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2024-06-25

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精选8篇)

1.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一

从ISO14000的实施论清洁生产的市场机制

在回顾市场机制在ISO14000标准成功实施中的作用基础上,对我国清洁生产推动中市场机制的缺乏而影响清洁生产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基于市场的清洁生产推动机制的设想.

作 者:周旋 Zhou Xuan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430074 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5 28(5) 分类号:X38 关键词:ISO14000   清洁生产   市场机制  

★ 浅谈生产管理

★ 《华东纸业》发刊词

★ 浅谈冷再生施工工艺

★ 生产管理工作规划

★ 安全生产管理

★ 生产管理论文

★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 生产管理年终总结

★ 清洁表扬信

★ 清洁承包合同

2.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二

就我国经济整体发展而言, 长期以来, 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缓慢, 经济结构调整难以到位,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产业创新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理论和成果的指导。从系统的实践观看, 产业创新或产业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体系的联结枢纽, 是国家自主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平台。因此, 快速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首要的是产业技术观念创新:对产业技术的发展机理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为解决自主技术创新的有效性技术短缺提供理论指导。

一 产业技术及其形态转化

产业技术通常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术语, 具有多重含义, 不仅指工农业生产技术、商业流通技术、服务技术, 还包括科教文卫、工商税务、公检法等众多行业技术。本文依研究需要, 并联系人工自然的概念, 给产业技术以技术哲学上的界说。

(一) 产业技术的哲学内涵

产业概念的经济学意义, 是指为国民经济提供产品或劳务的部门的总称, 它表明一个经济部门所具有的经济活动特征。而哲学意义上的产业, 是与创造人工自然活动密切相关又蕴涵了经济学含义的一个极为广泛的人类社会实践领域。确切地说, 是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转化以及人的社会性的发展, 是生产生活资料与社会性生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 “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 ……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1]亦从“偶尔制造工具”到“经常的、系统的制造工具”, 使个别的、偶然的、不自觉的人工自然创建成为“常规性”生产过程, 就转变成为普遍的、必然的、自觉的人工自然创建。基于此意, 产业可定义为使自然物 (广义) 的社会性建构或自然物的社会化实践过程。因此, 持续地创生和构建人工自然并稳定地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领域均属于产业的范畴。于是, 哲学意义上的产业技术是指在产业活动中应用着的现实技术, 是创生和构建人工自然的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和服务技术, 还包括像水坝、公路、铁路等这样的基础工程设施, 亦它是产业活动中持续应用的技术体系。因此, 产业与产业技术是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 只能抽象地加以区分, 在实际中, 产业与产业技术是创造人工自然的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产业是产业技术运用的领域, 产业技术是产业活动的手段和条件, 二者相依相存, 产业的发展与产业技术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不过, 产业是标志人工自然的外延和量, 产业技术是标志其内涵和质, 因而, 有时产业的增长与产业技术的提高并不同步。

当把产业和产业技术理解为创造人工自然的领域和手段及其过程, 产业和产业技术的分类也应联系起来考察, 产业的分类标准和产业技术的分类标准应遵守统一原则, 即以它们所创建、保持、改变的人工自然的一般过程、方式、特征、性质、条件等为依据, 来划分产业和产业技术的大类。一般将产业分为广义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相应地, 产业技术也划分为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和服务技术, 每一类产业技术再根据技术过程和技术效率还可进一步详细分类。

(二) 产业技术的构成单元 (要素)

产业技术是技术系统中的一类, 但产业技术的要素不同于一般技术的要素, 即不再是实体、智能、工艺、程序、知识等一般性技术要素, 产业技术的要素是按照产业活动目的和技术规律构成的生产技术或服务技术。生产技术或服务技术作为产业技术的构成单元, 其要义是:①产业技术是有明确特定目的性的“技术的系统”。其构成单元的种类和数量是取决于产业目的和生产技术水平。一般而言, 产业是程序化运营, 其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就有多少相对独立的单元技术, 每一个单元技术只完成产业目标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 这些单元技术协同作用才能实现产业目的。如农业产业技术是由翻耕技术、播种技术、施肥技术、除草技术、收割技术、脱粒技术、以及灌溉技术等单元技术组成, 获取粮食的目标是由这些技术的协同作用而实现的。②作为产业技术的单元技术, 必须具有独立性、依赖性和互补性。独立性反映了每一单元技术也是一个技术系统, 有着独特的固定功能, 在其自身的技术过程内, 实现着与其他单元技术不同的目的。依赖性是指每一单元技术互为前提, 一个阶段的单元技术以上一个阶段的单元技术为前提, 以下一阶段的单元技术为指归。如, 播种的前提是翻耕, 播种的目标是收割。互补性是指每一环节的单元技术只能完成产业目标的一部分或一方面, 任一独立单元技术都不足以达到产业目的, 只有这些单元技术组成的整体, 即产业技术系统才能实现产业目的, 生产出完整的产品或提供完整的服务。[2]③作为产业技术的构成单元生产技术所具有的创建人工自然或改变人工自然的性能, 是作为产业技术系统的一部分参与创建或改变人工自然的活动才有的, 脱离了产业技术系统是不能创建人工自然或改变人工自然, 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因此, 生产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区别不仅在于其各自的技术功能和技术过程的差异, 还在于其技术目的或技术应用结果所服务的社会需要方面上。生产技术所服务的对象是产业技术系统内部的需要, 离开了产业技术系统, 生产技术过程的结果即生产技术所改变的人工自然就没有社会性使用价值, 不能服务于人类需要, 只有由生产技术组成的产业技术才能服务于其他产业或社会需要, 产业技术才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技术系统。

(三) 产业技术与一般技术的形态转化

人类为了能与天然自然界相区别, 必须能够发展出改变和控制生存环境的技术系统, 即必须创建使人类足以生存下去的人工自然, 因而首要的活动就是持续地生产生活必需品, 优先发展稳定的产业技术系统, 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产业活动顺利进行, 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产业技术是现实中应用着的发挥特定产业功能的系统化技术, 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是由一般技术转化而成的。一般技术是技术形态的抽象, 是所有技术都有的技术本质。产业技术与一般技术之间, 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产业技术是一般技术中的一类经过某种形态改变, 使其性能发生转变, 转化为产业技术或加入到产业过程中。如实验室技术转化成生产技术而过渡到产业技术形态。同时, 当产业技术由于某种原因退出了产业过程, 也就又变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般技术, 而不再是现实性的产业技术。

从一般技术过渡到产业技术, 是技术形态演化, 其实质是技术性能的转变。一般技术经过经济、社会条件的选择, 进入生产劳动过程, 转化为生产技术。生产技术是现实技术, 具有一定的生产力效应, 但要想满足社会经济的可行性, 或说为社会提供满意服务 (产品和劳务) , 仅靠一项生产技术是不能完成的, 需要多种生产技术相匹配才能完成。多种现实生产技术结合成系统化技术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即转为产业技术。因此, 一般技术不是技术活动或技术发展的归宿, 应用中的现实技术才是技术演变的终点。未投入使用的一般技术仍然是未完成的技术, 只有成为产业技术或其他应用着的技术, 技术的形态转化过程才结束, 产业技术是技术演化的完善形态。“作为技术演化的中间形态的生产技术只是体现了技术本身的功能, 而作为终极形态的产业技术既体现了技术本身的功能, 又体现了技术的社会功能”, [3]成为了现实生产力。

二 产业技术演化的动力机制

产业技术作为创建人工自然的技术系统, 其演化动力源于产业技术系统与外部环境作用的外部动力以及产业技术系统内部的作用的内部动力。产业技术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形成了产业技术演化的交促互补性动力机制, 即外部动力是内部动力的动力条件和原始动因, 通过诱导、唤起、驱动或转化成内部动力因素来实现推动产业技术进化的动力效能, 而内部动力借助于外部动力作为自身的能量或有序之源, 与外部动力产生有效的动力响应和动力循环, 推动产业技术不断演进。

(一) 产业技术演化的外部动力

产业技术演化的外部动力, 是产业技术系统运行的外部环境对其功能所提出的要求和限定, 是环境对产业技术的选择性作用。

1.人类社会化存在方式的演进推动着产业技术发展。

人类的存在从天然自然进入人工自然, 直接生活在人工自然中, 是靠对人工自然创造。因此, 人工自然的创造和保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亦人类为了创造和保持人工自然,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更好地生存, 必须拥有和发展创造人工自然的产业技术系统。而人工自然的创造和保持又是依据人类的生存发展要求进行的。也就是说, 人类的存在方式在规定着人工自然进行的一切活动, 这首先规定着创造和保持人工自然的产业技术。产业技术是服务于人类的, 它的产生、发展、衰退是取决于人类社会化存在方式的演进。人类的社会化存在方式由顺应自然走向控制自然再到协调自然的变更, 演化出一系列的产业技术, 其中主要包括“采取产业技术”、“制造产业技术”和“绿色产业技术”等几大系列。采取产业技术是指包括向自然采集、采掘、开采等人工自然起始和立足的人工化技术;制造产业技术是在采取基础上创造和制作满足人类生存的彻底意义上的人工自然技术系统;绿色产业技术是指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反思过去的生存方式而提出的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业技术。产业技术的存在与发展是建立在人类的社会化存在方式基础上的, 人类的社会化存在方式每向前发展就推动着产业技术向前进化。因此, 人类社会化存在方式的演进是推动产业技术发展的根本性动力。

2.社会需要的无限性与产业技术的有限性生产力的矛盾推动产业技术。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这种生产是双重结构社会实践系统, 即社会性需要与社会生产力相互结合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人类生存对人工自然的需要, 是以社会性需要的形式体现的, 又是以社会性生产活动实现的, 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解决人类物质生活所需要的各类人工自然物。人类在“生产物质生活”中, 不断地创建人工自然, 不断地满足需要, 表现为社会生产力与社会需要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社会需要是由质和量构成的, 且每种具体需要都有其特定质和特定量的规定, 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维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需要的质在提高, 量在增加, 表现出社会需要的无限性和超前性。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可能创造的人工自然即有限的质和量, 决定了社会需要的阈限。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实体要素水平主要取决于产业技术的水平。因此, 社会需要的无限性和超前性, 与产业技术在一定历史时期满足社会需要能力的有限性和适用性是矛盾的。亦需要的层次性对产业技术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的高级化规定了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需要的多样性要求形成能提供多品种、多规格、多功能的产品的产业技术结构, 这些矛盾即要求将社会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 转化为生产力系统中提高生产力要素的动因, 进而推动产业技术不断创新, 以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

