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共11篇)
1.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篇一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实现途径。高等职业院校应构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从系统科学原理出发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通过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培育创业导师队伍,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文化激励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2.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篇二
一、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模式
(一)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模式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开展了近半个世纪, 美国是最早开展也是最早开展成熟的国家, 之后引到欧洲, 又遍布到全世界, 每个国家高校都各具特色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美国是典型的创新创业国家, 其目的就是培养创业者和企业家, 在其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大致分为2种, 一种是以创业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路径, 所有活动在商学院开展, 其资源也由商学院调配。另一种模式是在全校学生中展开, 通过各学科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使每个学科的学生都能有创新创业的意识, 拓宽学生就业门路。
在欧洲以英国、德国为首的国家,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发展的有声有色, 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为主要目的, 以英国为例, 创新创业教育有三种模式, 一种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一种是学校统一管理产业中心, 各专业与学校密切联系建立相关创业项目。另一种是利益相关者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建立相关产业中心。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小企业创业者为目标, 韩国和日本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 韩国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里设有“创业支援中心”“创业同友会”。日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 设有成熟的课程结构, 由“自由科目”“必修科目“选修科目”组成以培养进攻型的创业人才。
(二)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模式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 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创业计划”大赛, 并率先在M B A中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还在本科生中开设了“高新技术创业管理”, 到2002年4月, 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9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多元探索阶段。在国家大力倡导下,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导,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在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中让学生有创新创业意识、品质, 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第二种是以传授创新创业技能和知识为主为学生进行创业活动提供帮助, 并提供资金支持和其他服务。第三种是开设创业园区, 在创业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模拟真实创业活动, 为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做好过渡。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模式
目前国内外高校都已经有了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然还处在摸索阶段, 因为学生的素质以及政府支持力度, 师资等等的限制, 在开展起来有一些困难, 我们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模式的同时寻找适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这里为以下模式进行探讨。
(一)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并纳入毕业成绩
目前高职院校的重心都放在专业技术的学习上面, 但是就业对口率确很低, 所以应该放宽眼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由于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并不是要学生毕业后都能成功的创新创业, 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有创新创业的意识, 改变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和态度, 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和兴趣, 形成创业需要。了解创新创业相关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的综合知识, 包括相关创新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 开展模拟创业活动, 外聘当地的成功创业者做指导教师
通过学习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 创新创业品质, 创新创业精神, 理论联系实践, 定期请当地成功地创业者进行创新创业过程讲座, 讲述创新创业过程, 如何化解过程中的风险, 如何坚持创新创业精神, 并组织各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学校对可行的方案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 学校要积极向当地政府和知名企业募集创业基金, 然后在创新创业课程评价的时候请政府相关人员和知名企业家、外聘指导教师做评委, 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三) 组织校园创新创业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用社团的力量号召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并且逐渐成立不同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社团进而带动整个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有利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宣传。
三、总结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在探索之中, 我们应积极尝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模式,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将创业教育和基础教育, 专业教育相融合, 进行多学科的交叉, 和渗透。使学生能成为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品质, 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 能为社会减小就业压力, 并能创造工作岗位, 为国家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高校中开展了近半个世纪, 在国内高校也开展了许久并日益见成熟, 而在高职院校的开展还在探索之中, 本文探讨了适合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袁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徐琼.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硕士论文, 2013.
[3]谭炀.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理念 体制机制 课程体系
李克强总理对全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批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把创新创业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指导性意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社会寄寓厚望。就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上都处于初始阶段,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要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对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特征、功能和模式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用以指导创业教育实践。
一、理念更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强调学生对企业行业等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忽视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的主动适应问题,即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对社会环境加以改造更新。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要更新理念,要打破传统模式,倡导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市场意识,培养开拓精神。理念更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主体意识培养
从教育本质来看,人才培养过程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教师、良好的教学环境,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要着重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摆摊依赖和被动性,注意培养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敢于挑战权威的良好品质。
(二)注重市场意识培养
了解社会,熟悉市场规则是创新创业的前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入研究市场,培养和强化学生市场意识,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抛去落后的市场机制观念,学会审时度势,善于发现、捕捉和创造商机。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处于创业阶段的个体,羽翼未丰,经验缺乏,专业知识、人际关系、资金等都方面会存在一定问题。这个时期,合作精神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就显得尤为关键,它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综合素质之一。
(四)培养创新和超越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是善于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摆脱陈规陋习,超越现实或传统的思想束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变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创新,既要鼓励学生敢于改革更新现有行业规则,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开创新领域,培养学生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精神。
(五)加大挫折教育力度
高校创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顽强、坚毅、独立、自信和承受失败的挫折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挖掘自身潜能,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生存、竞争、创新能力,使之从逆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因此,要加大挫折教育力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失败与挫折,辩证地看待成功与挫折。虽说挫折会带来痛苦和沮丧,但也是经验积累的必由之路。
二、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體系应当以制度创新为先导。当务之急,应当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加强领导,加快设立专职创业教育机构,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或教育中心,负责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创业咨询、创业基金管理以及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各二级院系成立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小组。成立企业家创业中心,赞助创业活动,投资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
