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2025-01-07

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精选10篇)

1.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篇一

美国STEM教育报告(中)

摘要:在美国,没有太多中小学生对STEM感兴趣,而在高中生中,追求高质量的课程,为将来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做准备的,也只有相当小的比例。

问题:公众的态度

美国社会似乎可以接受STEM学科的欠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里,数学和科学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个人可以在演说中对公众宣称:“我的数学不好”,而不会有说“我阅读不好”时的羞耻感。

在美国,没有太多中小学生对STEM感兴趣,而在高中生中,追求高质量的课程,为将来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做准备的,也只有相当小的比例。

——在美国,只有15%的本科生选择自然科学或工程学位,在中国,数字是50%。

——在美国,大约有34%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和56%在工程博士学位被授予外籍学生。

此外,大部分家长相信,美国目前的数学和科学教育很好。他们并不期盼教育改革。这些漠不关心为教育体系改革增添了阻碍。“人们必须明白,数学可以变得非常强大,是可以令人兴奋的”,数学教育特聘教授M.凯思琳.海德说,“如今,数学教育关系到教学思想和理念,这些为规则的建立和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础”。

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培养年轻的一代

为了改变这些公众的态度,教育学院的教师将工作延伸到了学生的家长和教师,通过他们在大学里接受的数学和科学教育来开展工作。教学研究整合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Teaching and Learning)是一家帮助STEM领域的研究生和全体教师提高他们的授课技能的机构,并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带来的结果将是,全国所有的科学、工程、数学教师能够让所有的大学生成为有科学素养的人。

“我们想研究所有的学生”,卡罗.科尔贝克,教学研究整合中心(CIRTL)研究员、宾州州立大学副教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管说,“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授课水平,保证STEM学科知识充分地传授,不只是为了少数优秀的考取学位的学生,更多的,是为了那些需要提高STEM学科成绩的学生”。

科尔贝克与STEM学科核心教师团队一起工作,这些承诺与本科生一起学习的教师是公认的优秀学科教研员。他们一起改善教学方法,把博士生教育成未来的优秀教师和研究者。

科尔贝克将CIRTL的工作集中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技能,这些技能可以应用于4-H项目的教学。

100多年前,农村青年计划帮助大学获得了政府拨地,让那些抵抗政府干预的农民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多亏4-h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让机构可以接触这些农民,并赢得他们的支持。

科尔贝克说,“当现在的教师们看到他们的博士生成功的将研究方法应用到了教学实践,提高了本科生的学习经验和成绩时,他们便更会愿意去尝试新的方法。用‘教’与‘研’相结合来提高学习成绩,这种兴趣是可以传播的”。

(4-H:即 head,heart,hand,health,美国一项青少年发展项目,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4-H学校增益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及教师走出书本,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程序。目前该计划已经在美国多个州展开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CIRTL是一个由五所大学合办的机构,他们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霍华德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一个为期5年,包含1000万经费的项目的一部分。CIRTL的根基由三根支柱组合而成——教学研究,学习社区,学习的多样化,即机构的博士生可以参与大学的课程,项目和非正式活动。

问题:资深教育者的短缺

美国教育体系存在着一个基础建设型问题,就是在中学和大学都有资深教师的极度短缺。

在全国的高中数学老师和科学老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为自己在该领域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大约30%的美国公立高中数学老师没有主修或辅修过数学;大约45%的生物教师教的是他们所学领域之外的学科。

美国大学里,持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也存在短缺。因此,成千上万主修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学生,在大学里无法学到足够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的研究生院校能够提供足够的博士学位,那么我们的大学就能更好的诠释数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整天钻研那些相似的、无用的资料”,海德说。

能够填补大学教师职位空白的,拥有数学和科学教育博士学位的人远远不够。学校里每年约有300个数学教育职位,却只有70到100名博士生供职。

如今约有80%的数学教师将在10年内退休,所以,这种短缺会变得更加严重,更加糟糕。

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因为许多明智的教师安逸于他们收入稳定的职业,对考取博士学位有着迟疑的态度。对于大多数教师和一些需要经济奖励才能完成博士学位的学生来说,返回学校学习是不划算的。

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授予更多的博士学位

教育学院正努力增加自身博士项目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研究项目的数量,以此来适应更多的研究生。这些新增的博士学位候选人将继续开展一些研究,来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STEM学科的‘教’和‘学’的技能。他们也会成为下一代教师培训者,这些教师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

担当杂志编辑是学院研究能力增强的一个例子。科学教育教授格里高利.凯利,于2006年5月担任了《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的编辑,如今在它的第90个年头里,已经成为了一本权威杂志。

教育学特聘教授M.凯瑟利恩.海德,将于2007年初成为《数学教育研究》(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的特邀编辑,另外两名大学的高级教员,教育学教授格伦.布鲁姆和教育学助理教授罗斯.比克将成为助理编辑。

除了扩大研究项目外,学院还获得了额外的奖学金,来定向支援渴望从事数学和科学教育的新博士生。

中大西洋数学教学中心(Mid-Atlantic Center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吸引了许多无法做到全日制学习的优异学生,由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目前处于第2个五年资助周期。中心已经在更多教授的培养和先进研究的开展上,取得了双重收益。

“我们拥有一个优秀的博士生团队”,中大西洋数学教学中心(MAC-MTL)联合首席研究员海德说,“因为接受来自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我们已经吸引了一些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MAC-MTL希望这些博士学位申请者在成为大学教员时,将他们对学科的熟练掌握传递给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者。

黛比.麦卡洛最近通过了她为中心提交的课程论文,她说,“我非常渴望找到一个能让我做一些专业发展和研究的职位”,能够成为中心的一员让她感到很幸运,“拥有和数学教育研究者一起工作的机会想都不敢想,它为我的研究开启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崭新世界”。

学院将继续增加学生考取科学教育研究生的机会。比如,杰拉尔丁.布拉什研究生教育助教奖学金,每年支持两个全日制科学教育学研究生的研究和教育。

边栏:中大西洋数学教学中心(Mid-Atlantic Center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在美国大学数学教育领域,每三个空缺职位的候选人中,只有一位持有博士学位,“大学里没有足够的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来教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特聘教授M.凯瑟琳.海德说。

海德是MAC-MTL的联合首席研究员,MAC-MTL由宾州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特拉华大学和三个学区联合创办,也是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几项资助项目中的一个,二者刚刚签署了第二个五年计划,NSF将为MAC-MTL提供325万美元,用来继续数学教育的研究。这是NSF唯一一个同意第二次签署的合约。

中心的初级目标是开展如何让数学教师学习数学,和如何将他们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的研究,海德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教师数学知识的发展,和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学生成绩的关系。我们期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让未来的数学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MAC-MTL还致力于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水平。这种提高可以产生倍数效应,将会增强全国高中的教育水准。“中心的一个主要行动是找到方法来巩固教师在数学方面的理解力”,海德说,“教师可以用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来加深他们对数学教学的理解,这样就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去追求需要数学的职业”。

海德相信,教师的知识水平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起着一定的作用。她说,“我们希望高中教师数学知识的掌握足够扎实,以此来把控他们的学生对这个学科各种各样的看法。如果一个老师的理解仅仅依靠于记忆,那么他/她就不会拥有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灵活的教学风格,并且,教学的结果也几乎是青少年既不懂数学,也不愿意接触数学”。

问题:职场需求日益提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职场的面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未来,制造业将不再雇佣数以百万的低级技术工人。个人将需要一个强大的STEM背景知识来面对高科技职业。

“科学技术的更新步伐是难以置信的”,科尔贝克说,“我们需要这些领域的专家,把我们的科学和数学带向未来”。

对员工拥有最一流的数学和科学技能的需求将会是全球性的。如今,一些最好的工作机会已经伸向了海外——不单单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事实上,像中国,印度,新加坡这样的国家的员工,有着更好的数学和科学教育。“我们在印度就有外包工作”,科尔贝克说,“与此同时,来到美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相比过去的几十年有所减少了”。

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完善认证标准

关于当前的STEM教育有一些好消息:更高、更有效的教育认证标准或许能让学生从事工业有更充分的准备。最近,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透露,2004年获得工程本科学位的学生在职业准备上,要比二十年前的工程系学生做的好。

研究工作将检测新认证标准对工程专业的影响。工程与科技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是大学课程在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学、科技方面的评审机构,委员会认为应该对其自身的标准进行评估,来确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所检测的技能包括基础数学和科学,设计和问题解决,实验技能,工程科学实用软件,技术和人际交往。

据悉,2004届学生毕业成绩在基础数学和科学上表现突出,这对美国工程类大学尤其是个好消息。CSHE助理研究员,副教授丽萨.R.拉图卡说,“一些大学教员曾担心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必须要以认证指南为标准,那样的话,就会以注重学生在基础科学和数学技能的表现为代价,但事实证明这些并没有发生”。

拉图卡正着手于一个相关的研究。她和特聘教授,CSHE高级科学家帕特里克.T.特伦兹尼一起,在2006夏天开始了一个为期三年的研究,来评估当前的工程系本科生的能力,为他们成为未来的工程师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满足全球职场不断变化的要求。一项国家调查将展现工程教育本科生的前景,展现哪些教学项目在培养工程师具有强有力的分析技能、专业技能、实践智慧、创造力、领导力、道德标准和职业标准方面达到了何种程度。

研究还会扫描整个流水线的候补区域,勘测在2年制专科院校中,为向本科学位转换的学生准备的课程。这些专科学院招收了许多低收入,非传统和少数民族学生,这些群体近来被工程专业所忽视。同时研究2年制和4年制学生,将会保证研究者注重不同层面的学生,并探索出工程教育基于他们不同的性别、种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会产生哪些影响。

(来自:http://issuu.com/tlac_onward/docs/fall_2014_tlac_onward)

2.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篇二

近年来, 一类新的高水平国际青少年竞赛活动悄然来到中国, 它包括了国际语言学奥赛、iGEM合成生物学竞赛、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Botball和RoboRAVE国际机器人大赛、美国杜克大学高中数学竞赛, 以及国际青少年微电影大赛等。

