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共13篇)
1.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一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内容提要:
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老教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课堂评价的好坏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全方位地考量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素养。笔者在多年教育实践中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评价的误区及改进策略进行了思考,小有所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评价
误区
改进策略
笔者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关于课堂评价的案例„„ 案例回放:
在一节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画太阳。一个羞怯内向的小男孩把太阳涂成了绿色,并给太阳带上了帽子,围上了围巾。他的作品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多可爱的太阳啊,哪有绿色的太阳呢?居然还戴着帽子和围巾?”小男孩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低下了头。这时教师闻声走来,拿起他的画,目光在画上停留了几秒钟后,又深深地注视了他片刻,然后猛地大声说道:“同学们,这幅画是我所见到的图画中最有创意的作品!你们能猜出作者的意图吗?”教师的一番话使孩子们陷入沉思:“他画的也许是冬天的太阳,冬天很冷,就给太阳戴上了帽子,围上了围巾。”他也许希望地球上多一点绿色,所以把太阳涂成了绿色。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小男孩又自信地昂起了头。多少年后小男孩长大成人,学校的许多往事都已忘记,唯有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案例分析及反思:
案例中正是因为这位教师巧妙、正确地评价帮小男孩找回了自信,才使孩子体验到了爱,懂得了欣赏与宽容。在教学过程中,像这样评价的事例已屡见不鲜,然而,也有不少教师已陷入误区,如何走出误区,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实践教育教学经验,做了一些简单地剖析。
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将评价片面地理解为表扬。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评价方式层出不穷,尤其是口语评价、体态语言评价、情感评价倍受青睐。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学生圆满地回答问题,或上台板演、精彩地表演之后,会赢得全班同学的击掌鼓励,或教师“你真行”、“你真棒”、“你了不起”的赞美之词,或者教师“会心的一笑”、“信任的一瞥”、“轻轻的抚摸”。这些言行举止,可给予孩子信心、勇气,是无可厚非的。反之,也有教师不管孩子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表述是否清楚、完整,都给予正面肯定。有的甚至答案完全是错的,还说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就是有创新,或者绕开正确答案,不褒不贬,不了了之。
有一次,一位女教师在教《特别的太阳》时,老师布置同学到大自然里找春天。第二天,有的带来了红红的桃花,有的带来了嫩嫩的桑叶,有的带来了细细的柳枝,小丽却带来了玉兰花的画。老师让同学们议论“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有一个学生说:“因为小丽知道花草树木是有生命的,所以没去摘,把它画了下来。”小同学的回答不仅逻辑性强,还透视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面对同学如此出色的表现,老师也只是吝啬地说了声“请你坐下。”学生说的究竟对不对,同学们也面面相觑。孩子的自尊心能不受到伤害吗?科学是实事求是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试想这样评价,长此以往,科学的真伪何去何存。
2、课堂评价变成简单地检查。
一次,我们在听一位数学教师在教授“两位数进位加法”时,给学生创设了数学情景,遇到学生探究“加法进位”算法的多样性以后,进行练习,完成书上25+18.37+24.46+35.51+29等习题,这些练习可以口算,也可以列式计算。同学们启动思维,积极投入活动。最后教师评价、同桌互查、对对答案,四人一小组合作,一人念答案,其他人自改。教师还是不放心,将最好的作业展示在视频仪上,全班集体订正。虽然采用了同伴评、小组评、全班评,看似热闹,其实学生任然处在被动地位,总是在同伴、组长、教师的遥控之下被动地做出反映,评价忽视了个性,抹杀了人性,又何谈发展呢?
3、评价逐渐演变成索取。
小物件评价可谓是当今课堂上最时髦的评价方式。眼下“小红花”、“小五星”、“小红旗”、“小蘑菇”、“|小苹果”等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的恰到好处,可以使课堂画龙点睛。反之、使用不当,则会使课堂黯然失色。课前教师精心准备了许多“小红花”、“小五星”、“小红旗”之类的物品,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挂在黑板上,有的藏在生字或算式后边,当同学正确的回答了提问,发表了意见,思考了问题,教师允许同学上台自选,或抢一朵。为得到奖品,有的同学既不注意合作的时间、合作时个人的表现,只惦记着“红花”有时甚至十来个人蜂拥而上,一起抢夺,应有的谦让、文明礼貌、课堂纪律根本无所顾及。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频繁使用,对于认知水平较低、是非观念任需加强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使他们把学习片面的理解为是为了争得某个奖。长此以往,势必刽导致学习目标的不明确,甚至养成只讲索取的恶习。
4、评价提升了课堂的成本。
随着物价评价在课堂上的渗透,物件的精美和价值愈来愈值得关注。由自制变成购买,仿品变成了真品,课堂上会出现“铅笔、本子、苹果、玩具车、糖果”之类,用以评价。小学生可以用糖果哄一哄,高年级同学还能悦纳这一套吗?评价的成本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二、课堂评价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无论口语评价、体态语言评价、情景评价、小物件评价,在课堂上发生的作用是鲜为人知的,但引发的问题也是令人深思的,如果走出课堂评价的误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策略,与广大教师们进行商榷。
1、口语评价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邓小平说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这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这个党的优良作风已贯穿在教学评价的每个环节。当学生比较准确地回答了提问,提出了观点,解决了问题,都可以予以正面肯定和鼓励。但当学生的回答或答案是错误的时候,既要实事求是客观地指出来,又要注意不能劈头盖脸给学生当头一棒,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的口吻、建议的形式给予评价,例如,“敬请你在耐心想一想,整理一下思路,分析一下错的原因,老师会再给你机会的。”评价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既要考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赶先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
2、小物件评价要适时、适量、适度
小物件评价可放在课前、课中、课后。一堂课上使用的次数、数量要有计划,可以评“智慧星”、“组织星”、“阅读星”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要得到“智慧星”、“阅读星”的荣誉必须付出相应努力,并非轻而易举、唾手可得之事。对于学困生,可以颁发“进步星”,让他们感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愉悦。一旦得到,就会倍加珍惜,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3、评价工具的设计要因地制宜,降低成本。
在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形形色色的评价工具也应运而生,诸如教师、学生的评价、互评,语文、数学、各科分科评价的量表层出本穷,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时,尽量将标准和操作表分开研制,操作工具的功能也应多样化,及适用于随堂监测、阶段性评价,也适用于终结性评价,既可以评价学生个体,也可以评价学生群体。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因陋就简地制作小物件,来给学生进行实物评价,不失是一种好方法。
4、对合作组实施评价是一种经济、便捷、高效的方式。
研究表明,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业成绩的关键因数之一,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主要指标。包括问题提出、问题解决、课前准备、合作方式、参与程度、结果发表、个人或集体贡献,小组成员的差异性等。教师应根据以上内容,对合作小组群体实施评价,并及时公布评价成绩,促使学生及时反思,不断改进。实践证明,通过评价,合作的效果明显提高,班级凝聚力得到改善,团队意识精神明显增加。
真心祝愿:每一位辛勤的园丁都能成为课堂评价的高手,让孩子们的课堂生活如沐春风,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成功素质教育模式方法案例全集》•新华出版社发行•2011年2月第1版•北京
单
位:宁夏灵武市回民中学 姓
名:李文山
联系方式:***
2.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二
小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进行阅读教学, 这样就引发诸多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教学误区就有“读”得少, “练”得少;忽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阅读缺少情感投入等, 为此, 笔者将一一将其列明。
(一) “读”得少, “练”得少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常常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看问题, “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学理念依然在小学教学中大行其道。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阅读的大道理, 小学生只能够坐在座椅上安静听教师的讲解;在语文阅读课堂上, 由于时间有限, 小学生很少有时间大声朗读课文, 丢掉了教学的传统之一“读”书。[1]在布置阅读任务时, 教师会为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 但学生也会敷衍教师的任务, 不按时读书阅读。在练习方面上, 基本上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学生也就照着教师的指导填写答案, 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成分, 这样极不利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 忽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在阅读环节上, 会出现阅读恐惧与缺乏自控力的行为。阅读恐惧:恐惧的心理障碍是由于焦虑的心理障碍在没有克服的前提下形成的, 因为焦虑之后而无法注意集中精力学习, 相比较没有这些心理障碍的同学而言, 他们会害怕对语文阅读的学习, 害怕考试, 害怕自己的语文成绩将被教师、同学及家长的否定, 进而会出现阅读恐惧的心理障碍。[2]因为害怕受到考试的严重打击, 这样他们就逐渐远离阅读学习, 还会有放弃语文阅读的打算, 于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缺乏自控能力。小学生均有学习上的惰性, 在阅读上,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更低。笔者通过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小学生阅读缺乏自控力,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是缺少阅读的计划性, 二是缺少阅读过程中的自我的监控, 三是缺少阅读过程中的自我评估, 许多小学生认为对于阅读而言, 凭兴趣, 没有必要评估, 这样就找不出学习上的差距。
(三) 阅读缺少情感投入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将语文阅读搞成一个思想教育课, 不断地向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也会让学生觉得阅读课是一个缺少兴趣与情感方面的课程。[3]另外一种误区就是小学教师将语文看成一个工具学科, 只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 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字、词、句等方面, 无法对文章倾注过多的思想情感, 这样学生也无法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素养。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正, 对此, 需要分析以上问题, 找出其缘由,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这样才能够起到实际效果。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所学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使学习事半功倍。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让他们真正喜欢阅读, 同时善于阅读。在小学教学环节中, 需要激发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 同时还要保持小学生一直有阅读学习的激情, 对此, 小学教师应用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 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游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4]但是, 这些方法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还是要看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以及学生们是否能够密切配合。
