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调查报告(12篇)
1.城市人口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日 期
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如很多地区,发生一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等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四)行为短期化。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劳动合同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使他们居无定所,呈流动居住态势。行为短期化极易造成顺手牵羊,打一枪换一炮的犯罪动机。
五、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由于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管理工作的滞后,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字统计,违法犯罪案件当中,流动人口占50%之多。当前流动人口在管理上还存在以下弊端。
(一)管理体制不畅。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看,流动人口管理未真正纳入政府行政行为的管理轨道,有关部门
的管理机制,在确保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控能力,成为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新挑战。
(一)转变管理观念,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主体,尊重和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当首先考虑如何改善广大流动人口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使他们安居乐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流动人口应当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外人”看待,也决不能将他们视为治安恶化的罪魁祸首,随意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应当逐步减少对流动人口各种各样的限制。同时,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就业、改善就业环境、保障其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工作,为流动人口更好地工作与生活创造更加有序的社会管理环境,从而引导、促进流动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基层基础建设。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要以改革强化基层、创新建设基层、发展服务基层为目标,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研究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切实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基础工作方面,各乡镇应建立由综治、派出所、工商、计生、民政、司法等部门组成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公安、计生部门要以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为目标,大力加强以人口登记为基础的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和查验等项基础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有关情况,加强对具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性的高危人员的管理,积极预防、控制犯罪。在基层工作方面,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建设,积极发挥乡、镇和
疑人员的动向。
(四)树立“科技强警”观念,强化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一是切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加快电脑录入进度,确保流动人员信息实时登记、实时录入。二是加强信息检索工作。充分用公安部网上追逃人员信息,实行不间断的检索比对工作,及时从中发现在逃人员。三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旅馆业计算机联网管理的进程。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人力资源市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的建设步伐,并推动信息资源跨部门、跨系统的共享进度。
2.城市人口调查报告 篇二
平均月收入越低的老年人, 每年能够承受的教育经费就越低, 甚至于不愿意接受有经济成本的教育, 其中, 平均月收入低于500的老人, 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老年活动;在被调查的对象中, 表示愿意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人数占总比例的71.4%, 而表示不愿意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占28.6%;但是真正参与过老年教育活动的人数所占比例只有61.2%, 有38.8%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受访者中约有44.9%的老年人表示自己能够承受的教育经费平均每年在l00元以下, 100-200元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49.0%, 200-500元的占6.1%, 而没有受访者愿意接受每年500元以上的教育经费;所有受访者中认为老年教育很有必要的占总人数的81.6%, 可有可无的14.3%, 不需要的占4.1%。认为目前现有的老年教育活动能够满足需求的占总比例的12.2%, 基本能满足需求的占34.7%, 认为说不清的占总数的2.0%, 而表示不能够满足需求的占到了总受访人数的一半以上。受访的老年人中认为有必要设立有关部门来负责老年教育活动的占总人数的79.6%, 不需要的占14.3%, 不清楚占的占6.1%。
本次调查旨在分析和解决切实存在于老年人当前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对于有效提升葫芦岛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社会整体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快推进葫芦岛市老年教育的必要性
1.1人口老龄化时代迫切需要老年教育
1999年起, 我国已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并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2015年7月16日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 截至2014年底,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2.12亿, 占总人口的15.5%;其中约有2400万为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 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一支数量庞大的老年队伍正无可回避的存在于我们的视野当中,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老年问题都要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不可避免的规划项目。老年人空闲时间多, 常常不知道干嘛, 甚至容易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而发展老年教育, 就是解决老年问题的很好的途径之一。因此, 推进新时期的老年教育, 已然成为了目前我国这个人口老龄化时代的迫切需要。
1.2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老年教育
目前我国的老年群体是一只较为特殊的庞大力量, 他们既是构成社会及家庭亲密和谐的桥梁, 又是维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既可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 提高老年人的素质, 又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使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 推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使老年人在生活中有所好、有所为, 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和再社会化, 减轻社会压力;又可以增添老人对生活的热情,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爱好及特长, 更加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纽带作用。因此, 推进新时期的老年教育工作, 已成为人口老龄化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3老年教育能够使老年人“再社会化”
老年人是社会之宝藏, 他们经验丰富, 更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虽然他们不能再去一线挑大梁, 但如果加以正确引导, 并创造相应条件, 他们完全能够继续用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 加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老年教育, 有利于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睿智才能, 更能够使老年人再次走入社会, 发挥余热, 在社会中进行“再利用”。
2当前我市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 葫芦岛市很多人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很多老年人自身对老年教育的重视就远远不够, 认为其可有可无, 甚至根本没有去接受教育的意识, 使得老年教育远远滞后于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其实, 老年人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殊不知, “老”是一个谁也无法背逆的命题, 而一个人是否“老”, 除了看年龄, 还要看精神。充盈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幸福快乐, 人类更需要充实的精神世界。人在少年时总忙于读书学习, 中年时忙于生计奔波, 只有到了老年时, 才算是真正能有时间交给自己。那么, 又为何要浪费这来之不易的自由时光呢。
2.2当前的老年教育难以真正适应需求
在国家的提倡之下, 我市也开始重视老年教育, 很多地方开设有老年大学, 甚至细致到很多社区都设有老年活动中心。但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有很多老年教育重量而不重质。比较突出的是在课程的设置上, 受师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场所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还不能充分满足老年学员的社会化、个性化需求等等。另外由于我国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及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 使老年教育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对葫芦岛市老年教育的发展建议
3.1提高社会对老年教育的重视
首先, 也是最重要的, 是要提高社会、尤其老人自身对于接受老年教育的认识度, 认可老人受教育的意义, 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老年教育中去。其次, 社会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应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提高市民对老年教育的认可度和重视度, 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重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 充分强调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让社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老年教育中来, 让更多的社会人员关注老年教育, 鼓励社会成员以诸如志愿者、义工等方式参与到老年教育事业中来,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2老年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老年教育的形式不必只停留在“教育”。因为老年人不仅仅只有求知需求, 他们同样愿意展示自我、参与社会活动, 因此我们的老年大学应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学要, 为他们体现自我价值积极搭建平台, 可以开展第二课堂, 组织学员参与社会活动。再者, 可以积极开展高质量的社区化老年教育, 因为这种社区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便利的优势, 使更多的老年人就近参与进来, 能够有效的曾进他们受教育的积极性。
3.3把老年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结合
我国的老年教育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事业, 因此, 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靠政府, 更加离不开社会的资助。如果可以考虑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 能够让老年教育事业同社会的福利事业二者相结合, 使老年人接受教育成为社会给老年人的福利中的一部分, 让相当的资金投入到老年教育事业中来。相信有了福利部门的参与及帮助, 可以使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加顺利。
4结语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不断满足社会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仅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我市的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就我国现状来讲, 老年教育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 更需要提高社会和老年人自身的重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老年教育问题更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矛盾在我国日益突出, 随之而来的老龄事业发展问题也是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本文通过对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城市人口老年教育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研究, 以加快推进和发展葫芦岛市的老年教育事业为出发点, 对如何加强葫芦岛市老年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自主性、多样性、服务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了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老年教育,调查研究,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戈.当前我国老年教育的问题与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0 (5) .
