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精选10篇)
1.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 篇一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探究计算方法
1、整时段时间的计算 ⑴出示节目表
⑵问:从节目表上说说“六一剧场”是几时播出?几时结束的? 如何计算它的播放时间呢? ⑶讨论计算方法。⑷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2、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⑴问:你还想知道哪个节目的播放时间? ⑵师生共同进行计算。强调书写的格式要求。⑶小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1、想想做做1
出示题目,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
每天的借书时间分成了几段?
应该怎样求出每天借书的时间呢?
学生尝试练习,再集体讨论。
2、想想做做2
提出观察要求:图中有几家不同的商店?它们各自的营业时间是从几时到几时?分别分成了几段?
尝试完成各商店的营业时间,并组织讨论交流。
3、想想做做3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算一算。
评讲交流做法和想法。
2.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 篇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够正确读、写。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纸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星期天明明和芳芳去郊游。看,他们带来了哪些食品。(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
2、提问:这些东西怎么分才能使他们分得的一样多呢?(板书:平均分)
3、你们可以帮他们分一分吗?
把4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得几个?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得几瓶?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得到几个?(半个)课件演示
师:把这个蛋糕怎么切?中间切开,为什么在中间切开?
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它的一半,这一半能用整数来表示吗? 师:半个我们表示为二分之一个。(板书:二分之一)
二、新授
(一)认识1/2。
1、师:我们把左边的这1份给明明,明明就得到了这个蛋糕的1/2。
2、大家看二分之一是怎么写的。
先写一横,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它读作二分之一。
3、大家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写一写。
4、明明得到了这个蛋糕的1/2,那芳芳得到这个蛋糕的多少呢? 小结:所以我们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它是指什么?
提问:谁还能完整地来说一说蛋糕的1/2是怎么得到的? 同桌相互说一说。
请生回答再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二)表示长方形的1/2。
(1)出示:长方形纸。表示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吗?小组合作动手折一折,并把它的1/2涂上颜色。比一比,谁做得又好又快。
(2)教师巡视,辅导怎么折
(3)投影展示三种折法,课件出示三种方法。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张纸的1/2的,你能仿照黑板上的这句话来说一说吗?【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4)问:为什么涂的形状不同这3种方法都表示二分之一? 【都是把这个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追问:涂色的表示二分之一,刚才没涂得空白的部分表示多少?
(三)小组合作判断:下面哪些表示1/2。
师:为什么其它不表示1/2?【必须要把物体平均分】
(四)书写1/2(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1/2了解得非常深刻了,1/2的各部分还有名称呢?(2)请你打开书本98页,自己看一看。交流:分数线,分母,分子
(3)教师说明:分数线它表示的是将一样东西平均分,分母表示的是将它平均分成几份,1就是其中的一份。
(4)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称为---分数。
三、认识其他几分之一
1、提问:除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1)请选择一张图形,折一折并涂色表示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小组合作,折一折,说一说为什么是几分之一。
(2)并上台把你折的分数写下来,一起校对。其他同学把你创造的分数在草稿纸上写一写。
(3)师:为什么它们表示几分之一?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2)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把一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
3、想想做做第2题
4、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一条彩带,这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把这个彩带看成1,第二个是把1平均分成几份?
四、比较大小
1、谈话:学生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谁来猜一猜,1/2和1/4谁大?(1)师:大家拿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小组合作,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观察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2>1/4(2)交流比较。
(3)用同样大小的圆涂出它的1/8,和刚才的1/4相比,结果怎么样?板书:1/2>1/4>1/8。
提问: 通过这三个分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同一个圆平均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那每一份就越小。(4)出示:一个大的圆表示1/4和一个小的圆表示1/2 问:这个1/4和这个1/2相比,哪个大?
这样的两个圆它们能比较大小吗?因此我们在比较两个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的时候一定要在什么前提下?(同样大小的圆纸片)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在书上涂一涂。师:你是怎么涂的?(2)说一说,比一比。你是怎么想的?
3、做“想想做做”第6题.4、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出示: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
五、总结、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数,它叫什么?
