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美教育(精选15篇)
1.劳动美教育 篇一
我为什么而奋斗
2011年我在凤凰山矿从事一线采煤作业的时候,当时下井的年青一代有这样一句流行语:“我爸不是李刚,所以我无法嚣张。八百米的深度,埋葬了我的梦想,路在何方?”这句话道出了我们从大学的伊甸园到八百米深巷后,心中的那份无奈与迷茫。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有一双永远也洗不干净的眼睛;总是回到家就睡觉;还经常的对家人发火。那时的我从不理解,只是知道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渐渐的,我长大了,明白了父亲的辛苦,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深爱着的舞台,选择了下井,选择了从最基层的工人做起。
2011年5月3号,那天是我第一天下井,中午12点我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怀揣着内心那份小小的激动跟随师傅做上了猴车,周围的事物都是那么的陌生,步行40分钟,到达工作地点伴随这机械的轰鸣声,我如同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的坐在控制台,那时的我内心有了一丝的胆怯,期间还往工作面送了些工具,来回90多个支架我不知道被撞蒙了多少次,这就是我第一天下井的经历。之后的日子里,背火药,清煤成了我每天的工作,当背着几十斤的火药步履蹒跚的时候,我想过放弃;当在一米七高的支架中一待就是6个小时的时候,一米八的我想过放弃;当两米八的单体柱把肩膀硌得生疼的时候,我想过放弃;当一米多厚的矸石
在我面前掉落的时候,我想过放弃,我害怕了,我真想扔下工具再也不下井了。那时的我又经常对自己说:下井是我选的,如果现在放弃,就是懦夫。
在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渐渐的习惯了井下的工作,习惯了在一米七的工作面来回穿梭,习惯了就着煤粉狼吞虎咽的吃着干粮。
我之所以没有放弃,是因为我深知,我的工作来之不易,在许多年轻人还在为就业发愁时,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岗位,而且,最让我感到激动万分的,就是我及时的被发现,通过多次参加活动,我可以边下井边流连在我喜爱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实现梦想。
那时我的梦想还是在舞台上,似乎井下和梦想是无缘的。2011年,我参加了青年岗位技术能手事迹报告会,那次报告会,可以说是我对梦想,对井下,对自己的岗位认识有了一个很大转折,看到台上或侃侃而谈,或羞涩内向的技术能手,我才知道,原来,井下也可以有理想,而且经过不懈的努力,理想可以让一些普通平凡的矿工发光发热,可以让一些貌不惊人的人走到最顶级的赛事上,让荣誉与骄傲一起转变常人对矿工的目光。我也才知道,企业缺乏人才,企业需要我们成才,企业为我们成才提供了太多太好的机会和平台。这些认识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我曾倾听过宋大胖、李小芳,还有和我同龄的常进、顾科科他们的成长经历,这对于一个那时刚才加工作的我来说真的太重
要了。
在看过那些榜样之后,我经常问我自己:赵培星,你为什么而奋斗?也是从那以后,我寻找着答案,我把自己的理想扎根在岗位上,我告诉自己,干一行,爱一行,打心眼里去喜欢自己的工作,去钻,去学,去奋斗,去感恩。在我尝试着,用稚嫩的脚步,去走好自己工作的第一步的时候,我之前所有的迷茫和懈怠一扫而空。我为什么而奋斗?为晋煤集团的加速发展,为坪上煤业的腾飞而奋斗。这不是虚伪,而是我在感恩、在奋斗的同时,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努力不已、奋斗不止得到肯定和认可。同时,我也想拿我为什么而奋斗的答案和那些依旧奋战在井下的年轻人共勉:为了感恩,为了工作,为了自我实现,是的,岗位成才,自我实现。
2.劳动美教育 篇二
我们要不要当“虎妈”?
2011年, 一个被称为“虎妈”的美国华裔女人在美国迅速蹿红。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究竟应当是以虎妈严厉的中国式教育方法来培养小孩, 还是以传统美国式的方法让孩子自由成长?一时间, 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在美国兴起。奥乔亚作为美国教育部官员, 也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 虎妈的故事也引发了他对家庭教育的思索。“我本人来自一个阿根廷移民家庭, 我的童年在英国度过, 我从小的教育环境比大多数美国人都要严厉。我和我妻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我希望能严格一些, 她却希望随性一些。我对虎妈的方式表示理解, 但我认为她做得太过火了, 在两种教育方式之间一定存在一个‘快乐的中间值’。”奥乔亚认为, 如果你把你所有的期许和愿望都寄托在你的孩子身上, 他们就成了你的愿望的载体, 而无法发展属于自己的生活。有时候家长的愿望和孩子的本性之间存在剧烈的冲突, 冲突到一定程度, 就会产生负面的结果。
提起中国人一向推崇的纯美式教育, 奥乔亚也认为它并非像中国人想象的那么美好。“纯美国式的教育也有问题。我们给予孩子太多的鼓励, 不论孩子做得好或不好都能受到赞扬。现在我们就发现, 许多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 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但其实大都眼高手低, 做的不如想的多。这样也是不好的。”他建议中国和美国的家长, 去寻找一个所谓“快乐的中间值”, 根据孩子的天性加以正确引导。了解他与生俱来的长处和兴趣, 然后循循善诱地给他们灌输努力奋斗和提高责任感的观念。
“从个体角度看, 高考制度是完全不公正的”
在中国, 每年一次的高考被视为决定人一生命运的“独木桥”, 如何度过这座桥, 甚至已成为中国学生12年寒窗苦读的首要目的。相比之下, 美国的大学录取则灵活许多, 录取学生并非通过一次性考试, 而是对学生递交的一整套入学申请材料进行综合审核。其中包括学术成绩 (包含平时成绩、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和班级名次等) 、课外活动 (包含科研、文艺、社区服务、竞赛得奖等) 和个性展示 (包含个人陈述、老师推荐信、面试等) 。同时, 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高校, 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 也避免了“复读”的命运。
那么, 美国的高校录取方式真的是十全十美的吗?奥乔亚认为, 中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通过一次性考试来进行高校录取,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高效率, 低成本。美国的录取方式比较灵活, 但效率比较低, 投入比较大。“有一些学生今天来上学了, 明天又不想上学了, 后天又想换专业了, 这些程序都浪费了很多的人力资源。”
但奥乔亚也肯定地认为, 尽管这种录取方式牵扯大量人力的投入, 但对个体来说, 美国的大学录取方式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机会。
提到中国的高考, 奥乔亚指出, 对整个社会来说, 高考不失为一种高效率的筛选方式, 但问题在于, 你同时也把一些很有潜力的学生抛弃了。“他们现在学习不好, 但可能换一个环境他们就会表现得很出色。特别是在入学考试中, 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 或者没有发挥好, 他们的命运就改变了。因此从个体角度看, 我觉得高考制度是完全不公正的。”
中国服务于不同宗旨的学校太少
提到中国的高等院校, 奥乔亚说:“目前中国服务于不同宗旨的学校还是太少, 我希望中国高校不要太强调排名, 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宗旨。一个成熟的教育系统必然存在不同宗旨的教学机构, 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你把社区大学和哈佛、耶鲁放在一起排名次是很不合理的, 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不同的东西。”