[2]武国荣.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教育问题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9 (2) .
[3]人生贵善悟.北山梧桐.老同志之友[Z].2015年总第458期6下.
3.城市化须是“人口城市化” 篇三
尽管城市化的重要性在当下中国已经不容赘述,但是何为城市化,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城市化就是把土地从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将农田变为厂房和马路,至于原来农民的出路,并未认真考虑。也正因如此,中国的城市化被认为是“土地的城市化”,而不是“人口的城市化”。
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土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侵占农村资源的基础之上。城市发展需要两个要素,一是土地,二是劳動力,但在过去,土地的获得是通过低价征收获得,而劳動力则是以不公平的对价方式获得。如何让这两个被扭曲的要素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进行交易,则是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能否成功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城乡之间具有不同的禀赋要素,这会导致两者在经济和社会上的诸多差异。一般而言,相比较农村而言,城市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技能提升机会和更为便利的交通网络。虽然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不大,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是愿意在城市生活。
虽然媒体上到处是有关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和高房价等诸多“城市病”的报道,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城市人口还是在不断增加:2011年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比重更是达到51.27%,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而在1949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只有10.64%。
当然,中国的城乡差距和其他国家可能并不一样。在其他国家,城乡之所以会引起差距,可能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因素,简而言之就是:农业生产效率不如工业;城市大量的人口会带来规模经济,容易带来更好的公共服务。中国的城乡差距当然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仅仅归结到这里,则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如果仅仅是这方面的原因,那么农民完全可以通过迁徙到城市来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农民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享受城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公共福利,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走过的必经之路。
表面上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也与此相近,但是细细比较则不尽然。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中国农村的劳動力就开始向非农部门转移,但是由于户籍的限制,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城市化道路。直到今天,数亿个已经在城市里就业和生活的来自农村的产业工人,还是被称之为“农民工”。言下之意就是,他们虽然干的是城里人的活儿,但是在身份上还是属于农民。
如果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就会发现,当下中国城乡差距之所以成为问题,并不是因为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不重视,相反,可能是重视农村和农业发展的路子出了偏差,才导致现今的城乡发展不平衡。
有资料统计,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近10年来,我国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大了60%,城市人口仅扩大了20%。这就是中国的城市化更多的是一种“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口的城市化”,扩张的城市面积却不能够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这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并不是农民不愿意进城,而是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或者是说城市里的既得利益者害怕农民进城会降低其公共服务水准,从而给农民进城设置种种限制。
如果这个论证成立,那么解决城乡差距的重点并不在简单的“工业反哺农业”,也不是单纯的在农村增加资金投入和加强基础设施,甚至这些活動会导致负面效应,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来到了城市,那么农村过多的基础设施就可能会导致资金浪费。实现城乡公平的关键,并不只是增加三农投入,而是要在户籍这一身份限制上下工夫。
户籍问题之所以在今天显得特别明显,并不仅仅是“农民工”需要城市户口,更为重要的是今天老龄化的城市也离不开这个群体。由于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导致今天城市里的人口出现金字塔倒挂的局面。在劳動生产力没有根本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城市缺少劳動力的继续供给,那么城市的繁荣也将不可持续。从这个意义而言,改革户籍制度来得正是时候,无论是对城市居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
4.城市人口调查报告 篇四
近年来,荣成市积极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改革,将原属“条条”管理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移交社区居委会,实行属地管理,建立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提升了人口计生工作质量和水平。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周边村整体划归城市范围,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与此同时,伴随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许多“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重新回归社区,这些对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进一步深化属地化管理,扎实做好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对市经济开发区崖头街道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崖头街道辖26个村民委员会,2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2.9万人。
(一)居委会基本情况。24个居民委员会中,11个由原来的村集体转成居委会,但辖区范围有所扩大,管理班子延续原来村委(或是集团)管理机构,日常工作经费、场所、人员报酬均由原来集体承担;另外13个居委会为城市社区居委会,由新建城市社区重新规划而成,成立较晚,居委会工作人员多由街道办事处委派,经费由街道办事处负责。
(二)计生管理队伍情况。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由街道计生办直接负责管理,各社区居委会设1名专(兼)职计生工作人员,其工资待遇由街道办事处负担。社区居委会聘有计生协管员(楼长),根据居委会大小人数不等,人均管理在200户左右,计生协管员(楼长)每月享受100元左右津贴。
(三)管理对象情况。13个城区居委会中,最大的为华侨社区居委会共有2878户、6560人,育龄妇女1755人,最小的为蜊江社区居委会,共有1106户、3180人,育龄妇女542人,其余居委会规模多在1500-2000户左右,育龄妇女1000人以上。目前,每个社区居委会都有新建楼盘,随着居民的入住,管理对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辖区内流动人口育龄群众人员也在相应增加。
二、属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人口多,管理服务任务重。崖头街道管理人口数量约为全市人口总数的19%以上,流动人口数量约为全市的30%以上,单个社区居委会人口数量和人口规模远远超过一般行政村。受机构编制、人员报酬、经费以及办公场所等限制,通常一个2000—3000户的居委会,仅配备1-2名专(兼)职计生管理人员,管理服务任务非常大。同时,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新建住宅楼盘越来越多,如华侨居委会,新增海山逸品苑,可容纳住户1120户,三环居委会北区新建楼房达150多栋,可容纳住户4000多户,逐渐增多的服务对象导致计生协管员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增加。
(二)属地化管理体制不完善。在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对居委会的认同感不够,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认为自己有单位、有组织,居委会无权“管”他们,不愿接受居委会的调查及服务;失业、无业人员、户口空挂人员、流动人口人员等特殊群体,因为他们情况复杂,不易管理,居委会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等工作落实也较为困难。同时,因为受经费、场所等因素影响,部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不足,不愿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计生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很难发挥作用,协会组织尤其是在流动人口和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协会组织各项投入很难保障。
(三)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相对较少,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免费服务数量和质量还不高。崖头街道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约有3.5万人,虽然街道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服务对象人数众多,层次复杂,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相对粗放,已婚育龄妇女的普查率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还不高。加上特殊人群管理存在困难,个别新开发的城市楼盘和封闭的居民小区计生干部很难进入居民家中,由此给计生工作造成很大被动。
三、对加强城市社区人口计生属地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理顺体制,明确责任。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理顺体制,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职责分工。总的原则是:各镇区、街道进一步界定管理区域、明确管理范围,对辖区内的任何企事业单位,不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其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均由所在镇区、街道负责,管理服务对象为管理区域内的常
住人口育龄人群和流动人口育龄人群。一是依托社区,各居委会按照其范围的划分及分工要求,抓好各自辖区内单位和居民的计划生育工作;二是对各镇区、街道在辖区外自建的企业,与企业所在镇区、街道实行“双重管理、双重考核”的管理体制;三是街道与各相关部门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职责责任书》,通过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新体制,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属地化管理和服务网络,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服务互动、责任互担”的一盘棋管理服务体系。
