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2024-07-11

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精选12篇)

1.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一

关于完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理性思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11-04 16:01:00 ] 作者:汤帮耀 岳柳 徐辉 编辑:studa090420

(二)加强教育立法

目前高校对学生行使处分权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还有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制定的实施细则。但是,上述法律法规与当代法治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些规定表述得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程序规定;有些规定显得过时,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的发展。不少高校的实施细则存在着与高位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情况:有些规定得过低,有些处分过严。为此,必须清理现有法律法规,及时进行有效的修补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过时的、不完整的内容进行全面修改和补充完善,将一些新的需要保护的权利义务关系适时纳入法制轨道,将抽象的、原则性的表述明确化、具体化,增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使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及相互间的权利义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和运作规范,包括一方面加强教育立法工作,填补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空白,如制定专门的《学生法》和《学生申诉条例》等;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法律和规章进行宪法审查,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三)建立教育仲裁制度

教育仲裁制度作为学生申诉与诉讼的衔接制度,具有自身优势,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及时解决教育纠纷,化解学校与学生的矛盾。教育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提起教育仲裁.教育仲裁委员会按照及时、有效、公平、合法的原则迅速地加以处理;(2)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教育仲裁作为教育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使得一部分教育纠纷案件在仲裁阶段就得以解决,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节约了诉讼成本;(3)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教育仲裁制度是对教育申诉救济后续的一种补救,是对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缺陷的弥补,是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违反司法最终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教育仲裁委员会处理教育争议具备合宪性和合理性,这一方式既能维护国家权力的完整性和受限制性,又能充分体现现代法治对以受教育权为核心的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

(四)完善现行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我国针对受教育权实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学生校内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三种救济渠道,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进行完善。

1.完善学生申诉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应成立教育行政申诉机构,合理划分教育行政申诉管辖范围,规范申诉的程序,建立教育行政申诉听证制度。高校学生对高校作出的纪律处分不服或因高校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提起申诉,受理申诉机构应是教育行政申诉机构,否则学生遇到类似权利受侵害的情况便不知如何维权。同时,在高校学生行使申诉救济权利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行政机关不宜对教育纠纷进行封闭式处理,只告知学生申诉处理结果,不告知申诉处理的程序以及学生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因此,应通过申诉听证会等制度,保证申诉处理的公正、公开,保障学生应有的知情权、申辩权等各项权利。

2.扩大行政复议的范围

国家要对教育行政复议的复议内容、处理程序、受理部门、受理时限、处理结果等作出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履行行政复议职责,遵循公正、合法、及时、准确等原则,应避免各部门相互推诿或官官相护的状况;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对学生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判明其是否合理、合法,处理结果要清楚明了,即或坚持、或改变或撤销原处理结果。

3.充分发挥行政诉讼在大学生维权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理论界认为司法可以干预高校事务的范畴有:入学、转学、退学、毕业、学位授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社会活动(涉及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部分)等。因此,法律部门必须明确大学自主管理范畴和司法能够干预的范畴;同时也要明确司法受理部门、具体审查程序、处理时限、最后结果等,都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只有将高校管理的司法审查范围及其学生的权利救济在立法上作出明确规定,教育行政诉讼才能对学生权利救济予以最彻底、最权威的保障。

4.正确使用民事诉讼救济手段

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有隶属型的,也有平权型的。当处于纠纷中的校生关系为平权型关系时,这种纠纷则应采取民事诉讼途径,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权利救济。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学校教学设施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以及因高校的管理活动而侵害到学生的隐私权等。在这些纠纷中,学生对高校提起民事诉讼更能实现权利的充分救济。

(五)建立高校学生教育救济途径之间的合理联系

校内申诉机构受理高校学生的申诉后逾期未作处理的,或者久拖不决的,学生可向行政申诉机构提请申诉。行政申诉机构受理学生的申诉后,逾期未作处理的,或者久拖不决的,学生可以向其所属的教育行政主管机关申请复议,或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以下的救济渠道:一是申请教育仲裁;二是对涉及侵犯学生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三是对高校对其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或作出拒绝发放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决定不服的,认为严重侵犯其受教育权的,应当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四是学生对高校对其作出一般违纪处分不服的(但未严重侵犯其受教育权的),可向行政申诉机构再次申诉,行政申诉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应为终局决定。在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法律救济制度后,鼓励学生先穷尽申诉、复议的救济途径,再提起行政诉讼。

总之,实现高校学生权利救济,首先须对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这是根本之策。其次,应该彻底解决高校与学生权利纠纷的可诉性问题,在充分尊重学术自由和高校自治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司法审查的范围,这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关键。

2.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二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知行协调,路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 大学生在认知与行为方面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青少年即将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校对这些“90后”大学生该如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知行不协调的现状描述

19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群体身上显示了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他们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 好奇心强, 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 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张扬自我个性, 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对网络十分依赖, 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围, 信息和知识丰富, 但缺失真正的偶像, 内心有时较为空虚;缺少理想和信仰, 功利欲望心强烈, 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 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1]。总的来说, 呈现出自我意识觉醒了心理素质相对滞后, 思想上独立意识很强行为上独立自理能力不强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一方面, “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个性至上”的观念, 独立与创新意识强。多元化的社会造就多元化的青年, 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见多识广, 他们有思想、有理想, 他们开放, 对人生价值、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各方面, 他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希望发挥自己的特点而并不是让大学把自己“改造”成某一个标准格式的大学生, 所以对于“个性”, 他们奉行“至上”, 并在学习生活中个性张扬, 特征鲜明突出, 有很强的独立与创新意识, 在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中都能认识到目标确定的重要性, 具有宏观的理想目标;另一方面, 这一群“90”后大学生对具体目标在具体行为中仍不太明确, 独立行为能力较弱, 普遍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今很多的大学生都是曾经小学、中学里的佼佼者, 很多甚至是小学、中学老师的特殊关照对象。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所以他们也很少经历挫折。进入大学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心理出现落差, 在面对这些不如意时往往表现出急躁、焦虑、脆弱等现状。同时, 当突然要走到学业、社会的交接点时, 不少学生表现出迷茫。

可见, 在这群大学生的身上鲜明地展示着整体上个性张扬、思想认知积极与行为被压力和脆弱充斥的矛盾冲突, 影响着他们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90”后大学生知行不协调的背景分析

由于时代大背景的不同, 使得每个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都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1990年后出生的这一批大学生群体知行不协调现象突出也离不开其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1.“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社会环境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多自强创新意识少艰苦奋斗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1990年后的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平稳发展的阶段, 即“黄金发展期”。“黄金发展期”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物质丰厚, 条件优越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而从国内的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来说, 这一时期又是中国“矛盾凸显期”。“矛盾凸显期”意味着社会问题的叠加, 对社会起着削弱、腐蚀的作用, 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如享乐主义、分配不公、社会腐败等矛盾的突出加之因为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来得容易不能在生活的经历中得到物质生产来之不易的体验, 易导致从小生活于这一环境下的“90”群体享受发展的成果而在生活中缺乏艰苦奋斗的行动。

2. 成长环境的网络化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知识信息丰富与目标方向迷失

由于网络的普及, “90后”这批大学生很小就开始接触网络, 从小练就了获取资讯的本领, 在网络中吸取了丰富的知识与信息。而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所承载的信息良莠不齐, 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 甚至消极的、不健康的或反动的思想观点随时出现, 各种势力在网络领域的争斗也日趋激烈, 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等的难度, 无疑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精神世界产生着影响。同时网络的虚拟特性容易使得学生丧失现实感, 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 逃避现实, 从而丧失目标、迷失方向。