3.社会分工对产业技术的促进。

社会分工将社会劳动分类将劳动过程分作, 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过程内部的不同作业环节, 即有了不同的产业分工和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从事不同产业的群体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各种需要, 要相互交换劳动产品, 这种交换活动促生了市场竞争。一方面是追逐超额利润的竞争。分工产生的交换需要, 使产业活动以商品生产的方式来组织。产业部门特别是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者, 都竭力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以求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因此, 谁能率先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 使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这个产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每个产业都在追逐超额利润, 都在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结果必然推动了产业技术发展,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利润趋于平均化的竞争。在现实社会生产中, 各个产业部门由于产品性质和技术水平的不同, 资本的有机构成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各不相同的。但为了达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遵循商品价值规律, 各部门的差别利润率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而趋向平均化。首先是部门内部各个产业之间的竞争使商品的个别价值平均化为社会价值;其次是部门之间的竞争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这是为争得有利的资源配置环境, 使资本流向利润高的部门, 即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向社会市场所需的利润高的产业部门。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 一是充实和提高了现有的产业技术;二是进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创造差异性劳务, 这些都会推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社会分工也使产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之间形成了互相依赖的关系, 一个产业的发展会引起关联产业的变化和发展, 即落后的产业技术不能与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 或者通过技术创新使产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或者为同类功能的新型产业技术所取代, 进而促进了产业技术的发展。

脑力劳动分工对产业技术发展的影响。在社会分工中,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社会职能的一次大分工, 脑力劳动作为社会生产劳动总体的一部分, 既有同直接生产相分离, 又是同生产结合在一起, 是社会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脑力劳动者的主要部分是知识分子, 其中与社会生产紧密关联的是从事教育、管理、科研等工作的知识分子, 尤其是近代及以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对产业技术进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19世纪开始的许多重大技术发明, 都是先从实验室里产生, 然后再转化为产业技术, 科研开发走到了生产的前面。今天, 科研开发活动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技术开发几乎形成了一个新的提供“技术”的产业。

(二) 产业技术演化的内在动力

产业技术演化的内在动力是产业技术系统内部的关系和性质以及在人的自觉支配下, 谋求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力协调、持续、稳定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内驱力。

1.技术功能极限的跃进——产业技术的演进动力。

技术的特质就是具有为人提供服务的功能, 没有服务功能的技术或功能弱的技术人们是不会选择的。故技术功能上的缺陷成为技术不断改进的动力。

任何技术都不是完善的, 都有其功能的上限。“依据一定技术原理所形成的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是万能的, 它都有其固有的功能极限”。[5]现实中应用着的产业技术, 理论上讲, 同类产品具有同类功能, 但在实际使用中, 因产品的形状、性能、规格的微小差别, 都会造成使用上的较大差别, 不可能达到其理论上的功能极限, 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如常用的刀子和锤子就有上百种, 所以如此, 因为每一种都只适合少数个别场合的使用。马克思在19世纪就惊异于英国的“伯明翰生产出约500种不同的锤, 不但每一种锤只适用于一个特殊的生产过程, 而且往往好多种锤只用于同一过程的不同操作”。[6]对此, 马克思的解释是, “工具形式变化的方向, 是根据从工具原来形式带来的特殊困难中得出的经验决定的”。[6]这种“工具原来形式带来的特殊困难”, 即技术的功能缺点, 是人们在使用中通过经验发现的。因此, 技术的功能缺点同使用者 (人) 的经验判断结合起来, 才构成技术改进的动力。人们使用技术的“经验发现”, 不仅是发现了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功能缺点, 更主要的是寻找和积累了改进和提高技术功能的“经验”, 即保证技术改进和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技术资源。这一方面是产业技术系统内部结构的完善:首先是系统各要素的内涵得到充实和提高。如系统的动力要素由人的骨骼系统进到水力系统、机械系统、电力系统, 再发展到核能系统;其次是要素之间的联系由简单、松散、不稳定、间断、低速控制进到复杂、紧密、稳定、连续、高速自动精确控制。要素的充实、提高和关联度的完善, 使技术系统向有机整体不断发展, 这种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功能必然优于以往结构的功能。另一方面是产业技术系统体系的完善。产业技术功能的演进, 不仅取决于其系统内部的要素条件, 还受制于系统体系的整体条件, 即保证和实现要素条件改进和重构的前提和手段 (环境条件) 。在这些条件中, 仪器、设备、材料等物质性技术能力和科学知识是最为显著的。现代的很多先进技术是直接建筑在科学理论之上的, 如核能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等, 传统技术也在科学化。对于技术发展的物质条件, 正如拉普所说, “一个获得的见解、程序和设计都会扩充已有的技术储备, 从而成为将来的技术革新所要依据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 但技术发展的物质状况, 却无需任何中间环节, 它物化在最新式的仪器设备的形式中”。[7]已有的物质技术能力储备决定着技术改进和发明成功的可能性。

产业技术系统的功能经过一系列的要素条件和环境条件的积累、更新, 由部分的功能改良、改进及相对较大突破的积累实现了系统整体功能的跃进, 即由局部的质变积累为体系质变。

同时反映出技术系统发展并非是独立于社会的“自主性”和“自动性”, 而是技术与人有机结合的“自律”与“自动”统一沿着渐进式和跳跃式交替的具体功能发展途径演进, 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扩展。

2.技术问题的连锁性——产业技术的扩张动力。

产业技术的扩张动力是源于技术问题的连锁性和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所产生的促进产业技术演化速度和规模的内在动力。

所谓技术问题是指产业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如, 技术效率低、各要素 (生产技术) 之间功能不匹配、技术设备寿命短、工艺稳定性差、产品性能达不到要求、生产成本高等等。每个技术问题都是产业技术改进的动力, 每个技术问题的解决都使产业技术有所发展。但当这些技术问题以某种方式连续地出现而形成连续性问题时, 问题的出现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就形成了“技术问题→解决→新技术问题”的连锁发展形式, 推动了产业技术发展。一方面是, 如果技术问题产生的速度快, 解决得也快, 那么技术发展的速度也就加快。同时还会促使新的产业技术形成。例如近代蒸汽机热效率低和体积大的缺点, 促使发明家们研制内燃机, 等等。另一方面是, 由于产业技术应用所引发的许多问题, 要求由更多的其他技术来解决, 这种状况引发了新技术的发明应用, 从而引致新的产业技术的产生。例如, 环保技术、核废料处理技术、计算机信息加密技术和防病毒技术等, 都是处理人类所不期望的那部分人工自然应运而生的。随着人工自然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相应的产业技术会进一步扩展。

产业技术的发展到了近代, 不仅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 更主要的是技术的关联性增大。欧洲工业化过程得以发生的种种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现象, 从一开始它们就以许多互惠互补的方式全面地联系在一起, 亦产业技术间的关联性增强。产业技术之间的关联性, 使不同类型的技术在互相补充的形式中向前发展, 推动了产业技术不断进步, 每当某一产业领域有技术上的突破时, 就会造成技术体系的自我扩张, 引发的技术创新都会直接和间接地促成产业技术创新。纺纱技术与织布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 引起了对机器的需求, 机器又产生了对动力技术和钢铁技术的需求, 钢铁技术的改进为铺路架桥、建造高层建筑创造了必要条件, 各种动力机又使煤炭石油等能源得到利用, 既以技术问题连锁形式又以技术间的关联性促进了纺织工业、机器、钢铁、桥梁道路、建筑、运输业等一系列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 产业技术演化的规律性特征

由产业技术演化的动力机制, 并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 可以发现产业技术在其演化进程中, 展现出以下一些普遍性规律特征。

(一) 产业技术演化的结构跃迁性

产业技术也有形成、产生、发展、退化的演化过程, 从而表现出“开始孕育→快速发展→成熟完善→稳定并趋于退化”[8]的产业技术演化周期。产业技术演化周期首先表现为产业技术结构跃迁。

产业技术结构跃迁是指产业技术系统内部的技术构成单元 (要素) , 因充实、提高和扩充, 并经过整合、重组、再造而耦合成新结构的演化规律性。它是为达到产业技术结构优化和功能更新之目的, 而使不同的单元技术 (要素) 按照一定的功能要求和数量关系建立起来的有内在联系的规律。这是从要素结合的微观层面反映产业技术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产业技术结构跃迁是系统内部要素的完善与整合的有机统一, 表现为结构的更替、转型和更新。具体而言, 要素的内涵得到充实、提高和扩充后, 主体要素 (单元技术) 和非主体要素 (单元技术) 变换主体地位, 要素之间的关联度增强;同时再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更新改造落后的技术及其结构, 使产业技术结构水平由低而高, 由无到有的演进。其演进的一般模式是:初级结构→要素优化→重构→高级结构……。产业技术是动态开放系统, 系统结构是动态变化的, 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因此, 初级结构与高级结构都是相对的。一般来说, 初级结构较为简单, 功能也较低。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 科学知识的发展, 要素得到充实、提高与扩充, 使得原来的结构变为不稳定, 于是发生结构的重构, 即利用已有的技术资源来整合、重组和新构各要素:变更层次整合融入新要素;调整要素的数量关系、时空关系和关联度来消除结构的不完善性, 进而重构高功能的新结构, 完成了产业技术结构跃迁的一个周期。这种周期性结构跃迁在产业技术演化进程中的不断出现, 推动了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二) 产业技术演化的体系更替性

产业技术体系是众多产业技术因关联性形成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功能的产业技术群。

产业技术体系形成的关联性产业是在一定时期内以某种主体技术为核心组合起来的相关系列产业。因此, 主体技术的存在和发展规定着技术体系中众多其他产业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决定着技术体系的整体性质与技术体系变更与否。换言之, 技术体系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主体技术, 当主体技术的发展和利用达到功能极限时, 产业技术体系也接近其应有的功能极限, 此产业技术体系也就不再发展了, 此时的功能极限以一种巨大的动力来推动技术体系进行转型或更新。“技术进步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转移自身的极限”。[9]主体技术的功能极限导致了技术体系的功能极限, 进而使产业技术的发展表现为“破坏”原有的技术体系, 从而以一种新的主体技术为支撑点来重构一个新的技术体系, 这种进化形式亦产业技术体系更替规律。这是从体系变更的中观层次揭示了产业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规律性特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出现过多次性质不同的技术体系更替和更新, 即石器技术体系、金属技术体系、手工业技术体系、机器技术体系、蒸汽技术体系、电力技术体系、微电子技术体系、生物技术体系等。

(三) 产业技术演化的时空波动性

产业技术演化的时空波动性是指随着时间推移, 空间变动, 产业技术发展的非平衡性从一个时空转移到另一个时空, 形成了在一定的时空中某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技术水平高、进步快、成果多, 而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产业技术的水平低、进步慢、成果少的波动规律。这是从时空变迁的宏观向度揭示产业技术演进的规律性特征。