(二) 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小学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 也是小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方法, 因为它非常符合小孩子的好动天性, 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若能将语文阅读知识贯穿于游戏之中, 对于学生学习课文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另一方面还可以牢固掌握新的阅读知识。[5]
(三) 正确处理讲和读的关系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改明确指出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既要可以正确有情感地朗读小学语文课文, 还应当熟练地默读小学语文课文, 还需要熟练地背诵指定的小学语文课文, 进一步强调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代的教学中, 一直将“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就出现了“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理自知”,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经典说法。对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上, 应当切实的将强语文阅读的“读”的训练, 转换成“以讲为主”, 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加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训练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阅读要有目标, 二是阅读要有层次, 三是阅读要有感情。
综上所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善于分析每一个误区, 在此基础上, 才能够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除以上的解决措施之外, 还可以采取教给读书方法, 培养自读能力;正确处理好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体验的关系。同时要强调“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性, 以此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通过特定的情景创设, 让学生身临其境, 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在语言教学中是经常被使用的, 而且效果也很好。
摘要:在整个语文教学中, 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 其他矛盾就有可能迎刃而解。鉴于此, 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原因和规避策略做出一个客观而全面的阐述。
参考文献
[1]逯宝和, 汤铁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小学电教 (下) .2011 (09)
[2]郑林玉;小学语文阅读开放性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 (03)
[3]刘艳艳;发挥想象乘兴创作——话题作文“我是小小农业发明家”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
[4]邱秋玲;兴趣为导, 自主先行——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探微[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 (10)
3.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三
理答是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决定课堂对话的成效。许多教师的理答行为在机械、模糊、无效等误区中徘徊。经过实践研究,笔者提出改进课堂理答的三点策略:充分预设,为理答垫底;善于倾听,为理答蓄势;改变角度,将思维引爆。结合实例,求解操作方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理答 误区 策略
理答,就是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和处理,它是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对话”。理答如果科学有效,既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又能营造积极的探索氛围,还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自从“优化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后,我们对小学语文课堂的理答作了特别的关注与研究。
一、理答行为的误区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把理答形式分为四类:一是积极反应,二是消极反应,三是探问和转问,四是再组织。” 根据他的分类指标,我们设计了课堂理答观察表,选取课题组五位教师的语文课堂进行观察记录。五位教师年龄分布为:52岁1人,45岁1人,35岁1人,30岁以下2人;男教师2人,女教师3人,其中有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五位教师具有群体代表性。经过几轮观察,熟练掌握了理答观察工具后,我们抽取其中的观测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通过观察与统计,我们发现,日常备课及教学中,教师较多地关注课堂环节的设计和课堂问句的设置,往往不加考虑或者较少考虑理答过程的应对策略。常态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理答误区:太机械,让学生无动于衷;太含糊,让学生莫衷一是;无实效,让学生天马行空。因此,优化理答行为,大有文章可做。
二、理答行为的改进策略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而复杂的,教师所起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抛出问题。提问之后,学生回答中,会有种种情况出现,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教师应进行筛选点化,披沙见金,及时引导,才能避免机械、模糊与无效,从而带领学生走向思维的王国。经过实践探究,我们发现,科学合理的理答策略,涉及到课前预设、临场倾听及理答时的变换角度。
1.未雨绸缪——充分预设,为理答垫底
王菘舟认为,语文教师的功力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文本的细读和把握能力,二是课堂上师生对话的反应和处理能力——实质上就是理答的能力和机智。积极而有效的课堂理答是课堂文化的一道风景,要让我们的课堂理答富有实效又充满智慧,实践证明,须功在课前,做好预设。
备课备课,有备而教。备什么?备文本细读,备关于文本的信息,備学生的质疑,备提问的学生作答等等。观看特级教师的课,常被他们信手拈来的理答折服,巧妙的理答串连各个环节,使得课堂如同行云流水。在这些信手拈来的潇洒背后,其实隐藏着反复的研习教材、研究学生、研磨提问与应答。功夫在课前!
2.电光火石——注意倾听,为理答蓄势
乒乓球比赛中你来我往的对攻是精彩的,课堂中的问—答—理—再答……恰似一场场对攻。要想恰当回应,首先是倾听。会倾听,方能了解学生的思维;会倾听,方能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会倾听,方能实现“湖光秋月两相和”。
教师一定要练成多层次、多角度倾听的本领。面对学生的“众多声音”,必须能听出“杂音”,分辨答案中的对与错;也要能听出“高音”,分清思维水平的高与低;还要能听出“奇音”,厘清见解的独特与新颖。相反,面对学生作答逸出标准答案的范围时,不作倾听就鲁莽地中止或急切地代答,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及至湮灭学生的智慧。用海纳百川般的胸襟,倾听每一种声音,捕捉其中的合理之处、智慧之光,才能为精彩的理答垫定基础。
3.俯仰生姿——多向导问,将思维引爆
理答的价值,不仅是为了诊断正误、激励成功,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思维。要发展思维,需要教者科学地“理”——梳理、整理、打理。我们看到名师课堂的精彩,往往许多时候表现为课堂理答的巧妙引领。这种引领,要求结合话题讨论的进展及变化,适时变换提问角度,步入焕然一新的境界。
可见,面对课堂的另类声音,此时的理答,就须探问究竟,晒出观点,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转问的招术,帮助儿童通过自主建构,晾出谬误、析出真理。除了“探问”,针对学生的“卡壳”或“冷场”,也可以借助“转问”帮学生走出困境;针对学生的“浅答”或“半答”,也可以借助“追问”打通学生的思路,点燃智慧的火花。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理答,是一种积极的课堂文化,蕴含着思考、对话和民主。要让理答轻车熟路,教师一方面要修炼内功,即增强文本解析和备课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研习名师课堂,不断模仿,有仿有创。课题研究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实践中研习,在研习中反思,在反思后再实践,久而久之,就能不断地优化理答策略,营造课堂的精彩,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君琴.抓住生成信息 优化教学预设【J】.校本教研,2008
4.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四
上饶市第六小学 郑水芳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的欲望,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肯定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多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误区 对策
误区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资源
有些教师不知取舍、不辨真伪、不加整合,只顾一味地把搜索到的网址和网站的资料展示甚至灌输给学生。他们始终认为多媒体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这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资源不是越多越好,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能一味地认为资料越丰富越好这只会导致,学生或一片茫然,或无所适从。如在教学《赠刘景文》时,有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瞻”“洵”“辙”等都为生字,而“一字”“名世”等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唐宋八大家”又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知识点。将这段摘自网络的资料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其初衷是促进学生对苏轼的了解,但事实上学生反倒稀里糊涂,难以消化。而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一会儿出示作品鉴赏,一会儿又出示创作背景,令学生目不暇接,听得一头雾水。对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教师应有“弱水三千水,只取一瓢饮”的清醒意识,通过取舍、整合,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资源为已所有;而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对相关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适合学生阅读。以课文《钱学森》为例,因特网搜索到的钱学森的资料是应有尽有,视频,文字资料有其的成长历程,有其回国历程,有其丰功伟绩等等,视频资料有新闻采访,有钱学森的记录片,有发摄导弹成功等。音乐也有为其量身定写的歌等等,面太大,如果要包罗万象,把这些资料都制作进课件的话,不仅费时费力,想必播放课件的时间也很长,试问如此的话,课堂上学生除了观看课件外,还有时间交流,探讨吗?所以我决定围绕课文中心只索取和钱学森回国后介绍功勋的部分资料,视频方面,只要一个回国的画面就可,音乐方面让学生回家去搜索来听,课件里更多的幻灯片只出示文章中钱学森所说的话,通过朗读,分析走进人物内心,感受钱学森浓浓的爱国情。这样整个课件,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紧扣文本,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才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学习的目标。误区二:课件里来百花开,花红柳绿宴浮桥
