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目录

2024-12-16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目录(精选8篇)

1.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目录 篇一

中小型企业管理制度汇编

前言

制度,顾名思义是限制在度的范围之内。万物都有一个 “度”。比如,水的度就是摄氏零度至一百度,离开这个度,水就不能存在。因为水到了摄氏零度以下就成了冰,而到了摄氏一百度以上就变成了气体。同样,企业组织也都有着他自己的度,而且也必须对度加以限制,于是企业的制度便伴随着企业的生存而生存,随着企业的消亡而消亡。

企业有了制度,企业组织才可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相互制衡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内部的分工协调,各组织单元才能联结成一个整体,这样方可形成团队的合力,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才能有保障。

有两点是必须要强调的。第一,制度有好有坏,当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别是与客观经济规律现相违背时,它会产生反作用力,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每个企业都应对制度进行精心设计,严密整合,在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制度只有通过规范地组建、规范地运营,才有存在的意义,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体现它的活力。

要强调的第二点是,制度模式在一个企业里不应一成不变。目前,企业制度柔性化的趋势正在企业界逐步形成,因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甚至进行变革。特别是当前经济环境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企业规章制度的调节机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一个过去认为是好的制度,如果不及时调整、充实,过一段时间,也许就不一定是好制度了。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大转型、社会大变革、观念大冲击、管理大促进的时代。时代呼唤着企业家———冲浪前进,时代也考验着企业家———如何应变。有人说,我们的企业家目前是“在新旧经济转换的复杂条件下跋涉,在尚无定论的经济理论中探索,在更加险峻的竞争环境中生存”。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要头脑清醒。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企业,当前企业家们应当冷静思考并要特别注意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管理需要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所以企业家首先要搞清楚: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管理活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念、观点、意识、原则。

第二,管理需要科学的方法来运作。企业家应知道如何规避管理雷区、如何克服管理盲点、如何消除管理真空、如何实现有效控制。

第三,管理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使企业永葆活力。那么创新的路应该怎么走?这也是企业家所面临的大课题。从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经济环境条件变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考虑,特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制度,危机管理制度,知识管理制度,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制度纳入到体系之中,使整个制度体系更加完整、系统、适用,更加充实了企业管理活动的务实操作和高效运营。

目前,日趋明了的世界市场自由贸易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使经济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暴增,同时也激化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如今,单纯技术创新即技术差异化的作用界限缩小已经出现,国外所采取的成功的解决办法是推进制度、组织创新,以形成企业间较难逾越的差距来保持企业的优势地位。这一动向,中国的企业界应予以高度重视。

目录

第一章

组织运行系统制度

企业基本组织管理规定 公司的集权与分权管理 公司对分支机构组织的管理规定 公司基本法纲要 公司章程编写指南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设计方法 企业管理十大组织纪律 组织机构建设的任务与程序 组织协调与沟通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 部门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的编制

部门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的编制说明 高层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能和要求 计划委员会工作职能和要求 制度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能和要求 资金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能和要求 总经理办公室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

事业部

事业部工作职能和要求

工程部工作职能和要求

物控计划部工作职能和要求

采购工作职能和要求

仓储工作职能和要求

计划工作职能和要求

生产部工作职能和要求

生产调度工作职能和要求

设备动力工作职能和要求

品管部工作职能和要求

品管部工作职能和要求

计量检验工作职能和要求

综合实验室工作职能和要求

营销中心

客户服务部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

商务部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

市场部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

外贸部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

营销中心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

企业发展中心

行政服务中心

工程技术中心

财务审计中心

第三章

岗位任职条件与工作职责 第四章

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制度 第五章

决策指挥系统制度

第六章

企业管理基本工作与理念方法 第七章

督察预警制度 第八章

行政办公管理制度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十章

后勤事务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生产作业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技术研发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质量管理制度 第十五章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第十六章

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第十七章

市场营销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物流控制管理制度 第十九章

员工手册 156804056

2.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目录 篇二

1 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供应链的关系

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 食品质量和安全在其中起着连贯的作用, 因此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都要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在食品供应链中, 最初的来源是农场, 通过食品加工、流通、转让, 如餐厅或零售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因此, 食品供应链是漫长的、复杂的, 包括种植、养殖、屠宰、加工生产最终消费和流通管理等各个环节。显而易见, 假设食品供应链中的任一链接受到了不安全因素的污染, 都会使顾客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