今年暑期, 笔者有幸见证了同属于上述顶级赛事行列的国际语言学奥赛、IJSO (国际初中科学奥林匹克竞赛) 的集训、未来城市设计大赛的极限学习, 以及国际机器人大赛的外围赛。深感, 赛事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 赛事参与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新概念学习的小规模实验, 而参赛学生 (也包括他们的老师、教练) 更是通过活动的全程参与, 体悟到经历“赛学”模式所带来的震撼——这才是STEM教育推进的战略意义所在, 体现出STEM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以自然科学领域唯一面向16岁以下初中学生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 也是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大家庭中12个成员中一员的IJSO中国特训选拔营集训为例, 与其他专门学科的奥赛不同, 这项赛事不强调难度, 而是更加强调多学科的融合, 要求学生能够把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初级知识灵活运用。来自中国化学学会和北师大教授们的悉心辅导重点, 不在于学科知识的本身, 而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优化、注重学科知识间的贯通、注重知识活用和实验技能提升等不常见于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学相长的氛围以及团队攻关的协作, 都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们眼睛一亮, 体验到山外青山的高手过招之外, 最深的反思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对未来教育、尤其是K12阶段的教育生态优化的期待。

由中国儿童中心综合培训部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青少年国际竞赛与交流中心 (ITCCC) 协同主办的另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培训活动在中国儿童中心展开, 40多名来自北京、上海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和校外科技辅导员参加了这次采用了一种名为“极限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培训。极限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一对多”授课的教育模式, 采用多人团队协同工作、群体学习的方式挑战学习者的能力极限。这种学习模式同样不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而是以贴近生活的任务导向模式, 将学习内容与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联系起来, 令学习者的能力与素质得到真正的锻炼。

在这次活动的故事背景中, 未来政府计划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设计建造现代化城市, 学员们则要随机组成多家虚拟科技公司, 应对各种挑战, 以赢得政府招标的标的。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 学员们需要应用开源技术和互联网所提供的近乎无限的资源, 掌握大量的工程科技, 提交各种文档资料并完成多项高科技产品的雏形。为了增加学员们的沉浸感, 构建一个接近于真实社会的学习环境, 主办者还设立了“银行”、“商场”、“专利局”、“法院”等机构和一套严密的规则体系。从科技报告写作、智能系统和机器人设计、产品演示报告到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专利申请、法律纠纷, 每个任务团队都需要通过良好的分工合作在各个方面迎接挑战。就在这样一种紧张而富有压力的环境中, 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谈起三天学习的感受, 活动学员刘老师说:“很累, 但是收获和锻炼非常大。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次活动将对我未来的课堂组织产生质的影响。”

3.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篇三

什么是STEM

STE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统称,它本身绝对不是分立学科的统称,而是具有集成性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个能够为学生提供整体认识世界机会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把他们学习到的零散知识,变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的整体,以消除传统教学中各学科知识割裂、不利于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法。

在教育项目中更多地整合STEM,有利于教學更好地符合工作岗位和研究机构中的实际情况,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同时也指出认知科学的研究也支持了综合课程的做法。通过跨学科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成为知情的决策者,这体现了STEM教育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教育价值。

近两年来,我国STEM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使STEM教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中的热点问题。2016年9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作了详细阐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该成果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策略。

什么是集成式STEM

集成式STEM的观点提出于2014年的文献《STEM Integrated in K-12Education》,它阐述了STEM教育核心的教育思想与理念——集成与融合。集成与融合的方式并不是把各个领域的内容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要进行有目的、有方法、有系统的组合。科学与工程问题往往是课程的主要线索,通过其创造出一个多维的空间,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具有一定程度关联性的学习经历。

集成式STEM的框架显示出它的目标、成果、集成的本质与范围,以及实施的具体内容。其中的目标包括为了学生的目标和为了教育者的目标。集成式STEM要能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21世纪技能、STEM工作愿景、兴趣与参与性,以及链接STEM学科的能力;同时也要能提升教师对STEM内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STEM教育教学知识的理解。对具体目标内容的深入分析(如图1),让我们发现STEM教育有着比单一学科更深入的教育目标。它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因此,STEM教育是践行跨学科综合课程的有效途径。它促使学生识别和运用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具有不同涵义和用处的概念,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参与到广泛的STEM实践

,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美国优秀sTEM课例评析

2015年,在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的支持下,美国康涅狄格科学中心向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提供了其开发和编写的3本STEM案例集——《航空器》、《升降机》和《桥世界》,这是3个系列的STEM教育活动课程,注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集成,并面向中小学及校外科学教育机构和科技场馆。该系列案例在康涅狄格州得到广泛运用并获得好评。下面,我们以《升降机》的框架为例,分析该课例如何达成STEM的4个领域的融合与集成。该框架分为以下5个部分。

(1)标准:课程中给出教学内容与现行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州共同核心标准》的关联。从标准的角度分析课程中各个学科的内容、对实践的要求与跨领域的要求。由此体现出课程如何集成相关科学、技术、数学和工程之间的具体内容。

(2)单元评价:课程中给出了详细的评价,尤其是包括工程过程的量规表,帮助教师评价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3)工程过程:其中的工程过程流程图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工程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通过预备活动,让学生发现工程过程,为他们后面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4)工程问题:这是课程的主体。首先通过情景创设给出问题简介,即任务或项目的简介,同时提出相关的探索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经验活动,以支撑他学习相关知识、积累必备的实践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会帮助他在后续的活动中有能力解决工程问题。当然,背景经验活动的选择是有策略的,这些活动不是拼凑而是有目的、有系统地结合。

(5)运用工程过程解决问题: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课程将进入工程过程解决问题的环节。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而是在课程开始就提出来的问题,比如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申“制作升降机”的问题和任务、重新定义问题,然后再进入工程设计的具体环节中,开展设计、制作、测试、改进、交流等各个环节。

这便是UTC的STEM课程的整体思路。它形成了独特的、以工程问题为主线的STEM教学模式(图2),从问题的引入,到背景经验的学习,再到解决工程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在背景经验学习和解决工程问题中循环,最终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升降机》课例中,首先以实际问题为引入,结合学校的需求展开,即要求学生帮助学校设计一个能提升到3层楼高度的能搬运科学实验仪器的升降机。这是在课程一开始引入的真实问题,它把学生带入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中。同时《升降机》课例以工程设计为主线,结合了与之相结合的物理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如力、运动、能量、机械等。对于这一点,与初中物理教师的讨论使我们发现:《升降机》中所结合的学习内容,正是学生在初中物理中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和原理。也就是说实际上通过这个课程我们完全可以打通STEM教育和初中物理教育的关联。同时,在《升降机》中学生参与了设计、搭建、测试、改进的工程过程,通过这些过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知识是如何被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这一过程同时促进了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已达成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各项综合能力和素质,体现了集成式STEM的跨学科集成与融合。endprint

探究sTEM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在开展UTC的STEM课例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探索了关于STEM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这里与大家分享其中的4个问题。

如何达成4个领域的集成

如何达成4个领域的有机融合,是课程开发时会遇到的首要问题。UTC案例是怎么做的呢?答案是采用了以工程问题为主线、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正如在上述教学模式中,通过背景经验活动把工程问题与相关联的科学原理、科学探究、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解决制作升降机的问题中,需要用到哪些原理或知识,课程内容就结合进哪些原理或知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在开展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就能意识到,学习知识与技能最终目标是为了用于解决制作升降机的工程问题,即达成4个领域的集成与融合。

如何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相联系

实践是什么?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了8个科学与工程的实践。不管是在科学探究中,还是在工程设计中,实际上我们都需要学生围绕问题、围绕模型、围绕方案、围绕实证,并且通过证据的运用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概念系统。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实践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教学策略、很多的方法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实践过程展开的。这是把知识学习和实践融合在一起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同样需要回到图2所示的教学模式当中。我们发现其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最终落脚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层面上。问题的重申、任务的重新定义、测试与改进的过程中,都给学生提供了相当多的发现问题的机会,通过课程和教师都将促进学生系统地分析和理解问题,作出推理和决策,排除疑难或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是真正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何开展STEM教学中的评价

UTC的STEM案例很好地把我们从总结性评价拉回到形成性评价中。例如课程中给出了2个具体的评价工具,一个是工程过程评价的量规表;另一个是工程建议书项目清单。工程过程评价的量规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工程建议书的项目清单中给出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各项指标和要求,使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有了切实的抓手。

UTC STEM课例的本土化实践

近一年来,我们以开放、合作、融合的思想开展STEM课例的本土化。实践中我們体会到多方合作的重要,我们明确了包括高校、“做中学”项目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基层中小学在内的合作工作团队,以此得到来自不同方面专家的支持。

教学实践的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讨论与辩论,能按照设计完成一项作品,能通过测试发现问题并不断尝试解决问题,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告诉我们STEM教育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如今,我们已经完成了《桥世界》课例的本土化,后期我们将陆续完成其余2个案例的本土化工作,同时全国范围内的教师培训也在顺利开展,希望通过教师培训有更多的教师可以真正地把这些资源运用下去。

4.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篇四

【摘 要】本文通过对未来教室和STEM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展望如何构建基于STEM教育的中小学未来教室,以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未来教室;STEM教育;中小学生;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0-0080-03 现在,各项前沿技术迅速进入教学领域,无线网络、平板电脑、传感器、3D打印技术蓄势待发,数字教室、互动教室、虚拟教室、智慧教室等概念弥漫于教育领域,为教育变革提供了各种可能。未来科技会如何促进教育值得大家期待,前沿产品将如何改变教室激发人们畅想。本文以STEM教育为背景,展望了如何构建中小学未来教室,以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未来教室及其国内外建设现状

(一)未来教室是什么

教室的形态、结构以及室内设备的陈设,都极大地受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这也使得人们对未来的教室产生过很多思考和遐想。例如,在1899年的巴黎世博会上,就出现了在当时人们想象中2000年法国的教室的样子,如下图所示。

当然我们知道,图中的愿望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但这无疑都是人们对教室未来发展的积极创意和向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心中未来的教室也在不断演变。现阶段的未来教室应该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将适合的科技新成果作为教具、学具,合理地应用在教室环境中,帮助师生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国内外建设现状

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苹果明日教室”是较早期的未来教室,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大量的新技术和设备,例如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扫描仪以及DVD刻录、无线网络等,这些都配备在教室环境中,就像使用书和纸一样方便。

21世纪以来,各国政府、学校、科研院所和公司都在未来教室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很多高科技产品,如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屏、传感器、平板电脑等,被逐渐应用到教室环境中,供教师进行探索性教学实践。下表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创建的未来教室实例。

通过对以上的未来教室项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未来教室的发展和各国提出的先进教育理念息息相关,而技术应用则需要考虑学生如何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如何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引导和评价,学校、教师及家长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无缝对接。STEM教育背景与国内研究现状

(一)STEM教育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为解决其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在教育领域提出了STEM计划,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并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近30年来,美国政府和众多科研机构、高校、基金会,通过立法、拨款、专项等方式推动着STEM教育不断深化。STEM教育建立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以设计和探索为目的,对技术问题解决进行科学的探索,其课程目标是提升学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素养。

