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理性思维》读书笔记(共15篇)(共15篇)
1.《条理性思维》读书笔记 篇一
读书笔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言(前三节)一,《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局,1960.03 二,《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2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无论如何还是太难看懂了,加之一开始在图书馆拿到的是北京商务印书局的1960年蓝公武先生的译本,整本书都是之乎者也,难度更是加大了不少,研究了几天毫无进展,后来我终于决定放弃,想到图书馆另找一本别的书,却被我发现原来还有一本华中师范大学1991年出版的韦卓民先生的现代文译本,我喜出望外地把它拿回宿舍研究,随即发现,那些本来熟悉的现代文变得如此陌生,要看完是不可能的,于是就给自己定了个看完导言前三节的目标。第一次看下去,完全不知所云,到现在我总共把前三节看了5、6次,终于觉得小有所成。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导言
第一节:纯粹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区别
就时间的前后来说,知识在经验的后面,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因为我们的知识能力觉醒而活动的原因是影响我们感官的对象一方面由其自身产生表象,另一方面激起我们的知性活动把这些表象进行比较,然后书上说是“用结合或分离的方法把感性印象的原料制成称为经验的‘关于对象的知识’”。这就是知识的产生过程。
康德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虽然都从经验开始,但却不能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发生出来的。因为很有可能,甚至我们的经验性的知识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所得的和我们自己的知识能力(感性印象不过是其机缘)本身提供出来的东西这两者结合而成的。”。但是,如果这样,也就是如果我们的知识能力能给我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提供这样的便利,那我们可能稍有不慎就会把它所作出的增益和原来知识的原料混淆!
下面解释了一个叫“验前知识”的概念,就是不依靠经验,甚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识。它是有别于经验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经验性知识是起自验后(也就是其起源在经验之中的)。但是其实有很多明明是从经验得来的知识被习惯于称为是验前得到的或者是能够在验前得到的,但事实不是这样,事实上,我们能够在经验中找到这类知识的来源:通常这类知识并不是直接以经验为基础的而是以一条普遍的规律为基础,但是这条规律的来源却是我们的经验。康德在这里援用了一个“拆房子”的例子:一个人挖掉自己房屋的根基,我们就说,他应该验前知道这房屋会倒塌,无需等到房屋实际塌下的经验(毕竟拆房子的机会不多,所以通常这个人是第一次拆房子,所以他本身很可能并没有经验,假设没人曾经告诉他,他也不曾目睹)。但是其实他这种知识是借鉴了一条重要的规律――“万有引力”或者从平常人的角度讲“一切物体都有重量”,才能知道在支承物被取下后屋子就会坍塌,而这条规律却是我们从经验得来的。所以这类知识并不能被认为是验前知识。
所以,《纯》中所说的验前知识应该理解为“不是不依赖某一次经验的知识,而是绝对不依赖任何经验的知识。”相对的,依赖经验的知识就是经验性的知识。只有在验后,经验性的知识才有可能出现。“当没有任何经验性的都系参杂其中时,验前知识就被称为‘纯粹的‘”。下面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纯粹”这个概念:“一切变化都有其原因”虽然是一个验前命题,但它并不纯粹,因为变化这个概念只能从经验中得出来。
第二节:我们具有某种验前知识乃至常识也绝不缺乏这种知识
现在已经阐明了经验性知识和纯粹知识的概念,但是如何去辨别这两种知识呢?作者康德给出了纯粹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判别标准: ①、如果有一个命题,在思想它时,是作为必然的命题而被想到的,它就是一个验前判断;而且如果它除了从一个具有必然判断的有效性命题得出外,不能从任何命题得出来,他就是一个绝对的验前判断。因为经验告诉我们的是事物的“如此如此”,而不是事物的“不能不如此”。(必然性)
②、如果用严格的普遍性来想到某个判断,即在不容有任何的例外这种方式上来想它,它就不是从经验得出来的,而是绝对验前有效的,因为经验所能给我们的普遍性只能到“就我们迄今所观察到的为止,某某条规则是没有例外的”。(严格普遍性)
虽然必然性和严格普遍性是分辨验前知识的可靠标准,两者不能分开,但是由于在这两种标准的使用中,判断的不必然性比其经验性的限制更易看出,或者说,有时候判断的严格普遍性比判断的必然性更容易证明而使人折服,“所以分别使用这两种标准是便利的,因为这每一个标准单靠它自己也是不会错误的。”。
好了,现在已经有了辨别这经验性知识和纯粹知识的工具,可以回到这一节的题目去了,下面就来论证“我们具有某种验前知识乃至常识也绝不缺乏这种知识”。
其实,在人类的知识中必然有普遍的判断(纯粹验前判断)是很容易找的,康德用了数学作为例子,的确,数学中的每一个命题都是既必然又普遍的。
从反面说,如果没有了纯粹验前原理,那么经验就不存在了,因为经验本身不具有必然性(如果具有了就变成纯粹知识了),如果经验赖以进行的一切规则总是来之于没有必然性的经验本身,经验就没有办法得出它的确实性了。所以就可以说“我们的知识能力确实有一种纯粹的使用,并且指出了这样一种使用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节:哲学需要有一种科学来确定一切验前知识的可能性、原理及其范围
正如序言所说,康德将要使形而上学称为一门真正科学。这一节开始着手去建设这一座大厦。
这一节一开始就把焦点放到了那些远离经验的地方,那些经验不能指导、不能纠正并超出感官世界的领域,我们认为这种探讨甚至“比知性在出现的领域里所知道的一切更为美好,其意图更为高尚“。康德说:纯粹理性本身所提出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神、自由与灵魂不死。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其最后目的的学问(连同它的一切准备工作),就是形而上学;但是诚然,在它的初期,并没有考虑过理性到底能否胜任这样巨大的工作。
如果说这是一座大厦,更不如说是一栋天空之城(离开了经验的地基),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很应该在建造的过程中不断探讨到底它是否稳固,而不是“在没有确定其由来时就使用我们所固有的知识”。但是,我们会忽视这样一种探讨,康德认为这是由于我们有一个光辉的榜样——同属于这种知识的数学,数学对这种知识的其它部分引起一种有利假定,但是这里的“其它部分”却是属于完全不同性质的。我们在扩充知识的路上勇往直前,只要不直接碰见矛盾,这种诱惑是无法抵挡的,而且,只要足够小心,矛盾也是可以避免的。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数学只在对象和知识能在直观中表现出来这一限度内去研究它们,因为直观本身在思维过程中能在验前被给予出来,要把它与一个个“赤裸裸而纯粹的”概念分辨开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康德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身轻的鸽子惬意在空中翱翔的时候会感受到空气阻力,这时它很可能会认为在真空中飞行必定更为容易。人类理性在直观中研究数学对象并获得确定性和成功,因此就想抛开直观,企图在形而上学的领域内依葫芦画瓢。但是直观对于数学来说就好像空气对于鸽子飞行一样,没有了空气,鸽子飞不起来,同样,没有直观的限制,数学上的研究不可能获得成功。于是,是不能把数学的方法硬套于形而上学上面的,书上说柏拉图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没有了支撑物,他的知性就活动不起来了。
下面,康德简述了我们一般建立这栋建筑物的过程:人类理性的通常命运是要尽快完成它的思辩结构,只是后来才探讨其基础是否可靠。于是就援用各种辩解使我们相信基础的牢固,或者干脆使我们放弃这种为时已晚而且又带有危险性的探讨。