中国目前有各类普通高校2200多所, 其中各类民办高校共有658所, 占全国普通高校数的28.2%, 在校学生446.14万人, 占全国普通高校学生数的20.8%。相比之下, 美国有2600多所私立高校, 占全国高校的60.8%。除了普及率低, 中国民办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教育质量总体偏低、社会形象欠佳、社会认可度较低等。民办学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它的运营资金除了投资者的资金外, 主要依赖学生缴纳的学费及住宿费等费用, 这意味着学生需承担高出公立学校许多的费用, 大大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据奥乔亚介绍, 在美国, 共存在两类私立学校:一种是非营利性质的私立学校, 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英格兰时期, 殖民者为了树立宗教信仰而创办的学校。另一种是营利性质的私立学校。私立大学往往拥有独立的董事会, 其作用在于宏观把握学校的运行, 并且为学校筹集资金。非营利的私立学校主要依靠学费作为经济来源, 而营利私立学校则主要依靠校友捐款。此外, 国家拨款对私立学校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联邦政府通过提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 让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能够去私立学校就读。
因此奥乔亚指出, 对中国政府来说, 不能仅仅给公立学校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 私立学校的学生也很需要这方面支持。这对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2010年中国在教育方面的中央级财政支出为720亿元, 仅占40万亿元GDP的不到0.2%。而美国联邦政府今年教育拨款共1500亿美元, 预计将占GDP的1%。两国的教育投入相差5倍以上。
奥乔亚提出的另一个方案是, 中国的私立教育可以只面向高收入人群。他介绍说, 美国很多营利性质的私立学校就是这样, 他们以市场化为导向, 可以公开上市, 自己负责推广, 自负盈亏。但在美国, 这些学校的问题在于, 他们的推销太过强势, 以至于一些人盲目地去上一些并不需要的课程。
除了私立院校以外, 奥乔亚还特别提到了美国的另一种高等教育模式——社区大学。“社区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美国教育的支柱。事实上, 社区大学所接纳的生源比任何高等院校都要多, 他们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高中毕业生敞开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在社区大学里, 学生可以学到普通高校头两年的课程, 如果成绩足够好, 在两年之后就可以申请转学到普通四年制大学。所以, 社区大学等于给了美国学生“第二次机会”。同时, 社区大学中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 因此在上学过程中, 学生有许多机会和各个单位接触, 也有很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如果有新的职业产生, 社区大学会在第一时间设计新的课程和专业, 从而保证该领域人才的供给。
奥乔亚总结道:“如果你去哈佛, 他们会很强调科研。如果你去社区大学, 他们会很强调工作能力。一个成功的学校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宗旨是什么, 并且了解达到这一宗旨的成功标准。不同的教育宗旨有不同的成功标准。”
对于美国高校, 政府最大的作用就是给钱
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今年年初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就是建立被称为“复旦宪法”的大学章程。按照章程, 校长及行政负责人必须退出学术和教务委员会, 以此摒除行政权力对教育的过度干预。稍早前, 迟迟未获教育部授权招生的南方科技大学宣布启动自主招生, 自称“背水一战”的校长朱清时表示, 将自主授予学生大学文凭。此举打破了大学文凭统一由教育部授发的常规, 而教育部方面则并未公开予以否定。
这两所高校的惊人之举并非一时冲动。大学“去行政化”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个热议的话题。和美国自由独立的高校科研氛围不同, 中国的高校由于过分行政化控制, 已然充斥着浓郁的官场气息。
美国在建国之初, 也曾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就州政府能否干预大学管理的问题, 从美国独立至1935年, 美国有47个州共发生了265起相关案件。在这其中, 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就是达特茅斯学院一案。达特茅斯学院是美国著名的8所常春藤联校之一。因学院董事会和第二任院长约翰·惠洛克之间的纷争, 1816年6月27日, 新罕布什尔州通过法律修改了达特茅斯学院原来的特许状, 将学院转为公立大学, 由州长威廉·普卢默和州政府选派的监事会管理。这道法律引起了达特茅斯学院董事会强烈不满。他们立刻向法院起诉新罕布什尔州议会擅自订立法律, 未经正当程序就剥夺了他们的财产权利, 破坏了具有契约效力的特许状, 并经过漫长的诉讼, 最终在联邦最高法院获得了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案件, 美国才最终确立了大学的自治, 达特茅斯学院一案的胜诉成为美国大学自治发展的坚强法律后盾。自此以来, 美国的高校和政府都是完全互相独立的。
奥乔亚说:我们不会直接控制或管理高校的运行。联邦政府对高校起的最大作用就是提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我们有专门的经费, 来根据需要提供给各大院校的学生。今年我们一共拨款1500亿美元, 其中既包括奖学金, 也包括助学贷款。
3.劳动创造美 篇三
画面场景
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位小小水果售卖者的形象。小男孩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大,这个年纪的孩子按理还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上学和玩耍的无忧生活,而他已经开始在西班牙的街上做生意了。男孩抱着一只沉甸甸装满葡萄的篮子,这是他一天生计的来源。人来人往,想买水果的人并不多。幸运的是,一位姑娘很喜欢他的葡萄,她蹲了下来,数过手中的银币,递给他—— 从满满的水果篮看,这或许是这个小男孩今天的第一笔生意。天佑劳动者,太阳照亮了女孩子白皙的肌肤和鲜亮的衣着,也照亮了小男孩黝黑喜悦的脸庞。
画中意
画家穆里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日常情境,这种诗意是一首给劳动者的赞歌。在整幅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水果和风景,都处于理想化的状态。卖葡萄的孩子虽然衣着简朴,面容稚嫩,脸庞黝黑,但他的手指光洁细腻,毫无劳动者的粗糙与窘迫。当左边衣着整洁华丽的女孩和他依偎在一起时,感觉他们就像是一对举止亲密的姐弟。这不禁让我们猜测:这是不是穆里罗特意寻找的富裕人家的两个孩子做模特画的?此外这幅画中的水果就像珍珠一般,它们太过美丽了,以至于需要画家在旁边增添两个粗糙的梨子,以增加画面的真实感。我们还注意到,这两个画中人买卖水果时也不是在西班牙嘈杂的街上,而是在古典的风景画中—— 这样的色调让我们想到了穆里罗之前、16世纪文艺复兴巅峰大师拉斐尔,以及17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卡拉瓦乔的部分画作。与前辈大师不同的是,穆里罗对人物的刻画更加真实,且多富有人间的温暖情感。
是什么令艺术家拥有这样独特的眼光和情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穆里罗如此钟爱描绘平凡的劳动人民?
