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体会

2024-07-30

跟师体会(共9篇)(共9篇)

1.跟师体会 篇一

跟随李熙贵老师一个月以来,本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中医诊治疾病讲求“形神合一”,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类比之下,单纯的针刺操作技术就好比是“形”,是具体可见的;而针刺手法则好比是“神”,是无行可征的,就像是中医讲求治神一样,需要医者较高的个人修养和造诣。

对于每个医生来说,掌握单纯的针刺手法技术是不困难的,但是,会扎针并不能等同于会治病,很多时候,即便是我们辩证准确,选穴合理,针刺治疗之后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原因到底在哪儿呢?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手上没有真功夫,我们的针刺是有形却无神的。当然,临床中这种针刺可以治愈疾病,可是,多数是简单的疾病或程度较轻的疾病。由此看见,针灸的学问博大精深,远不止会用针、会辨证、会治疗那么简单。真正的针灸是需要手法的。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于针灸研究的深入,许多新型的针刺疗法不断衍生,其目的无非是丰富针灸的知识体系,提高临床疗效。可是,诸多新方法很多没有被我们所真正掌握就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可是会用不等于取得佳效,良好的临床疗效不是诸多疗法作用堆加的结果,相反,这些新疗法的不正当运用却影响了疗效,更加重了病人的负担。新型疗法有它们的作用和意义,但我们不要忘记,针灸本身就是一种双向的良性调节技术,过多过频地使用新疗法就是喧宾夺主,没有将针灸的巨大作用发挥出来。仔细想想,我们连自己手头上的针都用不好,却着眼于穴位注射、电针等新疗法,那样岂不是辜负了老祖宗千百年来给我们传承下来的这份宝贝?所以,我个人提倡,应该让针灸回归传统。追本溯源,研习古代传统针刺手法才是发展针灸,振兴中医的正确取向。

针灸讲究手法,恰当的运用手法的针刺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针入肌肤,调节人体气机,协调阴阳是针灸治病的原理,而得气和气至病所是治病的关键。我们用针使针下得气后,却不能让气随意行,气至病所。我们能使针下沉紧,却做不出“烧山火、透天凉”等能使病人感到或热或凉的显著效果,原因就是我们对于课本上的传统针刺手法根本就没有掌握,更别提很好的运用了。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正 的针灸不是“插秧疗法”,它是需要手法的。

目前,针灸在国内外医学界备受关注,有人提倡针灸传统针刺手法已经过时了,我认为针灸绝不能摒弃传统针刺手法,因为它是针灸的精神内涵的精华部分。针灸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而中医的根基便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所以,忽略传统的针灸根本就是躯壳而已。摒弃传统针刺手法就是忘本,是与中医发展背道而驰的愚蠢之举。说到传统针刺手法,被誉为“西北针王”的郑魁山老先生(已 故)便是一大代表和传承人。他生于中医针灸世家,从小博览群书,积淀了丰厚的中国古文化,继承了多种传统针刺手法,尽心研习针灸技术,行医数十年,推陈出新,在应用和传播传统针刺手法和家传手法的基础上,创立了针灸“八法”,穿胛热、温通法、温补法、过眼热等多种手法,丰富和发展了传统针刺手法这一宝库。几十年以来,他提倡传统针刺手法的运用,治愈了无数病人, 享誉海内外。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肩负着治病救人,振兴中医的责任。为此,我们要认真学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打好基础,积累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学好本专业的操作技术,不断去实践,多临床,多总结,重视我们的传统针刺手法,用心的去研究它,让我们的针灸回归传统,让中医回归传统,让中医针灸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忘根本,勇于创新,这样才是真正的振兴中医。这样的我们才是真正的中医医学生,而不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掘墓人”。

2.中医师带徒跟师心得体会 篇二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胡剑波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胡剑波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胡剑波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3.跟师心得 篇三

(一)2011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在医院领导的热情关怀下,我荣幸的参加了本院“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活动,成为了我们医院中医骨伤科名宿沈国海老师的弟子,在将近2月的跟师过程中,我本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在临床实践中,沈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骨科各种急慢性疾病、尤其是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沈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沈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成汤是1000多年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病人急性创伤或重大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而大便不下疗效就很好。师从沈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也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 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沈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沈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并且,作为一位名中医,沈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对于现代医学,他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沈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沈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跟师心得