康德说,我们以前的工作很大部分是在分析我们已有的那些关于对象的概念。我们把已经想到的东西加以澄清或阐明,并没有扩展我们已有的这些概念,虽然在形式上还可以作为新的见解,可是却没有扩大我们此前所具有的观念,而只是关于这些概念的分析。这种方法提供了真正的验前知识,但是理性“不自觉中”引入了完全陌生,而且是验前的概念,却不知自己如何能这样做。前人并没有在这个方面做过研究,康德找到了一个破缺口继续往下探讨。
2.《条理性思维》读书笔记 篇二
翻译不但是言语活动, 而且是心理活动。影响翻译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译者的心理因素是最错综复杂的。本文将试从译者的心理视角探讨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 (联觉、无意想象和情感介入) 等因素对翻译多样性的影响。
1 译者心理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这种映象在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 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就翻译领域而言, 可以通过分析译文客观地研究译者的心理活动, 从而促进翻译本身的不断完善。
弗洛依德曾经说过:“创造建立在艺术产生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 二者不可偏废。”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 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将其生活经历和思维特点融入作品当中。同样对译者而言, 即使努力地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地去展现原文, 也很难脱离其固有的知识经验模式和心理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论认为:个体在他所遇到的事物时, 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而在翻译的过程中, 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 (联觉、无意想象和情感介入) 等每一个心理环节都有可能造成译文与原文的偏离, 即不同译者对同一话语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和反应, 造成译文的多样性。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既是脑的机能, 又受社会制约, 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2 影响翻译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 理性思维占了主导地位, 但翻译的多样性甚至是偏差依然出现。这是因为翻译过程的心理活动是已存储知识经验参与下把握刺激信息的过程, 是把当前的刺激和已存储的知识经验相匹配的结果。先验知识是任何一个译者难以逃脱的, 即便是理性思维也会受其影响。具体影响翻译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因素大致如下:语言来源差异, 文学环境熏陶, 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影响, 生活阅历及思维模式差异等。
2.1 语言来源差异
不同语言本身的因素尤其是音和形两个方面容易导致不同民族的译者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例如阿拉伯数字“4”对应地汉语“四”与中国人最忌讳地“死”字同音, 在手机号、车号、房号的选择中备受冷落, 甚至将改读为乐谱中地“4”即“发”以示忌讳。而对于西方人来讲, “四”并无其他任何含义。因此, 翻译该字时, 中国译者的心理活动通常比西方译者复杂的多。
2.2 社会文化影响
从红楼梦的两个翻译的版本对比来看, 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着实影响翻译风格。如“更有一种风月笔墨, 其淫秽污臭, 最易坏人子弟”中“风月笔墨”的翻译:
Hawkes译为:Erotic novel
杨宪益译为:Those writers of the breeze-and-moonligh school
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差异, 尤其是Hawkes将“风月笔墨”这一隐讳表达直译为“淫秽小说”, 而杨宪益继续保留原文风格用“风月”隐指性爱描写, 是由于不同的译者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从而决定其了其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鲜明差异。西方人对性爱的表达比较直接, 而中国人很委婉甚至是忌讳, 从明清起就有用“风月”指代性爱的传统, 杨宪益正是保留了这种隐讳的风格, 更容易使中国读者接受, 而其背后是中国人社会心理及社会文化的鲜明写照。
2.3 文学环境熏陶
翻译的心理过程是在译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下进行的。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学尤其是神话传说的影响, 译者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会迥然不同, 赋予其不同的联想意义。如“He sold it under the rose.”可能产生的两种译文是“他在玫瑰花下把它卖掉”或“他秘密地把它卖掉”。据西方传说, 爱神丘比特用一朵玫瑰贿赂沉默与秘密之神, 让他保守自己与爱神维纳斯私通之事。后来, 玫瑰除了象征爱情之外还有秘密沉默之意。如果译者了解这一文化背景, 在已有地经验结构之下就会正确地选择第二种翻译。
2.4 宗教信仰影响
宗教信仰是人在心灵最深处的寄托, 更是许多语言的深层次沃土。信仰宗教或了解宗教文化的译者与那些对其知之甚少的译者相比, 二者的翻译往往会截然不同。如我们对”from Dan to Beersheba”的翻译很可能仅仅局限于表层结构“从某地到某地”, 而其真正含义是“遍布各处”。这是因为基督徒认为巴勒斯坦是耶稣的诞生和传教之地, 其北部有一城即Beersheba, 要想从一城到另一城则需要穿越“包笼天下的圣地”。译者即使来自同一国度, 有着共同得思维模式, 但知识结构中具有此认识的译者会更深刻地领悟和判断该词组的真实意义。
2.5 生活阅历及思维模式不同
译者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通过理性思维对原作者创作心理的理解感知和鉴赏, 以及对读者接受心理的体悟和预测。当然, 译者自身生活阅历积淀下的心理情感因素也是直接或间接制约文学翻译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鲁迅先生曾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 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译者很显然是第一个读者, 由于不同的生活阅历和成长环境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势必造成其翻译的多样性或译文偏差。例如, “pull the strings”可以翻译为“幕后操作, 走后门”, 看过木偶戏的人了解木偶演出的原理即表演者在幕后通过几根线来操作木偶的动作, 进而很容易判断出以上意义;相反缺乏类似生活经验的人很难通过思维或想象得到正确理解。
3 非理性思维对翻译多样性的影响
翻译的过程是一名译者与原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占据大部分空间的理性思维以外, 还有联觉、无意想象和情感等非理性思维的参与, 这些因素在更大程度上造成翻译结果的多样性甚至是偏差。下面以《静夜思》的三个版本翻译为例分析联觉、无意想象和情感介入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原文: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
A: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W.J.B.Flether)
B:Quiet Night Thought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
Head up, I watch the moon,
Head down, I think of home.
