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做到做好》读后感(12篇)
1.《把事情做到做好》读后感 篇一
转变心态 增强信心 勤勉敬业 严谨认真
——读《把事情做到最好》有感
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在不断探讨和实践两个课题,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为人处事”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我想,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迪。在***银行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加快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到好中求快,快中求稳的发展?如何开创***银行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这不仅需要我们全行上下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工作上有没有秉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态度。下面,我结合书中谈到的十个主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心态,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成功始于心态,转变心态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人思想上一旦懒惰,行为上必然懈怠。工作中,不乏有这样一类人群,他们总是以“事情太难、任务太多、时间太紧…”等等理由为自己逃避工作找理由、找借口。殊不知遇事拖延很容易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会使人慢慢丧失进取心。想做成事、想把事情做好,首先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将自己从懒惰中拖出来,书中给了我们几点很好的建议:要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会做事。
对待工作要多动脑、不怕累、有担当,越想做事,越会得到重视。同时,要将干好工作与自我成长结合起来,只有肯做事,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成就一番事业,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拿出真正的诚意来,否则事情是做不好的。
在我行深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首要任务就是要积极调整心态,通过工作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要经常检查自己,督促自己,克服惰性。再有就是工作上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只做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熊素琼的“马桶精神”告诉我们会做事的人一定是耐得住性子、俯的下身子、沉得下心思的人,要全力以赴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执行到位,努力让自己把事情做到最好。
二、增强信心,做一个有胆略的人
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做人应该有信心、有胆略、有毅力。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从平凡走向辉煌。谋划一个企业的发展,找到一条好的发展思路,除树立信心外,更要具备胆略和勇气。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努力成为一个有胆略的人。敢于做事而不鲁莽行事,对待工作有冲劲,敢于挑战;做起事来有激情,敢为人先。
三、勤勉敬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勤勉敬业、对工作负责任的人?除了以上几点,还要学会善做事、做对事、做成事、做好事。一名优秀的员工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工作业绩。那么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调动资源?如何创造良好业绩?我想作为一家金融机构,这也是我们要不断探讨的课题。立足我行当前形势,善做事,就是我们要利用好***的网络优势,整合各种渠道资源,要不断想办法去做事。面对整个金融市场的激烈
竞争,如何树立品牌?如何开拓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上要善思考、善变通、善创新。我们要围绕品牌,勇创特色,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美国施乐公司的前总裁安妮〃穆尔卡希的成功营销案例告诉我们:真正的脚踏实地,不是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认真勤奋地做好眼前的事。***银行就像是一个大舞台,舞台上人才济济,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何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何盘活人力资源?我想这也是我们各级管理者需要不断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解决的问题。
如书中所说:开始一件事情,需要的是决心与热诚;而完成一份工作,需要的确是恒心与毅力。我们不仅要把事“做”了,还要把事“做成”、“做好”。工作中,我们在把握好方向的前提下,更要注重细节,把工作做彻底,才不会给工作留下遗憾。
四、严谨认真,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这是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对于自己的工作无论大小,都要了解的非常透彻,只有细心,才能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银行经营的就是风险,尤其是我行正处在成长期,工作上任何一点马虎,都可能会为经营发展带来较大风险。所以在工作上,我们更要秉持着“做小事要细心,做大事要小心”的态度,严谨认真、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到不出事。
再有,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谦虚。谦虚不是自卑,也不是虚伪的客气,而是虚怀若谷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我想谦虚是每一
个人、每一个企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古语云: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可见,谦虚这种美德对于人才乃至企业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金融行业林立的今天,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上、企业在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要善于汲取其他商业银行成功的发展经验,扬长补短,提升自身,促进发展。