(二)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5个多月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沈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沈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沈老师非常重视基础功底,因此推荐我熟读《人体解剖》《中医基础理论》,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他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跟师心得

(三)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期盼达到的。但是我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差别,一时很难掌握,开始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习这么多天,沈老师不厌其烦的为我解决了这些问题,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跟师心得

(四)跟随沈老师上了大半年的门诊,发现理论跟实践真的很不一样。以前在学校上专业课程时老师总会举一些真实的病例来帮助我们对理、法、方、药的认识,那时觉得其实辨证挺容易的,有“学医三年,谓天下无不可医之病”,因此很自信能做好一个医生。比及跟沈老师上临床,才发现临床证型几乎和书上完全不同,还未“治病三年”,便已有了“谓天下无可用之方”的念头,还好沈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才使得我渐渐平复了那紧张的心情,但觉医生辨证真如将领带兵打仗,必须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方面必须要了解病邪之虚实寒热而另一方面又必须要知晓病家的正气强弱和感邪轻重,以便能从容的遣方用药,只有这样才能药到病除,使祛邪不伤证,扶正不碍邪。这时才体会到做医生如临深渊,手如握虎,丝毫不敢大意,毕竟我们系病家生命之所在。

古代医家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因此老师在看病时往往很注重病人出现在面前时的第一印象,包括衣服的厚薄、面色的荣枯、唇甲是否紫绀、咳声的高低以及连续或间断,最重要的是关心病人最难受的症状。但毕竟要四诊合一以便获得更多有价值辨证依据。

虽然骨科方面毛病急诊的诊断较为容易,一般通过询问病史,观察患处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当然对于多发伤、车祸伤等重大伤患时,要注意完善各项检查,以免漏诊。可是对于慢性疾病的诊断却颇为困难,比如一个膝关节活动不利三年甚至三十年的病人,是韧带损伤?是半月板损伤?是骨性关节炎?刚入临床时我曾为这些鉴别诊断头痛不已,沈老师耐心的教导我,除了常规拍X片需要动手做各种膝关节检查,来一一排除。除此之外,沈老师又教导我以十问歌为基础再结合骨科疾病临床发病相关特点通过问诊来收集相关病史特征,从而得到疾病的证型和病机。尤其应注意问患者饮食二便是否健康,因为骨科病人多需服用伤药,而中医伤药多有败胃之嫌,所以若遇宿有肠胃疾患者,开中药时定当谨之慎之,随证而用,切勿拆东墙补西墙,伤病未治好又坏了胃,如此种种知识,沈老师淳淳善诱,教导于我,时雨之恩,莫敢言忘。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不懂的知识点,但我相信跟随沈老师继续学习,耳濡目染老师整个看病过程加上请教老师,我的经验也能慢慢累积起来。

跟师心得

(五)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个中医学生从刚迈进校园时的一张白纸变成对中医有一定了解、一定看法、掌握一定临床技能的过程,不但靠的是在中医药校园和中医院里的几年寒窗。更需要上临床后带教老师的经验指导,从长远来看,中国未来20年、30年甚至更久远的中医发展、中医的继承与创新的方向、中医院的诊疗水平、中医科研以至中医的管理模式和重大决策,都是由正受现代中医教育的一代学子们担当。可见中医教育不仅决定中医人才的素质,也决定着未来中医的命运。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严谨细致,实践性强,辩证论治,灵活多变,尤其是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各个地方水土人情不同,同一个病表现的症状及证型也是迥异,各家各派一技之长的绝招,医疗经验、手法的继承等都不是从书上可以学到的。因此我能跟随沈国海老师参与临床,得他传授,实在是我的运气,临床上沈老师常常结合具体的病案,加上他自己的用药经验和中医理论向我讲授具体病案的生理、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治疗原则等。通过这种口传身带的教授,使我对于望、闻、问、切这几门最基础又最难的中医诊断手法也有初窥门径之感,例如我知道了一些伤科脉象的特点及代表含义:如浮脉代表新伤、瘀肿、疼痛剧烈,沉脉代表腰脊部的损伤,迟脉代表主瘀血阻滞和伤筋挛缩„„不一而足,这些都和沈老师的辛勤指导分不开。