(赵甄陶)
C:Thought on a Tranquil Night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O can it be 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
3.1 联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虽然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 但译者对原文的感觉是翻译的第一步, 是思维的基础。在所有的感觉现象中, 联觉是影响翻译多样性的一大重要因素。我们看到红色会感到温暖, 看到绿色会感到清凉。这种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 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做联觉。联觉在翻译心理过程中普遍存在, 但其表现形式却因译者的不同变化万千。在以上诗歌翻译中W.J.B.Flether联想到的是在家乡经历的童趣, 赵甄陶先生却沉浸在淡淡的乡愁之中, 而许渊冲先生译文中的homesickness则将作者的思乡之切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为什么同一首诗的三个译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基调。
3.2 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想象的一种特殊模式, 在翻译过程中像暗流一般影响其最终表达。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 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在上例中, 译者看到明月, W.J.B.Flether的潜意识里是月光下孩童时候嬉戏的美景, 家的回忆也随之变得欢快起来, 而事实上译者的这种无意想象是与原作者的感情相背离的;赵甄陶先生与许渊冲先生看到明月, 脑海里是月光下令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景象, 不禁泛起乡愁, 于是就产生了“The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与后两者所译的“Head down, I think of home”及“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如此之大的翻译差别。
3.3 情感介入
“情感介入”是指将自身的相似或相同的经历融入到翻译过程中来。译者在阅读原文时, 如果他曾有与作品中的人物经历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时候, 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倾向流露出个人的情感。然而, 情感介入在翻译中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也不能偏离原文甚远。W.J.B.Flether可能没有感受过强烈的思乡之情, 在A译文中将“故乡”译成“youth’s sweet memories”, “明月”译成“her clear face”, 使得译文带有强烈的译者个人情感色彩, 与原文淡淡的乡愁相悖, 它的基调是欢乐的;它不是描写故园乡情, 却更像是一首爱情诗, 因此该诗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由于译者个人情感的介入, 译文的主题与原作相差甚远。赵甄陶先生和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是建立在对原作者当时生活经历的全面了解和对其创作初衷的正确理解之上, 他们将个人的情感完全沉浸在原作者的情感当中, 因此比前一首更加打动人心, 更贴近原文, 使读者更真切地体会到李白在诗中借月亮这一个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所表达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4 结论
翻译活动不只是两种语言简单的互换, 更是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复杂活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不仅要了解文本的表层含义, 还得清楚地认识到心理活动对翻译的作用, 尤其是非理性思维对翻译偏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才能有意识控制相应的心理活动对翻译产生的消极影响, 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
摘要:翻译不仅是言语活动, 更是心理活动。影响翻译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译者的心理因素是最错综复杂的。该文将试从译者的心理视角探讨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等因素对翻译多样性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理性思维,联觉,无意想象,情感介入
参考文献
[1]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6.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傅敬民, 徐君, 梅莲.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心理偏差[J].上海大学学报, 2004 (2) :33.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5]李延林.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6]林语堂.论翻译[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7]马文驹.当代心理学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8]上官子木.中国人心理透视[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4.
3.《条理性思维》读书笔记 篇三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白以锋 2013中国哲学 20***017 全书分为四章,序言中陈述了道德是宗教的基石的基本观念。章1阐述了“人性本恶”的观念;章2阐述了“善与恶的斗争”,将宗教的历史仅仅解释为理念的感性展开;章3“善对恶的胜利”阐述了教会作为上帝之国的实现的理念和历史;章4“真崇拜和伪崇拜”区分了道德信仰和非道德的物神崇拜。
康德认为信仰的核心是道德和实践理性,但凡启示和历史经验能触及的东西,理性也必然能够触及(理性优先于历史)。不过康德这里并非说理性是万能的,而只是认为:对于理性隐晦未明之物,经验性历史或启示更是束手无策。历史仅仅是理性的感性表达,并且也以理性为目的。理性优于历史的主题非常清晰。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可以说蕴涵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有关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的框架之中。道德独立于宗教并证成了宗教,还是宗教的唯一合理的内容。只是因为道德要实现至善理念,才导致对至善的全能者的需要。然而这一需要也毕竟敞开了对宗教的真正道路。因此,康德并不排除真正的信仰:神恩对于道德转向和获胜是必要的、以及上帝对于道德王国的来临也是必要的。康德只是警告说,这些信仰不能被纳入理性准则的范围,并且信仰的基本行为是在理性准则内的。康德总是强调宗教的核心是道德,这似乎具有非信仰的品质,但反过来理解,康德使得道德本源地处于信仰的环绕之中。
剔除对宗教的道德化或实践理性化的基本设定,康德对宗教(基督教)的理解是奥古斯丁主义的,并且将奥古斯丁主义与自己的本体现象二元论对人性(human nature)给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精致模型:感官世界是好的,恶并非出于感性世界,而是出于自由意志的败坏或变态(perversion)。理知地,我们具有善的原初禀赋(original predisposition),经验地,我们天生却是趋恶的。或者说,人本质地趋善,但经验地和现实地趋恶。这种貌似悖论的讲法与康德的现象本体二元论却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起。
4.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篇四
1.与大脑学习相关的两件事:联想与想象——大脑的工作机理
2.记忆,要把信息变得有秩序
3.记起某些东西,就是要求大脑有出色的数据检索和存储系统——思维导图
《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
1.左右脑分工:
左脑:词汇、逻辑、数字、次序、线性、分析、序列
右脑:节奏、空间知觉、维度、想象、白日梦、色彩、整体意识 总结:左脑从事“智能的”、“学术的”、“商业的”活动
右脑从事“艺术的”、“创造的”、“情感的”活动
——天才们,都是用全脑工作的!