深受家乡人喜欢的画家
巴托洛梅·穆里罗1617年生于塞维利亚,一生都活跃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是17世纪西班牙最重要的宗教题材画家。穆里罗熟悉家乡的一切,而家乡的人们也深爱他的作品。
穆里罗的绘画题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题材,另一类是下层社会风俗生活和流浪儿童。他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同时也具有古典的唯美主义倾向和装饰风格。圣母们常常有着孩童般的圆形面孔,黑色的头发散披在肩后,一对大眼睛羞涩而哀愁。她们优雅、宁静、正直、纯洁,是西班牙人心中理想的妇女形象。穆里罗笔下的宗教人物都带有柔美安静的抒情意味,所以他被家乡人亲切地称为“西班牙的拉斐尔”。穆里罗另外一部分知名作品,则是描绘市民生活和流浪儿的风俗画。由于穆里罗自己就是一个孤儿,因而他的艺术思想带有朴素的民主主义色彩,他同情下层人民,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他描绘的人物形象真切,充满生活气息。画家常常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刻画人物内心感触。因而穆里罗的作品不仅被当地教堂喜爱,还受到市民们的热烈欢迎。穆里罗画作中柔和的色彩,对光照效果的掌握,富有表现力的构图,以及他对孩子们深深的爱,都对后世的艺术家们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央美术学院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室供稿,郑勤砚编审)
4.劳动节征文:中国梦劳动美 篇四
“好,好些!”问话的人没有看答话的人,只顾着掌上的手机。虽是寒暄,可答话的人心里一暖,见对方没有了应声,拘束地问:“要些蒿菜不?现在的还蛮嫩的。”“嗯。”午饭,一方大木圆桌上摆满了城里少见的菜,香气溢出盘子。大姑父见这些年一家人很难聚齐,这一次全齐了,十分高兴,从大缸中舀了一壶酒,和兄弟几个喝起来,不多时,红了脸。席间,听到“姑,有锅巴稀饭吧。”这一类的话,大姑又去灶间忙活了,他们吃得很尽兴。雨飘远了,几个媳妇约着去菜园里弄些菜。风轻柔地悠着,大姑穿着埋了大半个身子的胶雨衣,打算为几个弟媳割些蒿菜。大姑父也去湖里抽藕带。大姑拉着小孙子的手一起去了。菜园里的生物可不少。
除了城里见着的蚂蚁之类的昆虫,还有躲在野苜蓿下的蟹蛛——隽修的长脚,通体透明,微带玉色,好不精致;还有几丛散布在菜园里的雏菊,菊丛里可是有不少的小土蛙,真是到了小拇指盖大的地步。浑然是泥色的,不细看,会误认为一粒泥籽。在园子的一侧,是用粉红的刺花作篱笆,来划出湖岸斜坡与菜园的清心之地——这刺花只有五片花瓣,每瓣大小和玫瑰的差不多,只不过更清丽,花托上薄薄的五瓣漾着水润的粉嫩,花蕊上的淡褐色花药在小心地颤着,细细地散着花粉。若刺花是女孩子的面颊,那花药则是眼睛下的动心小雀斑,加上刚刚补了水的沃土,全然开天辟地的摸样。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它们只存在于阡陌之上。从城里来的几个媳妇可不会欣赏,她们只见一块块整齐的地。郁郁的韭菜丛,窈窕的青莴苣和阔大的莴苣叶,还有已经打起花苞的鱼腥菜,在剔透的小水粒下都显得特别惊艳。一番折腾后,菜园泥巴墙的这一边,媳妇们面带笑意地离开,抱着、扛着、搂着、顶着。另一边,是狼籍,大块的土被翻起来,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地,刚种下去的红薯块也被挑了上来,邻边是湾子里其他人家的地,也被她们挖开了。几株没开花的番茄被踩烂了,结了油菜籽的杆也倒向一边。
大姑带着孙子往湖边走去,这一片湖水并不深,不过淤泥很麻烦,脚踩下去,不知深浅就要借巧力把另一只脚送出去。还得仔细点,泥里可是有虾子打的洞。大姑嘱咐小孙子待在岸上,自己便撑着竹竿下水了,绿得溢油的蒿草随风摆动,蒿菜其实是蒿草的芯,而蒿草只是东北大葱般粗细。大姑抓一把蒿草反手夹在腋下,顺势向上提,勾刀往外推,依手中的一撮扭几下扎在一起,把它往岸边推,让它浮在水面上,便往蒿草丛深处走去了。她的小孙子在岸上玩,看见几株地头蛇花便采在手里拨弄,厌了,往湖里扔,不过怎么也仍不到水里,岸堤不太陡,他可不管了,玩别的。
刚刚下过雨,天色没有淡下来,蜻蜓依然在低飞,他当然捉不到,可以捉豆娘——似蜻蜓,比蜻蜓小得多,腰肢纤细,色彩十分绚丽,令人觉得它的翅翼比蜻蜓的更有光泽,更莹润,更易碎。大姑从蒿草深处出来,将好几大把蒿草捆在竹竿两端,自己挑在肩上。小孙子也主动拖了两小把蒿草在身后,一老一少,走在湖堤上。湖面清涟涟漪漪,充满令鼻子神往的草香和水香。大姑父抽藕带时,几个弟媳刚刚回来,大姑也到家了。看见她们手里的东西分明不全是自家的,慌了,撂下竿子往菜园跑去,几个媳妇感觉到了什么,叫来其他人,准备离开。走前还不忘将蒿菜也一同塞进车里,在大姑家的堂厅里留下三张红钞和字条:急事,先走。
5.劳动美 中国梦 篇五
用劳动创造的财富实现中国梦,用最美的双手,用最美的劳动,用最美的付出,托举起每个劳动者最美梦想。
习近平主席说过:“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生命力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铸就。”习主席所说的“劳动”不就是辛勤劳动,平凡劳动,平等劳动,创新劳动,坚持不懈的劳动么。
辛勤劳动是劳动的基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呈现中国梦。人世间的一切梦想,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一切难题,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靠辛勤创业,稳固,靠实体致富,扎实,靠吃苦发家,安心。
平凡的劳动是最美的劳动,它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地”。平凡的劳动者我们处处可见,那些为城市打扮妆容的清洁工人,那些在工地上默默无闻为铁路打好可靠基础的钢筋绑扎工人,他们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是他们做的事是最伟大的事,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俗话说:“成功的工作者就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只有创新劳动,才能实现中国梦。随着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劳动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越来越大。劳动不再是原始落后,简单低级,脏险苦累的代名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现诚信劳动;通过创新劳动,激发创造潜能,实现科学发展,这是圆中国梦的最佳途径和最好的方式。
坚持不懈的劳动就像铁路上那一颗颗铁钉,它不论日晒雨淋,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是美丽的。梦想的实现在于坚持,坚持不懈的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把钥匙,找到它,才是实现中国梦关键。
6.中国梦 劳动美 篇六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是总书记在2012年12月25日参观《复兴之路》时曾说过的话,同时他也阐述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现今大家都讨论的“中国梦”是什么?经历了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改革开放以来35年的不断努力,中华民族在追求什么?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有那么一个平凡而美好的梦想,个人的梦想虽渺小,汇聚起来却宏大。中国梦,这个梦想激励着每个平凡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断奋斗,激励着每个劳动人民立足工作不断奉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不能只是挂在嘴边的空话,更是要靠一点一滴的努力劳动来实现实事,只有美丽的劳动才能托起伟大的中国梦,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中国梦的践行者。总书记曾说过:“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作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
“要使中国梦真正同每个职工的个人理想和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要把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调动起来,满怀信心投身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火热实践,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
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求。可见每位劳动人民爱岗敬业,立足本位是中国梦这一高楼的基石。
中国共产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不顾病痛折磨,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2岁。在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为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下乡搞调研,田间做实验,桌旁写文章,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丰碑,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中国梦而奋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自己能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二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解决温饱问题。在通往梦想的路上,袁隆平把毕生的精力专注于研究,坚守岗位,为自己的梦而奋斗。新中国第一代气象科技工作者陈金水,他从气象学院毕业后,只身来到青藏高原,单枪匹马建起了世界上最高的气象观察站。在那终年积雪、空旷无人的恶劣环境中,他吃不到煮熟的饭,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由于缺氧,他患上了心血管疾病。然而,陈金水丝毫没有动摇他献身祖国气象事业的决心,在那里一蹲就是30年,印证了他的一句肺腑之言:“我的一切属于祖国的气象事业。”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每个人都能成为他人的丰碑,除了以上这些相对比较突出的岗位,在中国广阔的国土上,更多的是在那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默默地付出。张秉贵17岁起在德昌食