以上是我读完此书的几点体会。其实书中还有很多真人真事给我们做榜样,于浩的销售记录、冼林国的香港信贷界传奇、王凤英的汽车人生、李嘉诚的成功态度等等,这些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或许我们现在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做得不够,但是从现在起,只要我秉持着“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态度,并且为之付出汗水努力,那么我相信,人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并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2.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 篇二
前言
第一部分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第一章 化难为易的精益求精之道
第二章 认清自己:你属于哪种类型的人
第三章 一分耕耘才能一分收获
第四章 热爱平台期
第二部分 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五大要素
第五章 要素1:有效的指导
第六章 要素2:持续练习
第七章 要素3:保持初学者的心态
第八章 要素4:胸有成竹
第九章 要素5:超越极限
第三部分把事情做到最好的高效方法
第十章 如何应对改变的艰难
第十一章 激发潜能
第十二章 如何避免掉入陷阱
第十三章 平凡中的伟大
第十四章 勇敢出征
结语 智者和愚者
作者(美)伦纳德著,张乐译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2-1
编辑推荐
改变全球9800万人的人生指导书。
全美第一本系统阐述学习与成功之道的经典著作。
长期盘踞全美畅销书榜单。
21年后,这本传奇之书终于在中国震撼上市。
把事情做到最好,第一不强求天赋,第二不介意起步的早晚,你要做的就是“起步走”并“不停地走”。
内容推荐
无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你的人际圈里,无论是待人还是待己,甚至在你的生活的所有领域中,《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激励人心的行之有效的指导书都将在方方面面帮助你把事情做到最好,最终获得你想要的成功。
作者简介
乔治·伦纳德,美国畅销书作家、著名编辑、权威教育家。乔治·伦纳德是教育和发掘人类自身潜能方面的权威专家,并在这两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任伊莎兰学院名誉院长,人本心理学学会主席。他曾在美国空军服役,是一名飞行员。他还是合气道黑带五段选手。他的其他著作包活:《肩负蓝天》、《行走在世界边缘》、《合气道之路》等。
媒体评论
乔治伦纳德书中富于实践的智慧,将带来长久重大的影响。
——迈克尔墨菲
如果他是对的——就像他一直以来的那样,即将到来的将是属于精益求精的时代。
——《旧金山纪事报》
乔治伦纳德将禅宗里蕴合的关于自我修养的智慧揭示给众人,无论是做某件具体的事,或是进行任何长期规划,我们都将从中获益匪浅。
精彩内容节选
3.《把事情做到最好》读后感 篇三
《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通过十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且还结合了真实的案例,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许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是我们要想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成绩,就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下面几点就是本书给我的感悟:
第一,控制情绪,理性做事
做事的态度决定着是否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而做事的态度跟一个人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年轻气盛,刚刚走出校门,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肆无忌惮。遇到看不顺眼的人或事就直言不讳,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什么事情就沉不住气,就忍不住说两句,很容易生气、动怒。这样很容易让自己在职场中吃亏,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理性做事,少意气用事;一定要沉得住气。做人不生气,做事沉住气,是一种忍辱负重的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需要加强这种能力的培养及锻炼。
第二,细节决定成败
由于性格原因,我做事比较粗心,有时候工作太多会有些心浮气躁,在工作时往往就忽略了一些细节,而恰巧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我工作的成功与否。在读书的过程中,看着书中的案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作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作起。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一个企业有了再宏伟、英明的战略,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成为现实。细节决定成败。要想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展示自己的才华,那就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第三,忙要忙到点子上
“我很忙”“忙死啦”“忙啊。。”最近总说这些话,忙本来是好事,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为什么这么忙,该如何忙,还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团糟就不见得是好事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都没有忙到点子上。忙到点子上,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确切的计划,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为什么这么忙,该如何忙。我们要有明确的方向,带着方法去工作,忙到点子上,我想会有不小的收获。
第四,勇于挑战,敢为人先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勇气来面对困难,要用智慧解决困难。我们要在工作中勇于挑战,敢于创新,敢于迎接,不要想自己能不能做,会不会做,而是要想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做事要有激情,敢为人先,但是我们在做事时,不但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不能做个莽夫。
4.把事情做到最好读后感 篇四