2.有规律的休息。不在于休息的时间,而在于是不是有规律。
3.长时间使用左脑,左脑会疲劳,因此左脑会采用一些方式休息,比如注意力涣散、心情低落等,这个时候,可以使用一下右脑。
4.经常出去散步。
5.注意训练左手。比如左手写字、打电话等。最终目的是身体两侧都利用起来。
6.图形和图表,比文字更具有表达性。
7.创造力训练:1)笔记中使用彩色
2)记录梦境
3)捕捉引发兴趣的词语或概念
4)发现某几者之间的联系
——绘制思维导图
8.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与原创性训练:1)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进行“创造性联想”。苹
果落地而月亮不落地。
3)逆向思考问题。即考虑事情的反面。
9.学会做儿童:1)凝视。盯着一件东西看。
2)听故事。群神关注,聆听。
3)编故事。
4)边吃边玩。
5)和孩子一起玩。
6)学习新生事物。
7)学会简单的犒劳自己。
《获取精神力量的10种方法》
1.深思、冥想训练:1)冥想,从注意呼吸开始。
2)散发、传播平和的气场
3)每天以平和的心态开始。在完全清醒之前,舒缓的回忆自己的梦境,想象美好的情景。
4)每天要有离开尘世的时间。关掉手机、不开
电脑,与世隔绝。
5)检查冥想的不同方式。
6)多接触大自然。
7)使冥想融入平常的生活。
《激发身体潜能的10种方法》
1.1)身体智能:是指你了解、爱护和关心自己身体的能力,使你的身体发挥最大功效的能力。
2)身体智能的动力来自大脑。
3)我们能做的比我们认为自己能做的要多得多。只是当我们做到一半时,需要有其他人的监督和推动,我们才能更进一步。
4)得病的最根本原因是:肥胖、吸烟、缺乏锻炼。
2.可以通过肌肉使用的思维想象来提高肌肉的力量。
3.偶尔不吃饭,斋戒。
4.物种进化程度越高,身体姿势就越直。
1)姿势端正,内脏器官不受压迫。
2)规范行为,做到标准。(比如站立,坐,游泳等。)
5.开放、负责、灵活、好奇、乐观的心理态度可以造就健康的身体,免受紧张的威胁,还可以造就强有力的免疫系统和敏捷的头脑。害怕、优柔寡断、冷漠、僵化、消极的态度将导致紧张、疾病和心理能力的全面下降。
6.总结性建议:1)每周进行四次有氧锻炼,每次至少20分钟。
2)有氧锻炼的同时,提高灵活性、肌肉系统的力量。
3)改进身体的姿势。
4)找时间玩。最好是和小孩玩。
5)起草基本的健康饮食菜单。
6)经常享受浪漫的行为(包括性爱)
7)按常规给大脑供应四种基本的“食物”:氧气、营
养、不断的学习、情感和爱。
8)了解自己。注意自己的情绪和健康的变化。
《提高语言智能的10种方法》
1.语言智能:玩弄文字的能力,即遣词造句的能力。
1)语言智商,往往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和所覆盖的范围,以及
能否看出词语词之间的关系。
2)大脑天生就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模仿=抄袭=欺骗”是错
误的观念。
3)犯错误和体验“失败”是加速学习的最快途径之一。
4)迅速控制和掌握那些想你挑战的新词语,并在必要的时候能
回想起来。
5)语言智商-创造智能-数字智能-空间智能-社交智能-身体智能
2.1)多做一些纵横填字游戏。
2)多使用你所在职业的词汇和表达方法,努力成为那10%的人。
3)注意使用你职业以外的领域的词汇。
4)倾听新词汇。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同时可以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5)寻找新词汇。
6)留意不认识的词。
7)够买一本好词典。
8)拥有一本近义词词典。
——总之就是:扩大词汇量
3.1>在学习时,你会对以下几种情况记忆更深刻:
1)学习的起始阶段(首因效应)
2)学习的结束阶段(近因效应)
3)想象中与众不同的事物
4)与其它事物产生联系的事物
2>学习后要回忆:(至少五次)
1)第一次重复——一小时后
2)第二次重复——一天后
3)第三次重复——一星期后
4)第四次重复——一个月后
5)第五次重复——六个月后
——总之就是:勤于自省
4.语言智能的表达有三部分:
1)语言及其内容(7%)
2)语调和音量(38%)
3)身体及身体语言(55%)
5.讲话时打手势,这实际上是身体在帮助你的大脑来记住词汇、理清意义与信息、并帮助你思考和记忆。
6.提高语言智能:
1>研究你的声音
2>微笑
3>检查你的身体语言。
留意一下自己和其他人的身体语言及口语,看看协调与否。当遇到一个刚认识的人时,你身体的超逻辑语言就会有所表示。这是可以问自己如下两个问题:
1.“我是否已见这人就喜欢?”
2.“我是否能把自己最宝贵的朋友和财物托付给这个人?”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可以立即启用“福尔摩斯语言及身体语言侦查”的措施,找出你的大脑如此迅速地得出这和结论的根据。这不但给你不断地提供安全、成功和快乐所必需的信息,而且海盗给你无尽的娱乐和消遣。
4>对镜子练习。练习自己说话时的动作、体态、眼神及脸部表情。5>玩声音游戏。试试不同的声音、音量和变音。
6>唱歌。
7>检查你词汇的积极/消极比率。
8.成为一个词语猎手:
1> 设计一本“新词”日记。
1)或按日期排,或按词性排。
2)也可以记录出处。
2> 建立语言智能知识档案。可以包括:
1)最好小说的梗概
2)最喜欢的诗歌
3)最喜欢的语录
4)特别有趣的笑话
3> 玩魔眼游戏。(看三维图)
4> 利用索引。阅读前先阅读目录。
《磨砺社交技能的10种方法》
1.社交智能:是我们与周围的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
1)拥有社交天赋的人能够:
1:用大脑和身体的活力与别人交流。
2: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别人,影响别人。
3:知道如何交朋友,并维持好朋友关系。
4:通过谈判解决冲突。根据谈判情境随机应变、应对错误和控制局面。
2)这些都要求具有社交智能的人:
1:善于谈话
2:善于倾听
3:能够与人进行成功的、广泛的交流。
4:能轻松自如的适应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和不同阶层的人。5:能使他们周围的这些人感到放松和舒适。
2.1)微笑。开启社交气愤的钥匙。
2)倾听。表示对他人感兴趣的最好、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联系。建立关系网,一定要多和人联系,交往次数越多,社
交智商就越高。
4)
5)注意多理解他人、微笑或讲笑话、思想开放、乐于助人、避
免和别人争论。
3.身体语言:
1>和别人靠近时:
要考虑这个人是习惯于近距离靠近还是远距离接近。(来自纽约的人和来自德克萨斯牧场的人)
2>握手时:
1)感觉一下对方的手力。自己也要有适当的力度。
2)与对方眼神保持接触。
3)微笑
3>聚会时:
养成看人的习惯。阅读人们的身体语言,学习并模仿。
4.倾听:
1> 糟糕的倾听习惯:
1)假装集中注意力实际上没有
2)在听的过程中试图做别的事
3)断定自己对谈话主题没兴趣
4)因为讲话人的说话方式或特殊的说话习惯而分散了注意力
5)拘泥于细节而忽略了讲话者言论或观点的主旨
6)因为对方带情绪的话而产生愤怒或对抗情绪
7)分心事太多,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的话上
8)左线性的、单一色彩的笔记
9)主要听事例
10)逃避一切复杂和困难的问题
2> 积极地倾听:
1)积极地身体语言。注意对方的和自己的。
2)关注你想要的,训练你的注意力。
在嘈杂的场景中,锻炼分离出你想听到的声音。
3)2:1。倾听时间:说话时间=2:1
4)适当的保持目光接触。
5)倾听的同时,在脑中想象出导图。
6)敞开心扉听。不要可以在乎某些词汇,客观的看待。
7)判断内容,而不要着眼于对方的表达形式。
8)听主要思想。只听事件,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5.小交谈:
1> 事先并获取信息。
1)最近的新闻。
2)对方的兴趣。
……
2> 手中掌握一些轶事趣闻。
3> 让交流顺畅进行。
1)说到某个话题,让对方把话题说完。
2)大脑思考出话题导图
3)顺着导图谈话。这需要训练。
4)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就是问题的答案不是简单的“是”“不是”,而需要细节描述。
5)记住2:1.6.问候规则:
1)积极乐观的进入问候的情景
2)微笑
3)热情的握手、拥抱并采用开放的肢体语言
4)问和他们相关的问题,不要问和你相关的问题。
5)你已经胜利了
7.社交练习:
1)学会问候别人
2)真诚的对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感兴趣
3)告别要愉快
4)多参加社交活动
5)练习谈话技巧。
6)微笑:对别人,也对自己
5.《思维与智慧》读书笔记 篇五
。《认可他人》中有一句话是:“认可别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超越。不吝啬包含鼓舞的片言只语,不小气满含赞许的笑靥眼神,不计较富含肯定的拥抱相挽。对他人,力量无限;对自己,快乐无边。认可他人,亦是肯定自己。”是呀,只有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才能取长补短,不断进取;只有鼓励别人,来认识别人的长处,优点,悦纳别人,这样别人会更加有信心,而自己也会快乐。所以,认可,赞许,悦纳他人,就是在悦纳自己。还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要赢得好声誉需要,要毁掉它,5分钟就够了,如果明白里这一点,就会不同了。——巴菲特。每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不都是经历多年的`坎坷,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同样,学习亦是如此,要想在最后考试中得到优异的成绩,那就要每天辛辛苦苦的学习,其过程十分辛苦,可最终所得到的是好成绩,同时,也得到了快乐,如果不坚持勤学苦练,那么,成绩也会轻而易举的一落千丈了。所以,我以后每天都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前预习,学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每天,刻苦学习,今天的任务今天完成,决不拖到明天,不应付作业,只有这样,我的成绩才能提高。
《思维与智慧》让我学到很多很多。
6.解题过程中的理性思维 篇六
在解题中如何找到简洁合理的解题途径呢?这就要求我们有很好的理性思维能力.