3. 生长于如温室的家庭环境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强自我意识弱受挫能力

“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衣食无忧, 呵护备至, 甚至于被娇惯、溺爱, 使得这个群体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推崇的目标, 自我意识很强, 张扬自我个性, 极力表现与众不同。同时也使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缺乏受挫能力的锻炼。

三、“90”后大学生知行协调路径思考

面对这群特征鲜明的特殊教育对象,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就需要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创新思想德育实践方式, 有针对性地辩证地对他们施加积极影响, 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弥补自己的不足, 实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

1. 尊重培养个性的同时, 给予规范性影响

新时期对大学生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首先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 肯定他们的优点, 在全局把握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局部范围内保护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 不能简单地看做是缺点, “90”后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更强, 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 即使是与传统的思维不相符的, 我们也决不能一概而论加以否定和抹杀。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 学习、研究等能力不再是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那么我们的大学就应当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这就要求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当容纳更多的个性。但过分张扬个性和过于强调个人发展易形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很容易将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个支点上, 因为一点小事受挫, 就会感觉人生毫无价值, 是不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握一个度, 仔细分析其内在构成并对这些个性加以规范, 对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工作开展及个人发展的个性越张扬越好, 对有害的个性必须限制和引导, 使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实现个性张扬与规范性行为的统一, 成为一群个性鲜明却又符合社会思想道德所要求的接班人。

2. 引导确立目标的同时, 给予信息性影响

新时期许多大学生经常用“迷茫空虚”来形容自己的思想状况,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还是因为没有明确地确立自己的目标。通常了解中他们拥有的目标又大又空, 具体想要来努力为实现目标做点什么时却又不知所措, 无所适从。针对学生的这种目标困惑, 思想品德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确立有指导意义的目标。在目标确立中需要学生切实地考虑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现实、自己的环境去订立目标。但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不明白自己的现实是什么, 不清楚自己的环境是怎样。所以, 思想道德教育者就需要无论是在学生认识自我还是对环境的了解等多方面为学生给予具体、有用及预见性的信息支持, 引导学生探索真实的自己, 获得对环境的切实把握。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方向明确的行为的统一。

3. 激发战胜挫折的同时, 给予实践性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面对困难挫折的脆弱主要还是在于初次走出温室般的家庭, 在习得独立过程中因各种冲突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调适而沉积为一种遭遇困难就退缩的惯性。思想道德教育者想要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除了从认知上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挫折、从心理上舒缓挫折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忧虑之外必须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面对、克服挫折。简单说, 就是只说而不亲身去体验战胜挫折的过程, 对承受挫折能力的提升作用不会很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 “坚持知行统一, 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2]的确, 德育工作者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利用适当的方式来给每一位新时期大学生提供经受挫折磨炼的机会, 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

参考文献

[1]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时空, 2008:14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3.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三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是“学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量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程序化问题,遮蔽了其本体功能的实现。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改革应是下放权力,依托学院制完善学院一级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根据管理职能重新整合设置院校两级学生管理组织结构。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放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21-02

促进学生全面和自由发展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本体功能。组织结构是为了实现组织功能的一种既定设计,诸多的组织功能有机而有效地集成于组织的机构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所以说,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功能的实现。“扁平化”抑或“放权”?这需要我们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还改革作出理性的选择。

一、忧思: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学校管理改革不断推进,职能不断扩展,组织结构不断完善,现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是“学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在学校层面学生工作由党委领导,具体由一位副书记总体负责,在院系层面由党总副书记负责,团总支书记和辅导员组成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学生工作,各班有班主任具体管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量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承担着改造和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使命,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但是,基于高校学生管理处于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程系化问题,具体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组织结构呈现科层制特点。科层组织是近代西方社会“工具理性”在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方面的一种反映。我国高校在学校、学院、系和班级都设有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在纵向方面对权力和支配和从属关系作了明确的划分,高校学生管理的理想境界就是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高校学生管理的预设目标得以实现。

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最为基本的组织单元是班级,相同专业的学生被编入同一个物理空间“班级”,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性别被编入不同的宿舍。过分关注班级整体的目标和利益,实行过度的规范化管理,强调班级中的纪律和操行等学生的外在表现,同时,封闭的物理空间也限制了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活动范围与方式,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状态遮蔽了其本体功能的实现,学生不仅生存于科层制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中,这些都是学生的个性选择自由受到限制。《学会生存》指出传统教育的两个根本弱点,“第一是它忽视了(不是简单的否认)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存在这些弱点,这有悖于对现代学生个性的弘扬。

二、质疑:“建立以职能部门为主的以及管理机制”的“扁平化”观点

针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发展,一些学者提出将学生工作从院系剥离,院系不设学生事务组织机构,建立以职能部门为主的一级管理机制,根据不同职能成立学校一级的办公室或中心直接面对学生开展工作,也就是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机构“扁平化”。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值得商榷,不论是对组织管理理论的理解,还是对我国和欧美国家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理解,上述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偏差:“管理层次越多,组织的灵活性越差”是一种组织管理理论上的误解,组织灵活性与管理层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与组织灵活性有必然联系的是组织结构的“权力点”,也就是说,组织灵活性的高低,不再于组织有多少管理层次,而在于信息需要传递至哪一个管理层次才能做出决定。所以,改善组织灵活性的有效手段并不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而是充分的授权,尽量缩短信息源与“权力点”之间的距离。在信息源与“权力点”之间距离相同和组织管理人员素质相同的情况下,传统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会比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更有效率,理由是传统金字塔的组织结构在管理幅度上比较狭窄,管理者所管理的事情并不很多的情况下,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就会比较高,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在管理幅度上比较宽广,管理者所管理的事情相对更多,对信息的反应速率就会降低。所以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革并不一定要将其扁平化,也可以将改革权限下放至院系一级,这样学校一级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就可以从事务性的工作中摆脱出来,研究和制定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具有宏观性的和长远性的政策和制度。各个学院都建构相对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具体负责为学生之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规范、咨询、指导和服务。各个学院都建构相对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这样还可以加强院系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共同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更有利于学生之发展,更有利于提高服务于学生之发展的质量,信息的反应速度只是影响组织结构服务于学生之发展质量的其中一个方面。对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高校学生事务组织结构模式的研究也值得商榷,在英国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先有学院,后有大学,各学院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学院负责学生个别辅导和课外活动。这说明在英国高校的院系一级中存在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对于美国大学生本科生教育,一些学者也进行了反思,比如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对大学的现状表示了忧虑,“大学没有指望接受来帮助学生,却聘请咨询师和辅导员来完成教育任务。学校甚至以学生互助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原本属于教授的教育工作,学校居然以这种释放教授责任的做法而自豪。”“选拔教授的制度必然导致教师视野狭窄,他们只能成为专家而不是博学之士,他们只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本专业,却无暇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些反思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组织结构模式在学生之发展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理性选择:重建建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院校两级组织结构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改革应是下放权力,依托学院制完善学院一级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根据管理职能重新整合设置院校两级学生管理组织结构。这既是基于我国高校管理的现实基础,又是着眼于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功能的实现,作出的理性选择。

