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绘画(共19篇)
1.小学英语绘画 篇一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绘画,渐渐地,它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成了我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而且我与它之间发生了不少的故事。
那天晚上,我缠着妈妈嚷嚷道:“妈妈,妈妈,能让我学习画画吗?我非常喜欢画画,求求你了。”妈妈听了后,思索了一会,严肃地对我说:“女儿,我可以给你去学画画,但你不能半途而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知道吗?”我听了后,高兴地说:“好,我知道了妈妈。”第二天,妈妈给我买了绘画的工具,便送我去画画班了。一进到画室,我不禁赞叹,因为墙上挂着许多漂亮的画儿,我心里想着:要是我也能画得如此漂亮,那该多好啊!“老师看见我来了,连忙起身过来”迎接“我,安排我坐在新的位置。过后,老师温柔体贴地说:”小凯,画画的基本功,是练好画一些简单的图形,那么我们先从画鸡蛋开始吧!大概要画20只鸡蛋。“我心里暗暗地想:这么简单,我两三下就画好啦!于是,我拿起笔就画,可是我越画越觉得困难。可是,我又想起了妈妈的话,不能半途而废,下定决心的我又画起来——终于,我画完了,获得了老师的赞赏,下课后,跟着妈妈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看!这就是我与绘画的故事,它让我懂得了不少的道理,我要学得更好,和它成为最好的“朋友”!
2.小学英语绘画 篇二
一、绘画心理特征
美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在教学当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模仿, 或者简单地以像或不像去评价学生的画作。绘画可以使学生更为心灵手巧, 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学生在小学阶段体现出的绘画心理特征比较明显, 就其特征而言, 本文以下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绘画是一种游戏
相对于小学语文、数学等主要的几门学科, 美术是一门比较轻松的课程, 教师往往在介绍完基本的绘画知识后, 学生可以自主绘画, 非常自由。因此, 学生在绘画时会有一种游戏的心理, 例如在学到关于色彩方面的内容时, 学生可以使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认识不同的颜色之后, 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中事物的认识, 画出不同的事物, 涂上相应的颜色。又或者, 学生想要把某一物体画下来, 头脑中自然形成该物体的形象, 再利用不同的线条相连组合。学生绘画时的心情愉悦和开心, 所以当学生把自己的画作拿给教师和同学看并获得表扬和赞扬的时候, 甚至会产生送给其他人的想法的时候, 学生实际上就体验到了一种成功的快乐。
(二) 绘画是一种求知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的, 而绘画呈现出来的是视觉上的冲击与触动, 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心理。例如, 如何画太阳、画车子、画花朵等,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都会教学生如何去画, 怎样画会更好看。学生学完之后, 自己依据相关的基础知识作画时充满了兴趣, 并且带着一种求知的心理:这幅画应该怎样画才能还原出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而当教师教会学生一种绘画的方法, 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则逐渐会期待教师教授另一种绘画的技巧, 并逐渐形成一个循环,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绘画的求知欲的体现。
二、美术教育与绘画心理的融合
想要收获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绘画心理, 引导他们对美术绘画产生兴趣, 并且使学生学会绘画的技巧。
(一) 以游戏的形式为导入, 以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同学们, 这节美术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 这个游戏非常简单。你们手里有铅笔吗?
学生:有。
教师:如果有, 就把铅笔拿出来, 没有的同学可以向同桌或其他同学借一下。好, 你们现在猜一下, 老师让你们拿铅笔出来干什么呢?
学生:画画。
教师:对, 是画画。但是, 今天我们不需要用笔画画, 我们用别的方式画画。 (学生非常疑惑) 好, 你们有卷笔刀吗?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画画, 而是削笔。削笔的时候尽量不要让铅笔的笔屑断掉, 要向削苹果皮那样, 连成比较长的线 (学生心理带着疑惑, 削起铅笔) 。
教师:好, 削得差不多了,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画画了。把上节课让你们带的胶水或者双面胶拿出来, 你们用铅笔的笔屑作一幅画。你们可以用笔屑随便画出图案, 画出花朵、太阳、动物、植物都可以。你们的作品都可以拿上来展示, 我们比一比谁的画最好看。
学生在用笔屑作画的过程中, 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把笔屑组成不同的形状, 用胶水粘在白纸上逐渐组成了具体的画。例如, 一些花朵, 学生还在花朵的下面画了花盆。又如, 一头狮子卧在一片草原上, 在上空还有一个硕大的太阳。即是说, 学生的画各种各样, 生动活泼, 有的贴画还有了立体感, 栩栩如生。
下课前五分钟, 教师把学生的画收集到讲台上, 一个一个翻看, 并给出及时的评价。教师评价翻看的过程, 学生的心里是激动的, 是雀跃的。
(二) 美术教育与绘画心理融合的分析
在以上的教学实例当中, 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绘画心理中的游戏心理和求知心理。首先, 教师以做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当中, 教师设置悬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而在实际作画的过程中, 教师没有硬性要求学生一定要画什么, 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 同时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此外, 根据两节课的内容, 教师将铅笔屑贴画和绘画两者相衔接, 让学生对画画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层次。这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着极大的帮助, 学生的绘画心理也得以体现。最终, 美术教育与绘画心理融合的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都达到了。
三、结语
在小学阶段, 美术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和学校要加以重视。而要实现美术教育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绘画心理入手, 充分利用学生绘画心理的特征进行美术教育。当二者相融合, 教师给予学生合理适当的引导, 学生对美术对绘画则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连.浅谈当代儿童美术教育中绘画成人化[J].智富时代, 2015 (05) :360.
[2]刘琳.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对提高小学生美术教学有效性作用[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13 (07) :44-45.
3.小学美术绘画课教法探讨 篇三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课教法;艺术
小学美术教材内容绘画课的比重比较大,是教材内容的重点,那么,如何教好绘画课,唱好这出重头戏呢?