请观察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板书:几分之一)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3.苏教版三上数学 第一单元测试 篇三
班级
姓名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每空1分,共30分)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261×3的积是()位数,621×3的积是()位数。
6×405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
2.小明一把大约可抓起120粒黄豆,照这样计算,5把大约能抓起()
粒黄豆。
3.一辆卡车一次运走65袋水泥,运走300袋水泥,()次就够了。
4.在○里填上<、>或=。
7×280
○
208×7
105×2×4
○
105×8
5×80
○
6×70 9×302
○
9×320
5.6时=()分
5分=()秒
6.在80×□<650中,□最大能填()。
7.下面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用线连一连。
496×5
240
504×6
2500
386×7
2800
290×8
3000
8.按要求填写:
(1)在504×8、906×4、9×502、7×604算式中,得数小于4000的算式是()。
(2)□的个数是○的3倍。(在横线上画□)
○○○○
(3)400×6积的末尾共有()个0,320×5积的末尾共有()个0。
9.红带子长25米,黄带子的长是红带子的4倍,黄带子长()米。黄带子比红带子长了()米。
10.顾老师从美团网上买一张电影票是28元,她想和爸爸、妈妈周五晚上一起去看电影,请你估算一下,花100元钱买票够吗?(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并完成相应的填空。)
够
不够
想:
把28看作(),()×()=()
○()
三、计算。
(共24分)1.口算。8分
21×3=
16×3=
50×6=
7×5+6=
101×7=
900×6=
27×3=
4×8+7=
2.用竖式计算。16分
407×3=
805×4=
328×5=
5×369=
319×4=
286×6=
125×8=
306×5=
二、填表:请你算一算,将下表填写完整。
(6分)溜冰鞋每双385元
篮球每只180元
书包每只106元
4双
6只
5只
共()元
共()元
共()元
三、解决问题。
(共40分)1.去年放养了384尾鱼苗,今年
放养了多少尾鱼苗?(本题4分)
2.希望小学图书室有4个书架,每个书架上上都放了285本书,借出386本,还剩多少本?(本题5分)
3、奶奶买了一根5米长的红丝带编中国结。(本题8分)
(1)编一个中国节要用红丝带110厘米,编3个中国结要用多少厘米?
(2)编好3个后,这根红丝带还剩多少厘米?还够编两个中国结吗?
客房价格
单人间:88元
双人间:138元
三人间:150元
4、右边是某旅游景区宾馆客房的价格。(本题8分)
(1)住3个双人间和1个单人间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该宾馆共有三人间56个,国庆期间,某旅游团共有170名女游客,全部住三人间,能否安排?
5.2014年共有52个星期零1天,2014年一共有多少天?(本题5分)
6.国庆七天假期,小军一共看了105页书,小明每天看18页,他们俩,谁看的多,多少页?(本题5分)
4.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课题
[刚步入课堂,学生会出现紧张情绪,首先运用轻松的谈话,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然后转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轻松自然。]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此处安排数手指的活动,利于学生了解(或熟悉)点数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做好参与数数活动的准备。] 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出示教科书上彩图。
[挂图也可以制成多媒体电脑课件出示。先引导学生看图自由发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按数量的多少数,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引导学生发现个数相同的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图中的数量。)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数字“2”的教学与上面过程相似。)[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习惯。]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
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实物
[此处安排学生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小结:
5.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 篇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一个数与0相乘得0”。2.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结合估算和已有的笔算方法,让学生独立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且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索“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老师今天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听完后请小朋友回答藏在故事里的数学问题。
星期六,天气很好,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都去河边钓鱼,他们钓得可认真了,小黄猫钓了2条鱼,小红猫钓了2条鱼,小蓝猫也钓了2条鱼。
2.听了这个故事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吗?学生说师板书:2+2+2=6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来表示吗?学生说师板书:2×3=6或3×2=6 师:你怎么想到是改写成2×3=6或3×2=6
3.师:是呀3只猫一共钓了6条鱼,第二天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可是他们今天钓得并不认真他们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课件出示小猫钓鱼图)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因为3个篓子里都没有鱼。
师:对,由于他们做事不认真,三心二意,结果一无所获,我们小朋友可别学他们哦!