(二)落实政策,稳定机构。一是严格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以落实计划生育相关奖励政策为突破口,通过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信任和支持。2010年,重点督促落实部分非公有制单位职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破产改制企业职工一次性养老补助兑现工作。二是全面加强基层计生队伍建设。建议在现有条件下按照100-150户/人的标准,聘任计生协管员,由市财政对计生协管员工资报酬进行补贴;按照居委会现在的管理范围和未来新增的管理范围,全面保证社区居委会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装备水平,真正做到有钱办事,有人管事。三是不断完善群众自治组织。以协会组织认证为抓手,积极推进计生协会组织向不同企业延伸,通过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建立计生协会示范点和流动人口协会工作示范点等典型带动的方式,不断加强计生协会自治组织建设,发挥计生协会功能,提升计生服务工作水平。
(三)严格管理,提升服务。一是搞好人口计生信息管理。逐步推动计生信息网络向居委会延伸。今年争取在有条件的居委会建立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终端,24个居委会有一半以上与街道计生办实现联网,实现计生信息的微机化管理。同时,结合人口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基础信息核查,逐步打牢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理顺“条、块”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属地管理。二是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通过落实违法生育举报奖励制度,集中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月活动,组织法院、公安、计生等部门对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开展联合执法,全面提升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在主流媒体开展计划生育宣传,营造良好的人口计生工作氛围。三是深入开展计生优质服务。认真研究落实计卫联合工作,强化计生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市计生服务站、基层计生服务站和社区服务中心作用,实行联合服务,尽最大努
5.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出炉 篇五
此次统计结果中,市域人口密度最高的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上海、厦门、佛山、广州、中山、汕头、郑州和无锡。
其中前8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超过了人/平方公里。
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深圳本土面积为平方公里,加入深汕合作区之后,深圳总面积达到了2465平方公里,仍是目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市域面积最小的。
仅看深圳本土地区(不含深汕合作区),人口密度已高达8821人/平方公里,是第二名东莞的两倍多。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本土地区还有一大部分是山体,也就是说,深圳的城区实际人口密度早已经突破每平方公里1万人大关。当前深圳本土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已经基本饱和。
七人普的数据显示,202x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56万,较新增了714万,新增人口居全国第一。在大量人口流入之下,深圳目前的承载力也逐渐趋于饱和,特别是住房、教育、医疗的短板较为明显,深圳的公共设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深圳的落户门槛也在提高。
202x年5月25日,深圳市司法局官网发布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高了对学历型人才落户的底线,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
毗邻深圳的“世界工厂”东莞位居第二。面积仅2474平方公里的东莞,在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近年来,东莞的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大量人口流入。七人普数据显示,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东莞全市常住人口增加224.64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了1046.66万人,202x年进一步增至1053.68万人。202x年东莞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259人,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级市,在所有城市中也仅次于深圳,位居第二。
上海的人口密度达到了3926人/平方公里,位居第三。上海不仅人口密度高,而且建成区规模大,城区人口规模大。上海是我国城区人口最大的城市,七人普数据显示,上海城区人口达到了1987万人,比第二名北京多了200多万人。
什么是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平方千米,以世界70.57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47人。
2022世界人口密度排名前十
2022世界人口密度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日本东京、印度新德里、中国上海、墨西哥城、巴西圣保罗、印度孟买、日本大阪、中国北京、美国纽约、埃及开罗。
2022世界人口密度排名前十的国家:
第一名:摩纳哥
第二名:新加坡
第三名:马耳他
第四名:孟加拉国
第五名:毛里求斯
第六名:韩国
第七名:荷兰
第八名:印度
第九名:日本
6.城市人口调查报告 篇六
1.1 地理位置:
平谷区地处北纬40°0征地1′44″~40°22′39″、东经116°55′20″~117°24′09″之间,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 距北京市区70km, 属北京市远郊区 (县) , 于2002年4月撤县设区而成。境域东西长35.5m, 南北宽30.5km, 总面积1075km2, 平谷区西北与北京市密云县、西与顺义区接壤, 南与河北省三河市为邻, 东南与天津市蓟县、东北与河北省兴隆县毗连。
1.2 发展定位: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年) 》对平谷新城及地区发展的定位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 京津发展走廊上的重要通道之一。平谷区要引导发展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制造业, 以及物流、休闲度假等功能。同时还确定了平谷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
1.3 未来发展:
根据平谷区新城规划, 全区2004年城镇用地面积为2240hm2,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54m2/人, 高于国家规定上限水平 (120m2/人) 。按照《平谷新城规划 (2005-2020年) 》的制定, 2020年平谷区总人口将达到61.4万人, 非农业人口44.6万人, 农业人口16.8万人, 2020年平谷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8km2, 人均建设用地116m2 (参考) 。
2 基本数据
2.1 平谷区新城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如表1。
2.2 1982-2004年平谷区人口:如表2。
3 平谷区2020年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
3.1 平谷区2020年城市人口预测
前提条件:将年份改成序数, 令1982年为0, 则1986年为4, 依次类推。可得表3。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各个散点图, 添加趋势线后根据其R2值分析可得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R2值比较大, 因此根据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预测平谷区2020年人口。 (如图1)
2020年即序数为38, 代入方程y=26433e^0.0738x, 可得2020年非农业人口为436598.2。 (见图2)
首先根据原始数据画散点图, 添加趋势线后R2值为0.9676, R2值偏低, 因此所得结果误差较大。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农业人口逐渐减少, 因此去掉前三个点, 再次画散点图, 添加趋势线可得R2值为0.9733, 较高, 所得结果误差不是很大。
2020年即序数为38, 代入方程y=-6495.6x+402028, 可得2020年农业人口为155195.2。
由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加合即可得到总人口, 为591793.4。
注:资料来源于《平谷区新城规划 (2005-2020年) 》
注:添加趋势线时设置截距为26433 (1982年的非农业人口数) 。
3.2 平谷区2020年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 (见表4)
根据调查情况, 平谷区现状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54m2/人, 高于国家规定上限水平 (120m2/人) 。由于平谷区现在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54m2/人, 大大高于上限水平, 再根据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所以在2020年应争取减少到国家规定的上限水平。以120m2/人为2020年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乘以预测的2020年的非农业人口数, 可得2020年平谷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2.4 km2。
根据平谷区新城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结构以及《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中规划建设用地结构表 (表5) , 把2020年城市用地结构 (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 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定为29% (现状为28.44%) 、25% (现状为31.52%) 、8% (现状为5.22%) 、8% (现状为2.29%) 。根据此可算出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陆地建设面积分别为15.2 km2、13.1 km2、4.2km2、4.2 km2。
单位:人
资料来源:平谷区统计年鉴
注:该趋势线是在原数据的基础上去掉前三个递增的点所得。
摘要:城市规模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通过对平谷区新城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结构、1982-2004年平谷区人口的基础数据的分析, 预测出平谷区2020年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
7.人口膨胀:城市不能承受之重 篇七
世界上任何一个特大型城市都面临着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从长远看,解决城市人口容量问题的关键或许并非人口数量本身。破解“北上广”人口压力的关键,在于消除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空间上的均衡分配。
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努力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被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未来五年工作的重点。一时间,北京调控人口规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不仅是北京市,包括上海、深圳等城市,迅速扩大的人口规模与城市的土地、环境、水资源等之间不协调的状况日渐突出,并已成为地方“两会”近年来关注的热点。
与此同时,“用工荒”现象近年来在东部沿海地区频繁出现,“逃离北上广”的歌谣在网络红极一时。
一方面不断涌入,一方面去意萌生,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该如何破解大城市人口规模谜局?