(二)STEM教育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我们发现2002年9月在《中国高教研究》上发表了标题为《赴美参加PKAL2002年夏季研讨会纪实》的一篇文章,这是国内较早提及STEM教育的文章,介绍了教育部赴美参加“万花筒项目”活动的代表团成员和美国大学教师共同探讨和交流如何加强本科生在STEM领域的教育等相关问题。

其后几年,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中掀起了创新教育的思考热潮。2005年,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院士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也促使我国政府和很多专家更加积极地思考属于中国的“创新教育方向”。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一项目主要聚焦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创新教育。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建国以来,我国在中小学中非常重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教育,2001年高考开始全面实施“3+X”方案,除数学单独考试外,理科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合为综合科目考试。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做了很多尝试,例如在初高中开设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很多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例如雏鹰计划、翱翔计划、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等,探索将科技理工等学科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在我国,这些研究和探索目前还是限于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虽然近年来在一些课外辅导项目中有了这一思路的渗透,一些学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像美国一样以国家行为来培养数量庞大的STEM项目教师,全面推行STEM教育,我国短期之内可能还无法实现。2008年11月,《中国电化教育》上刊登了《课程视角下的机器人竞赛辅导研究》一文,介绍了美国TSA协会基于STEM领域的核心标准推出的适于高中生学习的“机器人竞赛课程开发框架”,并提出对国内中小学机器人竞赛辅导课程的思考,这是国内较早将STEM教育引入到中小学教育中的研究成果。国内基于STEM教育的研究在2008年以后开始丰富起来,主要集中在国外经验介绍、教师培养方法、国内应用思考,以及技术对这一教育计划的影响等,主要是理念与策略研究,对于如何通过综合环境的改进,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还较少涉及。

基于STEM教育的中小学未来教室模型构想在基于STEM教育的中小学未来教室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真实问题,组建小组,利用各种前沿技术开展学习和研究。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面对面或通过网络方式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利用技术搜集、分析数据,设计、测试和改进问题解决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研究成果。笔者根据多年在一线开展科技教育和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尝试设计了遵循STEM教育理念的未来教室模型。

(一)未来教室中的构成要素

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式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等的出现与应用正在逐步将我们生活的地球变成数字地球、智慧地球。基于STEM教育的中小学未来教室则正是构建在这样一个数字地球、智慧地球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包括体感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眼镜、3D打印机等。1.体感技术

利用体感技术,师生可以通过肢体与教室中的数字设备和环境互动,教师能够利用其虚拟出学生喜欢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进行技能学习,如引导并纠正学生的实验步骤、动作等。利用强大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功能,教师可以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评价、诊断、反馈。以微软Kinect平台为例,可以通过Kinect摄像头采集镜头前主要人物的肢体动作,通过传感器等技术和设备采集到系统中,进行对比分析或控制输出人物的动作。这些都非常符合STEM教育的需求,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2.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技术涉及数学、电学、力学、仿生学、计算机技术、控制论、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设计等诸多领域,它可以更好地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近年来,机器人技术是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机器人这一高科技产品正逐渐走下神坛,走入校门,许多教育型的机器人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以某品牌EV3教育型机器人为例,它不仅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内容,还能够借助强大的传感器等功能开展与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效融合的学习,实现如模型搭建、工程设计、实验数据采集、实验分析等功能,完成智能门、智能清洁等任务,使普通教室成为一个充满创意的智能教室。3.智能眼镜

可穿戴计算机是人们近年来致力研究的一项技术,而智能眼镜则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在Wi-Fi等无线技术的支持下,它能够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搜索到所需的网络资料,实现数据云端存储,能够随时实现分享或录制课堂信息,且不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4.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能够较真实地呈现设计物品,令学生获得直观、深刻的体验。通过设计、虚拟实验、零件打印、作品整体成型等体验过程,学生能够学习科学分析、数学计算、工程设计及制作等内容,提升工程思维能力。

(二)未来教室中的环境构建

基于STEM教育的未来教室更像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的实验室。教师作为引导者,提出研究任务,并适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室的主人是以组为单位的学生团队,他们可以进行学习、思考、讨论、设计、制作、总结及展示,各司其职,各展其才。教室可以分为多个区域,如体感教学区、操作区、讨论学习区、展示区等,目的就是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如下图所示。

5.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篇五

奥巴马政府目前正在教育领域着力推动一场可能影响美国未来教育走向的行动计划——STEM教育。在Google搜索引擎中搜索“STEM education”,可以搜索到多达91,600,000个结果。STEM教育中的STEM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这是四个彼此独立更彼此关联的领域,在现代科技竞争中具有主导和引领作用。

与STEM教育相关的概念是“STEM field”,即STEM领域。这一概念由美国国家自然基金组织提出,是一种新的对科学分类的认识,即不仅仅关心条块清晰的传统学科,更加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例如,生物学可以和数学结合,地质学可以和工程学结合。在STEM领域的专业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可以融会贯通多个学科。STEM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了美国对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力。

美国政府将培养STEM领域专门人才的浩大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来实施。在各种STEM教育的网站和论文中,看到最多的就是“推进”一词。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推进STEM教育,STEM教育会对美国教育界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教育有哪些启示,将是本文着力试图阐释的问题。

一、STEM教育产生的背景 1.国际背景

教育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任何一种教育运动或思潮的产生,都必然有其社会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局势正朝向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美国正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作为一个具有反思精神和危机感的民族,树立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其重要的国家战略。

反观历史,上一次美国下大力气发展科学教育,发生在美苏争霸时期。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人造卫星并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使得美国上下极为震惊。美国政府和民众开始反思其科技领域的政策,在教育界掀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大幅度增加了理科教材的难度。尽管这一教育运动后来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没能持续下去,但客观上提高了参与教学改革的学生的科学和数学水平,为美国打赢美苏争霸这场世纪冷战储备了人才。

在人类进入新的千年前后,美国意识到自己的国际地位将受到新型经济体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威胁,提出了许多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战略,发展STEM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在2000年之前,美国提出STEM教育的思想,还是出于一种对可能出现的国际竞争做出的预设,但是现在经历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金融海啸之后的美国,面临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挑战——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全面挑战,STEM教育的紧迫性大大增强。

2007年,美国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该计划认为,美国如果在今后的经济领域中竞争不过其他对手,应该归咎于今天对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的忽视和对这一领域劳动力发展的投入不足。2.科技背景

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各个领域开始出现分科的趋势,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逐步形成其具体的体系。分科使得研究更为深入,也更加专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但是,目前在传统学科中,交叉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近些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和生理学奖的交叉体现了这一趋势。新兴学科,如量子信息学、量子化学的出现,使得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特别是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渗透到原有的科学技术领域,极大地改变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技术的格局。目前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研究都需要依赖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可以说,信息技术成了打通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通行证,计算机语言成为人类表达、拓展、传承自身智慧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成为一种交流的语言,一种创新的原动力,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将信息技术领域定义为“Computer&Information Science&Engineering”,即“电脑、信息科学及其工程”。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STEM教育中对科学、技术和数学的辐射和联结作用。3.教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的美国,经历了20年“无忧无虑”的和平发展时期,美国民众养尊处优的意识渐浓,娱乐至上的流行文化侵蚀着美国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很有可能会选择成为一名律师甚至体育经纪人,而不愿意选择更需要耗费脑力,学起来更辛苦的理工科专业。其结果是导致了美国科技领域人才的匮乏。

具体的数据是,美国学生的科学技术和数学水平在全球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rogramme for IntemationalStudent Assessment)中,美国学生在科学、数学和阅读方面均没有进入前十。许多机构都期望通过课程设计,将各种社会资源用于教育,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它专门建设了STEM课程。像PTC和乐高这样的国际公司和FIRST这样的工程教育组织,也在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提供STEM教育资源。

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STEM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能力上,使得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因此,很多机构着力于STEM教材的开发和教师培训。由美国教育部和自然科学基金组织联合发起的美国STEM教育联盟,着力于统合各种STEM教育资源。美国各州都开始了STEM教育的教师培训计划。但是STEM教育的落实还存在着诸多难点,将会在后文中阐述。

4.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是21世纪在科技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力资源。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究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美国意识到,在中学和大学STEM教育的不足会导致这一领域劳动力数量和水平的下降,导致科技竞争力的下降。举例来说,在美国销售人员的收入很高,因此很多人选择读商学院,但是“人人都去卖产品,谁来开发产品呢?”STEM领域人力资源的不足,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如此明显。因此,STEM教育在美国是一场影响中学和大学教育的一体化运动。一个受教育者如果能够在STEM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然后结合自身的兴趣,在其中一个领域做到最好,他就一定是21世纪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STEM教育对中国培养适应2 1世纪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启示 1.STEM教育作为教育兴国的新突破方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但是教育本身并不直接改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引起社会需求的变化,导致政府对教育要求的变化,加之教育者自身的努力,进而使教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目前,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第一要务,而教育兴国是一种手段。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实力,需要文化、科技、产业多方面的力量,这些力量今后将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STEM教育着眼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劳动力水平的提高,将成为教育兴国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STEM领域的提出,使得理工科教育者不再停留于本学科内部,而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审视学科之间的关系。STEM教育将会对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对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劳动力水平提高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国家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2.STEM教育推进的复杂性 STEM教育的推进,应该是一项国家行为,但是国家行为未见得会在教育领域产生真正的变革。经过了教育改革的一线教师、学生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都会有这种感受:教育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在一朝一夕有巨大的变化,不能通过几本书、几个文件就产生质的变化。STEM教育涉及课程的改革、学科关系的重组、教育评价体制变化、学段衔接关系的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扎实和系统的研究。

首先,应该鼓励高校的教育研究者深入教学一线,以更大的胆识和魄力,淡化学科本位,梳理和重组本学科中的STEM教育素材,与企业和社会力量合作,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专家合作,从课程、教法、教具、学生学习等多个角度开展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能够在一线教师的课程中得以体现。

其次,一线教师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教育的现状,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历史证明,主导社会变革的不会是某个人振臂一呼的口号,而是千百万劳动者的思想,应该鼓励更多的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给一线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和社会支撑。

再次,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小步谨慎、踏实认真地设计与STEM教育发展相关的教育政策,整体设计各个学段的相互关系,踏实推广STEM教育的各种经验,特别应注意不要冒进,因为不具备复制性的典型和浮夸的案例,是对STEM教育最大的伤害,矫枉过正的教训不应该重演。

作为一项可能影响国家教育战略的研究,我国STEM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切实推进。

