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共12篇)(共12篇)
1.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一
影响城市道路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纵向和横向的.凹凸程度,是反映行车舒适程度的主要技术指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城市路面具有优良的平整度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平整度的含义,针对影响城市道路平整度的因素提出控制措施.
作 者:郑国富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北京,100031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年,卷(期):“”(13)分类号:U4关键词:城市道路 路面 乎整度 沥青
2.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二
1 修井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解析
(1) 抽油设施和油管供油效率不理想因为油田的资金不到位, 致使后面阶段的开发资金很难满足油井开发的需要, 而抽油设施以及油管利用频率较高, 所以寿命周期缩减很快。而企业为了节省成本, 没有第一时间对老旧的管路设施进行更新换代, 因此大部分都进行修护, 所以质量无法保障。
因为质量无法保障, 井中的油管会由于质量问题返修。这类问题极为隐蔽, 例如裂隙、螺纹连接瘦、砂眼或节箍串槽等问题;另外, 油管杂质清理不到位也会左右质量, 从而导致油管漏油或试压情况不理想等。油杆则会腐蚀、内伤、螺纹连接受损, 并产生裂隙和损伤;而油杆遭受到交变负荷影响容易发生裂开等情况。
(2) 修井用具质量不理想修井工具品种多元化, 质量却有优有劣。在修井作业中, 通常会产生抽油泵固定情况不理想、封隔器座封坐不住、胶皮质量堪忧导致封层效果不理想、油泵扭曲形变活塞无法进入泵通、配水器出现故障等等。
(3) 机组电缆质量不理想机组电缆是电泵井的关键设施, 当前使用修复机组电缆, 节省成本。而返修的设施质量不过关, 电缆接头不少但老旧, 在修井作业时由于温度偏高导致绝缘效果大打折扣、极易被击穿, 通常会出现过载抑或欠载的情况。
(4) 修井工作人员不依照规章作业当前, 作业准则很多, 然而却很少有工人完全依照准则作业;其过于注重进度, 而忽略修井作业的质量;下达的任务不但完不成, 并且偷工减料, 对作业工序敷衍了事;更有甚者还虚报材料, 导致修井作业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 控制举措
(1) 强化施工预备阶段的管控第一, 谨慎审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特种职位人才的资格证书。任何作业工程中, 人的因素都不可忽略, 而其对油井是否能顺利完工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业人员整体素养如何以及质量观念是否能够贯彻, 对修井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需要强化审查资格证书力度、管控功效以及技术举措;第二, 加强作业环境以及作业条件的质量管控。例如:观察油泵的布置方位、安全通道等各种环境条件, 保障修井作业按部就班完成;第三, 作业预案的质量控制, 其包含:
(1) 全部油井都有独立的地层压力指标以及井况。所以, 在明确有关压井液密度的相关数据的时候, 应第一时间参考有关的材料, 对单井的各类数据精准换算, 进而增强修井作业的成功率; (2) 强化作业预案、模式以及工艺的管控力度。对动工企业递交的作业组织规划应详加查验, 检查动工企业质量保证系统的功能是不是健全、现场整体规划对修井工作的开展是否有推动作用;作业技术举措是不是能够对症下药。
(2) 利用超截倒扣法强化修井作业质量在过往的修井作业中, 会频繁使用倒扣的模式解决油井管柱卡死的难题, 然而却没有办法将油管从油井中拿出。而在倒扣的原理下, 将管柱拉升到中和点反旋管柱上, 就能够在预先设定的方位倒开。但是, 在修井作业实践中, 因为油井斜度不尽相同, 深井井斜内进行倒扣无法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并且处理不善还会致使修井进度受到影响, 从而增加修井成本。
其实, 笔者认为要融合具象化的井深井斜来确定对应的油管大小以及液面深度;之后, 确定油管悬重, 确保它的旋转速率能够与既定数据吻合。在倒扣点管柱与既定数据契合的时候, 要适度拉升管柱, 将管柱的滑扣解开, 进而实现倒扣——如此, 能大大缩短修井时间。
3 结语
总之, 修井作业关乎工人的生命安危, 是一项繁杂的作业流程。因此, 必须重视修井作业的质量影响因素并且利用一系列控制举措。修井作业应重视细微末节, 提升修井效率, 为国家和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吴国辉.论提高井下修井作业施工中质量管理的具体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 2013, (16) :192.
[2]单全生, 钟家维, 欧如学, 等.基于不精确正向推理的修井作业专家系统研究与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6) :45-46.
[3]王江涛.浅谈如何应用酸化工艺解除油田修井作业中水泥卡钻现象[J].中国化工贸易, 2014, (27) :23.
3.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三
1、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基层的平整度差对路面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在平整度差的基层上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摊铺后松铺沥青混合料表面的平整度虽不差,但由于基层平整度差混合料铺松铺厚度不一致,经压实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就差。因此,要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必须从路基、基层做起,层层把关,按规范进行验收检查。
2、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1)矿料的最大粒径
矿料的最大粒径影响摊铺层的平整度。粒径过大,摊铺机的熨平板会带动大粒径碎石拖动或流动,拉成一条或长或短的小沟,或稍向前移动位置大碎石后面形成空洞,或由于受摊铺厚度控制摊铺机熨平板夯实梁将过大的碎石砸碎,并形成黑白花面。以上这些将直接影响铺筑层的平整度。
(2)混合料的质量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品质,不合格的花料、泛油料一旦铺到路面上都应彻底铲除,铲除后局部只有人工修补。人工修补后的路面是不可能出现良好的平整度的。
3、摊铺机及其运行参数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1)初始仰角的调整,摊铺机的初始仰角直接影响起步后的摊铺层厚度、平整度和横向接缝的处理,必须认真检查调整。(2)供料机构的调整,刮板输料器和螺旋输料器的转速要匹配。螺旋输料器转速要均匀、稳定,以保证供料的均匀性。成楔料,供料过少,会造成混合料的离析,甚至出现烫平板的下沉,最终影响摊铺质量。(3)震捣频率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摊铺厚度和施工经验选择最佳的振捣频率,一旦选定就要保持恒定的频率既平整又密实。(4)摊铺机在工作前,要对烫平板进行预热,其目的在于消除烫平板与混合料接触部位的温差,使摊铺机在作业时混合料不会附着在烫平板底部,也会影响摊铺后的平整度。
4、工人员素质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对路面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场技术人员、质检员以及机械操作员如不负责任或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不平整,或者由于机械出故障而造成不平整没有及时处理,使路面产生人为的不平整。
总之,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既有管理的因素,也有机械材料、施工的因素。不论是哪一部分原因只要施工人员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检验,施工中的控制、检查,施工后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对提高路面平整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1、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基层的平整度与底基层的平整度有关,底基层的平整度又与路基的平整度有关。因此要控制基层的平整度要从控制路基的平整度开始,一层一层向上分层严格控制,直到面层。因此要成立以测量技术员为首的路基验收小组,交验人员认真按验收规范交验路基,不合格的路基不进行底基层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路面基层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检查、验收。
2、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矿料的级配范围
a、严格控制沥青表面层中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设计层厚的1/2;中面层和底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料径可大于设计层厚的1/2,但应小于设计层厚2/3。
b、集料级配范围的控制
集料级配范围尽量采用SUPRPAVETM体积法设计要求的S型级配走向,即在0.45次方级配曲线图上的S型走向范围内是最佳,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施工性能。
(2)沥青含量的控制
混合料质量的好坏,沥青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稳定度、饱和度、流值六大指标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通过试拌和试铺来验证。这样才能很好的控制沥青用量以保证路面有一个好的平整度。
(3)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应严格进行配合比试验,通过多次的配合比试验,应使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抗裂性。
3、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现场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施工后的路面平整度。
(1)标高控制。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和厚度,基层的标高必须要控制好。(2)选择性能良好的摊铺机械及压实机械,熟练掌握其各项参数,使用工程中因地理条件及施工条件做好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若摊铺机必须停机时,应将摊铺机熨平板锁紧,使其不下沉,在摊铺机启动时,应将速度放慢。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应呈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折回处不应在同一横断面上而且压路机在路面上不得随意停顿。(3)碾压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4)接缝的处理。在摊铺段末端,准备停机部位先撒一层砂带,再摊铺混合料,待混合料冷却后,用切缝机将撒砂的部分与平整度不合格的部分切齐清净。待水分蒸发后涂上粘层油,严禁采用斜接缝。
要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不仅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机械操作规程,各工序严格按规范执行,采取措施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素质以及努力提高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也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戴景军,王滢,朱晓昆沥青路面的损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95-97
[2]李建荣,蔡小辉,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解决措施,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08:141-143
4.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四
(2009-02-26 18:27:27)转载
