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2024-07-01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精选12篇)

1.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一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用“引导—探究法”教《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 焦健生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一节内容编排在《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中,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力这一基本概念,是本章的一个基础性的重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习本节的后续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从力的概念入手来研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力的概念很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材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以现实生活的例子作为依托,列举了生活中学生能够感知的例子,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和力的表示法,对于力的相互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定义的。可见,力的概念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重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材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来介绍重力的有关知识,重力概念理解的难点是对重心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知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法来表示一个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会求重力的大小并能确定重力的方向。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会用县挂法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会求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来体验力的产生原因、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作用的相互性。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悬挂法来探究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并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要求:同桌双手相互推掌,一人处于被动,双方感受力的存在,如果用力还可以把另一人推开。

体会和思考:力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2.科学想象并体会,探索研究上述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科学地想象并体会,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给以适当提示。

3.再创情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方木块,海绵。实验:手推方木块使之运动,手用力推海绵。

请学生总结: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4.逐字分析,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思考:(1)力能够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2)如何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引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结论:一个力总能找到它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例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物体上吗?为什么?(讨论)

(3)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关系?讨论并举例。

探究性活动:用悬挂法测定薄板的重心位置。(测三角板、书本的重心)

(四)简要说明一下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学生自学并总结。

(五)总结本课内容

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概念;3.重力、重心;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六)作业

1.课本:P57 1、2、3。

2.课后体会日常生活中有关力作用生活实例。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二

林教头与别里科夫老师可以好好比较一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角是林冲, 并非一介武夫, 而是处于统治阶级的底层有着小心谨慎的性格和忍辱负重的心态的教头———教师!只不过是教习枪棒。他文武双全, “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 不遇明主, 屈沉在小人之下, 受这般腌臜的气”。

漫天风雪, 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 十分惆怅。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熊熊烈火, 长天茫茫, 壮士心, 英雄泪, 空飞扬!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角是别里科夫, 他是1898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一小城中学的希腊文教师。

别里科夫死了, 杀死他的是他的抑郁症, 严重的心理疾病, 还有沙皇专制统治的的白色恐怖。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 因心灵僵化死亡。他的死让全城的人高兴!

陆虞候被杀死了, 杀死他的是他的拜把子兄弟———他想要置于死地的林教头。作为高太尉府里的普通工作人员的陆虞候, 奴性十足, 患软骨病, 挺不起胸, 抬不起头, 整天看“主子”脸色行事。为讨“主子”喜欢, 可谓搜肠刮肚、费尽心机, 什么下三滥的事都干得出来。花花太岁高衙内看上林冲的妻子得了相思病之后, 陆虞候便千方百计为其出谋划策, 企图逼良为娼。先是设调虎离山计, 将林冲叫出来喝酒, 骗林冲妻子到自家楼上, 让高衙内调戏。然后设卖刀计, 使林冲误闯白虎节堂, 被发配沧州, 并安排押解人员中途结果林冲性命。最后又设火攻计, 趁大雪之夜, 火烧草料场。林冲命大, 虽然没被害死, 但被害得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 最终走投无路, 被逼上了梁山。他的死罪有应得!

别里科夫之死案发现场是中学男教师单身宿舍。

陆虞候之死案发现场是沧州城东15里的草料场的东三二里的市井与草料场中间的一座山神庙。

顺便我们再把“别里科夫之父”———契诃夫与本单元最后一课《边城》“翠翠之父”沈从文做个比较:

契诃夫让别里科夫总是歌颂过去, 把自己与现实隔开, 禁锢人们的思想生活。契诃夫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超现实又源自现实的形象———谨小慎微, 心惊胆战, 战战兢兢过日子;遵纪守法, 诚惶诚恐, 恐恐惧惧上西天。

沈从文也通过翠翠歌颂过去, 歌颂湘西沅水, 那里浓郁的地方色彩带给了他无穷的创作原动力。他歌颂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 赞美人性美, 家乡人民非常崇敬他。人民也送给他一副对联———不折不从, 星斗其文;亦慈亦让, 赤子其人。

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三

1微元思想的根本目的——化变为恒

微元思想的运用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化整为零的处理手段,然而为什么要化整为零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整体化的物理过程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认识的简化,就必须将过程拆分开来理解。这一处理手法贯穿了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在很多概念的构建中都有相应思想的体现,这也使得很多抽象的概念便于被学生所理解。人教版物理教材在很多教学内容上的组织上就通过微元思想的运用来进行的。

2微元思想在人教版物理教材必修一中的呈现

人教版物理教材必修一模块中微元思想的呈现主要出现在第一、二章的运动学部分。

2.1瞬时速度概念的介绍

教材先介绍了对一段过程运动快慢的描述,即平均速度,然而提出问题: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就需要运用到瞬时速度。学生初中所学和生活经验也已经帮助他们构建了这样一组前概念认知: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保持为某定值,即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是一样的。在此基础上,有关瞬时速度可以这样来理解:物体某一过程的平均速度可以用位移与对应时间的比值来求解;现在如果研究的时间及其微小,即可以认为时间无限接近于零,则在该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极其微弱,因此可认为该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对应阶段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为瞬时速度,由此就实现了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的概念过渡。

教材随后又进一步通过实验对这一概念处理进行了深化:打点计时器的数据处理中,教材明确指出对某一打点时刻的速度求解,可以围绕该点选择某一段进行平均速度的计算来进行,并且强调,对应过程越短,则瞬时速度的表示更加精确(当然,这里还要对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进行对比,有关内容就不再赘述);该节内容后的“科学漫步”中所介绍的光电门测速法更是这一思想的直接运用。

2.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

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该问题的简单之处在于:速度为恒量。那么微元思想“化变为恒”的操作是否可以运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求解呢?教材正是如此处理的。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分五个层次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探究规律。

①导入环节:以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求解为铺垫,引导学生将求解的方程与v-t图象进行对比,得出结沦:在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位移对应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

②提出问题: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处理时,它的位移和v-t图之间是否有类似的关系呢?一个“类似”给学生一种潜意识上的提醒,是否可以以匀速运动的方法来认识变速运动呢?怎样化变为恒呢?

