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2024-10-15

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培训,我代表我们xxx的初中语文教师向大家问好。欢迎你们到圣地xx来做客。

感谢省教育厅、教育学院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视,为我们农村教师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说到经验交流,我感觉经过这次培训我原有的那点经验实在是微乎其微,甚至还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我只想谈谈这次学习的一点肤浅体会。

记得培训的第一天,大屏幕上有这样一句话:培训是一种唤起、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的确是这样,各位专家的讲座让我耳目一新。他们的思想理念、知识经验、谈吐风度深深吸引了我。令我每天都在不断的思考着,理解着,惊叹着。xx主任所讲的鹰的故事记忆犹新,老鹰要在中年时重新更换它的外在,才能再次搏击长空,而教师要自我发展,却要在思想上、精神上脱胎换骨,抛弃狭隘的观念,抛弃追求安逸的懒惰思想,抛弃消极的职业倦怠感。

几日的学习,胜过十几年的盲目工作。感谢培训部为这次培训所做的精心安排,培训涵盖了语文教师所应掌握的各个方面。使我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初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有了进一步的、更加系统的、清晰的认识。同时,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知道了那么多教育名家,教育专着,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

学习资源。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明确了教师自我发展的方法:反思、读书、交流。

为我们做讲座的专家们有好几位和我的年龄相仿,可他们均已成绩斐然,听他们的讲座是一种享受。感叹之余,我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仔细查找,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他们都有写日记、好读书的好习惯。xxx在他讲座的最后一段写道:“经验型—→学者型。”横线上写着“反思”二字。这句话点醒了我。我想,我每天都在工作着,有着广阔的实践基地,却很少去思考。就如同一头老牛,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向前看”。这样的工作是盲目的,更是徒劳的。即使知道“抬头向前看”,却很少“回头看自己留下的脚印”是什么样的。不善于总结反思,使我们即使发现问题,也懒得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长时间以来我们只能是原地踏步。一名教师只有善于反思,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由狭隘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理性的学者型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自我发展。xx教授说:“心在哪,智慧就在哪”。是的,心里想什么,就会注意什么,就会琢磨什么,最近看了一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说在相邻的两座山上住着两个和尚,他们每天在同一时刻到山下的同一条河里去挑水。日子久了,他们成了朋友。转眼五

年过去了。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下山去挑水却没有遇到右边山上的和尚,他想:他一定是睡过头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过去了,他还是没有看见右边山上的和尚。他想:我的老友大概病了,我要去看他。于是他来到右边山上,他惊讶地看见老友正在庙前悠闲地打太极拳,那样子一点也不象一星期没喝水,他很奇怪。老友把他带到院子里的一口井旁,井水清澈甘甜。老友说,五年来他一直在挖这口井,每天做完功课他都要挖一会,即使有时很忙,他也要挖一点,能挖多少就挖多少。这不,终于挖成了,以后就不用下山去挑水了,他可以有时间打他喜欢的太极拳了。我希望我有一天也能像打井的和尚那样,打出一口井来,让我的学生,我自己,我周围的人都能喝到甘甜的井水。

读书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只有读书,有选择地读书,才能博识,才能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痛苦时汲取力量,在浮华喧嚣中保持一份宁静。读书是提升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的最佳方式,而为师者,更肩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读书,更要读语文教学的相关书籍。我是个爱读闲书的人,所以专业知识才这样匮乏,很是惭愧。我要向孙世梅学习,牢记:忙,不是不读书的理由;读书不能等,就在现在;有书相伴,是幸福,引领学生在书海中遨游更是幸福。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

师首先要有这种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有交流,与学生的交流,与家长的交流,与同行的交流,与领导的交流,与网络的交流等等,才能增进理解,才能教学相长,才能少走弯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我不去想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校园

便只顾辛勤耕耘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掌声

既然钟情于学生

就默默奉献深情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附:此次培训于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重新思索自己的人生。生命是条单行线,可以后悔,但无法返回。从现在开始,或许还不晚。这段日子虽累,但充实的感觉真好。与其他学员相比,他们是站在台阶上,我是在阶下,离台阶还有几步的距离。尼采说,人的精神有三变,一变骆驼,二