只有做事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潜能和素质;只有做事才能实现个人梦想,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而人生中最难的两件事莫过于做人和做事情,如何将事情做到最好?通过认真阅读、学习《把事情做到最好》,从中感悟到,做好事情的前提,就是先做好自己。做事成功的起点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心态。在人生的道路上,打倒自己的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的心态,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并以热情发挥这种习惯,让这种习惯变成一种嗜好,与挫折和失败经验断绝关系,建立积极的心态,让这种心态与个人的成长轨迹、品德形成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因此,品德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然而,品德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朋友、家庭、社会中,更应该体现在工作中,会成为个人在工作方面向上的动力。所以,无论是在什么环境里,我都应该通过经常自省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品德进行自我检查,对自己的行为动机、行为效果及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价值进行自我检查,在有形和无形中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生存的价值。“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象,怎样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个人的心态、品德让“坚持”成为奇迹的萌发点,也是对自己的信心认知的一种心态,坚持才会让工作有所成绩。决定做最好的自己,不是说物质财富的多少,也不是说身份的高低贵贱,关键是让自己拥有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坚信让自己身上的潜力充分发挥。工作中,对待任何细节,都应该分析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尽职尽责去工作,只要努力做到这一点,任何工作都能做得很出色。一个成功的经营者说:“如果你能全力以赴地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 ”是的,哪怕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都要认真努力尽职尽责的去做,不能因为是小事就不在乎,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事,精心去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有所收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同自己的工作相结合,更加注重工作细节,在工作中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抱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去工作,不厌其烦地的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工作任务,争取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5.把事情做到最好读后感 篇五
此书紧紧围绕《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一主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独特的案例全面而又系统地总结出一套在实际工作中极具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的操作方法,帮忙我们打开了如何“会做事、做对事、做成事”等困扰在心头的事。这本书还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让人更加茅塞顿开之感。如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除非被人要他做,否则他是绝对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这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所讲的。这些名言都简明扼要的告诉我们,如何做事,怎样做事。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想要把事情做到,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之本。同时,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人,尊重人你就会成功做事,并且把事情做得最好。以人为本,是做事情的根基。在其位、尽其职。
在单位里,有阶层之分。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阶层。“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告诉我们,不管身在哪一个阶层,你就要尽其所能的做到最好。作为高层,要做正确的事,中层要正确的做事。基层要把事情做到正确。高层领导就要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谋划。确定大政方针,发展方向。规定制定有效的制度,把握大局,领导作出榜样。中层做到顶梁柱的作用,发挥其自身作用。最终,作为基层人员,每一天接触的都是十分具体的事情。于是就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如何把事情做正确的层面中就更加容易了解。在其位尽其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严格按照“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情做正确”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将会利于个人,组织的发展。所以,我们每位农行员工都要按照《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所讲述的那样去执行效仿,真正做到心中。农行的明天会更加完美,发给该书的目的也就到达了。
6.姬十三:把事情从0做到3 篇六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对谈及三年前自己在网上盛传的征婚启事兴趣寡淡,“太久远了”。包括谈及果壳网的前身——科学松鼠会,同样是“太久远了”。在他看来,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写作者的俱乐部,着眼点小一些,可以帮助科学写作者成长,而果壳网是一家商业公司,有风投介入,有需要去解决的商业与社会问题。
这个三十岁左右才走出校门的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做一名科学专栏的自由撰稿人,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去讲解枯燥的科学。后来为了寻找到同路人,他希望建立一个将科学写作者联系起来的论坛,这就是后来的科学松鼠会。但在科学松鼠会做大后,他发现NGO适合做一些传统公益,而商业则适合做一些大的事情。就这样,果壳网应运而生。
最初拿到钱做果壳网,姬十三说,“有点儿被VC推着往前走的意思”。初期果壳的属性就是一个传播科学的媒体与社区,姬十三将科学划出生物、化学、天文、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核心用户有着鲜明的价值观:譬如大部分人反中医,大部分人支持转基因,认为PX无毒或低毒的比例也要比全网高得多;对知识好奇或者在生活当中推崇理性思维。
很多年,姬十三都在想科学传播的本质是什么,直到有一天他得出答案:本质就是把先进的生活方式带给一部分人。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他这样重新定位果壳:“一直试图在知识领域里面去发现商业机会,并把远景定位在改善人与知识的关系上。”
从科学松鼠会到果壳网,姬十三见证了近五年中国科学传播的状况。他有他的乐观:无论媒体、政府还是民众都在显著提高。但他同样有不乐观之处:在中国做科学传播本身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成为一个商业模式,他觉得目前来讲答案是还不行。