③思考与讨论:教材上在对应的栏目中,通过一个讨论情境的创设,引出一个估算问题的争论:教师提供如表1所示的小车速度随时间的速度变化情况,让学生估算小车在五秒内的位移。学生A认为,可以用瞬时速度代替对应时段的平均速度,分段落求解出位移,最后相加得出结果;学生B认为这种估算不够严密,因为速度时刻在变化,某一时点的瞬时速度只是一个时刻,其他时刻速度和其不同,不能这样处理。以两个同学的争论给出了两种不同认识,A的方法其实是微元思想的直接应用,而B的立足点在于微元思想的使用细节要落实到“微”上面,否则就有很大偏差,其实两个论点都有可取之处。教学时,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评判,而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这两种观点进一步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彼此交流中体验微元法在估算过程中的使用以及相关要点,并让学生对相关方法进行总结。

④微元运用:通过前段的讨论,在学生对微元思想已经有所认知的基础上,教材自然而然过渡到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讨论。先以甲图v-t图象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以分段切割的方式,引入微元的思想,从乙图划分为五段到丙图划分为十五段,教材正文叙述为,用若干个矩形的面积之和来代替总的位移,并通过对比发现,总面积不断趋于整个梯形的面积,最后在丁图中进行总结:时间分得更细,则位移就等于整个梯形的面积,从而从这一角度实现位移的求解。

⑤规律总结:结合v-t图,将位移与时间的图象总结出来。

3呈现特征和教学建议

上述内容都是通过微元思想来展开,但是通篇没有“微元”二字,这充分体现主流的当下科学方法教育理念:以隐形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所谓“隐形教育”,即不将科学方法(例如这里的微元思想)的具体操作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依托于知识的探究和构建过程,让学生体验相关方法的操作,而有关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即显性化处理可交由学生自己在思考和讨论中完成。

教材上这一设计思路彻底扭转了方法教学上教条式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进行方法的感悟才有益于其方法的养成。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微元思想的渗透教学时,要灵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自己进行分割、运算,并通过近似性的比较来发现微元处理的可行性,进而在概念构建、规律总结的同时,实现方法的习得。

4.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四

必修一2.5 自由落体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必修模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内容。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具体情形。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学习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对本课的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探求规律的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理解是重力加速度,(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轻重不同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过程,实际测量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态度和世界观

感受前人(亚里士多德)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物体自由下落有共同加速度g、做好实验

难点:斜面实验设计的巧妙性、实验过程中科学猜想、数学推导、合理外推的体现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有过思考,接触过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伽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但未曾接触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理想实验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1、牛顿管、抽气机; 2、10套:纸片、铁架台、铁螺丝、铁夹、铁横杆、纸带夹、打点计时器(带复写纸片)、纸带、重锤、海绵垫、接线板;长刻度尺。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VtV0+at SV0tat2

2(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Vt2V022as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把小石头和树叶举到相同高度,石头的重量比树叶重,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观察哪个先落地?

(演示:石头和树叶)观察结果:石头先落地

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大量物体下落的现象,归纳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在我们今天看来,他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

提问: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这个问题,桌上有两张纸片(同种材料,质量不同)观察掉落在桌面的情况:

1.两张纸平摊,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

2.把质量小的纸捏成纸团,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

可见,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正是由于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下落得才有快有慢。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也就是在一个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

(演示牛顿管)看,这是一根玻璃管,管中的空气已经用抽气机抽掉了,里边有

优秀的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一个金属片和羽毛,观察牛顿管里的羽毛和金属片下落的快慢。

(观察实验)

定义: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要注意理解“自由”这两个字:只受重力、初速度为零。

结合上面的实验我们一起总结下,小结:如果没有了空气阻力,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不过,在存在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小,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圣人,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限于当时科技发展的水平,他在物理方面的论述,今天看来很多是不恰当的。但是,在两千年前他能够通过观察、归纳,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已经很不简单了。我们应该正确评价他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下面我们继续深入的分析这种运动。

(学生分组实验:将点火花计时器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铁架台上,让纸带穿过计时器,纸带下方固定在重锤上,先用夹子夹住纸带上方,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下方,然后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那么这些点记录了重物的运动情况。)下面大家结合学案来分析下纸带。提问:轨迹为直线还是曲线?

答:轨迹为一条直线,物体作直线运动。提问: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答: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不相等,逐渐的增大,所以是加速直线运动。提问:是匀加速吗?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提示:回忆前面学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之差为定值。这是一个判断公式,SaT,已知的T=0.02秒,见学案表格。)

答:可以测出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之差为定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优秀的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提问:能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吗?

(同样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进行计算一下,大家选取不同的时间间隔来读取数据,见学案表格)通过多次测量计算:

(1)我们通常用g来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数值近似为9.8ms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实验中,如果要获得更精确的数据,还可以用频闪照相来测量。

(看到课本37面的表格,从表格上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方,g的取值是不同的,纬度越高数值越大,越靠近赤道数值越小。)

(2)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取值不同。从赤道到两极,g逐渐增大。同一地点g值相同。(3)既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其运动规律与一般规律类似:

不同的物体在同一地点,从相同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同时到达地面,根据h12gt,则它们的加速度是相同的。2应用:

1:大家看到课后的测定反应时间小实验。

2:测量物体从一定高度的楼房掉下,已知落地时的速度,求高度和下落时间。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巩固对自由落体运动特点的掌握、反馈纠正错误理解。

(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

下一节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历程,体会学习前人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探究思想,作业完成课后习题3、4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

二、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优秀的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三、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tgt h

四、自由落体加速度 g=9.8m

十、教学反思

12gt Vt22gh 2,s2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5.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五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同步教案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教师:打桩机的重锤从高处落下时,可以把水泥桩打进地里,为什么? 学生:因为重锤具有重力势能. 教师:那么什么是重力势能?