国家要尽早制定出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规划》《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办法》,各院系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创业教育工作奖励制度》《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评审制度》等配套系列制度。各部门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创业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在管理手段方法方面,探索运用项目管理、目标管理、信息平台管理、柔性管理等手段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水平。
三、课程体系创新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高校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基本涵盖创业构思、融资、企业设立、管理等方面。这是我们在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时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
(一)植入创新、创业基因
创新教育是一种广义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启蒙与体验教育。构建创新课程体系的目的并非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地创办企业,而是要在他们心中植入“创新”“创业”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便生根,开花。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显然是在广泛的实践中产生的。因此,适时植入创新、创业基因,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这些基因的植入可以通过与创业成功人士的座谈、经验介绍、典型案例分析进行。
(二)确立课程建设的核心层
核心课程的建设需从树立学生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实际出发。学校应开设《创造学》《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分析》等课程,着重讲解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经验与教训;开设《风险与挫折教育》课程,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挫折,理解没有失败就没有创新;开设《专利与产权》《金融管理》《投资与理财》等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
我们应采用一体化课程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课程,形成自身特色,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减少课内学时,增加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时间。
(三)组建人才孵化班
探索校企合作、校生合作的孵化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孵化是学生的创业项目由萌芽、成活到新创企业的培育过程。项目孵化需要早期关注,重点开发建设。除需要孵化场地和配置相关设施外,还要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孵化的方式是让社会参与到学校创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来,充分利用企业、院校以及个人的资源,结合社会力量强化学生的生态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创业实践平台构建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除了改革办学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创新课程体系,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行业企业指导作用外,还需要构建、创新、丰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种实践载体。
(一)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构建创业实践平台的首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室,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最新生产设备、科研成果,同时接纳一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中心,规范创业项目评审程序,选择优秀创业项目进入中心经营,并为学生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科技园,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在校内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使学生实际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校内创业实践基地能够发挥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重要举措,可以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技能训练和创业实战演练提供强大平台。
(二)社会实践活动
建设一批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校外基地,让学生进入企业,了解岗位任务和工作流程,体验企业生产及创业氛围,学习工作技能。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流通市场开展顶岗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既可拓宽教育教学途径,又能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
以项目的形式申报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在日常的实验实训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中,发现、选拔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和优秀创业项目,在此基础上推荐申报校级、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指导学生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在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中,除按时完成规定任务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企业行业运营规则,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条件成熟的,即可生成创新项目。
五、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
创业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工处、团委、教学系部等部门要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大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相结合,使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去,打造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研讨会,研究探讨创业课堂教学新方法。各部门、各院系以及教职工要增强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引导学生学好知识,提高能力,健全素质,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技术等服务。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起到促进、强化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要渗透到具体的职业教育中,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相融合。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中也要融入创业教育理念,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校政行企四位一体,深度融合
夯实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政行企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吸收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管理骨干等组建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邀请他们参与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更好地解决校内外创业教师培训、兼职和校外创业基地建设等发展难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逐渐形成与学院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引进社会评价工作机制,建立在校生和毕业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毕业生创业信息,建立数据库,把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创业项目质量水平作为评价学院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16/content_9855.htm,2015-06-16.
[2]徐建科.大學生创业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04):26-27.
[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27(05):64-67.
4.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篇四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进了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应如何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如何在大学课堂中普及,是现代一个较重要的课题。互联网创新的概念是什么,计算机类的学生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投入到创新创业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鼓励,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互联网互联网创新的概念
互联网创新的主要概念是凭借预见网络发展前景的独特眼光和对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那么创业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个很多人都可以理解为在某一领域成就一番事业称为创业。新时代的互联网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在2013年的经济人物颁奖仪式上,雷军、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对此问题给出了3种不同的论断:董明珠认为互联网是渠道,服务于传统制造业;马云认为互联网是工具,一种与传统思维兼容的工具;雷军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思维,需要抛弃传统制造业的思维。
3种思维,3条路径,谁胜谁负?马云当晚说得好:二十年后再看。
众所周知,参与互联网创业的大佬们都毕业于名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技术出身。马云除外,马云从小并没有互联网方面的天赋,他从事互联网实际上是投资于一个自己并不十分懂得和擅长的领域,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凭借了预见网络发展前景的独特眼光和对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再有就是他的坚持。小米总裁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基本完成了大学四年的课程,而且获得了武大所有的奖学金。腾讯总裁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等。
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模仿并超越对手。马云是在去美国考察,看到美国的EBAY是如此的方便和快捷,于是联想到了中国内地的空白市场。马化腾模仿以色列人开的OICQ,转化为风靡全中国的实时交流工具QQ等等。在90年代,中国的互联网可以说是起步较晚,便很多互联网产品能很快占领中国市场,为什么他们能一枝独秀呢,最主要的是: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创造奇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高职院校,目的是为了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可高职院校很多课程模仿的是本科院校开设的课程,理论多于实践。最终导致这些本来对理论课就不太感兴趣的同学,被逼无奈去接受那些课程,谁知怎么听都像听天书,非常的痛苦。但是,如果让他们去实操的话,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充满了激情。像计算机的课程,有些理论较枯燥,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些需要实际的操作才行等。