品杂货店当店员。“我们售货员要胸有一团火,温暖顾客心。”30年间在那三尺柜台,他接待了数百万人次,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用微笑温暖着每一位顾客,从来没有和顾客怄过气,吵过嘴,态度始终和蔼可亲;杨玉珍不是厂长经理,教授名家,她以扫帚为笔、马路为纸、汗水为墨,书写着自己30年平凡的清洁工人生。她用过的扫帚有一千多把,扫过的马路达一亿多平方米,相当于把昆仑山城扫了30遍;公交售票员李素丽始终努力践行“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的工作理念,真心实意以服务工作为荣,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全心的投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一个国家,社会上的职业千百种,劳动人民从事的每一种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都是光荣的、崇高的事业。只有每一个人对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诚实劳动,整个社会生活才能有条不絮地进行,为实现中国梦打下良好的基础。平凡的岗位,有平凡的劳动者,但却创造出不平凡的而成就。每一个劳动者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梦想,在那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践行着自己的工作原则,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一个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正在步步构筑起大大的“中国梦”。平凡的劳动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未来,劳动也必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虽然,拥抱财富、轻视劳动、幻想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的极端思想仍然存在。但“劳动立身”、“劳动立世”、“劳动立命”的固有逻辑与观念却不能被轻易动摇。劳动光荣并不是一句口号,劳模精神并不是二十四字的空谈。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一个多么显而易懂的道理。然而却总有那
么一些人依然幻想着世界上会有免费午餐。因此在要从纠正思想本质出发,正视劳动价值,维护劳动尊严,学习劳模精神,让劳动美成为中国梦的巨大推力。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我们要有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二、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意味想着坐享其成,拥有好逸恶劳思想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只有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才能享受劳动的甜美果实。
三、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甘于奉献,乐于服务。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贫富,把自己的一切默默奉献于岗位,奉献于人民,奉献于国家,奉献于宏大的中国梦。
7.英、美教育史学之比较 篇七
关键词:修正派,阶级分析,方法论
一、英美教育史学的演变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英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都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教育史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培养教师服务。教育史研究者也主要是一些教育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英美两国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少有来往。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以前,教育史是“被历史学家遗憾地忽视的领域”。[1]
20世纪60年代以前,英美两国的教育史只研究学校教育,而且重点研究正规教育管理,即教育学理论,有关教育目的的言论、官方政策、机构组织与管理等,并不关注人们到底是怎么被教育的、教育机构的影响是什么、教育与政治、社会条件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英国教育史学家西尔弗曾评价教育史研究的特点:“绝大多数教育史研究都只关注起源问题,只解释国家教育体制这一条线索,拒绝或无法解释,甚至没有考虑过社会科学的一些概念:家庭、社会阶级、工业化和民主。”[2]美国教育史学家拉维奇也指出,美国教育史就是一部公立学校的发生、发展史,典型的研究方法是追溯公立学校的“萌芽”,以及公立学校做为一种机构的演变,描述公立学校战胜“顽固派”、“反动派”最终成为进步和好政府代理的过程。[3]
而且,教育史主要是歌颂教育的进步,英美两国的教育史都被描绘为民主的、进步的历史。美国人塑造了世界上最乐观、最美好的教育史,正如格林指出的:“最成功的教育史出现在美国,那些支持教育的史学家描绘了一个完全进步的神话。”[4]而英国,这个欧洲最后一个建立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在为全国大多数孩子提供教育方面乏善可陈。英国官方对国民教育的公开的冷漠与美国等国热切建立国民教育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在教育史研究中,英国人对教育从未有美国人那种骄傲与自豪,尽管英国辉格派教育史学家也认为英国教育史是一部民主、进步的历史。但是,英国教育史研究一直存在追究英国教育落后责任的传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公众和学术界对公立学校不满,并在60年代演变为对整个美国教育的质疑。另外,教师培养方式的变化,教育史越来越多地被人指责为脱离实际,使教育史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史学界无法继续唱着单调的颂歌,不得不重新审视公立学校的目的及其社会作用。60年代初,美国主流史学界首先对教育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出了有力的挑战。1960年,伯纳德·贝林(Bernard Bailyn)在《形成中的美国社会的教育》中谴责了美国教育史研究状况,主要是针对卡伯雷及其门徒,认为教育史研究是“犯了时代颠倒的错误、目光狭隘、对公立学校的过分拥护使其变得不可信”。[6]贝林呼吁在教育史研究中拓宽对教育的界定,他给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代际文化传承的整个过程”。[6]贝林认为教育史的研究目的与其说是了解过去,不如说是激发未来教师对美国公立学校的热情与信心。贝林的主要目的是要打破历史学家对教育史的冷漠。[8]
1965年,克雷明指出,教育史不仅是有关教育的历史,而且也是关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历史。克雷明认为教育史应该关注的是有哪些正规或非正规的机构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性格及情感,以及这些机构与其所在的社会的关系。贝林和克雷明认为把公立学校历史等同于美国教育史,以及把公立学校视为美国民主、进步、自由的基础,严重歪曲了、简化了美国教育史,他们都主张从广义上理解教育。“贝林和克雷明对教育史研究范围的探讨,不仅使美国人把注意力从公立学校和正规教育转出来,而且开始质疑这些机构的合理化,对它们的中心地位提出疑问意味着开始怀疑支撑原来历史研究的概念”。[2]贝林和克雷明是温和修正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不是一个机构或机构的复合体,而是一个社会传播其文化的活动。他们主张通过扩大教育史的研究范围来修正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史研究传统。
20世纪60年代末,凯茨(Michael Katz)、卡雷尔(Clarence Karier)、斯普林(Joel Spring)、福尔劳(Paul Violas)、和梯也克(David Tyack)等人出现在美国教育史学界。这些人深受60年代民权运动、反对越战等影响,开始用社会阶级、资产阶级国家、社会剥夺和弱势群体、社会控制等概念来分析美国教育史。他们从根本上怀疑美国教育制度的合理性,被视为激进修正派。激进修正派认为卡伯雷的错误不在于对教育的狭隘理解,而是不加批判地从教育改革家的设想推断出学校教育的历史作用。激进修正派一反“辉格派”从政治家、思想家的言论推演出学校教育的作用的研究路径,而是从学校教育的实际结果入手,推断出历史上政治家、思想家的对学校教育的真实目的。激进修正派的共同主张是美国的公立学校是富人和中产阶级控制穷人的工具;学校改革实质上是中产阶级通过扩大学校的强制权力,目的是在道德上控制穷人;学校一直有意消除文化多样性;公立学校从未帮助穷人的孩子实现向上层社会的流动;学校作为改革家有意选择的官僚制度是使社会分化永久化的最佳工具;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资本主义服务,向未来的工人培养资本主义所需的工作习惯。[10]他们认为虽然公立学校在美国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但这种影响是教坏了美国人。[11]
激进派对学校的社会功能提出了一系列煽动性问题,迫使读者重新去检验自己的理论假设,重新思考已被长期接受的学校教育目的。正如卡尔·卡斯特(Carl Kaestle)指出的,“激进派史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所证实、所反驳的都迫使我们思考新的问题,寻求新的资料,这是激进派对教育史学的最大贡献。历史学家们再也不能在不考察到底谁上了学,在学校学习了多久,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了何种影响的情况下,轻易地把学校描绘成人们进步的阶梯”。[3]凯茨指出“修正派”对美国公立学校重新修订之后,“如今,稍微了解教育史学中的‘修正派’的学者都不可能再理所当然的认为公立学校的发展是民主与慈善的胜利”[13]修正派指出了人们有关教育记忆中的错误。