3.STEM教育对我国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STEM教育的研究学者普遍意识到,在实际的社会分工中,从事技术和工程的人数要远远高于从事科学和数学工作的人数,而在中学教育中,我们更加偏重科学和数学的教育。这是一种教育的反差现象,使得在重视STEM教育领域的过程中,除了从劳动力培养的角度要重视整个STEM教育,在STEM内部的各个领域中,应该增强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比重。

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主要是通过技术类课程来实现的,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目前,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在一线教师的落实上,教学内容多是教技术本身,或是教技术的各种注意事项和细节,等等。在评价方面,目前技术类课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用作品来评价学生,即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特定的工程目标,展示作品。

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具有明显的应用特点,即学习技术和工程的知识与技能是为了在相关的领域应用。为了将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在应用的层面上整合起来,我们提出了T-bare理论,即基于艺术、研究和工程的技术学习理论(TechnologyLearning based on Art Research andEngineering)。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门学科,其应用领域都可以概括为艺术、研究和工程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彼此连接和递进的关系。

技术在艺术(音乐、美术、舞蹈等)领域的应用,是出于技术使用者主观表达需要而生成一种独特的、多义的交互体验。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式具有面向受众性、多媒体性、符号化的特点。目前,电脑美术、互动多媒体、装置艺术等方向体现了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特点,代表了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从教学效果来看,艺术类的案例往往学生最感兴趣,因此在技术类课程设计中,这类案例可以放在稍前的位置。

技术在研究领域的应用,是技术既可能作为研究工具或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出现,又可能作为研究本身。区别在于,前两种注重应用的价值取向。研究是出于研究者本身非功利的好奇心,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新问题,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定量或定性地发现其中可重复的规律的过程。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特点是工具性、数学依赖性和系统性。目前,“信息技术实验”这一概念的提出,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进行研究的能力。在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和表达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代表了技术在研究领域的创新应用。从教学效果来看,研究类的案例研究目标明确,学生任务清晰,便于师生操作,让学生掌握各种技术细节,适合放在中间的位置,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是在已经确定或者逐步明确的工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工作目标。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式具有面向问题性、路径的多重选择性、目标分层性三个特点。目前,智能机器人的教学部分体现了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代表着未来的方向。从教学效果来看,工程类的案例综合性强,耗时较多,因此适合放在最后,让学生获得“我能做到”的自信。

此外,技术应用的一般特点,如对先进技术的不断追求,技术应用受到社会的影响等在这三个领域中都有体现。这三个领域经常是彼此交叉的,一个工程的项目中可能包含关键技术的研究,也可能包含产品设计的艺术表达。

T-bare的提法强调将在技术的通识教育阶段,在讲授一个中性的技术的时候,倾向于从工程、艺术和研究这三个领域分别选取案例,这样就给学生呈现了丰富、全面的技术应用环境,让学生面临问题时能够想到用怎样的技术路径帮助解决问题。当技术教育进入提高教育阶段(类似于现在课程中存在的“选修模块”)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天性和需求出发,在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研究、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达到在一个领域中融会贯通各种技术的水平。这种分类模式区别于现行的按照技术的内在结构划分提高课程的做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应用领域做了大的划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素养。T-bear理论将技术教育作为STEM教育中起到串联其他领域的核心领域,其地位将会大大提升,期望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相符合。4.STEM教育对科学和数学教育的可能影响

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所代表的分科的科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现代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环环相扣,这是一种自然的美感。但是体系愈加庞大,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就越来越多,出于选拔和测试的目的,大量二次创作的结果是学生负担过重,懵懵懂懂学到了一个体系,却难以了解体系的内在结构和生成该体系的过程,而这些恰恰是学生面对科学知识的爆炸和未来学习重要的技能。因此,有必要从科学素养和STEM教育的角度重视以下四种科学学习过程。

(1)科学阅读。提倡科学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科学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视野。在科学教育中往往注重深度忽视了广度,目前学生很少阅读科普书籍,没有时间收看科技节目,科学知识面狭窄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阅读应注意采百家之言,因为科学存在不同的体系。现在了解不同的体系,未来就会相信存在不同的体系,就可能突破现有体系的束缚,创立新的理论。

(2)科学推理。科学推理能力的缺失,使得学生不能做到“大胆假设”,更难以做到“去伪存真”。在中美两国的一项科学推理能力比较研究中,发现中美两国学生科学成绩差异显著,但是科学推理能力差异不大。这说明,在科学教育中应注重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在科学阅读资料中,除了百科全书式的“知其然”的内容,更应当增添福尔摩斯式的“知其所以然”的内容。

(3)科学建模。科学推理能力和科学建模能力是科学家构建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能力。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要能够建一家之言,既需要科学推理带来的定性分析,更需要科学建模将数据用数学工具表达出来。科学建模的能力与学生数据素养水平密切相关。(4)科学工程。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以往的科学实验大多是为了获取定性或定量的数据验证或探究科学结论作为其主要目的。科学实验离不开科学仪器,过去出于快速得到科学结论的目的,总是希望仪器是现成的,越快得到数据越好。但是如果从学生未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出发,自主搭建甚至设计实验仪器将会大大锻炼学生的STEM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采集数据的实验越来越多,通过Ledong Scratch互动教学平台等工具,让学生自主搭建数字化实验系统,将实验探究工具的开发作为探究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教育中体现工程思维和技术应用的一种新的方式。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有长期的自制教具和仪器的传统,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制作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师不妨将这些教具和仪器的制作课程设计成探究实验的主题之一,让教师设计仪器的思维和技巧,能够传承给学生,并最终内化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育是STEM教育的基础,技术深入、工程论证、科学建模,都需要数学作为基础。目前数学教育遇到的挑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计算机,美国顶尖大学的数学系和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交叉愈来愈密切。数学教育与程序教育的融合,将是一个重要的STEM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STEM教育的展望

6.STEM项目学生研究手册 篇六

“STEM项目学生研究手册”慕课以达西.哈兰德(美)编著的《STEM项目学生研究手册》为蓝本,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委托《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和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共同制作,并于2015年12月28日2016年3月18日在线开课,课程净时长为7周。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651名科技教育工作者参与这次免费的在线学习课程,其中71名学员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全部课程要求,获取了结业证书。

该慕课课程适合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的广大科技辅导员、科学教师,同时也适合希望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的中学生。课程系统介绍了研究者应如何完整地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提出了非常具体而实用的建议,以帮助教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此外,该课程结合授课专家团队丰富的科研、赛事评审,以及学生科研项目指导经验,课程中使用了大量真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案例,对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加青少年科技竞赛或科技社团活动等都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课程简介

“STEM项目学生研究手册”慕课课程由3个部分14个章节共26节课程视频组成,每节课程视频讲授1个知识点,视频长度8-25分钟。课程主要内容共分为课程导引,开展STEM研究项目,以及参赛指南3大部分,详见图1。

课程导引作为慕课课程的开篇,主要介绍了课程的内容框架,帮助教师了解课程背景,迅速进入学习环境中,并作好课程的相关准备。第二部分内容为本课程的核心,带领参培教师体验完整的STEM研究项目的开展过程。从确定选题、进行研究设计、开展背景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到进行研究记录、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再到最后撰写论文和进行交流,系统地介绍了项目研究者应如何完整地开展一项S7EM项目研究,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提出了非常具体而实用的建议。最后,为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项目参加青少年科技类竞赛,课程特设立第三部分“参赛指南”,通过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赛事介绍,以及名家名师对典型获奖案例的评析,对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提供实用的参考。

课程设计与实施

在课程设计方面,课程设计者围绕每章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形成以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视频类型、学习者行为、练习评测、讨论主题、附件资料。由于该慕课课程的课量较大,每周的学习容量为3-4节课,每周一上午9点定时更新当周学习内容。

该慕课课程形式多样,内嵌丰富的实践案例,学员可以在1周内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学员从第1个知识点的学习视频开始,自主观看视频,完成平台练习,达到知识的初步理解。学习过程中,学员可以与主讲教师和同期学员进行在线交流。1个学习单元结束时,学员将完成单元作业,并且提交线上由教师进行评分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组织者收集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数据,如单节课的测试情况、讨论主题的交流情况、存在的主要学习问题等。最后,学习者就可以通过线上作业和讨论再次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继续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该课程的基本学习流程如图2所示,除阴影显示的线下活动外,学员可自主在线完成。此外,该课程还配套了相应的课后作业检测当周学习效果,在慕课课程学习中及学习末,分别设置了综合性的中期作业和期末作业,全面考查参训学员的课程学习效果。

课程采用邮件、QQ、讨论区等多种方式的结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员基本能够自主完成在线学习任务。学员可以通过课程公告、课程邮件主动关注在线学习方面的信息,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热点讨论的话题及课程作业的反馈等。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作业,每节课程均附带相应的配套资料,如课件、术语表、课程阅读资料、优秀案例资源、软件工具包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实用的教学工具。学员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在慕课平台上免费进行下载。

课程评测

本次慕课开展过程中,采取了更为开放的在线评测方式,既降低了学员每周的学习难度,又保证了在线评测的连贯性,尽量从课程参与过程的各个方面客观地评价每个学员。课程考核点分别为在线参与度、过程性评测和总结性评测3个方面,评价比例分别为30%、30%和40%,以便更真实地反映学员的学习参与程度。

在线参与度包括参与讨论主题、在线记录笔记、观看课程视频等。这些能够体现学员是否真正地参与到在线学习过程中,课程要求学员每周至少参与2个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观看学习视频过程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笔记要点,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过程性评测主要以每周课后作业的形式检测当周的学习效果。题目虽然多为客观题形式,但在问题设计上,充分融合当周学习内容,从基本概念的辨析到重要概念的理解,并适当设计知识迁移情境,能够为学员的课程学习提供有效的自我检测与反馈,同时也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在第1周学习之后,围绕这周的主要学习内容“研究设计”,不仅要考查学员对STEM的基本理解,而且还要从真实问题出发,灵活地考查学员对研究设计的理解。对于正确率过低的评测题,我们将反思题目设计是否存在偏差、学员对该知识点是否存在理解不足等问题,寻求进一步改进计划。

总结性评测与课程学习阶段相对应,每个阶段结束后分别设置了综合性的中期作业和期末作业,在过程性评测基础上,全面考查参训学员的课程学习阶段性效果。中期作业要求撰写一个STEM项目研究方案,考查学员对项目问题提出到研究设计的综合理解。期末作业则将考查点上升到评价的层次,要求学员评析所提供的项目研究论文,实现从知识理解到知识输出的过程。虽然作业回收数量不高,但是所收到的作业完成质量很好,学员基本能够独立策划一个STEM项目,并能在实施后明确项目研究论文的撰写要点,达到了对STEM项目的综合理解和评价应用的培训目标。