可持续食品供应链的食品质量和安全保证。可持续食品供应链是指可持续食品供应链的特点, 具体来说, 是指环境保护、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质量和安全等因素的利益公平分配的不同链接链进入到农业与食品体系形成的食品产业链。最明显的特点, 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农业的环境污染, 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食品质量和安全合作。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食物成分的变化, 无论好或坏, 都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一个节点或最终产品行业的监控, 而是应该覆盖整个链条的每个参与节点的监测。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必须加强政府、企业、中介组织、新闻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并在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历史上进行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还要承担协调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 的道德标准, 维护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系统。

2 加强思考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供应链管理

2.1 统一的食品安全执法监督

当前, 虽然我国国务院已经明确由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及时促进一体化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但单个部门的功能有所限制, 再加上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部分管理系统”分散, 长期执法监督不利的情况在短期内可能得不到根本改变。因此, 加强供应链管理的食品质量和安全, 必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功能, 把分散管理的部门和责任, 统一成一个或两个部门, 从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 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田间到餐桌”式的整个监管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明确的是哪些职责应该是统一的, 可以统一, 如何去做。值得借鉴的是发达国家的经验, 比如食品和消费品安全管理局在荷兰称为“消费管理局协力”, 它是独立的机构, 隶属于农业部和卫生部负责, 监控整个食品供应链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质量安全, 包括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督, 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和风险沟通三个主要任务, 以及紧急情况和危机管理、政策咨询、联络部门和国际之间的接触, 还有其他重要的功能。

2.2 加强行业协会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组织, 协调和监督

(1) 政府通过法律、技术、资金支持, 逐渐加强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和监督职能, 建立起坚实的行业防线。餐饮行业协会作为一个自律性组织和政府之间的生产经营企业, 企业和市场是政府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是多个供应链利益协调机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引进具体支持政策, 实现食品工业协会等在资金、人才、技术支持方面, 加强行业协会的行业内部食品质量和安全监控。

(2) 加强自律和服务意识的协会应发挥链接纽带的作用, 以达到准确、及时反映食品行业的要求。食品行业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 并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在发达国家, 行业协会与政府一起参与企业管理是很常见的, 特别是在加强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标准的发展, 如访问产品质量标准, 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并提供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和技术服务等, 凸显了巨大的作用, 造福社会。

(3) 协会在科学发展的规划和设计阶段, 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在供应链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示范效应, 鼓励中小型企业积极参与到其中来。目前, 我国有成千上万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涉及96个行业和45万个企业, 但总的来说规模普遍较小, 现代化程度低, 就业人员素质差以及极度分散的食品产业供应链。国际食品安全在控制的同时, 还介绍了安全与健康投标限制值在逐渐降低, 检测技术正在趋向高技术和系列化、速度测量和便携式的方向上发展, 绝大多数单一企业的发展过程很难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必须提高食品行业协会的宣传推广, 使中小企业可以在协会的帮助下保证食品安全, 提高食品的质量。

2.3 提高企业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1) 为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 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和食品安全战略政策的任务刻不容缓。食品供应链中每个参与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食品质量和安全。因此, 只有提高供应链中每个企业, 每个参与主体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才能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企业在管理上必须严格按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 不但如此, 还要积极协助执法部门的相关活动, 同时把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入到企业内部控制范围中也是一个重要事项。通过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 人们在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 货物, 系统等内容方面增加投资, 由制度来消除侥幸心理或者过失的食品安全隐患。

(2) 加强企业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首先, 注重技术和管理方法完全集成在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食品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 应该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 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之间的相互协调来确保食品的安全生产, 还要遵循科学与责任整合的途径, 及时发现问题及问题原因, 然后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管理方法做出应对策略, 以此来提高企业正确处理食品质量安全在技术与组织管理之间的关系与能力。其次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法创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性是指选择技术或管理方法必须要有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等, 要具备科学可靠性。有效性指的是各种各样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系统功能在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根据其具有的特点和效果, 能很好地控制其成本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然后选出最佳管理方案。实践证明, 只有加强通信技术和管理经验, 沟通和协调, 才可以准确地识别出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紧急事件, 确保食品安全, 提高食品的质量。