贝林这位哈佛有名的史学家对教育史研究现状的攻击在整个英语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修正派在国际范围内也广为人知。60年代,英国历史学家对本国教育史研究也展开了批评。著名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认为,教育史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资料收集和理论架构上,教育史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没有定论。[14]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认为把教育史视为一般社会思想史的一部分,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可实际上“教育史研究,甚至是教育社会史,仍然是制度的编年史,少有人分析其与社会事件的关系,没有考察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没有把教育史与历史研究联系起来。[15]英国历史学家对教育史研究的批评与美国历史学家的如出一辙。而且,英国也出现了修正派教育史学家,他们认为,“义务教育被解释为本质上是专制的,是强加给工人阶级的。它打断了而且破坏了国内的经济与文化。它给工人阶级造成了双重的负担:一是使他们失去了潜在的收入,二是学费的负担。简而言之,义务教育被认为是工人阶级子女被迫服从的一种学校教育”。[16]
在修正派的影响下,英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教育史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史研究的目的不再是为未来的教师服务,教育史的知识性和学术性逐渐增强,教育史研究是为了探索未知而不是仅仅满足实践的需要。英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的群体不断扩大,史学家、社会学家等开始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借鉴了许多社会科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二、英美教育史学之异同
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美两国都出现了以修正派为标志的新教育史,它的特点是对传统史学的修正,从自觉的、激进的角度研究教育机构与教育过程;研究重点从教育学思想转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借鉴了社会科学的概念及量化研究方法。[17]但是,也正是在1960年之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趋于成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风格。
(一)对传统教育史学的修正
修正派试图重新解释学校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批判卡伯雷为代表的、传统的“辉格派”教育史学。根据对卡伯雷的不同的修正态度,美国学术界一般认为修正派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贝林和克雷明为代表的温和修正派,他们认为卡伯雷的错误在于夸大了学校的作用,而学校只是众多教育机构中的一种,只在其中起了很小的作用。他们主张把教育置放在社会大环境当中以重新解释教育史;另一类是激进修正派,以凯茨为代表,激进修正派不仅对卡伯雷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史学进行修正,也对以克雷明为代表的温和修正派进行修正。激进修正派认为他们都是自由主义的,都没有对美国的民主前提进行反思,而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了现代主义的话语。
英国教育史学派纷争的界线并不明显,英国教育史学也没有形成美国那样众多的学派。英国教育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布赖恩·西蒙(Brian Simon)和哈罗德·西尔弗(Harold Silver),他们都致力于教师培训和教育发展,虽然他们对许多年青学者产生了影响,但他们并没有象贝林、克雷明或凯茨等美国教育史学家那样,成为一个学派的奠基人。[18]英国教育史学连续性较强,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国教育史学界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是教育史研究的对象,从贝林到克雷明到凯茨等都在争论教育史到底应该研究什么?这是美国教育史研究的特点之一。哈罗德·西尔弗指出:“在过去20年(指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教育史研究中最有启发意义、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对所研究对象做出明确交待,美国教育史学界的争论使人们重新考虑教育史究竟应该研究什么?”[19]这一特点几乎体现在每个激进修正派的研究成果中。
英国教育史学家侧重扩大教育史的研究范围。20世纪60年代之后,英国教育史学家不再满足于只研究教育家思想和学校,而是把教育史置放在一定历史条件当中,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把教育史看成是整个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历史学家没有把教育史仅仅理解为关于教育的历史,而是把教育史看成是研究更大问题的一种方法,比如:可以以此研究社会结构;政治控制和大众运动;经济发展与识字率、家庭单位、科学发现和技术应用的关系。[14]
另外,美国修正派教育史学家,尤其是激进修正派,几乎每个都是建立在推翻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批评、颠覆之风在美国教育史学界十分盛行。每个人都致力于“为了检验有关普及教育起源的神话”。[21]美国教育史学家似乎更热衷于用不同的理论分析教育史。如果说,传统的辉格派教育史学家受19世纪进步史观的影响,它的理论基础是认为国家干涉教育理所当然是正确的话。那么,激进修正派则提出一个又一个理论,从阶级分析,到新马克思主义到女权主义再到文化多元主义,揭露公立学校的压迫性。美国激进修正派的方法论之争,推动了教育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探索,使教育史研究不断出现新的解释,繁荣了教育史学。
但是,由于美国激进修正派过于热衷于对公立学校的价值与道德判断,反而忽视了对公立学校深入研究,致使美国的教育史研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结果是,激进修正派虽然动摇了辉格派的教育史学,但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研究取代它,只是用他们的偏激揭示了辉格派的片面,但没有深入分析教育史的问题,也没有彻底改变教育史研究视野狭隘的问题,这是很遗憾的事。
比如,凯茨发现了教育思想与结果的矛盾——“根据神话,普及教育缘起于一种人道主义的热情,但事实上,大多数城市学校是冷漠、生硬和乏味的官僚主义的”。[22]为了解释这种矛盾现象,凯茨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对“人道主义的”、“高尚的”教育思想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凯茨把重点放在了改革者公开的追求与真实动机上面,他发现,教育并没有实现他们描绘的目标。因此,他得出了改革家的真正动机是维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教育改革家是阴谋家的结论。毋庸置疑,凯茨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很有学术价值的问题。但在具体分析时,他却误入歧途——去分析几乎不可把握的历史人物动机,认为某种动机就一定会产生某种结果,某种结果也一定可以反映某种动机。
英国的教育史学界没有对研究方法进行广泛的讨论,英国教育史研究没有明显的“新”和“旧”之分,多种教育史研究方法共存。许多英国教育史学家并没有参与教育史学争论,许多人依然认为历史就是历史本身,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等待史学家去发现。西尔弗指出,正视教育史研究中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却不是教育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他说:“英国教育史学界习惯于争论关于材料、历史事件、目的的解释,而很少关注相关的史学方法论问题。这和过去20年(文章写于1977年,笔者)的美国教育史学界不同,也与英国其他领域的历史研究不同,比如劳工史、人口和家庭史。60、70年代,英国教育史学家在界定他们的研究兴趣,反思他们的哲学基础,阐明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目标,或探究教育史与其他史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方面,普遍没有进展,教育史学家甚至从来没有对他们的研究产生怀疑。虽然也有一些例外,但他们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上的探索没有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教育史被其他领域远远落在后面。”[23]可见,英国教育史研究的变化是渐进的,而不是革命式的,连续性是英国教育史的突出特点。
(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借鉴与应用
1960年后,英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都强调借鉴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点在美国体现为,近些年来的教育史学著作明确阐述自己的方法论和理论,甚至有些教育史著作更象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而英国则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英国著名教育史学家西蒙和西尔弗,也主张使用社会科学理论分析历史,但他们强调史学家所采用的社会科学理论、模式必须适用于所研究的教育史。换句话说,这些理论、模式只能启发思路,并无规定性作用。西尔弗强调,我们要在经验与理论之间的对话。理论在本质上可以使复杂简单化,有益于澄清孤立的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是,如果不经仔细的辨别,粗糙的拿来主义对历史分析毫无用处。他认为教育史研究中充满了实用主义的浮躁和对概念不加界定,不加批判地使用。[19]当然,在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时,英美两国都存在问题,但英国历史学家在理论与历史事实的切合度上比美国同行略胜一筹。