变狮子,三变婴儿。于我来说,只有多学,多思,多练,多写,才能争取第一变。这是个艰苦而有趣的历程,更是一个充满生机令人愉悦的历程。

2.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教师信息化培训目标设定要着眼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化信息化的应用与操作,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在设定培训内容时,重点突出培养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上来。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推广网络空间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教师信息化培训方法选择

实现教师信息化培训形式和方法多样化。培训形式可以是专题讲座、脱产式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听评课以及教研活动等形式。具体的培训方法可以选择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或是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讨论和撰写学习心得等。将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教学环节各要素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案例演示与分析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培训时要求教师认真参与,以真实任务为主线,反复操作、体验、反馈。在培训的后期,鼓励教师发表教学成果或者参加信息化大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增强自信心,同时也巩固培训的成果。在培训中尤其要突出校本培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现有资源,及时将新的信息化手段反映到培训中,引导教师进行定期的学习、讨论和探索,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与革新的积极性。通过教研组的形式进行学习,集中教师的力量,充分体现教师集体智慧,形成研究成果。

三、教师信息化培训团队建设

创建以学校为单位的培训团队。在建设团队的过程中凝聚企业、行业、专家的力量,发挥各方不同的特色;在建设过程中以讲座、到企业学习、到兄弟学校考察、专家到校点评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信息化培训。学校一把手作为培训团队信息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校级层面建立相关信息化组织,各系各部门推荐信息化培训骨干作为信息员,建立二级培训师团队,重点培养全校推广信息化核心组成员。以教研组为支撑,形成信息化教研团队,在信息化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研讨。

四、教师信息化培训制度建设

学校在统筹规划相关制度时应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突出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保证网络环境的畅通,对使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学习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学校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培训制度和考核体系,信息中心、培训团队作为技术支持的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服务管理,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召开。鼓励相关教师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对资源开发、知识产权等设立相关体系,使教育信息化工程常态化。

五、教师信息化培训评价机制建设

评价是信息化培训实施的基本保障。学校成立信息化工作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培训内容和管理规范,在培训环节中,重视培训过程的督导和检查,加强培训后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通过任务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结合教师培训时的表现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定期开展教师信息化建设竞赛,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将信息化应用纳入到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去。通过这些方法,使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中使用信息化技术。■

*本文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3.教师培训学习心得(推荐) 篇三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一A部的班主任徐洋,能够参加黄科院附中的教师培训活动,能够站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培训心得体会,我真的感到很荣幸。这次培训,在程校长的精心策划下,组织新颖。刘校长的动员报告点明了培训的主题和培训的目的,规定了培训的方向。培训过程中有专家的引领,丰富的案例,群体的智慧,媒体的整合,多样的评价,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感受颇多,用一句话就是“智人点化灵性,大珠小珠落玉盘”。

具体讲,第一,专家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付保锋老师以“我要到达哪里去?我怎么到达那里去?我是否到达那里去?”通俗易懂的文字使我们迅速理解了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并带领我们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历程,使我们明白了学生既是受评者,也是评价者,要强调多元评价,强调对高层次技能的评价,而如何进行评价,付老师也分享了一些技巧,比如要大张旗鼓地表扬,悄悄地批评;多表扬小团队,抓主心骨;幽默的应对一些学生不敬的言语等,使“不忘初衷,方得始终”这八个字真正地渗入到教师的血液中。通过观看上海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视频,更加坚定了我们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如何做好作业设计,如何使这位陌生人变为熟人,徐淀芳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建议。来自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的专家范廷贤老师,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对课堂教学评价给予了全新的定义,并倡导运用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梁主任紧跟时代步伐,分析当前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倡导在WIFI时代中,掌握好学习资源的检索和应用的重要性,并以此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来自郑州市教研室的朱建军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重新阐释了如何在郑州市“教学评一致性”的响应下确定学习目标并实施在课堂的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

第二,我校几位精英老师身体力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也使我受益良多。左飞飞老师的数学课,使我们意识到对知识进行整合提升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李卫杰老师以微课形式重新演绎翻转课堂,使我们受益匪浅。