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3月15日早上8时,北京市国贸地铁换乘站内人声嘈杂,人群沿着通道缓慢地向前挪动,平常看似宽阔的通道变得密不透风。“唉,人真多!”不时会有乘客发出这样的叹息。而在同一時刻,小汽车也在马路上排起了长龙。
这个拥挤、拥堵的场景,发生在北京的每一天上下班时间,也发生在上海、广州、深圳,甚至很多中西部城市。
所有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人口增长主要靠自然增长。北京大学教授李强在上海世博会论坛上曾表示,共和国建国初期,城市人口比例为10.64%,1978年则是17.92%,城市人口比例变化很小。
进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期,大规模人口流动逐渐成为常态。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清楚地诠释了这一点。198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为19.39%,1999年达到了34.78%,2008年就达到了45.68%。“扩张极其迅速。”李强说。
大城市的变化尤为明显。北京市2010年统计年鉴显示,从2002年开始至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增长率以超过20%的速度大幅增长,最高时达37.97%。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的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总数为197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人、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726.4万人,不仅突破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末常住人口1625万人的控制目标,而且提前十年突破了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所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为1800万人的目标。
上海亦如是。根据上海市2010年统计年鉴,2009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1921.32万人。而根据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上海市2020年总人口规模为2000万左右。据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上海人口将达到2250万人。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从一个小渔村一跃而成为现代大都市,在经济发展创造奇迹的同时,人口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30万人迅速窜升到2009的近900万人。
人多,成了每一个居住在东部沿海大城市乃至中西部省会城市的百姓的共同感受。各地统计数据显示,包括武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城市,近年来人口数量也急剧增长。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城市化快速推进的30多年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使得流动人口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一倍。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在2000年还不足1亿人,2009年已经到2.11亿人。其中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达1.57亿人,约占现在整个城市劳动力人口的一半。
一年一度的春运,成为这一数字的生动注脚。
增长为何如此快速
专科毕业的李波已经在北京“漂”了近5年。毕业后来北京“追求人生梦想”的他,在5年时间里换了4份工作,现在是中关村某电子公司的业务员。记者碰到他时,他刚刚从老家相亲回来,“对象是老家的中学老师,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留在北京,哪怕在郊区”。
李波的想法颇具代表性。北京地铁很挤,车很堵,生活压力很大,但这里有国家大剧院、鸟巢,有北大、清华,有故宫、长城……多年来,作为首都的北京,以其在经济、文化、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人来到北京,而北京也以包容、开放和平等的姿态,成就了无数北漂者、创业者甚至“蚁族”的梦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姜向群分析,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大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进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期,以文化教育和产业发展为特征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现象大量增加,“从根本上来讲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使然”。
人口在增加,城市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不仅定位于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定位于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去年北京市又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目标。“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框架也已基本形成。
“每一种功能定位必定要求与之相配套的各行业的深入发展,也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人口的聚集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姜向群说。
姜向群表示,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增长是近些年来北京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和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导致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快速膨胀。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认为,北京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其深刻的发展阶段的背景。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地区发展不平衡。
进一步讲,目前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或许进一步加速了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
同时,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这一时期却处于较低水平。上海市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上海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负数。截至2009年年底,上海市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数已达315.7万人,占当年常住人口数的比例已经超过16%,按照国际上的通常看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可说是处于老龄化社会。
“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又面临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所导致的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需要从外地引进。”姜向群说。
这已是很多国内外大城市的共同发展经历。
理性看待大城市人口规模
从国际经验看,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并非中国独有。多位专家告诉记者,从国际经验看,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迅速向大城市聚集是一种规律性现象。
复旦大学教授王桂新分析,由于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可以创造更大的集聚经济效益,而且大城市也有利于碳减排,所以大城市化就成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使纽约、东京等超级世界城市,目前仍是全球主要的人口集中迁入地,其人口规模仍呈增长趋势。受这一规律支配,我国的城市发展也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大城市化趋势。
不过,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还是给大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跟上的情况下,交通、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公共安全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以水资源为例。根据北京市2010年统计年鉴,北京市2009年全年供水(用水)量为35.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26.6立方米,人均年用水量仅为85.2立方米。“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北京区域环境人口承载力。”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在其研究中曾如是表示。
北京市2005年版总体规划曾就此专门作出论述:“根据预测,在考虑内部挖潜和南水北调入京等措施前提下,北京市2020年规划可供水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多案例的统计分析,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年以上是保持现代小康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标准,按此标准和可预见的经济技术水平,北京的水资源可承载人口为1800万人左右。”
赵磊表示,在充分肯定外来人口对北京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交通拥堵、教育资源不足、看病难等都是这一矛盾的表现。
不过,以资源计算城市人口承载力是否科学也存在不同看法。王桂新认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城市以外地区,城市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能源和人才、劳动力主要依赖于城市以外地区的供给,城市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业主要依赖于城市以外地区的消费。可以说,城市以外地区原材料、能源和人才、劳动力的供给及对城市产品和服務的消费需求,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和保障。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或其承载力,主要决定于城市以外地区向城市提供多少原材料、能源及人才、劳动力和对城市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消费需求规模有多大,而并不主要决定于城市本身。北京也同样如此。”王桂新说。
姜向群也认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并非一成不变,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容量问题。从国际上看,国际化大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如果大规模控制人口规模,是否有碍公平?是否会影响到城市未来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若大幅度的控制人口规模,可能会使北京陷入封闭境地,阻碍劳动力的流通,而且大幅度控制人口规模与北京市开放包容的姿态以及北京的发展目标相背离,可能最终会阻碍北京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姜向群说,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口的调控和管理,但这并不是指大幅度控制人口规模,限制外来人口进城,而是加强对已有人口的管理,对人口调控也应尽量采取经济手段而减少行政命令。
赵磊透露,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让所有北京人都成为健康的北京人,只是广义的概念,并非纯粹的户籍概念。