1.依托学院完善学院一级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缘由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大学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相继实行了学院制。凸显培养人才和发展学科等职能目标的内部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模式。所谓实体性学院,学院应该是管理中心,相对于学校是决策中心、学系是学术中心而言,实体性学院在人、物、财、事上均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任何大学的发展都应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为基础构建大学的组织机制,学院作为以学科为载体进行科学研究,大学是以前学科为基础进行专业的设置,按照专业招收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学院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实体性学院对于在学院一级建构高校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体制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制定与修订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与调整专业、选择与修订院系课程、组织课程等权力。在学院一级建构相对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这样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就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和修改还可以从学生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层面来规划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同时,在学院以及建构相对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教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以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而且对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等其他方面也可以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这样也更有利于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制定更为合理的学生培养目标,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根据学生的情况更好地组织课程。二是实体性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拥有对教师的计划、任用、调控、评价和培养等权力。在实体性学院不乏本学科的学者、专家,他们对本门学科的专门化知识有很深的造诣,比外人更熟知本门学科知识的发展顺序和内在逻辑,也最知道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智能素质,在学院一级建构了相对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这样更有利于学术人员与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融合,更有学术人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的学业咨询和指导等。同时,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相当多的与学生直接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他们对学生身心方面需要是非常了解的。他们能够为更为合理的学生整体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咨询。

2.重新整合设置院校两级学生管理组织机构

一是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的职能重新设置高校学生管理的组织结构。在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中学生与教师都是平等的主体,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生存和发展,所以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职能要建立在对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基础,对学生进行知识和价值的引导,而不是对象性实践活动的“灌输”和“改造”,更多的体现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职能,而不是管制的职能。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就由对象性关系转变为主体间性关系。在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与管理中介客体构成“主-客”关系,作为“主-客”关系中的主体,学生表现出个人主体性:与教师构成“主-主”关系,作为师生关系的主体,学生主体得以生成,个性得以发展。为此,要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职能重新设置组织结构,根据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咨询、指导和服务等职能,可以在学校和学院两级分别设置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等组织结构,在学校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之上设置学校学生事务指导委员会,负责整个学校学生事务的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整个学校学生事务的宏观协调与管理,由分管学生事务工作的副校长或副书记、各中心负责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代表、学术人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在学院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管理中心之上设置学院学生事务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学院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的协调和管理。

二是基于高校学生管理下放权力重新设置高校学生管理的组织结构。前面已经论述了高校学生管理下放权力的缘由,更有利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学校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要将学生发展的咨询、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具体权限下放给学员一级设置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学校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各学院对应职能部门的协调,学院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学院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分别接受学校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分别参与学校一级的咨询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的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以及发展规划的制定。

参考文献:

[1]郭毅.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美]C·赖特·米尔斯著.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杨小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郑和.班级中的规训与惩罚——基于班级要素的社会学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7,(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美]詹姆斯·麦克劳伦.教育哲学[M].宗少云,陈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6]林筱文,等.综合性大学中的学院制管理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7]哈瑞·路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四

论文摘要:学生评教的最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学生评教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评教工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对评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评教指标体系和评教方式不科学,对评教结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学生评教最好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案。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评教;问题;对策

高等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包括领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评价。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评教工作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高等院校学生评教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改进学生评教工作提供参考。

1高校学生评教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评教是指依据科学的标准,运用恰当的方法,由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活动。学生评教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责任心,并通过有效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1.1学生评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工作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督促作用。学生作为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最有资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当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之中时,教师就会时刻感受到来自身边的监督,这种监督对教师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它能促使教师增强育人意识,从而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1.2学生评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监控

通过学生评教,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能更全面地了解教学信息,更准确地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及时地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学校制定教学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学生评教工作能促进各系院之间的竞赛,引导各系院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上,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1.3学生评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高校将学生评教工作纳入到整个教学评价体系,这不仅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同时能促使学生变换角度审视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加理解教师,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当前高校学生评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评教结果不够真实

要使学生的评教真实有效,要使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责任心和教学水平,首先要使学生对评教工作有正确的认识。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对事物的好坏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如果他们对评教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基本上都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是,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评教中表现得不够理性。据了解,不少学生评教时在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满意或喜欢”某个教师,而“满意”和“喜欢”的标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否严格。若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学生相对自由且容易在考试中得高分,则必定能让那些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满意”和“喜欢”;若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限制了学生的逃课等“自由”,则不管教师的实际授课水平如何,必定不能让那些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满意和喜欢。对于学风不良的.班级来讲,教师对学生要求是否严格所导致的学生评教成绩不真实的现象更加明显。剔除一定数量的分数较低的评教卡似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只是表象,这一做法只能同时提高所有教师的评教得分,基本上不会影响评教结果的公平性。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少教师不得不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个别教师甚至一味地讨好学生,在学风较差的系院更是如此。

2.2评教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评教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效度。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学生评教指标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这4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以权重。但是,多数高校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都不够完善。第一,一些评教指标超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打分时只能凭自己对教师的整体印象。例如,教师所讲的内容是否能够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所有观点是否准确无误,这些指标都超出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评价能力。第二,一些评教指标的权重不合理。对于大学的评教来讲,板书、板面设计、普通话等指标的权重都不宜过高,否则评教就可能成为教学艺术评比。第三,不分专业、不分课程类型地对全校教师进行评价,文科与理科、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验课都采用同样的评价指标,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2.3评教方式不够科学

高校学生评教的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但多数高校都是选取其中的一种方式,即使同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这两种方式,最终评价结果也多是基本或完全取决于问卷调查。另外,多数高校的学生评教都是仅在学期末集中组织一次,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时课程已经基本结束,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进行过反馈,这样的评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通过学生评教及时改进教学的意义。

2.4对评教结果的处理不够恰当

为了得到更加客观的数据,目前各高校都对学生评教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较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平均值法,即先统计各评教卡的总分,再去掉若干最高分和若干最低分,最后取平均值;另一种是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决策法相结合,建立教师教学质量水平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最终结果。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平均值法,但该方法存在有明显的缺陷。学校为使评教操作更便捷、结果更清晰、奖惩更有据,评教结果一律数据化,但是,单纯以评教分数来描述教学活动,貌似精确,实际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教师很难从最后结果中看出自己在哪方面优秀,在哪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另外,学生评教的评价要素中,有的适于量化,有的则不适于量化,单纯用简单的数字去描述教师复杂的教学活动,既不客观也不科学。。 3完善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对策

3.1加强对学生评教工作的组织管理

3.1.1加强组织和宣传,促使学生认真评教

在评教前,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动员工作,以端正学生的评教态度,避免评教行为的形式化,减小评价结果的心理误差,提高评教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第一,要向学生明确评教的目的、作用和意义,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评教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合理的教学评价既是对教师负责,更是对学生自己负责,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决不能马虎应付。第二,应耐心地向学生讲明各个评教指标的含义及标准,引导学生认真地按照给定的指标标准对每位教师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第三,要教育学生不能盲目地崇拜教师,不能用教师某方面的突出优点掩盖其不足,更不能因教师的严格要求而刻意打低分。

3.1.2强化“以学生为本”,促使教师自觉接受评教

为了达到学生评教的目的,必须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牢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还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这样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在学生评教中得到好的评价结果。要使教师明白,赢得学生信任的因素在于教师本人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而不是单纯的“高学历、高职称”,也不是以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为代价的不好的做法。另外,应引导教师认真理解学生评教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从而促使教师在职业道德、思想水平、专业水平、基本素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水平。

3.2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切实提高评教的信、效度

高校的学生评教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案,定量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填涂评教卡和网上评教两种,定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学生评教座谈会。采用定量评价中的填涂卡方式时,需集中时间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评教,可以组织教学班的所有学生参加,也可以抽取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但抽取部分学生参加时一定要保证所选学生的代表性。在填涂卡之前,要向学生讲明评教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给学生足够的考虑时间,避免学生为赶时间而仓促填涂。填涂卡评价方式的不足是评教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无法使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网上评教可以弥补填涂卡评价方式的不足。网上评教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学生评教的自由度得到了保障,学生可以在课程结束前的任何时间对教师进行评价,并且有充分的时问对教师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做出判断;数据都通过计算机系统统计处理,既减少了误差,也能避免嫌疑;可以及时地统计出学生评教的结果并将其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以改进教学。