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对教材缺乏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不管是什么教学内容,都不遗余力地通过动画、音乐、录像等将其直观化,出现了课件“花红柳绿宴浮桥”的现象。表面上看来这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实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无意间剥夺,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多媒体技术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效果,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形象生动”的效果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文字所提供的想象远大于图像,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更有教师把一节课是否运用课件、课件是否精美当做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课件制作时间远远多于备课时间,可谓舍本求末。对策:“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要改变课件“花红柳绿宴浮桥”的现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能简不繁。故事性强,景物描写生动细腻,而且书上配有彩图的课文,学生感知其基本情节和内容并不困难。对于这类课文,让学生诵读,留空间给学生想象和思考,不仅需要,而且必须。这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理解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想象出春色满园的美丽画面,教师就没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二是当“艳”不让。适用于远离学生生活,凭借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如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于大部分学生对瀑布缺少直观感受,如果精选一段瀑布飞泻直下的视频,有声有色的意境就能让学生对诗句有更深刻的感受。误区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有的却是纯粹为了点缀画面而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求得美化效果;课堂上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格格不入。对学生而言,这样精彩的画面、好听的声音的确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可是,令学生眼花缭乱,一节课在学生们的惊呼和感叹中过去之后,又给学生留下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呢?这样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的课堂,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对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课件要简洁实用又赏心悦目,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追求这种效果,要做到两方面:一是追求和谐宜人的视听感受。文字规范醒目,插图美观大方,音乐清晰悦耳,界面一目了然。我曾听过一堂中学语文课《背影》,执教教师精选了两张背景图,配上恰当的音乐背景,整个课件清清爽爽,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追求简便快捷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花样繁多的课件,在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平时的书面备课。因此,制作课件势必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使教师把大部分心思和时间都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忽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钻研。有时制作一个高质量的精美的课件往往要对求助于或委托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士。但这样容易造成制作的课件针性差,没有很好地考虑教师、学生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问题,如将之应用于教学中,则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弄巧成拙,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制作上应追求简捷方便,操作上简单快速,保证教师不被课件所羁绊,把注意力集中在组织教学上。误区四: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板书换课件
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整节课除了黑板上出现的课题之外,其它的一字未写,真正做到了惜字如金。这种情形除了教师本身书写功夫不过关外,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偏差,他们忽视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性作用,忽视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忽视了教师作为人师在汉字书写上的示范作用。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大大削弱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策: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管使用了什么多媒体,都不可忽视板书,“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些极富个性的板书在教学上也是有很大利处的,决不能把它做进课件就能替换的,因为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有文字参与的被几千年文化浸润的独特艺术。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情感。如:《落花生》一文的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像花生。”这一纵式板书能立体的反映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上至下的流线式视觉感悟,让学生一目了然,为学生理解记忆文本起了很大的作用。又如:《詹天佑》一文中的图画式板书“中部凿井法”,“两端凿井法”“人字形路线”,这些板书如果事先做进课件的话,就使得学生缺乏对文本的理解,容易让学生过眼就忘,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究文本后,再共同绘出的话,学生就印象深刻,从而发自内心的佩服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并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教育中国——当代优秀教育论文集粹》,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6月。
5.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篇五
北鱼中心小学:黄丽娟
现状之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平时上课前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对本堂课乃至一篇课文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心中无数,因此,走进课堂,便让学生翻开教材,从读书开始,带领学生漫无边际的提问、回答、讨论、交流、读书、汇报,这种“没有航标乱行船”的做法并不少见。出现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教材,没有真正弄清楚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没有真正从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来分析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对其中的“过程和方法”这一目标的设计,老师们颇感困惑。根据我的认识,所谓“过程和方法”,就像一辆马车,是一种载体,上面装者“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阅读的兴趣、方法和习惯等。例如,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内容,通过角色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等,这其中的“通过抓重点词”“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角色朗读”就是一种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另外,学生圈点标画、动作表演、借助资料、质疑问难等等也可以看作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了这一维度的目标设计,另外两个维度目标的实施就有了保证。
策略:深钻教材,熟读课文
上好课的前提是深钻教材。一篇课文摆在我们面前,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了,便做上记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一定要查字典,注拼音。有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不一定讲,但教师必须弄懂。知识的东西,不能有半点含糊。
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对于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要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程度。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教师必须掌握朗读要领,把握朗读基调,上课时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做示范,所以备课时要力求把课文读“活”。可以说,老师的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低,就不可能期望他的学生朗读水平会出众,“师高弟子强”嘛。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富有情趣的课堂。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上下功夫。
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如《燕子》一文中,描写燕子用尾尖或翼尖点水形成的水圈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痕电线上,”为什么这里不用“根”而用“痕”?别看只是一个字,这里有多少意思呀!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对于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毕竟是老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教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诱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教师要先做一做。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教师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要努力去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先答一答,有时还要写到教案上。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教师一定要先写一写,每一个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每一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要把握准,否
则就写不规范。
现状之二:语言积累不丰富
从三类学校的抽考和小学毕业水平测试试卷中,专家多数学生在语言积累方面失分较多,如抽考试卷中,学生不会写描写春天的词语;默写古诗要么记不住,要么错字多;说不出喜欢课文中的“谁”及其原因;毕业水平测试中,不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学生重视不够,即使是非常优美的段落,学生也记不住。
策略:采用科学的策略,加强语言积累。
实验教材把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列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中的“找找抄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会填”等,大修订教材也安排了“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方面的习题,这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安排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
(1)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练习,指导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抄一抄,自己再写一写。
(2)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积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是积累语言的典范。因此,读文后一定要安排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记诵、摘抄。如读了《泉水》一文,可让学生找一找“火红的杜鹃花”、“尽情地歌唱”之类的短语,背一背,抄一抄。学了古诗,一定要让学生抄一抄,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就熟记的词语、短句分类整理与摘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如春天到来之际,可让学生分别找一找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教师出示一些描写小动物外形的优美语句,然后让学生去找一找,记一记;接触到谚语、歇后语、对联之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谚语、歇后语和对联,定期交流,看谁找得多,背得多。
现状之三:阅读教学无针对性
无论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阅读教学如出一辙,从揭题到内容分析,课文讲完了也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辛苦,学生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随之消失。
策略:把握年段特点,实现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4)阅读时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的要求是:除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外,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三学段的要求是:“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故事梗概,体会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那么如何体现年段特点呢?