师:那么我们可以说小黄猫钓了几条鱼呢?生:0条。那么小红猫、小蓝猫钓了几条鱼呢?生:都是0条。
师:根据这个故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生说师完成板书:0+0+0=0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指名汇报,师板书:0×3=0或3×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
4.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和3相乘等于0,下面我们再来算两道题目,76页的想一想0×7= 8×0=
做在书上。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你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让学生说出4——5题师快速板书在旁边。)
6.师指着题目问从这些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7.先小组讨论,再指名回答。
师课件出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8.老师再来考考大家
0×2500=
10000×0=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有关0的新的知识点,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4个同样的看台,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这一个看台到底有多少个座位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后小组讨论: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知道的?(讨论)
3.学生反馈:(1)数出来的。(2)用乘法做的:17×6=102(师板书,并指着17和6问: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两个信息的?生回答)
师: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那么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你能列出算式吗?板书:102×4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回答大约有400个或400多个)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师:那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一起来计算一下,把书翻到76页用竖式算一算,指名一人板演。师指着十位上的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0?生回答(因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师:看来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刚才小朋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3个学生做在黑板上。)
反馈:第一题集体校对一下得数;第二题等于2428,师马上问:为什么这道题的十位不是0呢?(生答)师:全对的举一下手,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聪明。老师以前碰到过一个小朋友叫马小虎他做题可马虎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看77页第三题)
2.先找一找他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下面。3.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5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生回答师逐一板书:205 198 202 196)
师:你能估计出4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指名学生回答。师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回答。
四、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出示标题:对,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五.布置作业.
最后请大家完成作业第4题。
板书设计: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2+2=6 2×3=6或3×2=6 0+0+0=0 0×3=0或3×0=0
17×6=102 102×4=408(个)1 0 2 × 4
---------------
6.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三 篇六
苏教版数学第二册教案-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选择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方法,熟练计算。
教学资源:
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门在举行游艺会,小朋友,你们想去看吗?那,我们出发吧!
二、过关游戏。
1、第一关:智力大考盘小狗忘了5+814-6 该怎样算,你们能帮助它吗?
交流不同的思维过程及方法。完成练习三第1题。
2、第二关:方法大比拼。
小兔在计算7+6和12-5,它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你能找到几种?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完成练习三第3题。
3、第三关:大象采椰子 学生理解题意后,组织学生游戏。完成练习三第2题。
4、第四关:数字密码,完成练习三第4题。
5、第五关:问题解决。完成练习三第5、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计算。
6、第六关:数学小迷宫,练习三第7题。
小猫准备了一些蜡笔,请你给得数大于8的涂上红色,得数小于8的涂上绿色。
三、自主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7.苏教版三上数学期中检测卷一 篇七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35分)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门高约2()。
跳绳长约20()。
汽车每时行驶76()。
2.填一填。
3000米=()千米
80毫米=()厘米
200厘米=()米
5米=()分米
7分米=()毫米
9千米=()米
3.看一看,写一写,读一读。
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4.在里填上“>”“<”或“=”。
20131999
483438
30÷535
56÷78
8691001
39203902
72÷88
25÷530
5.找规律,填一填。
(1)988,989,(),991,(),()。
(2)7790,7890,(),(),8190。
6.学校买了50个篮球,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到()个,还剩()个。
7.学校运动会上,50米赛跑有32人报名。如果每组最多分5人,至少需要分()组。
8.看一看,填一填。
书店在广场的()面,小乐家在学校的()面,果果家在学校的()方向,学校的东北方向是()。
二、辨一辨。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与南相对的方向是北,与西南相对的方向是西北。
()
2.在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四位是万位。
()
3.5176里有5个千、1个百、7个十和6个一。
()
4.6425>6□35,□里最大可以填4。
()
5.☆÷8=6……□,□里的数最大是7。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右图中铅笔长()。
①
5厘米
②
6厘米
③
6毫米
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3000的数是()。
①
2001
②
2900
③
3010
3.右图①号杯里大约有100粒豆子,②号杯里大约有()粒豆子。
①
200
②
300
③
400
4.□×8<60,□里最大能填()。
①
②
③
5.五(1)班同学去医务室检查视力,每次进去6人。贝贝排在第25个,第()次才能进去。
①
②
③
四、计算挑战。
(共12分)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0.5分,共6分)
12÷6=
54÷9=
24÷6=
64÷8=
35÷7=
72÷8=
32÷4=
9×2=
40÷8=
15÷5=
16÷4=
42÷7=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6分)
36÷6=
54÷8=
25÷7=
五、我会按要求解决。
(共12分)1.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用线连一连。(4分)
5023 314 9836 3078
2.淘气家离学校920米,笑笑家离学校和淘气家差不多,小洁家离学校比淘气家远多了。
(1)笑笑家离学校有多远?