王艳老师以其扎实的基本功,个人的教学魅力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语文公开课,本节课内容充实,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过程完整,师生互动好,学生参与度高,尤其是能将如此拗口的文言文以声情并茂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三,分组讨论使培训内容入脑入心,为下学期教学上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分组讨论中,我们高一年级围绕着这两天的学习,并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踊跃发言,侃侃而谈,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李志新老师站在我校发展的立场,提倡多元化评价并重视教育与现代科技接轨,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王艳老师强调了及时检查作业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林媛媛,娄晨霞,王莉峰,刘华,韩李,王盼盼,肖婷,崔斌等老师提倡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性,因人而异。李淑文,闫晓冉,于小强,潘洁琼,段严严,高林,高锐,王慢慢等老师对教学评一致性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致认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王小波老师就如何将综合素质评价融入到学生的管理中给予了自己的见解,强调在评价中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多表扬。尚亚辉,杜磊,张展,陈春杰,肖志兴,李宾华等老师一致强调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新教学。交流过后,李校长,贵主任,孙主任纷纷对本次交流进行了总结。李校长提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积累下来的教育教学经验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要想方设法地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贵主任再一次分享本次培训会中的精华部分,并与寒假期间的赴韩交流经历相结合,强调我们一定要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不断加强学生的管理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孙主任指出要将“不忘初衷,方得始终”这八个字贯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

智人点化了我们的灵性,大珠小珠收入盘中。同时,大家也一致认同一个观念,就是思而不为只会让一切流于空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卓越的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强大的抗压能力,才能为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一年级全体教师会秉承这三天培训会所传达的会议精神,将培训中的思考和收获带回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力争成为一名不仅合格,而且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黄科院附中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不当之处敬请改正

4.推荐关于教师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四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教师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学生的个体,而是群体。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情感因素又各不相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它所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过程。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其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要创设以人为本的情境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情境、活动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动力,活动是提高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精神设计教学活动,并使活动情境化。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有了情境,各种活动就有了依托,活动就会生活化、趣味化和真实化。

四、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传授英语的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学习文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他们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展开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抓好语言技能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及想象力;注重营造生动的理念,活泼的课堂 五、有灵活有效的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侧重语言的内容大于语言形式结构,它强调让学习者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设计的任务不仅要有交际性,而且还要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经历和社会实际,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应该注意趣味性、情感性、宽容性和学科融合性。

六、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检查英语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揭示英语教学过程的价值和效果,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倡导发展性评价的同时,我们要充分体现在教学评价中的人文性、过程性、开放性、激励性和多元性。

四、教学模式与方法

5.六年级语文教师培训心得(推荐) 篇五

2012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湖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观看了众多名家专家的视频和讲座。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所给予我的启发和思考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专家教师们以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专题报告让我豁然开朗,大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做个终身学习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要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应向个性化、研究型、创新型教学发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研究—升华,培养科研意识,对教学问题跟踪研究,使之课题化,并总结成果,形成个性和特色的理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理论支撑。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个思考的实践者。

对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字词教学的忽视等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和变革。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必须是个思考的实践者,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最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交流。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而教师仅做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习目标的制定者,探究问题的整合者,重疑点的点拨者,学法的指导者和促进学习精彩的生成者。

6.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摘 要:本文介绍了无锡中小学教师面向信息化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的培训方案。本培训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能力,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需求。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学科整合;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4-0090-02

一、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加深广大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市从2005年起通过报名-培训-考试的过关形式进行考核,结果是教师怨声载道,他们时间少,而且时间上不统一,培训起来难度较大,通过率不高,优秀率更加低;从2006年以后我们在培训上改变思路,在部分面授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的网络教学课程对培训学员进行同步和异步交流,实施两年多来,网络教学课程内容逐步完善,从讨论区中得到的是这种互动式自主学习方式效果极佳,从学员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他们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制作出作品。

二、指导思想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根据我校多年的培训经验以及对本次参加培训教师的现状调查,我们确立了新的教师培训指导思想:从教师培训入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根本上加以改变,让面向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教师能够适应技术和教学整合的教学改革新要求。让教师充分体会信息技术对自己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

三、培训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在这个标准中,信息技术不仅被界定为一个教学的工具,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培训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方面,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对所有的教师来说,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并能通过学习共同体来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培训的基本目标是让教师具备基本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能够自我决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去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第一部分是关于有效的教学与评价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具体实施过程