在解题中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的基本要素是弄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但弄清每一个孤立的条件和结论及其基本含义、数学关系是什么,并不能立即得到解题思路,还要把条件、结论以及它们可能形成的各种结构审视清楚,一旦发现了各个条件和结论联结的交汇点就是找到了解题思路的突破口.
【例】已知函数f(x)=(k+1)x2-(2k+1)x+1,如果不等式f(2x+3)>0对x≤2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如果看到题目就想把f(2x+3)>0表达式求出来,显然会无从下手.此时应把(2x+3)代入,把它看成整体,问题就转化成:
设t=2x+3,
∵x<2,
∴3<t≤7.
f(t)=(k+1)t2-(2k+1)t+1对于3<t≤7时f(t)>0恒成立.
这样的问题是我们所熟悉的二次函数问题.
从二次函数的角度去讨论其开口方向和对称轴,是可行的,但又太烦,那又能怎么办呢?
本题是有关恒成立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有哪些?可知变量分离是解决不等式恒成立的最常见有效的方法.
不等式(k+1)t2-(2k+1)t+1>0可化为
k(t2-2t)>t-t2-1.
∵3<t≤7,
∴3<t2-t≤35,
则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就转化为求的最大值.
对于函数,如何求其最大值呢?常见方法又有哪些呢?
所以y的最大值为,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解法二:利用导数求最值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由3<t≤7得y′>0.
所以函数y=在3<t≤7上单调递增.
当t=7时,y的最大值为,
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
如果从函数f(t)=(k+1)t2-(2k+1)t+1是二次函数的角度来考虑,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二次函数,但其中有确定的因素,就是过两个定点A(0,1)、B(2,3).在解题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两个定点,此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当k=-1时,f(t)=t+1在3<t≤7上,显然有f(t)>0;
当k>-1时,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应满足t<1,在(2,+∞)上单调递增,在3<t≤7上显然有f(t)>0;
当k<-1时,要使f(t)>0恒成立,只要f(7)>0,解得<k<-1.
7.数学思维与文化读书笔记 篇七
“数学是解决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最好工具。它能非常清晰地描述这些领域的实际问题并且给出漂亮的解决办法。每当人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一个语言问题时,总会感叹数学之美。【1】”有人说:“数学是学科之母。”因为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金融等等方面都离不开数学计算和模型。但是也许就是因为它的高深广博令人只将数学理解为一种方法,一种工具。而真正的数学是怎样的呢?我不禁想问。带着这种疑惑和思考,我阅读了 《数学之美与浪潮之巅》这本书。
这本书介绍数学在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主导作用和奇妙应用。其中我对于几个方面很感兴趣。
1.用统计语言模型这么简单的数学模型能解决复杂的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问题。
无论从数学家兼信息论的祖师爷香农(Claude Shannon)就提出了用数学的办法处理自然语言的想法,到语音和语言处理大师贾里尼克(Fred Jelinek)成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自然语言处理问题,数学显示了极大的作用和魅力。“很多人不相信用这么简单的数学模型能解决复杂的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问题。其实不光是常人,就连很多语言学家都曾质疑过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但事实证明,统计语言模型比任何已知的借助某种规则的解决方法都有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大的问题细小化。
将一个长句分割成多个中文分词,有效的将汉字与计算机联系了在一起。在隐含马尔可夫模型中,将复杂的语音识别问题居然能如此简单地被表述、解决,让人不得不感叹数学的奇妙之处。在,“信息度量”一节中,作者举了猜测世界杯冠军方法的例子,只用了5次就猜测出了冠军。
2.布尔和弗莱德里克.贾里尼克
当看到布尔和弗莱德里克.贾里尼克的经历时,我感到很是奇怪。布尔本来是小学数学老师,他生前没有人称他为数学家。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1854 年“思维规律”(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 on which are founded the Mathematical Theories of Logic and Probabilities)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逻辑问题。我想这应该和他在工作之余,喜欢阅读数学论著、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有关,我也从中了解到数学与我们相距并不是太远,只要有兴趣,人人都可以在数学领域有所发现和感悟。
而我对弗莱德里克.贾里尼克感兴趣在于他由小时候的一个普通学生甚至是坏学生,最后成为了数学大师,在语音和语言处理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他的理想由律师变成医生,到最后攻读电机工程,偶然的遇到了信息论的鼻祖香农博士,和语言学大师贾格布森 Roman Jakobson,又陪着太太听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课。可以说他的学习之路极具传奇色彩和偶然因素。一方面,他对于学术精益求精,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另一方面,由于他自己年轻时贫困的求学经历,为组里的每一位学生提供从进组第一天到离开组最后一天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他还为每一位学生联系实习机会,并保证每位学生在博士生阶段至少在大公司实习一次。而他自身生活俭朴,一辆老式丰田车开了二十多年,比组里 学生的车都破。这样一位数学家不得不说是极具人格魅力的。
3.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
最初看到这个标题十分新鲜,数学余弦定理是任何一个初中生都能掌握的知识,但当它与向量联系应用于繁杂的新闻分类时,可以发挥出令我们难以想象的作用。数学和任何其他学科不同,它几乎是任何科学所不可缺少的。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它那样泽被天下。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这一点大概没有什么人会怀疑了。“它曾经是科学革命的旗帜,现代科学之所以成为现代科学,第一个决定性的步骤是使自己数学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数学在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中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离不开各个时代的总的文化背景,同时又是数学影响人类文化最突出之点。”
4.数学创造美
无论是黄金分割比例到勾股定理,数学用一系列的数字勾画出了令人惊艳的美丽,在《高等数学》中,一系列的心形线,星形线都是如此的优美自然。这是我最初对数学之美的理解,但通过这本书,我的理解加深了,数学的美在于用最简单的方法应用在最广泛的空间和领域之中。柯林斯的‘‘繁琐哲学’’和布莱尔的‘‘简单才美’’都有其合理之处,5.密码
密码给人们的感觉是神秘的,但在数学中它被分解成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好的密码必 须做到不能根据已知的明文和密文的对应推断出新的密文的内容。【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方的密码设计就很成问题。美军破获了日本很多密码。在中途岛海战前,美军截获的日军密电经常出现 AF这样一个地名,应该是太平洋的某个岛屿,但是美军无从知道是哪个。于是,美军就逐个发表自己控制的每个岛屿上的假新闻。当美军发出“中途岛供水系统坏了”这条假新闻后,从截获的日军情报中又看到 AF 供水出来问题的电文,美军就断定中途岛就是 AF。事实证明判断正确,美军在那里成功地伏击了日本主力舰队。