画“△”。(2分)
856米
913米
1200米
(2)小洁家离学校有多远?
画“○”。(2分)
798米
930米
1600米
3.收玉米。
小鹿
小猴
小熊
狐狸
数量/根
867
1031
1960
1400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四个小动物收的玉米数量。(4分)
()<()<()<()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共26分)1.折一颗五角星需要8厘米长的彩带。一捆彩带长7分米2厘米,能折几颗五角星?(4分)
2.33张卡片,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张?还剩几张?(4分)
3.(1)笑笑有28元,可以买到几个文具盒?(4分)
(2)乐乐有4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玩具白兵?(5分)
4.妈妈买来18枝花,如果每个花瓶插5枝花,可以插满几个花瓶?还剩几枝?(4分)
5.旅行社45人乘车去机场,至少需要几辆车?(5分)
限乘8人
答案
一、1.米 分米 千米 2.3 8 2 50 700 9000
3.412 四百一十二 3051 三千零五十一
1463 一千四百六十三
4.> > < = < > > <
5.(1)990 992 993(2)7990 8090
6.8 2 7.7 8.西 北 西北 邮局
二、1.× 2.× 3.√ 4.× 5.√
三、1.② 2.③ 3.① 4.② 5.②
四、1.2 6 4 8 5 9 8 18 5 3 4 6
2.五、1.2.(1)
856米
913米
1200米
△
(2)
798米
930米
1600米
○
3.867根 1031根 1400根 1960根
六、1.7分米2厘米=72厘米 72÷8=9(颗)
答:能折9颗五角星。
2.33÷6=5(张)……3(张)
答:每人分到5张,还剩3张。
3.(1)28÷7=4(个)
答:可以买到4个文具盒。
(2)40÷9=4(个)……4(元)
答:最多可以买4个玩具白兵。
4.18÷5=3(个)……3(枝)
答:可以插满3个花瓶,还剩3枝。
5.45÷8=5(辆)……5(人)5+1=6(辆)
答:至少需要6辆车。
8.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 篇八
练习一(2)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写算式。
2、填空。
9+()=14 9+()=17 14-9=()17-9=()9+()=13 9+()=16 13-9=()16-9=()
3、口算卡片
二、口算练习第6题、第7题
xiaoxue.xuekeedu.com
(1)课件出示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同桌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每人选做一行,然后交换。(3)校对,有错误的说说计算过程和顺序。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8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3)看着图练习说图右边的三句话。(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第9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完整的表达题意
(3)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明确单位名称:只 进行小结
四、总结评价
1、引导小结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你有哪些体会。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一读思考题,交流、明确题意 启发讨论(必要时结合画图表示)
xiaoxue.xuekeedu.com
9.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 篇九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预习】
1、作者及写作背景: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出生于翠亨村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先生时,正值作者肩负重任,讨贼兴师,戎马倥偬之际。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
2、黄花岗起义简介:
1911年,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革命党人决定相机在广州起义。起义前夜由于的消息泄露,广州城内风声鹤唳,形势十分严峻,黄兴临时决定于4月27日发动起义。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在满清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革命军举义的枪声,黄兴等一百多个志士,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向当时的两广总督衙门发起进攻,史称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双方展开激战。由于种种原因,四路人马中有三路未能按时策应,起义军势孤力单、众寡悬殊,革命党人牺牲甚多,起义惨遭失败。黄花岗之役死难烈士共100多人,事后收殓烈士遗体72具。
3、关于书序:
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这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勖国人”。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
4、课内知识
(1)注音
艰难险巇
Xī
一抔土
póu
坚毅不挠
nâo
湮没
yān
踬踣者屡
ZhÌ
bô
墓碣
jié
吾党菁华
jīng
编纂
zuàn
全国久蛰之人心
zhé
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zhuàn
怒涛排壑
hè
贼氛方炽
zhì
民国肇造
zhào
杌陧之象
Wù niè
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xù
(2)通假字:
菁——精;唱——倡;已——矣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踬踣者屡
踬踣,跌倒。比喻事情不顺利,失败。
吾党菁华