1.基本知识(理论热身)

本课程主要通过一些优秀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让教师看到,角色转换后应该怎样上课。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有要改革自己教学的愿望。同时利用问题解决和案例法学习一些新的学习理论。通过此过程的学习,使被培训者产生强烈的紧迫感,有迫切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愿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等。

2.教案设计(教学规划)

理论部分是教案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初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方案制定;操作部分是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大多数被培训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只局限于打字,并没有真正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如大纲的使用、式样的使用、图表和文本框的使用等。此处使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让被培训教师通过完成讲义、电子教案、教学设计、给学生示范用的科普板报等任务来学习这些内容。

3.资源准备

制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学习搜集教学用资料的各种方法、数字教学资源的存储与组织管理和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如利用网络下载图片、视频和课件的方法,使用扫描仪扫描图片,利用各种软件整理和修改图片和视频等。

4.教学实施

理论部分主要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组织形式,教学信息呈现,把握教学信息的呈现时机与方式,合理借助媒体呈现教学信息;操作部分主要是教学设施、交流工具的使用,如被培训教师熟练掌握整合课件。让被培训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Microsoft PowerPoint和Macromedia Flash等软件的使用。此处应给被培训教师PowerPoint学习量规,一方面评价使用PowerPoint的效果,一方面为下一阶段制定课件评价量规做准备。

5.教学评价

理论部分主要是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操作部分主要是利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模拟课堂教学实施各小组的教学设计,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学会使用和设计评价量规。此次培训主要完成多媒体组合型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此种类型的教学使用的教学用课件主要用于课堂教学,是辅助教师展示知识内容、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有利工具。此类型课件的合理使用,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优化作用。根据这种课件特点,可以侧重从课件内容的教学性、课件呈现的直观性和课件使用的便捷性三方面进行评价。

6.学习网络平台,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

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将使学习向着网络化和自主性方向发展。制作和使用网络课程也成为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某小组的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学习使用学习平台。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虚拟学习社区”的相互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智能知识平台的效能,而且也为中学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以加强中学教育的改革力度,可以有效地使信息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五、结束语

以上是根据以往的培训经验和对此次培训对象进行的调查制定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适合于培训开始阶段认识、学习使用技术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求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还要求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培训过程的本身就具有示范性,通过培训,被培训的教师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在教学中正确合理地使用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20-22.

[3]余胜全.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DB/OL].中国网络教育.

http://www.chinaonlineedu.com/expert/thesis.asp?id=36&expertid=7,2006,(5):27-28.

[4]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8).

[5]刘名卓,张琴珠.信息技术与个性化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5,(1).

7.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一、认清自己,开辟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培训的进程中,我觉得就是一个学习的进程。40位教师,各有各的风采,能唱善辩,能画能演,让我有一种紧急感,我觉在得我应当多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我,做一个合格的有个性的英语教师。Tom让我们反思自己,并分析自己是属于实践性,反思型,学习型还是计划型的教师,并跟我们总结实在这几种教师的类型应当是一位综合教师的转动性的转变,从计划型到实践型到学习型再到计划型不断地转动转型,做一位合格的新时期的教师。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中有侧重要的意义我们40名教师分为八组,每5人为一个小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五个人必须合作去完成教师下发的任务。我发现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们在组织情势下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公道的分工,使得传统课堂上很多原来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则由学生小组来承当,师生关系由原本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演变成指导--参与的伙伴关系与共学关系,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同等的对话与交换,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上的民主。

8.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学校信息化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整合,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的,通过这次几个模块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更多的电脑操作技术,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数学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9.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对教师的培训中,技术问题不是最主要的,解决观念问题才是首要。

随着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困扰农村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建设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要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校长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广大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计算机专业教师不仅是技术的骨干,还必须是教育的内行。