一、施教原则有五
(一)审美原则:通过审美教学活动,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这是艺术思想教育的必要手段。
(二)直观性原则:运用语言表述的形象性和可接受性(看、听)、直接教具的制作(范画、过程图等)、录像、美展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
(三)启发性原则: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②思路的定向有所依据(课标、教材)。③不墨守成规,要有创新、有特色,允许学生选择他们的艺术语言,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四)精讲善练的原则;美术课中大多是技法课,讲是关键,练是基础,要把握时间(15分钟内)精讲要点,学生练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巡回辅导,主要是提醒、点拨学生注意把握要领,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
(五)以点带面的原则:学生的基础、天赋、悟性有别,要面面俱到谈何容易,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善于选择典型学生、代表性的作业作典范,以带动全面。
二、教学类型有五
(一)写生教学:写生是学习绘画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对客观对象(实物)的观察、描写,对形、光、色、点、线、面的研究,对各种艺术语言的实际运用,不但提高了对形体结构、比例、色彩、光泽、相互关系的分析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形体质感、量感、空间感、色泽感的表现能力。
(二)临摹教学:临摹也是习画的一种方法,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通过对别人作品的临习、摹拟以学习他人的技巧、方法,以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这是初学绘画的基本途径。
(三)记忆画教学:通過记忆默写进行作画,可给资料,也可命题,如动态速写时根据记忆,把对象画完整,这对今后创作大有益处。
(四)创作教学:首先是激发兴趣,消除畏难、神秘情绪,提倡写生、创造,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可命题创作,也可自由创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五)版画教学:版画教学受时间、材料、条件的制约,教学中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可用大橡皮、三合板等材料进行黑白和彩色版画的绘画、制作。
三、教法有五
(一)讲授法。人云:天底下教师职业难,难在讲话难,讲授更难,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传道受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授是最基本的传道方法,它是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底,尤其是美术教师,更要以丰富、形象、生动而富有艺术性、逻辑性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学习内容、讲解要领、技法,讲评作业优劣,要变换方法,以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组织听讲,此乃其道之首要也。
(二)演示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唯一方法是勤辅导,多示范,尤其是绘画课,演示法是最重要的一法,教师要课前选择工具,课间掌握时间,分有准备的和即兴演示两种,进行示范性作画。演示内容要和讲的内容一致,要边讲边演效果最佳,以“示”为主,重点在“范”,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其理在此,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
(三)观察比较法。
画家要进行艺术创造,作画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在平面的纸上,反映出物体的立体形象,这不但要求画家要有技巧过硬的表现方法,而且要有正确的观察法。写生时,面临实物,首先遇到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会观察,用测量法、目测法,比较法观察物体的基本形状,结构、比例、色彩、神态、表情、透视现象等等,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神。
(四)辅导练习法。在学生进行有序的习作练习时,老师要巡回指导,交待方法步骤,示范性地纠正错误,提醒要注意的问题,辅导分整体性辅导和阶段性辅导,要掌控制作业进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大胆创新,允许学生运用自己新颖的造型艺术语言和方法。
(五)游戏法。为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可适当增加“快乐教育法”,教师可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做点小游戏,加强趣味性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达到寓教于乐,情趣盎然,使学生产生灵感,妙笔生辉。
4.浅谈小学美术绘画教学 篇四
本文将从现阶段我国小学绘画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教师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需要注意的部分,并在此过程中简要分析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期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1.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现状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推进,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其具体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准备不够充分,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以及有部分教师对于美术绘画过程对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的认识不够,并且未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正是现阶段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存在着以上的问题,因而需要美术教师需要在思想上重视绘画教学,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在课堂中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课后做好课堂知识的巩固过程。
2.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在新课标下的具体应用
2.1教师加强对于绘画教学的重视,做好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并且由于小学美术课程当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要求较高,而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水平以及动手能力处于一个逐渐发展的阶段,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与熟练过程较为缓慢。因而教师需要加强对于绘画教学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有效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不仅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规划好课程当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并且还需要对课程的整体流程进行重新的审视,审视整体的流程是否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以及动手水平,以及设计是否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相关绘画方法与技巧,从而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比如针对相对复杂的绘画情境的时候,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告知学生下节绘画课程中需要用的美术用具,比如颜料、画笔等,从而有效的节约课堂中的时间。
2.2合理利用游戏教学法,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体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绘画课堂过程中也是如此,为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教师需要关注绘画教学过程中的氛围的营造,还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游戏教学法。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比如可以在给每一列的学生一张白质,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都只能画一笔,共同画完一幅画,当最后一位学生画完了之后请每组派一位代表来阐述自己组内所画的图画,然后教师在最后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适时的讲解与之相关联的绘画技巧,帮助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在利用游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的师生还需要注意游戏设计过程不可与课程的教学目标想脱离,不能一味的营造气氛,促进学生的兴趣而忽视原有的教学目标的实施。因而在利用新型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的师生还需要将游戏、教学形式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3运用合作教学法
合作教学法目前已经十分常见,小学美术绘画教学采用合作教学法的关键就是鼓励不同学生展示不同美术意识,然后实现思想交换,最终丰富学生的绘画思路,争取创造出更多天马行空的绘画作品,优化教学环境。举例来说,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然后给他们一个美术绘画题目“我和机器猫的故事”,机器猫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动漫角色,教师提出这一题目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展开激烈讨论,形成话题,并主动去搜索相关资料内容,通过小组积蓄更多资源内容,让后期的绘画创作可能性更多。在作品创作方面教师鼓?钚∽槌稍焙献魍瓿苫婊?作品,然后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因为机器猫这个角色非常特殊,它拥有众多稀奇古怪的神奇道具,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无限现象力。教师鼓励学生自创道具,创造那些动漫中没有出现过的神奇道具,然后通过绘画形式展示给同学,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口述来进行解读,解读自己绘画作品中神奇道具的特殊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评价哪一组学生的绘画创意最新颖、哪一组学生画得最好、哪一组学生的作品展示语言表达最打动人心等等,通过综合评定来评选最佳创作小组,并予以奖励,完成教学过程。
3.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教学评价
针对小学美术绘画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包含了自评与互评。首先是自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更好的在美术教育中健康成长,熏陶美育教育与人格教育精华内容,教师应该首先鼓励学生大胆自评,认真发现自身创作作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自己发现问题并勇敢说出来,最终与教师、同学一道解决问题。
而互评则是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鼓励合作交流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互评就是要鼓励不同小组之间学生在公平竞争的氛围下充分评价彼此,直言不讳的发现并指出其他小组所创作美术作品的缺陷,同时与教师一同赞扬其他小组作品优秀的地方,形成公平竞争氛围,让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并收尾。
虽然并非每个人都对美术绘画教学感兴趣,但是该学科在小学开展的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在人格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优良品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美术绘画为背景,陶冶他们的情操,让教学过程的展开更加顺利,优化针对小学生良好的美育教育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5.小学生绘画比赛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宗旨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情怀,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美术比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普及和提高,推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组织:
组长:王国龙
组员:张宏磊 白连龙 江淑云 岳洋
三、主题和内容
以“爱环境、爱家乡”为主题,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对家乡新变化或环境保护重要性紧迫性的感受,描绘身边美好的生活,反映当代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敢于创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比赛时间:各班级作品上交时间截止5月25日,结果公布时间6月1日。
四、参赛对象 5、6年级各班10幅作品
五、比赛项目
绘画类作品含:宣传画、手抄报
六、评奖办法
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
6.小学绘画社团小组活动计划 篇六
下团城学校
绘画社团活动,在于培养学生对绘画 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绘画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绘画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绘画社团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绘画社团的活动,使学生的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指定教室。
3、绘画社团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绘画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常识知识,(绘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社团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绘画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社团活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一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7.小学英语绘画 篇七
关键词:课堂的优化,新课标,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的优化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点。什么是课堂的优化呢?它是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笔者就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绘画创新能力发表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1. 优化课堂教学指向,以利于学生创新