课程反馈

慕课平台反馈分析

根据对本次使用慕课平台的学员反馈分析来看,观看过学习视频的有效学员共有489名,占报名学员的75.1%;观看了一半以上学习视频的,共有166名,占25.5%;观看了全部学习视频的,共79名学员,与课程通过率相当。

在学习视频播放次数上,累计播放次数高达1万次以上,1天最多可达到896次。参与学习的学员平均能够观看学习视频1.8次,这说明大部分学员会重复观看,以加深理解。学习视频的观看高峰出现在每周课程更新当天前后,上午的9-10点是一天中的高峰期,下午24点和晚上8-10点也是学习比较集中的时段。

网络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进一步收集学员的在线学习体验情况,在慕课课程结束阶段,为学员发放了网络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08份。

数据显示,本次参与的学员覆盖了全国20个省市,以科学教师或科技辅导员为主,占64%,也有其他学科教师和科技馆工作人员。这些教师中,大多数具有科学背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约占87%(94人),男女比例相当(比例分别为58%、42%),以中青年为主。

在对学员参加本次慕课课程学习的原因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员表示“想更新或扩展知识”、“课程和我目前的工作及专业发展有关”,其他选择“出于兴趣、好奇或感到新鲜”、“希望与同领域的其他老师更多交流”等选项所占比例也较大(见图3)。

经过持续9周的在线学习,学员对于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课程设计和课程体验方面,表现出很大的认同,两项的平均评分分别为4.59和4.54(认同程度由低到高分别用1-5表示)。特别是对教学内容划分与呈现、视频表达、授课节奏、作业考核等方面给予了好评,认为课程资源对个人学习有帮助、课程学习能促进工作发展,同时觉得自己的在线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并表示希望继续学习后续课程。

在对学员“该慕课学习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哪里”的调查中显示,学员们普遍认为该课程最吸引人的是课程内容、授课教师和授课形式。学员们在反馈中这样写道:“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直观化,界面清晰,主持亲切,感觉很好!”“讲课形式新颖,视频长短合适,不会造成学习疲劳。”“免费,知识系统,作业适量,科学严谨,时间空间都很自由。”“视频课程简短,任务明确,容易理解,容易学习,老师们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同时,不少学员也表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STEM的了解。其中一位学员这样写道:“STEM项目是日后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能够早早地认知对以后的教育发展很有帮助。学完此次课程会对以后研究STEM项目相关知识有所促进,对以后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辅导员的评比有很大的帮助。”

7.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篇七

一、建立STEM学习中心

在教室里设立STEM学习中心是开展STEM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STEM学习中心由科学角改建而来, 也可以根据STEM的课题临时连接建构区与科学活动区, 或美工活动区。除了科学和数学的材料, STEM学习中心应包含技术工具, 以方便学习, 如放大镜、天平以及用于测量长度的尺子。一些技术设备, 如计算机、数码相机以及投影仪, 把它们放在能够得着的地方, 以便在需要的时候, 扩展或记录学习。还可以提供一些与STEM课题有关的图书和图片, 如幼儿在开展建筑工程活动时, 可以提供建筑工程的图片, 看工程师是怎样建造大楼的。STEM学习中心在教室内的位置也很重要, 最好附近有窗口, 因为有些活动需要自然光线。此外, 辅助物品, 如喂鸟器、温度计或窗盒花盆可以安装在窗外, 使室内和室外的课程连接起来。明亮的STEM学习中心会吸引幼儿来参与活动。如果该中心设在教室的一个黑暗的角落里, 孩子不太可能去探索它。

到目前为止, STEM教育指的是至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种学科中的两种整合, 一般多是科学和数学的结合。建立STEM学习中心, 教师要让幼儿有机会考察与思考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概念, 并把这两个学科结合起来。计划时可以从科学或数学的课题开始, 然后在目标和材料层次上把STEM的其他学科结合进来。其实很多幼儿园都有科学活动区 (科学角, 自然角等) , 在这些区角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可以改成STEM学习中心, 开展STEM的活动。比如在自然角中放些测量的工具, 如天平、量杯、尺子等, 可以量量植物长高了多少, 浇了多少量杯的水等, 记在纸上, 就可以把数学和科学自然地结合起来;也可以提供给幼儿数码相机, 让幼儿记录植物的变化, 并把照片传到电脑里展示和讨论, 就可以把技术结合进来;也可以提供一些绿色工程师工作的图书, 了解他们如何开展美化城市的工程等。

STEM学习中心应包括一个小的桌面或平台来存放材料, 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幼儿来探索。把科学角转变成STEM学习中心的一个方法是引入一些易于整合STEM活动的材料。如提供一些斜面或斜板, 幼儿想到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让东西从上面滚下来, 这涉及到斜面的倾斜度与物体下滚速度的关系问题 (物理) , 用几个斜板来比较, 就可以看到速度快慢与倾斜度的关系, 思考斜面一端的高度与速度的关系问题 (数学) ;幼儿接着可能做更多的尝试, 如何连接几个斜面让物体滚动得更远, 这可能遇到斜面路径的设计和斜面之间连接的技术问题和工程问题。可见, 好的材料引入, 可以让幼儿在科学角展开STEM活动。当然, 这些活动也可与建构区结合起来, 利用建构区的已有材料, 加上若干斜面就可以开展STEM活动。

STEM学习中心通常围绕某个学科的课题。这些课题可以来自物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数学 (代数、几何、数量和作业、测量和数据分析) 。每个课题至少与一个其他的STEM学科整合, 也有两个到三个的整合。通过探究来学习是每个STEM学习中心的主要目标。

二、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开展STEM教育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进行科学和数学教育的机会比比皆是, 有些孩子发现有的课程活动特别有趣, 所以教师要有意随机展开科学和数学教育, 这是很重要的。增加精心所选的材料可以扩展STEM的学习机会, 促进高层次思维, 并让孩子们把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纳入到他们的创造性活动之中。如滑轮是被广泛应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技术发明, 幼儿可以通过玩滑轮构建重要的科学关系, 包括认识滑轮的扭转方向的能力。在一个建造的工程活动中, 幼儿试图在两座楼之间传送材料, 采用滑轮来运输, 这时, 他们不仅要考虑滑轮的运动方向, 也要考虑绳子的长度, 这样, 既涉及到物理问题 (运动) , 又涉及到数学问题 (长度) 。这四个STEM领域的内容都可以被整合到这个活动中。莫牧教授以烹饪、搭积木、感官探索桌、艺术和音乐活动为例阐述了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加强STEM学习的方法。

1. 在烹饪活动中开展STEM教育

在烹饪过程中, 儿童需要搅拌、混合、铺展、倾倒并测量, 用到一些简单的工具, 可以自然地把技术引入活动。使用简单的机械也可以把烹饪活动与物理学联系起来。而原材料的混合可以使幼儿看到材料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其中有些变化是可逆的, 有些变化是不可逆的。例如, 葡萄干和谷物的混合物可以被分离回其组成部分, 一个打碎的鸡蛋就不能返回到其原始状态。加热或制冷还会引起物质的变化,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 获得许多经验, 对于孩子来说, 烹调是化学的开端。数学也可以整合在烹饪活动中, 如使用量筒来提供一定数量的成分, 幼儿可能需要数多少汤匙 (或杯) 来满足食物混合的需要。

2. 在积木建构区开展STEM教育

积木建构区有丰富的STEM学习的机会。首先, 孩子们可以像建筑工程师那样体验设计和创建各种建筑, 它提供幼儿无数的机会来建构物理知识。幼儿在建构活动中会发现, 宽的、平的底座要更稳定;四个圆柱定位在一个长方形的结构提供了平屋顶或地板的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幼儿可以发现两个矩形板放置在顶部和垂直于那两个板的四角撑起另两个平行板的结构, 在这个结构上可以构建更高、更稳定的塔。在建构活动中,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建造斜面来试验玩具汽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这可以引入许多物理的概念, 包括斜面的陡峭程度与运动速度的关系等。

几何和测量也在积木建构区随处可以利用。孩子可以探索几何体的性质与功能, 如圆柱体和长方体, 用这些几何形状来满足不同结构的需要。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直接关注这些关系, 使用一些有关的词汇, 如教师可以评论幼儿的建筑, “你有圆柱体在结构底部, 中间是长的矩形块, 小的矩形块在上面。”让幼儿注意到位置和方向。积木区也是建立测量概念的绝佳场所, 幼儿会发现长的长方形板是短的两个长, 短的又是更短的两个长。教师可以在幼儿没有特定长度的板时, 提醒他们可以用两块短的拼起来。

3. 通过感官探索桌开展STEM教育

感官探索桌提供了一个研究地球科学的试验环境。幼儿喜欢玩水, 着迷于把水盛满容器, 看其形状的变化。他们会把水倒入一个瓶子, 看着水首先覆盖容器的底部, 然后开始向上移动, 直到它充满整个瓶子, 紧接着, 水漫过瓶口, 从瓶子的口沿流下, 幼儿可以不停地玩和观看。当试管被加入到水桌来, 幼儿会发现水集中在管子的下部, 倾斜试管, 水的形态会发生变化。提高和降低试管的端部, 水会重新定位自身。在教师的引导下, 幼儿可以发现流动的水有动力, 可以让水轮的齿轮转动。水的运动与性质是地质学的重要概念。感官探索桌也可以试验其他的材料, 如沙子, 来和水的性质比较。幼儿可以把沙子倒在漏斗里, 下面形成一个沙堆, 而水就做不到。孩子们也发现沙子将不再通过漏斗, 因为沙堆的顶端堵住了孔。当孩子把沙子倒进试管, 它在试管的移动和水不一样, 它趋向于聚集在底部。幼儿可以用筛子玩沙子和石子, 经过摇动, 沙子漏下了, 石子却留在上面。材料在自然界中的这种过滤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过程。

数学也可以围绕感官探索桌的活动进行, 那些海贝、矿石都可以提供给幼儿分类的机会。幼儿可以根据它们的各种属性:大小、颜色、结构、纹理、形状和壳的类型等进行分类。分类是建立数学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必须制定和遵循一定的标准, 并根据这个标准来进行分类, 这有助于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感官探索桌还为幼儿提供了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刺激幼儿的数学思维, 如是否有足够多的人来放在每艘船里?每艘船里放几个人就可以使每艘船上的人一样多?如果每艘船上有5 个人, 船会沉吗……有经验的教师经常提出各种问题来刺激幼儿的数学思维。