学生: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演示实验:

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内装上沙子.

实验一:用一个铁球从不同高度释放,观察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

实验二:用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同一高度释放,观察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在实验一中,铁球的释放高度越大,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越大. 在实验二中,质量大的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大.

教师:通过上述演示,我们可以定性得到: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系,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引入:那么,怎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呢? 板书课题:重力势能

二、新课教学(一)重力势能 1.教师举例

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分别做什么功?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学生:上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 下落过程中,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教师:前边我们学过了功和能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能量就将变化多少,那么同学们认为重力所做的功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

2.上边我们定性分析了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下边我们再来分析一个例子:

①用投影片出示问题: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1的A点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②学生求解得到: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重力所做的功为:WG=mgΔh=mg(h1-h2)

③教师:前边我们结合功和能的关系分析得到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而我们经过推导又得到重力所做的功等于mgh这个量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mgh这个式子来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

板书:EP=mgh

单位EP表示焦(J)物体的重力势能m→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kg)g→重力加速度→(米每二次方秒)s2/m h→物体的高度→米(m)

④推导重力势能的单位: ∵1kg·m/s2·m=1N·m=1J ∴重力势能的单位是焦耳,并把上述板书补充完整. ⑤重力势能是标量

3.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①教师:我们用EPmgh1来表示物体在初位置的重力势能,用EPmgh2来表示物体12在末位置的重力势能,则WGEPEP

12②学生讨论得到:

当物体由高处运动到低处时,h1>h2,WG>0

∴EPEP

12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h1<h2,WG<0

∴EPEP

12③教师总结: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4.讨论:如图所示,物体从高为h1处运动到高为h2处,运动的路径有无数条,讨论在这些运动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否相同.

学生: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因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mg(h1-h2)是一定的.

教师:由此得到:重力所做的功只跟物体初位置的高度h1和末位置的高度h2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二)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教师:有一个物体放在三楼顶,每层楼高h,则该物体的重力势能为多大? 学生:3mgh;mgh;2mgh.

教师:同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为什么会有三个不同的值呢? 学生:是由于所选高度的起点不同而造成的.

教师:我们把所选高度的起点处的平面叫参考平面,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①势能也叫位能.

②势能具有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共有的,弹性势能是物体的 各部分所共有的.

三、巩固练习

用投影片出示思考题:

1.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C.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 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50 J,则 A.重力做功为50 J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 J C.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50 J D.重力做了50 J的负功

3.以4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经过t秒后,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动能的3倍,g=10 m/s2,则t的大小为

A.2秒 B.3秒

C.4秒

D.5秒

参考答案:

1.ABD2.BD3.A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势能由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由它们的相对位置而决定. 2.势能是标量,单位是焦耳.

3.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只跟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始、末位置的重力势能之差.

4.重力势能是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共同具有的,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板书设计】

重力势能势能(位移)弹性势能1.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EP=mgh 2.重力势能是标量,是状态量

3.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有的,常称为物体的重力势能. 4.重力势能是具有相对性(相对于参考平面) 5.单位:焦(J)

6.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末位置有关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做功,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弹性势能. 2.弹性势能与形变大小有关 

6.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

2.正确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及位置; 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力的概念、领会重力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复习讨论 教学用具:锯条、橡皮条、粉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初中你们已经学过了力,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力。

(二)新课教学:

1、力和力的图示

1、演示:

(1)用手压锯条、拉皮筋等,学生观察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

(2)扔掉手中的粉笔,拖动桌面上的书等,又有什么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

锯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受到了其他物体的力的作用的结果。在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

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

(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速度的大小,方向)。

3、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4、问题: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吗?(1)物质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不分先后。在研究某物体时,我们把它叫做受力物体,对它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不是有生命的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同一物体有时是受力物体,有时是施力物体。

问题:我们用手拍打桌子时,是手给桌子一个力,可为什么我们的手也会感到疼痛呢?(让学生用力打桌子,体会手的感觉)(2)相互性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甲对乙有作用力,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问题: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一样吗?(3)矢量性

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其大小有关,也与方向有关。

5、如何通过作图来表示力呢?(1)力的图示

课本图3.1-2可以把力的三要素(大小、作用点、方向)表示出来。(2)力的示意图

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3)力的单位:牛顿 符号N 演示:竖直上抛一粉笔头,结果它会落在地上,粉笔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2、重力

抛向空中的物体会落回地面,地球在自转而海水不会洒向太空,都是地球与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作用。

1、重力的产生: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说明: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2)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到其他力等情况无关。

2、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g值增大。

3、重力的测量 如何测重力的大小?

重力仍可以用弹簧秤测量,但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弹簧秤要保持竖直、静止状态时读数。原理:二力平衡

4、重力的方向

例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引导学生找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能说是垂直向下也不能说是指向地心)

5、重力的作用点

(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即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重心位置的确定:

问题: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是怎样确定的呢?

a.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也称匀质物体),且形状规则,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

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心。思考: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举例。讨论:

对于非匀质物体和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怎样决定呢?观察课本图3.1-4 b.非匀质物体和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演示悬挂法和支撑法找重心(适用于薄板)

原理:拉力(或支持力)与重力是对平衡力,绳的反向延长线必过重心 课堂练习:课本P57第2题 点评:

1、力的图示

2、重力方向

3、重力是非接触力

4、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

3、四种相互作用力(自学)

思考:自然界中存在着哪几种相互作用,其区别是什么?