打游戏,看电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很多同学都是无所事事,不知何去何从。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想改变自己,送外卖,手机贴膜等,认为这就是一种创业,有些学校提供了场地,也是化妆、修甲等,有一点技术含量的网站建设,网络开发几乎看不到。教育厅让报创业项目,就临时想几个项目,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情况怎么能算创新创业呢?2014年6月搜狐网做了一份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8.4%。在众多的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成功创业率只有2%~3%左右。
教育部已发文《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新工作。通知还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虽然教育部针对各高校的创新创业已明文规定,虽有些高职院校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实际行动,已把创新创业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但是,一般都是学生即将毕业时突击开设的课程,很多都和就业指导课混为一体,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1)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导师缺少,具有互联网实战经验的老师稀缺,很多老师都是一校门到另一个校门,导致为了充数,很多学校的这门课由辅导员来完成。(2)部分条件不错的学校提供了创业基地,供学生去发挥,但大部分也只是餐厅、奶茶店等初级的服务行业,可模仿性较高。
再看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创业成本较低,现在已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已风靡全中国,农村已有了农村淘宝,过年回家都是网上购买火车票。
再来看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走过10年,如果一个B2B网站不能实现在线交易,只是企业信息展示的平台,它就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作为第二代电子商务网站,CEO相信最难的就搭建平台,你必须让买家和卖家对这个平台都有很高的信任度。她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江浙等外贸出口发达的地区,在阿里巴巴的眼皮底下,撬动了敦煌网的第一个客户,直至第一批用户。随后,又去东莞、温州跑一家一家企业,求着别人来敦煌网注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敦煌网作为一个敢于超越的“小萝卜头”。以下数据可以有力地证明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行性:从2004年到2010年,敦煌网的交易金额年均增长率高达1700%多,到2010年,敦煌网已有210万买家,来自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大约占到了80%。2010年成交额达到60亿人民币。对此,王树彤说:“这个时代给留下了很多机会,雅虎曾经如日中天,也差点被谷歌并购了;两个大学生的企业(face book)又把GOOGLE”给超越了。大企业很优秀,但是阻挡不了‘小萝卜头’的超越。”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信息时代,每一天都有奇迹发生的可能。现在,王树彤可以底气十足地向市场推销她的新概念:敦煌网实现了国际贸易的彻底在线化,从而给成千上万的国内中小企业带来了线上丝绸之路。
5.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业“速成班” 篇五
创新创业的核心在于激发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创造力。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认为,如何立足提升学生素质,把创新创业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强化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训练创造能力,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开办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同向而行,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服务新常态,才能找准方向。”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过去大部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都锁定了两个目标,即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所谓“面上覆盖”,是通过开展通识课、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使学生收获终身受用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而“点上突破”,是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创业课程、创业导师团的指导,以及创业苗圃的预孵化和资金支持,培养部分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和未来的企业家。
学生发自肺腑的创意能释放多大的能量?“它能真正点燃这个世界。”北大科技信息基础学院教授张海霞说,一个真正好的创新点子,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就能改变这个世界。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功利化
“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给青年人专业知识和实用本领的同时,更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名利观,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使创新的才能、创业的激情真正转化为有益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蓬勃力量。”叶静漪说。
去功利化,还有一个应有之义:不以创业率论英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认为,大学培养人才着重于挖掘学生的各类创新、创造意识。基于这类创造潜质的培养,学生毕业之后,他们可以在社会的全领域展开,创业是创新众多出口中的一个。
史宗恺说:“要对创新和创业概念准确把握和理解,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培养学生的潜质,不要指望学生迅速成为那些最好的创业者。之后我们再来看成效。”
大学生创业目前主要有基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型创业,基于个人和团队专业技能的技能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三种形态。朱健认为,基于不同形态的创业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化体系
在魏江看来,有世界一流大学愿景的高校,要真正促进国家创新发展,以创新为驱动的创业,就要为国家建构强大的高新技术基础,而不是短平快,依靠互联网做生意。
通过分析当今国内外大学创业教育的做法,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发现,创业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基础化、生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在中国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服务业态。什么是大学擅长的?什么是市场擅长的?什么是校园和社区有效互动的?什么社区做更有意义?这些就是高校要考虑的。
6.小议民办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论文 篇六
很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只是因为长期处在就业压力之下,好不容易看到一条能够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进而寄过高希望于创业教育能够在短期内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他们未能看到创业教育的对于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远意义。很多学校对创业教育的本质理解还不透彻,将创业教育当成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我们要将高校创业教育和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的创业教育准确区分开来。社会上的创业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进行的是企业家的塑造,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短期内将受教育者培育成一名出色的企业家,最终基本都要有成功的创业案例产生。而高校创业教育工作重在教育,是一个广泛普及的教育活动,他注重创业意识的养成以及创业能力的形成,重点在教育,重点在创业意识的形成上。高校创业工作是在意识以及能力形成之后才要求能够有一定创业成功案例产生,这项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立体的素质教育过程。部分高校未能深层理解创业教育的意义,盲目跟风,相互攀比教育实践成果,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搞“大跃进”。目前国内不少高校的创业教育成绩显著,很多成功院校将创业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教育品牌推向社会。比如:浙江义乌商学院、无锡商学院等一系列的特色高校。他们在全国的创业教育大军中起步比较早,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有了不少的可喜成绩,他们在教育推广过程中将本校的创业教育作为亮点来宣传。很多具有敏锐嗅觉的高校亟需创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在短期内给自己带来光芒,进而一窝蜂的大搞创业教育活动,有的甚至是到成功院校去直接“复制”“硬件”。
目前,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还比较滞后,通常只是在就业指导课中穿插部分创业案例,或者是通过开展极少数次的创业讲座来代替创业教育,基本上都是局限在理论说教和案例欣赏上,覆盖面窄,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实效性较低,很难有科学的、系统的、深入的创业教育过程展现。传统的价值认知观不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形成创新的个性,传统的思想意识束缚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他们认为自己接受的是职业教育,以后工作就是到车间做一名操作工人,自己的人生和创业做企业家还很遥远,进而从意识上拒绝接受创业教育活动。同时,很多家长也对创业教育有“偏见”,认为自己的孩子毕业以后应该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而“自主创业”则被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瞎胡闹”、“冒险尝试”等,很多家长不但不支持子女创业,反而多方面阻挠自己的孩子创业。
基于民办高职院校怎样科学的开展创业教育:
(一)正确认清国际形势,透彻理解创业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培养,关键是创业精神的养成。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他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用来解决就业难题,他的最本质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过此项教育活动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体内的创新与创业素质、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提高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创业精神作为一个“印记”,深深的烙在心底,让他们在以后的学生生活中都能具备创新的素质以及创业的精神。我们不能局限地将创业教育当成解决就业问题的法宝,也不能将创业教育狭隘的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手段。我们要科学的看待创业教育的深刻含义,要牢固树立以创业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自身素质发展的核心教育观,通过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点燃他们创业的梦想。
(二)因地制宜,量身打造适合自己校情的教育模式来开设创业教育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座谈、随机采访的形式做科学的调研,进而充分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身边人的思想。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来讲,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只是有少部分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原因,对创业教育有一些浅层次的理解。进而在民办高职院校,我们可以采取一方面精抓少数创业典型,一方面普抓全员创业意识教育的方式来有机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其次,我们要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的资金投入能力以及师资投入的实际状况,开展适合自己学校的创业教育。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扶持学生开展以专业为背景的创业活动。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学院在财务和后勤上的特殊便利性为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支持。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就充分发挥后勤的自主调控能力,牺牲学校利益,将食堂以低价租给学生,鼓励学生参与到创业过程当中来。