4.中医跟师周记 篇四

跟师笔记

带教单位 安溪县中医院 指导老师 林金宝主任 跟师日期 2016年5月14日

继承人 史秋实 跟师地点 内二科病房

随诊(操作)记录:

资料:患者,李某,男,53岁,2016年5月14日门诊。主诉:失眠10余年

病史:失眠10余年,多次就诊效果不佳,辰下症见:夜间难以入睡,或时寐时醒,伴头昏,疲乏,心悸,纳差,大便干结,尿频,平素易感冒,舌胖嫩,苔白,脉细,右关弱。

辩证:不寐-心脾两虚

治法:补益心脾,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处方:黄芪15g 党参20g 酸枣仁20g 茯苓10g 当归8g 白术15g 肉苁蓉15g木香6g 炙甘草6g远志3g大枣4枚。*7贴

5.医院跟师心得大全 篇五

时光如梭,转眼跟老师学习已经一年。从以前的有点儿懵懂到现在的思路比较清晰,这一切都要感谢老师和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否则我们基层医生提升自己的业务是很慢的,现在我们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一边为患者服务,一边为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真的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模式--师傅带徒弟,把中医传统文化从基层生根发芽。

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医生期盼达到的。但是进入医生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

跟师临诊,俗称“抄方”,是年轻中医师成长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中医人才培养及学术传承的经典模式之一。我在门诊上常可看到很多学生随老中医出诊学习时,其兴致和精 力皆在老师的处方本身,老师每开出一张处方,学生们便如获至宝,记录者有之,拍照者有之,似乎如此便可掌握老中医的学术精华,达到抄方的目的。其实,抄方的意义远不在此,老师的处方固然要抄,但重点在于通过抄方而学到辨证施治 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传承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跟师学习一年,下面结合我的学习情况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及跟师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摸索出的有效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1.跟师抄方是中医传承的捷径 名老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细致入微的临证思考和反复的疗效观察,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如在审证上,有重视望诊而善于见微知著者,有详于脉诊而做到洞晓 五脏者;在用药上,有方小量薄讲究轻可去实者,有方大量宏 推崇重剂起沉疴者。这些都是医者临证多年智慧的结晶。而若想领悟其中之奥妙所在,非侍诊左右、耳濡目染不能体会。通过跟师临诊抄方,直接观察老师的临证思路与用药规律,无疑可以最直观、最便捷地体悟和掌握其临床经验与学术特点。所以,在跟师抄方过程中通过亲身观摩、口传心授、直觉领悟等途径来继承老师的中医药经验,是年轻中医师成才的捷径和必要环节。

2.走出低头 “抄方”的误区 我本科实习时在门诊跟老中医抄方,成天就是低着头奋笔疾书,忙着往自己本子上把老师开的处方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但抄了一段时日后,便发现其实多数老师的处方或源于经方,或源于《方剂学》等教材中,并无新奇特别之处,用药也绝无“原配蟋蟀一对”、“经霜三年甘蔗”之类炫奇之品。有的老师尽管习惯自己组方,但用药也都平淡无奇,基本上是中药教材中的常用药,无需费神去抄去记。但就是这些平常方、寻常药,经老师之手一用,却如同点石成金,有桴鼓相 应之妙。而当自己临证时,牢记在脑子里的那些方药,却常常 不知该何时用,怎么用?有时简单地据病处方,得到的效果却常常难以令人满意。诚如药王孙思邈所言: “学医三年,谓天下无不治之病;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 坐地反思,我逐渐悟出跟师抄方的目的,其真谛本不在于“方”,而在于如何“选方”、“用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证是论治的前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目不识证,即便胸中藏有千家名方,却也是毫无用武之地。同时,“抄方”的目的还在于“识方”、“懂方”,通过抄方 进而明确方剂的功用主治。古人讲“用药如用兵”,其实用方似“布阵”,只有明了阵式的架构,才可准确出击,收获效验。因此,跟师临诊时,不应一味低头“抄方”,而应常常抬头“看方”,看如何辨证选方,看如何据证调方,看如何活用成方