1、万有引力相互作用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之间和磁体之间,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

4、弱相互作用 存在于放射现象中。

7.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七

以《鸦片战争》为例,很多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先讲述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再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将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第一次的 继续与扩 大”的结论就 结束了。这一课属于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样的教学处理根本不符合本单元的主题,更不符合上述历史课程性质,学生的收获只是知道了相关史实,而不会有什么深层的反思。笔者认为,以课程性 质为核心,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主题,确定本课的总体结构如下。

一、偶然与必然

这一环节涉及鸦片战争的背景和结果,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国的战败是偶然还是必然?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讲到这两个问题,但笔者认为,在讲述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必须讲清楚当时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观念和体系,即“天朝”人的天下观(宗藩体系)和西方人的世界观(殖民体系),这才是导致战争爆发以及战争期间国人种种不可思议举动背后的根源所在。

鸦片战争之前,中华文明一直领先 于世界,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宗藩体系,具体地表现为“天朝上国、藩属国、化外各邦”的三重关系。中国周边地区的各国君主,出于种种动机,纷纷臣属于中国,向清王朝纳贡,受清王朝册封。至于藩属国 以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各 国,清王朝一 般视之为 “化外蛮夷 之邦”,在官方文书中蔑称为“夷”,并在其国名上加“口”字旁。因此,在对外关系上,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承认有与之平等的国家存在。

而英国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 的洗礼后,国家意识萌芽,国与国之间平等意识萌芽,它们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按照国际法规和外交惯例。1793年马戛尔尼在觐见乾隆皇帝时,要求中英之间的礼节要对等,体现了国与国平等的意识,结果触犯了不可一世的乾隆皇帝。鸦片战争就是这两种体系(或曰两种文明)的较量。

徐中约先生这样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 片,双方之间 的冲突也 照样会爆 发。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兼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与通过变化获得 的进步思想,推动了西方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能阻止这股潮流。”[2]

据茅海建先生统计,英军整个战争期间战死98人,伤200人左右,另外,包括疾病和船只失事 等非战斗 减员近2000人,英军远征,面临的最 大敌人是 水土不服,而不是清军的抵抗。清军伤亡2万余人,阵亡大员有钦差大臣1名,副都统2名,提督3名,总兵6名。如果不算非战斗减员,如此大的一场劳师远征,对手又是庞大的清帝国,英军伤亡竟然不足300人,其战场上 的优势可以想见。[3]为了加深学生的印 象,教师还可 以举几个例子,如杨芳的粪桶阵迎敌,奕经的虎头军作战,或者闽浙总督颜伯焘指挥的厦门之战等。所以,历史的真实在于:鸦片战争中国是完败,根本没有获胜的机 会。中英双方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无论是谁来指挥这场战斗,其结局都是一样的。

二、平等与不平等

这一环节涉及对不平等条约的评价,可以设计如下情景体验思考题:假如我们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人,你认为洋人提出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哪些我们可以接受,哪些我们不能接受,哪些又是说不清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以今天的眼光看,《南京条约》之所以为不平等,主要是三项内容:一是割地(第三款);二是赔款(第四、六、七、十二款及第五款后半部分);三是赦免汉 奸(第九款)。而第一款 宣布和平;第十三款规定批准程式,并不涉及平等或不平等;第八款释放英囚也合乎当时和现在通行的国际法惯例;至于第十一款平等国交,反而是这项不平等条约中的平等条款。除去以上今天比较容易判别的条款,该条约还有三项规定,即五口通商(第二款)、废除行商(第五款前半部分)、新定税则(第十款),这些关于 经济贸易 的条款,很难简单地以平等或不平等来界定。这三项规定反映出英国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企图,这对中国有不利的一面,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提供了摆脱循环的新途径。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正面效应逐渐生长,最后超过了负面作用。[3]但当时的人们最难接受的却是五口通商,并不是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而且据茅海建先生的考证,领事裁判 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协定关税等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规定却是清政府拱手送出的。[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顽固的 传统文化 的制约下,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清朝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中世纪,没有现代的国际观念、法制观念,他们看不见、认不清真正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之所在。所以他们往往对今天看来“平等”的条款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因而在外交上举措大谬。[3]所以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标准 来代替“天朝”人的 眼光和标 准,否则很多 历史现象 就无法解 释。蒋廷黻先生这样评论说:“不平等条约的一部分根源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4]这的确是公允之论。

三、觉醒与反思

今天人们经常说鸦片战争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但当时的国人承认自己落后了吗?“挨打”让国人警醒了吗?这一环节中提出了两个问题:鸦片战争的惨败和战争中暴露出的中西方的巨大差距,让国人觉醒了吗?鸦片战争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南京条约》签订,英军退出长江后,道光帝立 即下令沿海各省撤军,以节省浩繁的军费。战争过后,一切似乎恢复了原状。虽然利权丧失了不少,但在统治者看来,那不过是宗主国对藩属国的一种“羁縻”手段而已;统治者仍陶醉于“天朝无所不有”的迷梦中,国家机器仍然在封闭的自我环境中运行,并没有积极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于是十四 年后战火 又起,清政府完全是重复着同样的错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根本没有吸取丝毫的教训,所以才有悲剧的重演———第 二次鸦片 战争。蒋廷黻 先生评论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军事的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了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直到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然后才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 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4]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和启示就是,中国必须要改革开放,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实现现代化。