在姬十三看来,果壳之所以一开始就得到vc青睐,在于他们率先在中国占了“泛科学”“科普”这个坑,是这个品类里最好的品牌,所以即便没有商业模式的状况下,还是吸引到了风投。
那个时候,姬十三曾经非常矛盾地在公益与创业中作取舍,一方面单纯做公益让很多想法难以实现,一方面完全商业化又让想法各种拧巴。他不断找人去谈如何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直到挚信资本提出保留科学松鼠作为公益机构的同时,让姬十三另外组建团队来创业。姬十三说挚信当时看中的可能更多的不是他、团队或是产品,而是科学文化这样一种趋势,科学松鼠会无疑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已成体系的组织。2011年5月,果壳获得来自挚信的300万美元,完成A轮融资。
从2013年开始,果壳开始完成一个变化,从单纯科学这一条线分化出科学与学习两条线。2014年,这种转型得到了商业层面的支持,对外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科普在中国还没有产业化的当下,姬十三使用的方法是拆散它,在拆的过程中寻找到清晰的模式。譬如当果壳垂直下分到在线教育,他们找到MOOC这个切入口。2013年,果壳网将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小组升级成为一个全力运作的子品牌MOOC学院。这个产品可以链接全球2000多门的MOOC课程,为中文用户发现和获取全球课程。目前,MOOC学院拥有80万注册用户。但这种模式始终处于调整之中。姬十三说,“从大势上讲,教育与学习肯定都会转移到线上来进行,这里边有很大的机会,也有很大的风险。还没有人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在自己的团队中,姬十三觉得自己是一个擅长把事情从0做到3的人,喜欢工作前期的突破。在果壳网推出MOOC学院的时候,他为了体察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会跑到清华大学和学生住一起,在宿舍和他们开“卧谈会”,但到后面的细化管理阶段,他就不太喜欢这件事了。
在姬十三的介绍中,未来的果壳会把更多精力放着学习这条主线上:“过去果壳网偏重传播,它可以让用户接触到科学领域的一些新知识,但这不过是一个五到十分钟的浏览,建立的关系是非常浅层次的。而如果是学习一门课,可能会花费30到50小时,这个事情比单纯知识传播服务加深很多。服务时间的加长,从商业角度讲,就意味着拥有更多机会去发掘它的商业价值,从商业变现上,它无疑多了一种可能性。
7.《把事情做到最好》学习心得 篇七
——学习《把事情做到最好》心得体会
近日,在区委办的组织下集中学习了《把事情做到最好》一书,之后又静下心来认真细读了一遍,感受颇深。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种对工作全力以赴、务求完美的态度。作为区委办公室一员,深知工作岗位和职责的重要性,要将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必须在工作中坚持“四心”:
一、把事情做到最好,需要用心。做任何工作,只要用心去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工作做好。办公室工作看似杂乱纷繁,实则有规律可循;看似简单易做,实则学问颇深。例如,接打电话看似简单,但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表达方式去沟通,如果不用心去酝酿、思考,就难以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又如,文件办理虽然讲求固定格式和规范化,但是每一份文件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如何准确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文件质量,就需要认真琢磨、仔细考究,否则就会出现发文随意、把关不严的问题。可以说,办公室工作处处皆学问、事事见水平,唯有用心琢磨、潜心研究,才能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从而提高工作水平。
二、把事情做到最好,需要细心。细心,就是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注重细节、细心观察,做到大事不误、小 事不忘、不出纰漏。办公室工作头绪众多、环节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不专心、不细致,毛毛糙糙、粗枝大叶,极易酿成大错、贻误大事。区委办公室作为全区的综合协调部门,重复性、程序性的工作较多,容易使人疲劳懈怠,从而出现差错。因此,做好办公室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养成“绝不掉以轻心、绝不疏忽大意”的习惯,牢记“办公室工作无小事”的道理。拟文件、做方案、办事情,都要缜密思考、周全考虑、反复权衡,事先把工作包含的各个环节、涉及的各个方面,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想清楚,把握好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防止小事情酿成大失误。每项工作完成后,都要认真总结反思,查找不足,寻找差距,以便日后进一步完善细节、改进工作。
三、把事情做到最好,需要专心。专心,就是要专注于办公室工作,沉下身子、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能心不在焉、三心二意,不能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办公室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办文、办会、办事,服务、联络、协调,要有所作为、体现水平,就得专心致志、潜心钻研,就得全身心投入。如果不专心,就可能会出错;如果不专心,就无法达到要求、体现水平。从事办公室工作虽然辛苦,事情繁杂,重复性工作多,但要力戒浮躁之气,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将全部心思用在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上,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不为困难所动摇,不为名利所困扰。
8.《把事情做到最好》读书心得 篇八
读完这本书,结合我本人在参与创建名牌学校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要把教书育人的事情做到最好,主要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精心做事,全身心地投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效应的周期比较长,潜移默化的细微作用,很难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教育教学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有可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大到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培养,小到珍惜每一分钟,不浪费一粒米,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的提问,轻轻地启发等细微的环节等,都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捕捉心灵的瞬间反应。用我们全部的精力,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做到精致。
二、细致做事,不忽略任何细节。