根据信息论,密码的最高境界是使得敌人在截获密码后,对我方的所知没有任何增加,用信息论的专业术语讲,就是信息量没有增加。一般来讲,当密码之间分布均匀并且统计独立时,提供的信息最少。均匀分布使得敌人无从统计,而统计独立能保证敌人即使看到一段密码和明码后,不能破译另一段密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多顶尖的科学家包括提出 信息论的香农都在为美军情报部门工作。可见数学对于战争的输赢也有其巨大的作用。
在《数学之美与浪潮之巅》中,我了解到数学深刻的影响人类精神生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它大大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整个精神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使人成为更完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
引用:
【1】【2】【3】均来自于《数学之美与浪潮之巅》
8.《麦肯锡思维》读书笔记 篇八
不管你的创意思维多么牛,它们最终的实现还是必须依靠现实。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更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换一句话来讲就是,事实是我们用来铺就解决措施道路的砖石,也是建立支撑解决措施支柱的基石在麦肯锡公司看来,想要解决已出现的问题,首先就应该从事实开始。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一定会遵循以下三个规则:
1、以事实为基础;
2、严格的结构化;
3、以假设作为导向。
假如你要开拓某一新的领域,而你的上司并没给你提供什么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参考时,你一定不要惶恐不安。只要你竭尽所能将相关事实收集起来,并依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就一定会自动地呈现出来。越是客观、越是对事实看得清楚深刻,对自己的主观也就越能够加以克服,在面对事实时也就越能产生出好的决策。
9.关于用理性思维看待刑法的研究 篇九
一、刑法;理性
(一) 理性的追寻之路
“理性”一次来源于近现代的西方世界, 是一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而被正式带到人类思维领域的哲学范畴。康德说, 它是人类的认识能力。西方近现代哲学者对于理性和意志的不同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辩论, 仍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普遍认为的是, 理性就是我们客观认识世界的一个思维, 如果没有理性, 人类社会将会变成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可以这样说, 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灵长类动物,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超出动物许多的理性。
现代, 理性已经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理解, 它以及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范畴的理论, 它可以被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 刑法存在的理性特征
普遍意义上, 人们认为, 刑法是对我们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制约, 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通常更加重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表面论罪的形式, 往往综合几个方面的思考来考量一个事件。这时候, 刑法就具有了其理性特征, 刑法的存在是具有理性的, 刑法从本质上来说, 它并不是要惩治和处罚, 而是预防和善后。是当人们发生非理性行为或者在理性思维操控下造成了这个世界难以接受的伦理道德以及其他方面的犯罪事实时, 刑法需要在这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就是刑法存在的有理性。
二、理性看待刑法的主、客观实践
(一) 有关世界观方面的认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世界观指的是法学范畴的世界观, 并非是哲学意义上的宽泛的世界观, 它对于如何事假理性在刑法中的意义具有指导意义。理性作为一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的哲学范畴, 它在很多方面都会造成不一样的影响。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客观的认识, 人类情感的非理性是合理的, 理性只是我们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思维, 基于此, 我们需要了解当一个刑事案件发生时, 主体是否有非理性情绪的影响, 它有没有可能是一个非理性行为的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是否要考虑当事人事后的反应和事件造成的影响。因此, 关于世界观方面, 我们需要秉承着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正确认识刑法思想领域的核心思想, 正确把握其思想内核, 正确的汲取其思想精华, 是我们在造成刑事案件的时候理性看待这些客观事实。
(二) 有关方法论方面的认识
理性的方法论其实就是我们看待事物时所持有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模式, 对于刑法和理性之间方法论的探讨有一部分是形而上的, 这部分内容的时间需要我们在具体客观事件中合理把握, 概而述之, 就是说, 刑法是不能违背人类正常的情绪情感的, 他只是在解决当我们个人时间权益冲突时如何在一个公正的角度, 刑法理性思维的方法论需要我们用正义的不偏不坦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事件, 在处理客观事件的时候也需要我们秉承着这样公正公平分态度来实施刑法措施, 是双方都能够接受和理解, 当然, 这样的公正公平是需要我们完全抛弃个人感情因素, 这是非常困难的事, 我们多多少少地会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我们不能在方法论上公正的作出自己合理的判断, 这是每一位法官和律师以及执法人员需要努力克服的地方。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关于刑法的理性研究一直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和任命大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方面的任何公正客观的考虑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我们必须要综合各种多元的思考来实现刑法的合理化、合法化的有机统一, 关于正确认识刑法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以及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都是需要我们继续学习和思考的。
摘要:关于“法与理”的话题一直就是人们争论的话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法重于理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的不停的变化, 人们开始重新理解理性对于刑法的意义, 对于社会道德不断变化也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塑, 因此, 在现代这样一个社会急剧变迁、思想多元化的时代, 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理性的作用, 以找到这两方面的平衡点, 达到社会的平稳和安定。本文将会对我国古代的各种刑罚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对理性思维进行有关自身的一些思考, 理性之于刑法的作用和意义, 以及在现实的例子中, 我们将如何人运用理性正确看待客观事件。
关键词:刑法,理性,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刘畅, 莫晓宇.刑罚的本质的理性探析——兼驳方孔先生的“动物性论”[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4) .