重庆市江津三口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2000年建成计算机教室,开始了计算机教学;2003年建成校园网,连通互联网,实现了“班班通”;2004年又增添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3”的设备设施。目前,学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已处于本地区领先地位。为避免出现花钱搞摆设的尴尬局面,从2002年起,学校开展了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初期是单纯的技术技能培训,具体做法是:学校每天利用中午1个小时集中教师参加计算机学习,首先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然后组织学习与教学有关的应用软件。为了提高教师们学习的热情,促进教师提高技术技能,学校还举行了课件制作大赛和网页设计大赛。到2002年底,第一阶段的培训基本结束,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有了技术的支持仅仅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从2003年8月起,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培训重点转移到教育观念的更新上来。这段时期的培训主要有:凡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全部要参加岗前培训,获得市教委颁发的合格证后,才可以上岗;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和教研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购买教育部制作的《走进新课程》教学光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此外,还对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作了硬性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1万字的读书笔记和3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或教育论文。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积累实践经验,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上示范课和研究课等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一时期的培训,着重解决了教师们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随着校园网络工程的建成,许多教师还大胆尝试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大批教师也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成长起来。

现在,学校对教师的培训重点再次发生转移,主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采取了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让教师在“研中学”、在“学中研”,在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培训和提高的方式。围绕这一探索,开展了三个课题的研究:一是农村中学老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体系下参与博客活动的行动研究;二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三农”,增强农村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研究;三是学科教学利用WebQuest和MinQuest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通过对课题的实践和探索,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10.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我是一名村片小的老师,来参加这次培训,得到老师的传授指点。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充分的认识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多么的有魔力。在学习中体会到新的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

当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谁了解教育信息化的10个热门话题?我一看都有点懵了,感觉到自己跟不上时代了。于是,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学习。第一课是胡俊老师上的,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与应用,通过这一课我了解到我错过了好多学习的机会,浪费了好多的时间去寻找教学资源。我们在教师个人空间中可以上传自己教学的视频,可以发表文章,也可以和名师们进行交流,可以加入他们的工作室,可以跟着他们多学学。在教师个人空间中如果用好了空间,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学习,可以收藏我们的教学资料。同时这也是个很好的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在这里,我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角色在课堂里感受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比自己的学生如插秧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边的教育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致的思考。

这次培训矫正了我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学校教师每当喊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时,都会以条件有限为借口。现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术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外,只要合理、科学地使用教育技术,同样通过传统的媒体也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将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我坚信,短暂的培训将使我终身受益,并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拓宽道路,我一定会好好珍藏且不断充实!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地践行,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11.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一

总的来说,这为期半年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学员进行的各种实践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回首半年来的学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半年,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半年。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这次培训结束后,我一定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我的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有意涉足网站的建设,从而努力创造现代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多向同行们学习。争取在新的课程改革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名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等问题是新课程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使人们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一、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的综合处理编制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之中明白了比较深奥的道理,学生觉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学习情景形象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地讲解,或者是煽情地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月光启蒙》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妈妈那甜美的歌声。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感受到母亲柔和的美,受到艺术的熏陶。学生发出连连地赞叹声,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很快的进入了情景,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而学生则会兴致高涨、聚精会神。我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平时的小事,了解母爱的伟大。而单纯的说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让学生深刻思考。于是,我用课件播放了史铁生的各种怀念母亲的文章,当时的情景令人激动万分,心情澎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和作者感同深受,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涤。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了作者的思想。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12.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二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 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1-0011-03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如何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及进行科学地考核与评价,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近5年来我系主办了多期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部“园丁工程”中的国家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班,结合培训工作,我们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讨与研究。

一、培训内容的优化选择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的科学选择包括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两方面。

1.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当今任何一门学科都未曾有过的。信息技术硬件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这样使得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处于高速度、高淘汰并存的发展状态之中。从实际调查中发现,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等条件差别较大,因此培训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仅是根据本地区甚至是本学校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及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但不管使用何种教材,我们都应该从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如基本概念与原理)和技能作为培训的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中,更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会陈旧,会被更新,但能力一旦形成,将时时处处有用。授人以鱼,仅供一时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培训中,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中的许多内容看作是“教学模型”,模型本身可以不实用,也无须死记硬背其中的细枝末节,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模型”发展培训者的智力和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其信息素质。据此,可将一些过时的、淘汰的或将要淘汰的知识及时舍弃,适当增加实用的知识、实用软件、实用工具等知识比重,以形成崭新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如视窗操作系统、Office办公系统、Access数据库、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及教学应用、Internet的基本原理与教学应用、智能拼音输入法及常用杀毒软件等。