(三)多渠道拓展创业教育途径
民办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求一些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具有远见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化教学和依托实践基地开展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改革。一方面,从大一到大二按照模块分别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以及创业能力的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在大二学习完创业知识之后筛选部分创业欲望较强、创业激情较高的学生单独组建一个创业团体,进行更细化的创业实践教育。(详见表1)同时,还可以采取创业必修课和创业选修课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在开展普及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多多开展创业竞赛、创业大讲堂、创业实践课程设计、创业论坛等一系列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活动。民办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社会上寻求创业实践基地合作伙伴,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
(四)对创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学校全面推动创业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政府部门必须以服务为导向,协调各个部门建立健全创业教育工作联动机制,构建能够各司其职的创业教育实施网络,科学制定和切实落实各项创业教育以及创业政策,简化繁冗手续,优化操作流程。政府有必要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除了在政策上更细化,力度更大外,还需在资金上提供更多的支持,用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的建设。政府部门还应该鼓励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和专家多多走进大学课堂,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厚的专业知识来满足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渴求。社会人事发展机构还必须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部门也应开设创业教育教师专门职称评审体系,充分激发创业教育老师的教育热情。各大民办高职院校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金灵活使用机制,加大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建设符合自己校情的创业实践基地,制定完整的师资培养计划,选派优秀指导老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创业教育的发展。
(五)要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创业教育本就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采用渗透式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创业实践能力,专业课老师也可以在专业实践(实习)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创业教育活动。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部,创业教育部学生创业项目基本和自己专业相关。学院新能源系某位学生结合自己的光伏专业开设了一家节能灯具的研发和销售公司。
(六)学校还需整体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的营造直接影响着个体对某个事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高校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渲染校园创业文化氛围。高校可以通过创业文化长廊、创业展板宣传、创业案例宣讲、创业之星评选、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营造全校创业文化氛围,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媒介进行创业政策解读,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宣传先锋作用,也可以开展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以学术提升教学教育水平。总之,校园创业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能够将创业根植于学习生活的潜意识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大力弘扬创业精神。
7.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篇七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1. 创新性。
创新性主要是对人才培养的精神层面而言。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 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结合, 使学生能够形成创新创业的思维方式, 为未来创新创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 创造性。
创造性这主要是针对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技术层面而言, 还包括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使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流程, 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
3. 实践性。
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实践活动开展等, 鼓励学生体验创新创业的各个环节, 包括创业商机识别能力、财务掌控能力、项目运作能力、高效沟通能力、风险预测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 使学生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1. 课程设置。
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提出以下要求:第一, 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形成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 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第二, 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些专业课程面向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第三, 要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践课程, 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主, 对学生创新创业进行针对性指导。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 主要体现了技能掌握、就业为本的教育理念, 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体现较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 需要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充分体现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2. 教学要求。
(1) 师资力量。高职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建设, 进行岗前培训、骨干研修、自主创业;同时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人士等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2) 教学方式。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首创精神、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因此, 高职教师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利用翻转课堂、微课、信息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籍管理。
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在传统的理论学习中投入相对较少。如果沿用传统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 将会影响那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的热情。高职院校要制订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弹性学制等具体措施, 支持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课程体系。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应设置以下课程:第一, 特色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入学教育等作为“特色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依托, 进行创业精神的引导。第二, 创业类课程与实践。现在跨境电商发展非常迅速, 也可以开展适合高职学生创业的课程如《网络营销》《跨境电商实务》等, 紧密结合专业教学、技能训练, 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同时以创业项目和竞赛为依托,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现状来看, 很多高职院校仅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或是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名称为创新创业教育, 但是具体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都没有规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因而无法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
2. 创新创业师资缺乏。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 专业教师要积极拓展知识层面, 通过专业进修、实验室建设、竞赛指导、创业实践经验分享等方式, 担任指导教师。同时, 积极聘请企业人士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这对高职院校的师资提出较高要求。一是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一般承担较多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以传统专业方向为主, 同时承担各种行政任务、科研建设等, 因此不太愿意花费更多时间进入新的教学领域进行拓展学习。尽管有些年轻教师跃跃欲试, 但是他们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有限, 能否将创新创业知识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传送给学生, 有一定困难。二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层次, 较难聘请到合格的优秀企业人士。三是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例如薪资不具有吸引力、管理制度不严格等, 因此企业人士不太愿意花费较多时间进入校园进行课堂讲学。
3. 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缺乏。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 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积极进行创业实践。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弱, 自信心不足, 很多学生都是带着学一门技能的心理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 他们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时刻叮嘱和指导, 创新创业意识相对薄弱。同时, 高职院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仍以理论知识为主、技能操作为辅。对于弹性学制, 很多高职院校在第三学年允许办理, 前提条件是学生要取得就业协议或相关证明。但是学生能否以其他理由办理弹性学制, 高职院校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 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高职院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 原因分析。
1. 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 对教师培训、兼职教师管理负责, 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创业平台和资源共享空间。创新创业很多项目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团体合作, 也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成立一个专门机构, 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全面服务和跟踪指导。就现状而言,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创新创业教育, 但是具体的管理制度、培训计划等都下放到各个专业进行自行负责, 没有专门服务机构进行统一指导和管理。
