断,飞来的足球会把它碾平,甚至一阵烈日也能让他饱受煎熬。没有人注意到渺小的它,就算注意到,那又能怎样?有谁会关注一株草的生死?
小草仿佛没有注意到周遭的事物,在狭小的裂缝中努力发展自己的根系,让自己向上延伸,在他心中,只有生长,义无反顾反顾的生长。在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地方,一个顽强不屈的灵魂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向湛蓝的天空,张开自己的臂膀!
青石铺就的小路上,一排整齐的蚂蚁在向前移动。他们的背上驮着面包屑、饼干渣,他们得为冬天储备足够的事物。一个小男孩看见这一幕,玩心大起,从地上捡了一根木棍,对蚂蚁背上的.食物又挑又弄,想把蚂蚁背上的食物给弄下来。小男孩用力不稳,木棍几次刺中蚂蚁。但出人意料的是,蚂蚁仍旧没有放弃背上的食物。小男孩生气了,对这些蚂蚁又刺又打,这些比沙子大不了多少的蚂蚁在木棍的鞭打下,在地上不断的翻滚,他们始终牢牢背着那点食物。男孩没了兴致,扔下木棍走了。蚂蚁们混乱的队形立刻又变成了一条直线,肩担着家族的存亡与责任,一步一步,坚定不移的向前走去。
是的,小草和蚂蚁是卑微的,但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又怎么不令人感动,令人赞叹?
喧嚣的菜市场门口常年坐着一个乞丐,他年轻时在工地上打工,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因为没钱治病,腿就留下了残疾,丧失了行走和劳动的能力,只好靠乞讨为生。经常进出菜市场的老人知道他的故事,每晚就把剩下的零钱给他。
那天,像往常一样,一位老人买完菜以后,顺手把剩下的一沓零钱给了他,等他清点零钱时,却发现一沓毛票中夹着一张百元大钞。他完全可以不动声色的留下,可他没有。他大叫着,让老人回来,老人耳背,没听见。他连忙拉住一位路人,希望他能把老人叫回来。那个路人死死的盯着他那双脏兮兮、黑乎乎抓着自己裤管的手,厌恶的挣脱开了。乞丐只好用手撑着自己身下的三轮板,去追老人,他的手奋力的撑着地,留下一个个红色的印痕。他终于追上了老人,递还了那100元钱。老人想感谢他时,他已默默地撑着三轮板,消失在人流中。
生命是平等的,何来高贵与卑微?或许生命渺小、每个人有意无意都踩踏一脚,可高贵的灵魂,必定是永不磨灭万古长存的!
2.纯粹的卑微,便是娇艳的高贵 篇二
在邓州市赵集镇河北村,有一位八十三岁的老人,在清贫与苦难之中倔强地活着,喂养着一位骨头敲起来铮铮作响的汉子。这位汉子又用生活中的清贫和苦难喂养着纯粹的诗句,把诚挚的孝心和纯粹的诗句装进行囊,飘荡在风沙不停侵袭的生活之中,成了一位卑微而高贵的诗人。
李永普从十五岁开始,便开始在外漂泊,走遍了大半个祖国,进过砖厂,下过煤窑,扭过小椅,做过沙发,搞过室内装饰。如今,已是天命之年的他,仍然在建筑工地上劳作,在薄田里耕种,用血汗换取的纸币温润着一份亲情,成全着一个男人的担当。他的一串串足迹就是一行行诗句,虽然卑微却很高贵。
2
生活野蛮地摧残着李永普,更为野蛮的是让李永普心甘情愿地被野蛮地摧残着。他用诗意的笔墨,为野蛮的生活画了一张肖像:“夜晚加班,工长说一不二的指令不野蛮/振动棒的轰鸣不野蛮/钢筋石屎疯长的文明里/野蛮的是十几盏高擎的千瓦棒/它制造的白昼虽然假/却以假乱真,让我们困兽犹斗十多个小时/把本该休息睡觉的时间推向不夜的作业面。”“吹来吹去的寒风只是寒它的寒/滴滴热汗从我们额头的毛孔淌出来/被光亮照看成粒粒星辰/不,是道道闪烁的星河/夜在远处更像夜/从星拱斗的农耕天空下/豆油灯火明灭的转角处/捣鼓半夜鸡叫的周扒皮/见此情景,自当以羞遮面(《夜在远处更像夜》)。”
对于李永普来说,生活不但很野蛮,而且很狰狞。工友老郑在工地上挂了,李永普在老郑的血泊里和工地的漠然中涂抹着一行行黑色的祭文:再也找不到老郑/逆着砖头咂下来的方向/飘向大得什么也没有的高空/他蜕下来的空壳——运往火葬场的尸体/和尸体上没擦净的血迹成为它和他的交接仪式/抵达最后的尘埃——骨灰。”“昨天的老郑还没失踪/工地上,他曾和我一起站在脚手架上/俯视过一个走过围墙外的少女/一个让花朵逊色三分的天使/他说令人倾心的红颜/会使相逢不相识的男人薄命。”“现在,巍巍塔吊臂下/大墙不管老郑是谁/仍在一层层砌高/远处走过的少女,还有她带电的目光/与他彻底无关/记忆里一朵汗湿的微笑/被无形的空气悄悄收容/高处的天空,云是云风是风/有时候,我逆着砖头砸下来的方向/努力向上搜寻,目光的尽头/有一种云层的晃动,比尘埃更重(《老郑》)。”