菁华,精华,指最优秀的中坚分子。
然是役也
是,代词,这。
则斯役之价值
斯,代词,这。
直可惊天地
直,简直。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寿,年岁长久。
顾自民国肇造
顾,但是。肇,开始。
变乱纷乘
乘,追逐,这里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虽,即使。
滋可通已
滋,更加。
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丐,索求。
贼氛方炽
炽,旺盛。
杌陧之象
杌陧,不安,困厄。这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视清季有加
视,比。季,这里指一个朝代的末了。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
倘,倘使,倘若。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继述,继承。述,遵循,依照。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徒,只,仅仅。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勖,勉励。
4、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并注明用法及词义: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惊,泣,动词的使动用法。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zhuàn),名词作动词,为„„作传。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光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
造
满清末造
(时代)
顾自民国肇造
(建立)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代词,它)
草木为之含悲
(代词,代指“烈士壮烈牺牲”)
之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的)
则斯役之价值
(的)
始有墓碣之建修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凭着)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凭着)
以
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拿)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因为)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
(用)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把)
草木为之含悲
(因为,介词)
为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
(表示被动)
予为斯序
(作,动词)
说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以简洁的文字点明了“为斯序”的目的:痛逝者,勖国人。这一“痛”一“勖”,寄情无限,正是序文的主旨。
一、导入课文
在内忧外患不断,民不聊生,国家陷入被列强瓜分的惨痛年代里,一位对中国和她的广大人民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伟人孙中山先生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中山先生的文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合作探究】
一、文章研习
1、研习第一段
①在这一段中作者 “痛”什么?(用文中具体语句回答)
②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作者却要强调它与成功的“武昌之役”是“并寿”的呢?(在原文中找出你的理由)这当中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革命者的礼赞以及巨大的悲痛交织的情感
表达方式由叙事转入了抒情。
第一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岗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作者的情感由沉痛走向了高昂。(第一段以抒情为主,兼有记叙和议论)
2、研习第二段
(1)本段作者笔锋转换,以“顾”字为始,又由上文的高昂转入了悲痛。作者悲痛的原因是什么?
悲痛的原因是,时局动荡,烈士的英雄事迹没有得到应有的流传。
(2)“七年” “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两个时间短语,对表达作者情感有何意义?
“七年”“十年”两个时间概念,表明给烈士修墓、编纂事略的时间跨度之长。作者连用两个时间短语,意味着时间之漫长,也表明修墓编史进程之缓慢。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有的虽有记载而不详尽,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更有甚者,有的连姓名也无法知道!与上一段评说黄花岗之役“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形成对照,强烈地表达了“滋可痛已”的深沉情感。
(3)用“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作类比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表达了对有些烈士的史料不足的情况的痛惜。
第二段:记叙因时局不宁,致使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不得流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悲痛。
(第二段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3、研习第三段
①
这段中,作者 在“痛” 什么?
写“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怎样对得起牺牲之先烈?
②
这段是从 “痛逝者”到“勖国人”非常突出的过渡,文中哪些内容直接表达了号召大家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的目的?