(一)低段的阅读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内容——细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内容——精读课文,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品读课文,学习语言,加强积累”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让学生读有目标,读有收获,真正实现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读出感情的目的。
(二)中高年级的阅读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采用由“整体——部分——整体”策略组织教学。就一篇课文而言应抓好以下环节。
(1)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课前,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由课文题目猜想文章内容。然后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充分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内容没读懂,哪些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必要时可让学生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感知、领悟和概括能力。
(2)精读课文,探究重点。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探究。或紧扣文中的重词句,理解其意思,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或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揣摩其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读书释疑;或让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或就典型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或挖掘文章的“空白”处,引发学生的想象,补出相应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读的指导,在重点探究的同时,引导学生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培养学生的语感。平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注重讲解,轻视读的指导。其实,我认为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3)品读课文,加强积累。
精读之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对全文进行品读,形成整体印象,并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优美句段)反复品读,熟读成诵,然后摘抄下来,必要时还要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实现由“仿”到“创”的过渡。
现状之四:习作教学缺乏研究
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习作教学,表现在:一是低段的写话练习抓得不扎实,学生练习少;二是习作教学研究不深入,教学效率低;三是学生不善于作文,习作缺乏个性。如在三类学校的调研测试中,多数学生不能把“六一”那天的活动情况写下来,有的老师抱怨说:学校在搞基建,没有开展庆祝活动。是的,学校没搞庆祝活动,但学生总是度过了这愉快的一天,只要学生把这天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比较通顺地写下来,就能得10分以上的分数。原以为这样的写话练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没想到这一情景创设反而成为学生写话的绊脚石。
策略: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1)紧扣学段目标,扎实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的习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时要对照课标要求,扎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在完成本学段习作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学段间的衔接。
(2)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充实、鲜活的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多彩、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因此,我们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现实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发现。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或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下来。
(3)加强阅读与习作的有机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实现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6.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六
文山小学
张翠平
随文识字教学一般流程
一、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1.让学生借助音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要学的生字
2.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准字音,同时感知字形。3.去掉音节,再让学生认读生字,试着组词,进一步感知字形。
4、通读课文,要能读通读顺,教师要做到:
(1)发挥学生的主体。学生尝试拼读在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拼读情况,教师范读或学生之间纠读。
(2)学生读生字时,注意感知字形,初步建立生字的表象。
(3)一定要让学生自读自练。
二、精读课文,结合语境,感悟字义,了解内容。
1.注意区分学会和会认两类字。
2.要求学会的字,不仅要在课文中的语言环境里加以理解,还要能做到扩展延伸,如用字组一个新词或几个新词,再用这个新词说一句话等。
3.这个环节,理解字义是重点,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借助字典、借助直观的事物、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4、注意音、形、义的联系。虽然本环节字义是重点,但不可忽视字音的巩固和字形的感知,为下一步分析字形奠定基础。
三、讲读之后,记忆字形,教给方法,指导写字
1、记忆字形,教给方法 2.指导书写,重点突出
低年级是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写字教学教师要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可以这样进行:先让学生读一读田字格里的生字,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看一看笔顺跟随,数一数字的笔画,特别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写。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纠正、讲解、范写。
读贴——范写(书空)—描红——临写——比对——调整 阅读教学一般流程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可分三个方面:
1.精读课文 2.略读课文
3.课外阅读课文 精读课文的一般流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认知字词,扫清障碍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细读课文,重点品读 5.精读课文,感悟方法 6.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主要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运用于阅读实践。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主要思想或深层含义,掌握略读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应注重: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读写方法 略读课文的一般流程
1.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2.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3.梳理巩固,拓展运用
课外阅读课文是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的纽带和桥梁。
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独立分析能力,让学生从中感悟“反三归一”,并学会“举一反三”。课外阅读课文教学的一般流程
1.明确目标,呼唤旧知 2.交流感悟,重点赏析 3.方法指导,积累运用
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根据课文内容或体裁的不同,小学语文教材文章可分为:
1.革命传统课文、2.状物课文、3.写景课文、4.写人课文、5.叙事课文、6.说明课文、7.古诗文
7.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七
一、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部分当前存在的误区分析
当前时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大力深入, 语文课程新标准为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不仅要从语文的听、说、写等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还要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达到对于其自身的审美素养的培育。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存在着的颇多误区变逐渐浮现出来, 使得阅读教学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教师要想彻底地转变阅读教学的不足, 就必须对这些误区加以研究。
本文下面主要对其中的几个误区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 阅读教学的开展无法利用有效的手段, 达到对于文章各个方面知识的挖掘。从当前阅读教学的开展状况来看, 教师普遍利用通读文章、讲解陌生字词、疏通段落大意、阐述文章思想内涵等这样一种模式, 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这就使得文章变得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的存在, 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文章的讲解只侧重于表面, 而无法以不同的文章来对学生开展不同的有效教育, 也不能利用文章字词、语句、段落的描述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所传递出来的韵味和魅力, 从而造成了阅读教学的失效。
其次, 阅读教学的具体开展不能真正地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导致了教学开展的矛盾。新时期的阅读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正在逐步学生自主阅读方向倾斜, 而某些教师对此种自主阅读的开展, 采取了完全交由学生自己去阅读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其他一些教师则对自主的阅读持怀疑态度, 依然采取填鸭式的僵化传输教学。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的自主阅读不能达到对文章的恰当好处的理解与掌握, 而教师则感觉自己的教育角色被架空, 这就使得教学的开展陷入了师生对立的窘境。
二、初中语文教师应对阅读教学的误区的相关策略
1. 合理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实现,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以及学生自主性的全面发挥。因此, 初中阅读教学的误区转变首先就在于教师与学生二者的角色定位。教师要严格限定自己的指导角色, 明确自身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将课堂放给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哪一层次的引导等, 确保其自身的教学引导工作能够切实地帮助学生达到创新思维以及茅塞顿开的作用。同时, 教师还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式学习、情境学习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文章阅读, 进而达到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充分挖掘。
2. 全面挖掘阅读文章中的知识。
阅读是语文知识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 必须着重加大对文章全部方面知识的挖掘, 使阅读的作用借助于各个方面的知识讲解得以全面地实现。阅读文章中涵盖了含义丰富的字词、描摹精彩的语句、清晰完善的结构、浓郁深厚的韵味等等, 教师要采取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知识进行全面的挖掘。
3. 切实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宽泛的阅读视野是提升学生阅读领悟能力的必要保证,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室里设立读书角, 组织学生开展对于图书的共享阅读以及交换阅读等活动, 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多角度阅读文章的途径, 从而拓宽学生对于文章含义的领会以及对于其他方面知识掌握的思维和视野, 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部分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师要想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 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就必须加大对阅读教学中不足之处的分析, 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问题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柴淑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2012 (01) .
[2]张凤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 (下) .2011 (10) .
8.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策略 篇八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使课堂提问产生了一些误区。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接触、研究过很多优秀的问题设计,现一并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误区之一:表面热闹,华而不实
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老师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
一位教师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前半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师: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菜畦、皂荚树……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什么物体?”
......
接着老师又问了一连串的问题:鸣蝉是写什么季节的景物?对叫天子的描写是动景还是静景?这些景都是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共提了33个问题,课堂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却凝固了。
后来,另一位教师上同样的内容,他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学生看书、思考,出示小黑板:
(1)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
(2)作者用了哪些确切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
(3)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景物写得具体、真切、生动?