2.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如果按常规培训教材的结构体系,一开始就学理论,对于刚入门的初学学员,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影响教学效果。据我们的多期培训经验,若坚持从具体到一般的原则,先学习一些具体的操作,使学员建立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上升到学习理论,效果就要好得多。因此,我们近期的培训,无论是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安排,还是各个知识点的教学安排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即操作技能在前,理论在后,少数内容也是理论与操作技能同步,也就说先让学员接触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内容,有了直观的操作技能,然后再让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归纳总结出基础理论,这样可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帮助学员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比如: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可先讲键盘指法操作,再讲计算机的组成、特点、发展、数制及应用等相关基础知识;对于视窗操作系统可根据其“所见即所得”的特性,先讲基本界面的基本操作,再讲资源管理器和控制面板及磁盘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后讲多媒体技术;对于网络知识内容,可先讲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及教育网站的浏览,再讲广域网、局域网的构成、Internet的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及Ftp、Telnet应用等抽象难懂的内容……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教学进程,不仅深受广大培训学员的欢迎,而且能使培训成效事半功倍。

二、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

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授课模式是由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实际培训授课中,选择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即多模式教学,并使其在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动态地发挥作用,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经过多期培训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归纳采用了如下四种结构稳定、操作程序清晰的授课模式,颇具实效。

1.以理论为主的讲授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演示、问答等方法,可以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用于巩固旧知识,比如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产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等理论内容,通过这种模式边讲边借助直观教具(我们通常是采用视频展示台)或实物演示就事半功倍。

2.以CAI为主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采用信息技术内容的CAI课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培训内容以图、文、声、像、动画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出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其培训的显著教学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种感官优化组合能提高培训效率;二是优化教学策略,实施自主、创造和多层次的学习目标。

采用该授课模式关键要有优良的信息技术内容的CAI课件,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三:一是合理地选用或剪辑现成的信息技术内容的多媒体软件,比如三晨影库、 翰林汇、科利华及众多的计算机教育软件开发公司,均有许多相关的信息技术内容的CAI课件;二是从教育网上下载,比如K12、中国教育科研网及各大学的网站,也有很多非常实用的信息技术CAI课件;三是自己动手设计与制作多媒体CAI课件。

3.以操作为主的机训模式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际上机的操作,不上机操作学不会,不实践操作学了也没有用。同时,在培训中,上机操作也是检验学员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以及教学效果的具体手段,是培训的最终目标。

为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采用这种模式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培训教学应该“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员有足够的上机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并培养学员的信息技术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不能搞“纸上谈兵”和“无机教学”。一般来说,键盘指法及汉字输入等技能型的内容要多练(讲练比例为1∶3.5~1∶4.5);对于Widows、Office、Internet的使用、电子邮件及常用教学软件与课件制作工具等操作型的内容,宜上机边讲边练(讲练比例为1∶1.5~1∶2);对于各种程序语言及数据库等思维素质型的内容应写、练、调(调试程序)相结合(讲练比例先1∶1后2∶1~2∶1.5)。二是做好上机课前预习,提出上机的基本要求,明确上机目的和操作规程,给出上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对上机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英文提示、执行过程及出现异常结果的常用处理方法给出提示,这样才能保证上机教学程序的顺利进行。

4.以发展能力为主的任务驱动模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培训模式,适用于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过去的半年里,我参加了教育部中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学习,在线倾听专家的经验传授的同时与小组学员一起学习、交流,对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我深深地体会到利用教育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特点和作用,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次培训,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培训由八个必修课程和一个选修课程组成,另外还有走进研修和培训总结过程。在学习中,让我感受到:

1、压力大,高密度的培训任务及大量的培训作业,全新的培训平台感受至深,以前从没有过的这种培训模式,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原则,要求每个学员都必须参与,而且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并上报中央电教馆审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考试资格。迫使我们拿出十分的精力来学习这门适应未来教育的必须掌握的技术能力,并且从中受益非浅。

2、在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我在教学思想上的转变。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但学习让我们

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只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他们才能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应激烈的竞争。