10.《读懂幼儿的思维》读书笔记 篇十
这本书和我们讨论了如何和幼儿一起工作的问题,如何促进3—5岁幼儿的高水平的思维和行为等问题,书中除了运用了一些理论的知识,还用了一些生动的事例,能加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反思,并理解幼儿的思维。在第七章中提出了用故事丰富幼儿的思维,书中提到了“儿童早期接触的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扩展思维,增长见识,并促进其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幼儿可以从故事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家长、老师和其他早期教育者常常寻找有希望帮助幼儿克服生活中困难和面对时代挑战的书”。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成了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故事教学中尝试让幼儿拥有质疑的意识、敢于质疑、学会质疑,能有效地启发幼儿思维的创造性,更能体现教学的多元性、个体针对性和发展的多样性。如故事《猴子和水牛》,先给孩子设置一个焦点问题:河对岸有棵桃树,猴子和水牛谁能吃到桃子,为什么?请幼儿分组讨论,教师每组认真倾听,从中了解每位幼儿的思维能力。如果只说猴子或水牛能吃到桃子的幼儿,说明其幼儿思维方式表现为“客体中心化”,不能同时从两个角度思考问题。思维过程是“单维扫描”,而未形成“双维扫描”。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获得正确答案,猴子和水牛必须互相帮助才能吃到桃子,幼儿学会了从两个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双维扫描”。再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次语言活动中,当我利用课件,带领幼儿欣赏完一遍故事后,请幼儿针对故事进行提问时,幼儿们争先恐后,纷纷举手提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小女孩出来卖火柴,却没有人买呢?”“为什么她奶奶死了还会出现呢?”“为什么她死了脸上还露出微笑呢?”“她的爸爸为什么要打她呢?”……一个个精彩的提问,引着大家共同讨论探索,让幼儿们深深地感到小姑娘是那么的可怜、可悲,幼儿们多想伸出自己温暖的小手去帮帮她呀!
11.《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篇十一
一本好书,一本成功的书,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此我不想就书本的内容本身做过多的叙述,只是想谈谈此书带给我的思考,并粗浅的从时间维度上梳理一下它的现实价值。
古典提出“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是当今社会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住房难、房价高是一个多么深入人心的话题!那么中国人看重房子,急于买房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我想我们或许可以从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上找找答案吧。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让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农耕文明的火种在炎黄子孙中代代相传,当年富饶的中原地区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高中课本中就曾叙述过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土地历来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基,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行,正是经济对政治影响的表现,在这样政策环境的长期影响下,我们的民族性格中形成了对土地的依赖。商人因此地位地下,他们经商积聚的财富都是为了置办土地,由商人变成地主几乎成了一个不变的规律。人们从土地上寻找一种踏实,寻找一种内心的安稳。我国近代的实业救国、洋务运动等的失败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这样的民族性格驱使着商人把金钱用于买田置地而非扩大再生产。
12.《条理性思维》读书笔记 篇十二
一、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构成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
理性思维作为一种逻辑思维离不开语言,它直接以语言作为思维工具。理性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然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逻辑推理。人的思维就是利用语言记录信息,在运用词语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认识活动。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时候,语言充当着思维的刺激物,起着信号的作用。
1. 语言符号模式的差异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抽象程度。
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英国人的抽象思维程度之所以不如德国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英国的语言词汇缺少像德国语言词汇那样表现“一般性意义”的丰富词汇。中国的象形文字语言模式,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但在抽象概念方面却又嫌不足。如:曲线和方程这部分知识,既要掌握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又要有坐标、化简方程的知识作为基础,所以要求知识的连续性和综合衔接。具备了理性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就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然后有所创新和完备。
2. 语言符号作为思维运行和表现的载体,它的优劣对学生的思维准确性与模糊性有很大影响。
就个体思维活动来讲,如果语言文字能力强,那么思维就会准确,思路清晰,表述完整。反之,如果用词不当,颠“词”倒“字”、胡言乱语,就会陷入思维混乱状态。如:逻辑关联词“或、且、非”的应用中,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字,但表示的意义却大相径庭。如果不能清楚地理解,就不能准确地应用,造成解题中出错。所以理性思维也要求具备足够的知识功底和综合分析能力。
3. 语言符号的丰富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空间的广阔性和开放性。
学生掌握多种语言符号模式,有助于开辟接受信息、交流信息的多种途径,有利于开拓思维空间,促进思维的开放与活跃。
二、知识是构成思维方式的基础,是决定思维方式科学程度和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成分。
如同思维离不开语言一样,学生思考问题时,也必须依赖一定的知识才能进行。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已知的知识材料进行演绎、推理,从而趋近问题的运动过程。丰富的知识直接为思维提供丰厚的土壤,知识的缺乏则限制着思维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但也“曾经由于缺少非欧几何数学基础知识,险些使广义相对论的建立成为泡影。他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后,进而又想建立广义相对论,但由于自己的非欧几何知识不足,于是不得不花几年时间去攻数学。这一难关攻克后,创立广义相对论的门路才大开。这使他从创立狭义相对论到建立广义相对论(1905—1916),整整花了11年时间。如果他早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是无须花费这样长时间的”。
三、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形成的看法或认识,它是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
观念具有不同水平与层次,有的属于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形成的零散的思想观念,有的则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观念。无论哪种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这样或那样地渗透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干预着学生思考问题的线路。观念对思维活动的干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指导思维活动的方向。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有关的思维观念为其指导原则的。思维观念作为一种带有较强烈的主体意志或目的的倾向性模式,它必然规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向、运动轨迹,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思维活动的运动趋向。
2. 观念制约着思维结果的性质。
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思维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思维过程中,学生使用不同性质的思维观念作指导,就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思维成果。
3. 观念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影响着思维活动的全过程。
思维观念在思维活动中作为主体倾向的心理态度因素,指导或支配着思维活动功能的发挥,久而久之就容易在思维运动过程中形成一种经验框架,造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方面有助于对类似或相同问题的思考沿着传统思维方向迅速展开,提高思维的速度与效率,但另一方面它又容易使思维活动局限在旧的方向或轨道,束缚思维方向的变通性,容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维活动的保守性与僵化性。
四、习惯也是构成思维方式的基本要素。
这里所说的习惯是指学生的思维习惯或心理习惯。思维习惯通常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程序。思维程序是思维主体运用各基本因素在思维过程中的动态展开,它包括思维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思维的运行线路等。一定思维程序无数次的反复,就会习惯成自然,使思维活动的逻辑行程定型化为某种习惯的样式。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优化、简化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率。恶劣的思维习惯则往往带有很大的顽固性、保守性和惰性,即使其赖以形成的经验、知识和观念已经过时,但它仍然会固执地继续发挥作用,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老路上去。因此,改变思维方式,还必须从思维程序进行反思,力求克服不良的思维和心理习惯,使思维程序更加科学化。
13.如何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篇十三
1.阅读书籍
如果是理论性书籍,很多情况下前后章节连续性不是很强,可以读完一章之后进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体性较强的书籍,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阅读完成,可以读完全书一并制作思维导图,这个大家根据实践情况和书籍难度自行判断。
2.构建书籍框架
您可以直接将书籍的目录录入到思维导图中,也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录入。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您最重视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维导图中。
3.录入摘抄和重点内容
将书中的重点论证部分录入思维导图,同时将自己摘录、勾画的部分录入,这个时候不必变更书中原句,简单的录入即可。这时有两种内容,第一种是和书籍框架及论证有关的,放入导图的对应分支下;第二种是与框架无关,但您认为很好的话,您可以在导图中建立一个“杂项”的分支,将所有内容统统扔进这个分支下。
4.调整分类方式或框架分析方式
如果您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纯粹和作者有关的东西,那么很可能您并不绝对关心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如何,但是在书中您可能关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您更加关心如何做分析阅读,如何做检视阅读,如何做主题阅读,那么您可能要做三个主要的分支。
5.将内容和论证放入相应分枝中,您已经完成了整体框架的构建,现在是细化的时候了。
6.细化每个分支的逻辑性和语言
现在框架已经有了,每个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内容,但是每个独立分支下的逻辑性并不清楚,您需要将书中原话转变成您自己理解的话语,尽力简化。同时,将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时您就有了一个层次、逻辑清楚的思维导图了。
7.处理“杂项”中的内容
大家没有忘记杂项中还有很多内容吧,处理一下这些句子,将它们变成你的话,作者怎么说的重要,但是永远不如你理解的更重要,这时,您可能会发现有些内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东西则和全书整体框架或者您关注的内容并不相关。
8.将“杂项”内容归档
14.《条理性思维》读书笔记 篇十四
何雅琴
《我们怎样思维》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910年完成的一篇名著,其主张“儿童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这在当时无疑是一场革命,促进人们开始真正关注儿童,“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其观点对现代教育影响深远:
什么是学校?