(4)读了这段文章,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
整个课堂容量大了许多,但给学生的感觉又是轻松而快乐的。
误区之二:问题设计不科学
1、问题语言表述不恰当。问题表述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有一位教师在上《紫藤萝瀑布》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请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读一读,说出你的理解。”学生根本不理解本文的重点段落在哪,所以无从思考。可以这样设计:“赏析语段中的精美语句,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同样为了突破“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这样的三维目标,后者提问更直接、明朗,从而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作者情感变化的积极性。
2、提问设计偏离了课文中心,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课、政治课。我2004年在长沙地质中学听课,是湖南省优质课大赛。有位选手上《食物从何处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结合生物学科的学习,用图文或语言表述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还有一个选手上《乡愁》时设计的问题是:“假如现在余光中先生在这里,你能猜想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你知道现在的两岸关系形式吗?”专家点评这两堂课的时候,引用了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文本的解读,与学生情感互动,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同时还指出,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或是为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总要牵强附会地设计诸如爱国、思考人生、道德规范之类的教学情境,而没有在文本本身的感染力上作文章。
3、提问设计于笼统、不具体,或是问题之间零乱、没有层次。这样的提问,学生没有了思维的方向与动力。一位教师上《海燕》,在学生自主品读时,仅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细读本文,赏析正面描写海燕形象的语句,说说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的回答就是把参考资料上的对某些重点段落的理解描绘出来,根本无从发现问题,也没有提出问题,解决的问题对自己的思维毫无益处。真正有效的问题设计首先需要扣住文章中心;其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层次;第三,要能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成功表述的愿望。
4、提问设计老套,没有创新。如《孔乙己》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我们的教师曾无数次设计探讨教学过程。有一个优秀课例,围绕“孔乙己”设计了三个问题。(1)围绕“孔乙己与‘酒’”这个话题,从课文的人物、场景、情节、结构等等方面读一读、写一写,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2)围绕“孔乙己与‘偷’”,从“偷”的目的、地点、方式、结果(打和笑)和根源,任选一个点进行品析,写出自己的简短发言稿。(3)选择一个角度,用一句话进行人物短评。这样的问题设计由易到难,真正把学生放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训练了学生认读、理解、质疑、辨析、综合、鉴赏等各种层次的阅读能力和勾画、摘录、归纳、比较、点评等各个方面的阅读技能,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了,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功感
误区之三:提问仅面向少数优生
课堂提问应坚持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但实际上,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只面向好学生、尖子学生,很少叫到中等生,差生更是受到冷落。我认为正确的方法是:教师提问时要求各类学生都要动脑筋准备回答,但在一般情况下先叫中等水平的,同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暗示差生注意听,待中等学生回答五六成或七八成时,再请尖子学生补充。有些好的学生可留待提问“卡壳”需要解除“危机”时再用。也可以叫“差生”起来尝试回答或补充,最好注意留出自觉回答的时间,鼓励差生和中等生起来回答问题。
误区之四: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等;或者我们的教师没有给答题学生适当的思索时间,评价时少了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有一位教师的公开课《紫藤萝瀑布》,学生回答描写“紫藤萝”的“情态”时,举了一例:“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教师呆了一下,随即让他坐下,然后在黑板上板书“情态”,对有失偏差的回答没有评价,因此形成了学生的错误概念。所谓“情态”是有关感情与态势。本文有多处词语描写紫藤萝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情态,如“挑逗、流动、欢笑、忍俊不禁”等,我们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明确的答复。
9.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九
论文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们可以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发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汉语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的语言,是人们平时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生素质的提高、综合发展和其他科目的学习都与小学语文的学习有很大关系。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各地的语文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应引起人们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创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理念落后。虽然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多年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转变,但是受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传统守旧,教学方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更改和变换,但由于农村教师得到的教学培训不充分,致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透,不能全面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更新较慢,仍然以课本和教辅教学工具为主要,使学生感到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导致教学目的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四十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大等特点,而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非常不利,最终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再次,教学水平偏低。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普遍偏差,再加上工资待遇偏低,因此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任教,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这些教师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方言,致使其教学水平偏低,这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同时,教师大多是当地人,不但要料理家务,有的还要加班加点做农活,这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到教学工作。
最后,教学设施较差。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近几年,农村小学生源越来越少,村集体不愿意也无力对小学进行过多投资,同时,政府对农村小学的投入较少,因此,与城市的教学条件相比,农村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则显得落后和陈旧,甚至是缺少教学用具和设施。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高,但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是很薄弱。此外,农村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常常不完善,一是教师数量不够,受农村条件影响,有些教师在农村待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调到条件好的地方,而新的教师又不能及时补充,因此会导致教师不够用;二是部分学科教师缺乏,有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一致。上述情况在农村学校非常普遍,频繁地更换教师会使学生的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师资力量的完善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改进策略。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彻底摈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要尽量地多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丰富教学方法。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好奇心大,而且对同一事物很难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学生走神,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习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等,使教学内容富有趣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配备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的强弱,基础设施的好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配备上要逐步完善,要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对各学科的教师都要配齐配强,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以齐备的教师队伍和完善的教学设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最后,提高教学水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热爱教学工作。尤其是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致力于农村教育事业。作为政府而言,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努力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环境,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农村任教,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丰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农村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多下功夫,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在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习多媒体技术,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政府必须在硬件设施建设、教师师资力量配备上加大投入。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0.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十
育婴里小学〃程毅
建国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据调查了解,笔者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尚有诸多误区,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也便没有问题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笔者曾听了一节“小蝌蚪找妈妈”的课,课后学生说全读懂了。我问:小蝌蚪游啊游,到底游了几天它们长出了后腿?学生哑然。其实,通过这节课,本来教师可让学生充分思考,以激发他们对青蛙的观察热情,贴近大自然,使他们依据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地表达。那样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且探索到获得知识的方法。但遗憾的是,老师却死抠教参,失掉绝好的机会。
误区二:作文──套用模式,写非所想
邹静之在《女儿的作业》一文中指出:“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故事。”有调查表明,某班对某一作文题目,大多数同学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格式都一样,都是在遇到某情况后,先作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如何如何,然后再喊几句口号。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套题,程式化,抹杀学生真实感受的现象仍很严重。老师把一些《儿童作文经典》之类的程式塞给学生去套,去抄,去代替学生的真实感受。这确是语文教学长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误区。误区三:语文作业──“熟能生巧”
调查发现,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抱定“熟能生巧”的古训,给不堪重负的小学生留下了没完没了的作业。除了如邹静之女儿所作的如对“灰溜溜”的解释,对按照“刻画描摹的非常逼真”来写出的唯一正确的成语“惟妙惟肖”一类的刻板和无谓的作业外,仅仅是小学阶段要掌握的那2500个汉字就足够让他们手忙脚乱了。一个汉字一定要写上几十遍吗?这是一项极为枯燥的作业,小学生因此就足以对语文课产生抵触情绪了,再加上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条文,段落等,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说严重点,这甚至对孩子们是一种摧残。反思:
读了上面的文章,我不由得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新的想法。作者所说的误区在日常教学中的的确确存在着,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关于误区一: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例如我几年前曾经在一个课例上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位语文教师在教一节关于“鱼”的课时,突然有一位学生起来问“老师,鱼怎样辩认公母呢?”教师先是一愣,但接着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个细节,她说:“这位同学所提的问题连老师都没想到,但我想鱼的公母对研究鱼是重要的。这个问题留作我们以后去做专门研究。这位同学善于思考,能提出问题,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咱们接下去继续讨论……”在这种教师设计的开放而又民主的教学环境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局限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