3、学习内容非常实用,像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在现今的现代化教学中经常使用,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4、本次的学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我觉得本次学习重要的不是学技能,学模式,而是学一种思想,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的思想,一种教师必须具备的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更加注重用未来教育的先进思想武装每一位学员的头脑,从而达到使思想和技术融为一体,使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有机整合,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5、培训过程中,有许多非常精彩而且值得我们深思的教学案例,通过和小组老师们一起“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与分析,更加深化了对这些案例中渗透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认识。

6、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现代新型教育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方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单元教学设计”和“主题式教学设计”,安全打破了我们以前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主题式教学设计”是围绕某个主题制定相关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

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大部分的教学周期较长,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

对我来说通过学习探讨、交流,收获颇大。平时也爱好上网的我对计算机的应用也是慢慢积累了很多,实践是关键。到现在我对教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可以说是少之甚少。我希望接下来的实践中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牢牢掌握并运用到教学中和生活中,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启迪,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实自己的教学。

最后我要感谢培训老师,他们的讲解令人信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所学到的知识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并肩负起主讲教师的责任,引领我的同事走向教育技术培训提高自己能力的大潮中。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将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14.推荐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四

我参加这次‘2013国培计划’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经过十多天的学习,收获颇多,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社会、科学、健康等各大领域的知识都应具备,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二、广泛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各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新的纲要和指南告诉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征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是的,过去是勤学苦练为根本,而现在是从点点滴滴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戏”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与教学工作中,把自己的学习与孩子们都当作一种乐趣,来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三、教师要尊重幼儿,重视幼儿天真的梦想。

本次培训的每一领域讲座的内容都渗透了这一理念。在平时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往往会对任务领域中的核心经验重视不够。讲课老师一针见血的提出这个关键问题,让我猛然意识到什么叫做“以幼儿为本。”重视幼儿的天真梦想,让他们快乐的游戏。孩子生来好动,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游戏。很多游戏,很多梦想又来自于孩子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再现。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救治一些有不良习性的幼儿的良药,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老师们的这些话将成为我幼教事业上的座右铭。

四、本次培训对我们转岗教师是一次很大的提升。

对我们转岗教师来说,虽然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方法,形式已经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导,所规范,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从事幼儿教育教学的基础,积累了相关的教育经验,已经潜移默化的被学前教育知识所同化,但是本次培训更是在我们原有的幼儿教育知识的基础上使我们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次培训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在一日工作中更应该从教育的细微之处入手,在每个活动中让幼儿大胆游戏,自主探究,总结经验。

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都较强。针对这一点,教师及时给幼儿适当的精神鼓励,会大大增强教师的吸引力,幼儿对教师依赖情感会更强。幼儿教师要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之心,对待幼儿要亲切,有耐心,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看似平常,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理念,是一个行为表象的问题,更是一个思想深处的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幼儿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在每个活动中大胆游戏,自主探究,总结。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成功与否。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幼儿教育是项伟大而光荣且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努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用心去发现。我相信,幼教事业的明天会更精彩。

国培五班

向裕胜

1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探究 篇十五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工程、教育资源库建设、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新课程标准培训、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历经曲折后逐渐达成共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任何教育改革的实验或理想,离开了教学一线教师的努力,都无法变成现实。

有效的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捷径

显然,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就需要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推动教师更新观念、提高业务能力、促进日常教学的改革。

笔者对甘肃省某中等工业城市Z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调查数据表明:该市城区中小学已建成校园网的比例达到81.1%,而校园网能够很好或较好满足师生需要的仅占33.8%。究其原因,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培训自然是承担这项任务的排头兵。

笔者走访了有代表性的9所中小学。在同教师的访谈中,许多教师表达了对培训的需求,对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同时,也了解到教师们以往参加的培训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对教师的实际了解,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简单、重复,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有的还采取行政手段,设定统一的培训内容、要求和进度,忽视教师主体性,难以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是以往培训的弊端之一,培训后不总结经验,结果是事倍功半。

针对该市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的特点,结合笔者参与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实践,提出Intel培训理念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供大家参考。

Intel培训理念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1、教师参与式的培训理念

“英特尔OR未来教育”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合作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对一线学科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进课堂教学的技能和方法。它采用有重点、有层次的“瀑布式”培训方式:首先由专家培训少量骨干教师,然后由骨干教师去培训主讲教师,最后由主讲教师培训一线授课教师,以影响带动更多的教师。事实证明,优秀的一线教师更能为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同,其效果和作用非常显著。