影响外加厚油管加厚头的因素比较多,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模具尺寸、模具与模具座的配合尺寸、加热温度、合模与挤进压力、环境温度等因素。现就以上主要影响因素做如下分析:
一、模具尺寸
现在镦厚车间所使用的模具尺寸,是结合几个厂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经过多次改进而成型的。现有模具尺寸对镦厚油管的质量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二、模具与模具座的配合尺寸
目前车间的成型模与模具座之间还有一个镶套,这样就出现了两个配合:一个是模具与镶套之间的配合,另一个是镶套与模具座之间的配合。配合尺寸越多对加厚头尺寸外径的影响就越大,而且为了方便更换模具,不至于出现模具卡死在模具座的现象,其配合尺寸都是间隙配合。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就是:新换上去的模具硬度、机械性能都很好,镦厚管子的时候模具几乎不会产生变形,刚镦出的管子加厚头尺寸等于或者略大于模具内径尺寸。这时的管子是完全符合API SPEC 5CT标准的。但是随着模具的使用,不断有900-1100℃的管子进入到模具里边进行镦厚,就相当于不断对模具进行淬火+回火……用不了多长时间模具的热硬度及其机械性能就会大大降低。由于配合间隙的存在,致使在镦厚的过程中产生模具变形,造成加厚头偏大的现象。针对这个影响因素现提出如下改进方案:
1、加大模具外径尺寸,去掉与模具配合的镶套,减少配合尺寸。这种方案对产品质量来说应该是最合理的,但同时也就增加了模具成本。
2、定期更换镶套,防止其在使用中发生变形。本方案不会增加模具成本,但是对尺寸控制上,效果就远不如方案1的好。
三、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对成型尺寸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这主要与钢管的热胀冷缩性有关。普通88.9油管,在冬天,全冷却下来以后的管子比刚镦厚完的管子(按此时加厚头温度600℃计算)加厚头外径要少80-110丝。加热温度越高,最终产品的尺寸也就越小。由于在线测温仪很难保证完全正对管子加热部位,所以测温仪显示器所显示的温度跟实际温度差别比较大。这就需要操作手根据加热时间、炉内颜色进行温度的判断。现在操作手老的、新的都有,有经验的操作手能够判断比较准确,能够较好的保证加热温度,从而保证加厚头的外径尺寸。但是新手就很难要求她们做到这一点。
改进方案:一方面从人的角度加强操作手的培训,另一方面尝试在炉膛内部安装热电偶,真实反应温度。
四、合模与挤进压力
合模压力会影响加厚头上下方向尺寸的大小,挤进压力会影响整个加厚头的成型。合模压力大小的调整主要是考虑设备的承受力而进行调整的,当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合模压力是越大越好,但是太大了液压管线就会承受不了压力而开裂。考虑诸方面的因素,在调整时一般以侧缸压力的两倍进行调整。挤进压力完全影响加厚头的成型,压力小了管子镦不起来,大了会挤压模具造成加厚头尺寸变大。针对这些情况,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与整改,保证压力的稳定。
五、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加厚管的尺寸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样的加厚条件,天冷与天热时候镦厚尺寸是不一样的。冷天干的比热天干的一般能能少20丝左右。
当然这个因素是没法解决的。但是同样对加厚头尺寸影响比较大。但可以冬天用大一点的模具,夏天用小点的模具。保证时时都是合格产品。
还有其他很多因素都会对加厚头外径产生影响,但相对以上几方面主要因素相比就显得微乎其微,再这里就不再多提了。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最终解决问题。希望在各部门配合的前提下,能够共同解决掉这一各个厂家都同样面临的问题。
(1)使摩擦表面具有最大的活性和足够的黏度。活性反映润滑剂对摩擦表面的吸附能力,黏 度指润滑剂在摩擦面形成固定润滑层的能力。活性高、黏度大的润滑剂在塑性变形的高压下才能保证不被挤出。
(2)润滑剂要有高的燃点,保证变形过程中在高温作用下不失去润滑作用。
5.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五
及改进措施
摘要:介绍了空气品质的概念,分析 了室内空气品质的 影响 因素及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国内外 研究近况;阐述了作者对我国室内空气品质 问题 的看法。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 通风 病态建筑综合症 空气污染 1前言近二十年来,生活在 现代 建筑物内的人们呈现出某些较为严重的病态反应,这一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于是,病态建筑(Sick Building和病态建筑综合症(SBS, 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概念出现了。同时,也出现许多空调综合症(如眼睛发红、流鼻涕、嗓子疼、头痛、发困等)。从而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工作效率,病休及医疗费用上升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因此,室内空气品质(IAQ)间题已成为当前建筑环境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讨论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2空气品质的概念最初关于室内空气品质定义是指一系列污染物的浓度指标。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发现这种定义已不能完全涵盖室内空气品质的 内容。在89室内空气品质讨论会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P.O.Fanger教授提出:所谓品质就是反映满足人们要求的程度,如人们满意,就是高品质;不满意就是低品质。英
国的CIBSE(Charted Instituteof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s)认为:如果室内少于50%的人能够觉察到任何气味,少于20%的人感觉不舒服,少于10%的人感觉豁膜刺激,并且少于5%的人在不足2%的时间内感到烦躁,那么此时的室内空气品质是可以接受的。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将室内空气品质完全变成了人们的主观感受。在ASHRAE标准62一1989R中,提出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和感受到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 perceived in-door air gualitg)的概念。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定义为:空调房中的绝大多数人对空气没有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浓度。感受到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定义为:空调房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它是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有些气体如co,氛等,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但无刺激,故仅仅用感受到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是不够的。3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起因引起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两类:一是暖通空调(HVAC)系统设计或运行不当;二是各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的作用。第一类原因一般包括:①通风和气流组织问题,如新风不足,室内气流组织不好等;②热舒适间题,当室内未达到希望的温湿度时,人们就会对室内空气品质抱怨。第二类原因包括:①室外大气的恶化(由新风人口或门窗等进人的污染
物);②交叉污染,由于设计时各房间的压力分布不当而导致地下停车场、打印室、吸烟区、餐厅等散发的污染物流人建筑的其它区域;③室内污染,如室内办公设备、家具、装演、人员等产生的污染物;④微生物污染,常由空调凝水或漏水造成的。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室内的各种物理参数,如温湿度、气体污染物的浓度等客观因素对室内空气品质产生影响(尽管人们还没有完全明白其是如何产生影响及究竟产生多大影响);同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对外界的反应敏感程度、性别等主观因素差异也会造成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同反应。3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3.1建筑因素3.1.1室内污染源普遍认为室内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以下4个方面:①建筑围护结构及其表层材料;②室内环境状况;③室内人员数量及其活动情况;④暖通设备及系统。对于建筑结构表层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散发机理、散发 规律、定量 计算 及抑制和测量 方法 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不是很完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人将有利于控制室内的空气污染。3.1.2室外环境的影响室外环境与室内是有联系的,室外的污染必定影响室内。室外在没有 工业 污染的条件下主要受 交通 车辆散发的VOC气体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室内还是室外,总是离地面越高VOC的含量越低。一般认为建筑物的一层受到室外的影响较大。同时发现室内的一系列污染源所造成的VOC总是高于室外,如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室内平均VOC浓度为
304.3一1679.9 mg/m3,而室外则为22一643·2 mg/m3。3.2非建筑因素3.2.1新风问题由于设计或运行不当引起的新风问题包括新风量及新风清洁度两个方面。新风量是空调设计中有关室内空气品质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在空调 发展 不同阶段,相应的通风标准也不同。传统的观念认为,新风是为了清除人所产生的生物污染,所以房间的最小新风量的确定仅由每人的最小新风量指标确定。然而,随着 科技 的发展,发现现代建筑中的装演材料、家具、某些办公用品及通风空调系统本身就是污染源,并且其气味远远超过人所产生的。因此,在ASHRAE标准62一1989R中,认为用以确定新风量的污染物来自人员和室内气体污染源两个方面,所以房间的最小新风量应由每人最小新风指标和每平方面积所需最小新风指标一起确定。另外,在空调运行中,随着室内负荷及换气效率的变化,为了减少能耗,室内的送风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为了满足人们的舒适健康而确定的新风量不应该发生太大的变化。ASHRAE标准62一1989R中有关变风量控制的内容明确指出,在整个变风量运行中,新风量要始终保持在设计新风量的90%以上。新风清洁程度近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源于室外环境的逐步恶化,空气污染严重,新风质量下降。因此有关新风处理的讨论也不断出现,新风三级过滤设想也就应运而生。所谓新风三级过滤就是将传统新风机组中只含粗效过滤器的状况,变为除含粗效过滤器外,还含有中效甚至高效过滤器的设计模式。这种设计最大的优点是极大降低由新风带人室内的尘菌浓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系统部件的寿命。不过室内空气品质除涉及到室外污染物外,更多的是受室内的微生物污染和气态污染的影响。因此,新风三级过滤对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解决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新风过滤器是否应考虑其它室外污染物的过滤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3.2.2污染物的 影响 非建筑因素的污染物来源也较多,包括了固体颗粒、微生物和有害气体。因一般微生物多依附于固体颗粒或液体传播,所以把污染物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污染物。颗粒污染物依据其颗粒大小,分别会感染人体呼吸道和肺部。气态污染物的种类更多,除CO,C02,NH3和氧等人们熟知的外,还有有机化合物(挥发性)。一般认为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较大的影响,甚至致癌。不过调查显示,即使人们抱怨很频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某种污染物单独超标。这一结果的最好解释是由于多种而不是单一污染物的影响而导致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抱怨,同时也使人们对现有污染物浓度指标的 科学 性和全面性提出怀疑。4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筑设计与施工特别是表层材料的选用如何完善,二是保证足够的新风量和加强新风与回风的过滤,三是切实保证空调系统的正确设计和严格的运行管理与维护。4.1国外已提出一些规定细则要求在房屋