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这次课改促使人们对以往的教育观进行反思和置疑。作为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教师,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所包涵的基本理念,切实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才能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不让课改成为一句空口号。
1.1 用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
在新课程小学年级的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如“多彩的学习生活”是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的体验;“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是对校园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对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等等。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对个体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如:《走近大自然》是一年级造型、表现的一节课,课中已提供了一些图片。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仅靠书本上的图片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搜集资料,利用多媒体现代化工具,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与作品面对面地接触,直接与作品对话,直接体验。
1.2《新课标》的课堂教学目标强调张扬学生的个性。
“培养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法,在运用美术媒体的过程中体会表现的乐趣;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上述三点不仅是新的美术教育的整体目标,还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的教学目标。新的教学目标观体现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本位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使学生学会获取,培养学生的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比如《小鸟找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帮助弱者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表现和宣泄的载体;《我的太阳》,这一课的标题就很能说明编者的意图,每个孩子心里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想象王国的太阳,他们在绘画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了,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对自己个性审美和想象的肯定与自信。
2.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人们常说,课堂是教师永远的情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学是情感的交融,是生命的交往。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更要给课堂画上绚丽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我们要立足于生活,超越课堂,让学生亲身、亲心、亲历学习。
2.1 变“灌输”为“交流”的教学手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即变“灌输”为“交流”,让学生去交流、去探求、去发现。所谓交流,意味着交流双方彼此敝开心扉,相互接纳,学生可以与心灵交流,可以与作品交流,可以与他人交流。当学生有学习需要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也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学生不必等着教师的传授、灌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例如:《染色图案》一课,如果照搬教科书中的方法,教学效果就会一般。我经过反复的琢磨和设计,分别染制了小花伞(八角形图案)、小领结(条纹图案)、花裙子(小碎花图案),还有头饰、小手帕等备用。黑板上挂两幅范作染色图案,我引导学生欣赏,然后提出两个问题,使欣赏与交流联系起来,从而引发学生联想。提问一:“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种图案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提问二:“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能不能用它设计一两件服饰?”通过探讨、交流,孩子们生出了想象的翅膀,诱发了学生从探索到联想设计的欲望。可以说天有多宽,想象的天地就有多宽。
2.2 变“简单划一评价”为“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创新。
所谓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去教师用统一标准简单划一地评价学生的绘画水平,往往是造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压抑了一大批本来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教师在评点学生习作时,常用“你今天画得多棒!”“只要你在那儿稍改一下就更美了!”“老师为你画得那么好真高兴呀!”……会极大地增进学生学习信心。实践证明,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取得成功提供机会;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大面积地受到表扬和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各层次的学生都向高一层次前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激起学生的情感,放飞学生的心灵,“用我心画我画,用我情表我意”,产生一定的课堂情感效应,使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他们实现最自由、最幸福、充满激情的学习旅程。
3. 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激励学生学习创新的源泉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的全部活动都应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只能是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学活动的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创新教学意识。这是美术教师的首要道德素质,也是教师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精神要素。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的、富有魅力的课,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大的作用。如:在《手提包》一课的教学中,我以“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去商场里逛一逛、大街上走一走”导入,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我把学生引入“热闹的街市”中。“你们看,商场货架上的手提包(我事先的范画)可真多,可真美。你能分别给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这些包的形状和图案吗?”学生认真观察后,分别介绍了每种包的外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梯形……)。然后我又说:“我们今天逛街的收获可不小啊!”由学生小结:我们认识了各种包,有不同形状、不同花纹。接着,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出其它形状的包吗?”这样的课学生学得主动,思维活跃,激起了学生创新的的热情。所以,美术教师在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使学生乘胜进步,提高创新能力。
未来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变化的、速率更快的社会,是一个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社会。这种社会特征要求人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之相适应。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种种的思考和应对。当前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不同类型的学生成人、成材。笔者不揣简陋,提出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以求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以便更深入、准确地把握相关问题,推动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王大根.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年版.
[3]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8.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引导四部曲 篇八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引导四部曲
一直以来,在传统的美术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育方案的设计者、执行者,更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者、小学生行动的指挥者。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都得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学生只是技能灌输的接受者。新的小学教育理念将小学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定位于为小学生进行美术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将小学美术课堂绘画活动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引导。
一、教师应进行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或有目的的或随机的观察的方法,教师通过观察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能够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美术学习的改善和进步。在小学生绘画初始创作期间,教师可以先在一旁站一会儿,给学生的创作留点空间。在此过程中,不是让教师休息,而是需要让教师先观察一下学生在这一学习情景中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进程如何。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的对象可以是面对全班的集体观察,可以是分组的小组观察,还可以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观察,这由不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来确定。当教师真正了解了每一位学生的表达方式之后,他们接下来的绘画教学方法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教师要注意倾听引导
等到绘画创作环节进行了一半之后,孩子们的作品能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想法和特征,此时教师可以参与到那些表现熟练的学生的绘画过程中去,但主要是注意倾听学生对于作品的语言表达、对话及在其他美术表现方式中流露出来的无声语言。教师的倾听也就是让学生扮演主动的角色。教师的动作要慢下来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它意味着不仅是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说话语速要慢一点,而且要慢下来去研究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图像的表现。教师在倾听时应该尝试用有效的方法去鼓励和引导学生坚持自己的想法、明晰自己的思路,最终成功的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例如:“你想得很好,可是有很多小朋友没有看明白,如果你在画画的时候能慢一点,把线条画得清楚一些,把这些有趣的细节画得大一点,颜色涂满一些,我想大家都会更加喜欢你的作品的!”又如:“这次你的画很有创意,但如果在画之前,再想一想画面中间画什么、周围画什么、上面画什么、下面画什么,把你想画的东西合理地安排在这张纸上,那老师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三、教师要善于谈话启发
绘画过程中,教师多观察,但尽量不随意和学生谈话,以免打乱学生的思路。当发现学生停笔不动或左顾右盼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创作的意图、心态,多给学生正面的回应,找出学生成功的地方加以鼓励。教师应多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发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闪光点和遇到的困难,以便给予及时的、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可以用开放性的问题问问学生:“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么画?”“刚才想画什么?”“哪里不会画了?”“看看旁边小朋友画了什么?”与学生聊一聊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创作时的想法和创意,也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从而理性地对其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或在现有结果与原有意图之间建立有机的连接。例如,一名学生想画一朵花送给妈妈,结果他在纸上画了辆小汽车。教师问:“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答:“是一辆小汽车。”教师说:“小汽车画得真漂亮!可是,你刚开始时不是想画一朵花送给妈妈的吗?”学生无语。教师说:“你是不是想开着汽车去买花送给妈妈呀?”幼儿高兴地点头,并开始添画花朵。在此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绘画主题的偏离,但仍对其小汽车给予积极评价,并通过问题的询问与建议的提出,帮助学生在现有内容与创作意图之间架起桥梁,最终使学生成功地实现愿望。
四、教师要注重注重评价过程
新的教学观要求改变教学的评价常规,首先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尤其要注意既要有活动结束时的总结评价,又要有创作过程中的评价。教师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绘画活动的过程中,启发、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发挥各自的潜能,而不是过分强调学生最终完成的美术作品。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的评价上,教师应在倾听的过程中,注意记住每一位学生说话的内容,然后在评价的时候加以应用,或者重复或解释给其他学生听,帮助学生回忆、梳理他们的创作思路。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构思、主动性、兴趣性、专注性、独立性、创造性、操作的熟练性以及常规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语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指导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绘画过程的引导,还需要对学生的绘画作品给予足够的支持,才能给学生的创作活动带来更大乐趣。
参考文献:
[1] 张亚玲. 儿童绘画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 2008,(06) .