通过定期召开学生评教座谈会对教师进行定性评价,再加上同行相互听课和督导员跟踪听课,可以及时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定性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督促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3科学处理并有效使用学生评教的信息

对教师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难免有个别学生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评分值的离散程度高。为了使学生的评教结果更符合实际,应依据级差理论对学生评教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3.3.1全面展示评教信息,促进教师的自我评价

学校应设置一条相对明确的评价标准,即要让教师明确多少比例的满意率是优秀的、合格的或不合格的。学校在设置这样的标准时,不宜一味求高,要注意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使他们以平常心看待评教。同时,对于学生评教的结果,学校还应公布全校教师的平均成绩、同一专业或同一教研室教师的平均成绩以及同一班级任课教师的平均成绩,以利于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评估,可以减少课程地位、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对评教结果的影响,有利于任教同一专业的教师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以同一班级任课教师为单位进行评估,可以消除由于班级差异对评教结果的影响,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学校还可以尝试向教师提供学生评教的原始材料,使教师更加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更加自觉、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教学,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5.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五

大学德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环境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大学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生力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需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上突出德育工作,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创新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学生党员人数也不断增长,这不仅使该类院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同时也为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带动整个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客观条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具有内在契合性。这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目标是以发展学生党员为导向,以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为内容,以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教育、学业探究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核心,培养和发展具有坚定信念和高素质的骨干人才。而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则是全方位提升这类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党建工作又成为德育工作具体与深化的现实表征。二者有机融合,在总体目标上是契合一致的。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在德育工作中承载着重要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新建本科院校党建如何融入德育工作的具体要素。一是党建工作在德育目标价值上的导向功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是要培养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的大学生,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并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二是党建工作在德育行为中的表率功能。榜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丰富的党建资源为大学生树立光辉榜样,是诠释大学生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三是党建工作在德育过程中的领导功能。党建工作是一种综合实施德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以及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将各种力量凝聚在党建目标上,进而形成有机配合的德育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是提升德育工作层次和水平的必然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新建本科

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和载体上。目前,不少高校都将党建工作作为驱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载体。换言之,党建工作已被视为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石。此外,以党建为核心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符合我国的政治发展主流,有利于把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而且它还是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之一,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法宝。可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已经是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德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深化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互联共建”机制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很快。然而,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却存在着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够、党员质量不够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不断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是各类新建本科院校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就所在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的“互联共建”机制,谈谈党建工作如何成为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所谓“互联共建”机制,其要点在于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整合校内资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型育人工作模式,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形成“互联共建,全员育人”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开展和深化“五联系”活动,建立“共促共建,先锋同行”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建立学校领导联系教学系部党组织制度,主动关心和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通过联系基层、服务师生,有力促进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二是建立中层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采取深入教室、宿舍、食堂等多种方式,定期与班级沟通联系,为他们解答疑惑,提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落实管理;三是建立教职工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党支部的专业和经历优势,通过讲座、报告、就业指导等方式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宽党建空间;四是建立教职工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定期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与优缺点,指出不足与努力方向,使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长成熟起来;五是学生党员联系普通学生。即“一帮一”、“一对一”,带动学生学先进、争先进,配合学校做好入党启发教育,协助做好班级党建工作,强化普通学生的入党意识。

从运行现状看,“互联共建”机制通过科学利用学校基层党组织资源,构建共管网络,优势互补,有效融合,形成合力,使学校党建工作更加系统化、合理化,成为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有力抓手;从目前的运行效果看,“互联共建”机制充分发挥了党建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

中的作用,保证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校党建队伍从经验型向复合型转变、党建工作方法从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党建工作载体从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学校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充分融合,形成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三、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构建“互联共建”机制,是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的有益尝试。结合本校开展的“互联共建”机制的实践探索,笔者就如何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长效机制作出以下思考:

(一)从学校层面为“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提供制度设计与运行保障

以“互联共建”机制为例,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以党组织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带动德育工作的发展,从而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因此,要做实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首先要从学校层面提供可行的制度设计与可靠的运行保障。

一是建立民主的领导决策机制。所谓建立“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机制,就是将高校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统一的工作来谋划,这必然就要发挥党委在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方面涉及到高校党委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而制度机制则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各种制度一旦形成机制,便会形成长久持续的保障,并且会作用于班子成员的思维,规范其行为,使之自觉按有关规章制度办事,这是形成良好机制的前提。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制度制定的民主化程度。这直接涉及到师生对制度的认同,进而影响到学校成员对党建和德育制度框架的接受与认可。

二是建立稳定的工作运行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工作任务艰巨,如何把“抓党建促德育”工作做好,并且能与学校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就必须要建立稳定的工作运行机制。除了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外,还必须要遵守高校党建和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并且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要把加强和弘扬优良的党风与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紧密结合起来,以党风促教风带学风,以形成良好的校风。要把党风建设贯穿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并内化于“三风”建设之中,起好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是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是一项系统且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因此,必须从学校层面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具体来看,不但要将学校的总体目标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而且要实行交叉考核,以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性。此外,有必要将考核结果作为创先争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才能真正调动党员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发挥考核的促进作用。

(二)坚持把学生党建工作贯穿于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注重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党员发展的全过程。新建本科院校因为刚刚开始本科教育工作,有必要将党员的发展、教育、培养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递进过程。比如在入党启发教育阶段需要实施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申请入党阶段需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推优”发展阶段需要让学生接受触及灵魂的思想教育;而在入党后则需要学生思想上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接受政治上思想上的再教育。坚定学生信念,从对党的思想认识稚嫩模糊到成熟稳定,从普通学生的培养到党员的教育管理,从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到支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集中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内涵。

二是注重搭建各种培养教育平台。构建的党的工作“互联共建”机制,其中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建立了“两级党校、四级培训”的学生党员培训机制,并且把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建立了“党建带团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充分发挥了党、团组织日常思想教育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多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是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抓党建,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层次不一,学生党建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尤其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切实体现其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比如将学业成绩作为学生入党和评选优秀党员的重要标准。如同“互联共建”机制中的党员联系普通学生那样,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在同学中起到表率作用,在同学中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达到“以党建带学业,以德育促学业”的效果。

四是强化实践教育抓党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立足地方的院校,他们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把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调整到学生干部岗位,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培养他们关心集体和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并接受师生的监督和组织的考验;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当地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努力从实践教育中引导他们投身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认识。

概言之,全程育人中加强学生党建更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也易于使学生感到党建工作的持久与魅力,从而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以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观念、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等。因此,抓住党建创新点至关重要。而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围绕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及其对学生党员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加强学生党支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的创新,核心是从围绕“带头学习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勤奋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带头加强实