不管你觉得自己的水平有多高,要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这是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细节决定成败。对于自己的工作无论大小,都要了解得非常准确、非常透彻,只有细心、细心、再细心,这样才能踏实地完成宏伟的目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竞争激烈的高考场上,最终影响考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往往都是基础上的不扎实、小漏洞。
三、实在做事,追求实际效果。
什么是水平?认真就是水平。什么是能力?落实就是能力。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既要有想法,还要有办法,更要有做法。我们每天都说自己很忙,千头万绪,焦头烂额。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瞎忙。盲目地忙碌,难见成效。我们做事情,主要就是要忙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抓落实、办实事、解难题。八十分钟大课堂的教学实践,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研究各个环节上的具体操作。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反馈、总结点评,一个一个来,实实在在地搞。尤其是在经历了多次调研、反思之后,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在学案课堂的教学环节上,严重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就是如何做好、做精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围绕问题设计,展开专项研究。我们邀请陈铁补等省内外知名专家深入课堂,做研究,做讲座;我们开找专门的教师论坛,交流碰撞;我们开展问题设计大赛,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我们还利用教学质量反思月专题教研时间,深刻反思早读、课堂、自习辅导、背诵、过关、总结、笔记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的问题,不拖延、不回避,不幕虚名,不耍花哨,看学生的实际表现,看最终的学习成果,看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把问题始于教学,归于教学。用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的解决,来搭建学生成长的坚实基础。
四、尽善尽美,把事情做得透彻。
浇花,一定要浇透,浇到根上,不能水过地皮湿。做事情,也是一样。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做事,不用心、不细致、不注重结果,敷衍了事,做了跟没做一样,那就是浪费时间,甚至于浪费生命。比如我们课堂的教学设计,往往可以在基本的教学任务达成之后,再进一步设计一个能够提升能力、升华思想的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来强化思维、拓展视野,让尖子生有足够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为了这样一个更加完美的教学设计,需要我们发扬团队精神,精诚合作,付出更多的努力,学习、探索与不断的实践。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趋于完美,我们的心灵才能更加安慰、平静,我们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9.把事情做到最好心得体会 篇九
2013年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2014年的帷幕已经拉开。值此,新旧交替之际,捧读《把事情做到最好》,别有一番感触。任何一件事情,看着易、做起来难,做好难,做到最好更难。细细品味,细细斟酌,字里行间表现的是一种精神,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境界,我似乎豁然开朗。
小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作业机械。秋收时,拿起镰刀,走进麦田,与家里大人们一起割麦子成为我的一项主要任务。很多儿时的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在记忆中流逝了。但一次割麦子的经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次,大人们给我分配的“任务”很少,开始时我看着“挺近”的地头信心十足。但割一会儿回头看一下,再往前看一眼,总觉得离地头还有“很远”,直到最后,大人们都割到地头了,我还在地中间来回看。等我最后终于完成分配的“任务”,叔叔笑着对我说:“眼是孬蛋子,手才是好汉子!这次知道了吧……”这句话至今我都记着,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也更深刻体会了这句话的意思。看着易、想着更易,但只有亲手做起来才知道做好每件事都不容易。工作是试金石,是磨练和提升我们意志的关键所在。最近几年,在很多工作实践中我愈加体会到“最好”这两个字的来之不易。一篇新闻报道,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反复提炼,直到自己满意了,拿给领导看,圈圈点点若干处。前不久,领导交付的一项任务,反复修改达十五次之多。但回头再一看,在一次次修改和完善中,初稿和定稿的差别竟大的离谱,自己也在这种反复修改中获益匪浅。领导们的精益求精让我触动很大,让我在工作中磨练了自己,也让我离“最好”更进一步。
且不说怎样去做到最好,单说“做”这一个字,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无法实现。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种责任。“责任”,从大道理上说,是高尚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方面来说,即是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工作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只有在工作中,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的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以及取得成绩的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责任感是最基本的能力。缺乏责任,组织不会重用你,同事不愿与你共事,朋友不愿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最终将被这个社会抛弃。在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但是有才华又有责任的却不多。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岗位最需要的。
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个人实现自我梦想的最佳途径。现在有很多人,心态浮躁,沉不下心踏踏实实地做事,不屑于小事和细节,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抱怨人生和等待做大事的机会上。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把事情做到最好,才能赢得领导的信任和大家的尊重,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更好的机会。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种工作方法,它不是一句口号。一块砖很简单,由砖构成的大厦却不简单;一棵小草何其单薄,而一片草地却生机盎然。小到一个科室,大到全县,任何整体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大家都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会形成强大合力,就能创造奇迹。