3.跟师抄方 “抄”什么? 跟师临诊抄方,不应一味纠结于处方本身,而应视抄方为系统的学习过程。老中医临诊的思路,辨证的技巧,识病的规律,以及处方、用药特点,无不闪耀着医者智慧的火花,足以使后学者受用不尽。4.1 学习辨证技巧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而辨证为紧要。名老中医经过长年临证体悟,于辨证自有独到见解。跟师抄方时,应用心观察老师望、闻、问、切,细细品读,抓住辨证线索,学习辨证技巧。如对于失眠一症,临床四诊不仅要重视其病 史的长短,关注其相伴随的症状,即便失眠本身,也要详细辨析,以求见微知著。如失眠不易入睡者,多为阳不入阴之故,病在阳分;寐后易醒者,则多系阴不敛阳所致,病在阴分。而 寐后兼多梦者,多夹有实邪;寐浅易惊者,多兼精血不足。总之,学习掌握老师的辨证技巧既需要详观察、细 揣摩、勤总结,更需要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与经验的积累。

4.2 体会病机规律 名老中医论治疾病的思路,蕴含于病机推导之中。临诊抄方,应着重思考老师立法的依据,明晰疾病的病因、病程、传变及预后,把握疾病的病理因素,从而推导病机,总结规律,以便日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对于恶性 肿瘤的诊治,有人认为肿瘤系在正气亏虚、脏腑失调的基础上,外邪与机体内部的病理产物如痰、瘀等互结,导致癌症的 发生,肿瘤的本质为痰凝、瘀结或痰热瘀互结,治宜“扶正御邪”;有人则提出癌毒是贯穿恶性肿瘤始终的核心病机,将其定义为已经形成和不断新生的癌细胞或以癌细胞为主体形 成的积块,主张“祛邪安正”。其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邪正交争的发病观是中医对发病机制的基本认识,扶正祛邪也是诊治的优势所在。在肿瘤预防上,扶正御邪无疑是一种积极诊疗思路,而当癌毒炽张、耗伤机体正气之时,祛邪安正则成为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手 段,待肿瘤后期,癌毒无制、正气衰微,扶正御邪又成为一种 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无奈之选。因此,通过学习老师的诊治思路,可以不断深化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其病机规律。

4.3 熟悉方药特性 方药的价值,在于临床的合理运用和疗效观察。名老中医临证时的遣方用药,在诊疗的全过程中尤其精彩,也是很多同学抄方时最感兴趣之处。学习老师对方药的运用经验,掌握方药特长、组方原则、药物用量、煎煮特点等,可以不断增进对方药的理解,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如我临床跟师抄方时,发现老师将黄连温胆汤广泛用于抑郁症、胆囊炎、失眠、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多种疾患,逐渐体会出临床只要见到痰热(火)内蕴、气机不畅之证,皆可放胆用之。但老师在方中黄连运用上,又有自身的体会,如用黄连清心安神,多用较小剂量;用其清胆泻热,则多 用中等剂量;用其清热燥湿降糖,则用多用较大剂量。

4.4 总结学术特点 名老中医的学术特点,并非皆由其亲口 字字传授而来,实际上多是其门人通过跟师抄方、医案整理等临诊工作,不断挖掘、归纳总结得出。因此,跟师临诊抄方之余,学生不仅要学习老师的四诊特色、辨证技巧和方药运用,还要学会从宏观上有意识地分析归纳各种临证资料,且不断积累,逐渐管窥老师的学术特点乃至学术思想,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其学术精髓。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在过去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他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

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需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跟着老师参加各科室疑难病讨论会,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这些都是在跟师过程中的收获。在以后的跟师学习过程中,我将努力做到“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

6.中医师承跟师心得03 篇六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得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少阳之良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疗效显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少阳病症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要脉证。本证因为邪入少阳经,位居于半表半里,正邪纷争,外与阳争为寒,内与阳争而为热,故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征性发热。按少阳经脉的巡行规律,证见经脉不利。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枢机不利,脉眩细,是少阳病的主脉。这些都是少阳病的主要表现,所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畅气机,调和肝脾,调和气血的功效,治疗以少阳经脉病症表现为主的病症。