我认为,教师还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关于误区二:我认为要走出这一误区,首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表达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感受,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二是加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讲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深入的学习、认识欣赏,充分发挥想象,按自己的感悟去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
例如我在讲《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在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之后,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去描述或续写,想一下大雾漫天的情景,演一演回岸交令的情景,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即使是要分析课文,我也力求让学生主动地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情景,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你的灌输。
关于误区三:对作业问题我进行了认真反思,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
首先,汉字有汉字的特点,也一定有其记忆特点和记忆规律。学习汉字需要重复、再现,已达到记忆,但是怎样掌握合适的量,再现的方式及多化化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的小学教师在广泛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一个合理的练习量和练习间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再现并运用。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想通过某一次课外作业就使学生终身不忘是不现实的。如果我们教师人人进行这种研究,那么在正确的量化范围内再剔除掉那些无谓的作业负担,减负就会按照教育规律真正落到实处。相反而言,这一问题不解决,那么尽管桌面上的负担减了,但这些负担会终究转入地下,由那些不放心的家长再给补上这一“课”。一味依靠行政手段去简单划一地减负,必将走入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限制是否合理也是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
其次,我们教师还要研究作业与学生对语文课兴趣的关系,要尽量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思维,保持学习兴趣,又不会过分加重学生负担。我认为这里不但有作业量的因素,也有作业方式的因素。如何才能做到轻负高质,这是需要老师们精心研究的一个大问题。我愿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探索。
11.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十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创设特定情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入体验文本的境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体验和领悟文本中只可意会的东西。
一、设置语文课堂生活情境的误区
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设置语文课堂生活情境,成为许多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但由于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识不到位,对“生活”的理解过于偏窄,在创设课堂生活情境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由于受年龄、阅历以及地域条件等限制,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有些老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脱离学生的生活积累,硬要他们联系自己并不了解和不熟悉的生活来谈自己的体验,这样的情境创设离“真实”甚远,是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的。
学习《在山的那一边》,就要学生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难得见到大海的学生也许能够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对于长期生活在海边或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来讲,写这样的话题只能或者是无病呻吟,或者是胡编乱造;学习《沁园春·雪》,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北国雪景图,并谈谈感受,这肯定会让海南、两广等地的南方学生十分为难。这样的情境创设很难唤起学生的真实体验。
2.窄化对生活的理解
有些老师认为,创设生活情境,就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现实生活,作亲身的生活体验;就要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展览会、访问养老院等方式接触社会,了解生活。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观念的片面理解。
《童趣》教学中,教师利用半节课时间,把学生们带到校园里,组织他们到草丛里观察小虫子们活动的情形,到小池塘边寻找青蛙等小动物,观察他们的体态动作等。后半节课,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回到教室学习课文。教师试图让学生通过捕捉小青蛙、小虫子的形式,唤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但实际效果恰恰相反,许多学生的注意力被眼前的小青蛙、小虫子所吸引,很少有人据此回忆起自己童年生活的欢乐、多趣,甚至有些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生物知识与同伴讨论它们的体态动作、生活习性,语文课成了生物课。其实,初中学生对童年生活的许多有趣往事记忆犹新,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启发,就能唤起他们的回忆。有些教师,热衷于种种所谓联系生活的活动,而不是把精力集中于如何引导学生读书,以致让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
3.机械联系生活实际
有些教师机械地理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在教育与生活之间划上了等号。于是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动辄让学生就课文中的思想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谈自己的体会。
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在教师“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体会”的要求下,有的学生批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过铁路时违反交通规则;有的学生认为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教育不当。接受美学家伊塞尔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地理解和解释。”这种不顾阅读文本的主旨、意向和结构,随意地、生硬地联系生活而导致学生随意地理解和解释课文,甚至曲解课文的例子,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
4.无度拓展生活空间
有些语文教师,在追求教学生活化时,离开了课文去创设什么生活情境,结果往往把语文课上成“四不象”课。
《松鼠》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围绕“环保”这一话题,与作者展开对话,以“布丰,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谈谈自己对保护动物的看法。《松鼠》这篇说明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松鼠的特点、生活习性及其用途等知识。而这位教师将学生引向“环保”这一话题,且以此为拓展点深挖,完全背离了文本的方向。著名特级教师陈军曾经说过:“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是课文。”
课堂情境如何与生活对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挖掘课文中的生活,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种种情感,要准确估计文本的哪一点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尽可能地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不但与作者的心灵共鸣,而且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
二、设置语文课堂情境的导引策略
面对远离学生真实生活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等各种手段,通过多种方法,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步入课文情境。
1.引入音乐,创设生活情境
音乐是以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物质手段,通过有组织的乐曲构成听觉形象,直接抒发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表演艺术。音乐是非具象性的艺术,人们在欣赏时,能产生一系列的记忆、联想、分析、判断等心智活动。运用音乐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够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反映的生活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枣核》时,在拓展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听歌曲《我的中国心》,接着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课文与歌词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2)歌词与文中的华人朋友分别是通过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情感?(3)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寄托情感?(4)既然文中“话枣核”、“议枣核”中已表达了这种情感,那么去掉前文“索枣核”、“带枣核”的情节,不就更像歌词一样简洁了吗?
初中生未必有《枣核》作者那样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但张明敏的深情演唱,激发了学生自己思念家乡的体验,从而拉近了与课文作者情感上的距离,为深入学习、领会这篇课文创设了理想的情境。这位教师想让学生明白《枣核》这篇文章的情节如何设置,创作的方法和意图,体会情感的强度和浓度,如果就事论事地分析,未免单调。他在媒体设计中加进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并且准确地找到了能促进学生思考的和文本有着密切联系的“联结点”(主题的一致性,情感的通融性,情感寄托的方式,文字组织的特点,散文和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等),通过比较,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的“通道”,缩短了和文本的距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创造性,“同化”的过程中有“顺应”,教学目标(任务)顺利地达成。
2.组织体验活动,创设生活情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只有亲身体验、实践才会有对事物的真切感受,也才会获得“真知”。“体验式”学习正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觉去感知、体悟,去发现、创造。这种学习方式能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激发学生的想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对文本最深刻的领悟。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我体验的实践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达到“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理想境界,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石壕吏》,教师让学生从文中选几句话,为它们设计一组镜头。其中要求为“独与老翁别”设计一段“画外音”:“在天明的时候,诗人与老翁独自话别,心里面肯定有许许多多想法。那么这时候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把他想的内容用‘画外音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同学们想想,‘画外音该说些什么?”学生在深沉哀婉的《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中深情诉说。
课文隐含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教师没有简单告诉,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辨,而是巧妙地创设了一个饶有情趣的情境,为“独与老翁别”设计“画外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情感参与、内心体验的过程中,不仅读懂读好了课文,而且主动地内化课文语言,提升了思想认识,智慧得以生成,精神得以启迪。
一位教师执教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我想为大家读一段她写过的话,请大家打开笔记本,拿好笔,闭上眼睛,开始记录……”学生听记的是课文开头的那段话:“有时我认为,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学生们越记越困难,但他们始终都紧闭双眼,在他们不曾经历过的“黑暗”中,感受着海伦的文字。“记”完后,教师说:“同学们刚才几分钟里经历的,是一个盲聋哑人在她从两岁到八十八岁的漫长岁月里天天、时时、分分、秒秒所必须经历的;同学们刚才听到并且去记录的也正是这位盲聋哑人在她无声无光无语的世界里对于人生的严肃思考。”
无声无光无语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而这种经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很难一下子读懂海伦·凯勒那敏感的内心世界。这节课开头的闭着眼睛听写的环节,让他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视觉的珍贵,进而还能将这种珍惜之情推及其他器官,甚至生命本身。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去读课文,学生们就不会再将文章简单地解读为一个盲人对于光明世界的渴望,而是做好了与作者对话,与作者一起来思考生活的准备。
3.运用实物演示,创设生活情境
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可以使课文内容与实际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营造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增进实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有位教师教学冰心的《小橘灯》,面对学生普遍不知道小橘灯为何物的实际,自己制作了一盏小橘灯,并且在课堂上三次出示。第一次在导入时出示:“生活中,我们见过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灯,今天我带来一盏小橘灯,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作者为了纪念一个令人难忘的小姑娘,为什么不以《难忘的小姑娘》为题,而要以《小橘灯》为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课文。”第二次出示,是在分析“我”和小姑娘见面的段落时,让学生说说小橘灯的制作过程,并思考为什么作者要作细致的描写。第三次出示,是在提示课文的中心意思时,教师点燃了蜡烛,把小橘灯高高举起,激动地说:“大家看到的小橘灯的光的确是朦胧的、微弱的,但作者却说‘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这两者是否矛盾?”