就世界范围看, 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序和空间中进行的, 并受到社会环境、生产力 (经济) 水平、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是不同的, 总是存在有的地区或国家的产业技术水先进, 而有些地区或国家则相对落后, 即表现出在一定的时空中,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产业技术发展的非平衡性, 且这种非平衡性并不总是固定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 而是变动的、转移的, 亦产业技术演进在时序和空间上不一致。从时序看, 产业技术的更替和转型, 一个时序高过另一个时序;从空间看, 不同先进程度的产业技术依时序在不同的地区、国家出现, 也呈波动式。产业技术发展非平衡的时空波动性, 历史轨迹是:在古代, 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腊、罗马, 曾先后成为世界产业技术先进的地区或国家。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一直保持世界产业技术的高水平;到了近代, 保持产业技术高水平的地区或国家依次为, 意大利 (1540~1610) 、英国 (1660~1730) 、法国 (1770~1830) 、德国 (1810~1920) 、美国 (1920年至今) , 上世纪80年代, 日本的产业技术也呈现出高水平发展态势。

产业技术发展非平衡的时空波动性, 是由多原因决定的。产业技术本身的积累、社会条件、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因素, 共同作用造成了各地区或国家的产业技术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上的差异, 而各种因素对产业技术的作用, 是个别的、不规则的, 但从时空变迁的宏观向度看, 正是这些个别的、偶然的、不规则的作用反映了产业技术的宏观演进是由此时到彼时, 由此地到彼地的周期性波动规律, 即展示出产业技术整体发展是在发展非平衡的时空波动中演进。

总之, 创生和构建人工自然的产业技术的演进, 是不断适应环境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所形成的交促互补性动力机制为之;并由于要素的扩充、主体技术的更新、社会空间的不均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展现出产业技术发展的一些普遍性规律特征。

摘要:产业技术是产业活动中应用着的现实技术, 是创生和构建人工自然的主要手段。产业活动是创造人工自然或使自然界人工化的过程。产业技术既是创造人工自然的系统, 又是人工自然的一部分, 是与人工自然一同演化发展, 演化的动力源于外内部环境的选择性及人的自觉支配作用, 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交促互补推动着产业技术演进, 并展现出结构跃迁性、体系更替性、发展非平衡波动性等一些普遍性规律特征。

关键词:产业技术,人工自然,演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67.

[2]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 2000 (1) .

[3]远德玉, 等.产业技术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5:3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1:32.

[5]远德玉, 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沈阳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192.

[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1:378-379.

[7]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18.

[8]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156.

[9]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0:38.

[10]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119-141.

[11]Gu Shulin.China’s Industrial Technology:Market ReformOrganizational Change, Routledge, London, 1999.

3.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三

关键词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困境 机制 创新

近年来,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我国陆续出台了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响应国家的政策,解决我国在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各地纷纷开展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践探索。经过几年的试点工作,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择校热”带来的诸多问题,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学者对教师在交流和轮岗中所遇到的困难作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教师交流轮岗的运行机制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具体运用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我国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一些意见。

一、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缘起及本质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全称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它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1]。从2006年首次在全国提出实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的议案以来,将近10个年头,这期间教师交流轮岗成为研究的热点。最先推行教师交流轮岗举措的国家是韩国、日本、美国等,其中韩国是典型代表。历经几十年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探索,实行公立学校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在韩国历史上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韩国,所有公立学校教师以5年为一个轮岗周期定期进行校际轮换。这一制度作为缩小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师资队伍水平差距的机制,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2]。面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在借鉴它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开始了教师交流轮岗理论和实践的本土探索。

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即实行教师交流轮岗的出发点,各国基本一致,就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然而,各国在地理环境、经济实力、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对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认识略有不同。我国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对一部分学校采取的“优先发展”策略等各种因素,使得义务教育倾向于向城镇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则不断被冷落而逐渐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实现区域内校际师资均衡配置而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而有序地流动轮岗。因此,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

二、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困境

一项教育政策的执行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偏差现象。所谓偏差现象,就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政策目标,从而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3]。因此,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也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找到这项政策发生偏差的原因,即实施该政策的困境。

我国实施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政策的初衷,并未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的均衡配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

1.为薄弱学校派送优秀教师,却很难保证其教学质量

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下,很多优秀的城镇教师被调往农村的薄弱学校进行交流和支教。正常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优秀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质量应该成正比,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对于在薄弱学校进行交流、支教的优秀教师来说,他(她)们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轮岗教师对轮岗学校缺乏认同和归属感。虽然这些教师或是原来学校的骨干教师,或是名师,但是因为不能完全认同所支教的新学校,始终认为自己属于原来的学校,所以不会全心全意投入轮岗教学,只为完成任务而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在面对新来的教师时会产生排斥感。学生对轮岗教师缺乏信任,对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的熟悉和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重新与新老师建立师生关系。基于学生的心理和成长规律,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很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学生基础薄弱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尽管为薄弱学校提供优秀教师进行交流任教,却很难保证这些教师带来良好的教学成效。

2.轮岗教师管理方式不当

如何对交流轮岗教师进行有效管理,一直是执行轮岗政策面临的一个难题。一般而言,轮岗教师暂时“脱离”与原来学校的工作关系,并与所轮岗的学校建立暂时的工作关系,然而在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下,轮岗教师的工资、人事关系仍然在原来的学校,并由原来学校负责发放工资和福利。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教师在轮岗期间处于无真正管理主体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轮岗期间,教师本身不在原来学校,与原派出学校只剩下工资关系,这时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从得知,因此,原派出学校对教师的控制基本无法实施。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没有与轮岗学校建立稳固的工作关系,在轮岗学校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工作,从而对轮岗学校独有的教师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排斥,使得管理效果欠佳。可见,在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下,学校既有的教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对轮岗教师是行不通的。

3.教师交流轮岗评价与监督不到位

对轮岗教师的评价与监督不到位,是贯彻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所面临的又一重大困境。由于轮岗教师的人事关系属于原派出学校,人却在其他学校工作,因此,原派出学校通常疏于对教师的评价与监督。在轮岗学校,由于轮岗教师与本校其他教师身份不同,采取的评价方式往往也不一样。对于本校教师,学校通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且将考核与激励挂钩;而对于轮岗教师,由于学校唯一期望的是他们能够给学校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用终结性评价成为必然的评价手段。

从轮岗教师的角度来看,来自城镇的教师内心渴望早日回归本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平时的教学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交流轮岗评价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评价与监督密切相关,教师交流轮岗评价的不足导致教师交流轮岗监督的缺失。

三、我国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将机制运用到不同领域就形成不同的机制。如教育机制指的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4]。由此推断,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就是教师参与交流、轮岗活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而机制创新,是各要素之间不断优化组合、革新创造的具体方式。因此,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创新可以理解为:优化和革新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各部分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

1.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

教学质量的保证依赖于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及其有效运行。一个有效运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既能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监督、考核,又能为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5]。因此,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旨在为良好的教学提供先进、科学、有效的运行方略和途径。

首先,在选派轮岗教师之前,应充分考虑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派往交流轮岗的学校,这样保障了教师与轮岗学校的融洽与协调,消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对准备进入轮岗学校教师的教学教案、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设计的教学目标进行仔细审核,然后对通过审核的教师进行农村或城镇教育教学的思维训练和方法培训,使其在差异较大的学校的教学能够得心应手。

其次,针对轮岗教师自身的情况和教学水平来安排相应的班级教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同时,应对接受轮岗的班级和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接受新的教师,以便使其很快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师和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

最后,原派出学校应对教师的整个轮岗过程进行跟踪。教师所在的轮岗学校应积极配合,将轮岗教师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及时反馈回原学校,以便作为教师日后返校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如此一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轮岗的目的。

2.人事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

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与当前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不太吻合,因此,更新和完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有学者提出“县管校用”的人事管理制度,笔者对此不太认同,原因有两个。其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教师的交流轮岗容易引起管理的“僵硬化”,直接导致教师交流轮岗流于形式;其二,若由上级行政部门调配轮岗教师,表面上看来能最大化整合资源,实质上没有有效利用教师资源,因为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比上级主管部门更清楚。

公立中小学具有办学自主权[6]。因此,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任制的趋势下,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人事制度下对交流轮岗教师的管理实行聘任制管理较为合适。轮岗教师与所调往的学校签订聘用合同,轮岗结束后返校时与原来的学校再签订合同,这样轮岗教师的工资人事关系跟随个人而流动;同时,考核教师的业绩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手段,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轮岗教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评价与监督机制的创新

创新教师交流轮岗评价与监督机制,主要在于建立多元的评价与监督方式。

首先,在选派之前,学校应对轮岗教师进行多方面的选拔考核,在了解教师各方面基本情况的同时对其作出初步评价。再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形式,利用校长、教师和学生对轮岗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多维度的评价主体会更加客观和公正,从而对轮岗教师起着更大的激励作用。

其次,要使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互相交流轮岗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套完整的评价体制作为引领是有必要的。在轮岗的各学校,应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

再次,在城镇和农村学校组织统一性的考试。考试是检测学生和考核教师的最简单而客观的评定方式,也是考证交流轮岗制度实施效果的评定手段。地方教育部门或者轮岗制度的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城镇学校的学生和乡村学校的学生进行统一的学业考试。这样不仅可以检测城镇与农村教学质量的真实差距,还可以判定在薄弱学校交流轮岗教师的帮扶效果。应在轮岗之前、轮岗期间和轮岗结束时都组织这种考试进行考核,这样不仅有利于交流轮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制度实施效果的不断提升。

最后,加强教师交流轮岗的监督、提高监督的透明度是创新教师交流轮岗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由于监督不力,轮岗教师不能及时掌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政策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因此,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政策的执行状况。实行群众监督和管理者、轮岗教师、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相结合的多元、立体监督机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懒散、懈怠的教师加以惩罚,以唤起教师的监督意识。

参考文献

[1] 马焕灵,景方瑞.教师轮岗政策实施问题检视[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2] 赵允德.韩国中等学校教师轮岗制度及其特点[J].教师教育研究,2014(3).

[3] 吴志宏,陈韶峰,汤春林.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

[5] 符建湘,傅晓军.高等学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J].评价与管理,2006(4).