深度研课要符合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对历史课而言就是要有“历史味”,也就是说不能把历史课上成语文课或其他。例如必修三《物理学的重大发展》一课,就常有教师花大量时间去探讨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的具体内容,这就明显偏离了历史课程性质。深度研课是为了上出真正的好课,何为一节好的历史课?薛伟强老师认为,科学运用史料是好的基础,适度激发兴趣是好的形式,适量的学术拓展及适时的现实关照是好的深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及批判,点燃思想的火花。[5]这应该是我们深度研课时要遵循的基本标准。把握好这四个度的历史课才是有深度的,这样的历史教育才符合课程性质,才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中学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度研课必须服从这一目的。具体到《鸦片战争》这一课,首先要确定其教学立意,即鸦片战争告诉我们,中国必须实现现代化,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然后要讲清楚三个问题:偶然与必然;平等与不平等;觉醒与反思。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达成教学目标。

8.高中人教版必修演讲辞教学计划 篇八

单元序号 课题 文体

必修2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演讲辞

12我有一个梦想 演讲辞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演讲辞

表达与交流 演讲 活动

关于演讲,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第四单元设有演讲辞3篇,另在“表达与交流”部分设有演讲专题活动。

二、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中“阅读与鉴赏”部分没有明确提出关于阅读演讲辞有哪些能力要求,在“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

1.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2.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者设计意图

单元序号 课题 文体 教学方向

必修2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演讲辞 1.抓住文章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

3把握其深刻透彻的说理方法。

4.了解演讲辞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学以致用。

12我有一个梦想 演讲辞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演讲辞

表达与交流 演讲 活动 在演讲中注意把握听众情绪,运用好语气、语调、语速、手势等。

(二)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知识点

单元序号 课题 题号 教学方向

必修2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三 说理的深刻、结构的特点

12我有一个梦想 二

三 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效果,尝试自己演讲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 通过关键语句揣摩情感

表达与交流 演讲 在具体情境的演讲中注意把握听众情绪,运用好语气、语调、语速、手势等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在教材编写意图上,第四单元在教学中侧重演讲辞的阅读,而“口语交际”部分则侧重演讲的操作。我们在此主要讨论演讲辞的阅读教学。

演讲辞,“对谁说”是前提,“说什么”是重点,“怎么说”是关键。在演讲辞阅读教学这一单元,依据教材单元提示语,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训练学生:“抓住文章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其深刻透彻的说理方法”、“了解演讲辞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学以致用”。这些都侧重于教演讲辞的“怎么说”。而演讲辞的“怎么说”又是取决于“对谁说”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演讲辞的“怎么说”,我们建议将“怎么说”建立在“对谁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换而言之,也就是在本单元演讲辞的教学中介入“听众意识”这一概念。

此外,因为教材“表达与交流”部分的演讲专题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语速、语调、表情等口语表达方面的指导,所以,在第四单元演讲辞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妨将写作演讲辞作为“学以致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受到写作演讲辞的训练,也可以训练演讲这一口头表达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一)学前检测

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请概括: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对北大学子提出了哪几点希望?

2.圈划作者表达对北大学子殷切希望的句子,并说说这篇文章作为演讲辞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说说作者是怎样打动北大青年学习的。

阅读《我有一个梦想》

4.概括马丁路德金这次演讲的目的。

5.圈画出这篇演讲辞中打动你的句、段。

(二)学生检测情况

用以上问题对高一年级的学生做学前检测,共下发问卷568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学生检测结果如下: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第1题,所有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概括出蔡元培对北大学子的期望。

第2题,398名学生能够全面地圈划,发现了蔡元培在演讲每一点期望时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其余学生只能够圈划出“一曰”、“二曰”、“三曰”。

第3题,171名学生认为蔡元培是通过演讲中的谆谆告诫、自己的见识来打动北大学子;123名学生认为蔡元培是通过对当时北京大学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剖析来懂得在场的学子;89人认为蔡元培是通过说理的严密来打动在场学子。很多学生在完成该题时没有设身处地想象北大学子在听这次演讲、接受校长教导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

《我有一个梦想》

第4题,所有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概括出马丁路德金本次演讲的目的。

第5题,489名学生圈划的句子段落都集中在指向黑人的句、段,学生在完成该题时将自己想象为被压迫的黑人。没有认识到马丁路德金的这次演讲听众不仅仅是被压迫的黑奴,还有白人、对黑人友善的白人、政府执政者等群体。

总的来说,高一的学生对演讲辞的一般结构特点有所了解,对把握演讲者的主要观点也没有障碍,但是没有意识到演讲辞具有鲜明的听众意识,没有意识到演讲“对谁说”决定了这次演讲“怎么说”。在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学生大多没有想象北大学子在听这次演讲中的情绪反应,因而不能够准确、全面地说出蔡元培何以能够打动北大学子。阅读《我有一个梦想》时,大多数学生都不自觉地将自己的阅读角色定为被压迫的黑奴,没有明确意识到马丁路德金这次演讲的听众的多元化。而《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成功之处,必然绕不开马丁路德金在演讲过程中对不同群体的情绪的有效把握。

五、教学目标

1.发现演讲辞中鲜明的听众意识。

2.了解演讲辞的一般结构,知道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3.能够从听众意识的角度说出排比、比喻等表达技巧在具体演讲中的效果。

4.能够有听众意识并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写出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演讲辞。

六、活动建议

1.在本单元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写作演讲辞并尝试着进行演讲。

2.可以将教材“表达与交流”部分,“演讲”专题活动穿插其中,组织演讲活动,指导学生关注演讲中的语速、语调、表情、手势等。可以利用正常教学时间,也可以利用课余活动时间。

七、课时安排

教学顺序 教学篇目 课时安排

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课时

2 我有一个梦想 1课时

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课时

4 演讲辞写作展示 1课时

八、作业与反馈

(一)提供几种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写作演讲辞;