教师利用毫不起眼的自制小橘灯,通过三次出示,为学生创设了理想的学习情境,步步深入地把学生引入对课文解读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体验中。第一次在课文导入时出示,通过实物,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一下子把大家带入课文的学习情境中;第二次出示,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小橘灯的制作,体会人物形象;第三次出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课堂学习引向高潮。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深刻地领会课文的主旨。
4.借助图画,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依文绘图,用线条色彩组成画面,把课文语言文字形象化,收到一图穷万言、尺幅览千里的效果。用图画再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课文情境,可以使学生看得清楚、想得明白,从画面中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而且由此及彼引发联想,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阅读体验。
教学《看云识天气》,教师考虑到虽然各种云彩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但学生平时一般不会留意各种云彩的不同特点,特地绘制了卷云、卷积云、交积云、卷层云、高层云、积雨云等云彩的教学挂图,将课文中对云彩的生动描写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触发他们对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云彩的联想,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
教学《中国石拱桥》,在讲解到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大拱和小拱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对照原文中“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句话,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精炼,重点抓住了“两肩”和“各有”两个词语的巧妙之处。课文中“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句话很容易被教师忽视,但这句话恰恰表现了赵州桥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优点。为了加深学生对赵州桥这一特点的认识,体会语言的准确精炼性,教师让学生对图画进行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对照文本,字斟句酌地去体会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赏析图片的同时也就加深了对赵州桥这一创造性设计的理解,增强了对勤劳并富有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很自然地实现了。
5.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创设生活情境
课堂教学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自然也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为了创设理想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美化课堂语言,用生动的语言、深情的表述,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和体验,与教师、课文作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教学《望岳》,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或者在影视作品里领略过”?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史上曾有多少文人墨客写诗作文讴歌它、赞美它,杜甫的《望岳》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大诗人杜甫去领略一下‘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初中学生并不都有登临泰山的经历,这是他们体验杜甫这篇作品思想感情的障碍。这位教师富有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无疑能够唤起学生对自己游览过,或者在影视作品中领略过的名山大川的记忆,从而联想到雄伟的泰山雄姿,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位教师以情显“形”,成功地用自己的导入语,创设了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教学杜甫的《登高》,教师一开始就用一段富有情感性的语言打动了学生:“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已经满身疾病。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接下来教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诗歌。朗诵完毕,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这里,教师运用形象化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
6.引用生活热点,创设生活情境
著名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执教《生命的意义》,在阅读之前,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很远的:首先,保尔生活的时代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闻所未闻的;其次,绝大多数初一学生对于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很少思考。为了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唐老师花了很多工夫。课前,他先布置学生去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他们对保尔其人有所认识。课上,当学生读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读不出感情时,他先给学生投影别尔嘉耶夫的一段话,随后讲了潘子浩的故事,让学生听韩红根据这一事件创作的歌曲《天亮了》,再问学生:“假如你是潘子浩,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再读课文。
让学生依托一个故事来思考问题,这本身就很符合初中孩子的思维需要。再进一步看,这个故事又有着极其贴近学生生活经历的地方——他们都有着疼爱他们的父亲母亲,生活中他们时时感受着父母的爱——这种“贴近”就使得这个故事中的那对父母特别令他们感动,也使得随后的换位体验有了进行的可能。这样,学生被一种能够打动他们的方式打动了,从一个凭借他们的心理、感情和思想基础能够进入的“入口”进入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学生心理图式与文本图式间的通道建成了。
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定要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也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必须充分考虑教材、学情等要素,更要考虑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要不要创设,怎样创设,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来谈学习课文的体会似乎成了每篇课文教学的必备环节,这种僵化的、公式化的教学设计是要不得的。
12.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十二
一、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认识误区
1. 在教学内容上, 将信息技术知识等同于计算机知识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内涵上来说, 信息技术的范围要大于计算机技术, 或者说, 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 因此, 计算机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另外,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 计算机教育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包括学生应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技能等。但信息技术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对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大容量等特点的认识, 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因此, 在小学教育中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育的做法是错误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信息文化内涵和外延。
2. 在重要性上, 信息技术是“副科”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于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关注远大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 因而对各教学科目的重视程度始终都围绕升学考试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 小学教育的课程被分为“主科”和“副科”, 由于信息技术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 自然就成了“副科”, 和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相比, 它们在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受重视程度很低, 认为这样的课程升学不考试, 反而会因为占用学生的时间和占用学校的资源而造成一种浪费, 从而造成小学信息课课时开不足或者被占用、师资力量弱、教学投入不够等现象,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也影响了信息技术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发展与普及。
3. 在教学目标上, 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上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单纯的教授计算机基本操作, 更不是单指学习操作系统的应用、文字的编排、网页的制作等, 而是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现实是, 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将教学目标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 成了单纯的计算机培训课。原因在于信息技术课程长期得不到重视,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信息技术教师不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 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准确, 完全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能力等。
二、走出误区的策略
1. 确立学科地位, 加强学科建设
要打破“主科”和“副科”的站队现象, 从素质教育的宏观角度确立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地位, 把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小学课程体系中数学、语文等课程等同起来, 在学科地位、教学设备投入、教学改革等方面加大投入, 促进学科建设。
2. 提高信息技术课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 建设一支专业水平、信息素养、教学技能等多方面突出的师资队伍是走出当下信息技术教育误区的关键。一是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任教, 保证对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科学、准确的把握。二是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 知识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知识, 才能保证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实施。比如, 组织教师到信息技术教育先进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 从而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深化教育改革, 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迫切性, 为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 创新教学方法, 推进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新兴的学科, 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还不太成熟, 探索出一套比较适合现在小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法, 是提高教学质量、走出教学误区的又一个关键方面。国务院副总理陈至立曾指出:“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方法去讲﹑去学﹑去考, 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 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比如, 有的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设置任务情境, 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教学过程, 并在任务的驱动下, 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形成能力等。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还有的教师创新了教学实践活动, 把小学信息技术课搬到了某大型企业的计算机控制中心, 学生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规模发展趋势。
13.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 篇十三
上蔡县华陂二中:董书长
摘要:当前,在实施英语新课标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教师对语法教学存在片面性认识,错误地理解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淡化语法教学。所以,重新认识语法教学问题很有必要。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正确地关照到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和实践性问题,认识到重视语言交际能力与语法教学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语法教学
误区
对策
在英语教学历程中,语法教学经历了多次变革。学术焦点,始终在重语法理论和重口语运用之间往复。然而,无论是主张“英语自然法”,还是上世纪的“英语意念功能大纲”,这些轻视语法教学的模式,最终都无法取代语法的教学地位,在理论和实践中均以失败告终。尽管语法教学,在某些方面遭到质疑,但长期以来,主流教学观念始终认为语法教学是语言类教学的必要条件。
当前,在实施英语新课标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教师对语法教学存在片面性认识,错误地理解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淡化语法教学。所以,重新认识语法教学问题很有必要。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正确地关照到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和实践性问题,认识到重视语言交际能力与语法教学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要认识到,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注重定位语法的角色,并在英语教学中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误区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一条主线。新教材语法项目繁多,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然而,实行新课改后,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一部分教师对语法教学失去重视,他们不再进行细细讲解,更不愿意花费时间探索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教材中众多的语法项目无法一一重现,使学生学过的语法很快遗忘,更谈不上运用自如。这已成为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