[6] 黄启兵.教师轮岗制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4.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四

《甘肃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切实加强我省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财发〔2011〕85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推进草原保护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1〕84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草原基本情况

(一)草原资源情况。甘肃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拥有天然草原

2.68亿亩(详见附件1),其中可利用面积2.41亿亩。天然草原共有14个类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区、西部荒漠区和黄土高原区等三大区域。目前,全省91%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度退化的占31.02%,中度退化的占48.02%,轻度退化的占11.96%。

(二)草原禁牧及草畜平衡区载畜情况。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落实禁牧草原面积1亿亩,其中,工程性禁牧面积3744万亩,行政性禁牧面积6256万亩(详见附件2);主要分布为:青藏高原区1727万亩,西部荒漠区4116.87万亩,黄土高原区4156.13万亩。禁牧区外的1.41亿亩可利用草原为草畜平衡区,主要分布在除庆阳、平凉、天水等3市以外的青藏高原区、西部荒漠区和黄土高原区,草原植被较好,可以适度放牧。草畜平衡区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873.86万吨,折合干草597.87万吨,理论载畜量为737.623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963.336万个羊单位,牲畜超载225.713万个羊单位,平均超载率为30.6%(详见附件3)。

(三)人工种草及草产业发展情况。2010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212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多年生人工种草面积1807万亩,一年生人工种草面积405万亩(详见附件4)。人工种草鲜草总产量12006.36万吨,折合干草3370.44万吨。多年生牧草以紫花苜蓿、红豆草、三叶草、披碱草等为主,一年生牧草以箭舌豌豆、燕麦、毛苕子等为主。

(四)牦牛山羊养殖情况。截至2010年底,全省牦牛存栏115.73万头,其中能繁母牦牛58.85万头,主要分布在甘南、武威、张掖、定西、金昌等市州;山羊存栏339.15万只,其中能繁母山羊165.52万只,主要分布在庆阳、酒泉、白银、武威、张掖、甘南、临夏等市州。

(五)牧户情况。国家核定我省承包草原且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和收入来源的牧户主要分布在21个县市区。截至2010年底,21个县市区有牧户22.1万户(详见附件5)。

(六)草原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情况。截至2010年底,全省落实草原承包面积1.86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7.2%,其中承包到户面积1.31亿亩,占承包面积的70.4%;承包到联户面积5000万亩,占承包面积的26.8%;其他方式承包面积514万亩,占承包面积的2.8%。从2006年开始,积极开展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到目前已划定基本草原8505万亩。

(七)草原执法、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全省草原监理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已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草原监理站(所)55个(其中48个与草原站合设),有草原专(兼)职监理人员600多人。全省草原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完善,有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草原技术推广机构74个,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以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民增收为目的,以落实草原经营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强化草原执法监督为保障,以加强草原动态监测和技术推广为支撑,充分发挥牧民的主体作用,全面落实补奖政策,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强畜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稳定提高农牧民收入,促进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正确处理草原牧区人、畜、草的关系和牧民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推动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草原牧区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政府主导,牧民自愿。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尊重农牧民意愿,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明确农牧民权利、义务和责任,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农牧民在政策落实中直接受益。

3.强化基础,健全制度。做好基本草原划定、草原规范承包、基础数据核实等各项基础工作,为补奖政策落实创造条件。制定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加大落实和执法监督力度,构建补奖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

4.封顶保底,注重公平。充分发挥补奖政策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注重各区域间的合理公平,在与退牧还草饲料粮补助政策合理衔接的基础上,确定符合我省实际的补奖标准。参照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对每户的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发放总额度实行封顶保底。封顶保底的标准由各市州政府根据实际研究确定,并报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实施。

5.明确责任,稳步推进。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分级落实,积极实施,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加强工作指导,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政策落实,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三)主要目标。通过落实补奖政策,进一步巩固草原保护建设成果,推动基本草原划定,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制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调整牧草种植结构,加强优良牧草种植基地建设,为减轻草场压力、发展草业提供物质基础;改良畜牧品种,开展舍饲养殖和异地育肥,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切实做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

三、实施任务和要求

(一)实施禁牧补助。

1.划定禁牧区域。按照国家“对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以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的要求,全省对退化、沙化、盐渍化严重的天然草原以及黄河、长江和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天然草原实行了禁牧封育,共落实禁牧草原面积1亿亩。

各市州要按照《甘肃省落实草原禁牧补助政策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核定的禁牧面积为基础,以乡镇或村组为基本单元,确定禁牧区域,并将禁牧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区、乡镇、村、户,明确禁牧要求,层层签订禁牧管护责任书,并按照《甘肃省禁牧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落实禁牧制度,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促进草原植被恢复。

2.兑付禁牧补助资金。2011年,国家核定我省禁牧补助资金6亿元。根据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规定,对全省1亿亩的禁牧草原,用中央财政下达的禁牧补助资金对实施禁牧的农牧户给予补助。5年为1个禁牧补助周期,禁牧期满后,根据草场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实施禁牧或者转入草畜平衡管理。为增强政策效应,根据中央实行“资金、责任、任务、目标”四到省的原则,充分考虑我省各地的草原载畜能力、生态贡献、收入构成、草原面积、人口数量、政策效应和社会和谐稳定等因素,通过科学测算,我省三大区域的禁牧补助标准确定为:青藏高原区20元/亩、黄土高原区2.95元/亩、西部荒漠区2.2元/亩。对落实禁牧措施、实行禁牧管护的农牧户,在核实造册、张榜公示的基础上,将禁牧补助资金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户。

(二)实行草畜平衡奖励。

1.落实草畜平衡区减畜计划。根据草畜平衡区牲畜超载数量,充分考虑全省牲畜品种改良、开展舍饲圈养和异地育肥、加快出栏周转、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等支撑因素,计划在3年内完成225.713万个羊单位超载牲畜的减畜任务,具体减畜计划为:2011年减畜90.285万个羊单位,占超载牲畜的40%;2012年减畜90.285万个羊单位,占超载牲畜的40%;2013年减畜45.143万个羊单位,占超载牲畜的20%。

各市州要按照《甘肃省落实草畜平衡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的要求,将具体的减畜任务及数量分解落实到县市区、乡镇、村、户,按照《甘肃省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的规定,明确减少放牧牲畜、牧草恢复生长和草畜平衡的要求,层层签订草畜平衡及减畜责任书,落实减畜任务,3年努力实现草畜平衡的目标。

2.兑付草畜平衡奖励资金。2011年,国家核定我省草畜平衡奖励资金2.115亿元。对实行草畜平衡管理的草原,在根据载畜能力合理核定载畜量、制定并完成减畜计划的基础上,用中央财政下达的奖励资金给实施草畜平衡的农牧户进行奖励。根据中央实行“资金、责任、任务、目标”四到省的原则,在考虑我省各地草原生态贡献、草原面积、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基础上,突出考虑各地草原载畜能力、减畜数量以及减畜对农牧民收入影响程度,我省三大区域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确定为:青藏高原区2.18元/亩、黄土高原区1.5元/亩、西部荒漠区1元/亩。对落实草畜平衡面积、确认超载牲畜数量、制定了减畜计划并完成减畜任务、草原植被恢复生长、实现草畜平衡的农牧户,在核实造册、张榜公示的基础上,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将草畜平衡奖励资金直接发放到户。

(三)实施牧草良种补贴。2011年,国家核定我省人工种草补助资金2.212亿元。按照《甘肃省落实牧草良种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全省牧草良种补贴资金以向农牧户直补和统筹项目管理两种方式实施。各市州要将约占全省人工种草总面积65%的多年生并处在旺长期的优质豆科牧草确认落实到县市区、乡镇、村、户,依据实际种草面积,在核实造册、张榜公示的基础上,按照10元/亩的标准,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将牧草良种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户。对其余35%的当年生牧草、品种混杂落后及需要更新的苜蓿面积,采取项目管理方式,按照合理布局、调整结构的要求,有计划、分区域、有重点地更新现有留床牧草,推广优良牧草品种,扩大优良牧草种植面积,建设优良牧草生产基地和防灾保畜基地,增强牧草补充供给能力。项目具体由省上管理、市州审核、县市区组织实施。具体的实施方案另行编制报批。

(四)实施牦牛山羊良种补贴。2011年,国家核定我省畜牧良种补贴资金584万元。按照国家对牦牛、山羊进行良种补贴的规定和《甘肃省畜牧良种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由省上集中统筹使用补贴资金。采取项目管理形式,通过招标采购和养殖户选育调配,引进种公牦牛和种公山羊,进行品种改良。项目具体由省上统一组织实施。各市州要加强工作协调和技术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效益。

(五)实施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11年,国家核定我省承包草原且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和收入来源的22.1万户牧户生产资料补贴资金1.105亿元。根据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规定,在做好牧户确认登记、核实造册、张榜公示的基础上,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按每户500元的标准,将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户。

四、工作进度

2011年1月—2011年6月:宣传补奖政策,组建工作机构,开展前期调研,核定基本数据,编制省、市州、县市区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工作规程。

2011年6月—2011年9月:加快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工作,规范草原经营承包,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合同,核发草原承包经营权证;在核定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的基础上,划定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措施。

2011年9月—2011年11月:全面检查补奖政策落实工作,通过核查登记、上册公示,向农牧户兑付补奖资金。

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完成资料汇总建档与数字化管理,对全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各市州、县市区落实补奖机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验收;申请国家对我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验收。

五、保障措施和组织管理

(一)保障措施。

1.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加快基本草原划定。坚持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长期不变的原则,按照对牧区草场要承包到户、分户经营,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草场面积较大的要分户承包经营、面积较小的要承包到户、联户经营的要求,积极推进草原规范承包工作。规范和补签草原承包经营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并向草原承包户发放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由省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定制,市州或县市区政府印制,县市区政府签章后颁发。抓紧开展全省性的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在摸清市州、县市区、乡镇、村各级草原的现实分布情况、界限、类型、利用条件、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将重要放牧地、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原等划定为基本草原,并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确保草原面积基本稳定、用途始终不变。

2.加强草原监测监理,强化草原技术支撑。加强草原监测体系建设,合理确定和建设固定监测点,加强监测人员培训,改进监测手段,创新监测方法,完善监测指标,全面开展监测工作,定点适时地完成监测任务,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发布监测信息,客观反映草原植被恢复情况,为科学评估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紧紧围绕补奖政策落实工作的关键环节,结合我省实际,加快形成县级有草原监理机构专职行使草原监管职责,乡镇有分管领导、专(兼)职干部负责草原工作,村级有干部负责、村级草原管护员管护草原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大对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为

补奖政策落实提供组织保障。开展优良牧草品种筛选、退化草原治理、划区轮牧模式等研究工作,推广草原鼠虫害防控、草原补播改良、优良牧草丰产栽培等先进技术,为补奖政策落实提供技术支撑。具体由省草原技术总站拟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省、市州、县市区草原技术服务单位实施。