食品安全是关乎到我国民计民生的大事。食品供应链在我国现有的大环境下不断演变的漫长而且复杂, 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随着国际食品贸易的迅速发展, 食品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增大, 早已不再是原来单纯的产品与产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了, 而是食品链与食品质量的竞争, 只有保证食品供应链正常运行和食品质量安全达到标准, 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因此, 完善的食品生产链和食品质量安全也迅速上升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

摘要: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和食品供应链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强调了好的质量交流平台, 只有通过构建质量安全和食品质量的安全标准在整个供应链中有效实施和统一,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和提高食品的安全。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供应链

参考文献

[1]张小山.可持续食品供应链:从中国的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2]施朝光.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南大学的政治科学和法律杂志》, 2010 (1) :25-27.

3.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目录 篇三

关键词:食品质量 安全现状 管理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0-0042-01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和影响了群众健康与生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食品质量检测机制,对在种养殖、食品加工以及流通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对于促进我国食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现状

1.1 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差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食品安全日益受到消费者和政府的关注。虽然有的食品生产企业按要求建立了可追溯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标识不全,食品生产中上下道工序记录衔接性差,信息不齐全,尤其是有关工序质量的信息很少,这样就造成在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后,不能查找到原因,因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频繁。

1.2 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频发,比如2013云南企业10年卖3万吨地沟油够150万人吃1年;2014年,上海福喜食品大量采用过期肉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并且也让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的问题凸显了出来,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却没有对其加以重视,而食品生产企业也忽视了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新的国标标准与要求[1]。

1.3 原料生产方式较为粗放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

报告68起,中毒2482人,死亡42人。与2013年同期相比,2014年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11.5%,中毒人数增加26.1%,死亡人数减少8.7%。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所用的原料,很少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加工生产一般都是粗放型的,这样就难以让我国食品行业原料质量得到保障。

2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

2.1 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产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不断增加了对化学药品的使用量,这就让我国农产品的农药残余量严重超标。另外,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也会让人体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因此引发癌症[2]。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受到污染的可能,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将会降低食品的安全性。

2.2 有害微生物对食品影响

有害微生物也会严重影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卫生部发布的文件显示,平均每年都会发生200次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其中超过半数都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有害微生物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能够引起人体中毒;猪水疱病毒、口蹄疫病毒以及狂犬病病毒等能够引起人体与牲畜共同发病。

3 完善食品质量检测过程的对策

3.1 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假造假技术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国家要加强对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要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技术和手段,不能只依靠原来落后的设备工具和检测技术上,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及时检测到所遇到的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另外,也要积极借鉴欧美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从而实现我国食品质量检测准确性的提高,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更具权威性。

3.2 建立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

在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同时,也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通过两者的相辅相成,能够有效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因此,要对食品制假造假行为以及添加不法成份的惩罚措施进行明确规定,让食品执法监管部门能够有法可依。只有这样,食品生产企业才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从而让生产的食品质量有所保障。

4 结语

总之,我国在食品质量方面有着严重隐患,形势十分严峻。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填补食品安全检测漏洞,才能够让其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才能保证群众的生命健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心伟.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食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乳业,2013,12:60-62.

4.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及内容 篇四

1.食品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

2.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3.设置设备卫生管理制度;

4.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5.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6.人员培训管理制度、7.加工操作管理制度;

8.餐厨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

9.消费者投诉管理制度;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验收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用具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便于溯源。

2、采购须到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向固定供货商采购食品的,应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3、餐饮服务提供者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须查验留存供货商资质证明(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生肉禽类应有检验合格证明);从固定供货商(含个体经营户)采购的,应查验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合法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的,须留存购物清单;使用集中消毒式餐饮具的,应索取供货厂家营业执照及消毒合格证明。证明资料为复印件者,宜有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确认。

以上各种来源的采购,均须索取留存有效购物凭证(发票、收据、进货清单、信誉卡等)。

4、应当建立台账(采购记录),按格式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清单或票据,可不再重新登记台账。