9.后枣小学书法绘画工作总结 篇九
本学期,我校的艺术工作继续深化素质教育为理念,切实搞好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深入开展艺术课程改革,充分挖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定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全校学生情感得到丰富,思维得到创新和发展,艺术修养得到全面提高。使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特将本学期艺术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开学初,根据我校实际,拟订了我校艺术活动方案,通过本学期努力,基本圆满达成。各村小都根据学校实际,成立了艺术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的活动,为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供了多彩的空间。
二、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本学期,继续加强音乐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给每一位音乐、美术教师布置了任务和要求,通过本学期的努力,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
三、加强课堂常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校艺术教育的落实。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杜绝一切挤占音乐、美术课现象。凡是外出参加培训或活动的教师,必须调好课,经教导处批准后方可。
2、本学期我校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进一步修订了教师、学生评价方案,全面的对音乐、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艺术修养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通过这些艺术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较好的展示了全镇小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推动艺术教育健康发展。活动中,同学们用美妙的歌声,优雅的舞姿和精美的绘画,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展示了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10.巧用绘画点亮农村小学语文课堂 篇十
一、巧用绘画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色彩鲜明的绘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将大大提高孩子识字的热情。如我在教象形字“兔”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生字像什么。大部分同学都回答它像真实的兔子形状。我让他们拿出彩笔和我一起来画这只兔子。该字前两笔的形状把它画成兔子竖起来的长长的耳朵,扁“口”左边是兔子头,右边是兔子的身子。“撇”是奔跑着的兔子的前腿,“竖弯钩”是可爱小兔子的后腿,“点”是兔子的尾巴。我还特别强调“点”虽小,即“兔子尾巴长不了”,但千万不要忘记写;要不然小兔子没尾巴可是会伤心的啊!他们在自己画的兔子旁边写上了“兔”字,经过对比,牢牢记住了这个字,并且以后不容易漏写最后一“点”。
二、巧用绘画造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农村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缺乏关爱,以至于他们性格不太活泼,胆子较小,不太爱当着众人的面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画出数幅图画,让每个同学按图画说句子,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我在引导学生用“花”造句时,是这样做的:在黑板上画出了康乃馨、百合、牡丹等几种花儿。学生们瞪大了眼睛欣赏着这些花儿,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自己喜欢的花儿。
师:黑板上的这些花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百合花,因为百合象征百年好合,有深深祝福的意义。
生2:我喜欢牡丹花,因为她是中国的国花,她代表热情、富贵。
生3:我爱康乃馨这种花,因为她是送给妈妈的花。
生4:我喜欢昙花,因为她洁白如玉,清香四溢,还被成为“月下美人”呢!
……
师:这么多花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要是世界上没花行吗?
小朋友们个个把头摇的像拨浪鼓。
师:那你能用“花”说一句或几句话吗?
生1:花是大地母亲的衣裳,装点着大自然,也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生2:有了花,这世界才斑斓美好,所以我赞美她们。
听了学生们造的句子,我欣喜万分。通过绘画这样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他们造句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巧用绘画解读课文,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对于所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文章插画,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达到运用的目的。如教读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丹顶鹤》时,针对课文第二自然段“丹顶鹤的色彩美”和第三自然段“丹顶鹤的形体美”,我让学生根据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画一幅丹顶鹤图。小朋友们兴致高昂,找纸、拿彩笔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就有学生画完后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杰作”。然后,通过师生评选推荐出几幅较好的图画画贴在黑板上作为教具,教师带领学生重新梳理课文内容。
师:“观察一下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脖子和翅膀边是什么颜色的?”
生:“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师:“请大家对照一下自己画的丹顶鹤,看一看你涂的颜色和课文中描述的一致吗?”
学生们兴致不减,按照课文内容依次对照自己所涂的颜色。
师:“丹顶鹤的形体美吗?这些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美!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师:“看看你画的丹顶鹤是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
小朋友们个个态度认真,对照起了自己所画的丹顶鹤的腿、脖子、嘴巴。有的同学甚至嫌自己画的不够完美,仔细地修改了起来,教室里气氛融洽。
师:“这样的丹顶鹤你喜欢吗?为什么?”
生:“当然喜欢啦!因为它形态好看,气质优雅。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师:“你能看着图画,描述一下丹顶鹤吗?”