建造和取材时必须选用坚固耐久而不散发有害物质的材料,不得采用热带木材,围护结构和材料必须防水隔潮。对通风空调提出如下规定:(1)建筑必须很好保温,并保证良好的气密性;(2)设计时必须考虑南向开窗以获得能量;(3)避免冷表面,不渗风;(4)尽可能在北向取人新风;(5)外部污染决定新风入口位臵;(6)适当的换气量和回风量,空气直送到人;(7)应有再分配人室内的可能性,特别是夜间送到卧室;(8)必须避免在风道中滋生微生物并且有清扫的可能;(9)使用户易于明了如何实现和保持清洁通风。此外也有一些专家提出健康建筑应该达到的目标为:(1)最小的悬浮微粒和生物污染;(2)控制室内相对湿度水平;(3)最小的渗风量;(4)减少VOC的挥发;(5)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6)为居住者提供对通风的控制。这些规定是相当严格的,要达到就要求各项技术具有高水平和各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4.2关于新风量在许多有关室内空气品质调查结论都提到新风量供应不足。有的在空调系统的改造中加大了新风量,这 自然 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前面已经提到在ASHRAE新标准中新风量要求按人体和稀释室内污染所需来确定。问题 是新风往往受到空调系统污染而质量变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增大新风量也难以改变室内空气品质。另外,由于送入的空气中混有相当比例的回风,而一般过滤器难以清除回风中所含有的低浓度VOC气体和细菌等,从这一角度看,减少回风和加大新风
量甚至采用全新风系统,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5几点看法综上所述,国外对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是十分重视和十分认真对待的。下面结合国内的一些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1)我国对室内空气品质的 研究 刚刚起步,有的同行已经发表一些成果,开展了一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来说关注和宣传程度是不够的。(2)建筑和暖通人员需要转变观念,建立新意识,在设计一开始就要慎重选材,考虑建筑因素污染,建立卫生空调观点,改变对空气的单一热湿处理,加人生物化学处理,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在设计中考虑送风实效,采用缩短送风凤管和通风效率高、新风接近人的气流组织形式。(3)最好是组织人力进行现场实测,监测空调系统对空气的污染状况,监测室内建筑材料和器具设备放散的有害物质及其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要争取有关专业的配合,还要争取环保部门、卫生保健部门的支持。(4)建议对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中的有关章节进行必要修改、增删。(5)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非常重要,系统内部必须定期清理,避免污染送风气流。对此应制定严格管理和运行法规,并严格执行。参考 文献 1沈晋明,等.室内空气品质的新定义与新风直接人室的实验测试暖通空调,1995,(6).2沈晋明,室内污染物与空气品质评价.通风除尘.1995,(4).3李先庭,等.室内空气品质研究与进展.暖通空调.2000,(3).4 BescomB.Indoor air quality in school.5 Beary David W.Indoor air
6.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六
【内容摘要】:为了切实推进船舶航行安全工作,保障安全形势的稳定,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达到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本文从“人、船、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船舶航行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船舶、航行安全、人、船、环境、管理、对策。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afe navigation work,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security situation, and reduce the loss of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achieve more security, the sea voyage more clean target, this paper, from the “people, ship,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four aspects of the voyage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ecurity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Keywords]: ships, navigation safety, people, ship,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strategy.(一)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及原因
1.人的因素
(1)船员安全意识淡薄
船舶海上航行时,船员没有严格遵守《雾航规则》、《72海规》等规定,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心存侥幸或以想当然的态度对船舶实施操纵。如2010年4月3日“SN HO.1”轮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附近水域搁浅事故就是因为大副接二副班后,大幅并没有测量到转向点的距离也没有测量到转向点的时间,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到1700时转向075°就可以避开危险,在加上他非常疲劳,安全意识的淡薄促成了事故的发生。
(2)船员心理素质差
在船舶遇到紧迫局面或异常情况下,船员应急能力差,惊慌失措,没有那种顽强的战胜困难的意志与毅力,既不能运用良好的船艺,也不能采取果断有效的手段避免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一味的盲目地采取措施,或以消极的方式坐等事故的发生。
(3)船员技能不熟练
虽然技能与知识素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在本质上却各有其特殊的内容与要求。即使理论知识学得特别好,但没有从事船舶操纵的实际经验,不能安全驾驭船舶的。当然,只有一些实际技能而无足够的理论知识,也将对自己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局限性。一般说来,这些操作技能只能通过实际技术训练或实践才能获得,他们必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的要求,还必须能满足不断更新的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的需要。如:对雷达的使用,有的往往仅凭不充分雷达资料主观判断来船的动态,盲目采取避让行动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有的驾驶员甚至认为来船的雷达回波出现在艏向线左边即右转,出现在右边即左转避让,雷达反而成了助碰仪器。再如对GPS的使用,只知道用其定位,却不会使用其它功能,如设定航线,设置偏航报警等。
2.船舶因素
(1)建造质量存在缺陷
有些船东追求经济利益,安全设备投入甚少,或购置旧设备以及旧钢板,或安装非船用设备使用。有些即使发现船上存在事故安全隐患,但忙于生产,心存侥幸,无暇顾及修理,带“病”航行。根据浙江辖区2004年水上交通事故年报统计,全年船舶自沉23艘次,占事故总数的28.6%。部分新建的沿海小型船舶无设计图纸,或设计图不送船检部门审批;或擅自更改已审批的船体结构,不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建造;或未到认可等级的船厂建造。申请检验时,随便挂个有证船厂的照牌,或者干脆不申请检验,无证营运等。
(2)船舶技术状况差
主要集中在沿海20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舶中间。例如,有的购入时就资料不齐,特别是影响适航性能的船舶设备,如主机、推进器及舵机等。有的贪图价格低廉,购置滩涂造船企业产品;有的船稍微座浅装卸就变形;有的船靠泊时倒车来不了,舵机不灵;有的船舶为过船检关,配设备摆形式。据浙江辖区2004年水上交通事故年报统计,全年20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舶事故52起,占事故总数的57.1%;死亡43人,占事故总数的62.3%;沉船38艘,占事故总数的64.4%。
(3)渔船原因
①渔网渔具影响航道畅通
渔民擅自在航道上设置网具,造成航道渔网密布,特别是捕鳗苗期间,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现象,在东部沿海水域已呈蔓延之势,是当前造成重大水上交通事故的一大隐患。1996年2月9日,“浙三机××号”客轮航行至渔网密布的蛇盘山以东海域,为避让船艏方向渔网,向右急转避让,发生较大左倾,遇横浪客舱左舷进水,旅客纷纷奔至右舷,客舱棚顶装载的部分货物发生滑移,船舶随后向右倾斜,并很快翻沉,造成25人死亡,41人失踪的特大海难事故。②商船与渔船之间碰撞事故频发
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浙江台州沿海水域连续发生五起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5条渔船沉没,16人死亡或失踪,在航海界引起了很大的震惊。主要原因:一是海上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捕捞业的飞速发展。二是渔业船舶抢越船头。三是片面的认为运输船应避让渔船。人们通常所称的“渔船”概念,并不是《避碰规则》中“从事捕鱼的船舶”。正在捕鱼作业的渔船也并不一定属于《避碰规则》含义上的“从事捕鱼的船舶”。四是渔业船舶在作业或航行时,常不显示或不正确显示号灯、号型和声号。不利于双方及早发现来船,以便采取正确的避让措施。五是商船普遍存在了望疏忽和对渔汛、渔场情况不了解的缺点,加上能见度不良或风浪影响,往往由于发现来船过晚而导致紧迫局面。
3.环境因素
(1)气候原因
①对寒潮大风的危害性估计不足
冬季大风浪的特点是海域范围大,时间长,船舶难以绕航。人们对寒潮大风可能造成的危害普遍缺乏认识,有时总认为风力不是很大,凭经验船舶可以挺过去,不到万不得已不抛锚避风。因此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在锚地避风的船舶,有的船舶为了抢船头,见风浪稍一减小即匆忙起锚出航,结果由于风大浪急而船沉人亡;有的则等待风力减小,天气转好后才起锚续航,则平安无事。真可谓“让半日海阔天空,抢一潮船毁人亡。”这种教训是很深刻的。“11.24”事故即是典型的由于寒潮大风造成的海难事故。
②冒险雾航
我国沿海年雾季最多时可达60来天,其中3-6月份月雾日可达10-20天,大
雾严重影响了船舶的通航安全。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二的碰撞事故发生在能见度不到一海里的海况下。浙江沿海至长江口一带常出现突发性的浓雾,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2)航道原因
水上交通流的增长,工程建设项目增多,以及养殖、采砂和航道变迁的日新月异,而通航环境建设却未能同步。港口缺乏VTS、CCTV、AIS等设施,不能实时监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航能力的提高。
4.管理因素
(1)委托性经营企业(挂靠公司)管理脱节
委托性经营企业(挂靠公司)“代而不管”。1998年以后,为了有效纳轨个体经营船舶,减少事故发生,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航运管理机构采取纳入公司化管理等做法,由此产生了一批船舶挂靠公司。从而导致经营与管理相脱节,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