王桂新则表示,虽然我国大城市已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所谓的大城市病,但大城市的承载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带动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都未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他举例道:按照北京市2010年统计年鉴,2009年,北京市人口密度为1069人/平方公里,同一时期,东京都人口密度6119人/平方公里,为北京市人口密度的5.7倍;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都和埼玉、千叶、神奈川三县)的人口密度为2624人/平方公里,为北京市人口密度的2.5倍。
如何调控城市人口规模
尽管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目前人口是否“超载”有不同看法,但人口规模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调控人口规模需要标本兼治,却是专家学者的共识。
“北京人口问题与其说是人口规模问题,不如说是人口空间分布问题。”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张强表示。
建设新城市是各国首都应对大城市发展困境的普遍做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规划了建设包括顺义、通州、亦庄等重点新城在内的11座新城,以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新的重点区域发展。
然而,由于中心城功能不断加强,新城的作用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
一个例子是,沿着北京市轨道交通向外蔓延的多是住宅楼盘,而不是就业场所。用这样的方式疏散人口,国际上并无多少成功经验。
例如,二战结束后,伦敦通过实施大伦敦计划,将市区的就业功能向外围新城疏散,成功带动了人口疏散,推动了区域平衡发展,缓解了市区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主持编制的《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正是希望收到这种功效。
杨开忠认为,应抓住国家规划和建设京津冀都市圈的战略机遇,通过产业、技术、人才输出,积极诱导北京人口向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以河北曹妃甸、黄华港为两翼的沿海产业带转移,并以廊坊、香河、三河、燕郊、涿州、固安等为重点,积极促进以“住在界外、工作界内”为特色的沿边界人口经济带形成和发展。
“分散北京主功能区的作用,加快卫星城建设,特别是卫星城生产生活功能的配套建设,是解决北京市人口过度聚集的治本措施。”姜向群表示,现在和未来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措施,既需要人口调整,更需要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的调整和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集中力量打造“业城均衡”的综合新城,也成为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
从长远看,解决城市人口容量问题的关键或许并非人口数量本身。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北京、上海等地优质资源的转移带动各地均衡发展,再让这些城市人口相对“变小”的同时让外地城市“机会”变大,是长远之路。
“什么时候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得到有效解决,那也是‘北上广’这几个大城市人口压力解除的一天。”赵磊说。
专家看法:
复旦大学教授王桂新:控制人口不止是修修补补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集聚经济作用的影响,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有其自动调节机制。但目前城市难以形成这样的体制,相反还存在使城市人口规模更加过大或尽可能大的倾向。控制大城市人口膨胀、治理大城市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必须摒弃抓小弃大、修修补补的传统思维,必须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等大系统框架内加以综合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姜向群:从城市功能角度破解人口问题
应突破北京的发展行政区划界线,与周边省区协调发展,将北京市的功能扩散到其他地区,降低北京市原有功能的集中度,比如文化教育、医疗、休闲娱乐、养老康复等设施完全可以与周边其他省区资源共享,既带动周边省区的发展,又可以缓解北京市的人口压力。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张强:从制度衔接上找到突破口
北京人口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城乡一体化”,应把注意力重点从前十年侧重于户籍、就业、保障、服务等各项制度的单向突破,转到侧重于解决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套与衔接问题。尤其不应简单地以“农转非”的办法来改变户籍制度,而应探索现行户籍制度下让农业户籍人口全面进入城市社会服务体系的制度突破。
2010年3月25日,联合国发布报告称,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重要转型。1980年,中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中国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又将有107个城市加入这一行列。
8.流动人口的增加利于城市发展 篇八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流动人口的增加利于城市发展。首先明确几个概念:流动人口是指,为了满足自身对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异地工作生活的人口,包括流入和流出人口。而流动人口的增加是指流入和流出人口的双向增加,而不是单纯的指某一地区流入人口的增加。城市发展则是指,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据《中国流动人口报告2012》显示,人口流向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国家重点培养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多向集中转变。因此,当下的现实表明流动人口的增加是日趋理智的增加而非盲目的增加。
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从生产方面来看,流动人口的增加为城市带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为城市带来的科技、管理等生产要素与农民工带来的劳动成果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一个农民工一年创造的价值80%都留在了城市,可见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城市的发展贡献巨大。从消费方面来看,流动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刺激了城市消费,带动了交通、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所以,流动人口每年的生活消费对于城市的消费拉动力是巨大的。同时我们看到流出人口释放了一部分城市资源,给城市一些缓冲空间,正是二者的动态发展,城市的经济才能稳步向前。第二,流动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社会效益。
首先,流动人口的增加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无论是城市和农村,还是城市之间,流动人口的增加都为不同文化提供了更多碰撞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不同文化之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才是主流。以深圳农民工街舞团为代表的农民工艺术团体用朴实的方式表现了城市文化,因而流动人口的增加使得文化间交流的更频繁。
其次,流动人口的增加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流动人口中很多从事了快递员、保姆等服务性工作。他们吃苦耐劳,在城市中立足,为城市创造价值,方便大众。这样,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城市才得以真正发展。
我方并不否认,流动人口的增加会给城市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问题全部归咎于流动人口的增加。因为问题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城市发展与管理的矛盾;并且我们不能因为流动人口带来的一些弊端而因噎废食,拒绝流动人口,这并不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9.城市人口调查报告 篇九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从我国公安部门统计城市暂住人口的时间标准来看,城市暂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城市居住三天以上的人口。
城市流动人口可分为正常流动人口和非正常流动人口两大类:正常流动人口包括探亲访友、旅游、求学、公务、劳务等类型的外地人员;非正常流动人口则包括盲目流人城市的无业游民、乞丐、逃避计划生育的夫妇,流窜作案的犯罪分子和逃避通缉的罪犯等。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流动人口规模大,一些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常往人口;第二,经济性流动人口比重高,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大规模的“民工湖”;第三,人口流动周期长,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滞留时间普遍加长;第四,经济发达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且流动人口的构成日趋多样化。
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搞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主要应从如下四方面着手:
(1)限制流入量与居住时间。
(2)完善法制,依法管理流动人口。
(3)区别对待,分类分片归口管理。
(4)制定规划,把流动人口纳入规划管理的轨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严重束缚了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动的双重壁垒,但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与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已成为人口流动强大的力量源泉。即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人们仍然千方百计努力克服流动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什么人在流动?流动人口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流动?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现实必然导致其流动过程的复杂性和产生问题的多样性。因此,把握流动人口构成及其基本特征不仅是正确认识、理解流动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和面临主要问题的前提条件,而且是正确处理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把握人口流动规律、改善人口流动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必要前提条件。城市流动人口必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特殊性表现为收入与工作不稳定,居住与生活不稳定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有限性。所有这些都给流动人口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对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流动人口状态和过程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从目前掌握的近期调查数据来看,流动人口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力在流动。在流动人口中,15—45岁之间的年轻劳动力成为流动