实施新课改以来,在一些课堂教学中,以语法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再是英语教学的主导方式,教师们不再对语法知识作专门讲解,也不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语法条文和机械套用基本句型等。对新课标英语教学认识的偏差,致使相当多的老师们片面强调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口语的重要性。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已经不重要了,并简单地认为实施新课标就是淡化语法教学,教师不用再关注基础语法,更不需要再研究语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他们只是对教科书上的语法内容照本宣科地读读讲讲过一遍,对语法知识缺乏深入研究。
由于学生对基础语法知识和知识结构掌握不牢,致使学生不仅不会用得体的英语准确地进行口头表达,更写不出几句没有语法错误的英语句子。只有等到学生进行英语能力测试,教学效果低下时,教师方才发现语法的重要性。殊不知,他们已经使教学走了弯路,耽误了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其实“,《标准》所体现的不是学生被动地从书本或教师那里接受知识的语言学习观,而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语言学习观”[1 ]。这说明,新课标下英语交际法的深刻内涵,是在口语交际中尽量回避语法的机械性,而在实际操作上,是离不开语法教学的。所以,经过初中一轮循环教学的许多老师在教学反思中也都开始认识到“, 不能忽视对语法的补充和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才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加以运用”。那么,教师在重视交流活动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语法教学呢? 语法教学又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呢? 笔者认为,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英语语法学习困难的成因
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究和对全年级同学的广泛调查,笔者认为,英语语法难学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英汉思维、英汉表达的差异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对问题的表述方法上,确实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束缚了学生,成为他们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比如说,在地址表述中,英文是由小地点到大地点表达;而汉语,则习惯于由大地点到小地点表达。再例如:汉语表述———桌上有几本书? 英语则表述为———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 he desk.这种表达的差异性,在扭转过程中,因需要调整、适应而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
2.语法项目纷繁复杂
每个单元都有新的语法项目。这些项目重现率低,运用机会少,也致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生疏。例如:在英语教材的单元中,蕴涵着各种基本句型和名词、形容词、代词等各种词性,还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等句式结构,以及相关的时态和语态的使用方法等等,都对学习形成压力。
3.语法教学单调乏味
语法教学由于理论性强,教师发挥性差,互动性少,使得教学内容枯燥而不具备生动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课堂气氛也往往沉闷,学生易产生疲劳心理。这些都对语法教学效果提出了挑战。教师若不能正视这些客观性,把语法带到生活情境中讲解,就会陷入枯燥教学境地。
4.课堂教学缺少兼顾性
一堂成功的教学,教师课前需要对知识点、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和环节有所把握,进行串接,精心设计。事实上,在新课标的教材内容中,有很多可以运用互动教学的章节和素材。如果教师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手法缺乏创新,一味地按照单一的讲解法去教,肯定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三、英语语法的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感到,要解决新教材语法项目多、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问题,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联系学生实际,教学生活化
掌握了语法知识,并不能保证语言的正确应用。语言教学不是我教你学,更不是我讲你听。语言不是听会的,就像游泳不是看会的一样。学习语法,必须结合学生大量的生活体会,将语法与生活联系起来,将语法知识生活化,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语法运用能力。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只要一提起“语法教学”,学生立刻就会想到“枯燥、单调和应试教育”。这使得在语法教学活动之初,学生就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注意将枯燥的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好,特别要注意激活学生的元认知,通过日常对话,谈论学生最感兴趣的生活话题,将他们原有的知识调动起来,增添学习的动力。
课堂教学话题,要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他们身边的事切入。一方面,这会使教学活动与生活经验贴切得比较自然,有助于启发学生能够讲得出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作进一步引导,积极鼓励,便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产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呼应教学。另一方面,在亲切的元认知中,学生容易找到自信,时常能用英语,讲出许多好的句子,使思维之门快速打开。他们在积极学习语法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自身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联系生活实际,使语法学习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英语语法课的良好前提。
2.注重能力培养,教学任务化
任务型教学中,任务都要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新课标对什么是“任务”进行了解释。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是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根据香港大学英语中心主任、应用语言学首席教授David Nunan 的论述,任务型语言教学应该遵循五大原则,即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性原则,任务相依性原则,在做中学原则和脚手架原则。那么,怎样理解并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原则呢?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其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生活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运用目的语言进行理解和交际,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表达的意义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是让学生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之中去理解语言、体验语言、运用语言”。例如,为了教会学生学会表示“许可”的情态动词“can”(常用于朋友之间),笔者在课堂上的任务设计为———李平早晨上学前,整理书包太匆忙,忘了带铅笔盒。课堂上要用各种文具,因而,他得向同学借。笔者模仿李平对某一同学说: Can I borrow your pen ? 然后再跟同学们说:今天还有数学课、语文课、语言课等等。笔者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李平还有可能用到什么文具? 假设自己是李平,请与周围的同学配合,完成借到文具的任务。接下来,学生回应四起: Can I borrow your ruler ? Can I borrow your pencil ? Can I borrow your rubber ? Can I borrow your knife ? Can I borrow your e2dictionary ? 还有的同学不知道圆规、三角尺怎么表述,就指着圆规、三角尺,说:Can I borrow t his ? 效果令人非常满意,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毫不费力地掌握了“Can I..?”结构。然后,笔者与同学们共同总结出,“Can I..?”结构是常用与朋友之间的句式结构。生动的教学交流使知识点快速为学生们掌握。
3.生动语法教学,教学情景化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先在课堂上讲解一定的规则,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练习,接着对典型的错误进行分析,要求学生课后背会各种语法规则,再配以大量的练习进行操练,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种形式,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而且往往收效不佳。如果将其转化为“视、听、说”教学的形式,并置于适当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就可以向学生真实而立体地展现语法的运用背景和使用环境,从而克服教师所设计的情景非真实性以及例句简单化、公式化等遗憾,为学生创立一个“摆脱母语羁绊,充分调动眼、耳、脑、口,对语言信息综合化的语言习得环境”。学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便于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愿望和渴望学会的热情。
例如,以有关“问路”的对话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问路”的真实情景,用投影展示出寻找目的地的路线图,然后,要求学生开展有关“问路”的对话:
A : Excuse me , can you tell me t he way to McDonalds?
B : Yes Go along 18t h street and turn right at t he second crossing.Go across t he bridge.You’ll fine the McDonald’s on t he left.It’s be2tween t he post office and t he cinema.You can’t miss it.A : Thank you very much.B : You are welcome.真实环境的对话操练,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掌握和运用有关“问路”、“指路”的词组和句型,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设法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讲多练,确实很有必要。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的语言材料,并经过充分的语言实践,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知识及规则。只有这样,学生在使用语言时才能脱口而出,真正学会使用语言。“在语境中教学语法能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语言和词语,而不是只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词的片面意思,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同一语句和词语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情景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3 ]。因此,创设语言实践情景,是英语教学中值得提倡的一种好方法。事实上,教材中有许多贴近生活实际、符合交际规则的对话题材。如,问候、自我介绍、问路、看病、购物和打电话等。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真实情景下的对话、角色表演,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这是创设情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4.了解学生兴趣,教学兴趣化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让学生对所学材料感兴趣,而兴趣常常产生于活动之中。当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时,其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都在积极发挥作用,对所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清晰,想象更加活跃,思维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因此,学习要活动化,活动要交际化,交际要真实化。这是实际教学运用的重要手法和技巧。教师应该把握语法规则,把教学设计成为学生感兴趣的交际活动,使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立体意识和谐地统一起来。
例如,以学习定语从句为例,活动刚开始时,初学者容易倾向于使用简单句,而不是按照要求借助定语从句进行交流。因此,当要求各小组运用定语从句来完成对某一个未来家庭的描绘任务时,个别学生会这样描述小孩的房间:“ The child’s room faces south.It is not big , but it is clean and tidy.”句子的表意很清楚,但是不符合要求。这时,小组同伴提醒他(她)应尽量用“The child’s room faces south , which is not big but is clean and tidy”来代替。这样的提醒,既帮助了正在进行描述的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句式,以符合任务要求,促使其注意新语法知识点在情景教学中的运用;同时,也提示即将参与描述的学生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一新的句型结构。在耳濡目染中,学生会渐渐地实现从“不知”到“有所知”、从“有所知”到“掌握”的转化;从而,为在接下来的自由交流中,有意无意地学会运用这一新语法知识点奠定一定的基础。
语法,是各种语言结构的基础。随着人们的语言认知和语言使用的不断发展,作为组织语言的语法,当然也要发展变化。语法教学,绝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它要根据情境变化而变化,要随着生活对它的丰富、演变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思考,认真研究,不断挖掘和探索新的教学手法,不断更新知识,找到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发展着的英语学科对语法教学的要求。
总之“,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从‘过于重视语法教学’这个极端走向‘完全忽视语法教学’的极端。语法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离不开语法教学。英语教师在理解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法时,一定要从国情、教情、学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学习、研究和使用各种语法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语言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不仅要设法让学生掌握某些语言表达方式,还要确保他们学会运用。
【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推荐阅读:
(论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及策略08-26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论文07-19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06-21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08-19
小学语文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研究10-19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10-01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07-27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09-2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讨的培训小结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