小柴胡汤的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七味中药组成。方剂的组成:柴胡为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之少阳解表专用药。黄芩、清少阳相火,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参甘为佐,扶正祛邪,又清里而防邪入,如此配合,具有清热解表,调和肝脾,补需扶正之功效。是和法的代表方。

1、小柴胡汤是解表剂

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论指外感,只要是外感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已阳郁闭,营己不和,正邪和争余表,恶寒发热,重者为太阳伤寒,轻者为太阳中风。伤寒永麻黄汤为主之,中

风永桂枝汤为主之,重在发汗解表,若邪热结于少阳,并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永小柴胡汤解表和里,重在清解邪热,若经大经传变,变为阳明腑实证,就会选用通腑泄热的承气汤。在临床应用中,将小柴胡汤用于解表不伤正的退热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单用于治疗发热的疾病时,柴胡的量压迫用足,最少用20g以上。

2、小柴胡汤是和解剂

小柴胡汤作为和解剂,从广义的和法去认识具有和解治疗作用,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的治疗原则。后进医家在注解小柴胡汤时多以和解剂论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法是八法之一,是指通过和解的治法,如和解枢机,调和营卫,调和脾胃,调和升降,调和内外等,达到治疗的目的。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之方,少阳为三阳之枢,为气机枢转之要,正邪分手之地,故治少阳病以和解法,使枢机和畅,三焦通利,病邪得除,正气得复,脏腑安和,疾病可愈。外感风寒病的和法是指和解法,重在祛邪,如《伤寒论》上角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

3、内伤杂病永小柴胡汤的适应症:用于肝胆郁热,如胸胁苦满或痛,口苦咽干者,用小柴胡汤去人参,角消食导滞之品郁金,鸡内金等,发热重者,重用柴胡。用于肝脾不调之症,如胁腹胀满,含则胀甚,纳谷不香,情志不畅,大便不爽等症,用小柴胡汤去黄芩,肝郁加香附与川芎滋肝。脾虚 加白术,茯苓以健脾,中阳不振加干姜。用于肝气郁结的更年期综合症,取小柴胡汤之调和阴阳的作用。更年期综合征,是肾之虚衰。肾属水,肝属木,水不灌木,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口苦咽干,目眩,永小柴胡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对调平阴阳滋水涵木有较强的效果。

4、小柴胡汤有调补气血的作用。伤科疾病,患于表,而病变常在内脏,常因定淤气滞,取共调平气机,气行血行的作用,小柴胡汤其组成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擅开肝胆之郁,推动气机,调达升降,交通内外。

伤科疾病长由于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此伤后疼痛的原机为气血虚弱,气虚血瘀。

7.青年教师跟师学习心得 篇七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而且要多向我的师傅舒老师请教,及时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一个有终身学习观念的好老师。

本次培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课堂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素养。”真正的好老师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注重教到学生如何去学,为什么而学,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我的师傅,舒老师的分类讨论专题《分段函数的零点》,整节课教师围绕目标,层层推进,这一节课因为是上午的第五节,学生已经出现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舒老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还让同学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分段函数的零点的规律性,与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函数息息相关,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认知兴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都围绕学生的思维发展下去,师生的默契够成了整堂课的和谐与精彩。

师傅对每节课的用心,让我深深的感动,只有一个用智慧和热情上课的老师,才能把课堂上的有灵魂,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到。当然课堂的精彩是离不开课下的努力的。师傅告诉我一堂好课,是在不断的反思的.改变中成就的,所以课后反思很重要。课有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以学生的需求做出发点,才有可能上出高效的课。师傅的用心,让我学会去享受这个课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后的努力。

8.跟师体会 篇八

——跟师路志正教授有感

李福海

摘要: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而提出的学习原则和方法,通过跟随国医大师学习体会,结合读经典和做临床,通过 “治未病”、“运脾胃调升降”以及“方证相对”三方面,对路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经典;路志正