践,实现全面发展”、“带头遵纪守法,促进校园和谐”、“带头弘扬正气,争当模范先锋”等方面不断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这也是开创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一是思想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工作思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思想建设是学生党建工作中渗透面最广的环节,应坚持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采取不同层次和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解决他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辨别能力。要注重运用多种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对学生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如党校、党小组、支部活动、组织生活及各类党报党刊、校园广播和网络媒体等等,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组织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党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问题。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物质载体和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新建本科院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学生党支部组织创新。首先,一套强有力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保障体系必须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其次,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学生党支部。如按年级、班级、专业、宿舍等,不定期举行工作交流会,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扭转当前学生党建工作中要求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机构不够完善的状况,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及党员教育培养制度的创新,使大学生德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作风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及教育管理中的理念问题。从学生党支部来讲,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不断纠正在党员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发展、轻过程,重考察、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等片面做法。从学生来讲,不断改进自身作风,把切实关心同学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作为立足点,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确保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6.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成绩卓著。然而,也应该看到,在持续十数年的巨额财政投入支持下,我国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却仍然不容乐观,濮阳市属于水资源严重缺水城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制约濮阳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全市城区及县城每年排放污水约5300万t,年处理污水量仅有2900万t左右,处理后污水回用率仅为8%。

中小城市严重的水污染趋势难以得到明显遏制和扭转,固然与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密切相关,同时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收费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也是造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非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

(一)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在水体污染物减排指标方面,虽然“十一五”COD减排10%的目标能够基本实现,但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出现了COD下降趋势明显减缓的情况。考虑到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十二五”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资源能源消耗仍会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各类污染物产生量还会增加,因此,“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其中对水体污染物仍以总量控制为重点,除继续坚持削减COD外,还可能把水中的氨氮纳入到总量控制中。如何合理有效促进污水再生利用也是“十二五”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随着中小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求增长依然显著

随着我国中小城市体系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我国中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污水处理设施作为中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小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也将随之大量增加。

(三)环保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据有关预测,“十二五”我国环保投入将达到3.1万亿元,其中用于各项处理设施的投资将达1万亿元,可以预见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二、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针对设施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按需求有重点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应注重提高现有能力利用水平,新增能力应突出重点。应根据设市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的不同发展阶段、水平和污水处理实际需求确定新增规模,并从总体上合理控制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果。要强调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的平衡发展。防止出现部分地区能力过剩,另一部分地区又存在能力不足的局面。

(二)注重设施建设质和量的统一

“十二五”既要依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新增建设规模,更要结合污水处理设施水平现状和水环境保护目标需要,通过现有设施能力挖潜,提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负荷。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对部分水平落后设施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以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出水指标和排放标准要求。对国家和省级重点流域范围的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建设。针对我国中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接纳工业废水的特点,规划及建设阶段应有针对性地提高设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确保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三)加强管网建设,重视污泥稳定化处理、安全处置和合理利用加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的前期规划和同步建设,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效益,确保污水能够真正得到收集。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规划研究经济有效、合理可行的排水体制,切实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染物削减效率。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指导下,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类提出“十二五”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提倡污泥合理利用,避免水体污染物的二次转移和污染。

(四)设施建设应突出节水先行理念

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优先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特别对于北方缺水城市以及工业产业聚集区域,污水再生需求显著,应从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的角度,开展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调节手段,确保设施运行正常。在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加快制定适用于我国的污水再生利用指南,提供有关污水再生利用项目规划、设计和运行方面的指导。对有关的标准、特别是水质标准要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修改现有的标准或制定新的标准,以确保污水再生利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三、树立科学的设施建设理念

(一)要满足未来中小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到中小城市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又要满足未来中小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一要强调污水设施建设的开放性,要把设施建设的需求放在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及生活条件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大的需求变化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二要注重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系统性,从污水的产生、排放、收集、处理,到污泥的处理处置,再到污水再生利用,要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其内在关系理清;三要充分考虑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布局、规模确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做到既满足中小城市发展需要,又不过分超前。

(二)进一步深化污水处理行业体制机制改革

继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推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招标制度,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和利用、污水再生利用在内的价格和收费制度改革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大力加强科技对设施建设的支撑作用

水专项作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科技创新及应用示范项目,其研发推广重点将从点源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面源和点源削减控制并重,从提高集中式污水处理效能为主转向大型集中式与小型分散式高效技术开发相结合并重,从单纯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节地、节能、节材式污水处理技术转变。

(四)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设施运行效能

通过建立健全污水水质监测机构,完善相关制度,防止由于进水水质问题影响设施运行效率,并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加强和规范中小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中小城市配套排水管网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明确政府和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责任。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再生水利用制度体系,实现再生水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加大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鼓励民间投资的基础上,国家财政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对设施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和管理,并依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在收费不足以支持污水处理设施良性运营时,地方财政要给予适当补贴。此外,各级政府应在规划、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促进各级政府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六)进一步做好“绿文章”和“水文章”

应将污水治理与环境治理紧密联系起来。如从环境的绿化和美化着手,真正做到“有空就栽树、见缝就增绿”,让中小城市成为“森林城市”,城市污水要“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出水标准,推进环城水系贯通和入湖河流综合整治,营造一个“碧水穿城”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走群众路线,大力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保持住房市场平稳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新建一批基础设施,优化现有资源布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军、朱文博、宋梅.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才智.2010年12期

[2]刘军.浅谈城市污水的处理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9期

7.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七

一、构建二级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 符合学校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

目前教育已成为国家比较重视的领域, 随着各类高校生源不断增多, 原有规模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所以各类高校都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这就使得学校投入增加, 经费渠道也不断扩展, 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校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 这就需要建立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来满足新时期的财务管理需要。如:我院当前就存在财务人员紧缺的问题, 学校学生人数过万, 而财务处工作人员仅有7人, 其中还包含2名处长和1名电算化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在进行支付审核时, 想要确保预算得以有序执行, 不仅要从事财务核算, 还应确保审核报销要求的二级经费合理、合法运用, 同时为相关部门及科室提供意见, 促进沟通及交流, 协助他们合理应用二级经费, 并且定期对二级经费进行查询。这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工作量增加, 综合素养要求提升, 因此, 就需要配备相应的财会人员, 尤其是管理人员, 确保二级财务管理有序开展。建立权利、责任和利益统一的学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不断发展具有资金管理、资金筹划和资本运营等多功能的财务管理模式符合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发展趋势。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要能体现院系办学的自主权和办学的积极性, 同时要求学校给予其应有的财务管理的自主权。

(二) 符合学校规模扩大的具体要求

随着人们学习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各类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多,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 各大高校纷纷扩展办学规模。这一现象导致原有的管理体制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办学要求, 这就要求必须建立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在二级财务管理制度下, 院系享有学校大部分的管理权力, 但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权。为了更好的激发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学校可以适当的将权力下放, 并建立起权、责、利相统一的学校二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这样不仅能使院系的团队精神得到强化, 也能够充分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三) 符合学校财务管理效益的需要

在原有学校财务集中管理方式中, 校级财务需要对院系的财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核算。由于院系没有财务管理的自主权, 且没有制定科学的预算制度, 这就导致院系某些急需经费建设的项目无法落实, 影响了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针对这一问题, 财务部门应该始终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开源节流, 并且应该遵循多劳多得、奖励先进等原则, 建立符合高校财务情况和发展情况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理顺学校和院系之间的财务关系, 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 使院系管理财务的自主权得到体现, 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能够使院系树立起责任意识, 从而使学校的资金能够被合理的调配和使用, 保证学校财务管理效益的提高。