学校即社会,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教材?
知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教育应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怎样学?
从经验中学,做中学。
这本著作的结构与主要观点: 第一部分
思维训练的问题
主要回答:什么是思维、为什么把反省思维作为教育的目的、思维训练中的天赋资源、学校情境与思维的训练。
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省思维,这种思维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
在整个反省思维的过程中,居于持续的和主导的因素是解决疑惑的需要。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他才能有反省的思维。
形成反省思维的方法问题就是在于建立必能引起和指导好奇心的各种情境。第二部分
逻辑的探讨
主要回答:反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推论和检验的实例、反省思维的分析、判断在反省活动中的地位、理解观念和意义、系统的方法、经验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
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
教育在理智方面的任务是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
思维活动是从疑难的情境到确定的情境。思维是由直接经验的情境引起的。
反省思维的功能是把经验含糊的、可疑的、矛盾的、某种失调的情境转变为清楚的、有条理的、安定的以及和谐的情境。
第三部分
思维的训练
主要回答:活动与思维的训练、从具体到抽象、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中的观察和知识、讲课和思维训练。
从具体到抽象主要从实际操作开始,把兴趣转移到理智,培养思维的爱好。
杜威十分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其中一句“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影响很多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做中学”、“教育即生活”。
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探索怎样把过去的知识转化为处理未来问题的工具。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其中心的问题是从各种现实的经验中选择那种在后来的经验中能够丰满而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经验。教育即是生长,生长即是教育。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什么是思维、什么是反省思维、怎样思维又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事实上因为杜威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他的很多思想已经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只是我们不知道原来这些理念出自于杜威先生的教育哲学。在教学中经常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这种情境有时是为了激活经验,有时是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然后围绕问题组织探索、交 1
流、讨论,解决问题,对问题的结果进行检验回顾等,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反省思维的过程。
当然杜威的很多思想要想在今天的课堂上完全落实还有很多的困难,毕竟文化的、政治的背景差异在此,因此我们有时也可能在课堂中安排“做”,但那样的“做”,是为了“做”而“做”,学生不得不“做”,而且“做”了就要有结果,有效果,立杆就要见影,杜威强调的“儿童中心”,儿童立场应该更明确,而我们基于应试,虽然口头上儿童是中心,但大多数时儿童是知识的“容器”,是在“题海”中拼搏的“健儿”,诸如此还有很多很多。即便有很多的难度,但我想好的教学思想应该是让儿童受益,即使落实上有再多的困难,但她能走的更远,因为这样是思想是有生命的。
15.《条理性思维》读书笔记 篇十五
一、名言演讲,闪耀理性的光辉
名言演讲与一般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有一定的区别:首先,演讲的学生在课前要将演讲的相关名言写在小白板上(可以是名人所述,也可以是感触最深的文句);其次,在演讲过程中一定要讲清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是感受最深的理由,演讲要求脱稿(也有个别学生无法脱稿);最后,是学生点评或教师点评。一般来说,演讲及讲评时间要有三到五分钟左右,用时过多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但在一些具有重大价值的问题上,也可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把问题弄懂弄透。演讲后的评论,也可以是争论。语文教学不仅要立足于课内,更要延伸到课外。“学作文,先学做人”,这种对于一些人生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等热点问题的争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同时又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此项活动不仅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胆魄,而且提高学生评价、分析的能力。科学地分析问题并做出准确判断、评价,是高中生必备的素质。但我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的问题,致使他们看问题常常偏激,每每以偏概全、顾此失彼。例如,学生常常喜欢引用“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名句,举了许许多多伟人、名人成功的例子,证明他们无不从失败中走向成功。那么,在点评时,我常常逆着固定的思维去引导学生,有没有成功没有经历失败的,有没有一直陷于失败的池塘中,而始终无法爬上成功的彼岸的,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走出思维定势,更加理性地去看待、思考一些问题。
演讲活动从准备到评价,整个过程加强了学生分析、评价能力的训练。通过热烈的讨论,加上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学生学会了通过一件很小的事去发掘一个很有用的道理,学会了辩证地去看待任何一个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作文审题的能力。
二、小组辩论,碰撞思维的火花
辩论,是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之一。辩论赛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年级,一是与整体议论文写作教学相配套;二是学生在政治科目上刚好有涉及到一些政治经济学、哲学的内容。要在班级举办辩论赛,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在班级分组辩论之前,首先让学生观看几场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中学生辩论赛的视频,初步了解辩论的有关常识,熟悉和掌握辩论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技能。其次,要合理地分组,不能让小组之间的差距过大。最后,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如何收集、整合材料,如何写辩论稿等(一般需要2—3周的时间)。然后给出一些辩题,让他们选择,也可以他们自己拟。主要步骤:一个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或八个小组抽签PK(视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理科班学生基础较弱,一般分四个组),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我在辩论赛中设有观众自由发问环节。一方面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辩论过程中听不明白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及时提出来,让辩手再次论明;一方面是要让学生全员参与这次辩论赛,争取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和综合能力。开展辩论活动,不仅让学生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必要准备,而且借此可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准确的表达能力。我带的几届学生,普遍反映不错。学生经过辩论赛的锻炼之后,理性思维更加严密,并且思维反应比较活跃。例如,2013届学生复赛的辩题《善心是真善,还是善行是真善》,学生在立论、攻辩、自由辩论阶段,都能抓住辩题中的“真”去做文章。正方主要指出“真”是本源,反方主要抓住“真”是对他人、社会有实际功效的行为。学生在交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这样写到“如果学生抽象的概念、结论、判断是他们在研究和分析周围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脑力劳动的品质——即不仅通过直接观察而且以间接方式去研究、认识与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