1923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更进一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的三民主义。之后从正面阐明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重要,从反面指出空发感慨的无济于事,正反说理,论述透彻,具有极强的号召力量。
第三段:激励人们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理想的中华民国,从而使《事略》传世而不朽。(第三段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和记叙)
第四段:总括写作目的
课堂小结:在这篇序文中作者哀悼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烈士们,热情赞颂了他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勉励革命党人和全国同胞继承先烈的遗
志,共同奋斗,达到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目的。并提醒民国建立以来,一些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同志尚须努力。
二、写作特色
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语言也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第一段以抒情为主,兼有记叙和议论;第二段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第三段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和记叙。
总之,全文以“痛逝者”之情为血肉,以“勖国人”之理为骨干,是一篇情理并茂的序文。
2、这篇书序用语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如“末造”、“贼氛”、“清季”,蔑视之意显然;
“菁华”、“碧血”、“浩气”,表彰之情可掬。
3、全文排偶叠用,整散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激荡之势,读来琅琅上口。
4、比喻精辟,用典切当,也使这篇序显得更有文采。
【当堂训练】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1、解释下列词语
(1)丐
(2)贼
(3)杌陧
(4)勖
(5)徒
(6)诚
2、请指出句式特点
(1)时予主以讨贼督师桂林
(2)余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3)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3、翻译句子
(1)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译文:
(2)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既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译文:
(3)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大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
4、请给此语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意思。
(1)
(2)
(3)
(4)
(二)1、(1)索求(2)指北洋军阀(3)(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4)勉励(5)空、白白地(6)确实、实在
2、(1)省略句,状语后置句(2)省略句,定语后置句(3)判断句
3、(1)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
(2)不然的话,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使它发扬广大,对这些遗事空发感慨,这实在是后死者的莫大羞耻啊!
(3)我写这篇序文,是为了痛掉死去的先烈,并且用它来勉励读这本书的人们。
4、(1)第一层,开头第一句,略述邹君求序的事。
(2)第二层:第二句,较详尽地写了在非常环境中自己肩负的责任。
(3)第三层:第三句,正反说理,先从正面阐明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重要,再从后面指出空发感慨的无济于事。
(4)第四层:第四句,以简洁的文字点明了“为斯序”的目的,痛逝者,勖国人。这一“痛”
一“勖”,寄情无限,正是序文的主旨。
【作业布置】
1、完成印发的配套练习。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与妻书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注:(1)林觉民:字意洞,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2)陈意映:林觉民的妻子,她通晓文墨,思想解放,是女子师范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3)此文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给妻子写的遗书。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但是)
B.抑汝能之乎(还是,表选择)C.吾爱汝至(到)
D.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终于)
1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译文:这就是我敢干脆(为人民)去死而不顾你的原因。B.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译文: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来替你打算的惟恐不够周到。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译文: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短短的毛笔来形容的。D.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译文: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理想)告诉你,(这)是我不对的地方。
13、以下六句话,全都用来说明作者“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的一组是()①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③与使我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④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⑤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⑥汝幸而得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A.②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B.文章第二段,是全信的核心,烈士尽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C.第三段,用“汝忆否”引出三件夫妻恩爱的追忆,反映了烈士对妻子的眷恋之深。D.第四段,开头用“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作为过渡,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道理。
15、翻译句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
(2)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译文:
四、1、C(至,极)
2、B(所以:用来„„的)
3、A(①③⑤抒发“吾至爱汝”的感情)
4、C(“三件”改为“一件”)
5、(1)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10.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 篇十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调查一下超市里物品的轻重是怎样写的?请你拿出带来的物品,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1:一管牙膏是30克。生2:蛋卷是7 5克。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生4:一袋牛肉干是50克。生5:一袋盐是500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刚才你们所读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就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个质量单位朋友—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体验感受,探求新知。
(一)认识克。1.感知1克。
师:同学们,这是一枚2分硬币,它有多重呢? 生1:1克。生2: 3克。
师:要想知道它准确的重量,我们需要用天平来称一称。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天平。看,这就是天平。(课件展示:天平两边想盘子一样的叫托盘,左边的托盘是来放你要称的物品的,右边的托盘是来放砝码的。)
师:下面请电脑博士使用天平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课件演示天平称重的过程)
师:在天平的左盘放入一枚硬币,右盘放入1克地砝码,观察指针,指针指在了天平的中间,说明这枚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板书)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盒中拿出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心,向老师这样轻轻地掂一掂,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说说你的感觉。
生:很轻。
师:对,感觉很轻(板书)
那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呢?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桌上的天平从学具盒中找一找,称一称,看看几粒或者是几个物品的质量是1克?由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1克砝码,同学们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替代1克的砝码呢?