2. 没有专业的指导团队。
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团队一般由以下人员构成:一是项目指导专家组。主要由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并指导过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教师担任。他们对相关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提供专业意见, 并负责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立定期培训、考核、淘汰制度。二是外联专家组。他们专门负责对外联系和沟通, 与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企业联合开发培训项目。建立地方、高校两级信息服务平台, 为学生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 并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三是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专家组。他们负责研发适合学生特点的培训课程, 建设网络培训平台, 规划合理的课程体系, 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高职院校还没有设立专业的指导团队,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有效开展。
3. 没有足够的项目。
由于中国的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各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程度也不同。处于中国东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引进创新创业项目、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基地等方面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中国中西部的很多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均落后于东部地区, 未提供一定的固定场所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创新创业, 企业与地方愿意给高职院校提供创新实践条件的积极性也不够。
4. 没有专项资金。
高职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资金筹集困难、申请手续比较复杂的问题, 导致他们积极性受挫。第一, 他们缺少创新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和资源;第二, 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 认为政策落地受理部门多、政策兑现时间过长、申请政策支持比较麻烦而放弃注册企业;第三, 所在地政府对高校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等未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他们认为要享受创新创业优惠的政策手续非常繁杂。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展望
(一)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需要设立明确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具体规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法, 具体设立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 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同时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和实践,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 提高服务水平。
1. 指导团队方面。
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创新创业指导队伍, 在职称评聘和优秀教师评选中充分考虑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业绩, 在同等条件下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予以优先考虑。在做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的规划同时, 也要注重长期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大多数来自企业, 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强, 经验丰富, 但是对教育工作不是非常熟悉, 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 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衔接。
2. 学籍管理方面。
第一, 在成绩评定上, 注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破除“高分低能”利弊。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对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实践的学生, 在评优评先上予以优先考虑。第二, 学分管理上, 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 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第三, 实施弹性学制, 放宽学生修业年限, 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 使学生灵活运用在校时间, 为创新创业提供方便。
(三) 增加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
1. 场地方面。
要建设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 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工作机构, 开辟专用场地, 加大经费投入, 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引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
2. 经费投入方面。
第一, 与政府部门有效沟通。高职院校要协调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 简化创新创业补贴申请和发放程序, 切实保障各项服务工作开展所需经费。第二, 与社会部门积极合作。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 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奖励资金, 积极支持品学兼优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参考文献
[1]王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11
8.高职营销创新班的创业教育探索 篇八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高职教育
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而且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学校通过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和教育途径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从2010年起开设创新班,探索高职营销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分享创新班创业教育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经管类高职学生创业途径及能力要求
要确定创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了解高职层次的学生选择哪些行业更容易创业,以及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从我院经管类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创业途径来看,主要集中在服务商贸领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开店。选择开店的创业学生较多,有传统的实体零售店,也有网络店铺。经营的产品有IT 、奶茶、服装、家具等。2.代理或经销商。从事土特产、海鲜、家电等产品的代理或经销。3.服务类公司。从事婚庆、培训、IT增值业务等服务。这些行业进入门槛低,资金投入少,但竞争很激烈。高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十分有限,开创高科技企业的可能性极低。在服务商贸领域开设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确实比较适合高职学生。
这类小微企业要在残酷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要有客户和业务,经营者要会承揽业务,营销能力是关键。另外,我们也想总结一下这些创业学生身上有何特质。因为这些创业者曾经是我们的学生,我们对他们比较熟悉。我们感到这些创业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以下共同特点:第一,有创业的梦想和激情。在校期间就有强烈的“当老板,给自己打工”的愿望。第二,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社会实践比较多。有的学生是学校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有的通过兼职打工较广泛地接触社会,为创业打下了基础。有位2007届的毕业生,现在是国内知名家电品牌的经销商。该生在校期间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在苏宁电器做家电导购,还推销过月饼。毕业后应聘到家电厂商做业务主管,大约一年后开始代理音响设备的销售。有了几年的资金、经验和人脉关系的积累,再投资成为大品牌经销商就水到渠成了。另外,我们也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都不算突出,甚至挂科补考。
二、创新班的设立
创新班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探索高职创新創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经管类高职学生创业途径及能力要求,学校选择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创新班。创新班采取24人的小班制,学生从全院各专业符合要求自愿报名的大一新生中进行选拔。报名学生的入学成绩必须不低于规定的分数,并且热爱营销,有志于创新创业。学生通过心理测试、体能测试、面试进行选拔。每班除班主任外,另外每六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给予学生学习、生活和校外实习兼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目前创新班已开设三届,首届创新班即将毕业。首届创新班有2名学生毕业前已经自主创业;另有多名学生在校期间尝试过创业,但不是很成功;还有2人转本科。学生就业情况总体比较理想,到目前为止,供求比超过5:1,签约率达100%。
三、创新班教学计划特色
创新班的教学计划经过校内专业研讨和企业专家咨询会最终确定,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融入了创业教育。教学计划中的理论课程满足开创、经营和管理小型企业的必要知识,课程主要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教学计划中实训实践类课程比重大,约占三分之一。
理论课程除市场营销专业的传统课程外,借鉴我院中澳合作TAFE项目的课程设置,征求企业专家的建议,开设了《网店开设》、《组织风险管理》、《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纳税基础与实务》、《营销项目管理》、《个人与团队管理》、《绩效和薪酬管理》等课程与中小企业的开创、经营和管理密切相关的课程。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网店开设》要求学生直接在淘宝开店并出售商品。其它课程也广泛采用小组讨论、演讲汇报、撰写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锻炼学生专业报告写作能力和演讲技巧。
实训类课程除了市场营销专业原有的一些课程,新开设了《拓展训练专用周》、《创业模拟实训》和《创业综合实训》。
拓展训练为期一周,大一和大二都开,但内容不一样,由社会培训公司提供训练基地和培训。大一拓展训练专用周的培训核心目标为挑战自我、吃苦耐劳和团队融合。训练项目有穿越电网、信任背摔、极速60秒、卓越圈、魔方雷阵、毕业墙等。大二拓展训练的核心目标为团队融合、人际沟通、执行能力和职业素养。训练项目有群龙取水、高空断桥、红旗渠、交通阻塞、盲人方阵、驿站传书等。学生通学生顺利取得银行从业资格证,建议学校在第二学年开设此类专业性选修课程。
四、结论
笔者认为,为了使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更明显,应增加财务管理专业特色课程的课时和学分,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高级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和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增加财务电算化的课时,尤其要保证财务电算化实验课时的切实增加;在选修课程中增加与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相关的课程,重视与财务管理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增开与其相关的课程。考虑到学生在第三学年的课程压力,建议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开设专业性选修课,同时指导学生合理规划选修课的学习进度,避免课程扎堆现象出现。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完善,终会使财务管理专业这一新兴专业在农林类院校中发展得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殷俊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商业会计,2011年7月.