5、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各门店应当建立总部统一配送单据台账。门店自行采购的产品,应当遵照以上规定执行查验索证索票制度。

6、应当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保存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7、采购食品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以及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及其制品加工食品。

预包装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2条、47、48和66条的规定。

场所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1、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2、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3、各岗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5、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按严格有关规定处理。

设置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1、应建立加工操作设备及工具清洁制度,各岗位相关人员按规定开展清洁工作,使场所及其内部各项设施随时保持清洁。用于食品加工的设备及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进行消毒(推荐的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的清洁计划见附件5),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

2、应建立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维修保养制度,并按规定进行维护或检修,以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各项设施也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4、采用化学消毒的设备及工具消毒后要彻底清洗。已清洗和消毒过的设备和工具,应在保洁设施内定位存放,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5、用于食品加工操作的设备及工具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洁。

2、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污垢、见本色。

3、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4、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5、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人员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按规定经过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同时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及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凡患有:①伤寒;②痢疾;③病毒性肝炎;④活动性肺结核;⑤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⑥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工作岗位,在未彻底治愈前,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2、配备食品卫生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检查工作,实行责任制,将卫生任务进行分解,具体责任到人。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对发现问题的环节和个人做好记录,并经予相应的处理。

3、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加工操作管理制度

1、粗加工肉类原料和蔬菜原料的洗涤池、操作台、用具和容器需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2、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3、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4、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5、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6、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7、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加工区域。

餐厨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

为履行好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防止“地沟油’’流入食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建立以下制度:

1、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2、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应有专门标有“餐厨废弃物或废弃油脂"字样的密闭容器存放,集中处理。

3、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只能销售给有资质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做到日产日清,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4、处理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销售时间、种类、数量、收购单位、用途、联系人姓名、电话、地址、收货人签字等,并长期保存。

五、不得随便处理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

消费者投诉管理制度

1、设立并向社会公开食品安全举报电话,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对每起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并及时处理。对重要案件和重大事件要立即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食品安全管理员对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督办的投诉举报,要进行督察、督促有关责任人尽快处理,并收集汇总已调查处理的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餐饮服务单位接到的投诉,要根据内设部门职能,由内设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报食品安全管理员。

5.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目录 篇五

规章制度汇编

XXXX年XX月

做好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始终是中储粮公司的根本任务。为此,必须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

——温家宝

204

205

忠诫务实

团结高效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精诚团结求实创新

——**市粮食局**粮库

206

粮库格言

.库兴我荣,库衰我耻。.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粮库靠我发展,我靠粮库生存。.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的努力是无限的。.我的一言一行始终代表着XX粮库。

207

制度目录

一、综合部分

l、库规------1

2、劳动纪律规定--------------------------3

3、日常工作制度-------------------------5

4、夜值班管理制度-----------------------7

5、党支部会议制度-----------------------8

6、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9

7、公有物品管理制度-------------------10

8、员工食堂管理规定---------------------11

9、电话费管理制度----------------------12

10、物品采购制度----------------------13

11、车辆管理制度-----------------------14

12、基建管理办法----------------------15

13、学习制度与计划---------------------16

14、员工培训制度-----------------------18

15、员工自学补助办法-----------------19

16、卫生管理制度------------------------20

17、卫生区划分-------------------------21

18、人事与用工制度----------------------22

19、公章管理制度-----------------------27 20、督办工作规定-----------------------28 208

21、保密规定实施细则------------------31

22、公文处理办法------------------------34

23、收文办理细则------------------------37

24、发文办理细则----------------------38

25、信息制度----------------------------40

26、信息工作考评办法------------------41

27、文娱用品管理制度-----------------43

28、人事档案管理制度-------------------44

29、档案管理制度-----------------------45 30、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制度------46