人口的主流。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无论是第五次人口普查所显示的有69.9%的流动人口年龄在15—49岁之间,还是近期内调查结果所得到的流动人口年龄构成,都体现出了这一显著特征。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3年9月进行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表明,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又如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也表现出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显著的年龄聚集特点,调查表明与全体登记人口年龄结构相比,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80%以上。
第二,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为主。流动人口除了年龄构成年轻的特点外,流动与不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大不相同。流动人口家庭户内流入城市与未发生流动的户籍地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有显著差异。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远远高于流出地农村人口初中文化构成比重,这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反映出相同的结果。2004年6城市流动人口调查表明,在流入本地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绝对优势,占流入本地流动人口的70.17%;文盲和半文盲比重相对较低,仅占4.66%。未流动人口家庭成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流入本地的调查对象中,其他未流动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人口仅占51.44%。
第三,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流动人口家庭户中哪些人发生流动,哪些人没有流动,流动人口家庭按流动与不流动划分的对比研究还比较少。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登记人口中,流动人口调查对象户均人口数为4.33人,流入本地户均规模为2.11人,也就是说平均每户有2.22人没有发生流动,即流动人口平均带动能力为1.11人,流动过
程中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小。在被调查人口中,举家流动的被调查者为1312人,占全部被调查者的26.78%。同时,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配偶的为3039人,其中夫妻一同流动的被调查者为2283人,占有配偶的75.12%;夫妻没有一同流动的人口为756人,仅占有配偶的24.88%,由此可见,夫妻共同流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也就是说其他家庭成员留居户籍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一同流动的可能性相对小一些。由此可以推断,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举家流入本地的家庭流入量相对较弱,总的具有明显的非完整家庭流动特征。
第四,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流动人口流动诱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流动人口对收入状况的考虑是流动人口跨越城市化障碍、克服流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重要诱因。虽然收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但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登记流动人口收入情况仍可以粗略地看到,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接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由此可以推断,与流入地劳动力收入相比,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流动人口不仅在收入分布上存在收入较低的特点,而且收入分布的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显然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月均收入比落后地区高一些,如广东东莞、江苏常州等地流动人口收入相对较高,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上的流动人口的比重分别占89.1%和77.4%;而河南洛阳、甘肃兰州、四川成都流动人口收入较低,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比重分别占69.18%、67.29%和62.92%。
第五,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流动人口居住生活条件较差已经从多次流动人口调查中反映出来,从总体上看,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比较复杂。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来看,流动人口的主要
居住方式为集体宿舍、自租房和与家人租房为主,其中住集体宿舍的占27.84%,自租房占20.98%,与家人租房占25.57%,三者合计占74.9%,而自购房的仅占2.47%。从居住条件来看,38.83%的被访者使用室内冲水厕所;使用公共冲水厕所的占31.31%。在被调查者中使用冲水厕所的占77.23%,非冲水厕所占22.77%。另外,从午餐的就餐状况来看,有48.94%的人自己做饭,雇主包饭的占27.14%,而自己买饭的仅占11.24%,合伙做饭和其他就餐类型的人所占的比重就很小了,不到10%。上述结果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流动人口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以及工作场所与居住场所距离较近的特点。
流动人口上述主要特征是研究流动人口发展态势、政策环境和流动人口经济、生活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问题所必须认真考虑的。经过20多年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迅猛增加,到200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数为1.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如此庞大的流动群体不仅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农村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毋庸置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和区域不均衡、强烈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愿望和发展预期形成了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的基本动力。流动人口规模的大小和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对流动人口总量和结构分析技术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方法论上来看,流动人口预测方法主要以宏观人口分析模型为主。然而,影响人口流动因素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因此,传统的宏观人口分析模型很难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结果。未来的流动人口分析和预测需要把握流动人口不确定性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宏观环境变量和微观个体特征两个方面的影响,才有可能在分析技术与方法上有所突破。从宏观上
10.超七成流动人口希望落户城市 篇十
流动方式
个体劳动力变家庭化迁移
调查显示,超六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与全部核心家庭成员在流入地共同居住。
这些80后的年轻人,选择的流动方式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进入城市不仅是为了挣钱,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新期待;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超过六成的80后流动人口,最近3年没换过工作。
《报告》分析,家庭化迁移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更容易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增强其幸福感。《报告》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流动人口相关的政策要适应家庭化流动趋势,满足流动人口家庭而非个人的需求。
工资收入
4月平均收入3287.8元
国家卫生计生委调查显示,今年4月就业流动人口的平均工资收入为3287.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流动人口主要就业于私营部门或从事个体经营,就业集中在制造业等五大行业。
制造业一直是吸纳流动人口就业最主要的行业,但近两年流动人口在制造业从业比例连续下降。2013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制造业从业人员比例为33.3%,较2011年下降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出现上升趋势,2013年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0.1%和11.3%,比2011年分别上升2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婚育状况
已婚育龄妇女1/4“流动”
流动人口一直是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弱势人群。国家卫生计生委推算,2012年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约6307万人,占全国已婚育龄妇女的近1/4。流动人口家庭上一年出生的孩子数量约占全国同期出生数量的1/3,已孕妇女选择在现居住地分娩的比例已接近70%。
王谦说,在孕产期保健、儿童健康管理、预防接种等方面,流动孕产妇和儿童是卫生计生部门应关注的重点人群。同时,新生代流动人口婚前同居、婚前怀孕、生殖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这些对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是挑战。
焦点
流动人口不是“超生大军”
近年来,曾有大城市为控制人口增长,对流动人口的升学、就业、购房等,出台诸多限制政策。还有人认为,现在各地计划生育政策只限制本地城市户籍居民,流动人口可以随意“超生”,缺乏监管;而且,多生的孩子,还要占用城市的各种公共资源。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明确表示,流动人口家庭的生育率与总人口平均生育率相差无几,他们不是所谓的“超生大军”。
为什么大家感觉流动人口的生育率会高?王谦表示,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流动人口确实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来得多,农村的生育率原本就比城市要高一些;二是当地计划生育管理比较严格,生育率比较低,于是这种反差愈发让人感觉外地人生得更多,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王谦称,现在的流动人口绝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小品中“超生游击队”的形象,“这个观念已经过了20多年了,我们对流动人口的印象应该有所改变了”,王谦说,我国流动人口早已不是简单的“农民工”概念,这个庞大的群体,越来越多元化,素质也越来越高,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率则明显下降。(新华网22)
11.城市人口调查报告 篇十一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没有人口的城市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人流涌动的广东、浙江、江苏经济发展经验证明,人口集聚的城区是培育财力、增强发展后劲最重要的源泉。反之,人口集聚缓慢,就会导致城镇化进程滞后,直接制约二、三产业的发展,弱化城市功能,使得城区内国民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什么可以吸引人口集聚呢?