[2]贾宪威.高等农林院校财会类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探讨.大家,2010年24期.
[3]徐焱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年12月.
9.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篇九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开题报告书
本课题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专项资助重点课题,2011年11月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2011A151。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有仙桃职业学院的肖庆圣、郭萍、朱卫平三人。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高职院校培养大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对加速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实现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创业教育对学生、学校、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完整的说明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进行问卷,进行调查访谈,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本课题的重点是:明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加快创业教育相关学科与课程建设。
本课题的难点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已有的资料就高职学生创业中忽略的自身的态度与主观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补充,然后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本课题研究还通过对大量已存资料的分析来发现一些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高职学生目前创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现象,如“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之间的关系、“低层次”创业的普遍性等。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在社会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就必须出台一系列对策。大学生创业就出现在目前社会中,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定相关政策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进行反思的结果。针对大学生创业不仅要实施教育教学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国家、政府、社会开始重视,并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以适应并促进大学生创业开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创业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和社会的未重视等。深化高教改革,加强创业教育势,国家制定扶持政策,更新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势在必行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1.理论意义
本选题对于加强我国创业教育理论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创业教育的研究,但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理论尚不成熟,实践经验没有相应的理论作指导。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有更加贴近实际的实战经验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上升为正确可行操作性强的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本选题对于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创业教育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属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进一步探讨,通过对部分院校关于创业教育方面的调查,以点带面的数据分析,明确关于在发展创业教育中的瓶颈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原因,提出一套较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实施办法。
三、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当在面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创业教育”的译文首次亮相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积极的促进因素,这已成为一个全球话题。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背负着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的艰巨使命产生、发展于这个特定的“创业时代”。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既互为基础又相互促进。高职院校要想又好又快的得以发展,就要从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目前开设的课程大约有十四五个种类,内容包括如何创建新公司,小公司小企业的日常管理、市场调查及相关计划书的分析和撰写,如何发现创业机会,如何做好市场营销,有关创业的法律知识等等。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对高职院校不同创业类型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采访调查,获取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有效的指导创业教育的开展。
2.文献法
通过查阅有关创业教育的期刊文献和专著,对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研究,力求使本次研究具备广泛的理论支撑。
3.比较分析法
针对高职院校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有益对策,以备相互借鉴。
五、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技术路线
(1)本课题采用“以校为本”的研究模式,要求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研究,从我院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反思创业教育实践,改进创业教育工作。
(2)本课题采用系统论观念,对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科学地探讨,得出较完整的科研成果。
(3)本课题借助教育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教育管理学的基本规律。
(4)本课题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从创业教育过程,进行全员性、全方位的研究。
2.实施步骤
(1)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阶段。
搜集高职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制定新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2)研讨子课题内容阶段。
高职创业教育现状研究,高职创业教育的主因子研究,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3)综合论证阶段。
撰写材料,发表相关论文,完成研究报告。(4)总结阶段。
编印结题报告,结题。
六、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课题组组长肖庆圣同志从事教育事业近三十年,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任仙桃职业学院副院长,主管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招生就业安置经验。在多年的高职教育生涯中,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他十分重视教科研及教学研究工作,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及课题研究工作。
2.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课题组其他成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及教研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极高的科研工作热情。课题组成员郭萍同志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多年,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担任过中专学校政教主任、教务主任、校长等职,现任仙桃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在省级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是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湖北省骨干教师;是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仙桃市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仙桃市教师资格认定委员会委员;他出版个人专著17部,发表学术论文61篇,多篇获国家、省一等奖。他十分重视教科研及教学研究工作,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及课题研究工作。
3.保障条件
该课题组成员直接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研究与实践能力。同时,课题组还邀请有关专家对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使每一个研究人员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目标、科学方法、手段以及具体步骤和要求,以便提高研究能力,确保课题研究得以完成。我院拥有完善的校园网络,足够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大量的教学、教育、管理软件,办公室装备上网电脑,可以随时下载教学资源。同时,图书馆、资料室藏书、期刊、报纸,可供课题研究人员参阅。
立项后将立即成立课题领导组,明确领导组在该课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责任等,并要求领导组成员各司其职,负责组织、协调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更新,确保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制度保障。实行课题研究责任制,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体项目的申报、框架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研究项目分解到每个课题组成员,拟定具体的实施步骤。课题组对课题方案的实施定期召开汇报会、研讨会,课题负责人定期检查、督促课题组成员完成任务情况,落实奖励措施。学院将保证课题组必需的经费,并给研究人员配备必要的硬件条件和活动经费。时间保障。该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教学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大部分研究成员直接从事教学管理动作,可以边工作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同时,学院每周三、五的教学工作例会时间可以列为课题组成员充分交流、讨论、研究的极佳时间,还可不定期召开研究会议,使课题研究时间得到充分保障。
七、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高职学生创业的资料的研究和实地观察,来了解高职学生创业的特性及目前高职学生创业呈现的一系列问题特征,从而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对策。