31、立卷归档制度-----------------------47

32、图纸修改补充制度------------------48

33、借阅利用制度----------------------49

34、保密制度-----------------------------50

35、鉴定销毁制度-----------------------51

36、互联网及局域网管理办法----------52

37、综合科应设原始记录---------------54

二、仓储部分

l、“一符四无”管理制度----------------55

2、仓储工作补充制度------------------56

3、粮食质量管理制度------------------58

4、一三七粮情检查制度-----------------59

5、月互查制度---------------------------61 209

6、粮情检查制度------------------------63

7、粮情例会制度------------------------65

8、保管小组例会制度-------------------66

9、粮情电子检测制度-------------------67

10、粮情周报(申报)表管理制度--------68

11、粮情周报(申报)表----------------69

12、仓内测温设施、器材管理制度------70

13、科技储粮管理制度------------------71

14、检化验制度-------------------------72

15、化学药剂管理制度------------------73

16、器材管理制度----------------------74

17、仓储科会议学习制度---------------75

18、仓储科信息制度--------------------76

19、粮食熏蒸管理办法------------------77 20、粮食机械通风的管理办法----------79

21、司磅操作规程-----------------------81

22、()号仓通风降温记录表---------82

23、粮油损溢管理办法-----------------83

24、粮食调运车辆管理办法-------------84

25、粮食调运车辆合同-----------------85

26、装卸作业管理办法-----------------86

27、装卸作业合同-----------------------87

28、售粮须知----------------------------88 210

29、粮食出入库制度--------------------89 30、中央储备粮出入库流程-------------90

31、仓储科应设原始记录-----------------94

三、安全部分

1、安全制度95

2、安全管理制度------------------------98

3、安全保卫制度-----------------------101

4、安全生产制度-----------------------103

5、门卫管理制度-----------------------104

6、防汛抢险制度-----------------------105

7、防火抢险制度----------------------106

8、值班、值宿、夜巡逻制度-------------107

9、防火处罚办法----------------------108

10、粮油、物质出入库签证制度-------109

11、出入库人员登记制度--------------110

12、安全防火检查制度----------------111

13、消防安全制度---------------------112

14、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113

15、消防器材管理制度----------------114

16、库区危险作业审批制度------------115

17、保卫科应设原始记录-------------118

四、岗位职责

l、主任职责-----------------------------119 211

2、党支部书记职责--------------------120

3、副主任职责-------------------------121

4、工会主席职责-----------------------122

5、组织委员职责-----------------------123

6、纪律检查委员职责------------------124

7、宣传委员职责----------------------125

8、综合科职责-------------------------126

9、站长岗位职责------------------------127

10、核算会计岗位职责分工及奖罚制度128

11、营业会计岗位职责分工及奖罚制度129

12、财务科职责------------------------131

13、仓储科职责-----------------------132

14、保卫科职责-------------------------133

15、综合科长职责---------------------134

16、财务科长岗位职责----------------135

17、仓储科长岗位职责----------------137

18、保卫科长职责---------------------138

19、统计员岗位职责及奖罚制度-------139 20、出纳员岗位职责及奖罚制度-------140

21、结算员职责------------------------142

22、税票管理员职责-------------------143

23、综合科文秘职责-------------------144

24、信息、文印员职责---------------145 212

25、计生专干职责---------------------146

26、档案员职责------------------------147

27、基建管理员职责-------------------148

28、司机职责--------------------------149

29、绿化管理员职责-------------------150 30、伙食管理员职责------------------151

31、炊事员职责------------------------152

32、门卫职责--------------------------153

33、电工职责--------------------------154

34、消防员职责-----------------------155

35、防化员职责------------------------158

36、保管组长职责----------------------159

37、保管员岗位职责-------------------160

38、保管员职责-------------------------161

39、检验员岗位职责--------------------162 40、检化验员职责---------------------163

41、粮情检测员职责-------------------164

42、司磅员职责------------------------165

43、药剂管理员职责-------------------166

44、器材带理员职责------------------167

五、财务部分

1、财务管理制度------------------------168

2、财务管理制度暂行办法-------------170 213

3、单位负责人在财务管理中的权责--171

4、帐务处理程序-----------------------172

5、内部牵制制度----------------------173

6、原始记录管理制度------------------174

7、计量验收制度----------------------175

8、财产清查盘点制度------------------176

9、成本核算制度------------------------177

10、定额管理制度----------------------178

11、收购结算管理制度-----------------179

12、财务基础工作管理办法-----------181

13、现金管理制度----------------------184

14、银行存款管理办法-----------------186

15、库存商品管理制度-----------------187

16、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189

17、材料物资管理制度-----------------190

18、流动资产管理----------------------191

19、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93 20、财务会计分析制度-----------------194