二、建立高校二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高校经济责任制

校长是高校的法人代表, 需要对学校财务工作负责。但由于这方面的规定没有得到较好地执行, 所以目前我国高校的二级院系领导只享有权利, 但没有相应的义务, 这就使经济责任不能被具体落实。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 将责任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依据, 本着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财力集中和权利下放, 并且按照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 来明确高校财务负责人的相关权利和职责。这就要求高校的校长将财权下放, 委托学校的其他负责人来行使财务管理的权利, 并对其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按照学校的管理层来划分出校长、处长、财务负责人和基层负责人等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通过各级间的管理和带动,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经济责任制, 并明确各层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应该遵守的有关纪律, 使经济责任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我院收入系部的创收经费, 包含系部办理培训班的经济收入、资源管理的经济收入及社会服务 (礼仪) 的经济收入, 除了提取10%-15%的管理费用外, 全部返还系部使用。另外合作的实习企业所交付的学生实习管理费用留存50%后交系部、部门进行自主支配, 从而提高了我院而二级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 完善财务管理构架, 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遵循校长负责制的原则, 如有重大的经济事项, 应该由党委会进行研究。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财经工作领导小组, 并负责协调和处理各类经济关系。还应成立高校财务预算委员会, 负责对学校预算进行科学决策。高校应该在二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建立起完善、合理和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应该建立起高校的财务管理的宏观组织构架, 充分发挥学校的宏观监管能力。在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 应该做好财经领导小组和预算委员会等组织建设, 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其次应该加强对学校微观财务管理组织的建设, 不断完善财务部门的各项功能, 做好财务部门的组织建设。我国目前高校财务机构功能较单一, 仅能满足财务方面的日常工作。为了使财务工作能够长期发展, 应不断完善和增加财务部门的各项职能, 主要包括资本运营和资源筹划方面, 这就需要学校的组织机构应该适当的引入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

(三) 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高校财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在高校开展二级预算管理, 能够促进二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二级预算管理体系, 要对预算管理的职责进行明确, 并做好支出控制工作。 (1) 预算编制方法。推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就应建立起以学院为主体的预算体系。将学校经费分为科研经费、活动经费、教学经费、教育经费和行政经费等, 学校在年初根据的工作任务和计划来编制财务预算, 由财务部门审核后提交学校党委会审定通过后方可实施, 最后由财务部门来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2) 预算控制。预算经过党委会的审议下达后, 任何部门和人员不能进行随意更改, 如需调整的, 要经过严格的审批, 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财务部门要利用预算控制财务收支, 以保证收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如没根据预算来严格执行, 应该追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 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预算控制下, 不仅要控制好各项指的执行情况, 学院还应该进行自主监督和管理,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检查, 将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做对比, 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差异和原因, 这样才能便于对预算结果进行改进。另外, 还应对表现良好的个人或团体予以奖赏。如我院对后勤服务公司, 成教学院”规定了任务指标, 编制年度经费的预算, 在年终进行考核时, 如能超额完成任务, 就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 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增强了我院二级财务管理的能力。

(四) 建立和完善财务目标管理制度

高校财务管理权利下放后, 为保证院系能自主管理, 充分调动学院和教师的积极性, 就应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虽然二级院校存在学科差异, 但也有一定的共性, 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体系也大体一致。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围绕学校年度计划、院系间的差异和发展目标案例制定。为提高高校经费使用效益, 保证院系能够顺利完成财务管理任务, 应将学院经费和高校考核指标联系在一起。如高校在年初确立二级院系应完成的目标, 年终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经费划拨, 如超额完成任务的, 可以给予适当奖励。

三、结语

在高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 建立相应的二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并对二级财务管理的行为进行规范, 这样才能保证高校长期健康的发展。高校在运用二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过程中, 只有不断地进行调研、寻找规律和总结经验, 才能使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从而有利于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数量不断增加,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高校财务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原有财务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建立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从而使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文章阐述了高校构建二级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探讨了建立二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二级财务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8.构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机制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构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机制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学生既是学校的主体,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学生既是被教育管理的对象,更应是教育管理的主体。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将最终取代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这是学生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归属。它以人为核心,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力求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依靠人,注重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本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根据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权利和主人翁地位的基础上,突现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搭建平台,为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发挥学生的才能,实现学生的基本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提供支持。

可以看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核心思想;第二,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追求组织高效运转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获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二、构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机制的必然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校学生的工作空间更加广阔,新的形势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建立人本管理的机制,不仅是我国高校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走向

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行政管理模式,即管理者凭自己的经验,行使学校赋予的权力,自己说了算的管理学生的方式;第二,外控性管理模式(操作性管理模式),即管理者用制度、目标等控制指标管理学生的方式;第三,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即管理者视管理为一种完全服务于人的手段,以促进管理对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管理方式。

实践证明,行政管理模式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见物不见人,是一种压制性的管理。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往往与管理者个人的主观好恶具有极大关系。外控性管理模式虽见人,但却将人物化。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

现代信息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日趋激励,学生对学校有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能力与素质,保证其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他们既期望自己在校期间能获得某些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又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学校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还期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

因此,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质应该是为学生的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传统学生管理的制度化的特征和没有人情味的标准主张以服从、整齐划一、效益优先为管理价值取向,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本质是相矛盾的。

三、构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机制的策略

考虑到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必然转向,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有必要从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构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机制。

(一)理念层面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念的转变必将带来我们在学生管理中方式、方法、手段的创新。这里所说的理念的转变就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确立,以及对人本管理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高度认可。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学校学生管理中,要特别重视研究管理对象,了解管理对象,从管理对象的要求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管理对象的发展需求。

高校学生管理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意味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只有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他们、尊重他们、服务他们,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到主人翁的地位,主动地以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的角色管理好自身,推动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必须彻底摈弃“以管理为中心”、“以处罚为手段”的观念,创造条件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真正成为具有积极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

(二)操作层面

首先,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构筑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人文基础。高校学生人本管理首先要研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的资质、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个性,所以高校学生管理要因人而异、因需有别。

在我们看来,成长和成才是大学生最大的愿望和需要。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必须以学生的最大需要为出发点,一方面要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学生事务咨询中心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解决学生在学习、经济、情感、就业上的各种压力,为他们提供经验性指导,创造舒适和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如学校团委和学生会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知识经济讲座等满足学生的成才愿望,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只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两个方面,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其次,让学生参与管理,发挥他们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他们具有对自身的学习、生活进行选择、决策和控制的愿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和实行学生工作以管理者为指导、学生自身为中心的有效管理模式,发挥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这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最后,要建立相应的目标激励机制,构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动力基础。“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激励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目标决定的,目标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

高校学生管理者应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常用的激励方法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物质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动机,满足大学生的生活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神激励就是通过表扬或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等手段来激发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鼓励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学习和工作,引导大学生不断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http://www.stuln.com/renshengdaoshi/zhidujianshe/xsjy/

9.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九

(一)是社会转型期多样性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和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且随着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外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涌入我国,从而使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8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也开始在全国高校推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视态度。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把德育工作的任务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只重视德育工作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忽视其塑造和激励作用,过分依赖显性教育,缺乏与隐性教育的互动整合,结果导致了德育功能的弱化。

(二)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高校德育中两个基本的教育形式,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现代教育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认同。长期以来,大学生受国外腐朽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道德冷漠、社会责任感不强和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并且对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反感和排斥,使得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大的弱化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虽各具特色,功能互异,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不能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我们既要否定过去只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的做法,也不完全认同目前某些学者片面强调隐性教育的说法,而是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使其互为补充,互为转化,互为渗透,从而更好地拓展德育空间,开辟德育渠道,收到德育效果,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三、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

(一)课堂生活中,夯实整合的基础

在课堂生活中,要注重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显性教育的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思路向教育客体传达。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和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一起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宣传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帮助学生认识主流文化。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育意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增设一些人文社科的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优势互补。人文社会科学有两大特性:一是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它既要研究事物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事物的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国古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辉煌,名家辈出,诞生了一大批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等等。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巧妙的与专业课的传授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西方的学校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的“渗透”作用,他们开设诸多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宗教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课程,在接受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众多的观点中进行辨别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自觉性。