信息渠道不畅。船舶在海上航行通过通讯联系从船公司获取安全信息是保障安全航行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公司对船舶管理的重要手段。现在的情况是,船舶远距离无线通讯设备基本达到要求,而有的船公司主要是挂靠公司反而没有设备,或不会使用,或使用不正常,没有及时向船舶告知有关航海安全信息。管理人员不懂管理。管理人员平均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基本不懂航海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有的企业为了应付交通部门、航管机构对企业资质检查需要,表面上聘请几名退休船长、轮机长作为公司技术管理人员撑门面,出现“公司有名无人”的管理脱节现象。
(2)船东对船舶管理的盲目性
船东对船舶管理最大的问题是无视安全,片面追求效益。不按规定配员,不按时维修保养,带病航行。许多船东在人员拼凑不齐的情况下,临时到劳动市场招聘外来民工充当船员,未经上岗培训,语言不通,冒险航行。
(3)船长对船舶管理的缺位
船东在聘请船员时,无暇顾及船员责任心、心理个性、组织能力或不良航海记录,只要有证书就行,甚至人不来也行。船东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派不懂航海的亲属充当船代表,瞎指挥,乱指派,剥夺了船长的法定指挥权,损害了船舶安全航行的合作氛围和船员安全效率投入的积极性。
二.相应的防范措施
1.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有关部门按照《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对不具备NSM认证要求的航运企业进行整顿。对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整顿要求的企业,依法撤并。通过优胜劣汰,培育有规模、有实力、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的航运企业,促使委托性经营企业(挂靠公司)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2.大力弘扬安全文化
企业应教育和督促全体员工,不折不扣地,扎扎实实地落实各级主管部门,执法监督部门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劳动纪律,杜绝“三违”现象,消除事故隐患,强化船员的应变能力,克服安全生产中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社会要大力普及群众安全知识,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广大船员的社会责任感,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
3.发展船员职业教育
整合船员教育资源,加大设备投入,开设航海、轮机职业大专班。加强船员培训发证管理,对于文化程度、海上资历、身体健康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要严格控制。培训考试过程中要尽可能增加实操演练内容。企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引进交通院校航海类毕业生,充实各船员队伍,优化和改善船员结构,提高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规范造船行业
依靠科技进步,改善造船工艺,规范造船企业,加强造船企业资质管理。规范船检行为,坚持“谁检验,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验船质量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旧钢板、旧设备造船。海事部门要利用安检、登记和事故调处等手段,监督造船和检验质量,对于明显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予以曝光,并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理。
5.开展整治通航环境
结合辖区实际,制定通航水域水产养殖、捕捞,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依法管理。加强宣传,尤其要加强对渔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渔民的法制观念和大局意识。对不听劝阻,擅自在航道、锚地及禁捕区设置的网具都将依法拆除;对严重违反通航规定造成海损事故的船员,将依法处理。通航秩序的维护,仅靠交通、海事部门的力量难以奏效,必须联合相关部门的力量,综合治理。
6.创新监管手段
首先要设立警示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新闻媒体作用,使之介入海上交通事故调处,争取发生一个,查处一个,教育一片。重大事故结案后,将事故的调查报告公开,让社会各界、广大船员了解事故的真正原因,从而提高安全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其次设立跟踪机制。要深入现场,通过“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等行之有效方法,确保避免因监督管理不到位而发生水上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监督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定,各级海事机构要建立举报制度并设立举报电话。
7.努力提升救助能力
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的建设,加大重要设备的投入,加强解决防污染措施的落实,整合现有的应急搜救资源,大力提升处置海上险情的救助能力,确保把好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
8.建立有效的合作组织
7.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七
一、钻井成本项目构成
一般情况下不同钻井公司的成本项目存在部分差异, 这是由于钻井公司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分类方法不同所造成。本文研究的钻井成本项目构成是按照钻井的工艺流程和成本费用要素来划分的, 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间接费用、折旧及摊销等几部分构成。
二、钻井成本的影响因素
在钻井作业中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很多, 有客观因素, 如地质结构, 井深等;也有主观因素, 如前期勘探精确度、方案设计、钻机类型选择、水泥泥浆质量等;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通过研究, 我们将钻井成本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几类:
(一) 工艺技术水平
钻井技术水平体现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 采用合适的钻进参数配合相应的钻机钻头, 水泥泥浆型号以达到最优的钻进效果。钻井作业成本可分为两类,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人们可以改变的只是与时间有关或与材料消耗有关的成本即可变成本。
1. 钻井技术选择:钻井技术的选择决定了钻进的效率, 而钻进的效率直接影响整个钻井作业的成本。
2. 井眼轨迹选择与控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造斜, 通常情况下造斜作业发生在开发井中居多, 而选择何种造斜工具、何种井眼轨迹, 都对成本消耗有着重大影响。
3. 钻机类型选择:如果单井选择使用了生产能力远超其需求的钻机, 一是对钻机产能的浪费, 二也会因为钻机资产总额过高而带来高额折旧, 影响钻井效益。反之选择过低生产能力的钻机, 无法完成钻井任务,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井控风险。
4. 完井方式选择:钻进工作结束后, 需要进行完井操作, 不同的完井操作在成本发生和完井效果上均有所不同。
5. 固井作业:不同的固井技术在施工时间和材料消耗上存在差异, 主要表现在套管使用数量、水泥注入量、水泥性能及方面。
(二) 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钻井施工过程中还伴随着大量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的影响, 当这些因素发生时, 都会对钻井成本费用发生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确定性:钻井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包括人员技术水平、施工经验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工期拖延和费用超支, 严重情况下甚至造成单井报废。
2. 天气影响:由于钻井施工大多在户外, 一定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极端恶劣的天气还可能造成长期停工。
3. 外部市场变化:工资薪酬、原材料价格、设备租赁费用的上涨等, 都会使钻井成本上升。
(三) 复杂情况与事故
复杂情况与事故包括钻进时遇到井下情况复杂, 天气的异常变化以及人为原因等造成的意外事故等。
钻井风险并不是钻井公司能够人为控制的, 钻井公司只能采用各种现有的工艺技术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并且在钻井风险发生时及时处理, 降低损失。因此, 要降低钻井工程成本, 只有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 优化施工组织, 提高钻井效率, 减少钻井周期, 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因此, 科学的钻井成本分析是降低钻井成本的前提。
三、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
(一) 进行合理投资决策
石油钻井工程是一项投入大风险大的投资活动, 这就要求企业在做出决策时必须采取谨慎原则, 在项目实施前通过科学手段对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进行合理论证, 切实做到方案先行动工有效, 少打干井, 提高探井成功率。决策者、管理者应在项目开展后对其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采取补救措施使实际支出回到额定的成本预算内。
(二)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起细致、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成本控制体系, 将公司各职能部门纳入到横向成本控制体系之中, 将钻井工程队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 纳入到纵向成本控制体系中, 形成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成本控制网络。其次是明确体系内各部门的责任和奖惩标准, 做到严考核、硬兑现。
(三) 改进技术工艺提高钻进效率
近些年, 我国的钻井技术工艺发展势头良好, 既有高新技术引进更有本土化技术支撑, 但是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国内与之相比工艺技术配套性差、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 这就导致我国油企的钻井成本居高不下。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 才能确保钻井作业的效率, 降低人为失误率,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四、结论
钻井成本构成复杂, 影响因素多, 不确定性风险大, 石油企业必须做出科学准确的投资决策, 优化设计施工方案, 完善自身成本管理体系, 并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与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才能更好的做到从源头对钻井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摘要: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中, 石油钻井工程不仅是最重要的前期工程, 而且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石油钻井工程具有投入资产规模大, 施工复杂, 风险不确定等特点, 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物资、劳动力和资金, 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的复杂性和必要性。对钻井成本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是石油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钻井成本,成本分析,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光府.胜利油田钻井公司成本管理模式改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11.