以教育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为例。布赖恩·西蒙(Brian Simon)是英国最著名的教育史学家,他认为,只有从阶级冲突的角度才能解释英国教育史,认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教育史发展的动力。在《教育史研究1780~1870》(后来再版时更名为:《两个国家及其教育结构》),他分别分析了贵族、中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西蒙从不同阶级在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态度,看到了阶级关系与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联系,认为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下实现的,并不是贵族,资产阶级扩大民主的结果,从而推翻了辉格派教育史学家创造的神话。西蒙认为18世纪普遍启蒙的思想,即让所有人不受任何限制地接受教育的思想,在19世纪上半叶被一个愚弄人的教育制度所取代。这个教育制度旨在使工人阶级子女了解自己的位置,向上帝和中产阶级的利益尽责。这迫使工人阶级自己争取教育的合法权利。在工人阶级的不懈努力下,英国终于建立了国民教育制度。受西蒙的影响,在英国教育史研究中阶级冲突论居主导地位,大多数教育史学家用阶级分析研究教育。[14]
美国教育史学家也使用了阶级分析,最典型的鲍尔斯(Samuel Bowles)和金提斯(Herbert Gintis)。他们在《资本主义美国中的学校教育》用大量证据表明,虽然肩负自由的希望,教育并不是医治社会不平等的万能药。在大学教育几乎普及的美国,教育在财富不平等和社会流动的范围几乎毫无影响,学业成绩和受教育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继承的。他们指出,不平等的根源不在教育体系中,而在资本主义经济当中,学校的功能是为资本主义再生产不平等的社会关系。[26]
19世纪美国的阶级流动程度高于其他国家,美国人的阶级意识不强,缺乏阶级冲突感,阶级分析在美国研究中作用价值很有限。所以,在美国历史研究中使用阶级分析一定要谨慎。遗憾的是,激进修正派教育史学家没有细致分析教育和社会阶级之间的微妙关系,而是简单地信奉阶级决定论。阶级分析没有加强他们的分析力度,反而使他们在历史研究中过于强调阶级因素而导致只关注人的动机,而忽视了政治、社会因素与人之间更复杂、更微妙的关系。
另外,在使用理论进行具体分析时,美国激进修正派的教育史研究受他们理论预设的影响,他们在研究中常常是用历史资料证明自己的理论假设,对于不符合假设的史料则视而不见。比如,凯茨描绘了19世纪中期工业化、城市化带给美国的剧变,认为这是教育变化的社会背景,这是凯茨的一个基本立论。凯茨认为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有关系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到底有什么关系则语焉不详。拉维奇就曾经指出,凯茨的洞见能力比他的分析能力强。[3]不过,美国教育史学界已经开始关注概念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反对用一点历史资料填补理论模型,用理论肢解历史的作法。70年代末,美国教育史学界开始谨慎使用政治制度、工业化社会等词语。
8.劳动美教育 篇八
在正常餐饮服务结束后,随着乘务长温馨甜美的广播:“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欢迎您乘坐本次航班出行。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首先我谨代表昆明航空及我们全体机组成员祝您节日快乐!今天能有缘和您相聚在这里,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像一阵清风吹人您的心田,使您心情舒畅。下面我们将带您体验一次不一样的空中旅行。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可是您在辛苦之后微笑了吗?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手工活动,比如千纸鹤、纸船、纸飞机等等,您怀念吗?现在乘务员会给您送上彩色的手工折纸,请您再次重温手工折纸的乐趣,稍后我们将抽取出幸运旅客,并为您送上我们精心准备的小礼品。请大家踊跃参与!”
这时客舱的气氛开始活跃了起来,旅客们纷纷追溯着自己童年的记忆,拿起折纸开始折出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积极参与到了创造“美”的折纸活动中来。在旅客制作手工作品的同时,乘务长为大家宣读了一段乘务员写的日志:“我是一名普通的昆航乘务员,从我懂事开始我的梦想就是当空姐,穿着光鲜亮丽的制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翱翔于广阔的天空。终于有一天我的梦想实现了,可是我却发现在这身鲜艳的制服背后有着无限的辛酸,每逢早班,连早餐都来不及吃就匆匆赶往机场,每逢晚班,都在凌晨一两点拉着飞行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在月光下陪伴我的只有孤独的影子,在楼道里留下的只是一声声清脆的脚步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把温柔的嗓音留给了旅客,却把静脉曲张、颈椎病、脱发、腰肌劳损等等疾病留给了自己。尽管如此,我仍然热爱我的工作,因为我不仅有让旅客享受愉悦旅程的责任,更加肩负着安全飞行的重大使命。”
折纸活动环节结束后,乘务组抽取了三名幸运旅客,邀请他们也跟大家讲诉一下自己的工作,以及在工作中的辛苦与自豪的地方。并且邀请他们到后舱体验了一把“蓝天使者”的厨房工作。
9.中国梦劳动美 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叫王金来。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劳动美。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我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却是无法比拟的,上学是我最大的快乐,上课是我最美的享受,孩子们视我为心中的神,我把他们看成我心中的上帝。因为我始终有一个梦: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对教育的奉献,对学生无私的爱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素质。乐于奉献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在自然的师爱中成长。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歌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表述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颂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将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将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奥秘的哲理;我将用庄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最迷人的颂歌——讲台,我钟爱一生的选择!
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拥有着一种梦想,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汇聚在一起却闪耀着灵动的光芒,其名曰中国梦;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手中,都拥有着一种追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紧握在一起却辉煌着绚丽的篇章,其名曰劳动美。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悲哀的,可幸我们有中国梦;没有劳动的民族是失败的,可喜的是我们劳动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这一主题。“五 一”国际劳动节来临时,市总工会启动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号召每一个劳动者做中国精神的承载者、中国道路的践行者、中国力量的主力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用劳动美托起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作为广大职工中的一员,在看到这样的活动在各处如火如荼进行时,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习近平主席曾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中国梦”是什么?它不是报纸上统计出的漂亮的宏观数据,不是国际上的畅销书单上的大国崛起,更不是外国媒体炮制给我们的标签,它承载每一个中国人用辛勤的劳动实现的梦想,承载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的探索,更承载着中华儿女为中华崛起的拳拳之心和不懈奋斗。
“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 一个中国人的梦,更是每一位劳动模范的梦。在劳动的过程中,替他们品 尝着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将劳动者自身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辈子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 另一个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解决温饱问题;李素丽在售票过程中,岗位做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那木尔梦想“气象仪器及设备早日实现自动化”,这样才能采集更加准确的气象数据,为气象情况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段长蔡保刚渴 望“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温暖传递给乘客,让乘客感受到人民铁路的服务质量。”
我们是园丁,我们要用心培育民族的花朵;是蜡烛,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照亮下一代前进的道路;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我们要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立鸿鹄志,做中华梦,展大鹏翅,圆中华梦;用我们的劳动铸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放飞吧,梦想
用我的劳动
创造我的梦——我的中华梦!