学生纷纷走上讲台指着画说,兴致颇高,说着说着这一段就背下来了,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显然,学生的画是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如果把学生的画在展板上都展示出来,那就近似于作者所描绘的丹顶鹤了。
11.小学英语绘画 篇十一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不止是先天固有的, 后天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在小学教育中, 作为低年级美术教师, 如何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一、营造美术氛围
提高孩子对美的感受力, 是激发孩子绘画兴趣的前提。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 因此, 创设一些让孩子身临其境的环境, 使孩子在活动中更为投入。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 不仅要为孩子准备必要的材料, 更要营造画画的气氛, 让孩子在此氛围中兴致勃勃地作画。
在《我的自画像》一课中, 一上课我就说和孩子们玩个游戏———找找“我”, “我说你的特征, 你仔细听, 觉得老师形容的就是你, 你就立刻起立。”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出来, 他们不仅仔细听仔细想, 还在仔细观察别人, 很快几个小朋友就起立了, 再继续说具体的特征时, 孩子们观察思考, 最终确定我说的是谁, 课堂气氛由此活跃起来, 做作业时, 学生也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去画的, 甚至还带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创作出了《大耳朵皓皓》, 《小胖子余孜程》等一些相当出色的作品。
在本课中, 由于我在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又利用上了多媒体教学, 为学生创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变成了一堂“玩”着的美术课, 孩子们自然乐于去思考去学习去绘画去创作, 作品多元化和富有情感, 让我品尝到了花开幸福的温暖。
二、鼓励孩子作品多元化, 尊重孩子的想象力, 充分发挥想象力
在小学里, 我们作为老师, 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这时, 不必过多地干预, 但可以在旁边鼓励鼓励———如“你画的真棒”“画得真有趣”等等。美术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美术教学大纲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 美术教育各方面都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就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一样, 每个人的个性也是不一样的, 各具特点, 因此世界才显得缤纷多彩。但是当前的美术教育大部分显得有些单一, 教学的重点大多数教师还是将重点放在绘画的手法等技术上的训练, 一味的追寻前任的足迹, 没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 导致不少的画展中的作品都出现了那种成人作品的感觉, 我觉得, 如果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 重点培养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观点荣誉绘画中, 发散孩子们的思维, 将更多的感情融入的自己的作品中, 这样绘画出他们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作品。才能改观现在的状况。
虽然孩子们在初步绘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作品没有那么成熟和美观, 但是却展现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个性, 所以这个时间我们不能限制于他们的作品是怎么样的是否美观, 而应该积极的对他们的成果进行鼓励与肯定。美术活动源于丰富想象, 没有思维上的拓展就没有优秀的创作, 有时候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想像却是无限的, 拥有敢于想象大脑才有发现知识的动力。在儿童的美术作品中展现出思维和想象的作品才更有价值, 因此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反之限制儿童的思维就是在压制他们对美术绘画的兴趣, 要想培养优秀的绘画人才就不能在孩童时代就限制他们的思维, 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的天性,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有兴趣去画, 才能使“花儿”自然的美好的成长。
三、给予适当的赞赏和鼓励
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赏和鼓励, 孩子们更是如此。因此在孩子们完成自己的绘画后教师应该积极的肯定和赞赏, 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一句简单赞扬的话对教师来说并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莫大的估计, 如果能提升孩子们的积极性, 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任何经验和方法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因为不同的孩子, 他的个性、气质和智力水平是有差别的。所以, 我们应根据孩子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方法, 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 以达到良性互动的效果。
美术教师是搞好美术教学的重要力量和基本依靠对象。教师并不是仅仅传达他人的思想, 他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创造性的加工处理。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因此, 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师生均应持之以恒, 即使天赋再好的儿童,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和训练, 这种天赋也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我要用汗水浇灌校园沃土中的每一种植物, 耐心等待每一株鲜花争奇斗艳、每一棵小草勃发生机。我将用我的等待引领每一个孩子都揣着自信, 走向成功, 我想我会坚持, 等待与守候一次次花开的幸福。
摘要:喜欢绘画是儿童的天性。在那一双稚嫩的手下绘出的点和线, 是这些孩子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展望和爱的表现。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同时孩子们也能通过绘画来表现他们对美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通过引导不断激发儿童的潜能, 并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让其真正的喜欢上绘画, 并将内心世界通过绘画展现出来。我想这正是守候花开的幸福感动。
关键词:绘画,兴趣,能力,鼓励,美术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2]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6.2.
12.绘画春天二年级小学作文400字 篇十二
花径景色非常迷人。路边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翠绿的柳树枝条像小女孩长长的头发。我情不自禁的吟涌起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们继续往前走。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通向远处绿油油的草地,蒲公英真可爱啊!开着金黄色的小花,满地都是的,风一吹就撑起降落伞飞走了。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引来了一群美丽的蝴蝶。
小河倒映湛蓝的天空,也变得蓝莹莹的,再加上岸边翠绿的柳树倒影,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到这一幕又,我吟诵起朱熹的《春日》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忽然,一只小狗跑过来,跳到河里,它一会儿洗澡,一会儿游泳真是可爱极了!
13.小学英语绘画 篇十三
吴婧涵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折纸、有看书、有爬山……不过,我最喜欢的是绘画了。
小时候,管它是什么大轮船呀、小洋房啦、大积木啦……我都能用纸在上面描摹出来,后来渐渐的,我便能临摹了,我还自己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卡通人物,比如小牛麦迪莲、小猪joe……所以,我家墙上到处贴着我画的卡通人物,要从窗外看的话,得把画揭开才行呢!
转眼间,我就上了小学。每一次下课我就拿出笔和纸,抓紧一切时间,画呀画呀,同学们都夸我是小画家。回到家里,我写完作业又开始画画,在妈妈和同学的鼓励下,我画了许许多多的画,这些画为我赢得了不少荣誉。没事的时候,我就看我自己画的画,连我都被它陶醉了。
最有趣的是放假,我给邻居家的“小不点”们画像,他们一直“姐姐、姐姐……”叫个不停,都想让我给他们画像,我逗他们:“摆好造型,不然把你们画成哭鼻子的坏小孩。”他们信以为真,装出眉开眼笑的样子,我就抓住时机为他们画像。当他们拿到我的画后,总是开心得手舞足蹈。
14.小学英语绘画 篇十四
根据以往参与中国和联合国儿基会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将网络环境下跨地域的合作学习形式引入电脑绘画课堂, 是美术教学一次尝试, 围绕“希望小学”这一主题, 通过学生分组、资源整合、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进行多课时教学活动, 思维导图如下:
●活动一:激发情感, 畅想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是以爱心教育为主线、以电脑绘画为创作形式的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在青海玉树地震的背景下展开, 通过一系列活动, 激发学生与灾区人民共建家园的情感。
师: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和玉树地图, 如图1) 同学们, 你能从地图上找到这个地区吗?它属于中国哪个省?
(课件出示震前玉树美丽的景色和风土人情图片和震后失学儿童学习环境) , 同学们, 灾区的孩子们最需要什么呢? (导出希望小学)
学生分组讨论希望小学的设计, 在网站打写作文《我心目中的希望小学》;浏览团队成员留言, 并讨论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本团队设计方案, 共同完善该方案;各组组长介绍各团队的希望小学和校名。
●活动二:因材施教, 多元合作
师: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 你会怎么设计一所学校?
生:教学楼、操场、校门、设计图……
师: (课件相继出示建筑平面和效果图, 如图2) , 请观察设计图需要体现哪些内容, 校园建筑包含哪些内容?