3.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工作。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落实政策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政策顺利落实。同时,按照国家落实补奖政策的要求,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确定专人,切实做好牧户基本情况,草原承包、禁牧、草畜平衡和人工种草面积,草原载畜能力、牲畜饲养数量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工作,实现电子化管理,为落实补奖政策打好基础。

4.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环境。加大补奖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板报、宣传车、培训班、现场会等宣传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补奖政策的各项内容和要求,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上对补奖政策落实的安排部署上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落实补奖政策的良好环境。

(二)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作为落实补奖政策的责任主体,要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分别成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策宣传、方案审批、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重大问题研究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各级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财政、农牧、国土资源、民政、环保、统计、审计、监察、林业、公安和金融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按照职责分工,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级农牧部门,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补奖政策落实的日常工作。各市州、县市区要及时研究解决政策落实中出现的草原承包界线、边界纠纷等问题,加强政策落实中各项工作措施的风险评估,确保政策落实工作平稳到位。为了搞好试点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国家确定天祝县为试点县的基础上,省上确定青藏高原区的玛曲县、黄土高原区的会宁县、西部荒漠区的民勤县为三大草原区域的试点县,深入推进补奖政策落实工作。

2.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奖惩措施。紧紧围绕补奖政策落实工作的关键环节,采取定期检查、适时抽查和跟踪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政策落实方案、管理办法和工作规程制定以及各项政策落实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科学制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从落实补奖政策的基础工作到位、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草畜监测工作到位、补奖资金管理使用、后续产业培育、当地财政对业务和工作经费预算保障的落实等方面,对各市州落实补奖政策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确保补奖政策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在此基础上,接受国家对我省落实补奖政策工作的绩效考核,积极争取国家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对完成补奖政策落实工作任务的市州,安排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对个别补奖项目任务没有完成的,安排绩效考核奖励资金时予以适当扣减;对没有完成补奖政策落实工作任务的,不安排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并予以通报批评。

3.严格资金管理,落实工作经费。要认真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补奖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补奖资金的使用管理,严防挤占、挪用、截留及冒领,确保补奖资金足额兑现给牧民。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农牧部门认真编制补奖资金分配方案,设立补奖资金专账,下设分项资金明细账户,分项核算,专款专用。补奖资金的发放实行登记造册、上榜公示、签名盖章,做到手续完备,确保中央下达的草原补奖政策资金真正兑现到户。科学测算和安排项目规划设计、宣传培训、资料证件印刷、购图制图、设备购置、检查验收、资金审计、执法检查、科技支撑等落实补奖政策的业务费用,以及基本草原划定、草原规范承包、草

5.计生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篇五

各村、社区、居委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阜发[2005]3号)精神,建立健全“乡镇负责、村级实施、专干服务、村民参与”的经常性工作机制,明确村级工作人员计生职责,实行责任追究,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尽快使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结合我办实际,现就进一步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按照党和国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要求,在办事处党委、办事处的负责下,在计划生育部门的指导下,以村为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下,把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依法管理、村民自治的管理轨道,促进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目标: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充分发挥村委会干部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与服务,扎扎实实地开展“村为主”工作,深化“三为主”,落实“三结合”,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尽快形成“乡镇负责、村级实施、专干服务、村民参与”的计生工作新格局。

三、“村为主”工作标准

1、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亲自抓,负总责,两委成员计生责任分工明确;每月研究一次计划生育工作;同时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随时不定期研究计生工作,结合“无职”党员定责工作,吸纳他们参加计生协会,计生协会要真正开展工作;村专干每月要将村协会开展情况做好原始记录,育龄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村级计生专干的配备严格按照省、市要求配齐、配强,3000口人以上的行政村配2名女专干,要使她们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成为村级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好参谋。

3、村级服务室经常保持宽敞、整洁、规范、实用,布置合理,宣传氛围浓厚。

4、认真做好每次孕环检监测工作,确保质量,做到无漏检人员,孕情掌握准确,政策内孕情跟踪到位,无遗漏。期内出生和采取补救措施的,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全部随访到位。

5、统计资料齐全,记录真实,管理规范,人口出生统计无误差,流动人口办证建档率达到95%以上,当年无政策外生育。

6、人口学校管理规范,育龄妇女参加人口学校活动每年两次以上,育龄群众家中至少有3种以上计划生育宣传品,政策知晓率达100%。

7、村务计划生育公开化、制度化,公开内容齐全整洁,接受群众监督。

8、能及时为群众办理计划生育证件手续,接受避孕、节育咨询,能主动上门随访服务,信息变更及时。

9、落实法律、法规法定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兑现率达100%,当地政府规定计划生育政策兑现率达95%以上,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10、全面推行全同管理,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

四、工作职责

(一)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主要职责

1、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

2、负责组织已婚育龄群众实施孕检工作,协助办事处开展环检及生殖保健、随访等综合服务工作,落实孕情跟踪责任制。

3、负责督促已婚育龄群众落实各项避孕节育措施;负责落实政策外怀孕补救措施。

4、及时准确上报本村育龄人群的结婚、生育、避孕、节育及流动人口等统计信息。

5、为村(居)人口和计生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协助办事处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政策,配合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平

6、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布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7、按时完成办事处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计生工作。

(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职责

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对本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负总责,同为第一责任人。

1、全面落实“村为主”长效工作机制。

2、教育党员、干部及亲属带头实行计划生育。

3、负责在每月2号前召开一次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例会,检查和部署计生工作任务;负责解决任务落实中的难题。

4、负责应参检对象参检或补检工作,确保参检到位,负责补救措施及节育措施的及时落实。

5、为计生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为每个居民组配备一名女性计划生育信息员。

6、负责计划生育各项制度的落实。

7、按时完成办事处交办的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

8、落实已婚育龄妇女的合同管理。

9、制定包保责任制,督促村两委成员完成各自的包保任务。

10、严格执行“八不准”。

11、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掌握流向,督促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办证、参检、节育到位。

12、建立村级计划生育协会,选配好一个好的专职副会长,由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村协会要经常组织协会会员,广泛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征求和反映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对每季度的协会 工作开展情况公开张贴,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配合村级计划生育工作。

13、其他属于职责范围的工作均应落实到位。

(三)村委会两委成员主要职责

1、负责所包村民组计生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和宣传品发放工作,确保知晓率100%。

3、负责召集所包村民组应参检对象参检或补检工作,负责补求措施及节育措施的落实。

4、具体负责所包村民组政策内孕情跟踪管理与服务工作。

5、做好生育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审查和送发工作。

6、带头实行计划生育。

7、严禁乱收费、乱罚款、超标准收取合同违约金。

8、其他属于职责范围的工作均应落实到位。

(四)村计生专干职责

1、负责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优级生优育等科普知识,落实“村为主”工作机制,解答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的疑问。

2、负责计生信息的收集、整理、登记、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填报或变更各种统计信息资料,确保统计准确率达100%。

3、负责有关计划生育证件的申办和发放工作。

4、负责孕检具体操作,避孕药具管理、发放和指导。

5、协助办事处开展环检、生殖健康、咨询及育后、术后随访。

6、负责做好政策内孕情跟踪随访与服务工作。

7、承办村每月一次计生例会的具体工作。

8、负责村服务室内部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9、其他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均应落实到位。

五、工作规范

(一)规范孕情制度

村(居)党总支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对孕检工作负总责;包片村(居)干部负责召集;村(居)计生专干在核对孕检对象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实施孕检并认真做好孕检记录,逐一签名以示负责;村(居)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会同所包村民组的两委成员及时督促漏检人员限期补检到位,政策外怀孕人员及时补求到位。

(二)禁止早婚早育

落实新婚人员的登记、管理与服务、早婚人员的避孕、早孕人员的补救、早育人员的处罚等。

(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

提倡和引导育龄夫妇落实长效节育措施。非特殊情况,应确保及时落实各项长效节育措施。

(四)落实孕情跟踪制度

对政策内在孕妇女,逐一落实孕情跟踪管理与服务责任制,责任人配合村计生专干每月上门随访一次,并做好随访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如私自引产、流产、出生死亡等),要在24小时内上报办事处计生办,由办事处派员调查核实情况。私自引、流产、出生死亡原因不明或出生后婴儿下落不明者(举证责任为当事人),及时对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属二孩政策内怀孕私自引流产或死亡原因不明的,上报计生办,并建议取消再生育资格。跟踪责任人及村(居)计生专干要在随访时认真宣传《条例》规定,宣传奖励政策,宣传选择性引流产的后果,教育、引导群众有效地制止选择性生育。

(五)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定期摸排外出人员的名单、流向,督促外出人员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督促外出人员办理《婚育证明》;责令包片村组干部做好外出孕检对象寄回《孕情反馈单》,负责帮助外出人员办理计划生育有关证明及出生、节育等信息的上报。

(六)落实合同管理

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组织村民代表研究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章程中应对已婚育龄妇女及村委会双方的权力、义务进行具体规定。由村(居)委会与每位孕检对象签订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合同,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必须三个月寄回一次孕(环)检证明,半年回村(居)参检一次;与符合二孩生育政策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跟踪管理与服务合同。每项合同均应根据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规定,设立违约金,并把各项权力、义务和责任落实到位。

(七)规定信息管理

包片村(居)干部应及时、准确收集上报所包村民组内各种计生信息。村(居)计生专干严禁弄虚作假,全面真实地记录和上报统计信息,减少统计误差。

(八)建立健全协会议事制度

广泛吸纳村民代表,“无职”党员参加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审议计划生育有关问题,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做好协会活动记录,督促协会会员做好广大群众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思想动员工作,通过协会的工作,形成多数人做少数人的工作局面。

(九)落实人口和计生工作“月积分”考核制度

根据工作需要,科学部署每月工作任务,制度具体“月积分”考核方案,进行考核、评定。

六、考核办法

1、办事处对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实行、“月积分”、季站队,年终总算账,即对考核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月中工作开展情况逐月考核,实行评估打分,然后将得分逐月累计,年终累加,作为奖惩依据。

2、月考核分值设置100分,全年计1200分。“月积分”通过逐月考核方式进行,办事处根据全年总体目标及市、办事处工作安排确定每月工作重点,研究制定“月积分”考核方案进行考核。月考核方案月初下达各村,明确月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

3、月考核工作安排在次月上旬及时进行。以计生办、服务站人员及村级计生专干为主,办事处、村委会干部配合。

4、调查采取重点调查和随机抽样的办法,通过入户调查、走访群众、检查工作进度质量、核对业务资料及信访举报等方式获取。每月调查三至四天,每天查若干个村(居)委会。

七、结果使用

(一)例会调度。在每月2日例会上,下达当月工作重点和考核方案。在当月2日的例会上,公布各村(居)上月“月积分”情况,通报问题,提出工作重点。

(二)工作提示。月中调度各村(居)存在问题,以工作提示单下发到各村(居),限期整改。没有整改到位的,按件列入下月积分考核扣分因素。各村(居)及时把整改情况反馈到计生办,整改不力的,将追究责任人责任,在下月积分考核中,加倍扣分;无限期拖延者,将追究村(居)有关领导责任。