(一)就业岗位是否充裕,择业环境是否宽松
经济型流动人口是目前专家认可的推动城市专业化和提升城市工业化水平和振兴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特点一是为了经济发展需要而拓展空间,二是寻求谋生和就业栖息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改变先安居后兴业的思维定势,考虑的是哪里可以找到提高生活水平、事业发展和家庭安居的地方。
(二)生活成本是否适当,配套服务是否完备
除少数投资兴业者可以在一个新的城市内,通过自己的财力获得良好居住环境外,新近流向城市的务工人员多数缺乏对口的培训和技术,很难马上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难以融入城市社区。所以,同样的生产工作环境下,城市的生活成本是否可以让这些外来人口承担,他们及其家人在求学、诊病、购物、娱乐休闲等方面,是否可以享受到多元化的便利服务,将是集聚人口必要因素。
二、钦州集聚人口的潜在优势
(一)产业优势
近年来,我市积极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全面实施“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发展战略和“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战略,强力推进“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三大科学引擎,构筑起良好的产业优势。特别是随着我市中石油、林浆纸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的投产和开工,以及二、三产业规模的不断升级和滨海新城建设的逐步推进,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为人口集聚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交通优势
钦州海、陆、空的交通都非常便利。海上交通优势突出,钦州港直接通航能力已达到6万吨,现在正在建设10万吨级的航道,建成后乘潮可以进15万吨到18万吨的大船。加之钦州进入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航线很近,海上运输成本比国内很多港口都要低,海上交通前景广阔。钦州陆上交通便捷,有多条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在这里交汇,公路四通八达,是北部湾沿海地区交通枢纽。钦州的航空可利用周边的南宁和北海两个机场,都在100 公里左右,1 小时左右的车程,十分方便。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吸引区内外人口前来定居。
(三)城镇化优势
在广西沿海三个地级市中,钦州的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这是钦州区别于北海、防城港的地方,也是钦州加快市区人口集聚最大的潜力所在。随着“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钦州形成了互动并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铺就了农村小康社会的道路,实现着广大农民向往都市生活的梦想,从而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为农民变市民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生态环境优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更加重视。近几年,我市大力推进“园林生活十年计划”,加快建设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魅力之城,努力构建通江达海、人居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市区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不久的将来,市区将是钦州乃至北部湾经济区最适宜的居住地。
综合考虑钦州市区的实际情况和潜在优势,要加快市区人口集聚,可以采取“三三制”办法:1/3的人口来源于市区现有市民;1/3的人口通过提高钦州市现有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1/3 的人口通过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制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优秀人才到钦州工作或创业。
三、加快钦州市区人口集聚的工作建议
未来城市发展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实现我市到2020年完成100万人口的目标,增加人口、集聚人口已经迫不及待。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实施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加快带动人口集聚
领军人才集聚对产业转型、经济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行业的快速崛起,都伴随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集聚过程。通过引进领军人才,发挥领军人才的“领军”作用,带来创新创业团队,带动产业发展,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吸纳更多人才和劳动力,加快人口的集聚。结合我市而言,就是要实施“535”人才引进工程,即重点围绕我市实施“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力争用5年的时间,在石化、造纸、电子、能源、粮油食品、冶金、物流等七大产业引进35 名领军人才,通过这35名领军人才带来30万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并带动我市七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又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人才实现就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人才工作虽然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率先走在前列,在领军人才引进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客观地讲,我市领军人才引进工作还没有在全市形成深刻共识,县区间的不平衡性也较大。随着国家和自治区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地区领军人才的竞争已呈白热化。面对这样的形势,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必须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投入,推进领军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发展,并以此为牵引,加快市区人口的集聚。
(二)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拓展集聚人口就业空间
近年来,我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规模小、信息少、功能弱、规范差等问题,不能满足大规模人口就业的需求,真正的市场就业机制仍在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农民就业和外来劳动力就业歧视仍然存在。因此,要顺应人口集聚的需要,加快建立有利于人才、劳动力集聚和城市升级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1、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
应打破城乡分割壁垒,逐步弱化现行的户籍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平等竞争就业,使外来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按照“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整合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形成并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综合人力资源市场,全部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劳务派遣、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一站式”服务。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所有职业介绍机构都要与省内、国内各大型劳动力市场建立信息联系,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吸引外来人口到钦州就业。
2、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培训体系
建议市政府规划出钦州未来的用工人员数量及人才种类的需求计划,同时大力开展普惠技能教育,按照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要求,通过政府及企业组织,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创业就业辅导中心,鼓励城市的教育培训体系向外来人口开放,增强本地区和外来人口的就业能力。
3、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政策
取消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性就业政策,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政策。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价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大对拖欠工资的清理力度,保障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外来人口加快集聚
目前钦州市区建立的保障制度,是以户口性质为纳入标准。这样会使大批到市区投资创业、生活居住的外来非户籍人口无法享受社会保障。为鼓励外来人口向市区迁徙,就必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符合条件,到市区定居的外来人口,统一纳入城市保障范围,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1、扩大社保覆盖范围
通过广泛覆盖体现公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进城农民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建立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农民转入城镇户口,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最低生活保障。在建立农村公共社会保障基金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城乡并轨。建立与财政资金增长相适应的保障水平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另外,在中心城市要积极培育各类保险市场,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保险公司,并在保险品种、保险领域等方面进行创新,为城镇居民提供品种多样的保险服务。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应对外来人口高峰,做好制度和资金上的准备,力争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度模式的转换。在继续巩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通过以土地换社保的办法,将土地补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费优先用于解决失土农民的养老保险。
3、推进社保法制建设
建议市政府应该尽可能的制定和建立与百万人口相配套相对应的城市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让城市市民能够在维权和缴费过程中有相应的制度支持,从而提高市民的缴费意识和维权意识,让所有迁居钦州市区的新居民真正享有“本市人”的社会保障。
摘要: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钦州在未来的五年发展中,城市人口规模要接近一百万人口的规模,实现城市发展的跨越式大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速人口集聚,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从市区人口集聚的途径来看,除去常规人口的自然增长外,市域内人口城镇化迁居和外来人口是中心城区人口集聚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以适宜人居、适宜创业为建设目标,吸引人口向市区集聚。本文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钦州市,城市发展,人口,研究
参考文献
[1]武力超,林俊民,唐露萍.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人口集聚的影响研究[J].投资研究.2013
12.城市人口调查报告 篇十二
一、城市外来人口的背景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公共事业管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任务之一是针对中国人口的现实情况,提供相适应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口环境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国家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省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镇化的结果是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区经济、文化、物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作为劳动力的人的流动量最大。而且新时期人口流动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简单的、盲目的自发的人口婚姻迁移,而是一种复杂的、自在的带有强烈商品意识的流动。人口流动也由原来向西北、向东北的政策性流动转变为乡村向城镇流动、县市向地区、省城流动、内地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大量的流动人口中90%的人处于劳动年龄,育龄阶段。这些人文化素质极不平衡,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有的甚至为文盲、半文盲。这些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定居下来寻找就业机会,成为该城市外来人口。在大量的外来人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因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当地管理部门管理不当等原因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