各组组长组织讨论、分析校园设计方法, 参照“我心目中的希望小学”构思, 统计校园设施种类, 协调组员根据自己特长选择校园设施设计;学生浏览网络资源, 独立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将完成作品 (如图3) 上传主题网站。教师在网站提供相关学习资源, 参与各小组活动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
●活动三:因材施教, 多元拓展
教师小结上一活动中各组同学的表现, 和学生一起上网欣赏、评价学生设计的校园设施, 提出问题:建成后的学校还需要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 采访校长、行政人员、教师, 做好访谈记录, 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功能, 设计学习任务, 校徽、校服、校歌、校园活动等。
小组讨论分工, 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和各自特长选择任务, 通过单独、合作完成, 并服从整体需要, 将设计作品上传主题网站 (如图4) 。
教师布置学生课后继续讨论并完善《我心目中的希望小学》主题探究活动, 并分组完成各自成果汇报演示文稿。
●活动四:展示汇报、多元评价
教师在主题网站提供PPT成果汇报演示文稿参考模块。
小组合作, 上网收集整理最能代表希望小学方案中的作品, 根据各组特点, 共同完成PPT汇报演技文稿。学生主持成果汇报课, 各组派代表上讲台通过PPT演示文稿汇报活动成果, 内容包括校名、我心目中的希望小学最佳文案、校园设计平面图、校园建筑和功能室、校徽、校歌 (词曲) 、校服、校园活动、收获与问题等内容;汇报组学生回答其他组学生的质疑。
邀请从事建筑、服装设计的家长和教师作为成果汇报活动评委, 票选最佳希望小学, 并点评。全班学生在线投票给心目中最佳希望小学。
教师小结本次探究性学习活动, 确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 请学生下载活动评价表, 各组进行自评、他评、师评, 总结个人和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学生为希望小学写的《美丽校园》诗歌为活动收尾。将学生优秀成果制成展板向全校展示, 并请学生在展板上签名支持。
●活动总结
《希望小学》主题探究活动设计以爱心教育为主线, 以学生为中心, 在网络环境下, 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创新能力;活动弱化了学科界限, 实现跨学科整合, 通过因材施教实施多元的学习方式, 尊重学习中个体的差异, 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并互为补充, 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 充分发挥已有的智能水平, 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应用到多种智能进行创作, 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探索智能等在各个学习过程都得到体现和发展。
在活动中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创意, 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体现的。例如, 校服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中, 他们上网调查了玉树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温差条件, 也了解到藏族地区民族服饰特点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还考虑到校服的多样性等, 然后由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自主选择完成这部分设计任务, 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避免了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中受挫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最终我们看到作品将民族服饰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希望小学》主题探究课堂实践, 让我看到美术课堂教学研究新的途径。
知识链接:
15.浅谈小学生绘画主体性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生绘画 主体性 审美启蒙 美术素养
综观当前小学生美术教学,因受长期的传统教育影响,尚存在重教师范例,轻学生主动探索;重师生互助,轻生生互动的偏向。课堂上一张张范画、一个个例子,让学生生搬硬套。教学只追求画得像,不求画得美;只追求外部表现,不问内心感受的单纯技能的训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老师直接解答,很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进行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的精神。这种教法致使儿童缺乏主动参与、勇于表现和大胆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华师大《儿童建构式课程指导》中指出:“儿童是一个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主体。他不是白纸,不是小苗,也不是娇弱无力,被动接受成人呵护的受体,而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因此,如何在美术绘画教学活动中注重主体性的、探索性的、体验性的、合作性的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并把正式与非正式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他们美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增加他们的主体意识,发展他们的主体能力,塑造他们的主体人格。通过学生的眼、手、脑的并用,能主动自觉、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对未来的希望,使美术课的绘画真正成为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乐园。注重审美启蒙教育,让学生在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的基础上,区分出真善美和假丑恶,进而使艺术欣赏成为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和智能的亮点和焦点,并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杨景芝教授认为,启发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催化剂,在教孩子学画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注意、去思考,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忽视其发展规律,向其灌输绘画技巧,反而有碍孩子发展。启迪儿童绘画以上述三个理论为基础,重视儿童自身存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用激活的方法启迪孩子通过积极发现和主动探索进行美术活动,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个性,提高审美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创画”“评画”。“创画”要围绕作品主题,思考作品布局,注重各物体之间的大小、上下、左右位置。在确定操作步骤后,进行大胆创作。逐步学习用不同动作、线条、色彩,画出事物的特征,画出自己心理的感觉,使作品富有生命活力。“评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看基础、看发展,从发展中看质量,从基础上看提高。有一点进步的就奖励,使“评画”成为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不断进取的动力。
一、创画引导方法
1.通过示范绘画,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
一幅风景,一个动物,教师抓住特点,很快地勾画出来,学生往往会被老师的“神来之笔”所折服,明白了作画的的整个过程,知道了线条的组合方式,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他们在模仿的同时,也在找寻着规律,以试图表现出相似而不相同的景物,在创新意念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画出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新作”。如果仅用口头描述或拿现成的画图直接展示,学生会有一种不着边际或无从下手的感觉,创作的热情自然难以调动起来。
2.用师范绘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之上的。教师示范绘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突破难点、重点的过程,教师的“点睛”有可能使学生所画之龙灵活起来。否则学生望画兴叹,莫衷一是,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更谈不上创作创新能力的形成了。比如,教师在教学生画水墨螃蟹时,如果根据螃蟹的特点当场示范,从用墨、用笔、构图等方面进行讲解演示,不仅很快地使学生掌握了螃蟹的画法,而且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形成创新的能力,由会画一只螃蟹进而会画多种不同姿态的螃蟹。
3.师生共同示范,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景物及表现景物的能力有时还超过老师,有的有其独特的韵味,如果师生共同参与示范演示,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也营造了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氛围,使学生从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画中找到了自信,其作业也就充满了个性。
4.变化示范形式,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示范绘画时,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时可以完整地表现全部景物,有时可以画出所要表现景物的局部,有时可以反复示范演示,有时还可以限时示范演示,其不同的形式,处理得当,效果都非常好。如局部演示,教师只画出其中的一部分,其余的让学生添画,这样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作业效果。比如,在教画“服装设计”时,教师只画服装的主要轮廓线,让学生添画衣袖、衣领、色彩花纹等,学生的作业中反映出的创新感很强。
此外,为了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技能有计划地、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在动笔前要求他们思考“三定”(定绘画先后顺序、定线条动作变化、定色彩均匀调配)的绘画步骤。然后方才动笔作画。如在小学中、高段绘画兴趣小组教学《创设脸谱》时,我先让学生看脸谱是由红、蓝、黄、白、黑等颜色为主色图的基础上,进而引导他们区分忠、奸、善、恶;喜、怒、哀、乐的人物性格和神态。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创设脸谱。尽管孩子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但教师仍要他们先拟好“三定”步骤再动笔绘画。结果一幅幅稚气的图像,一种种鲜艳的色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在纸上,令人十分喜爱。
二、评画方法
1.评“己”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提高效率。
2.评“他”
对课文的优缺点、同学答题、甚至是老师论说的正误,敢于进行评价,逐渐训练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和独创性。
在“评画”中,尽量发掘孩子的优点进行肯定性评价,多用“你能积极思考,这就不错了”“这幅画不错,如在色彩的运用上再注意一点,那就更好了”等激励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满足其愉快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起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内驱力。