4. 在艺术活动中开展STEM教育

艺术与科学中的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物理学相联系。与生命科学的联系, 教师可以引入植物材料, 让孩子们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例如, 树叶、干草、各种种子和坚果, 可以用于做拼贴。松针、冬青叶和松果可加入冬季活动。羽毛、花瓣和彩色蛋壳可以创作春天的作品。利用植物来增强艺术体验, 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创造力, 也给幼儿提供了更仔细考察这些材料的机会。

许多幼儿经常使用的美术材料都与地球科学有关。最明显的例子是黏土, 它是天然存在的矿物质, 可以让幼儿发现湿润黏土是柔韧的, 可以被改变成许多不同的形状, 但是, 一旦黏土干燥后, 它就会变硬并保持其形状。

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使用的工具也与物理学有关。如剪刀就是杠杆原理的一种应用, 要是被切割的东西厚, 就要把切割的对象移动更靠近支点, 使机械效益增加, 使得即使厚的材料, 如硬纸板, 也可被切割。铅笔、蜡笔和颜料是美工活动中常用的工具, 幼儿会发现H数高的, 颜色越浅。红、蓝、黄三原色, 结合可产生橙色、绿色和紫色等。

在美工活动中有许多数学教育的机会, 如各种图案、对称和形状都可能开展数学教育, 如让孩子们注意到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存在的一些模式。教师可能会说:“我看到你纸上的图案, 红色、绿色和蓝色, 然后又是这样排列的条纹, 红、绿、蓝, 红、绿、蓝。”在幼儿的绘画中, 可以发现许多不同的几何形状, 如房顶的三角形, 墙的长方形等, 教师有意识地和幼儿谈论这些, 有助于幼儿建立形状的概念。

5. 在音乐活动中开展STEM教育

音乐的许多方面都与物理学有关, 它的声音, 乐器的制作等。如制作乐器的材料与发出的声音有关, 弦乐器上, 按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仔细看弦在振动等, 这都与物理学是密切相关的。幼儿在使用三角铁、木块、风铃、罐、木琴等打击乐器时, 可以做许多与物理有关的实验, 如在打击乐器后, 用手按住, 可以让声音停止 (停止振动) 。音乐的节拍是可以测量的, 如数数几个拍子, 一个音有多长, 等等, 可以自然地引入数学教育。也可以提供材料让幼儿制作简单的乐器, 如用纸盒与牛皮筋来制作“弦乐器”, 用竹筒制作可以吹的管等, 进一步探索声音的特性。

三、在户外活动中开展STEM教育

户外活动中有很多进行STEM教育的机会, 莫牧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幼儿甲和幼儿乙各拿一个南瓜从教室出来到户外, 走到跷跷板旁边, 把南瓜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 这两个盒子分别放在跷跷板的两端。幼儿乙那边沉下去, “我的南瓜重!”幼儿乙惊呼。“不, 不是这样”, 幼儿甲不同意, “我这边重, 它翘起来了”。教师觉得这是一个进行STEM教育的好机会, 就问:“要是幼儿甲坐上去, 这边重还是轻?”两个幼儿都认为重, 于是他们就做了个试验, 幼儿甲这边沉下去了。他们立刻明白, 跷跷板向哪边沉下就是哪边重。幼儿甲现在同意幼儿乙这边的南瓜重。跷跷板本质上是一个天平, 幼儿常常感到困惑, 到底哪边较重。孩子们习惯的想法是高大的东西, 比如大人, 较重。

在室外环境中, 孩子们可以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生长。他们可能会在玩蒲公英时, 注意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也可能会看到苔藓和各种花草之间的差异。在游戏场地里没有空间做小花园, 孩子们可以种容易搬运的盆栽植物。他们还可以观赏附近的动物, 如鸟、松鼠和昆虫, 并可以用喂鸟器装食与它们进行互动, 或观察哪些食物蚂蚁喜欢吃。花时间在操场上进行科学调查能够帮助幼儿理解衰退和生长。

大动作探索:户外游乐设备往往是大到足以让孩子们用整个身体来探索。孩子们可以从轮胎秋千上摆动, 像钟摆一样;体验向上和向下像天平的跷跷板运动。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在课室中使用的装置, 如钟摆和天平。在户外, 幼儿可以用滑轮把物体高高吊起, 也可以在更大的斜面上观看物体的滚动, 或者在三轮车后面拖一个小车, 感受要使的力气。户外给予幼儿更多的空间, 及和自然界接触的机会, 给予幼儿在课室里所不能获得的经验, 也给教师提供不同的整合STEM教育的机会。

四、在项目活动中开展STEM教育

许多幼儿园采用项目或主题活动, 项目和主题活动本身就是综合性的, 整合不同科目展开。项目活动通常根据幼儿的兴趣展开, 都有考察的重点, 存在很多机会来进行STEM教育, 如在一个戏剧项目中, 需要搭一个架子放幕布, 这可能会涉及科学、数学、工程等有关的问题, 如选择怎样的材料做支撑物, 不让幕布倒下来, 这需要解决平衡问题 (物理) , 了解材料的特性 (科学) , 要测量幕布的长短并选用合适长度的材料 (数学) , 还要做一个计划来做一个放幕布的架子 (工程) 等。

莫牧教授以一个南瓜的项目为例说明如何在项目活动中进行STEM教育。这个项目是由教师把一个南瓜带到教室开始的, 当幼儿看见一个大南瓜摆在科学桌子中央, 就很兴奋。“你们知道南瓜里面有什么呢?”教师问。有些孩子之前在杂货店看到过南瓜, 但他们大多未见过南瓜的里面。“你们可以花一周来想想南瓜里可能有什么”, 教师说, “然后把你们的猜测告诉我, 我替你们写到剪贴板上。到周五, 我们将打开南瓜, 看看到底什么在里面。”到了周五, 有各种各样的预测, 有少数儿童猜到里面是“种子”, 或“黏糊糊的东西”。几个幼儿认为里面有可能是“糖果”, 因为他们通常在万圣节看到南瓜。当打开后, 幼儿惊奇地发现了南瓜里面的种子。他们帮助教师把种子取出来, 用水洗干净的同时对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教师问幼儿想要用种子做什么, 几个孩子马上说, 他们希望种下它们。“你现在不能栽培它们”, 一个幼儿说, “外面太冷了。”教师建议说:“我们可以将它们保存好, 明年春天再种。”另一个幼儿说:“我们能不能栽在花盆里, 把它们放到窗口呢?”教师认为这个建议不错, 教室的后墙是窗, 有很多阳光。“我们为什么不尝试呢?”他建议说, “我们现在种一些种子, 看看它们的生长;我们甚至可以种到外面, 看看太冷会不会妨碍它们成长;我们也可以保留一些, 等到春天再种, 看看那时种会怎样。”幼儿热衷于此想法, 很快就开始了“南瓜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谈话。

有的幼儿说种子将长成大树, 然后树木生长出南瓜。有的幼儿说会看到绿色的叶子长出来, 但南瓜会长在地下, 像土豆一样, 看不到它们, 因为它们在地下成长。也有幼儿说可能长得像一朵花, 然后变成南瓜, 这个说法遭到其他幼儿的质疑, 他们认为南瓜太大了, 会把植物压垮。在这个谈话中, 幼儿即在把做的与他们已经知道的联系了起来。这个南瓜项目的发展并不在教师的计划之中, 后来的发展完全是由南瓜的种子引起的, 但教师很快找到了整合STEM教育的机会, 并沿着幼儿的兴趣发展南瓜的主题, 他让幼儿画出他们认为南瓜子会长成什么样子, 开始思考他们的栽培计划, 并加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让幼儿关注种子的种植、照看、浇水等 (工程) , 观察植物的成长, 用笔画下植物的变化 (生命科学) , 也引入一些测量的工具, 让幼儿测量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长度、大小等。

这个例子表明, 很容易把STEM教育整合到项目活动中, 因为两者都强调探究。幼儿在开展项目活动时往往会考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会提出他们的问题和假设, 用材料试验, 观察结果, 并交流信息。这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有的项目具有科学含量, 如涉及气候、植物、动物或机械的项目。有的项目似乎无关科学或数学, 但也存在这些学科的整合, 让幼儿卷入了考察与探究的机会, 如一个电影项目, 需要为电影制作道具和布景, 这个活动可能涉及到物理学、工程建筑、测量和技术的问题, 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的STEM学科。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把幼儿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 供进一步反思, 查看哪些任务已经完成, 结果如何, 这是科学家和幼儿的考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项目的轨迹是在不断变动的, 教师有时需要几天的喘息时间再继续项目的考察。如果一个项目的过程得到充分记录, 孩子们可以在短暂的休息后, 迅速回到自己的调查。也许最重要的是通过定期检查孩子们的工作, 与同事讨论与反思, 教师可以推测哪些孩子已经真正了解了, 可以将哪些STEM内容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整合进去。

参考文献

8.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篇八

负责教育事务的助理总干事唐虔先生指出,加强女孩在STEM领域的参与和表现,不仅有助于增加其学习机会和整体受教育程度,对其获得市场要求的多样化技能和能力也至关重要。此外,她们还可以成为改革的推动者,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贡献力量。

虽然在促进中等教育性别平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各国政府也都为促进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作出承诺,但是在STEM领域攻读大学学位和就业方面仍存在巨大的性别差异。本次会议强调通过STEM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对STEM女性教师的需求,教师性别培训的制度化,以及青少年STEM政策、课程和教学法的系统性性别审查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非洲和亚太地区,支持了多项推动STEM教育的项目。在这些项目的成功启动和实施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为各成员国提供更多支持,促进年轻女性更多地参与到STEM教育中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的STEM项目包括:加强非洲及亚太地区针对女孩的STEM课程(2015-201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组织协调,并得到马来西亚政府的支持);STEM领域中的亚洲女孩和妇女(2014-201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组织协调,并得到韩国妇女发展协会的支持);加强女孩和妇女接触STEM教育的机会和参与度,对教师和校长进行性别敏感度培训(2011-201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罗毕和温特和克办事处组织协调,并得到环球教育集团基金会的支持)。

9.ste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篇九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Tooth Engineering

Tooth loss compromises human oral health. Although several prosthetic methods, such as artificial denture and dental implants, are clinical therapies to tooth loss problems, they are thought to have safety and usage time issues. Recently, tooth tissue engineering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tem cell based tissue engineering is thought to be a promising way to replace the missing too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re multipotent stem cells which can differentiate into a variety of cell types. The potential MSCs for tooth regeneration mainly include 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SHEDs), adult 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 stem cells from the apical part of the papilla (SCAPs), stem cells from the dental follicle (DFSCs),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PDLSCs) and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sed in tooth regeneration.