自2009 年,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优才项目”培训大纲要求和省中医药管理局意见,跟师路老学习,在老师的教诲和 “点拨”下,中医临证水平和林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对老师的学术思想有了进一步体会和认识,现简要总结如下。

I 上工治未病 妙手起沉疴

路老作为临床大家,可谓是中医界公认的 “上工”,其处方用药无不体现出中医传统文化和修养,蕴含着较深刻的中医理念,不细心体会,难以理解。尤其是 “治未病”思想,始终贯穿其中。路老常对我们讲,中医提倡治未病,不是简单的未病先防,还包括既病防传、已病防变,也就是说,对于病人讲,防止病情深入加重或向其他脏腑延伸是非常重要的。在 《内径》中首先提出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绪中提出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唯治肝也”,明确了既病防传的思想,金元名医朱丹溪曾提出“若夫救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清代叶天士,提倡 “先安未受邪之地”的理念,是在仲景治未病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路老融汇了历代医家治胃病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临床治病当中。如有一位肝硬化患者,男性,48 岁,西医诊断丙型肝炎后肝损伤 15 年。一年前体检时发现脾大、门脉高压,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20d 前出现食道出血。初诊时见其面色萎黄,晦暗无泽,胸腹部有蜘蛛痣,腹部膨隆,自述疲乏无力,时有胁肋胀痛,睡眠一般,舌质紫暗,苔中、根腻,脉弦细滑无力。最近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化验血色素偏低,白细胞低,血白蛋白低,血糖偏高。路老遂以健脾柔肝,软坚散结,活血利水治之。处方:五爪龙 30g,西洋参 10g,橘叶 15g,丹参 18g,八月札 12g,炒白芍12g,炙鳖 甲 18g,虎杖 15g,醋莪术 12g,玉竹 12g,生谷麦芽各 40g,建曲 15g,水红花子 10g,醋元胡 12g,煅牡蛎 30g,大黄炭 15g。茶饮:竹节参 10g,青蒿 12g,炒谷麦芽各 30g,鸡内金 12g,绿萼梅 10g,玉米须 20g,玫瑰花 10g,生甘草 3g,金钱草 15g。14 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腻,生活规律,忌恚怒。

二诊时见患者精神明显好转,体重增加,超声提示腹水已不明显,餐后血糖正常,纳寐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自,脉细滑。路老看过病人后,在原方基础上加了一味伏龙肝 60g,用其先煎水,再煎药,另加水蛭胶囊口服。

三诊时,患者服药近两个月,精神、面色进一步好转,未再有出血现象,复查各项化验检查指标均改善。遂再以原方进退调理。并嘱其节饮食,忌恚怒。

肝硬化,病位在肝,中医亦归属于属于 “癞积”范畴。从这一角度说,脾胃是保证人体正气的根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建,正气充,则人体不能受邪,脏腑疾病不能相传,脾胃衰,则正气败,邪气将会进一步深入。尤其肝和脾之间,关系密切,木土相克,互相影响,肝病最易影响到脾胃,脾胃~伤,正气不支,肝病就会进一步恶化。这一病人久患肝病,脾胃受伤,正气已虚,同时并发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属肝硬化晚期,为本虚标实之证,症候复杂,治疗颇为棘手,路老抓住了病机的关键一 脾胃,通过健脾胃,调动人体积极因素,再配合柔肝、活血、利水,散结、软坚诸法。所以在方中用了五爪龙、西洋参、竹节参、炒谷麦芽、建曲、鸡内金、甘草这些健脾益气之品,以巩固后天,为方中之主药,实为治本之举,又以橘叶、八月札、白芍、玫瑰花柔肝疏肝,以丹参、鳖甲、莪术、虎杖、元胡活血散结,青蒿、金钱草清肝经之热,水红花子、玉米须利水,绿萼梅、甘草生津为佐,以防伤阴,全方体现了实脾固本为先,兼以柔肝、活血散结、利水的标本兼治思想。经过 1 个多月的调理,正气逐渐恢复,病情得到了缓解。路老又嘱其注意节制饮食,忌恚怒,继续配合药物治疗,正所谓 “慢病缓图”之意,该病例实为治未病之典范。我曾在临床上,用老师的思路,治疗一位肝癌患者,患者因不同意手术和放化疗,在进行一次介入后,边改服中药治疗,诊时见其面色萎黄,胁下胀满,疲乏无力,食欲欠佳,大便粘滞,小便黄,舌淡嫩有紫斑,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滑,证属肝郁脾虚,湿毒内蕴,法当以健脾、疏肝、通络、解毒之法治疗,药用西洋参 12g,黄芪 30g,山药 15g,生谷麦芽各 30g,柴胡 10g,郁金12g,莪术 15g,茵陈 30g,八月札 12g,全蝎 9g,薏苡仁 30g,清半夏 9g,枳实 15g,白芍 15g,甘草 9g。