1.有人说,16岁是生命之花绽放的季节。她美丽,充满梦想;她灿烂,充满活力;她有困惑,但从不放弃;她有迷茫,但决不后退。现在你要以“花季宣言”为话题给新同学做一次演说,请你写一篇演讲辞,写作时注意分析你的听众。

2.生活中,我们被爱包围着,父亲的呵护,母亲的叮咛,朋友的关心,老师的关怀......这一切都是爱。然而,这些爱又常常被我们忽略。在生活中我们要有一颗感激的心,这样,才会感受更多的爱,体会更深的爱。请以“学会感激”为话题,自选演讲对象,写作演讲辞。

(二)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活动,可以是校级的,也可以是班级的。用以上两个情境下的演讲辞进行演讲。

9.人教版必修一新闻单元教案(一) 篇九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博观约取”(广泛地阅读、扼要地选取)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共有四篇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短新闻(消息|新闻特写);《包身工》是一篇典范的报告文学(高中传统名篇);《飞向太空的航程》则是一篇通讯。

对应高考中比较稳定的一种题型“一句话新闻”。

一、新闻

1、含义:广义的泛指整个新闻事业;狭义的是指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特写、访问记录等。

2、特点:及时性、真实性。

3、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5w、1h

4、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一)新闻特写(《短新闻两则》)

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它不像通讯那样要求写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只是选取全过程中最富特征的一两个片断、场景来加以刻画,将它们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报道面比通讯更为集中、更为细腻。

(二)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

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是:

1、详细深入,过程完整

2、生动形象、具体感人

3、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

二、报告文学(《包身工》)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真实性;一是文学笔法;一是作家的主观参与性。真实性都是相对的,它并不是刻板地反映生活,在一些细节上,允许作者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消息:《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八上)电视新闻:《生命之舟》声画合一,语言准确生动简明(八上)人物通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八上)

《寻找时传祥》(八下)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八下)新闻特写:《开国大典》(九上)

高一学生在初一阶段已经学习过新闻和报告文学,但只是初步了解,而且印象很浅。需要引导他们回忆,复习新闻和报告文学的文体知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记忆并学会使用。

高一学生独立倾向很强,不满于满堂灌的死板教学,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归纳总结。注意引导。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与报告文学的相关文体知识,培养新闻速读的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学会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过程中掌握分析新闻内部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审美观。教学重点:

1、培养新闻速读的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一句话新闻)

2、增强关注社会的意识和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教学难点:

培养新闻速读的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一课时

单元总体介绍

一、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跟我说说,大家星期天都做了什么?除了吃饭睡觉。”(笑)“大家的生活都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我特别烦一件事儿。那就是我发现我的星期天除了吃饭睡觉看书,剩余时间全用在扣手机上了,只要一有空就看空间刷微博玩微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你愿意接收的不愿意接收的,都涌到你面前,让你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与人交心,甚至没有时间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我特别特别想回到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飞鸽传书’的时代,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等一封家书,等一份思念,等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过着慢慢的日子。当然,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降低要求,我们至少可以回到看新闻读报纸的时代,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坐在藤椅上,喝茶,读报,看世界。今天,就请大家跟我一起,看看报纸,学学新闻,回望一下过去的时光。”

“报纸在哪里?抱歉,我也没有。咱们课本上有。请大家把课本翻到39页前面的那一页,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看新闻。”

二、师生互动,学习文体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仔细阅读一下这一页的内容,并结合学习指导74页的相关内容,归纳总结一下,看看我们这一单元要学什么,怎么学,待会儿我们找人起来给大家讲讲。”(注意,我这儿有十个问题,也就是说至少要有十个人起来回答问题,谁要是自愿站起来回答,前面的问题比较简单,越到后面越难,没有人回答了我就提问,提问道谁不会了课代表记一下,课后来我这儿背诵十个问题和答案。所以,每个人都要认认真真地看。好了,开始吧。)

1、这一单元学什么?

2、什么是新闻?

3、什么是报告文学?

4、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5、新闻的六要素5W1H是什么?

6、新闻的结构是什么?

7、新闻与报告文学的不同?

8、怎样学习新闻作品?

9、怎样学习报告文学?

10、结合《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说什么是新闻特写?(初中学过)

1、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最富表现力的,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它不像通讯那样要求写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只是选取全过程中最富特征的一两个片断、场景来加以刻画,将它们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报道面比通讯更为集中、更为细腻。

2、通讯

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是:(1)、详细深入,过程完整(2)、生动形象、具体感人(3)、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

3、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真实性;一是文学笔法;一是作家的主观参与性。真实性都是相对的,它并不是刻板地反映生活,在一些细节上,允许作者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博观约取,内容简析

“咱们这一单元呢,选取了四篇课文,都是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典范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回归祖国这一新闻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地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众,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飞向太空的航程》选取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一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并依此回顾了中国人的飞天梦,透露出自豪与骄傲之情,突出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凸显国人的喜悦和自豪。

四、学以致用,作业布置

1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篇十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

(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的成就:

(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二、相对论的创立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19,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

3、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4、意义: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11.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十一

关键词:守恒习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33-01

一、典型习题

1、习题出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课后习题第4、6题P34

2、习题内容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a2SO4 = 2Na+ + SO4-2 B、Ba(OH)2 = Ba2+ + OH2-

C、Al2(SO4)3 = 2Al3+ + 3SO42- D、Ca(NO3)2 = Ca2+ + 2(NO3)2-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 2H+ = Mg2+ + 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 2H+ = Ca2+ +H2CO3