用我的勤劳
10.五一劳动节征文:中国梦劳动美 篇十
每天我上学时,经过我家楼下的.垃圾池旁,总会看见一个人在垃圾池里清理垃圾,那里面散发出难闻的臭味,苍蝇和蚊子到处乱飞。院里的小朋友见到时往往捂住鼻子,绕道而行。可是您全然不去理会那些苍蝇、蚊子、还有那刺鼻的味道,仍然继续清理着垃圾池……等我中午放学回来时,垃圾池早已被您清理得干干净净的了,蚊蝇、臭味也不知去向。
大街上,随处可见你们的身影,在公共垃圾桶旁,总是能够看到你们拿着清洁球和抹布在仔细地擦洗垃圾桶周围的脏物,您是那么仔细,那么认真,仿佛在擦自己家里的一件宝物,连一个小小的烟头或是一片小纸屑都足以让你们停下电动车,把纸屑等用夹子夹起来,放进你们自备的垃圾袋里。
“秋风扫落叶”,每到秋季,街道旁边的树总是会落下很多枯叶,你们就拿着扫把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把落叶扫净,留下干净整洁的街道。还记得有一天在学校门口的时候,我正准备进校门时,看到了有一个小男孩,把自己还没有吃完的早餐丢到了地上,他的母亲为其擦嘴巴,他接过餐巾纸,往地上一扔,扬长而去。此时,我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小朋友,请你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好吗?”然而,小男孩却大叫:“你是谁呀!有什么资格管我?”是您语重心长地说:“小朋友,你穿着这么漂亮的衣服,你希望别人弄脏它吗?如果其他同学都像你一样,随手一扔,那咱们的校门口不就成了垃圾场了吗?”只见小男孩不好意思地捡起地上的垃圾悄悄地走了。
11.教育要求“真”求“善”求“美” 篇十一
关键词:求真务实,求善知恩,求美自然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教育方式和方向也在不断地调整, 但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与物质文明的发展相匹配。出现了物质极大丰富, 信仰极度欠缺的尴尬境地。
于是, 人们在享用物质文明的同时, 幸福指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就不足为怪了。究其原因, 是精神文明的问题, 对此, 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因此, 提出教育要“求真、求善、求美。”
1 教育要求真务实
当今社会, 知识爆炸。教育层次不断提高, 教育专业不断发展, 教育深度不断加大, 可见, 教育难度今非昔比。为了追求升学, 追求分数。学校教育追求知识教育, 偏离灵魂修为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导致了不少学生进入社会后, 一味地追求名利, 甚至不择手段。为了赚钱, 制假造假者心安理得;坑蒙拐骗者理所当然。
甚至, 不少学校为了应付评估, 获得最大利益, 动用了教师甚至学生进行资料编制甚至造假, 严重的污染了学生的心田。这些学生进入社会会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制假造假的病毒会在社会开花结果, 学校成为了这种病毒的病源。建议上级评估时少看资料多进课堂, 验设备看效果。
学校在教育时, 不但追求知识的真, 还要追求精神的真、人格的真。在教育中, 要弘扬真实的可贵。如在教授专业课电气知识时, 电路中的每个元器件都要真, 不能用假货, 否则电路就会出故障, 如果在航天航空中那就要出大事。
在社会中也是这样。很早以前, 有个村庄, 要举行一个晚会。要求每家拿出自己最好的酒倒进村头的一口大缸里, 全村准备共享缸里的混合美酒。有一家想, 我用一瓶凉水代替, 也无人知道, 还能喝到别人家的酒。结果大家一喝, 缸里的酒就是凉水。原来每家都想喝别人家的酒, 都用凉水倒进了水缸。可见, 每人献出一点假, 社会就是假, 人生何谈幸福。
2 教育要求善知恩
当今社会, 表现善良的人相对较少, 而更多的人表现冷漠。一般来说, 知恩才能感恩, 感恩才能行善。因此, 知恩非常重要。如何才能知恩, 教师要在教育中不断地加以引导、强化。日本人的鞠躬感谢、美国人的频繁感谢, 让我们可能感到有点夸张, 但是我们有时只在内心感谢, 容易让人情感麻木, 长此以往, 就忘掉了感恩, 不谢成为了“自然”。
感恩, 不但要经常应用在礼貌上, 而且, 要经常思考在心中。否则, 生活中的爱就会减少。比如, 我们吃到的美味、用到的物品、看到的美丽、听到的音乐无不折射出别人的劳动付出。虽然我们付费了, 我们依然感恩。因为, 如果没有别人的付出, 我们的单一付出能换来众多的服务吗?我们不觉得相互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吗?没有感恩, 什么都认为是理所当然, 人类就缺少爱。那人类还有什么精神文明, 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只有有了感恩, 才能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境界。
有的老人, 在公共汽车上, 坐着别人让的座, 也不道谢, 其实缺失感恩。可能他一辈子, 也不怎么知恩吧。只有感恩的人多起来, 社会的爱才能多起来, 社会才会更加温暖。我们享受温暖, 我们更要先奉献温暖。
3 教育要求美自然
人类的各种美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自然, 自然美不但美化人的心灵, 而且能让人类更加幸福。我们要美化环境, 首先要美化我们的心灵。美丽的心灵是人类物质文明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要具有美的心灵, 靠天然的因素显然不够, 还要靠后天的教育, 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同时, 也要关注心灵的塑造。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 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比如, 笔者在上电气类专业《电力电子技术》时, 就巧妙的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教育。该门课中的晶闸管是核心元器件, 在电路应用中, 经常在该元件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器和电阻的串联电路, 其目的就是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 就能吸收尖峰过电压, 从而使晶闸管两端的尖峰过电压消失。也就是保护了晶闸管。 (因为晶闸管怕尖峰过电压, 容易损坏管子。) 这种电容的特性非常可贵, 它甘愿保护“别人”牺牲自己。难道不是心灵美吗?
当然, 电路中还有:对称美、配角美、动作速度美、动作接力美、动作配合美、波形加工艺术美、电路振荡美……只要你有发现美的智慧, 就能处处发现美, 赞扬美。就能美化学生的心灵, 影响学生的语言, 决定学生的行动, 让学生创造出更美的环境, 又反过来愉悦着教师的心灵。
一代词宗 (也是戏曲家) 王季思先生认为:一般人只有一条命, 人一死生命就全部终结了;从事学术事业的人有两条命, 自然生命终结了, 他的成就和著作还可以流传;我有三条命, 除了前面两条以外, 还有学生, 我从事教育多年, 教出来的学生有不少成名的学者、教授、作家、诗人, 我的精神, 部分可能在他们身上流传下去。可见, 教师的工作光荣而神圣。
总之, 教育在社会上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不断地有效地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才能将来在社会上“开花结果”。教育任重而道远, 我们应乐而为之。
参考文献
[1]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近信息化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劳动美托起中国梦 篇十二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梦想,这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我祖父那代人,最大的梦想莫过于把他们的孩子养活大,不让他们挨饿受冻;我父辈那代人,最大的梦想莫过于让他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已长大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呢?有的人想努力赚钱,孝顺父母让他们过得更好;有的人想钻研学业,成为顶级人才......不管梦想是什么,我认为只有建立在“中国梦” 的基础上,才是最“靠谱”、最远大的梦想。
关于“中国梦”,总书记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梦”就是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现在机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何不抓住机遇,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呢?
劳动是平凡而伟大的,正是有农民在田野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有我们的衣食温饱;劳动是神圣而平等的,正是有清洁工人细心打扫,才有我们这干净整洁的城市;劳动是美丽得无与伦比的,正是有老师的诲人不倦,才有粉笔灰下那一个个灵魂的升华...劳动的美,只有热爱劳动、忠于劳动的人,才能感受得到,那是世间最芬芳的鲜花,是人间最醇香的美酒。
我们不乏这样的劳动者。
她是我们这个普通医院的一个不普通的医生,广东省劳动模范温文英。90年代,她带着苦学的医术,满腔的热情来到这个偏
13.劳动与美同在 篇十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劳动与美同在》。
同学们,“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劳动是伟大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劳动是美丽的,劳动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赞美劳动者。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雕塑家受人之托,请他为一名种向日葵的少女塑半身像。
可惜,这位少女长相太难看,对不起观众。雕塑家的灵感荡然无存。他不得不拒绝了这项任务。
可是,有一天,当雕塑家偶然看到这位少女在田间劳动的身影时,他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汗水浸红了她的双颊,微风飘拂着她的发丝。
少女劳动的热情与娴熟的技艺,闪烁着迷人的光彩!雕塑家的灵感顿时被激发了出来,作品一气呵成,于是著名雕像《向日葵少女》诞生了。这是前苏联作家冈察尔的小说《向日葵》里的故事。勤奋的劳动让貌不惊人的少女顿时成了艺术家眼里最亮丽的风景!