(二)社会实践中,拓宽整合的途径

在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另一有效方式,就是教育主客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所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开放式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公司、高校、农村等地方进行调研,获知各方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各领域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每次调研结束,可总结各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反思所学理论的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并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高校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生活,没有工作和社会经验,“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在学校职能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勤工助学或挂职锻炼,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独立工作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组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社会宣传可以包括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弱势群体、相关专业技能、普法宣传等;志愿活动可以包括公益服务、支教支边和社区共建活动等。通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在为同学和其他公民提供了相关信息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外,高校学生还培养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认知能力,提高了社会的公德水平,更有效的促使了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践中的整合。

(三)网络生活中,丰富整合的载体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匿名世界经济学家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网络的普及,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进行整合。网络扩展了显性教育的空间,以前的显性教育只是在公开的场合、面对面的进行,有了网络这一载体,人们可以不管距离进行即时的交流与学习。网络为显性教育增加了更多的教学手段,教育主客体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学校论坛、QQ群、电子邮箱等进行互动交流,教育主体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活动,兼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同时,网络为隐性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互动平台。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隐性教育方式,许多学生不愿参加,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他们与老师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网络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利用网络的这种虚拟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表个人见解,利用网络帮助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网络充分发掘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10.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十

生涯发展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运行机制的思考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急速推进的背景下,需要加强系统化的求职与就业指导,构建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运行机制.本文就西方生涯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对就业指导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环节作了介绍,可为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

作 者:任治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 ”“(34) 分类号:G64 关键词:生涯发展   就业指导   环节与策略  

11.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校院两级管理;教学管理;高等学校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而教學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由学校一级的职能部门负责教学规划与决策,教学资源的调配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运行,学院一级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教学任务的实施与运行。随着全国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与办学规模的扩大,这一管理模式很难确保教学活动稳定高效开展,学院一级的教学主动性与积极性能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概念被提出,并且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是“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同并实施。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各个学院具体的教学管理,使得学校整体的育人质量和教学水平达到最优状态,但如何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调动学院一级的办学积极性,发挥教职员工的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1.1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按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权利集中在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学院一级的教学部门事务性工作大大繁重,这将丧失教职员工的工作的主动性,导致高校的教学缺乏活力。同时,办学规模的扩大也会导致院级单位的增多,校领导的管理幅度的增宽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下放办学权力与义务,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1.2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校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动力。现代的科技发展趋向综合化,这就要求高校的科学研究实现多学科交叉与交融。学院一级单位拥有相近的学科专业,在专业建设上能够统筹管理,打破原来多专业难以跨界交流的状况。因此,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是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培养多元化人才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专业性的技能,还需兼具综合性的能力。学院一级的教学管理能够更加微观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方向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层面宏观上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因此,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是培养多元化人才的必然要求。

1.4与国际高校交流融合的必然要求

我国各大高校与世界高校的交流日益频繁,而各国的高校大多采取学院为实体的管理模式。因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有利于与世界高校接轨,促进与国际高校的交流与融合。

二、目前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自从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概念被提出后,就陆续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与采纳,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观念陈旧

传统的教学管理的模式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一时之间很难改变。校院两级的教学管理模式需要学校与学院两方面转变思想,达成共识,只要有一方不接受这一教学管理改革理念,这一教学管理改革的模式将无法推行。

2.2 学院教学管理自主性不足

高校运行机制是构成学校系统的各个要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的工作方式,它影响着高校构成结构与职能的发挥。对于学院级的教学管理而言,缺少应有的人事、经费、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建设的自主权,许多高校在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之后,并没有把真正的权利下放至学院一级教学管理部门,致使院级的教学管理有虚无的权利和无尽的义务。这种运行机制的不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的教学质量。

2.3 校院两级权责不明

权责相等是管理的重要原则。权利分配体系是构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的灵魂,也是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保障与基础。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启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但内部的管理体系权责不明。主要体现为校、院、系的职能、权利划分不明确,责任分工不清晰,学校的宏观调控和学院的自主调配积极性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学院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主体,应该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学校作为整体把控者,运用政策条件将校、院的权利、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宏观调控教学资源,使得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得以提升。

三、推进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建议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推进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改革首先要从理念改革入手,树立现代管理学新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重视一线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遇到问题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在教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讲究管理的方式与艺术,宽严适当、刚柔并济,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终极目标,宏观上贯彻落实好学校的规范,微观上发挥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唯实与创新相结合,真正实现有效的“管”和科学的“理”。

3.2明确管理权利与职责,加强制度建设保障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核心在于办学自主权的下放,把管理的重心下移至学院,给予学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配置、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权。学校和学院是两个层次的教学管理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不尽相同,只有明确了双方的职责,才能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让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杜绝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学校一级是教学管理的方向掌控者,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根据教学的规律,制定出合理的政策,调配教学资源,监督教学管理的过程,从宏观上把控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引导全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为教学工作服务。学院一级是教育教学的主体,面对广大的教学工作者与师生,应狠抓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与监控,切实行使学校赋予的自主权利,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办学活力。

在明确校院两级管理权利与义务的同时,应统筹协调,建立制度机制保障。学校职能部门应出台教学管理制度,细化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完善制度建设,特别是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构建方面,为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3]。各基層教学单位应根据自身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度的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管理制度, 并不断修订、完善、创新,形成有特色、多样化的的教学管理制度,有效的指导学院的教学管理。

3.3建立公平有效的教学奖惩和评价机制

教书育人是高校永恒的工作主题,而学院的教学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育人的质量。建立教学质量体系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也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想要让校院两级的教学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实现校院联动,就必须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进行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建立公平有效的教学奖惩和评价机制,激发教职员工的自身潜能与发展动力,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高校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制度是国家建立的对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所高校也应当建立一个科学、公平的教学奖惩和评价机制,从教师自评、互评、专家他评以及学生评价等各方面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确保其科学与公平,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制度[4][5]。这不仅对院级教学管理提供目标和依据,也促进学院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加快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学奖惩与评价机制也是学校宏观把控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重要途径。

3.4搭建交流平台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是渐进式推进的过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问题或阻碍,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首先,学院应利用教学团队的例会制度,收集教职员工的反映的问题,教学团队内部可以解决的应及时予以解决,其他问题可向上一级院系反映,经过学院研究讨论予以解决,形成教学讨论写作机制。其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沙龙活动,了解基层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经验交流,共同解决校院两级管理推进过程中的障碍。

四、结语

构建和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复杂工程问题。以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改革为主线,既着眼学校的整体运行状况,又刺激学院的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行政管理人员和师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构建好以人为本、协调高校运行机制平台。这对于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田军. 普通高校两级教学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林区教学, 2010(11):27-28.

[3]鞠蓓蓓. 从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J]. 江苏科技信息, 2015(2):29-30.

[4]贾让成,俞建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责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5)8l一83.

[5]龚志文,郭灵.浅析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策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1):76—77.