(三)每月奖惩。依据月考核结果,对月排序在前二名的村(居),在全办事处通报表扬,分别奖励村200元、100元;月考核连续三次居全办事处第一名的,另奖励500元。

根据月考核结果,对月排序倒数后二名的村(居),村(居)党总支书记在大会上表态发言,分别对村(居)征收责任金200元、100元,月考核连续三次在办事处排序居后一位的,给予村(居)书记撤职,主任依法罢免,专干予以辞退的处分;给予办事处行政、计生包村(居)干部予以诫免半年的处分。

(四)年终总评。年终按月考核总积分,对各村(居)进行总排序。

1、在省、阜阳、市各类检查中,为办事处取得优异成绩的村,年终考核时分别加20、10、5分。

2、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中,能够提供重要线索,两非案件有重大突破的,年终考核加10分。

3、妇检一个月后至下季度妇检开始,达不到98%的,每缺一例,征收包保责任人责任金10元,虚报一例妇检,征收包保责任人责任金20 元;漏登一例孕检对象,给予包片村干部、村专干各50元处罚;生育后三个月无特殊情况(指禁忌症),未落实上环、普通结扎措施的,每有一例征收包保责任人责任金50元,属于二女户,每有一例征收包保责任人责任金300元,四个月内未落实的,村书记、主任诫免谈话,六个月内未落实的,村书记就地免职、村主任依法罢免;错漏报一例政策内出生,征收包村干部、村专干每人责任金50元,错漏报一例政策外出生,征收村书记、主任、村专干、包村干部各50元。

4、年度总排名前二名的村(居),除阶段性奖励外,分别奖励2000元、1000元。

5、年度总排序倒数第一名的村(居)委会,征收责任金500元,对倒数第一名且未完成目标责任村(居)委会,书记撤职、主任依法罢免、专干辞职,计生包村(居)委会干部年终定为不称职。

6.中国搏击赛事的产业运作机制研究 篇六

近年来,中国武术搏击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本土小型化赛事与中国原创世界级赛事品牌齐头并进,同时美国、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际赛事组织步步进军,觊觎中国市场。2014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提出,再次给火热的搏击市场打入一剂强心剂【1-2】。

国家体委于1982年召开的第一全国武术会议上,通过了《开创武术新局面》的报告,正式的提出了武术散手的发展问题,同时立志要把中国武术推广到全世界,使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上,武术正式被列为比赛项目,1989年散打被正式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1993年,散打被列为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从此之后,武术比赛分为套路项目和散打项目【3】。随着全国各项武术比赛的深入,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受众范围也越来越大,人们强烈的兴趣使得武术需要更多的形式来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和状态提供一条出路【4】

。1994年,中国武术散打争霸赛成功举办就是最好的例证,此后2000年的中国散打王争霸赛的举办更是将这股武术体育热浪推向了顶峰。2004年河南电视台推出的《武林风》风靡全国,2007年央视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办的《武林大会》比赛也引起了一时的轰动,在这股大浪下各大电视台及各类举办的武术比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时间我国武术比赛呈现出泛滥的态势【5】。在这貌似风光的状态下,武术赛事的商业化的发展瓶颈却是显而易见的,各类节目都难逃短时间夭折的厄运【20-21】。虽然各类武术争霸赛拥有一定的受众,但人数相对固定且相比于其他体育赛事如九牛一毛,缺乏合理运营包装的赛事在目前的环境下难以与其他项目竞争。我国的武术赛事其产业运营极其拙劣,难以形成良吐的循环发展,长此以往只会被淹没在体育产业发展的洪流中,成为“炮灰”【22-24】。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搏击赛事运作机制进行对比研究,针对对比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国内搏击赛事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2 研究意义

1、探究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搏击赛事的运作机制及运作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政策,对比中外搏击赛事的运营状况,寻找赛事举办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体育产业的一种,搏击赛事的运作和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的,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在宏观层面进行监管,而社会力量、企业力量以及与市场相结合,能形成全方位协调统一的和谐机制。本文着重于研究国内现有搏击赛事的运作机制,并与国外比较成功的搏击赛事如UFC、K—1等赛事进行运营状况、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比较,寻找运作成功的原因以及运作的欠缺;

2、对国内赛事进行仔细分析,力求找寻出适合我国搏击运动商业化运营的理想模式与成功路径,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现有国内搏击赛事如FKI、武林风、武林大会的运作机制以及运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细致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在现行政策下可实行的建议;

3、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目前的中国搏击赛事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也希望通过系统的讨论为当前的研究做补充,丰富有关于搏击赛事运作机制的研究,能为日后我国搏击赛事的发展与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帮助。当下现有搏击赛事在运作机制上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有关于搏击赛事的系统研究并不算完善,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国内搏击赛事的发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补充对国内搏击赛事运作机制的研究。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关于国内搏击赛事的研究

2.1.1 关于国内搏击赛事运作机制的研究

唐文兵谈到武术散打资源与市场开发要注意:

1、武术散打的发展必须依据一定的资源作为基础。武术散打发展中依赖、聚集和生产的众多武术散打资源为武术散打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证。

2、武术散打产业的发展促进武术散打市场的繁荣,武术散打市场的发展是武术散打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3、武术散打资源配置主要由其市场调节,一方面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另一方面,提高武术散打资源向产品的转化可能。

4、武术散打资源市场开发应遵循物质与精神同步原则、资源的充分利用及转化原则、行政与市场协调的原则、实业与市场兼顾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今后应采取以下对策: 2 树立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加强武术散打的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武术散打市场发展的法律体系、加大广告的投入,争创武术散打知名品牌、进一步挖掘武术散打内在资源,凸现明星价值、武术散打市场纳入“职业化”发展轨道【5】。

李士英在其文中论述到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是指武术散打这一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服务产品进人市场,完全纳人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以利润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运转。在市场运营过程中,以市场营销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本项目的自身特点,通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而归纳总结的理论范型。它包括市场定位、赛事的运营管理、产品策略、有形展示、形象代言、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策略的统筹考虑和运营分析。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是:1.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武术散打赛事组织运营体制。2.加强武术散打赛事管理的法规建设。3.加强运动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使赛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4.加强培养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5.加强对赛制、规则的研究,使其更加符合市场规律。6.确立武术散打民族品牌,精神、文化、政治相结合的宜传运行模式。7.加强武术散打系列产品和销售渠道开发。8.加强医务监管使散打向健康方向发展。9.合理处理资金分配比例【16】。

刘忠伟提到要注意武术散打产业化定位,定位是运作的支点。产业化的定位意味着运作时不仅注意武术散打运动的本身,更应考虑其经济形式,在运动和市场之间找到接点,把武术散打运动当作产业来经营。正是产业化的定位,改变了参予者和运动机制,其必须充分体现市场意识和高效的产业回报预期,运动目标上要考虑经济效益,在运动策划与实施过程要对市场条件周密考虑。只有通过产业化运作才能提高社会相关产业对武术散打运动的参与程度,挖掘散打项目的经济价值,达到更多的参与者积极参与散打比赛的同时获得经营上的利益。因此成功的散打产业的运作必定是同广阔的产业空间发生着生产力的联系。如2003年首届中日散打搏击对抗赛中参予行业有民营教育集团、体育器材生产商、烟草商等。武术散打产业化定位的最大魅力在其自身比赛直接进人市场,为广大的武术爱好者提供精彩的竞赛,满足了他们的体闲娱乐需求,同时也为参予者各方创造无限商机。比赛越激烈刺激,越能激发大众消费收看比赛,从而使比赛主办者、运动员、媒体以及赞助商都有利可图,达到多赢的局面。本文最后在对当前武术散打产业化运作薄弱环节的建议时谈到在发展武术散打产业化过程中应注意:

1、3 建立健全体育法律法规,改善产业化运作条件。

2、加大广告的投入,争创武术散打知名品牌。

3、大力挖掘武术散打附加值,凸现明星价值。4尝试区域性市场调研,培育市场【18】。

2.1.2 关于国内搏击具体赛事的研究

祁暄认为武林风栏目是河南电视台推出的一档以武术散打搏击比赛为主的一个娱乐性的节目,栏目实现了职业性的武术搏击比赛和娱乐相结合可能,并且得到了国内很多观众的青睐,收视率一度再创新高。虽然武林风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但是武林风栏目的运营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部门庞杂臃肿,权责职能模糊不清,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10】。蔡仲林,刘轶认为武林风栏目定位的准确,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节目丰富,娱乐性强,吸引了很多观众;武林风尝试多与国外选手进行交流,推出好多场对外对抗赛,为中国武术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武林风栏目的举办也是在摸索经验,尝试探求,所以其运营方式存在很多的问题,怎样更好的和媒体合作,怎么样形成一种职业化的联赛,并且怎样形成一种全球化的比赛机制,还有待研究和探索【15】。蔡莉指出武林风栏目经过几年的磨炼和尝试,栏目已经走向成熟,对于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推动了武术搏击的发展,可是对于知识产权的利用和维护还没有做到很好的要求,形成了商标遭到利用的事件的发生,没有很好的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另外宣传的手段和赞助的形式过于单一,并且武林风栏目的管理机制的设置和实行还存在问题。正如以上研究所言,武林风有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如部门繁多、职能不清、效率低下、宣传手段单一及赞助形式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7】。

向武云就从武术专业的角度对散打王赛事的组织、比赛的具体内容,例如传统武术技击的本质、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判,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为赛事发展提出了个人己见。但是,该职业联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因为它的主体条件还不具备,运动员还没有实现职业化,所以还有所欠缺【9】。

许壮壮提到,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已经走入瓶颈,加上好多国外格斗术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习练者越来越多,传荣武术的发展岌岌可危。07年武林大会的举办,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国武术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武林大会的成功推 4 出也是传统武术与国家级的电视媒体成功结合的一个先例,这就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传统武术项目与电视媒体的结合也是当今一个新的趋势,有待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传统武术的发展寻求出一条好的出路。笔者认为武林大会“公办”气息太过浓厚,受公有限制太严重,导致其发展存在很多问题【19】。