药后 10d,症 状明显改善,以原方 进退,服 药 1 年,病情稳定,至今未发,一直坚持服药,而且 己正常上班。运脾调升降 阴阳归平衡

升降理论,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历代医家对其非常重视,他是天人相应观念重要体现。路老非常重视天人相应,一年四季变换,在路老处方中都能体现。路老常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规律要符合 自然规律。自然界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构成了生命存在的条件,“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天地和气,名之日人”,这就是自然界的升降规律,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也不能例外。“非升降,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出入,无以生长化收藏,是故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后世医家李东垣、叶天士都重视升降。路老根据前人的论述,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将其灵活运用到临床当中,如脾升胃降,肝升肺降,肾升心降等,都有体现,但路老最重视的还是脾胃升降,因脾胃居中州,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正常,人体气机升降就能正常,脏腑阴阳就能归于平衡,这一法则,是路老治病一大特色,如有一位冠心病支架术后的患者,此人因患急性心肌梗死,做了两个支架,已经两个月了,仍然感觉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生气后也加重,而且该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一点小事也不能容忍,有时甚至感觉要 “疯了”的感觉,口唇紫绀,舌质暗滞,苔薄白腻,脉沉细结代。曾经检查发现高血脂、高尿酸 3 年。看了病人后,路老对我们说 “中医看病要用中医思维,不能完全被西医检查左右”。遂处方:①五爪龙 30g,西洋参 10g,瓜萎皮 20g,姜半夏 12g,黄连 10g,郁金 12g,石菖蒲 12g,炒杏仁 9g,炒薏苡仁 30g,厚朴12g,藿苏梗各 12g,旋覆花 12g,茯苓 30g,泽泻 15g,薤白 15g,白芍 20g,甘草 8g,炒枳实 15g,竹沥汁 30g,生姜一片为引。②茶饮方:竹节参 15g,炒麦冬 10g,小麦 30g,炒枣仁 30g,夜交藤 15g,姜黄 15g,紫石英(先煎)30g,桂枝 10g,炙草 6 g,大枣 2 枚。

药后电话随访,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精神较前轻松,已无明显胸闷气短,遂嘱原方续服,巩固疗效。这个病人病机的关键,就是气机升降不利而至胸闷气短,而导致气机不利的原因很多,在这个病人身上,主要是中焦脾胃。肝气横逆,至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致湿浊内停,瘀血和痰浊至胸阳痹阻,心脉运行不利,而成此证。方中包含了瓜萎薤 白半夏汤、藿朴夏苓汤、菖蒲郁金汤、清心温胆汤、芍药甘草汤等多层方义,几个方子合在一起,核心思想是调整气机,化痰降浊、俾痰浊一降,气机升降自如,诸证 自会消除。所以说冠心病的治疗,关键不在活血,而在气机”,气机顺畅,则血脉得调,所谓气行则血行。我根据老师的思路,运用升降理论,治疗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代谢紊乱病人,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如有一位中风后遗症患者,血糖居高不下,16 毫摩尔以上,胰岛素用之每天 40 单位,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诊时其 自述头晕乏力,四肢酸懒,口渴 口粘,胃脘胀满,大便溏薄,粘滞不爽,舌体胖,齿痕,苔薄黄腻,脉弦滑,证属湿浊 内蕴,精微不化,我用路老升清 降浊方 法,药用:黄芪 30g,藿苏梗各 15g,竹茹 12g,清半夏 9g,党参 15g,炒苍 白术各 15g,茯苓 30g,薏苡仁 30g,黄连 12g,干姜 9g,黄精 15g,枳实 15g,茵陈 30g,黄芩15g,沙参 15g,玉竹 15g。