[2]彭汉标.略论钻井成本的分级控制[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8.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八
摘要:本文首先对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提出了一些应对对策,以期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價;影响因素;降低工程造价办法
近年来,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竞争也不断的加剧,建筑企业在利润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为了获取预期的经济效益,则需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使工程质量和工期都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确保工程造价的最低。文中从建筑工程造价内涵、基本原理和方法入手,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1.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1.1工程招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已经非常普遍,施工单位需要在招标文件和自身能力的要求下,制定合理的标底,标底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然而,在竞标的过程中,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恶意降低标价的现象普遍,在较低标价的影响下,施工企业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即使是施工的质量达到了建筑工程的要求,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利益。
1.2工程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施工单位在竞标成功和签订合同之后,就要由设计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勘探和设计,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设计方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深度还对工程的造价产生着影响。在一些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和技术有限,设计人员不能及时的掌握新技术和新理论,设计方案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技术漏洞。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够,设计的深度和质量不高,施工过程中更改设计方案的现象普遍,这直接就导致了工期的延长和工程费用的额外支出,加大了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
1.3施工管理措施不当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竞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工程结算阶段的工程成本进行控制,而施工阶段的工期较长,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意识不强,无论是领导人员还是项目管理人员都没有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来控制工程的整体花费。其次,设备和材料浪费严重。建材和设备的价格占工程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只有加强对工程建材和设备的管理,工程的成本才能得到有效的降低,但是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浪费严重,很多价格昂贵的设备在没有达到报废程度的情况下就被弃之不用,资源浪费严重。
1.4工程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忽视了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结算阶段需要对工程的整体花费进行编制,将编制的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对工程的索赔款进行收取,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但是由于管理的意识不强,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浪费严重。
2.降低工程总价的措施
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是降低项目投资资本的重要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就是对工程项目的不断改善。面对经济效益竞争日日激烈的市场环境,工程项目承包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都希望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设计师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不能仅考虑技术方面的需要,更应该注意设计方案的经济实用型以及可行性。要想降低工程造价首先应该从优化设计方案入手,通过改革目前工程设计中的管理体制,引入项目设计竞争机制,通过竞标单位之间的竞争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从几个备选方案中根据经济需求以及技术含量选出最合适的方案。对于设计图纸的审核过程,要认真对待那些施工难度大、结构复杂的项目,从保证施工质量、节省人力物力、提升施工进度的角度考虑,更全面的对设计方案进行整改。
2.2通过工程投标的方式引进竞争机制
工程项目中的招标一般主要是针对施工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设备的引进进行公开招标形式,通过招标从参加单位中选出最合适的合作单位,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在进行公开招标时要有明确的投标底线,这个标底应该是根据施工环境、物价、设计图纸以及国家相关的法规大致评估的。竞标工作若想顺利达到预设目的,必须要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任何竞标单位不得为了得到竞标工程采取任意抬价或者是过分压低价格,相关监督部门应该对竞标过程进行监督,还要认真审查竞标单位的资质,确保竞标工作的公平化以及工程项目可以在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完成。通过这种工程竞标的方式,实现了工程竞争的公平环境,同时对于降低工程造价也是一大作用。
2.3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与组织
施工方案是对项目工程施工所采取的方案,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有助于降低工程预算。施工方案的选择事关工程进展和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相关单位在做选择时一定要慎重。首先应该确定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以及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施工方案是否是从施工实际环境出发,在实际操作中能否顺利进行,技术的先进性指的是施工技术的前沿性,时代发展使得技术水平不断更新换代,方案要想得到应用应该不断更新技术。同时科学的方案还应该考虑施工的经济投入,尽量减少施工的投入成本并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单位负责人以及监理人员应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对安全施工的管理以及监督,实现安全施工。加强工程管理,改进劳动组织方式,通过合理安排劳动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开支,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3]。
2.4控制各种人力物力的成本运算
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建设中还有很多施工技术需要人工完成,人工效率是有限的,这会增加很多人工费用的开支,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适度的减少工程造价。此外,材料在我国工程项目施工中也是占据较大资金投入的一种,大致估算可以占到将近71%,所以在施工中如果能够尽量节约材料成本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市场上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价格也是相差很多,承包商要想降低材料造价,就应该选派经验丰富、职业素养高的采购员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同时要对材料进行“货比三家”从众多材料供应商中选出质量上乘、价格优惠、售后有保障的合作单位。另外,为了更大程度的降低材料的工程造价,应该杜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实现材料的最大程度的利用。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工费用以及材料的费用就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项目工程造价,实现项目投资的最大利益。
2.5做好工程项目的竣工运算
项目工程的竣工运算是项目建设的最后一个程序,建设项目经相关质量验收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可以交付应用。进行工程竣工运算,首先要收集竣工验收所需要的相关资料,除去工程技术资料和安全文明施工材料不需要,其他的各种设计修改补充联系单、监理人或者是设计人的签证单、监理或业主认可的施工方案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凭据,竣工单位都要及时收集整理[4]。施工单位在确保资料完整的情况下,应该仔细的核算工程支出,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另外,工程施工中如果出现由于外界因素而导致施工进度延缓没有按照预期计划完成目标或者是出现的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应该广泛收集有效证据,得到应有的赔偿,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降低工程造价。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目标成本控制是一个极为复杂,却非常重要的过程。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的每个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增霞,胡军强.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与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
9.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九
1.抗渗混凝土的水泥品种的影响及选择
(1)配制普通抗渗混凝土的水泥,要求抗水性好,泌水性小、水化热低并且具有一定的抗侵蚀性;
(2)普通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低水化热低,抗渗性好,抗侵蚀抗腐蚀能力好,泌水性,干缩性较小,一般抗渗防水混凝土多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3)在环境无浸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应采用火山灰质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环境受冻融影响时必须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而不宜采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2.水灰比的影响及控制