申国卿在其文章中探讨,WMA的组成摆脱传统的以政府部门来组织的形式运行,首次尝试以商业团体和政府部门合作的形式建立,打破了以往政府部门对管理经营干涉过多的局面。WMA的运作是按照NBA的运作模式来进行,选手必须以俱乐部的名义参赛,WMA这次尝试是中国武术以前所没有的,也是使中国武术走向职业化迈出的第一步【13】。曲润杰对WMA的组织机构、管理机构以及他的运行做了深入的研究,WMA借鉴了NBA得运作模式,形成了中国武术自己的职业联盟,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再有政府部门,但是政府部门以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负责赛事的筹办和对联赛运作的监督 WMA参照欧洲足球联赛把俱乐部推向了前台,其利用俱乐部的知名度来进行商业运作,摆脱传统的只是依靠电视转播这个单一的方法,这为中国武术走向职业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12】。蔡莉分析了职业联赛的运作机制与运作效果,指出比赛不够激烈、观赏性不高、技术动作规格不够合理、武术联赛定位不够清晰、俱乐部分布不均匀营利性较差等多个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分别是:1.注意技法多样化与标准化之间的平衡;2.注意比赛观赏性与安全性的平衡;3.其他格斗项目间注意兼容性与独特性的平衡;4.注重同媒体保持合性与独立性平衡;5.经营开发上注意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11】。笔者认为WMA赛事观赏度不高、比赛不够激烈、赛事定位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该赛事的停办。2.2 关于国外搏击赛事开展类型的研究

国内搏击运动与国外的搏击运动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外其侧重点也是大相径庭。中国起源并发展的搏击主要是生产劳动,而国外则是保护自我。同样起源于生存竞争的搏击也有着不同的发展侧重点。

徐泉森在他的文章中首先梳理了UFC的历史渊源,其次从多渠道的产业链,独一无二的规则体系和全方位的推广策略三个层面分析了UFC的特征,同时他认为这项比赛具有传播综合格斗文化,为各种格斗流派提供交流舞台,提升青少 5 年人勇气的作用,最后他也提出了UFC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武术节目的启示【6】。

赵斌所撰写的文章介绍了日本这个搏击强国最著名赛事的发展经验,文中指出:典型的商业主义比赛规则、新颖的赛事包装迎合观众与赞助商的需求、全球化、多层次的赛制符合市场规律、媒体宣传与明星效应相整合均是其成功的举措与原因。并为我国散打市场以及搏击类体育赛事提出了以下几建议,分别是:制定和实施散打市场化发展战略计划;注重赛事包装、制造“明星”,利用媒体宣传、提高知名度;创新赛制、改进规则,使之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加快改革步伐,谋求赛事与赞助商的最佳合作,实现双赢等【4】。

综上所述,在学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体育赛事运营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详尽和扎实的,无论赛事组织、经费来源、运营管理、亦或是商业营销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搏击类赛事的研究文献,尤其是国外方面的还是相对较少,研究深度也难以恭维,这既是人们对搏击类赛事研究缺乏关注所致,同时也是我国搏击类赛事发展缓慢的原因造成的【30-33】。搏击运用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图腾与文化传承,不仅应该保护起来,更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那么针对他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而体育赛事的市场化、产业化与商业化作为当前最能激发搏击类运用发展的最佳途径,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这既包括理论层面也包括实践层面【34-37】。而本文就是通过研习国外市场化发达国家的运营理论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最后为我国搏击类的赛事运营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与理论帮助。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搏击赛事的机制。3.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CNKI中国知网和学校图书馆,以“搏击赛事”、“体育产业”、“运作机制”为关键词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武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及现状。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中国电视网、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网站,河南电视台武林风网站、报刊杂志等进行资料检索,分析散打王、武林大会、6 WMA、及武林风赛事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怎样更好的发挥优势和解决问题,为搏击比赛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搏击对抗赛事的运行机制提出合理的建议。2.比较分析法

主要结合相关研究报告及学术著作等,对国内外搏击类赛事的发展做对比。特别是结合美国日本举办的比较成功的搏击赛事,为我国的搏击赛事发展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发展途径。3.逻辑分析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书籍、网络资料,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搏击类赛事运营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使本研究打到一定的深度。4.观察法

通过现场观看国内外知名搏击体育赛事,例如FKI、武林风以及UFC等比赛,并通过录像观看中国武术联赛(WMA)第一届和第二届比赛等,直观的了解这些赛事的发展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5.访谈法

针对搏击对抗赛事运作机制和昆仑决、武林风、武林大会及WMA等搏击赛事目前的运营状况,访谈专家及相关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对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和整理。6.调查法

根据对FKI、昆仑决、武林风、武林大会等搏击赛事运营状况的调查和对相关专家的访谈,设计出《搏击赛事运行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的调查对象为从事武术领域教学和研究10年以上的专家20人,相关人员和观众群众,其中包括中国武协成员,体育总局武管中心领导,北京体育大学武术老师,西安体育学院武术老师,西安市、咸阳市武协和体育局的相关领导。问卷以直接发放和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发放。7.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结果excel软件和统计学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分析得出结论。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为武术竞技对抗赛事运行机制的研究提供 7 数据支持。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难点 4.1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运作机制进行简要的概述,通过我国搏击赛事的运作机制与世界上搏击赛事进行比较研究,对搏击赛事的资源、认可程度、吸引力、群众对于参与或者观看搏击赛事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搏击赛事运作机制的可取和不足之处,针对搏击赛事运作机制和运作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和建议,为搏击赛事更好的开展和发展提供参考。4.1.1概念界定

搏击赛事:唐美彦将搏击运动理解为两人徒手或手持器械,按照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进行攻防、对抗,具有很强实用技击性的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世界上流行最广、实用性最强的搏击运动主要是散手(散打)、摔跤、截拳道、剑道、拳击、泰拳、跆拳道、合气道、擒拿等项目。在其发展过程中,受民族文化、宗教习俗、地理环境、军事、伦理与运动美学诸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与风格【30】。

向武云把搏击运动分为广义搏击和狭义搏击两种。广义搏击是指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技击对抗。一般以一对一的形式出现。比如拳击、散手、跆拳道、击剑等都属于广义搏击范畴。对实战的各种限制可能是有关组织规定的,也可能是搏击双方私下临时商定的。总之,广义搏击是在一定时空条件限制下,使用人体不同部位进行攻防实战所形成的技击格斗形式,它是以武技攻防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并考虑参与者的安全因素,来达到切磋技艺、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娱乐消遣、陶冶性情的目的它属于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可以将其称为体育搏击或安全搏击。狭义搏击是指无任何条件限制的技击对抗。可能是单打独斗,也可能是一人对多人或多人对多人。它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智慧去摧残、制服、消灭对手。敌对双方战场上的肉搏,决定生死的防身自卫格斗,都属于狭义搏击。与广义搏击不同的是狭义搏击一般没有时间、技法、体重、场地等任何限制。它的目的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使对手彻底失去反抗能力或付出生命的代价。狭义搏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以摧毁对方为目的,是生死枚关的拼杀,是完完全全的实战【9】。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搏击的定义只是指一种冲突状态和打斗状态,多出现在战争与冲突中,与现代的搏击运动并没有任何联系,所以搏击的概念也是随着时间的擅变而擅变的。所以笔者认为搏击的概念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搏击意指现代搏击运动或搏击赛事,而狭义的搏击则是指搏击的技术这种微状态。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广义上的搏击。

运作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原理和运作方式,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等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 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相互关系的总称。竞技体育的运作机制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运作机制则更倾向于从要素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来促进竞技 体育的运作过程【10,16,19】。4.1.2 搏击赛事类型: 武林风:

《武林风》是河南电视台以武术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它自2004年1月3日在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正式开播以来,已历时三载,栏目收视排名已快速跃居河南卫视前二名。《武林风》栏目以“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武术”为宗旨,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的理念进行经营,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栏目板块内容皆以搏击比赛为主线,融入一定的时尚与娱乐因素,目前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元素成功结合的良好范例。为了乘胜前进,进一步提高与完善节目质量,《武林风》一直在坚持不断创新,对节目进行多次改版,提高包装和宣传水平等等,以此来满足观众不断变化和多样的欣赏需求。栏目开播三年以来引起了大的社会反响,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推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给电视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并带动武术产业的发展【10】。

散打王:

2000年3月25日,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的领导下,由国武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策划执行的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暨首届“散打王”争霸赛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武术协会散打馆开战。来自全国六个公斤级的120余名运动员通过9个月的角逐,争夺中国第一个“散打王”称号。在把 9 中国武术推向市场的这条路上,中国武术协会已经尝试了十年之久。1994年成功地运作了南北争霸赛,1999年推出“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使中国散打的知名度大幅度得到提高。同时,还举行了三次“搏击职业试点赛”和两次“搏击水上擂台赛”等。中国武术市场化的道路逐渐在武协领导者们的脑海中清晰和明确下来。“中国武术运动只有走向职业化,才能更快地提高知名度,提高水平,从而进人奥运会。”但是多年来,中国武术一直面临着资金匾乏的局面。“散打王”之前的比赛只是拉到一笔赞助才能搞一场,没有资金就只能作罢,没有连续性,散打赛事只能是断断续续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从1995年确定“市场化”的思路到1998年找到长期合作伙伴和稳定的资金支持,中国武术协会走过了4年的艰难历程。终于,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启动了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尽管如此,中国武术毕竟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迈进了坚定的一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湖南卫视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散打王所具有的光明前景。以独家代理的形式买断了散打王的全年现场直播的播映权,开创了中国武术散打的新纪元【12】。武林大会:

武林大会创办于2007年,是由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共同举办,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作为体育单项协会成为了该项赛事的经营主体。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媒体之一与单项体育协会联手共同承担起该项赛事运营。中央电视台虽然是一家媒体负责武林大会这项赛事节目制作、推广的任务,但央视的性质却是国家级副部级事业单位。其次,武林大会的通过招标的方式由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承办出品,负责赛事商业方面的具体运营。该企业虽然名为娱乐有限公司,但其却隶属于中央电视台,虽然是从事体育娱乐产业方面营销工作的独立企业法人,但其实质是为中央电视台服务,“公办”性质显露无疑【13,19】。

WMA:

2008年,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的成功登陆“荧屏”,意味着中国搏击类赛事向着职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该赛事由六家地方职业俱乐部参与,每个职业俱乐部作为独立的组织均有企业支持赞助,每家俱乐部负责自身的经营与管理,比如运动员的选拔、培养与签约,俱乐部无形资产的开发与营销,10 俱乐部会员的吸纳等等。而赛事的组织和运营则同样交给了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来运作打理。虽然,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在职业化方向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在赛事组织性质上实现了由“公”向“私”的转变,但是在赛事的整个运营方面仍在处于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的“监管之下”,依旧没有改变“公办”的性质,还是属于由国家机构来负责赛事的具体运营,管理与发展,制定项目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引导该项目的发展【13】。UFC:

UFC是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英文简称,即终极格斗冠军赛,是当今这个世界上最流行、覆盖面最广的职业MMA规则的赛事。UFC参赛选手都身怀绝技,具有全面的综合格斗技术,该赛事比赛场地新奇每一场比赛都通过付费电视直播,观众来自世界各地。UFC在1993年诞生于美国丹佛市,比赛最初的擂台设为八角笼,比赛规则开放,吸引着当时熟练各种格斗术行家的踊跃参加,为竞技格斗提供的大舞台,最终获胜的人被尊称为终极冠军,起初只准备举办一届的赛事却因为其独特的的魅力一直持续到现在还经久不衰,现在UFC己发展成MMA规则下的顶级赛事【6,8,19,21,26】。K-1:

K-1作为一项流行的自由搏击赛事诞生于1993年,由当时日本正道会馆始祖石井和义创办,现在掌管该赛事运营大权的是K-1事务局。K代表的是三个格斗项目,1代表的是第一、顶级的意思,由此可见K-1赛事的目标是发展为顶级搏击大赛。自2003年日本的FEG公司与K-1携手后,就正式成为该赛事的官方代表,K-1在运营道路上开始一路狂奔。日本的K-1赛事自创始以来就确立了自己市场定位,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以市场为依托把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表演项目与商业搏击赛事相结合,别出心裁,给传统搏击比赛带来了全新的面容,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搏击赛事。K-1赛事的规则限制较少而且对运动员要求少,只要热爱搏击不论练习何种格斗术只要按照制定的规则都能参赛。现在,K-1已经顺利走过了20华诞,在国际市场上名声显赫,发展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阔、层次多样的赛制体系。从创始之初单一的无差别级赛事逐渐发展为具有五大系列赛事的组织,这些赛事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还综合利用全球市场资源,为构建多层次、全球化K-1赛事做准备【4,19,24,29,32,42】。

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4.2.1 研究重点

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比国内外搏击赛事的运营机制进行研究,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建议或方案,为搏击赛事乃至搏击赛事的推广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4.2.2 研究难点

研究难点是:(1)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调查对象的选取遍及陕西各地,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比较麻烦。(2)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这一大环境下,针对搏击赛事项目的特点,提出专门针对搏击赛事运作机制的实用性较强的对策有所困难。5 结果与分析

5.1中国搏击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5.2中国搏击赛事的类型 5.3中国搏击赛事产业概况 5.4 FKI搏击赛事产业运作机制分析 5.4.1策划机制 5.4.2宣传机制 5.4.3赞助机制 5.4.4保障机制 5.4.5监督机制 5.4.6资金来源 5.4.7比赛选手 5.4.8赛事定位 5.4.9赛事反馈 5.4.10赛事调节

5.5促进中国搏击产业运作协调发展的策略 5.6结论与建议

7.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七

1中国文化产业的产权体制和大文化体制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 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按照这样要求, 文化产业体制的建立首先是产权制度问题。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国文化单位一直是事业体制。这样的文化事业体制对当前的文化产业产权制度仍然影响明显, 有较多的文化生产单位, 仍是计划经济模式, 政企不分, 产权不明晰, 政府依然行使着产权所有者的职责, 使文化产业部门缺少一个人格化的风险、利益承担者。这导致文化产业部门难以摆脱原文化事业的体制模式, 政府依然是文化产业部门的主导者, 政府意图往往压倒市场导向, 文化产业部门难以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目前, 全国大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还是国家所有, 其他所有制文化企业很少, 外国独资或中外合资文化企业更少, 畸形的所有制结构造成文化企事业单位投融资渠道单一, 文化市场缺乏充分竞争, 文化企业经营没有活力, 经济效益不高。

建立现代文化产业, 就是要成立规范的文化股份制公司, 股份制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被实践证明的现代企业有效的组织形式。这有利于文化投资多元化、社会化, 依靠社会力量, 实行社会文化社会办;有利于文化行政部门同文化企业脱钩, 由过去具体办文化逐步过渡到管理文化, 文化企业单位作为独立法人自主经营, 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文化企业的效益和市场化程度, 在加入WTO后, 与国际同行业竞争。我国要建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群体。以国有制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 从而保证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方向。集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文化企业应该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主体, 必须大力加以发展。对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社会安定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文化产业和企业, 如重要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 国有成分必须居支配地位;其余艺术表演、文化娱乐、音像、出版、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等都可以创办集体、个体、私营和中外合资的文化企业。为加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加入WTO以后, 在控股的前提下, 应充分吸收利用外资。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 可以吸引社会资金办文化, 解决文化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通过各类所有制文化单位之间的公平竞争, 解决它们内部机制活力匮乏、经济效益低下以及出资人缺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从而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降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提高文化生产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 中国文化产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并逐步扩大影响力。

近年来,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文化产业中出现了一些联合发展的形式, 如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等不同系统之间的一些大公司捆绑在一起的集团公司, 有的甚至是系统与国外投资者的联合。这种现象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政府文化管理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抑或遵循现状对市场进行分而治之。目前, 我国分管文化的行政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文化部门主管演出娱乐, 广电部门主管音像, 新闻出版部门主管图书报刊, 这些管理又互有交错, 协调较难。在这种管理体制下, 我国文化资源的整体优势被分散消解。如文化资源大部分又是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传媒产业传播的节目源和生产制作节目的人才又大都在文化部门掌握中, 文化部门掌握大量文化资源优势, 却没有广播电视网络优势。面对文化产业不同系统、不同所有制大联合的态势, 政府要彻底打破部门所有和地方所有的观念, 要有全局战略眼光, 树立发展全社会办文化产业的观念, 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管理机构, 全面负责演出、娱乐、音像、影视、出版、文化旅游、体育产业, 尽快改变政出多门、部门分管、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这样有利于发挥大文化体制的功能作用和规模效益, 有利于加强宏观管理, 协同作战, 由部门行为下的资源配置过渡到集约化的资源综合开发, 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 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统筹发展道路。

2中国文化产业的决策机制、调控机制和约束监督机制

文化产业的机制涉及的问题比较多, 如投资机制、生产机制、营销机制、分配机制以及决策机制、调控机制、激励机制、约束监督机制等。以下谈谈决策机制、调控机制和约束监督机制。

其一, 决策机制。文化产业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的立项、投资、开发、生产、营销等。市场经济复杂多变, 而且经营文化产业比经营其他产业具有更大风险性, 这对于从事业向产业转轨的我国文化企业来说, 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文化产业经营者为提高成功率、避免失误, 在对文化产业经营项目做出决策前, 必须充分地发挥决策机制的作用, 通过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专家评议、模拟论证、征求群众意见、董事会讨论、上级把关等多种途径, 对项目的开发、经营网点的布局、经营的规模、经营成果的好坏、发展的后劲、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尽可能进行具体、全面、长远的规划。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 经营者在决策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其经营的文化商品或服务是否为市场所需求, 找准文化市场需求是经营项目的关键;是否将其经营项目的风险估计充分并有相应的防范措施。经营者必须防止主观臆断, 不顾市场, 盲目上马, 血本无归。杜绝经营决策轻率拍脑壳, 市场预测想当然拍胸脯, 一旦决策失误后悔不迭拍大腿的现象。

其二, 调控机制。文化产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 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经营者或国家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调控, 使其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 经营者可以利用价格机制进行调控, 一方面通过适当调高价格或降低价格来刺激或限制某种文化商品或服务;另一方面则通过观察某种文化商品或服务的供求关系来制定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其次, 国家可通过税收政策, 即利用加税、减税或免税来限制或鼓励某种文化商品或服务。如视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不同, 实行差别税收。除此之外, 国家还可通过信贷、租赁等经济手段调节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平衡发展。再次, 文化产业虽然面向市场经济, 注重市场需求, 但也并不意味着一切生产都必须迎合市场。国家可通过一定的行政、舆论手段, 积极引导调整经营者生产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产品, 努力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需求,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其三, 约束监督机制。随着文化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我们必须加强对经营决策者的约束和监督。首先要对法人代表或经营负责人定向跟踪, 定期审计考核其政绩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政绩与任用紧密挂钩, 能者上, 庸者下, 违纪违法者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其次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重大决策等进行检查监督, 通过党政工、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和上级审计等多种途径实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集体决策等。防止一个人或少数人无约束地说了算, 杜绝损公利己、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 避免企业严重亏损。

由于文化产业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和安全,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政府必须对文化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行为进行监督。这是文化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舆论、专业、群众等进行监督。法律监督主要通过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各种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舆论监督主要发挥舆论时效性强、影响广泛的功能, 激浊扬清, 积极引导文化经营者生产、消费者接受优秀的文化商品或服务, 自觉抵制落后、腐朽、反动的文化产品;专业监督是建立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评审组织, 有计划分专业对文化商品或服务进行审查评论, 及时发现问题, 报请有关部门处理解决。群众监督是最基层广泛的监督, 可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等。充分发动群众, 对有重大问题的文化产品、违法经营的文化企业以及一切违法乱纪行为等均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参考文献

[1]范玉刚.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探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 (2) .

[2]彭立勋.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8.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重要性 篇八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将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GDP发展速度最快、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长远观点来看,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富民、建设小康型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重大转变:

建国前,我国保持着传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世界上出生率、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基本保证,卫生与教育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人口再生产迅速进入到高增长时期。但由于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方针及人口政策上的失误,使这一转变过程出现了人口增长过速的问题。

二、我国的人口发展特点鲜明:

1、增长快:我国人口年出生率为二千多万人,到1981年共出生六亿多人口,减去自然死亡人数,全国人口较建国初期净增四亿六千万。

2、基数大:除印度外,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3、年龄结构轻:导致未来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4、农村人口比重大:加速了人口的增长比率。

5、人口与地域发展比率不平衡:人均占地少的区域出生人口多(我国东南部),人均占地多的区域出生人口少(我国西北部)。

三、人口增长过快的结果:

导致社会发展过慢,经济建设放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减速,资源、环境过度消耗:

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作为代价的,人口的过度增长是造成土地资源、水力资源最大危机的潜在因素。如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看待人我国的人口问题,就不能不将这一问题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考虑。

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1、生产力的矛盾观决定当下经济社会条件下必需实行计划生育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就必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之一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在科技文化落后的阶段,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要在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阶段,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就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只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摆脱贫困,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才能强国富民,构建幸福和谐社会;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3、实行计划生育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计划生育是为了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需要。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一种宏观调控,其基本目的是为了使人口增长服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计划生育,减少人口出生数量,进而减少社会耗费,促进社会供需平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小说《触摸春天》读后感400字下一篇:秋天记叙文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