写完祭文,李永普继续在冷漠的工地上挥洒血汗,继续在生活狰狞的注视中,把一张张被汗湿了纸币变成孝心,变成一个男人的担当,带回邓州市赵集镇河北村,交到慈母的手中。
对于一位骨头敲起来铮铮作响的汉子来讲,尊严比什么都尊贵。在炼狱般的生活中,孝心比尊严更重要。为了比秋收多换取几张纸币,李永普站在脚手架上,选择了在血汗中坚守:“瘫软在夜的黑翼下/无从搀扶千孔百疮的自尊/好走不如赖留/层层盘剥的血汗再贱/也高出当下的秋天一截(《坚守》)。”
3
虽然生离死别是人世常态,但是生活在李永普面前,变本加厉地残忍:外婆、表妹、姐姐相继病故,1988年父亲去世,1989年大哥撒手西去,大嫂远嫁,留下两个年幼的侄儿和一位老迈的母亲。留给李永普的,是无边无际的失亲之殇和无穷无尽的责任与担当。
亲情是一把遮挡风雨的伞,美丽的童年在这把伞下凝固成温暖的记忆。李永普在艰涩的生活之中,用记忆哺育着一行行诗句,又用一行行诗句反哺着记忆:“起风了,风吹在通往外婆的路上/虫鸣鸟啼受风声差遣/规划梳理我沿途的意绪/这条路走了多少次/外婆的影子就被叫亮多少次。”“不管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果头顶有一片云/那一定是外婆想为外孙遮挡什么(《通往外婆的路上》)。”
记忆是一把刀,静夜之中会把诗人的思绪划伤,流出一滴滴血色的灵感。李永普在翻看影集时,一滴滴血色的灵感从他的伤逝之怀中不断流淌出来:“一祯影集里的玉照与尾随而至的疾病/构成风格迥异的上下阙辞令/上阙是娇艳,下阙是枯萎。”“香消玉损古老得令人心碎/留守尘世的时光,微缩在一个瞬息/你站在影集里,站在/春风之外,阳光之外/就像一件夹在册页里的彩蝶标本(《影集内外的表妹》)。”
青梅竹马的记忆,足以温暖一生的时光,也足以让李永普扎根在记忆中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吐露芬芳:“下雪了,雪花和儿时一样落下来/规模有些小,有些零星/当空接几片寄给你/让你看到六个方向指出的爱。”“不如让眼下的雪下的稍大一些/我可以用地上的储积/塑一棵童年的青梅,加上竹马/如果雪再大一些,我可以用它堆两个雪人/让它们笑起来的样子/一个像你/一个像我(《希望雪更大一些》)。”
一个眼神,一棵树,都会让亲人的身影再次复活。李永普在亲情的一次次复活中挣扎着,把藏在骨髓之中的疼痛挥洒成一行行诗句:“堆积成坟的泥土看似沉实了/疏通六脉神气的空隙仍有潜在的活力/姐姐,一双盖棺时还不肯闭合的眼睛/注定会在埋地三尺的黑暗里/把不死的注望,投向高处的尘世与亲人(《注望》)。”“绝症让二十八岁的哥哥倒下了/临终前,他说上有老母下有三岁小儿/中有兄妹,他说什么也要拼尽最后的力气站起来。”“来年春天,坟脚一棵柳树/一直替他矗立至今(《替》)。”李永普把亲情之殇写成了诗句,又用他所写下的这一行行诗句来充饥,好让自己有勇气在苍凉的尘世中继续挣扎,挣扎着挑起一个汉子的责任。
4
站在脚手架上,李永普俯视着生活的苦难,摘取着诗意的星辰,用馥郁的古韵展示着书生儒雅的风情和温润的风骨:“我所认识的江南/焦墨余香的江南/拟古的草长,竖排里撇起/追往的莺飞,自骈体盘旋/杏花,在仿宋横生的枝条上/展开今生最美的粉色/春雨,由行书斜运的笔画间/飘逸旷世清脆的鸟音/手拈词牌的白氏/近了又远了,他带不走的/江南,押着春水江花的韵脚,居易白代,乐天千年/心慕白云的崔颢成仙了/他笔底的黄鹤,重整翅翼和山河/倾覆了多少来者的视线/现在,我在北楚/穰原的脚手架上,眺望/千里一线的江南(《江南》)。”
李永普在新浪博客中,给自己取名为蚂蚁。田原之上,他把心态放得很低,与一只蚂蚁交谈,和一枚落叶对话,思索着在泥土中生存,最终归结于泥土之中的生命历程。他以平等的心态和平视的视角注视着万物和众生,从朽败的生活之中提炼出神来之笔,使得他的诗行具有更多的灵性和亲和力:“作为这个时代衍生的副词/农民工,置身繁华/站着是一株土生的玉米/躺下是一根土长的瓜藤/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面/承载多少飞转的车轮/与脚步,却没我一丝/扎根的缝隙,现在/我从阔别已久的田野上/找回泥士与泥土的相亲方式/认同庄稼,野草/百虫,鸟兽,是我的本家兄弟(《田野意绪》)。”
5
是的,李永普就是一棵黄土地上长出来的庄稼,他把庄稼的心声变成了一曲曲歌哭和行吟。这些歌哭,有着庄稼的朴实与丰稔;这些行吟,有着黄土地的秉性和灵性。
站在脚手架上,李永普为自己构建了一座诗歌的大厦。有朋友愿意为他出一本诗集提供捐助之时,他说:“从未有自费或公费出书的打算。只有出版社给足版税,才有可能一试!”这才是纯粹的书生铮铮的风骨!这才是纯粹的诗人高贵的姿态!