把事情做到最好,很不简单。那就需要从最简单的事情上入手,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实现“最好”的过程是自我挑战的过程、是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我们的自身能力在挑战“最好”中不断淬炼、不断提升,坚持下去,我相信,最终我们也会收获一个灿烂的人生。
□李照明
篇二:做事情要尽善尽美——《把事情做到最好》心得体会
《把事情做到最好》一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独特鲜活的案例,全面又系统地总结出一套实际工作中极具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的做事方法,让人收获良多。
怎样把事情做到最好?《把事情做到最好》归结为“十个事”,即: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一定要想做事,要主动有为,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一定要肯做事,用积极的态度去做事,不要被动,而是主动找事做,只要肯做事,肯定会得到重用;一定要能做事,“弓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学本领,长本事,才能把事做好;一定要会做事,要善于用智,要耐得住性子、俯得下身子,把事情想明白、看明白、干明白,做“有眼力劲”、“有头脑”、“有手段”的人;一定要敢做事,对待工作有冲劲敢于挑战,做起事来有激情、敢为人先,多请教、多学习,把不会做的事做好做成;一定要善做事,要善始善终、善谋善干、善做善成,不死守常规,不呆板处事,善于变通,勇于创新;一定要做对事,做事要做正确的事,忙要忙到点子上,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做成事,做事要带有韧劲,带有激情,持之以恒,不能做表面功夫,要做彻底、做完美;一定要做好事,明白做人先做事的道理,事事尽心尽力;一定要做到不出事,做小事要细心,做大事要小心,常说没事就会有事,长怕出事,就会没事。
人活着离不开做事,做事是我们立身之本。阅读《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后,我结合自身实际对“把事情做到最好”有几点浅显认识。
我认为,把事情做到最好,要摆正心态。要明白,人的潜能、人的素质、人的智慧、人的价值、人的梦想是在做事过程中激发、展现、实现的,只有做事才能不虚度人生,才能有所成就。应时刻树立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心态,做事有耐心、有自信,正如书中所说,要会干事多理性,敢做事勇于挑战、富有激情、敢为人先,善做事不问任务有多难只问如何去达成。
我认为,把事情做到最好,要“打铁先自强”。“自强”是做好事情的前提,要把事情做到最好,首先要充实自己、强大自己、丰富自己。这样才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做别人不会做的事,做别人不擅长做的事,做别人做不成的事,做别人做不好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我认为,把事情做到最好,要“海纳百川”。想干好一件事,往往仅靠一个人的热情和能力是不够的,更多事情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态度对待团队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这个小小的团体凝聚在一起,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把事情做到最好。
我认为,把事情做到最好,要尽善尽美。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用心去做,以求尽善尽美,不要以“差不多”、“可以吧”这样的话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要给自己制定一个高于他人的标准,更要有刻苦敬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事事尽善尽美。
新闻工作是个严谨的工作,我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个新闻采写稿件、每一篇来稿编辑、自己负责版面编排都力求尽善尽美,力争无愧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称号。
□刘静
篇三:在其位尽其职——读《把事情做到最好》有感
《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本十分优秀的读物,全书紧紧围绕“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一主题,用一个个朴实的案例,向我们阐述如何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它像镜子,照出了我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它又像一位长者,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讲得很透彻。全书深刻细致地分析了要想把事情做好,需要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具有哪些素质。通过对这本书的深入学习,我觉得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离不开以下三种精神:
一、要有“舍我其谁”的主人翁心态
要把事情做到最好,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不能说“这事差不多就行”,不行就是不行,可行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说“这事我能做,并且已经做好”。只有实事求是的把每个小事做好并落到实处,把每个细节考虑到位,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办公室工作十分琐碎,但工作责任却很大。作为办公室的一员,就必须具备一种“舍我其谁”的主人翁心态,始终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并且尽力把每一件“琐事”事情做到最好。要注重每个细节。办公室接触人比较多,客人临行时的一句“慢走”,都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添每个人脸上的笑意。
二、要有“朝闻夕死”的求知者精神
古人用“朝闻道,夕死可矣”来形容对知识追求的迫切,而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者精神,正是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所需要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增强能力、提升水平,才能做成事、做好事。如果因循守旧,不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就不能及时“接轨”时代,等待我们的结果只能是被淘汰了。学习是无止境的,即使有很高学历的人,也需要不断地“充电”。因为一个人的知识能量就像电池,总是在不断地释放和消耗,因而也必须不断地补充和储备。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潮涌,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应该把不断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营养,充实知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办事水平,才能胜任工作。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难以完成肩负的职责任务,更别说要把事情做到最好了。