二、城市外来人口引发的问题
外来人口多数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当来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后发现两地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往往在其心理上形成强烈的不平衡感,加之处于陌生环境,原有的群体间监督效能弱化,往往会经不住物质的吸引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目前对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存在着诸多弊病,极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首先,对城市外来人口管理体制混乱,管理力度不够,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衔接,导致对外来人口的无序管理。
其次,对外来人口生产、经营单位、场所管理力度不够。大量外来人口在城市中从事第三产业,其中少数人为了牟取暴利在生产经营中大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时候甚至偷税漏税,较大程度上干扰了当地市场秩序,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
再次,对外来人员的生活场所管理不够,大量外来人员分散居住在出租房内,利用出租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成为少数人逃避计划生育的栖身地。
最后,对外来人口的疏导不够,一些外来人员因找不到工作和暂居地而露宿街头,无序地流散在各地。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而且极易引发各种犯罪。
外来人口不受地域、户口限制,来去自由居无定所,给政府各项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加上一些地方重收费、轻管理,从而导致外来人口脱管、漏管严重。
三、对于城市外来人口引发的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严峻,必须切实抓紧抓好。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手段,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比例较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流动人口享有计划生育服务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切实抓紧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2、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流动人口以农民工为主体,规模庞大、分布广泛,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尊重其主人翁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举措。
3、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人口合理分布,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5号文件的具体举措。
4、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要求。流动人口事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举措。
(二)、坚持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
1、各地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认真落实流入地和流出地各项工作职责,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模式,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为人口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流入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属地的经常性工作范围,做到与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提供市民化服务,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以多种形式增强其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的融合。
3、流出地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结合起来,积极配合流入地,从源头上加强对流出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做好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加强外出人员的登记工作,及时向流入地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
4、流入地和流出地要协调配合,大力加强和推进两地或多地的区域合作。人口流出和流入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及交界地区要通过签订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信息通报和区域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建立起两地或多地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
(三)、坚持综合治理,推进部门配合,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1、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各地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委兼职委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形成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多方共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新局面。
2、坚持重心下移,构建城市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平台。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发挥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分工负责、整体联动,采取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等方式,按照便民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城市街道、社区组建基层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列入其工作职
责,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3、坚持群众参与,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各地要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引导流动人口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完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配合做好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宣传报道,营造群众参与、关爱流动人口的社会氛围。
(四)、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权益
1、管理和服务并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加强普法工作,向流动人口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流动人口遵守有关政策法规,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意识,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生育行为。
2、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改革和完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制度,流动人口可以凭证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服务。流入地要畅通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的渠道,建立流入育龄妇女现居住地“定点服务”制度。流入地和流出地要依法免费办理相关手续,努力做到上门服务。
3、坚决维护合法权益。严禁流出地跨地区设立管理站,严禁强迫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严禁在签订合同和办理证件时,搭车乱收费,或以各种名义收取押金、保证金。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开通维权热线和信访电子信箱,畅通投诉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犯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坚决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4、拓宽服务领域。要打破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界限,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各项惠民政策延伸到流动人口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在做好流动人口婚育管理和服务的同时,积极帮助未婚流动人口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五)、坚持互通信息,完善统计制度,促进“一盘棋”管理和服务格局的形成1、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信息通报制度。相关部门为流动人口办理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应与人口计生部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各地要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依托社区和行业信息管理载体,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做到信息互联共享。
2、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改革和完善统计信息制度。合理设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指标,建立常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基础信息统计制度。加强出租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以出租屋、流动人口公寓和封闭住宅区管理为重点,强化社区外来人口登记制度,明确规定房屋出租户有依法协助政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全面实行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制度,掌握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积极探索“以房管人”的长效机制。
3、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各省(区、市)人口计生部门要依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建立和完善流动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积极通过区域协作,开展跨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跟踪管理和服务。
(六)、加强领导,保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切实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地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各级综治委和农民工办职能作用,建立健全整体联动的部门协作机制。要认真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管理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法规,统筹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
2、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制度,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各业务机构的职责。各省(区、市)人口计生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管理服务经费落实。各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要认真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
4、完善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各省(区、市)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市、县人口计生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比例配备必要的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及社区应按照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人口总数配备必要的专(兼)职人员,不断完善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同时要加强对专(兼)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能力。
【城市人口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晋城市困难人口调查报告06-25
城市人口贫困问题06-09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不利于城市发展08-11
努力提高城市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01-07
人口报告09-18
福建省人口报告06-13
我国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12-24
人口计生知识调查问卷08-04
流入人口的调查与思考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