3、习题简要分析

解析:1题中A、B选项阴离子符号书写错误,D选项电荷不守恒。故选C.。2题中A选项不能发生,C选项电荷不守恒,D选项中H2CO3容易分解,应该分开写。故选B。

4、研究反思

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和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相等,即电荷守恒,是化学微观离子守恒的重要内容。离子反应又是高中化学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对溶液中电荷守恒的理解有利于离子反应的学习。在处理此两个习题时可加以强调,可以作为建构高一学生化学守恒思想的教学点。

二、典型习题Ⅱ

1.习题出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二节《铁的重要化合物》课后习题第9题P63

2.习题内容: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Cl2 + Cl2 = 2FeCl3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 + Fe = 2Fe2+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 + 3OH- = Fe(OH)3

3.习题简要分析

解析:A选项产物错误,B选项应该写成离子形式,C选项电荷不守恒。故选D。

4、研究反思

此题既是关于铁元素的有关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重要化学反应情景之一,除了遵行化合价守恒,还需要遵行电荷守恒。利用铁元素相关反应,在熟悉铁元素相关性质的同时,也可让学生建立氧化还原反应中守恒观念,可以作为建构高一学生化学守恒思想的教学点。

三、典型习题Ⅲ

1、习题出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课后习题第1题P36

2、习题内容

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

3、习题简要分析

解析: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研究反思

自然界的物质发生转化过程中,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总能量是守恒的,即能量守恒,能量守恒是自然定律之一,其本质是微观守恒的宏观体现。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关系式:E生成物-E反应物=E吸收(反成物的总能量小于生应物的总能量)或E反应物-E生成物=E放出(反成物的总能量大于生应物的总能量),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

四、典型习题Ⅳ

1、习题出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课后习题第2题P93

2、习题内容

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SnO2 + C —— Sn + CO

WO3 + H2 —— W + H2O

PnS + O2 —— PbO + SO2

UF4 + Mg —— U + MgF2

Au(CN)2- + Zn —— Au + Zn(CN)42-

3、习题简要分析: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各反应的计量系数。

(1)1,2,1,2;(2)1,3,1,3;(3)2,3,2,2;

4、研究反思

此题中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它们的配平是化学的基本技能之一,解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法配平方程式。在处理此习题时可加以强调化合价变化关系,体会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合价守恒,对于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守恒可不深入探讨,主要让学生建立氧化还原反应中守恒观念。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2.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重力 篇十二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研究性备课活动为例,分析不同教师PCK的具体表现,试图探讨其积累、形成、转变与发展的途径,为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视角。三位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情况见表1:

一、关于学科内容知识

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统领性观念”以及课程和教材的知识。一方面,教师应充分理解高中历史学科的性质,形成教学决策中的“观念地图”;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对高中历史学科和特定教学主题的课程设计知识,准确定位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选择和开发,为学习过程提供结构化组织和合理呈现的课程资源。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科内容知识”的探讨一般应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该主题包含哪些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其中核心知识、核心概念是什么?本节课中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补充或替换素材?等等。

讨论1: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C:我拟定的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与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其中重点解决“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和“君主专制强化所带来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余知识点相对淡化处理。

教师B:有道理。本课以明清时期中央机构的演变为编写主线,我认为需整体把握教材,突出“一个主题” (君主专制的加强)、讲好两大问题 (明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教师A:从课标要求来看,“内阁”和“军机处”两个知识点属于识记层次,“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属于理解层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教师C:我觉得教材叙述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从胡惟庸案可以得出废除丞相制度的缘由,以明太祖决断政务“力不从心”来体会设置内阁的必要性,再由内阁的职能和地位来辨别其与丞相的差异性,依据这样的线索可以说明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材关于“军机处的设置”就更为清晰了,特别是P18第三自然段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其影响。

教师B:关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本课教材着墨不多,主要是避免和初中教材的简单重复。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学知识,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教师A:我的疑问有两点———如C所说,理清了教材知识,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吗?如B所说,联系了初中知识,学生就疏通了史实与史论间的逻辑关系吗?本单元除第1课介绍的是早期政治制度,其余三课都是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铺陈,这也是本单元的重心所在。第2、3两节课都是从“强化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两个角度展开阐述,第4课却对“加强中央集权”避而不谈,并不妥当。我认为需要将“认识中央集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补充进教学内容,这不仅更完整地体现了单元要旨,同时也是对现实的观照。具体来说,首先要用好教材P16“历史纵横”,理清“废除行省,三司分权”的重要性;其次是引入人民版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如“密折奏事”可以说明清代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清朝的边疆政策”则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C关注到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注意到课标对于不同知识的能级要求;教师B能跳出本课,从单元角度来整体把握,并考虑与初中知识进行衔接。但是他们都过分依赖教材,视高中历史课程为静态的事实知识的集合,并未把基座的教学知识转换成基顶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效果定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教师A的学科“统领性观念”明显胜出一筹,能够以自下而上的视角,考虑课程学习者接受的知识,关注学生“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问题,从而在充分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及历史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握高中历史课程结构,为后续的教学行为奠定良好的基石。这说明教师对中学历史知识体系、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中的核心观念以及蕴含其中的显性与隐性价值等方面的理解会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加深。

二、关于教学策略知识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指向特定学生有效呈现和阐释特定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譬喻、类推、举例说明、活动、作业、范例等。教学策略与具体的教学情境和特定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它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呈现形式,通过必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内容。研究性备课中“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学生关于本课题已有的知识与概念是什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呈现何种特征?促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性认知环节是什么?学生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等等。

讨论2:如何指导学生认识“明朝内阁的设置”?