三、要有“奋勇向前”的开拓者魄力
在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难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迎难而上、奋勇向前”的开拓者还是“知难而退、畏缩不前”的弱者呢?或许没有人愿意被贴上弱者的标签,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迎难而上?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党员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具备勇于担当的精神,做到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真正把这份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做好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作为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我们更要具备这种敢做事的魄力,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要敢做事,不要害怕犯错,我们的领导和长辈对于青年人才成长,是有广博的胸怀和宽阔的度量的。“青年人犯错误,上帝都能原谅。肯犯错了说明你肯做事,任何事情不能百分百成功,青年人才同样如此。”战胜了畏缩退却的心理,才能在困难面前放手一搏,才会有破解难题的希望,才能将难事做到最好。
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中,“把工作做完”的愿望胜过“把工作做对”的愿望,注重了过程而放松了对结果的重视,最后弄的是忙没忙到点子上,更没忙出结果,对团队和对组织都是无法交代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一种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心态,尽力尽心地把事情做到做对、做到最好,这个组织才会有朝气、有活力,这个集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或许我现在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做得不够,但是从现在起,我要对每一件事都秉持着“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态度,并且为之付出汗水和努力,我相信我们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尽职尽责的做好办公室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作者系县委宣传部办公室科员)
10.把事情做到最好演讲稿 篇十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把神柏的事情做到最好》。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正如数千年前舜帝在盐湖边“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一样,日臻完善的“美丽河东、大美运城”战略构想,是“美丽中国”的具体而微,是“晋善晋美”的区域呈现,是多姿多彩“运城梦”的新纪元,开启了五百多万河东儿女的追梦历程。一直奋力转型的闻喜推进“作风建设年、项目建设年”,竭尽全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更好,建设“工强农富、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公正开放”新闻喜,实现四十万人民的“闻喜梦”。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把事情做到最好不是夸夸其谈,转型跨越不是豪言壮语,这是我们闻喜儿女凝心聚力、努力奋斗的终极目标。我们一直秉承竭尽全力的态度,用行动践行着把事情做到最好。在建设“大美河东、美丽运城”征程中,在追逐“闻喜梦”的进程中,神柏儿女也在憧憬着、编织着“神柏梦”,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手拉手心连心,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对于一个团队,一个系统而言,高层做正确的事,中层正确地做事,基层把事情做正确。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作为基层工作者的一员,我们竭尽全力把每件事作对、做到最好才能使整个团队勇立潮头,处于不败之地。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一定要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会做事、敢做事、善做事、做对事、做成事、做好事、做到不出事。这是一种对工作竭尽全力、务求完美的态度。
基层工作,贴近群众生活,我们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看党风政风,首先看的是我们的干部作风。只有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冷暖、安危记挂于心,乐群众之所乐,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广大群众鱼水无间。
“同心同德谋发展,创先争优争一流”,不仅表达神柏励精图治的创业心声,更是广大群众写实奋进的真实写照。全乡万亩山楂万亩药材、玻璃器皿、生产线改造升级、种羊规模养殖等发展之花在神柏绽放;崭新的政府综合服务楼、高标准的乡文化活动中心、邮政储蓄所交相辉映;通村路条条相连,风景花木郁郁葱葱,新型路灯亮如白昼;干果经济林、北垣花馍专业合作社、移民村建设等惠民工程遍地开花,共铸神柏之梦。
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一精神力量鼓舞着这一群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神柏人,追逐“中国梦”、实现“运城梦”、成就“神柏梦”的圆梦人。
同志们,让我们擎起“转型”的火炬,吹响“跨越”的号角,秉承竭尽全力的态度,高奏“做到最好”的最强音符,谱写“富强闻喜、和谐神柏”的华丽乐章,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共创神柏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1.读《把事情做到最好》前三章有感 篇十一
当我拿到《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时,心里已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是好奇它对将事情做到极致进行了怎样的分析和阐述,更是因为6月份时,市委就向全市干部推荐了此书,希望广大干部认真借鉴书中先进理念、工作方法和有效经验,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一本书能被市委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并把它与建设大美运城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它所蕴含的能量是否真的如此之大?