生:一枚2分硬币。
师 :真聪明!那就请组长将1枚硬币放入右盘中,现在开始找一找,称一称吧!
(小组活动,称量寻找1克的物品)生:大约一粒花生米重1克; 大约六粒黄豆重1克;大约两个回形针重1克;
2、感受10克,100克物品的质量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那10枚硬币是多少克? 生:10克
师:请小组长在学具盒内找出10枚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
(小组内轮流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在盒中找找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重10克?(小组活动,寻找约10克物品)
生汇报:一包金嗓子喉宝大约重10克 一袋感冒颗粒大约重10克 师:你使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生1:用10枚硬币在天平上称出来的。生2:用手掂出来的。
生3:我是看的袋子上的标注,写着一袋重10克。师:大家的方法真不少。
师:那100枚硬币的质量是多少克呢? 生:100克
师:那100克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在学具盒中找到100克的物品。生:1盒香皂重100克,1个QQ肠重100克。生:包装袋上写着100g 师:那这个包装袋上写着100g就是 生:100克。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g是克的英文缩写,在国际上一般用g来表示克。(板书)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种100克的物品掂一掂,感受100克有多重。
(二)感知1千克
1、认识各种秤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看包装袋上的标签,知道了物品的质量,那老师这里有一袋子苹果,能知道他有多重吗?还能在包装袋上看出来吗?
生:不能。师:用天平称行吗? 生:不行。
师:那怎么办呢?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称量物品的质量时,会用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秤,除了我们刚刚认识的天平外,你还知道哪些秤?
(指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秤)
出示课件中的各种不同的秤,引导学生认识。
师: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盘秤,上面的托盘是用来放所称重的物品的,前面有一个盘面,仔细观察盘面上有什么?
生1:指针,数字 生2:还有字母kg 师:kg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千克
师:对!在国际上统一使用kg表示千克。(板书)师:下面我们用盘秤来称量这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 生:1千克(板书)
师:刚才大家带来的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是多少克? 生:500+500=1000克
师:下面我们用盘秤来秤一下两袋盐的质量。生:1千克。师:同样的两袋盐,那说明1000克和1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000克=1千克(板书)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轮流掂一掂两袋盐,感受1千克有多重,说说你的感受。生:很重,快拿不动了!
师:1千克比较重(板书)那我们在表示比较重的物品时就可以使用千克来作单位。你能举一些生活中用千克来作单位的例子吗?
(生举例,师生交流评价)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填合适的单位。2:数学日记中找错误。3: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自由发言。
五、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1克(g)1千克(kg)
轻 重
1000克=1千克
“克与千克”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克与千克单位,但对于学生来说,在脑子里并没有形成1克和1千克的概念。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联系生活实际,无论是课前情境导入,还是课堂中的实践操作,课后的练习设计,都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一、从课前实践调查入手,初步认识克与千克。在课前,我就布置了要求学生到超市商场调查有关物品的质量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直接进行汇报:一管牙膏是30克,蛋卷是7 5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一袋牛肉干是50克,一袋盐是500克,一瓶牛奶的重量是250克、一包方便面的重量是100克……学生的回答有声有色,说明大家在课前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克与千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在动手操作中,形成质量概念。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称、掂、找、说”四个层次,让学生认知克是用来称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单位,通过用天平称出1克,再用手掂一掂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组内反复掂一掂、拎一拎,在实践活动中让自己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差不多都形成了克与千克的重量概念,练习时,我设计了“填一填质量单位”和“在数学日记中找错误”的习题,让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最后,出示“你知道吗?”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doc】推荐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7-29
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07-24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笔算练习07-17
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06-22
小学一年级数学苏教版07-09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3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08-25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复习08-06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练习8-苏教版.doc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