八、经费预算
1.资料费:3,000 元 2.调研差旅费:6,000 元 3.小型会议费:5,000元 4.计算机使用费:6,000元 5.打印费:2,000元
6.成果评审费:10,000元 7.其他:18,000元
经费预算总额:50,000(元)
九、参考文献
[1]逆商,学生创业教育核心,,2005-12-21。
主要内容:该文主要是就目前的高校大众化后,对就业造成的影响,然后从大学生创业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在高校中的创业教育的必然性、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另外,还对高校如何去开展创业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的建议。
[2]袁先海,大学生创业论文,2006-10-28。主要内容:该文主要是通过调查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建意,但该文主要是从大学生在创业中所遇到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的。
[3]钟发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教育评论》,2004(05)P31。主要内容:我国目前高校在对待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应该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创业课程的设置与学校对创业教育的态度方面着手,然后对现已存在创业教育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较佳的对策。
[4]宁宏,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评价与举措,《教书育人》,2003(9)P30。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再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之间的联系,并且分析了道德素质将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中的影响。
[5]高度,大学生创业的自主创业,2006P13。主要内容:该文是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创业中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发现自主创业的比例和特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就目前已呈现的问题提出创新性对策。其中主要是对国家政策和学校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再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对社会的影响作出总结。
10.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心得 篇十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
《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教材首期师资培训班”
2016年4月6-11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梦溪宾馆成功举办了“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教材首期师资培训班”,在这里黑龙江省所有本科高校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同仁们齐聚一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真学习。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意见》精神和省政府第七十九次专题会议部署,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和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编写完成本土化的能够反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最新经验的教材。为有效提升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本教材在2016年春季学期推广全省各高校使用。黑龙江省教育厅决定举办了这次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教材首期师资培训班。
在本次的学习培训中,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收获
在这一周中,有欢乐,有兴奋,也有郁闷。开心的是借助这个平台结识了各个高校负责创新创业的教师们,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了解了各个兄弟院校创业教育的进展情况,学习了先进的经验,同时也对比自己所在学习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为以后更好地在本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积累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懂得了教好创业课程真的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业尝试。另外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从事创业教育的我们而言,危机与挑战并存。一般高校的创业教育几乎一片空白,我省做的比较好的有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通过这次学习对这些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创业教育的模式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性。我们要做好创业教育这件事情,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意识,即关注用户(大学生),吸引粉丝(大学生、企业方面、政府等各方面人士),众筹思维(可以是课程、更可以是创业项目),无边界的联系(不必受地域的限制,通过虚拟团队,为创业团队提供机会),社会化传播。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方面更加深入,听取了教材编写组成员对教材的深入解析和教学指导,亲眼目睹和聆听了哈尔滨商业大学程健博的“做好创业准备 等风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天的“我的创业情怀”等大学生创业者的精彩演说,更加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和不易,对教材中的创业政策把握更加准确,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拓展了视野,认识到了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创业教育要对自己负责,要对学生负责任,要对省政府负责,要对国家负责,所以创业教育魅力是无穷的。
4月9日在哈尔滨商业大学体育馆举办了“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会议”,陆昊省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省长的讲话接地气,振奋人心,为龙江创业者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的重要部署和工作要求,黑龙江省根据省情提出《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从启发大学生创业意愿,帮助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提供创业场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实施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公共服务八个方面,深入详实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帮助。
二、期待和建议
但是对于这次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教材首期师资培训班我还有更好的期待和建议:
1.在以往我所参加的其它各类会议中,但凡有讨论环节,都会设置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的时间,因为讨论的重要性不亚于教师授课,只有在讨论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深刻分享各高校的经验,才能加深同行们的沟通与联系,才能建立一个组成员间更紧密更频繁的学习与交流。此次培训,将近六个整天时间,留给大家的讨论时间微乎其微,且都匆匆忙忙的放在了晚饭前,导致还没有熟知几个人,还没有听上几句话,时间就到了,这就使得这样的讨论未免显得过于形式化,同时带来的遗憾就是没有与同行们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培训就被宣布结束了,对我们而言,也就只有期待以后有机会再相聚了;
2.培训的理论性太强,全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很难将老师们所讲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以后的培训应采取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建议应带领老师们去哈工大、黑大、理工等比较成型的创业园区或孵化基地去参观或实践;
3.建议教育厅带领各高校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到江浙一带比较有典型创业成果的地区去集中考察学习,为老师们换换思维、洗洗脑,这样才能将真实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来(如果教育厅带领大数量人群出行有难度,也可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各高校校长书记提出要求,每个高校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内由学校具体负责创业工作的校领导带领本期培训班上自己学校的老师们去考察学习一次); 4.建议在昨天省长主持召开的会议上几名创业成功典型代表来一个全省各高校巡回演讲,以拓宽创新创业的宣传层面,提升龙江大学生整体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5.本次为我们做培训的老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老师讲课内容空洞、有的老师缺乏激情,建议以后此类培训在老师的选择上做好甄别,不要盲目选择,否则会影响大家听课的积极性和受众群体的领会效果。
11.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工程 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8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广西高等教育强基创优计划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通知》,要求广西高校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6年,学院被广西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被中国青年报社、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组委会评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建设目标
当前,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日益浓厚,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被激发。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中近一半有自主创业的意愿,打算毕业几年后再创业的比例较高。因此,高职院校要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其精神,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创业优惠政策,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注入发展的后劲潜力。