16.小学英语绘画 篇十六
一、活动目的:
庆祝教师节,在师生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学校营造教师节的氛围。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感受到教师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由衷地向老师表示敬意,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为老师们献上诚挚的祝福。
二、活动主题:
感恩、勤奋
三、活动原则:
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自主性”原则举行,让学生自主参与,人人参与。各项比赛项目各班先预赛,再推选学生优秀作品参加校级总决赛。
四、参加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五、比赛形式:
1、一、二年级绘画
2、三至六年级学生制作手抄报
六、评委成员:
美术组全体教师。
七、活动安排:
(一)、各班宣传动员(9月1—9月5日)。
学校、班主任老师以及美术教师要将学校本次九月教师节绘画和“手抄报”比赛活动安排通知给孩子,认真做好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一、二年级学生准备好素描纸(至少8开)、勾线笔、油画棒或水彩笔。(画一幅与教师节有关的画)
2、三至六年级学生准备好白纸(学校统一发放)、勾线笔、油画棒或水彩笔等。(做一幅与教师节有关的手抄报)
3、制作展板,让学生了解关于教师节的相关知识。(责任人:谢校长)
4、为了更好地弘扬我国的尊师重教传统文化,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书籍、图片,上网查询,向家长、老师咨询等,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感受到教师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二)、完成作品。(9月8日—9月19日)。
1、画“教师节”。(一、二年级学生)
美术教师利用美术课时间,讲授绘画的方法步骤,让每位学生在8开的素描纸上画一幅与教师节有关的画,可以是自己看到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责任人:
1、2年级美术任课教师)
2、做“手抄报”。(三——六年级学生)
美术教师利用美术课时间,教授学生制作关于教师节的手抄报的方法步骤,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责任人:3-6年级美术任课教师)
(三)、作品收集和展出:
1、作品收集方式:于9月19日前由相应班级任课美术教师在每班选出10份优秀作品,由美术组统一评选校级优秀作品。
2、展览:9月20日至9月21日由美术组教师统一把评选好的作品分年级张贴在展板上,并于9月22日在内操场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
(四)、奖项设置:(分年级评比)
1、画教师节。一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6名
二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6名
2、做“手抄报”。
三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6名 四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6名 五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6名 六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6名
(五)、颁奖仪式:在9月29日升旗仪式时举行颁奖仪式。
主持:谢校长
音乐播放:
摄影:
组织带队:体育组
奖品准备:
(一等奖:手提风琴袋
二等奖:18色油画棒
三等奖:笔记本)
奖状印制:
17.小学绘画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七
一、绘画活动主题: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受幸福生活。
二、活动目的:通过绘画活动来培养学生情操与艺术修养。
三、活动时间:2017年4月5日—4月18日。
四、活动对象:留舍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五、评委:各年级班主任,美术老师
六、比赛具体内容以及要求
1)比赛形式:每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展
2)展示时间及地点:2017年4月18日留舍中心小学少年宫
3)绘画要求:主题鲜明、新颖、构图完整、色彩和谐;作品风格不限
4)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在作品的右下方注明自己的姓名及班级,方便评比记录。
七、评分标准:符合绘画主题、构图完整、色彩和谐、作品具有感染力等。
八、奖励办法 奖项设立一二等奖。一等奖:10名 二等奖:15名 三等奖:25名
留舍中心小学少年宫
2017年4月5日
留舍中心小学绘画比赛活动总结 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校园的艺术氛围,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肯定个性,生动活泼,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为宗旨,学校于2017年4月18日举办绘画比赛活动。
此次比赛由校美术组主办。并且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本次大赛参赛作品50件,全校学生积极响应,各班派代表参加了这次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本次书法、绘画比赛本着“创新”、“和谐”两大主题,大胆创意,追求个性,打破了学校与课堂的束缚,通过一次有规模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同学的机智,释放同学的激情,使我们学生对“创新”“和谐”有一个新的认识。
对于此次活动我们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从活动构思到作品征集,从选择评委老师到颁奖仪式,都渗透着活动组织者的汗水。在工作中互相鼓励、相互支持,才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局,并且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这也是值得我们教师与学生自豪的事情。但是,在整个活动中难免存在不足,可总体看来,此次活动是成功的,为我们的参赛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相信在下一次活动中我们会克服此次活动的不足,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把活动办的更加出色。当然,通过本次活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等等。总之,在校领导老师的支持以及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以后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突破。本着鼓励激发为目的的思路,活动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
此次活动使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评委老师的点评,增加了我们的知识水平;看到富有创意的书画作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相信本次活动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展示平台,能使我校的学生茁壮成长起来。
留舍中心小学少年宫
18.略论西方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篇十八
(一)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孕育
1. 理性主义的沉寂。
19世纪前, 理性主义牢牢占据着西方哲学史的主导地位, 直到19世纪中期, 非理性主义开始渐渐崛起, 科学技术兴旺发达, 进入20世纪后, 人们也取得了很多重大研究成果, 然而当时的理性主义和科学的发展大都包含着对人的感性因素的否定, 人成为了理性的附属品, 主体地位丧失, 这种危机在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弊端中渐渐显露。
2. 产业革命下的基本矛盾。
18世纪60年代, 英格兰爆发了产业革命, 19世纪后期, 产业革命迅速发展, 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也开始显现, 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也随之暴露, 阶级关系达到高度紧张的状态。
3. 一战的爆发。
一战持续了近五年, 给70%左右的世界人口都留下了阴影, 战争双方为取得胜利都殚精竭虑地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新型武器的研发, 公众关于“科学杀人”的厌恶情绪日益高涨。总之, 一战激化了本就存在的各种矛盾, 在公众间形成了一次空前的精神危机, 这样的社会背景也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产生创造了历史的和精神的氛围。
(二) 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生于1856年卒于1939年, 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潜意识理论是其学说的核心内容, 他指出潜意识是人们行为的基础, 而意识只是心里层面的冰山一角。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应当在自己的创作中释放本能的痛苦, 这正好迎合了当时艺术家急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诉求。受精神学说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创作开始由意识层次转入到潜意识层次, 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三) 内涵
1924年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列东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 标志着超现实主义时代的来临, 布列东对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给出的释义:“名词, 纯心理的自动主义, 凭此以口语、文学或其他任何方式表现思想的真实过程, 它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 也不考虑任何美学或道德成见的思想记录。”可以看出, 它是一种内在于人, 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依据的主观存在。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精神层面的解释, 还要作用于“改造世界”“改变人生”的超现实主义革命之中。
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作品解读
(一) 达利与《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扛鼎人物非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莫属, 达利生于1904年卒于1989年, 作为“当代艺术魔法大师”, 受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的影响, 一生都致力于将梦境中的潜意识影像转变为画布上的客观存在, 因此达利的绘画有着典型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达利把探索潜意识意象作为其虔诚的艺术追求, 并发明了“偏执狂批判”法, 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在荒诞中永恒的达利世界。
1931年, 达利创作的作品《记忆的永恒》是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 很多人把它看作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画作中四不像的生物 (达利肖像的变体) 、枯萎的小树、流质的钟表、啃噬怀表的蚂蚁等, 一切与常理相悖的物体被安排在了同一个空间里, 按理性逻辑来分析, 简直荒谬之至。但作品中无一不传递出死亡窒息之感, 就是这种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感知使人们感到害怕, 幻想中的梦境在这幅画中是那么清晰可见, 触及灵魂与内心。