21、财务费用开支标准及审批制度----195

22、内部手续传递程序-----------------197

23、财务科安全制度------------------199

24、财务科应设原始记录---------------200

25、内部审计制度----------------------201 214

26、企业公开制度---------------------202

六、应急预案

1、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204

2、防汛应急预案------------------------216

3、粮食储存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18

4、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1

5、消防救援应急预案-------------------230

6、粮油出入库安全应急预案-----------235

7、触电事故应急预案------------------238

6.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目录 篇六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某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

为适应学校教学建设和改革的需要,根据《吉林医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专升本、专科专业)》,我们对专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编写(修订),汇编了《吉林医药学院专科专业教学大纲》,共5册。本册供护理专科专业使用,旨在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更符合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本次编写(修订)教学大纲的主要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基础,注重了课程体系建设,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教学大纲编写以当前最新教材为蓝本,贯彻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传授并重的方针,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上都做了相应调整,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适当地增补学科的新进展、新理论和新概念,力求使教学大纲满足护理学专科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要求。

教学大纲一般采用篇、章、节三级标题,每章、节包括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计划学时三部分。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条理清晰、文字简洁、言语通俗;既有一定深度,又有一定广度;既重点突出,又简明扼要,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和指导学生阅读和自学。

护理专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修订)过程中,专业负责人、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李春卉教授对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在此向她致以诚挚的敬意。

编写教学大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现教学大纲仅是一个阶段性成果,预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有待于使用这套教学大纲的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真诚期待来自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以便修正完善。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

2014年5月

目 录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4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9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15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34 生理学教学大纲··········································································································45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52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大纲·························································································60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74 药理学教学大纲·························································································································86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97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117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123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39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50 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6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68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74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183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190 传染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96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200

护理管理学教学大纲·································································································205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209

7.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目录 篇七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增加,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需要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根据形成风险的原因进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涉及的环节比较多,主要包括养殖、生产、加工、流动、销售和消费等环节,可以从这些环节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科学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制定科学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降低食品风险,提高食品质量管理水平。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概述

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就是食品安全风险。通过食品安全分析可以对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进行分析。食品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污染物、化学污染物、营养素补充剂和食品添加剂等。专业人员根据不同的影响建立专业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制定科学的方案控制风险,降低食品出现风险的几率。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保证风险各方有最佳交流状态。因此,风险分析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信息交流3个环节。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风险管理指的是科学考虑各种政策,选择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消费者会吃到更加安全和放心的食品。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公众加强食品安全教育。风险信息交流指的是专业人员对风险的分析,交流风险信息和各种观点,包括食品安全风险的危害,引起食品风险的因素等。风险信息交流的对象主要包括各种学术组织、食品消费者和食品管理者等。在分析风险时综合考虑各种成本效益。食品安全分析的基础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生物学基础,可以建立模型,对食品的不安全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保证食品安全风险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这样消费者在市场上就能买到质量放心的食品。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建议探析

以上主要概述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流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通过更加科学的方法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具体可以提出以下关于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建议。

对风险评估加大技术投入和潜在风险的预防

对于食品风险评估来说,最重要的评估方式就是前沿性风险评估。在风险交流过程中要选择科学方式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风险交流的支撑,保证风险评估交流的有效性,采取科学措施向利益方传递事实,这样传递和反馈的信息更准确。专业人员要认真、严谨地研究确认的事实,这样交流的有效性就能得到保证。目前,分险评估的重点研究项目是通过系统建立各级风险评估机构。可以借助相关行业组织、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力量,研究食品安全风险。这些研究可以为以后的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外,潜在风险发生率的降低也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可以通过进出口的监督和检查进行预防,然后通过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方法,收集和分析食品的潜在风险。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不同潜在风险制定不同的预防方案。

建设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条件

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条件,可以在人员配备、组织机构、经费和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在风险分析中体现出风险交流的专业性和重要意义,以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特别是通过各种权威交流平台的专业人士,建立各种有效的风险交流渠道,向消费者和企业准确传递上面的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能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各种安全风险信息。此外,非常重要的一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就是进行食品安全全民科普知识宣传,这样全民食品安全健康素养会大大提升,避免由于无效交流造成的民众焦虑心理,促使媒体人员和民众掌握食品安全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对其产生深刻的理解,在购买食品过程中确认食品质量是否达标。