近年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跨专业、跨行业、跨区域组建了学院理事会、茶业职教集团、物流职教集团,筹建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形成了“一会两集团一联盟”的校企合作多元化办学平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依托学院“一会一联盟两集团”,融合校企合作,整合各系创新创业建设资源,以建设“一中心两平台一基地”为主要目标,探索开发开设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采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到2020年,基本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初步建成三个体系:“全过程、阶段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方位、多平台”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有特色、市场化”创新创业团队孵化体系,力争把学院建成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建设举措
(一)积极建设“全过程、阶段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修订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方案。一是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大学生在创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创新所获专利、自主创业实践成效等均可折算成学分。二是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为自主创业而休学,简化休学和返校续修手续,以实际行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2.课程体系建设。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进行课程开发,实行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大学一年级重点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基础培训,大学二年级重点进行创业精神和素养、创业方法的教育,大学三年级侧重于引进企业创业项目的创业实践的实操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质量培养的全过程。不仅培育创新创业成功精英,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素质,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等待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或为日后的职场奠定良好的创新潜力后续精神支撑。
3.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是全面实行小班教学,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陌生拜访等参与式教学、反转课堂,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授课效果。二是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慕课、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互联网开放课程,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鼓励教师将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将创新创业前沿理论与实践用于教学中,创造性地履行好创新创业教育育人的职责。四是推行课堂面授、自学分享、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的考试考核方式,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二)打造“全方位、多平台”的创业服务体系
1.制定、完善创新创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创新创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大學生创业园入、退园制度”“利用校属实训场所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管理办法”“创新创业AB学分制”“校园创业练摊管理办法”等,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和引导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学生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去创业。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职能,开展“一对一”帮扶、跟踪指导、一站式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指导和全程跟踪孵化服务活动。
3.帮助自主创业大学生解决创新创业实践资金困难问题。实行公开、小额股权众筹等融资试点,制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筹建“政府、企业、民间、校友”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加强风险控制和规范管理。
4.搭建大学生创业者交流平台。遴选一批(20-30人)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与在校创业者组成创新创业联盟,入驻大学生创业园,搭建一个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的、再培训的交互平台。
(三)加大“有特色、市场化”的创业团队孵化体系建设力度
1.以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平台项目(3W茶艺馆、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为依托,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渠道,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实施好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项目,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和经营条件,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孵化培育体系。创业学生创业典型不断涌现,创业带动就业的成效凸显。2016年12月实现已入驻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创业注册企业22家,创业团队主要成员127人,参与学生2290人。创业基地孵化创业团队21个,创业团队主要成员39人,参与学生265人。近三年来,列入学院重点扶持的11家创业团队中,已有8家实际注册成为法人主体企业。
2.融合校企合作,整合各系部创新创业资源。加强院内各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搭建大学生创业者交流平台,利用“校中厂”“厂中校”积极探索创业精英班、店长班等创新创业实战。加强校企结合型创业服务团队建设,建设坚强高效保障体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一会二集团一联盟”的多元化合作办学平台,成立了由81家单位组成的行业主导型学院理事会,联合行业协会、企业、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成立了广西茶业职教集团,组建了由42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广西物流职教集团,校企产学合作、产教融合,打造一支敢于突破常规思维的创业师资队伍,形成了一个学科、职称结构合理、专业知识互补的教学团队。
3.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大学生参与本校、全区乃至全国各类赛事,以赛代训,以赛促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
4.建设一批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扩大学生实训规模,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学院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及合作企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培育和完善及政策制度引导,结合现有的校外合作实践基地,力争到2020年建设100个合作紧密的创新创业校外实训实践基地,满足学生的创业需要,引导、帮助更多的学生走上成功自主创业的发展道路。
(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育人工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思想统领,贯彻落实习近平的“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讲话精神,通过开展贯穿全年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一条街跳蚤市场、大学生求职技能和素养大比拼等活动载体,分步骤建设与完善艺术设计展厅、大师工作室、壮民族工艺传承实训基地、大学生技艺展馆、各系专业技艺展厅、大学生创业园、老板学院等工匠文化技艺馆区,培育大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
(五)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建设
1.成立学院创新创业协同中心及创新创业教研室。推动大学生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同时,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上岗培训、轮流培训与骨干教师的研修培训。
2.建设一支理论指导与实战能力都过硬的高素质的创业导师队伍。面向校内遴选专兼职创业教师,聘请校外企业家、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实施教师在行业、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达到要求累计时间的评定职称制度,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水平。
3.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聘请科技创新成功人士、创業成功校友、全国500强企业家、风险投资专家等各专业优秀人才,来学院讲授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业知识专题讲座或担任创业咨询导师等。
4.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引进第三方绩效考核机构,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了以KPI指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统筹权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学生、社会服务、专业特点等关键因素,形成了分级分类、多维度的绩效考核办法;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轮流培训制、企业实践制等教师系列培养制度,以此培养与强化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长缨,张爱芹,段灵子.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0)
【作者简介】农素兰(1971—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研究生,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家创业咨询师(二级),研究领域: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推荐阅读:
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创新11-06
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创新论文07-31
刍议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管理分析论文09-03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创新研究06-20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研究论文01-10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06-28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论文08-24
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10-22
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会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