汉风诗会上,钦慕于李永普的才情,曾与他有过长谈,也曾和他对酌。倘若有幸,期待与他再一次对酌,再一次长谈!!
3.高贵的生命不卑微阅读答案 篇三
我反复问自己,麦克尔·乔丹可以,我为什么就不行呢?我多希望啊,希望可以有阳光伴随在我身边,让我感到温暖。读完了他的故事,我顿时间明白了,明白了生命,明白了高贵。想一想,我不正和他一样,“对于未来,我也看不到什么希望”。我知道,他一定经历过很多事情,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他的希望,源于他的父亲的一番话。仔细地品味,我认为我和他一样,真的什么都没有,对于生活,我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
乔丹那时才13岁,而我呢?已经15岁了,应该比他更懂、更明白,遇到挫折时,应该越挫越勇,现在,我反而变得颓废了,把生命的意义都浪费掉了。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做好自己,对吗?但丁说过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把这句话当作我的格言,只要有理想,再多的困难,我也不怕。我是一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做事情很极端。没有人相信的时候我会哭,受了委屈在心里我也会哭,我的眼泪咋就那么不值钱?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明白我自己,我不坚强,我不勇敢,可是谁能让我软弱?
我不要再那么卑微地活下去,我要像旧衣服一样给自己创造出高贵的机会。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也没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无论是相信我的人也好,不相信我的人也罢,我会做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不可以,我要以高贵的姿态平视他们,我要大声地对他们说:“我要用高贵的生命去征服你们每一个人,我要用最刺耳的话语,去创造一个最不卑微的生命。”
4.《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读后感 篇四
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生命:教育的原点。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的特征是有限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独特性及超越性。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促进生命的成长,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生命从生存走向存在。在这里,原点,即为“源”点,是出发点。但又不仅仅如此。它同时是核心,是过程,是方法,更是目的。那么,教育的原点是什么呢?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引领人。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存在,并不单纯在于“活着”,更在于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真,实现生命的灵动。因此,教育的一切都应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命的唤醒、激扬、涵养和完善,为了人的生命的强化、净化、优化和美化。当然,教育不能拒绝适当的灌输、训练和惩罚,但绝不能野蛮,甚至失去理性与人性。
从生命意义上说,教育更应该像阳光,温暖心怀;像金色的河流,澄澈而明净。因为——孩子的生命美丽如花,教育的作用就是让这些花朵绽放得更加绚烂,细细地倾听每朵花慢慢开放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