总结

8.浅谈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 篇八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 法律完善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50-01

食品安全问题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食品监督管理力度的缺乏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食品监督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我国近年来频发的食品问题事件,显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诸多漏洞,这为引发食品安全問题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亦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

1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利益的吸引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竞争性,不法分子自发的不择手段的追求经济利益,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化学添加剂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材料来降低食品的生产成本,获得更高收益。如黑心商人买来病死猪肉进行猪肉加工,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其次,一些农产品生产者为了使得食品更具卖相,大量使用农药,从而导致食品中的农药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1.2 信息的不对称

消费者对食品的信息了解来源于食品包装或厂家介绍,判断食品安全只能依靠常识和生活积累,缺乏第三方信息来源的参考。而生产者掌握了信息主动权,为了自身利益会隐藏对其食品销售的不利信息,或夸大对其有利的方面。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处于弱势地位。

1.3 食品监督管理的缺乏

1.3.1 法律的不完善

食品问题频发与食品监督管理的缺乏相关,其中关键的表现就是相关法律不完善。执法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而我国因在食品问题方面缺乏完善有效的相关法律,导致在面对危害食品的人或行为面前无法给与处罚,出现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从而让危害食品安全的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1.3.2 执法不严

有法可依是执法的前提,让法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执法必严。我国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虽不完善,却不是真空,问题出在执法方面不严。一些监管部门“以罚代法”,收钱走人,对食品监管只走形式或对某些重要环节缺乏监管,不出事不上报,出事即推卸责任。此种种行为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萌发提供了温床,埋下了隐患。

1.3.3 部门分工不明确

部门分工不明确是影响执法的重要原因。一些部门的职能重合,执法范围交叉,使得交叉的范围被遗漏。而出事后责任不明确,导致各部门相互推卸。以农副产品为例,农副产品既与农业部门有关,又牵扯到环保部门及工商管理部门,在生产、加工、销售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三者都将牵涉其中。

2 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之间的关系

食品监督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屏障,充当着守门人的重要角色。食品安全需要严格的食品监督管理来保障。严格的监督管理通过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并对其生产材料及采样分析以及对投入市场的成品进行及时有效的抽检。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竞争性,生产者自发的追求利益以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以圣人之心来生产商品,也不可能给消费者装上一副火眼金睛。因此,解决食品安全最具操作性的方法即制定严格的食品监督管理政策,发挥食品监督管理的守门人作用,将食品安全问题拒之门外。

3 如何通过食品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问题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人无完人,由人来制定的法律法规亦不可能制定之初就完美,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瘦肉精、毒奶粉等诸多事实和教训证明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漏洞,需要不断的完善。执法需有法可依但不止于有法可依,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完善更多细节,制定更为明确的标准,并吸取外国经验,借鉴国际标准,使得执法更具可操作性。

3.2 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加大监、打击力度出除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另一个表现即严格执法。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需做到有执法必严。做到不徇私情,不只走形式,认真负责,抱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除了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之外,对食品监督管理人员也应加大监管,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时,亦要打击放纵此行为,为食品问题提供温床的公职人员。

3.3 明确分工

部门分工不明确是阻碍执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因此,要想通过食品监督管理来保障食品安全,应充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杜绝执法遗漏以及出事后“踢皮球”的现象出现。

3.4 借助媒体

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亦能够发挥巨大的监督管理作用。

民众缺乏辨别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知识,有关部门或专家可通过媒体发布简单实用的辨别技巧,普及经验,并及时通过媒体公布出现问题的产品和企业,提醒民众注意。

媒体亦能够监督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一旦发现其不能作为或故意不作为,可通过媒体的力量对其施加压力,或引起上级的重视,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4 结语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利于食品经济的发展,还会引发百姓的恐慌,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是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而保障食品安全直接有效的方式即加大对食品监督管理力度。食品监督管理是保障食品监督管理的重要屏障,我们应对加大食品监督管理予以重视。

上一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下一篇:数学分析与数学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