(1)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对硬化混凝土的空隙率的大小数量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随着混凝土中的游离水的蒸发,会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大量空隙,这些空隙相互贯通形成开放性毛细管泌水通道,使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透水性增高;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当水灰比超过 0.6 时,抗渗性明显下降,因此,从满足混凝土抗渗性耐久性出发,抗渗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应不大于 0.6。
3.粗骨料的影响因素和选择
(1)防水混凝土的粗骨料可用碎石或卵石这两种骨料,它们本身可以认为是密实的不透水的;
(2)碎石的表面粗糙,多棱角,与水泥黏着比卵石要好很多,但却不能具有与卵石同样的和易性,因此水泥用量也要增多对抗渗性不一定有利;
(3)要想获得碎石混凝土良好的强度和易性和抗渗性能,就必须适当增加水泥的用量且采用合理的砂率,同时,碎石本身的粒径最好不要超过40mm,而且要与具体的结构厚度钢筋密度振捣条件等因素结合;
(4)选择石子要质地细密坚硬,形状整齐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小于0.5%,针片状颗粒小于10 %,级配连续,最大粒径小于31.5mm,5mm筛孔累计筛余;
4.细骨料的影响因素和选择
(1)砂率过大时,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增大,拌合物缺乏粘结性,流动性小,使混凝土的最终密度不高;
(2)当砂率过小时,不能在粗骨料周围形成足够的具有润滑作用的砂浆层,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相对增多,混凝土容易出现不均匀现象及收缩大的现象,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小,粗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出现溃散,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变差;
(3)为了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一般采用较高的砂率,这样既能填充粗骨料周围的空隙并将其包裹,而且还能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浆层抗渗防水混凝土采用细骨料;
(4)要求天然砂颗粒均匀、质地坚硬的河砂,含泥量<2%,砂的粒径0.4mm-1mm 的中粗粒径较好,0.2mm-1.25mm 粒径含量达95% 以上,有微量的细粉对抗渗混凝土质量不造成影响;
(5)在一般水泥用量情况下,若粗骨料为卵石,混凝土的砂率可选用 35%左右;若粗骨料为碎石,则混凝土的砂率可选择更大些,一般为35%-45%。
5.外加剂对抗渗的影响和措施
5.1采用减水剂或引气减水剂
在和易性相同的情况下,就可大幅度地减少拌和用水量,若搀入能引入适量微小气泡的减水剂,由于减少泌水通道,从而对提高其抗渗及抗冻性能均会起好的作用。
5.2抗渗混凝土主要使用的外加剂
(1)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和减水剂,其防水机理不尽相同。
(2)掺膨胀剂
混凝土的防水机理:掺膨胀剂的目的是提高体积稳定性、密实性,抗渗透性,从而得到防渗混凝土。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形成大量体积增大的钙钒石,产生一定的膨胀,能改善混凝土的孔洞结构,使总孔率减少,毛细孔径减小,提高了抗渗性,(3)掺引气剂、减水剂的抗渗
混凝土防水机理分别是:掺入引气剂后混凝土拌合物中产生大量微小、均匀的气泡,由于气泡的阻隔,使混凝土拌合物中自由水的蒸发路线变得曲折、细小、分散,因而改变了毛细管的数量和特性,减少了混凝土的渗水通路;
(4)混凝土掺入减水剂
能提高抗渗性和具备防水能力,其原因:
1)掺入减水剂后,由于减水剂的分散作用,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水膜,借助于水的润滑作用,混凝土的和易性显著增加。
2)混凝土掺入减水剂后在满足一定施工和易性的条件下,可降低拌合水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游离水的数量和减少水分蒸发后留下的毛细孔体积,提高了混凝土的的密实性;
(5)通过对掺膨胀剂,混凝土和掺引气性减水剂混凝土防水机理讨论,看出后者在满足抗渗要求的同时,也使混凝土具有了许多我们所需要的特性。抗渗混凝土要求水泥用量应在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选用减水率较高的减水剂可有效的降低水泥用量。
6.粉煤灰对于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
(1)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掺入磨粉煤灰,混凝土抗渗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因为粉煤灰的活性成分能与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析出的氢氧化钙结合生成比较稳定的硅酸钙水化物,这种水化物不仅有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而且由于水化物在反应过程中体积胀大,使混凝土的结构更加密实,增加了阻水作用,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改善。
7.混凝土制作工艺中影响渗透性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在选定材料和配合比后,混凝土进入制作和使用阶段,包括拌和、运输、浇捣和养护四道程序。
7.1 混凝土拌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很多施工现场,一些操作人员在用搅拌机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的投入顺序、加水量的多少、搅拌时间的控制等重要环节均不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去做,随意性很大,致使混凝土熟料得不到充分地搅拌,而且加水常常超量,使水灰比过大,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成品的抗渗性。因此,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是提高混凝土的拌合质量的关键措施。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如下几条基本常识:(1)搅拌时间控制在90 s以上;
(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并且不得随意加减水;(3)注意各种材料投入搅拌筒的顺序,即为砂、水泥、石,采用一次投料法;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的加料顺序是先加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60 s,再加水继续搅拌;
(4)控制干料总量,干料总量约为拌和物的1.4~1.7倍;(5)拌好混凝土要卸尽,不能采用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7.2 混凝土浇捣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混凝土浇筑、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工序。混凝土浇筑一定要认真、分层,浇筑层一般不得超过20 cm,浇筑尽可能连续进行等。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事故如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埋件和转角处多孔疏松,拆模时脱棱掉角、表面泛浆和多孔,使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像这类事故多是由振捣过度、振捣不足或漏振所致。日常混凝土施工中多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为避免超振、漏振、欠振现象发生,振捣时应注意以下规定:(1)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2)采用插入式振捣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一倍;振捣器距模板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 /2;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动器应插人下层混凝土5 cm。另外,在混凝土终凝前做好原浆摸面压光,也可增加表面密实度,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一个有力措施。因为自然环境对混凝土结构体的物理、化学侵蚀是从表面开始的。因此,结构表面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影响整个构件的渗透性。
7.3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影响混凝土渗透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混凝土是一种疏松多孔的混和物,新拌混凝土中存在着大量均匀分布的毛细孔,其中充满水,使混凝土进一步进行水化作用,使大孔变成小孔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因毛细孔是相通的,如外界环境湿度低,毛细孔水会向外蒸发,减少了供给水化的水量。如果环境湿度过大或继续放在水中,则可通过毛细管向外补给水化用水,混凝土性能就能不断提高;在干旱多风天气,毛细孔水迅速蒸发,水泥不仅因缺水而停止水化作用,还会因毛细管引力作用很快使混凝土引起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还很低,收缩引起的拉应力很快使混凝土开裂,破坏混凝土结构,造成质量事故。因此,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必须及时养护。
Dhir等人研究了养护条件对混凝土的渗透性的影响,表明初始养护制度对混凝土的渗透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且水中养护时间越长,渗透性越小。水温的不同对混凝土的抗渗性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当水温从20℃提高到50℃,混凝土的渗透性提高13%~62%,温度再提高到80℃时,混凝土的渗透性又增加3%~55%。随着龄期延长,水泥浆体水化程度增加,浆体孔隙率减少。同时,孔径减少,毛细孔的贯通程度也减少,渗透性自然就降低。
8环境条件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10.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十
措施
临近期末,总结自己近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自己在实际课堂中的操作与实际得到的教学效果反思目前影响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并认真总结思考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课堂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基本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优劣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对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满足家长、社会对寿春品牌的认可的保障,也是决定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是学校特色、品牌的根本体现。下面就自己的实际工作做一下几点反思。
一、分层教学意识不明显。自己所带的两个班级明显基础差异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也有很大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自己的分层教学不够明显,有时候容易出现基数班的孩子吃不饱,偶数班的孩子吃不掉的现象,就是自己没有明确的做到分层教学,十八班的成绩遥遥领先但是十七班始终处于落后。我想这和自己没有注意分层教学是分不开的。
二、学生主体性不够突出,参与面不够广。在实际课堂的操作中自己讲的过多孩子积极主动参与的面不够广,回答问题的两个班级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那几个孩子,其他孩子不愿意主动的积极的思考。导致教学中学生参与不够广,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很好的凸显出来。时间久了很多孩子就会懒于思考甚至不思考。总感觉课堂与我无关。长
此以往成绩定然会大幅下降。