作 者:Li Peng Ling Ye Xue-dong Zhou 作者单位: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China刊 名: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年,卷(期):1(1)分类号:Q813.1关键词:mesenchymal stem cell tooth engineering dental pulp stem cell

10.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 篇十

主题与背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急躁、任性、固执、自卑等倾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从孩子自身来看,由于知识的匮乏、视野的狭窄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育,从而导致学生个性心理结构发育的不完整。

从家庭方面来看,小学生的家长正处于生活的奋斗期,抚养孩子的起步期。生活的忙碌,经验的不足,家长缺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处理简单,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问题更是缺乏关注。另一方面,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社会竞争的强烈,他们把更多地期望都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于是,无形中给孩子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好多孩子往往顾此失彼,再加上个别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方面来看,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暴力、不良的的消费观等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都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刺激,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

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从而以健康的心理去认知自我,快乐而和谐地融入社会尤显迫切和重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理辅导特点,我以活动为主线,以班级为组织单位对学生进行了题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的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设计

一、游戏导入

根据老师的动作猜猜我要表达的情感。看喜剧小品(做动作:鼓掌)见到朋友(做动作:握手)与朋友再见(做动作:挥手)还有哪些情感可以用手表达出来呢?(学生做动作,老师来猜表达的情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老师可以装作不知以求得学生的帮助)

二、整理出生活中自己记忆犹深的几种情绪

(一)画手掌的轮廓(学生在预先备好的白纸上描画出自己左手的手掌轮廓)

(二)我们接着做个淘宝的游戏!

(游戏简介:有4个盒子,其中两个是装有礼物的。请四位同学生到前面任选一个盒子,并当众打开盒子。其余同学仔细观察四位同学的表情,并用一个词语表达出自己以及淘宝人此刻的情绪,写在手掌图中任意的一个指尖上,并把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写在对应的手指上。)

(三)生活中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情绪经历,也写在手掌图上。

本环节通过学生的交流和展示,老师可以有代表性地利用多媒体完成一个手掌图,写出5种不同的情绪以及所对应情绪产生的原因。

三、学习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一)了解不良的情绪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性,让学生认识到调节自己情绪的重要性。

(二)案例引导,从集体讨论中学习和感悟调节情绪的方法

案例1:王东刚从外地转来。他平日不大说话,几乎没有朋友。别人在一起玩,他只能在远处望。(课件)

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呢?怎样能让王东走出孤单,变得快乐呢?谁有好的方法? 生:与人交流。

师:科学表明,心情不经常梳理的话,很容易患各种心理疾病。而梳理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人交流。与人交流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生1:打电话。生2:、、、案例2:张华和小川是一对好朋友,可这两天,小川却莫名其妙地不理张华了。因为有了心事,张华回家经常发火耍脾气。你来判断张华此时的情绪。小组马上探讨,为他找出解决烦恼的办法。

1组:我们认为应该主动地找小川谈一谈,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不理自己了。如果不能当面谈的话,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的方法。

3组:可以用音乐疗法。

师:音乐真的有这么神奇的疗效吗?我们暂时不下什么结论,先听几段音乐。

(三)利用所学的知识试着解决自己的烦恼

师:有了刚才这些方法的启示,你能不能解决自己手掌图中的烦恼呢?想想看,也许你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们把它写在图中的掌心部分。

学生写后进行交流,教师总结出调节情绪的方法:与人交流、听音乐、写日记、想想高兴的事、做游戏、做运动等,并进行板书。

四、欣赏歌曲《歌声与微笑》,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1、活动法: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最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容易唤起他们思维的灵感。因此,以游戏来导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个小游戏的设计还意在暗示学生:手可以表达情感,同样,我们的情绪也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2、体验法:本节课,我多次运用这种方法。

①在画手掌轮廓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右手描画自己的左手,这除了是让学生体验了亲自实践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教师早已从此时将学生的全身心慢慢牵引到活动中来,引着他们身临其境。

②通过淘宝游戏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

③最初,我是通过“名人名言”以及资料展示的形式向学生描绘音乐在调节情绪中的重要性的,后来我发现苍白的说教远不如学生亲身体验来得更直接更深刻,所以就改用了在课堂上听音乐的形式。音乐的选择主要采用对比式,如:欢快与悲伤的,兴奋与宁静的,舒缓与激昂的。学生听完音乐,马上就能产生情绪体验,从而感悟到音乐在调节情绪中的重要作用。

④利用课件将生活场景再现,假设的角色转换,再加上教师入情入境的讲述,这样间接式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学生切入主题。

3、案例引导法: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首先得让学生知道自己平日生活中有哪些情绪。这一环节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例子,一个引子,打开他们尘封的记忆,让他们整理出自己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

4、及时肯定,积极引导法:我利用投影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内容真实地展现出来,通过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真实地感受表达出来,并且不失时机地表扬“大家能把自己的情绪真切地表达出来,说明大家都很坦诚。”阳光性的评价让孩子们有了表达的信心和勇气,这样下面的教学环节就可以如鱼得水了。

5、讨论法:在让学生总结和寻求自己解决烦恼的办法时,我主要运用了这种方法。本环节要把时间充分放给学生,不要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让学生放开思想的包袱,尽情地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获得资源的共享。

6、暗示法:在本课结束时,我和学生共同歌唱《歌声与微笑》。无论是作词还是旋律,歌曲本身就能给学生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并且这首歌的出现还在于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就是让他们永远欢乐——将欢乐留给自己,留给他人。

教学后记

在本次的心理辅导上,我意在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案例、听音乐、绘图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明理。当然,这期间,我运用讨论、体验、案例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活动贯穿始终。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交流的作用有四:其一,能够再次梳理学生的思维;其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反馈信息;其三,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其四,来自于同学之间的答案会产生一种榜样性的力量,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激励;其五,让学生拥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课堂,以达到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通过“个人班上交流”,“组内个人交流”,“小组代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探讨,在探讨中明知悟理。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行为引导,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至高境界。

做最好的情绪调节师

主题方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有别于补救性措施的运用,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要基点展开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辅导目标】

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抑郁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并逐步掌握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比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重点】

1.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2.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难点】 合理适时调空情绪

【辅导方法】 体验式教学

【辅导准备】 1.教师准备:(1)调查学生的不良情绪集中在哪些方面。(2)调查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和技巧。2.学生准备: 回忆以往自己在不良情绪调节方面的做法。【辅导过程设计】

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辅导过程:

上课后,老师调查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忆自己以前生活、学习中存在哪些情绪,请同学起来给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是锻炼的勇气,无论什么样的情绪都敢大胆的展示出来)

思索感受

老师通过鼓励学生之后,又展示老师收集的画面让学生总结出四幅图中每一幅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学生能从中总结出(喜、怒、哀、惧),然后老师让学生踊跃找出自己,并给同学展示出来。付图片:

走进变幻莫测的情绪世界,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有丰富多样的情绪。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为了让学生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特意展示了 “下雨”图片

学生从中了解同样是下雨,但两个人却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其中,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人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是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兴奋等;当人的学要得不到满足或事与愿违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老师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然后师重述: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会说:呵呵,还有半杯水啊,真好。悲观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会说:咳,只剩下半杯水了。

总结探究

通过展示情绪不同,结果不同,情绪会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产生特定的影响,展示(李白、冰心)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

老师通过他们的事例能给同学们带来启发——我们要培养积极的情绪

体味思索

消极情绪对人的影响-a.同学小王的例子:

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天,小王想再买一张最新的游戏卡,但父母都不同意,他感到非常不开心地上学去了,一篇不长的课文却化了很长的时间也没背好。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小王的记忆力在情绪不同时会表现的不一样,这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记忆力。

b.小刚和小强是同班同学,平时体育课100米跑的速度一样快,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小刚心里十分紧张,害怕跑不好,而小强则是轻装上阵,结果到终点时,小刚落后小强两米多。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小刚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

c.小李未完成值日工作,按班规课后要重扫,重扫时小许叫他的外号,并嘲笑他,小李一怒之下打了小许而受处分。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小李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易冲动,自控能力降低,说明消极情绪对人的理智有影响。

d.曾有这样一例子: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因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次检查中,果真发现了癌症的倾向。而那位本应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得高涨,心情变得愉悦,病情渐渐好转。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消极情绪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老师同时给大家指出,当看到这些消极的情绪带来的影响不要恐慌,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设计意图

(这里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不要因了解了消极情绪的危害而产生恐慌心理)探究方法

老师教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中学生面对挫折时应如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1、面对考试焦虑时,你会怎样调整?老师同时把一些简单的动作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学着做几遍,以加深印象。

深呼吸法、想象放松法(如想象天上是蓝天白云,面前是湛蓝大海。。)、6秒钟放松法(收缩腹部—收拢下颌—扭动身体—打哈欠)这样我们就会把过度的紧张情绪转移到别处,更有利于成绩的发挥。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理想时,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把自己困在屋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对你的危害。我们把这种方法成为注意力转移法。

生活体验

老师学生提出当同学朋友间出现了矛盾,如何对待自己的愤怒情绪,同时展示生活中的小漫画

学生摆明自己平时的做法(哭、喊、告诉老师)、等等

老师肯定学生的做法后又引导学生可以不可以用行动、用肢体语言表达,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做,学生照老师的样子拿一张纸、一支笔,闭上眼睛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要管写的什么,写得好不好,写完了,气消了,写下的”成果“立即撕毁。再如听听音乐,唱唱歌,不过瘾时大喊几声,以排遣心中久积的郁闷和慵怠。实在觉得没法子,就象咱们同学说的找个没人的地方或者躲到被窝里大哭一场,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我们把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成为合理宣泄法

老师要讲明发泄的方法不同于放纵自己的感情,不同于任性和胡闹。如果不分场合、时间、地点随意发泄既不会调控好不良的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调控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自我调控。

小实验

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静下心来,在心中默念“喜笑颜开”、“开怀大笑”,并且想象这些情景,问学生会产生什么感觉,(让同学们尝试几分钟。)

设计意图

这个实验,让学生明白语言能对人的情绪产生暗示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暗示作用来对不良情绪进行调控。自我暗示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而且可以对已经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

用同样的方法教给学生当发怒时,会怎么做,学生从中领会可以反复地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你陷入忧愁时,可以暗示自己“忧愁没有用,无济于事,还是振作起来吧”。这种缓解情绪的方法称为自我暗示法。一个人在消极的情绪中,也可通过名言、警句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有效地调控情绪。林则徐为了调控自己的情绪,写了“制怒”的条幅,在屋中悬挂,以此告诫自己。这就是自我激励法。自我激励是用理智调控情绪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精神动力。