这种参与式培训方式,让教师在带着“教学任务单元”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感受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培训内容与教学紧密结合,便于教师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带着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案例学习,容易形成内驱力,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迅速提高其实践能力。

2、高效务实的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的教育形式,其实质是使教师更快地成熟。实践证明这种培训方式有较强的实用性,经济成本小,是一种符合学校、教学和教师实际利益并且有利于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校本培训克服了集中培训存在的一刀切、脱离教师实际和教学实践的弊端,促使每位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学习、研究。培训时间与形式灵活方便,除集中学习外,还可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各学校根据本校情况,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制订出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培训体系。

3、Intel培训理念与校本培训的结合

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特别是教龄较长的教师,在技术的应用上存在畏惧心理。为此我们应立足校本培训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首先经过严格考核,选拔出各校最优秀、最具发展潜力的教师先参加Intel培训,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培训。骨干教师从基础着手,示范信息技术的操作与软件的使用,打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减轻心理上的压力,达到学校教师人人会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此外,经常开展信息技术运用成果竞赛,如电子备课、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以竞赛促普及,以奖励增强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在学校形成一个教师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通过“师教师”的方式带动本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整体发展与提高。

培训宜采用案例教学,使教师切身体验怎样将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培训过程中要积极鼓励与引导教师挖掘自己的应用案例,加以整理、完善,组建本校教育技术培训案例库,让全体教师共享,从而促进教师充分利用所学教育技术对课程进行整合,全面推动本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使培训更有效,作用更持久,特别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因材施训”,不宜简单划一

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紧密结合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的不均衡性,按照每个教师的实际需求,提供不同的培训“菜单”。

对于本体性知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的教师,培训重心应适当降低,少一些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多一点信息化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引领,立足课堂,以教学作为培训他们专业成长的主阵地。组织学校的骨干教师为其进行“课堂会诊”,定期组织他们观摩校内同学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模仿、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求他们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记录,做好课后反思。

对于本体性知识、传统教学技术很熟练的一般教师,培训中可运用“行为跟进法”,发挥学科教研组的力量。一方面实施“一人同课多上”,要求教师经过“教学设计——执教——倾听同行评课和建议——二次执教——反思——撰写教学叙事——三次执教——再次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实施“同课组内异构”,要求教研组的教师对同一课题,各自先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加以陈述,组内教师分析讨论,然后付诸教学实践,这样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创意,又能起到优势互补、博采众长的作用,促进教师向教学研究者靠近。

2、科学评价培训效果

信息技术培训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考察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情况,而应着眼于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与发展。可从三方面考察培训结果:首先是直接结果,即培训结束时直接的、可显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或现场操作演示表现出来。其次是持续性结果,即在实际工作中将上述直接结果转化成更好的工作表现行为。再次是长期性结果,即受训者在培训后对其他同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培训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进步,也为学校或更广范围的群体带来某些促进作用。针对不同层

次的结果,必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更加科学而全面地评判培训的真正价值与作用。当然,培训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良药,特别是短期的集中培训,其单独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有限,必须加强对受训者回到工作岗位后的持续支持与多种形式的指导与帮助。

此外,教育管理部门不应只把校本培训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只抓结果检查验收,应把立足点放在对教师学习过程的指导、督促与考察上。学校则要把校本培训纳入本校教学研究的常规过程中,不能只是任务完成的“传声筒”,通过培训的“权利”下放,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加强对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力度。落实到教师身上,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师自我学习的内驱力,让自主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只有这样,教师、学校和管理部门才能形成合力,构筑一个完善的立体互动的培训体系,有效地促进校本培训朝着“善”的方向发展,而不致流于形式。

3、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未经内化的理论很难转化为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而行动研究在“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或科研人员指导下,制定计划,进行实验研究,借助自己探索或与他人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求短期内有效地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把肯定的部分及时反馈到实际教学中。

行动研究用于校本培训,强调尊重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反思,培训目的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知识、技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中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是为了解决教师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强调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支持,成员间的经验共享、无私互助对其能力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总裁年会的发言稿下一篇:小学英语四种时态总结