三、课堂气氛过于活跃,纪律不够严肃。特别是在我的十八班,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孩子回答问题不喜欢举手,心中有想法张口就来,但是孩子的答案准确率一般不高,没有经过精心的思考,导致班级的纪律不够严肃不够规范。甚至有时候孩子们的纪律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更有甚者要花时间来维持纪律。
四、课堂文本推进缓慢。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课堂四十分钟由于讲的过于细致,拓展的面过广,导致课堂文本推进较为缓慢,目前课程进度在办公室处于落后位臵。
面对以上几点影响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我进行了认真思考并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改进。希望早日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首先、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两个班级的不同学情,不同要求,不同的认知规律和水平,进行有效的班级分层教学工作,争取让基数班的孩子吃得饱,让偶数班的孩子吃得好,争取通过改进后的教学分层能够真正的符合两个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充分的学习充分的吸收知识。
其次、课标要求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要真正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孩子,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以学论教,真正走进孩子。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同时也要扩大班级孩子的参与面,争取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避免每次都是个别人的课堂。
再次,好的纪律是班级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气氛可以活跃但是要有一个尺度,不能让孩子乱发言,争取认识让孩子都能够积极的思考之后再回答。同时课堂的纪律也要在老师的实际可控制范围之内。老师要能够驾驭的住自己的课堂。规范回答的方式,举手回答。不能乱假讲话。
最后,针对自己教学进度缓慢,课堂文本推进较慢的现状,我要把时间要用在刀口上,人们常说的“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我想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更厚实的内容,争取能够仅仅的扣住文本,不脱离文本的散扯。提高课堂效率,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适当的拓展延伸,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11.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十一
前言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成本消耗最多的环节,工程单位在项目实施时要采取综合性的管理策略。施工阶段是工程投资实施阶段,施工阶段具有工期长、投入资金额度大、资源消耗量大和不可预见因素多的特点,外界环境和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随时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工程变更、材料价格变化等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都对造价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工程造价的内涵,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施工之前制定出预防措施,并且对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合理降低工程成本。
1影响建筑施工造价的因素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关键阶段之一,需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合同审核等事前计划,事中严格控制合同执行、采购管理等方面,事后要总结分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总结经验和信息数据。建筑施工造价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工程合同缺少严密性。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建设单位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它借助法律手段来约束双方行为。如果工程合同缺少严密性,则各项活动将无执行依据,工程建设也将变得杂乱无章,直接导致工程造价失控。(2)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详细的施工计划安排和有效的施工方案制定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不但能够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还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应付报审报批走过场的情况,普遍存在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未考虑施工方案的经济性,不详细优化施工方案,这将会直接增加施工实施阶段的成本投入。(3)工程变更混乱。产生工程变更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前期项目设计定位不准确、临时修改设计、设计质量控制不严错误多,图纸会审不认真,工程师自身技术能力不够,不了解工程合同、工程预算和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的检查不到位,尚未认真核实变更项目情况就随意签字,而部分承包商为谋取更多利润,扭曲合同内容,弄虚作假等等,这很容易出现工程变更混乱现象,严重制约着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施。(4)材料的用量和价格。材料价格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工程中,材料费所占比重很大,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必须严格遵照合同中的施工阶段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的价格。
2建筑施工造价控制措施
2.1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整个过程造价控制的主体。首先要做好工前图纸会审,施工管理人员要预先做好与建设单位、承包方以及各级分包单位的施工图纸会审工作,进行技术协商,优化施工过程以控制成本。其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研究图纸及相关建设技术要求之后,参与施工人员需要在工程动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科学组织人员,合理安排工序,科学技术设计,恰当材料设备选用等。
2.2严格合同控制
合同控制对于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合同将实现施工阶段最大化的工程造价控制。合同签订的时候,要对其中各种条款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工程价款来说可以采用固定价款或可调合同价款两种方式进行合同的签订,其中可调合同价款要注意的方面较多,需要进行综合的研究,以明確可调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可转化经济责任条款来说要对其奖惩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才能保证承包商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才能促进工程的有效进展;对于隐含的经济责任条款来说要对其隐含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尽量减少因风险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2.3材料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控制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来说是重要的,施工阶段要对工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的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工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因此,需要对其人员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要根据工程预算,对员工人数进行严格的限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合理的付费,通过合理的分配,实现员工的最大价值,避免员工费用的浪费,实现员工成本的控制。工程中涉及的材料众多,材料控制占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材料的控制对施工阶段造价成本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材料的采购,要依据预算中规定的价格、质量进行采购;在领取时,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材料的使用,要不断提高使用技能,避免对材料的破坏、浪费,进而实现对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
2.4严格进度款支付的程序和工程量计量
合理及时地支付工程进度款是合同约定,也是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力保证。施工过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在合同时间节点或进度形象节点,及时准确地进行工程计量是支付工程进度款的重要环节,其前提应是符合合同质量要求的已完成工程量和对应的价款额。此外,做到计量程度规范、依据充分、手续齐全,为今后竣工结算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要求对各时期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以期检查进度完成情况,掌握施工动态。如有需要还可适当调整资金使用计划。
2.5严格设计变更控制
施工是按照设计进行的,一旦设计发生变动将直接影响施工进程,设计的变动最好提前,才能减少施工中的经济损失。设计变更要考虑工程造价,尽可能地减少对工程的影响,减少工程的经济损失,设计变更要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最终通过严格的审批才能最终进行。
2.6严格管理现场签证
对于施工现场签证,建设方要慎之又慎。对于施工质量的原因而导致的现场签证,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避免不该承担的风险。一般来说,施工方知晓如果变更施工图上的某种设计为另一种设计,既能增加造价使自己获利同时还方便自己施工,于是找各种理由向建设方提出变更。有时建设方未能觉察,认为只要不影响结构安全就同意以现场签证的方式变更。殊不知变更发生,造价也跟着变高。
2.7索赔控制
在工程施工阶段常伴随着索赔,索赔极易引起工程投资的增多,给工程资金造成压力,严重的将影响工程的进展,施工阶段对索赔进行控制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索赔要根据双方的合同进行协商,避免对任意一方权益的造成损害,同时,为了有效的预防索赔的发生,工程双方在对工程进行交流时,要做必要的文字记录,尽可能的得到领导的签字,为可能发生的索赔留下证据,再者,索赔的金额要合理,才能实现索赔,避免因索赔时间过长,影响工程的进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作为施工单位要切实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施工成本,确保工程成本能够在预定的范围之内尽量减少。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经验,尽量避免由于质量不合格而出现的返工,另外也要做好签证记录,保证自身经济利益不受到侵害,同时也要实施动态管理,实时收集成本信息,有针对性的调整成本控制战略,确保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彭正义.关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4).