小活动小收获

老师邀请四个学生(最好是男生)上讲台来要求四个人不能用脚支撑身体也可以使四个人同时比较稳当的支撑在地面上。备注:(较好的方法四个人用手支撑在地上,脚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这四位同学很聪明。然后老师问大家老师让他们这样做目的是什么,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调节情绪就象解几何题一样,同一个问题有两个甚至多个解法

由此看来,如果换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我们要常常学会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这叫心理换位法。

换位思考

老师提供材料并展示问题:中午,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了,张亮考得很不好,想到回家要挨妈妈的批评,他心里非常难过,也很懊恼。邻座王强考得不错,他不禁喜形于色,大声地对周围同学说:“我妈说了,如果这次考好了,就给我买全套的《网球王子》光碟,到时候,我借给你们看。”张亮听到这话,一声不响地走出教室„„ 王强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你能想象当时张亮的心情吗? 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运用一些方法调控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设计意图

表面上看,情绪表达似乎是个人的事情,其实不然。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而且,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常,喜怒有度,这是我们调控情绪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情绪给与更多的关心,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那么,我们的喜悦将加倍,而痛苦会减半,同学们的情谊也将更加深厚。

升华法:在愿望不能实现时可以学会把消极的情绪与头脑中的闪光点相联系,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升华法是一种高水平的发泄,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塞万提斯在早年不幸的基础上,写出了《唐·吉诃德》;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评选情绪调空高手: 老师讲明,幽默同时也是生活中的调味剂,对调空情绪起着独特的作用,让大家看两幅漫画

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运用这种方法往往会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至烟消云散我们可以学学阿Q,不妨也来一个自欺欺人,对自己说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学习榜样做情绪调控的高手 为什么选她(他)—— 有谁自荐—— 自荐自己的理由——

师:希望大家向他(她)们学习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做情绪调控的高手。我要做最好的情绪调节师

播放歌曲《欢乐颂》的同时师生一起总结今天的收获,老师还同时提出自己的愿望,老师希望同学能把这节课总结的方法真正的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用这些方法热情地帮助周围的同学和朋友。

屏显9------:板书:

一情绪;喜怒哀惧

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三调节策略﹛

1、转移注意力

2、合理宣泄﹛①哭

②诉

③动

④喊

3、自我控制﹛①自我暗示

②自我激励

③心理换位

④学会升华

4、幽默化解法

教学后记: 以理论提升、心理调适、教学实操、三方面为有机整体,通过开展这节课学生对于自己已经有的情绪和今后可能会有的情绪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从心理上对于不良的情绪也会给予预防和调试.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做 情 绪 的 主 人

吴家山第五小学 高娜敏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情感目标:通过对情绪的认识,增强对情绪的体验能力;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行为目标:初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课件、彩色笔、情绪气球

三、活动设想:

高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情绪波动较大,但他们又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本节课以认识和控制情绪为线索,初步教给学生控制情绪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情绪

在心理学中,“情绪”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认识什么是“情绪”,是首要任务。对此,我们设计了特殊的情境,让学生表演“喜”、“怒”、“哀”、“惧”四种基本的情绪。接着引导学生动手画画气球,直观的用颜色显现自己的情绪。

(二)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控制情绪

当今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六年级的学生又处在青春期,生理、心理正处于特别发展期,情绪波动较大。针对学生的现状,我们让学生在绘画“情绪气球”之后,与同学交流“当你遇到不良情绪的困扰时,可以怎么做?”并且在活动中,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图来表述自己的心情。从而,帮助学生体会他怎样做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中。

五、活动过程

(一)、暖心活动,认识情绪。(屏幕显示课题:做情绪的主人)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公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家心里肯定有些紧张? 先让我们来做深呼吸训练运动,放松放松紧张的情绪。(轻音乐响起,师生做深呼吸训练运动。)反思(一开始,以轻松的音乐为背景,教给学生呼吸训练运动克服紧张情绪,学生马上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为下面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情绪?并学会控制不良的情绪。老师先请几位同学上台做情绪表演,其他同学猜猜他们表演的是什么情绪?

刚才表演了几种情绪。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高兴、害怕、生气、伤心、兴奋、遗憾、恐惧等等心理体验和感受,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跟“情绪”打交道,刚才表演了几种情绪。除了这些情绪,你们还了解人具有哪些情绪? 如果你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高兴、激动 如果你的同学无缘无故地把你新买的钢笔弄坏了。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遗憾、气愤,愤怒 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忧虑或焦虑 如果你的老师让你代表全校同学在大会上讲话。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紧张、胆怯甚至害怕

5、如果歹徒持刀抢劫了你的钱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惊恐、愤怒

6、如果你的亲人患了重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忧伤、难过

是的,人类具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人类具有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多媒体显示四张面谱及四种基本情绪。)但是,我们对情绪又了解多少呢?究竟什么样的情绪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呢?

(二)、创设情境,引导体验。

老师回忆这两周经历过的事情,了解了自己的主要情绪。我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情绪,用电脑绘画了一束气球。谁愿意猜猜情绪气球的秘密?

你们想不想也画一幅“情绪气球”?

好,我们先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这周经历的事,具有哪些主要情绪? 你可以自由地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情绪,动手画画。

请大家拿着自己的画去找好朋友或老师交流自己的情绪气球。谁愿意上台来交流自己的情绪气球?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调节和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共同探讨、总结方法

同学们,我国有句俗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国古代医书上也有“喜极伤心”、“怒极伤肝”、“忧极伤肺”、“恐极伤肾”等说法,这些说法都包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

老师小结:这些说法形象的告诉我们情绪不够稳定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情绪变化吗?

老师小结: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你要学会控制不良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四)、分享经验、心理测试

(课件);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春在哪里?” 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里。”

(提问):这两幅对联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作者什么情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只有将眼光放长远,才能胸怀万物,才能容的下人生的喜、怒、哀、乐。面对顺境不会得意忘形,面对逆境不会悲观失望。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人的情绪就像“神奇果”。它可以使你精神焕发,干劲倍增,也可以使你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你头脑清醒,冷静处理各种事务,也可以使你暴躁焦虑,在冲动中做出后悔莫及的蠢事;它可以使你安详从容,坦然自若,也可以使你紧张慌乱,惴惴不安……情绪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又像一把双刃的剑。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我们健康的成长,这是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甚至后果不堪设想的事情,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人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的挫折和困难。当你遇到情绪不够稳定时,你可以写日记、听音乐、读书看报、找人倾诉等。你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做。

(多媒体显示控制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写日记、听音乐、读书看报、找人倾诉。)最后让我们随着《健康歌》的音乐唱起来吧!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开,愿同学们都永远快快乐乐。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情绪对我们的行为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能使我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有正常理智,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消极的不良的情绪,会使我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较低,分析能力下降,容易失去理智,会影响我们正常水平的发挥,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使我们产生许多疾病。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永远保持积极的愉快的情绪。由情绪与我们每个人的态度和心理需求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我们要真正做到时时刻刻都保持愉悦的情绪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烦恼、忧愁、苦闷甚至痛苦不可能避免。面对着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办?让情绪任其发展吗?显然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就只能成为情绪的奴隶,任由他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知道学生应该成为情绪的主人,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尽可能的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由此可见,情绪与我们每个人的态度和心理需求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设计分享经验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正想法就算达到了真正的目标了,但是学生的体验可能浮于表面现象,所以我只能用自己的感受做相应的总结。

情绪表达应合乎常情、合乎常理,但不能过度,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能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情绪表达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学会驾御情绪,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这就是情绪调节的目标与内容。希望自己能够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不足,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走出情绪的深渊

荔园小学 郑怀璇

一、活动内容:走出情绪的深渊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缓解消极情绪的方法。

2、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使他们有一个好心情。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12分钟左右)

(一)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顺心或者不顺心的事?

当你遇到顺心的事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 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

学生畅所欲言

师:不管是高兴、愉快还是伤心、难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

板书:情绪

师:我们希望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总是难免的,他会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那么不愉快的情绪频繁出现或者延续下去好不好呢?下面我们来看小品表演,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小品中的人物出现了几种消极的情绪?

2、这些消极情绪对小品中的人物有什么影响?

(二)小品表演:

学生甲、乙各自在看刚发下的语文试卷

学生甲自言自语地说:“唉,这下完了,85分,比上次下降了10分,爸爸、妈妈知道后一定会很失望。这道题怎么多扣我两分,老师从来没对我好感过。”然后趴在桌子上闷闷

不乐。

学生乙:“甲,放学了,我们一起吧。”

学生甲瞅了他一眼,不理他。

学生乙上前看学生甲的考卷说:“哎呀,这道题是要我们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老师也讲过了,你怎么又做错了,真可惜。”

学生甲:“是呀,我脑子笨,没本事,有什么可惜的,有些人开心还来不及呢!”

学生乙:“你不要太难过了,我上次测验也只有75分。”

学生甲:“猫哭老鼠,假慈悲。”

旁白:第二天,学生甲的考卷没有让家长签名,看见语文老师总是避开,语文课无精打采,作业也越来越不认真,还常常迟交甚至不交。

(三)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

1、学生甲出现了以下消极情绪:

a:愤怒、生气、烦恼 b:悲哀、失望、痛苦 c:紧张、荡然、焦虑

2这样做对他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板书 深渊

学生回答:(略)

(四)小结: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遭受受折,引起心情不愉快,这是人们很正常的一种情绪体验。

二、小结讨论。(25-35分钟)

师:请大家回忆以前你们遇到哪些不愉快的事情。想一想后来你们是怎样变得高兴、愉

快的,请大家各抒已见。

要求:每个同学至少列举一次曾使自己情绪消极的事件,谈谈此事件留给你的影响,最后用什么方法来消除,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这样每个人都会受益非浅。

学生讨论、交流。

师:刚才这么多的同学介绍了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件,并把这些消极的情绪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在这些方法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吗?

学生补充改进方法。学生说,教师板书:

保持冷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事后讲清:避免误会

适当渲泻:听歌、散步、找人交谈┅┅

换位思考:学会宽容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祝贺他们呢?

教师和全班同学口头对他们表示祝贺。祝贺语:““你你快快乐乐,我我开开心心。””

三、总结:(10分钟)

1、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刚才的小品,小品中的甲有消极的情绪,起原是语文测验下降了10分,他愤怒、烦恼、失望、痛苦,他这样做不利于提高自己学习成绩。通过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法,你能对甲说些什么呢?帮他走出情绪的深渊。

学生答:„„

2、名言相赠

通过这堂活动课经过大家的交流与总结,同学们了解了许多调节情绪的方法,也找到了适合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方法用于学习、生活中,相信你们一定能从情绪的深渊走出来,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天空虽有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让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愉快地过每一天。

上一篇:大学档案工作计划下一篇: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