答案是肯定的。在我阅读完本书的第一章时,我就对它所能产生的影响深信不疑了。我感到书中的内容就像是把领导们日常工作中对我们的要求和教诲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包含着各位用心良苦的领导对每位员工的殷切期望。它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故事,就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装进了脑中,感觉受益良多。而书中的故事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如此贴近,不由的将自己平时工作的情况与书中内容进行一番比较,发现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确实值得反思。
思想决定行动,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第一步就是必须确立一个大目标大方向,有了想做事的冲动才能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所以这一步至关重要。在公司里,积极主动的精神是每个
员工最应该具备的,必须要学会自己找事情去做。公司的事业刚刚起步,可能因为分工不同,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节奏都不相同。但面对着繁多的工作,每天都会有着做不完的事情,每个人只要想去做就一定能找到事情做,而如果思想上产生懒惰,即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未必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积极主动方面,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将局长作为自己的榜样在不断学习。我虽然学习很久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我相信,能认识到距离,就有了积极主动的前提,就有了主动工作的动力,用本书来说就是“想做事、肯做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将它作为本书前两章的原因。工作中一切的后续成果都必须以此为基础,否则都是空中楼阁,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都是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和培养的,唯独个人精神上的原动力是必须自身就具备的。
12.《把事情做到做好》读后感 篇十二
——读柴静《看见》有感
“教育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哲学家斯贝尔斯
2012年12月,柴静出版了新书《看见》。《看见》一共20章的采访,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几乎囊括了本世纪头十年的重大新闻事件。它既是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又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同时它又是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是“病友间的互相探问”,在这些人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警醒着我们自己。
而这其中最另我震荡的,正是《告别卢安克》。
卢安克是德国人。过去十年,他生活在中国广西山村,陪伴当地留守儿童。这期间他曾在小学教学生英语,但因为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离开,最终来到板烈。当地的官员要给他开工资,他说“我不敢向学校要工资,因为我怕学校向我要考试成绩。”对于中国的教育现状,他说中国农村和城市的人太着急,“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效果。”“会有人觉得那样太漫长了。”主持人补充。
读到这,我震了一下,随着文字在心里默默重复——那人就是我,那人就是我——内心的那个小小的壳好像被掀开,蜗牛一样脆弱细嫩地露出头来:我的专业是法学,于是在我的思想里,考下司法考试是一件理所应当完成的事情。每一年报名后,给自己每天安排的任务都很重,抱着三本大书恨不得3天就能看完。然而在一次次完不成任务后,每每放弃。无法耐心、清醒、诚实的审视自身,无法把这种学习一步一步养成滴水穿石的生活习惯——“那样太漫长了”,我正是如此无法忍受累积的过程却急切的想径直取得它成果的那个人。
而一路走来,我看到太多类似的情形:没有累积跬步的关怀却抱怨亲情的疏离,没有累积真诚的付出却抱怨友谊的稀少,没有累积丰富知识与技能却试图急急攀登、抱怨成功的遥不可及……
卢安克与记者接下来的对话,更让我如鲠在喉。
“你对现实完全没有愤怒?”
“没有”
“你知道还有一种危险是,当我们彻底理解了现实的合理
性,很多人就放弃了。”
“那可能还是因为想到自己要改变,所以没办法了,碰到
障碍了,就放弃了。我也改变不了,但也不用改变,他还是会变。”“当你不这么想的时候,改变自己会发生。”
“那我们做什么呢?”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听他说话,内心长久砌起来的砖石一块块土崩瓦解——不是被禅悟式的玄妙一掌推翻,是被严整的逻辑体系,一步步,一块块,卸除的过程。
卢安克从不抱怨,他选择默默承受,选择用自己有限的能力为留守的孩子做着简单而力所能及的事情。用生活感染孩子,教育孩子。他不需要崇拜、不需要佩服、不需要感动,甚至不期待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中国教育,他仅仅是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好。然而当他不去追求这种改变的时候,改变发生了。许多的志愿者来到大山里带给山区的孩子们知识和爱,许多教育者学习在他们的岗位上用行动感染他人而不执迷于一味的说
教,更有许多平凡普通的人明白了做好自己的事情的重要性。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仅仅”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学习时不拖不欠认真完成每天的功课,工作时不躲不让尽到应尽的职责,对长辈关怀爱戴,对伴侣尊重理解,对孩子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对朋友真诚相待……这些再平凡不过的小事我们每天都在做、每件都要做,如果我们多多的用一些心,再把它们“做好”,不是做的多么出众,只是做好——我们的行为与他人紧密相连,那些即使是些微的善也会荡起善的涟漪,我相信做好自己的事情不仅成就我们自身的完整,正如斯贝尔斯的那句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每个个体的自我完善最终会成就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同走向理想中的那片美好。正如卢安克所说的“改变自己会发生”。
【《把事情做到做好》读后感】推荐阅读: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600字11-10
新鲜事情作文07-01
初一事情作文07-13
开学有趣的事情10-24
写一件事情周记07-28
最美孝心少年主要事情08-29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06-08
比喻事情的歇后语08-05
这不是小事情作文08-24
关于事情的范文500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