是的,劳动是美的。同学们,你们也是美的缔造者。
下午放学后,值日生会把教室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大扫除的时候,大伙更是忙得热火朝天……正是有了大家的劳动,我们的校园才会有如此美丽的容颜!的确,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同时,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
14.鲁迅小说的悲剧美与审美教育 篇十四
一、“痛定思痛”———悲剧的美学意义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小说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痛定思痛”是教学鲁迅小说的一大目标, 也是审美教育的目标。审美教育即美育, 它包括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鲁迅小说的悲剧美以美感教育为主。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 从而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美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具有完美个性、健康人格的人, 像德国科学家席勒说的那样, 使“自然的人”上升到“道德的人”。 (1) 而美好或感动源于悲剧, 悲剧的美学意义就在于通过悲剧人物的苦难或灭亡, 一方面唤起读者同情与怜悯这种感性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让读者能深入领会主人公悲剧命运给人的启迪与教益———“痛定思痛”, 显然悲剧的美学意义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的悲剧小说在这一点上更显其深度。
二、理性思考———审美教育的极致
一般来说, 学生较易受悲剧悲、痛、怜等情绪的感染, 而对悲剧美的理性思考很少。假如教者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赏析悲剧美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理性思考其主旨, 这样的文章教完也就完了,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并没有留下某种持久的震撼或难忘的共鸣, 没有震撼和共鸣, 也就不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烙印。这样教时学生的那点儿情绪感染也就会很快变淡, 最后忘却。如《阿Q正传》, 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农村雇农的悲剧, 它的美学意义远远不止于让学生同情可怜又可悲的阿Q, 也不限于让学生知道它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总结, 真正应理性思考的是它对懦弱国民性的批判, 是阿Q这个典型形象的某种象征意味, 借此来唤醒千千万万落后守旧麻木的旧中国人民。这种理性思考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非常强的鞭笞作用, 特别是对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诱发学生内心深处做人的尊严和培育起他们对自己负责任的坚定信念。
三、小人物的悲剧———人性的呼唤
悲剧人物一般来说是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正面人物, 亦即好人, 我们接触较多的是英雄人物, 如普罗米修斯、屈原、项羽等, 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崇高的悲壮美, 这些英雄人物“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极为明朗的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 , 学生极易感受。然而鲁迅的目光多集中在社会最底层人物的身上, 描写的是小人物的悲剧, 如下层劳动妇女祥林嫂, 贫穷落后的农村雇农阿Q, 穷困潦倒百无一用的知识分子孔乙己。他们的悲惨遭遇和不幸死去, 除了使学生感到悲伤生出怜悯, 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罪恶外, 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隐含的那种对人性的呼唤与思考, 作者那悲天悯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性的沉思贯穿于全文, 显示出其敏锐而理性的精神追求。
孔乙己其实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 而他最终只能在人们冷漠的世俗的眼光中消失。我们来看看文中的描写, 所有的人都把孔乙己当作一个漠不关己的故事来听, “后来怎么样”, “后来呢”, “打折了怎么样”……没有人问过他疼不疼, 怎么治, 现在生活怎样;鲁迅说祥林嫂“未必知道他的悲哀经大家咀嚼鉴赏了许多天”而且又“早已成为渣滓, 只值得烦厌和唾弃”。这些小人物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怜悯、关心和爱护, 但在缺乏爱的当时的中国社会, 人们给予的却是污辱、歧视、冷漠, 读来使人感到一种冷酷的悲哀, 这种悲哀在于人性的缺失, 这种缺失有利于读者思考自己的人性, 从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因素作出评价和否定, 让良知去审视, 涵养出一种至善至美的高贵人性, 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人”。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 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 它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说:“亲爱的老师, 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筑, 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 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 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 只有在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 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再者, 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又是有弱点的小人物, 孔乙己迂腐, 阿Q落后, 祥林嫂虽抗争但也迷信, 华老栓愚昧, 这就造成鲁迅小说悲剧美的内凝、含蓄, 这种美不是由悲剧人物本身显露出来, 而是通过作者及读者的理性思考体现出来。
四、近乎无事的悲剧———以小见大、以无见有的美学
鲁迅认为:“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 消磨于极平常的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多。” (2) 因此, 鲁迅的小说绝大多数取材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 把人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悲剧描写出来, 并没有人们所理解的重大题材, 从不正面描写战争、革命、流血斗争等重大场面, 即使《阿Q正传》里有“革命”一节但也没有正面去写, 《药》里的流血场景也是从侧面一带而过。《祝福》一文中的事情更是寻常:她二十六七岁死了男人, 因受不了婆婆的虐待, 逃到地主家做工。被婆家捉住卖给了贺老六, 后来生了一个男孩。可是不久男人染病死了, 孩子被狼衔去, 只好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当女工。主人对她另眼看待, 祭祀不让她沾手, 她用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不料这一线希望也破灭, 最终她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
孔乙己、阿Q、祥林嫂的悲剧皆是一种平凡的悲剧, 一种为求生存而不能、想做奴隶而不成的悲剧。这些近乎无事的悲剧正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只是由于它们太平常, 很少有人去关注、去思考。但鲁迅先生却怀着辛酸和着希望将之概括提炼, 并将其中真实、含蓄、严肃的悲剧美一点一滴渗透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 更多是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悲与喜, 思考悲剧的根源, 领会他的写作意图。这种以小见大、以无见有的美学特点及效果, 既是学生写作的一个借鉴, 也是审美教育的追求。
当然关于鲁迅小说的美学意义, 教学时不可能也没必要面面俱到、课课深化, 教者可以在总结鲁迅小说时, 介绍悲剧的有关知识:悲剧的概念、特点、美学意义、产生的原因、作者创作的意图和审美理想等。总而言之, 注重鲁迅悲剧小说教学中的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道德情操乃至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至关重要, 正如席勒所说:“美育是精神解放或人格完美的途径。” (3) 鲁迅小说的悲剧美恰如其说。
注释
1 《百科全书》,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江苏省文联编《鲁迅作品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5.劳动美、绿色中国梦 篇十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林业局的白文智,大家都习惯性叫我小白。小白有一个特别小白的梦,那么小白就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倾听我这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梦。首先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美、绿色中旗梦” 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这种东西有虚有实,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梦想。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和心声。
作为炎黄子孙,我为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骄傲;作为中国青年,我的心中更怀有不曾改变的梦想;作为中旗林业人,我更懂得如何将我的青年梦融入我的中旗梦。今天我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表达我的满腔热情,我很自豪,自豪的是我的中旗梦,我的青年梦,我的林业梦,是为中旗林业的发展增光添彩,奋力谱写中旗林业的新篇章!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多少林业人
在默默无私地奉献着。我看见,他们专心于工作,经常忘记了下班时间;因为工作忙碌,他们顾不上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急,那里就有林业人冲锋在前的身影。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为付出而后悔,没有为忙碌而埋怨。因为,他们心中一直有绿色中旗梦!
从1958年成立农牧林水局,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55年的光辉历程,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55年,是正视困难、迎接挑战的55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55年,是承载光荣与梦想、用汗水再创辉煌的55年。55年风雨兼程,55年春华秋实。作为林业人,要秉承中国梦理念,并以此从事林业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团结奋进,再创辉煌。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林之魂、强林之魄。多年来,中旗林业人就是靠这种精神凝聚力量、团结一心、奋发进取,才取得今天的辉煌成绩。目前中旗森林面积达到10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梦想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从建局55年的发展历程,无处不铭刻着几代中旗儿女艰苦卓绝的创业足迹:从住老旧平房、睡大炕头到搬进宽敞明亮的大楼,从爬冰卧雪防风固沙林到公益林、生态园大会战,从简单的伐树、栽树到自成体系的科学营林,从简单粗放的经营管理到现代林业体系的构建,无处不凝结着林业职
工的血汗,无处不彰显着创业者的风采,无处不存在着“感恩、奉献、求实、创新”的绿色中旗梦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新林业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发展目标使我热血沸腾,新的历史使命催我奋发前进。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林业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我也许不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也许无法纵横天下,轰轰烈烈;也许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我可以立足平凡的岗位,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