[2]贾丽,侯文波.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
[3]吕军.论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及措施[J].低碳世界,2014(6).
12.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篇十二
1) 经济损失。近年来原油价格日益高涨, 由于油品的蒸发损耗, 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据有关部门测评, 由于油蒸气的蒸发损耗, 全世界每年散失于大气中的油气约为1×108吨, 如果原油市场价格按照3000元/吨计算, 折合人民币3000亿元, 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2) 污染环境。据调查, 1m 3纯油蒸汽可对2000 m 3大气造成直接污染。油蒸气中含有大量的烷烃、芳香烃和其他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对人体各个脏器均有很大伤害。另外, 油蒸气还容易形成更大危害的光化学烟雾的二次污染物氮氧化物。
3) 油品质量下降。蒸发损耗是一种选择性很强的损耗形式, 蒸发的都是油品中最轻组分油气蒸发还会严重影响成品油质量, 甚至使合格油品变成不合格。
4) 油气蒸发威胁安全。蒸发损耗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 易形成爆炸混合物, 这些混合物密度一般略大于空气, 易在低洼、不通风处积聚, 当油气混合物中油蒸汽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浓度时遇火源会引起着火、爆炸等事故, 是重大安全隐患。
2 油品蒸发损耗的影响因素
根据油品蒸发损耗的机理来看, 影响储罐内油品蒸发损耗的因素有:油品的馏分组成、储存温度变化、油品粘度大小、储罐内气体空间大小、外界风速大小、储罐密封程度、“大呼吸”损耗、“小呼吸”损耗等。
1) 油品的馏分组成。油品馏分组成愈轻, 沸点愈低, 饱和蒸汽压愈大, 相应油品蒸发汽化的本领就越大, 油品上方的油气浓度就越大, 排出罐外的油气浓度也就越大, 所以油品的蒸发损耗就越大。
2) 储存温度变化。油品储存温度升高时, 一方面液态烃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增大, 克服表层分子引力进入气相的分子数增多, 从而使气相中液体分子密度增加;另一方面, 温度升高又使进入气相的液体蒸气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增加, 使得液体蒸汽分子更容易进入气相空间。因此, 温度越高, 油品饱和蒸汽压越高, 所以蒸发损耗就越大。
3) 油品粘度大小。油品粘度反映的是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力, 粘度越大这种力也越大, 分子之间的引力也越大, 粘附力越强, 油品粘附在罐壁上的厚度就最越厚, 油品的蒸发损耗相应的就越大。
4) 储罐内气体空间大小。储罐内气体空间越大, 油品蒸发损耗越大;储罐内气体空间越小, 油品蒸发损耗就越小。
5) 外界风速大小。外界环境风速越大油罐周边密封圈空间产生的强制对流越强, 密封圈在风速方向直径两端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的差值越大, 这样会使进入密封圈的空气越多, 从而空气与油气混合的混合也越多, 最后在风力的作用下将混合气体带到空气中, 造成油品的蒸发损耗越大。
6) 储罐密封程度。如果, 罐顶不严密, 有孔眼, 且孔眼不在同一高度, 则罐内外气体因比重不同将发生对流, 形成自然通风。在外界有风的情况下, 由于容器周围压力分布不均匀, 迎风面压力高, 背风面压力低, 自然通风损耗更加严重。
7) “大呼吸”损耗。大呼吸是指油罐进发油时的呼吸。油罐进油时, 由于油面逐渐升高, 气体空间逐渐减小, 罐内压力增大, 当压力超过呼吸阀控制压力时, 一定浓度的油蒸气开始从呼吸阀呼出, 直到油罐停止收油, 所呼出的油蒸气造成油品蒸发的损失。油罐向外发油时, 由于油面不断降低, 气体空间逐渐减小, 罐内压力减小, 当压力小于呼吸阀控制真空度时, 油罐开始吸入新鲜空气, 由于油面上方空间油气没有达到饱和, 促使油品蒸发加速, 使其重新达到饱和, 罐内压力再次上升, 造成部分油蒸气从呼吸阀呼出。
8) “小呼吸”损耗。油罐在没有收发油作业的情况下, 随着外界气温、压力在一天内的升降周期变化, 罐内气体空间温度、油品蒸发速度、油气浓度和蒸汽压力也随之变化。这种排出石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造成的油气损失, 叫小呼吸损失。
3 油品蒸发损耗控制措施
1) 降低油品储存温度。油品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降低储油的温度可以降低油品的饱和蒸汽压, 从而可以减少储罐的蒸发损耗量。所以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下,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尽可能去控制温度的升高。
2) 原油储罐喷淋降温。夏天天气炎热, 在白天不断地对灌顶及罐壁进行喷淋降温, 流水带走顶板和壁板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不仅能降低罐壁的温度, 而且能降低油面温度及其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
3) 选用浅色的防腐涂料。储罐的涂料不仅能起防腐作用, 而且可以影响油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 降低罐内温度变化。涂料最好是浅色, 这样的颜色可以反射光线。实验证明:白色涂料对降低油品损耗最有利;铝粉次之, 灰色涂料再次之, 黑色涂料效果最差。
4) 合理控制油品粘度。油品粘度越大粘附在罐壁上的油品越多, 而粘度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且粘度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在夏天温度高的时候, 没有必要再提高油温, 再者提高油温会致使油品饱和蒸汽压增大。而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油温, 一方面可以降粘, 减少粘附损耗;另一个面, 提高油温可以防止高凝点原油凝管、凝罐。
5) 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储罐。减少油罐的使用个数相当于减少了整个油库浮盘周边受风力的面积, 减少了从密封圈周边因压力不均匀而造成油品蒸汽的强制对流面积, 从而可以减少蒸发损耗。
6) 尽可能消除油面上的气体空间。使用浮顶罐, 利用浮顶与油面之间基本不存在气体空间, 油品不易蒸发的特点, 基本消除储罐的大小呼吸损耗。另外, 在相同条件下, 安装呼吸阀挡板的储罐比不安装的可减少蒸发损耗20%~30%。
7) 收集和回收蒸汽。为防止油气散失于大气中, 可将储存同类油品油罐的气体空间用管线接通, 并与一集气罐相连, 构成一个密闭的集气系统。采用集气系统, 在每个油罐附近的气体连通管上都应安装防火器, 以防某个油罐发生火灾时危及所有被连通的油罐。
8) 加强运行管理。a.定时对储罐进行检修并加强油罐的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油罐的密封情况, 发现密封不严或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b.尽量保持油罐在较高的液位下储存油品, 以减少气体空间体积, 降低蒸发损耗。c.在采用人工检尺计量时尽可能在关内外的压差最小的时候进行, 如清晨或傍晚。此时打开量油口盖吸气量最少, 呼出气体的油气浓度较低。d.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应加强与上游的沟通, 在不导致油品凝管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储罐收油温度。e.修建储罐时考虑用大容量的储罐。在相同的储运能力和周转量的情况下, 大容储罐的蒸发损耗量比小容量的罐的蒸发损耗小。
【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推荐阅读:
供热工程管理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论文07-28
影响汽车涂装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0-16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08-24
影响净化度的因素及其控制研究论文08-09
幼儿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07-10
昆明翠湖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08-03
环境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论文10-09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