教师C:我的思路是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相关知识;再以PPT呈现该历史概念的知识要素,供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具体见表2:

教师A:明朝内阁设置不仅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我们教者提炼教材知识让学生去识记,学生将不求甚解,主要依靠记忆去掌握知识,这是好心办坏事。

教师B:难点知识的掌握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同意A的观点。我认为一要讲清内阁权力的运行机制,如“票拟”、“批红”是怎么回事;二要讲清内阁制与宰相制的不同点,使学生明白内阁权力对专制皇权的依附。

教师A:B所说的两点确实很有必要,但不能由教者“讲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而不是教者将知识经验直接提供给学生的过程。教者的职责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必要的概念框架。基于此,我的设计思路如下,供你们参考:

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明朝内阁制度的有关知识。

问题:阅读课本P17页正文部分第一自然段,指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的原因及其职责,梳理内阁制度建立、发展的过程。

活动二:组内合作探究,探讨内阁权力运行机制。

节选赵彦昌、徐燕燕所著《票拟批红制度考》有关论述。 (略)

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并简评内阁权力的运行机制。

活动三:组内合作探究,评价明朝内阁制度。

节选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有关论述。 (略)

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内阁的特点并评价该制度。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策略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自主学习、交流共享的形式还给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尝试成功、经受挫折的历练还给学生的学习机会;以独特感悟、自由表达的平台还原学生的个性差异。C教师局限于基本史实的浅层掌握和被动识记,既无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B教师则偏重于教者的讲授,课堂教学环境封闭、保守,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受应有的尊重。A教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材料情境贴切适度,问题设计科学严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助于促进个性与群性的共同发展。

三、关于学生的知识

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气质特点、学生的先行知识和能力状态、学生易犯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等方面的了解以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转变错误概念的方法等。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生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学生学习本课题的基础是什么(包括知识、经验、认识等,即已经拥有的“前概念”)?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习惯如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指困难、障碍)?等等。

讨论3:如何诊断和矫治高一新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C:高一新生已经适应了初中阶段的教师讲授法,“听、记、划、读、练”是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与转化对他们来说非一日之功。所以我认为当前还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梳理教材知识、形成历史认识,让学生先进行知识积累,再逐步改进学习方法。

教师B:存在的并非就是合理的,正因为初中阶段简单粗放、陈旧落后的教学行为严重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才要求我们高中教师必须尽快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来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尽管这并非一日之功,但早一日实施就会早一日见成效。

教师C:我对高一新生的了解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谈,与学生交流,与家长对话;看,从细节入手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言谈举止;问,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认知等;测,通过适切多元的测试手段来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其后应循序渐进地采取“滴灌”的形式进行个性化矫治。

“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突出了这个事实:在发展的整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如果在研究性备课中缺失了对学情的分析,将无法确定最佳教学起点,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都将无从谈起,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必定是镜花水月。教师C基于其相对滞后的教学理念,对学情的分析不准确不科学。教师B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严重弊端,认识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分析学情泛泛而谈、大而无当。教师A力求以数据分析加模糊分析的方式从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意愿、学习步调等多个维度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易于将原来过于统一、固化的单一性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转变为因人而异、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目标和要求,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

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是指教师基于形成教与学过程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必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的知识。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创设和呈现学习情境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教还是立足于学?学习情境一般从何而来?设置学习情境的关键之处是什么?如何处理好设置学习情境与完成课时内教学任务的关系?学习情境如何具备生活性、情感性?等等。

讨论4: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C:我班学生基础较薄弱,常常是前学后忘。为了温故知新,我设置表格整合秦朝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有关内容供学生回顾总结 (见表3),然后提问: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教师B:我准备以《凤阳花鼓》唱词片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作铺垫,然后提问学生:“朱皇帝是谁?安徽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后,非但没有呈现出富贵吉祥之兆,反而十年九荒,这是怎么回事呢?朱皇帝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A:我的导入设计是这样的:先引用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对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描述:“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贾谊和汉文帝谈话,不觉膝之前席,可见不但三公,连小官见皇帝都是坐着的。唐初的裴寂甚至和唐高祖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都有坐处。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奏事了。到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了三个时期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士大夫地位的下降。”同时出示《两汉以来大臣上朝礼仪变化示意图》(如下):

再通过提问学生,解决如下问题来切入本课题:

1. 结合图片思考:图中所示三个时期大臣上朝礼仪有何变化? (坐而上朝→立而上朝→跪而上朝)

2.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大臣地位逐渐下降,皇权逐渐增强)

学习情境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悬疑性是有效学习情境的根本特征。教师C的设计回溯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如果处理得当应该有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但是教师最后用传统的提问方式取代对学习情境的阅读,问题针对于课本显性知识,致力于答案的得到,却没有依托完整的学习情境指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B的设计从表象来看引用素材新颖、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悬疑性,但是最大的缺陷是创设的学习情境与本课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即“文不对题”。教师A则以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共同构成完整具体的学习情境,所提问题与之高度依存,学生需身体力行地去追问和求解方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刻意义,并获得情感体验。

“PCKg的四种成分是相互关联、整合在一起的一个融合体,这四种要素的整合过程就是个体观念变化、整合最终形成学科教学认知的过程。”有研究数据表明,视“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为发展自身PCK的“很重要”和“重要”方式的教师占到了83.3%。教学共同体成员以研究性备课为平台,通过对话交流、备课磨课、观摩点评、合作教研等形成合作、分享、共赢的教师文化,利于他们广泛接触各种教育观念,并对其进行理解、分析、判断与整合,必然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科教学认知。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应秉持“内生”理念,逐渐实现由“被培训者”向“反思者、”“研究者”、“自我更新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冯茁,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58~63.

[2]汤杰英,周兢,韩春红.学科教学知识构成的厘清及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2(5):37~42.

[3]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9.

上一篇:催促我作业的妈妈作文600字下一篇:七年级上册数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