12.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 篇十二

一、开展国防教育, 提高应急意识, 做好教育衔接

利用高校资源大力开展国防教育, 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应急意识是实现高校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融合衔接的有效途径。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 旨在使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 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 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良好的高校国防教育, 是使高校大学生在国家采取紧急措施时, 能够快速、及时地由平时状态转入应急、应战状态, 有利于迅速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突发、紧急事件服务。

着重集中教学教育, 突出国防教育效果。新生军训是集中教育的一种方式, 加强新生军训是贯彻《兵役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一项重要措施。扎实地开展好军训工作能够为以后的国防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在军训过程中, 大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一些有用的军事理论知识, 包括军队职能、军人的职业道德、连队生活制度、基础技术动作和战术动作, 如队列动作、步兵单兵武器操作、“三防”知识以及单兵和小分队战术等, 还可以在学校的安排下进行逃生演练、普及防火、防盗、防水、防电、防骗的安全知识。应急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进行, 使学生认识到应急分队与安全责任的重要。通过军事理论教育, 了解更多国防知识, 掌握军事宏观思维, 能够分辨信息真伪, 增加对一些应急突发事件的预知, 懂得如何应对和把握。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 而且在面对紧急事件时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迅速高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加强专题教学教育, 提升大学生国防知识。专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红色资源, 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 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到革命圣地感受红色革命精神, 学习革命前辈吃苦耐劳的革命斗志。专题教育做到以典型促进步, 以先进带落后。应急管理机制要在实践中得到完善, 通过学习, 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做到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相衔接, 高校国防理论教育必须确立好教育目标, 使专题教育能够有的放矢。高校的专题教育应当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基调, 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国家利益观;培养大学生对国际时局政治的观察能力, 提升他们主动学习应急应战知识的意识;以革命英雄主义和光荣传统教育大学生, 激发他们爱军习武、拥军爱军的精神;学习军事常识和军事高科技知识, 为祖国繁荣富强做贡献。

强化实践教育, 培养大学生国防思维。国防实践教育, 是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从实践中探索, 着眼人才培养的军事化, 在大学生中实行军事化日常规范, 在学生组织中建立高效顺畅的管理体制, 建立责权明晰、结构合理的管理体制, 将实践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方式。强化高校实践教育能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思维, 对于应急意识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坚持用好高校主阵地与部队大熔炉两种资源, 以创新精神推进创新实践, 逐步健全完善合作机制, 丰富合作内容, 拓宽合作渠道, 提高大学生的军事技能, 能有效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突发事件出现时, 要能够迅速行动起来, 真正成为我国国防建设的强大后备力量。

实施网络国防教育, 拓展大学生国防视野。实施网络国防教育, 是创新高校国防教育的手段, 也是教育科学技术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开展网络国防教育, 是国防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如构建网上教育基地, 为大学生提供最新信息。开展网络国防专题应急处理教育, 是针对突发事件开设的专门性网站。开展网上“应急问题热点、难点”讨论, 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鼓励大家积极建言献策。开展高校网络国防动员与应急方法技术实践、开设国防安全网络课程, 针对安全形势, 应对突发事件, 实现高校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教育的网络渗透。网络信息量大, 要能辨认真伪信息, 预知突发事件, 正确处理。让网络国防教育进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热情。开展多种多样的网络国防教育形式, 以网络为平台, 适应新时期信息化的需要。

二、紧贴高校实际, 创新体制机制, 做好人力资源衔接

国防动员无论是“应战”还是“应急”功能, 首要的都是人力资源的调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应急人力资源储备的一体化, 其实质是着眼国家综合安全的需要, 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战结合”的要求, 在后备力量建设中注重开发其平时“应急”的功能。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经过军事化培训———军训, 基本具备了国防军事观念和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 在突发事件人力资源调配中能够担当骨干力量。

创新组织机制, 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与军训团营连体制的结合。要切实利用好军训团营连体制, 发挥组织优势, 使其长效化、固态化发展。军训团营连体制下的学生在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中可作为常备力量随时投入使用, 不管是“应战”还是“应急”, 在军训连制度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 即可按需要使其发挥作用。每学期以团营连为单位固定开展一到两次应急疏散训练,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加强国防知识与军事知识教育, 做好知识储备。

挖掘固有优势, 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与应急分队建设相结合。重点在于健全国防动员体系, 整合应急资源, 实现互联互通共享。要整合应急力量, 统筹高校中的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既要立足平时应急, 又要立足战时作为后备军力量应战, 按照平战结合、专业对口、精干高效的原则, 对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专业队伍, 如消防、抗洪、维护治安分队等, 实施二者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高校资源丰富, 人才力量充足, 切实结合学校特点, 优势资源十分凸显。

利用高校资源, 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与在校国防生的结合。在高校建设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中, 国防生应发挥主力军与示范先锋作用。国防生军事化程度高, 组织机构完备, 纪律意识强, 国防知识丰富, 特别是接受过军事技能训练和高强度体能训练, 在国防动员体系中可作为领导与优先力量考虑。国防生的优势在于组织与纪律, 这也是处置突发事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国防生能够担任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中的骨干力量。

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与退伍军人的结合。近年来, 大学生入伍人数越来越多, 相对而言大学生退伍军人也明显增加, 加之学校吸收的军转干部, 这些有过军旅经验的人将在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的融合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他们经历过正规军事化培训, 具备各项军事技能, 组织纪律性强。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 他们将很容易发展为高校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的中坚力量。

三、完善国防设施, 发挥高校优势, 做好硬件衔接

高校人员密集、知识层次高, 着眼高校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的衔接融合, 完善完备高校国防硬件设施, 进一步发挥高校科学技术先锋队对地方国防建设的支持作用刻不容缓。

利用现有设施和储备, 加强维护和补充。目前, 各高校均有完备的防空警报系统, 大部分高校也有防空洞等紧急避难场所。各高校要充分利用防空警报网络和各应急避难场所, 加强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的演练, 确保整个学校能够迅速由平时转入应急状态, 由平时转入战时。在平时要加强防空、防火、防电、防水的演练, 确保发生紧急事件的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学校电力维修部门也储备有大型起降机械、专业维修器材等装备, 确保能在第一时间保障最紧急的需求,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紧贴学校实际, 加强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高校存在人员、建筑物密集, 资金紧张, 应急设备老化淘汰等问题。学校要加强应急设备建设力度, 完善应急警报网络和安全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空间, 修建地下防空设施和露天体育场;与地方开展合作, 共同筹集资金建立防空应急设施和物资储备体系, 共同进行应急设备的建设和物资的储备, 广泛拓展应急避难场所的范围和种类。设立专门的应急设备基金项目, 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 并将此做法制度化, 用于老化、淘汰硬件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使高校拥有更为先进的高技术设备, 提高应急和国防动员的效率, 迅速处理出现的紧急情况。

发挥高校优势, 加强平战结合课题的科技研究。依托大学武装部、国防教学教研室、军训团, 加强平战结合课题的科技研究, 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学校可以专门设立进行平战结合课题研究的创新基金项目, 对有成果、有贡献的研究人员予以奖励, 广泛激发师生们的科研热情。成立平战结合研究课题组, 由骨干教授担任组长, 保证科研的效率和效果。加强与军区、军分区以及军事院校的联系、沟通, 开展长期平战课题研究领域内的合作, 促进课题研究迅速走向应用和实践。另外, 与军区签约进行国防生培养的高校也可以依托培养国防生的学院进行课题研究。

突出高校特色, 加强对周围高技术设备应用的指导。地方高校特点就是高知识人群密集, 对最新的高技术设施了解更为全面、熟练。充分突出高校的特色优势, 辐射周围地区的人群, 让高校周围的人群广泛受益。高校师生掌握着较为及时、全面的信息, 对国防教育又有着深刻的理解, 熟练地掌握高技术的应急设备应用方法。学校要利用诸如大学开放日、应急知识走进社区、国防教育宣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 充分加强对大学周围居民在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方面的知识、高技术设备的应用, 借此途径广泛开展与地方的合作, 将高校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摘要:研究探索高校国防动员“应战”与“应急”相结合的体制、制度和方式方法, 是新世纪、新阶段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上一篇:高中作文:如梅在雪700字下一篇:唐县看守所监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