将药物熬成膏剂,服用 1 月后,血糖降至正常,在坚持服用两个月后,胰岛素已减量,至今坚持服药,病情稳定。治病遵经典 理论寻根源

路老治病处方,常合经典之意,而不拘泥原方,初学不解,日久便有体悟。如路老用桂枝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厚朴三物汤、理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麻杏石甘汤等,往往根据病情,抓住病机,选其中一、二味药,所谓取 “某方之意”,常能获效,可谓 “知常达变”,“圆机活法”。路老常告诫我们,要活学经典,结合临床,切忌生搬硬套、人云亦云,胶柱鼓瑟,要能钻进去,还能跳出来。在老师的启发下,今年我又对经典进行了温习,有了新的体会,如对 《伤寒论》101 条 “伤寒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一文,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张伸景写伤寒论最大功绩是将东汉及汉以前临床有效方剂加以整理和总结,并按六经层次进行归纳,形成了以六经为纲,以证为 II,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可谓千古一人。其中证指一组症候群,一般以某汤命名,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小柴胡汤证等。张仲景命名某一证,往往列举一组代表症状,如桂枝汤 “瑟瑟恶寒,淅淅发热,淅淅恶风,鼻鸣干呕者”、麻黄汤 “必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小柴胡汤 “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都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表现,并没有分出主次,古人惜墨如金,且以张仲景治学之严谨,断然不会将一些无关紧要之症候表现随意列入其中,所以,“一证”,绝非指某单一症候,而是指以某汤命名的一组症候群。如小柴胡汤证,书中共有 21 条之多,仲景该条之意,是指只要有其中一组症候群,即可应用小柴胡汤。且该句话同样适用于其他方证 的使用。

众所周知,《伤寒论》之方证,统称经方,尽管 自宋朝以后,历代医家对 《伤寒论》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注释,据统计,《伤寒论》注家有四、五百之多,有“以经注论 ”,有以 “伊尹汤液经”为源注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逐渐形成了一个大的医学流派 “经方派”,但不论如何注释,经方派临床使用仲景方的特点都强调方证相对,而且方证相对越准确,临床疗效越好,所以说,不论 21条中那一条,只要方证对应准确,就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只一点从刘渡舟教授治疗食物中毒,“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医案得到证实,我们在临床应用小柴胡汤时,也深有体会。并不局限于某几个症候,关键是看符合某条文之症候群。

本人临床曾遇一病人,忠感冒近2 周,反复服用感冒冲剂等发汗药,汗后热退,旋后又发,如此反复多次,后体温正常,但疲乏无力,纳差,脘腹胀满难忍,曾服用吗丁啉,木香顺气丸,沉香化滞丸等中西药物,不见好转。诊时见其精神差,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滑无力。根据 《伤寒论》66 条 “发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此病例属于反复发汗,伤及脾阳,所谓 “脏寒生满病”,于是给其温脾化湿除胀。

处方:清半夏 10g,厚朴 12g,生姜 3 片,党参 15g,藿苏梗各 15g,白蔻仁 9g,苍白术各 15g,甘草 9g。服药 7 剂,症状明显好转,再服 7 剂,腹胀消失,饮食 正常。

9.门诊跟师医案(格式) 篇九

案一:××案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职业:

婚姻状况:

初诊时间:

科别: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其他病史:

体格检查(望、闻、切诊):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病名(证型)

西医诊断:

辩证分析:

治法治则:

方药:方名

中药要求四个药一行、注明剂量,特殊用法的也许注明。

医嘱:

二诊:时间,服药后病情变化、舌脉情况、辅助检查等情况。辩证分析,治法治则,处方用药,医嘱等。

三诊:同上

按语(心得体会):

签名:

****年**月**日

指导老师点评:

签名:

上一篇: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500字 妈妈的唠叨下一篇:钱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