(二) 马格利特与《错误的镜子》
雷尼·马格利特 (Rene Magritte) 生于1898年卒于1967年, 比利时画家, 也是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直以来被誉为魔幻超现实主义大师。马格利特在艺术上追求“逼真的”超现实主义, 画作往往富有哲学意味, 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 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方法进行描绘, 造成一种怪诞奇特的“幻觉景象”。
1928年《错误的镜子》是马格利特的代表作之一, 整个画面是一个眼睛的特写, 眼睛的外形被放大了边框, 眼珠的虹膜成为蔚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黑色的瞳孔则如一面镜子, 凝视着观者。他充满灵感地将原本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那种“无中生有”让人惊艳, 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置身于马格利特幻化出来的梦幻世界, 聆听着哲学思辨的吟唱。
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特性
(一) 阴性特征
作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阴性特征之一, 隐喻一直都被用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表达方式, 被动描述、模糊、矛盾、不可穷尽成为隐喻在作品创作中的主要特征。阴性特征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对女性身体情感的表达, 对于这一点的处理态度, 男性艺术家与女性艺术家是不同的, 男性艺术家更倾向于在不影响表达的基础上将女性身体放在任意一个可以归属的环境中, 使其作为辅助创作表达的要素之一;而女性艺术家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女性身体, 使其代表自己作为画作的主体, 并辅以其他要素表达个人情感。总之, 隐喻和对女性身体情感的游离留恋使得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给自身蒙上一层厚厚的阴性面纱。
(二) 潜意识理论的运用
超现实主义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和释梦理论的影响, 强烈关注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致力于探讨潜意识、本能和梦在绘画中的表现, 这样的审美境界就是意识的自由与解放。超现实主义先驱们大胆地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在他们的认识中, 这是以一种形式与内容上的荒谬来击碎现实中的荒谬。另外,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还运用视觉艺术不断论证想象的创作力和夸张变形能力。虽然他们将诗意在视觉艺术中表现的方法差别很大, 然而它们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挣脱了受到模仿制约, 直接表达具体的诗意思想。在他们看来, 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超越的现实”。
(三) 创作手法的荒谬性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手法充满了荒谬的幻想, 主要表现为:时空的荒谬性。艺术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把虚幻杜撰的、不符合自然逻辑的不同形象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组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形体错置的荒谬性。具体来说就是艺术家将一个或多个不同属性甚至互不相容的形体进行拆分、变形、重置等处理后, 由形体之间强烈的冲击力产生震撼人心的爆发力;对比的荒谬性, 荒谬的对比是成对或二分概念的对立或错置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并以此激起的荒谬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9.小学英语绘画 篇十九
【关键词】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七、八岁的小学生智力发育尚未成熟,正是对周围的环境形成初步认知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鲜事物有较浓厚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也比较强烈,对语言还没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擅长形象思维,因此,绘画小作文这种作文形式非常适用于这样的低年龄段的小朋友,用来帮助他们认知世界,启发思考,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学生本身的特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一、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提供绘画写作的素材
(一)从课本中挖掘写作素材
在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写作素材的选取非常关键,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认识的事物有限,老师应该尽量选取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作为他们的写作素材。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本,老师可以从课本中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小学课本中的内容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仔细斟酌,精挑细选的,非常适合低年龄段的小学生用来学习,再加上低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对鲜艳的色彩和精美的图片充满兴趣,老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的时候,文章中常常会配有精美的插图,老师可以精选其中的几幅,让学生用文字进行描述,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由于低年龄段孩子的求知欲望比较强,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世界总是充满着特别多新鲜新奇的事物,他们总能用独特的眼光发现特别多有趣的事,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让他们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描述,比如假期期间,大部分父母都会带孩子去游乐园玩耍或者去动物园看动物,开学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小学生回忆假期游玩的场景,根据记忆把当时的场景画下来,然后再用书面语言对当时的情景和游玩的感觉进行描述。生活中的情景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从生活中获取素材,降低了理解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参与,让学生们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比如让小学生们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让他们在玩的同时快乐学习,调动他们绘画写作的热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玩一玩,画一画,写一写,学生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能得到提高。老师可以在每节课中都插入一些有趣好玩的环节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学习,游戏结束之后,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让学生把之前的活动场景画下来,并用书面语言进行描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真正爱上写作。
三、放宽写作标准,让学生自由创作
(一)开放绘画写作内容
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教学要注重写作内容的开放性,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各方面开放,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开放绘画小作文的写作内容有助于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体系是对学生的语文作文的写作内容进行严格的限制,比如小学作文里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题目“我的妈妈”,将学生们的写作范围限制在写自己的妈妈,这种对写作内容的限制,久而久之,便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初级阶段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要过多地限制他们的思考。
(二)降低写作形式要求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也总是充满新意,老师应该尊重他们本身的这种特性,不要用条条框框的东西禁锢他们的个性发展。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经常会给学生讲写作形式,认为形式对于作文写作很重要,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低段的小学生对于很多东西没有特别强的理解能力,但是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他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可谓是天马行空,老师在“绘画小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允许他们在形式上进行自我发挥。比如小学生都喜欢画画,在小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涉及喜怒哀乐的,老师可以让他们在文字旁边画上表情图案,涉及小动物的,可以让学生在旁边画上相应的小动物。对于年龄层次较小的孩子,老师不要进行过多的干预和限制,不要扼杀孩子丰富的想象能力。
四、总结
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的使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征和教学要点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水平,为小学生们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金.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1(20).
[2]徐亚明.乐在笔尖 美在心灵——对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思考与尝试[J].作文教学研究,2011(5).
[3]刘雅萍.低年级“微作文”课程的探索和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5(36).
[4]朱艳红.试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小学英语绘画】推荐阅读:
小学绘画课程教学计划09-11
小学生的绘画故事12-24
小学,“创未来”绘画比赛活动方案08-30
小学生绘画作品大全09-06
小学生圣诞绘画作品09-29
中心小学书法、绘画、摄影展方案12-08
小学生绘画比赛的活动方案01-14
小学生绘画作品人物画09-12
石排镇中心小学电脑绘画比赛方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